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甲烷混合气体性质
11. 24种元素XRF法

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24种主、次元素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 射线荧光光谱法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地球化学勘查试样中Al 2O 3、CaO 、Fe 2O 3、K 2O 、 MgO 、Na 2O 、SiO 2、Ce 、Cr 、Ga 、La 、Mn 、Nb 、P 、Pb 、Rb 、Sc 、Sr 、Th 、Ti 、V 、Y 、Zn 、Zr 等24种元素及氧化物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水系沉积物及土壤试样中以上各元素及氧化物量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见表1。
表1 元素检出限 计量单位(μg/g )方法检出限按下式计算:L D =TI m23B式中:L D ——检出限;m ——1μg/g 元素含量的计数率; I B ——背景的计数率;T ——峰值和背景的总计数时间。
本方法测定范围:见表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下列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T 20001.4 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 14505 岩石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
GB 6379 测试方法的精密度通过实验室间试验确定标准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GB/T 14496—93 地球化学勘查术语。
3 方法提要样品经粉碎后,采用粉末压片法制样。
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直接进行测量。
各分析元素采用经验系数法与散射线内标法校正元素间的基体效应。
4 试剂4.1 微晶纤维素:在105℃烘2h~4h。
5 仪器及材料5.1 压力机:压力不低于12.5MPa。
5.2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端窗铑靶X射线管(功率不低于3kW),仪器必须采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定规程(JJG810—93)》检定合格。
5.3 氩甲烷(Ar/CH4)混合气体,混合比为9∶1。
5.4 低压聚乙烯塑料环,壁厚5 mm,环高 5 mm,内径φ30 mm, 外径φ40mm。
6 分析步骤6.1 试料6.1.1 试料粒径应小于0.074mm。
天然气理化性质一览表

天然气理化性质一览表
天然气
化学品中文名:天然气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比空气轻,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
爆炸上、下限:15%、5%
健康危害:局部接触,压力筛中的液体,可引起冻伤;本品为窒息剂,空气中含量过
高,可导致呼吸短促、失去知觉,甚至缺氧而死亡;不完全燃烧可产生一氧化碳。
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关闭气源,若关闭困难,而燃烧并不危及周围环境,则可任其燃烧。对于液体天然气,应喷水保持贮罐的冷却,但禁止水与液化天然气直接接触。
氩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

氩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氩气是一种稳定的、无色、无味、无毒、与空气不相溶的惰性气体。
在大气中,氩气含量约为0.94%,是地球大气中存在量最多的惰性气体。
虽然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气体,但实际上氩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氩气的易燃性氩气的易燃性源于它与高温下的氧气反应能力较强。
当氩气与氧气接触时,它们会产生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其中一个反应就是生成氧化物。
这种反应可以放出很多热,使得氩气变得非常热。
如果出现了点火源,这会引发氩气爆炸。
与其他易燃气体相比,氩气燃烧起来并不会产生明显的火焰。
相反,氩气会迅速下降温度,并在燃烧区域产生低温区。
这种现象被称为“凝结火焰”,是氩气燃烧的独特方式。
因此,在发生氩气燃烧时,我们通常会感到这种火焰的寒冷而不是热感。
总的来说,氩气虽然不像氧气和甲烷那样会形成可燃的混合物,但它不能被视为一种完全稳定、安全的气体。
如果不当处理,氩气会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事件。
氩气的易爆性除了易燃性之外,氩气还存在着易爆性。
这是因为氩气虽然在空气中是稳定的,但当它被压缩或加热时,它的分子间距离会变小,产生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
当氩气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就会导致容器爆炸。
此外,氩气也存在着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可能性,这些反应可能引发氩气的爆炸。
例如,当氩气与氧化汞或四氯化碳等有机化合物接触时,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这可能导致氩气爆炸。
