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日与冬至日区别

大寒日与冬至日区别
大寒日与冬至日区别

大寒日与冬至日区别

【篇一:住宅日照标准日(大寒日或冬至日)所对应的有

效日照时间带,以下哪项正确(】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

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

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

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

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

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

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

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

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

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

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

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

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北京市建筑日照计算标准】

建筑日照计算标准

1 总则

1.1 为规范建筑日照计算的数据条件、计算参数、计算过程和结果表达,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计算机对北京市市域内所有城市建设用地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含公寓)、老年人居住建筑、托儿所生活用房、

幼儿园生活用房、小学教学楼、中学教学楼、医院病房楼等有日照

要求的生活居住建筑进行日照计算等工作。

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的城市规

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本标准的

适用范围确定为北京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城市建设用地。目前的

城市建设中有大量公寓项目,其中有些是用于短期出租,有些则和

普通住宅没有本质的区别。根据《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05中关

于“住宅建筑”的定义,这些公寓是“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因此

我们的适用范围包含了该类公寓。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5.0.2条中,对住宅和老年人居住建筑

分别提出了强制性的日照标准;在附表a.0.3的设置规定中,对托儿

所和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小学教学楼、中学教学楼和医院病房楼提

出了日照标准,在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中一般也有对应的规定,因

此本标准把这些建筑列为日照计算的对象。

1.3 建筑日照计算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2 术语

2.1 建筑日照

solar access of building

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建筑地段、建筑物围护结构表面和房间内部的状况。

2.2 建筑日照标准

standard of building’s solar access

根据北京市所处的建筑气候区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大寒日或

冬至日有效日照时间带内阳光直接照射到建筑物的时间。

2.3 日照标准日

day of solar access calculating

在制定建筑日照标准时,为了测定与衡量日照时间,根据城市规模、建筑气候分区等因素在一年中选择的某个或几个特定日期,北京市

采用大寒日和冬至日。

2.4 真太阳时

true solar time

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当地观测点的上中天(当地正午12时)的时间间隔为1真太阳日,1真太阳日分24真太阳时。

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当地观测点的上中天(当地正午12时)的时间间隔为1真太阳日、1 真太阳日分为24真太阳时。理论上假设的“太

阳”(平太阳)以均匀的转速在天球赤道上运行,两次经过观测点上

中天的时间间隔为1平太阳日,1平太阳日分24平太阳时。

2.5 有效日照时间带

a strip of time sunshine availability

为满足日照质量要求,根据涉及日照强度的太阳方位角、高度角等

条件确定的日照时间范围,北京市大寒日采用8:00-16:00时和冬

至日采用8:00-16:00时

(真太阳时)。

2.6 日照标准计算

solar access calculating according to standard

根据国家标准或地方规定进行参数设置,选取计算起点进行建筑日

照计算的方法。

一般的日照软件都提供了多种计算方法,如单点计算、等时线计算等,但是这些计算方法并不能精确的计算每个窗户的日照时数和时段,也就不能准确地反映日照计算起点的日照时间,因此本标准中

提出了“日照标准计算”的概念,不是泛指一般的计算方法,而是一

种能够符合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的计算方法。

2.7 日照时间的计算起点

reference point of calculating solar access time

为计算建筑所获得的日照时间,在日照标准确定时所规定的建筑物

直接获得日照的位置,北京市采用窗台面上的线或点。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日

照时间计算起点为住宅“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

外墙位置,是窗台面上的一条线。而《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暂行规定》中的日照时间计算起点为窗台面的中心点(均以外墙面计),

因此本标准中日照时间的计算起点也根据选取得日照标准不同而异。

2.8 扫掠角

an angle of incidence

太阳入射光线的水平投影与外墙面之间的夹角。

在中午前后,对于东西向建筑,太阳光线几乎平行于外墙面,虽然

照射到外墙面上,但室内很难获得日照。扫掠角又称入射角、进光角,与窗户的宽度和墙体的厚度有关。

2.9 日照时数

sunshine duration

在有效时间带内,日照时间的计算起点获得日照的各时间段的累加值。

2.10 遮挡建筑

obstructive buildings

对相邻现状或规划建筑的日照时数产生影响的建筑。

在进行建筑日照计算工作中,确定遮挡建筑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往往是多个建筑产生组合影响的建筑。

2.11 老年人居住建筑

residential building for the aged

专为老年人设计,供其起居生活使用,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要求

的居住建筑,包括老年人住宅、老年人公寓、养老院、护理院、托

老所等。

该术语引自《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老年人

居住建筑是一种专门的建筑类型,而现在居住着老年人的普通住宅

不是老年人居住建筑,也不适用于有关的日照标准。

2.12 建模

modeling

在计算机上建立建筑模型的简称,根据选用的图纸,对日照遮挡关

系涉及到的建筑物数据进行整理和输入的工作过程。

3 一般规定

3.1 建筑日照计算的数据、计算与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 按照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应选取相应的日照标准日、有效日

