电功率与电流、电压关系

电功率与电流、电压关系
电功率与电流、电压关系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

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一、目的:探究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

二、思路:

将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并联,以控制两端的电压相同,用电流分别测出流过两灯泡电流,并观察灯泡亮度,多次换用规格不同的灯泡重复上述实验,分析比较灯泡亮度与电流,得出结论。

三、步骤:

1、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依题而定

2、闭合开关,将电流表分别与L1,L2串联,记下其示数I1,I2.同时观察灯泡亮度,记入表中。

3、将L1,L2换成多组规格不同的灯泡重复上述实验,记录下多组电流值与灯泡亮度(利用换灯多次实验)

或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重复上述实验,记录下多组电流值与灯泡亮度(利用滑动变阻器实验)

4、分析比较灯泡亮度与流过灯泡的电流,得出结论。

四、表格与电路图

(利用滑动变阻器多次实验的表格)

(利用更换灯泡多次实验的表格)

五、结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同时,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相同可以写成一定)

六、相关问题

A、器材作用:滑动变阻器----多次改变流过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的电压,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B、注意事项:选择量程全适的电流表与灯泡串联。

C、相关习题(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一、目的:探究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二、思路:

将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串联以控制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同,用电压表分别测出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并观察灯泡亮度,多次换用规格不同的灯泡重复上述实验,分析比较灯泡亮度与电压得出结论。

三、步骤:

1、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依题而定

2、闭合开关,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L1,L2两端,记下其示数U1,U2,同时观察灯泡亮度记入表中。

3、将L1,L2换成多组规格不同的灯泡重复上述实验,记录下多组电压值与灯泡亮度(利用换灯多次实验)

或:多次移动滑片位置重复上述实验,记录下多组与灯泡亮度(利用滑动变阻器多次实验)

4、分析比较每组中灯泡亮度与灯两端电压,得出结论。

四、表格与电路图

五、结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相同时(不可以写一定!)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

六、相关问题:

1、器材作用:滑动变阻器----多次改变流过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的电压,多次实验导找普遍规律。

2、注意事项:A、选择量程合适的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

B、电源电压应与灯泡规格匹配(可以通过在电路

中串联滑动变阻器以保护电路。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一、实验目的: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并加以比较

二、原理:P=UI

三、思路:分别调节滑片P至电压表为0.8U额,U额,1.2U额。观察记录每次的电流表示数和小灯泡亮度,利用P=UI计算电功率并与亮度作比较。

四、步骤:

1、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处;

2、闭合开关,移至滑片P至电压表示数为0.8U额,记下电流表示数和灯亮度;

3、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为U额,1.2U额,重复上述实验。

五、表格和电路图

六、结论:1、当实际电压越大时,实际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

2、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越亮。

七、知识要点:

1、滑变作用:调陈灯泡两端电压,测出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加以比较

2、若题中不经调,或无灯丝电阻图像,一般看作灯丝电阻不变。

3、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的。

4、P实>P额,灯泡寿命短,易烧坏;P实

5、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实际功率不同,所以求平均值无意义。

6、滑动变阻器规格适当。

题型:

1、实物图和电路图

2、判断电路故障

3、关于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及调节范围

4、计算额定功率

***(实验时用大量程连实物为前提).

闭合开关时,发现两表示数都较小,此时将变阻器的滑片向阻值最小端缓慢滑动,同时观察两表示数,观察的目的:

