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研究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

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气候条件分析【摘要】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其气候条件对油菜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优势。
本文主要对成都市的气候特点进行了分析,包括温度适宜性、降水条件、日照充足性等方面。
通过分析发现,成都市的气候条件对油菜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具有较高的适宜性。
成都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结论认为成都市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油菜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在发展前景。
在发展建议方面,可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同时加强市场开拓,促进油菜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成都市、油菜产业、气候条件、温度、降水、日照、地理位置、发展前景、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具有悠久的农业历史和丰富的农业资源。
油菜是四川省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也是成都市重要的农业种植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油菜等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油菜产业在成都市的发展潜力巨大。
气候条件对油菜的生长影响深远,了解成都市的气候特点及其对油菜种植的适宜性非常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成都市的气候特点,可以为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文旨在分析成都市的气候条件对油菜种植的适宜性,探讨成都市油菜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为成都市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成都市的气候条件对油菜产业发展的适宜性,并探讨其潜在发展前景以及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通过对成都市的气候特点、温度适宜性、降水条件、日照充足性和地理位置优势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成都市是否具备发展油菜产业的基础条件,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本研究旨在从气候角度深入挖掘成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的潜力,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当地油菜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 正文2.1 气候特点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其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H n n cl r c n e u a ut a S i cs A ul e
湖南农业生态经济 系统能值分析
吴 磊 , 向平 安 。
( . 南农业大 学学 生工作部 , 南 长 沙 402 ; 1湖 湖 118
2 湖南农 业大学 园艺 园林 学 院 , 南 长沙 4 0 2 ) . 湖 1 1 8
摘 要 : 以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 , 应用能值理论和方法, 20 年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研究, 对 08
并对反映系统结构功能的能值指标 以及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进行了深入分 析 , 结果表明 : 湖南农 业生态 经济系统环境贡献率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能值 自给率 比较低 ; 经济能值投入率 、 净能值 产出率 、 环境负载率 、 能值投资率 比较高 ; 可持续发展性能 比较合理。湖南农业要实 现可持续发展应优化能值投入 , 合理利用辅助能, 加快结构调整 , 提高净能值产出率 , 降低环境负载率 , 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
e r I e r n t o ,a d t e e ry i d x w i h c n rf c y t m t cu e a d f n t n n h u ti a l me  ̄ h o y a d meh d n h me g n e h c a e e ts se s u tr n u ci s a d t e s s n b e l r o a
关键 词 :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 能值 ;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11 S8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0600 (0 11— 060 1 — 6X 2 t)706 —4 0
基于能值分析的甘肃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态势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农 业 人 口 20 5 8 5 .6万 人 , 占总 人 口的 7 .7 8 9 %。 土地 总 面积 4 5 4×1 h , 均 1 7 m 其 中 .4 0 m 人 . 5h ,
1 . 9 从 南到北 有北 亚热带 、 4 9 %; 暖温带 、 中温带 三个 气候类 型 ; 东南 向 西北 依 次形 成 湿 润 、 湿 润 、 从 半 半
