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车间设计

电泳车间设计
电泳车间设计

摘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 各厂家都在新建或改造涂装生产线 , 新建的电泳涂装线 , 大多数都采用阴极电泳涂装方式。由于阴极电泳工艺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 加上电泳涂装线设备多 , 工艺环节多 , 比较复杂 , 一次性投资大 , 所以设计方案严格要求 , 才能充分发挥其涂装工艺特点 , 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为电泳车间设计,主要阐述电泳工艺、设备与计算和平面布置等部分。工艺设计中将主要介绍电泳工序的基本知识、操作要点和涂装工艺参数。设备计算方面对槽体尺寸、搅拌系统流量及其他设备作了简单计算。最后通过通过电泳工艺路线图及其他图片介绍对车间平面布置进行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阴极电泳工艺参数超滤系统循环搅拌系统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the manufacturers are in new or modified coating production line,the new electrophoresis coating line,most of the cathodic electrodeposition coating methods are used.Electrodeposition conditions as more stringent requirements,coupled with electrophoresis coating line of equipment,technology links and more complex,one-time investment,so the design of th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ting process to achieve good economic returns .This workshop designed for the electrophoresis,mainly on the electrophoretic process,layout of equipment and computing and other parts.Electrophoresis technology design process will introduce basic knowledge of operating points and the coating process parameters.Calculated in terms of equipment,cell size,flow mixing system and other equipment made a simple calculation.Finally.the road map through the electrophoresis process and other photographs of the plant layout is described in detail.

Key words: cathode electrocoating;process parameters;ultrafiltration system;cycle mixing system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1 绪论 (1)

1.1阴极电泳的发展史 (1)

1.2阴极电泳涂装的发展趋势 (2)

1.3电泳设计原则 (2)

1.4设计基础资料 (3)

2 电泳涂装工艺设计 (6)

2.1阴极电泳的原理及特点 (6)

2.1.1阴极电泳的原理 (6)

2.1.2电泳涂装的特点 (7)

2.2阴极电泳的基本流程 (7)

2.2.1电泳前处理 (8)

2.2.2阴极电泳涂装工艺影响因素 (8)

3 电泳涂装设备与计算 (11)

3.1电泳涂装设备及控制点 (11)

3.2电泳涂装设备的计算 (16)

3.2.1槽体尺寸的计算 (16)

3.2.2循环搅拌系统的计算 (19)

4 电泳车间平面布置设计 (20)

4.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20)

4.2车间平面布置设计 (20)

5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附录 (25)

1 绪论

1.1阴极电泳的发展史

电泳涂料源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PPG公司率先开发成功的,启初用于对耐腐蚀性能要求高的家用电器上作底漆,随后逐渐开发出了耐蚀性能更高且具有装饰性效果的阴极电泳涂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高泳透率、高流平性、高装饰性且涂装自动化程度高、涂装污染少等特点,不但应用在汽车行业中,还广泛地应用在其它行业中。如在建筑材料中,防火门、钢窗等涂装耐候性好的双涂层的环氧树脂阴极电泳涂料,钢制家具和间壁材料使用丙烯酸树脂系阴极电泳涂料。在五金行业中,电泳锁具、金属眼镜架、自行车部件、文具、皮箱扣、打火机等用品,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

阴极电泳涂装最先在美国应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德国BASF公司和美国PPG公司首先进行了阳离子型树脂的合成(即阴极电泳的研究)。1971年美国的PPG公司开始应用第一代阴极电泳漆。先在菲利普公司的电冰箱、洗衣机以及干燥机等耐腐蚀性能要求高的家用电器上作底漆。1976年6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汽车部件采用PPG公司第二代阴极电泳漆(CED-3002#)获得成功。1977年开始正式用阴极电泳漆为底漆来涂装汽车车身。基于阳极电泳涂装过程产生阳极溶解、阳极电泳涂膜的耐腐蚀性较低,而阴极电泳涂膜的耐腐蚀性能优良、能成倍地提高汽车车身的使用寿命,阴极电泳涂装工艺得到快速普及。197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基本上把原来使用的65条阳极电泳涂装生产线改用新的阴极电泳涂装生产线。1977年日本和英国由美国PPG公司引进技术以后,他们的汽车涂装从1978~1979年也向阴极电泳涂装转化。到1978年底初步统计,世界上约有120调阴极电泳涂装生产线,其中美国有70条以上,日本有20条,欧洲有10条。至1985年,汽车车身的阴极电泳化率达90%以上,至今全世界大量流水线生产的汽车车身几乎100%都采用阴极电泳涂装打底。

在改革开放30年中我国汽车工业和涂料工业跟上了阴极电泳涂装技术的发展步伐。我国第一条现代化流水生产的汽车车身阴极电泳涂装生产线于1986年7月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车身厂投产。随后第二汽车制造厂和济南车身阴极电泳涂装替代阳极电泳涂装趋势。到1990年底共建成投产的阴极电泳涂装线共建成投产的阴极电泳涂装线有21条(其中车身涂装线16条)。在近20年中我国汽车工业获得超高速的发展,尤其是客车工业的发展更迅猛,2010年宇通客车全年累计生产各类客车41894万辆,同比增46.35%。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年产5万辆以上的汽车车身阴极电泳涂装线近百条,还有车架、车轮、车厢、中小冲压

件等汽车零部件阴极电泳涂装线上百条。[2]

1.2阴极电泳涂装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市场竞争激烈,只有优质、低成本才有竞争力。根据上述发展历程及有关文献资料,预测阴极电泳涂装的发展趋势如下:

(1)进一步提高结构复杂的被涂物(如客车车身)用阴极电泳涂料的泳透力,最终目标是100%,以进一步提高车身内表面及空腔的涂装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阴极电泳涂料的使用量。

(2)开发采用节能减排型的阴极电泳涂料与涂装技术,进一步提高阴极电泳涂料与涂装的环保性,开发采用VOC含量更低的、固化时分解物更少和无HAP 的阴极电泳涂料,依靠ED-RO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实现阴极电泳涂装污水“零”排放。

(3)在现有各种特种功能的阴极电泳涂料的基础上,改进或开发新的各种助能的阴极电泳涂料,如锐边耐蚀性阴极电泳涂料、耐候性(耐UV型)阴极电泳涂料、厚膜阴极电泳涂料等。

(4)加强管理,实现无缺陷的电泳涂装,废止打磨工序。[3]

1.3电泳设计原则

为使电泳涂装车间设计能充分体现先进、合理、经济、可靠,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根据产量的大小、产品特点、上下加工工序之间的关系和运输距离等因素,涂装工作的布点应尽可能集中,以节省投资,方便管理,提高工艺和机械化的水平。

一般涂装车间是易产生大气污染和火灾危险性的场所,因此应尽可能将涂装车间设置在与加工装配车间相隔离的具有防火能力的厂房内或独立的建筑物内。在多层建筑物内涂装车间应设置在边跨,以保证由车间可直接向外撤离。

(2)工艺设计应掌握先进、合理、经济、可靠的原则,努力推广、采用节能、低污染和无污染型的涂装技术和装备,使新的涂装车间在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方面都具有较先进的水平。工艺水平过低,必然会造成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能源和材料消耗大,涂层质量低,有时占地面积大;工艺水平过高,则会造成投资过大,设备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应权衡利弊,统筹考虑。

(3)应根据当地的能源情况选用供应充足、最经济的能源,并在工艺和设备设计中从节能的角度全面衡量各种设施,保证各种余热达到充分地综合利用。

(4)选用涂料时,应首先考虑满足涂层质量要求,如果忽视质量,一味追求经济效果,则会失去竞争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用低温快干型涂料,以节省能源。另外,还应尽可能选用低污染或无污染型涂料(如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份涂料等)代替溶剂型涂料,以减少火灾危险性和大气污染。

(5)新设计的涂装车间操作工位环境应符合劳动保护条例和涂料工艺要求,并应具备涂装三废的防治措施。

(6)在新设计场合要考虑到发展改造的可能性,涂装设备应有较高的适应性。[4]

1.4设计基础资料

电泳车间设计基础资料包括生产任务、生产纲领、年时基数、生产节奏、涂装标准等的计算。[4]

(1)生产任务

涂装工作量大小取决于被涂物的特性和数量,以及对涂层的技术要求(如耐久性、耐腐蚀性、外观装饰性)。所以在设计前必须明确被涂覆零部件清单,包括零部件名称、规格(外形尺寸、重量、涂覆面积、材质)、图号、每套产品件数、年产量等(见表1.1)。

[2]

(2)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是车间在单位时间内分工种的任务指标。编制涂装车间年生产纲领前将各产品需进行涂覆处理零、部件整理出表,然后根据各产品的年产量及涂覆处理零件表,编制出涂装车间年生产纲领。电泳车间的规模和类型是由车间生产纲领来确定的。车间生产纲领计算表格形式如表1.2。

