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第2课 我的母亲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第2课 我的母亲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第2课 我的母亲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我的母亲

【导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把握自传的语言特点。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课时计划】

2课时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啊,母爱柔情似水,恩重如山,我们很多人都会在自己身上找到母亲的影子。母亲教给了我们很多珍贵的东西,母亲的教诲伴随我们成长!今天,让我们跟随大学者胡适一起去认识一下他的“严师和慈母”吧!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文绉绉

..(zhōu) 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ɡ) 摹.画(mó) 眼翳.(yì)

舔.去(tiǎn) 侮.辱(wǔ)

(2)词义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做好做歹: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下流: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2.作者名片

胡适(1891~1962年),原名胡洪骍,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学者、诗人。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28年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月刊。晚年致力于《水经注》版本的考证。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3.背景资料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的代表,她的美好品德即便是在今天仍有教育价值。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的苦痛,莫过于许多亲人的相继死去。这样接连的打击,不断折磨着冯顺弟的精神和肉体。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长而痛苦,她居然熬过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呢?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为了供胡适读书,使之出人头地,她自己遭受困窘,却仍处处为儿子着想,是一位思想开明的母亲。1918年11月,在历尽寡居的艰辛之后,她离开了人世。这篇文章就是胡适为纪念母亲而作。学法指导:针对步骤三中的(把握人物)

【分析人物形象技巧】

1.分析角度

(1)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通过品析作者笔下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品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这里说的环境不仅是指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社会环境。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烘托作用;后者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环节之一。

(3)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作者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4)探读细节描写,彰显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节的品味,进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

2.答题步骤

(1)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

(2)分析概括描写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听课文朗读磁带,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

(1)说说看,文中的母亲具有哪些身份?

【交流点拨】“我”的母亲、当家的后母、死了丈夫的寡妇。

(2)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合作探究深

悟文本

步骤三课文精读把握人物

1.作者通过记叙哪些事表现“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

【交流点拨】表现母亲的慈母事情:(1)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2)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表现母亲的严父事情:(1)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去上学。(2)晚上,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3)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2.作者除了写母亲和“我”之间的事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请概括一下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交流点拨】(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表现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2)如何与我的两个嫂子相处——表现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3)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表现母亲的“刚气”。

3.请用“母亲是一个________的人。因为文中写道________”的形式组织语言,精确评价母亲的形象。

【交流点拨】示例:母亲是一个温和仁慈的人。因为文中写道“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步骤四探究主旨赏析语言

(一)探究主旨

你是如何看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的?

【交流点拨】关于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的看法,可以见仁见智,但总的来说应该是有教育意义的。作者母亲在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是由于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而对于作者母亲来说,则深感教子的责任更加重大。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如何教育孩子才能对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所以,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细致而严格。

(二)语言赏析

1.作者那种赤诚、感激之情还表现在许多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请你找出这些句子,并品味一下其中的感情。

【交流点拨】(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作者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感激。

(3)“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娓娓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做人的态度与风格。作为颇有名气的学者胡适,在行文时极注意分寸,而这正是受了他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

...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交流点拨】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儿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交流点拨】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

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就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念,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母亲对“我”的影响是多么大。

(3)如果

..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

..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

..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

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交流点拨】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质,是有口皆碑的,但是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同学们,掩卷遐思,我们不能不说:是母亲,打造了我们成长的蓝天丽日;是母爱,伴我们走过人

生的风风雨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道出了游子的念母之情。感念母亲的恩德,我们就该以积极奋发的精神去回报母亲的辛劳操持。让我们道一声:妈妈,您辛苦了!我们永远爱您!

2.拓展延伸

在作者心目中,母亲慈祥而严格。你赞成作者母亲的教育方法吗?

