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探析

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探析
李晓丽;崔晓萍
【期刊名称】《现代中医药》
【年(卷),期】2010()4
【摘要】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活血化瘀消癥之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子宫肌瘤。
根据现代疾病中医辨病论治理念,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辨证多属瘀血内停,当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在中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指导下,笔者在临床上以桂枝茯苓丸为基本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取得很好疗效,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方案提供了一定思路。
【总页数】2页(P34-35)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桂枝茯苓丸;治疗探析
【作者】李晓丽;崔晓萍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74
【相关文献】
1.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对降低其血中IL-6和IL-8的效果探析 [J], 吴培雅
2.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探析 [J], 王世琪
3.高剂量地诺孕素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J], 张嫣嫣
4.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 [J], 金芬;周英惠;张吉;郭伟堃
5.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 [J], 闫菲;史云;赵琦;王晓梅;高焕鹏;徐可;王亦姝;韩福国;刘清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枝茯苓丸概述

桂枝茯苓丸的临床应用概述039011129摘要:桂枝茯苓丸方源自汉·张仲景《金匾要略·妇人妊娠病》,由桂枝、茯苓、牡丹、桃仁、芍药各等分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之功效。
该方在原书中用于治疗妇科经、带、胎、产、杂等血瘀诸症,是治疗妇科癥瘕的经典方剂。
如今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凡病机与瘀血阻滞、寒湿(痰)凝滞有关的病证,都可用本方化裁治疗,不但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还用于内科、外科、男科等各科疾病。
现总结近5年相关文献,将桂枝茯苓丸的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关键词:桂枝茯苓丸;临床应用1.妇科1.1子宫肌瘤于文芳、韩克【1】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子宫肌瘤(肌瘤直径在3cm以下)35例。
基本方组成:桂枝、茯苓、桃仁、牡丹皮、赤芍、昆布各10g、甘草3g。
随证化裁:气虚加党参20g、黄芪20g、升麻5g;血虚加首乌20g、鸡血藤20g、全当归10g;血瘀甚者加三棱10g、莪术10g;虚寒加当归10g、川芎10g、艾叶6g;肝肾不足腰痛者加女贞子10g、杜仲10g、牛膝10g、阳起石15g(先煎);月经量多加阿胶(烊化)15g、地榆10g、棕榈炭10g、生熟地(各)15g;肝郁胸闷不舒者加柴胡10g、郁金10g;形体肥胖者加半夏15g、苍术5g;腹痛者加乳香3g、没药3g。
用法:上药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经期停服。
连服3个月为1疗程,最多治疗6个疗程。
治疗结果:35例中,痊愈6例,显效23例,有效2例,无效4例(肌瘤直径增长至4cm以上者,治疗3个月后转为手术治疗,总有效率82.9%。
李文【2】临床选取有增长趋势的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36例,以桂枝茯苓丸加莪术、三七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6个月经周期,观察疗效及安全性。
经治疗,患者的肌瘤月增长体积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63.9%患者的子宫体积较前减小,且平均子宫体积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58.3%患者的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但平均肌瘤体积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
经 验 交流 ・
活血化瘀 中药治疗子 宫 内膜异位 症 的 临床 观察
余 姬 文 赵 蕾 李 瑞 兰 江延 姣 吕 玲
( 江 中 医 药大 学 附属 第 二 医院 ・ 州 30 0 ) 浙 杭 10 5
摘
要 目的 : 讨 活血 化瘀 中 药治 疗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的 临床 疗 效 。 方 法 :6例 子 宫 内膜 异 住 症 患 者 随 探 7
机分为 两组 , 观察组 3 例 , 8 对照组 3 8例。观察组 口服 活血化瘀 中药 , 非经期 以桂枝 茯苓丸加减 , 经期 以 失笑散加减 ; 对照组 口服 米非 司酮。连服 6个月, 比较两组 用药前后 症状及体征 的改善情况、 良反应 、 不
期 ) , 属 轻 中型 或 Ⅱ期 以下 。两 组具 有 可 比性 。 j均 2 方 法 2 1 治疗方法 . 对照组 : 服米非司酮 [ 海医药 ( 团) 口 上 集
部体征基本消失。显 效 : 症状基 本消失 , B超示盆腔包 块缩
小 。有效 : 症状减轻 , B超示盆腔包块无增 大或略缩小, 停药
() 1 治疗前后痛经 改善情 况 j痛经程 度 :
宫 内膜异位症 患者 7 6例 , 机分为 观察 组 3 随 8例, 已婚 3 l 例, 未婚 7例 ( 有性生活史 ) 年龄 2 4 ; 5— 8岁 , 平均 3. 4 5岁 ; 病程 2个月 一 O年 , 2 平均( .3± .7 年 ; 5 3 3 8 ) 有人工流产史 2 5 例, 剖宫产史 1 , 置宫内节育 器史 l ; 2例 放 9例 伴痛经 者 3 5 例,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 简称 内异囊肿 )2例 , 3 盆腔触痛结节 3 5例 。对照组 3 , 8例 已婚 3 0例 , 未婚 8 ; 例 年龄 2 4 3— 5岁, 平均 3 .7岁 ; 程 4个月 ~1 , 24 病 7年 平均 ( . 1 .5 年; 5 5 ±49 )
经方51:桂枝茯苓丸|子宫肌瘤、月经不调、静脉曲张、三高症调