表1.2 车间年生产纲领计算表[2]

(3)生产节奏

生产节奏是指平均多长时间涂装一件产品,可用下式计算求得:

t = 602T2e2p/(M2n)

式中:t —生产节奏,分钟/件;

M—年生产任务,台/年

n —套产品的涂装件数;

p —合格率,%

T —年时基数,小时;

e —设备利用系数,涂装设备的利用系数一般为80~85%。

(4)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5]

电泳车间工作制度可根据车间生产量和生产条件来决定。当产量较大时一班制不能完成任务时可采用二班或三班制生产;中途不能停顿的连续生产要采用三班制。

年时基数就是每年生产的实际时数,可分为工人的年时基数和设备的年时基数。由于电泳车间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主要考虑设备的年时基数。设备的年时基数是每台设备每年的实际的生产时数,即扣除设备检验及其他必要的工时间损失后的有效工作时间。

表1.3 设备的年时基数[2]

(5)YES电泳标准即电泳漆膜厚度达到25微米、耐盐雾试验大于1000小时、电泳防腐内外无死角。电泳后的漆膜具有较好的展平性和延展性,面漆喷漆更加平整美观;防腐能力超强,8至10年内不会出现锈蚀;车身及车架内板、外板、型材内腔防腐无死角,底盘、骨架耐久度大大增强。

(6)4万台/年客车车身电泳涂装车间设计基础资料

生产任务:40000台/年

生产纲领:

长:13.7m 宽:2.6m 高:3.8m (以上均为最大车型尺寸)

产量:150台/天

年时基数和工作制度:

每年工作时间:270天

工作制度:三班制(23小时)

工位年时基数:6210小时

维修损失时间:4%

涂装标准:YES电泳标准

设备年时基数:5961.6小时

生产节奏:t = 6025961.6285%298%/40000 = 7.45分钟/台。

2 电泳涂装工艺设计

由于设计要求产量较高,电泳工艺宜采用阴极电泳,以下将主要介绍阴极电泳的工艺设计。

阴极电泳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树脂通电后向阴极移动,由于阴极附近pH值上升,发生粒子交换,阴极涂料就析出覆到试件上。[6]

2.1阴极电泳的原理及特点

2.1.1阴极电泳的原理

(3)阴极电沉积:由H+在阴极放电,阴极和漆液界面处,OH-浓度升高,当OH-浓度增加到一定数值时(pH值最高可达12),漆膜便在阴极(工件)表面产生沉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带电高分子粒子到达工件表面,并在其上放电;阳极电泳涂料主要是羧酸盐的反应;阴极电泳涂料主要是铵盐的反应;阴极电泳涂料的泳透力以及电流效率都高过阳极电泳涂料;阴极电泳过程中不存在金属的氧化过程。

(4)电渗:电泳涂装过程中,漆膜沉积的初始阶段,粒子(或离子)电荷不一定全部被中和、放电。沉积所得的漆膜结构是疏松的,含水量相当高,离子能通过。因此,电渗的作用是:当继续通电时,阴极表面产生的阴离子通过漆膜向阳极方向移动,并在漆膜表面与涂料粒子中和形成新的沉积漆膜。同时,阴离子渗出时夹带着水分子移动,使漆膜内所含水分逐渐排到漆膜外,最后形成含水率很低,电阻相当高的致密漆膜,这种漆膜就可直接进入烘箱中固化,形成最终的电泳涂层。[9]

2.1.2电泳涂装的特点[10]

①有利于实现涂装连续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减轻了劳动强度;

②电泳涂装无挥发性溶剂,无人员中毒和火灾等隐患;

③无论形状简单、复杂的工件,均可获得附着力良好,厚度均匀的涂层;

④涂料利用充分,可大大降低成本;

⑤设备复杂,投资费用大;

⑥对涂料稳定性要求较高,槽液管理技术复杂。

与阳极电泳涂装法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①被涂物不发生阳极溶解,使涂膜与底材的附着力和防腐蚀性能均有所提高;

②漆基中含有防止底材腐蚀的基团(如含氮基团),耐腐蚀性和泳透力均高于阳极电泳涂料,因而使被涂物的内腔和焊缝泳涂得更好。

2.2阴极电泳的基本流程

阴极电泳涂装的工艺包括电泳前的前处理、电泳2部分:即工件经过脱脂、磷化等前处理,再进行阴极电泳处理,其主要工艺流程为:预处理→上线→预脱脂→脱脂→工业水洗1→工业水洗2→表调→磷化→工业水洗3→工业水洗4→纯水洗一→阴极电泳→UF水洗1→UF水洗2→纯水洗二→烘干→强冷→电泳完成转

出。[9]

2.2.1电泳前处理

(1)脱脂

工件表面的油污必须首先彻底清除,脱脂普遍采用水基型脱脂剂。脱脂工艺要点是控制脱脂温度、浓度和脱脂时间。脱脂温度过高,水解速度加快,工件表面易泛黄;温度过低,不利于脱脂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乳化、增溶等作用,脱脂不干净。脱脂温度一般控制在50~60℃为佳。同时,脱脂液pH值高,脱脂能力强,反之脱脂能力差,一般脱脂液总碱度控制在10~20点。

脱脂的方式以喷浸联用为好,因为喷淋时的冲击力有利于油污除去(压力为0.06~0.12MPa,时间3min),浸渍能除去工件内部不易冲洗的油污(时间3min)。

脱脂后应清洗干净,否则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碱性物质,使金属表面活泼晶核被覆盖,导致晶核数减少,使后续磷化膜粗糙、发花,最终影响抗腐蚀性能。[11]

(2)磷化

磷化膜质量的优劣,主要表现在所生成晶体粗细和致密程度、表面有无沉淀物以及膜厚等方面,它们的差异对漆膜结合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适用阴极电泳的磷化膜应薄(2~6μm),吸漆量小。常用低温、低渣快速磷化工艺,但是中温磷化工艺稳定,磷化膜质量比低温磷化好。

磷化工艺的关键是控制磷化温度、时间、促进剂含量及磷化液的游离酸和总酸度。一般控制磷化液温度38~45℃,浸入时间3min,总酸度20~27点,游离酸0.7~1.3点,含锌量0.9~1.2g/L,磷化出槽喷淋1min,喷淋压力0.04~0.06MPa。

另外,磷化后的清洗工序不能忽视,必须彻底洗净磷化膜上残留的可溶性盐,因为这种可溶性盐在湿热条件下,易引起涂层的早期起泡和脱落;另外,这种可溶性盐带入电泳槽会严重污染电泳漆。一般磷化后,先用自来水喷淋清洗,然后用去离子水喷淋。

2.2.2阴极电泳涂装工艺影响因素[12]

(1)电压

通常电泳时间是固定的,膜厚是通过提高或降低电压来调节。提高电压可增加工件内表面及半封闭面的漆膜厚度,但由于工件入槽瞬间冲击电流太大,漆膜沉积速度过快。易造成漆膜外观和性能变劣。电压过低,电沉积速度太低、效率低、漆膜薄、泳透力差。一般在保证漆膜外观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高的电压进行电泳,电压控制在150~220V。

(2)温度

一般电泳温度范围25~28℃,对于厚膜电泳涂装,通常升高温度,漆液黏度降低,电极反应加快,膜厚增加,同时电泳膜表面粗糙度降低。温度过高,沉积速度加快,漆膜粗糙甚至产生裂纹;另外泳透力降低,并使槽液稳定性变差,漆液不易控制。对厚膜电泳,槽温一般推荐28~30℃,在此范围内能获得均匀、光滑的涂层。

(3)pH值

电泳漆的pH值是控制漆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电泳过程中必须保持pH=5.90~6.15。电泳漆是酸溶物质,依靠保持适当的酸度使漆溶解,pH值升高,酸量减少,漆开始不稳定。pH值高于6.15,开始生成难溶物质,漆膜质量变差。当pH值降低时,电泳电流增大,电沉积量增加,有利于漆膜形成,但随pH值的降低,漆膜再溶解增加,当电沉积和溶解达到平衡时,酸度再增加会使漆膜反而变薄。

(4)电导率

操作时,漆的电导率一般在1200~1600μΩ/cm,保持电流的适当流动,从而保证涂层的质量。当电导率过高,电解反应加剧、颜料分散性差、光泽降低,而且漆膜也易含有杂质,降低了漆膜的防腐蚀性能。

(5)固体份

在正常范围内,固体分对电沉积量的影响不大,因为浓度增加,黏度也相应增加,运动速度与黏度成反比。但固体分过高时,电泳速度过快,漆膜变得粗糙,甚至呈桔皮状。固体分过低时,泳透力低,漆膜的遮盖力不好,漆膜薄,易产生针孔,槽液稳定性变差。故厚膜电泳的固体分应控制在18%~25%。

