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文档 (2)要点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文档 (2)要点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文档 (2)要点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作者:张国文(环渤海财经网记者独立财经学者

当前,大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形势说法各异,认识很不一致。那么,中国的宏观经济现在究竟是个什么形势?中国经济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中国政府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调控政策才可以使中国经济

保持稳定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由泡沫经济而引

发的通货膨胀

现在,中国经济所表现出的现象是通货膨胀和内需不足并存。大家对这一现象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在一个国家内部会出现这一有违经济学的奇怪现象呢?

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通货膨胀是怎么产生的?其实,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就是国家被迫搞了泡沫经济政策。

什么是泡沫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泡沫经济就是由虚假市场需求带来的虚假经济繁荣。例如,人们本来没有钱购房,而国家却通过鼓励人们贷款购房来形成了有效需求;国内市场没有市场需求,而国家却通过鼓励出口来形成有效需求;国内人民没有消购车需求,而却国家通过购车补贴、家电下乡补贴、购车贷款等政策来形成了购车需求,政府和企业本来没有钱搞建设和投资,却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务来筹措资

金进行建设和投资等等。国家通过让人们透支未来来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和通过补贴出口来扩大国际市场需求的办法大大发展了国内生产力,发展了国家经济,扩大了我国的经济规模,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国内经济的发展不是主要建立在国内民众由现实收入而形成的市场需求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国内民众透支未来收入和政府、企业通过贷款、发行债务搞建设和投资而形成的市场需求和国际市场需求基础上。由这种“虚假”需求支撑

的经济就是典型的泡沫型经济。由于未来收入的不稳定性和透支未来收入的不可持续性,所以这种泡沫型经济极易破裂,产生经济危机。

国内民众和政府、企业通过透支未来而形成的巨额银行贷款和大量出口所形成的外汇占款导致了人民币超额发行,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现在,中国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关门倒闭就是泡沫经济走向衰落的开始。其实这些开工不足和关门倒闭的企业,很大一部分原来就不是面向国内市场的,而是面向国际市场的,是外向型企业。它们的开工不足和关门倒闭是由于国际市场发生了变化,与国内市场关系不大,与国内市场需求关系不大。由于国际市场发生了变化,这些民营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售不出去,希望出口转内销,但国内市场不是一下就可以扩大到全部容纳这些出口转内销产品的程度的,必须有个逐渐的过程,这就必然导致一些民营中小企业的关门倒闭。当然,也有一部分中小企业是内向型企业,他们的关门倒闭是由于物价高涨引发的内需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员工资上涨而造成的企业成本上升引发的。

中国为什么会形成大量外向型民营中小企业呢?这与我国的经济政策有关。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外汇短缺,为了获得大量的外汇换取我国建设所需要的外国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我国制定了鼓励出口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出口退税等政策,大大刺激了外向型民营企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国内市场有供给不足逐步转变成供给过剩,为了把剩余的产品销售出去,也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我国经济的竞争力,我国决定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经济,就延续和强化了鼓励出口的经济政策,这造就了一大批外向型企业,这些外向型企业通过与国外市场的贸易交流,大大发展了我国的生产力。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实力的体现和象征,我国生产力的提高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但在国际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也会给我国的外向型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出现一批外向型企业倒闭。这些企业的倒闭势必造成就业的减少和生产原材料需求的减少。

但是,这些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关门倒闭也撼动不了我国通货膨胀的格局,也不足以刺破我国的经济泡沫,这是为什么呢?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国际资本利用其国际垄断地位和雄厚的资金优势,不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再加上国际热钱对中国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而不断增资中国,给中国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我国的约3万亿外汇(2012年初的外汇储备额储备中,外资企业的增资和出口换汇以及国际热钱的投资就占到了88%。这些天量的外汇储备所对应的人民币被投放到了中国的国内市场中,增加了20万亿的流动性,其中

外资企业的增资和出口换汇也占了88%。但这还不是中国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中国通货膨胀的其它原因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用土地等做抵押向银行的贷款、中央政府的国债和个人的住房贷款、购车贷款、透支卡贷款等融资行为使银行作为银行资产依托发行了大量的货币所形成的大量流动性。截止目前,我国市场中的货币发行量已达近100万亿,外汇占款约占我国货币总发行量五分之一。所以,我国的经济泡沫主要是由国际资本对我国的投资、投机和国内政府、企业通过借债搞建设以及个人的透支未来搞消费引起的。

我国现在对房地产实行了严格的调控政策,但即使这样,我国的调控稍微一松动,房价就疯狂上涨,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市场上其实根本就不缺流动性,不缺钱,我国的钱大多在投机者手中,但这些钱是用来搞投机的,不是用来搞消费的。我国真正的消费领域却没有市场需求,因为老百姓没钱。所以我国希望通过降低利率来扩大、释放流动性是不行的,这样只能使老百姓的资产贬值得更快,使老百姓更穷,更没钱,消费市场也不可能得到扩大,而且可能还会缩小。

中国为什么是“被迫”搞泡沫经济?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白了我国目前的经济问题主要是泡沫经济和由此而引发的通货膨胀。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外汇占款,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中国政府、企业和个人通过透支未来搞建设或者消费形成的国内虚假市场造成泡沫经济引起的。那么中国为什么要搞泡沫经济呢?

