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箱梁顶推计算书

钢箱梁顶推计算书
钢箱梁顶推计算书

计算书

、设计依据

1 ?《苏州广济北延GY-A1项目“钢箱梁顶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稿)》

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4.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设计参数

1 ?箱梁自重:钢箱梁自重按80.7kN/m进行计算。

2、导梁自重:导梁总重为316kN,建模时对其结构进行简化,按14.1kN/m 进行计算。

3、其它结构自重:由程序自动记入。

4、墩顶水平力:顶推施工中拼装平台处的支架墩顶受摩檫力F1作用,取摩檫系数卩为0.1 ;在11#墩处的支架由于是千斤顶牵引施工,受到千斤顶的作用

力T,同时受到墩顶摩檫力F2的作用,取摩檫系数卩为0.1。

三、设计工况及荷载组合

根据施工工艺及现场的结构形式,确定荷载工况如下:

工况一:钢箱梁拼装阶段。荷载组合为:钢箱梁自重+导梁自重+其它结构

自重。

工况二:钢箱梁顶推阶段。

在钢箱梁顶推阶段按每顶推2.5m为一个工况,以箱梁端头顶推至12#墩为最后一个工况,共30个工况,以此进行各墩顶的受力和导梁的受力分析,其荷载组合为:钢箱梁自重+导梁自重。

根据以上工况的计算结果,统计出各临时墩的最大受力,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对于11#墩的荷载组合为:墩顶作用力+顶推力+摩阻力+结构自重;对于其它各临时墩的荷载组合为:墩顶作用力+摩阻力+结构自重。

四、钢箱梁拼装阶段的受力分析

4.1贝雷支架的计算分析

钢箱梁在贝雷支架上进行拼装,支撑箱梁的贝雷片的最大跨径为14m。每个

断面布置有四组贝雷片进行箱梁支撑,考虑

1.4

的不均匀分配系数,作用在每组

贝雷片的作用力为F=80.7/4X l.4+2.7/3=29.2kN/m。其计算模型及结果如下:

山I川山川山川山山M山山山川山山山山山

计算模型

弯矩图

剪力图

通过计算得贝雷片所受到的最大弯矩为M=715.4kNm ,最大剪力为

V=204.4kN。单组贝雷片的容许弯矩为[M]=788.2kNm>715.4kNm ,单组贝雷片的容许剪力为[V]=245.2kN>204.4kN,故贝雷片的强度满足要求。

4.2牛腿的计算分析

将贝雷片简化为两跨14m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模型及结果如下:出出山山山I川

山山出山山川山山山川山山亠 -

剪力图

通过计算得牛腿的支座反力为F=511kN。

贝雷片的支撑牛腿选用工28B,从钢管内部穿过,悬臂长度为20cm。牛腿型钢所受到的最

计算模型

大弯矩为M=511X 0.2=102.2kNm,最大剪力为V=511kN。型钢工28B的截面模量为

W=5.34X 10-4m3。

则其弯曲应力为c =M/W=188.2MPa<[ c ]=1.4X 145=203MPa

其剪力为T =VS/lb=17.2MPa<[ T ]=85MPa

故牛腿的强度满足要求。

4.3钢管桩的计算分析

在该施工阶段,钢管桩顶的最大支反力小于钢箱梁顶推阶段的最大支反力,故在该施工阶段,略去钢管桩支架的验算。

五、钢箱梁顶推阶段的受力分析

5.1支座反力的计算

在钢箱梁顶推阶段按每顶推2.5m为一个工况,以箱梁端头顶推至12#墩为最后一个工况,共30个工况,以此进行各墩顶的受力和导梁的受力分析,其荷载组合为:钢箱梁自重+导梁自重。

采用MIDAS对其进行建模计算。模型中,将钢箱梁及导梁换算成等效截面结构,对应于30个工况,设置30个施工阶段。其模型如下:

计算模型

通过计算得出其支座反力结果如下表:

对于各工况条件下的结构应力进行统计,发现导梁的最大应力出现在施工阶段25处,其最大应力为c =118.0MPa<145MPa,结构的最大变形出现在施工阶段20处,其最大变形量为246.6mm,其应力云图及变形图见下图。

施工阶段-25变形图

?*T4A g—C D E F r /G H■(I 施工阶段i80.8278.91125.6927.51064.01234.2771.1

: 施工阶段2116.8362.11230.8902.11057.01284.8528.5 I j 施工阶段3162.9480.51232.31070.2501.12035.1j

施工阶段4622.3215.01240.41009.5768.71626.3

施工阶段5275.6773.31239.5951.3979.41263.1

纟施工阶段6363.1906.51222.8914.81128.7946.2

: 施工阶段7487.3999.51207.3894.71217.8675.4■■■施工阶段8450.7650.11048.31195.8890.11247.1

1施工阶段9849.81041.01300.5416.81873.9r 1施工阶段101095.4995.51251.7675.91463.6j ]施工阶段111383.9893.01234.2865.91105.1J 施工阶段121715.7732.81248.4986.8798.4

1施工阶段132090.7515.01294.21038.5543.7

1施工阶段14

吝和和0

2491.6

鼻―"WF V

343.5861.31785.7

ms

? XT

~m?施工阶段-25应力云图

备注:各临时墩的编号由12#墩开始向9#墩方向的编号分别为A?H。

5.2 11#墩处的钢管支架的计算分析

钢箱梁顶推过程中,顶推千斤顶布置于11#墩处,需考虑钢管支架顶推过程

中的稳定性,故对于11#墩处的钢管支架按两种工况进行分析。

工况一:墩顶所受作用力最小,千斤顶顶推施工。荷载组合为:墩顶作用力

F1+千斤顶顶推力T+墩顶摩檫力f1+结构自重。

工况二:墩顶所受作用力最大,千斤顶顶推施工。荷载组合为:墩顶作用力F2+千斤顶顶推力T+结构自重。

钢箱梁及导梁的总重量为548.2t,按摩檫系数按0.1进行计算,则所需要的

顶推力为T=5482 X 0.仁548.2kN。

5.2.1工况一荷载取值

根据5.1节中的计算结果表中可查出,墩顶作用力最小为F仁80.8kN,其所产生的墩顶摩檫力f1=80.8X 0.仁8.08kN。

千斤顶的荷载同步性按1.05进行考虑,左右墩竖向力不均匀分配系数按1.2 考虑。则单个临时墩受到的顶推力为T0=548.2/2X1.05=287.8kN。单个分配梁的作用长度为