(6)颜基比

颜基比失调,会导致漆膜的外观质量和抗腐蚀能力变差。颜基比过高,漆膜粗糙无光泽,甚至颜料发生沉积;颜基比过低,漆膜虽有光泽,但易产生针孔,漆膜抗腐蚀能力降低。因此对厚膜电泳,抗腐蚀要求较高的涂层,颜基比为0.24~0.30。

(7)溶剂

电泳漆中的溶剂含量对电泳质量影响较大。溶剂含量太低,降低了树脂在水中的溶解性。溶剂含量过高,漆膜厚,使电泳漆的破坏电压降低,槽液不易控制,故溶剂含量一般在1%左右。

(8)电泳时间

工件在电泳槽内的时间越长,膜厚及泳透力增加。不过电泳时间过长,涂膜的厚度不会再增加。因此,在保证涂层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时间,提高生

产效率。通常大型工件用3~4min,一般工件只需2min。

(9)烘烤时间温度

电泳漆烘烤的温度和时间,对漆膜的耐腐蚀性和抗石击性均有很大的影响。高温长时间烘烤,可能导致漆膜变脆,故一般烘烤温度在180℃左右,时间约为0.5h。

阴极电泳涂装技术,由于其涂层的均匀性和优良的耐蚀性,生产性以及低污染性等优点,应用领域日益扩大,已成为涂装领域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今后,在阴极电泳涂装新技术开发过程中,涂装工艺应向着节省能源、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向发展。[15]

各部位需要控制的理化参数及范围:

表2.1 各部位理化参数及范围[14]

3 电泳涂装设备与计算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阴极电泳涂料获得实际应用以来,汽车底漆涂装工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目前,汽车车身底漆涂装均采用阴极电泳涂装工艺。由于电泳涂装相关设备多,自动化程度高,参数控制复杂,因此,搞好电泳涂装设备的管理和工艺控制,对保证电泳涂装线的正常运行和涂装质量非常重要。

3.1电泳涂装设备及控制点

电泳涂装各单元设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3]

1.槽液循环系统;

2.槽液过滤系统;

3.槽液热交换系统;

4.阳极系统;

5.超滤系统;

6.直流供电系统;

7.后冲洗系统; 8.烘干系统;

9.加漆系统; 10.辅助系统。

下面就各系统的运行及管理要点作一下简要叙述。

(1)槽液循环系统

电泳漆是液-液-固三相混合的悬浊液。原漆固体份含量较高,粘度大,稳定性相对较好,可长期存放(一般为3~6个月)。配制成槽液(即工作液)后,固含量较低,粘度明显下降,稳定性也变差,要保证槽液处于长期稳定均一状态,就需外加机械力循环搅拌槽液。一般循环搅拌方式可分为槽内循环和槽外循环两种。由于安装位置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均采用槽外循环方式,或以槽外循环为主、辅以局部槽内循环。槽外循环采用槽体外设置循环管路,由循环管路上配置的循环泵提供机械能,使槽液由槽内底部的循环喷嘴喷出,槽液在槽体底部处于湍动状态,整体处于流动状态。循环效果决定于循环泵的流量、扬程、循环喷嘴的结构尺寸、数量、安装位置等。简单的说,槽外循环管路是由泵、管线、喷嘴及阀门组成的,判断泵的工作状态、管线是否畅通、喷嘴是否完好畅通、阀门是否好用、管路是否有泄漏点,就是日常检查维护的工作任务。其中管路上配置的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就是控制点。具体地说,判断管路是否有泄漏点,可通过肉眼观察确定;判断泵的工作状态可通过耳听泵的运行声音、观察记录泵的进出口压力变化来确定;判断管线是否畅通、喷嘴是否完好畅通、阀门是否好用可通过观察记录所设置的压力表压力变化、触摸管线外壁温度的变化来确定。

(2)槽液过滤系统

涂装前处理及电泳线方案介绍

第一部分涂装前处理及电泳线 供货内容及分项设备方案描述 (方案图附后) 一、供货范围 1.供货设备一览表 2.供货程度:完成以上供货设备一览表中所列各项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输、安装、调试(试运行)、培训、陪产以及售后服务等工作,整个项目为交钥匙工程。 3.交货地点: 4.项目进度: 方案会审: 预验收: 到厂时间: 安装调试: 试生产: 二、分项设备方案描述 一、设计输入条件 1. 工艺设计依据 1.1 产品为真空阀体。 1.2 阀体参数:

2. 车间现状 2.1长度(不限)×宽7米×高6.5米 3.设计边界条件 3.1气象条件 3.1.1环境温度: 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 28℃;最高温度 38℃ 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 8 ℃;最低温度 -1℃ 3.1.2环境湿度:90%(Max)。相对湿度:最大95%。 3.2车间动能条件 3.2.1电源:380V±10%、220V±10%、50HZ±5%。 3.2.2蒸汽:10 KPa 3.2.3压缩空气: 0.5~0.6Mpa。经过初级过滤。4.车间任务及生产纲领 4.1车间任务 承担真空阀体前处理及喷粉任务。 4.2生产纲领 年产24万件。 4.3 产品特点 最大车外形尺寸:Φ395×46 最大重量:50Kg。 最大面积: 0.21m2。 5.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 全年工作日:312天 工作班制:一班制 班工作时制:8小时 设备开动率:90% 生产节拍:0.56分钟/件。

6. 涂层标准 6.1 产品质量满足机械工业《汽车油漆涂层》标准要求。 6.2 涂层要求 二、工艺设备参数的确定 1、节拍 生产节拍是流水生产线最重要的工作参数,在生产中,生产节拍起着控制生产工序的加工时间,消除设备利用率低、生产线严重阻塞等现象的作用。 2、工艺计算

前处理和电泳的基础知识-不错的学习资料

涂装前处理及电泳基础知识 一、前处理常规工艺路线: 热水洗(喷淋)→预脱脂(喷淋)→脱脂(浸)→自来水洗→自来水洗→表调→磷化→ 自来水洗→自来水洗→循环纯水洗→纯净纯水洗(不同生产线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是一样的) 1.热水洗:目的○1提前给工件(车身)加温,减少预脱脂降温。 ○2洗掉工件表面的灰尘异物。 ○3软化工件表面的油污,提高脱脂效果。 温度:一般是65+5℃。 常出问题:1 堵喷头,要经常清理检查喷头。 2 生锈,提前加少量的脱脂剂进去调整PH值到9-10。 3、定期清理槽底沉淀物。 2.预脱脂:目的○1除油 ○2影响脱脂效果的几个因素a.脱脂剂的质量b.脱脂槽液的浓度、温度、喷淋压力、喷淋的时间、喷头的角度、油水分离器的效果等。 3.脱脂:目的○1进一步彻底除油。除去内腔、死角等喷淋不到的部位的油污。○2影响脱脂效果的因素a脱脂剂的质量b.脱脂槽液的浓度、温度、全浸的时间c.槽液搅拌情况、油污含量等。 4-5自来水洗:洗去工件上残留的脱脂剂 常出问题:返锈。工件清洗太干净或不干净均易生锈,要调整好水的“污染度”保

持碱度“2-5”点最好。如果是新换的水,可以加入少量的脱脂剂,最好是加磷化液的中和剂和促进剂(少量),可解决生锈问题。 6表调:目的,改善工件表面的金属状态,提供很多的磷化结晶核,可以改善磷化的均匀性、磷化速度,减少沉渣,降低膜厚等作用。一般表调都是“胶肽”类表调剂,效果好,但寿命低,一般只有5-6天。如果水洗不干净,带入杂质离子太多,失效速度更快,补加也无效,必须换槽重配。它是一种胶体溶液,应该具备“丁达尔现象”。否则就失效了。应经常检测。此序很重要i。 7磷化:要求均匀,致密、薄,灰色或深灰色,不能发花、发黄、挂灰。一般在阴极电泳线上,均采用“三元磷化”即“锌、锰、镍”的磷化。它的特点是致密均匀,有一定的硬度。耐碱性能好,不易在电泳中返溶,P比高(≥85%),一般只有2~4um,膜重大约在1-3g/㎡,结晶细密,只有2~7um左右。 管理要点:①要求厂家每月全面检测磷化液一次,要测出:Fe+2、Zn2+、Mn2+、Ni+1 No3-、Po4-3,等重要成分的浓度(游离酸、总酸)发现失调及时调整。 ②日常检测游离酸、总酸,促进剂含量。特别注意,不是游离酸、总酸都在要求范围内就可以了。一定要注意“酸比”,它对磷化的质量影响很大。一般要控制在20-25之间为好。(酸比小易造成磷化膜粗糙、厚、返黄、沉渣多;酸比大,易造成膜薄、磷化不上的可能) 发生问题的对策:①发花:脱脂不干净,加强前序脱脂质量。促进剂过高,Fe+2太高。(变成铁系磷化了,或成为氧化膜而非磷化膜,不好。) ②发黄:可能是温度低;游离酸高;促进剂少;总酸度太低(酸比过小)