中国搞泡沫经济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国内的实际市场需求不足。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不足,经济就无法发展。如果经济不能发展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是十分严重的。那么如何扩大内需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常的方法是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给工人的收人分配比例来提高工人工资,以及政府提高人民的社会保障来扩大人们的收入。通过这些措施虽然可以增加人们的收入,可以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但是,在企业劳动生产率没有得到大幅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工人工资和待遇以及提高国民的社会保障来扩大需求,势必造成企业的负担加重,势必造成企业的积累减速,势必造成外资及内资投资的积极性减弱。这必然会放慢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这样一来,我国的经济就不能快速发展。在我国经济还非常落后的情况下,我国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扩大经济规模,扩大就业。如果我国由于调整分配减少资本的收入分配比例而使得国内外资本不愿意在我国投资,这样必然会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减慢甚至停滞,这种情况对我国政府来说是不愿意看到的。特别是当美国等西方主要国家都在通过借债透支未来发展泡沫经济的时候,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如果我国不通过借债,通过透支未来大力发展泡沫经济,我国就势必被西方国家压倒,中国就有可能被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所打倒。所以中国的透支未来发展泡沫经济也是被逼无奈,也是大国之间的较量所形成的格局决定的。

从现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竞争态势来看,中国暂时是占了上风。中国占据上风依托的是土地国家垄断所形成的高价值的力量和国家对金融、石化、交通、电力、通信等行业的垄断。如果中国的土地不是国家垄断,国家就无法通过提高土地价格来吸收市场上大量的流动资金,特

别是由金融投机形成的流动资金,就无法通过土地来筹集大量的国家建设资金。国家还通过对金融、石化、交通、电力、通信等带有公共事业性质行业的垄断来大量吸纳国内市场上的资金,并用这些资金大力发展我国的公共事业。国际金融财团的投机资本本来希望用大量的热钱来攻击中国,企图通过向中国注入流动资金来推高中国的通货膨胀,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进而击垮中国经济,结果却被中国用土地和金融、石化、交通、电力、通信等公共事业行业的国有企业所形成的巨大“吸

金池”把资金给吸收利用了。中国如果没有土地公有制制度,没有对金融、石化、交通、电力、通信等行业的国营垄断,中国政府就无法通过土地和金融、石化、交通、电力、通信等来吸收进入中国的国际金融投机资本,但中国市场上的流动性也不会减少,而是会进入其他的民生领域,会使中国的通货膨胀更加严重,中国经济也早被美国打垮了。所以说,中国的土地和几大国企垄断行业就是中国的政府的“吸金池”,政府可以通过这个“吸金池”大量吸收进入中国的国际热钱,抵抗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投机资本的攻击。

中国的经济泡沫已经形成,已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怎么办呢?让经济泡沫破裂好不好?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大不大?该如何处

置呢?

中国的经济泡沫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当然,生产领域也存在严重的生产力过剩,也存在很大的经济泡沫。现在西方国家已陷入债务危机,国际金融投机资本已丧失了攻击我国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在这场与国际金融投机资本的较量中,我国已取得了胜利。所以我国也没必

要再进一步吹大泡沫来和西方国家的国际金融投机资本较劲了。也就是说我国政府没必要再通过借债来搞基本建设,来拉动经济了,也没必要再通过鼓励人们贷款来拉动楼市了。一句话就是,我国现在不能也无需搞泡沫经济了,而是要想法解决通货膨胀这个问题。但是,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还不能马上刺破,中国的房地产是个资金“蓄水池”,现在这个“蓄水池”里存了大量的资金,如果将“蓄水池”打开,池子里的“水”就会流出来,搞不好这些“水”就会流出中国。我国现在的大策略就是如何让池子里的“水”留在国内,为我所用!