照时间带和

对应的日照标准;

3.1.2 应正确设置日照时间的计算起点、经纬度、最小连续日照时间、扫掠角等各项参数;

3.1.3 使用合法准确的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合理地建模后进行计算;

3.1.4 结果的判定应以建筑日照时间计算起点的日照时数为准;

3.1.5 建筑日照计算的结果应全面、简洁、明确,包括图纸、文字和

其它必要的附件;

3.1.6 对数据、模型和结果等各种介质的资料进行保存与管理。

3.2 建筑日照计算软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 建筑日照计算软件必须经过市级软件产品质量检测单位测试、

国家建筑工程质检单位检测与建设部科技成果评估;

时间值是指软件开发中,其算法所采用的最小数量级,这是为了保

证日照计算达到一定的精度。而误差是指软件计算结果与实测及模

型实验结果之间的最大差值,这反映了数据、参数及建模准确的情

况下,软件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差别,体现了日照计算软件的

准确度。

4 数据

4.1 计算范围

4.1.1 计算范围

4.1.1.1 对于高度小于100米的建筑应按照建筑高度二倍水平距离确定。

根据《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第四章第十三条二中规定:违法建设

【篇三: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一、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决定居住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主要因素,一是所处地理纬度及其

气候特征,二是所处城市的规模大小。我国地域广大,南北方纬度

差约50余度,同一日照标准的正午影长率相差3~4倍之多,所以

在高纬度的北方地区,日照问距要比纬度低的南方地区大得多,达

到日照标准的难度也就大得多。

1.改变过去全国各地一律以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而采用冬至日与

大寒日两级标准日。过去,我国有关文件曾规定“冬至日住宅底层日

照不少于一小时”。从表1反映的实施情况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大、中、小城市均未达到这个标准。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前后首

层有一个月至两个月无日照,东北地区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

日照遮挡到三层、四层。这些城市若适当提高日照标准,仍不可能

达到首层住宅冬至日有日照的要求,更达不到冬至日日照标准,因而,无法以冬至日为标准日,而只能采用第二档次即大寒日为标准日。据此,本规范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有效日照时间带在国际上也不统一,一般均与日照标准日相对应,

如原苏联南部地区以雨水日为日照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为7时

至17时;日本的北海道则采用9时至15时,其他地区8时至16时。

3. 老年人的机能、生活规律及其健康需求决定了其活动范围的局限

性和对环境的特殊要求,因此,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设施要有更高

的日照标准,在执行本规定时不附带任何条件。

4.针对建筑装修和城市商业活动出现的问题,如增设空调机、建筑

小品、雕塑、户外广告等已批准的原规划设计中没有的室外固定设施,规范要求其不能使相邻住宅楼相邻住户的日照标准降低,但栽

植的树木不在其列。

5.旧区改建难是我国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正文条文中规定各地旧区改建的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是指在旧区改建时确实难以达到规定标准才能这样做。为避免在旧区改建中执行本规范时可能出现的偏差,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居民的切身利益,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降低后的日照标准都不得低于大寒日一小时。此外,可酌情降低的规定只适用于各申请建设项目内的新建住宅本身,任何其他情况下的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仍须符合表5.0.3-1的规定。

6.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折减指以日照时数为标准,按不同方位布置的住宅折算成不同日照间距,通常应用于条式平行布置的新建住宅之间。本表作为推荐指标供规划设计人员参考,对于精确的日照间距和复杂的建筑布置形式须另作测算。

