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版分析化学上册答案

武大版分析化学上册答案
武大版分析化学上册答案

第一章概论

1-3 分析全过程:

取样、处理与分解;试样得分离与富集;分析方法得选择;结果得计算与评价。

1—4 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204、23g、mol-1)与二水合草酸(H2C2O4、2H2O, M=126、07g。mol-1)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您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得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5。基准物Na2CO3与Na2B4O7·10H2O都可用于标定HCl溶液得浓度、您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选择Na2B4O7·10H2O更好、因为Na2B4O7·10H2O得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1—6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得得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a。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得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b、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0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 ?

c、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荡洗滴定管

d、锥瓶中得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蒸馏水?e、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溶液得液面高于零点?f、滴定管活塞漏出HCl溶液?g、称取Na2CO3时,撇在天平盘上

h、配制HCl溶液时没有混匀

答:使用Na2CO3标定HCl得浓度时,HCl得浓度计算公式为:cHCl=2m Na2CO3/(MNa2CO3VHCl)、?a、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b、由于m Na2CO3偏低,c HCl偏低;?c。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

d。无影响;?e。因为V HCl偏低,cHCl偏高;?f。因为V HCl偏高,cHCl偏低;

g。由于Na2CO3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称取Na2CO3时,在天平盘上,Na2CO3会吸湿,使m Na2CO3偏低,最终导致cHCl偏低;

h、溶液没有混匀时,很可能得情况就是上层较稀,因此cHCl偏低得可能性较大。7-1?、若将H2C2O 4·2H2O基准物质不密封,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得干燥器中,用它标定NaOH溶液得浓度时,结果就是偏高,偏低,还就是无影响?答: 若将未密封H2C2O4·2H2O基准物质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得干燥器中,会使其失去结晶水。用它标定NaOH溶液得浓度时,消耗NaOH溶液得体积偏高、根据,最终使结果偏低、

1-8。假设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不纯得Na2CO3试样,若出现7题中所述得情况,将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何种影响

答: 据?a 由于VHCl偏高,偏高;?b 由于mS偏低,偏高;

c由于VHCl偏高,偏高;?d 无影响;?e 因为VHCl偏低,偏低;?f 因为VHCl偏高,偏高;

g 由于试样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称取Na2CO3试样时,撒在天平盘上,Na2CO3试样会吸湿,使mS 偏低,最终导致偏高;?h 或偏高,或偏低;不能确定、

溶液没有混匀时,很可能得情况就是上层较稀、若标定时用上层溶液,测定时用下层;?测定时VHC l偏低,最终导致偏低、

第一章习题

1—1、称取纯金属锌0。3250g,溶于HC l后,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计算Zn 2+

溶液得浓度。 【提示】根据浓度得计算公式计算。 1—2、 有0、0982mol /L 得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问应加入0、5000m ol/L H2SO 4得溶液多少毫升? 解: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

1-3、在500mL 溶液中,含有9、21g K 4Fe(C N)6。计算该溶液得浓度及在以下反应中对Zn 2+

得滴定度: 3Z n2+ + 2[F e(CN)6]4- + 2K +

= K 2Zn 3[Fe(CN)6]2。? 【提示】(1) 根据浓度得计算方法计算K 4Fe(CN)6得浓度;(2) 根据滴定度就是指每毫升滴定剂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得质量,由nK4Fe(CN)6与被滴定

得Zn 2+得nZn 2+之间得关系,计算出对Zn 2+

得滴定度、

1—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 l/LNaOH 溶液25~30m L、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 解: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

应称取0、3~0、4g

1-5、欲配制N a2C 2O 4溶液用于在酸性介质中标定0、02mol 、L -1

得K MnO 4溶液,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得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大浓度得Na 2C 2O4溶液?配100mL这种溶液应称取Na 2C 2O 4多少克?

【提示】设V C2O 42—=VMn O4-,计算出C C2O42-,再计算m C2O42-

1-6、含S有机试样0、471g,在氧气中燃烧,使S氧化为SO 2,用预中与过得H 2O 2将S O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4,以0、108mol/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 L。求试样中S得质量分数。 解:

1—7、 将50、00mL 0。100 0mo l·L—1

Ca(N O3)2溶液加入到1。000 g 含NaF 得试样溶液中,过滤、洗涤、滤液及洗液中剩余得C a2+

用0、050 0 mol ·L -1

EDTA 滴定,消耗24、20mL 、计算试样中NaF 得质量分数。

1-8、0。2500g 不纯CaC O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得组分、加入25、00mL 0、2600mol/LHCl 溶解,煮沸除去CO 2,用0、2450mol/LNaOH 溶液反滴定过量酸,消耗6、50mL,计算试样中C aCO 3得质量分数。 解: ,

00

1

()

2100%100%1

(0.2600/0.0250.2450/0.0065)100.09/2100%

0.250098.24%cV cV M

nM w m m mol L L mol L L g mol g

-=?=??-??=?=

1-9今有M gSO 4。7H 2O纯试剂一瓶,设不含其它杂质,但有部分失水变为MgS O4。6H2O,测定其中Mg 含量后,全部按M gSO 4。7H 2O 计算,得质量分数100、96%。试计算试剂中MgSO 4、6H2O得质量分数、

1-10、不纯S b2S 30。2513g,将其置于氧气流中灼烧,产生得SO 2通入F eCl 3溶液中,使Fe 3+

还原至Fe 2+,然后用0。02000m ol/L KMn O4标准溶液滴定Fe 2+

,消耗溶液31、80m L。计算试样中Sb 2S 3得质量分数。若以S b计,质量分数又为多少? 解:

232323

55

0.0200/0.031800.0005366

220.000530.001060.00053339.68/100%71.64%

0.25130.00106121.76/100%51.36%

0.2513Sb S Sb S Sb Sb S Sb n cV mol L L mol

n n mol mol mol g mol

w g

mol g mol w g ==??===?=?=

?=?=?=

1—11、已知在酸性溶液中,Fe2+

与KM nO 4反应时,1、00mL KMnO 4溶液相当于0、1117gFe,而1mL KHC 2O 4。H 2C 2O 4溶液在酸性介质中恰好与0、20mL 上述K MnO 4溶液完全反应。问需要多少毫升0、

2000mol 。L -1

NaOH 溶液才能与上述1、00mL KH C2O 4、H 2C 2O 4溶液完全中与?? 【提示】计算步骤:求出KMnO 4浓度→求出K HC 2O 4、H 2C2O 4浓度→求出N aO H用量。

1-12。 用纯As 2O 3标定KMnO 4溶液得浓度。若0。211 2 g As 2O3在酸性溶液中恰好与36、42 mL KMnO 4反应。求该KMnO 4溶液得浓度。 解: 故

1-13称取大理石试样0、2303g,溶于酸中,调节酸度后加入过量(NH 4)2C 2O4溶液,使Ca 2+

沉淀为CaC 2O 4。过滤、洗涤,将沉淀溶于稀H 2SO 4中、溶解后得溶液用c(1/5KMnO4)=0、2012mol 。L—1

KMnO 4标准

溶液滴定,消耗22。30mL,计算大理石中CaC O3得质量分数。

?

