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

合集下载

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

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

为“ 第 四 种 权 力 ”。 … 舆 论 监 督 权 是 一 个 外 延 极 其 广
泛 的权 利 , 既包 括公 民的批评 建议 控 告 权 、 言 论 自 由 权 , 又包 括 新 闻媒 体 的监 督 权 。而 由于 新 闻媒 体 自 身 所特 有 的开 放 性 和 广 泛性 , 对 舆 论 有 着 天 然 的导
关键词 : 舆 论 监 督 ;司法 公 正 ;舆 论 审 判
中图分类 号 : D 9 2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7 8 2 1 ( 2 0 1 3 ) 4 — 0 0 0 5 9— 0 5
司法 权 的公 正行 使 , 决 定 着 司法公 信 力 的维 持 , 意 味着社 会 的 各 种 权 力 与 利 益 之 争 能 有 一 种 消 极
第3 4卷 第 4期 2 0 1 3年 7月
闽江学 院学 报
J OURNAL OF MI N J I AN G UN I VE RS I T Y
V o 1 . 3 4 No . 4
J u l y 2 0 1 3
论 舆 论 监 督 与 司法公 正
赖 隹 文
( 广 东华商律 师事务所 ,广 东 深圳 5 1 8 0 4 8 )
舆论 监督 权不 仅 是一 种权 利 , 还 是 一种 义务 , 司法 权 的行 使 若 得 不 到 有 效 监 督 , 司法 权 滥 用 和 司法 腐 败 现象 就会 滋生 、 蔓延 , 从 而极 大地 损 害 司法 的社 会 公
特性 质和 价 值 , 司法公正则 变得尤 为紧迫 和必要。

舆 论 监 督 的 社 会 基 础 探 寻
的行 使过 程 同 时也 是 满 足 社 会公 众 知情 权 的过 程 。 舆 论 监督 权 的存 在 价 值 , 是 在 司 法 权 的 隐 性 行 使 和

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冲突及解决机制

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冲突及解决机制

浅析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冲突及解决机制摘要:公众舆论影响司法公正的问题由来已久,本文通过探讨国外不同做法,以期能为实现我国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之间的平衡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司法独立;舆论监督一、我国现状近些年,随着许霆案、张金柱案、药家鑫案的落幕,舆论监督介入司法审判已悄然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这对于司法公正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影响,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实现社会公正,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国外协调模式1、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通过宪法及其下位法律规定媒体和法院的权利义务,使二者相互牵制,以实现司法独立和舆论监督的平衡。

依照德国法律的规定,媒体享有通过评价进而形成自己意见的权利,不仅可以对已发生和即将发生的案件加以报道,还可以对其进行评价,任何机构都有提供给新闻机构代表相关资讯、满足其履行公共任务所需资讯的义务。

但同时规定法庭享有决定审判是否公开的权利及禁止媒体拍照录音、录像和其后的传播行为的权利。

2、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国家实行陪审团制度,陪审团负责案件事实认定,法官负责法律适用,因此形成了以保护陪审团不受外界影响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调和方法和策略。

英国在防止媒体影响司法独立方面,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通过制定《藐视法庭法》及其他一些限制性法规,规定媒体不能发表任何损害公平审理的意见并设立了“报道限制”原则,如涉及儿童、青少年、性犯罪、严重欺诈内容的案件通常是不允许报道的;二是规定藐视法庭罪;三是赋予法院签署限制令或禁言令的权利,以防止诉讼参与人和大众传媒泄露或传播有关信息。

在限制媒体权利的同时赋予媒体辩护权,即媒体报道是属于公正准确地报道公开审判的法律程序、讨论公共事务的情况时,不构成藐视法庭罪。

3、国际公约1994年,22个国家的知名法律专家和新闻媒体的代表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开会,专门讨论媒介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新闻媒体与司法独立关系的基本原则》(亦称《马德里原则》)。

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利大于弊

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利大于弊

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利大于弊/弊大于利正方赛案一、定义网络舆论:网络环境中对一些社会性问题的普遍看法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权运作过程中各种因素达到的理想状态二、论证思路当今中国阻碍司法公正的主要原因是徇私舞弊、钱权交易、操纵审判,网络舆论能够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所以利大于弊。