表1 全国主要城市不同日照标准的间距系数

注:①本表按沿纬向平行布置的六层条式住宅(楼高18.18m,首层窗台距室外地面1.35m)计算。

②“现行采用标准”为90年代初调查数据。

关于感恩的演讲稿: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学生: 早上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回到传统节日,感受冬至。 春雨京春清谷日,夏满秋夏连接,秋季暴露秋冷霜,冬雪雪冬少寒。另外两天是冬至。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的日期;冬至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古人认为,从冬至,天地开始逐渐gradually,代下一个周期,是一天的日子。因此,以后的一般农历新年的崇拜,家庭晚餐等习俗,也经常出现在冬至。冬至也被称为年轻时代,一是年年近,不是很多天;第二是冬至的重要性。据记载,周琴时代到冬季为第一个月,到冬至为新年的第一年。已经有冬至的争论,汉代的冬至,唐宋的宋朝,至今仍然如此。唐,宋时期,冬至是崇拜日,皇帝在节日仪式的郊外举行,人们在这一天尊重父母的崇拜,也就是人们第一次冬天节日是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现在超过2500年,在这个强烈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冬至仍散发不可抗拒的魅力力。在冬至还有一些地方要庆祝。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冬至和清明,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保留到现在。可以说,每一个假期都是基于中国儿童的希望和愿望从国家性质,是国家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体现。 冬至之后,四处都是最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九个,我们国家有39个冷,在三个争论中热。所以冬至,或锻炼身体的好时机。冬天来了,很多学生害怕寒冷,不想活动,不知道,冬天是一个好的时间运动,冬天在户外运动,身体经常是冷刺激,可以增强身体的感冒,支气管炎等常见疾病在冬季抵抗;阳光暴晒在阳光下外,太阳的紫外线不仅可以促进身体的造血功能,预防贫血和预处理血液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还能促进身体吸收钙和磷,生长发育。 此外,太阳的紫外线可以杀死人体皮肤,衣服上的病毒和细菌,身体有消毒作用。学生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冬季运动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学习效率,运动也会有积极的作用。冬至到来,我们长大了一岁,让我们静静地感受即将到来的冬至的气息!让我们痴迷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氛,记住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传统文化遗产。 1/ 1

冬至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三篇参考_演讲稿

冬至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三篇参考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九年级(2)班xx 。 今天我国旗下发言的题目是《冬至习俗》。 今天(12月21日)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冬至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是万物静寂、一元复始的节令,先民们相信只要人与自然同步感应,人们就会获得新的生机。因此,人们要一起吃热乎乎的饺子、圆子,祛除寒意;妇女为家中的老人奉上新鞋履,称为"履长至";其意义是帮助老人过冬,并让他们以新的步履与时俱进,延年益寿;帝王祭天、民间祭祖,祈望来年能风调雨顺、人人能安康吉祥...... 过完冬至,一年一度的元旦就接踵而来了,我们很快就要进去20xx年啦,最后祝同学们在新的一年开开心心,健康成长! 冬至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二: 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1 / 4

今天是12月21日,是24节气中的冬至。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进入冬至,一年当中最冷的日子就要来了,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做好冬季保暖工作,注意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睡眠,少吃生冷食物,为期末复习学习和即将到来的考试打好身体健康基础! 冬至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三: 老师、同学们: 这个星期的星期三(12月21日)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说起冬至,有些同学嘴馋了,因为这一天,按照习俗,家家户户是要吃汤圆的。 冬至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2 / 4

关于冬天的温暖演讲稿

关于冬天的温暖演讲稿 随着天气渐渐地变冷,冬天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冬天演讲稿,方便大家学习。 冬天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搞好冬季校园安全,创建文明和谐校园。 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都只有一次。注意安全,就是善待和珍惜生命,随着天气渐渐变冷,冬天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为了搞好校园冬季安全,为我们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安全保证,请全校同学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 一、交通安全冬季有时道路结冰,路面较滑,有时还有大雾天气,加上冷空气,使人体关节的灵活性较差,反应相对缓慢。所以在上学、放学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 二、校内安全在校内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游戏,不追逐打闹。打扫卫生时,清洁用水不要滴撒在路面上,更不能随意乱倒。同学们上下楼梯要有序,要养成上下楼梯靠右行走的良好习惯,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