选择合适的量程,减小读数时的误差。

电压与电流区别

电压与电流信号的区别 “有的设备需要电压信号,有的需要电流信号,这两种信号有什么区别?” 1、信号源输出最大功率的条件是,输出阻抗等于输入阻抗,称为阻抗匹配; 2、如果在信号传输中,一级到下一级不能阻抗匹配信号能量将产生衰减,波形将产生失真、畸变; 3、阻抗匹配分高阻抗匹配与低阻抗匹配; 4、低阻抗匹配时,传输信号电流大,即我们说得电流信号; 5、高阻抗匹配时,传输信号电压高,即我们说得电压信号; 6、如果远距离输送信号,为了减小线路损耗,一般采用电压信号即高阻抗传输; 7、如果近距离输送信号,为了线路损耗不大,一般采用电流信号即低阻抗传输; 8、电流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因为一般干扰信号为电压信号 9、如果由于远距离传送,信号干扰严重,可采用电流信号传送,减小干扰; 10、当然采用电流信号还是电压信号也有其它原因; “与众不同”的魄力! 1、信号的功率与信号的传输有很大关系; 2、在放大电路的前置级,输入的弱电信号,抗干扰是主要考虑因素; 3、在功放级,输出的强功率信号,传输的能量损失是主要考虑因素; 4、干扰信号一般是电压信号,与传输距离成正比;

5、如果前置级的输入信号,采用电流信号,即低阻抗匹配,可以短路吸收杂波电压干扰信号,特别是传输距离较远时,采用电流信号低阻抗匹配更有利于抗干扰! 工业上通常用电压0…5(10)V 或电流0(4)…20mA 作为模拟信号传输的方法,也是被程控机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那么电压和电流的传输方式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方法,下面将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电压信号传输比如0…5(10)V 如果一个模拟电压信号从发送点通过长的电缆传输到接收点,那么信号可能很容易失真。原因是电压信号经过发送电路的输出阻抗,电缆的电阻以及接触电阻形成了电压降损失。由此造成的传输误差就是接收电路的输入偏置电流乘以上述各个电阻的和。 如果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阻抗是高阻的,那么由上述的电阻引起的传输误差就足够小,这些电阻也就可以忽略不计。要求不增加信号发送方的费用又要所提及的电阻可忽略,就要求信号接收电路有一个高的输入阻抗。如果用运算放大器OP 来做接收方的输入放大器,就要考虑到此类放大器的输入阻抗通常是小于<1M? 。 原则上,高阻抗的电路特别是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是很容易受到电磁干扰从而会引起很明显的误差。所以用电压信号传输就必须在传输误差和电磁干扰的影响之间寻找一个折中的方案。 电压信号传输的结论: 如果电磁干扰很小或者传输电缆长度较短,一个合适的接收电 路毫无疑问是可以用来传输电压信号0…5(10)V 的。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 系及公式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及公式 1、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2乘以R? V=IR W=V2/R 电流=电压/电阻? 功率=电压*电流*时间 2、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 (瓦特)之间的关系是: V=IR, N=IV=I*I*R,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等. 但是必须注意,以上均是在直流(更准确的说,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其它情况不适用. 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的换算关系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还有P=I2RP=IUR=U/I最好用这两个; 3、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 电流符号:I 符号名称:安培(安) 单位:A 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I=U/R 单位换算: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 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 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压U*电流I 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线电压U*线电流I(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I(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 COSΦ 星形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P=I2R? 4、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向量图

用多功能电工表检验保护装置能否投入运行 发布时间:2007-1-22 10:50:20 浏览次数:20 古育文广东省梅县供电局(514011) 用负荷电流和工作电压检验是继电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前的最后一次检查,对于某些保护装置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带有方向性的继电保护装置中,为了保护其动作正确,在投入运行前必须测量带负荷时的电流与电压的向量图,借此判断电流回路相序、相别及相位是否正确。通过多功能电工表可方便地实现上述功能,替换了以前用相位电压表法和瓦特表法两种繁琐的测量方法。下面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用多功 能电工表来判断方向性的继电保护的接线是否正确。 在2002年10月28日我局所属的一个110kV变电所的电气设备进行电气试验, 经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发现110kV母线的B、C两相电压互感器内部绝 缘介质不良,严重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对这两相的电压互感器进行了更换。更换后,为了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正确,我们用多功能电工表(ST9040E型),进行了方向性继电保护装置的电流与电压的相位检查。 1测量方法 在测量前应先找出接入方向性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电流、电压端子,在电压端子上用相序表检查所接入的电压互感器的二次接线相序应是正序(即是U A-U B-U C)。 然后用多功能电工表的电流测量钳钳住电流端子的A相电流线(假定电流端子接线正确),用多功能电工表的电压测量表笔依次与A、B、C三相的电压端子接触牢靠,将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表1。用此法依次测量B、C相的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值,所测得的数据也填入表1。

