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学杜荣骞第一章答案

生物统计学杜荣骞第一章答案
生物统计学杜荣骞第一章答案

第八章单因素方差分析

8.1 黄花蒿中所含的青蒿素是当前抗疟首选药物,研究不同播期对黄花蒿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得到以下结果(kg/小区)[47]:

重复播种期

2月19日3月9日3月28日4月13日

1 0.26 0.14 0.1

2 0.03

2 0.49 0.24 0.11 0.02

3 0.36 0.21 0.15 0.04

对上述结果做方差分析。

答:对于方差分析表中各项内容的含义,在“SAS程序及释义”部分已经做了详细解释,这里不再重复。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复习“SAS程序及释义”的相关内容。

SAS分析结果指出,不同播种期其产量差异极显著。多重比较表明,2和3间差异不显著,3和4间差异不显著,1和其他各组间差异都显著。以上结果可以归纳成下表。

变差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 F P

播期间0.185 158 33 3 0.061 719 44 14.99 0.001 2

重复间0.032 933 33 8 0.004 116 67

总和0.218 091 67 11

多重比较:

1 2 3 4

8.2 下表是6种溶液及对照组的雌激素活度鉴定,指标是小鼠子宫重。对表中的数据做方差分析,若差异是显著的,则需做多重比较。

鼠号溶液种类

Ⅰ(ck) ⅡⅢⅣⅤⅥⅦ

1 89.9 84.4 64.4 75.

2 88.4 56.4 65.6

2 93.8 116.0 79.8 62.4 90.2 83.2 79.4

3 88.

4 84.0 88.0 62.4 73.2 90.4 65.6

4 112.6 68.6 69.4 73.8 87.8 85.6 70.2

答:溶液种类的显著性概率P=0.038 5,P <0.05,不同种类的溶液影响显著。其中1、2、5、6间差异不显著;2、5、6、3、7、4间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可以归纳成下表:

变差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 F P

溶液间 2 419.105 00 6 403.184 17 2.77 0.038 5

重复间 3 061.307 50 21 145.776 55

总和 5 480.412 50 27

1(ck) 2 5 6 3 7 4

8.3 人类绒毛组织培养,通常的方法是,向培养瓶中接入大量组织碎片,加入适当的基质使组织碎片贴壁,经过一段时间,将贴壁的组织块浸入到培养基中。下表给出了贴壁的组

织块,其细胞已开始分裂的百分数:

例数基质种类

鸡血浆人血浆鼠尾胶原不加基质

1 4.6 2.6 2.6 0

2 14.6 12.5 11.2 4.5

3 11.1 8.7 1.2 1.1

4 4.7 2.2 1.8 0.04

5 8.8 0.09 0.02 0

6 2.6 4.8 3.4 3.3

7 3.2 5.4 4.0 1.1

对以上数据做方差分析。

答:因为数据是百分数,为了满足方差齐性的要求,需做反正弦变换。这时需要在DATA 步中加入赋值语句,(变量)=arsin(sqrt(y/100))*180 / 3.141 592 65。程序和计算结果如下:options linesize=76 nodate;

data chorion;

infile 'e:\data\exr8-3e.dat';

do colloid=1 to 4;

do repetit=1 to 7;

input percen @@;

y=arsin(sqrt(percen/100))*180/3.;

output;

end;

end;

run;

proc anova;

class colloid;

model y=colloid;

means colloid/duncan;

run;

The SAS System

Analysis of Variance Procedure

Class Level Information

Class Levels Values

COLLOID 4 1 2 3 4

Number of observations in data set = 28

The SAS System

Analysis of Variance Procedure

Dependent Variable: Y

Sum of Mean

Source DF Squares Square F Value Pr > F Model 3 353.750262 117.916754 3.92 0.0208 Error 24 722.841310 30.118388

Corrected Total 27 1076.591572

R-Square C.V. Root MSE Y Mean

0.328584 53.19776 5.48802 10.3163 Source DF Anova SS Mean Square F Value Pr > F COLLOID 3 353.750262 117.916754 3.92 0.0208

基质项的F值为3.92,F的显著性概率P=0.020 8,故拒绝H0。在不同基质中已贴壁的组织块,其细胞分裂的百分数不同。以上结果可以归纳成下表:

变差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 F P

基质间353.750 262 3 117.916 754 3.92 0.020 8

重复间722.841 310 24 30.118 388

总和 1 076.591 572 27

8.4 不同年龄马鹿的下臼齿齿尖高度(mm)如下表所示[48],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推断,不同年龄组之间,下臼齿齿尖高度差异是否显著。