2m,宽度为0.5m,其所受到的竖向力为F0=80.8/4/2X 0.8=8.1kN/m,

其所受到的摩檫力为f0=8.08 X 0.8/4=1.6kN 。

522工况二荷载取值

根据5.1节中的计算结果表中可查出,墩顶作用力最大为 F1=4660.3kN ,其

所产生的墩顶摩檫力f 仁4660.3 X 0.仁466.03kN 。

千斤顶的荷载同步性按1.05进行考虑,左右墩竖向力不均匀分配系数按1.2 考虑。则单个临时墩受到的顶推力为 T0=548.2/2X l.05=287.8kN 。单个分配梁的 作用长度为

2m ,宽度为0.5m ,其所受到的竖向力为F0=4660.3/4/2 X 1.2=699.1kN/m ,其所受到的

摩檫力为 f0=466.03X 1.2/4=139.8kN 。

5.2.3计算模型

采用MIDAS 对其进行建模计算,计算模型如下:

5.2.4计算结果

通过计算得出计算结果如下

:

I.11N

1 2JB I

rF El

馬向曽1

Fl”

计算模型

2 ?:MiCPfirHOM

占古口 U~HJ!期 -

7210^*004

*.bi 工2

S-r-TTlh

工况一:结构应力图

工况一:结构变形图

工况一:支座反力图(一)

工况一:支座反力图(二)

臥i d.;m

&F*rrr M P-*rf

“中S.LWE*OOJ

M?2押呗?

M,Zi ^i*28£*00ii

■-■XV 2

钢箱梁(33+41+33)

厦门疏港路立交工程 钢箱梁计算书 1.结构特点 A匝道桥第二联为钢箱梁结构,桥跨布置为(33+41+33)=107m,桥面宽度为8m,单箱多室截面,道路中心线处梁高1960mm,箱宽7.74m。横隔梁的布置间距为2.0m。钢材材质为Q345C。钢箱梁顶面为平坡。 桥面铺装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和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底层,桥面铺装层总厚度为8cm。另设8cm钢筋砼层。采用混凝土防撞护栏。 2.设计荷载 汽车荷载:城-A级。 3.箱梁顶板板厚的确定 钢箱梁的顶板板厚对全桥的经济指标影响较大,根据目前钢箱梁的设计经验和实际汽车荷载超重的影响,箱梁顶板板厚宜取14mm。 4.箱梁标准段截面 5.纵肋设计 横肋布置间距 a=2000mm 顶板纵肋布置间距 b=300mm 城-A车辆前轮着地宽度 2g=0.25m,分布宽度:+*2=0.41 m 城-A车辆后轮着地宽度 2g=0.6m,分布宽度:+*2=0.76 m 5.1纵肋截面几何特性 1)桥面板有效宽度的确定

关于桥面板的有效计算宽度,参考日本道路桥示方书的规定进行计算。 纵肋等效跨度L=0.6a=1200mm, b/2L= λ=2L2L219.1mm 取有效宽度为210mm。 2)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纵肋板件组成:1-240x14(桥面板),1-90x10(下翼缘),1-156x8(腹板)A=55.08 cm2 I= 2499.4 cm4 Yc=12.6 cm (距下翼缘) Wt=462.9 cm3 Wb=198.4 cm3 5.2纵肋内力计算 1)作用于纵肋上的恒载 a)纵肋自重 q1=*1e-4**= kg/m b)钢桥面板自重 q2=*b*=38.5 kg/m c)桥面铺装(厚8cm) q3=*b*=67.2 kg/m d)砼桥面板(厚8cm) Q4=*b*=72.8 kg/m e)恒载合计 ∑q=197.0 kg/m 2)汽车冲击系数 (1+μ)=1+= 3)作用于纵肋上的活载

大桥盖梁模板计算书

76省道复线南延至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 第6合同段 芦浦特大桥 盖梁模板计算书 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6省道南延至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第6合同段项目部 2013年6月15日

立柱、模板立面图

(1)侧模内楞计算 模板主要承受混凝土侧压力,本工程砼一次最大浇筑高度为2.2米,模板高度为2.35米。新浇筑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取下列二式中的较小值(施工手册): 1 F=0.22γc t0β1β2V2 F=γcH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10h;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取0.7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取2.2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 1 所以 F=0.22γc t0β1β2V2 1 =0.22×24×10×1.2×1.15×0.72 =61KN/m2 F=γcH =24×2.2 =52.8KN/m2 综上混凝土的侧压力F=52.8 KN/m2

有效压头高度为 h=F/γc =52.8/24 =2.2m (2)侧模外楞计算 外楞为双拼的[14,间距为100cm 混凝土的侧压力为52.8KN/m 2 转化成线荷载=52.8KN/m 简化为简支梁计算 2811440840102141006.2Nm EI =???=- EA=2.06×1011×37×10-4Nm=7.6×108N 计算结果: kNm M 21.38max = kN Q 52.47max = 强度计算: []MPa MPa W M 5.1883.11458.132101611021.386-3max max =?==??==σσ<,合格; []MPa MPa A Q 5.1103.1853.1910 7.321052.4732333max max =?==????==-ττ<,合格; 刚度计算:

连续钢箱梁运输与吊装施工方案

内环线川西段快速化改建工程(金沙江路段)8标 主线K25~K28连续钢箱梁 运输与吊装 专 项 评 审 方 案 甲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2009年4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范围 二、钢箱梁结构特点 三、周边环境地形 第二章、施工总体方案概述 一、钢箱梁分段方案 二、钢箱梁吊装流程 三、吊装设备的选择 四、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 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 一、技术准备 二、分段厂内制作要求 三、人员准备 四、物资准备 五、场地基础、道路准备 第四章、运输方案 一、运输要求 二、运输车辆选择 三、运输道路 四、钢箱梁在工地内的路线和停车位置 五、钢箱梁的装车与固定 六、车辆行驶 第五章、钢箱梁的吊装 一、现场测量和划线

二、吊装顺序 第六章、钢箱梁工地焊接工艺 一、焊接材料及辅助材料 二、焊接工艺 三、焊缝检验 第七章、钢结构涂装工艺 一、涂装配套及膜厚 二、涂装基本要求 三、涂装检验 第八章、项目人员和管理组织机构 第九章、施工机械设备 第十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劳动力使用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 二、吊装劳动力使用计划 第十一章质量保证措施 一、项目检验制度 二、施工前准备阶段 三、施工过程 第十二章、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一般规定 二、安全教育 三、安全检查 四、安全设施 五、安全用电 六. 安全防火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范围 内环线川西段快速化改建工程(金沙江路段)8标位于川西内环线金沙江路段,东起罗山路立交桥,西至银宵路与7标相接,主线为沿原金沙江路建高架道路,其中主线K25~K28四跨为连续钢箱梁,跨距分别为35m+55m+50m+30m,总长170米。本工程范围为该四跨连续钢箱梁的现场吊装,包括钢箱梁的运输、吊装、装配、焊接和涂装。(本工程范围见平面图)该工程总包方为甲基础公司,监理单位为乙监理公司,钢结构制作和吊装为丙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二、钢箱梁结构特点 连续钢箱梁共有四跨,自西向东跨距分别为35m+55m+50m+30m,总长170 m。钢箱梁为箱形结构,主体宽从24至,中间设有7道纵向腹板;沿长度方向每隔2m设一道横向加强结构,横向加强结构有T型框架结构和实肋板两种形式;桥面板和桥底板上纵向全长均设有U型槽和球扁钢加强材。箱梁中心高从至过渡变化,结构中心线为缓和曲线与圆弧相接。(钢箱梁结构见设计图) 钢箱梁材料为Q345qD,钢结构总重量约为2300吨。 三、周边环境地形 1、工地西南角为金沙江路地铁站和磁悬浮站,东北角为新国际博览中 心,车流和人流密集,为交通繁忙区域。 2、本工程工地位于原金沙江路道路中央,现两侧临时道路均已通车, 且车流量极大。 3、原金沙江路道路中央为绿化带,地面未做硬化处理。 4、在平行道路中心线两侧5m处埋设有雨水管道,在K25跨南侧有一 处顶管施工井,且该井与钢箱梁吊装同时施工。

40+72+43m曲线钢箱梁计算书

40.625+72+72+43.625m连续钢 箱梁 上 部 结 构 计 算 书 2017.07

目录 一、概述 (1) 1.1桥梁简介 (1) 1.2 模型概况 (1) 1设计规范 (1) 2参考规范 (1) 3主要材料及性能指标 (2) 4 整体模型概述 (2) 二模型主要计算结果 (5) 2.1 结构刚度 (5) 1 车道荷载挠度值 (5) 2 预拱度设置 (6) 3 正交异形板桥面顶板挠跨比 (7) 2.2 反力计算 (8) 三钢箱梁验算 (9) 3.1顶底板强度验算 (9) 1计算第一体系 (9) 2计算第二体系 (13) 3.2 腹板验算 (23) 1 厚度验算 (23) 2 强度验算 (23) 3 腹板纵向加劲肋构造验算 (25) 4 腹板横向加劲肋构造验算 (25) 5 腹板屈曲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正交异性桥面板匹配性验算 (26) 1 构造验算 (26) 2 受压顶板纵肋刚度验算 (26) 3 受压顶板横肋刚度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桥面板匹配性验算 (27) 3.4支承加劲肋验算 (28) 3.5 屈曲计算 (29) 1 整体稳定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局部稳定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结论 (29) 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盖梁支架受力计算知识讲解

盖梁支架受力计算 (预埋钢棒上安工字钢横梁法) 一、概况 汨罗江特大桥盖梁除悬浇主墩及28#过渡墩盖梁另外计算外,最重盖梁为 40mT梁盖梁,其尺寸为15.9m(长)×2.3m(宽)×2.1m(高),若经计算该盖 梁支架满足要求,则其他盖梁支架均满足要求。 针对该工程特点设计便易操作的盖梁支架系统。混凝土及模板系统的恒载、 施工操作的活荷载通过型钢直接传递给牛腿,牛腿递给墩柱及桩基础。 二、设计计算依据 (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2)《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 (3)《机械设计手册》 三、支架模板的选用 盖梁模板: 1.1、侧模:采用组合钢模拼装。 1.2、底模:方正部分用组合钢模拼装。 1.3、横梁:采用[14#a槽钢,间距40cm。 1.4、主梁:采用I45a工字钢。 1.5、楔块:采用木楔。 1.6、穿心钢棒:采用45号钢,直径10cm。长度每边外露30cm. 四、计算方法 1、总荷载计算 盖梁砼荷载F1:体积71.85立方米,比重2.6吨/立方米,自重:195.9吨, 合F1=185.9*10=1859KN 模板重量F2:盖梁两侧各设置一根I45a工字钢作为施工主梁,长18米(工 字钢荷载),q1=80.4×10×18×2/1000=28.94 KN;主梁上铺设[ 14a槽钢,每 根长3.0米,间距为40cm,墩柱外侧各设置8根,两墩柱之间设置19根。 q2=(19+8×2)×3.0×14.53×10/1000=15.26KN(铺设槽钢的荷载);