三、消防安全冬季,天干物燥,火灾隐患很大,大家要自觉做到: 不带不玩打火机,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以免发生意外。在教室里,不得擅自使用电器设备。放学之后,请随手关掉电器。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安全的港湾,和谐的乐园! 冬天演讲稿2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惜生命,注意安全》。校园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利益,关系到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切身利益,可往往有的同学认识不到这一点,随便在校园打闹、在上体育课时不按老师的要求去活动,甚至还有的放学后在楼梯故意拥挤等等,这样很容易造成无为的伤亡,一旦悲剧发生,就会给家庭带来伤痛,给自己造成损失或影响学习。这样的惨痛教训是不少的。 同学们,校园是我家,安全靠大家!为了创建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为了大家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_计算间距大寒日、冬至日的区别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_计算间距大寒日、冬至日的区别 1.改变过去全国各地一律以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而采用冬至日与大寒日两级标准日。过去,我国有关文件曾规定“冬至日住宅底层日照不少于一小时”。从表1 反映的实施情况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大、中、小城市均未达到这个标准。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前后首层有一个月至两个月无日照,东北地区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日照遮挡到三层、四层。这些城市若适当提高日照标准,仍不可能达到首层住宅冬至日有日照的要求,更达不到冬至日日照标准,因而,无法以冬至日为标准日,而只能采用第二档次即大寒日为标准日。据此,本规范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国际上许多国家也都按其国情采用不同的日照标准日:原苏联北纬58°以北的北部地区以清明(4 月5 日)为日照标准日(清明日照3 小时),北纬48°~58°的中部地区以春分、秋分日(3 月21 日、9 月23 日)为标准日,北纬48°以南的南部地区采用雨水日(2 月19 日) 为标准日(参照前苏联建筑规范СНИПⅡ一6075);原西德的标准日相当于雨水日;欧美、伦敦采用的标准日为 3 月 1 日(低于雨水日,高于春、秋分日)等,所以,采用冬至日与大寒日两级标准日,既从国情出发,也符合国际惯例。 2.随着日照标准日的改变,有效日照时间带也由冬至日的9 时至15 时一档,相应增加大寒日8 时至16 时的一档。有效日照时间带系根据日照强度与日照环境效果所确定。实际观察表明,在同样的环境下大寒日上午 8 时的阳光强度和环境效果与冬至日上午 9 时相接近。 故此,凡以大寒日为日照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均采用8 时至16 时;以冬至日为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均为9 时至15 时。 有效日照时间带在国际上也不统一,一般均与日照标准日相对应,如原苏联南部地区以雨水日为日照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为7 时至17 时;的北海道则采用9 时至15 时,其他地区8 时至16 时。 综上所述,本规定按建筑气候分区和城市规模大小将日照标准分为三个档次,即第Ⅰ、Ⅱ、Ⅲ、Ⅶ气候区的大城市不低于大寒日日照 2h,第Ⅰ、Ⅱ、Ⅲ、Ⅶ气候区的中小城市和第Ⅳ 气候区的大城市不低于大寒日日照 3h,第Ⅳ气候区的中小城市和第Ⅴ、Ⅵ气候区的各级城市不低于冬至日日照 h。据此规定,比较各地现行日照间距,(表 1)第Ⅱ、Ⅲ气候区的大中城市大多由现行的接近大寒日日照lh 提高到大寒日日照2h,难度不大;第Ⅳ气候区大城市的日照标准有的保持现行水平,有的略有提高,难度也不大。中小城市的日照标准提高的幅度与大城市提高的幅度有的相当,有的略高一些;第Ⅴ、Ⅵ、Ⅶ气候区的现行日照间距已达到或接近本标准。提高幅度较多的是第Ⅰ气候区中北纬45°以北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其中大城市难度较大一些,但据调查反映,现行日照标准过低,居民反应较大,本规范仅作适当提高是完全必要的,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3. 老年人的机能、生活规律及其健康需求决定了其活动范围的局限性和对环境的特殊要求,因此,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设施要有更高的日照标准,在执行本规定时不附带任何。

传统节日的资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传统节日的资料 篇一: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过程资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过程资料 皇甫小学 皇甫小学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过程资料 篇二: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节日 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人吃"元

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活动有撒灰引龙、熏虫、挑菜、忌针线(以防"扎坏龙眼")等。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寒食节、清明节:祭扫祖坟、踏青游春,忌动烟火。 四月八:相传是释迦牟尼的诞辰日,多有庙会和朝山活动。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来。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的活动,有的地方如青海还有系索(用五色丝线拧成的细绳,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 六月六:亦称“晒虫节”,有“六月六,晒丝绸”的民谚。此日午间晾晒丝、绸、皮、毛等经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虫蛀。还有“翻经会”“晒袍会”等,陕西还有放捞河灯和汲水造酒的活动,有的地区还举行“六月场”活动,青年男女通过对歌、赶表,掷花包形式,寻求恋爱对象。六月六也是布依族和瑶族的重大节日。 七夕节:也叫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一般在当晚摆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计算间距:大寒日、冬至日的区别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计算间距: 大寒日、冬至日的区别 在计算日照间距时,区分了大寒日、冬至日 请问他们的区别在哪? 具体有何规定? 哪个要求更高? 以下是“居住区设计规范的条文说明”的具体内容,希望能解答你的问题。 ======================================== 1.改变过去全国各地一律以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而采用冬至日与大寒日两级标准日。过去,我国有关文件曾规定“冬至日住宅底层日照不少于一小时”。从表1反映的实施情况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大、中、小城市均未达到这个标准。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前后首层有一个月至两个月无日照,东北地区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日照遮挡到三层、四层。这些城市若适当提高日照标准,仍不可能达到首层住宅冬至日有日照的要求,更达不到冬至日日照标准,因而,无法以冬至日为标准日,而只能采用第二档次即大寒日为标准日。据此,本规范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国际上许多国家也都按其国情采用不同的日照标准日: 原苏联北纬58°以北的北部地区以清明(4月5日)为日照标准日(清明日照3小时),北纬48°~58°的中部地区以春分、秋分日(3月21日、9月23日)为标准日,北纬48°以南的南部地区采用雨水日(2月19日)为标准日(参照前苏联建筑规范СНИПⅡ一6075);原西德的标准日相当于雨水日;欧美、伦敦采用的标准日为3月1日(低于雨水日,高于春、秋分日)等,所以,采用冬至日与大寒日两级标准日,既从国情出发,也符合国际惯例。 2.随着日照标准日的改变,有效日照时间带也由冬至日的9时至15时一档,相应增加大寒日8时至16时的一档。有效日照时间带系根据日照强度与日

