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后备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工作目标:

保证后备母猪使用前合格率在90﹪以上,后备公猪使用前合格率在80﹪以上。

后备公母猪饲养与选育

后备猪的选育

后备的生长发育控制

后备猪的饲养

后备猪的管理

后备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

(一)、后备猪的选择

后备猪的选择要点,母猪不仅对后代仔猪有一半的遗传影响,而且对后代仔猪胚胎期和哺乳期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还影响后代仔猪的生长成本(在其他性能相同的情况下),产仔数高的母猪所产仔猪的相对生产成本低)。后备母猪的选择应考虑以下要点:

1、生长发育快应选择本身和同胞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的个体。在后备猪限饲前(如2月龄、4月龄)选择时,既利用本身成绩,也利用同胞成绩;限饲后主要利用于育肥测定的同胞的成绩。

2、体质外型好后备母猪体质健康,无遗传疾患,产前应审查确定其祖先或同胞亦无遗传疾患。体型外貌具有相应种性的典型特征,如毛色、头型、耳型、体型等。特别应强调的是应有足够的乳头数,且乳头排列整齐,无瞎乳头和副乳头。

3、繁殖性能高繁殖性能是后备母猪非常重要的性状,后备母猪应选自产仔数多、哺乳率高、断乳体重大的高产母猪的后代。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外生殖器,如阴户发育较好,配种前有正常的发情周期,而且发情征候明显。

后备母猪的选择时期

后备母猪的选择大多是分阶段进行的

2月龄选择

2月龄选择是窝选,就是在双亲性能优良、窝内仔猪数多、哺育率高、断乳体重大而均匀、同窝仔猪无遗传的一窝仔猪中选择。2月龄选择时由于猪的体重小,容易发生选择错误,所以选留数目较多,一般为需要量的2---3倍。

4月龄选择

主要是淘汰那些生长发育不良、体质差、体型外貌有缺陷的个体。这一阶段淘汰的比例较小。

6月龄选择

根据6月龄时后备母猪自身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同胞的生长和发育胴体性状的测定成绩进行选择。淘汰那些本身发育差、体型外貌差的个体以及同胞测定成绩差的个体。

初配时的选择

此时是后备母猪的最后一次选择。淘汰那些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征候不明显以及技术原因造成的2----3次配种不孕的个体。

(二)、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控制

猪的生长发育有春固有的特点和规律,从外部形态以至各种组织器官的机能,都有一定变化规律和彼此制约的关系。如果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人为的控制和干预,就可以向改变猪的生长发育过程,满足生产中的不同需求。

后备猪培育与商品肉猪生产的目的和途径皆有不同,商品肉猪生产是利用猪生后早期骨骼和肌肉生长发育迅速的特性,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饲养管理条件,使其能够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发达的肌肉组织,实现提高猪瘦肉产量、品质及生产效率的目的。

后备猪培育则是利用猪各种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控制春生长发育所需的饲养条件,如饲粮营养水平、饲粮类型等,改变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保证或抑制某些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从而实现培育出良好、体质健壮、消化、繁殖等机能完善的后备猪的目的。

后备猪生产发育控制的实质是控制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外部反映在体重、体型上,因为体重、体型是各种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综合结果。构成猪体的骨骼、肌肉、皮肤、脂肪等四种组织的生长发育阶段,肌肉居中,出生至4月龄相对生长速度逐渐回升,以后下降,脂肪前期沉积很少,6月龄前后开始增加,8---9月龄开始大幅增加,直至成年。不同品种性别的猪种有各自的特点,但总的规律是一致的。

后备猪生长发育控制的目标是使骨骼得到较充分的发育,肌肉组织生长发育良好,脂肪组织生长发育适度,同时保证各器官系统的充分发育。

(三)、后备母猪的饲养

合理配制饲粮按后备母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地配制饲粮。应注意饲粮中能量浓度和蛋白质水平,特别

是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的补充。否则容易导致后备猪的过瘦、过肥呈骨骼发育不充分。

达到100千克前自由采食,100千克后种猪视体况限量投料。其中:长白猪60千克以前喂小猪料,60---100千克阶段喂中猪料。大白、杜洛克按体重饲养阶段投料。

达到100千克以后,母猪喂怀孕前期料,限量每头每天2.2—2.5千克。临产前一个月每天喂3—3.5千克。

达到100千克后,公猪喂公猪料或哺乳母猪料,限量每头每天2.2—2.5千克,避免过肥。

母猪在8月龄左右,体重达125千克以上,背膘≥14mm,第三个情期进行配种,首次、第二次发情一般不宜配种。

公猪可尽早调教,在精液检查合格情况下,8—9月龄初配。

公猪应单栏饲养,切忌打架,母猪一定群饲养有利发情,适量运动,保持体况适中。配种前15天或1个月注射猪瘟、乙脑、细小病毒、蓝耳病、伪狂犬等疫苗以及驱虫。

引进种猪除隔离观察外,入栏前驱虫,第三天猪瘟免疫,同时投喂防呼吸道疾病的药物。

合理的饲养后备母猪需采取前高后低的营养水平,后期的限饲极为关键,通过适当的限制饲养既可保证后备母猪良好的生长发育,又可控制体重的高速度增长,防止过度肥胖,但应在配种前2周结束限量饲喂,以提高排卵数。后期限制饲养的较好办法是增喂优质的青粗饲料。

(四)、后备母猪的管理

合理分群后备母猪一般为群养,每栏10—30头,

适当运动为强健体质,促使猪体发育匀称,特别是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坚实性,后备猪舍应有一定足够的空间。

调教为繁殖母猪饲养管理上的方便,后备母猪培育时就应进行调教。一要严禁用粗暴对待猪只,建立人与猪的和睦关系,从而有利于以后的配种,接产、产后护理等管理工作。二要训练猪保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如定时饲喂、定点排泄。

定期称重

定期称量个体既可作为后备猪选择的依据,又可根据体重适时调整饲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从而达到控制后备猪生长发育的目的。

(五)、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

后备母猪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和体重,便有了性行为和性功能,称为性成熟。后备母猪到达性成熟后虽具备了繁殖能力,但猪体各组织器官还远为完善,如过早配种,不仅影响第一胎的繁殖成绩,还将影响猪体自身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以后各胎的繁殖成绩,并且利用年限较短。但也不宜配种过晚,配种过晚,体重过大,会增加后备母猪发生肥胖的概率,同时会增加后备母猪的培育费用。

后备母猪适宜的初配年龄和体重因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异。一般说来,早熟的地方品种生后4—6月龄、体重50—60千克即可配种,晚熟的培育品种应在7—9月龄、体重100—120千克开始利用,如果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条件较差,虽然月龄达到初配种时期而体重较小最好适当推迟初配年龄。

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好,虽然体重达到初配体重要求,而月龄尚小,最好通过调整饲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业控制体重,待月龄达到要再进行配种。最理想的是使年龄和体重同时达到初配的要求标准。

种猪淘汰标准

1、后备母猪超过8月龄以上不发情的。

2、断奶母猪两个情期(42天)以上或2个月不发情的。

3、母猪连续二次、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

4、母猪配种后复发情连续两次以上的。

5、青年母猪第一、二胎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6、经产母猪累计三产次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7、经产母猪连续二产次、累计三产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以及泌乳能力差、咬仔、经常难产的母猪。

8、经产母猪7胎次以上且累计胎均活产仔数低于9头的。

9、后备公猪超过10月龄以上不能使用的。

10、公猪连续两个月精液检查(有问题的每周精检1次)不合格的。

11、后备猪有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

12、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而不能康复的种猪。

13、发生严重传染病的种猪。

14、由于其他原因而失去使用价值的种猪。

严格遵守淘汰标准

分周/月有计划地均衡淘汰

现场控制与检定,最好是每批断奶猪检定一次

保持合理的母猪年龄及胎龄结构

工作日程

上午7:30—11:30,下午14:00—17:30

7:30~8:00观察猪群

8:00~8:30喂饲

8:30~9:30治疗

9:30~11:30清理卫生、其它工作

14:00~15:30冲洗猪栏清理卫生

15:30~17:00治疗、其它工作

17:00~17:30喂饲

操作规程

按进猪日龄,分批次做好免疫计划、限饲优饲计划、驱虫计划并予以实施。后备母猪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进行乙脑、细小病毒等疫苗的注射。

日喂料两次。母猪6月龄以前自由采食,7月龄适当限制,配种使用前一月或半个月优饲。限饲时喂料量控制在2㎏以下,优饲时2.5㎏以上或自由采食。

做好后备猪发情记录,并将该记录移交配种舍人员。母猪发情记录从6月龄时开始。仔细观察初次发情期,以便在第二~三次发情时及时配种,并做好记录。

后备公猪单栏饲养,圈舍不够时可2~3头一栏。后备母猪小群饲养,5~8头一栏。

引入后备猪头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Vc,、多维,矿物质添加剂等。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强力霉素、利高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

外引猪的有郊隔离期约六周(40天),即引入后备猪至少在隔离舍饲养40天。若能周转开,最好饲养到配种前一个月,即母猪7月龄、公猪8月龄。转入生产线前最好与本场老母猪或老公猪混养二周以上。

后备猪每天每头喂2.0~2.5公斤,根据不同体况,配种计划增减喂料量。后备母猪在第一个发情期开始,要安排喂催情料,比规定料量多1/3,配种后料量减到1.8~2.2Kg。

进入配种区的后备母猪每天用公猪试情检查。

以下方法可以刺激母猪发情:调圈;和不同的公猪接触;尽量放在靠近发情的母猪;进行适当的运动;限饲与优饲;应用激素。

凡进入配种区后超过60天不发情的小母猪应淘汰。

对患有气喘病、胃肠炎、肢蹄病的后备母猪,应隔离单独饲养在一栏内;此栏应位于猪舍的最后。观察治疗一个疗程仍未见有好转的,应及时淘汰。

后备猪每天分批次赶到运动场运动1-2小时。

后备母猪在6~7月龄转入配种舍,小群饲养(每栏5~6头)。后备母猪的配种月龄须达到8月龄,体重要达到110K g以上。公猪单栏饲养, 配种月龄须达到9月龄,体重要达到130K g以上.

二、配种妊娠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工作目标

1、按计划完成每周配种任务,保证全年均衡生产。

2、保证配种分娩率在85%以上。

3、保证窝平均产活仔数在10头以上。

保证后备母猪合格率在90%以上(转入基础群为准)

工作日程

日班工作时间为:

上午 7:30─11:30 下午 14:00─17:30

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工作日程作相应的前移或后移。

7:30~ 9:00 配种、发情检查(采精,输精)

9:00~ 9:30 喂饲

9:30~10:30 观察猪群、治疗

10: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00~15:30 冲洗猪栏、猪体、其他工作

15:30~17:00 配种、发情检查(采精,输精)

17:00~17:30 喂饲

操作规程

发情鉴定

发情鉴定最佳方法是当母猪喂料后半小时表现平静时进行,每天进行两次发情鉴定,上下午各一次,检查采用人工查情与公猪试情相结合的方法。配种员所有工作时间的1/3应放在母猪发情鉴定上

母猪的发情表现

1.阴门红肿,阴道内有粘液性分泌物;

⒉在圈内来回走动,频频排尿;

⒊神经质,食欲差;

⒋压背静立不动;

⒌互相爬跨,接受公猪爬跨。

也有发情不明显的,发情检查最有效方法是每日用试情公猪对待配母猪进行试情。

配种程序

先配断奶母猪和返情母猪,然后根据满负荷配种计划有选择地配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和返情母猪需配够三次。

目前采用“1+2”配种方式,即第一次本交,第二、三次人工授精,条件成熟时推广“全人工授精” 配种方式。

配种间隔:

1、7天内正常发情的经产母猪:上午发情,下午配第一次,次日上、下午配第二、三次;下午发情,次日早配第一次,第三日上、下午配第二、三次。

2、断奶后发情较迟(七天以上)的母猪及复发情的母猪、初产母猪,要早配(发情即配)。

具体方法

选择大小合适的公猪,把公母猪赶到圈内宽敞处,要防止地面打滑。

辅助配种:一旦公猪开始爬跨,立即给予帮助。必要时,用腿顶住交配的公母猪,防止公猪抽动过猛母猪承受不住而中止交配。站在公猪后面辅助阴茎插入阴道:使用消毒手套,将公猪阴茎对准母猪阴门,使其插入,注意不要让阴茎打弯。

整个配种过程配种员不准离开,配完一头再配下一头。

观察交配过程,保证配种质量,射精要充分(射精的基本表现是公猪尾根下方肛门扩张肌有节律地收缩,力量充分),每次交配大约射精2~3次,有些副性腺或液体从阴道流出。

整个交配过程不得人为干扰或粗暴对待公母猪。配种后,母猪赶回原圈,填写配种卡,母猪卡。

配种时,公母大小比例要合理,有些第一次配种的母猪不愿接受爬跨,性欲较强的公猪可有利于完成交配。

参照“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原则:胎次较高的母猪发情后,第一次适当早配;胎次较低的母猪发情后,第一次适当晚配。