重复年龄/a

2.5

3.5

4.5

5.5

6.5

7.5

8.5

01 16.70 14.53 13.88 11.72 10.30 9.00 10.95

02 18.90 14.50 15.80 12.32 7.90 11.00 8.90

03 16.05 14.85 13.50 11.65 8.55 8.88 11.55

04 15.45 14.20 11.43 12.47 11.12 9.13 10.37

05 14.80 15.22 12.35 12.08 9.35 9.88

06 14.75 11.35 12.30 12.80 7.10

07 14.90 11.28 11.12 8.78 7.60

08 14.85 14.30 10.08 10.15

09 14.70 14.10 8.90

10 14.90 13.65 11.30

11 14.40 11.85 10.58

12 11.15

13 11.60

14 11.17

15 11.15

16 13.15

17 13.78

答:计算结果见下表:

The SAS System

Analysis of Variance Procedure

Class Level Information

Class Levels Values

AGES 7 1 2 3 4 5 6 7

Number of observations in data set = 56

The SAS System

Analysis of Variance Procedure

Dependent Variable: HIGHT

Sum of Mean

生物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考试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分组时,组距和组数成反比。 ×2. 粮食总产量属于离散型数据。 ×3. 样本标准差的数学期望是总体标准差。 ×4. F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是对称曲线。 √5. 在配对数据资料用t检验比较时,若对数n=13,则查t表的自由度为12。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x~N(1,9),x1,x2,…,x9是X的样本,则有() x N(0,1)B.11 - x ~N(0,1)C.91 - x ~N(0,1)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7. 假定我国和美国的居民年龄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人口的1%计 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的标准误() A.两者相等 B.前者比后者大 D.不能确定大小 8. 设容量为16人的简单随机样本,平均完成工作需时13分钟。已知总体标准差为3分钟。 若想对完成工作所需时间总体构造一个90%置信区间,则() u值 B.应用t分布表查出t值 C.应用卡方分布表查出卡方值 D.应用F分布表查出F值 9. 1-α是() A.置信限 B.置信区间 C.置信距 10. 如检验k (k=3)个样本方差s i2 (i=1,2,3)是否来源于方差相等的总体,这种检验在统计上称为 ( )。 B. t检验 C. F检验 D. u检验 三. 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12. 13. 已知F分布的上侧临界值F0.05(1,60)=4.00,则左尾概率为0.05,自由度为(60,1) 的F 14. 15.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N (8,4),P(x < 4.71)(填数字) 四.综合分析题(共60分)

生物统计学(第3版)杜荣骞 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六章参数估计 6.1以每天每千克体重52 μmol 5-羟色胺处理家兔14天后,对血液中血清素含量的影响如下表[9]: y/(μg · L-1)s/(μg · L-1)n 对照组 4.20 0.35 12 5-羟色胺处理组8.49 0.37 9 建立对照组和5-羟色胺处理组平均数差的0.95置信限。 答:程序如下: options nodate; data common; alpha=0.05; input n1 m1 s1 n2 m2 s2; dfa=n1-1; dfb=n2-1; vara=s1**2; varb=s2**2; if vara>varb then F=vara/varb; else F=varb/vara; if vara>varb then Futailp=1-probf(F,dfa,dfb); else Futailp=1-probf(F,dfb,dfa); df=n1+n2-2; t=tinv(1-alpha/2,df); d=abs(m1-m2); lcldmseq=d-t*sqrt(((dfa*vara+dfb*varb)/(dfa+dfb))*(1/n1+1/n2)); ucldmseq=d+t*sqrt(((dfa*vara+dfb*varb)/(dfa+dfb))*(1/n1+1/n2)); k=vara/n1/(vara/n1+varb/n2); df0=1/(k**2/dfa+(1-K)**2/dfb); t0=tinv(1-alpha/2,df0); lcldmsun=d-t0*sqrt(vara/n1+varb/n2); ucldmsun=d+t0*sqrt(vara/n1+varb/n2); cards; 12 4.20 0.35 9 8.49 0.37 ; proc print; id f; var Futailp alpha lcldmseq ucldmseq lcldmsun ucldmsun; title1 'Confidence Limits on the Difference of Means'; title2 'for Non-Primal Data'; run; 结果见下表: Confidence Limits on the Difference of Means for Non-Primal Data F FUTAILP ALPHA LCLDMSEQ UCLDMSEQ LCLDMSUN UCLDMSUN 1.11755 0.42066 0.05 3.95907 4.62093 3.95336 4.62664 首先,方差是具齐性的。在方差具齐性的情况下,平均数差的0.95置信下限为3.959 07,置信上限为4.620 93。0.95置信区间为3.959 07 ~ 4.620 93。 6.2不同年龄的雄岩羊角角基端距如下表[27]: 年龄/a y/cm s/cm n