建议通过调整收入分配实现我国经济软着陆我国通过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得西方国家首先陷入了债务危机的泥潭,丧失了继续进攻我国的能力,打败了西方国家国际金融投机资本对我国的经济进攻,为我国经济迎来了一个调整的时机。我们要把西方国家国际金融投机资金留在国内为我所用。怎么操作呢?我觉得很简单,首先要对房地产征收高额的交易税,一定要非常的高,越高越好(这个政策建议是我在

两年多以前提出来的,现在国家似乎已经在实施这个政策。这其实就是要筑一个“拦河坝”,一是要把房地产内的投机资金拦住,让投机资金尽可能少的流出房地产,避免流出的投机资金冲击我国的其他行业;第二是把从房地产领域流出来的投机资金拦住,不让它流出国门,要出逃也可以,把钱留下,留给政府,为人民公共所有。第二步,对家庭第二套房征收房产税,把房地产行业的投机资金通过税收逐步消化,让投机资金逐步流入国库。这些家庭的第二套以上房

子一般是要出租的,所以对这些房子征收房产税是非常有道理的,是一个非常大的税源。

这个政策的目标就是,把外国和国内的房地产投机者的资金困在房地产内无法快速出逃。这个政策其实就是国家要用一个“抽水机”来抽房地产领域的“水”,把“水”抽到国库这个“公共池子”里,由国家来搞民生事业。如果这个政策能够实施,我国的房地产就会很快降温,而且会使房地产领域的投机资金大部转入国家的国库里,为公共所有。

我国的国营垄断国企目前已非常强大,在市场上的资金吸纳力也非常强。我国应该让垄断国企为国家缴纳大量的税收和利润,用于国家给人民提供较好的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我国应该让垄断国企发挥社会财富“调节器”的功能,成为我国的“第二税务局”。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财富的过度集中,使得多数人失去了消费能力。所以,我国应该对富人征收高额的财产累进税。除了通过对房产进行征税外,还应该对富人的银行存款和其它资产进行征税,让社会财富较均匀的分布到全社会成员中。这样才可以提高全社会的消费能力,扩大国内的市场需求。这个政策势必会受到富人的强烈反对!但是要想解决我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个政策必须要执行的。当然,这个政策在制定时候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由低到高逐步提高财产累进税的强度。

我国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时机调整我国的收入分配,搞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政府要通过制定较高的最低工资制度和较高的社会保障制度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以此来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

扩大我国的市场寻需求。

这样做势必会减少企业的利润,减缓企业的资本积累,降低国内外产业资本投资中国的积极性。但是,现在世界各国普遍都存在经济危机,国内、国际产业资本也没有更好的投资地。相对而言,如果中国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扩大国内市场,使中国经济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仍将是国内外最佳的投资地。

我国应利用世界经济危机这个机会适当减缓经济的发展速度,对经济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不能再继续“高歌猛进”了。我国的生产规模已经很大,特别是一些“两高”行业已对我国的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耗,已经没必要继续扩大规模了,所以对资本方也没必要像以前那样迁就了,必须要求他们提高工人的待遇和多交税费,为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贡献,同时也可以遏制这些行业的进一步扩张。

三十多年来,我国为了发展经济,为了扩大就业,对外资制定了相当优惠的政策,引进了大量的外资。现在,外资已控制了我国的很多行业,有的甚至成为了插在我国身上的抽取我国财富的“吸管”!我国应该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要求这些外资企业提高工人的待遇,要求这些外资企业多缴税费,尽量减少这些外资企业的对外经济利益输送。

建议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将资本引向发展落后地区进行

开发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大中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

的城市区域,经济已非常发达。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国土面积非常广大的国家,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经济还非常落后。特别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我国城乡的二

元化局面,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还非常落后。这些欠发达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急需进行开发。

我国应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将资本引向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利用这些广大内陆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后发优势,为国内外资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这些广大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地区,我国应该全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教训,把资本利用好,要发挥好资本的积极性,要遏制住资本的破坏力,把我国的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开发建设好。

相关延伸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很难走出经济危机困境市场经济自身有个发展规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就不可能再发展了。这个经济原理是造成现在美国、欧洲各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

经济发展说到底是指经济总量的增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总

量增加的极限最终是由市场需求总量极限来决定的。市场需求总量的增加是通过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资本扩大给劳动者的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比例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市场需求总量要扩大,必须让市场最终消费者的大多数劳动者多挣钱。可以说,目前世界各国需求总量要不断扩大主要是通过生产力的提高来实现根本提高的。但是在生产力没有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情况下,资本必须不断扩大劳动者在经济发展成果中的分享比例来增加市场需求总量,否则会出现生产过剩,需求不足,发生经济危机。劳动者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成果分享比例的结果是资本的利润率会越来越低,最终的结果是资本零利润,资本零利润后资本积累就不可能再增加,就不可能再扩大生产规模。当经济发展到这个程度后,就不是劳动者给老板打工,而是老板给劳动者打工。悲观预测:世界经济难以走出困境

世界资本,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为了提高资本的收益率,利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局面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成本低的

优势和土地、矿产资源发展壮大资本规模。扩大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这些国际产业资本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控制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成为了插在发展中国家经济肌体上的财富“吸管”,不断将这些发展中国家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资源损耗而产生的财富输送回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这些西方发达国家还通过金融投机资本对发展中国的股票、房地产、黄金、期货、债券进行炒作,对发展中国的人民进行“剪羊毛”,通过金融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二次”财富抢劫,进一步壮大西方发达国家资本的规模,壮大西方发达国家的