高温季节宜在上午8时前,下午5时后进行配种。最好饲前空腹配种。

做好发情检查及配种记录:发现发情猪,及时登记耳号,栏号及发情时间。上午发现,下午首配;下午发现次日早首配。连配三次后,做好配种记录,配种记录每周上报一次。

公猪配种后不宜马上沐浴和剧烈运动,也不宜马上饮水。如喂饲后配种必须间隔半小时以上。

公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原则

提供所需的营养以使精液的品质最佳,数量最多;

为了交配方便,延长使用年限,公猪不应太大,这就要求限制饲养。公猪日喂2次,每头每天喂2.5~3.0公斤。

配种期每天补喂一枚鸡蛋。每餐不要喂得过饱,以免猪饱食贪睡\不愿运动造成过肥。喂鸡蛋于喂料前进行。公猪的管理与利用

要求单栏饲养,保持圈舍与猪体清洁,合理运动,有条件时每周安排2-3次驱赶运动。

调教公猪:后备公猪达8月龄,体重达120公斤,膘情良好即可开始调教。将后备公猪放在配种能力较强的老公猪隔离栏观摩、学习配种方法;第一次配种时,公母大小比例要合理,母猪发情状态要好,不让母猪爬跨新公猪,以免影响公猪配种的主动性,正在交配时不能推公猪,更不能打公猪。

注意工作安全:工作时保持与公猪的距离,不要背对公猪,用公猪试情时,需要将正在爬跨的公猪从母猪背上拉下来,这时要小心,不要推其肩、头部以防遭受攻击。

严禁粗暴对待公猪。

公猪使用方法:后备公猪9月龄开始使用,使用前先进行配种调教和精液质量检查,开配体重应达到130公斤以上。

9~12月龄公猪每周配种1~2次,13月龄以上公猪每周配种3~4次。

健康公猪休息时间不得超过两周,以免发生配种障碍。若公猪患病,一个月内不准使用。

公猪每月须检查精液品质一次,夏季每月两次。

若连续三次精检不合格或连续二次精检不合格且伴有睾丸肿大、萎缩、性欲低下、跛行等疾病时,必须淘汰。

各生产线应根据精检结果,合理安排好公猪的使用强度。

防止公猪热应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天气炎热时应选择在早晚较凉爽时配种,并适当减少使用次数。

经常刷拭冲洗猪体,及时驱体外寄生虫,注意保护公猪肢蹄。

性欲低下的,每天补喂辛辣性添加剂或注射丙酸睾丸素。有病及时治疗。

断奶母猪的饲养管理

断奶母猪的膘情至关重要,要做好哺乳后期的饲养管理,使其断奶时保持较好的膘情。

哺乳后期不要过多削减母猪喂料量;抓好仔猪补饲、哺乳,减少母猪哺乳的营养消耗;适当提前断奶。

断奶前后1周内适当减少哺乳次数,减少喂料量以防发生乳房炎。

有计划地淘汰7胎以上或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确定淘汰猪最好在母猪断奶时进行。

母猪断奶后一般在3~7天开始发情,此时注意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和公猪的试情工作。

母猪发情稳定后才可配种,不要强配。

断奶母猪日喂二餐,日喂2.5-3Kg;

推迟发情的断奶母猪优饲,日喂3-4Kg。

空怀母猪饲养管理

参照断奶母猪的饲养管理。但对长期病弱,或三个情期没有配上的,应及时淘汰。

配种后21天左右用公猪对母猪做返情检查,以后每月做一次妊娠诊断。

返情猪放在观察区,及时复配。空怀猪转入配种区要重新建立母猪卡。

空怀母猪喂料,每头每日3公斤左右,日喂2次。

不发情母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与空怀母猪相同,在管理上采取综合措施。

对体况健康、正常的不发情母猪,可选用激素治疗。

超过7月龄仍然不发情的后备母猪要集中饲养,每天放公猪进栏追逐10分钟,观察发情情况。超期2个月不发情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的母猪可对症使用PG600、血促性素、绒促性素、排卵素、氯前列烯醇等外源性激素。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所有母猪配种后按配种时间(周次)在妊娠定位栏编组排列。怀孕料分三阶段按标准饲喂。

每次投放饲料要准、快,以减少应激。要给每头猪足够的时间吃料,不要过早放水进食槽,以免造成浪费。根据母猪的膘情调整投料量。

不喂发霉变质饲料,防止中毒。

减少应激,防流保胎。

妊娠诊断:在正常情况下,配种后21天左右不再发情的母猪即可确定妊娠。其表现为:贪睡、食欲旺、易上膘、皮毛光、性温驯、行动稳、阴门下裂缝向上缩成一条线等。

做好配种后18~65天内的复发情检查工作。

对妊娠母猪定期进行评估,按妊娠阶段分三段区进行饲喂和管理。妊娠一个月内的喂料量为1.8~2.2公斤/天/头, 妊娠中间二个月内的喂料量为2.0~2.5公斤/天/头,最后一个月的喂料量为2.8~3.5公斤/天/头,产前25天开始喂哺乳料,并适当减料。

预防烈性传染病的发生,预防中暑,防止机械性流产。

按《免疫程序》做好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妊娠母猪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转入前冲洗消毒,并同时驱体内外寄生虫。

三、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

定义

猪的人工授精是指用器械采取公猪的精液,经过检查,处理和保存,再用器械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代替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

人工授精的优点

1有利于预防传染病。

2提高公猪利用率。

3有利于优良品种及优良父系的推广。

4可以适时给发情母猪输精配种。

5可以克服因公、母猪体形悬殊过大,不宜本交的困难。

6可提高配种成绩

7可降低成本

采精公猪的调教

先调教性欲旺盛的公猪,下一头隔栏观察、学习。

清洗公猪的腹部及包皮部,挤出包皮积尿,按摩公猪的包皮部。

诱发爬跨:用发情母猪的尿或阴道分泌物涂在假台畜上,同时模仿母猪叫声,也可以用其他公猪的尿或口水涂在假母猪上,目的都是诱发公猪的爬跨欲。

上述方法都不奏效时,可赶来一头发情母猪,让公猪空爬几次,在公猪很兴奋时赶走发情母猪。

公猪爬上假台畜后即可进行采精。

调教成功的公猪在一周内每隔一天采一次,巩固其记忆,以形成条件反射。

对于难以调教的公猪,可实行多次短暂训练,每周4-5次,每次至多15-20分钟。

如果公猪表现任何厌烦、受挫或失去兴趣,应该立即停止调教训练。

后备公猪一般在8月龄开始采精调教。

注意:在公猪很兴奋时,要注意公猪和采精员自己的安全,采精栏必须设有安全角。

无论哪种调教方法,公猪爬跨后一定要进行采精,不然,公猪很容易对爬跨母猪台失去兴趣。

调教时,不能让两头或以上公猪同时在一起,以免引起公猪打架等,影响调教的进行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采精

采精杯的制备:先在保温杯内衬一只一次性食品袋,再在杯口覆四层脱脂纱布,用橡皮筋固定,要松一些,使其能沉入2cm左右。制好后放在37`C恒温箱备用。

在采精之前先剪去公猪包皮上的被毛,防止干扰采精及细菌污染。

将待采精公猪赶至采精栏,用0.1%KMnO4溶液清洗其腹部及包皮,再用清水洗净,抹干。

挤出包皮积尿,按摩公猪的包皮部,待公猪爬上假台猪后,用温暖清洁的手(有无手套皆可)握紧伸出的龟头,顺公猪前冲时将阴茎的"S"状弯曲拉直,握紧阴茎螺旋部的第一和第二摺,在公猪前冲时允许阴茎自然伸展,不必强拉。充分伸展后,阴茎将停止推进,达到强直、“锁定”状态,开始射精。射精过程中不要松手,否则压力减轻将导致射精中断。

收集浓份精液,直至公猪射精完毕时才放手,注意在收集精液过程中防止包皮部液体或其他如雨水等进入采精杯。

注意在采精过程中不要碰阴茎体,否则阴茎将迅速缩回。

下班之前彻底清洗采精栏。

采精频率:成年公猪每周二次,青年公猪每周一次(1岁左右),最好能固定每头公猪的采精频率。

精液品质检查

本交公猪的精检原则:

1、所有在用的公猪每月必须普查精液品质一次。

2、精检不合格的公猪绝对不可以使用,公猪不够用采用人工授精

3、所有的后备公猪必须在精液品质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关于不合格公猪的复检工作,请按《五周四次精检法》进行复检。

《五周四次精检法》

1 首次精检不合格的公猪,7天后复检。

2 复检不合格的公猪,10天后采精,作废,再隔4天后采精检查。

3仍不合格者,10天后再采精,作废,再隔 4 天后作第四次检查。

4经过连续五周四次精检,一直不合格的公猪建议作淘汰处理,若中途检查合格,视精液品质状况酌情使用。公猪全份精液品质检查

暂行标准

优:精液量250ML以上,活力0.8以上,密度3.0亿/ML以上,畸型率5%以下,感观正常。

良:精液量150ML以上,活力0.7以上,密度2.0亿/ML以上,畸型率 10%以下,感观正常。

合格:精液量100ML以上,活力0.6以上,密度0.8亿/ML以上,畸型率18%以下(夏季订为20%),感观正常。

不合格:精液量100ML以下且密度0.8亿/ML以下,活力0.6以下,畸型率18%以上(夏季订为20%),感观正常。以上四个条件只要有一个条件符合即评为不合格。

实验室的职能范围

1.保证生产线的所有在用公猪每月至少精检一次,不合格的公猪请按《五周四次精检法》进行复检。

2.做好精液计划,保证全场精液的正常供应,把好精液的质量关。

3.每月至少向场长汇报一次全场公猪的精液品质状况。

4.负责收集每周的人工授精周报表,每月装订一次。

5.做好人工授精方面的物品消耗情况和精液使用记录,提前做好常用消耗品的采购计划交给场长。

6.负责实验室内的清洁卫生、所有设备的日常护理和简单维修。

7.负责生产线输精工作的指导及监督工作。

8.人工授精成绩的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

输精

刚开始用人工授精的猪场多采用一次本交、两次人工授精的做法,逐渐过渡到全部人工授精。

输精前必须检查精子活力,低于0.6的精液坚决倒掉。

生产线的具体操作程序

准备好输精栏、0.1%KMnO4消毒水、清水、抹布、精液、剪刀、针头、干燥清洁毛巾等。

先用消毒水清洁母猪外阴周围、尾根,再用温和清水洗去消毒水,抹干外阴。

将试情公猪赶至待配母猪栏前(注:发情鉴定后,公母猪不再见面,直至输精),使母猪在输精时与公猪有口鼻

接触,输完几头母猪更换一头公猪以提高公母猪的兴奋度。

从密封袋中取出无污染的一次性输精管(手不准触其前2/3部),在前端涂上对精子无毒的润滑油。

将输精管斜向上插入母猪的生殖道内,当感觉到有阻力时再稍用一点力,直到感觉其前端被子宫颈锁定为止(轻轻回拉不动)。

从贮存箱中取出精液,确认标签正确。

小心混匀精液,剪去瓶嘴,将精液瓶接上输精管,开始输精。

轻压输精瓶,确认精液能流出,用针头在瓶底扎一小孔,按摩母猪乳房、外阴或压背,使子宫产生负压将精液吸纳,绝不允许将精液挤入母猪的生殖道内。

通过调节输精瓶的高低来控制输精时间,一般3~5分钟输完,最快不要低于3分钟,防止吸得快,倒流得也快。

输完后在防止空气进入母猪生殖道的情况下,将输精管后端折起塞入输精瓶中,让其留在生殖道内,慢慢滑落。于下班前集好输精管,冲洗输精栏。

输完一头母猪后,立即登记配种记录,如实评分。

补充说明

1、精液从17℃冰箱取出后不需升温,直接用于输精。

2、输精管的选择:经产母猪用海绵头输精管,后备母猪用尖头输精管,输精前需检查海绵头是否松动。

3、两次输精之间的时间间隔为8~12小时。

4、输精过程中出现拉尿情况要及时更换一条输精管,拉粪后不准再向生殖道内推进输精管。

5、三次输精后12小时仍出现稳定发情的个别母猪可加多一次人工授精。

6、全人工授精的做法:母猪出现"站立反应"后8~12小时,用20IU催产素一次肌注,在3~5分钟后实施第一次输精,间隔8~12小时进行第二和第三次输精。

输精操作的跟踪分析

输精评分的目的在于如实记录输精时具体情况,便于以后在返情失配或产仔少时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在以后的工作中作出改进的措施

输精评分分为三个等级

站立发情:1分(差),2分(一些移动),3分(几乎没有移动)。

锁住程度:1分(没有锁住),2分(松散锁住),3分(持续牢固紧锁)。

倒流程度:1分(严重倒流),2分(一些倒流),3分(几乎没有倒流)。

为了使输精评分可以比较,所有输精员应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评分,且单个输精员应做完一头母猪的全部几次输精,实事求是的填报评分。

具体评分方法

比如一头母猪站立反射明显,几乎没有移动,持续牢固紧锁,一些倒流,则此次配种的输精评分为333,不需求和。

通过报表我们可以统计分析出:适时配种所占比例,各头公猪的生产成绩如何,各位输精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如何,返情与输精评分的关系如何。

四、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工作目标

1、按计划完成母猪分娩产仔任务。

2、哺乳期成活率95%以上。

3、仔猪3周龄断奶平均体重不少于6.0公斤,4周龄断奶平均体重不少于7公斤.