生物统计学第四版知识点总结

一、田间试验的特点 1、田间试验具有严格的地区性和季节性,试验周期长。 2、田间试验普遍存在试验误差 3、研究的对象和材料是农作物,以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反应作为试验指标研 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各项栽培技术或栽培条件的效果。 二、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结果重演性、结果可靠性、条件先进代表性、目的明确性 三、单因素试验的处理数就是该因素的水平数。 四、例如:甲、乙、丙三品种与高、中、低三种施肥量的两因素试验处理组 合数是? 3因素3水平的处理组合数是? 多因素试验的处理数是各因素不同水平数的所有组合。 五、如进行一个喷施叶面肥的试验,如果设置两个叶面肥浓度,对照应为 喷施等量清水。 六、简单效应的计算 N 的简单效应为40-30=10 在N1水平下,P2与P1的简单效应为38-30=8;在N2水平下,P2与P1的简单效应为54-40=14。 七、平均效应的计算 P的主效(8+14)/2=11; N的主效(10+16)/2=13; 八、互作的计算 N与P的互作为(16-10)/2=3或(14-8)/2=3 九、田间试验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1、系统误差影响试 验的准确性,随机误差影响试验的精确性。2、准确度受系统误差影 响,也受随机误差影响;精确度受随机误差影响。3、若消除系统误 差,则精确度=准确度。) 十、小区面积扩大,误差降低,但扩大到一定程度,误差降低就不明显了。 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增加重复次数来降低误差。小区面积一般在 6-60m2,而示范小区面积不小于330m2 。 十一、通常情况下,狭长小区误差比方形小区误差小。 小区的长边必须与肥力梯度方向平行,即与肥力变化最大的方向平行。一般小区长宽比为3-10:1,甚至达20:1 十二、何时采用方形小区?(1)肥水试验;(2)边际效应值得重视的试验。 十三、一般小区面积较小的试验,重复次数可相应增多,可设3-6次重复; 小区面积较大的试验可设2-4次重复。 十四、将对照或早熟品种种在试验田四周,一般4行以上。目的?(目的是防止外来因素破坏及边际效应的影响。) 十五、算术平均数的主要特征 ?1、样本各观测值与平均数之差的和为零,即离均差之和为0。 2、离均差的平方和最小。 十六、【例3·1】在1、2、3、…、20这20个数字中随机抽取1个,求下列随机事件的概率。 (1)A=“抽得1个数字≤4”;

生物统计学答案 第一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一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1 算术平均数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计算平均数? 答:算数平均数由下式计算:,含义为将全部观测值相加再被观测值的个数 除,所得之商称为算术平均数。计算算数平均数的目的,是用平均数表示样本数据的集中点, 或是说是样本数据的代表。 1.2 既然方差和标准差都是衡量数据变异程度的,有了方差为什么还要计算标准差? 答:标准差的单位与数据的原始单位一致,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地离散程度。 1.3 标准差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变异系数也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变异系数可以说是用平均数标准化了的标准差。在比较两个平均数不同的样本时所得结果更可靠。 1.4 完整地描述一组数据需要哪几个特征数? 答:平均数、标准差、偏斜度和峭度。 1.5 下表是我国青年男子体重(kg )。由于测量精度的要求,从表面上看像是离散型数据,不要忘记,体重是通过度量得到的,属于连续型数据。根据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编制频数分布表。 66 69 64 65 64 66 68 65 62 64 69 61 61 68 66 57 66 69 66 65 70 64 58 67 66 66 67 66 66 62 66 66 64 62 62 65 64 65 66 72 60 66 65 61 61 66 67 62 65 65 61 64 62 64 65 62 65 68 68 65 67 68 62 63 70 65 64 65 62 66 62 63 68 65 68 57 67 66 68 63 64 66 68 64 63 60 64 69 65 66 67 67 67 65 67 67 66 68 64 67 59 66 65 63 56 66 63 63 66 67 63 70 67 70 62 64 72 69 67 67 66 68 64 65 71 61 63 61 64 64 67 69 70 66 64 65 64 63 70 64 62 69 70 68 65 63 65 66 64 68 69 65 63 67 63 70 65 68 67 69 66 65 67 66 74 64 69 65 64 65 65 68 67 65 65 66 67 72 65 67 62 67 71 69 65 65 75 62 69 68 68 65 63 66 66 65 62 61 68 65 64 67 66 64 60 61 68 67 63 59 65 60 64 63 69 62 71 69 60 63 59 67 61 68 69 66 64 69 65 68 67 64 64 66 69 73 68 60 60 63 38 62 67 65 65 69 65 67 65 72 66 67 64 61 64 66 63 63 66 66 66 63 65 63 67 68 66 62 63 61 66 61 63 68 65 66 69 64 66 70 69 70 63 64 65 64 67 67 65 66 62 61 65 65 60 63 65 62 66 64 答:首先建立一个外部数据文件,名称和路径为:E:\data\exer1-5e.dat 。所用的SAS 程序和计算结果如下: proc format; value hfmt 56-57='56-57' 58-59='58-59' 60-61='60-61' 62-63='62-63' 64-65='64-65' 66-67='66-67' 68-69='68-69' 70-71='70-71' 72-73='72-73' 74-75='74-75'; run; n y y n i i ∑== 1