经方51:桂枝茯苓丸|子宫肌瘤、月经不调、静脉曲张、三高症调桂枝茯苓丸经典用量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经典的活血化瘀方,更是一张瘀血体质的调理方。
其用药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如下: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
右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
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此方原方为丸剂,市面有售,并且各医院药房、药店及门诊基本上都有成药。
所以,使用很方便。
如果用汤剂,可按如下剂量使用:桂枝15,茯苓15,赤芍15,丹皮15,桃仁15。
桂枝茯苓丸汤剂常用量经方中医程医生说明:1.此方经文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原文: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
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
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
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
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2.要想学习此方方证,要先知道什么文中提到的“癥病”。
对于中医的病症来说,一般都是并称“癥瘕”。
妇女下腹有结块,或胀,或满,或痛者,统称为“癥瘕”。
如果要细分癥与瘕,则按其病变性质也是有所不同的。
癥,坚硬成块,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痞满无形,时聚时散,推揉转动,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但就其临床所见,每有先因气聚,日久则血瘀成癥,因此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故前人每以癥瘕并称。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盆腔炎性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3.后世医家对于本方的下癥作用进行了临床发挥,活用于妇产科各类疾病。
如《济阴纲目》将本方改丸为汤,称为“催生汤”,用于下胎。
《妇人良方》将本方称为夺命丹,治妇人小产,下血过多,子死腹中等。
从下癥到催生,再到打胎,显示了桂枝茯苓丸在妇人病中的广泛用途。
4.其实,此方不仅用于妇人,只要有瘀血证的表现,并且腹证、病证、方证相符,同样适用于任何人。
桂枝茯苓丸的腹证特点5.本方使用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腹诊,在肚脐左右,特别是在左下腹部触及包块有抵抗或压痛。
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林锦璇;吴金香;邱月娜;江小蓉;罗湘闽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2023(45)1
【摘要】桂枝茯苓丸是来源于《金匮要略》的名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
临床上桂枝茯苓丸主要用于治疗子宫
内膜异位症,可以减轻疼痛、去除病灶、促进生育、预防异位症的复发。
桂枝茯苓
丸可通过多个信号通路防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粘附侵袭、血管生成,参与调节免疫
起作用。
虽然桂枝茯苓丸的研究面较广,但其作用机制及分子基础还有待于进一步
深入研究,临床上大样本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也有待开展。
本文对桂枝茯苓丸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
参考。
【总页数】4页(P166-169)
【作者】林锦璇;吴金香;邱月娜;江小蓉;罗湘闽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R287
【相关文献】
1.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进展
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
3.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成
分-靶点-通路网络药理学研究4.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5.“血水同治”的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枝茯苓丸联合达那唑和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桂枝茯苓丸联合达那唑和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孙秀丽;李亚凤;苏欠欠;及艳芳;田少存【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达那唑、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达那唑、孕三烯酮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丸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程度、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CA125、CA199水平、不良反应、妊娠结局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囊肿体积、子宫活动度、子宫内膜厚度、痛经评分、FSH、LH、E2、P、CA125、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年内妊娠率、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达那唑、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痛经症状,降低性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8(040)023【总页数】4页(P3550-3553)【关键词】桂枝茯苓丸;达那唑;孕三烯酮;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作者】孙秀丽;李亚凤;苏欠欠;及艳芳;田少存【作者单位】062550 河北省任丘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北省任丘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062550 河北省任丘市人民医院妇产科;062550 河北省任丘市人民医院妇产科;062550 河北省任丘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1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病、多发病[1,2]。
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
田玉美教授运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妇科病验案_刘茂材

