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全球化与全球城市理论
从经济全球化趋势看“两个必然”理论的科学性

从经济全球化趋势看“两个必然”理论的科学性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全世界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资本主义在发展的同时也创造着灭亡自身的因素。
《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是依据唯物辩证法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而得出的合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理论仍然具有科学性。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共产党宣言;两个必然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20-0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65年之后的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世界各国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意识形态在国家间交往中起的作用也不再像以往重要。
资本主义不但没有灭亡,反而不断修正和完善,其生产方式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人对“两个必然”的理论提出质疑甚至否定。
随着世事的变迁,宣言中的一些具体结论也许已经过时,但宣言的核心理论——“两个必然”理论,仍然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一、“两个必然”思想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有着坚实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依据。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可以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方面找到依据。
第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尽管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但其总趋势是螺旋式上升不断发展的。
人类历史也符合这个规律,处于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之中。
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就不可能是永恒的。
当资本主义社会走到尽头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被一个比它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就像在历史上不可避免地代替封建社会和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一样。
这个能够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经济地理学教案》课件

《经济地理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导言1.1 课程介绍经济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和空间变化1.3 经济发展与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概念和目标经济发展与区域规划的关系第二章:农业生产与农业地理2.1 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气候和气象条件2.2 农业地理分布和农业区划主要农作物的地理分布农业区域的划分和特征2.3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发展战略农业现代化的含义和技术进步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实施第三章:工业发展与工业地理3.1 工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工业部门的分类和发展趋势工业布局的选择和优化3.2 工业地理分布和工业区划工业地理分布的模式和特点工业区域的形成和发展3.3 工业结构调整与工业升级工业结构调整的动力和阻力工业升级的策略和路径第四章:服务业与服务业地理4.1 服务业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服务业的定义和分类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因素4.2 服务业地理分布和服务业区划服务业的地理分布特征服务业区域的形成和演化4.3 服务业现代化与服务业发展战略服务业现代化的含义和趋势服务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实施第五章: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5.1 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和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和特征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5.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和实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和层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案例5.3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实施第六章:城市发展与城市地理6.1 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理论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城市发展的主要理论6.2 城市地理分布与城市类型城市的空间分布模式不同类型的城市及其特征6.3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七章:交通地理与物流7.1 交通地理的重要性交通系统的基本构成交通地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7.2 交通网络的布局与规划交通网络的类型与布局交通网络的规划与优化7.3 物流产业与物流地理物流产业的定义与功能物流地理的重要性与实践第八章: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8.1 人口地理与人口经济学人口增长的规律与影响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8.2 资源地理与资源经济学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分布资源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8.3 环境地理与环境经济学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影响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发展第九章:国际贸易与地理9.1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地理分布国际贸易的含义与重要性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与特征9.2 贸易模式与贸易影响贸易模式的类型与变化贸易对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影响9.3 国际贸易政策与贸易地理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与工具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第十章:全球化与经济地理10.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与进程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与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地理的影响10.2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策略10.3 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地理研究经济地理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趋势经济地理学在全球化研究中的贡献与展望第十一章:经济地理信息系统(GIS)11.1 GIS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GIS技术的基本原理GIS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领域11.2 GIS数据的采集与管理空间数据的来源与类型GIS数据的处理与管理方法11.3 GIS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空间分析技术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GIS在区域规划与决策支持中的作用第十二章:经济地理学与现代物流12.1 物流系统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物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物流系统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12.2 物流中心与经济地理学物流中心的概念与类型物流中心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12.3 现代物流技术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与特点现代物流技术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第十三章:经济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1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核心要素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目标13.2 经济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经济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贡献经济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应用13.3 可持续发展策略与经济地理学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类型与实施经济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策略制定与评估中的作用第十四章: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创新体系14.1 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与特征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特点与功能14.2 经济地理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经济地理学对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的贡献经济地理学在区域创新体系研究中的应用14.3 区域创新策略与经济地理学区域创新策略的类型与实施经济地理学在区域创新策略制定与评估中的作用第十五章:经济地理学未来展望15.1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势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的理论方向经济地理学实践应用的新领域15.2 跨学科研究在经济地理学中的重要性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与意义跨学科研究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15.3 经济地理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经济地理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经济地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经济地理学教案》PPT课件的十五个章节内容,涵盖了经济地理学的多个方面,包括农业生产与农业地理、工业发展与工业地理、服务业与服务业地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发展与城市地理、交通地理与物流、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地理、全球化与经济地理、经济地理信息系统(GIS)、经济地理学与现代物流、经济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创新体系,以及经济地理学未来展望。
第一章 发展社会学