生物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填空 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 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第二章 填空 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 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 A. 身高 B.体重 C.血型 D.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 A. 条形 B.直方 C.多边形 D.折线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B.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C. 正态分布的中位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D.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 4. 如果对各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a ,其标准差( D )。 A. 扩大√a 倍 B.扩大a 倍 C.扩大a 2倍 D.不变 5. 比较大学生和幼儿园孩子身高的变异度,应采用的指标是( C )。 A. 标准差 B.方差 C.变异系数 D.平均数 第三章 12 2--∑∑n n x x )(

生物统计学最新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与第二章概率论基础 1总体:指研究对象的全体,它是由研究对象中的所有单元组成的。总体中包含单 元的数目称作总体容量(或大小)用 N 表示。 2个体: 3样本:是指按照抽样规则所抽中的那部分单元所组成的集合。 4样本含量:样本所包含的单位数用 n 表示,称为样本含量。 5随机样本:总体是唯一的、确定的,而样本是不确定的、可变的、随机的。 6参数: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称为总体参数。常见的总体参数主要有:总 体总和;总体均值;总体比率;总体比例等。 7统计量:反映样本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称之为统计量。统计量是n元样本的一个 实值函数,是一个随机变量,统计量的一个具体取值即为统计值。主要样本统计量有:样本总和、样本均值、样本比率、样本比例等。 8准确性 9精确性 10必然现象 11随机现象:带有随机性、偶然性的现象. 12随机试验:如果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且事先不能肯定会出现哪一个结果,这样的试验称为随机试验. 13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

14概率的统计定义:验后概率,在相同条件下随机试验n次,某事件A出现m次(m ) , 则比值称为事件 A 发生频率。 15小概率原理 16随机变量:在随机试验中所得到的取值具有随机性的量,称为随机变量。 17 离散型随机变量:所有取值可以逐个一一列举 18连续型随机变量:全部可能取值不仅无穷多,而且还不能一一列举,而是充满一个区间. 19标准正态分布: μ=0,σ=0的正态分布 20标准正态变量 21双侧概率(两尾概率):把随机变量X落在平均数μ加减不同倍数标准差σ区间之外的概率称为两尾概率,记做α。 22单侧概率(一尾概率):随机变量X小于μ-kσ或者大于μ+kσ的概率,称为一尾概率,记做α/2. 23贝努利试验:二项试验,满足下列条件:一次试验只有两个可能结果,即“成功”和“失败”,“成功”是指我们感兴趣的某种特征;试验是相互独立的,并可以重复进行n次,在n次试验中,“成功”的次数对应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 24返回抽样 25不返回抽样 26标准误:平均数抽样总体的标准差,标准误的大小反映样本平均数y的抽样误差的大小,即精确性的高低。 27样本平均数的抽样总体:样本平均数的集合构成的一个新总体,

2017福师《生物统计学》答案

一、单选题(共 32 道试题,共 64 分。) V 1. 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A. 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B. 垂直距离最小 C. 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 纵向距离最小 2. 被观察到对象中的()对象称为() A. 部分,总体 B. 所有,样本 C. 所有,总体 D. 部分,样本 3. 必须排除______因素导致“结果出现”的可能,才能确定“结果出现”是处理因素导致的。只有确定了______,才能确定吃药后出现的病愈是药导致的。 A. 非处理因素,不吃药就不可能出现病愈 B. 处理因素,不吃药就不可能出现病愈 C. 非处理因素,吃药后确实出现了病愈 D. 处理因素,吃药后确实出现了病愈 4. 张三观察到李四服药后病好了。由于张三的观察是“个案”,因此不能确定______。 A. 确实进行了观察 B. 李四病好了 C. 病好的原因 D. 观察结果是可靠的 5. 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

A. 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 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 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 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6.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的观察单位或观察次数 B. 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成比代替率 C. 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D. 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作假设检验 7. 总体指的是()的()对象 A. 要研究,部分 B. 观察到,所有 C. 观察到,部分 D. 要研究,所有 8. 以下叙述中,除了______外,其余都是正确的。 A. 在比较未知参数是否不等于已知参数时,若p(X>x)<α/2,则x为小概率事件。 B. 在比较未知参数是否等于已知参数时,若p(X=x)<α,则x为小概率事件。 C. 在比较未知参数是否大于已知参数时,若p(X>x)<α,则x为小概率事件。 D. 在比较未知参数是否小于已知参数时,若p(X