表1电流、电压和相位值 电压(V) 电流(A) 相位(°) I A=0.9I B=0.91I C=0.9 U A=60197316.873 U B=60.577.8195313.5 U=60 31776.3193 据上表的数据用AUTOCAD2002软件绘出电流向量图,见图1。 图1电流向量图(六角图) 2根据六角图判断接线 六角图作出后,根据测量时的功率的送受情况,判断接线是否正确。这对检验方向 保护,特别是差动保护接线是行之有效的。 功率的送受情况有以下四种: (1)有功与无功功率均从母线送往线路,电流向量应位于第I象限; (2)有功功率从母线送往线路,无功功率由线路送往母线,电流向量应位于第II象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及公式 1、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2乘以R V=IR W=V2/R 电流=电压/电阻 功率=电压*电流*时间 2、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瓦 特)之间的关系是: V=IR, N=IV=I*I*R,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等. 但是必须注意,以上均是在直流(更准确的说,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其它情况不适用. 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的换算关系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还有P=I2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

3、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 电流符号: I 符号名称: 安培(安) 单位: A 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 I=U/R 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 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 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星形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星形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P=I2R 4、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

电流、功率、电压、电阻计算公式.

= 1.732 X U X I X COSφ 功率 P =1.732X380X I X0.85 电流 I = P / (1.732 X 380 X 0.85 功率分有功和无功,有功P=U*I*(cos a;无功Q=U*I*(sin a;注:a是功率因数。 三相电动机的功率电阻的电流如何计算。电压已知为380V。求高人指点!2012-4-20 09:43 提问者:mfkwfntxgt|浏览次数:364次 我来帮他解答 2012-4-20 10:23 满意回答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电流 符号: I 符号名称: 安培(安) 单位: A 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 I=U/R 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

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 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 (星形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 (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1=U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

电阻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从而更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这一节综合性较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实验方法。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 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的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

能够掌握把一个多因素的问题转变为多个单因素问题的研究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准备: 演示用具:调光台灯、实验电路、实验表格、图像坐标纸、课堂巩固联系等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干电池(2节)、学生电源、2、5V和3V的小灯泡、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2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二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其基本思路是:首先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基础,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再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分析观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科学猜想的学习方法,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分析实验方法和所需的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电路并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和图像的分析得出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五、教学重点难点: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功率电压电流公式 功率电压电流公式大全

1、欧姆定律: I=U/R U:电压,V; R:电阻,Ω; I:电流,A; 2、全电路欧姆定律: I=E/(R+r) I:电流,A; E:电源电动势,V; r:电源内阻,Ω; R:负载电阻,Ω 3、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电流之和 I=I1+I2+…In 4、串联电路,总电流与各电流相等 I=I1=I2=I3=…=In 5、负载的功率 纯电阻有功功率P=UI → P=I2R(式中2为平方)U:电压,V; I:电流,A; P:有功功率,W; R:电阻 纯电感无功功率 Q=I2*Xl (式中2为平方) Q:无功功率,w; Xl:电感感抗,Ω I:电流,A 纯电容无功功率 Q=I2*Xc (式中2为平方) Q:无功功率,V; Xc:电容容抗,Ω I:电流,A 6、电功(电能) W=UIt W:电功,j; U:电压,V; I:电流,A; t:时间,s 7、交流电路瞬时值与最大 值的关系 I=Imax×sin(ωt+Φ) I:电流,A; Imax:最大电流,A; (ωt+Φ):相位,其中Φ为 初相。 8、交流电路最大值与在效 值的关系 Imax=2的开平方×I I:电流,A; Imax:最大电流,A; 9、发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 I线=3的开平方×I相 I线:线电流,A; I相:相电流,A; 10、发电机绕组的星形联接 I线=I相 I线:线电流,A; I相:相电流,A; 11、交流电的总功率 P=3的开平方×U线×I线 ×cosΦ P:总功率,w; U线:线电压,V; I线:线电流,A; Φ:初相角 12、变压器工作原理 U1/U2=N1/N2=I2/I1 U1、U2:一次、二次电 压,V; N1、N2:一次、二次线圈 圈数; I2、I1:二次、一次电流, A; 13、电阻、电感串联电路 I=U/Z Z=(R2+XL2)和的开平方 (式中2为平方) Z:总阻抗,Ω; I:电流,A; R:电阻,Ω; XL:感抗,Ω 14、电阻、电感、电容串联 电路 I=U/Z Z=[R2+(XL-Xc)2]和的开 平方(式中2为平方) Z:总阻抗,Ω; I:电流,A; R:电阻,Ω; XL:感抗,Ω; Xc:容抗,Ω