血 不 归 经 结 为症 痕
:
、 、 、
治 以 活 血 祛癖 化 癫 消 痛
99
,
、
处
、
9
,
甘草
69
,
。
7
剂 水煎 服
159
,
,
2
次
,
方 桂枝 红 花 三 棱 羲术各
69
,
、
获等 丹皮 赤芍
159
,
,
、
、
/ d
。
。
二 诊 时上 述 症 状 有 所 好 转 惟 有 畏 寒之 感 较 甚
、
白芍 当 归 延 胡 索 炒 鸡 内 金 各
经行
,
: “
癖 血 留 滞 作痕 惟 妇 人 有 之 其症 有 经 期
,
7~ 9 天
,
腰 膝 酸 软 带 下 量 多 色黄
,
。
口干不 欲逆 而
留 ; 或 忧 思 伤 脾 气 虚 而 血 滞 ; 或 损 劳 积痕 气 弱 不 上 述 三 案均 采用 桂 枝 获 等丸 加减 治疗 但 因 基 行
,
,
。
在 温 阳利 水 化 痰 消
,
、
辨 证 为气 滞 血 痛 湿 热 蕴滞 胞 络 血 不 归
,
。
1
重 在理气散结 案
。
2
重 在化痰软
,
经 寮 血 凝 滞 日久 积 而 成 块
治 以 活 血 化癖 软 坚
:
、 、 、 、 、 、
坚 案
,
3
则 以 温 经 散寒 为 主
,
, :
田 玉 美教 授精 于 临床
水 化 痕 消 痛 之 功 效 湖 北 名 医 田 玉 美 教授 灵 活 运 用 桂枝获 等 丸 加 减 治 疗 妇 科 杂 病 效 果 良 好 笔 者
桂枝茯苓胶囊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作用及机制

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中药研究桂枝获本肤嚢对卖验性子含内膜异隹洼痛经作用及机喇*孙兰、李家春2,宗绍波3’4,吕耀中3’4,王振中W(1.江苏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安223003:2.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淮安223003; 3.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222001; 4.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连云港222001)摘要: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GZFLC)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作用机制。
方法:将60只SD雌 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散结镇痛胶囊组、GZFLC高、中、低剂量组(0.54、0.27、0.148.1^—|)组,每组 10只。
每天灌胃给药,连续28 d。
观察各组扭体反应,测量移植物体积并进行病理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异位灶NGF、TRPV1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散结镇痛肢囊组和GZFLC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扭体次 数显著减少(P < 0.01),其抑制率分别为51.1%、63.2%、60.4%、47.1%。
与模型组比较,散结镇痛肢囊组和 GZFLC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移植物体积显著减少(P < 〇.〇1),其抑制率分别为61.9%、66.0%、59.1%、56.6%。
与模型组比较,GZFLC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大鼠异位组织的病理学评分及NGF、TRPV1蛋白的表达。
结论:GZFLC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NGF、TRPV1蛋白表达相关。
关键词:桂枝茯茶胶囊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TRPV1doi:10.11842/wst.2019.04.008 中图分类号:R287 文献标识码:A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育龄期女 性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在子 宫腔以外的部位生长,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痛经、不 孕、月经不调、盆腔包块等,其发病率约占育龄期妇女 的15%左右'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主要症状,据统计EM患者87.7%有痛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 的生活质量,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关键词】桂枝茯苓丸;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来,笔者使用桂枝茯苓丸加
减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育龄期已婚或未婚有性生活史的妇
女,年龄27~45岁,病程1~11年。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如下标准:①症状:腹痛,主要是痛经,也可以是
非周期性下腹痛;不孕;月经失调;性交痛。②妇科检查:宫颈摇举痛阳性,宫骶部
触及子宫内膜异位结节,质硬,有压痛。③B超示:附件囊性肿物和(或)子宫
直肠窝有积液。
1.3 分组与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2例,年龄27~45岁,平均33.4岁,病程1~11年,平均5.5年。给予桂枝
茯苓丸为主要组成的中药汤剂口服,临证时随证加减,兼气滞者加香附20g,乌
药、枳壳、厚朴各15g;偏重血瘀者加乳香、没药、三棱、莪术各10克;兼气
血两虚者加黄芪、当归各15g,炙甘草10g。
对照组40例,年龄27~44岁,平均33.5岁,病程1-10年,平均5.3年,给予达
那唑口服,每次300mg,早晚各服1次。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经期不停药。
2 疗效评定与结果
2.1 疗效评定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盆腔包块等局部体征基本消失。显效:
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盆腔包块及积液缩小50%以上。有效:症状有所减轻,盆腔包块
及积液略缩小。无效:主要症状及体征,B超检查无变化。
2.2 结果 治疗组42例,痊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40
例,痊愈17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1例。
3 讨论
根据本病症状符合中医“月经不调”、“痛经”、“癥瘕”、“不孕”等范畴。中医
认为:子宫内膜异位为离经之血不循常道而行,蓄积盆腔而成瘀为其根本病机,桂
枝茯苓丸源自《金匮要略》,方中桂枝温经脉,茯苓能安正气,丹皮、桃仁、赤
芍活血化瘀,加理气药香附、乌药、厚朴、枳壳及活血破瘀药三棱、莪术、乳香、
没药以活血消癥散结,全方共收活血化瘀,消癥散结、行气止痛之功。同西药比
较,无体重增加、性欲改变、潮热、多毛、痤疮等不良反应。经统计学处理,桂
枝茯苓丸与西药达那唑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
内膜异位症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