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BRDF

合集下载

BRDF测量

BRDF测量
航空航天热物理研究所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DF 测量简介
谈和平 戴景民 谢鸣
表面辐射与双向反射 分布函数
1 概论
2 国外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研究概况 3 国内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研究概况
4 尚待开展的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1 概论
表面辐射传递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辐射传递系数 双向光谱反射分布函数
1 概论
2000年DIEZ【单位13】介绍了用于HIFI
亚毫米吸收度层的BRDF测量。测量波长 为:96.5μm,118.8μm,184.3μm,496μm, 889μm。
3 国内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研究概 况
国内的研究比较落后,只在可见光的 某个波长下,设计了测试装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拥 有测定太阳反射辐射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的成套自动化装置。
探测与控制系统
4 尚待开展的研究内容 和关键技术
高温下材料表面BRDF测试理论研究;
高温试样加热技术研究,对一薄片加热,在
1000℃左右,要保持较好的温度均匀性很难;
宽波段、高能量辐射源研制;
4 尚待开展的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强背景干扰下低噪检测技术研究,由于高
温目标的辐射比反射能量要高几个数量级, 在强背景下探测信号有较大的难度;
Montana
[3] Lockheed Missile & Space Company
[4]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Space
and Communications Group
2 国外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研究概况 [5] TRW Space and Technology Group [6]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Lille, France(法国) [7] Technical Research Center of Finland (芬兰) [8] Aerojet Electron-system Company [9] NASA Goddard

BRDF模型研究综述

BRDF模型研究综述

BRDF模型研究综述作者:周璟然韦巍王成龙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18期摘要本文着重真实感图形学中双边反射分布函数(BRDFs)。

介绍了基础的辐射度和BRDF理论。

分析了几种著名的BRDF模型的物理合理性以及他们所善于渲染的表面。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学辐射度 BRDF理论渲染1 引言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合成数字图像。

真实感图形渲染是计算机图形学的子领域,其目的是合成具有一定真实性的图片。

理想上来说,一个观察者分辨不出真实的物体与真实感图形渲染的图片的区别。

一定程度的真实感可以通过更加细致的物体模型与材质、模仿现实世界的光线与物体所发生的作用来获得。

一个物体的几何形状与其材质基本决定了可见光与其的交互作用。

一种常见的生成真实感图形的方法是使用基于物理的光照模型。

这些模型的大都是在基于光的物理特性以及光如何与物体交互之上提出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给读者介绍真实感图形合成的基础概念,常见著名的几种反射模型以及这几种模型的综合比较。

2 BRDF理论描述物体表面某一点光线反射情况的函数叫双边反射分布函数(BRDF),其数学表达式如下所示:该式的值是在一特定视点下,物体表面x点处反射光的辐射亮度的微分与入射光的辐射照度的微分的比值。

也就是说,BRDF描述了入射光在物体表面某一点反射后出射光的分布情况。

为了使光照模型更具物理真实性,BRDF具有两个性质:能量守恒性以及赫尔姆霍茨互异性。

能量守恒性质说明了能量不可能凭空的产生或者消失。

而在真实感图形合成领域,该性质表明了在物体表面某点反射光的能量值总和不可能大于其入射光的能量值。

该性质可以描述为:第二条性质赫尔姆霍茨互异性,该性质决定了BRDF模型是对称的,将入射角与出射角互换函数值不变:f(x,wi,wo)=f(x,wo,wi)3 BRDF模型在多数应用中,BRDF通常以数学等式的形式出现。

总的来说,BRDF模型可以分为两类:经验模型、物理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科研热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粗糙面 散射 德洛奈三角剖分 微面斜率法 半透明介质层 几何光学近似 光谱学 三维重建 三维模型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14年 科研热词 雪粒径 雪污化物含量 遥感 漫射板 渐进辐射传输 星上定标 定量遥感 塑料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光学测量 phong模型 brdf绝对测量 brdf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科研热词 高光谱图像 非线性端元提取 铝漫反射板 色度 空间信息 流形学习 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器 在轨光谱定标系统 双向反射系数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光谱反射率因数 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光散射 n-findr算法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科研热词 表面辐射特性 电磁波 热辐射 有限时域差分 微结构
推荐指数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科研热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双向反射 误差分析 表面辐射特性 绝对测量 目标与环境特性 散射 微粗糙 太阳热反射涂料 各向异性反射因子 可见光散射 反照率 参量模型 半球反射率谱 半球反射率 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光谱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种空间BRDF的编辑算法