⏹标准成立依据:全国政协委员、湖北兆麟律师事务所职业律师吴德立:要保证司法公正,首先要打击司法腐败。

其中领导干部插手司法工作是影响司法公正、导致司法腐败的最大问题。

北京人民法院许蕊:徇私舞弊、枉法裁判、搞钱权交易,是目前司法不公的最主要原因西南政法大学前校长龙宗智:司法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司法不公、司法不廉、司法不力。

三、进攻点1.网络舆论可以督促法官认真、负责类似例子:四川省内法院实施民事案件网上同步办案,办案情况可随时在网上接受监督。

一经实施,错案率明显下降。

(四川省高院副院长陈明国所说)武汉的陈女士汉阳区人民法院申请立案索赔,却遭到女法官当场飙脏话痛骂。

现场视频网络曝光之后该名法官被记过处分、并调离工作岗位。

⏹2.网络舆论可以监督司法人员廉洁司法►金华法官艳照门事件在网络曝光,被曝光的法官郭坚因涉嫌贪污受贿而被捕(09年3月)►中纪委对于网络舆论十分重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

这能不能对司法人员起到监督作用?⏹3.网络舆论可以为司法人员提供坚强后盾,避免体制内压力►中国足坛假球案当中,原陕西国力俱乐部总经理王珀曾要挟法官“敢改判我让他下岗”,如果有了网络舆论的监督,像王珀这样利用权力操纵审判的幕后黑手,会不会有所收敛?►如果有了网络舆论的支持,办案法官再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会不会不畏强权、坚持法律公平公正的原则?⏹网络舆论不仅可以让那些企图操作司法审判的幕后黑手有所收敛,还可以成为那些不畏强权的司法人员的坚强后盾。

四、防守点1.网络舆论干扰司法审判独立性让对方论证因为网络舆论原因,司法审判失去了公正。

论公众舆论与司法公正之良性互动

论公众舆论与司法公正之良性互动

论公众舆论与司法公正之良性互动摘要: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体现着现代社会中民主与法治的深层联系,舆论监督代表了民主的基本要求,司法公正代表了法治的基本要求。

尽管有区别,但二者追求的社会公平正义这一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大众传媒可以引发并引导舆论的方向,而舆论在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时候,也影响着本应理性至上的司法活动。

我们要理性审视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意义,克服公众舆论对司法公正的负面影响,促进公众舆论与司法公正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公众舆论;司法公正;监督;互动一、公众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价值和意义“舆论”和”监督”在《辞海》中的解释分别是“公众的言论”和”监察督促”。

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督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所谓”公众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形成促使问题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

舆论监督虽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却有一种精神的、道德的力量。

当分散的、个别的看法和议论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并经过各种传播媒介形成社会舆论时,舆论便体现出”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显示”的本质特点,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我国,舆论监督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法律地位。

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司法公正,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它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

司法公正主体是以法官为主的司法人员。

司法公正的对象包括各类案件的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

浅析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浅析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而默默在心中作出预期的量刑。然而 , 大众在面对那些微小复 伤 , 为此 , 者将肇事 司机和 自行车主 一起 告上法庭 , 求 偷车 并要
目前我国关于媒体的法律规 范还不 够健 全 , 者认 为我 国 笔 应尽快出台《 新闻法》 我 国应该通过法律 手段来调和司法与传 。 媒的关 系, 过法律 法规 来对舆 论监督权的行使和传媒业的 发 通 展进行 规范 , 规范其与 司法的关系 , 健全关 于传媒业 的法律规 范, 尤其是应 当健全那些关于新闻舆论 监督的规范 。
公众对信息的获取和判断, 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
第三 , 目前舆论监督关注的对象 多为社会影 响重大的刑事
新 闻媒 体虽然常 秉承着公 正客 观的报道原则 , 体的社会责 但媒 出来 , 而这些又极 易激起社会 民众 的情绪 , 当这 些情绪形成 强 大 的社 会意识流时 , 就会给法官和法院带来压 力。泉州市一 名 小 偷因偷 窃自行车被车主发现 ,他在逃 逸的过程 中被货车 撞 赔 偿。对于这个案 件 , 一些媒体在报道 时采用 了“ 离奇案件 ” 、 “ 偷车贼 状告车主 ” 等字眼 , 明显的倾向性 , 会给大众 造 带有 这 成这样一种观念 , 似乎破坏社会秩序的偷车者就不应该 向车主 提 出索赔 , 如若他提 出索赔好像就是天 方夜谭 , 德层面 上 从道 说, 媒体就在一定程度上剥夺 了偷车者的申辩权利 。
近年来 , 随着媒体 自身活 力的增强 , 对审判 公开的原 则逐 步 得到落实 , 然而 日益严重 的司法腐败现象 却层 出不 穷 , 这 在 种复杂的环 境下 , 被称为“ 第四种权 力” 的媒体对 司法的监督力 度 正在不断地扩大 , 而司法与媒体 的关 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