工作日程

7:30~8:30 母猪,仔猪喂饲

8:30~9:30 治疗、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等工作

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30~16: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6:00~17:00 治疗、报表

17:00~17:30 母猪、仔猪喂饲

产前准备

空栏彻底清洗,检修产房设备,之后用消毒药连续消毒两次,同时环境驱虫,晾干后备用。第二次消毒最好采用火焰消毒或薰蒸消毒。

产房温度最好控制在25℃左右,湿度65~75%,夏季安装换气扇。

检验清楚预产期,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天。

产前产后3天母猪减料,以后自由采食,产前3 天开始投小苏打或芒硝,连喂1周。

同时产前产后饲料添加1-2周利高霉素、强力霉素等预防仔猪下痢药物。

分娩前检查乳房是否有乳汁流出,以便做好接产准备。

准备好5%碘酊、0.1%KMnO4消毒水、抗菌素、催产素、保温灯等药品工具。

分娩前用0.1%KMnO4消毒水清洗母猪的外阴和乳房。

临产母猪提前一周上产床,上产床前清洗消毒,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判断分娩

阴道红肿,频频排尿;

乳房有光泽、两侧乳房外涨,用手挤压有乳汁排出;

初乳出现后12~24小时内分娩。

接产

1、要求有专人看管,接产时每次离开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

2、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用抹布将猪体抹干,发现假死猪及时抢救,产后检查胎衣是否全部排出,如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可肌注催产素。

3、断脐用5%碘酊消毒。

4、把初生仔猪放入保温箱,保持箱内温度30℃以上。

5、帮助仔猪吃上初乳,固定乳头,初生重小的放在前面,大的放在后面。仔猪吃初乳前,每个乳头的最初几滴奶要挤掉。

6、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后1小时仍无仔猪排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即视为难产,需要人工助产。

难产的处理

有难产史的母猪临产前1天肌注律胎素或氯前列烯醇,或预产期当日注射缩宫素。

临产母猪子宫收缩无力或产仔间隔超过半小时者可注射缩宫素,但要注意在子宫颈口开张时使用。

注射催产素仍无效或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原因造成难产应立即人工助产。

人工助产时,要剪平指甲,润滑手、臂并消毒,然后随着子宫收缩节律慢慢伸入阴道内,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

抓仔猪的两后腿或下颌部;母猪子宫扩张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努责收缩时停下,动作要轻。

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假死仔猪的处理:将其前后躯以肺部为轴向内侧并拢、放开反复数次)。

产后阴道内注入抗生素,同时肌注抗生素一次,以防发生子宫炎、阴道炎。

对难产、无乳、有病的母猪,应在母猪卡上注明,以便下一产次的正确处理或作为淘汰鉴定的依据。

产后护理和饲养

哺乳母猪每天喂2~3次,产前3天开始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产后3天恢复正常,自由采食直至断奶前3天。喂料时若母猪不愿站立吃料,应赶起。

产前产后日粮中加0.75~1.5%的轻泻剂(小苏打或芒硝)以预防产后便秘, 夏季日粮中添加1.2%的NaHCO3可提高采食量。

哺乳期内注意环境安静、圈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随时观察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量的变化,以便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仔猪初生后2天内注射“血康”等铁剂1-2ml,预防贫血。

口服抗生素如庆大霉素2ml,以预防下痢。

注射亚硒酸钠VE0.5 ml,以预防白肌病,同时也能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

如果猪场呼吸道病严重时,鼻腔喷雾卡那霉素加以预防。

无乳母猪采用催乳中药拌料或口服。

新生仔猪要在24小时内称重、打耳号、剪牙、断尾。

断脐以留下3cm为宜,断端5%碘酊消毒;

有必要打耳号时,尽量避开血管处,缺口处要5%碘酊消毒;

剪牙钳5%碘酊消毒后齐牙根处剪掉上下两侧犬齿,弱仔不剪牙;

断尾时,尾根部留下3cm处剪断、5%碘酊消毒。

仔猪吃过初乳后适当过哺寄养调整,尽量使仔猪数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相等,防止未使用的乳头萎缩,从而影响下一胎的泌乳性能。

寄养时,仔猪间日龄相差不超过3天,把大的仔猪寄出去,寄出时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猪的全身。

7日龄小公猪去势,去势时要彻底,切口不宜太大,术后5%碘酊消毒。

产房适宜温度,分娩后1周27℃,2周26℃,三周24℃,四周22℃。保温箱温度:初生36℃,体重2 kg 30℃,4 kg 29℃,6 kg28℃,6 kg以上~断奶27℃,断奶后三周24~26℃。

产房要保持干燥,产栏内只要有小猪,便不能用水冲洗。预防仔猪下痢,参照《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

补料:出生后5~7日龄开始诱补料,保持料槽清洁,饲料新鲜。勤添少添,晚间要补添一次料。每天补料次数为4~5次。

产房人员不得擅自离岗,有其他工作不得已离岗时每次离开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

仔猪平均21日龄断奶,一次性断奶,不换圈,不换料。断奶前后连喂3天电解多维以防应激。

断奶后一周,哺仔料与保育料混用,逐渐过渡到保育料。

断奶头两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

刚断奶小猪栏要用木屑或棉花将饮水器撑开,使其有小量流水,诱导仔猪饮水和吃料。

在哺乳期因失重过多而瘦弱的母猪要适当提前断奶,断奶前3天需适当限料。

五、保育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目标

保育期成活率97%以上

7周龄转出体重14Kg以上。

9周龄转出体重20Kg以上。

工作日程 (冬季)

7:30~8:30 喂饲

8:30~9:30 治疗

9:30~11: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1:00~11:30 喂饲

14:30~15:00 喂饲

15:00~16: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6:00~17:00 治疗、报表

17:00~17:30 喂饲

操作规程

1、转入猪前,空栏要彻底冲洗消毒,空栏时间不少于3天。

2、转入、转出猪群每周一批次,猪栏的猪群批次清楚明了,强弱分群。

3、刚转入小猪栏要用木屑或棉花将饮水器撑开,使其有小量流水,诱导仔猪饮水和吃料。经常检查饮水器。

4、头两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以后自由采食,勤添少添,每天添料3-4次。

5、及时调整猪群,强弱、大小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猪、僵猪及时隔离饲养。注意链球菌病的防治。

6、保持圈舍卫生,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 三定位”。尽可能不用水冲洗有猪的猪栏(炎热季节除外)。注意舍内湿度。

7、头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Vc,、多维,矿物质添加剂等。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诺玢、加康、支原净、强力霉素、土霉素等。一周后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可用肯维灭、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拌料一周.

8、清理卫生时注意观察猪群排粪情况;喂料时观察食欲情况;休息时检查呼吸情况,发现病猪,对症治疗。严重病猪隔离饲养,统一用药。

9、按季节温度的变化,做好通风换气、防暑降温及防寒保温工作。注意舍内有害气体浓度。

10、分群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架而产生应激,应遵守“ 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可对并圈的猪喷洒药液(如来苏儿),清除气味差异,并后饲养人员要多加观察(此条也适合于其它猪群)。

11、每周消毒两次,每周消毒药更换一次。

僵猪的处置

集中饲养管理

驱虫:肯维灭、伊维菌素、左旋米唑

健胃:人工盐、小苏达、促胃健

再补铁:血康、富铁力、牲血素

治疗:肌苷2毫升+VB1 2毫升,每天一次,连用一周

六、生长育肥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工作目标

1、育成阶段成活率≥99%。

2、饲料转化率(15~90千克阶段):≤2.7:1。

3、日增重(15~90千克阶段):≥650千克。

4、生长育肥阶段(15~95千克)饲养日龄≤119天

(全期饲养日龄≤168天)。

工作日程(冬季)

7:30~8:30 喂饲

8:30~9:30 观察猪群、治疗

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30~15: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5:30~16:30 喂饲

16:30~17:30 观察猪群、治疗、其他工作

操作规程

1、转入猪前,空栏要彻底冲洗消毒,空栏时间不少于3天。

2、转入、转出猪群每周一批次,猪栏的猪群批次清楚明了。

3、及时调整猪群,强弱、大小、公母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猪及时隔离饲养。

4、转入第一周饲料添加土霉素钙预混剂、加康(泰乐菌素)等抗生素,预防及控制呼吸道病。

5、小猪49~77日龄喂小猪料,78~119日龄喂中猪料,120~168 日龄喂大猪料,自由采食,喂料时参考喂料标准,以每餐不剩料或少剩料为原则。

6、保持圈舍卫生,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 三定位”。

7、干粪便要用车拉到化粪池,然后再用水冲洗栏舍,冬季每隔一天冲洗一次,夏季每天冲洗一次。

8、清理卫生时注意观察猪群排粪情况;喂料时观察食欲情况;休息时检查呼吸情况,发现病猪,对症治疗。严重病猪隔离饲养,统一用药。

9、按季节温度的变化,调整好通风降温设备,经常检查饮水器,做好防暑降温等工作。

10、分群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架而产生应激,应遵守“ 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可对并圈的猪喷洒药液(如来苏儿),清除气味差异,并后饲养人员要多加观察(此条也适合于其它猪群)。

11、每周消毒一次,每周消毒药更换一次。

12、出栏猪要事先鉴定合格后才能出场,残次猪特殊处理出售。

本章补充摘要

在所有被采用的管理技术中,排在第一位的可增加利润的策略是早期断奶和全进全出制相结合的方法。

早期断奶:21-25天为宜+高水平的乳猪保育猪饲料配方+高水平的管理

早期断奶的目的: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提高分娩舍的利用率;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有效地控制疾病。

补充摘要

后备猪的限饲优饲对其发情配种至关重要.

要重视后备猪引进第一周及配种前的管理.

尽量细分配种程序.

精检最重要.本交每月不少于1-2次.

补充摘要

仔猪重点预防黄白痢病,中大猪重点预防与控制呼吸道病.

产前产后与断奶前后母仔猪的管理,以及各阶段转群换料期间的管理至关重要.这几个关键期的药物预防保健必不可少.

补充摘要

猪的正常生理指标

体温:38—39.5℃

呼吸:10—20—40次(小猪)/分

脉搏:60—80次/分

七、猪病防治

总论及摘要

猪病防制原则: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必须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观念。预防保健是最经济的措施,因为预防是主动的,治疗是被动的,一旦猪感染疾病既花费大量的治疗费用,增加饲养成本,又造成猪只生长停滞,影响生产性能,所以要想养好猪,预防保健是关键.

猪场疫病控制主要内容:免疫接种,药物防治,生物安全.

猪病预防措施与发生疫情紧急措施

猪病预防措施:加强环境控制,严格防疫制度;改善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抵抗力;自繁自养,引进猪严格检疫及隔离;适时进行合理的免疫接种;制定并执行科学的药物保健方案;定期进行卫生消毒及驱虫。

发生疫情紧急措施:紧急封锁;紧急消毒;病猪及时隔离;紧急免疫接种;处理病猪;对周围猪群进行检疫及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

引种与兽医防疫制度

认真地对待引种工作,引种不慎往往是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搞好种猪群的净化,坚持自繁自养。

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制度,限制人员车辆出入,彻底消毒,控制病原带进猪场。

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管理、市场、品种、营养、疫病等,其中管理应在第一位;在猪病防制上,管理也是第一位!

兽医与饲养管理

猪场兽医必须懂得饲养管理.事实上,管理较正规的猪场是不设专职兽医的,因为搞生产的都要懂兽医,兽医也离不开饲养管理。

猪场生产场长,技术必须全面;只懂饲养管理不懂兽医或只懂兽医不懂饲养管理的场长不是称职的正规化猪

场场长.

猪场管理混乱,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猪病就无法控制,也谈不上防,就只好‘治’啦!