一种空间BRDF的编辑算法

(B DF io e tt o- eat to , hc trs R o fce t a ec ie o ma s S R ) S n ae f h —rme d w i s e DFc ef i s t ahpx l f pa s . t h h o B i n a
储 空 间,但 却达 到 了更 加逼真 的效果 。
1 手工 编辑方 法 . 4
1I 纹理 映射 .
纹 理 映 射 是 将 某 个颜 色 分 配 到某 个 像 素 的
测 量 依 赖 光 线 变 化 的 表 面 和 复 杂 的有 空 问




学 报
和 时 间变化 的真 实世 界 的纹 理是 可行 的L,虽然 2 J 对 硬 件 要 求 比较 高 ,需 要 复 杂 的 测量 装 置 来 实 现 ,工作及 其繁 琐和 复杂 。为缩减 工作量 ,作者 考 虑对 已经采 集到 的数据 进行 编辑 ,但 可用 于编 辑 这些测 量数 据 的工具 却非常 少 ,而且 即使 只是
( t n l a o a r r aal d s iue rc s n , a o a U ie i f f s T cn lg , h n s a u a 1 0 3, hn ) Na o a L b rt yf rl l n tb t Po e s g N t n l nv r t o De n e e h oo y C a g h n n 0 7 C ia i o oP e a Dir d i i sy e H 4
摘 要 :双向反射分布 函数 ( R F) B D 一直是 图形学中物体表面外观表现最通用的 方法 ,空间 B DF是 目前 最优 的一种 B D ,它只 比标 准 R R R F GB纹理 多 占用很 小 的存 储 空 间,

%80%82用于焦平面激光成像雷达的雷达方程

%80%82用于焦平面激光成像雷达的雷达方程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01046)项目作者简介:王天骄(1988-),男,山东蒙阴人。

Email :hellotianjiao@导师简介:孙剑峰(1978-),男,山东平邑人,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激光雷达目标识别跟踪等方面的研究。

Email :hit_sunjianfeng@适用于焦平面激光成像雷达的雷达方程王天骄,孙剑峰,王雪峰,王骐(哈尔滨工业大学 可调谐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摘要:本文推导了一个适用于焦平面激光成像雷达的雷达方程。

该方程以传统的激光雷达方程为基础,使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描述目标,可以更准确的反应目标上各点的光反射情况。

并且讨论了新的雷达方程与原有理论方法之间的关系。

根据得到的雷达方程编写了仿真程序对成像结果进行了仿真计算,针对难以给出解析表达式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使用Phong 光照模型进行参数化处理。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认为该雷达方程能够较好的反应焦平面激光成像雷达的工作情况。

关键词:雷达方程;焦平面;激光成像雷达 中图分类号:NT958.98 文献标识码:AApplicable Lidar Equation to Focal Plane Imaging LidarWANG Tian-jiao, SUN Jian-feng(School of Astronautics,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Abstract :An applicable lidar equation to focal plane imaging lidar is derived. Based on traditional lidar equation, the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i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target, which is more accurate to reflect the reflection of the target surfac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is new lidar equation and the existing theory and method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new lidar equation, a streak tube imaging lidar simulation program is implemented. The Phong lighting model is used to parameterize the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which is difficult to be analytically expressed.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new lidar equation can better reflect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focal plane imaging lidar.Keywords :Lidar equation; Focal plane; Imaging lidar0 引 言激光雷达方程是描述激光雷达系统工作的过程的重要方程。

利用MODIS BRDF和反照率产品进行地表特性的研究共3篇

利用MODIS BRDF和反照率产品进行地表特性的研究共3篇

利用MODIS BRDF和反照率产品进行地表特性的研究共3篇利用MODIS BRDF和反照率产品进行地表特性的研究1利用MODIS BRDF和反照率产品进行地表特性的研究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借助卫星数据对全球范围内的地表进行观测和研究。