槽钢上铺设钢模板,每平方按0.45KN 计算, q3=(15.9×2.1×2+2.3×15.9+2.1×2.3×2)×0.45=50.9 KN (底模和侧模、端头模的荷载); q4=6KN (端头三角支架自重) F2=q1+q2+q3+q4+q4=107.1KN F3:人员0.5吨,合5KN F4:小型施工机具荷载:0.55吨,合5.5KN F5:振捣器产生的振动力及混凝土冲击力;本次施工时采用HZ6X-50型插入式振动器,设置2台,每台振动力为5KN ,施工时混凝土冲击力按5KN 计,则F5=2×5+5=15KN 总荷载: F=F1+F2+F3+F4+F5 =1859+107.1+5+5.5+15=1991.6KN 2、穿心钢棒(45号钢)受力安全分析 共有4个受力点,每点受力:Q max =F/4=1991.6/4≈497.9KN ; 钢棒截面积:S=0.05*0.05*3.14=0.0079m 2 最大剪应力:τmax =Q max /S=497.9/0.0079=63.03Mpa 45号钢钢材的允许剪力: [τ]=125Mpa 则[τ] =125 >τmax =63.03Mpa 结论:穿心钢棒(45号钢)受力安全 3、I45a 工字钢主梁受力安全分析 工字钢均布荷载:q=F/2/15.9=1991.6/2/15.9=62.63KN/m R1=R2=ql/2(a+l/2)=2340.17KN 工字钢横梁AB 段最大弯矩出现在中间处(x=a+l/2=7.95m ),a=3.25m , l=9.4m ;跨中最大弯矩 M max =62.63*9.4*7.95/2*[(1-3.25/7.95) *(1+2*3.25/9.4)-7.95/9.4] =360.98KN ?m 横梁CA 段和BD 段最大弯矩出现在支承点A 、B 两处,最大弯矩 2 12M qa =-=-1/2*62.63*3.252=-330.76 KN ?m

钢管支架计算书630

钢管支架计算书 天津海河大桥钢箱梁吊装时,需在M19节段吊装过程中搭设钢管移动支架,下面根据支架搭设方案进行计算: 1、荷载计算 M19节段重量为187.08T,整体受力。 2、计算钢管支架的轴力 据提供的数据:P总=1870.8KN,钢管支架自重为450KN,则最下面钢管所承受的最大轴力为:N=2320.8KN,取N=2400KN进行控制计算 3、验算钢管的强度(4Φ720,D=10MM) 钢管支架的强度验算由下式计算:N/A m <[б] б=N/A m =2400/(4×223)=2.69KN/cm2 б=N/A m =2400/(4×194.7)=3.08KN/cm2 而[б]=170Mpa=17 KN/cm2,故安全。 4、整体稳定性验算 钢管支架的整体稳定性由下式计算: N/A m <ψ[б] (1)截面力学特性(如下图) 钢管支架截面力学特性计算图(尺寸单位:cm) 如图所示,立柱由4Φ720,d=10mm的钢管组成,查表有 A m =223cm2,I X /=140579.2cm4 A m =194.7cm2,I X /=93639.59cm4 I X =4×(I X /+A m ×r 2 2)=4×(140579.2+3102×223) =86283516.8cm4 I X =4×(I X /+A m ×r 2 2)=4×(93639.59+3102×194.7) =75217238cm4

(2):计算整体稳定性折减系数 计算构件的长细比λ h : 由《钢结构设计手册》查得格构式压弯杆件的长细比计算公式: λ h =(λ 2+27A d /A q )1/2 λ h =(λ 2+27A d /A q )1/2 λ 0 =L /i=3600/25.1=143.42 λ =L /i=3600/21.93=164.16 26948.5056 51273.76 A d =1218.4cm2 A d =83390.66cm2 35887.76 A q =2×4800=864cm2 A q =71706.72cm2 代入计算有λ h =143.4 代人计算有λ h =164.2 查《钢结构设计手册》附表,得ψ 1=0.339 ψ 1 =0.273 (3)立柱的整体稳定性验算由公式有: N/A m <ψ[б] б=N/A m =2400/(4×223)=2.69KN/cm2 б=N/A m =2400/(4×194.7)=3.08KN/cm2 ψ[б]=0.273×170=46.4Mpa=4.6KN/cm2 而ψ[б]=0.339×170=57.6Mpa=5.6KN/cm2,故安全。 (4)单根立柱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A m =223cm2, I X /=140579.2cm4 回转半径i=(I X / A m )0.5=25.1cm λ =L /I=1500/25.1=39.8(以15m设置一道 横联计算) λ 0 =L /I=800/25.1=31.9 查《钢结构设计手册》附表,得ψ 1=0.883 ψ 1 =0.936 由公式有:N/A m <ψ[б] б=N/A m =2400/4/223=2.69KN/cm2 б=N/A m =2400/4/194.7=3.08KN/cm2 而ψ[б]=0.883×170=150.11Mpa=15KN/cm2,故安全。 ψ[б]=0.936×170=159.12Mpa=15.9KN/cm2,