1—14。H 2C 2O 4作为还原剂。可与KMn O4反应如下:

其两个质子也可被Na OH 标准溶液滴定。分别计算0、100mo l·L -1NaO H与0。100 mo l·L-1

KM nO4溶液与500mg H 2C 2O4完全反应所消耗得体积(mL)。 解:

1-15

1-16、 含K 2C r2O 7 5、442g·L -1得标准溶液、求其浓度以及对于Fe3O 4(M =231、54g ·mol —1

)得滴定度(mg/mL)。 解:

3422722734/20.01850231.5428.567(/)

Fe O K Cr O K Cr O Fe O T c M mg mL =??=??=

1-17:提示:

由题意知:5Fe 2+ 相当于1MnO 4—,可求出n(Fe 2+

)=0、0015mol 。

参与反应M nO 2得Fe 2+ 为 50*10-3

*0、0100-0。0015=0、0035 mol 又2Fe 2+

相当于1MnO 2 n(Mn O2)=0。0035/2=0、00175 mol 以Mn 3O 4来计算:

W=(0、00175*228。8/3)/0。2*100%=66、73%

1—18、 按国家标准规定,化学试剂Fe SO4·7H2O(M =278、04g ·mol -1

)得含量:99、50~100、5%为一级(G 、R);99。00%~100。5%为二级(A 、R);98、00%~101。0%为三级(C 、P)、现以KM nO 4法测定,称取

试样1、012g,在酸性介质中用0、02034 mol ·L —1

KM nO 4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35、70mL 。计算此产品中Fe SO 4·7H 2O 得质量分数,并判断此产品符合哪一级化学试剂标准。 解:

424

3735.70

550.02034 3.63110()1000FeSO H O MnO n n mol --?∴==?

?=?

故为一级化学试剂。

1—19

1-20。CN-可用EDTA间接滴定法测定。已知一定量过量得Ni2+与CN-反应生成Ni(CN),过量得Ni2+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Ni(CN)并不发生反应。取12、7mL含CN—得试液,加入25、00mL含过量Ni2+得标准溶液以形成Ni(CN),过量得Ni2+需与10、1mL 0、0130 mol·L—1EDTA完全反应。已知39、3mL0、0130 mol·L—1EDTA与上述Ni2+标准溶液30、0mL完全反应。计算含CN—试液中CN-得物质得量浓度。

解:

第二章分析试样得采集与制备

思考题

2-1 为了探讨某江河地段底泥中工业污染得聚集情况,某单位于不同地段采集足够量得原始平均试样,混匀后,取部分试样送交分析部门。分析人员称取一定量试样,经处理后,用不同方法测定其中有害化学成分得含量。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按该法测出得结果就是整个河道有害化学成分得含量,不能反映污染物聚集情况,

即分布情况,应将试样分河段进行分析、

2-2 分解无机试样与有机试样得主要区别在哪些?

答:分解无机试样通常采用溶解法与熔融法,将试样得组分溶解到溶剂中。对于有机试样来说,通常采用干式灰化法或湿式消化法、前者就是将试样置于马弗炉中加高温分解,有机物燃烧后留下得机残渣以酸提取后制备成分析试液。湿式消化法使用硝酸与硫酸混合物作为溶剂与试样一同加热煮解,对于含有易形成挥发性化合物(如氮、砷、汞等)得试样,一般采用蒸馏法分解。

2-3 欲测定锌合金中Fe,Ni,Mg得含量,应采用什么溶剂溶解试样??答:用HCl或NaOH溶解、后者可将Fe, Ni, Mg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可与锌基体分离,但溶解速度较慢。2—4欲测定硅酸盐中SiO

2

得含量;硅酸盐中Fe,Al,Ca,Mg,Ti得含量。应分别选用什么方法分解试样?

答:测定硅酸盐中SiO

2

得含量,用KOH熔融分解试样;测定硅酸盐中Fe, Al, Ca, Mg, Ti

得含量,用HF—HClO

4-H

2

SO

混酸作溶剂分解试样。

2-5镍币中含有少量铜、银、欲测定其中铜、银得含量,有人将镍币得表层擦洁后,直接用稀HNO

3

溶解部分镍币制备试液。根据称量镍币在溶解前后得质量之差,确定试样得质量。然后用不同得方法测定试液中铜、银得含量。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镍币表层与内层得铜与银含量不同、只溶解表层部分镍币制备试液,测其含量,所得结果不能代表整个镍币中得铜与银含量。

2-6

第二章习题

2-1、某种物料,如各个采样单元间标准偏差得估计值为0、61%,允许得误差为0、48%,测定8次,置信水平选定为90%,则采样单元数应为多少?

解:f=7 P=90%查表可知t=1、90

2—2、某物料取得8份试样,经分别处理后测得其中硫酸钙量分别为81、65%、81。48%、81。34%、81、40%、80、98%、81、08%、81。17%、81、24%,求各个采样单元间得标准偏差、如果允许得误差为0、20%,置信水平选定为95%,则在分析同样得物料时,应选取多少个采样单元?

解:f=7 P=85%查表可知 t=2。36

2-3、一批物料总共400捆,各捆间标准偏差得估计值为0、40%,如果允许误差为0。50%,假定测定得置信水平为90%,试计算采样时得基本单元数。

解:E=0、50%,σ=0、40。

置信度为0。90,n=∞时,查表得t=1、64,则

取n=5,查表得t=2。13,则

取n=4,查表得t=2、35,则

计算得n值与设定得n=4接近,所以采样数为4时可以满足题目要求,但就是随机采样不能太少,通常采用不少于5个,所以本体采用基本单元数为5。

2-4、已知铅锌矿得K值为0。1,若矿石得最大颗粒直径为30 mm,问最少应采取试样多少千克才有代表性?

解:

2-5。采取锰矿试样15 kg,经粉碎后矿石得最大颗粒直径为2 mm,设K值为0。3,问可缩分至多少克?

解:

设缩分n次,则, ,

解得,所以n=3,m =

2-6分析新采得土壤试样,得如下结果:H2O 5。23%,烧失量16、35%,SiO2 37、92%,Al2O3 25。91%,Fe2O3 9。12%,CaO3、24%,MgO 1。21%,K2O+Na2O 1、02%。将样品烘干,除去水分,计算各成分在烘干土中得质量分数。

第3章分析化学中得误差与数据处理

思考题

3-1

3-2 答:

a、可引起偶然误差,适当增加测定次数以减小误差。

b。操作错误,改正。

C、可引起偶然误差,适当增加测定次数以减小误差。

d。会引起试剂误差,就是系统误差,应做对照实验。

e 、可引起偶然误差,适当增加测定次数以减小误差。

f。会引起试剂误差,就是系统误差,应做空白实验、

g。会引起方法误差,就是系统误差,用其它方法做对照实验。?h、会引起仪器误差,就是系统误差,应校正法码。

3-3答:有效数字分别就是1,4,2,3,4,4,2

3—4

3—5 某人用差示光度分析法分析药物含量,称取此药物试样0。0520g,最后计算此药物质量分数为96、24%。问该结果就是否合理?为什么??答: 该结果不合理、因为试样质量只有3位有效数字,而结果却报出4位有效数字,结果得第3位数字已就是可疑数字、最后计算此药物得质量分数应改为96、2%、

3-6

3—7

3-8 用加热法驱除水分以测定CaSO

41/2H

2

O中结晶水得含量、称取试样0、2000g,已知

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试问分析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答:通过计算可知,0、2000g试样中含水0、0124g,只能取3位有效数字,故结果应以3位有效数字报出。

习题

3—1。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算式:

(1)19、469+1、537-0、0386+2。54 (2) 3、60、032320。592。12345

(3) (4) pH=0。06,求[H+]=?