干旱和 干 旱 四 个 类 型 区。太 阳辐 射 量 为 4 4 8× .3 1 .1 ×1 k / I ・ ) 年 平 均 气 温 4 ℃ , 0 ~6 6 5 0 J ( 1 a , T 4 大 部 分农 区≥ 1 ℃ 的 活 动 积 温在 25 0 ~34 0 , 0 0℃ 0℃
困难 。除河 西、 沿黄 、 引大 等水浇 耕地 区域 和陇东旱
作农业 区相对 可作 为技 术 最 大 开发 区外 , 它 区域 其 均 为地 缘 、 自然 差异较 大 的不 连 片 区域 , 农业 人 口占 7 .7 8 9 %。因此 , 如何 实 现 甘 肃农 业 的 可 持续 发 展 ,
维普资讯
第2 5卷第 5期
20 0 7年 9月
干 旱 地 区 农 业 研 究
Ag i ulu a s a c n t e Ar d Ar a r c t r l Re e r h i h i e s
Vo. 5 NO 5 12 . Se t 2 0 p .0 7
基 于能 值分 析 的甘 肃农 业 生态 经 济 系统 发展 态 势及 可 持续 发 展对 策
张 希 彪 2 ,
(. 1 陇东 学 院 生 命 科 学系 , 肃 庆 阳 7 50 ; 甘 4 0 0
三农问题研究指导书

三农问题研究指导书第一章:三农问题概述 (2)1.1 三农问题的定义与内涵 (2)1.1.1 定义 (2)1.1.2 内涵 (2)1.2 三农问题的历史演变 (3)1.2.1 计划经济时期 (3)1.2.2 改革开放初期 (3)1.2.3 21世纪初 (3)1.3 三农问题的现状与挑战 (3)1.3.1 现状 (3)1.3.2 挑战 (3)第二章:农村经济发展 (4)2.1 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机制 (4)2.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4)2.3 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融合 (5)第三章:农业生产与科技创新 (5)3.1 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5)3.2 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径与策略 (6)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6)第四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7)4.1 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7)4.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7)4.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与实践 (7)第五章:农村金融与投资 (8)5.1 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8)5.2 农村投资政策与投资效益 (8)5.3 农村金融与投资风险防范 (9)第六章:农村社会治理 (9)6.1 农村社会治理的内涵与目标 (9)6.1.1 内涵 (9)6.1.2 目标 (9)6.2 农村社会治理的模式与路径 (10)6.2.1 模式 (10)6.2.2 路径 (10)6.3 农村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10)6.3.1 政策引导与实践 (10)6.3.2 社会参与与实践 (10)6.3.3 创新引领与实践 (11)第七章:农村教育与文化传承 (11)7.1 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11)7.1.1 农村教育发展现状 (11)7.1.2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11)7.2 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策略 (11)7.2.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1)7.2.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1)7.2.3 提高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12)7.3 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 (12)7.3.1 挖掘农村文化内涵 (12)7.3.2 创新农村文化传承形式 (12)7.3.3 加强农村文化教育 (12)第八章: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 (12)8.1 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12)8.2 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措施 (13)8.3 农村环境治理的技术与实践 (13)第九章:农村扶贫与社会保障 (13)9.1 农村扶贫政策的演变与效果 (13)9.1.1 农村扶贫政策的演变 (13)9.1.2 农村扶贫政策的效果 (14)9.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14)9.2.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14)9.2.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14)9.3 农村扶贫与社会保障的协同推进 (15)9.3.1 加强农村扶贫与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 (15)9.3.2 创新农村扶贫与社会保障模式 (15)第十章: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15)10.1 三农问题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5)10.2 三农问题研究的理论创新 (16)10.3 三农问题政策建议与实践摸索 (16)第一章:三农问题概述1.1 三农问题的定义与内涵1.1.1 定义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陕西省商洛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摘
要 : 用能值分析理论 与方法对陕西省 商洛 市农业 生态经济 系统 的能值流进行 了研 究, 应 通过计算典型 能值指标 , 与
其他地 区进行 了对比。分析结果表 明 : 商洛市生产效率 和开发程度较低 , 仍处 于传统农 业阶段 , 但是具有较 强的可持 续发展