35+50+35米钢箱梁计算书

目录

1.工程概况 本项目跨径组合为35+50+35 米。上部结构箱梁梁高米(箱梁内轮廓线高度)。顶面全宽米,两侧各设米宽挑臂,箱梁顶底板设%横坡,腹板间距布置为++ 米。箱梁顶板厚16 毫米,下设“U”形和板式加劲肋,“U”形加劲肋板厚8 毫米,板式加劲肋160×14 毫米;箱梁底板厚14 毫米,设“T”形加劲肋,加劲肋腹板120×8 毫米,翼缘100×10 毫米,间距300 或350 毫米;腹板厚12 毫米,设三道140×14 毫米板式加劲肋,各加劲肋除支承隔板处断开与支承隔板焊连外,其余加劲肋均穿过横隔板或挑臂并与之焊连。普通横隔板间距约3 米,厚10 毫米,中部挖空设100×10 毫米翼缘。桥台简支处支撑隔板板厚20 毫米,桥墩连续处支撑隔板板厚30 毫米,支撑隔板为围焊。简支处隔板四角不设焊缝通过的切口,保证整个钢箱梁安装完成后的气密性;其他横隔板四角均设置焊缝通过的切口。挑臂为“T”形截面,腹板厚10 毫米,下翼缘300×14 毫米。 2.结构计算分析模型 2.1.主要规范标准. (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9)《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 (10)《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2)《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

盖梁侧模板计算书

梁侧模板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承04k c4k 1×[1.35×0.9×34.213+1.4×0.9×2]=44.089kN/m2 下挂部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34.213 kN/m2 三、支撑体系设计

左侧支撑表: 模板设计剖面图四、面板验算

梁截面宽度取单位长度,b=1000mm。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面板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q1=bS承=1×44.089=44.089kN/m q1静=γ0×1.35×0.9×G4k×b=1×1.35×0.9×34.213×1=41.569kN/m q1活=γ0×1.4×υc×Q4k×b=1×1.4×0.9×2×1=2.52kN/m M 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41.569×0.32+0.121×2.52×0.32=0.428kN·m σ=M max/W=0.428×106/37500=11.407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bS正=1×34.213=34.213kN/m νmax=0.632qL4/(100EI)=0.632×34.213×3004/(100×10000×281250)=0.623mm≤300/400=0.75mm 满足要求! 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中交四公局钢箱梁支架计算书分解

东二环跨线桥钢箱梁吊装 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呼和浩特市南二环东延伸段与南二环相交处,桥梁起桥桩号KO+261.000,终桥桩号K1+116.000,桥梁总长855.0m,桥梁范围内最大纵坡3.5%,桥梁总面积22230.0㎡。桥梁横向分A、B两幅布置,中间中央分隔带留2m空档。 上部结构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连续钢箱梁及简支钢箱梁。按与线路交叉情况依次分为:跨腾飞路、跨东二环地道及跨鄂尔多斯东街钢箱梁。本桥斜交角度为正交。 A幅桥桥梁跨径布置为5×30m+50m+4×30m+3×30m+2×25m+(38+58+54)m+3×25m+50m+4×30m,B幅桥桥梁跨径布置为5×30m+50m+4×30m+3×30m+2×25m+(54+58+38)m+3×25m+50m+4×30m,30m和25m标准跨径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简支变连续结构),跨腾飞路、鄂尔多斯东街采用50m单跨简支钢箱梁,跨南二环地道采用三跨连续钢箱梁。本桥斜角角度为正交。 1.2施工平面图(见图1.2-1)

东二环跨线桥平面布置图图1.2-1

1.3主要工程数量 2、总体施工方案 2.1总体吊装方案 考虑到运输、架设各种因素影响,钢箱梁采取在工厂分节段加工,经验收合格后采用汽车陆地运输至施工现场拼装成型。总体拼装方案如下: 钢梁分段运至施工现场后,采用吊车将钢梁分段吊装到现场搭设的临时支架上进行拼装作业;根据各联钢箱梁在加工方案中分段最大重量和拼装时最大起重高度,钢梁拼装临时支架采用钢管立柱支架进行搭设,钢箱梁节段吊装选用260t履带吊吊装。钢梁拼装时均采用全断面焊接进行连接。 2.2钢箱梁节段划分方案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钢结构设计特点,同时经过与设计单位沟通,最终确定了钢箱梁节段划分。 钢箱梁节段划分如下(见下图):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一、计算说明、参数本标段盖梁累计71个,均为双柱盖梁。总体分一般构造盖梁和框架墩盖梁(即预应力盖梁)两种。其中一般构造盖梁种尺寸。普通盖梁采用C35土,框架墩盖梁采用C50混凝土。一般构造盖梁共18个;15.736*2.1*1.5个;11.2*2.2*1.6共12个;11.595*2.2*1.6共18个,适用于松林大桥5#墩; 24.2*2.4*2.2个,适用于松林大桥4#、6#墩。由于11.2*1.9*1.4(1.595*1.9*1.4为斜交)盖梁具有代表性,故以下计算按11.2*1.9*1.4盖梁进行受力计算分析。盖梁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施工方法。模板设置横加劲楞,横向加劲楞直接焊接在模板上;竖向][12加劲楞则布置在外侧,间距为0.8m,且其上安装对拉螺杆。计算参数:A3钢强度设计值:抗拉、抗压、抗弯:[σ]=12.5KN/cm2二、计算依据和参考资(1)揭阳至惠来高速公路A7标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4)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6)机械工程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三、模板计算荷载分项系数是在设计计算中,反映了荷载的不确定性并与结构可靠度概念相关联的揭惠高速公路A7一个数值。对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规定了不同的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当永久荷载对结构产生的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G=1.35。当产生的效应对结构有利时,—般情况下取γG=1.0;当验算倾覆、滑移或漂浮时,取γG=0.9;对其余某些特殊情况,应按有关规范

人行天桥钢箱梁计算书

目录 1.1工程概况 (3) 1.2技术标准 (3) 1.3主要规范 (3) 1.4结构概述 (3) 1.5主要材料及材料性能 (3) 1.6计算原则、内容及控制标准 (3) 一、模型建立及分析 (4) 2.1计算模型 (4) 2.2荷载工况及荷载组合 (4) 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6) 3.1拉/压弯构件腹板应力验算 (6) 3.2拉/压弯构件腹板最小厚度验算 (7) 3.3拉/压弯构件翼缘板弯曲正应力验算 (7) 3.4拉/压弯构件整体稳定验算 (8) 三、其他验算 (8) 4.1抗倾覆验算 (8) 4.2挠度验算及预拱度 (9)