其中,MODIS卫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卫星,其可以获取到不同光谱波段的数据,并提供BRDF(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和反照率产品。

这些产品可以用于地表特性的研究,例如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和陆地变化等。

BRDF是指单位入射辐射的方向性,与单位出射辐射的方向和波段相关的比率。

BRDF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表不同方向、不同波段特性的差异,以及光线在地表上的传输和反射。

在利用MODIS BRDF数据进行地表特性研究时,需要注意不同波段的数据差异,尤其是在红外波段,BRDF的反射率会出现较大的影响。

反照率是指入射辐射到达地表后,地表向各个方向散射反射的比率。

反照率产品是反射率的平均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表在可见光波段下的反射特性。

同时,反照率也可以用于计算地表能量平衡和辐射强迫。

在利用MODIS反照率数据进行地表特性研究时,需要注意不同反照率产品间的精度和一致性,以及遥感数据的缺失和噪声问题。

在利用MODIS BRDF和反照率产品进行地表特性研究时,需要结合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例如,可以利用聚类分析对反照率数据进行分类,从而得到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空间分布;也可以利用SVM等算法对BRDF数据进行分类,以了解不同地表特性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总之,利用MODIS BRDF和反照率产品可以有效地了解全球各个地区的地表特性,为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灾害预警等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持。

在未来,随着遥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加高精度和全面的地表特性研究通过利用MODIS BRDF和反照率产品,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全球各个地区地表特性,从而更好地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灾害预警等目标。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及其测量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及其测量




、\\
(射 光 和 测 的 线 向 夹 ,间 是 射 反 )线 被 面 法 方 的 角空 角 入
平面 ( 反射平面) 在被测 面上 的投影和初始面之间的夹

\ 一二 至 ≮i ’ 蕾’ :: :
一 .。
角这理 , 人 和射 “ ” 个 样解 个 反 的 警 被 这 双
二 、 向反 射 分布 函数 ( R F 的 内涵 双 BD )
在 这个 基 本定 义 中 , 键 字 “ 射 ” 关 反 显然 指 的 是入 射 光 在 材 料 表 面发 生 了反 射现 象 。 这里 提 出关键 字 “ 向” 双 的 两种 理解 。一 是 可 以认 为B DF R 的影 响 因子 有 “ 入射
午 琳 . IJ 仝 H 是 日 圳 化 州 。 一 足 则 上 】 仕 儿 lr州 疋 尘 J


义 条件 引进 入 射 平 面 ( 射 平 面 ) 概 念 。 所谓 入 射平 反 的 图 1 双 向反射分 布 函数 原理 图 面 ( 射平 面 ) 指 入 射 ( 射 ) 中心 线 和 被测 面 的法 反 是 反 的
值是随着入射源立体角的变化而变化 的。当假设施照
体 是 不 变 的一 束 平 行 光 , 入 射照 度 是 固定 的 , 是 实 则 这
验 室 标定 B DF 准 板可 以满 足 的条 件 。 外 , 实 验室 R 标 另 在 外 的具 体应 用 研究 中 , 可 以认 为在 一 个 小 的入 射 源立 也
《 规则 反 射 面或 漫射 面 的 光散 射测 量 角 度定 义 》 中
B D 的 准确 定 义 , 是一 个 基 本 的概 念 型定 义 : RF 这 茕光 均 匀 投 射 到 足 够 大 的均 匀 且 各 向 同 性 的 材 料

GIS洪水淹没模拟及灾害评估中的应用

GIS洪水淹没模拟及灾害评估中的应用

GIS洪水淹没模拟及灾害评估中的应用导读:洪水灾害是最频发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生态环境。

近几年来,将GIS技术与RS技术相结合,根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提供的三维数据和遥感影象数据来预测、模拟显示洪水淹没场景,并进行洪水灾害评估,已成为GIS在洪水方面主要研究领域。

1.前言洪水灾害是最频发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生态环境。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水利工程的增加,洪水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仍在加重。