功率电压电流公式 功率电压电流公式大全

功率电压电流公式功率电压电流公式大全 1、欧姆定律: I=U/R U:电压,V; R:电阻,Ω; I:电流,A; 2、全电路欧姆定律: I=E/(R+r) I:电流,A; E:电源电动势,V; r:电源内阻,Ω; R:负载电阻,Ω 3、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电流之和 I=I1+I2+…In 4、串联电路,总电流与各电流相等 I=I1=I2=I3=…=In 5、负载的功率 纯电阻有功功率P=UI → P=I2R(式中2为平方) U:电压,V; I:电流,A; P:有功功率,W; R:电阻

纯电感无功功率Q=I2*Xl(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w; Xl:电感感抗,Ω I:电流,A 纯电容无功功率Q=I2*Xc(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V; Xc:电容容抗,Ω I:电流,A 6、电功(电能) W=UIt W:电功,j; U:电压,V; I:电流,A; t:时间,s 7、交流电路瞬时值与最大值的关系 I=Imax×sin(ωt+Φ) I:电流,A; Imax:最大电流,A; (ωt+Φ):相位,其中Φ为初相。 8、交流电路最大值与在效值的关系 Imax=2的开平方×I I:电流,A; Imax:最大电流,A; 9、发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

I线=3的开平方×I相 I线:线电流,A; I相:相电流,A; 10、发电机绕组的星形联接 I线=I相 I线:线电流,A; I相:相电流,A; 11、交流电的总功率 P=3的开平方×U线×I线×cosΦ P:总功率,w; U线:线电压,V; I线:线电流,A; Φ:初相角 12、变压器工作原理 U1/U2=N1/N2=I2/I1 U1、U2:一次、二次电压,V; N1、N2:一次、二次线圈圈数; I2、I1:二次、一次电流,A; 13、电阻、电感串联电路 I=U/Z Z=(R2+XL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 Z:总阻抗,Ω; I:电流,A; R:电阻,Ω; XL:感抗,Ω 14、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 I=U/Z Z=[R2+(XL-Xc)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 I:电流,A; R:电阻,Ω; XL:感抗,Ω; Xc:容抗,Ω

