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马拉色菌性毛囊炎99例临床分析
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疾病,通常表现为头发的脱落、头皮的出现红斑、疼痛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当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和物理治疗等。
近年来,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将对该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效果分析。
一、液氮冷冻的原理和作用液氮冷冻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液氮的低温特性对感染部位进行冷冻处理,以达到杀死真菌和减少炎症的目的。
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时,液氮冷冻可以直接作用于感染的毛囊部位,杀灭毛囊内的真菌,缓解炎症反应,同时还可以促进毛囊的愈合和恢复。
液氮冷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症状,并且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二、口服伊曲康唑的作用机制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和酶系统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口服伊曲康唑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的方式到达全身各个部位,包括毛囊的感染部位,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伊曲康唑还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防止疾病的复发也有一定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液氮冷冻可以迅速减轻患者的症状,比如头皮的瘙痒、红肿等症状明显减轻,让患者感到舒适。
口服伊曲康唑可以从全身上下消灭真菌,防止疾病的复发,治愈率高。
在一些严重病例中,联合治疗还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加快痊愈速度。
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四、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在临床应用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对于液氮冷冻治疗,患者需要选择正规医院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以避免因错误使用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伊曲康唑的用药剂量和疗程,防止药物的过量使用或疗程不足导致疗效不佳。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保持头部清洁,避免受到外界污染或感染,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中药洗液联合联苯苄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疗 较 为 困 难 。 本 研 究 于 2017~2019 年 间 对 中 药 洗 剂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进行 了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 期 间 就 诊 的
180 例 马 拉 色 菌 毛 囊 炎 患 者 ,均 为 男 性 。 年 龄 18~ 45岁,平 均 年 龄 (23.9 6.5)岁;病 程 2 周 ~2 个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9年10月 第14卷 第5期 ChinJMycol,October2019,Vol14,No.5
· 277 ·
·论著·
中药洗液联合联苯苄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 效观察
朱红梅1 梁晓博2 温海1 李斌3 (1.全军真菌病重点实验室,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003;2.中国 人 民 解 放 军 总 医 院 第 八 医 学 中 心 皮肤科,北京,100094;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 278 ·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9年10月 第14卷 第5期 ChinJMycol,Octobe均(34.4 14.3)d。 发 病 部 位 以 前 胸、后 背、 颈 部 、肩 部 、双 上 肢 近 端 为 主 ,皮 疹 表 现 为 顶 端 光 滑 发 亮 的 红 色 毛 囊 性 丘 疹 或 脓 疱 ,毛 囊 内 容 物 真 菌 镜 检 均 发 现 大 量 孢 子 、芽 孢 和/或 细 短 菌 丝 ,自 觉 不 同 程度瘙痒不适。所有入选患者近1个月内无口服 或外用抗真菌 药 物 史,无 皮 肤 过 敏 史,无 严 重 系 统 性疾 病 史,无 系 统 应 用 免 疫 抑 制 剂 及 糖 皮 质 激 素史。
[ChinJ Mycol,2019,14(5):277-279]
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症,常见于头皮等部位。
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液氮冷冻和口服伊曲康唑是常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方法,但二者联合治疗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尚不明确。
研究背景: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课题。
液氮冷冻可以有效减轻感染局部炎症和控制真菌生长,而口服伊曲康唑则可以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来治疗感染。
二者联合使用可能具有协同效应,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通过系统性观察和实验,分析该治疗方案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实验,评估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2.分析该治疗方案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过程中的作用机制;3.评价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特别是对于患者的长期影响;4.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推动该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我们希望能够为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1.3 研究意义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头部真菌感染疾病,易导致头发脱落和头皮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抗真菌药物和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但存在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以及局部创伤等问题。
寻找一种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减少治疗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并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清肺散结汤联合火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观察

清肺散结汤联合火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8-04-26T13:47:49.6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3期作者:王勇[导读] 本次研究选取清肺散结汤联合火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方法,而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重庆 401420)【摘要】目的:观察讨论清肺散结汤联合火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治疗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150例。
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和治疗组C,各50例。
A组仅实施清肺散结汤进行治疗,B组仅进行火针治疗,C组选用清肺散结汤联合火针进行治疗。