经济总量。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控制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抽取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和通过金融资本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二次”财富洗劫虽然扩大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但是这些经济发展成果却是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极少数资本家手里的,西方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劳动人民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因产业外移失去了就业机会。为了满足西方发达国家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需求,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制定了鼓励人民超前消费的政策和政府负债为人民提供社会保障的政策。于是形成了发达国家人民借债消费,发展中国家人民储蓄的状态。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民和政府的负债总量不是可以无限扩展的,是有极限的。当负债达到总量的极限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就无法继续扩大了,甚至会出现萎缩。

综上所述,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本由于其逐利的本性而疯狂地在世界范围内吸纳财富。为了扩大市场需求,资本推动世界各地的政府制定了让人们超前消费和让政府负债运营的政策,造成了严重的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

当今的世界和中国是通货膨胀和需求不足并存。通货膨胀稀释了人民的财富,人民财富的缩水导致市场需求不足,市场需求不足造成经济萎缩。这种现象的出现是资本的逐利性和世界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只要资本的逐利性改变不了,世界发展不平衡改变不了,这种局面就改变不了。但事实是,资本的逐利性和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改变不了的,所以说,世界经济这次是非常难以走出困境的。

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为了刺激需求,全世界的人民和政府都透支了未来,把未来的收入都抵押给银行,银行用老百姓和政府的未来收入抵押发行了大量的货币,这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所以,只要我们不把抵押给银行的未来收入收回来,通货膨胀就消除不了。

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老百姓没钱,为什么老百姓没钱?是因为资本的逐利性而导致的分配不公,使财富都流向了大资本的手里,特别是金融资本的手里,这些金融资本是不会把钱主动吐出来的,除非改变资本的逐利性,但这是改变不了的,所以说,需求不足也改变不了。

如果世界经济发展平衡,资本为了扩大市场需求,资本就必须给劳动者扩大利益分配,从而减少资本的利润率,但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资本为了维持或扩大利润率,就转移到了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这样就导致了发达地区的工人失业,工人失业会导致本地区市场需求萎缩,为了刺激需求,这个地区的人民和政府就必须靠透支未来来拉动需求。这就形成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又使财富流向了金融财团的手里。金融财团利用资本优势对全世界的人民进行财富洗劫,使全世界的人民的财富进一步流向了金融财团手里。这样又造成了需求的进一步萎缩。

分配不公导致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萎缩,为了刺激经济,政府、企业和个人不得不透支未来搞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又导致财富缩水,财富缩水导致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萎缩。为了刺激经济政府和人民透支未来,透支未来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导致财富缩水。这是个恶性循环,无法破解,只能是发生经济危

机,无法避免。

当然,世界和中国也有一个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就是对企业和富人进行大幅度的增税。中国还多一个方法,就是大幅消减三公经费,大幅消减财政供养人员和没收贪官的非法所得。但是,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这个方法都是行不通的,因为政权掌握在这些权贵和富人的手里,他们是不会对自己开刀的。中国和世界都不具备对当权

派进行利益剥夺的条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次超级严重的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这次经济危机不同于一战和二战前的两次经济危机,原因是里根当总统时发明的“今天花明天的钱”的发展模式把经济危机大大推迟,而消费未来又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使这次经济危机的能量相当的大,是“核爆炸”级的经济危机。

西方国家以前是怎么解决经济危机的?

以美国为例来说吧。二战以前,美国也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大量的工厂、银行倒闭,失业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多,人心惶惶。罗斯福上台后,发现美国经济的病根是市场需求不足,于是进行了大手笔的经济利益分配改革,就是大幅提高工人工资和给企业加税,增加公民的社会福利,通过这个措施来提高市场的有效需求,解决经济危机。罗斯福的措施是很有效的,使美国的经济获得了增长。但这个措施长期进行下去的结果是市场需求虽然越来越大,但企业的利润率越来越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来越慢一直到资本积累增长停止。美国的财产累进税最高曾达91%,也就是说,老板获得的新增收入91%要交给国家,9%留给自己。

这样美国的经济发展必然要减速直至停止。里根总统上台后,实施了给企业大规模减税的政策,以此提高企业的利润,增加企业的活力。但问题是这样会使市场需求减小直至到出现经济危机。里根的办法是让国民超前消费,国家也借贷满足国民的社会保障。这就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债务危机的形成的根本原因。

当然,美国这些年经济发展的原因也不仅仅是调节收入分配和国家、个人借债来拉动市场需求实现的,也有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和其他原因。这个“其他”原因包括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美国的产业资本通过向发展中国家外移,通过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矿产资源获取经济利益,第二个原因是指美国通过金融投机掠夺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果,把本应其他国家享受的经济发展成果转于到美国,把其他国家的市场需求转移到美国。但是,这些将产业资本外移和参与金融投机的美国人毕竟是少数资本家,这些少数美国人获得了经济利益,也增加了美国的经济总量,但是不能解决美国占多数的劳动者的收入增加问题,也就不能解决美国国内市场