【交流点拨】示例一:母亲的“严”实质是另一种“爱”的表达。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成长得更快,“严”一些未尝不可。没有母亲的严教,恐怕也就不会有胡适的名扬海内。我赞成这种“严格”的教育。

示例二:我不赞成胡适母亲的“严教”。经常性的体罚儿女,儿女们犯错就罚跪,甚至责打,这样来教育儿女会损伤孩子的自尊。这样管束,最终使儿童循规蹈矩,不敢“越轨”,久而久之便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示例三:作者母亲对作者的“严教”是出于深沉的爱,这一点也不否认。但是,爱子女就一定要体罚他们?责打子女是最好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吗?这样教育子女,只会让子女觉得父母高高在上,凛然不可侵犯,只会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膜。

【附:板书设计】

我的母亲

胡适

母亲对我的严格教之严

与家人相处爱之慈

受人格侮辱气之刚怀念

敬爱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邹韬奋《我的母亲》导学案5

十四我的母亲 邹蹈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体会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体会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 【自主导学】 1.邹韬奋,原名,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祖籍江西余江。先后在上海和香港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本文选自。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查.氏()憧憧 ..()妹仔.()蒙眬.() 鞋袜.()歉疚.()惺忪.()呜咽.() 3.下列四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找出并订正。 A.浙江元霄莫名其妙() B.时候蜡烛热泪盈框() C.瞥见柔和寻寻善诱() D.帐门含冕饮泣吞声() 4.选词填空。 (1)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幢幢,憧憧)的大客厅里。(2)(母亲)见我醒了,便负着我出去一(宝,饱)眼福。 5.根据文句中括号内含义写出相应词语。 ⑴她讲得(健谈而且感人),妹仔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又愁眉双锁() ⑵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讲的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的良师。() ⑶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6.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课文从几个侧面展现了“母亲”的性格,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2)《我的母亲》一文主要描写了妇女在封建社会的命运,以及封建家庭教育的情形,同时也记述了“母亲”对“我”的哺育过程,表达了“我”对母爱的颂扬感激之情。()【自主合作探究】 7.课文主体部分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断,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通过这四个片断,邹韬奋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8.《我的母亲》文风质朴,情节集中,故事感人,人物形象鲜明。试分析一下本文的结构。 9.母亲“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为什么会“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在妇女问题上,邹韬奋的社会理想又是什么呢?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本课设计理念】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第二、充满感染力的情境设置,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该阶段的学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逆 反心理较强。借助这篇文章,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明确自己的一切都来自于母亲。在感悟母爱上,可能会有些偏差,所以针对部分学生,要因材施教,注意他们的感受,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母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勉强、佃农”等词语。 2、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能整体把握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体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反思自己对母亲的感情。(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一个关键词“还” 分析母亲形象,理解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及对母亲的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教法】 诵读法。 课文以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全文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 通过自读、合作品读、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把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的言传身教及其深远影响。 【学法】学生学习形式分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品读、小组交流讨论,能从学习中获得发现美、表达美的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年级《语文园地一》 导学案

《语文园地一》导学案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写作 编写人: 审核人: 温馨寄语:相信自己,展示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 、完成写作任务,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好写作的信心。 温馨提示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在说的基础上,完成写作。 知识链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一、自主学习 想想自己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或者是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二、合作探究 1 、小组合作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2、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三、拓展延伸 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四、课堂小结 大家都介绍了自己的课余生活,也听了小伙伴的课余生活,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呢?我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现在就让我们,动手写一写我们的课余生活吧。 五、课后反思 我的困惑: 改进措施:

6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导学案

6回忆我的母亲 母爱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女写字的耐心,是灯下为子女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期望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不求回报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1.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领会作者所抒发的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还记得这首古诗吗?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赞歌,它亲切真挚地吟诵了人类最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中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直入人心,催人泪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么报答得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伟大朱德元帅写的一篇文章——《回忆我的母亲》,看他是如何来抒写母爱的。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佃.农(diàn) 祖籍.(jí) 迁徙.(xǐ) 溺.死(nì) 妯娌 ..(zhóu li) 勉强.(qiǎng) 衙.门(yá) 血溅.(jiàn) 瞒.着(mán) 辍.学(chuò) 慰勉 ..(wèi miǎn)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担当、承受。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节衣缩食: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2.作者简介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 3.背景链接 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时,题目为“母亲的回忆”。但是这个题目容易引起歧义,它既可以理解为母亲所回忆的往事,又可以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 老舍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 .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体会作者对母亲的 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4.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 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学习内容及过程】 自学指导一 1.走近作者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字,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话