观察比较三组病患的治疗效果。
在患者治疗结束后的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三组病患治疗有效者复发状况。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发现,C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B两组,差异显著(P<0.05)。
A、B两组间的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在结束治疗后的2个月,随访结果发现A组有5例复发者,B组有6例,C组仅有1例,差异显著(P<0.05)。
讨论:清肺散结汤联合火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复发率较低,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清肺散结汤联合火针;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323-01 前言马拉色菌毛囊炎属于皮肤毛囊性菌体感染,主要由球形马拉色菌导致[1],该病多集中于中青年人群,易反复发作[2],治疗困难。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15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进行清肺散结汤联合火针治疗,现将治疗效果进行如下报道。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治疗的符合要求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150例。
诊断标准为:(1)病人肩、胸、背等部位分布密集或分散的红色圆顶形毛囊性脓包,没有互相融合,伴有瘙痒症状。
两种药物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伊曲康唑与氟康唑

两种药物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伊曲康唑与氟康唑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马拉色菌毛囊炎。
它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红色皮疹、脓疱和瘙痒。
过去,由于对其认识不足,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然而,随着医学的进步,抗真菌药物已成为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关键。
在众多抗真菌药物中,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是两种常用于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药物。
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真菌鲨烯环氧化酶,从而抑制真菌生长和繁殖。
氟康唑则是一种强效的抗真菌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阻止真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进而抑制真菌生长。
那么,这两种药物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疗效如何呢?与伊曲康唑相比,氟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疗效更为显著。
在一项涉及200名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的研究中,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氟康唑治疗,另一组接受伊曲康唑治疗。
结果显示,氟康唑组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7天,皮疹消退率达到了85%,而伊曲康唑组仅为65%。
氟康唑的用药时间较短,一般为1周左右,且副作用相对较少。
尽管氟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具有较高的疗效,但价格相对较高,可能使部分患者难以承受。
因此,在选择药物时,患者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疗效、价格、副作用等因素。
2.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症状。
3. 在治疗期间,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用药,确保药物达到最佳疗效。
4. 在治疗结束后,仍需注意皮肤保养,以防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复发。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在选择药物时,患者及医生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治疗期间注意生活习惯和皮肤保养,有助于减少疾病复发。
在深入探讨两种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与氟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疗效时,我将基于广泛的研究和临床数据,提供一个全面的比较分析。
这不仅包括药物的疗效,还将涉及治疗过程中的体验、副作用以及患者的经济负担。
冯氏壮药外洗方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总)广西中医药2018年8月第41卷第4期冯氏壮药外洗方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李芳梅,祁希希,韦福巧,蒙菲,冯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南宁530201)摘要目的:观察冯氏壮药外洗方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4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以冯氏壮药外洗方(虎杖、土太片、土茯苓、千里光、海桐皮、白鲜皮、苦参、三叉苦、鸡血藤、桑白皮、火炭母、丹参、牡丹皮、蛇床子、地肤子)外洗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23例,予柳烯酸溶液喷雾剂喷患处,每日2次。
两组疗程均为4周。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冯氏壮医外洗方和柳烯酸溶液喷雾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都有显著的疗效,但冯氏壮药外洗方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
关键词马拉色菌毛囊炎;冯氏壮药外洗方;柳烯酸溶液喷雾剂中图分类号:R7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19(2018)04-0031-02第一作者简介:李芳梅,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及壮医药对皮肤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我院皮肤科冯桥主任医师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30余年,其经验方冯氏壮药外洗方临床用于治疗毛囊炎、湿疹、痤疮、银屑病等疗效显著,笔者运用该方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14~40(24.61±7.28)岁,病程1~8(4.26±2.47)周;对照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13~39(26.04±7.36)岁,病程1~8(3.35±2.17)周。
两组病例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中药塌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20例疗效观察

中药塌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2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塌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搽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4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中药塌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搽,以及单纯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搽对比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中药塌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搽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关键词】马拉色菌毛囊炎中药塌渍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马拉色菌毛囊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