猪场管理水平越高,其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就越重视保健预防,兽医临床治疗就越被忽视,这是大势所趋!猪病防制要兼顾成本控制与保本分析

健康场:

饲料成本占总成本70-80%;

每头出栏猪全摊药费25元左右;

疫苗>消毒药>预防药>治疗药.

用药原则

能饮水用药就不饲料用药;能饲料用药就不注射用药。一周龄内仔猪完全有办法可以禁用或少用注射用药以减少应激。

准确判断病因,对因下药,否则既花钱又无效。

轮换用药,避免同一猪群长期使用一种药,以提高疗效、减少耐药性。

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剂量,除首次加倍外,不能任意加大使用量。

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不要随意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任何药物的使用都有一定的用药疗程,不能随意减少用药时间及次数。

目前猪病的特点

往往不是单一一种病,而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多为混合感染

原发病主要有兰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气喘病

猪病非典型化

旧病复发,弱病重发

新病不断

传染病不断,原因何在?

防疫不严

免疫程序不科学

疫苗问题:效价及保护率、厂家选择

操作不规范:疫苗保存、使用

疫病检测力度差

缺乏保健意识

引种不当

管理混乱,饲养管理问题

八、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1、认真做好防疫工作,严格执行《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2、认真做好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3、认真做好免疫工作,严格执行《猪场免疫程序》。

4、认真做好驱虫工作,严格执行《驱虫程序》。

5、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细则》进行日常工作。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

6、注意了解、调查本地区疫情,掌握流行病的发生发展等有关信息,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提出相应综合防治措施。

7、定期检疫,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工作。

8、一旦发生疫情或受到周围疫情威胁,猪场要及时采取紧急封锁等自卫措施,全体职工要绝对服从猪场发布的封锁令。

9、建立健康猪群,引入种猪要检疫并隔离饲养观察至少40天。尽量自繁自养

10、及时隔离病猪、处理死猪,污染过的栏舍、场地彻底消毒。各舍要设1-2个病猪专用栏。

11、病死猪用专车运到腐尸池处理;解剖病猪在腐尸池解剖台进行,操作人员要消毒后才能进入生产线;每次剖检写出报告存档,临床检查、剖检不能确诊要采取病料化验。

12、及时将猪群疫病情况反映给猪场生产技术部,以便有计划地进行药物控制与预防。

13、对病猪必须做必要的临床检查如体温、食欲、精神、粪便、呼吸、心率等全身症状的检查,然后做出正确的诊断。

14、诊断后及时对因对症用药,有并发症、继发症的要采取综合措施。

15、残次、淘汰、病猪要经兽医鉴定后才能决定是否出售。

16、预防中毒、应激等急性病,发现时及时抢救治疗。

17、及时治疗僵猪,配方采用肌苷+VB1+血康,各2毫升,每天1次,连用7天,治疗前驱虫、健胃。

18、对仔猪黄白痢等常见病要有目的地进行对照治疗,定期做药敏试验,有计划地进行药物预防。

19、久治不愈或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及时淘汰。

20、饲养员要熟练掌握肌注、静注、腹腔补液、去势手术、难产等简单的兽医操作技术。大猪治疗时采取相应保定措施。

21、勤观察猪群健康情况,及时发现病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严重疫情,及时上报。

22、做好病猪病志、剖检记录、死亡记录,经常总结临床经验、教训。

23、兽医技术人员要根据猪群情况科学地提出防治方案,并监督执行。

24、按时提出药品、疫苗的采购计划,并注意了解新药品,新技术。

25、正确保管和使用疫苗、兽药,有质量问题或过期失效的一律禁用。

26、药房要专人管理,备齐常用药。库存无货要提前1周提出采购计划。注意疫苗、药品的保管要求、条件,避免损失浪费。接近失效的药品要先用或及时调剂使用,各猪舍取药量不得超过1周用量。

27、注射疫苗时,小猪一栏换一个针头,种猪一针筒疫苗换一个针头。病猪不能注射,病愈后及时补注。

28、接种活菌苗前后1周停用各种抗菌素。

29、发生过敏反应肌注肾上腺素;为预防过敏反应及加强免疫效果可在注射疫苗前饮水添加维力康等抗应激、免疫增效剂药物。

30、严格按说明书或遵兽医嘱托用药,给药途径、剂量、用法要准确无误。

31、用药后,观察猪群反应,出现异常不良反应时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2、有毒副作用的药品要慎用,注意配伍禁忌。

33、免疫和治疗器械用后消毒,不同猪舍不得共用注射器等器械。

34、对猪场有关疫情、防治新措施等技术性资料、信息,要严格保密,不准外泄。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1.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解剖室、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等。

2.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场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生活区防疫制度

1) 生活区大门应设消毒门岗,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2) 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蚊蝇。

3) 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场内职工及其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禽畜(如猫、狗)。

4) 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场内技术人员不得到场外出诊;不得去屠宰场、其它猪场或屠宰户、养猪户场(家)逗留。

5) 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二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6) 搞好场内卫生及环境绿化工作。

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1) 运输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

2) 运猪车辆出入生产区、隔离舍、出猪台要彻底消毒。

3) 上述车辆司机不许离开驾驶室与场内人员接触,随车装卸工要同生产区人员一样更衣换鞋消毒。

购销猪防疫制度

1)从外地购入种猪,须经过检疫,并在场内隔离舍饲养观察40天,确认无病健康猪,经冲洗干净并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线。

2)出售猪只时,须经兽医临床检查无病的方可出场。出售猪只只能单向流动,如质量不合格退回时,要作淘汰处理,不得返回生产线。

3)生产线工作人员出入隔离舍、售猪室、出猪台时要严格更衣、换鞋、消毒,不得与外人接触。

疫苗保存及使用制度

1)各种疫苗要按要求进行保存,凡是过期、变质、失效的疫苗一律禁止使用。

2)免疫接种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

3)免疫注射时,尽量不打飞针,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4)做好免疫计划、免疫记录。

生产线员工必须经更衣室更衣、换鞋,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后方可进入生产线。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更衣室紫外线灯保持全天候开着状态。

生产线内工作人员,不准留长指甲,男性员工不准留长发,不得带私人物品入内。

生产线每栋猪舍门口,产房各单元门口设消毒池、盆,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制定完善的猪舍、猪体消毒制度(详见消毒制度)。

杜绝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对常见病做好药物预防工作(详见药物预防制度)。

做好员工的卫生防疫培训工作。

免疫程序

猪场驱虫程序

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结节虫、鞭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血虱等),猪群感染寄生虫后不仅使体重下降、饲料转化效率低,严重时可导致猪只死亡,引起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猪场必须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1、后备猪:外引猪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2、成年公猪:每半年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3、成年母猪:在临产前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4、新购仔猪在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5、生长育成猪:9周龄和6月龄各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6、引进种猪:使用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猪舍与猪群驱虫消毒

(1)每月对种公母猪及后备猪喷雾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2)产房进猪前空舍空栏驱虫一次,临产母猪上产床前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驱虫药物用法

1、驱虫药物视猪群情况、药物性能、用药对象等灵活掌握。

2、同时驱体内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帝诺玢、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混饲连喂一周的方法;只驱体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杀螨灵、虱螨净、敌白虫等体外喷雾的方法.

3、如果采用一餐式混饲驱体内外寄生虫的方法,要隔7天再用一次.

4、商品猪驱虫前最好健胃.

猪场消毒制度

1. 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

2. 售猪周转区: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猪后大消毒一次。

3. 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保持有效浓度。

4. 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

5. 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6. 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5米内范围、猪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

7. 各栋猪舍门口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2次,保持有效浓度。

8. 猪舍、猪群: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

9. 人员消毒:进入猪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10. 未尽事宜参照《卫生防疫制度》及附表

常用消毒药使用方法

见表规模化猪场预防保健用药方案

后备猪

后备猪引入第一周及配种前一周:

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Vc,、多维、电解质添加剂等,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加康、强力霉素、利高霉素、支原净、泰舒平(泰乐菌素)、土霉素等

妊娠母猪

妊娠母猪前期第一周:

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加康、利高霉素、新强霉素、泰舒平(泰乐菌素)等

同时饲料添加亚硒酸钠VE

妊娠全期饲料添加防治霉菌毒素药物(霉可脱)

产前产后母猪

母猪产前产后两周

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肠舒、新强霉素(慢呼清)、菌消清(阿莫西林)、强力霉素、金霉素等。

产前肌注一次德力先(长效土霉素)等。

哺乳仔猪

仔猪吃初乳前口服庆大霉素、氟哌酸、兽友一针1-2毫升或土霉素半片

3日龄内补铁(如血康、牲血素、富来血)、补硒(亚硒酸钠VE)

1、7、14日龄鼻腔喷雾卡那霉素、

7日龄左右开食补料前后及断奶前后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开食补盐、Vc,、多维等。

哺乳全期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加康、利高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等。断奶保育猪

断奶保育猪第一周

饲料或饮水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阿莫西林、加康、强力霉素、支原净等。

饲料或饮水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开食补盐、Vc,、多维等。

生长育肥猪

生长育肥猪第一周

饲料中添加抗菌促生长药物如土霉素钙盐预混剂、加康、喹乙醇、速大肥等

同时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或帝诺玢、净乐芬等驱虫药物进行驱虫

公猪

每月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土霉素预混剂、加康、利高霉素、支原净、泰舒平(泰乐菌素)等,连用一周。

每个季度饲料中适当添加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或肯维灭等驱虫药物进行驱虫,连用一周。

每月体外喷洒驱虫一次:敌百虫、杀螨灵

空怀断奶母猪

断奶-配种空怀期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土霉素预混剂。

配种前肌注一次长效土霉素等

配种前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或肯维灭等驱虫药物进行驱虫,连用一周。

每批断奶猪体外喷洒驱虫一次:杀螨灵

要点补充

1、提倡策略性用药,因为疫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规律性的

2、提倡重点阶段性给药,既要降低药物成本,又要有效控制疫病

3、提倡脉冲式给药,净化有害菌,保持猪群体内有效抗菌浓度

4、提倡饲料与饮水给药

5、要考虑耐药性,同群猪尽量不重复用同一类抗生素

6、预防用药与治疗药物要分开(不交叉重复使用)

7、药物的选择与用法很关键:剂量;疗程;用药途经

常见普通病药物防治一览表

见表

呼吸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2、重视隔离饲养,新引进种猪隔离饲养40天以上

3、病猪隔离饲养,该淘汰的应及时淘汰

4、坚持全进全出,产房、保育舍应采取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

5、空栏时彻底清洗消毒,空置3-7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6、严禁上一批病弱仔寄养到下一批

7、注意饲养密度,呼吸道病的发生与饲养密度密切相关,如条件差,密度应低一些

8、注意通风和温度控制

9、搞好卫生消毒工作

10、减少应激: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仔猪断奶,不换圈、不换料;断奶后仔猪继续在产房饲养3~7天后再转入保育舍;断奶前后几天尽量不打疫苗;各阶段换料要逐渐过度。

11、免疫接种

12、根据本地区及本场疫情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适合于本场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执行

13、策略性阶段性药物预防

1)、母猪

使用药物:土霉素、加康、利高霉素

用法:配种后2周内或产前产后2周内,连用1周;或阿莫西林饮水,连用1-2周

2)、公猪、后备猪

使用药物:加康

用法:每隔2-3周用1周,其它同上

3)、仔猪

使用药物:加康

用法:整个哺乳期及断奶后1周。

严重时同时采取如下措施

①出生后2天内,鼻腔喷雾丁胺卡那霉素。

②9天龄、16天龄、23天龄鼻内喷雾磺胺药物。

4)、保育猪、育肥猪

使用药物:(丁胺卡那)

用法:转群变料后1周,加康混饲,200克/T,连用1周;或(丁胺卡那)粉饮水,每公斤水加2克,连用1周;或“酒石酸泰乐菌素+SM2-Na”,混饲或饮水,“110ppm+110ppm”

14、药物治疗

治疗时,应坚持治疗药物与预防药物相分开。

推荐的治疗药物有:呼诺玢注射液30%、克喘黄金、正气、德利先、喘必康(恩诺沙星)、泰诺康(氟苯尼考)、卡那霉素、盐酸土霉素等针剂。

用法见说明书

另外,要坚持个别治疗与全群投药相结合;呼吸道病发生时,对症状严重的猪实行肌注或喷鼻个别治疗,全群猪应进行混饲或饮水投药;症状消失后,应继续使用1个疗程,以防复发;若呼吸道病发病率很高且较为严重,应对各猪群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脉冲式预防或治疗用药,如1周用药,2-3周停药的方式用药,可降低发病率,对本病进行有效控制。

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2、若产房仔猪下痢严重,母猪产前产后两周投喂抗生素如:

呼肠舒(林可+壮观霉素),1kg/T,连续7-14天混饲给药;土霉素钙盐预混剂,1kg/T,连续7-14天3混饲给药;慢呼清(新霉素+强力霉素),1kg/T,连续7-14天混饲给药。

3、加强免疫,妊娠母猪肌注大肠杆菌苗。

4、临产母猪上产床前冲洗消毒并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可根据情况选用:帝诺玢(伊维菌素)2kg/T,连续7天混饲给药;净乐芬(阿维菌素)0.5kg/T,连续7天混饲给药;或用敌百虫、左旋咪唑、通灭、倍特等。

5、空栏产房彻底冲洗消毒并环境驱虫。一般要求程序是:清扫卫生水冲洗消毒凉干后卫康1:300二次消毒(严重的场 +火焰消毒或薰蒸消毒)转入临产猪。

6、母猪产前用高锰酸钾水溶液(0.1%)擦洗母猪乳房、外阴部。挤掉头几滴奶。

7、接产时用具、接产员手臂严格消毒。

8、若产房仔猪下痢严重,产后仔猪吃初乳前口服抗菌药物如:百利星(复方乙酰甲喹)1-2ml;兽友一针(诺氟沙星)1ml; 烟酸诺氟沙星1ml;或用土霉素片0.5片、庆大霉素1-2ml。

9、仔猪2日内补铁血康1-2ml、补亚硒酸钠VE0.5ml,提高仔猪抗病能力。

10、坚持产房每个单元全进全出,严禁上一批弱仔寄养到下一批产房。

11、母猪产前后一周拌喂小苏打或芒硝。

12、对病母猪及时治疗。

13、断脐.断尾.去势时严格消毒。

14、仔猪5-7日龄开食补料,勤添少添,保持新鲜。

15、注意保温,分别搞好室内及保温箱的保温工作.