涂装生产线

涂装生产线 百科名片 所谓涂装即指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或装饰层。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涂装已由手工向工业自动化方向发展,而且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所以涂装生产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 目录 简介 组成部分 工艺流程 注意事项 应用特点 发展历程 不足之处 发展建议 简介 组成部分 工艺流程 注意事项 应用特点 发展历程 不足之处 发展建议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涂装生产线主要由前处理电泳线(电泳漆是最早开发的水性涂料,它的主要特点是涂装效率高,经济安 涂装生产线 全,污染少,可实现完全自动化管理。涂装电泳漆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密封底涂线、中涂线、面涂线、精修线及其烘干系统组成。涂装生产线全线工件输送系统采用空中悬挂和地面滑橇相结合的

机械化输送方式,运行平稳、快速便捷;采用PLC可控编程,根据生产工艺的实际要求编程控制——实行现场总线中心监控,分区自动实现转接运行。 涂装生产线全线各烘干系统的设计参照国外的设计理念和参数,烘道室体均采用桥式结构(密封底涂炉除外),保证了炉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提高了热能的效益性;供热装置引进了加拿大科迈科公司的产品,选用进口的燃烧器和控制系统,目前经测试各烘干系统运行良好稳定,温度曲线平滑持续,完全满足目前工艺产能的要求,并可满足今后提高产能的要求。 编辑本段 组成部分 涂装流水线的七大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前处理设备、喷粉系统、喷漆设备、烘炉、热源系统、电控系统、悬挂输送链等。 前处理设备 喷淋式多工位前处理机组是表面处理常用的设备,其原理是利用机械冲刷加速化学反应来完成除油、磷化、水洗等工艺过程。钢件喷淋式前处理的典型工艺是:预脱脂、脱脂、水洗、水洗、表调、磷化、水洗、水洗、纯水洗。前处理还可采用抛丸清理机,适用于结构简单、锈蚀严重、无油或少油的钢件。且无水质污染。 喷粉系统 粉体喷涂中的小旋风+滤芯回收装置是较先进,换色较快的粉末回收装置。喷粉系统的关键部分建议选用进口产品,喷粉室、电动机械升降机等部件全部国产化。 喷漆设备 吉亿特公司生产的油漆喷涂,采用了油淋式喷漆室、水帘式喷漆室,广泛运用于自行车、汽车钢板弹簧、大型装载机的表面涂装。 烘炉 烘炉是涂装生产线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的温度均匀性是保证涂层质量的重要指标。烘炉的加热方式有:辐射、热风循环及辐射+热风循环等,根据生产纲领可分单室和通过式等,设备形式有直通式和桥式。吉亿特公司生产的热风循环烘炉保温性好、炉内温度均匀、热损失少,经测试,炉内温差小于±3oC,达到先进国家同类产品的性能指标。 热源系统 热风循环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加热方式,它利用对流传导原理对烘炉进行加热, 手机外壳涂装生产线 达到工件的干燥和固化。热源可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选择:电、蒸汽、燃气或燃油等。热源箱可根据烘炉的情况而定:置于顶部、底部和侧部。本公司生产热源的循环风机为特制耐高温风机,它有寿命长、能耗低、噪声低、体积小等优点。

【涂装人必看】车轮电泳涂装线实际生产注意事项

【涂装人必看】车轮电泳涂装线实际生产注意事项 摘要:根据车轮电泳涂装线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有效解决或控制了所出现的问题,提高了涂装质量。 引言:当前汽车、农用车、家电、轻工产品的种类与生产厂家繁多,各生产厂在车身、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过程中,为提高涂装质量、降低成本,大多采用了阴极电泳漆作为涂装与防腐处理的底层涂料,可以说电泳涂装因其涂料利用率高、易于连续作业、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已被各行业广泛采用。电泳涂装可以对工件的内腔、夹缝等部位进行涂装,可以大大提高这些区域的防腐性能。在车轮涂装工艺上,也是按中高档涂装要求施工,其主要工艺为脱脂、磷化、电泳、面漆(喷粉)/罩光漆等。但车轮主要是由钢板成型焊接组合,属典型带有夹缝的工件,而板材又主要是热轧板,带有较多的氧化皮,或存在较多的锈蚀等,需要对车轮进行除氧化皮、除锈处理。在连续式生产线上,常采用酸洗处理工艺。车轮有夹缝,又需要酸洗,现就这类涂装线上,经常出现的问题给予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涂装质量,减少涂装弊病。 1 车轮涂装工艺国内某大型车轮生产线上,车轮的涂装工艺为:上件、预脱脂(喷淋)、脱脂、水洗、水洗、酸洗(盐酸)、水洗、水洗、水洗、中和、水洗、表调、磷化、水洗、水洗、

水洗、纯水洗、纯水洗、阴极电泳、0次UF水洗、UF1水洗、UF2水洗、纯水洗、纯水洗、烘烤、下件(转挂面涂线)。全线采用连续式流水线生产,浸槽为船形槽,前处理、电泳、烘道成循环输送系统,即共用一条输送链。 2涂装中常见问题2.1 车轮夹缝的起泡返锈问题在生产线上,常有车轮夹缝、焊缝等处磷化膜出现返锈,磷化膜不完整现象。电泳后车轮夹缝里出现漆膜起泡或者有类似漆渣状的物质存在。另外,电泳后的车轮长时间放在室外后,有时会从车轮夹缝处流出黄色锈水。在生产中,车轮夹缝越小,越易出现此类问题。2.1.1原因分析(1)除油不彻底从工艺上看,预脱脂、脱脂两道工序,有喷淋和浸渍,对一般工件是完全可以除去工件上油污的,但从实际效果看,却存在夹缝等处除油不净现象。这与脱脂剂性能不良有关,如果脱脂剂除了含有几种常规碱性成分外,还是以0P-10乳化剂(清洗性较差)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那么这类脱脂剂品种简单、组合效应不强,缺少高效强渗透剂,所以难以除尽夹缝内油污,也就直接影响磷化效果。(2)残留酸根离子的影响车轮在酸洗时,由于C1-、SO2-4等无机酸根离子半径很小,极容易渗到车轮夹缝内部,在后道水洗时也较难以清洗干净,这些酸根离子就成为腐蚀的隐患。碱中和时夹缝内的铁盐残余物就会发生酸碱中和,迅速生成难溶的Fe(OH)2及Fe(OH)3,这些絮状沉淀物把铁盐封闭在夹缝内,加速夹缝腐蚀,同时还会干扰磷化反应进

电泳涂装实用工艺过程

电泳涂装工艺过程 电泳涂装基本原理 所谓电泳涂装,是将被涂物浸渍在水溶性涂料中作为阳极(阳极电泳),另设一与其相对应的阴极,在两极间通直流电,靠电流所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使涂料均匀涂在被涂物上的一种涂装技术。 电泳涂装必须使用电泳漆,电泳漆通常又称水溶性涂料,电泳漆与蒸馏水必须按一定比例进行稀释,才能使用。 电泳涂装一般包括四个同时进行的过程: 1、电泳: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正,负带电胶体粒子向负,向运动,也称泳动。 2、电解:电极上分别进行着氧化还原反应,反而在电极上形成氧化与还原现象。 3、电沉积:由于电泳作用,移至阳极附近的带电胶体粒子在模板表体放出电子,而呈不溶状态沉积,析出的现象,此时漆膜形成。 4、电渗:在电场作用下,固相不动,而液相移动的现象。电渗作用使漆膜所含水份逐渐被排到涂膜外,最后形成几乎连电流也通不过去,含水率极低,电阻相当高的致密漆膜。 5、灰色环氧电泳漆为例:该电泳漆系改性环氧树脂,丁醇,乙醇胺,滑石粉,钛白粉、炭黑、高岭土的物质组成,电泳漆与蒸馏水混合后,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即分离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并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胶体化学,电化学变化过程。 电泳涂装的方法及技巧 (1)一般金属表面的电泳涂装,其工艺流程为:预清理→上线→除油→水洗→除锈→水洗→中和→水洗→磷化→水洗→钝化→电泳涂装→槽上清洗→超滤水洗→烘干→下线。(2)被涂物的底材及前处理对电泳涂膜有极大影响。铸件一般采用喷砂或喷丸进行除锈,用棉纱清除工件表面的浮尘,用80#~120#砂纸清除表面残留的钢丸等杂物。钢铁表面采用除油和除锈处理,对表面要求过高时,进行磷化和钝化表面处理。黑色金属工件在阳极电泳前必须进行磷化处理,否则漆膜的耐腐蚀性能较差。磷化处理时,一般选用锌盐磷化膜,厚度约1~2μm,要求磷化膜结晶细而均匀。 (3)在过滤系统中,一般采用一级过滤,过滤器为网袋式结构,孔径为25~75μm。电泳涂料通过立式泵输送到过滤器进行过滤。从综合更换周期和漆膜质量等因素考虑,孔径50μm的过滤袋最佳,它不但能满足漆膜的质量要求,而且解决了过滤袋的堵塞问题。 (4)电泳涂装的循环系统循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槽液的稳定性和漆膜的质量。加大循环量,槽液的沉淀和气泡减少;但槽液老化加快,能源消耗增加,槽液的稳定性变差。将槽液的循环次数控制6~8次/h较为理想,不但保证漆膜质量,而且确保槽液的稳定运行。(5)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阳极隔膜的阻抗会增加,有效的工作电压下降。因此,生产中应根据电压的损失情况,逐步调高电源的工作电压,以补偿阳极隔膜的电压降。 (6)超滤系统控制工件带入的杂质离子的浓度,保证涂装质量。在此系统的运行中应注意,系统一经运行后应连续运行,严禁间断运行,以防超滤膜干枯。干枯后的树脂和颜料附着在超滤膜上,无法彻底清洗,将严重影响超滤膜的透水率和使用寿命。超滤膜的出水率随运行时间而呈下降趋势,连续工作30~40天应清洗一次,以保证超滤浸洗和冲洗所需的超滤水。(7)电泳涂装法适用于大量流水线的生产工艺。电泳槽液的更新周期应在3个月以。以一个年产30万份钢圈的电泳生产线为例,对槽液的科学管理极为重要,对槽液的各种参数定期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槽液进行调整和更换。一般按如下频率测量槽液的参数:电泳液、超滤液及超滤清洗液、阴(阳)极液、循环洗液、去离子清洗液的PH值、固体含量

