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缺陷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缺陷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缺陷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缺陷得成因及预防措施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论现场管理水平如何,混凝土结构得施工都不可能在非常理想得条件下进行,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或者就是结构型式得特殊,或者就是气候条件得恶劣,或者就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得不规范等等,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在混凝土结构得浇筑过程中或刚刚施工完不久产生表面缺陷。本工程混凝土结构得表面缺陷大致可以归纳为5个方面:麻面、蜂窝、表面破损、表观微裂纹、板底漏浆等,不管就是哪一种表面缺陷,都会对混凝土结构得外观质量带来不利得影响。所以找到混凝土结构产生表面缺陷得内因,在施工中有针对性得采取治理措施,对既有得缺陷加以必要得修复处理,

以提高结构得外观质量。

1、麻面修补

麻面就是指混凝土表面呈现出无数绿豆般大小得不规则小凹点,直径通

常不大于5mm。

成因分析:

(1)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附有水泥浆渣等杂物;

(2)浇筑前模板上未撒水湿润或湿润不足,混凝土得水分被模板吸去或模

板拼缝漏浆,靠近拼缝得构件表面浆少,拆模后出现麻面;

(3)混凝土加水量不准确致使混凝土与易性差,混凝土浇筑时有得地方砂

浆少石子多,形成麻面;

(4)混凝土没有分层浇筑,造成混凝土离析,出现麻面;

(5)混凝土入仓后振捣不到位,气泡未能完全排出,拆模后出现麻面;

(6)振捣过迟,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

预防措施: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脱模剂应涂刷均匀;

(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在砼搅拌车内不应超过3小时、

(3)浇筑前检查模板拼缝,对可能漏浆得缝,设法封堵;

(4)振捣遵循快插慢拔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20s为佳,插入下层510cm,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

(5)新拌制混凝土必须按水泥或外加剂得性质,在初凝前振捣,放置时间过长未初凝混凝土可拉回拌与站按设计水灰比加水加水泥重新拌与。

2、施工缝层印

成因分析:

(1)混凝土浇筑顺序控制得不好,浇筑下层混凝土时,上层混凝土等待时间过长,混凝土出现明显得接茬痕迹;

(2)在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三个环节中机械出现故障,停歇后继续浇筑,而未按照施工缝得要求进行检查处理;

(3)分层浇筑时混凝土振捣过度,造成石子下沉,水泥砂浆上浮,将多得地方颜色发青,石子多得地方颜色发白,形成对比;

(4)模板上脱模剂涂刷过多往下流,拆模后在构件表面呈现若断若续得假“分层”。

预防措施:

(1)混凝土停歇后继续浇筑,虽未超出施工缝停歇时间,亦应参照施工缝得要求进行检查,情况严重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得规定处理好施工缝;

(2)精心组织振捣,注意混凝土振捣好得5点表现,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

(3)涂脱模剂时以模板现油光为准,采用质量品质较好得机油涂刷均匀。

3、分层模板接缝处烂边、烂根

成因分析:

烂边与烂根主要就是由于模板拼缝不严密、接缝处止浆不好,振捣时混凝土表面失浆造成。漏浆较少时边角出现“毛边”,漏浆严重出现混凝土蜂窝麻面。

预防措施:

(1)接缝处贴橡胶海绵条或无纺土工布止浆,并用钢木压板、橡胶压条止浆;

(2)拼缝两侧得振捣器起振时要保持同步。

4、混凝土表面裂缝

混凝土得收缩分干缩与自收缩两种。干缩就是混凝土随着多余水分蒸发,湿度降低而产生体积减少得收缩,其收缩量占整个收缩量得很大部分;自收缩水泥水化作用引起得体积减少,收缩量只有前者得1/51/10。

原因分析

(1)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徐变得影响,形成裂纹;

(2)过度振捣造成离析,表面水泥含量大,收缩量也增加;

(3)拆模过早,或养护期内受扰动等因素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纹发生;

(4)未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表面损失水分过快,造成内外收缩不均匀而引起表面混凝土开裂。

预防措施:

(1)浇筑完成混凝土6小时后开始养护,养护龄期为7天,前24小时每2小时养护一次,24小时后按每4小时养护一次,顶面用湿麻袋覆盖,避免曝晒;

(2)振捣密实而不离析,对面板进行二次抹压,以减少压缩量。

5、表面破损修补

在构件直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等。

6、蜂窝

蜂窝就是指混凝土表面无水泥砂浆,骨料间有空隙存着,形成数量或多或少得窟窿,大小如蜂窝,形状不规则,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深度不漏筋,可能露骨筋。

成因分析:

(1)模板漏浆或振捣过度,跑浆严重致使出现蜂窝;

(2)混凝土坍落度偏小,加上欠振或漏振形成蜂窝;

(3)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没有采用带浆法下料与赶浆法振捣;

(4)混凝土搅拌与振捣不足,使混凝土不均匀,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

预防措施:

(1)浇筑前检查并嵌填模板拼缝以避免浇筑过程中跑浆;

(2)浇筑前撒水湿润模板以避免混凝土得水分被模板吸去;

(3)浇筑过程中专人检查模板牢固情况,并严格控制每次振捣时间;

(4)塌落度过小时拉回拌与站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制;

(5)振捣工具得性能必须与混凝土得工作强度相适应:振捣工人必须按振捣要求精心振捣,尤其加强模板边角与结合部位得振捣;

(6)严格执行带浆下料与赶浆法振捣,注意混凝土振实得五点表现;

(7)混凝土拌制时间应足够,分层厚度不得超过范围规定,防止振捣不到位。

7、错台、跑模

成因分析:

(1)模板拼缝经反复拆装企口变形严重或支模时模板垂直度控制不好,相邻两块模板本身嵌缝;

(2)相邻两块模板对拉螺杆松紧程度不一,模板受振后胀开程度不一;

(3)混凝土侧压力比较大,拉杆滑丝、螺母丝扣有损伤,振捣过程中出现螺母脱丝。

预防措施:

(1)定期修整模板,确保模板底边与拼缝处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

(2)设专人紧固模板,手劲一致保持对螺杆松紧一致;

(3)装模时要求操作工人检查拉杆得工作情况,杜绝使用坏丝得拉杆螺母与已变形拉杆;

(4)混凝土侧压力较大时,拉杆上双螺母。振捣强烈时螺母底下加减震弹簧垫片,防止拉杆崩丝,出现跑模,亦可用精轧螺纹钢当对拉杆使用。

8、露石

成因分析:

片石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石;

预防措施:

投入片石距离模板10cm以上。

9 、外形尺寸偏差

成因分析:

(1)模板自身变形,拼装不平整;

(2)模板体系得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与位移;

(3)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者模板变形;

(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

(5)拼模完成后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得外形尺寸误差。

预防措施:

(1)模板使用前要检查并修整,拼装严密平整;

(2)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刚度与强度;支持体系也要经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得整体稳定性;

(3)下料高度不大于2米,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或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

(4)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

(5)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得检查核对。

混凝土一般质量缺陷处理措施

滦河湾二期工程 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措施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中国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二O一三年八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目的 (3) 二、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分类 (3) 三、混凝土的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 (4) 1. 麻面 (4) 2. 露筋 (5) 3. 蜂窝 (5) 4. 孔洞 (5) 5. 施工缝夹层夹层 (5) 6. 缺棱、掉角 (6) 7. 裂缝 (6) 四、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措施 (6) 1、表面抹浆修补 (6) 2、细石混凝土填补 (7) 3、化学注浆修补 (7) 五、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管理措施 (7)

一、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修订版); 《建筑工程施工手册》 二、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分类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修订版)的8.1.1条规定“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表8.1.1确定。”表8.1.1如下所示: 表8.1.1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根据《规范》要求:对“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在此本方案主要是针对“一般缺陷”进行局部修复处理,如出现“严重缺陷”将另行编制技术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三、混凝土的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 1. 麻面 麻面是结构构件表面呈现无数的小凹点,而尚无钢筋暴露的现象。它是由于模板内表面粗糙、未清理干净、润湿不足;模板拼缝不严密而漏浆;混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 1)、名称及现象: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沙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分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末梢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和溜槽;浇灌引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沙浆或灌注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 1)、名称及现象: 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漏现象) 2)、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沾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沾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沾接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除,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3)、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 1)、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裸露或全部裸露)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有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2)、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

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施工方案(2017)

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北录庄大郭村花李庄社区合村并城项目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2、北录庄大郭村花李庄社区合村并城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4、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JGJ3-2010; 二、编制范围 北录庄大郭村花李庄社区合村并城项目商务办公楼混凝土工程的缺陷处理。 三、概述 本工程现阶段已全面展开施工,在混凝土施工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混凝土的缺陷问题,为保证混凝土成品的质量和外观,必须在混凝土浇筑过程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 四、混凝土缺陷 4.1混凝土缺陷的分类及产生缺陷的原因 4.1.1 麻面 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缺浆粗糙或有小凹坑、麻点、气泡等,形成粗糙面,但混凝土表面无钢筋外露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泥浆垢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模板隔离刑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4.1.2 蜂窝 蜂窝就是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骨料集中而无砂浆,骨料间形成蜂窝状的孔穴。 其主要原因是:(1)混凝土拌和不均,骨料与砂浆分离;(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3)卸料高度偏大,料堆周边骨料集中而少砂浆,未作好平仓;(4)模板破损或模板缝隙未堵严,造成漏浆;(5)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充分,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未达到返浆的程度。 4.1.3 露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其主要原因是:(1)浇注混凝土时,钢筋垫块位移,或垫块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露浆;(3)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4)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5)骨料粒径偏大,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于钢筋处架空造成钢筋与模板间无混凝土。 4.1.4 孔洞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或蜂窝较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其主要原因是:(1)振捣不充分或未振捣而使混凝土架空,特别是在仓面的边角和拉模筋、架立筋较多的部位容易发生;(2)混凝土中包有水或泥土。