16、保持卫生,定期消毒(每周带猪体消毒2次,卫康1:500-1000);注意湿度。

17、小猪寄养过哺时,不能把正在下痢的仔猪寄养到健康窝群中。

18、产房单元尽量减少人员出入,出入人员严格消毒。

19、定期做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

20、每种药物连续使用一个疗程,无效后换药。

21、治疗时除抗生素等药物外,要酌情对症使用辅助治疗药物如阿托品、VB12、VC等。脱水严重的要腹腔补液或口服补液盐。

22、发现一头,全窝治疗。换窝治疗时,要换针头。

23、病猪治疗采用专用注射器,注意器械用后消毒。

24、若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目前推荐的治疗药物有:、烟酸诺氟沙星;或用庆大霉素、氟哌酸等。

商品鸡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商品鸡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养鸡日程安排 一、进鸡前的准备工作 1、进雏前提前15天搞好清洁和消毒工作。 2、准备及消毒好养鸡的用具,其中每千羽鸡垄糠(或木屑)不少于40包。 3、保温设施:准备好煤并提前烧炉,测试炉子是否能正常加温。搭好育雏舍,每千羽鸡按12-15平方米计算。冬季试用无纺布保暖时无纺布必须紧贴在薄膜上,以减少与薄膜间的温差,防止育雏舍内水珠的生成。 4、提前24小时烧炉加温,提前2小时把饮水器放进育雏舍内。 二、第一周龄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第一天工作:温度33-35℃ 1、苗鸡运到鸡舍,先检查育雏舍温度,一般须33-35℃。温度达要求的,尽快把苗鸡放进育雏舍内,温度不足的,较冷时节,把苗鸡叠放起,温度升高后,再放苗鸡。 2、苗鸡进育雏舍后,让它饮水3-4小时再开食,每千羽苗鸡每餐2斤左右,开食后每天喂6餐,每餐投料量要求雏鸡在下一餐前吃完为好,每千羽鸡需料盘10只。 3、苗鸡进育雏舍后要分栏饲养,每千羽鸡10-12平方米为一栏,以后每2-3天扩栏一次,每次增加2-3平方米/千羽鸡。。并把弱苗放在一栏,精心饲养。如果其他正常,2-3天采食量不增则表明密度已大。扩棚后一般采食量会上升 4、活疫苗接种前一天,后4天不得带鸡喷雾消毒,其余每天一次,发生重大传染病时一天带鸡消毒二次。 5、用药:根据公司阶段性用药程序或片区管理员要求。 注意事项 1、须经常检查温度是否足够和稳定,头15天的保温可以决定整批鸡成败的50%,所以必须全力以赴,特别是晚上2点钟时一定检查一次,并适当加煤。 2、寒冷天气要防“贼风”直吹到鸡身上。 3、注意不要断水。 4、经常检查炉堂内的燃煤是否合适,烟道是否盗烟,烟道靠近炉堂处是否有垫料烤焦的现象。 5、鸡舍内24小时要有人值班,以防停电及火灾意外,灭火器材要放到方便取之处。 (二)、第二天工作:温度33-35℃ 1、观察育雏温度是否适宜,雏鸡精神状态(如睡态、采食、叫声、呼吸)是否正常,排粪是否正常,正常的粪便呈田螺状或条状。

饲养管理规程

种猪段饲养员岗位责任 种猪段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饲养好种猪,使其膘情适宜,保证每周有50头母猪配种受孕。没有流产,使母猪每胎所产活仔数符合品种要 求。 具体工作如下: 每天定时观察种猪,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段长。按主管兽医的要求给需要的种猪投喂药物或进行注射治疗,死亡猪只无害化处理。 配合产仔段饲养员将断奶母猪从产仔舍赶回配种舍。 按照饲喂计划给所有种猪饲喂新鲜、干净、无变质的适量饲料,供应清洁的饮水,搞好本舍得清洁卫生,保持猪舍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做好记录,创造种猪良好的生存环境。 对种猪进行训练和饲养员建立条件反射。 坚决执行兽医防疫制度,搞好卫生防疫工作,定期消毒,按免疫程序有计划的接种各种疫苗,杜绝传染病、寄生虫病和 饲料中毒病的发生。 根据种母猪空怀、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不同的营养需求,合理适时地组合猪的小群,及时冲洗圈舍认真消毒,以利贯彻种母猪的饲养管理规程。 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合理利用种公猪,使种公猪的配种与运动相结合,保持种公猪良好的体况。 认真做好发情鉴定适时有效配种。 配合产仔舍饲养员,将临床产前一周母猪清洗、消毒后赶入产仔舍 并安全上产床。 检查并维修有关设备,准确、及时、系统、清晰的做好本舍各项生产记录并按时报送段长。

配种舍的日常工作 1、清理粪便和检查猪群 (1)每天定时清理粪便,保持舍内清洁卫生。 (2)检查患病猪,如不食、精神不振、跛行、子宫及阴道炎等,做好记录,并报告段长。 2、喂料 (1)以每头每天饲喂2千克公猪或空怀母猪料为标准。根据公、母猪的膘情和乳房状况适当地增加或减少。给体况较差的母猪和配种 前后(3天)的母猪加喂0.5-1.0千克饲料。 (2)投放饲料后,要注意观察猪群采食情况,记录食欲差和厌食的猪,并报告段长。将撒在走道上的饲料扫到喂料板上,以减少饲料浪 费。 3、配种 (1)配种应在早晚饲喂猪前进行,配种时的地面应是防滑地面。 (2)每天先安排第一次配种的母猪在配种栏内配种。 (3)对已配过种的母猪作第二次配种。正常发情的猪每天配一次,连续配两天;后备母猪、返情母猪和难配的母猪每天应配2次。 对连续3个情期配种而未受孕的母猪做出淘汰的建议。 (4)对未发情的母猪、怀孕阴性和计划配种的后备母猪,用公猪刺激发情。 (5)认真填写配种记录。并标记其配种稳定情况。 4、运动 晴好天气让种猪到运动场运动,夏季应在早晚凉爽时进行,冬天在上、下午温暖时进行。并注意观察其发情、精神状态和有无异常等。 5、治疗病猪 按主管兽医的治疗方案,对有病的猪及时进行治疗。 6、调整猪群 使性情、体况相近的母猪在同一栏内饲养。 7、检查和维修有关设备和工具 主要是检查饮水器是否通水,排风系统是否正常,供暖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段长。

发酵床养猪技术操作规程

发酵床养猪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酵床养猪的场地选择、猪舍建设、垫料原料、发酵菌种选择、发酵床制作、猪只要求、饲养管理、发酵床使用及维护和垫料后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仔猪、生长育肥猪的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T 17824.1 规模猪场建设 NY 5030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5033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NY/T 5339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DB43/T 634 畜禽水产养殖档案记录规范 DB43/T 686 猪用生物活性垫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垫料 由锯末屑、稻壳、秸秆等组成,用于制作发酵床的材料。 3.2 发酵菌种 能分解和促进分解生猪排泄物(粪尿)的有益微生物菌群的总称。 3.3 土著菌 从自然界中采集可分解生猪排泄物(粪尿)的有益微生物菌群。 3.4 营养添加剂 能促使垫料中发酵菌生长、繁殖的营养性添加物。 3.5 发酵床 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栏内的垫料床。 3.6 地上式发酵床 垫料层位于地平面以上,适用于地势平坦低洼地的发酵床。 3.7 地下式发酵床 垫料层位于地平面以下,床面与地面持平,适用于地势高燥地方的发酵床。 3.8 半地下式发酵床 垫料层一半位于地平面以下,一半位于地平面以上,适用于地势平坦地方的发酵床。 3.9 发酵床养猪技术 利用发酵垫料中的高效有益微生物菌群,使饲养在发酵床上的生猪排泄物(粪尿)原位快速降解的一种生态环保养猪技术。 4 场地选择 发酵床猪场场地选择按GB/T 17824.1的规定执行。 5 猪舍建设 5.1猪舍布局应根据地形确定,一般采用单排式或双排式。 5.2猪舍建设宜坐北朝南,东西向,两栋猪舍间的间距应不小于10m。 5.3猪舍跨度( 6.5~12)m,檐高不小于2.4m,猪舍长度为(30~60)m。 5.4屋顶可设计成单坡式、双坡式等形式。屋顶应采用遮光、隔热、防水材料制作,并设置天窗或通气窗(孔)。 5.5南北墙设置窗户,或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卷帘,北墙底部应设置通气孔。 5.6 猪栏宜采用单列式,过道位于北侧,宽约1.2m。 5.7靠走道的一侧设置不少于0.2m2/头或不小于1.2m宽的水泥饲喂台(又称休息台,约占栏舍面积的20%左右),食槽安装于水泥饲喂台上。 5.8发酵床上方宜设置喷淋加湿装置。 5.9 饮水器应设在食槽对面南侧,距床面(30~40)cm,下设集水槽或地漏。 5.10 水泥饲喂台旁侧建设发酵床,发酵床底一般用水泥硬化,发酵床深度为(50~80)cm。地势高燥的地方采用地下式发酵床,地势平坦的地方采用地上式或半地上式发酵床。 5.11传统猪舍改建成发酵床猪舍时,垫料表层离屋檐高度为(2.4~2.8)m,按当地地势高低,选择采用发酵床类型。 5.12发酵床猪舍剖面图参见附录A。双坡单列式发酵床猪舍剖面图参见附录A图A1,单坡单列式发酵床猪舍剖面图参见附录A图A2,双坡双列式发酵床猪舍剖面图参见附录A图A3。 6 垫料原料 2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 本规范以规模化肉牛场和肉牛养殖小区为对象,包括肉牛场的选址与设计、肉用牛的品种选择与运输、饲料与日粮配制、饲养管理、母牛的繁殖、卫生与防疫、粪便及废弃物处理、记录与档案管理八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为提高肉牛养殖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性指导。 1 肉牛场(小区)选址与设计 1.1 选址 1.1.1 原则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等相结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1.1.2 场址地势高燥、远离噪音、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具有一定的缓坡而总体平坦的地方,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1.1.3 水源充足,取用方便,有贮存、净化设施,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水质应符合GB 749的规定。 1.1.4 场区土壤质量符合GB 1561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的规定。 1.1.5 气象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水量、主风向、风力等,选择有利地势。 1.1.6 根据当地主风向,场址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处。1.1.7 交通便利,有专用车道直通到场。场界距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居住区不少于500m,距其它畜牧场不少于1km,周围1.5 km以内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场、兽医院等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和单位。 1.1.8 电力充足可靠,符合GB 50052的要求。 1.1.9 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1.2 规划与布局 1.2.1 场区规划原则 建筑紧凑,在节约土地、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综合考虑将来扩建和改造的可能性。 1.2.2 肉牛场(小区)分区 1.2.2.1 肉牛场(小区)一般按照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有一定距离,并有防疫隔离带或墙。 1.2.2.2 生活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