解:a、原式=19、47+1。54-0。04+2。54=23、51

b、原式=3。6×0。032×21×2。1=5。1

c、原式=

d、 [H+]=10—0、06=0。87( mol/L )

3-3、设某痕量组分按下式计算分析结果:,A为测量值,C为空白值,m为试样质量。已知

s A=s C=0、1,s m=0、001,A=8、0,C=1。0,m=1、0,求s x、

解:

2

22222222

()4 2222222

0.10.10.001

4.0910

()()(8.0 1.0) 1.0

A C

x m A C m

s

s s s s s

x A C m A C m

--

++

=+=+=+=?---

且故

3-4测定某试样得含氮量,六次平行测定得结果为20。48%,20。55%,20、58%,20、60%,20。53%,20。50%。

3-5。反复称量一个质量为1、0000g得物体,若标准偏差为0。4mg,那

么测得值为1。00001、0008g得概率为多

少?

解:由

故有 ,即 , 查表得P=47。73%

3—6按正态分布x落在区间得概率就是多少?

解: 根据题意,x落在区间内得概率,即正态分布N(0,1)中,u落在(-1。0,0。5)之间得概率。查表得 =0、5时,面积为0、1915, =1时,面积为0、3413、所以概率为0。3413+0。1915=0。5328=53、28%

3-7、要使在置信度为95%时平均值得置信区间不超过±s,问至少应平行测定

几次?

解: 查表,得:

3-8若采用已经确定标准偏差为0、041%得分析氯化物得方法,重复三次测定某含氯试样,测得结果得平均值为21、46%,计算:

a、 90%置信水平时,平均值得置信区间;

b、 95%置信水平时,平均值得置信区间。

3-9、 测定黄铁矿中硫得质量分数,六次测定结果分别为30。48%, 30、42%, 30。59%, 30、51%, 30、56%, 30、49%,计算置信水平95%时总体平均值得置信区间、 解:

30.48%30.42%30.59%30.51%30.56%30.49%

30.51%

6+++++=

=

=0。06% 置信度为95%时:

0.05,5,2.57,30.51% 2.5730.51%0.06%6f t x t n αμ==±?

=±?=±

3—10

3-11、下列两组实验数据得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置信度90%)?

A:9、56,9、49,9。62,9、51,9。58,9、63 ,B:9、33,9、51,9、49,9。51,9。56,9。40

解:a、

b、

所以查表得>2、221

3-13、用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对矿石中铁得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如下:

s n方法1 15、34%0。10% 11 , 方法2 15。43% 0、12%11

a、置信度为90%时,两组数据得标准偏差就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b、在置信度分别为90%,95%及99%时,两组分析结果得平均值就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解:(a)=0、00102,=0、00122F==1、44〈F表=2。97 ,所以两组数据得标准偏差无显著性差异。

(b)由=得, =0、01,=0、012

s===0、0332=3、32%

t===0、063

查表得:当置信度为90%时,=1。72>0、063 ,查表得:当置信度为95%时,=2。09〉0、063

查表得:当置信度为99%时,=2。84>0。063 ,所以两组分析结果得平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14 某分析人员提出一个测定氯得方法,她分析了一个标准试样得到下面数据:4次测

定结果平均值为16、72%,标准偏差为0、80%,标准试样得值16、62%,问置信水平为95%时所得结果与标准值得差异就是否显著?对新方法作一评价。

3—15。实验室有两瓶NaCl试剂,标签上未标明出厂批号,为了判断这两瓶试剂含Cl-1得质量分数就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某人用莫尔法对它们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A瓶 60、52%,60。41%,60、43%,60、45% ,B瓶60、15%,60、15%,60、05%,60、08%

问置信度为90%时,两瓶试剂含Cl-1得质量分数就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解:用F检验法:

= =60、45%,= =2、310-3,==60、11%,==2、610—3

F==1、13, 查表得F表=9、28>1、13 ,因此没有差异。

用t检验法:

S==5、010-4

所以 t==9。6 ,而查表得t表=1、94<9、6,所以存在显著性差异、

3—16用某种方法多次分析含镍得铜样,已确定其含镍量为0、052、%,某一新化验员对此

试样进行4次平行测定,平均值为0、0534%,标准偏差为0。0007。问此结果就是否明显偏高(置信水平95%)?

3-17、为提高光度法测定微量Pd得灵敏度,改用一种新得显色剂。设同一溶液,用原显色剂及新显色剂各测定4次,所得吸光度分别为0。128,0、132,0、125,0、124及0。129,0。137,0、135,0。139、判断新显色剂测定Pd得灵敏度就是否有显著提高?(置信度95%)

解:用F检验法:

= =0、127,,= =1、310-5

==0。135, ==1、910—5

F==1、46,查表得F表=9。28>1、46,因此没有显著性差异、

用t检验法:

S==4、010—3

所以 t==2。8

而查表得t表=2。45〈2、8

所以存在显著性差异。

3-21、某荧光物质得含量()及其荧光相对强度(y)得关系如下:

含量/g 0。0 2、0 4、0 6。

0 8。010、0 12。0

荧光相对强度y 2。1 5、0 9。0 12。6 17、3 21、0 24。7

a、列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b、求出相关系数并评价y与x间得相关关系、

解:由题意可得,=6。0, =13。1,

=216、2,

=112、0,=418。28,

所以b===1、93,

=13。1-1、936、0=1、52

所以一元回归方程为:y=1。52+1。93x

(b)因为 =0。9987

比较接近于1,所以y与x得线性关系很好。

3—22

第4章分析质量得控制与保证

思考题

4-16解:平均值=0、256 mg/L 标准偏差s = 0。020 mg/L

标准物质标准值μ=0、250mg/L控制限3s=(0、256 0、060)mg/L 警戒限2s=(0、2560。040)mg/L

绘制分析数据得质控图如下图。

还原糖分析得质量控制图

第5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思考题

5—1 在硫酸溶液中,离子活度系数得大小次序为:γ

H +>γ

HSO4

->γ

SO4

2-,试加以说明。

答:可由德拜-休克尔公式解释。?H+,HSO

4-,SO

4

2-得水化离子得有效半径值分别为:9

00,400,400,H+与HSO

4—得电荷相同,故γ

H

+>γ

HSO4

—;SO

4

2-与HSO

4

-得值相同,但SO

4

2-得电荷

比HSO

4—高,故γ

HSO4

>

γ

SO4

2-。

5-2于草酸溶液中加入大量强电解质,草酸得浓度常数K

a1c与K

a2

c之间得差别就是增大

还就是减少?对其活度常数K

a10与K

a2

0得影响又就是怎样?

答:浓度常数K

a c受溶液得离子强度得影响,而活度常数K

a

0不受离子强度得影响、对于草酸

来说,

因此,随着电解质加入,离子强度I增大,K

a1c/K

a2

c会增大,即两者差别增大。主要就是第

二级解离出二价得C

2O

4

2—受影响较大。

5—3在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a、H

3PO

4

-Na

2

HPO

4

?

b、 H

2SO

4

—SO

4

2—

c。 H

2CO

3

-CO

3

2-

d、NH

3+CH

2

COOH-NH

CH

2

COO—?e、H

2

Ac+—Ac-

f。 (CH

2)

N

4

H+—(CH

2

)

4

?答:只有f就是共轭酸碱对,其余得都不就是、

5-4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得影响:? a。标定NaOH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中混

有邻苯二甲酸;? b。用吸收了二氧化碳得NaOH溶液滴定H

3PO

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情况怎样?