导体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导体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2、尝试采用图像法来分析实验数据。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重点难点:通过学生实验,认识并总结出通过导体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及本身的电阻之定量关系是本节重点;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电路连接,对变量控制法的理解应用是本节的难点。教学准备:1、投影仪,写好内容的投影片。导线若干。分组实验每组干电池2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5Ω、1 0Ω、15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上一节探究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曾特别强调:绝不允许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用电流表测电流只能串联在电路中,这是为什么?你看到过“高压危险”的警示牌吧!这又是为什么?这是因为电压大,电阻小,电流大造成的。那电流和电压、电流和电阻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 请谈论下面两个问题:把你的猜想写在下面的方框中 1、一个用电器(或一段电路)的电阻,通过它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跟电阻又有什么关系? 学生谈论,老师归纳。 设计实验 1、怎样用变量控制法进行研究验证猜想?找一名学生表述。 实验需要的仪器有:电源、开关、定值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租器、电流表、电压表和导线若干。请同学们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所需的电路图。讨论确定。(老师用投影机投影,选择一张效果好的电路图做为实验电路图)(附图二:实验用的电路图) 在实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开关连接时保持断开状态,电流表和电压表用小量程就可。注意两表的“+”“—”接线要正确。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实验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步骤如下:(1)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①每组选定一种定值电阻,(如R=5Ω),认清元件。②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成倍变化。(如让U等于0.5V、1V、1.5V) ③出示记录表格(附表三:电流与电压的变化数据记录表)明确实验后找学生填表。(2)开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排除故障。(3)实验完毕,找几组学生代表汇报实验数据填入表内。引导学生观察表中数据,找出数据变化规律归纳实验结论: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 压关系。 试验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 1 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教材分析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究活动得出,从而更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这一节综合性较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学生要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主要培养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表格数据和图像的分析能力。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在前面“电流”“电压”“电阻”等知识学及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性关系的基础上,引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会不会有定量关系”的问题。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或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3.会说出滑动变阻器在各个实验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并分析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

表格设计】 1.电流表、电压表调节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电 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至适当位置,将 电压 表示数 U ,电流表示数 I 记录到表格中; 3.分别调节滑动变阻器在不同位置,仿照步骤 2 再 做 5 次实验,分别记录电压表示数 U ,电流表示数 巡视指导】 重点指导: 2.实验电路连接完要检查电路连接无误,然后 用开 关试触,没有问题后再闭合开关。 4.实验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做完一次实验要断 开开 关一次,避免电阻的温度升高,阻值发生 变化。 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 U/V I/A 1.学生的分工协作是否合理。 3.实验的有序性,如:电压表示数从小到大。 5.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1、连接实物。 1、培养学生 连接电路前电 根据实验目 流表和电压表 的选择实 验 的调节。连接 器材设计 实 电路过程中开 验的能 力。 关要断开。闭 2、进行规 范 合开关前调节 实验操作 的 滑动变阻器的 训练。 滑片至阻值最 3、使学生 学 大端。 会实验表格 2、根据实验要 的设计。 求设计实验记 4、规范实 验 录表格。 操作、正确 3、按实验步骤 读取及记 录 进行实验,进 数据。 行实验测量、 5、渗透科 学 记录实验数 研究方法 据。 ——控制变 4、根据实验过 量的方 法。 程中采集的数 6、培养学 生 据描点作图。 科学严谨 的 5、分析实验数 态度,形成 进行实 R=10Ω不 实验步

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 功率=电压*电流*时间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W=V的平方除以R 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瓦特)之间的关系是: V=IR,N=IV =I*I*R, 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等.但是必须注意,以上均是在直流(更准确的说,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其它情况不适用.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的换算关系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电流 符号: I 符号名称: 安培(安) 单位: A 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 I=U/R 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 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

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线电压U*线电流I (星形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1=U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R=R1R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完整版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及计算 公式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 电动机输出转矩: 使机械元件转动的力矩称为转动力矩,简称转矩。机械元件在转矩作用下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故转矩有时又称为扭矩。 转矩与功率及转速的关系:转矩(T)=9550*功率(P)/转速(n) 即:T=9550P/n—公式【1】 由此可推导出: 转矩=9550*功率/转速《===》功率=转速*转矩/9550,即P=Tn/9550——公式 【2】 方程式中: P—功率的单位(kW); n—转速的单位(r/min); T—转矩的单位(N.m); 9550是计算系数。 电机扭矩计算公式 T=9550P/n 是如何计算的呢? 分析: 功率=力*速度即 P=F*V---————公式【3】 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F=T/R---——公式【4】 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2πR*每分转速(n分)/60=πR*n分/30---——公式【5】 将公式【4】、【5】代入公式【3】得: P=F*V=T/R*πR*n分/30 =π/30*T*n分 -----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n分=单位转/分钟 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 P*1000=π/30*T*n 30000/π*P=T*n30000/3.1415926*P=T*n9549.297*P=T*n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有个9550的系数关系。。。 电动机转矩、转速、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 由于电功率P=电压U*电流I,即 P=UI————公式【6】 由于公式【2】中的功率P的单位为kw,而电压U的单位是V,电流I的单位是A,而UI 乘积的单位是V.A,即w,所以将公式【6】代入到公式【2】中时,UI需要除以1000以统一单位。 则: P=Tn/9550=UI/1000————公式【7】 ==》Tn/9.55=UI————公式【8】 ==》T=9.55UI/n————公式【9】 ==》U=Tn/9.55I————公式【10】 ==》I=9.55U/Tn————公式【11】 方程式【7】、【8】、【9】、【10】、【11】中: P—功率的单位(kW);

