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数控加工工艺说明书

壳体数控加工工艺说明书
壳体数控加工工艺说明书

目录

一、零件图工艺分析-----------------------------2

二、机床的选择------------------------------------4

三、加工工序及夹具选择------------------------6

3.1材料和毛坯----------------------------- 6

3.2热处理------------------------------------6

3.3确定加工顺序---------------------------7

3.4设定装夹方案---------------------------8

3.5加工工序及夹具的确定---------------9

四、切削余量、时间定额的计算--------------16

4.1切削余量的计算-----------------------16

4.2时间定额的计算-----------------------19

五、参考文献--------------------------------------22

一、零件图工艺分析

图1-1

图1-1为壳体零件图

1、零件图分析

该零件为壳体,属于典型的箱体类零件,箱体的结构一般比较复杂,箱体外面都有许多平面和孔,内部呈腔形,壁薄且不均匀,刚度较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特别是主要孔和基准的平面精度。因此,一般来说,箱体不仅需要加工的部位较多,且加工的难度也较大。该零件材料为HT200。

2、结构工艺分析与处理

结构工艺性分析

1)该零件材料为HT200,毛坯为铸件,形状与零件相似,采用金属型铸造,加工余量小。

2)零件上光孔和螺纹的尺寸规格少。

3)零件尺寸规格标准化,便于采用标准刀具。

4)由于零件有斜孔,有斜面加工比较困难,需要专用设备夹具。难加工地方处理方法

1)斜孔

可以在台虎钳上装夹并用上分度盘装置,进行粗精加工

二、机床的选择

1、数铣右端面

选择xk5032立式铣床

XK5032立式铣床主轴锥孔可直接或通过附件安装各种圆柱铣刀、圆片铣刀、成型铣刀、端面铣刀等,适于加工各种零件的平面、斜面、沟槽、孔等。所以选用XK5032立式铣床。

XK5032立式铣床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表2-1-1

2、数铣前后端面、上下端面

选择XK6032卧式铣床

由于每次装夹需要加工两个面,所以选用卧式铣床XK6032主要参数如下:

表2-2-1

三、加工工序及夹具选择

3.1材料和毛坯

由于铸铁容易成形、切削性能好、价格低廉,且吸振性和耐磨性也比较好,因此,一般箱体类零件的材料大都采用铸铁,其牌号

根据需要可选用HT200——HT400,常用HT200。某些负荷量大的箱体采用铸钢件。单件小批生产情况下,为缩短生产周期,可采用钢板焊接。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采用其他材料,如飞机上的铝镁合金箱体毛坯铸件毛坯的加工余量视生产批量而定,单件小批生产时,一般采用木模手工造型,毛坯的精度低,加工余量较大;而大批量生产时,通常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毛坯的精度较高,加工余量可适当减少。单件小批生产直径大于50mm的孔,成批生产大于30mm的孔,一般在毛坯上铸出预孔,以减少加工余量。

3.2热处理

选用振动时效热处理,振动时效替代热时效后可节约能源90%以上,提高抗变形能力30%以上,尺寸稳定性提高30%以上,疲劳寿命提高20%以上。处理时效通常只需15—45分钟,不分场地,不受工件尺寸、形状、重量等限制,可处理几公斤至几百吨的工件。便携工件不需运输可就地处理,可插在任何工序之间进行处理。采用振动时效可提高工效几十倍,它具有减少环境污染、缩短生产周期、改善劳动条件、工艺简便等优点,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工艺。振动时效适应于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铸铁、有色金属(铜、铝、锌及其合金)等铸

件、锻件和焊接件及其机加工件。故选用时效热处理。

3.3确定加工顺序

根据零件分析,可以按照安装次数划分工序:

壳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表3-3-1

数控加工工艺过程

表3-3-2

3.4设定装夹方案

1、加工右端面

由于加工有斜孔,通用夹具无法实现功能,初步设定要使用组合夹具

2、加工上下表面

由于不能够破坏前道工序的表面,不在可以使用通用夹具,故要设计专用夹具。

3、加工前后端面

加工时,有斜面,以及不能破坏前两道工序的表面,故也要使用专用夹具。

综上所述,需要三个专用夹具来实现加工。

初步装夹方案如表5-1所示:

表3-4-1

3.5加工工序及夹具的确定

1、加工右端面

2)研刮H 面至每25X25面积中有接触点6-8点,并均匀分布, 3)钻2-M12,2-M8,2-M14孔的中心孔,钻2-M12-7孔至Ф

15

.00

7+mm , 4)扩孔至2-Ф090.008+mm ,铰2-Ф8孔至Ф036.008+mm , 5)钻2-Ф14孔至Ф018.0014+mm 。

1)粗铣右端面至04

.0-148mm ,精铣右端面至01.0-147

数控加工工序卡如表3-5-1所示:

表3-5-1

因为需要专用夹具,夹具设计如图3-5-1所示:

图3-5-1

2、数铣上下表面数

粗铣右端面至04.0-148mm ,精铣右端面至0

1.0-147

研刮H 面至每25X25面积中有接触点6-8点,并均匀分布,钻

2-M12,2-M8,2-M14孔的中心孔,钻2-M12-7孔至Ф15.007 mm

数控加工工序卡如表3-5-2所示:

表3-5-2

因为需要专用夹具,夹具设计如图3-5-2所示:

图3-5-2

四、数铣前后表面

1)铣前表面至尺寸04.0-131mm,钻2-M6-7H 孔的中心孔 2)钻2-M6-7H 孔至尺寸Φ12

.006 mm

3)攻2-M6-7H 螺纹

4)铣前部斜面至尺寸保证粗糙度值Ra12.5

5)铣前表面至尺寸

4.0-130mm

6)钻2-M6-7H孔的中心孔

7)钻2-M6-7H孔至尺寸Φ

12

.0

6

8)攻2-M6-7H螺纹

9)铣前部斜面至尺寸保证粗糙度值Ra12.5。数控加工工序卡如表3-5-3所示:

表3-5-3

因为需要专用夹具,夹具设计如图3-5-3所示:

图3-5-3

四、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4.1切削用量的计算

1、切削用量的计算

切削速度v(m/min)的计算公式如下:

v=πd n/ 1000

式中:d——刀具(或工件)直径(mm)

n——机床转速(r/min)

(1)工序30

10.粗铣右端面至0

148mm

4.0

-

查表取Vc=70m/min

n=1000Vc/ 3.1

根据机床说明书选择250r/min

背吃刀量选择3mm

进给量70mm/min

20.精铣右端面至0

147

1.0-

查表取Vc=100m/min

n=1000Vc/ 3.1

根据机床说明书选择350r/min

背吃刀量选择0.75mm

进给量50mm/min

30.研刮H面至每25X25面积中有接触点6-8点,并均匀分布,40.钻2-M12,2-M8,2-M14孔的中心孔,

查表取Vc=10m/min

n=1000Vc/ 3.1

根据机床说明书选择1200r/min

背吃刀量选择1.5mm

进给量70mm/min

50.钻2-M12-7孔至15.0

11+mm

查表取Vc=20m/min

n=1000Vc/ 3.1

根据机床说明书选择550r/min

60.攻2-M12-7H螺纹

查表取Vc=5m/min

n=1000Vc/ 3.1

根据机床说明书选择150r/min

70.钻2-Ф14孔至Ф018.0

14+mm

查表取Vc=18m/min

n=1000Vc/ 3.1

根据机床说明书选择450r/min

背吃刀量选择3mm

进给量70mm/min

80.钻2-Ф8孔至Ф15.0

7+mm,

查表取Vc=18m/min

n=1000Vc/ 3.1

根据机床说明书选择750r/min

背吃刀量选择3.5mm 进给量40mm/min

90.扩15.007+孔至2-Ф090

.008.7+mm ,

查表取Vc =16m/min n=1000Vc / 3.1

根据机床说明书选择850r/min 背吃刀量选择0.5mm 进给量40mm/min

100.铰2-Ф8孔至Ф036.008+mm ,

查表取Vc =4m/min n=1000Vc / 3.1

根据机床说明书选择200r/min

(2)工序40

10.粗铣上表面至0063.0-137mm, 背吃刀量选择3mm 进给量40mm/min 20.精铣上表面至01.0-136mm ; 背吃刀量选择0.75mm 进给量50mm/min

30.粗铣下表面至0063.0-135mm 粗铣凸台下表面至04.0-170mm , 背吃刀量选择3mm 进给量70mm/min 40.精铣下表面至01.0-135mm 背吃刀量选择0.75mm 进给量50mm/min

50.钻3x Φ25中心孔,Φ58中心孔; 背吃刀量选择1.5mm 进给量40mm/min

60.钻3x Φ25的孔至Φ21.00725+H mm ,钻Φ58孔至21.00725+H mm ;

数控加工工艺大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数控加工工艺大作业指导书 一.大作业目的 通过数控加工工艺大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方法。 二.大作业内容 1.分析与制定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 2.分析与制定型腔凸台零件数控加工工艺。 3.分析与制定升降台铣床的支承套零件数控加工工艺。三.大作业完成步骤 1.零件图工艺分析; 2.选择设备; 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4.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5.刀具选择; 6.确定切削用量; 7.填写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四、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特点 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因而又有其特点。 1)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机床的加工的工序内容

复杂。这是因为数控机床价格昂贵,若只加工简单的工序,在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在数控机床上通常安排较复杂的工序,甚至是在通用机床上难以完成的那些工序。 2)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机床工艺规程编制复杂。这是因为在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中不必考虑的问题,如工序内工步的安排、对刀点、换刀点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在数控加工时,这一切都无例外地都变成了固定的程序内容,正由于这个特点,促使对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求极高,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加工不出合格的零件。 2.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 根据数控加工的实践,数控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选择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和确定工序内容; 2)零件图纸的数控工艺性分析; 3)制订数控工艺路线,如工序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基准选择、与非数控加工工艺的衔接等; 4)数控工序的设计,如工步、刀具选择、夹具定位与安装、走刀路线确定、测量、切削用量的确定等; 3.数控加工零件的合理选择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零件图样和毛坯,要选择适合加工该零件的数控机床。第二种情况:已经有了数控机床,要选择适合在该机床上加工的零件。无论哪种情况,考虑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毛坯的