能 力和 开 发 潜 力 , 因此 , 增加 农 业 系统 的 能 值投 入 。 应 关键 词 : 业 生 态经 济 系统 ; 农 能值 分析 ; 可持 续 发展 ; 西省 商 洛 市 陕
能值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把以物质 、 能量
以及信息等形式存在的含能量物质全部转化为用太阳能 值表达的能值形式 , 把物质或能量形式转换成太 阳能值
的公 式 为 :
M = r×B
业、 林果业 、 畜牧业和水产业 的能值 产出。( ) 5 能值指标
体 系 的建 立 和 分 析 。根 据 能值 分 析 表建 立 能值 指 标 体
表 1 20 商 洛 市 农 业 生 态经 济 系统 的 能值 投入 07年
注 : 表示太阳能、 风能 、 雨水化学能和雨水势能是同样气候 、 物理作用引起 的不 同现象 , 地球 为避免重复计算 , 只计其 中能值投 入量最大的 项 ; 表示原始数据单位为 g 。
中图分类号 :0 2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1 8 8 (0 2 0 0 9 0 F6. A 10 — 5 1 2 1 )5— 11— 5
Ana y i fEn r y o rc lur lEc - c n mi l ss o e g Ag iu t a o— e o o c f
多 。 , 大大丰富了能值理论的实证分析 , 尤其是在农业
生态 经济 系 统 中 的研 究 。我 国学 者 对 省 域 、 ( 区、 市 地 自治 州 ) 。 ] 区 ( 、 ) 9 各 级 区 域 以 及 各 流 ¨。 、 县 旗 N 作 为边界 的农 业 生态 经 济 系 统 做 了 相 当 的研 究 , 然而, 当前对 山间盆地 农 业 生 态经 济 系 统 的研 究 还 很 较
江西省几种常见农田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基于余江县农科所的试验

e c o l o g i c a l e c o n o m i c r e io g n o f P o y a n g l a k e , a n d t h e n e v l a u a t e d i t w i t h c o r r e l a t i v e i n d e x o f e m e r g y t h e o r y , s u c h
o g y , E c o l o g y a n d G e n e t i c B r e e d i n g , Mi n i s t y r o f E d u c a t i o n ,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4 5,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Ba s e d o n e me r g y t h e o y r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me t h o d o l o g y, t a k i n g t h r e e f a r ml a n d e c o s y s t e ms a s t he
江西省 几种常 见农 田生态 系 统 的能值 分析
— —
基 于余 江 县 农 科 所 的试 验
王淑彬 , 刘彬彬 , 黄 国勤
( 江西农业大学 生态科学研究 中心/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 育种教 育部重点实验室 , 江西 南 昌 3 3 0 0 4 5 ) 摘要 : 以江西省常见的 3种农 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 采用能值分析 的相关理论 , 结合生态学研究方法 , 分析 了各 农 田生态 系统 的能值投入产 出能值 , 并引入能值分析 的能值 自给率 、 环境负载率 、 能值投入率 、 净能值 产出率 、 购 买能值率 、 系统生产优势度 和系统可持续能值指标 相关指标对其 进行评价 。结果表 明 , 绿肥一甘蔗 +大豆农 田 生态系统能值利用率经济效益较高 , 但是要求具有较 高的管理水平 ; 冬 闲一早稻一 晚稻农 田生态系统 , 自然资源
基于能值分析的赤水市生态修复项目区土地支撑能力变化研究

街 道办 事 处 和 复 兴 " 大 同 " 天台 三 个 镇 ! 人 口 1""’’ 人$ 项目 区地 处贵 州高 原向 四川 盆地 的过 渡地 带!地 形起 伏 多 变 !沟 深 坡陡 ! 切割 强 烈 !且 土 壤 发 育以 紫
收稿日期’ ")) " +)&+"*
作者简介! 白利妮 % !,&- !&! 山西人 ! 福建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 ! 硕士 ! 研究
#&&$ 年 开 始实 施 监测 ! 截 止到 #&&0 年 $# 月 结 束 $
通过 对赤 水市 生态 修复 工 程实 施前 后 土地 支撑 能力 的比 较研 究!对 合 理配 置土 地利 用 结构 !实 现资 源结 构与 农业 生产 结构 之间 的 平衡 !改 善生 态环 境! 实现 农村 经济 增长 !协 调生 态效 益" 经济 效益 和 社会 效益 具有 重要 意义 $
色土 为主 !土层 较薄 !质 地疏 松 !水 土流 失严 重! 水土 流失 面 积曾 达 4’%+%23#! 占土 地 总面 积 的 %0+’5!年 均侵 蚀 土壤 ’#’+%6 万 !7 侵蚀 模 数 061"!823#’ 年 !生 态环 境恶 化$ 气候 属中 亚 热带 湿润 季风 ! 年均 气温
第 " 卷第 % 期 # && ’ 年 $& 月
黄山学院 学报 !" # $% &’( " )(* # & %+ , - &% . /% 012 $, 034
()*+" !,-+% -./+# && ’
退耕还草区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动态分析——以甘肃省镇原县北庄村为例

某种资 源 、 品或劳 务 的能 值 就是 其形 成 过程 产
直 接或间接应 用的太 阳能 总量 【 6。可 以利用 各类 5] .
起 到了积极 的作 用 。本文 运用能值分 析方 法对甘肃
省镇原 县北庄村 退耕前后 的农 业生 态经济 系统 的能
能量之 间 的特 定 转 换 关 系 即能 值 转 换 率 ( meg E ry
及退耕还 草 的面 积和补助 粮款 的发放情 况等 。 ( )编 制能值分析 表 2 利用 能值转 换率 E r me—
地 区是一个 生态和经济 非常 脆弱 的地 区 ,9 9年 国 19
年均降水 量 4 3 8mm, 霜期 1 0d左 右 , 一个 0 . 无 3 是
以种植业 为主 的农 业县 。镇 原县北 庄村位于 陇东第
二 大塬屯字 塬西南 部 , 村既 有 塬地 , 有坡 耕地 , 该 又 为陇东 比较 典 型的村 落 。该村 有 人 口 2 9人 , 地 4 耕
年 ) 庄村农业 生产投入 和产 出的各项物质 、 北 能量 以
统 的影 响 , 以期为 退耕还草工 程实施提 供参 考 。
1 研 究 区域 概况 与研 究 方 法
1 1 研 究 区 域 概 况 .