剧:、。 2.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 ○2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 ○3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 持的。 ○4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 3.文学常识 《我的母亲》是回忆母亲的一篇,作者以 为序,以为线索贯穿全文。他因创作话剧《龙 须沟》被授予“”称号。 自学指导二 1.课文围绕母亲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从这些事情中可以 看出母亲的哪些性格? 2.母亲对“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我”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情感?

合作完成 朗读第13段,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母亲对儿女的深情。 1.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 ..把我送出.......,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 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 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 ......。我只说了句: “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 2.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 .....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 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 ..............,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3.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 灶的家中。母亲笑了 ...。半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 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 生,“去吧,小子 .....!”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班级姓名座号 【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的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 1、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构特点。 3、深入领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学习重点: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把握“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 1、学习本文将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2、激情投入,体味作者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蕴蓄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预习案学法指导 1.依预习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知识梳理;圈点勾画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并写上提示语,标注每一段的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问题导学题书面完成。基础积累自查记忆。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1 5分钟,独立完成。 教材助读 一、走近读者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解,

. 放战争时期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解放后任国 防委员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 二、文本知识 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具有文献价 值。回忆录最突出的特点是真实、广泛、突出。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 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 关的人与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 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 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敘述。 【自主学习】 1.在阅读时,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为理解课文内 容扫清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佃农( ) (2)祖籍( ) (3)妯娌( ) (4) 勉强( ) (5)迁徙( ) (6)溺死( ) (7)瞒着( ) (8) 衙门( ) 2)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 ①不辍劳作( ): ②任劳任怨( ): ③为富不仁( ): ④聊叙: 解决方法:学生借助刘文注释及工具书自主学习,扫除字词障碍,各学习组长于 课前检查完成情况。 1、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 朗读的基本要求: (1)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 (2)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读出层次; (3)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人教部编版(2016)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7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过程 1、掌握和积累“读读写写”的词语的音、形、义。 2、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学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3、,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通过细节描写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 4、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5、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母爱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女写字的耐心,是灯下为子女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期望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不求回报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伟大朱德元帅写的一篇文章——《回忆我的母亲》,看他是如何来抒写母爱的。

二、知识小窗 1.作者介绍 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6年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其主要作品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五周年》《辛亥革命杂咏》等。其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背景资料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于1944年2月25日病逝,享年86岁。3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朱母钟太夫人传略》。朱德深感母亲的养育之恩,写了本文,并载于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4月10日,延安各界举行公祭。 4.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溺【nì】佃农【diàn nóng】劳碌【láo lù】私塾【sīshú】 周济【zhōu jì】宽厚【kuān hòu】仁慈【rén cí】连夜【lián yè】慰勉【wèi miǎn】不辍【bùchuò】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为富不仁【wéi fùbùrén】妯娌【zhóu li】 (2)词语释义 溺:淹没。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爱。沉~。 佃农: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我的母亲》优秀教案