扩大的根本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是资本主义制度,搞的是“小政府大社会”的国家制度,整个国家被资本所控制,政府对资本束手无策,无法让资本家和富人把财富拿出来让广大的老百姓分享。同时,现在全世界是经济一体化,如果美国政府强行给资本加税,资本家就会将资本进一步外移,会使国内的产业进一步萎缩,这样对美国国内更加不利。

这就是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能挽救美国国内经济的根本原

因。由此推论:美国经济不可能走出困境,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已到极限,从此,美国将走向衰落,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走向衰落。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纪录片

如需观看、下载本课程,请联系QQ93,保证全网最低价《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培训光盘介绍: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遥望苍穹(上) 神秘的天体,遥远的星空,千百年来一直是我们的祖先关注的对象。月亮的圆缺代表了什么?太阳的运动轨迹有规律可寻吗?天上恒星有多少,它们的位置又在哪里?一代代的古天文学家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留下了无数的发现。陨石,北极光这些天文现象很早就出现在古代的神话里,战国时期的石申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汉代的史官司马迁写了《天官书》,这是对前代天象观测记录的一次总结。 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遥望苍穹(下) 汉代以后,中国古代天象观测继续发展。两晋时期的陈卓,建立了全新的星官体系,并用《玄象诗》将其记录下来;到了宋代,流传下来了一副石刻星图,在公元1054年的时候,观测到了一次罕见的超新星爆发,这对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天象观测记录丰富,古代天文学人才辈出,使得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3)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历法的变迁 原始社会,人们发现天象的变化与四季交替存在可循的规律。这个规律成为了古人天象观测的最实际的应用,历法便在百姓生存与贵族统治的双重需求下诞生了。 4)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天象观测工具 古人在观测天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制造工具的天赋,圭表、漏壶、浑仪、浑象,每一件都显示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尤其是到了宋元时期,中国天象观测仪器制造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非常遗憾的是,元朝以后,这些仪器的制造水平也停滞不前,随着西方入侵者的隆隆炮声,这些精美的仪器成为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 5)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地震档案 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同时也是地震记录最丰富的国家。打开古代地震档案会发现:有智者超前地发明仪器观测地震,也有勇者身处险境去记录分析地震,更有许多无名史官记录下两千多年的地震资料,让我们有可能分析研究脚下的大地何时会发脾气。 6)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神农沧桑(上) 远古时期,人类靠打渔、捕猎采集着野果为生。农业的产生让人类的脚步踏上了文明之路。从此人类开始了定居、耕种、养殖的生活……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

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这四项最后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回升转入增长与通胀并行阶段,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殊途同归于“滞胀”;“三驾马车”均有放缓,经济景气小幅回落;通胀压力上升,价格调节面临“二难选择”。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阶段,全年 GDP 增长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与 2010 年正好相反,增长 9.5%左右,比 2010 年回落 0.5 个百分点,CPI 增长在 4%左右,高于 2010年 0.7个百分点。 ●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重在“调结构”和“控物价”;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稳增长”;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注重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货币信贷回归常态。2010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09 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恢复性较快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明显增强。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减弱,2011 年世界经济形势谨慎乐观。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外需乏力、货币政策收紧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 2011 年我国 GDP 增长9.5%左右,比 2010年回落约 0.5个百分点;CPI 上涨 4%左右,高于2010 年 0.7个

百分点左右。在经济减速、通胀增压的大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积极稳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社会和谐;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强调审慎灵活,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信贷规模适度增长,加强利率和汇率调节。 一、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前高后低”,协调性显著增强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1.受政策效应衰减和基数两大因素的影响,GDP增长“前高后低”在外部环境改善、政策刺激和低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下,2010 年我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前三季度,GDP 增长 10.6%,比上年同期加快了 2.5 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 4.0%,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增长 12.6%,比上年同期加快 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 9.5%,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但分季度看,经济增长则呈逐季放缓态势。第一、二、三季度 GDP 分别增长 11.9%、10.3%和 9.6%,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还将有所放缓。今年季度之间经济增长逐季放缓,前高后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数不断抬高。去年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低后高”,对今年经济走势的影响明显。二是政策主动调控。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两次房地产“新政”、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和加大节能减排等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尽管 2010 年前 11个月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

商业市场报告宏观经济环境简要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环境简要分析 经过二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好成绩。党的十六大又产生了新一届领导人,顺利完成了新老交替,绘就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入世以后,中国加速了开放的步伐。200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增长率达8%,进出口总额高达62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虽然遭受了SARS的影响,但投资与出口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内需也有稳步的增长,上半年经济仍然取得了百分之八点二的增长速度。据预测2003年中国GDP增长将超过百分之八点二的增长,2004年中国经济继续向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百分之八点四。中国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体现了政府立足长远、高起点、高规划的战略,为今后几年、几十年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广阔的空间。可以预见的是,2005年的探月计划,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运动更是方兴未艾。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支持,国内外各方面专业人才的不断汇聚,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资金的投入,使城市的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消费市