肉食鸡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第1日龄:1、饮水与药物预防:雏鸡入舍半小时后开始第一次饮水,极个别不会饮水的鸡,要助饮,将雏鸡嘴按到水中强迫饮水2-3次。 2、饮水3小时后再开喂肉小鸡颗粒料,少给勤添,每天6-8次。 3、观察温度、湿度、光照及鸡群分布情况:舍温1-2日龄34℃-35℃。每天至少查8次温度,尤其是温差变化。24小时光照,雏鸡分布、呼吸、加料、粪便是否正常。 第2日龄:观察雏鸡动态、采食情况,鸡粪色泽,检查温湿度,光照情况,适时添水加料。第3日龄:常规管理同上,注意卫生状况,随时检出盘中污物清洗饮水器。 第4日龄:常规管理光照控制:常规管理同上,注意淘汰弱雏,光照改为23小时,夜间熄灯1小时。 第5日龄:常规管理:带鸡消毒,环境消毒:常规管理同上,用可带鸡消毒的消毒剂带鸡消毒,周围境用消毒剂喷洒消毒。 第6日龄:常规管理,调整设备及光照:1取走1/3开食盘,放上料桶。2、将灯泡由40瓦换成15瓦,光照程度以鸡能看到料,饮到水为准,不要太亮。 第7日龄:常规管理,疫苗接种,药物预防: 1、常规管理同上。 2、新城疫IV系+肾型-H120二联苗、点眼、滴鼻各一滴。必要时可同时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多价油苗或新支二联多价油苗。 3、免疫结束后饮水中所加药物按肉鸡药物预防程序。 第8日龄:常规管理、扩群:温度逐步降到28℃-30℃,根据密度大小适当调整。 第9日龄:常规管理:将食盘全部换成料桶,料桶:40只鸡担供一个,根据鸡龄增长逐渐调节料桶与饮水器高度,达到与鸡背相平。 第10-11日龄:常规管理,观察鸡群:注意通风,夜间细听鸡群有无呼吸异常声音。 第12日龄:常规管理:加强通风 第13-14日龄:常规管理、称重,疫苗免疫: 1、抽样称鸡重,了解生长情况,并将雏鸡用饮水器全部换成成鸡用饮水器,吊式饮水器60只/个,坐式饮水器100只鸡/个。 2、法氏囊高发区:14日龄饮水中加入法氏囊中毒苗,28日龄加免一次发氏囊,低发区仅免一次即可。免疫前后2天不要使用消毒剂,计算好饮水量确保每只鸡在1-1.5小时内喝完。 第15日龄:常规管理扩群消毒,温度逐渐降至25℃-27℃,注意通风。 第16-17目龄:常规管理 第18日龄:常规管理 第19日龄:常规管理:饲料中逐渐加入1/4肉中鸡颗粒料至22日龄止逐渐将肉小鸡料换成肉中鸡料。 第20日龄:常规管理:饲料中换入2/4肉中鸡颗粒料。 第21龄:常规管理,称重、免疫: 1、同前饲料中换入3/4肉中鸡颗粒料,抽样称重。 2、作新城疫二免,用新城疫克隆或IV系苗2-3倍量(多发区条用消毒免疫)。注意留意法氏囊病的发生,仔细观察粪。关于所用水量的计算可以在免疫前一天模拟一定控水时间内鸡在1-1.5小时内的饮水量。 第22日龄:常规管理、分群,饲料全部换成肉中鸡颗粒料,强弱分群,弱病鸡隔栏围起单独喂养,舍温降至22℃-24℃,湿度为60-65%。 第23-25日龄:常规管理:24日龄带鸡消毒及舍外消毒。 26日龄:常规管理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饲喂肉牛必须做到定时、定量、定序、定人,并掌握以下几方面。 (1)饲喂次数:日喂2次,早晚各1次。 (2)喂料顺序:先喂粗料,再喂精料,最后饮水。每班工喂料前 后要清洗食槽。 (3)喂量:按不同饲养阶段设计饲料配方。精料定量,粗料可酌 情放开,少喂勤添,真正做到使每头牛吃饱、饮足。 (4)饲料加工调制:稻麦草必须铡短后氨化或与酒糟类拌匀发酵。玉米秸秆青贮后饲喂。注意配合比例,谨防杂物混入饲料。 (5)饮水:每班工喂精料后必需饮足清洁水;晚间增加饮水1次; 炎热夏季要保持槽内有充足的饮水;饲料中添加尿素时,喂料前后 0.5-1小时杜绝饮水。 2.管理上做到: (1)五看五注意:看牛吃料注意食欲;看牛肚子注意吃饱;看牛动 态注意精神;看牛粪便注意消化;看牛反刍注意异常,发现情况及时 向技术员汇报。 (2)凡购进牛必须全部换缰绳,编号。并经常检查牛绳是否结实,随时更换。 (3)定期虫:包括体内、外驱虫,分观察期和育肥前2次。 (4)清洁卫生做好以下几点: ①每天上、下午刷拭牛体1次; ②牛粪及时清运到粪场,清扫牛床;清洗牛床,夏季上下午各1次,冬季上午1次;

③下班前清扫料道、粪道,保持清洁整齐; ④工具每天下班应清洗干净,集中到工具间堆放整齐,清粪、喂料工具应严格分开,定期消毒; ⑤牛舍周围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扫,清除野杂草。 ⑥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⑦保持牛舍环境安静。 3.观察适应期饲养新进肉牛第一天喂清洁水,并加适量盐(每头牛约30克);第二天喂干净草,最好饲喂青干草,并逐渐开始加喂酒糟或青贮料,使用少量精料,至5-7天时,可增加到正常量。2-3周观察期结束,无异常时调入育肥牛舍。 牛在观察期内要特别注意食欲、饮水、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4.作息时间表(可根据冬夏季作适当调整) (1)喂料工 6:00-6:3017:00-17:30清洗牛槽,检查牛缰绳 6:30-8:3017:30-18:30运、喂粗料,并逐渐添加 8:30-9:3019:30-20:00拌、运、喂精料,喂水 9:30-10:0020:30-21:00清扫过道,交接班 (2)辅助工 6:00-7:3015:00-16:30清运牛粪 7:30-8:3016:30-17:30刷拭牛 8:30-9:3017:30-18:30牛床刮粪,清扫粪道 9:30-10:00牵牛下槽运动 18:30-19:00交接班

肉牛饲养管理规程

肉牛饲养管理规程 (1)总则 A.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C.水源充足,取用方便,每100头存栏牛每天需水20吨~30吨,水质应符合饮用水的要求,水质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量充足,最好用深层地下水。 D.电力必须充足可靠,符合电力安全的要求。 E.必须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F.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场址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处。 G.交通便利,场界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500米,距居民居住区 和其它畜牧场不少于1000米,距离畜产品加工场不少于1000米。 ②牛场规划与布局 A.规划原则 建筑紧凑,在节约土地、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综合考虑将来扩 建和改造的可能性。 B.面积 按饲养1头牛占地25~35平方米计算。 C.分区 规模化牛场建筑设施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各功能区要界限分明,功能区间距不少于30~50米,并有防疫隔离 带或墙。生活管理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 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设主大门。生产区设在场区中间,主要包括牛舍与有关生产辅助设

施。隔离区设在场区下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低处,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牛舍、贮粪场、装卸牛台和污水处理池。兽医室、隔离牛 舍应设在距最近牛舍50~100米以外的地方,设有后门。 饲料库和饲料加工车间设在生产区、生活区之间,应方便车辆运输。青贮窖(池)、草垛有专用通道通向场外。草垛距房舍50米以上。牛舍一侧设饲料调制间和更衣室。牛场与外界应有专用道路相连通。场内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者严格分开,不得交叉、混用。净道路 面宽度不小于3.5米,转弯半径不小于8米。道路上空净高4米内 没有障碍物。 D.设施 牛场的工艺应适用于肉牛肥育的技术要求。要有利于牛场的卫生防疫;有利于粪尿污水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环境保护;有利于节水、节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牛场的设施应满足肉牛育肥和生产的技术要求;经济实用,便于 清洗消毒,安全卫生;优先选用性能可靠的配套定型产品。 E.建筑 牛舍的建筑形式可采用敞棚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敞棚式和半开方式牛舍冬季要注意保温,封闭式牛舍要注意通风、换气。本公 司采用的是半开放式建筑。牛舍可采用砖混结构或轻钢结构,棚舍 可采用钢管支柱。每栋牛舍长度根据养牛数量而定,两栋牛舍间距 不少于15米。 牛床一般1.7~1.8米,地面应结实、防滑,易于冲刷,并向粪 沟作2°倾斜。粪沟宽25~30厘米,深10~15厘米,并向贮粪池 一端倾斜2°~3°。 牛舍通道单列式位于饲槽与墙壁之间,宽度1.30~1.50米;双(多)列式位于两槽之间,宽度1.80~2.0米。本公司是采用后者。 饲槽设在牛床前面,槽底为椭圆形,槽内表面应光滑、耐用。运动 场设在牛舍的前面或后面,面积按每头牛6~8平方米设计。运动场 地面以三合土为宜,并向四周有一定坡度(3°~5°)。F.贮存设施

保育舍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保育舍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商品保育猪的饲养操作,确保保育猪健康成长。 2、范围: 各商品猪场保育舍 3、职责 3.1 保育组长 3.1.1 负责本组空栏猪舍的冲洗消毒工作。 3.1.2 负责本组仔猪转群、调整工作。 3.1.3 负责仔猪预防注射工作。 3.2 保育猪饲养员 3.2.1 协助组长做好保育猪转群、调整工作。 3.2.2 协助组长做好保育猪预防注射工作。 3.2.3 负责1~3个单元或大约600-800头左右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 4.1 工作目标 4.1.1 保育期成活率98%以上。 4.1.2 保育猪上市正品率97%以上。 4.1.3 50日龄出栏平均体重15-16Kg以上。 4.2 操作方法 4.2.1 进猪前 a)空栏彻底冲洗消毒,一般要求程序是:打扫卫生、清理积粪及整理各种用具→清水冲洗 →2—3%烧碱消毒→一小时后清水冲洗→晾干后进行第二次消毒(最好火焰消毒或薰蒸消毒)→转入保育仔猪(猪转入之前,空栏不少于3天)。 b)检查猪栏设备及饮水器是否正常,对不能正常运作的设备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 护。 4.2.2 猪群转入 a)按计划转入仔猪,按顺序在保育舍单元猪栏定位,由组长填写《保育仔猪转运单》。 b)猪群转入后即日进行调整,按大小和强弱分栏,保持合理的密度0.26~0.28㎡/头。残次猪及时隔离饲养。分群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架而产生应激,应遵守“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可对并圈的猪只喷洒有气味药液(如来苏儿),以清除气味差异,并栏后饲养人员要多加观察。 4.2.3 猪群饲养管理 a)温度控制:保育舍最适宜温度为20~26℃,每栋保育舍单元应挂一个温度计,高度不超 过1米,经常观察气温变化,当气温高于26℃时应开窗通风降温;高于27—28℃时,应开风扇;高于30℃时,在下午2—3点,可对42—50天龄的仔猪适度淋水降温,而4—6周龄或任何天龄的患病仔猪,则不宜淋水降温;当气温低于18℃时,一般通过降帐幕、关闭门窗或升煤炉来保温。注意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及时排气、换气。 b)转栏后两天注意限料,日喂0.15—0.25公斤/头,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以后自由采食,

养牛经验:规模化肉牛养殖场规划建设技术

小区规模肉牛养殖牛舍建筑必须综合考虑饲养目的、饲养场所的条件规模及养牛设施等因素。在大规模饲养时,要考虑节省劳力;小规模饲养时,要便于详细观察每头牛的状态,以充分发挥牛的生理特点,提高经济效益。肉牛养殖小区通常是由当地乡、村划出一片空地,由个人投资建设牛场,分户饲养,集体投资建立兽医室或服务站。这样既便于防疫,又可防止环境污染,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各地肉牛养殖小区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小区场址的选择:肉牛养殖小区场址的选择,应遵循规模化育肥牛场选择场址的原则。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空闲地、但必须保证交通运输方便,以便于饲料和牛只的进出。 二、小区的形式:肉牛养殖小区主要有自繁自养、架子牛育肥、自繁自养和架子牛育肥相结合三种形式。自繁自养可充分利用粗饲料,降低饲养成本,但饲养周期长,资金周转慢,适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架子牛育肥投资较大,精饲料需求量大,饲养成本高,但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经济效益高。自繁自养和架子牛育肥相结合,可充分利用上述两者的优点,但饲养管理复杂。 三、小区的布局与设计:肉牛养殖小区的布局、设计要求与规模化牛场近似,也应包括消毒池、兽医室、生产牛舍、隔离牛舍、饲料间、