相应的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往往会对公众产生强大的心理压

从司法独立原则看舆论审判与舆论监督的界限

从司法独立原则看舆论审判与舆论监督的界限

从司法独立原则看舆论审判与舆论监督的界限司法过程公开对于保证司法程序的合法性和结果的正义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引入舆论监督机制则是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

但是,随着网络舆论的兴起并与传统媒体、民间媒体合流之后,一些社会影响力很大的案件往往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对法官形成道德绑架,影响司法独立,使得最终结果变得不那么“公正”。

这样的舆论向导所引起的结果往往被法律人批判为“舆论审判”,舆论监督与舆论审判的界限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下面,我将从法理学中的司法独立原则入手,阐述舆论审判与舆论监督的界限问题。

司法独立原则,即司法权独立行使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要求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的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力;要求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只服从法律,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要求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办事,准确适用法律。

由此看来,如果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强烈的舆论压力,做出了重判或轻判的违背法律规范的判决,那么我们应认为做出不实报道或带有煽动性、倾向性报道的媒体利用其影响力对司法独立进行了干涉。

但是坚持司法独立原则,并不意味着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可以不受任何监督和约束。

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会导致腐败。

舆论的监督是对众多监督形式中重要的一环,它有利于更好地行使司法权,并防止司法权的滥用等司法腐败现象和行为,甚至能对冤假错案的预防和纠正起到推动作用。

实事求是、全面的报道不仅能起到正确的监督作用,还能起到很好的法治宣传和教育作用。

舆论或多或少都会对司法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个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则是判断舆论监督和舆论审判的区别了。

如果司法过程中有不合法的行为,舆论将其披露出去,敦促其改正,则是起到了正面的影响作用,不仅防止了权力的腐败还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应界定为舆论监督;但是如果媒体的报道肆意添加主观色彩,对案件做出主观判断,无视“无罪推定”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民众做出倾向性和煽动性的不良导向的,则应界定为舆论审判。

大众舆论对司法公正弊大于利四辩稿

大众舆论对司法公正弊大于利四辩稿

大众舆论对司法公正弊大于利
四辩稿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以及在场观众,大家下午好

,
看一下实际,张金柱案,“不杀不足以泄恨”的舆论迫使一件普通的交通案最后过度宣判,成为立即死刑,舆论很高兴;邓玉娇案,使得虽构成过度防卫却因舆论同情弱者,最后妥协地无罪释放,舆论认为这是胜利,而事实,这些看似顺应了民意的审判,却无不在严重损害实体公正和司法独立
大众舆论对于司法公正是一把双刃剑,但要纠其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就要判断大众舆论能否推进司法审判的良性发展;
首先从舆论、司法本意入手;舆论是什么它难免是社会一部分群体根据“天理”、“人情”进而形成的
识支撑之下进行的理性推理;而民意形成的舆论多是民众从自己不专业的简单善恶观出发,缺少法律意识,对法律的了解停留在影视、书刊所报道的案件层面上,即在对整个司法裁决过程基础上做出的夹杂着道德要求的善恶
判断;由自身感性做出的判断是与整个司法的专业性与
正义性的背道而驰;
诚然,我们也承认舆论对司法监督起着一定作用,民意对于司法不可忽视;但现实是什么一是舆论监督主体的局限性;二是有时会由个别人士为了自身利益诉求
;。

