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作假形式和案例

财务报表作假形式和案例
财务报表作假形式和案例

财务报表造假形式及案例

会计造假分为三步:第一步会计凭证造假,第二步会计账簿造假,第三步是财务报表造假。

财务报表造假的手段主要有:利用资产类账户隐瞒亏损虚增利润、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利用特殊时点的时间差调节利润、虚报亏损、根据行业平均比率指标直接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调整等手段。以下以财务报表会计科目为依据,结合相关造假步骤和手法进行分析。

一、表表不符

根据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单位对外提供的一些报表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如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应等于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表中的净利润应与利润表中净利润的金额保持一致。而在审计人员的审计中发现,单位表表不符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的。就如某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在对一企业年度报表审计中就发现这样的问题,该企业近年来未进行任何长、短期的投资,资产负债表中长、短期投资均为零,但在损益表中“投资收益”项目中却记了100万元,经检查企业投资收益账户,发现企业投资收益来源于一笔装修业务,企业为了逃避建安业营业税,而将装修收入列入

投资收益,造成表表不符。

二、虚报盈亏

一些单位为了达到一些不法目的,随意调整报表金额,人为地加大资产调整利润;或为了逃税,避免检查而加大成本费用,减小利润。报表本意是要向一些使用人提供最真实的会计信息,为使用者的决策行为提供一个真实的参考,但虚假的会计报表传递了虚假的会计信息,误导与欺骗了报表使用者,使他们作出错误的决策。

如一辉实业,1993年成立时,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均为1000万元,但至1997年,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陡然增至1个亿,后经查,这次“飞跃”纯属协力、兴蒙、国正三家会计师事务所为获取高额审计费而出具了虚假审计报告所为,短短几年,该企业就凭着假报表和假报告套取银行贷款达4000多万元,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有些单位把会计报表变成随意拉缩的弹簧,拉缩出许多为已所用的会计报表,有的单位对财政的报表是穷账,以骗取财政补贴等多种优惠政策,对银行的报表是富账,以显示其良好的资产状况,骗取银行贷款;对税务的报表是亏账,以偷逃各种税款;对主管部门的报表是盈账,以显示其经营业绩,骗取奖励与荣誉等,这样随意调节会计报表,最后所导致的结果是国家受损失,少数人中饱私囊。

三、表账不符

会计报表是根据会计账簿分析填列的,其数据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会计账簿所记录的数据,因此,表账必须相符。但在审计人员的审计过程中:发现表账不相符的情况却比比皆是。如某单位为了增大管理费用,直接在损益中多计管理费用10万元,在资产负债表中同时增大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金额,造成表账不符。

四、报表附注不真实

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补充,主要是对会计报表不能包括的容或者披露不详尽的容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包括对基本会计假设发生变化;会计报表各项目的增减变动(报表主要项目的进一步注释),以及或有某项或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不可调整事项的说明: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说明等。但有些单位却采用“暗渡仓”的手法,在会计核算中已改变了某些会计政策,但在报表附注中不作说明;或虽不影响报表金额,但对该单位的一些经营活动及前途有极大影响的事项不做说明,欺骗报表使用者。

如在检查某企业时,该企业年初和年中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完全不同,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此变更须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但该企业并来做出披露,用以掩盖其调低成本、虚增利润的不法企图。

又如某上市公司报表日后发生重大经济损失,该公司担心影响公司业绩,没有将此变化在附注中披露,而欺骗报表使用人。

五、编制合并报表时弄虚作假

根据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凡是能够为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资企业都属于其合并围,即所有的子公司都应当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围。根据此规定,合并会计报表的弄虚作假主要有合并报表编制围不当,将符合编制合并报表条件的未进行合并,不符合编制合并报表条件的而予以合并或不按规定正确合并,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抵销项目不完整,尤其是部债权债务不区分集团部和外部的往来,使得合并抵销时不能全部抵销;合并损益表也存在销和外销部分没有正确区分,使得部交易金额不能全部抵销,未实现部销售利润计算错误等现象。

如某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与下属子公司的部销售收入未做抵销,而只是简单地相加,则造成虚增销售,浮夸业绩,信息失真的严重后果;还有的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将下属已”关、停、并、转”的子公司也纳入合并围,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真正的参考价值。

造假原因:

(1)为了应对企业部考核

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通常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奖金、工资和职务提升的依据。如果本年度不能实现企业下达的各项指标,则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奖金就会减少,工作岗位也可能丢掉,所以,这种短期目标行为为财务报表造假提供了动机。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涉及企业厂长经理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到其提升、奖金福利等方面。因此,为了能在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会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

可见,基于业绩考核而进行的财务报表造假是最常见的动机。

(2)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

任何一个贷款者都不愿与经营不佳、面临倒闭的企业合作。这就为那些运营不好的企业进行报表造假提供了“温床”。企业为了获得外界的资助,就需要通过财务报表来欺骗舆论和外界。