2、第二阶段
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现代化研究进入第二 个热潮。 这一时期研究有三个明显特征: A 、现代化研究逐渐具有了独立的学科地位。 B 、重心向中国的现实问题移动。 C 、多学科的合作性。
三、发展社会学的基本内容 1、探讨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如社会分化与整 合,城市化,理性化等。 2 、探讨现代化的进程,如世界现代化的历 史进程,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历程等。 3 、探讨发展与现代化的模式。
一、发展与现代化研究的兴起
1、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的研究 当时的一些古典社会学家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现代 化进程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涂尔干:
社会的发展就是传统向现代过渡
传统社会 机械团结
几乎没有什么分化, 相互依赖程度很低, 社会纽带松弛,集体意识 和集体信仰主宰一切,没 有个人意识可言。
发展社会学
课 程 安 排
学科基础——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发展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发展历程——第三章 世界现代化进程 第四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 发展内容——第五章 发达的经济 第六章 社会分化与整合 第七章 城市化 第八章 世俗化与理性化 第九章 政治发展 第十章 公正 第十一章 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 发展模式——第十二章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与模式 第十三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十四章 中国社会发展的合理模式
现代社会 有机团结
高度的社会分工,紧密地 相互依赖,个人具有更大 的独立性和个性,不再淹 没于集体意识之中。
学校
企业
家庭
韦伯:理性化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最大的不同是,传统社会中 的理性化成份不占主导地位,现代社会理性成份 占主导地位。西方现代文明过程的核心就是“合 理化”,包括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性等。
城市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

03
智慧城市的建设与 发展
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城市 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改善居民的 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社会学的创新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规划与管理
01
探讨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的全过程。
新韦伯主义城市理论
01
新韦伯主义城市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欧洲兴起的城市社 会学理论流派,以雷克斯、摩尔等人为代表。
02
该理论主张从韦伯的理性化理论出发,研究城市社会的结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制度和文化等方面。
新韦伯主义城市理论强调城市社会的分层、权力和制度对城市
03
发展的影响,以及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理性化过程。
健康城市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01
健康城市的理念与发 展趋势
介绍健康城市的理念、发展历程及未 来趋势,强调健康城市建设在公共卫 生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02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 挑战与对策
分析当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面临的挑 战,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医 疗资源分布不均等,提出相应的对策 和建议。
03
健康城市与公共卫生 体系的互动关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迁移的增加 ,不同文化在城市中交流融合,形成多元 文化的格局。
Part
03
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初在美国 芝加哥大学形成的社会学流派,
以帕克、伯吉斯等人为代表。
该学派主张从城市生活的各个方 面入手,研究城市社会结构、城 市社会问题以及城市发展与变迁
韧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地理学绪论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 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 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 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山海经》全书 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 32650 字。共 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 4篇。
《禹贡》是《尚书》(一作《书经》,简称 《书》)中的一篇。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 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 《禹 贡》所说的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 豫、梁、雍。
作用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大致可分为: 史志描述 商业地理研究 经济地理学研究
史志描述
国内的《山海经》 《禹贡》 《五藏山经》 希腊的《地理学》 春秋战国以后东汉史学家班固(32—92)主编
的《汉书》中包括《地理志》和《食货志》 《宋史》和《明史》编写时,所列食货志
第十一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 第一节 汽车工业 第二节 电子工业 第三节 服务业
第十二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影响 第一节 新的国际分工格局 第二节 全球化与当地化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
第十三章 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公司(企业)调查及分析方法 第二节 经济地理区域及部门分析方法 第三节 经济地理信息系统
源的利用,以及世界经济的
版(1994)
分布和扩张。
马西(D.Massey),《劳动空
8.经济空间是经济的社会
间分工:社会结构和生产地理》
关系差异和相互关联的产物。 第二版(1995)
归纳总结:
1.多数学者的观点可综合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 动的空间方面;
全球化时代国际大都市城市中心的发展——国际经验与借鉴

摘要:文章对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大都市城市中心的经济特征和空间特征进行了总结,进而指出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大都市的城市中心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与蜕变当中,这种发展的蜕变过程是应对全球化的动态表现,并由此对上海城市中心的发展提出了经验借鉴。
Abstract:City centers are global functional core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es. After case studies the paper summarizes economical and spacial characters of the city cent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Then, by looking through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city centers, the paper gets that the continuing developing and changing processes ar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globalization and different emphases are put on the development. In the en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center of Shanghai are brought out.关键词:全球化;国际大都市;城市中心Keywords:Globalization;International Metropolis;City Center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
它通过全球金融市场的整合,商品和服务产品的全球分布,以及劳动分工在全球层面的重组和扩展.使城市成为世界经济的全球或区域节点,从而深远地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
全球城市区域:我国国际大都市的生长空间