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影响——以“呼格案”为例

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影响——以“呼格案”为例

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影响——以“呼格案”为例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介入在我国已悄然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集中反映最广泛民意的新闻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司法公正,确保司法审判的公开透明。

在“呼格案”的发展历程中,新闻媒体持续的报道促使广大民众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网络上各种意见层出不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场,从而推动“呼格案”再审,重塑了司法公信力。

关于“呼格案”1996年4月9日,呼和浩特市毛纺厂的职工呼格吉勒图在值夜班时,听到女厕内有呼喊声,便急忙前往。

当他赶到时,女子已遭强奸且身亡。

61天后,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报案的呼格吉勒图被判处死刑。

2005年,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被抓获,其落网后交代的第一起强奸杀人案就是“4.9”女尸案。

但赵志红在一审被判死刑后,始终未进行二审。

直到2014年10月,内蒙自治区政法委在获得多个信源的消息证实后,决定自11月启动针对呼格吉勒图的法律重审程序。

11月20日,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宣布“呼格案”进入再审程序。

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罪一案作出再审判决,撤销原一审判决和二审裁定并宣告无罪。

12月16日,呼市检察院经对1996年“4·9”案进行审查,指控赵志红构成故意杀人罪、强奸罪并决定成立调查组,对“呼格案”负有责任的人员展开调查。

12月30日,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对“呼格案”作出国家赔偿决定,决定支付呼格吉勒图父母国家赔偿金共计2059621.4元。

“呼格案”形成的舆论监督格局1、舆论领袖的意见引导舆论领袖亦被称为意见领袖。

这一概念由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其认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二级传播”现象,承担“二级传播”使命的是舆论领袖,其模式是“大众传播→舆论领袖→一般受众”。

[1]舆论领袖是意见的生产者,舆论领袖将生成的意见传播给媒体,再由媒体传播给大众或大众中的人际传播说服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 . 4 N . 1 2 o 1
J un l fHa d n P ltc ncC l g o ra n a oye h i ol e o e
Ma . 0 l r2 1
浅 议 司法 公正 与舆 论 监 督
邓 晓蕾
( 南农业大学 珠江学院 , 东 从化 500 ) 华 广 19 0

“ 直播 ” 审 , 庭 近万名 市 民聚集 收 听 , 终 张金柱 被 最
判 处死 刑 , 是根 据 《 法》 关 交 通肇 事 的法 条 但 刑 有 规 定 , 通肇 事致 死 人命 后逃 逸 , 高 判处七 年 徒 交 最
年 的许 霆被 警 方 抓 获 。1 1月 广 州 中院 审 理 后
19 9 7年 的“ 张金柱 案 ” 今让 我 们记 忆犹 新 , 至 张金 柱临 死前 的一句话 “ 是栽在 了记者 的手 上” 我 更应 该 引 起 我 们 的 反 思 。 因 为犯 罪 性 质 极 其 恶
收 稿 日期 : 0 1 2— 1 2 1 —0 2
的透 明度 , 止 腐败 ; 一种 是 法 学 专家 的质 疑 , 防 另


从“ 许霆 案 ” 张金柱 案” 舆 论监 督的 与“ 看
劣, 被媒 体报 道 以后 , 该案 件在 全 国范 围 内引起 强 烈 的反 响 , 不 杀不 足 以平 民愤 ” 呼声 给 法 院 的 “ 的 审判带来 了很 大 的压 力 。在 法 院 审 理期 间 , 现 出 了壮观 的场 面 : 民奔走 相告 , 市 法庭 外 支起 了音箱
作用
( ) “ 霆案 ” 一 从 许 看舆论 对 司法公 正 的影 响
20 0 6年 4月 , 霆在广 州某银 行 A M 机 上取 许 T 款 时 , 出 10 取 0 0元 后 , 惊 讶 地 发 现 银 行 卡 账 户 他 里只被 扣 了 1元 , 喜 之 下 , 霆 先 后 取 款 1 1 狂 许 7 笔, 合计 1 . 7 5万 元 , 后 携 赃 款 潜 逃 。后 来 潜 逃 事