1、《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胪溪中学黄娜娜 教学目标: 1.品味老舍自然朴实的语言,体会从生动的细节中流出的母爱;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怀念、愧疚等情感; 3.通过探讨母亲对作者的“生命教育”,反省自身,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怀念、愧疚等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母亲的生日、体重、身高是多少?穿几码的鞋?最喜欢的颜色/一道菜/一首歌/一句话是什么? 在你眼中,你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勤劳、善良、勤俭节约……) 二、初读课文 1、字词字音 揣在怀中chuāi 撮土cuō份礼fèn 刮痧shā教他搬走jiào 血光火焰xuè血色xuè门框kuàng 廿三niàn 2、快速浏览全文,并将文章中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画出来。 三、整体感知 1、找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 明确: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岁我廿七岁七七抗战去年今年2、文中体现了母亲哪些优秀品质? 明确:勤俭诚实:第3段“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一丝不苟:第8段“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 爱清洁:第8段“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热情好客:第10段“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穷,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善良隐忍:第11段“姑母时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 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 乐于助人:第11段“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 宽厚忍让:第11段“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他 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坚韧刚强、勇敢:第12段“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 保护着儿女。”“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 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坚强:第13段“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 3、母亲是坚强的,可是在面对子女的时候,却曾流下几次眼泪,从文中找出。(四次) 明确:第一次:不舍之泪(爱子情深)。第9段“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 第二次:不舍之泪。第13段“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第三次:欣慰之泪(喜悦、辛酸、百感交集)。第13段“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第四次:第14段“老母含泪点了头。”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导学案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7个生字。 2.正确地读词语,感受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 3.会读会背26个大小写字母,并能正确排序。 4.会读会写不同韵母的生字,对不同结构的生字会分类。 5.收集描写春天的语句,感受春天的美景。 6.会读拼音儿歌,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正确认读9个词语。 2.熟练地背诵26个大小写字母,并会正确排序。 3.熟练朗读日积月累中的四字词语,及本单元拼音韵文。 4.学会讲故事时,态度落落大方,故事情节连贯。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古诗、歌曲等。(学生) 3.看有关老鼠和猫的动画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 一、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小组读,比赛读,把三组词读熟。 3.全班齐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记一记 1.多媒体课件出示26个大小写字母,师范读。

2.师教读。 3.各种形式读,直到背熟。 4.指名背诵26个大小写字母,并检查排序。 (二)读一读,写一写 1.师黑板出示生字“见”“万”等8个生字卡,指名读。 2.“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3.指名说说每个字韵母的不同。 4.接韵母分类,指名上台书写,其余学生完成书上田字格书写,全班交流评价。 (三)读一读(拼音韵文) 1.自由读读拼音韵文,圈出不会读的生字的读音。 2.学生小组内互读,互相正音,互评。 3.指名读,其他同学为其正音。 4.师多媒体出示难读生字,生词的读音,范读。 5.全班齐读,提醒学生不能唱读。 6.理解韵文大意;知道春天到了,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祖国南方、中部、北方等地在春天却呈现出不同的气候特点。(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们在课件展示中,了解韵文大意,了解祖国的大和广,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7.配乐齐读韵文,让孩子们在朗读中再次涌起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布置作业 课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去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口语交际) 一、日积月累 (一)歌唱春天 1.播放收集到的有关春天的歌曲。 2.唱一唱你会唱的春天的歌曲。(小组唱、齐唱、单独唱) 3.比赛背诵学过或课外自学的有关春天的诗文。 (二)我看到的春天 1.先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可以运用以前学过的词语。 2.指名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我的母亲 导学案

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 2、理解文意,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3、研读第一部分。 一、导入新课 二、基础互查★ 1、给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 ..()绰.号()吹笙.()侮.辱()庶.祖母()摹.画()眼翳.()舔.去()2、解释词语 责罚: 管束: 气量: 广漠: 宽恕: 质问: 文绉绉: 面红耳赤: 仁慈: 侮辱: 3、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

三、整体感知★★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4段)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二部分:(第5——12段)写母亲。 (第1层) A、 B、 (第2层) A、 B、 (第3层) 第三部分:(第13段) 四、研读赏析第一部分★★★ 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明确: 五、作业布置 1、具体分析母亲的品性、特点。 2、归纳总结写作方法。 我的母亲

胡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意,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具体分析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自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3、归纳总结写作方法。 一、导入新课 二、基础检查★ 1、给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 ..()绰.号()吹笙.()侮.辱() 庶.祖母()摹.画()眼翳.()舔.去() 2、解释词语 责罚: 管束: 气量: 广漠: 宽恕: 质问: 文绉绉: 面红耳赤: 仁慈: 侮辱: 三、研读赏析第二、三部分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质? ★★★ 明确: 一是对我的管教;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 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两件事:

《回忆我的母亲》优教教案课时

《回忆我的母亲》优教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回忆录的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抒情、议论。 2.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重点) 3.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这堂课我们学习新课《回忆我的母亲》,这是一篇写真人真事的回忆录。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并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钟太夫人以85岁高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当年就写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文章真实而细致入微地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与感激之情。 二、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其主要着作收入《朱德选集》。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佃.农(diàn)祖籍.(jí)溺.死(nì) 私塾.(shú)衙.门(yá)劳碌.(lù) 妯.娌(zhóu)和睦.(mù)差役 ..(chāiyì) 横蛮 ..(hèngmán)不辍.劳作(chuò) 3.理解词义。 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为富不仁:贪财好利,没有好心肠。不仁,不同情别人。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表示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 聊叙:姑且谈谈。聊,略微。 不辍劳作:劳动做活的事从不停止。 慰勉:安慰勉励。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什么是回忆录?回忆录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回忆录,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一般运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或社会活动。回忆录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内容真实可靠,不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全过程,也可以记录某些生活片段。以记叙为主,可兼有描写、抒情和议论。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不求过于华丽。 (2)文章可分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5段),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2—8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二层(第9—13段),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他投身革命。 第三层(第14—15段),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这两段也可归入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人教版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导学案

《语文园地一》导学案 一、新课导入 1.问题引领:第一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在本单元安排的三篇课文中,谁愿意把自己体会深刻的句子与同学分享? 2.学法指导:谈分享时要注意说清楚,哪篇课文的语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会最深刻? 3.梳理小结:在阅读时,我们要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要懂得积累、运用。 4.板书课题。 二、目标引领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2.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积累古诗。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理解古诗大意,体会牧童的天真活泼的形象。 三、学习指导 (一)交流平台 1.问题引领 我们在读书时,常常读到一些很有新鲜感的词句,看到这样的词句,你会怎样做呢? 2.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读交流平台的句子,引导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表达自己的看法。 3.梳理小结 这部分内容是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第一句选自《大青树下的小学》,

衬托了同学们读书声音的好听。第二句选自泰戈尔的《新月集》,表达了对“更夫”这一职业的向往。这有新鲜感的词句一般都运用了某些写作手法,读书时,我们要多读、多背这样的词句,理解意思,还可以尝试仿写。 4.欣赏佳句,读一读。 ①秋天,山谷里到处是黄黄的颜色,黄的谷子,黄的树叶。天高高的,远远的,云淡淡的,轻轻的,田野里弥漫着熟了的谷粒的甜味。 ②清晨,小溪多美啊,溪水映着灿烂的朝霞像浮动的彩色缎带。我喜欢在溪边读书,清新湿润的空气滋润着我的喉咙,淙淙流水伴随着我的琅琅读书声。 ③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离开。 (二)语句段运用 1.问题引领 (PPT出示书中成语)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在班里有哪些兴趣小组?你能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吗? 2.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想一想,练一练,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或想法。 3.梳理小结 (1)这些成语都含有人体器官,而且每个成语中都含有一组近义词。我还能说出类似的成语:手舞足蹈、耳濡目染、指手画脚…… (2)读第一段话时,重读“真的”,强调要表达“我”的看法,重读“地下”,突出花朵上学的地点;读第二段话时,重读“一点儿”,读出很着急的语气;读第三段话时,要重读“不懂就要问”“挨打也值得”,用自信的语气,突出非常愿意、认可的态度。 (3)我为兴趣小组取的名字要能体现出小组活动的特点,让人一看就能记住。这样才能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如:天籁之音(歌唱兴趣小组);一鸣惊人(播音主持兴趣小组);妙笔生花(书法小组);网球俱乐部(网球兴趣小组)等。 4.拓展训练 (1)按要求写词语。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9]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我的母亲》导学案9] 十四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体会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体会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自主导学】 1.邹韬奋,原名,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祖籍江西余江。先后在上海和香港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本文选自。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查氏()憧憧()妹仔()蒙眬() 鞋袜()歉疚()惺忪()呜咽() 3.下列四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找出并订正。 A.浙江元霄莫名其妙() B.时候蜡烛热泪盈框()

