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思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建筑思潮论文

建筑学08-1

崔丰龙

超现代的现代主义建筑—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

摘要|:面对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时候,人们会兴奋、惊叹,也会思考。这种思考既包含建筑和建筑所构成的空间本身,还包含当今社会的文化观、历史观、价值观、科技观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盖里立意构思建筑

一、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概况

1、设计手法及过程

人们在惊叹于古根海姆博物馆造型的同时,会提出“ 这座建筑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疑问。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设计过程和手法同盖里以往的诸多建筑一样,都借助于先进的电脑设备辅助,把丰富的想象力发挥到前所未有的层面。设计中,盖里首先勾勒出大概的草图,然后将这些“ 疯狂” 的造型用模型表现出来。当模型粗具规模后,便使用三维空间数字仪将它输入电脑,成为数字化的电脑模型,并利用电脑对模型进行空间分析、结构分析、细部及光线的分析等等。最后从电脑模型中转换出所需要的各种二维空间图形。在整个过程中,盖里所使用的软件(ICATIAI)原本是用于航空工业的。自文艺复兴以来大量使用建筑模型后,建筑形式虽然让建筑师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但是由于图纸与模型的空间表现力仍有局限,因此设计者们还是无法“ 随心所欲” 地创作。盖里那极富变化的理念是无法用传统手段来表现的,如果没有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盖里也只有妥协而被迫选用平稳大同的空间形式。

2、功能分区

古根海姆博物馆共五层,地上四层和地下一层。博物馆展厅分为永久性作品陈列厅、临时性作品陈列厅和精选当代艺术家作品陈列厅三大部分。永久性作品陈列位于第二、三层南面的连续规整排列的方形展厅里,临时性作品陈列位于首层被拉长的向东延伸的长条形陈列厅里,而精选当代艺术家作品则遍布在整个博物馆内一系列梭形空间里。这些梭形的空间跳跃分布在永久性和临时性展厅之间,以便参观者可以有联系地同时参观三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品,以免在不同艺术品之间画上严格的分界线。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南面朝向毕尔巴鄂的老城区,所以盖里选择了方整规则的立方体外观造型和内部空间,并用西班牙当地的石灰石外墙材料营造空间来陈列永久性展品。博物馆北面朝向新城区,盖里塑造了一系列“零乱”、“疯狂” 的外观造型和内部空间,并选用最具时代感的太空金属材料钛金属板与永远代表现代感的钢和玻璃作为外墙材料营造空间来陈列当代艺术家作品和临时性作品。虽然盖里的设计理念是把固执保守留给过去,让新奇幻想拥抱现在,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把时代与历史割裂,而是让两者在对比中求和谐、矛盾中求共存。

二、关于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思考

1、谈“乱”

盖里与众多艺术家朋友的交往,以及他过去在巴黎工作时众多美术馆对他艺术爱好的激发,使他知道: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需要怎样的展厅;建筑何时是主角,何时是配角。视觉空间中有的放矢的“杂乱感” 是盖里建筑的一大特色。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乱” 主要呈现在人与空间交流的中庭和人与建筑交流的建筑造型上。机械设备房和展品陈列厅,由于使用功能是首要的,所以这些空间规整纯净。即便当代艺术展厅具有“疯狂” 的构件,但是它们

只位于展厅的上方,人们在观赏展品时,那些构件不会进入视线影响参观;当视线离开展品转而投向建筑或打算整体观赏展厅时,“乱” 才开始展示自身的魅力。

就中庭而言,古根海姆博物馆总监汤姆斯·克伦斯的观念是希望能在20世纪末有一个能与赖特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相媲美的中庭,但是他们不再需要赖特那样空荡荡的中庭或者贝聿铭那样如同宾馆大堂般的中庭,他们希望新馆能容纳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而不至于被赖特那狭小的展厅拒之门外。

2、说“丑”

盖里的建筑观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美与丑的严格划分,它们的界限是模糊的,所以盖里的建筑作品的魅力就是来自于其被批判的“丑陋”。18世纪德国启蒙文学家席勒提出美学的8个范畴,即悲剧、秀雅、崇高、尊贵、朴素、愉悦、哀婉、多愁善感。其后黑格尔又加上冷嘲、热讽、浪漫、梦幻。18世纪末,施累格尔提出“丑的理论”,认为辛辣、残酷、粗鲁、丑陋同样具有审美价值。19世纪奥地利艺术史家、现代西方艺术史的奠基人李格尔又提出“废墟理论”。20世纪,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把建筑艺术的审美视野扩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并产生广泛影响。中国自古以来也有对诸如“残”、“断”、“荒”、“野”、“孤”、“破”、“古”、“小”、“低”盖里的建筑与杜尚的绘画等荒残意境的审美情结,并从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角度对“丑”加以肯定。以“石”为例,宋人苏东坡日:“一丑字则石之千姿万态,皆从此出。”清人刘熙载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3、话“曲”

人们自古以来就赞美曲线,德国建筑美学家巴杰森说:“这一切都是因为人体到处充满曲线。” 德国美学家玛克斯·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中说:“所谓温暖和爱情都是圆的,至少是椭圆的,它们沿螺旋形曲线方向前进。只有冷的、不动的、无价值的、可恨的才是笔直的,有棱角的。如果士兵不站成行列而站成圆形,他们就会跳舞而不去进攻敌人。冰冷、固定、用以咬东西的牙齿,大自然也把它们安排成一个半圆形。生是圆的,死是有棱角的。” 古根海姆博物馆充满了曲线:生动、丰富、充满动感、挑逗视线、拨动心弦。

4、看“过程”

盖里曾说:“平庸之辈设计的建筑完成后就是地狱,倒是它们的施工过程看起来还是蛮壮观的。” 盖里在其建筑设计中强调这种如施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无区别的视觉效果,他关注“过程”、“片断”、“瞬间”之类的时间概念,运用“过程化”的设计手法来塑造空间,以此来模糊事物最终的差异和界限,即便增加或者减少构件、夸大或者缩小比例尺度,也不会损害建筑物的形象,故此扩大看待事物的范围。这种视“过程”如生命的理念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哲学,正如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原理说:事物是过程和片断的运动的集合。

5、重“观赏”轻“评判”

“只有平庸的建筑才不会被人关注,更谈不上解读。”盖里的这一句话,让人反思。综观中国目前的建筑建设可以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工地,但是真正值得世人关注评论的建筑物是为数极少的一些外国建筑师们设计的国家级大项目。这值得我们深思!盖里除了早期受学院派和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部分建筑作品外,其他后期的作品外观造型均披着看似疯狂、杂乱的曲线外衣。正是由于盖里独特的“过程化”设计手法,使他的建筑物不存在一些固定的最佳的观看视点,从而可以使人们更加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观赏建筑本身,这也是盖里建筑的最大的社会效应。有人把美国9.11事件和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成当做最令建筑师们再次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角色的重要性的两件事情。

三、盖里的建筑与杜尚的绘画

英国建筑评论家内奥·斯汤戈说:“20世纪初,立体派画家打破了作为西方美术基础的固定视点透视法,与此相同的是同一世纪末,盖里的建筑理论使建筑物呈现出令人惊奇的冲突感,一种全角度的视觉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