车身前处理电泳工艺流程

车身前处理电泳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复验白车身→预清理→装挂→上件→预脱脂→脱脂→水洗1→水洗2→表调→磷化→水洗3→水洗4→纯水洗→平台沥水→电泳→UF1→UF2→DI水洗→平台沥水→下件→电泳烘干→强冷→检验 2、工艺程序及规范 (1)复验白车身:仔细观察白车身A面应平顺,凹凸度<1mm,无锈蚀及砂轮打磨痕迹。其它部位无明显变形。各表面无重油、明显锈蚀、焊接 垃圾及杂物等。 (2)预清理:带乳胶手套,用棉纱蘸稀料擦拭车身内外表面油污,再用干净棉纱擦净,重点应保证A面不得留下污痕。 (3)装挂:车身运行到装挂工序自动下降到位后停止,手动控制遥控器将车身调正落放在浸式滑撬上使前后托架离开前后风窗口,用挂钩将车 身固定在滑撬上。打开吊具,手动放行自行小车。检查装挂安全、可 靠后按放车按钮,滑橇自动运行至上件工位。 (4)上件:待吊具自动运行到上件工位后,手动控制吊具上升吊起工件,用锁紧装置锁紧吊具,手动控制吊具上升到光电开关以上高度,按放 车按钮,吊具平稳上升到顶点,当下一工位无占位时,小车自动进入 前处理、电泳线。 (5)预脱脂: ①温度:50℃-60℃开线前半小时将槽液升温到规定范围内。A线 升温用蒸汽直接加热和电磁阀控制加热两种加热方式同时进行加热, 到温后用电磁阀自动控温。B线升温用天燃气液槽加热系统直接加热, 自动控温。 ②浸渍时间:3.0min ③出槽自动喷淋喷淋压力0.1~0.15Mpa喷嘴方向调整正确、无阻 塞,喷淋覆盖全车表面。随时清理液面,保持液面清洁无杂物。 (6)脱脂:同预脱脂 (7)第一水洗: ①浸洗1min 常喷,喷淋压力0.1~0.15Mpa,喷嘴方向调整正确,无

电泳涂装基本原理

电泳涂装基本原理 所谓电泳涂装,是将被涂物浸渍在水溶性涂料中作为阳极(阳极电泳),另设一与其相对应的阴极,在两极间通直流电,靠电流所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使涂料均匀涂在被涂物上的一种涂装技术。 电泳涂装必须使用电泳漆,电泳漆通常又称水溶性涂料,电泳漆与蒸馏水必须按一定比例进行稀释,才能使用。 电泳涂装一般包括四个同时进行的过程: 1、电泳: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正,负带电胶体粒子向负,正方向运动,也称泳动。 2、电解:电极上分别进行着氧化还原反应,反而在电极上形成氧化与还原现象。 3、电沉积:由于电泳作用,移至阳极附近的带电胶体粒子在模板表体放出电子,而呈不溶状态沉积,析出的现象,此时漆膜形成。 4、电渗:在电场作用下,固相不动,而液相移动的现象。电渗作用使漆膜内所含水份逐渐被排到涂膜外,最后形成几乎连电流也通不过去,含水率极低,电阻相当高的致密漆膜。 5、铁红环氧电泳漆为例:该电泳漆系改性环氧树脂,丁醇,乙醇胺,滑石粉,铁红的物质组成,电泳漆与蒸馏水混合后,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即分离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并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胶体化学,电化学变化过程。 电泳涂装的方法及技巧 (1)一般金属表面的电泳涂装,其工艺流程为:预清理→上线→除油→水洗→除锈→水洗→中和→水洗→磷化→水洗→钝化→电泳涂装→槽上清洗→超滤水洗→烘干→下线。 (2)被涂物的底材及前处理对电泳涂膜有极大影响。铸件一般采用喷砂或喷丸进行除锈,用棉纱清除工件表面的浮尘,用80#~120#砂纸清除表面残留的钢丸等杂物。钢铁表面采用除油和除锈处理,对表面要求过高时,进行磷化和钝化表面处理。黑色金属工件在阳极电泳前必须进行磷化处理,否则漆膜的耐腐蚀性能较差。磷化处理时,一般选用锌盐磷化膜,厚度约1~2μm,要求磷化膜结晶细而均匀。 (3)在过滤系统中,一般采用一级过滤,过滤器为网袋式结构,孔径为25~75μm。电泳涂料通过立式泵输送到过滤器进行过滤。从综合更换周期和漆膜质量等因素考虑,孔径50μm的过滤袋最佳,它不但能满足漆膜的质量要求,而且解决了过滤袋的堵塞问题。 (4)电泳涂装的循环系统循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槽液的稳定性和漆膜的质量。加大循环量,槽液的沉淀和气泡减少;但槽液老化加快,能源消耗增加,槽液的稳定性变差。将槽液的循环次数控制6~8次/h较为理想,不但保证漆膜质量,而且确保槽液的稳定运行。

电泳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阴极电泳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颗粒 (1)现象 在烘干后的电泳涂膜表面上有手感粗糙的、较硬的粒子,或肉眼可见的细小痱子,往往被涂物的水平面较垂直面严重,这种漆膜病态称为颗粒。 (2)产生原因 ①CED槽液PH值偏高,碱性物质混入,造成槽液不稳定,树脂析出或凝聚。 ②槽内有沉淀“死角”和裸露金属处。 ③电泳后清洗液脏、含漆量过高,过滤不良。 ④进入的被涂物面及吊具不洁,磷化后水洗不良。 ⑤在烘干过程中落上颗粒状污物。 ⑥涂装环境脏。 ⑦补给涂料或树脂溶解不良,有颗粒。 (3)防治方法 ①将CED槽液的PH值控制在下限,严禁带入碱性物质,加强过滤,加速槽液的更新。 ②消除易沉淀的“死角”和产生沉积涂膜的裸露金属件。 ③加强过滤,推荐采用精度为25μm的过滤元件,养活泡沫。 ④确保被涂面清洁,不应有磷化沉渣,防止二次污染。 ⑤清理烘干室和空气过滤器。 ⑥保持涂装环境清洁,检查并消除空气的尘埃源。 ⑦确保新补涂料溶解良好,色浆细度在标准范围内。 二、缩孔(陷穴) (1)现象 在湿的电泳涂膜上看不见,当烘干后漆膜表面出现火山口状的凹坑,直径通常为0.5~3.0mm,不露底的称为陷穴、凹洼、露底的称为缩孔,中间有颗粒的称为“鱼眼”。产生这一弊病的主要原因是电泳湿涂膜中或表面有尘埃,油污与电泳涂料不相溶的粒子,成为陷穴中心,使烘干初期的湿漆膜流展能力不均衡,而产生涂膜缺陷。 (2)产生原因 ①被涂物前处理脱脂不良或清洗后又落上油污、尘埃。 ②槽液中混入油污,漂浮在液面或乳化在槽液中。 ③电泳后冲洗液混入油污。 ④烘干室内不净,循环风内含油分。 ⑤槽液的颜基比失调,颜料含量低的易产生缩孔。 ⑥涂装环境脏、空气可能含有油雾、漆雾,含有机硅物质等污染被涂物或湿涂膜。 ⑦补给涂料有缩孔或其中树脂溶解不良,中和不好。 (3)防治方法 ①加强被涂物的脱脂工序,确保磷化膜不被二次污染。