冬至的演讲稿

升旗仪式上小学生冬至演讲稿——冬至日,成长日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 北风吹着,但是我们不觉得冷,心里暖洋洋的,因为今天是冬至日。冬至,这是一个源 于汉代的节日,在古代,冬至比过年还受人们重视,同时,冬至日还被人们称为“安身静体” 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会互赠好礼,相互拜访,将抛开所有的烦恼,快快乐乐的过完这 一天。 而今天,我们又迎来的冬至,家家户户准备了饺子混沌,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延续下去。过完冬至,意味着人们的年龄将大一岁,在我的眼里,冬至就成了一个成长日,在这一天,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过去,思考我们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靠我们, 所以我们必须勇敢的担起这一职责。对我们来说,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追求进步,才能真 正成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那么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热爱我们的祖国,树立远大的 目标,热爱家庭,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同时,我们还要养成诚实守信,勤俭节 约的好习惯,我相信,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磨练自己,只要我们从身边的每一点小事做起, 我们必将成为一个自强不息,具有远大理想、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接班人。 最后,在这美好的冬至日,在这美好的成长日里,我给大家送去我最真挚的祝福,祝愿 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同学们开开心心,取得好成绩,祝愿天下所有人都平平安安,谢谢大家!篇二:冬至节国旗下讲话 说“冬至”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12月22日)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说起冬至, 有些同学嘴馋了,因为这一天,按照习俗,家家户户是要吃汤圆的。 冬至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早在二千五百多 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 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冬 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 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 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 相沿至今。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 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 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汤圆、长线面的习俗。今天是冬至,希望大家今天也能吃到 热气腾腾的汤圆。我的讲话完毕,谢谢!篇三:冬至演讲稿 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 2015年12月22日凌晨1:11,阳光恰好直射在地球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开始进入白 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是的,明天就是24节气中的冬至。冬至节在我国有2500年的历史。 这一节令在现代人看来,可能仅仅是是划分时间的标记,甚至一个无关紧要的日子;然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计算间距:大寒日、冬至日的区别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计算间距:大寒日、冬至日的区别 在计算日照间距时,区分了大寒日、冬至日 请问他们的区别在哪? 具体有何规定? 哪个要求更高? 以下是“居住区设计规范的条文说明”的具体内容,希望能解答你的问题。 ======================================== 1.改变过去全国各地一律以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而采用冬至日与大寒日两级标准日。过去,我国有关文件曾规定“冬至日住宅底层日照不少于一小时”。从表1反映的实施情况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大、中、小城市均未达到这个标准。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前后首层有一个月至两个月无日照,东北地区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日照遮挡到三层、四层。这些城市若适当提高日照标准,仍不可能达到首层住宅冬至日有日照的要求,更达不到冬至日日照标准,因而,无法以冬至日为标准日,而只能采用第二档次即大寒日为标准日。据此,本规范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国际上许多国家也都按其国情采用不同的日照标准日:原苏联北纬58°以北的北部地区以清明(4月5日)为日照标准日(清明日照3小时),北纬48°~58°的中部地区以春分、秋分日(3月21日、9月23日)为标准日,北纬48°以南的南部地区采用雨水日(2月19日)为标准日(参照前苏联建筑规范СНИПⅡ一6075);原西德的标准日相当于雨水日;欧美、伦敦采用的标准日为3月1日(低于雨水日,高于春、秋分日)等,所以,采用冬至日与大寒日两级标准日,既从国情出发,也符合国际惯例。 2.随着日照标准日的改变,有效日照时间带也由冬至日的9时至15时一档,相应增加大寒日8时至16时的一档。有效日照时间带系根据日照强度与日照环境效果所确定。实际观察表明,在同样的环境下大寒日上午8时的阳光强度和环境效果与冬至日上午9时相接近。故此,凡以大寒日为日照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均采用8时至16时;以冬至日为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均为9时至15时。 有效日照时间带在国际上也不统一,一般均与日照标准日相对应,如原苏联南部地区以雨水日为日照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为7时至17时;的北海道则采用9时至15时,其他地区8时至16时。 综上所述,本规定按建筑气候分区和城市规模大小将日照标准分为三个档次,即第Ⅰ、Ⅱ、Ⅲ、Ⅶ气候区的大城市不低于大寒日日照2h,第Ⅰ、Ⅱ、Ⅲ、Ⅶ气候区的中小城市和第Ⅳ气候区的大城市不低于大寒日日照3h,第Ⅳ气候区的中小城市和第Ⅴ、Ⅵ气候区的各级城市不低于冬至日日照h。据此规定,比较各地现行日照间距,(表1)第Ⅱ、Ⅲ气候区的大中城市大多由现行的接近大寒日日照lh提高到大寒日日照2h,难度不大;第Ⅳ气候区大城市的日照标准有的保持现行水平,有的略有提高,难度也不大。中小城市的日照标准提高的幅度与大城市提高的幅度有的相当,有的略高一些;第Ⅴ、Ⅵ、Ⅶ气候区的现行日照间距已