若滴定至第二化学计量点时,情况又怎样?

c。已知某NaOH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约有0。4%得NaOH转变成Na

2CO

3

。用此NaOH

溶液测定HAc得含量时,会对结果产生多大得影响??答:?a。使NaOH消耗得体积增大,N aOH浓度偏低。

b、NaOH吸收CO

2后成为Na

2

CO

2

。在第一化学计量点时,pH=4。7,生成NaH

2

PO

4

与H

2

CO

3

,

转化得Na

2CO

3

全部反应,故不影响测定结果、

第二化学计量点时,pH=9。7,生成Na

2HPO

与NaHCO

3

,转化得Na

2

CO

只部分反应,需消耗

更多得NaOH溶液,测定结果会偏高、

c。测定HAc时,以酚酞指示终点,此时吸收CO

2生成得Na

2

CO

3

生成了NaHCO

3

,而NaOH

吸收1molCO

2

消耗2molNaOH,故需多消耗1/2×0。4%=0、2%得NaOH溶液,结果偏高0、2%。

5-5有人试图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NaAc得含量,先加入一定量过量标准HCl溶液,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得HCl。上述设计就是否正确?试述其理由、答:不正确。因加入过量得HCl后,溶液为HCl与HAc得混合液。应按滴定混合酸方法滴

定HCl与HAc,才能得到正确得结果。?5-6 用HCl中与Na

2CO

3

溶液分别至pH=10、5

0与pH=6、00时,溶液中各有哪些组分?其中主要组分就是什么?当中与至pH<4、0时,主

要组分就是什么??答:H

2CO

3

得pK

a1

=6。38,pK

a2

=10。25,根据各形式得分布分数δ与p

H得关系,当pH=10。50时,主要存在得就是CO

32-与少量得HCO

3

—;当pH=6、00时,主要存

在得就是HCO

3-与少量得H

2

CO

3

;当pH<4。0时,主要存在得就是H

2

CO

3

5—7 增加电解质得浓度,会使酸碱指示剂HIn-(HIn— = H+ + In2-)得理论变色点变大还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答案

仪器分析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2 1、主要区别:(1)化学分析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仪器分析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2)化学分析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仪器分析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3)化学分析只能用于组分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仪器分析还能用于组分的结构分析;(3)化学分析灵敏度低、选择性差,但测量准确度高,适合于常量组分分析;仪器分析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测量准确度稍差,适合于微量、痕量及超痕量组分的分析。 2、共同点:都是进行组分测量的手段,是分析化学的组成部分。 1-5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区别:分析仪器是实现仪器分析的一种技术设备,是一种装置;仪器分析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组分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联系:仪器分析需要分析仪器才能达到量测的目的,分析仪器是仪器分析的工具。仪器分析与分析仪器的发展相互促进。 1-7 因为仪器分析直接测量的是物质的各种物理信号而不是其浓度或质量数,而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某种确定的关系,且这种关系还受仪器、方法及样品基体等的影响。因此要进行组分的定量分析,并消除仪器、方法及样品基体等对测量的影响,必须首先建立特定测量条件下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定量分析校正。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2-1 光谱仪的一般组成包括:光源、单色器、样品引入系统、检测器、信号处理与输出装置。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 光源:提供能量使待测组分产生吸收包括激发到高能态; 单色器: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采集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器;样品引入系统:将样品以合适的方式引入光路中并可以充当样品容器的作用;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可量化输出的信号 信号处理与输出装置:对信号进行放大、转化、数学处理、滤除噪音,然后以合适的方 式输出。 2-2: 单色器的组成包括:入射狭缝、透镜、单色元件、聚焦透镜、出射狭缝。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 入射狭缝:采集来自光源或样品池的复合光;透镜:将入射狭缝采集的复合光分解为平行光;单色元件:将复合光色散为单色光(即将光按波长排列) 聚焦透镜:将单色元件色散后的具有相同波长的光在单色器的出口曲面上成像;出射狭缝:采集色散后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器 2-3 棱镜的分光原理是光的折射。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相同介质中有不同的折射率,据此能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光栅的分光原理是光的衍射与干涉的总效果。不同波长的光通过光栅衍射后有不同的衍射角,据此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 2-6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武汉大学第五版上册完整版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 1. 称取纯金属锌,溶于HCl 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计算 Zn 2+溶液的浓度。 解:213 0.325065.39 0.0198825010 Zn c mol L +--= =?g 2. 有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L 。问应加入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 解:112212()c V c V c V V +=+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2 2.16V mL = 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LNaOH 溶液25~30mL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 22422H C O H O ?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 解: 844:1:1NaOH KHC H O n n =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 22422:2:1 NaOH H C O H O n n ?= 1111 2 1 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

2221 2 1 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22422H C O H O ?~ 6.含S 有机试样,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和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求试样中S 的质量分数。 解: 2242S SO H SO KOH ::: 100%1 0.108/0.028232.066/2100% 0.47110.3%nM w m mol L L g mol g = ????=?= 8.不纯CaCO 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加入溶解,煮沸除去CO 2,用LNaOH 溶液反滴定过量酸,消耗,计算试样中CaCO 3的质量分数。 解: 32CaCO HCl : NaOH HCl : 00 1 ()2100%100% 1 (0.2600/0.0250.2450/0.0065)100.09/2100% 0.250098.24%cV cV M nM w m m mol L L mol L L g mol g -=?=??-??=?= 9 今含有 MgSO 4·7H 2O 纯试剂一瓶,设不含其他杂质,但 有部分失水变为MgSO 4·6H 2O ,测定其中Mg 含量后,全部按MgSO 4·7H 2O 计算,得质量分数为%。试计算试剂中MgSO 4·6H 2O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总结

1. 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即E a=x?x T,误差越小,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越接近,准确度越高;反之,误差越大,准确度越低.当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时,误差为正值,表示测定结果偏高;反之,误差为负值,表示测定结果偏低.相对误差:指绝对误差相 当于真实值的百分率,表示为:E r=E a x T ×100%=x?x T x T ×100%,相对误差有大小,正负之 分. 2. 偏差(d)表示测量值(x)与平均值(x )的差值:d=x?x .平均偏差:单次测定偏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 d=1 d1+d2+?+d n= 1 |d i| n i=1 单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d r)为:d r=d x ×100%. 3. 单次测定的标准偏差的表达式是: s= (x i?x )2 n i=1 相对标准偏差亦称变异系数:RSD=s r=s x ×100%. 4. 精密度←偏差←偶然误差→增加平行实验次数 ↓ d,s,RSD 准确度←误差←系统误差→针对产生的途径减免 ↓ E a,E r 5. 设测量值为A,B,C,其绝对误差为E A,E B,E C,相对误差为E A A ,E B B ,E C C ,标准偏差为s A,s B,s C,计算 结果用R表示,R的绝对误差为E R,相对误差为E R R ,标准偏差为s R. ⑴系统误差的传递公式 ①加减法:若分析结果的计算公式为R=A+B?C,则E R=E A+E B?E C. 如果有关项有系数,例如R=A+mB?C,则为E R=E A+m E B?E C. ②乘除法:若分析结果的计算公式R=A B C ,则E R R =E A A +E B B ?E C C ,如果计算公式带有系数,如 R=m AB C ,同样可得到E R R =E A A +E B B ?E C C . 即在乘除运算中,分析结果的相对系统误差等于各 测量值相对系统误差的代数和. ③指数关系:若分析结果R与测量值A有如下关系R=m A n,其误差传递关系为E R R =n E A A , 即分析结果的相对系统系统误差为测量值的相对系统误差的指数倍. ④对数关系:若分析结果R与测量值A有下列关系R=mlgA,其误差传递关系式为 E R=0.434m E A A . ⑵随机误差的传递,随机误差用标准偏差s来表示最好,因此均以标准偏差传递.