青贮池、氨化池、贮粪场、粪污处理设施、装牛台等设施,但生活区、生产区的划分不很明显,牛舍一般为单列式,每栋6-12间,为1-2户所有,1-2间为饲料室和宿舍,其余为牛舍。每间牛舍饲养3-5头,基础牛舍、产犊舍、犊牛培育舍、育成牛舍和育肥牛舍的划分不明显。青贮池和氨化池由各养牛户按饲养规模集资建设,一般二池合一,这样既可节约投资,又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青贮池和氨化池一般位于牛舍的两侧,便于取料。 四、小区牛舍的建筑:肉牛养殖小区牛舍的建筑也与规模化牛场相似,但要求较低,可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以降低建筑成本。在气候温暖的地区,搭建简易棚舍即可,可大量节约投资;在夏天炎热、冬季气候较冷的地区,应建造较坚固的开放式牛舍或半开放式牛舍,这样的牛舍夏天可保证通风良好,冬季用塑料布和草席将牛舍封闭起来,以便于保温。

产仔母猪饲养管理技术及规程

产仔母猪饲养管理技术及规程 1. 怀孕母猪产前20天从配怀舍转入产仔舍,转入当日要清洗体表,待干后带猪消毒一次。饲喂哺乳母猪料2、5~3公斤∕头/日;但是:第一胎母猪要适当控料,膘体差的母猪要适当加料。母猪产前7天至产后7天要饲喂保健料。转入当日给每头母猪注射牲血素10毫升并做好记录。 2. 预产期前一天仔细清洗消毒产房和待产母猪,给待产母猪注射0.2毫克氯前列稀醇钠,并作好接产准备:护仔栏放好垫料、盖板、档板,安装并检查升温设施。 3. 母猪分娩的判断: A阴户红肿,频频无规则排粪尿,则多在1~2日内分娩。 B乳房有光泽,双侧乳房外涨,挤压最后的乳头有乳汁直线射出,大多在4~12小时内分娩。 C羊水破出,4小时内可分娩,但个别初产母猪情况可能特殊。 D 动红,说明胎衣已剥离,2小时内可分娩。 4. 临产前准备:消毒液、抹布、垫子、药物(缩宫素及抢救药品)、剪齿、断尾、结扎线及补铁药具、清理母猪食槽、接产人员修剪指甲;出现分娩症状后立即用消毒液抹洗母猪的后驱和乳房并护仔栏升温(温度在30~32℃)。 5. 接产: A仔猪出生后立即用抹布擦净口腔、鼻孔、头部及体表粘液,倒提仔猪,将脐血送至仔猪端结扎脐带,在离腹壁三指处断开脐带(长度以不拖地为准),并立即将仔猪放入仔猪保温箱保温,同时用干燥剂涂抹仔猪体表,待仔猪体表干燥行走自如且有拱奶动作时(大约产后10分钟左右)进行剪齿、断尾和注射牲血素(1毫升/头),尔后放在母猪乳房旁令其吃奶。 B仔猪初乳准备:用消毒液搽洗母猪乳房并挤掉1~2滴乳汁,铺好仔猪哺乳防滑垫。 6. 假死仔猪的抢救: ⑴彻底清除口鼻腔内的粘液和羊水 ⑵倒提仔猪:ⅰ)拍打臀部与向口腔吹气交替进行。ⅱ)用拇指和食指夹住仔猪胸背部轻轻按摩仔猪胸部与向口腔吹气交替进行。 ⑶平放仔猪:左手轻握仔猪头部右手握住臀部作内弧形轻轻挤压和张驰与向口腔吹气交替进行。 ⑷注射呼吸兴奋剂和强心剂。 7. 第1头仔猪产出后立即给母猪注射恩诺沙星30毫升,第3-5头仔猪产出后可给母猪注射缩宫素20单位。 8. 下列情况被视着母猪难产,要酌情处理: A有羊水流出,母猪强烈努啧3次以上仔猪仍未产出者;胎儿过大,胎位不正者;胎衣未出母猪用力时髂窝前有球状隆起,且前一仔猪娩出30分钟以上,阴户有血性液体或胎粪排出,均要人工助产:用1‰高锰双钾液浸泡手臂3分钟,然后五指并拢,掌心向上,伸入产道后随着子宫节侓缓慢进入,子宫扩张时抓住仔猪下颌或后腿将其拉出。 B 产仔间隔超过30分钟且无努啧者,视为子宫收缩无力,要立即注射缩宫素20单位;

饲养操作规程

养殖场饲养操作规程 母羊、驴的饲养管理、羔羊饲养管理,圈舍和环境消毒,圈舍和环境卫生,协助技术人员对病羊、病驴治疗和防疫工作 1、喂料:一天喂料两次,早晚各一次 2、工作时间: 上午:9:00—9:30清理料道、喂料 9:30—11:30 清理水槽,喂水,观察羊群、驴群,标记用问题羊、驴并及时报告技术人员;查看草料采食情况,及时补料;护理羔羊;协助技术人员对病羊、病驴治疗(辅助绑定), 11:30-12:30 打扫卫生。 中午:休息12:30-15:00 下午:15:00-17:00 粉碎饲料 17:00—17:30清理料道、喂料 17:30—19:30 清理水槽,喂水,观察羊群、驴群,标记用问题羊、驴并及时报告技术人员;查看草料采食情况,及时补料;护理羔羊;协助技术人员对病羊、病驴治疗(辅助绑定), 19:30-20:00 打扫卫生。 晚上:20:50 -9:20夜查(关圈舍门,观察羊群、驴群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到位) 3、采食数量:羊每天采食饲料为体重的3-3.5%,上午喂全天采食量的45-50%,下午喂全天采食量的50-55%。 4、饮水要充足,最好用自来水保持水槽清洁,如有污染及时清洗。二十四小时不能断水。

5、根据体质、大小对羊群进行合理分群饲养,营养搭配听从技术人员按情况安排。 6、精心护理羔羊,保证羔羊的成活率。 7、每半个月对羊舍和自己管理的环境卫生进行消毒。 8、每周星期一对自己辖区的环境进行大扫除。

1、每个月请假不得超过两天,凡缺勤两天以上者扣发当日工资;旷工在扣发当日工资基础上,罚款50元,每月全勤奖励50元。(具体按照用工协议内容执行) 2、必须按时饲喂,不得迟到早退。迟到早累计3次扣过程考核工资50元。 3、拉运饲料 要求: (1)按照下达饲料配单,配置饲料,发现一次不按照饲料单配制饲料,一次扣50元。 (2)自动饲喂料必须搅拌均匀,由饲养员监督,发现搅拌不均匀一次罚款20元。 4、维修 要求:做到随叫随到,如果因为维修不及时、操作不当,造成机器、公共设施、车辆损坏按价赔偿。 5、饲料配制 要求:在粉碎草料、精料时,维修人员必须在场,协助配制精料人员按照饲料配方配制饲料,并且分类摆放。

肉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是什么

肉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是什么 肉牛的一般饲养管理注意“管、选、配、育、防”这五部。 一.管:即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 二选:即优化牛群结构。通过存优去劣,逐年及时淘汰老牛及生产性能差的,多次选择,分类分段培育,坚持因时(时间),因市(市 场情况)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使牛群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不 断提高 三配:即选配和配种方式。就是通过对公母牛配偶个体一的合理选择,采用科学的配种方式,实现以优配优、全配满怀的目的。既 可充分有效地利用优种牛,又能人为控制产崽季节、配种频率。也 可采用同期发情等发情控制技术,使母牛适时集中发情,在较短时 间内配种,受胎率、受配率较高,使适龄母羊全配满怀,同时也提 犊牛质量。 四育:即对犊牛的培育措施。在母牛怀孕后期及哺乳前,给予合理的补饲,同时搞好饮水、补盐和棚舍卫生。补料根据各地牧草及 季节 五防:即预防疾病。除进行常规的疫苗射外,在疏毛进行药浴,每年春秋两季用虫克星等进行驱虫。同时在活动场所圈舍门口洒以 草木灰等消毒,对异常或发病羊进行隔离治疗,以降低发病率。 中原肉牛区 该区域包括4个省的51个县,其中山东14个县、河南27个县、河北6个县和安徽4个县。该区域有天然草场面积1320万亩,其中 可利用草场面积1240万亩左右。目标定位与主攻方向。中原肉牛区 目标定位为建成为“京津冀”、“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提 供优质牛肉的最大生产基地。未来发展要结合当地资源和基础条件,加快品种改良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 代肉牛养殖,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提高肉牛品质和养殖效益;

大力发展肉牛屠宰加工业,着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 东北肉牛区 包括5个省(区)的60个县,其中吉林16个县、黑龙江17个县、辽宁15个县、内蒙古7个县(旗)和河北北部5个县。目标定位与主 攻方向。本区域目标定位为满足北方地区居民牛肉消费需求,提供 部分供港活牛,并开拓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市场。牧区 要重点发展现代集约型草地畜牧业,通过调整畜群结构,加快品种 改良,改变养殖方式,积极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为农区和农牧交 错带提供架子牛。农区要全面推广秸秆青贮技术、规模化标准化育 肥技术等,努力提高育肥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培育 和壮大龙头企业,在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加工工艺、产品质量和档 次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完整的牛肉生产和加工体系。 西北肉牛区 包括4个省区的29个县市,其中新疆自治区16个县(师)、甘肃省9个县市、陕西省2个县和宁夏2个县。目标定位与主攻方向。 本区域目标定位为满足西北地区牛肉需求,以清真牛肉生产为主;兼 顾向中亚和中东地区出口优质肉牛产品,为育肥区提供架子牛。主 攻方向是健全肉牛良繁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充分发挥饲料资源的 优势,大力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技术,努力提高繁殖成活率和 牛肉质量;培育和发展加工企业,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开 拓国内外市场,带动本区域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西南肉牛区 包括5个省市的67个县市,其中四川省5个县、重庆市3个县、云南省的35个县市、贵州省的9个县市和广西的15个县市。目标 定位与主攻方向。该区域目标定位为立足南方市场,建成西南地区 优质牛肉生产供应基地。主攻方向为加快南方草山草坡和各种农作 物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广三元结构种植,合理利用有效的 光热资源,增加饲料饲草产量;加强现代肉牛业饲养和育肥技术的推 广应用,努力在提高出栏肉牛的胴体重和经济效益上下功夫。

肉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肉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为了更好地饲养肉牛,提高科学饲养水平,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报酬,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特制定肉牛饲养管理规章制度。 一、饲喂肉牛必须做到定时、定量、定序、定人,并掌握以下要点: 1、饲喂次数:日喂2次,早晚各1次。 2、喂料顺序:先喂粗料,再喂精料,最后饮水。每班工喂料前后要清洗食槽。 3、喂量:按不同饲养阶段设计饲料配方。精料定量,粗料可酌情放开,少喂勤添,真正做到使每头牛吃饱、饮足。 4、饲料加工调制:稻麦草必须铡短后氨化或与酒糟类拌匀发酵。玉米秸秆青贮后饲喂。注意配合比例,谨防杂物混入饲料。 5、饮水:每班工喂精料后必需饮足清洁水;晚间增加饮水1次;炎热夏季要保持槽内有充足的饮水;饲料中添加尿素时,喂料前后0.5-1小时杜绝饮水。 二、管理上做到: 1、五看五注意:看牛吃料注意食欲;看牛肚子注意吃饱;看牛动态注意精神;看牛粪便注意消化;看牛反刍注意异常,发现情况及时向技术员汇报。 2、凡购进牛必须全部更换缰绳、编号。并经常检查牛绳是否结实,随时更换。 3、定期驱虫:包括体内、外驱虫,分观察期和育肥前2次。 4、清洁卫生做好以下几点: ①每天上、下午刷拭牛体1次; 零陵区动物防疫监督站监制

肉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②牛粪及时清运到粪场,清扫牛床;清洗牛床,夏季上、下午各1次,冬季上午1次; ③下班前清扫料道、粪道,保持清洁整齐; ④工具每天下班应清洗干净,集中到工具间堆放整齐,清粪、喂料工具应严格分开,定期消毒; ⑤牛舍周围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扫,清除野杂草; ⑥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⑦保持牛舍环境安静。 三、观察适应期饲养:新进肉牛第一天喂清洁水,并加适量盐(每头牛约30克);第二天喂干净草,最好饲喂青干草,并逐渐开始加喂酒糟或青贮料,使用少量精料,至5-7天时,可增加到正常量。2-3周观察期结束,无异常时调入育肥牛舍。牛在观察期内要特别注意食欲、饮水、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四、作息时间表(可根据冬夏季作适当调整): 1、喂料工 6:00-6:30 17:00-17:30清洗牛槽,检查牛缰绳 6:30-8:30 17:30-18:30运、喂粗料,并逐渐添加 8:30-9:30 19:30-20:00拌、运、喂精料、喂水 9:30-10:00 20:30-21:00清扫过道,交接班 2、辅助工 6:00-7:30 15:00-16:30清运牛粪 7:30-8:30 16:30-17:30刷拭牛体 8:30-9:30 17:30-18:30牛床刮粪,清扫粪道 9:30-10:00牵牛下槽运动 零陵区动物防疫监督站监制