车架电泳线线技术要求

车架电泳线线技术要求

车架以及底盘小件以及薄板件电泳线技术要求 甲方(需方): 乙方(供方): 乙方向甲方提供车架、底盘小件以及薄板件电泳线设备 1 台(台套),由乙方进行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一次性交付甲方使用。为确保项目质量,需满足如下要求: 一、技术要求 1、项目总体要求 1.1涂装工件名称:车架以及底盘小件以及薄板件; 1.2零件最大组挂尺寸:长12米*宽1.1米*高1.6米, 1.3最大重量:1500KG 1.4动力来源:电、压缩空气、天然气; 1.3生产纲领: 车架产量50000台/年,底盘小件和薄板件25000挂/年; 1.4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每年300天,每天工作20个小时,三班制; 生产节拍:4.8分钟/件 1.5工艺过程: 工艺温度:预脱脂、脱脂温度不低于45℃;磷化温度为35~45℃;电泳温度为28~32℃; 电泳烘干工件表面温度为180℃以上,其余工序常温。 工序工序内容时间(min) 温度(℃)处理方式 1 上件常温自动输送过来 2 预脱脂 1 不低于45 浸渍 3 脱脂 3 不低于45 浸渍 4 水洗 1 常温浸渍+出槽喷淋 5 水洗 1 常温浸渍+出槽喷淋 6 表调 1 常温浸渍 7 磷化 3 35~45 浸渍 8 水洗 1 常温浸渍+出槽喷淋

除渣泵。 7)槽底与两侧壁板连接处采用圆弧结构,与底、侧板焊接的焊缝不在折角处,不采用槽底板与侧壁板直角对接焊。 8)槽体板与骨架按规范采用断续焊,槽体板与板之间采用连接密封焊,要求各焊缝尽量设置在骨架上,槽体要求耐压、不渗不漏。 9)预脱脂、脱脂、纯水洗等循环管路需加袋式过滤器。 10)预脱脂、脱脂过滤器中需加有高磁磁棒。磁棒可以手工清洁。 4.1.5 搅拌系统 1)要求槽底无死角,各处均能喷到。 2)每只浸槽喷射管数按保证车架表面处理质量的原则下选定。 4.1.6 喷淋系统 1)脱脂采用浸的方式,去除白车架内外表面上的污油和铁屑 2)磷化后水洗系统去除磷化后的车架内外表面上磷化渣。 3)磷化二次水洗后,有节拍自动控制喷纯水系统,清洗磷化后车架表面上磷化液的残留物。 4)前处理设备喷射系统各种功能要求的管路直径、阀门规格尺寸均以确保满足各种功能实现所需要的流量、压力而选定。 5)所有喷淋喷嘴采用不锈钢,可单独调节喷淋方向、调节后可固定的喷嘴。其中顶部喷淋支管做有连接在槽侧的辅助支架,支架确保喷淋支管的支承强度。 6)喷淋管和喷嘴冲洗净白车架和底盘小件表面的铁屑和大部分的污油。 4.1.7 密封室 密封室骨架要先用螺栓连接并调整好后,再进行整体焊接。安装焊接质量要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密封室不锈钢壁板制作时要贴保护膜,安装要按图纸要求和施工规范,注意外观质量,不得有明显划碰伤。密封室采用加胶玻璃。 4.1.8 除油装置: 1)要求能去除预脱脂、脱脂槽液中和浮在液面上的污油。 2)要求将槽内的含污油溶液加热到 80~90℃, 3)槽加热采用自动控制阀组和旁通,设有压力表和温度表,对槽液温度能实现自动控制。 4)预脱脂、脱脂槽液除油共用一套除油系统,各槽液中的污油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清液回流至原液提取槽内。 5)所有管路为可拆装式法兰连接,垫片采用聚四氟乙烯垫片,连接处密封良好,不渗不漏。 4.1.9 除铁屑装置

汽车零部件阴极电泳涂装生产线技术协议书

汽车零部件阴极电泳涂装生产线技术协议书 定作方:新乡市锦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代表: 承揽方:扬州富山涂装工程有限公司代表: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目录 一、设计依据 二、设备设计尺寸 三、设备技术性能及结构要求 四、全线能源配置表 五、工程界定表 六、工程进度计划表 七、买卖双方的设计分工和设计联络 八、机组性能保证值及验收方法 九、售后服务计划 十、备品、备件明细表 十一、主要外购件成件配置表 十二、设备配置明细单 十三、平面布局图 一、设计依据

1、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质量第一原则:经济、实用、工艺合理、低使用面积、低运行成本. 第二、环保同步治理原则:要考虑“三废治理”,在建线同时考虑环保问题,设计出对废水、废气的排放及处理的基本设施和设备要求; 第三、安全可靠原则:整套设备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特别注意,悬链、管道、水沟、电路、通道的合理布局; 第四、流程合理原则:根据工艺需要,上下挂件及每个操作点布局合理、流程顺畅,自动化程度相对要高,但留有必要的弹性空间或条件,当出现某些不确定的问题时,可以方便调整或增补设备。 第五、低成本原则:整套设备在实现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去除不必要的或作用不明显的步骤及设备,整线结构尽可能简单,争取最少的建线、维护费用,尽可能的降低使用成本。 第六、美观协调原则:整个结构要协调(包全线色调);外形美观大方。 要结合与其它工序在同一大车间的实际,严防烘道烟雾熏及厂房。 第七、充分利用空间原则:尽可能最大利用空间,在不影响使用和维护的前提下利于风管的布置;可以最大程度节约面积。

4、气候条件 备注序号名称设计参数

一般金属表面的电泳涂装工艺流程

金属电泳涂装工艺流程分析 一般金属表面的电泳涂装工艺流程主要有以下步骤:预清理→上线→除油→水洗→除锈→水洗→中和→水洗→磷化→水洗钝化→电泳涂装→槽上清洗→超滤水洗→烘干→下线,只须对以上步骤实施严格的工艺过程控制,电泳涂装的质量方可得到保障 (1)一般金属表面的电泳涂装,其工艺流程为: 预清理→上线→除油→水洗→除锈→水洗→中和→水洗→磷化→水洗钝化→电泳涂装→槽上清洗→超滤水洗→烘干→下线。 (2)超滤系统控制工件带人的杂质离子的浓度,保证涂装质量。在此系统的运行中应注意,系统一经运行后应连续运行,严禁间断运行,以防超滤膜干粘。干桔后的树脂和颜料附着在超滤膜上,无法彻底清洗,将严重影响超滤膜的透水率和使用寿命。超滤膜的出水率随运行时间而呈下降趋势,连续工作30~40天应清洗一次,以保证超滤浸洗和冲洗所需的超滤水。 (3)在过滤系统中,一般采用一级过滤过滤器为网袋式结构,孔径为25~75um。电泳涂料通过立式泵输送到过滤器进行过滤。从综合更换周期和漆膜质量等因素考虑,孔径50um 的过滤袋最佳,它不但能满足漆膜的质量要求,而且解决了过滤袋的堵塞问题。 (4)被涂物的底材及前处理对电泳涂膜有极大影响。铸件一般采用喷砂或喷丸进行除锈,前棉纱清除工件表面的灰尘,用80#~120#砂纸清除表面残留的钢丸等杂物。钢铁表面采用除油和除锈处理,对表面要求高时,进行磷化和钝化表面处理。黑色金属工件在阳极电泳前必须进行磷化处理,否则漆膜的耐腐蚀性能较差。磷化处理时,一般选用锌盐磷化膜,厚度约1~2um,要求磷化膜结晶细而均匀。 (5)电泳涂装的循环系统循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槽液的稳定性和漆膜的质量。加大循环量,槽液的沉淀和气泡减少;但槽液老化加快,能源消耗增加,槽液的稳定性变差。将槽液的循环次数控制在6~8次/h较为理想,不但保证漆膜质量,而且确保槽液的稳定运行。 (6)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阳极隔膜的阻抗会增加,有效的工作电压下降。因此,生产中应根据电压的损失情况,逐步调高电源的工作电压,以补偿阳极隔膜的电压降。 (7)对漆膜质量的管理,应经常检查涂膜的均一性和膜厚,外观不应有针孔、流挂、橘皮、皱纹等现象,定期检查涂膜的附着力、耐腐蚀性能等物理化学指标。检验周期按生产厂家的检验标准,一般每个批次都需检测。电泳施工中常见漆膜缺陷及防止办法 (8)电泳涂装法适用于大量流水线的生产工艺。电泳槽液的更新周期应在3个月以内。以一年产30万份钢圈的电泳生产线为例,对槽液的科学管理极为重要,对槽液的各种参数定期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槽液进行调整和更新。一般按如下频率测量槽液的参数: 电泳液、超滤液及超滤清洗液、阴(阳)极液、循环洗液、去离子清洗液的PH值、固体含量和电导率每天1次;