变速器使用说明及零件明细

MSG5E变速器使用说明及零件明细 结构特点 ?结构紧凑,档位配置合理,重量轻,噪音低,操作灵活可靠。 ?五个前进档均采用惯性同步器,换档轻便,所有档位均设有防跳 档措施,工作工作可靠。 ?其结构采用前、后壳体加中间板型式,装配方便。 ?壳体采用压铸铝结构,减轻了变速器总成重量,且散热性好。主要技术参数 ?中心距:69.5mm ?允许输入最大扭矩:175N.m ?允许输入最高转速:6000rpm ?总质量:38Kg ?润滑油量:1.55L ?润滑油牌号:10W-30 ?各档速比 变速箱使用注意事项: 1、车辆行驶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离合器踏板行程,查看离合器是否 彻底分离和完全接合。否则,将影响变速箱换档性能和同步器寿

命。 2、车辆在行驶中应尽可能使用较高档行驶,以保证发动机处于经济 转速区,提高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3、车辆起动中,不应频繁使用急剧加速或紧急制动。 4、车辆起动时,变速箱空档,离合器完全接合,应怠速运行3-5分 钟,通过齿轮油的飞溅,使各档齿轮、同步器及各类型轴承得到充分地润滑,否则将影响变速箱性能及使用寿命。 5、变速箱不应空档滑行,特别是下坡行驶时应换入高速档,此时为 后轮推动车辆快速运转,变速箱齿轮相对转速很高,此刻变速箱若换入空档,中间轴转速相对较低,所以齿轮油飞油量减少,容易烧损同步器及各类型轴承。 6、换档时,离合器踏板应踩到底,平稳而准确地移动变速杆到所需 档位,此时需逐渐克服一定的阻力才能挂入。 7、换倒档时,必须停车挂档,否则将损坏倒档齿轮、齿套及相关零件。 变速箱的保养 1、车辆行驶4000Km-6000Km后,变速箱应首次清洗更换新润滑油, 并检查变速箱总成各紧固件是否松动,各结合面及油封等处是否漏油。 2、车辆行驶25000Km-30000Km后,应拆检变速箱并更换新润滑油。 以后应定戎检查油面高度,检查时应在水平位置车辆行驶后,油温稳定时进行,拧下注油塞,如果油面低于注油孔下边缘时,应加注到油从注油孔溢出为止。以后每行驶二万公里左右,更换一次润滑油。 3、通气塞保养:车辆行驶时变速箱内油温升高,变速箱内外气压差 是通过通气塞加以消除的,以保持变速箱内外气压平衡,避免因箱内高压使密封件损坏,导致变速箱漏油。因此保持通气塞清洁和畅通是十分重要的。应经常检查通气塞上是否有赃物淤塞,如有应及时清理,保持通气塞清洁畅通。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指南(doc 9页)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指南(doc 9页)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指导书应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1.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分析零件图,合理选择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使零件能在数控机床上顺利加工,并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2.设计要求 1 绘制二维、三维零件图各一张; 2 数控加工工序卡一份; 3 走刀路线图一份; 4 数控加工程序清单一份(含注释); 5 设计说明书一份。(分析零件结构;选择机床设备、刀具;编 写数控加工工艺;写出数值计算过程) 3.零件图的分析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如图所示的带螺纹的轴类零件,该零件由外圆柱面,槽和螺纹所构成,零件的最大外径为Φ56,加工粗糙度要求较高,并且需要加工M30×1.5的螺纹,其材料为45﹟,分析其形状为不规范的阶梯轴类零件,可以采用端面粗车循环加工指令,选择毛坯尺寸为Φ60mm×150mm的棒料。

4.机床设备的选择 根据该零件图所示为轴类零件,需要的加工的为外轮廓和螺纹,以及毛坯的尺寸大小,查机械设计手册选择FANUC系统的CK7815型数控车床来加工此零件。 5.确定工件的装夹方式 由于这个工件时一个实心轴类零件,并且轴的长度不是很长,所以采用工件的左端面和Φ60的外圆为定位基准。使用普通三爪卡盘加紧工件,取工件的右端面中心为工件的坐标系的原点。 6.确定数控加工刀具及加工工序卡片 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T01号刀为450硬质合金机夹粗切外圆偏刀;T02号刀为900硬质合金机夹粗切外圆偏刀;T03号刀为900硬质合金机夹精切外圆偏刀;T04号刀为硬质合金机夹切槽刀,刀片宽度为5mm,用于切槽、切断车削加工;选择5号刀为硬质合金机夹螺纹刀,用于螺纹车削加工。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卡片如表1-1所示。 加工流程:加工右端面→粗车外轮廓→精车外轮廓→切螺纹退刀槽→车螺纹→切断 表1-1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数控毕业设计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工装设计

一、毕业论文的要求和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 1.课题名称: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工装设计 2.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任务: 根据所给零件图(轴类、铣削类各一种),生产纲领为中批或大批生产,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装设计。 设计的要求 1)选用适当的数控机床。 2)绘图采用Autocad,也可用Pro-E 3)零件加工程序应符合ISO标准的有关规定。 4)绘制的机械装配图要求正确、合理、图面整洁、符合国家制图标准。 5)说明书应简明扼要、计算准确、条理清楚、图文并茂并全部用计算机打印后装订成册。 3.设计内容 (1)确定生产类型,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选择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零件——毛坯图)。 (3)拟定零件的数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 具等),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计算工时定额。 (4)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片,工序卡片。 (5)进行数控编程 (6)设计数控铣削工序的专用夹具,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7)撰写设计说明书。 二、毕业设计图纸内容及张数 1、绘制零件图共7张(含数控加工零件) 2、绘制数控加工的零件(轴类、腔型类)毛坯图共2张 3、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套 4、工艺装备设计图纸1套 5、设计说明书1份 三、毕业设计实物内容及要求 1)零件工艺分析。 2)总体方案的拟定及可行性论证。 3)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4)进行轴类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5)铣削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6)进行铣削类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 7)编写设计说明书。 摘要