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标准版本)

********工程 砼 质 量 缺 陷 修 补 方 案 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时间: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混凝土结构外观缺陷分类 (4) 三、关于混凝土结构缺陷处理程序 (5) 四、混凝土结构外观一般缺陷修整 (5) 4.1、混凝土结构外观一般缺陷修整 (5) 4.2、混凝土结构外观严重缺陷修整 (6) 4.3、混凝土结构尺寸偏差 (6) 五、混凝土产生质量缺陷的现象、原因及预防措施 (6) 5.1、麻面 (6) 5.2、蜂窝 (6) 5.3、孔洞 (7) 5.4缺棱掉角 (7) 5.5露筋 (7) 5.6烂根 (7) 5.7疏松脱落 (8) 5.8外形尺寸偏差通病 (8) 六、混凝土质量缺陷具体修补方案 (8) 6.1、麻面 (8) 6.2、漏筋 (8) 6.3、蜂窝 (9) 6.4、孔洞 (9) 6.5、烂根 (9)

6.6、酥松脱落 (9) 6.7、缝隙、夹层 (9) 6.8、缺棱掉角 (9) 6.9、表面不平整 (9) 6.10、剪力墙位移倾斜 (10) 6.11、凹凸、鼓胀 (10) 6.12、采用细石混凝土具体修补步骤 (10) 七、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控制管理措施 (10) 八、文明施工 (11)

***工程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张家港保税区中港南路东侧,勤政路西侧,南临镇山路,本工程占地面积475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50766.6平方米,本工程由两栋办公塔楼和三层裙房组成,西侧塔楼A和东侧塔楼B均为31层,建筑高度139.50米。裙房有三栋,分别为裙房A、裙房B、裙房C、均为三层,建筑高度19.60米。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和设备用房,结构形式为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 本工程的主要特点是地下车库面积较大,外墙超长,裙房与主楼交接部位有高低差,吊模较多;裙房柱子尺寸大、核心筒剪力墙高,混凝土施工时结构的蜂窝、麻面、孔洞、烂根等质量缺陷很可能会出现,防患于未然及处理好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是做好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关键,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编制此方案。 二、混凝土结构外观缺陷分类 以下所述混凝土外观缺陷分类主要参考《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50666-2011中8.9章关于“混凝土缺陷修整”及《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0章“混凝土工程”有关内容。混凝土结构外观缺陷可分为尺寸偏差缺陷和外观缺陷。尺寸偏差缺陷和外观缺陷可分为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混凝土结构截面尺寸偏差超出规范规定,但尺寸偏差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未构成影响时,属于一般缺陷;而尺寸偏差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构成影响时应属于严重缺陷。 混凝土结构外观缺陷分类表:

砼质量通病及防治修补方案

标牌市场B标段 砼 质 量 通 病 及 防 治 修 补 方 案 舜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B标段2017年3月1日

砼质量通病及防治修补方案 一、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原因: A、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B、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C、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D、混 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E、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F、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G、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造成水泥浆流失。 2、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料脖子”。 3、处理方法: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 1、原因: A、模板表面黏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补粘坏。 B、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现浇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现浇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一、施工部署 针对混凝土主体所出现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逐项分析产生原因,确定处理方案,项目部落实相关责任人。 二、施工措施及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采取如下施工措施及处理方法: 1、混凝土少量露筋 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钢筋裸露。 产生原因:混凝土坍落度过小,钢筋保护层过小使混凝土难以下落,振捣时局部漏振、欠振。 施工措施:调整混凝土的施工坍落度,保证混凝土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条件下尽量较小,且根据天气状况、现场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振捣混凝土按要求进行快插慢拔振捣棒,适度振捣,对钢筋较密处加强振捣,防止因振捣漏振、欠振、过振的现象。 处理方法:将软弱混凝土层剔除,彻底清理干净,钢筋归位,用清水冲刷干净,充分润湿,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修补的混凝土用湿润的毛毯覆盖外包裹塑料布养护不少于 7 天。 2、混凝土少量蜂窝