武大版分析化学(上册)答案

第一章概论 1-3 分析全过程: 取样、处理与分解;试样的分离与富集;分析方法的选择;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1-4 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204.23g.mol-1)和二水合草酸(H2C2O4. 2H2O, M=126.07g.mol-1)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5.基准物Na2CO3和Na2B4O7·10H2O都可用于标定HCl溶液的浓度.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选择Na2B4O7·10H2O更好.因为Na2B4O7·10H2O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6 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的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a. 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b. 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0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 c. 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荡洗滴定管 d. 锥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蒸馏水 e. 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 f. 滴定管活塞漏出HCl溶液 g. 称取Na2CO3时,撇在天平盘上 h. 配制HCl溶液时没有混匀 答:使用Na2CO3标定HCl的浓度时,HCl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 HCl=2m Na2CO3/(M Na2CO3V HCl)。 a.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 b. 由于m Na2CO3偏低,c HCl偏低; c.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 d. 无影响; e. 因为V HCl偏低,c HCl偏高; f. 因为V HCl偏高,c HCl偏低; g. 由于Na2CO3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称取Na2CO3时,在天平盘上,Na2CO3会吸湿,使m Na2CO3偏低,最终导致c HCl偏低; h. 溶液没有混匀时,很可能的情况是上层较稀,因此c HCl偏低的可能性较大。 1-7. 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质不密封,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答: 若将未密封H2C2O4·2H2O基准物质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会使其失去结晶水.用它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偏高.根据,最终使结果偏低. 1-8. 假设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不纯的Na2CO3试样,若出现7题中所述的情况,将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何种影

武大版分析化学上册答案

第一章概论 1—3 分析全过程: 取样、处理与分解;试样的分离与富集;分析方法的选择;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1-4 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204。23g.mol—1)和二水合草酸(H2C2O4. 2H2O, M=126。07g.mol—1)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5.基准物Na2CO3和Na2B4O7·10H2O都可用于标定HCl溶液的浓度.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答:选择Na2B4O7·10H2O更好.因为Na2B4O7·10H2O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6 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的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a。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b. 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0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 c. 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荡洗滴定管 d。锥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蒸馏水 e。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 f。滴定管活塞漏出HCl溶液 g. 称取Na2CO3时,撇在天平盘上 h. 配制HCl溶液时没有混匀 答:使用Na2CO3标定HCl的浓度时,HCl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 HCl=2m Na2CO3/(M Na2CO3V HCl)。 a。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 b. 由于m Na2CO3偏低,c HCl偏低; c.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 d. 无影响; e。因为V HCl偏低,c HCl偏高; f. 因为V HCl偏高,c HCl偏低; g. 由于Na2CO3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称取Na2CO3时,在天平盘上,Na2CO3会吸湿,使m Na2CO3偏低,最终导致c HCl偏低; h. 溶液没有混匀时,很可能的情况是上层较稀,因此c HCl偏低的可能性较大. 1—7. 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质不密封,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答:若将未密封H2C2O4·2H2O基准物质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会使其失去结晶水。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偏高。根据,最终使结果偏低。 1—8. 假设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不纯的Na2CO3试样,若出现7题中所述的情况,将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何

最新武汉大学分析化学总结

1. 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即,误差越小,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越接近,准确度越高;反之,误差越大,准确度越低.当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时,误差为正值,表示测定结果偏高;反之,误差为负值,表示测定结果偏低.相对误差:指绝对误差相 当于真实值的百分率,表示为:,相对误差有大小,正负之 分. 2. 偏差(d)表示测量值(x)与平均值()的差值:.平均偏差:单次测定偏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 单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为:. 3. 单次测定的标准偏差的表达式是: 相对标准偏差亦称变异系数:. 4. 精密度偏差偶然误差增加平行实验次数 准确度误差系统误差针对产生的途径减免 5. 设测量值为A,B,C,其绝对误差为相对误差为,标准偏差为,计算结果用R表示,R的绝对误差为,相对误差为,标准偏差为. ⑴系统误差的传递公式 ①加减法:若分析结果的计算公式为,则. 如果有关项有系数,例如,则为. ②乘除法:若分析结果的计算公式,则,如果计算公式带有系数,如 ,同样可得到. 即在乘除运算中,分析结果的相对系统误差等于各测量值相对系统误差的代数和. ③指数关系:若分析结果R与测量值A有如下关系,其误差传递关系为, 即分析结果的相对系统系统误差为测量值的相对系统误差的指数倍. ④对数关系:若分析结果R与测量值A有下列关系,其误差传递关系式为 . ⑵随机误差的传递,随机误差用标准偏差s来表示最好,因此均以标准偏差传递.

①加减法:若分析结果的计算是为R=A+B-C,则.即在加减运算中,不论是相加还是相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的平方(称方差)都等于各测量值的标准差平方和.对于一般情况,,应为. ②乘除法:若分析结果的计算式为,则,即在乘除运算中,不论是相乘还是相除,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等于各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方之和.若有关项有系数,例如,其误差传递公式与上式相同. ③指数关系:若关系式为,可得到或. ④对数关系:若关系式为,可得到. 6. 如果分析结果R是A,B,C三个测量数值相加减的结果,例如,则极值误差为 ,即在加减法运算中,分析结果可能的极值误差是各测量值绝对 误差的绝对值加和.如果分析结果R是A,B,C三个测量数值相乘除的结果,例如,则极值误差为,即在乘除运算中,分析结果的极值相对误差等于各测量 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之和. 7. 有效数字问题. 在分析化学中常遇到pH, pM,lgK等对数值,其有效数字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尾数)数字的位数,因整数部分(首数)只代表该数的方次.例如,pH=10.28,换算为浓度时,应为,有效数字的位数是两位,不是四位. “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规定,当测量值中被修约的数字等于或小于4时,该数字舍去;等于或大于6时,则进位;等于5时,要看5前面的数字,若是奇数则进位,若是偶数则将5舍掉,即修约后末位数字都成为偶数;若5后面还有不是“0”的任何数,则此时无论5的前面是奇数还是偶数,均应进位. 8.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⑴加减法:几个数据相加或相减时,有效数字位数的保留,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其他的数据均修约到这一位.其根据是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那个数的绝对误差最大.注意:先修约,在计算. ⑵几个数字相乘除时,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以几个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个数据为准.其根据是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个数的相对误差最大.同样,先修约,再计算.在乘除法的运算中,经常会遇到9以上的大数,如9.00,9.86它们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约为0.1%,与10.06,12.08这些四位有效数字的数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接近,所以通常将它们当作四位有效数字的数值处理。 9. 频数分布: ⑴离散特性,最好的表示方法是标准偏差s,它更能反映出大的偏差,也即离散程度.当测量次数为无限多次时,其标准偏差称为总体标准偏差,用符号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式中的为总体平均值. ⑵集中趋势:当数据无限多时将无限多次测定的平均值称为总体平均值,用符号表示,则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习题解答(第二版)