车架电泳线线技术要求

车架以及底盘小件以及薄板件电泳线技术要求 甲方(需方): 乙方(供方): 乙方向甲方提供车架、底盘小件以及薄板件电泳线设备 1 台(台套),由乙方进行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一次性交付甲方使用。为确保项目质量,需满足如下要求: 一、技术要求 1、项目总体要求 1.1涂装工件名称:车架以及底盘小件以及薄板件; 1.2零件最大组挂尺寸:长12米*宽1.1米*高1.6米, 1.3最大重量:1500KG 1.4动力来源:电、压缩空气、天然气; 1.3生产纲领: 车架产量50000台/年,底盘小件和薄板件25000挂/年; 1.4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每年300天,每天工作20个小时,三班制; 生产节拍:4.8分钟/件 1.5工艺过程: 工艺温度:预脱脂、脱脂温度不低于45℃;磷化温度为35~45℃;电泳温度为28~32℃; 电泳烘干工件表面温度为180℃以上,其余工序常温。

(以上处理方式厂家可按照投标方的最优方案来制定)(每个工位有几个工作点根据工艺平面图确定) 1.6输送方式: 空中输送部分单独招标、地面输送包含在电泳线内 1.7作业点:每个工位有几个工作点根据工艺平面图确定 1.8厂房参数:210×18,厂房高度: 13米 1.9能源: 动力电: 380 V三相 50HZ 照明电: 220 V单相 50HZ 自来水:2~3 Kg/cm2(以实际情况为准) 压缩空气:5~6 Kg/cm2(以实际情况为准) 加热源:天然气 1.10有在著名工程机械单位或者汽车行业设计和建设大型阴极电泳涂装线的工程案例,且所承制的单个涂装线项目规模不小于1000万(出具合同证明); 2、项目内容 2.1项目工作流程 1)工件在上件点上件; 2)工件经前处理、电泳; 3)电泳后转挂至地面链,进入电泳烘房进行烘烤、强冷; 2.2分项工程

阴极电泳涂装工艺

阴极电泳涂装工艺 1 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 各厂家都在新建或改造涂装生产线 , 新建的电泳涂装线 , 大多数都采用阴极电泳涂装方式。由于阴极电泳工艺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 加上电泳涂装线设备多 , 工艺环节多 , 比较复杂 , 一次性投资大 , 设计方案应慎重考虑 , 充分发挥其涂装工艺特点 , 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CED 有其独到之处 , 并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 , 推广应用普及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 一般阴极电泳涂装工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预清洗→碱清洗→水洗→磷化→纯水洗→干燥 → CED →超滤→水洗→干燥 2 预处理 控制好预处理 , 对形成均一的磷化膜很重要 , 否则其耐腐蚀性降低 , 并在电泳涂漆后会出现表观缺陷。 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 : (1) 全喷淋式 ; (2) 喷浸相结合式。推荐采用后一种处理方式。其工艺流程如下: ---预喷洗---浸脱脂---喷洗---浸洗---喷洗---表调---磷化---喷洗---浸洗---新鲜去离子水喷洗--- 为了得到优质均匀的磷化膜 , 应特别注意各步水洗工艺。 1 # 、 2 # 工序要能充分去除油脂 , 1 # 工序要用高压水 , 压力越高越好 , 以不损伤工件为限。这样 , 才有可能形成紧密、附着力好、细腻的磷化膜 , 同时绝对避免或尽可能少的将清洗物带入磷化槽。 3 # 、 4 # 、 5 # 工序为清洗阶段。 6 # 表调阶段 , 它可活化金属表面 , 增加晶核的数量 , 降低磷化膜重量 , 提高形成磷化膜的一致性。 7 # 磷化阶段 , 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防腐蚀性的无机盐化学涂膜 , 增大电泳漆膜的表面积 , 磷化阶段要及时清除残渣 , 同时 , 建议所有槽都配置过滤器以去除杂质。磷化后喷、浸洗即 8 # 、 9 # 工序 , 采用常温全浸式 , 以使磷酸盐尽量溶解于水中。 10 # 新鲜去离子水喷洗 , 将可能带入电泳槽的杂质减至最少 , 所有磷化残余物须从工件表面冲走。新鲜去离子

电泳涂装工艺过程精编版

电泳涂装工艺过程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电泳涂装工艺过程 电泳涂装基本原理 所谓电泳涂装,是将被涂物浸渍在水溶性涂料中作为阳极(阳极电泳),另设一与其相对应的阴极,在两极间通直流电,靠电流所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使涂料均匀涂在被涂物上的一种涂装技术。 电泳涂装必须使用电泳漆,电泳漆通常又称水溶性涂料,电泳漆与蒸馏水必须按一定比例进行稀释,才能使用。 电泳涂装一般包括四个同时进行的过程: 1、电泳: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正,负带电胶体粒子向负,正方向运动,也称泳动。 2、电解:电极上分别进行着氧化还原反应,反而在电极上形成氧化与还原现象。 3、电沉积:由于电泳作用,移至阳极附近的带电胶体粒子在模板表体放出电子,而呈不溶状态沉积,析出的现象,此时漆膜形成。 4、电渗:在电场作用下,固相不动,而液相移动的现象。电渗作用使漆膜内所含水份逐渐被排到涂膜外,最后形成几乎连电流也通不过去,含水率极低,电阻相当高的致密漆膜。 5、灰色环氧电泳漆为例:该电泳漆系改性环氧树脂,丁醇,乙醇胺,滑石粉,钛白粉、炭黑、高岭土的物质组成,电泳漆与蒸馏水混合后,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即分离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并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胶体化学,电化学变化过程。 电泳涂装的方法及技巧 (1)一般金属表面的电泳涂装,其工艺流程为:预清理→上线→除油→水洗→除锈→水洗→中和→水洗→磷化→水洗→钝化→电泳涂装→槽上清洗→超滤水洗→烘干→下线。 (2)被涂物的底材及前处理对电泳涂膜有极大影响。铸件一般采用喷砂或喷丸进行除锈,用棉纱清除工件表面的浮尘,用80#~120#砂纸清除表面残留的钢丸等杂物。钢铁表面采用除油和除锈处理,对表面要求过高时,进行磷化和钝化表面处理。黑色金属工件在阳极电泳前必须进行磷化处理,否则漆膜的耐腐蚀性能较差。磷化处理时,一般选用锌盐磷化膜,厚度约1~2μm,要求磷化膜结晶细而均匀。 (3)在过滤系统中,一般采用一级过滤,过滤器为网袋式结构,孔径为25~75μm。电泳涂料通过立式泵输送到过滤器进行过滤。从综合更换周期和漆膜质量等因素考虑,孔径50μm的过滤袋最佳,它不但能满足漆膜的质量要求,而且解决了过滤袋的堵塞问题。 (4)电泳涂装的循环系统循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槽液的稳定性和漆膜的质量。加大循环量,槽液的沉淀和气泡减少;但槽液老化加快,能源消耗增加,槽液的稳定性变差。将槽液的循环次数控制6~8次/h较为理想,不但保证漆膜质量,而且确保槽液的稳定运行。 (5)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阳极隔膜的阻抗会增加,有效的工作电压下降。因此,生产中应根据电压的损失情况,逐步调高电源的工作电压,以补偿阳极隔膜的电压降。

车身前处理电泳工艺流程讲课稿

车身前处理电泳工艺 流程

车身前处理电泳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复验白车身→预清理→装挂→上件→预脱脂→脱脂→水洗1→水洗2→表调→磷化→水洗3→水洗4→纯水洗→平台沥水→电泳→UF1→UF2→DI水洗→平台沥水→下件→电泳烘干→强冷→检验 2、工艺程序及规范 (1)复验白车身:仔细观察白车身A面应平顺,凹凸度<1mm,无锈蚀及砂轮打磨痕迹。其它部位无明显变形。各表面无重油、明显锈蚀、焊 接垃圾及杂物等。 (2)预清理:带乳胶手套,用棉纱蘸稀料擦拭车身内外表面油污,再用干净棉纱擦净,重点应保证A面不得留下污痕。 (3)装挂:车身运行到装挂工序自动下降到位后停止,手动控制遥控器将车身调正落放在浸式滑撬上使前后托架离开前后风窗口,用挂钩 将车身固定在滑撬上。打开吊具,手动放行自行小车。检查装挂安 全、可靠后按放车按钮,滑橇自动运行至上件工位。 (4)上件:待吊具自动运行到上件工位后,手动控制吊具上升吊起工件,用锁紧装置锁紧吊具,手动控制吊具上升到光电开关以上高 度,按放车按钮,吊具平稳上升到顶点,当下一工位无占位时,小 车自动进入前处理、电泳线。 (5)预脱脂:

①温度:50℃-60℃开线前半小时将槽液升温到规定范围内。A 线升温用蒸汽直接加热和电磁阀控制加热两种加热方式同时进行加 热,到温后用电磁阀自动控温。B线升温用天燃气液槽加热系统直 接加热,自动控温。 ②浸渍时间:3.0min ③出槽自动喷淋喷淋压力0.1~0.15Mpa喷嘴方向调整正确、无 阻塞,喷淋覆盖全车表面。随时清理液面,保持液面清洁无杂物。(6)脱脂:同预脱脂 (7)第一水洗: ①浸洗1min 常喷,喷淋压力0.1~0.15Mpa,喷嘴方向调整正确,无 堵塞,喷淋覆盖全车表面,随时清理液面,保持液面清洁无杂物。 槽液溢流,管路无阻塞,泵无异常。 ② PH值8-10 ③倒槽:连续过车300辆(或产量较小的高温天气3天)进行换槽,并 做好换槽记录。换槽时人工清洗水洗槽,将槽内清理干净后加新鲜 自来水至溢流口。 (8)第二水洗: 出槽自动喷淋,其他同第一水洗。 (9)表调: ①浸渍1min,常喷,喷淋压力0.1~0.15Mpa,喷嘴方向调整正确,无 堵塞,喷淋覆盖全车表面,随时清理液面,保持液面清洁无杂物。 检查液位是否正常,管路无阻塞,泵无异常

电泳前处理管理方法

缺陷及对策 1、可见残油工件表面局部或大面积有可见的残余油污,工件表面不亲水。序号形成原因解决措施 1 工件局部油污过重,尤其是粘度大的蜡 类、凡士林等油污 先用有机溶剂擦去或洗去重油污,再进行脱脂或提高 脱脂温度,延长脱脂时间 2 工件表面涂有难以去除的羊毛脂类防锈 油 同上 3 脱脂剂的脱脂能力弱,效果差更换脱脂能力强的脱脂剂 4 脱脂工艺掌握不好脱脂方法不对根据工件表面油污种类和严重程度及处理批量等重新 确定工艺条件和脱脂方法 5 脱脂温度过低,脱脂时间太短提高脱脂温度或延长脱脂时间 6 脱脂槽液表面油污太多,工件出槽时油 污重新沾附在工件表面上 对于乳化能力弱的脱脂剂,一般每天清理槽液上面油 污1-2次,且工件出槽后最好用热水冲洗 7 处理批量过大,槽液中有效槽液老化或 有效成分不足 检验和分析槽液指标是否在工艺范围内,补充脱脂剂 8 槽液老化更换槽液 9 脱脂剂浓度偏低提高脱脂剂的浓度 10 喷淋脱脂的压力偏低提高喷淋压力 11 脱脂后水洗不彻底加强水洗,水洗槽液最好保持溢流 12 喷嘴堵塞,流量不足定期清理喷嘴 13 浸渍脱脂的机械作用力小用泵循环槽液或摇动工件 14 脱脂槽液中含油量太高更换脱脂槽液 2、脱脂效率急剧下降脱脂剂消耗较快,脱脂效果明显下降。 序号形成原因解决措施 1 工件表面油污过重,脱脂剂消耗量大及时补充脱脂剂或先进行人工预脱脂 2 工件处理过大,脱脂剂补充不及时检验和分析脱脂槽各项指标,并及时补加脱脂剂 3 脱脂槽过入久放置,碱性成分已变质碱性脱脂槽停产时,最好加盖,以防止槽液变质 4 因操作或工件理结构等原因,工件带出 槽液过多 针对形成原因,减少槽液带出量 5 蒸气直接加热时,因冷凝水过多而稀释 脱脂槽液 当温度升至工艺范围时,停止通蒸汽或控制蒸汽量, 既保持恒温,又使槽液面增加不多 6 脱脂槽液老化更换槽液 3、用肉眼看不见的油膜工件表面有一层肉眼看不见的油膜,用水冲时工件表面有亲水现象。

电泳涂料的发展与动向

电泳涂料的发展与动向 1 概述 在传统的溶剂型涂料中,大约含有一半左右的有机溶剂。溶剂在涂料施工中仅仅用来调整涂料的粘度,使涂料形成均匀连续的薄膜,随后,溶剂在漆膜的干燥过程中蒸发至空气中。大量挥发性溶剂的存在,必然给涂装过程带来许多危害,如火灾、操作者中毒和环境污染等。随着环境保护呼声的日益增高,人们提出了涂料应向水性化、粉末化等无溶剂方向开拓。水溶性涂料及电泳涂装工艺的出现,正是适应这一发展的产物。 电泳涂装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的涂装方法,它建立在胶体化学和电化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早在19世纪,人们就发现了分散在溶液中的胶体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向与自身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的电极发生定向移动的现象,也就是电泳现象。电泳涂料是为电泳涂装工艺而开发的一种涂料,20世纪60年代,阳极电泳涂料投入工业化应用。由于阳极电泳涂料存在阳极氧化作用的缺点,对金属表面(除了铝及不活泼金属外)会产生腐蚀,使其失去光泽,故阳极电泳涂料一般只作防腐底漆,不能满足表面装饰的要求,因而人们开始研究具有更高耐腐蚀性能的阴极电泳涂料。1971年美国PPG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第1代阴极电泳涂料。 电泳涂料是一种水性涂料,具有低污染、节能及高效等优点,现在广泛应用于汽车、轻工、农机、家电、仪表、文教用品、工艺品、军工、建材等许多部门。 与其他的浸涂、喷涂水性烘烤漆相比,电泳涂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1)涂料利用率高,特别是如今使用超滤技术,漆的利用率可达90%-95%,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降低成本; (2)以水作溶剂,无挥发,低污染,无火灾隐患,易洗净,优化了工人的操作环境,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料;(3)涂装效果好;(4)漆膜不溶于水,无流痕,不垂滴,不流挂,漆膜烘干时无汽提现象;(5)装饰效果好,膜面光滑、精美,富有金属光泽。 2 电泳涂料的发展概况 在电泳涂料开发的初期,当时水性涂料技术不发达,一直没有得到工业化发展。70年代,由于投资汽车底漆的电泳涂装研究领域的扩大,才使得电泳涂装技术得以推广和拓宽,开发出了更具装饰性和多功能性的阴极电泳涂料,并且在这个行业中,阴极电泳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取代了阳极电泳技术,它更适合于在电镀工业中应用。 电泳涂料一经问世就在表面处理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都十分关注电泳涂料的新开发和研制工作,使得电泳涂料从20世纪60年代的阳极电泳涂料,历经几次飞跃,迅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的第5代厚膜阴极电泳涂料,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 2.1 铝型材丙烯酸阳极电泳涂料 阳极电泳涂料在电泳过程中,被涂物为阳极,被涂物基体金属及表面处理膜(如磷化膜)被析出溶解,而混入到漆膜中,这会降低了漆膜的耐腐蚀性。因为阳极电泳漆比阴极电泳漆的价格便宜,因而目前阳极电泳涂料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铝材上,且铝合金型材经电泳涂漆后还能

电泳车间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4万台/年客车车身电泳涂装车间设计 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材料工程技术08-01 学生姓名苏XX 学号 XX 指导教师李XX 职称教授 评阅教师职称 2011年 6 月 10 日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设计(论文)中引用他(她)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重庆科技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其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设计(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 年月日

摘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 各厂家都在新建或改造涂装生产线 , 新建的电泳涂装线 , 大多数都采用阴极电泳涂装方式。由于阴极电泳工艺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 加上电泳涂装线设备多 , 工艺环节多 , 比较复杂 , 一次性投资大 , 所以设计方案严格要求 , 才能充分发挥其涂装工艺特点 , 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为电泳车间设计,主要阐述电泳工艺、设备与计算和平面布置等部分。工艺设计中将主要介绍电泳工序的基本知识、操作要点和涂装工艺参数。设备计算方面对槽体尺寸、搅拌系统流量及其他设备作了简单计算。最后通过通过电泳工艺路线图及其他图片介绍对车间平面布置进行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阴极电泳工艺参数超滤系统循环搅拌系统 Ⅰ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the manufacturers are in new or modified coating production line,the new electrophoresis coating line,most of the cathodic electrodeposition coating methods are used. Electrodeposition conditions as mor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coupled with electrophoresis coating line of equipment,technology links and more complex, one-time investment,so the design of th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ting process to achieve good economic returns .This workshop designed for the electrophoresis,mainly on the electrophoretic process, layout of equipment and computing and other parts. Electrophoresis technology design process will introduce basic knowledge of operating points and the coating process parameters. Calculated in terms of equipment, cell size, flow mixing system and other equipment made a simple calculation. Finally. the road map through the electrophoresis process and other photographs of the plant layout is described in detail. Key words: cathode electrocoating;process parameters;ultrafiltration system;cycle mixing syst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