场的巨大潜力得以不断地被挖掘,这进一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切实地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保证了社会生活的繁荣与稳定。 本项目地处上海这个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我们有必要对上海的经济发展程度、市场消费能力、商业与房地产发展等影响本项目未来运作的关键方面作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

一、上海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概述 在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后,上海借助邓小平南巡的改革之风,不仅引起全中国的注意,亦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纷纷在上海登陆,外资的强力介入和国内企业内力的增强为上海高速稳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GDP增长率 据统计,上海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0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全年第一产业比上年增长3%;第二产业增长12.1%;第三产业增长10%。各大产业发展态势均呈上升趋势,上海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将不断提升。 自1992年以来上海已连续10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2002年人均GDP达5000美元,稳居全国各省级地区之首,综合经济实力已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预计未来几年,上海的经济将继续保持这一运行态势和速度。 至2010年,上海将可能成为国内人均GDP第一个突破1万美元的地区。健康的国民经济为房地产业和商业的规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2.外商投资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1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但整体来看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从上半年的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首先主要的经济指标还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可以说,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在面临欧洲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增长不断放缓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错成绩,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1年上半年GDP为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放缓是三个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一是宏观调控影响。自去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M2增速从去年底的19.7%至今年6月末的15.9%,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二是要素供给冲击。二季度以来,不少省份出现“电荒”,有关测算表明,仅用电缺口就将拉低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去库存化。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下,企业库存增加很快,远超往年同期,而新订单增加不明显。由于库存增加超过需求,且二季度开始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企业开始去库存。 二、上半年国内物价走势:价格全面上涨,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等其他指标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 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PPI对C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 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魏杰教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 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 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

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 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 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文化特质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文化特质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与科技成就,直至今日,每一个中国人依然为之自豪与骄傲。尤其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古代世界独领风骚,发出了夺目的光芒,现代西方科技的发达,使中国人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今天的我们更有必要去学习研究古代科技成就及其文化特质,寻找民族自信心的同时,从中可以更好去发展现代科技。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等方面。在天文学方面。《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东汉末年,第一台浑象仪由张衡制成,张衡同时还提出了浑天说的观点。汉代制定了我国第一部有确切年代的成文历法——《太初历》。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我们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是比现行公历确立早约300年。在数学方面,《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此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的大部分内容。南朝祖冲之利用和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首次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领先世界近1000年。他还写了数学专著《缀术》,后来传到日本、朝鲜。在医药学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总结出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西汉的《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第一次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类总结。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

著有《千金方》,总结了历代的医学成果,在我国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农学方面。农具制造在战国已出现,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像赵过的铁脚耧车、杜诗的水排、竖炉冶炼法等等都是突出的成果。牛耕的推广与代田法耕作制度的创新,则在当时条件下起到解放生产力的重要推动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部综合性的农业著作——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理论缺陷,值得历史学者们去探讨与研究。第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具有实用理性。如中国传统数学则主要是以计算见长,并通过直接的途径把数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种明显的实用性思想体现了与西方数学迥然不同的风格,并足以和古希腊数学相媲美。围绕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实用观念不仅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心理的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明显特征。又如中国古代天文学所以高度发达,首先是由于帝王们认为天象直接联系着皇家的命运。其次,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是国家财赋的根本。历代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也是出于对全国农业生产实施宏观控制以维护国家利益的考虑。再次,中国古历法的需要和改革不仅促进了天文学的全面发展,而且使数学伴随天文学而发达起来。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许多方法都是在解决天文历法计算问题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最后,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同统治中国思想界的儒家思想,以及与之互相渗透的佛教、道教思想也有密切关系。第二。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且有工匠传统的文化特质。在古代科学活动中,存在着两种传统:一种是偏重理论思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04 年1 季度) 出版日期:2004 年05 月编写说明 2004 年1 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 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政策力度过大过猛。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II 目录 Ⅰ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1)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 (1) (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 (2) (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 (3) (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 (4) (五)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 (5) (六)货币信贷增势未减 (5) (七)经济运行效益比较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6)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 (一)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 (7) (二)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 (8) (三)通胀压力加大 (8)