球化趋努不断增强 了这些全球城市区域的吸 引力 。 在许
多国家 , 主要为国内市场进行生产的公司都 发现 自己面
I 9 地 理 /规 划 学 享 A In So t在 丢 国加 州 戈学 洛 { 矾 铲校 共政 笠 与吐 套 铲 帅 年 I c c t ; 宽 学 院 举 办 T 全球 城 下 区域 学 术会 议 与 会 3 0占学 者 、官 商 企 业 京 、社 玉领 曲 对 全 城 5 球
为 主要特征 的新一轮增 长的展 要素及其产 业的地 区集聚步伐 明显
加快 。 目前 ,外商直接投 资的流向正出现北移 ,尤其是
日韩及欧美 等跨国 公司纷纷 在北京设 立研 发机构 ,而 且 珠三角 和长 三角 的一些制 造业企 业开始 向环 渤海地 区转移 。 尽管 与长三角和珠 三角相 比, 京津冀地区资源 要素的 集聚规模 及其所 占比重还不 是很高 ,但增长势 头迅猛 。 0 5 上半年 ,京 津冀实际利用外 资的增 长 20 年 速 度最高 ,达到 2 .4 ( 3 2 % 长三角 和珠 三角的增 速分别 为 1 9 %和 5 3 % ,实际利用外资 占全国的份额为 8 8. .0 )
括曼谷 、 布宦诺斯艾利斯 、开罗 、 雅加达 、 拉各斯 、 墨 西哥城 、里约热内卢 、森保罗 、上海 、德黑兰 经济全
各种经验分析表明 ,全球化的影响波及很广泛的城
市地 区,而不仅仅是城市本身 。 就是说 .很 多全球化 也
活动是在通常所说的主要全球城市之外开展的 。 多斯 霍 ( oo )在 费城的研究中 ,认识到大都市地 区更为广泛 Hds
争 与发展现 象 。
实力较 为雄厚的二级大中城 市扩展联 合而形成的一种独 特空间现象 I 全球城市区域是现代国际大都市概念在 。 理论及实践上的延伸 , 并越来越明显地成 为国际政 治与
开放互动的世界教案

开放互动的世界教案第一章:全球化的概念与影响1.1 教学目标了解全球化的定义与特点探讨全球化对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影响分析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2 教学内容全球化概述:概念、发展历程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国际贸易、资本流动、产业转移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文化交流、文化冲突、文化融合全球化对政治的影响:国际关系、全球治理、国家主权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什么是全球化?案例分析:全球化过程中的成功与挑战角色扮演:模拟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谈判第二章: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2.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组织的作用与功能探讨全球治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2.2 教学内容国际组织概述: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全球治理现状:全球性问题与治理机制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2.3 教学活动资料搜集:国际组织的作用与功能小组讨论: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案例分析: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积极参与第三章:跨国公司与全球产业链3.1 教学目标了解跨国公司的定义与特点探讨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作用分析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3.2 教学内容跨国公司概述:定义、发展历程、特点全球产业链:概念、构成、发展趋势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投资、技术转移、产业升级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跨国公司的作用与影响案例分析: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成功案例与挑战角色扮演:模拟跨国公司的经营决策第四章: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制度4.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与运作机制探讨汇率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调整4.2 教学内容国际金融市场概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浮动汇率、managed float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工具、调整原因与影响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与影响案例分析:汇率制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模拟操作:外汇市场的交易操作第五章:网络与新媒体在全球化中的作用5.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的定义与特点探讨网络与新媒体在全球化中的作用分析网络与新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5.2 教学内容网络与新媒体概述:定义、发展历程、特点网络与新媒体在全球化中的作用:信息传播、社交互动、商业活动网络与新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社交、购物、娱乐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网络与新媒体的作用与影响案例分析:网络与新媒体在全球化中的成功案例实践操作:新媒体工具的使用与体验第六章: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人文交流6.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人文交流的意义和价值探讨全球化如何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分析国际人文交流在全球化中的挑战与机遇6.2 教学内容国际人文交流的定义与形式:教育、艺术、体育等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冲突与融合国际人文交流的案例分析:国际志愿者项目、文化交流活动等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国际人文交流对全球化的影响案例研究:特定国际人文交流项目的成功经验与挑战角色扮演:模拟国际学生交流活动中的跨文化沟通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全球合作7.1 教学目标认识到全球化带来的环境问题理解全球合作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7.2 教学内容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等全球合作机制: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可持续发展案例:低碳城市、绿色能源等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案例分析:国际环保合作的成功案例与面临的困境实践活动:设计一个校园环保行动计划第八章:国际旅游与文化交流8.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旅游的发展趋势和影响探讨旅游业如何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分析国际旅游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8.2 教学内容国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主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旅游与文化交流:旅游作为文化交流的平台、旅游对文化的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旅游业对文化交流的贡献案例研究:特定旅游目的地如何通过旅游促进文化交流实地考察:访问当地旅游景点,观察旅游业对文化交流的影响第九章:全球教育合作与人才流动9.1 教学目标理解全球教育合作的重要性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教育交流分析全球化对教育体系的影响9.2 教学内容全球教育合作的形式:学术交流、联合研究、国际课程等国际学生流动:留学趋势、留学目的地选择、留学生活全球化与教育改革: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与机遇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全球教育合作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案例分析: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的成功经验与挑战互动活动:与海外高校的在线教育交流论坛第十章:未来世界的开放互动趋势10.1 教学目标预测未来全球化的可能趋势分析开放互动对未来的潜在影响探讨个人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适应与发展10.2 教学内容未来全球化的预测:技术进步、经济格局变化、政治关系等开放互动的新形式:虚拟现实、、物联网等个人适应与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的终身学习、跨文化能力培养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未来全球化的可能性案例研究:开放互动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创新挑战:设计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放互动项目或产品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全球化的概念、影响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各种现象,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