冬至日包饺子方案

“孩子家长齐动员、欢欢乐乐迎新年”——包饺子活动(范县第二幼儿园2017 年-2018 年上学期) 一、活动意图: 此次活动我们以亲子的形式开展,主旨在让家长和孩子通过共同制作饺子的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感受期末冬至日的节日气氛。更重要的是要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家”的温暖,度过了一个别有意义的冬至日。 二、活动准备: *各班分别分成 6 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各班运用自己熟悉的比赛方式安排包饺子比赛活动。 1、家长:每个组长带一个刀,一个案板,一个擀面杖个。 2、幼儿园:调好的饺子馅,活好面,装饺子馅的盆(每个班至少6个),装饺子的托盆(每个班一个),一次桌布、手套、口罩,酱油、醋(每个班各一瓶) 3、班级:教师当天穿园服(扎马尾)、PPT(幼儿在园活动照片)、 音乐、视频、准备幼儿的碗勺、寝室内的床铺都叠放起来(空出场地煮饺子)

三、活动对象:全园教职员工及家长、幼儿(以班级为单位) 活动时间:2017年12 月22日下午 1、家长务必在2:00 到班。 3、教职员工在2:00 之前准备好活动场地。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四、活动流程: 致词: 首先我们非常感谢各位家长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们今天的亲子活动,谢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期末将至,我们将期末亲子活动与我国的传统美食——饺子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认识,知道饺子的制作方法,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体验劳动的乐趣。临近期末了,我们欢聚在一起开展了以“孩子家长齐动员、欢欢乐乐迎新年”主题,本次亲子活动是“包饺子”。 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活动的流程: (一)欣赏包饺子过程,家长与幼儿一起包饺子。 1、先欣赏包饺子的过程:(事先找一个家长代表或保育员示 范)示范语:“将饺子馅放入皮中央,如果技术不熟练的话,不要放太多

中班国旗下冬至讲话稿

中班国旗下冬至讲话稿 尊敬的老师、小朋友,大家好: 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对,今天是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通常在每年的12月22到23日之间,是我们北半球全年中白天 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我们河南人在冬至这一天有吃饺子的习俗。知道为什么吗? 冬至过后,气候进入最冷阶段。我们俗称“数九”,民间还流传着“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 六九,沿河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小朋友,大家好: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时间在每年的阳历 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 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 出的一个。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日至南,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 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 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不仅是我国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我国古代冬至被当做一个较大的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 “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 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

该庆贺。因此,冬至也是古代例行放假的日子。“冬至所以寝兵鼓,商旅不行,君不听政事。”在冬至这一天,皇帝不听政事,修养军队,并为官员放假,商人及旅客皆闭门不出。 当然,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像我的老家山东,有冬至宰羊、吃水饺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食饼筒、米团、汤圆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我所谈的内容就是这些,在这里提前祝大家节日快乐,谢谢! 尊敬的老师、小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冬至日,成长日”。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冬至日。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 现在,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 看过中班国旗下冬至讲话稿的人还看了:

冬至是传统节日吗

冬至是传统节日吗 冬至是传统节日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 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 日至23日之间。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据记载,周秦 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 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 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 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 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 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 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国旗下讲话

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国旗下讲话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你们知道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初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歌》,想必大家一定还能脱口而出吧。在这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那就是冬至。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 冬至这天阳光恰好直射在地球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开始进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老师们,同学们,下一周即将到来的12月22日,就是我国24节气中的冬至。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已经测出冬至来了,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根据冬至的阴晴冷暖可以预示未来的天气:冬至阴天,来年春旱;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冬至无雨一冬晴;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 冬至过后,各地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自冬至后的第一天到开春,人们习惯数着"九"来衡量天气的变化。“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如今过了