武汉大学分析实验习题解答(第二版) 实验3---1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1.称量结果应记录至几位有效数字?为什么?j 小数点后4位.因称量误差≦0.1% 2.称量时,应每次将砝码和物体放在天平盘的中央,为什么? 因为是等臂天平.放在天平盘的中央,才能保证等臂,使称量准确. 3.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 g,为什么? 因为称量一次,允许产生±0.2 mg的偏差, 用递减称量法称量一份试样时,需要连续两次称取容器+试样的质量,故允许产生±0.4 mg的偏差 实验3---2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1.配制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为什么? 感量为0.1g的台秤.因为是粗配溶液 2.HCI和NaOH溶液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吗?为什么? 不能.因浓HCI易挥发,浓度不确定. 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 3.在滴定分析实验中,滴定管和移液管为何需用滴定剂和待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锥形瓶是否也要用滴定剂润洗? (1)防止待移取的溶液浓度被稀释(2)不能.相当于多加了滴定剂,在滴定之前, 这部分滴定剂已和待测物质发生了反应,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4.HCI和NaOH溶液定量反应完全后,生成NaCI和水,为什么用HCI滴定NaOH时,采用甲基橙指示剂,而用NaOH滴定HCI时,使用酚酞或其它合适的指示剂? 因为用HCI→NaOH 指示剂:甲基橙黄→橙 突跃范围PH=4..3-9.7 PH=4.4 4.0 摇动锥形瓶中的NaOH时, CO2影响大(PH≥5时),用甲基橙可有效消除CO2的影响.用酚酞指示剂,会多消耗NaOH,产生较大误差. 用NaOH →HCI, CO2影响小(滴定管液面与空气接触少), 指示剂:酚酞由无色→红色,易观察;而甲基橙,由红色→黄色,难观察. 实验4---1.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1.与其他基准物质比较,邻苯二甲酸氢钾有什么优点? 邻苯二甲酸氢钾易制得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易保存,摩尔质量大,与NaOH 反应的计量比为1:1 2.称取NaOH及邻苯二甲酸氢钾各用什么天平?为什么? 称取NaOH用台秤.因为是粗配NaOH,且称样量较大. 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用分析天平.因为需要准确称量, 且称样量小. 3.已标定的NaOH溶液在保存中吸收了二氧化碳,用它来测定HCI的浓度,若以酚酞为指示剂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改用甲基橙,又如何? 测定C HCI,用酚酞指示剂,偏高(多消耗NaOH)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试卷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试卷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试卷篇一: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武汉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 考试试卷(A) 学号姓名院(系)分 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35分)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 (1) c1(mol/L) NH4 H2PO4 (2) c1(mol/L)NaAc+ c2(mol/L)H3BO3 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透射比。 3.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检验法。4.二元弱酸H2B,已知pH=1.92时,δH2B =δHB-;pH=6.22时δH2B的pKa1=,pKa2=。 HB- =δ B2- , 则 5.已知??(Fe3+/Fe2+)=0.68V,??(Ce4+/Ce3+)=1.44V,则在1mol/L H2SO4溶液中用0.1000 mol/L Ce4+滴定0.1000 mol/L Fe2+,当滴

定分数为0.5时的电位为,化学计量点电位为,电位突跃范围是。6.以二甲酚橙(XO)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EDTA,终点时溶液颜色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7.某溶液含Fe3+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 3+ 则Fe在两相中的分配比= 。8.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 有, ,和。9.I2与Na2S2O3的反应式为。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可用符号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 由, ,, 四部分组成. 12.桑德尔灵敏度以符号表示,等于;桑德尔灵敏度与溶液浓度关,与波长关。13.在纸色谱分离中,是固定相。 14..定量分析过程包 括,, ,和。 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 分,答在所留空白处)1. 什么是基准物质?什么是标准溶液? 2. 分别简单阐述酸碱滴定指示剂,络合滴定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和沉淀滴定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3. 在进行络合滴定时,为什么要加入缓冲溶液控制滴定体系保持一定的pH? 4. 吸光光度法中测量条件的选择应注意哪几点?

分析化学武大第五版答案

第一章概论 问题解答 1-3 分析全过程: 取样、处理与分解;试样的分离与富集;分析方法的选择;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1-4 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204.23g.mol-1)和二水合草酸(H2C2O4. 2H2O, M=126.07g.mol-1)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5.基准物Na2CO3和Na2B4O7·10H2O都可用于标定HCl溶液的浓度.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选择Na2B4O7·10H2O更好.因为Na2B4O7·10H2O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6 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的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a. 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b. 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0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 c. 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荡洗滴定管 d. 锥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蒸馏水 e. 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 f. 滴定管活塞漏出HCl溶液 g. 称取Na2CO3时,撇在天平盘上 h. 配制HCl溶液时没有混匀 答:使用Na2CO3标定HCl的浓度时,HCl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 HCl=2m Na2CO3/(M Na2CO3V HCl)。 a.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 b. 由于m Na2CO3偏低,c HCl偏低; c.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 d. 无影响; e. 因为V HCl偏低,c HCl偏高; f. 因为V HCl偏高,c HCl偏低; g. 由于Na2CO3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称取Na2CO3时,在天平盘上,Na2CO3会吸湿,使m Na2CO3偏低,最终导致c HCl偏低; h. 溶液没有混匀时,很可能的情况是上层较稀,因此c HCl偏低的可能性较大。 1-7. 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质不密封,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武汉大学第五版)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陈峻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州花溪550025) 摘要:熟悉电子天平的原理和使用规则,同时可以学习电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称量方法;学习利用HCl和NaOH相互滴定,便分别以甲基橙和酚酞为指示剂的滴定终点;通过KHC8H4O4标定NaOH溶液,以学习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方法、熟悉常量法滴定操作并了解基准物质KHC8H4O4的性质及应用;通过对食用醋总浓度的测定,以了解强碱滴定弱酸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以及指示剂的选择。 关键词:定量分析;电子天平;滴定分析;摩尔质量;滴定;酸度,配制与标定 前言 实验是联系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学好了各种实验,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促其形成严格的量的观念。天平是大多数实验都必须用到的器材,学好天平的使用是前提,滴定是分析的基础方法,学好配制与滴定是根本。 (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原理和使用规则。 2 . 学习分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称量法。 二、主要试剂和仪器 石英砂电子分析天平称量瓶烧杯小钥匙 三、实验步骤 1. 国定质量称量(称取0.5000 g 石英砂试样3份) 打开电子天平,待其显示数字后将洁净、干燥的小烧杯放在秤盘上,关好天平门。然后按自动清零键,等待天平显示0.0000 g。若显示其他数字,可再次按清零键,使其显示0.0000 g。 打开天平门,用小钥匙将试样慢慢加到小烧杯中央,直到天平显示0.5000 g。然后关好天平门,看读数是否仍然为0.5000g。若所称量小于该值,可继续加试样;若显示的量超过该值,则需重新称量。每次称量数据应及时记录。 2.递减称量(称取0.30~0.32 g石英砂试样3 份) 按电子天平清零键,使其显示0.0000 g,然后打开天平门,将1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放在秤盘上,关好天平门,读取并记录其质量。 另取一只洁净、干燥的称量瓶,向其中加入约五分之一体积的石英砂,盖好盖。然后将其置于天平秤盘上,关好天平门,按清零键,使其显示0.0000 g。取出称量瓶,将部分石英砂轻敲至小烧杯中,再称量,看天平读数是否在-0.30~-0.32 g 范围内。若敲出量不够,则继续敲出,直至与从称量瓶中敲出的石英砂量,看其差别是否合乎要求(一般应小于0.4 mg)。若敲出量超过0.32 g,则需重新称量。重复上述操作,称取第二份和第三份试样。 四、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1 固定质量称量 编号 1 2 3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武汉大学第五版(上册)完整版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 1. 称取纯金属锌0.3250g ,溶于HCl 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计算Zn 2+溶液的浓度。 解:213 0.325065.39 0.0198825010 Zn c mol L +--= =?g 2. 有0.0982mol/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问应加入0.5000mol/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 解:112212()c V c V c V V +=+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2 2.16V mL = 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 22422H C O H O ?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 解: 844:1:1NaOH KHC H O n n =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 22422:2:1 NaOH H C O H O n n ?= 1111 2 1 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