现象: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 产生原因:混凝土坍落度过小,钢筋较密集使混凝土难以下落,振捣时局部漏振、欠振等。 施工措施:调整混凝土的施工坍落度,保证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条件下尽量较小,且根据天气状况、现场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振捣混凝土按要求进行快插慢拔振捣棒,适度振捣,对钢筋较密处加强振捣,防止因振捣漏振、欠振的现象。 处理方法:对较为小蜂窝用清水冲刷干净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掉粗骨料的水泥砂浆抹面压实;对较大蜂窝,要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部分及突出骨料颗粒,尽量剔成喇叭口,彻底清理干净,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干净,支模后可用粒径 10~20 mm 细石混凝土(比原标号高一级)仔细填塞捣实,在用湿润的毛毯覆盖养护不少于 7 天。 3、混凝土夹渣 现象: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混凝土夹层存在,有松散混凝土层及夹杂物。 产生原因: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过长,使混凝土层间形成施工冷缝; 上下层混凝土间存在杂物,形成夹渣;混凝土浇筑时,底部未铺水泥砂浆层或下层混凝土浮浆未清除。 施工措施:控制混凝土浇筑上下层间隔时间,防止混凝土层间形成施工冷缝;上下层混凝土间存在的杂物在浇筑前彻底清理干净,避免形成夹渣;混凝土浇筑时,底部先铺一层水泥砂浆在进行浇

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恒大金碧天下四期建设工程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 恒大金碧天下四期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7年6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1.1编制依据 (1) 第二章、砼质量缺陷的分类及分类处理方法 (1) 2.1第一类砼质量缺陷 (1) 2.2第二类砼质量缺陷 (2) 2.3第三类砼质量缺陷 (3) 2.4其他 (5) 第三章、修补使用的材料及机具 (6) 3.1填补用水泥砂浆 (6) 3.2修补使用的砼 (6) 3.3界面处理剂 (7) 3.4机具 (7) 第四章、缺陷处理流程及要求 (7) 4.1砼缺陷处理流程 (7) 4.2砼缺陷处理要求 (7) 第五章、施工组织 (8) 第六章、劳动力组织及工期安排 (9) 6.1劳动力组织 (9) 6.2工期安排 (9) 第七章、安全要求 (9)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9)、《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1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砼质量缺陷的分类及分类处理方法模板拆除后,发现砼表面局部存在质量缺陷,现将其缺陷分为三类,并根据分类情况进行不同处理: 2.1第一类砼质量缺陷 ①缺陷描述: 凡是砼缺陷深度在砼表面以下3cm以内(包括3cm)的缺陷(蜂窝麻面)划分为第一类缺陷,确认必须经过剔凿,并确保已剔凿至密实砼为止(结构重要部位,应继续剔凿至最少6~8cm深,并应保证剔凿至密实砼为止,作为二类缺陷处理)。胀模时拆模后将表面剔除,按第一类缺陷处理。 ②处理方式: 第一步:剔凿:剔凿范围及深度由砼质量缺陷处理小组派专人确认。必须确保剔凿到密实砼,将剔凿部位的钢筋表面附着的砼清理干净,剔凿完成后,由砼质量缺陷处理小组自检通过后,再报请监理检查。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及处理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及处理 商品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本文结合传统的施工工艺及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商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质量通病,提出相应的防治及处理措施。 一、商品混凝土表面蜂窝现象 指商品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产生的原因 1.1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1.2商品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把安全工 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 1.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1.4商品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1.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1.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1.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商品混凝土。 2、防治的措施 2.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商品混 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商品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 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体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商品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商品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商品混凝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案

目录 第一节编制依据、范围及说明 (2) 1.1、编制依据 (2) 1.2、编制范围 (2) 1.3、编制说明 (2) 第二节概述 (2) 第三节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及处理要求 (3) 第四节混凝土缺陷修复施工工艺 (5) 4.1、缺陷修复施工工艺流程 (5) 4.2、混凝土缺陷评估 (6) 4.3、分析产生缺陷的原因 (6) 4.3、记录混凝土缺陷 (12) 4.4、定出混凝土缺陷区域 (13) 4.5、缺陷混凝土凿除 (13) 4.6、混凝土缺陷修复 (13) 4.7、混凝土缺陷修复后养生 (17) 4.8、混凝土缺陷修复方案的补充完善 (17)