制造自动化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得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技术是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验及精密机器等高新技术得产物。它得出现及所带来得巨大效益,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技术与工业界的普遍重视。目前,随着国内数控机床用量得剧增,急需培养大批的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数控机床编程.操作和维护得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蓬勃发展,对机械加工产品得质量,品种和生产效率提出了越来越高得要求。数控加工技术就是实现产品加工过程自动化得现代化得措施之一,应用数控加工技术能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解决若干普通机械加工所解决不了的加工技术问题,大大降低加工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还能极大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工人得素质。 数控技术是以数字的形式实现自动加工控制得一门技术,其指令得数字和文字编码得方式,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经过计算机得处理后,对机床各种动作得顺序位移量及速度实现自动控制。 二关键字 零件的制造工艺性:所设计得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得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良好的结构工艺性,可以使零件加工容易,节省工时和材料。 对刀点: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刀具对工件运动的起始点。 手工编程:从分析零件图样、确定加工工艺过程、数值计算、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制备控制介质到程序校验都是有人工完成。 自动编程:利用计算机专用软件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得过程。 基点:一个零件轮廓由许多不同的几何元素组成,各个元素间得连接点称为基点。 机床坐标系:以机床原点为坐标原点建立起来的X Z轴得直角坐标系。

壳体零件加工

摘要 数控技术应用的飞速发展对国民生产及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详细的介绍了壳体数控加工的全过程。从怎样确定零件的选材;工艺路线的确定;数控机床刀具的选择;测量工具的使用及切削参数的确定;工装的设计;数控编程、加工等。内容涉及广泛,个章节紧密连接。 这次毕业设计查阅了大量资料和文献,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员,并结合了本人所学的知识加上实际的工作完成毕业论文。使自己对数控技术及应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 工艺路线, 数控加工, 数控编程, 刀具、参数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life on the national production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whole process of machining the shell. How to determine from the parts selection; process route is indeed the choice of CNC machine tools; measure the use of tools and cutting parameters determination; tooling design; NC programming and processing. Covering a wide range, closely connected chapters. The graduation project examined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consult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s, combined with the knowledge I learned with the actual completion of thesis. Keywords: technology line, CNC machining, CNC programming, tool, parameter

数控加工工艺作业1-3答案

数控加工工艺作业1-3答案

第1章数控加工的切削基础 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切削脆性金属材料时,材料的塑性很小,在刀具前角较小、切削厚度较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 C )。 (A)带状切屑(B)挤裂切屑(C)单元切屑(D) 崩碎切屑 2、切削用量是指(D)。 (A)切削速度(B)进给量(C)切削深度(D)三者都是 3、粗加工切削用量选择的一般顺序是( A )。 (A)a p-f-v c(B)a p- v c -f(C)v c -f-a p(D)f-a p- v c 4、确定外圆车刀主后刀面的空间位置的角度有( B )。 (A)g o和a o(B)a o和K r′(C)K r和a o(D)λs和K r′ 5、分析切削层变形规律时,通常把切削刃作用部位的金属划分为( C )变形区。 (A)二个(B)四个(C)三个(D)五个 6、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车刀角度是( D )。 (A)前角(B)后角(C)楔角(D)刃倾角 7、车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粗车时,一般(A ),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 削速度v。 (A)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 (B)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 (C)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 (D)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 8、车削时的切削热大部分由( C )传散出去。 (A)刀具(B)工件(C)切屑(D)空气 9、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程度为( C ) (A)背吃刀量最大,进给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 (B)进给量最大,背吃刀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 (C)切削速度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 (D)切削速度最大,背吃刀量次之,进给量最小; 10、粗车细长轴外圆时,刀尖的安装位置应(C ),目的是增加阻尼作用。 (A)比轴中心稍高一些(B)与轴中心线等高 (C)比轴中心略低一些(D)与轴中心线高度无关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计算过程 结 果一、设计课题 二、零件图纸分析 1. 毛坯的选择,长度为150MM,宽度为90mm,高度为40mm长方体毛坯。 2. 机床选择: 根据该零件加工的数控机床类型和型号。包括主要参数及工作台尺寸。确定定 位方案,夹紧方案等可选择数控铣床机床。 3、刀具及夹具选择 夹具:毛坯为规则的长方体,选用平口钳夹具夹紧即可。 刀具: (1) T06、直径50的飞刀开粗两边的大平面; (2) T01、Φ6的钻头,钻孔6-Φ6的通孔; (3) T02、Φ10的钻头,钻4-Φ10的盲孔; (4) T03、Φ29的钻头,钻2-Φ30的镗刀底孔; (5) T04、Φ30的镗刀,镗孔。 4、切削参数的确定 (1)背刀吃量。飞刀F200, Φ6的钻头F150,Φ10的钻头F150, Φ26Φ钻头 F60, Φ30的镗刀F60.