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W=V的平方除以R 电流=电压/电阻 功率=电压*电流*时间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W=V的平方除以R 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瓦特)之间的关系是:V=IR,N=IV =I*I*R, 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等.但是必须注意,以上均是在直流(更准确的说,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其它情况不适用.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的换算关系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电流 符号: I 符号名称: 安培(安) 单位: A 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I=U/R 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 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 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 (星形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电流= 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⑴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1+R2

初二物理知识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知识点

初二物理知识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知识点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查字典物理网编辑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目的及原理: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 【一】探究一: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开关断开,变阻器调大最大值)(如图) 2.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R两端电压为1V、1.5V、2V,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填表。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分析结论: 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二】探究二:电压一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开关断开,变阻器调大最大值)(如图) 2.保持电压U=2V不变,更换电阻,使电阻分别为10Ω、20Ω、30Ω,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填表。

分析结论: 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分两步:第一步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观察电流的变化;第二步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从而得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例: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时,采用丁如图甲所 示的电路图,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8Ω、10Ω,电源电压是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5Ω。 (1)他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采用控制变 量法。实验分两步进行: 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____的关系; 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____的关系。 (2)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___A,电压表的量程应选 _____V;某次实验中,假设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电压表的 示数是1.5V,请根据你前面选择的量程,在图乙中分别画出两表指针的位置。 (3)在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时,把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_____不变。 解析: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电压和电阻,因此实验

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关系

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关 系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关系功率(瓦)=电流(安培)x电压(伏特); 功率=电压*电流 12V*1A=12W 电流=电压/电阻 12V/40Ω= 电压/电流=电阻 功率符号P单位W 电压符号U单位V 电阻符号R单位Ω 电流符号I单位A 关系式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2=U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2.有关电路的公式 ⑴电阻 R 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R=ρ×(L/S) 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R=U/I 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 R=U²/P ⑵电功 W 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 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 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 W=QU 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W=I²RT(纯电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 W=U²T/R(同上) ⑶电功率 P 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 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²R(纯电阻电路)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及公式(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及公式 1、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2乘以R V=IR W=V2/R 电流=电压/电阻 功率=电压*电流*时间 2、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瓦特) 之间的关系是: V=IR, N=IV=I*I*R,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等. 但是必须注意,以上均是在直流(更准确的说,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其它情况不适用. 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的换算关系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还有P=I2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 3、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 电流符号: I 符号名称: 安培(安) 单位: A 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 I=U/R 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 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 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

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星形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星形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P=I2R 4、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5、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1=U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讲义

老师姓名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学科名称物理年级九年级 备注 【课题名称】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讲义 【考纲解读】 1.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理解; 2.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考点梳理】 考点1:回顾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理解 1.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通常用字母I表示。单位: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在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电压: (1)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符号是U。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2)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但并不是存在电压就一定有电流,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因此,形成电流的条件是:①电路两端有电压;②通路。 3.电阻: (1)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 )。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①材料;②长度;③横截面积;④温度。 考点2: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开关、导线。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过程】以电路图为主进行讲解和演示。 【实验分析】结合例题讲解。