生物统计学(版)杜荣骞课后习题答案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一章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1算术平均数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计算平均数? n 、y i -4 y = _ 答:算数平均数由下式计算: n ,含义为将全部观测值相加再被观测值的个数 除,所得之商称为算术平均数。 计算算数平均数的目的, 是用平均数表示样本数据的集中点, 或是说是样本数据的代表。 1.2既然方差和标准差都是衡量数据变异程度的,有了方差为什么还要计算标准差? 答:标准差的单位与数据的原始单位一致,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地离散程度。 1.3标准差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变异系数也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两者之 间有什么不同? 答:变异系数可以说是用平均数标准化了的标准差。 在比较两个平均数不同的样本时所 得结果更可靠。 1.4完整地描述一组数据需要哪几个特征数? 答:平均数、标准差、偏斜度和峭度。 1.5下表是我国青年男子体重(kg )。由于测量精度的要求,从表面上看像是离散型数 据,不要忘记,体 重是通过度量得到的, 属于连续型数据。根据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编制频数 分布表。 序和计算结果如下: proc format; value hfmt 56-57='56-57' 62-63='62-63' 68-69='68-69' 70-71=70-71' 72-73=72-73' 74-75=74-75: run; data weight; in file 'E:\data\exer1-5e.dat'; 64 6 66 62 64 7 66 5 7 13 4 66 6 6 6 66 64 64 4 6 10 3 6 6 6 7 6 9 6 12 7 6 6 6 6 6 16 4 3 7 6 6 6 6 6 14 2 8 7 6 6 6 6 6 566 7 66 74 64 75 62 6664646469 64 64 66 64 64 64 66 62 726166 64 6 66 66 6661 答:首先建立一个外部数据文件,名称和路径为: 62 6 66 6 7264 62 7 72 E:\data\exer1-5e.dat 。所用的 SAS 程 58-59='58-59' 64-65='64-65' 60-6仁'60-61' 66-67='66-67'

生物统计学(版)杜荣骞课后习题答案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doc

第一章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1 算术平均数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计算平均数? 答:算数平均数由下式计算:n y y n i i ∑ = =1 ,含义为将全部观测值相加再被观测值的个数 除,所得之商称为算术平均数。计算算数平均数的目的,是用平均数表示样本数据的集中点,或是说是样本数据的代表。 1.2 既然方差和标准差都是衡量数据变异程度的,有了方差为什么还要计算标准差? 答:标准差的单位与数据的原始单位一致,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地离散程度。 1.3 标准差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变异系数也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变异系数可以说是用平均数标准化了的标准差。在比较两个平均数不同的样本时所得结果更可靠。 1.4 完整地描述一组数据需要哪几个特征数? 答:平均数、标准差、偏斜度和峭度。 1.5 下表是我国青年男子体重(kg)。由于测量精度的要求,从表面上看像是离散型数据,不要忘记,体重是通过度量得到的,属于连续型数据。根据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编制频数分布表。 66 69 64 65 64 66 68 65 62 64 69 61 61 68 66 57 66 69 66 65 70 64 58 67 66 66 67 66 66 62 66 66 64 62 62 65 64 65 66 72 60 66 65 61 61 66 67 62 65 65 61 64 62 64 65 62 65 68 68 65 67 68 62 63 70 65 64 65 62 66 62 63 68 65 68 57 67 66 68 63 64 66 68 64 63 60 64 69 65 66 67 67 67 65 67 67 66 68 64 67 59 66 65 63 56 66 63 63 66 67 63 70 67 70 62 64 72 69 67 67 66 68 64 65 71 61 63 61 64 64 67 69 70 66 64 65 64 63 70 64 62 69 70 68 65 63 65 66 64 68 69 65 63 67 63 70 65 68 67 69 66 65 67 66 74 64 69 65 64 65 65 68 67 65 65 66 67 72 65 67 62 67 71 69 65 65 75 62 69 68 68 65 63 66 66 65 62 61 68 65 64 67 66 64 60 61 68 67 63 59 65 60 64 63 69 62 71 69 60 63 59 67 61 68 69 66 64 69 65 68 67 64 64 66 69 73 68 60 60 63 38 62 67 65 65 69 65 67 65 72 66 67 64 61 64 66 63 63 66 66 66 63 65 63 67 68 66 62 63 61 66 61 63 68 65 66 69 64 66 70 69 70 63 64 65 64 67 67 65 66 62 61 65 65 60 63 65 62 66 64 答:首先建立一个外部数据文件,名称和路径为:E:\data\exer1-5e.dat。所用的SAS程序和计算结果如下: proc format; value hfmt 56-57='56-57' 58-59='58-59' 60-61='60-61' 62-63='62-63' 64-65='64-65' 66-67='66-67'