(四)信贷调控难度加大 (9) Ⅱ 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9)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高位回落 (9) (一)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 (9) (二)促进投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 (10) 二、诸多因素将遏制物价上涨 (11) (一)农副产品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11) (二)各项控制物价上涨的行政手段将发挥一定作用 (11) (三)严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投资品价格回落 (11) (四)投资热、消费稳,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12) (五)我国经济买方市场特征鲜明,不会出现需求推动型的价格轮番上涨12 三、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13)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III Ⅲ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14) 一、扩张性政策应进一步向中性政策过渡 (14) 二、财政政策应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14) 三、实行差别化的货币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 (14) 四、统一认识,端正行为,坚决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15)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3年与2004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 (3) 图表2 2003-2004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 (3) 图表3 2003-2004年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3) 图表4 2003-2004年生产和消费物价月涨幅一览表 (4) 图表5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与上半年预测 (13)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1 Ⅰ 2004 年1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3同步练习:3-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3-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增城四模)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近400年间黄河流域农业发展状况的农书,被欧美学者称为“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卓越的、杰出的、系统完整的农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巨著”。这部著作是() A.《史记·食货志》B.《齐民要术》 C.《农书》D.《农政全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6世纪”“黄河流域”“农书”等信息可知是《齐民要术》,故选B 项。 【答案】B 2.(2011·江苏盐城中学二模)1620年英国王室重臣弗朗西斯·培根在其《新工具论》中指出:“观察发明的结果、影响及其动力是一件有益的事,在此基础上,没有什么能比那在古代鲜为人知的四大发明更能说明问题。”按此说法,下列最不能体现作者意图的是() ①四大发明直接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②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深远 ③任何科技发明的结果都是有益的 ④四大发明自古以来享誉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四大发明并没有直接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排除①;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排除③; ④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项。

3.(2011·大庆实验中学模拟)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下列属于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原始史料”是() A.《中国通史》对分封制的评述 B.史书《春秋》对哈雷彗星的记载 C.《史记》对商鞅变法的记述 D.《九章算术》记载十进位计数法 【解析】A、C、D三项都是后人的记述和评价,并非原始资料,应排除三项。 【答案】B 4.(2011·沈阳联考)下图中,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以“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为创意,造型以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为创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法家思想与造纸术B.墨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 C.儒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D.儒家思想与造纸术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古代科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和谐”体现的是儒家思想观点;“纸卷轴”反映的是造纸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项。

2019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word资料16页

2019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 加入日期 : 2019-12-10立刻打印 行业资讯正文: 有利条件环境改善和活力增强兼具 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不断好转,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基本面良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好转等有利条件。 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总体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较快增长阶段,且一些新的增长拉动因素正在形成,经济基本面仍然良好。一方面,内需增长仍有广阔空间。从消费方面看,对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和旅游等服务类需求增长迅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信息家电等已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住房汽车等消费持续增长。网购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则有力地促进消费潜能的释放。从投资看,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治理、城市排水、保障房(包括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着极为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要素供给质量明显提高。从人力资本积累看,201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 万人以上,劳动力整体素质持续提高。从研发投入看,近年来中国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保持在20%左右,2019年研发投入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98%,绝对量为世界第二。从资本存量质量看,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装备、重要基础设施,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要素供给测算,2019年我国潜在增长率与2019年基本持平甚至略高,这为2019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基础。 外部环境趋于改善。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在波动中逐步加强,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趋势得到进一步确认,发达经济体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在财政紧缩力度减小、货币条件仍然有利和私营部门活动增强等因素的带动下,2019年美国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2.5%。美国经济的好转将对其 他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产生较大带动作用。欧洲经济近期表现超出预期,随着政策措施逐步消除尾部风险和财政拖累减少,预计2019年欧洲经济增速可达1%左右,改变数年来持续衰退的局面。受提高消费税等财政巩固措施的影响,预计2019年日本经 济增速将有所回落,但仍可保持正增长。2019年,由于发达国 家经济增长仍低于潜在水平,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减速,预计全球通胀形势仍将保持稳定。 市场预期转好。今年以来,我国通胀压力持续缓解,价格总水平(CPI)处于调控目标3.5%以内,这为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条件。二季度以来中央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增长的上限、下限和底线,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魏杰: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同方讲席教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魏杰教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 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 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

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 一.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 (一)世界经济态势 从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大国更是遭到世人的怀疑,是否经济从此一蹶不振。但是根据2014年的经济发展态势,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逐渐摆脱2008年经济危机的阴影。2014年美国经济一片向好,并且即将成为今年世界经济的发展主力军。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化季率增长3.9%,经济可谓强劲反弹,而且这一态势在近一年两年内有维持稳定的趋势,经济发展预期良好。另外,尽管在2014年年初欧洲遭遇乌克兰危机,欧洲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是这种复苏呈现一种不均衡状态。欧洲复苏的主动力是德国。法国的表现是经济衰退放缓。像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欧债危机国家正在逐渐退出国际援助计划。虽然2014年世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新经济体呈现减速现象。例如中国2014年以来面临深层次结构性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由于金融风险和政治问题也放缓经济增长的步伐。总体来说,2014年世界经济发展良好,新兴经济体发展基本稳定,发达经济的复苏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短时期内这种良好势头有望继续保持。国际环境整体有利于中国经济稳步运行,但新兴经济体减速将对外需造成一定冲击。(二)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1)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表一表二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上表可知2014年GDP增长速度和2013年相比有所放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城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doc