4.9、混凝土缺陷预防 (17) 第五节修复施工安全要求 (22)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3、本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2、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选煤厂煤场封闭工程。 1.3、编制说明 本方案所指的混凝土缺陷是指混凝土构件在拆模后,表面显露的如麻面、蜂窝、露筋、掉角、孔洞、疏松等施工外观缺陷。对于混凝土结构出现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混凝土外形结构严重跑模等质量缺陷,必须对其采取拆除重新施做的处理措施。 第二章、混凝土产生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 混凝土本身是一种多相(体积比气相2~5%、液相13~18%、固相77~85%),多孔(凝胶孔、层间孔、毛细孔、气泡粗孔和裂

缝等)存在内部原因产生缺陷的不均匀不连续体,另外,由于所用原材料质量的波动、计量的误差,搅拌不充分而易使新拌砼出现分层离析、泌水、干涩、板结等和易性不良的特征;又由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模板未处理干净、施工缝未处理好、塌落度控制不好、施工工艺不正确、振捣不到位、收光抹面不好、养护不及时、拆模不仔细等都可以引起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 第三章、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及处理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 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规定,混凝土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划分为九种情况(详见表-1)。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表-1

常见混凝土质量缺陷

常见混凝土质量缺陷 1 原材料质量和管理 [实例1]水泥温度太高,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 某工程在6月份浇注C30梁板过程中,发现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很快,造成滚筒内混凝土结料。原因分析:经查所进水泥温度达80℃,且水泥普遍偏细,造成需水量增大,当用水量不足时产生坍落度损失过快。 防止措施:在夏秋季节5-10月份,对直接从水泥厂或粉磨站短途运输进货的水泥,必须每车测量水泥温度要小于65℃。 [实例2]外加剂冬期时结晶,堵塞管道。 在11月到次年2月份,由于气温下降较快,在外加剂泵抽料到秤斗时会出现较多结晶,堵塞管道和蝶阀,造成计量缓慢。 原因分析:公司在用的萘系高效减水剂中Na2SO4在气温较低时,达到过饱和而析出晶体。防止措施:与减水剂供应商协商调整减水剂配方,由含固量由32%降到20%含固量,已基本解决析晶问题。 [实例3]雨水或冲水进入外加剂罐,造成浓度降低,影响混凝土坍落度。 某日开始供应工程的混凝土出厂前由检测台检查时均发现坍落度偏小情况。 原因分析:检查减水剂罐上方进料口被人打开后未盖好盖子,下暴雨及可能冲洗罐顶的水流入罐内,造成减水剂浓度下降。 防止措施:进料供应商在将减水剂泵到罐内后,应及时将上方盖子盖严,材料员加强巡察。[实例4]将木钙减水剂误用为萘系减水剂造成缓凝。 在供应某工程二层梁板时,施工单位反映凝结时间太长,浇筑后24小时仍未凝固。 原因分析:经检查配合比下料记录,普通减水剂被当作高效减水剂输入电脑,高效减水剂主要以萘系为主,按粉剂掺量为0.5%~0.8%,而普通减水剂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磺酸钙,掺量为0.25%~0.3%。当木钙超过胶结材料用量0.4%时就会出现严重缓凝。 纠正措施:使用木钙减水剂掺量应严格控制,配合比输入时必须有另外操作员复核。 [实例5]不同品牌防水剂混合使用。 某工程地下室外墙C40P8施工,发现一车混凝土坍落度偏大退回。 原因分析:经检查进货记录,同期进货的两种防水剂用于两个工程中,一种有明显减水作用,另一种减水率较少,工人在搬运袋装防水剂时出现混杂使用的情况。 纠正措施:每批防水剂(包含膨胀剂等)进厂时必须复检合格才能使用,仓库物资堆放应隔离和标识,不得混用。 [实例6]砂中含有大块的泥块和卵石。 在某工地泵送施工时发现泵车下料斗上有较多大块鹅卵石和泥块。 原因分析:砂场供应河砂在抽砂时筛网破损,抽料口插入太深,将河床底部的大块石头和泥团抽到砂中。 纠正措施:砂场应定期检查抽砂机筛网是否破损,公司砂石进料口及主机楼待料槽应加装隔栅,防止杂物进入混凝土。 [实例7]碎石含泥量超标。 雨天后所进碎石含泥量超过1%,造成混凝土需水量增大,混凝土强度下降。 原因分析:下雨后碎石破碎过程含大量砂土,振动筛分时无法分离干净。 纠正措施:在上料码头增加冲水设备,将含泥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不合格碎石严禁进仓。[实例8]粉煤灰、矿渣质量不合格。 公司采购F类一级灰,进厂时细度、需水量比和烧失量等指标偶尔达不到要求;采购的S95级磨细矿粉,7天和28天活性指标偶尔达不到要求,但检测周期长。 原因分析:电厂燃煤质量出现波动,粉煤灰分选设备出现故障,引起质量波动;矿渣来源不稳定,比表面积偏小。