2500多年,在这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冬至仍散发着不可抗拒的 魅力。同学们,不知道以往每年的冬至日你们是怎么过的呢?你们知道冬至这天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我们江南地区,吃汤圆、吃米团是过冬至的传统习俗,冬至的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既然冬至意味着难熬的严冬的到来,人们为何又要大加庆祝呢?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东西方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惊人一致的智慧。在西方,诗人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东方,老子说——物极必反,哀极必兴,否极泰来。是啊,人生的拐点往往在最低点开始攀升,只要我们牢记最可宝贵的希望,就如过了夜最长,昼最短的冬至,尽管气温日降,但毕竟昼渐长,夜渐短,终将春回大地。 但如今,不少同学只记得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忘了 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中华文明养育了我们五千年,历史的印记早已烙在每个炎黄子孙的生命里。当我们追韩剧、追日漫,万圣节送糖果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起活字印刷术,道德经,还有那汨罗江畔的身影?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其中,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为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时期的“逐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唐)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二、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有效日照时间怎么算

一.前言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控制建筑密度和审批建设方案时,通常采用两种标准:日照标准和间距控制标准。其中,日照标准是指大寒日(或冬至日)日照时间数不小于2小时(或1小时);间距控制标准是根据当地规划主管部门规定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指定的比例来控制相邻建筑之间的距离。 日照标准:需要对每一个窗户进行日照分析,计算出窗户的日照时间段。这就需要在日照分析前,测绘出每个窗户的具体位置,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物屋顶的形状,如果数据不正确,就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同时,大寒日日照时间数不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针对纬度比较底的南方来说,规划部门比较容易操作。但对纬度比较高的北方来说,要真正按照日照标准来操作,那大部分北方城市的现有住宅都不满足要求,同时无法进行城市改造,影响城市的发展。 间距控制:主要针对多层建筑,由于其计算规则简单,易于操作,所以国内大部分城市在多层建筑中采用该标准控制。但针对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与面宽的比例比较大,而间距控制只考虑到太阳的高度角,所以相邻建筑之间的距离比较大,不能合理利用空间。 同时,间距控制一般按正南方向的太阳高度角计算。如果邻建筑之间有不同朝向时,间距控制的值就不好确定,所以对高层建筑或多层与高层混合的情况时,就不太适合。 二.日照预评估基本原理 如何将日照标准与间距控制标准相结合,并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需要,按照当地的纬度制定本地区的日照控制标准,已成为规划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日照预评估是采用日照分析的基本原理,既根据当地的经纬度,确定太阳的运行轨迹;同时根据当地规划主管部门制定的间距控制比例,按太阳的运行轨迹,计算出影响建筑的空间范围。 原理图一: 确定在一个拟建地块内,影响客体建筑日照的空间范围。 日照预评估只需要在一张规划图纸上,标记出拟建地块、需要分析的客体建筑及其他控制线。控制线一般指拟建地块建成后,希望地块内的任何建筑,日照影响范围限制在控制线内。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相邻的几个地块之间的相互影响。 日照预评估不需要客体建筑的具体窗户信息和建筑物的高度信息,只需要建筑的基底轮廓线,减少了大量的测绘工作,缩短的审批时间。

新整理 冬至吃汤圆开场 演讲 讲话 致辞 发言稿

冬至吃汤圆 冬至为什么要吃汤圆? 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早起开始忙活,和面,剁馅,调拌准备包饺子,气氛隆重不亚于过年。那时候生活清苦,馅料可没有现在丰富,清一色的白菜,豆腐,粉条,见不着肉腥,但吃得依然香甜。直到现在,有时还怀念白菜豆腐馅的饺子,正如作家阿城所说的蛋白酶退化到了最初阶段,想吃小时候的东西,这是老了的标志,更是思乡的情绪。 《黄帝内经》说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补益气血,为人体提供后天水谷精微。根据国内饺子馅调制方法的不同,也出现了中原饺子、南方饺子、东北饺子等不同的派系。根据不同的烹饪方法分成水饺、蒸饺、煎饺、炸饺、烩饺等不同的类型。根据不同的产地分成中华饺子、俄罗斯饺子、日本饺子、意大利饺子等。体现的是纷繁复杂的物质,是丰富多彩的文化。 冬至吃汤圆的传统习俗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