(2)主轴转速。 主轴转速:主轴转速设为400r/min. 5、走刀路线 四、工艺规程设计 1、工艺路线的拟定 工步1:下料; 工步2:用平口钳夹紧工件,用D50的飞刀加工两边平面; 工步3:用平口钳夹紧工件;用Φ6的钻头,钻孔6个Φ6的通孔; 工步4:用平口钳夹紧工件;用Φ10的钻头,钻4个Φ10深15的盲孔;工步5:用平口钳夹紧工件;用Φ29的钻头,钻2个Φ30镗刀底孔通孔;工步6:用平口钳夹紧工件;用Φ30镗刀,镗2个Φ30镗刀通孔; 工步7:钳工去毛刺; 工步8:检验员检验; 工步9:清洗,封装入库。 2、热处理工艺 零件材料为碳素钢,热处理采用淬火的方式。 3、工艺路线的最终确定 工步1:下料; 工步2:用平口钳夹紧工件,用D50的飞刀加工两边平面; 工步3:用平口钳夹紧工件;用Φ6的钻头,钻孔6个Φ6的通孔;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目录 摘要 (3) 绪论 (5) 一、选择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5) 二、数控机床及数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5) (一)数控机床的应用与发展 (5) (二)数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6) 三、对课题任务的阐述 (6) 第二章工艺方案分析 (7) 2.2零件图分析及毛坯的选择 (7) 2.3设备的选择 (8) 2.5确定加工方法 (10) 2.6确定加工方案 (10) 第三章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12) 1.粗基准选择原则 (12) 2.精基准选择原则 (12) 3.定位基准 (12) 4.装夹方式 (12) 第四章工艺过程 (13) 1.工序与工步的划分 (13) 2.工步的划分 (13) 第五章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14) 1.零件加工必须遵守的安排原则 (14) 2.进给路线 (14) 第六章刀具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14) 6.1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 (14) 6.2选择数控车削用刀具 (15) 6.3设置刀点和换刀点 (16) 6.4切削用量的选择 (16) 1.背吃刀量的选择 (16) 选择背吃刀量: (16) 2.主轴转速的选择 (17) 3.进给量的选取 (17) 4.进给速度的选取 (17) 7.1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18) 7.2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20) 7.3加工坐标系设置 (21) 7.4手工编程 (22) 第八章结束语 (25)

第九章致谢词 (26) 参考文献 (27)

摘要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医疗、轻工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要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而数控加工技术是随着数控机床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一种应用技术,是机械制造业人员长期从事数控加工时间的经验总结。数控加工技术就是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方法。在数控加工中,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者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尺寸和形状,把毛坯加工成符合精度要求的零件。数控车削加工是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的旋转运动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适合加工回转类零件、内外圆锥面、端面、圆弧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的刀具主要是车刀。数控车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航天、汽车、精密机械等。总之,它是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过程。已经成为这些行业不可或缺的加工手段。 关键词:数控技术;车削加工;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

汽车转向器壳体加工装备设计讲解

目录 目录 设计总说明 (2) INTRODUCTION (3) 1 前言 (4) 2 汽车转向器壳体加工自动线总体设计 (4) 2.1 汽车转向器壳体的工艺分析 (4) 2.1.1 汽车转向器的作用 (4) 2.1.2 技术要求 (5) 2.1.3 分析汽车转向器壳体的工艺性 (5) 2.2 确定生产类型计算生产节拍 (7) 2.3 工艺方案的拟定 (8) 2.3.1 分析毛坯情况 (8) 2.3.2 基面的选择 (9) 2.3.2.1 精基准的选择 (9) 2.3.2.2 粗基准的选择 (10) 2.3.3 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 (10) 2.3.4 各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 (10) 2.3.5 自动线工艺过程的拟定 (12) 2.3.5.1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2) 2.3.5.2 工序顺序的安排 (12) 2.3.6 确定切削用量 (13) 2.3.7 平衡工作节拍 (14) 2.3.8 绘制加工示意图 (15) 2.3.9 全线自动化方案的确定 (16) 2.3.10 自动线总体布局 (16) 2.3.10.1 设备的联系尺寸 (16) 2.3.10.2 自动线布局图的绘制 (17) 3 随行夹具的设计 (20) 3.1 定位方案的确定 (20) 3.2 夹紧装置的设计 (21) 3.3 夹具体的设计 (23) 鸣谢 (24) 参考文献 (25)

设计总说明 本课题来源于社会实际生产,这次课题给定零件为汽车转向器壳体。转向器是汽车行驶系统中的重要安全部件,其质量好坏对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和操纵稳定性都有直接影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改变行驶方向时,驾驶员通过汽车转向系使汽车转向桥,一般是前桥,上的车轮相对于汽车纵轴线偏转一定的角度,使汽车达到转向目的。另外,当汽车在直线行驶时,转向轮往往会受到路面侧向干扰力的作用而自动偏转的,从而改变了原来行驶方向,此时,驾驶员也可以通过汽车转向系使转向轮向相反的方向偏转,恢复了汽车原来的行驶方向。 本次设计主要任务是按照给定零件设计其加工自动线,随行夹具输送,完成自动线总体设计、专用设备机械结构设计、主要零件设计。具体有: 1.拟定全线自动化方案,确定总体布局; 2.专用设备方案分析及方案设计; 3.专用设备总体设计(布局、主要参数、运动方案和原理、控制方案); 4.专用设备机械结构装配设计; 5.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 本设计先从汽车转向器壳体的零件图入手,通过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功用、种类以及国内外发展状况、发展水平及存在问题等,写出开题报告,拟定进度表等。然后,就按照进度表完成各阶段的设计内容,最终完成本设计。 本设计的基本设计流程如下: 1.分析零件结构。 2.分析毛坯情况。 3.分析年产纲领是否合乎建立生产线条件。 4.拟定工艺方案,并绘制工序图和加工示意图。 5.拟定全线的自动化方案。 6.确定自动线的总体布局,绘出自动线的总联系尺寸图。 7.随行夹具的设计。 关键词:转向器壳体;工序;自动线;随行夹具