镇原 县地处甘 肃省 庆 阳市 西南 部 , 黄 土高 原 属
沟壑 区 , 内平 均 海拔 15 0m, 2 境 0 辖 4个 乡 镇 , 6 29
t nfr t) 把 不 同类 型 的 能量 转 化 为 同一量 纲 r s mi , a o y
量流 、 物质 流和价 值 流的数 量 动态 及其 相 互 关 系进
行分析 , 讨退耕 还草工 程 对 区域农 业 生 态 经 济系 探
的太 阳能值 (e) 在此 基础 上进 行 研究 工 作 。本研 sj , 究 以甘 肃省 镇 原 县 北庄 村 农 业 生 态 经 济 系统 为对 象, 具体 步骤 如下 : ( )资 料 调查 收集 面 上 调 查 ( 计 局 、 业 1 统 农 局、 镇政府 等部 门) 退耕前 (9 8年 ) 19 和退 耕后 (0 4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ersl h w dta i i unPoic . h E Ck p ee s f m 1 1 h u sso e tnSc a rvne teA P et nrae r . 2×1 sj o2O e t h h i o 0 e t . 1×l sj h i df m te 0 e.T eye o l r h
持 续发 展 。
关键 词 : 川 省 ; 业 生 态 环境 ; 态 系统 ; 四 农 生 能值 分 析 中 图分 类号 : 7 . X11 1 文 献 标识 码 : A
Eme g ay i fAg i u t r lEc — c n mi y tm n S c u n Pr v n e r y An l sso rc lu a o— e o o c S se i i h a o i c
u a a o o c n S c u n Pr vn e I c e s t gh n fL b u e v c x o r rll b rf r e i i h a o i c . n r a e sr n t e s o a o r s r i e e p  ̄. Ma e t e mo to y r p w ra v n a e n e k h s fh d o o e d a t g s i
S c u n a r u t r l y t m o t u d t n r a i g ma n y b c s e f h c e sn fL v so k p o u t n .T eg o t f g i ih a gi l a se c n i e i c e sn i l e a u d o e i r a i g o i e tc r d ci s h r w h o r— c u s n o t n o a c l r lp o u t n i i o g n c s ro sy h r p s d t a : g c l r lr sr c u n l c n i u u t a r d c i s“ n r a i ” e u l .T e p o o e h t a r u t a e tu t r g wi o t e,a d f r sr u o i i u i l n n o e t y,a i l u — n ma s h
cunPoic yteme o f m rya a s ,df e n acltdtecne t f a CosE rypr esn A P . h a rvneb t do eg n l i e n da dclua oc p o r rp meg e r ( E C) h h e ys i e h F m p o
步发展 , 大力发展 养殖业。充分 开发 四川农村的劳动力资 源, 进一步加 大劳务输 出; 充分发挥 四川省 的水 电优 势 , 大 农 业 的科 技 含 量 , 加 发展 高 能值 品位 农 产 品 , 而 增 强 四 川 省 农 业 的发 展 竞 争 力 , 进 农 业 生 态 环 境 的 可 从 促
第3 5卷第 1 期
21 0 0年 1 月
ENV田融 0N
环 境 科 学 与 管 理
NTAL SC玎 E AND ANAGE 口 M
Vo. 5 1 1 3 N
Jn.2 1 a 00
文章编 号 : 7 6 3 ( 0 0 O —0 3 -0 1 4- 19 2 1 ) 1 1 1 4 6
四川省 农 业 生态 经 济 系统 的能值 分 析 研 究
潘安 , 胡丽慧 , 勇 唐
( 西华师范大学 , 四川 南充 6 70 3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 结合 四川省 区域的 实际情况 , 用 H. d 运 TO mn的能值分 析方 法对 四川省农 业生态 经济 系统进行 分析。
定义 了人均农产品能值年 占有量( E C 的概 念。研 究表 明四川省人 均农产品 能值 占有量持续增加 , A P) 本地 可更 新农产 品的增 长主要靠畜牧业的增长 , 农业增产“ 油化” 象严 重。建议 : 石 现 调整 农业 内部结构 , 保持种植 业稳
Pa n An, i u , n n Hu L h i Ta g Yo g
( hn s N r l nv rt , a cog67 0 ,C ia C iaWet o i s y N nh n 3 0 2 hn ) ma U e i
Ab t a t Co sd r g t ea t a i ai n o ih a r vn e, h sp p ra ay e r u t r lE o—e o o cs se i i s r c : n i e n h c u l t t f c u n P o i c t i a e n l z d Ag c l a c i su o S i u c n mi y t m n S —
b n r n s e l b e eo e i o o sy a d y a d f h r wi e d v l p d vg r u l .Cr p f r i g i c e s t a y i y l o a n n ra e se d .T k h s o x li o h e o r e ft e m o ma e t emo t fe p o t n t e r s u c so i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