【实验结论】 (1)在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例题精讲】 例1:一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不变,下表是实验数据,若第四次实验时将定值电阻的阻值由30Ω调为40Ω后就直接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这个示数应该是( ) A . B . C . D . 例2:图甲是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 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 端移至b 端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I ﹣U )如图乙所示.则( ) A .R 0的电阻值是Ω B .该电路最小功率 C .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是5Ω D .滑动变阻器R 的电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例3: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探究中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得了多组数据,记录如下表.请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判断分析出他们实验时的电路可能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例4: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 ,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 1A ”字样.在a 、b 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移动滑片P ,使电压表示数为,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 、b 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其原因可能是( ) R/Ω 10 20 30 40 50 I/A U/V I/A

变频器中的频率、电压、转速、电流、功率的关系

步电动机的转矩是电机的磁通与转子内流过电流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额定频率下,如果电压一定而只降低频率,那么磁通就过大,磁回路饱和,严重时将烧毁电机。因此,频率与电压要成比例地改变,即改变频率的同时控制变频器输出电压,使电动机的磁通保持一定,避免弱磁和磁饱和现象的产生。这种控制方式多用于风机、泵类节能型变频器。 频率下降时电压V也成比例下降,这个问题已在回答4说明。V与f的比例关系是考虑了电机特性而预先决定的,通常在控制器的存储装置(ROM)中存有几种特性,可以用开关或标度盘进行选择。 频率下降时完全成比例地降低电压,那么由于交流阻抗变小而直流电阻不变,将造成在低速下产生地转矩有减小的倾向。因此,在低频时给定V/f,要使输出电压提高一些,以便获得一定地起动转矩,这种补偿称增强起动。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实现,有自动进行的方法、选择V/f 模式或调整电位器等方法。 一、引言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变频器调速已成为交流调速的主流,在化纤、纺织、钢铁、机械、造纸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通用变频器一般采用V/f控制,即变压变频(VVVF)方式调速,因此,变频器在使用前正确地设定其压频比,对保证变频器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变频器的压频比由变频器的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两项功能参数的比值决定,即基准电压/基准频率=压频比。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参数的设定,不仅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与额定频率有关(电机的压频比为电机的额定电压与额定频率之比),而且还必须考虑负载的机械特性。对于普通异步电机在一般调速应用时,其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按出厂值设定(基准电压380V,基准频率50Hz),即满足使用要求。但对于某些行业使用的较特殊的电机,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定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的参数。由于变频器使用说明书以及有关书籍中没有对这两个参数作详细介绍,因此正确的设定该参数对于不少使用者来说,并非很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 电动机输出转矩: 使机械元件转动的力矩称为转动力矩,简称转矩。机械元件在转矩作用下都会产生 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故转矩有时又称为扭矩。 转矩与功率及转速的关系:转矩(T)=9550*功率(P)/转速(n) 即:T=9550P/n—公式【1】 由此可推导出: 转矩=9550*功率/转速《===》功率=转速*转矩/9550,即P=Tn/9550——公式【2】 方程式中: P—功率的单位(kW); n—转速的单位(r/min); T—转矩的单位(N.m); 9550是计算系数。 电机扭矩计算公式T=9550P/n 是如何计算的呢? 分析: 功率=力*速度即P=F*V---————公式【3】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F=T/R---——公式【4】 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2πR*每分转速(n分)/60=πR*n分/30---——公式【5】 将公式【4】、【5】代入公式【3】得: P=F*V=T/R*πR*n分/30 =π/30*T*n分 -----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 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 P*1000=π/30*T*n 30000/π*P=T*n 30000/3.1415926*P=T*n 9549.297*P=T*n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有个9550的系数关系。。。 电动机转矩、转速、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 由于电功率P=电压U*电流I,即 P=UI————公式【6】 由于公式【2】中的功率P的单位为kw,而电压U的单位是V,电流I的单位是A,而UI乘积的单位是V.A,即w,所以将公式【6】代入到公式【2】中时,UI需要除以1000以统一单位。 则: P=Tn/9550=UI/1000————公式【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