刑 。按 照交通 肇 事 和 逃 逸 来 说 , 金 柱 判 刑 的 最 张
长时 间是 七 年 。不可 否认 , 在此 案 中媒 体 所 起 的
煽 情作 用 和舆 论 导 向 , 案 件 的处 理 显 然 有 明 显 对
审判 决许霆 无期 徒刑 。随后媒 体 把“ 许霆 案 ” 报
道 出来 , 案 件 引起 了人 们 的 广 泛 关 注 及 讨 论 。 该
( ) “ 二 从 张金 柱 案 ” 舆 论 对 司 法公 正 的 影 看

响 , 么舆 论 是 否 应 该 对 司 法进 行 监 督 ?群 情 鼎 那
沸之 下 , 官 能 否 保 持 独 立 ?各 种 声 音进 行 着 激 法
烈的争辩 : 一种是百姓的声音, 他们认为通过媒体
表达 自己的观 点和 意愿 , 够监 督 司法 , 能 增加 司法
21 0 3月 1年
司法人员 断 案 有 时候 不 得 不 考 虑 社 会 影 响 , 就 这 同司法 的独 立 性 背 道 而 驰 。 当然 , 司法 需 要 舆 论
论 的影 响 , 样判 断就 会 出现偏差 。 这 三、 舆论 监 督如何 限定在 合理 的范 围 内
的 ?舆论 对 司法 的 监 督 如 何 限 定 在 合 理 的 范 围 内 , 张金 柱被执 行死 刑后 人们 开始进 行反思 。 在
舆 论 对 司 法 既 有 积 极 的 影 响 也 有 消 极 的 影
覆盖 面大 、 响深 远 、 时有效 等特 点 , “ 处 不 影 及 是 无 在 的眼睛 ” 舆论监 督有 助于 实现 司法公 正 。 ,

要: 在信 息传 递 日益便利 的今 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舆论 对社 会 生 活 的影 响 力越 来越 大 , 立 法、 法、 法 对 司 执
的监 督作 用也越 来越 明显 。舆 论监 督对 实现 司法公 正 , 强 司法活动 的公 开性 、 明度无疑 有 增 透
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有些时候 , 舆论监督影响 了司法公 正, 由此造成 的后果同样也不容忽
他们认 为 司法 独 立 是 我 国司 法 的一 项 重 要 原 则 ,
社会 舆论 在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司法 人 员 独 立 断 案 ,
作者简介 : 邓晓蕾 , , 女 河南驻 马店人 ,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 院教师 。

2 ・ 2
第2 4卷 第 l 期
邯郸 职业技 术 学院学 报
后来二 审把许 霆 从 “ 无期 徒 刑 ” 改判 为 “ 期 徒刑 有 5年 ” 。短 短几个 月 , 霆 的命 运一 波 三折 。有人 许
影响 。可 以说 , 舆论穷 追 猛打 、 姓一 片 喊杀 声 在 百 中, 在法 庭 审判 前 实 际 已失 去对 被 告人 公 正 审 理
指 出许 霆 案有 这 样 的结 果 , 该 感谢 媒 体 。正 是 应 因为媒 体对 案件 的及时报 道 和邀 请 专家 对案 件 的 理性讨 论 , 大 众 对 一 审 的 畸重 判 决 普 遍 表 达 出 使
视 。如何发挥 舆论 的积 极作 用而尽 量 限制其 消极 作 用 , 是值 得我 们深 思 的问题 。 关键 词 : 司法公 正 ; 舆论 监督 ; 响 影 中图分类 号 : 9 6 D 1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9— 4 2 2 1 ) 1— 0 2— 3 10 5 6 ( 0 1 0 0 2 0
吃惊 , 也使 司法人 员 对 案 件 重 新 审 视 。如果 许 霆 案没有 媒 体 的持 续 报道 , 不但 不可 能改 判 , 连再 审
的机 会 都 可 能 没有 。从 此 案 可 以 看 出 , 舆论 具 有
的程 序 保 障 。本 案 最 终 以数 罪 并 罚 处 被 告 人 死 刑 , 我 国对交 通肇 事 罪 的处 理 中实 属罕 见 , 至 在 甚 可 以说 是绝 无仅有 。张金柱 是不是 被 “ 民意杀 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