生物统计学第一章

《生物统计学》教案授课教师:陈彦云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 第一章绪论 讲述本章教学目标、概述 本课时主要内容摘要: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是运用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有机体开展调查和试验,目的是以样本的特征来估计总体的特征,对所研究的总体进行合理的推论,得到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生物统计学主要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其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提供整理、描述数据资料的可行方法并确定其数量特征;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提供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提供试验设计的原则。生物体计学的发展概况及六组统计学常用术语。 重点内容:生物统计学的概念、内容及作用,常用术语。 第一节、生物统计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统计学(Statistics)是把数学的语言引入具体的科学领域,把具体科学领域中要待研究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它是收集、分析、列示和解释数据的一门艺术和科学,目的是求得可靠的结果。它有许多分支,如工业统计、农业统计、卫生统计等等。 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它是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推断和解释生命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科学。属于生物数学的范畴 第二节生物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生物体计学主要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在试验设计中,主要介绍试验设计的有关概念、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试验设计方案的制定,常用试验设计方法,其中主要有对比试验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方设计,正交设计等;在统计分析中,主要包括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数据特征数的计算、统计推断、方差分析、回归和相关分析等。 生物统计学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1提供整理、描述数据资料的可行方法并确定其数量特征; 2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3提供油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 4提供试验设计的一些重要原则。 第三节统计学的发展概况 由于人类的统计实践是随着计数活动而产生的,因此,统计发展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也就是说距今足有五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但是,能使人类的统计实践上升到理论上予以概括总结的程度,即开始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统计学,却是近代的事情,距今只有三百余年的短暂历史。统计学发展的概貌,大致可划分为古典记录统计

生物统计学(第四版)答案 1—6章

2.2试计算下列两个玉米品种10个果穗长度(cm)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解释所得结果。24号:19,21,20,20,18,19,22,21,21,19; 金皇后:16,21,24,15,26,18,20,19,22,19。 【答案】1=20,s1=1.247,CV1=6.235%;2=20,s2=3.400,CV2=17.0%。 2.3某海水养殖场进行贻贝单养和贻贝与海带混养的对比试验,收获时各随机抽取50绳测其毛重(kg),结果分别如下: 单养50绳重量数据:45,45,33,53,36,45,42,43,29,25,47,50,43,49,36,30,39,44,35,38,46,51,42,38,51,45,41,51,50,47,44,43,46,55,42,27,42,35,46,53,32,41,4,50,51,46,41,34,44,46; 第三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3.3已知u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0,1),试查表计算下列各小题的概率值: (1)P(0.3<u≤1.8);(2)P(-1<u≤1);(3)P(-2<u≤2);(4)P(-1.96<u≤1.96; (5)P(-2.58<u≤2.58)。 【答案】(1)0.34617;(2)0.6826;(3)0.9545;(4)0.95;(5)0.9901。 3.4设x服从正态分布N(4,16),试通过标准化变换后查表计算下列各题的概率值: (1)P(-3<x≤4);(2)P(x<2.44);(3)P(x>-1.5);(4)P(x≥-1)。 【答案】(1)0.4599;(2)0.3483;(3)0.9162;(4)0.8944。 3.5水稻糯和非糯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糯稻纯合体为ww,非糯纯合体为WW,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其F1为非糯杂合体Ww。 (1)现以F1回交于糯稻亲本,在后代200株中试问预期有多少株为糯稻,多少株为非糯稻?试列出糯稻和非糯稻的概率; (2)当F1代自交,F2代性状分离,其中3/4为非糯,1/4为糯稻。假定F2代播种了2000株,试问糯稻株有多少?非糯株有多少? 课后答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c10790917.html,1=42.7,R=30,s1=7.078,CV1=16.58%;2=52.1,R=30,s2=6.335,CV2=12.16%。 第四章统计推断 课后答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c10790917.html,=0=21g,4.5接受HA:≠0;95%置信区间:(19.7648,20.2352)。 4.6核桃树枝条的常规含氮量为2.40%,现对一桃树新品种枝条的含氮量进行了10次测定,其结果为:2.38%、2.38%、2.41%、2.50%、2.47%、2.41%、2.38%、2.26%、2.32%、2.41%,试问该测定结果与常规枝条含氮量有无差别。 【答案】t=-0.371,接受H0:=0=2.40%。 4.7检查三化螟各世代每卵块的卵数,检查第一代128个卵块,其平均数为47.3粒,标准差为2 5.4粒;检查第二代69个卵块,其平均数为74.9粒,标准差为4 6.8粒。试检验两代每卵块的卵数有无显著差异。 【答案】u=-4.551,否定H0:1=2,接受HA:1≠2。 4.8假说:“北方动物比南方动物具有较短的附肢。”为验证这一假说,调查了如下鸟翅长(mm)资料:北方的:120,113,125,118,116,114,119;南方的:116,117,121,114,116,118,123,120。试检验这一假说。 【答案】t=-0.147,接受H0:1=2。 4.9用中草药青木香治疗高血压,记录了13个病例,所测定的舒张压(mmHg)数据如下:序