壳体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壳体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I

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是一种壳体的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该零件是一种支承和包容传动机构的壳体零件。设计中先进行零件的结构和工艺分析,确定粗基准和精基准以及零件的加工余量与毛坯的尺寸,得出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接着再计算各工序的切削用量以及工时。 除此之外,还设计了一套专用车床夹具和专用钻床夹具。首先确定合适的定位基准,设计夹具体,再选择定位元件、夹紧元件等部件。然后计算出定位误差、夹紧力以及切削力,分析夹具的合理性。最后对关键部位进行Proe有限元分析,确保夹具可以安全的工作。 关键词:壳体;工艺分析;车床夹具;钻床夹具;有限元分析 II

毕业设计说明书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 process design and fixture design of the shell. This section is a shell of supporting and embrac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the design, it should first process the structural and industrial analysis of the section, and then determine the coarse benchmark, fine benchmark, machining allowance and blank size of the section to obtain the process of the parts making. After that it calculated the cutting dosages of every process and the production time. In addition, this design involved a set of special milling fixture and a set of special drill press fixture. First, it identified the appropriate locating datum, chose clip specific. Then it chose positioning components, clamping component, and so on. It should also calculate the positioning error, clamping force, cutting force and then analyz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fixture. Finally it had a finite-element analysis of the key parts to ensure that the fixture can work safely. Key words:Shell; Process analysis; Turning attachment; Drill jig; FEA III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1.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分析零件图,合理选择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使零件能在数控机床上顺利加工,并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2.设计目的。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有: 1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学习总体方案的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 通过对夹具的设计,掌握数控夹具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保证零件的工艺尺寸。 3 通过工艺分析,掌握零件的毛坯选择方式以及相关的基准的确定,确定加工顺序。 4 通过对零件图纸的分析,掌握如何根据零件的加工区域选择机床以及加工刀具,并根据刀具和工件的材料确定加工参数。 5 锻炼学生实际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方法,运用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3.设计要求: 1、要求所设计的工艺能够达到图纸所设计的精度要求。 2、要求所设计的夹具能够安全、可靠、精度等级合格,所加工面充分暴露出来。 3、所编制的加工程序需进行仿真实验,以验证其正确

4.设计内容 4.1分析零件图纸 零件图如下: 1.该零件为滑台工作台,是一个方块形的零件。图中加工轮廓数据充分,尺寸 清晰,无尺寸封闭等缺陷。 2.其中有多个孔有明确的尺寸公差要求和位置公差要求,而无特殊的表面粗糙 度要求,如70+0.1、102+0.1、80+0.1、100+0.1、13.5+0.05、26+0.05.

壳体加工工艺

壳体加工工艺 1.目的: 壳体加工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根据《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钣金件和结构件的一般公差及其选用规则》、《冲压件毛刺高度》,对静负荷、提升、耐机械冲击、异常发热、护电路连续性、老化腐蚀等要求应符合《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空壳体的一般要求》以及产品标准的要求。 2.钢板下料工艺 2.1依据及适用范围 公差依据《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钣金件和结构件的一般公差及其选用规,《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金属剪切件的一般公差》控制,其中剪切宽度、长度、直线度和剪切垂直度的一般公差,分为A、B两级。根据不同要求,可分别选用或混合选用。 适用于产品钢板下料工序用。 2.2设备、工具及量具 剪板机、扳手、盒尺、钢板尺等。 2.3工艺过程 (1)看图纸、技术要求并核对来料有无差错。 (2)操作要符合剪板机使用要求,试车运转正常后试料,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加工 (3)下料前应先对板料沿长度方向齐边,然后沿宽度方向取直角边齐边。 (4)调整尺寸、角度,使其符合技术要求。 (5)下料时首件必须检查,加工中进行抽检,使其符合要求。 (6)加工完的料应码放整齐,并按要求进行标识。 (7)加工完毕,余料、残料要清除干净。 2.4检查 (1)剪切不得有咬边、拉伸现象,下料毛刺不得大于0.2mm。 (2)剪切尺寸公差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2.5安全及注意事项 (1)料未放稳前,不得把脚放在踏板上,以免造成质量和工伤事故。 (2)操作者应熟悉设备性能,操作时应精神集中。 (3)设备上禁止堆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要保持设备周围环境整洁。 (4)设备应按要求进行保养,防护装置应安全可靠。 (5)剪板机油杯注满润滑油,检查电器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检查有无其他事故隐患。 (6)装换刀片时,刀槽要清洁,刀要放正,螺钉紧固要均匀,检查刀口间隙是否为所裁料厚的6%. 3.冲压工艺 3.1依据及适用范围 公差依据《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金属冷冲压件的一般公差》(JB/T 6753.3-93)的表控制 适用于配电柜结构冲孔、落料、抹角之用。 3.2设备 冲床:应根据工件的冲裁力来选择不同吨位的冲床,使用的模具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3工艺过程 (1)试车检查机械、电气性能应安全可靠性。 (2)需加工的零件应经上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方可加工。 (3)加工前要明确技术要求,核对来料有无差错。 (4)根据加工要求选择相应模具。 (5)先将冲床滑块点到上死点,将上模装入滑块模柄槽内,摆正放平;将螺钉、顶丝旋紧,上模与滑块底面不得有间隙。 (6)将床面擦抹干净,去净油污铁屑后,将下模放在冲床台面上。 (7)点动开车或手盘大轮,使滑块至下死点纫入下模,调整连杆高度,使模具冲程合适。 (8)调整冲模间隙,保证周围间隙一致。 (9)将下模用压板压紧、压平,垫铁与底模盘要等高度,固定点要对称。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操纵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 本次设计确实是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典型轴类零件,要紧侧重于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包括完成该零件的工艺规程,要紧工序工装设计,并绘制零件图、夹具图等。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典型轴类零件的设计又有了深的认识。从而达到了巩固、扩大、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培养和提高了综合分析咨询题和解决咨询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科学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控技术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毕业设计