因此,快速、准确、科学地模拟、预测洪水淹没范围,对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防洪城市和行蓄洪区,如果能够预先获知洪水的淹没范围和水深的分布情况,对于预先转移受灾区的生命财产,减少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对于洪水造成的灾害损失进行评估也是非常有用的。

近几年来,将GIS技术与RS技术相结合,根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提供的三维数据和遥感影象数据来预测、模拟显示洪水淹没场景,并进行洪水灾害评估,已成为GIS在洪水方面主要研究领域。

本研究以数字高程模型DEM和RS影象为基础,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试验区洪水河流域的洪水淹没情况。

2.研究区域及数据简介2.1 研究区域地理概括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中上游河段,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流经滇、黔、桂三省(区),上游主流称南盘江,流至庶香双江口与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到广西三江口与柳江相汇合后称黔江。

红水河流域位于东经102°20′-109°30′,北纬23°04′-26°50′之间,流域四周为群山环绕,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高程1450m。

本次实验重点研究范围为红水河流域中的整个龙滩流域及其六个子流域(甲板、平腊、八茂、蔗香、这洞、高车)。

2.2 实验数据本研究采用的基本数据分为空间数据和水文数据以及其他辅助数据。

其中空间数据包括龙滩流域的DEM底图、modis遥感影象底图、省市县行政边界、城市分布图、站点分布图、河网、龙滩流域及其子流域分布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物的方向特征是用来描述地物对太阳辐射反射、散射能力在方向空间变化的,这种空间变化特征主要决定于两种因素,其一是物体的表面粗糙度,它不仅取决于表面平均粗糙高度值与电磁波波长之间的比例关系,而且还与视角关系密切。

描述方向反射不能简单用反射率表述,因为各方向的反射率都不一样。

对非朗伯体而言,它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散射能力不仅随波长而变,同时亦随空间方向而变。

设波长为λ,空间具有δ分布函数的入射辐射,从(θ0,φ0)方向,以辐射亮度L0 (θ0,φ0,λ)投射向点目标,造成该点目标的辐照度增量为dE (θ0,φ0,λ) = L0 (θ0,φ0,λ) cosθ0 dΩ。

传感器从方向(θ,φ)观察目标物,接收到来自目标物对外来辐射dE的反射辐射,其亮度值为dL (θ,φ,λ)。

随着入射方向和方式方向的不同,产生一个函数,则定义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BRDF)的物理意义是:来自方向地表辐照度的微增量与其所引起的方向上反射辐射亮度增量之间的比值。

这样定义的BRDF为什么可以恰当地表达地物的非朗伯体特性呢?
众所周知,在现实世界中投射到地物表面上的辐射能量往往有两部份组成,即来自太阳的直射辐射与天空散射辐射,而传感器在方向上测得的辐射亮度是空间入射辐射场的综合效应,它不仅与该点地物的反射特性有关,而且与辐射环境(即入射辐射亮度的空间分布函数)有关。

为了摆脱辐射环境的影响,我们采取两个措施:其一,设定入射辐射场为δ分布函数,其二,采用比值形式。

这样定义的f 有如下三个特点:
1.与辐射环境无关,它仅与该地物的反射辐射特性有关,并且具有的(Sr)-1 因次。

2.它是θ0,φ0,θ,φ,λ 五个自变量的函数,在2π空间中无论是入射还是反射均有无穷多个方向。

(从概念上说要完整地表达一个物体的非朗伯体特性需要有无穷多个测量数据,而且这组无穷多个测量数据仅与一个具体对象相联系,例如对某一棵树的BRDF测量结果一般不同于对另一棵树的测量结果。

实际上它使得对物体的非朗伯体的描述几乎成为不可能。

所以重要的问题是能否对一类地物建立一种模型,从无穷多个测量数据集中找到一组个数有限的子集,它足以表征这类地物共同的对入射辐射的反射、散射特性,并且它与这类地物的空间结构特征有着稳定的函数关系,我们把这样的特殊子集称之为这类地物的方向谱。


3.这样定义的BRDF,虽然从理论上能较好地表征地物的非朗伯体特性,但在实际测量上困难较大,精确测量dE (θ0,φ0,λ)很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