生物统计学讲课稿

生物统计学

第一章概论 一、什么是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学主要内容和作用? 1、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它是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运用统计方法来认识、分析、推断和解释生命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科学。属于生物数学的范畴 2、主要内容 基本原则对比设计 试验设计方案制定随机区组设计 常用试验设计方法裂区设计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拉丁方设计、正交设计统计分析数据特征数的计算 统计推断、方差分析 协方差分析、回归和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3、生物统计学的基本作用: (1)提供整理和描述数据资料的科学方法,确定某些性状和特征的数量特征(2 (3)提供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 (4)提供试验设计的一些重要原则 二、解释概念:总体、个体、样本、变量、参数、统计数、效应、试验误差 总体:具有相同性质或属性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它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出若干个体所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 变量:变量,或变数,指相同性质的事物间表现差异性或差异特征的数据 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数量称为参数,也称参量 统计数:描述样本特征的数量称为统计数,也称统计量 效应:通过施加试验处理,引起试验差异的作用称为效应 试验误差:误差也称为实验误差,是指观测值偏离真值的差异,可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三、准确性与精确性有何区别? 准确性,也叫准确度,指在调查或试验中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精确性,也叫精确度,指调查或试验中同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的程度。准确性反应测量值与真值符合程度的大小,而精确性则是反映多次测定值的变异程度。(具体在课本第7页) 第二章样本统计量与次数分布 一、算数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形式上有何不同?为什么说它们的实质是一致的?

生物统计学各章题目(含答案)

生物统计学各章题目 一 填空 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 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 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二 填空 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 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 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 A. 身高 B.体重 C.血型 D.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 A. 条形 B.直方 C.多边形 D.折线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12 2--∑∑n n x x )(

最新生物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最新生物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填空 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 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第二章 填空 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 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 A. 身高 B.体重 C.血型 D.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 A. 条形 B.直方 C.多边形 D.折线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B.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C. 正态分布的中位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D.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 4. 如果对各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a ,其标准差( D ). A. 扩大√a 倍 B.扩大a 倍 C.扩大a 2倍 D.不变 5. 比较大学生和幼儿园孩子身高的变异度,应采用的指标是( C ). A. 标准差 B.方差 C.变异系数 D.平均数 12 2--∑∑n n x x )(

生物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量。 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现代推断统计学3 个阶段。 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两类。 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林星s=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如果事件A和事件B为独立事件,则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地概率P (AB) = P(A)*P(B)。 二项分布的形状是由n和p两个参数决定的。 正态分布曲线上,卩确定曲线在x轴上的中心位置,c确定曲线的展开程度。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等于c Wi。 t分布曲线和正态分布曲线相比,顶部偏低,尾部偏高。

统计推断主要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两个方面。

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假设检验首先要对总体提出假设,一般应作两个假设,一个是无效假设,一个是备择假设。 对一个大样本的平均数来说,一般将接受区和否定区的两个临界值写作卩-U a^x_ 卩+U a c x 在频率的假设检验中,当np或nq v30时,需进行连续性矫正。 2检验主要有3种用途:一个样本方差的同质性检验、适应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 2检验中,在自由度df = (1)时,需要进行连续性矫正,其矫正的2 = ( p85 )。 2分布是连续型资料的分布,其取值区间为[0.+ %)。 猪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检验两个纯合亲本的F2代性状分离比是否符合 孟德尔第一遗传规律应采用适应性检验法。 独立性检验的形式有多种,常利用列联表进行检验。 根据对处理效应的不同假定,方差分析中的数学模型可以分为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和混合模型混合模型3类。 在进行两因素或多因素试验时,通常应该设置重复,以正确估计试验误差,研究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在方差分析中,对缺失数据进行弥补时,应使补上来数据后,误差平方和最小。方差分析必须满足正态性、可加性、方差同质性3个基本假定。 如果样本资料不符合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则需要对其进行数据转换,常用的数据转换方法有平方根转换、对数转换、正反弦转换等。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1]O

最新生物统计学课后习题解答-李春喜

。 第一章概论 解释以下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变量、参数、统计数、效应、互作、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准确性、精确性。 第二章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习题 2.1 某地100 例30 ~40 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mol · L -1 ) 测定结果如下: 4.77 3.37 6.14 3.95 3.56 4.23 4.31 4.71 5.69 4.12 4.56 4.37 5.39 6.30 5.21 7.22 5.54 3.93 5.21 6.51 5.18 5.77 4.79 5.12 5.20 5.10 4.70 4.74 3.50 4.69 4.38 4.89 6.25 5.32 4.50 4.63 3.61 4.44 4.43 4.25 4.03 5.85 4.09 3.35 4.08 4.79 5.30 4.97 3.18 3.97 5.16 5.10 5.85 4.79 5.34 4.24 4.32 4.77 6.36 6.38 4.88 5.55 3.04 4.55 3.35 4.87 4.17 5.85 5.16 5.09 4.52 4.38 4.31 4.58 5.72 6.55 4.76 4.61 4.17 4.03 4.47 3.40 3.91 2.70 4.60 4.09 5.96 5.48 4.40 4.55 5.38 3.89 4.60 4.47 3.64 4.34 5.18 6.14 3.24 4.90