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混凝土工程概况 (2) 4、混凝土质量缺陷 (6) 4.1蜂窝 (6) 4.2 麻面 (7) 4.3孔洞 (7) 4.4 露筋 (7) 4.5 缝隙夹渣 (8) 4.6 缺棱掉角 (8) 4.7 表面不平整 (8) 4.8墙柱底部缺陷(烂脚) (9) 4.9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9) 4.10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9) 4.11梁柱截面偏差、轴线位移偏差超出规范要求 (9) 5、混凝土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9) 5.1蜂窝 (9) 5.2麻面 (9) 5.3孔洞 (9) 5.4露筋 (10) 5.5缝隙夹渣 (11) 5.6 缺棱掉角 (11) 5.7墙柱底部缺陷(烂脚) (11) 5.9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11) 5.10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11) 5.11梁柱截面偏差、轴线位移偏差超出规范要求 (12) 6、安全、环境管理及措施 (14)

1、编制依据 1、陶新家园小区工程建筑与结构施工图 2、陶新家园小区工程混凝土浇筑方案 4、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2、工程概况 江西省景德镇市陶新家园小区由景德镇市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兴建,广州宝贤华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江西省赣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工程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景东大道南侧北景苑西侧。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18117.53㎡,其中东地块占地面积75529.38㎡,建筑面积291923.63㎡,主要结构类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商业楼、酒店、幼儿园框架,住宅楼框支-剪力墙)。 3、混凝土工程概况 表3-1 地下室混凝土强度等级参数表

混凝土质量缺陷问题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质量缺陷问题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表面缺陷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表面缺陷分析、纠正措施表 缺陷类型分析纠正措施 蜂窝、麻面、气泡及孔洞(1)模板安装不够稳固 牢靠,以致混凝土浇注过 程中局部涨模 (2)振捣离模板太近且 功率大时间长,致使模板 变形跑模。 (3)模板使用时间长 或者存放不规范等造成 模板本身变形。 (1)在模板制 作过程中,尽 量使模板统一 规格,使用面 积较大的模 板,对于中小 型构造物,一 般使用木模, 经计算中心压 力后,在保证 模板刚度的前 提下,统一钻 拉杆孔,以便 拉杆和横挡或

支撑方式,混凝土上料运输的脚手架不得与模板系统发生联系,以免运料和工人操作时引起模板变形,浇注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

等变形模板。 混凝土跑模,表面不平整(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 确或材料、用水等计量不 准确,造成砂浆少而石子 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 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 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 实。 (3)混凝土下料不当, 如混凝土依次下料过多, 没有分段分层浇注,因而 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 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 料造成漏振等,都会造成 (1)严格控制 配合比,保证 材料计 确。现场必须 注意砂石材料 的含水量,根 据含水量调整 现场配合比, 加水时应制作 加水曲线,校 核搅拌机的加 水装置,从而 控制好混凝土 的水灰比,减 少施工配合比

清理不干净,钢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致 使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损。 (6)木模板浇注混凝土前没有湿润或湿润不够,浇注时与模板接触的那部分 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使其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7)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注时形成漏浆,沿板缝落度略 1~2cm,使混凝土拌和物稠一点粘一点,振捣效果好一些,有利于混凝土外 量。 (2)混凝土拌和要均匀,搅拌时间不得低于规定的时间,以保证混凝土良好的和易性及 性,从而预防

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可用)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金渠?涧河花园(一标段)

混凝土缺陷修补专项方案 工程名称:金渠?涧河花园一标段 施工单位:河南豫康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 一、工程名称 金渠?涧河花园(一标段)项目工程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2、相关混凝土结构工程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 3、本工程现场实际表现形式等 三、编制目的 为消除混凝土质量隐患,提高观感质量,规范缺陷处理程序及方法,特制订本方案。 四、混凝土缺陷表现形式 以下所提混凝土缺陷若有出现,首先通知监理工程师,再根据相应情况进行处理。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固定不牢、模板拼接不严,模板安装不规范、模板因欠修欠保养,造成面板凹凸变形,混凝土振捣不足、不到位等因素造成混凝土出现超出规范要求的质量缺陷,混凝土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项:麻面、漏筋、蜂窝、孔洞、凹凸错台、外形走样及裂缝等。 五、各种缺陷产生的原因 1、麻面:所谓麻面是指混凝土构件表面局部缺浆粗糙,出现无数的小凹坑,但无露筋现象。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②模板上的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或漏刷;③模板拼缝不严密,