2221 2 1 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22422H C O H O ?0.3~0.4g 6.含S 有机试样0.471g ,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和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0.108mol/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求试样中S 的质量分数。 解: 2242S SO H SO KOH ::: 100%1 0.108/0.028232.066/2100% 0.47110.3%nM w m mol L L g mol g = ????=?= 8.0.2500g 不纯CaCO 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加入25.00mL0.2600mol/LHCl 溶解,煮沸除去CO 2,用0.2450mol/LNaOH 溶液反滴定过量酸,消耗6.50mL ,计算试样中CaCO 3的质量分数。 解: 32CaCO HCl : NaOH HCl : 00 1 ()2100%100%1 (0.2600/0.0250.2450/0.0065)100.09/2100% 0.250098.24%cV cV M nM w m m mol L L mol L L g mol g -=?=??-??=?= 9 今含有 MgSO 4·7H 2O 纯试剂一瓶,设不含其他杂质,但 有部分失水变为MgSO 4·6H 2O ,测定其中Mg 含量后,全部按MgSO 4·7H 2O 计算,得质量分数为100.96%。试计算试剂

分析化学参考答案(武大第四版)

第一章 1. 某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10mm ,若其k 值为0.1kg ·mm -2,问至少应采取多少试样才具有代表性?若将该试样破碎,缩分后全部通过10号筛,应缩分几次?若要求最后获得的分析试样不超过100 g ,应使试样通过几号筛? 解:(1) 根据经验公式m Q ≥kd 2,故至少采取试样m Q =0.1×102=10kg (2) 要通过10号筛,d=2mm ,应保留试样m Q ≥0.1×22=0.4kg 10kg 的试样进行缩分:10×(21)4 =0.625kg >0.4kg 可见需缩分4次方可满足要求 。 查表1-1,故应通过20号筛。 2.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得FeSO 4·7H 2O 中铁的质量分数为20.01%,20.03%,20.04%,20.05%。计算:a.平均值;b.中位数;c.单次测量值的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e.极差:f.相对极差。 解: 3.用沉淀滴定法测定纯NaCl 中氯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结果:59.82%,60.06%,60.46%,59.86%,60.24%。计算:a.平均结果;b.平均结果的绝对误差;c.相对误差;d.中位数;e.平均偏差;f.相对 解:

5.某试样中含MgO约30%,用重量法测定时,Fe3+Fe3+1%进入沉淀。若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0.1%,求试样中Fe2O3允许的最高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设试样Fe2O3中允许的最高质量分数为x% 6.某含Cl-试样中含有0.10%Br-,用AgNO3进行滴定时,Br-与Cl-同时被滴定,若全部以Cl-计算,则结果为20.0%。求称取的试样为下列质量时,Cl-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a.0.1000

(完整版)分析化学参考答案(武大第四版)

第一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 某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10mm ,若其k 值为0.1kg ·mm -2,问至少应采取多少试样才具有代表性?若将该试样破碎,缩分后全部通过10号筛,应缩分几次?若要求最后获得的分析试样不超过100 g ,应使试样通过几号筛? 解:(1) 根据经验公式m Q ≥kd 2,故至少采取试样m Q =0.1×102=10kg (2) 要通过10号筛,d=2mm ,应保留试样m Q ≥0.1×22=0.4kg 将10kg 的试样进行缩分:10×(21)4 =0.625kg >0.4kg 可见需缩分4次方可满足要求 。 查表1-1,故应通过20号筛。 2.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得FeSO 4·7H 2O 中铁的质量分数为20.01%,20.03%,20.04%,20.05%。计算:a.平均值;b.中位数;c.单次测量值的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e.极差:f.相对极差。 解: 3.用沉淀滴定法测定纯NaCl 中氯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结果:59.82%,60.06%,60.46%,59.86%,60.24%。计算:a.平均结果;b.平均结果的绝对误差;c.相对误差;d.中位数;e.平均偏差;f.相对平均偏差。 解:

5.某试样中含MgO约30%,用重量法测定时,Fe3+产生共沉淀,设试液中的Fe3+有1%进入沉淀。若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0.1%,求试样中Fe2O3允许的最高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设试样Fe2O3中允许的最高质量分数为x% 6.某含Cl-试样中含有0.10%Br-,用AgNO3进行滴定时,Br-与Cl-同时被滴定,若全部以Cl-计算,则结果为20.0%。求称取的试样为下列质量时,Cl-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a.0.1000

分析化学武大第五版思考题答案

分 析 化 学 (第五版)上册武汉大学主编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四章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第五章酸碱滴定 第六章络合滴定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 第八章沉淀滴定法与滴定分析小结 第九章重量分析法 第十章吸光光度法 第十一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第一章概论 1、答:定义: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相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 任务:定性、定量、结构。 作用:略 2、答:略 3、答:取样→分解→测定→计算及评价 注:取样的原则:应取具有高度代表性的样品; 分解的原则:①防止式样损失;②防止引入干扰。 4、答:Na2B4O7·10H2O的摩尔质量比Na2CO3的大,故选择硼砂作为标定盐酸的基准物质可以使称量误差减小,但是硼砂含10个结晶水不稳定,而碳酸钠摩尔质量小,性质稳定。 6、答: a.偏低 b.偏低 c.偏低 d.无影响 e.偏大 f.偏小 g.偏大 h.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7、答:偏低