因此,我们在搬运、储存或使用氩气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规范进行,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安全措施为了避免氩气引发的危险事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使用氩气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培训2.遵循安全操作程序和制定应急计划3.氩气的使用环境应该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在封闭空间内使用4.储存氩气时,应将其放置在通风、避光和安全的地方,并保持容器上有清晰的标识5.不要将氩气接触到可燃、易爆或明火的物品6.使用氩气的设备必须经过认证并定期检测和维护7.当氩气容器破损或出现泄漏时,必须立即封闭漏口,通知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理通过以上安全措施的落实,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氩气的安全使用,并最大限度地避免氩气引发的危险事件。
甲烷为易燃易爆气体

甲烷为易燃易爆气体甲烷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气,其中主要成分是甲烷,它也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在正常情况下,甲烷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但它却具有很高的可燃性和爆炸性,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甲烷的性质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它的分子式为CH4。
在常温常压下,甲烷的密度为0.717g/L,它比空气轻,可在空气中升起。
甲烷的沸点为-162℃,熔点为-183℃。
化学性质甲烷通常不易发生反应,但在充分的氧气存在下,会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此外,甲烷还可反应制备一些化学药品,如甲醇和乙烯等。
安全性质甲烷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它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比例在5%至15%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甲烷遇到火源或高温时,容易燃烧和爆炸,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其使用和储存。
甲烷的危害对人体的危害甲烷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当人接触到大量的甲烷时,会引起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重度中毒还会导致意识模糊、昏迷、死亡等后果。
同时,甲烷还可减少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导致人体缺氧。
对环境的危害甲烷的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水,这些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之一,会造成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威胁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甲烷还会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大气的成分和臭氧层造成负面影响。
甲烷使用和储存的注意事项使用的注意事项1.禁止在密闭空间进行甲烷操作,必须确保通风良好。
2.如需使用明火或高温设备,需确保操作环境安全。
3.禁止在甲烷储罐周围吸烟或进行其它火源操作。
4.使用甲烷时要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储存的注意事项1.甲烷储罐必须设置在防火墙和防爆门之内,确保其安全。
2.禁止将甲烷储罐与其它物品共存,以免产生火灾和爆炸等危险。
3.储存甲烷时应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安全。
总之,甲烷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操作和储存时必须特别注意安全事项,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我们必须了解甲烷的危险性质,并严格控制其使用和储存,以确保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使用。
氩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新)

精心整理 氩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 识
中文名:氩气[压缩的] 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2505
英文名:Argon UN编号:1006 CAS号:7440-37-1 分子式:Ar 分子量:39.95 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 熔点(℃) -189.2℃ 相对密度 (水=1) 1.40(-186℃) 相对密度(空气=1) 1.38 沸点(℃) -185.7℃ 饱和蒸汽压(KPa) 202.64(-179℃) 溶解性 微溶于水