基本信息 1.1工程概况 1.2技术标准 设计程序:Civil Designer 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桥梁重要性系数: 1.1 1.3主要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以下简称《通规》 《公路钢结构设计规范》(JTG D64-2015),以下简称《钢规》 《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TG/T D64-01-2015),以下简称《钢混组合规范》1.4结构概述 1.5主要材料及材料性能 表 1钢材材料物理性能指标 表 2钢材材料的强度设计值 1.6计算原则、内容及控制标准 计算书中将采用Civil Designer对桥梁进行设计,并以《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和《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为标准进行验算。 一、模型建立及分析 2.1计算模型 图 1模型视图 1)节点数量:37个; 2)单元数量:36个; 3)边界条件数量:4个; 4)施工阶段数量:1个,施工步骤如下: 施工阶段1:一次成桥;30.0天; 2.2荷载工况及荷载组合 1)自重 自重系数:-1.00 2)整体升降温 1:整体升温,20.0℃; 2:整体降温,-20.0℃; 3)荷载组合 表 3荷载工况

盖梁模板设计计算书

盖梁模板设计计算书 一、概述 本合同段盖梁共有74个,按下接墩柱直径的不同可分为5种,其中下接φ1.3墩柱盖梁宽度有1.5m、1.6m两种,故共有6种不同的盖梁型式,其中每一种盖梁其它尺寸又有不同,详见附表:盖梁尺寸表。 针对盖梁种类多的情况,对质量要求与经济性进行综合考虑,拟对所有盖梁正侧模加工钢模,其余加工木模。 二、正侧模设计 1、正侧模尺寸及结构形式选定 正侧模高度分为1.35m、1.75m两种,1.35m高模板长度分为4.5m、1.5m两种,1.75m高模板长度分为4.5m、1.5m 两种。面板采用5mm厚钢板,紧贴模板的竖向小肋用□5×60扁钢,间距为300mm,横肋用[8槽钢,间距为500mm,对拉螺杆处竖向大肋用2[10槽钢,间距为1m。 2、模板荷载计算 (1)采用《简明施工计算手册》P310页推荐公式计算新浇普通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由该公式可以看出,最大侧压力与砼浇筑速度V、盖梁总高度H呈单调递增函数关系,故选取9#桥盖梁作为计算对象(高度较大,平均平面面积较小)。 砼浇筑速度:按每小时浇筑40m3计算,砼平均浇筑速度V=3.10m/h。砼的入模温度假定为10℃,K S取1.15,K W1.2 1500 1500 P m=4+ · Ks·Kw·3√V =4+ ×1.15×1.2×3√3.10 T+30 40 =79.46Kpa P m=25H=25×1.5=37.5Kpa 取P m=37.5Kpa

(2)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取4.0Kpa。 (3)荷载组合: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第8.2.2条规定:计算强度荷载P1=37.5 +4.0=41.5Kpa; 验算强度荷载P2=37.5Kpa。 3、面板计算 Lx/Ly=500/300=1.6 按双面板计算,选面板三面固定、一面简支的最不利情况计算。 (1)强度计算 先计算M max 查《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 W=0.00249 M x=0.0384 M y=0.0059 M x0=-0.0814 M y0=-0.0571 取1m 宽板条作为计算单元,最大强度计算荷载为: q=41.5×103×10-6×1=0.0415N/mm M x·max=M x0·ql2=-0.0814×0.0415×3002=-304.029N·mm 面板的截面系数 W=1/6bh2=1/6×1×52=4.167mm3 查《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P498知: M max 304.029 σmax===72.96N/mm2<[σ] V x·W x 1×4.167 =145N/mm2 其中V x=1(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2)刚度验算 F=P1=0.0375N/mm2 h=300mm

钢箱梁

第十章、钢箱梁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1.0钢箱梁施工监理工作内容 钢箱梁施工监理包括施工方案的审批、钢箱梁外委厂家资质考察及审批、钢箱梁加工过程质量检查、临时支墩、支座安装质量、钢梁吊装、现场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及监控测量、防腐涂装的质量控制等内容。 2.0施工方案的审批 包括钢箱梁施工方案的审批和防腐涂装施工方案的审批。 1.钢箱梁施工方案的审批 承包人应提交钢箱梁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应对其申报的施工工艺流程、材料试验报告(钢筋及钢材、预应力钢筋、桥梁支座、剪力钉、高强螺栓、焊条、焊接和焊剂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等),安装与桥面系施工方案,安装方案应对安装所用的吊机起重能力,钢立柱、钢桁架、导梁等架梁的临时设施进行承载力及稳定性验算,并有完整的计算书,对安装程序以及安装中安全保障措施均应有详细的说明,桥面系施工方案应详细说明桥面连续体系转换,湿接缝等施工工艺,桥面砼的浇筑及养护措施,施工安全保障措施等,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尤其对大型预制梁的安装方案在必要时可会同有关专家共同审核。

2.防腐涂装施工方案的审批 3.0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本工程中的钢混叠合梁。 4.0钢梁的加工及吊装 4.1 选定加工单位。 钢梁加工单位应选信誉良好,技术实力雄厚,硬件设施齐全,加工质量可靠,并经总监办(驻地办)审批的单位。 4.2 图纸会审 总监办、驻地办、总包单位、加工单位都要派专人对钢混梁的图纸进行会审,会审主要的方向是:设计尺寸是否有误;未来钢梁上部施工与钢梁主体连续是否存在施工问题;钢混梁中是否有新工艺;如有新工艺如何实施;钢混梁中是否存在工程施工难点。 4.3 钢梁(加工过程)检查 4.3.1 原材料的检查 材料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材料铭牌标识是否清楚,原材料是否有破损、污染;原材、焊条、防腐漆、高强螺栓、剪力钉等主要材料的复试是否合格;焊接材料与母材的搭配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检验单位是否满足要求(应采用第三方检测)。 4.3.2 底胎的检查 每个加工单位的方法是不同的,但底钢板的尺寸是相同的。底钢板铺设完成后,要对底钢板进行检查。主要包括长度、宽度、焊缝质量、焊缝高度、对接范围的尺寸是否正确,有无底板厚度变化?厚度