混凝土浇筑时缝隙漏浆,构件表面沿模板缝隙出现麻面;④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气泡未排出,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拆模后出现麻面。2、露筋:露筋是指构件中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部分或局部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混凝土浇捣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垫块间距过大甚至漏垫,钢筋紧贴模板,拆模后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②构件尺寸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到个别骨料粒径过大,水泥浆无法包裹钢筋和充满模板,拆模后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③模板拼缝不严,缝隙过大,混凝土漏浆严重,尤其是角边,拆模时又带掉边角出现露筋;④振捣手振捣不当,振到钢筋或碰击钢筋,造成钢筋移位或振捣不密实有钢筋处混凝土被挡住包不了钢筋;⑤钢筋绑扎不牢,保护层厚度不够,脱位突出。 3、蜂窝:拆模后构件有局部混凝土松酥,石多浆少,石子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窟窿。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有:①混凝土的拌制配料不准,石多、水泥和砂少,或浇筑时浆流向单边;②混凝土搅拌时间过短,拌和不均匀,振捣时造成砂浆与石子分离,石子集中处往往会形成蜂窝;③下料时不当,使混凝土产生离析;④浇筑时未分层分段进行;⑤模板支撑不牢固,致使大面积漏浆。 4、孔洞:是指构件是有空腔、孔洞,可将手或杆棒等伸入或有的可通过物件者的现象。一般产生空洞的原因:①混凝土振捣时漏振,分层浇捣时,振捣棒未伸到下一层混凝土中,致使上下层脱空;②竖向构件一次下料太多,坍落度相对过小,混凝土被钢筋等架住,下部成拱顶住上部混凝土,并且下部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一)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一) 摘要混凝土工程在施工时,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通过对混凝土工程几种质量通病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成因分析;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和结构的安全,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十分必要1-2]。 1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1.1裂缝 (1)塑性收缩裂缝。发生塑性收缩裂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混凝土早期养护不好,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强度很低,不能抵抗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2)干燥收缩裂缝。发生干燥收缩裂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收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过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小,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构件表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即产生干缩裂缝。 1.2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蜂窝往往出现在钢筋最密集处或混凝土难以捣实的部位。 1.3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麻面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模板拼缝不严,出现局部漏浆;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1.4露筋 露筋是拆模后钢筋暴露在混凝土外面的现象。露筋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漏浆;钢筋保护层太小,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严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联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1.5孔洞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孔洞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混凝土内掉入杂物,被卡住。

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XXX工程经现场巡查发现多处墙体表面出现蜂窝、麻面,个别部位甚至出现漏振造成孔洞、露筋现象。目前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的模板已全部拆除。 一、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识别: 1、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疏松、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严重缺陷:受力部位有蜂窝;一般缺陷:其它部位少量蜂窝。 2、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 3、孔洞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严重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一般缺陷:其它部位有少量孔洞。 4、露筋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严重缺陷: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一般缺陷:其它钢筋有少量露筋。 二、成立质量状况识别小组: 1、外观质量状况识别小组 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XXX任组长,成员为XXX、XXX、XXX、XXX。负责对现场质量状况的部位进行记录,测量,并根据表面现状初步判断属于哪一类质量缺陷。 2、质量缺陷初步处理小组 由XXX任组长、成员为XXX、XXX、XXX。在完成质量缺陷识别、记录的基础上,并上报设计、监理、甲方确认后,安排三名剔凿人员,对砼表面的松动颗粒进行全面的剔凿,该组成员在施工过程中跟班作业,确保每一个部位的松动颗粒被完全剔除干净。 3、质量事故处理小组 由公司总工程师任组长、副组长XXX、XXX,成员为XXX、XXX、XXX、XXX、XXX。有针对性的对现场的质量缺陷按缺陷大小、严重程度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孔洞露筋需要高标号砼灌浆的,要求XXXXX商砼公司进行配合,提供标号砼配比和干料。 三、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案: 1、蜂窝麻面现象 对于面积不大于20cm2,深度小于3cm的一般蜂窝麻面,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经监理工程师、甲方现场工程师验收确认,然后用钢丝刷及加压水将表面的杂物、灰尘洗刷干净。一般缺陷:洗刷干净,刷一层水泥浆后,用高于原结构砼标号一个级别的无骨料砼水泥砂浆抹平压实;严重缺陷: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填塞捣实;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见图1、图2所示。

