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一表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一: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分为: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五种,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一、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练习1: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从表达方式上赏析这首诗。

答:诗的前四句写母爱,是叙事;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的深情,是抒情,两部分结合得紧密完美。

二、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这种画法,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①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

②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

③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细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等。

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直接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环境、气氛进行描绘。直接描写可以使读者直接感觉到人物的言谈举止、仪表风貌、个性习惯以及环境的状况、事件的气氛等。

侧面描写: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描写来烘托、渲染所要描写的人物、事件或通过别人的评价、议论来描写人物或事物。

练习2:

判断下面这几首诗的描写角度:

1.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答:侧面描写

2. 咏绣障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答:前两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写物写人,绣屏风安到花园里,足以乱真,连黄莺都上当了。黄莺入画这一侧面描写,丰富了诗歌形象,平添了动人的情趣。

三、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练习3:

赏析下面这两首诗歌:

1. 洗儿戏作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答:直接议论之作,苏轼采取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方式来讲究含蓄委婉。《洗儿》一诗,似乎是说“洗儿”之事,实际上,诗人是在发政治牢骚,是对黑暗现实的激烈批判和揭露。全诗似乎仅仅是对刚出生的儿子发了几句议论,然而,它却是诗人一生经验的总结。

2. 琴诗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答:这首诗用议论的方式揭示了哲理:主体必须与客体统一。

四、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等。

练习4:

指出下列各句景与情的关系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7.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8.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9.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1.正衬, 2.正衬 3.反衬 4.正衬 5.正衬 6.正衬7.反衬8.反衬9.正衬10.正衬

五、习题演练

练一、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问: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分析】文中问怎样写景,应该从写景(也就是描写)的角度和文章的结构方面回答,联系描写角度的相关知识——远近大小、动静明暗、视听触嗅、声光色态,进行回答即可。注意一定要结合诗歌解释分析。

【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春日(其一)

注:秦观:北宋著名诗人,先后多次贬官遭徙,一生潦倒失意。

问:(1)请分析“有情芍药含

(2

分析:第二问不仅要答出间接抒情,更要答出属哪种间接抒情方式,如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借事抒情等。

答案(1)“芍药含春泪”“蔷薇卧晓枝”,这是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刻画芍药、蔷薇雨后的娇弱悲愁之态,写得形象鲜明,细腻生动,耐人寻味。(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仕途坎坷,潦倒失意,胸有郁结,不便直言,只好移情于物,借眼前这“含春泪”的芍药和“无力”的蔷薇形象,来寄寓自己的人生的愁苦情怀。因而,这首诗也就具有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艺术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