(3)为了发行股票早日上市

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和后续发行(配股)两种情况。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不低于30%,无形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比重不高于20 010,并且连续三年赢利的企业才有条件申请上市。另外,股票价格的高低也与企业经营状况有很大关系。一来这样,准备上市的企业为了能够多募集资金,就必须“塑造”优良业绩的形象,其主要手段就是在设计股份制改革方案的时候,对财务报表进行造假。

还有一种情况是,上市企业希望能够后续发行,这首先需要符合配股条件,即企业最近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必须在10%以上。这样一来,10c70的配股就成了上市企业的“生命线”。

特别是已经有一两年达到要求的企业往往会伪造报表,以求顺利过关。

(4)为了逃避缴税和操纵股价

所得税的上缴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来进行计算的。

具体方法是,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企业所适用的所得税率。企业为了达到偷税、漏税、减少或者推迟纳税的目的,往往会对会计报表进行造假。另外,还有的企业通过伪造财务报表虚增利润“多交税”o这些企业的目的是为了造成一种假象,表明自己的“赢利能力”良好,同时也为了操纵股价。

(5)为了推卸企业和个人的责任

为了推卸企业和个人责任而造假的情况见表15 -1所述。

3.报表造假的具体手法

(1)利用潜亏挂账,实现利润“增值”

企业为了提升当期的经营业绩,按会计准则本应当期处理的费用,企业故意不遵守会计准则,将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投资损失、长期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重大或有负债及有关损失长时间挂在账上,将原本属于当期的费用记人上述有关账户中留待以后处理,从而使资产“保值”,利润“增值”。挂账的具体方式如图15 -3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这种挂账方式的损失是由于当期某种原因造成的,但企业若有意不在当期处理,使当期费用减少,则可以达到操纵利润目的。

(2)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差异,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选择余地,企业根据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原则进行选择。

经常变更会计政策,以达到人为操纵利润的目的。具体方法见表15 -2。

(3)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会计利润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消除资产泡沫。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款减值准备计提多少,采用哪种方法计提则是由企业预计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通过职业判断来确定。由于会计制度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现有规定的可选择空间较大,而目前公司治理结构与外部环境容易形成部人为控制局面,这就给企业留下较大的可操纵利润的空间。

(4)利用会计估计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操纵利润

由于企业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具有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在对经济交易与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对相关事物进行合理判断。这种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会计判断就是会计估计。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中,会计估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的企业利用会计估计操纵会计利润。操纵会计利润最常用的会计估计方法见表15 -3。

会计估计会受到资产质量、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由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和以往的经验来判断。会计估计方法与结果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会计信息。因此,企业的会计估计也应当保持一致而不得随意变更。

(5)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销围,调整利润总额利用虚假销售造假见表15 -4。

(6)利用关联方交易调整利润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化经营日趋明显。企业运用兼并、重组、控股等资本运营手段使得集团公司企业间关系日渐复杂,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大量存在。这些关联方交易操纵了企业利润,粉饰了财务报表,掩盖了企业真实的赢利能力和投资风险,欺骗报表使用者。

(7)用经常性收入操纵报表

用经常性收入操纵报表的手法见表15 -5。

第二节财务报表造假的甄别

1.报表造假的常见特征

虚假的会计信息的常有特征见表15 -6。

2.报表造假的甄别方法

甄别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造假现象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如图15 -4所示。

(1)分析性复核法

分析性复核法的具体容见表15 -7。

(2)虚拟资产剔除法

虚拟资产剔除法是指为了正确反映企业真实的资产规模和经济实力,在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金周转率等指标时,把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资产、递延税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加以剔除,然后再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把虚拟资产从资产总额中剔除,分析者就可以得到相对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为投资决策提供有

力的支持。一般来说,对于正常运行,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虚拟资产所占的比重小,剔除虚拟资产后对企业整体报表分析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而当采用虚拟资产剔除法分析得出的结论与没有剔除虚拟资产所分析的结论大相径庭时,说明企业极有可能采用虚拟资产挂账等手段来粉饰了财务报表。

(3)应收和应付款造假甄别法

识别利用应收和应付款调节利润的基本方法是分析应收账款的质量,特别应注意年末应收账款的变化情况。分析者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第一,大胆怀疑年底突发性产生的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的营业收入。第二,大胆剔除“高龄”应收账款。按我国会计制度规定,账龄为三年及以上的应收账款应作为坏账处理,故应将已达到上述标准但未列入坏账的应收账款作为不良资产加以剔除。

对报表中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也是识别企业是否存在粉饰报表、操纵利润的重要方法。该分析是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没有相应现金净流量作支撑的利润,质量不如有足够现金净流量作支撑的利润质量高。按会计基本原理,企业的现金净流量不应该长期低于其净利润,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结果会与按收付实现制核算的结果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并趋向于零。如果某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其净利润,那么就意味着该企业可能将本应作为费用处理的一些项目变为虚拟资产,而虚拟资产是不可能转化为现金的,即企业是通过增加虚拟资产来操纵利润的。出现这种情况,也应对利润进行调整。