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方案

洛阳恒大绿洲九期189#楼 混凝土质量缺陷专项处理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河南六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3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混凝土质量缺陷分类 (1) 三、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流程 (2) 3.1 处理流程 (2) 3.2 检查时间 (2) 3.3 质量缺陷的分类判定 (2) 3.4 专项处理措施方案的编制 (2) 四、混凝土外观一般缺陷的原因分析 (3) 4.1 露筋 (3) 4.2 蜂窝 (4) 4.3 孔洞 (4) 4.4 夹渣 (4) 4.5 疏松 (4) 4.6 裂缝 (4) 4.7 连接部位、外形及外表缺陷 (4) 五、混凝土缺陷的处理措施 (5) 5.1 混凝土结构外观一般缺陷处理措施 (5) 5.2 混凝土结构外观严重缺陷的处理措施 (5) 5.3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措施 (6) 六、检查验收与资料封闭 (6)

一、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JGJ/T 317-2014 二、混凝土质量缺陷分类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8.1.2 条混凝土现浇结构外观质量应根据缺陷类型和缺陷程度进行分类,并应符合下表的分类规定。 同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第8.9.1条混凝土结构缺陷可分为尺寸偏差缺陷和外观缺陷。尺寸偏差缺陷和外观缺陷可分为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混凝土结构尺寸偏差超出规范规定,但尺寸偏差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未构成影响时,应属于一般缺陷;而尺寸偏差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构成影响时,应属于严重缺陷。外观缺陷分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专项技术方案

目录 编制说 明 ....................................................... 1 1、编制依 据 (1) 2、编制单位及人 员 (1) 3、发放范 围 (1) 第一章工程简 况 (2) 第二章混凝土质量缺陷分类及产生原因 (3) 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 理 (9) 1、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措 施 (9) 2、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的效果检 查 (11)

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 中建芙蓉嘉苑二期工程结构和建筑施工图纸。 1.2 已编制审批的《中建芙蓉嘉苑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3 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如:《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等。 2、编制单位及人员 本方案由中建五局三公司中建芙蓉嘉苑、芙蓉工社工程工程经理部编制。 ——编制人:技术经理 技术员 ——编制日期:2013年6月22日 3、发放范围 3.1 分公司:中建五局三公司长沙分公司技术部、工程部。 3.2 工程部:工程经理;工程副经理;工程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质设备部;商务合约部及作业施工队。

第一章工程简况 本工程紧邻芙蓉嘉苑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330000㎡,由19#~32#、36#、37#、39#、40#栋共18栋高层建筑及一栋幼儿园(33#栋)组成。地下室为框剪结构、主楼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垫层砼强度为C15,地下室底板(独立基础、基础梁、承台)砼强度为C35,地下室外墙、顶板为C40,过梁、构造柱及圈梁为C20。地下室底板、顶板和侧壁的抗渗等级为P6。主楼各栋号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表1:表1 主楼各栋号混凝土强度等级 部位 1~2层 3~6层 6层以上 C30C35C40砼强19栋20栋21栋28层以部砼强 C30 层以1~部4~24栋22栋23栋栋26栋2725栋C30C40C35砼强29栋30栋31栋32栋36栋37栋部层以39栋40砼强C30 1~部C35砼强33层以部砼强C30 本工程属于商品住宅,直接面对的就是一个个住户,从目前的社会环

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防治与处理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480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防 治与处理正式样本

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防治与处理正 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混凝土被广泛用于工程建设中,而其质量的优劣 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也直接关系 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质 量,消除质量通病,对杜绝工程质量事故有着重要的现 实意义。 造成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 要反映在: 1) 材料方面:选用的混凝土原材料不当或质量不 符合相关要求; 2) 设计方面:设计的荷载选用不当,安全度不足,

结构布局和构造不合理等;3) 施工方面:配料不准,搅拌不匀,运输时间过长,振捣不实,钢筋过于密集,模板支设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缝隙不严密等等,文中主要从施工方面剖析造成混凝土缺陷的原因、防治措施及其缺陷的处理。 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 1. 1 原因 配制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规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没有经法定检测单位出具;操作中配合比有误,没有按重量计量投料;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过长,浇筑不符合规范要求等。 1. 2 防治措施 1) 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粗、细骨料、外加剂和胶凝材料(主要指水泥) 等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使用前必须查验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砼质量缺陷划分

★GB50204-200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修改(版) 8.1.1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主控项目 8.2.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一般项目 8.2.2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一般项目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对设备基础,应全数检查。

表8.3.2-1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表6-5 砼原材料称量允许偏差(﹪) 注:1.各种衡器应定期核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2.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着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采用振捣器捣实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2.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普通砼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倍。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砼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3.当采用表面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当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时,其设置间距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 5.当采用振动台振实砼时,宜采用加压振动的方法,压力为1~3KN/㎡. 在砼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但不超过砼的初凝时间时继续浇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