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三年间,我们采用中药塌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搽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20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40例患者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6-40岁;病程3天至1月。
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15-45岁;病程4天至3周。
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典型临床表现;②挤出毛囊角栓做真菌镜检阳性和培养分离到马拉色菌;③病理检查:必要时做。
取病变毛囊,经PAS和GMS染色可见大量出芽孢子位于扩张的毛囊内;④排除细菌感染等所致的毛囊炎。
1.3排除标准 a.两周内全身或局部使用过抗真菌治疗以及其他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药物。
b.对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过敏者。
1.4治疗方法1.4.1治疗组:予中药塌渍(药物组成:苦参30g,黄柏30g,地肤子20g,蛇床子20g,苍耳子20g,百部20g,大风子20g,白鲜皮15g,土槿皮15g)上方水煎两遍,浓缩至1000 mL,予6层纱布塌渍患处30分钟,每日3次。
然后外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每日2次。
1.4.2对照组: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适量涂于患处,轻揉片刻,每日2次。
国产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国产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国产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本院门诊收治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16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
治疗组口服国产伊曲康唑0.2 g,2次/d,连用7 d,对照组口服伊曲康唑0.2 g,1次/d,连用14 d后改为2粒,1次/周;两组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3次/d,连用12 d,外涂复方氯柳酊干燥后再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2次/d,连用14 d。
1月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治疗第1、3、6个月疗效、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疗第1、3、6个月疗效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国产伊曲康唑冲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安全有效,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皮肤病,好发于胸背、颈肩、腰腹部等,感染后较顽固,临床治疗难以治愈,极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美观和生活质量。
此次研究对2014年5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采用国产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16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
治疗组男49例,女32例;年龄15~53岁,平均(24.97±2.12)岁;病程10 d~15年,平均(1.280±0.939)年。
对照组男49例,女31例;年龄15~49岁,平均(25.12±1.98)岁;病程20 d~9年,平均(1.560±0.663)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治疗马拉色菌性毛囊炎99例临床分析
郭玉青 李小琳
[摘要] 目的研究马拉色菌性毛囊炎(PF)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10年6月1日一2011月6月30日间初诊者的详细资料并进行
分析。结果PF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好发于中青年,以16—25岁较多。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炎热季节较多。皮疹主要分布于背、胸及颈
部。69.7%的患者起病初自行使用含激素软膏,其中使用皮炎平者
达54.54%。使用含激素药物后皮疹表现为先减轻再加重。PF还可以
合并痤疮、脂溢性皮炎等疾病。经野菊花皮爽康治疗后,所有患者均
治愈。结论在广州地区,PF可见于任何年龄、任何季节。以中青年发
病较常见。酮康唑、伊曲康唑等可以治愈该病,激素类药物不宜单独
使用。马拉色菌性毛囊炎是一种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炎,近年来其
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为探讨其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我们总结了
2012年6月1日~2014月6月30日就诊的99例PF患者的资料。现报告如
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收集患者为来自黄埔及周边的天河、罗岗、增城等地的初诊
者,每个患者均由同一人诊治及追踪。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皮疹:1~2
mm大小的炎性丘疹或脓疱,单一,无融合,无粉刺、脓肿和结节,可
有轻微瘙痒。就诊前没有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无肝病史及用药禁忌。
沙黄染色脓疱涂片见有网球拍样孢子。
1.2一般情况就诊的时间分布情况: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共99
例。其中男78例,女21例,男:女为3.7:1。年龄范围:5月~54
岁,中位数24.29岁。其中<15岁8例,16~20岁29例,21~25岁19
例,26~30岁16例,>30岁27例。其中16~30岁占64.6%。病程:2
天一2年,中位数3.19周。其中<1周12例,2周一3月64例,>3月14
例。学生30例,工人44例,干部11例,其他14例;其中42例诉工作环
境闷热或通风不佳。皮损分布:可见于全身,其中发生于面21例,颈
51例,肩部35例,胸部61例,腹部11例,背部67例,上臂26例,腰部
6例,下肢4例,头皮及前臂各1例。伴发痤疮33例,脂溢性皮炎9例,
多汗症8例,体癣2例。发病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4例,广谱抗生素5
例。外用皮炎平54例,皮康王8例,派瑞松5例,艾洛松、特肤王、皮
宝各1例。其中艾洛松、特肤王均仅使用1天。外用皮炎平后,加重7
例,先好转后加重27例,减轻1例,无改变19例。用皮康王、派瑞松、
皮宝者原有皮损减轻,但仍有新疹产生。
1.3治疗方法确诊后,根据经济情况及有无禁忌症等分别给予野菊花
皮爽康治疗。开始治疗2周内皮损明显消退,无新疹发生,治疗2周停
药观察;所有患者均追踪至少3周,最长6周。其中1例5月大的婴儿使
用联苯苄唑软膏和达克宁散交替外治。合并痤疮者同时治疗痤疮及抗
真菌治疗。
1.4疗效判定标准起效为皮疹开始变暗或脓疱开始消退,新发疹减少;
痊愈为脓疱消失,丘疹明显变平或消失,无新疹发生,可有红斑或色
素沉着。
2结果
外用野菊花皮爽康的98例及外用药物的1例婴儿患者均痊愈。治疗起
效时间为1~2周,治愈时间为3~6周。没有中止治疗者。其中婴儿外
用药物共2周。
3讨论
马拉色菌是一种条件致病的嗜脂性皮肤寄生菌。国外报道,PF好发于
平均30岁以上的中青年,男女比为1:3;国内则以男性多见,男女比
为2.2:1,平均年龄24.3岁。可能与青年人代谢旺盛,运动较多而
致出汗较多有关;此外,夏季发病率较高,42.42%的患者明确表明
工作环境闷热、不通风,说明高温、出汗及潮湿等是诱发或加重PF
的重要因素。PF患者的皮脂溢出比正常人高峰,皮疹多见于皮脂分布
密集处,背、胸及颈部是皮疹的最常见三个部位也证实如此,但也见
于肩、上臂、面、腹部及腰等位置。面部相对较少,可能与经常清洗,
汗液容易挥发使湿度及温度相对较低有关。治疗PF方法较多,主要是
咪唑类药物如酮康唑、伊曲糠唑、联苯苄唑等。本组病例外用野菊花
皮爽康治疗后均痊愈,说明上述药物确实有效。69.7%的患者发病
后使用含激素类药物,尤其是54.5%的患者使用皮炎平,说明激素
类外用药物尤其是皮炎平在我国严重滥用。外用皮炎平后,50%表现
为先减轻后加重,13%为加重,说明在早期,激素可以抑制局部炎症
而减轻症状,但随着局部免疫力下降,真菌繁殖将加速而加重皮损。
此外,激素治疗后出现的痤疮样皮疹多数是PF"1,说明激素可以促使
PF的发生或加重皮损,单独用激素治疗PF是不适宜的。外用纯中药野
菊花皮爽康具有杀菌、消炎、抗菌的作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效果
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