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冬至日照计算

冬至日照计算 【篇一:某一纬度日照时间计算方法】 某一纬度太阳日照时间计算方法 当天a点所在的纬度bca弧半球日照只有ca弧,则从北极俯视图如下: 近似把地球看做球体,设赤道半径r。 但是,我们不能无视实际情况因素,日出和日落太阳处于地平线, 加上空气散射影响所以日出半小时和日落半小时几乎无日照效果, 应减去1小时;除此之外出平原外的山区有 山体阻挡日光,也会减少日照,如果地处丘陵山区也应减去半小时 左右日照;还有海拔不同,远高于海平面地区日照比接近海平面地 区长。结果,综合考虑冬至时北回归线有效日照在9小时左右。 【篇二:天津市日照分析计算规则-0905】 天津市日照分析计算规则 一、目的 日照分析是指,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部门采用分析软件,在指 定日期进行模拟计算高层建筑对其北侧某一规划或保留地块的建筑、建筑部分层次的日照影响情况或日照时数情况。 日照分析应编制《日照分析报告》,作为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建筑管 理(审核方案、初步设计,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的依据。 本规则适用于拟建高层建筑,多层建筑不作日照分析,根据天津住 宅建筑间距设计标准要求按日照间距控制。 二、日照分析对象、标准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 50180-93)规定:居住建筑全天有效日照时间需满足大寒日2小时,老年人居住建筑 全天日照有效时间需满足冬至日2小时,旧区改建项目全天有效日 照时间需满足大寒日1小时;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版 gb 50096-1999)规定:每套住 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 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 根据《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规定:住宅应充分利用 外部环境提供的日照条件,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 季日照;

杜甫冬至诗词《小至》译文及赏析

杜甫冬至诗词《小至》译文及赏析 小至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译文】 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 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 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注释】 ⑴小至:指冬至前一日,一说指冬至日的第二天 ⑵五纹:指五色彩线。《唐杂录》载,冬至后日渐长,宫中女工比常日增一线之功。添弱线:古代女工刺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就可以多绣几根丝线。 ⑶葭:初生的芦苇。琯: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动浮灰: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浮灰:一作“飞灰”。 ⑷腊:腊月。 ⑸云物:景物。乡国:家乡。 ⑹覆:倾,倒。 【赏析】 由于冬至特定的节气和自然环境,诗人墨客们都会感叹时光与人生,感叹岁末与寒冬,讴歌冬至节。诗圣杜甫《小至》诗中的“小至”,是指冬至日的第二天(一说前一天)。 《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

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全诗紧紧围绕“小至”的时令,叙事、写景、抒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开篇二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是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作者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冬至的诗题紧扣,作为总起。中间两联:“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是分承:颔联,直承首联“冬至”的自然节令特征;颈联,直承冬去春来的景物特征;最后是尾联:“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它以抒情作结。在这无可奈何的情景下,就让儿子取酒来尽饮吧!“事”、“景”、“感”三者烘托,从中可自然地悟出诗人写的只能是“小至”时令,而断非其他什么节候,这正是诗人感受敏锐,立意高远,选材典型,热爱生活的不俗体现,正是:“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了。

关于冬至的演讲稿作文

关于冬至的演讲稿作文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冬至日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冬至的演讲稿作文欢迎阅读 关于冬至的演讲稿作文篇一 20XX年12月22日凌晨1:11阳光恰好直射在地球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开始进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是的昨天就是24节气中的冬至冬至节在我国有2500年的历史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杜甫的《小至》中也有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如今过了2500多年在这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冬至仍散发着不可抗拒的魅力不知道同学们在这个周末有没有吃汤圆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我们江南地区吃汤圆是过冬至的传统习俗冬至的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但如今不少同学只记得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忘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令我们心寒的是瑞安的一些高中学校甚至开展了圣诞节主题班会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

不出妈妈的心”中华文明养育了我们五千年历史的印记早已烙在每个炎黄子孙的生命里当我们追韩剧、追日漫万圣节送糖果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起活字印刷术道德经还有那汨罗江畔的身影? 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感受着冬至的气息我醉心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更热切地盼望每个中国人都能谨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关于冬至的演讲稿作文篇二 北风吹着但是我们不觉得冷心里暖洋洋的因为今天是冬至日冬至这是一个源于汉代的节日在古代冬至比过年还受人们重视同时冬至日还被人们称为“安身静体”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会互赠好礼相互拜访将抛开所有的烦恼快快乐乐的过完这一天 而今天我们又迎来的冬至家家户户准备了饺子混沌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延续下去过完冬至意味着人们的年龄将大一岁在我的眼里冬至就成了一个成长日在这一天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过去思考我们的未来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靠我们所以我们必须勇敢的担起这一职责对我们来说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追求进步才能真正成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那么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热爱我们的祖国树立远大的目标热爱家庭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同时我们还要养成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相信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磨练自己只要我们从身边的每一点小事做起我们必将成为一个自强不息具有远大理想、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接班人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介绍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介绍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介绍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唐)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二、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风俗活动:贴春联、放爆竹、敲锣鼓、吃饺子、拜年。 诗句: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元宵节: 阴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来历: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