毒 性 及 健 康 危 害 职业接触限值 最高容许浓度(mg/m3) 未制定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 未制定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普通大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氩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物 闪点(℃) 无意义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极限%(v/v) 无意义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建规火险分级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防 护 措 施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氢气和甲烷混合物(压缩的)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氢气和甲烷混合物(压缩的)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易燃
爆炸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氢气和甲烷混合物(压缩的)
Hydrogen and methane
mixtures,compressed
H2+CH4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无资料闪点:无资料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危险特性
本品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气体混合物,远较空气为重无资料
接触后表现
健康危害:无资料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无资料眼睛接触:无资料吸入:无资料
食入:无资料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无资料
无资料
浓度
MAC(mg/m3):无资料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消防队:119
人民医院:120
危险性标志
氢气和甲烷混合物(压缩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存在氢气和甲烷混合物(压缩的),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氢气和甲烷混合物
(压缩的)
Hydrogen and
methane
mixtures,compressed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无资料
眼睛接触:无资料
吸入:无资料
食入:无资料
灭火方法:无资料
注意防护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甲烷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甲烷
标
识
中文名:甲烷[压缩的]
危险货物编号:21007
英文名:methane;Marsh gas
UN编号:1971
分子式:CH4
分子量:16.04
CAS号:74-82-8
用,在咼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空气中达到25〜30%出现头昏、呼
吸加速、运动失调。急性毒性:小鼠吸入42%浓度X60分钟,麻醉作用;
兔吸入42%浓度X60分钟,麻醉作用。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
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C)
-182.5
相对密度(水=1)0.42
相对密度(空气=1)0.55
沸点(C)
-161.5
饱和蒸气压(kPa)
53.32/-168.8C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毒
性 及 健 康 危 害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LD50:LC50:
健康危害
属微毒类。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有单纯性窒息作
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
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表- 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 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以上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的表格。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可燃性气体,分子式为CH4,分子量为16.04 g/mol。
它的沸点为-161.5℃,熔点为-182.5℃,密度为0.717 g/L,比热容为2.19 J/g·K,闪点为-188℃。
甲烷在常温常压下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也可能与其他高风险气体形成爆炸。
它是易燃物质,具有高爆特性,并且可能引发高压、低温灼伤等危险。
甲烷还可能引起窒息,危险于密闭空间和通风不良的区域,以及密度高于空气的区域。
在处理甲烷时,需要注意其危险特性,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以上是关于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的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氩甲烷混合气气体技术说明书
10% 甲烷/氩气混合气
化学名称:甲烷/氩气混合气