MIDAS钢箱梁计算书

1.1B07~F03 D07~H03 50.5+65+50.5m(桥宽10m)钢箱梁 1.1.1计算参数及参考规范 (1)标准 设计荷载:城-A级; 桥梁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1; (2)主要材料 钢箱梁采用Q345D 钢材, 桥面板采用C40混凝土。 (3)参考规范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报批稿,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1.1.2主要计算内容 结构纵向整体应力,即主梁体系,采用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采用梁格模型,计算主梁顶、底板最不利应力。 1.1.3纵向整体计算 1.1.3.1.1计算模型 纵向整体计算采用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采用梁格法模型进行模拟。参照《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报批稿进行钢梁有效分布宽度的计算。

根据桥面布置,汽车按最不利情况进行影响线加载。温度考虑整体升降温20度和梯度温度。永久支承按简支支承条件进行约束。 全桥共划分为241个单元,162个节点。结构计算几何模型如下图:

计算几何模型 1.1.3.1.2计算荷载 (1)一期恒载 主梁顶、底和腹板采用实际板厚,钢材重力密度78.5kN/m 3 ,单元重力密度考虑各种加劲肋和焊缝实际重量提高 1.24倍;混凝土桥面板重力密度25kN/m 3。沥青混凝土重力密度24kN/m 3。 (2)二期恒载 1.1.3.1.3计算参数 (1)钢材材料特性如下表: 结构钢材性能表 应用结构 钢箱加劲梁 材质 Q345D 力 学 性 能 弹性模量E(MPa) 210000 剪切模量G(MPa) 81000 泊松比γ 0.3 轴向容许应力[σ] (MPa)200 弯曲容许应力[σw] (MPa)210 容许剪应力[τ] (MPa) 120 屈服应力[σs] (MPa) 345 热膨胀系数(℃) 0.000012 (2)梯度温差:参照混凝土规范规定:升温取T1=14°C,T2=5.5°C,负

盖梁侧模板受力计算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1.盖梁为双柱式盖梁,盖梁横坡与桥面横板一致,盖梁宽度为1.8m,高度为1.6m,长度为18.4m,其中两侧为悬挑变高度结构,单侧悬挑长度为3.21m,靠墩柱部分的高度为 1.6m,最外侧的高度为0.9m。 2、盖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采用商品普通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成型。 4、盖梁侧模面板采用厚18.0mm的木模板,内楞采用木枋,截面100*100mm,间距为320mm。为加强整体刚度,侧模板分隔1.31m设置一道竖向加劲槽钢。加劲槽钢采用两根[10其底部、中部、顶部各设置一道M22对拉螺栓连接。 第二章、盖梁侧模板受力计算 一、计算参数 1、侧模面板采用18mm厚的木模板,弹性模量E=10000N/ mm2,设计抗弯强度 [f]=15N/mm2。 2、内楞采用100*100mm的木枋,间距为320mm,弹性模量E=10000N/ mm2。其计算参数如下: W=100*100*100/6=166667mm3,I=10*10*10*10/12=833.33cm4。 3、外楞采用2根[10槽钢的计算参数:截面抵抗矩W=2*39700mm3, 截面惯性矩I=2*1980000mm4,弹性模量E=206000MPa,设计抗拉强度[f]=215Mpa。间距为1310mm, 8.穿墙螺栓水平距离a=1800mm,穿墙螺栓竖向距离b=800mm,穿墙螺栓型号:M22 三、盖梁侧模板的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其中 c +15),取4.444h;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F V F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30.000℃; V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0.7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6m;

钢箱梁顶推计算书

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苏州广济北延GY-A1项目“钢箱梁顶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稿)》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设计参数 1.箱梁自重:钢箱梁自重按80.7kN/m进行计算。 2、导梁自重:导梁总重为316kN,建模时对其结构进行简化,按14.1kN/m 进行计算。 3、其它结构自重:由程序自动记入。 4、墩顶水平力:顶推施工中拼装平台处的支架墩顶受摩檫力F1作用,取摩檫系数μ为0.1;在11#墩处的支架由于是千斤顶牵引施工,受到千斤顶的作用力T,同时受到墩顶摩檫力F2的作用,取摩檫系数μ为0.1。 三、设计工况及荷载组合 根据施工工艺及现场的结构形式,确定荷载工况如下: 工况一:钢箱梁拼装阶段。荷载组合为:钢箱梁自重+导梁自重+其它结构自重。 工况二:钢箱梁顶推阶段。 在钢箱梁顶推阶段按每顶推2.5m为一个工况,以箱梁端头顶推至12#墩为最后一个工况,共30个工况,以此进行各墩顶的受力和导梁的受力分析,其荷载组合为:钢箱梁自重+导梁自重。 根据以上工况的计算结果,统计出各临时墩的最大受力,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对于11#墩的荷载组合为:墩顶作用力+顶推力+摩阻力+结构自重;对于其它各临时墩的荷载组合为:墩顶作用力+摩阻力+结构自重。 四、钢箱梁拼装阶段的受力分析 4.1 贝雷支架的计算分析 钢箱梁在贝雷支架上进行拼装,支撑箱梁的贝雷片的最大跨径为14m。每个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 注:横向加载位置仅按左偏、右偏、里对称、外对称加载。 注:1、加载方式为自动加载。重要性系数为1.1。 2、横向布载时车道、车辆均采用1到2列(辆)分别加载计算。 注:集中荷载Pk已经乘以1.2系数,使得竖直力效应最大。双孔加载按左孔或右孔的较大跨径作为计算跨径。