摘要 (1) 目录 (2) 1.引言 (3) 1.引言 (3) 2.零件分析 (4) 2.1毛坯的选择 (4) 2.2 机床的选择 (4) 3.零件图加工艺分析 (7) 3.1零件的工艺分析 (7) 3.2 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11) 4.零件图加工程序编写 (21) 4.1零件左端加工程序编写 (21) 4.2零件右端加工程序编写 (22) 5. 程序调试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

数控技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运算机技术、成组技术与现代操纵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液压气动技术、光机电技术于一体,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数控车床己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必需品。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展及市场日益繁荣,其竞争也越来越猛烈,人们对数控车床选择也有了更加宽敞的范畴,对数控机床技术的把握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人们对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对生产效率也有相应的提高。数控机床的显现实现了宽敞人们的这一愿望。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的质量、保证零件的精度,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预备、打算调度、加工操作、安全生产、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对高品质、高品种、高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这不但满足了宽敞消费者的目的,即实现了产品多样化、产品高质量、更新速度快的要求,同时推动了企业的快速进展,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数控工艺规程的编制是直截了当指导产品或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它将直截了当阻碍企业产品质量、效益、竞争能力。本文通过对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对零件进行编程加工,给出了关于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方法,关于提高制造质量、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依照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表达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本人以严谨务实的认真态度进行了此次设计,但由于知识水平与实际体会有限。在设计中会显现一些错误、缺点和疏漏,诚请各位评审老师提出批判和指正。

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设计

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工艺装备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书……………………………………………………………………………第二部分第05道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第三部分第08道工序刀具设计说明书……………………………………………………………第四部分第08号工序量具设计说明书……………………………………………………………第五部分毕业设计体会………………………………………………………………………………

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二零零七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机械制造班级:机制5022班姓名:学号:13# 一、设计题目: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工艺装备设计 二、设计条件: 1、零件图 2、生产批量:中批量生产 三、设计内容: ㈠零件图分析: 1、零件图工艺性分析(结构工艺性及条件分析); 2、绘制零件图。 ㈡毛坯选择 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1、加工方案分析及确定 2、基准的选择 3、绘制加工工艺流程图 ㈣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关系图绘制); 2、利用工序尺寸关系图计算工序尺寸; 3、基准重合时(绘制尺寸链图)并计算工序尺寸。 ㈤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的确定 ㈥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确定全部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㈦工艺文件制订: 1、编写工艺文件设计说明书: 2、编写工艺规程: ㈧指定工序机床夹具设计 1、工序图分析; 2、定位方案确定; 3、定位误差计算; 4、夹具总装图绘制; ㈨刀具、量具设计 四设计任务(工作量): 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计说明书一份; 2、工艺文件一套(含工艺流程卡片、某一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全套工序附图); 3、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一份; 4、夹具总装图一张(A2图纸);零件图两张(A4图纸); 5、刀量具设计说明书一份; 6、刀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量具图一张(A4图纸)。 五起止日期: 2006年11月28日——2007年1月20日(共8周) 六指导教师: 七审核批准 教研室主任:系主任: 八设计评语: 年月日九设计成绩:年月日