代名词: P-10 混合气, 核计数气体分子式:甲烷– CH 4 氩气– Ar
生产商:广州市谱源气体有限公司
产品信息(查询电话) :137-111-76807
含10% 甲烷的氩气CAS 号码: 甲烷:74-82-8 氩气:7440-37-1 暴露极限: 甲烷/氩气
OSHA: PEL-TWA
未建立
ACGIH: TLV-TWA 简单窒息剂
NIOSH :IDLH
未建立
紧急情况综述
本产品是一种无毒、无色、无嗅不可燃的以一定压力储存于钢瓶中的压缩气体。
当空气中甲烷/氩气混合气含量过高而使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9.5%时, 会导致快速窒息。
营救人员需配备自给式呼吸器(SCBA) 。
紧急联系电话
急性潜在健康影响
暴露途径:
MSDS # 1071 10% 甲烷/氩气混合气
2/7 Pub # 320-803 眼睛接触:无不良影响。
摄入:不适用
吸入:本产品无毒,但可以臵换出空气中的氧气而引起窒息。
暴露于含氧量不足(在19.5%以下) 的空气中可能引起眩晕,疲倦,恶心,呕吐,唾液过多,反应迟
钝,失去知觉甚至死亡。
暴露于氧含量小于12%的空气中,将会无任何先兆地失去知觉,失去自我救护的能力。
皮肤接触:无不良影响。
多次暴露的潜在健康影响:
侵入路径:吸入
损害器官:无
症状:无
过多暴露造成的病情恶化:无
致癌性:未被NTP 、OSHA Subpart Z 及IARC列为致癌物及潜在致癌物
眼接触:不适用
摄入:不适用
吸入:将其移到空气清新处,若停止呼吸,采用人工呼吸,若呼吸困难,则输氧,并迅速进行医务处理。
皮肤接触:不适用
医生须知:无
闪点:自燃温度:燃烧极限: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灭火剂:甲烷/氩气混合气不可燃,也不助
燃。
使用适合其周围火情的灭火剂。
特殊灭火指导:从泄漏区疏散所有人。
喷水冷却钢瓶直到火被扑灭。
如果可能,从火场移走甲烷/氩气混合气钢瓶。
营救人员需用自给式呼吸器。
异常火灾和爆炸危害:大部分气瓶设计了温度升高时的泄压装臵。
由于热量的作用钢瓶内压力会升高,如果泄压装臵失灵会引起钢瓶爆破。
危害性燃烧产物:无
泄放或泄漏处理步骤:
撤离立即受影响的区域。
对泄漏区域加强通风并检测氧气含量。
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SCBA )。
如有可能关闭泄漏源。
隔离所有泄漏钢瓶。
若从容器内及泄压阀或其他阀门泄漏,则需与供应商联系。
若泄漏来自用户系统,关掉钢瓶阀门,在修复前一定要泄压。
MSDS # 1071 10% 甲烷/氩气混合气
3/7 Pub # 320-803
储存:在通风良好、安全且不受天气影响的地方存储。
钢瓶应直立摆放。
应保持阀盖和输出阀的密封完好。
存储温度不可高于125 0F(52 0C) ,存储区域应远离频繁出入处和紧急出口。
将空瓶与满瓶分开储存。
使用先进先出系统以防满瓶储存时间过长。
使用:一定不要拉、滚动或滑动钢瓶。
用合适的手推车来移动钢瓶,不要试图抓住气瓶的盖子来拎起它。
保证气瓶在使用的全过程中为固定状态。
用一个减压调节器和独立的控制阀安全地从气瓶内释放气体。
用单向阀来防止倒流回钢瓶。
使用设计合理的管线及设备以保证能承受需要的压力。
不要用明火或其他附近的热源加热钢瓶的任何部分。
一旦钢瓶与管线接好,应仔细地,缓慢地打开阀门。
如果使用者在操作气瓶阀时有困难,需停止使用,并与供应商联系。
不可将工具( 如:扳手,螺丝刀,等) 插入阀帽内。
否则会损坏阀门并引起泄漏。
使用可调节的带扳手来打开过紧或生锈的阀帽。
Compressed Gases in Containers的要求储存和使用压缩气体。
当地的法规可能要求存储和操作时,要有特殊的设备。
注意:使用本产品必须注意由于积累而使浓度升高造成的危害, 尤其是在有限空间内. 必须遵守OSHA 的规定,特别是29 CFR 1910.146(有限空间) 。
工程控制:
通风: 应有良好的通风和/或工艺专用的排风来防止气体浓度过高。
监测工作区域的氧含量,确保其不小于19.5%
呼吸保护:
紧急情况:进入之前检查该区域空气中的氧含量是否不足。
在缺氧(<19.5%)环境中应使用空气供给式呼吸器。
过滤式呼吸器将不起作用。
对眼的保护: 使用钢瓶时建议佩戴安全眼镜。
对皮肤的保护: 当搬运钢瓶时建议带工作手套.
其它防护设备:当搬运钢瓶时建议穿安全鞋。
外观,嗅觉及状态:无色气体,无味气体
蒸汽压:永久的混合气体
分子量:37.5
沸点(1atm ): -291.6 ︒F
比重(也称作蒸汽密度) (空气=1): 1.3
气体密度( 70︒F(21.1︒C), 1atm ): 0.098 lb/cu ft
比容( 70︒F(21.1︒C), 1atm ):10.3 cu ft/lb
化学稳定性:稳定
需避免的情况:钢瓶储存温度不可高于125 0F(52 0C) 。
不兼容性:无
反应活性:
A) 有害的分解物:无
MSDS # 1071 10% 甲烷/氩气混合气
4/7 Pub # 320-803 B) 有害的聚合反应:不会发生
LC 50 (吸入):未建立。
甲烷与氩气都是简单窒息剂。
LD 50 (口服):未建立
LD 50 (皮肤):未建立
致癌性:没有数据。
皮肤腐蚀性:甲烷与氩气混合气不腐蚀皮肤。
其他注意事项:无
水中毒性:未测定
流动性:未测定
持续性及生物降解:未测定
潜在的生物富集:未测定
注:产品中不含有任何1类或2类的分解臭氧的化学物质.
未用的产品/空的容器:将空的容器及未用的产品返回给供应商。
不要将未用的产品擅自处理掉。
运输前应确保瓶阀已关好,输出阀已重新装好并将阀盖固定好。
处理方法:紧急情况时可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或户外固定钢瓶慢慢排放.
DOT 运输名称: 压缩气体,N.O.S (Compressed Gases, N.O.S.)
危险级别: 2.2
识别编号: UN1956
运输标签: 不可燃气体
告示牌(需要时) :不可燃气体
特殊的运输信息
:钢瓶应直立在通风设施良好的卡车上进行运输, 不要在人员乘坐的车厢内运输。
运输前应将钢瓶阀已关好,输出阀已重新装好并将钢瓶帽固定好。
注意: 压力气瓶只能由合格的压缩气体生产厂商进行重新充装。
未经钢瓶所有权厂商书面同意, 而擅自运输和充装压力气瓶是违反联邦法(49 CFR 73.301)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