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答案】=4.7398, s=0.866, CV =18.27 % 2.2 试计算下列两个玉米品种10 个果穗长度(cm) 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解释所得结果。 24 号:19 ,21 ,20 ,20 ,18 ,19 ,22 ,21 ,21 ,19 ; 金皇后:16 ,21 ,24 ,15 ,26 ,18 ,20 ,19 ,22 ,19 。 【答案】 1 =20, s 1 =1.247, CV 1 =6.235% ; 2 =20, s 2 =3.400, CV 2 =17.0% 。 2.3 某海水养殖场进行贻贝单养和贻贝与海带混养的对比试验,收获时各随机抽取50 绳测其毛重(kg) ,结果分别如下: 单养50 绳重量数据:45 ,45 ,33 ,53 ,36 ,45 ,42 ,43 ,29 ,25 ,47 ,50 ,43 ,49 ,36 ,30 ,39 ,44 ,35 ,38 ,46 ,51 ,42 ,38 ,51 ,45 ,41 ,51 ,50 ,47 ,44 ,43 ,46 ,55 ,42 ,27 ,42 ,35 ,46 ,53 ,32 ,41 ,48 ,50 ,51 ,46 ,41 ,34 ,44 ,46 ; 混养50 绳重量数据:51 ,48 ,58 ,42 ,55 ,48 ,48 ,54 ,39 ,58 ,50 ,54 ,53 ,44 ,45 ,50 ,51 ,57 ,43 ,67 ,48 ,44 ,58 ,57 ,46 ,57 ,50 ,48 ,41 ,62 ,51 ,58 ,48 ,53 ,47 ,57 ,51 ,53 ,48 ,64 ,52 ,59 ,55 ,57 ,48 ,69 ,52 ,54 ,53 ,50 。 试从平均数、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几个指标来评估单养与混养的效果,并给出分析结论。【答案】 1 =4 2 . 7, R=30, s 1 =7 . 078, CV 1 =16 . 58% ; 2 =52.1,R=30 ,s 2 =6.335, CV 2 =12.16% 。

生物统计学(版)杜荣骞课后习题答案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一章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算术平均数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计算平均数 答:算数平均数由下式计算:n y y n i i ∑ = =1 ,含义为将全部观测值相加再被观测值的个数 除,所得之商称为算术平均数。计算算数平均数的目的,是用平均数表示样本数据的集中点,或是说是样本数据的代表。 既然方差和标准差都是衡量数据变异程度的,有了方差为什么还要计算标准差答:标准差的单位与数据的原始单位一致,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地离散程度。 标准差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变异系数也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变异系数可以说是用平均数标准化了的标准差。在比较两个平均数不同的样本时所得结果更可靠。 完整地描述一组数据需要哪几个特征数 答:平均数、标准差、偏斜度和峭度。 下表是我国青年男子体重(kg)。由于测量精度的要求,从表面上看像是离散型数据,不要忘记,体重是通过度量得到的,属于连续型数据。根据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编制频数分布表。 6 66 9 6 4 6 5 6 4 6 6 6 8 6 5 6 2 6 4 6 9 6 1 6 1 6 8 6 657 6 6 6 9 6 6 6 5 7064586766666766666266666462626564656672 6 06 6 6 5 6 1 6 1 6 6 6 7 6 2 6 5 6 5 6 1 6 4 6 2 6 4 6 5 6 2 6 5 6 8 6 8 6 5 6768626370656465626662636865685767666863 6 46 6 6 8 6 4 6 3 6 6 4 6 9 6 5 6 6 6 7 6 7 6 7 6 5 6 7 6 7 6 6 6 8 6 4 6 7 5 96 6 6 5 6 3 5 6 6 6 6 3 6 3 6 6 6 7 6 370 6 770 6 2 6 472 6 9 6 7 6 7 6 66 8 6 4 6 5 7 1 6 1 6 3 6 1 6 4 6 4 6 7 6 970 6 6 6 4 6 5 6 4 6 370 6 4 6 26 970 6 8 6 5 6 3 6 5 6 6 6 4 6 8 6 9 6 5 6 3 6 7 6 370 6 5 6 8 6 7 6 9 6 66 5 6 7 6 674 6 4 6 9 6 5 6 4 6 5 6 5 6 8 6 7 6 5 6 5 6 6 6 772 6 5 6 7 6 2677 1 6 9 6 5 6 5 7 5 6 2 6 9 6 8 6 8 6 5 6 3 6 6 6 6 6 5 6 2 6 1 6 8 6 5 6 4676 6 6 4 6 6 1 6 8 6 7 6 3 5 9 6 5 6 6 4 6 3 6 9 6 2 7 1 6 9 6 6 3 5 9676 1 6 8 6 9 6 6 6 4 6 9 6 5 6 8 6 7 6 4 6 4 6 6 6 9 7 3 6 8 6 6 6 3 3666666667266666666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