NaOH O H O C H O H O C H NaOH V M m C 1 210002422242222? ?= ?? 因为失水后的H 2C 2O 4中含有比同样质量H 2C 2O 4·2H 2O 更多的能与NaOH 作用的H + ,这样测定时消耗V NaOH 增大,所以C NaOH 偏小。 8、答:偏高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略) 1、答:不对。应将原始试样全部送交分析部门,再由分析人员对原始试样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依据经验公式取样,再分解、测定等。 2、答: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试样的分解 时将待测物转化为离子,而有机试样的分解主要是破坏有机物,将其中的卤素,硫,磷及金属元素等元素转化为离子。 3、答:用NaOH 溶解试样,Fe ,Ni ,Mg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Zn 基体分离。 4、答:测硅酸盐中SiO 2的含量时采用碱熔法,用KOH 熔融,是硅酸盐中的硅转化为可溶性的K 2SiO 3,再用容量法测定:测定硅酸盐中Fe ,Al ,Ca ,Mg ,Ti 的含量时,用HF 酸溶解试样,使Si 以SiF 4的形式溢出,再测试液中Fe ,Al ,Ca ,Mg ,Ti 的含量。 5、答:不对。应将镍币全部溶解,因为镍币中铜银分布不一定均匀,这样做取样无代表性。 6.略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武汉大学第五版)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武汉大学第五版)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陈峻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州花溪 550025 ) 摘要:熟悉电子天平的原理和使用规则,同时可以学习电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称量方法;学习利用HCl和NaOH相互滴定,便分别以甲基橙和酚酞为指示 剂的滴定终点;通过KHC 8H 4 O 4 标定NaOH溶液,以学习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方 法、熟悉常量法滴定操作并了解基准物质KHC 8H 4 O 4 的性质及应用;通过对食用醋 总浓度的测定,以了解强碱滴定弱酸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以及指示剂的选择。 关键词:定量分析;电子天平;滴定分析;摩尔质量;滴定;酸度,配制与标定 前言 实验是联系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学好了各种实验,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促其形成严格的量的观念。天平是大多数实验都必须用到的器材,学好天平的使用是前提,滴定是分析的基础方法,学好配制与滴定是根本。 (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原理和使用规则。 2 . 学习分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称量法。 二、主要试剂和仪器 石英砂电子分析天平称量瓶烧杯小钥

匙 三、实验步骤 1. 国定质量称量(称取0.5000 g 石英砂试样3份) 打开电子天平,待其显示数字后将洁净、干燥的小烧杯放在秤盘上,关好天平门。然后按自动清零键,等待天平显示0.0000 g。若显示其他数字,可再次按清零键,使其显示0.0000 g。 打开天平门,用小钥匙将试样慢慢加到小烧杯中央,直到天平显示0.5000 g。然后关好天平门,看读数是否仍然为0.5000g。若所称量小于该值,可继续加试样;若显示的量超过该值,则需重新称量。每次称量数据应及时记录。 2.递减称量(称取 0.30~0.32 g石英砂试样 3 份) 按电子天平清零键,使其显示0.0000 g,然后打开天平门,将1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放在秤盘上,关好天平门,读取并记录其质量。 另取一只洁净、干燥的称量瓶,向其中加入约五分之一体积的石英砂,盖好盖。然后将其

分析化学-武大版第五章作业答案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1、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1a 解:构成了缓冲溶液,其电荷平衡为 其中[Cl-] = c 2 质子条件式为 1c 解:参考水准选H 3PO 4 ,HCOOH和H 2 O,则质子条件式为 2、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2b、解:H 2SO 4 的。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即 解方程得 代入数据解得 pH=0.96 2d、解:由于HCl的浓度过低,因此不能忽略水解产生的H+。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即 解方程为

pH=6.89 4、解:已知H 2CO 3 的,。设分别为 的分布分数,则 8、解:由题意可知,NaAc与HCl的反应为 当pH=4.44时,溶液为HAc-NaAc缓冲溶液,且,则 解得 12、解:由题意可知,六亚甲基四胺是弱碱,以B表示,加入盐酸之后形成其共轭酸HB+,此酸的,。

六亚甲基四胺的总量为 加入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则有 此溶液含HB+和B,两者浓度也比较接近,因此是缓冲溶液。 15、解:a. 对于二元弱酸,则有分布分数公式为 当时,则有 当时,则有 b. 用NaOH滴定该二元弱酸时,当滴定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相当于0.0500 mol L-1NaHB, 。因,而比较,不能忽略,则有

故第一化学计量点时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其浓度,为二元弱碱,其 当滴定至第二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为Na 2 。又因,,则可用最简式计算: 故第二化学计量点时可用百里酚酞作指示剂。 16、解:因,且,则有 解得 HB的共轭碱B-的,因, 则有 17、解:已知,。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滴定至终点时,样设混合物中有x 克和0.6850-x克NaHCO 3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高效液相色谱法)【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0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20.1复习笔记 一、概论 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特点 (1)高效、高速、高灵敏度; (2)填料粒径和流动相性质影响色谱柱效; (3)缺少灵敏度高的通用型检测器; (4)污染环境,梯度洗脱操作复杂。 2.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其他色谱法的比较 (1)操作条件 ①流动相对分离选择性的影响 a.高效液相色谱与经典柱色谱分离在室温、液相中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在高温、气相中进行。 b.液相色谱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类型和组成提高分离选择性;气相色谱是改变固定相来提高分离选择性。 ②柱外效应 液体色谱中降低柱外效应比气相色谱更重要。 ③操作压力 高效液相色谱在高压下操作;经典柱色谱在常压或低压下操作;气相色谱也属低压。

(2)适用范围 ①研究对象 a.气相色谱法:只限于气体和沸点较低的化合物; b.高效液相色谱:高沸点、热不稳定、生物活性、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及无机离子型化合物。 ②应用领域 a.气相色谱法可用于石油加工过程、气体分析; b.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生物和医药学领域; c.经典液相色谱操作简单、成本低,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3.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类和正反相色谱体系 (1)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 包括:①吸附色谱;②分配色谱;③离子交换色谱;④体积排阻色谱。 (2)正反相色谱体系 ①分类依据 固定相和液体流动相相对极性的差别。 ②主要区别 正相色谱:固定相为强极性,流动相为相对非极性。极性最小的组分最先洗出,流动相极性增加,溶质洗出时间减少。 反相色谱:固定相为非极性,流动相为相对极性。极性最强的组分首先洗出,流动相极性增加,溶质洗出时间增加。 ③正反相色谱概念的意义 预测溶质洗出顺序、评价色谱固定相性能、分离方法选择和分离操作条件优化。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章节题库(电位分析法) 【圣才出品】

第14章 电位分析法 一、选择题 1.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2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A.0.09V B.0.18V C.0.27V D.0.36V 【答案】B 2.玻璃膜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0.002,若要使钾离子对钠离子测定干扰的误差小于2%,则钾离子和钠离子活度之比应()。 A.小于10 B.大于10 C.小于0.10 D.大于0.10 【答案】A 3.直接电位法中,加入TISAB的目的是()。 A.提高溶液酸度 B.保持电极电位恒定

C.固定溶液中离子强度和消除共存离子干扰D.与被测离子形成配位物 【答案】C 4.pH玻璃态石墨电极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A.H+透过玻璃膜 B.Na+被还原 C.H+被还原 D.溶液中H+和玻璃膜水化层中的H+发生交换【答案】D 5.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是()的滴定曲线。A.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与pH关系 B.氧化还原电极电位与滴定剂用量关系 C.溶液pH与金属离子浓度关系 D.溶液pH与配位滴定剂用量关系 【答案】B 6.测定溶液pH值时,所用的参比电极是()。A.银-氯化银电极 B.饱和甘汞电极 C.玻璃电极

D.铂电极 【答案】B 【解析】测定溶液pH值时,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 7.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在水中浸泡24h以上,目的是()。 A.稳定不对称电位 B.稳定液接电位 C.清洗电极 D.消除液接电位 【答案】A 8.关于玻璃电极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玻璃电极属于离子选择性电极 B.玻璃电极可测定任意溶液的pH值 C.玻璃电极可用作指示电极 D.玻璃电极可用于测定浑浊溶液的pH值 【答案】B 【解析】一般玻璃电极的φ-pH曲线只在一定范围内呈直线,在较强的酸、碱溶液中偏离直线关系。 9.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时,在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中加入TISAB的目的是()。 A.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