数控加工工艺作业1-3答案

第 1 章 数控加工的切削基础 作业 、单项选择题 1、切削脆性金属材料时,材料的塑性很小,在刀具前角较小、切削厚度较 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 C )。 (A )带状切屑 (B )挤裂切屑 (C )单元切屑 (D)崩碎切屑 2、 切削用量是指( D )。 (A) 切削速度 (B )进给量 (C )切削深度 (D )三者都是 3、 粗加工切削用量选择的一般顺序是( A )。 ( A B C a p -f-v c ( B ) a p - v c -f ( C ) v c -f-a p ( D ) f-a p - v c 4、确定外圆车刀主后刀面的空间位置的角度有( B ) 5、 分析切削层变形规律时,通常把切削刃作用部位的金属划分为( C ) 变形区。 (A) 二个 (B )四个 (C )三个 (D )五个 6、 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车刀角度是 ( D )。 (A )前角 (B )后角 (C )楔角 (D )刃倾角 7、车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粗车时,一般 ( A ),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 削速度 v 。 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 ; 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 ; 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 ; 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 。8、车削时的切削热大部分由( C )传散出去 A ) 刀具 ( B ) 工件 ( C ) 切屑 ( D ) 空气 9、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程度为( C ) (A) 背吃刀量最大,进给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 (B) 进给量最大,背吃刀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 (C) 切削速度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 (D) 切削速度最大,背吃刀量次之,进给量最小; 10、粗车细长轴外圆时,刀尖的安装位置应( C ),目的是增加阻尼 作用。 A 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吃刀量 B ) 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 C 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吃刀量 D ) 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 (A ) g o 和 a o (B ) a o 和 K r (C ) K r 和 a o (D )入 s 和 K r ' (A )比轴中心稍高一些 (C )比轴中心略低一些 (B) 与轴中心线等高 (D )与轴中心线高度无关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一、数控车床加工工艺 1.1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特点 (2) 1.2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容 (2) 二、图纸的分析及工艺处理 2.1 工艺分析 (2) 2.2 工艺处理 (3) 2.3 选择设备 (3) 2.4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3) 2.5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3) 2.6刀具选择 (3) 2.7切削用量选择 (4) 2.8数控车零件程序清单 (7) 2.9数控仿真截图 (8) 三、数控铣床加工工艺 3.1 零件图工艺分析 (9) 3.2确定装夹方案 (10) 3.3确定加工顺序 (10) 3.4刀具选择 (10) 3.5 切削用量选择 (13) 四、主要加工程序 4.1 确定编程原点 (13) 4.2 机床的选择 (14) 4.3 数控铣XKG-028零件程序清单 (14) 4.4 数控仿真截图 (18) 五、设计总结 (19) 六、参考文献 (20)

一、数控车床加工工艺 1.1、数控车床加工的工艺特点 数控车床加工与普通车床加工在许多方面遵循的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数控车床加工自动化程度高,控制功能强,设备费用高,因此也就相应形成了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自身特点。 1.2、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容 (1)选择并确定适合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的零件并确定工序容。 (2)分析被加工零件图纸的数控加工工艺,明确加工容与技术要求。 (3)确定零件加工反感,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路线,如划分工序、安排加工顺序等。 (4)设计数控加工工序,制定定位夹紧方案,划分工步,规划走刀路线,选择刀辅具,确定切削用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工差等。 (5)数控加工专用技术文件的编写。 二、图纸的分析及工艺处理 2.1、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是机械加工中不可缺少的一类零件,在机械装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艺分析是数控车削加工的前期工艺准备工作。工艺制定的合理与否,对程序编制、机床的加工效率和零件加工精度都有重要影响。该零件右端有两

(完整版)数控加工工艺作业1-3答案

第1章数控加工的切削基础 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切削脆性金属材料时,材料的塑性很小,在刀具前角较小、切削厚度较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 C )。 (A)带状切屑(B)挤裂切屑(C)单元切屑(D) 崩碎切屑 2、切削用量是指(D)。 (A)切削速度(B)进给量(C)切削深度(D)三者都是 3、粗加工切削用量选择的一般顺序是( A )。 (A)a p-f-v c(B)a p- v c -f(C)v c -f-a p(D)f-a p- v c 4、确定外圆车刀主后刀面的空间位置的角度有( B )。 (A)g o和a o(B)a o和K r′(C)K r和a o(D)λs和K r′ 5、分析切削层变形规律时,通常把切削刃作用部位的金属划分为( C )变形区。 (A)二个(B)四个(C)三个(D)五个 6、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车刀角度是( D )。 (A)前角(B)后角(C)楔角(D)刃倾角 7、车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粗车时,一般(A ),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 削速度v。 (A)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 (B)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 (C)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 (D)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 8、车削时的切削热大部分由( C )传散出去。 (A)刀具(B)工件(C)切屑(D)空气 9、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程度为( C ) (A)背吃刀量最大,进给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 (B)进给量最大,背吃刀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 (C)切削速度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 (D)切削速度最大,背吃刀量次之,进给量最小; 10、粗车细长轴外圆时,刀尖的安装位置应(C ),目的是增加阻尼作用。 (A)比轴中心稍高一些(B)与轴中心线等高 (C)比轴中心略低一些(D)与轴中心线高度无关

壳体零件模具设计说明

摘要 (2) 前言 (4) 绪论 (5) 1 分析研究零件的工艺性 (11) 1.1零件分析说明 (11) 1.2工艺方案的确定 (11) 1.2.1落料工序 (13) 1.2.2弯曲工序 (13) 2 模具设计 (13) 2.1零件工艺分析 (13) 2.2模具结构设计 (13) 2.2.1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13) 2.2.2模具结构的分析与说明 (14) 2.2工艺参数计算 (15) 2.2.1展开尺寸的计算 (15) 2.2.2 排样尺寸的计算 (16) 2.2.3冲压力的计算 (19) 2.2.4压力中心的计算 (20) 2.2.5落料凸、凹模的刃口尺寸的计算和公差的确定 (22) 2.2.6凹模周界尺寸计算 (26) 2.2.7弹性元件的参数计算 (27) 2.2.8弯曲工序力的计算 (27) 2.2.9弯曲凸模圆角半径 (28) 2.2.10弯曲凹模圆角半径 (28) 2.2.11弯曲凹模的深度 (28) 2.2.12弯曲凸凹模的间隙 (29) 2.2.13弯曲凸凹模的尺寸 (29) 2.3压力机的选择 (31) 2.4模架的选择及压力机的校核 (32) 2.5确定装配基准 (32) 附录 (33) 英语资料翻译.................................... 错误!未定义书签。 英语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设计小结 (35) 参考文献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