城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随着一揽子“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措施效果的显现,成都经济逐步步入回升通道,投资、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基本恢复到地震及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世界经济虽已触底,但全球产业体系分工调整、新技术广泛应用并形成实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一个过程,且生态保护已成为各国关注焦点,这些决定了此次世界经济复 苏的进程将十分缓慢。 同时,国内经济虽总体向好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并结合成都的实际,我们认为:,成都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内需增长将会有所减缓,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物价水平保持小幅上扬。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成都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自从“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成都市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在第二季度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低值(11.2%),然后连续3个季度保持约12%的增速。 但从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以上,我市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趋势,全市gdp同比增长14.7%,增速同比增加了 2.6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

固。 (二)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再次强化,增长更为强劲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0%,同比增加了8.2个百分点。 在房产市场销售旺盛带动下,全市房地产投资945.14亿元,同比增长2.4%。 在多方位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XXXX年的最高增速,较上年提高了0(来源:文秘114 ***).8个百分点。 旅游市场活跃,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34%、29.1%,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3.2%。 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出口逆势增长15.5%。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企业经营效益出现较大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下降4和4.9个百分点,虽仍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但已为以来的最低。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保机制、实现征地农民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率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全域结算、报销比例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式分析我国应采取的财政政策

一、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现状 (一)近年来财政政策的基本定调 财政政策取向是与对应的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均面临较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定调必然以积极的政策措施为主,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保证社会就业率不受较大冲击。自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历年财政政策毫无例外全部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这也充分显示了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下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补充推动作用。 (二)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指向 在政策指向方面,财政政策因具有较强的公共性质,一般以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公共福利事业为主。本部分中,我们以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对此进行简要分析。报告中指出,最近几年来中央政府以财政投资的形式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大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方面建设,两年来新增投资4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为1.26万亿元。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财政政策具体指向需以那些私人资本所无力或不愿进入的领域为主,从而起到补充社会投资失灵的作用。其中,居民社会保障支出、科教文卫事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是财政政策通常指向的具体领域。 (三)近年来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成效 最近几年来政府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经济形式所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从效果上说是值得肯定和认可的。具体来看,金融危机后五年来我国因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而使得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基础建设都得到了长足进步。在“三农”工作领域,五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共支出4.47万亿元,建立健全了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在国民教育领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达到7.79万亿元,全面实现了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在自主创新领域,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五年累计达8729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8%;在社会保障领域,基本完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各项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至今已达到7.9亿人,等等。从这些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积极财政政策在当前不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政策方向是正确的。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 我们知道,政府采取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往往不会只采取财政政策一种手段,而是通常要结合适当的货币政策一起实施。因此,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必须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方面。 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两个年度政府货币政策以适度宽松为主,同时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自2011年以来,经济运行中的通胀压力较大,因此货币政策转而以稳健为主,同时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事实上,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配合上的变化反映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势,是对经济基本面的应对性反应。 二、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政策实施中存在问题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但它毕竟不能取代私人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后金融危机时代,政府财政政策也只能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加以使用,它不能也不应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最近几年来,我国政府财政收入逐年提高,相应的财政支出也有增加趋势。从不利的方面考虑,财政政策实施过速容易造成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减少,反而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此外,在具体实施方面,我国财政政策也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从而限制了政策效果的有效发挥。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财政冲突 在实施中,中央政府出台的财政政策还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来具体落实。但是我

2011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11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11年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一些地区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今年上半年,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并向下游传导,企业融资、用工成本增加,部分地区劳动力工资上涨,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困难。 前三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和特点:一是我国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二是价格调控总体有效,但仍存在通胀压力。到三季度末,受CPI翘尾因素下滑影响,CPI同比呈下降趋势。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房地产行业趋于低迷。前三季度各城市房价指数都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成交量有所下滑,大多数城市房价环比涨幅收窄。投资者信心和消费者信心都有所下滑。四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平稳增长。五是进出口额继续增长,顺差收窄10.6%。六是我国经济效益有小幅下降。财政支出快速增加及财政收入增幅回落导致财政赤字增加,工业生产增速呈现减缓的态势,企业景气指数及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都出现了下滑。但1-9月,PMI值都在50%以上,企业总体表现出良好的态势七是城镇就业人口稳步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 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放缓。 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放缓、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下滑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20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画出一条缓慢下行的曲线,打消了业界对所谓“硬着陆”的担忧。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34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54795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135557亿元,增长9.0%。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 9月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为105.3,相比8月份下滑2.5%。宏观经济预警指数显示前三季度经济都处于稳定状态,但有微弱下滑的趋势。先行指数从7月份开始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一致指数和滞后指数还未显示出下滑的信号。 图1 2011年1—9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