C.瞥见柔和寻寻善诱() D.帐门含冕饮泣吞声() 4.选词填空。 (1)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幢幢,憧憧)的大客厅里。(2)(母亲)见我醒了,便负着我出去一(宝,饱)眼福。 5.根据文句中括号内含义写出相应词语。 ⑴她讲得(健谈而且感人),妹仔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又愁眉双锁() ⑵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讲的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的良师。() ⑶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6.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课文从几个侧面展现了“母亲”的性格,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2)《我的母亲》一文主要描写了妇女在封建社会的命运,以及封建家庭教育的情形,同时也记述了“母亲”对“我”的哺育过程,表达了“我”对母爱的颂扬感激之情。()【自主合作探究】 7.课文主体部分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断,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通过这四个片断,邹韬奋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8.《我的母亲》文风质朴,情节集中,故事感人,人物形象鲜明。试分析一下本文的结构。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成案 答案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第一课时) 班级____ 姓名___ _____ 小组_ __ 评价____ 教师寄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2 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已故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在抗日战争期间,被以中国 国民 党为主的中华民国授予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上将衔。 戎马一生,功绩卓著;忠职勤政,鞠躬尽瘁;胸怀天下,气度恢宏;谦虚谨慎,纯朴忠厚。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南昌起义。红军时期,历任军长、总司令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解放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朱德革命一生,功勋卓著,位高至极,但他谦虚谨慎,勤勤恳恳,朴实无华,忠厚仁慈,给世人留下了质朴而崇高的元帅形象。 2.回忆录: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回忆性散文:广义散文和狭义散文。广义散文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狭义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3文笔朴素的散文。 4、主要内容: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坚强不屈的 由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母爱的伟大。 .( ) (3)妯娌..( ) (4)勉强.( ) (5)迁徙.( ) (6)慰.勉( ) (7)溺.死( ) (8)衙.门( ) (9)私塾.( ) (10)调.料( ) (11)血溅.( ) (12)瞒.着( ) (13)不辍.( )(14)韶.关( )(15)横. 蛮( )2、了解作者 《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朱德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和无产阶级 革命家、军,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卓越领导人 。 ?全文共有17段,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 全文可分 三 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抒发 痛悼母亲逝世 感情,引出对 母亲 回忆。 第二部分(从第 2 段开始回忆往事,至第15 结束):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 勤劳 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 美德 ,感谢母亲的 养育之恩 。 第三部分(第 16-17 段):写作者对母亲的 沉痛悼念和表达的决心。 2、“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亿的。”这段话中哪个短语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哪个词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中心句是哪一句?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线索:她勤劳一生; 全文的感情基调:我爱我母亲; 中心句: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 。

5.《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5.《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总序012第1课时) 教师寄语: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母亲的勤劳为线索,以爱为感情基础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歌颂母亲优秀品质的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构特点 【资料链接】 一、作者简介: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位居十大元帅之首。(1955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朱德同志的一生,艰苦朴素、坚韧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革命事业,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叙事散文。 二、文本知识 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具有文献价值。回忆录最突出的特点是真实、广泛、突出。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与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敘述。回忆录具有如下特点: A、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有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B、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 C、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佃.农( ) 祖籍.( ) 溺.水()私塾.()勉强.()慰勉.() 妯娌 ..()()和睦.()周济.()迁徙.()衙.门()不辍.劳作()(2)解释下列词语: 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为富不仁: 节衣缩食:

五年级语文园地一导学案

《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导学设计 课题口语交际课型课时主备刘晓梅审核授课班级学生 学习目标1.通过同学之间的口语交际,增强学生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2.通过活动的策划、组织,训练学生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 准备 几本书;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便于交流。 导入新课(导) 教师介绍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朋友的渴望,激发学生参加“手拉手”活动的热情。(结对子) 自主合作(学)1、提出讨论要求,小组讨论后进行策划。 2、小组成员作好明确分工。 讲述: 记录: 3、制作一份小组讨论记录表。 (全组成员) 交流展示(展)一、全班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 二、小组选派一人上台展示(全班参与评议): 巩固提升(练)一、小组练习:(交流与讨论,发现口语交际的不足之处并认真改正自己的表达。)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 2、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发言。(教师巡视检查、督促,对发言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3、推荐代表上台发言。 二、学生分正反两方面展开辩论:说说“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的问题,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学习评价(评)1.预习认真了吗? 2、小组内大胆交流了吗? 3、参与全班展示了吗? 4、认真倾听了吗?()