生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兴农牧业公司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 隔离舍(后备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工作目标 保证后备母猪使用前合格率在90%以上,后备公猪使用前合格率80%以上。 二、工作日程 上午7:30—11:30,下午14:00—17:30 7:30~8:00观察猪群 8:00~8:30喂饲 8:30~9:30治疗 9:30~11:30清理卫生、其它工作 14:00~15:30冲洗猪栏、清理卫生 15:30~17:00治疗、其它工作 17:00~17:30喂饲 三、操作规程 1、按进猪日龄,分批次做好免疫计划、限饲优饲计划、驱虫计划并予以实施。后备母猪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进行乙脑、细小病毒、猪瘟、口蹄疫等疫苗的注射。 2、日喂料两次。限饲优饲计划:母猪6月龄以前自由采食,7月龄适当限制,配种使用前一月或半个月优饲。限饲时喂料量控制在2㎏以下,优饲时2.5㎏以上或自由采食。 3、做好后备猪发情记录,并将该记录移交配种舍人员。母猪发情记录从6月龄时开始。仔细观察初次发情期,以便在第二~三次发情时及时配种,并做好记录。 4、后备公猪单栏饲养,圈舍不够时可2~3头一栏,配

前一个月单栏饲养。后备母猪小群饲养,5~8头一栏。 5、引入后备猪头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Vc,、多维,矿物质添加剂等。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诺玢、呼肠舒、泰灭净、强力霉素、利高霉素、土霉素等。 6、外引猪的有郊隔离期约六周(40天),即引入后备猪至少在隔离舍饲养40天。若能周转开,最好饲养到配种前一个月,即母猪7月龄、公猪8月龄。转入生产线前最好与本场老母猪或老公猪混养二周以上。 7、后备猪每天每头喂2.0~2.5公斤,根据不同体况、配种计划增减喂料量。后备母猪在第一个发情期开始,要安排喂催情料,比规定料量多1/3,配种后料量减到1.8~2.2Kg。 8、进入配种区的后备母猪每天放到运动场1-2小时并用公猪试情检查。 9、以下方法可以刺激母猪发情:调圈;和不同的公猪接触;尽量放在靠近发情的母猪;进行适当的运动;限饲与优饲;应用激素。 10、凡进入配种区后超过60天不发情的小母猪应淘汰。 11、对患有气喘病、胃肠炎、肢蹄病等病的后备母猪,应隔离单独饲养在一栏内;此栏应位于猪舍的最后。观察治疗两个疗程仍未见有好转的,应及时淘汰。 12、后备母猪在7月龄转入配种舍。后备母猪的初配月龄须达到7.5月龄,体重要达到110K g以上。公猪初配月龄须达到8.5月龄,体重要达到130K g以上. 第二节配种妊娠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工作目标 1.按计划完成每周配种任务,保证全年均衡生产。 2.保证配种分娩率在85%以上。

基础母牛饲养技术要点说明

基础母牛饲养技术要点 1、坚持品种改良,优化牛群结构 饲养基础母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繁育生产犊牛。繁殖是增加牛群数量和提高牛群质量的前提,是发展养牛生产的基础。因此,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牛繁殖能力,防止空怀,养牛户应该掌握母牛的发情规律和发情鉴定方法。一般母牛的性成熟年龄为8~14月龄,由于性成熟后母牛身体还未发育完全,所以一般母牛的初次配种年龄为18~24月龄。母牛一般的发情周期为21d,发情时一般母牛发情持续时间为18h。母牛发情特征表现为躁动不安、时常哞叫,不卧下,尾根举起,食欲及泌乳量下降,弓腰常作排尿状,接受其它牛爬跨或爬跨其它牛。发情初期外阴部湿润肿胀,从阴门溢出多量透明稀薄粘液;发情盛期粘液透明且牵缕性强:到发情末期粘液变为稍有乳白色并混浊,粘性减退牵拉呈丝状;到发情后期,外阴部肿胀明显消退,粘液少而粘稠,由乳白色逐渐变为浅黄红色。尾耷下,体温升高到39℃。发情结束后6~8小时为最佳输精时间。 2、修建合理的圈舍,给牛提供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建大型牛场或养牛小区应距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500m以外,距离一般交通要道200m以外,场地应地势高燥、向阳背风、便于排水、水源充足、土质为沙壤土、草料来源丰富、交通方便、不占或少占耕地。场区内生产区、

粪便处理区、管理区布局合理,以地势和主风向来合理安排。建舍要保证每头有足够的舍内占用面积。成龄母头每牛舍内占用面积4~6平方米,犊牛为2平方米。(育肥牛每头为4~5平方米,育成母牛为3~4平方米)。具体修建牛舍面积要根据养牛数量确定。牛舍建筑类型可分为封闭式、开放式、半开放扣塑料棚式、敞棚式。房盖型式分为起脊式(双坡式)、平顶式、单坡式、半单坡式。建筑材料可为砖瓦结构、土木结构。内部结构有单列式、双列式、多列式。封闭型单列式跨度为4.5~5m,双列式跨度为9~10m,牛舍长度以养牛头数而定。牛舍一端可设1间工作室(值班室),一间调料室12~14平方米。舍外设运动场(栓牛场、圈),向外坡度3°~5°。两栋牛舍间距不少于10~15m。具体建牛舍要因地制宜,做到经济实用、科学合理。有条件的户可建质量好、经久耐用的牛舍。以单列式牛舍为例,跨度为5m,墙高2.5m,脊高3.5m(3~4.5m),墙厚0.37m,内部水泥地面或立砖水泥抹缝地面。牛床、清粪道、排尿沟合计宽为2.8~3m,牛床坡度为2°~3°,其中牛床宽1.7~1.8m,粪沟宽25~30cm,深10~15cm。单列式过道宽1.3~1.5m,双列式1.5~1.8m。每头成年母牛占槽长1.1m左右,槽底距地面高20~30cm。饲槽上口宽55~60cm,底宽35~40cm,槽深前沿(靠牛侧)45~50cm,后沿高60~65cm。为了档牛在牛颈之上可设一道横杆。在舍内最高处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 肉牛的养殖技术和方法第一步: 肉牛短期育肥中应避免的问题肉牛在育肥前要搞好免疫及预防注射,牛体每天要刷拭1~2次,保持牛体卫生,饲喂用具要清洗干净每天消毒2次(早晨1次,下午1次)。牛床、过道、墙壁要定期用火碱或石灰消毒,闲杂人员不准出入牛舍。 肉牛的养殖技术和方法第二步: 育肥前要进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用"虫克星",每10千克体重皮下0.2毫升,或口服剂量为千克体重0.1克;驱虫三日后,每头牛口服大黄去火健胃散350~400克健胃。饮足水,先粗后精,最后饮水。为减少能量消耗,肉牛养殖不放牧,不运动,舍饲拴系饲养,定时定量饲喂,定时饮水,冬季饮温水,水要干净、新鲜,每顿让牛吃饱,尤其是粗饲料,要铡细,饲草要干净。要选择春、秋、冬季育肥,因夏季天气炎热,蚊虻多,影响肉牛肥育效果。 肉牛的养殖技术和方法第三步: 要防止干草内的铁丝和其他金属碎片、针、钉等危险物误食入肉牛瘤胃内,刺穿肉牛的瘤胃壁而损伤心脏,造成瘤胃胃炎、心炎,甚至死亡。因此,在拆开草捆时要将整切铁丝拉掉专门存好,集中后取走,严禁往地上乱扔,以免混入饲草、饲料和肥料中而造成隐患。 肉牛饲喂干草等粗料,按每百千克体重饲喂1.5~2.5kg干物质为宜。干草的质量越好,肉牛采食干草量越大,精料用量越少。按整个日粮总干物质计算,干草和其他粗料与精料的比例以50:50最合理。 一要充分考察当地的饲草资源,一要考虑饲草来源。饲养肉牛之前。就近解决饲草问题。靠长途运输、高价购草饲养肉牛将得不偿

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若能拿出适当的耕地进行粮草间作、轮作 解决青饲料供应问题,对牛的育肥将更加有利。 二尤其是短期育肥时购买架子牛需要的资金更大,要考虑资金情况。肉牛生产所需资金较多。农户应根据资金情况来确定饲养规模 的大小。资金雄厚者,规模可大些;资金单薄者,宜小规模起步,滚 动发展 三要考虑技术条件。规模饲养肉牛投入资金较大,追求的利润高,不掌握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不使用科学的饲养技术, 就难以获得最佳效益。 四要考虑场地的环境与建设面积。肉牛饲养场地要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便于防疫,远离皮革厂、肉类加工厂、屠宰场等, 距交通干线1000米以上的地方。按每头牛所需面积与饲养规模计算 牛场建设面积。通栏育肥牛舍每头牛占2.3-4.6平方米,有隔栏的 牛舍每头牛占1.6-2.6平方米。建牛场要请专家设计指导,牛舍建 筑宜简单不宜“豪华”切忌建成“牛公馆” 五要考虑架子牛的来源。规模饲养肉牛应选杂交改良牛,杂交改良牛抗病力强、耐粗饲、增重快、肉质好、饲料报酬高,可选择饲 养西黄一代母牛(西门塔尔牛与南阳黄牛、晋南牛、鲁西牛等地方黄 牛的杂交后代)与夏洛来牛、利木赞牛、黑白花牛等种公牛杂交的后代,这样的杂交后代牛用于育肥增重快、效益高。 六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的盈利水平,要考虑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像所有饲养企业一样。现实生活中有过许多因管理不当 而场败圈空教训。因此,搞规模饲养应在自身管理水平允许的范围 内确定规模大小。可由小规模起步,总结出成熟的管理经验后,再 扩大饲养规模。 其饲喂程序为:犊牛期用厚普9300犊牛浓缩料,育肥期用9200 育肥牛浓缩料或9700牛羊浓缩饲料,拌料比例按公司提示操作,日 采食量按提重的1-1.5%,根据牛采食后肠道适应情况加减喂量,从 粪便是否正常可作出判断,如粪便稀溏适当减量,待正常后再加量,同时饮水中加电解多维,作到食槽中随时有料,饮水槽内不断水。

养猪场饲养管理制度

养猪场饲养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防疫制度,隔离制度,消毒制度等几个重要方面,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方法 猪场隔离制度 商品猪实行全进全出或实行分单元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每批猪出栏后,圈舍应空置2周以上,并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杀灭病原,防止连续感染和交叉感染。 谢绝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本场工作人员,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的人员、车辆,应进行严格的消毒。 饲养人员不得随意窜舍,不得相互使用其他圈舍的用具及设备。 生产区内禁养其他动物。严禁携带与养猪有关的动物,动物产品进入生产区,严禁从生猪有关的疫区购买种猪和草料。 坚持自繁自养,必须引进时应从非疫区,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猪场或繁育场引进经检疫合格的种猪。种猪引进后应在隔离舍隔离观察2周以上,健康者方可进入健康舍饲养。 患病猪应及时送隔离舍,进行隔离诊治或处理。 严禁场内兽医人员在场外兼职,严禁场外兽医进入生产区诊治疾病,确因需要必须从场外请进的兽医,进入生产区产应更换服装鞋帽,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猪场消毒制度 根据生产实际,制定消毒计划和程序,确定消毒用的药物及其使用浓度、方法,明确消毒工作的管理者和执行人,落实消毒工作责任。 做好日常消毒。定期对圈舍、道路、环境进行消毒;定期向消毒池内投放消毒剂,保持有效浓度,做好临产前产房、产栏及临产猪的消毒,同时要严格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 加强所在圈舍的强化消毒,包括对发病或死亡猪的消毒,在出现个别猪发生一般性疫病或突然死亡时,应立即对此处理。 加强终末消毒。全进全出制生产方式,在猪出栏后,应对全场或空舍的单元、饲养用具等进行全方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或在周围地区发生国家规定的 一、二类疫病流行初期,或在本场发生国家规定的 一、二类疫病流行平息后,解除封锁前均应对全场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严格消毒程序。一般应按下列程序进行:清扫、高压水冲洗、喷洒消毒剂、清洗、熏蒸消毒或干燥(或火焰)消毒、喷洒消毒剂,转入猪。 加强环境卫生整洁,消灭老鼠、割除杂草,填干水坑,防蚊、防蝇,消灭疫病传播媒介。猪场免疫及药物预防制度应根据当地动物疫病流行病学情况对生产的危害,可用疫苗的性能及来源等情况,制定切合农户实际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程序实施免疫预防,建立免疫档案。免疫程序应包括预防接种疫苗的种类,预防接种的次数,剂量、间隔的时间等。 对规定的强制免疫的病种,应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按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