注:盖梁与立柱线刚度比小于或等于5,按刚架计算盖梁。 注:外边柱之间盖梁截面按钢筋混凝土盖梁构件配筋计算。其余按钢筋混凝土一般构件配筋计算。 注:1、“人群/每米”指横向1米宽度的支反力,不是总宽度对应的支反力。总宽度为0米。 2、“总轴重”指一联加载长度内(双孔或左孔或右孔加载)的轮轴总重。计算水平制动力使用。 3、“左、右支反力”未计入汽车冲击力的作用。 4、车道荷载均布荷载为10.5kN/m,集中荷载为:双孔加载284.448kN,左孔加载284.448kN,右孔加载284.448kN。 5、双孔支反力合计:人群荷载60.021kN/m,1辆车辆荷载436.682kN,1列车道荷载499.987kN。 6、左孔(或右孔)加载时同1辆车的前后轮轴可作用在另一孔内,保证单孔支反力最大,另一孔即便有轮轴支反力仍未计。 7、左孔、右孔冲击系数同双孔加载冲击系数。 注:1、线荷载为54kN/m,指盖梁的总重量除以盖梁长度得到的每延米重量。 2、车道和车辆双孔、左孔、右孔加载均指1列荷载作用,采用值已计冲击系数。 3、车道双孔加载控制,车辆双孔加载控制。

注:1、表中横向分配系数采用“杠杆法(支点)过渡到偏心受压法(1/4跨)”,即纵向荷载位于支点与1/4跨之间按“杠杆法”与“偏心受压法”插值计算,1/4跨之间按“偏心受压法”计算。 2、车道荷载布载两列及以上时横向分配系数值已经计入车列数和横向折减系数。

盖梁模板计算

盖梁模板及支架计算书 砼对模板侧面最大压力 Pm=0.22r*T*k1*K2*V1/2 Pm=r*h Pm---新浇筑砼对模板最大压力KPa=KN/m2 h-----有效压头高度m T-----混凝土初凝时间h K1----外加剂添加系数,添加缓凝剂取1.2,不加取1 K2----坍落度50~90mm取1.0;110~150取1.15 V----混凝土浇筑速度m/h h----有效压头高度m r----混凝土容重KN/m3 本项目V取0.65m/h,T取6小时初凝,K1、K2取1;混凝土容重取26 可按上公式计算得Pm=27.7 KN/m2 混凝土倾倒荷载取4KN/m2 模板最大侧压力为Pmax=27.7+4=31.7KN/m2 一、侧模面板计算(面板采用5mm厚钢板) 模板竖肋最大间距90cm布置,橫肋32cm间距。橫肋采用[8#槽钢,竖肋采用80*8mm扁钢,取单块32*90cm面板采用midas civil2012建模分析如下:

最大变形0.37m m<320/400=0.8mm,可满足要求最大应力如下图所示: 最大应力58MPa<215MPa,可满足要求 二、侧模橫肋验算

橫肋采用[8#槽钢,间距32cm布置,则单条橫肋受力为31.7*0.32=10.144KN/m,单条橫肋以背勒为支点的简支梁分析,取单跨1.025m长橫肋采用midas civil2012建模如下: 最大应力为51.6MPa<215MPa,满足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最大位移如下=0.3mm<1025/500=2mm满足要求

三、侧模竖肋验算 盖梁模板竖肋为80*8mm扁铁,90cm间距布置。竖肋采用以橫肋为支点的简支梁分析,单条竖肋受力为31.7*0.9=28.53KN/m,采用midas civil2012建模如 下: 最大应力为42.8MPa<215MPa,满足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米钢箱梁计算书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结构计算分析模型 (1) 2.1.主要规范标准 (1) 2.2.主要材料及力学参数 (2) 2.3.计算荷载取值 (2) 2.4.边界条件 (3) 2.5.计算模型 (3) 2.6.荷载组合 (4) 3.计算结果 (4) 3.1.结构成桥内力图 (4) 3.2.结构成桥应力验算 (7) 3.3.主梁刚度验算 (8) 3.4.支座反力 (9) 3.5.支座部位局部承压计算 (11) 3.6.腹板局部稳定计算 (13) 3.7.底板局部稳定验算 (13) 4.结论 (15)

1.工程概况 本项目跨径组合为35+50+35 米。上部结构箱梁梁高2.0 米(箱梁内轮廓线高度)。顶面全宽13.0 米,两侧各设2.25 米宽挑臂,箱梁顶底板设6.0%横坡,腹板间距布置为2.8+2.9+2.8 米。箱梁顶板厚16 毫米,下设“U”形和板式加劲肋,“U”形加劲肋板厚8 毫米,板式加劲肋160×14 毫米;箱梁底板厚14 毫米,设“T”形加劲肋,加劲肋腹板120×8 毫米,翼缘100×10 毫米,间距300 或350 毫米;腹板厚12 毫米,设三道140×14 毫米板式加劲肋,各加劲肋除支承隔板处断开与支承隔板焊连外,其余加劲肋均穿过横隔板或挑臂并与之焊连。普通横隔板间距约3 米,厚10 毫米,中部挖空设100×10 毫米翼缘。桥台简支处支撑隔板板厚20 毫米,桥墩连续处支撑隔板板厚30 毫米,支撑隔板为围焊。简支处隔板四角不设焊缝通过的切口,保证整个钢箱梁安装完成后的气密性;其他横隔板四角均设置焊缝通过的切口。挑臂为“T”形截面,腹板厚10 毫米,下翼缘300×14 毫米。 2.结构计算分析模型 2.1.主要规范标准. (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9)《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 (10)《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2)《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