《语文园地一》第二、三课时导学设计课题习作课型课时主备刘晓梅审核授课班级学生 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的策划、组织,训练学生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学习 准备 作文本、练习本(记录的口语交际的内容) 导入新课(导)1、孩子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甲流读书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下面我们就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故事写下来吧。 2、复习书信的格式。 【格式:1.称呼,顶格写 2.问好,空两格 3.正文,按平时写作文的格式写 4.祝颂语,顶格写 5.署名 6.日期】 3、明确学习要求:读书故事、采访体会、记一次辩论活动 自主合作(学)一、延续口语交际的内容,把交流的结果及真实想法写下来。 二、完成初稿,自己仔细修改。 三、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四、按照小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交流展示(展) 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自己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欣赏。 巩固提升(练)1、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2、整理习作和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我和读书的故事”为主题的手抄报。 学习评价(评)1.预习认真了吗? 2、小组内大胆交流了吗? 3、参与全班展示了吗? 4、认真倾听了吗?()

《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导学案 (语文版七 年级上册) 城东新区航向九义校:赵秀英 课题:《回忆我的母亲》::::::::::::::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2课时::::::::::::::::::::::备课人:赵秀英【课标要求】 1.能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在阅读中了解这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 【导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典型事列的分析,概括出“母亲”的性格特点以及身上的优秀品质。 2.通过品味重点语句,感受平实的叙述中所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通过抓关键字词来品味句子,体会情感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识大体、顾大局的优秀品质。 【导学重点】 1.通过对典型事列的分析,概括出“母亲”的性格特点以及身上的优秀品质。 2.通过品味重点语句,感受平实的叙述中所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 【导学难点】 通过品味重点语句,感受平实的叙述中所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 【导学关键】 通过结合句子的前后文,或者抓关键字词品味句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 【导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导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整篇文章是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个线索来展开回忆叙述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朱德母亲勤劳的一生。 二、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以及身上的优秀品质。 2.快速浏览第2-7自然段,找到并勾画出文中能体现母亲优秀品质的词语。并简概括作者是通过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出母亲这些优秀品质的。(先抽一位学生来回答,然后点评,再导入方法,最后再抽其他学生来回答,强化对概括方法的应用) 概括的方法提示一: 关键词句提炼法--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关键词;同时更要注意文章一些特殊句子,如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 第4-5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样样能干,“整日劳碌着”-勤劳 第7段写母亲“任劳任怨”,与家人和睦相处以及同情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宽厚仁慈 第7段还写母亲管束我们不让我们染上烟酒。--节俭 2.第8-10段作者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从这些事件中你读出母亲哪些美好品德?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1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自主预习·试锋芒 识日积月累 1.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溺.死()佃.农()任劳任怨.() 私塾.()周济.()为富不仁.( 慰.勉()不辍.()仁慈.() 劳1ù()kuān()厚连yè() 2.通晓词义,填对词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姑且谈谈。 读观其大略 1.快速阅读全文,认真想一想: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件? 2.通过这些小事可以看出母亲对“我”有哪些影响? 作家作品 朱德,1886年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名言警句 ▲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朱德 ▲吾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为吾华。——朱德

▲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朱德 形似字 辍chuò(辍学) 缀zhuì(点缀) 碌lù(劳碌) 禄lù(俸禄) 词语辨析 合作探究·提素养 【探究一】品人物形象 1.找出作者评价母亲优秀品格的关键性语句,并简述其作用。 2.全文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探究二】品写作特色 3.这篇课文是回忆录,主要是记叙母亲的生平事迹,但有的地方也有议论。哪些地方有议论?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议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探究三】品精彩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