(4)审计意见分析法

前面已经讲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包括四种类型。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直接反映了上市公司存在粉饰财务报表的可能性大小和严重程度,在阅读企业的财务报表时,要对审计报告及管理层对此所作的说明做特别关注,因为这些意见的报告往往暗示着这家企业是否存在严重的财务问题。通常情况下,当注册会计师发表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可信度比较高,一般不存在重大的错报漏报。当注册会计师发表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时,要特别

关注其说明段所反映的重要交易或事项,其因没有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而不被注册会计师认可,因而分析者应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产生质疑。

(5)状况证据分析法

状况证据分析法也称为环境分析法,是指分析企业的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以及这些环境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力和可能出现的种种后果,尤其是各种环境由于种种因素发生变化给企业带来何种影响,从而找出可能存在的影响财务报表真实性的环境证据,进而判断

其存在财务报表粉饰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状况证据分析法主要分析的因素见表15 -8。

(6)关联交易剔除法

关联交易剔除法是指分析者从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关联交易等容中,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从企业利润表中予以剔除,将从关联方所得的资产赠予事项产生的资本公积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进而分析某一特定企业的赢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判断这一企业的赢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关联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就应当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交易发生交易进行财务报表粉饰。

关联交易剔除法的延伸运用,是将企业的财务报表与其母公司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如果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利润总额(应剔除企业的利润总额)大大低于企业的利润总额,就可能意味着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包装注入”该企业。

(7)财务报表附注分析法

财务报表附注分析法主要是分析财务报表附注的主要容,以此来辨别财务报表信息的真伪。所分析的主要容如图15 -5所示。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识别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识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不少企业采取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蒙蔽广大投资者,骗取各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对社会及经济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财务报表舞弊的常用的手段,提出了一些识别财务报表舞弊方法。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手段;识别 财务报表舞弊主要是指公司管理层采用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手段操纵利润,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公司业绩或者盈利能力的判断、获得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它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一个毒瘤,其发生比较普遍,对社会有极大的危害。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危害 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及报表粉饰等行为所造成的危害是让人触目惊心的。早有18世纪南海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致使股份公司被禁100年之久,让英国经济陷入停顿;20世

纪二、三十年代盛行的公司舞弊财务报告风暴则导致纽约股市崩溃,使整个世界经济倒退几十年;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与这些国家的会计透明度和真实性不高 有关;美国安然公司使得为之辛勤工作几十年的员工百万元的养老金顷刻之间化为乌有,投资者估计损失约900亿美元,并导致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甚至整个资本市场信心的削弱、丧失;世界通信公司和施乐公司等知名大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不仅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导致美国证券市场遭受约5万亿美元市值的损失,并使整个世界资本市场都笼罩在了财务报告舞弊的浓重阴影之中。 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一直以来也没 有间断过,如上世纪末的“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三大虚假财务报告案件及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等案件;本世纪的郑百文、黎明股份、猴王股份、银广夏、科龙电器、银河科技、天津磁卡等舞弊事件等,使得广大中小股东以及投资机构、证券公司等大股东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信心,使证券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用基础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也受到挑战,极大地影响了证券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果如此持续下去将严重阻碍整个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为财,胡作非为。如何

财务报表作假形式及案例

财务报表造假形式及案例会计造假分为三步:第一步会计凭证造假,第二步会计账簿造假,第三步是财务报表造假。 财务报表造假的手段主要有:利用资产类账户隐瞒亏损虚增利润、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利用特殊时点的时间差调节利润、虚报亏损、根据行业平均比率指标直接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调整等手段。以下以财务报表会计科目为依据,结合相关造假步骤和手法进行分析。 一、表表不符 根据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单位对外提供的一些报表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如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应等于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表中的净利润应与利润表中净利润的金额保持一致。而在审计人员的审计中发现,单位表表不符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的。就如某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在对一企业年度报表审计中就发现这样的问题,该企业近年来未进行任何长、短期的投资,资产负债表中长、短期投资均为零,但在损益表中“投资收益”项目中却记了100 万元,经检查企业投资收益账户,发现企业投资收益来源于一笔装修业务,企业为了逃避建安业营业税,而将装修收入列入投资收益,造成表表不符。 二、虚报盈亏

一些单位为了达到一些不法目的,随意调整报表金额,人为地加大资产调整利润;或为了逃税,避免检查而加大成本费用,减小利润。报表本意是要向一些使用人提供最真实的会计信息,为使用者的决策行为提供一个真实的参考,但虚假的会计报表传递了虚假的会计信息,误导与欺骗了报表使用者,使他们作出错误的决策。 如深圳一辉实业有限公司,1993 年成立时,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均为1000万元,但至1997年,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陡然增至1 个亿,后经查,这次“飞跃”纯属深圳协力、兴蒙、国正三家会计师事务所为获取高额审计费而出具了虚假审计报告所为,短短几年,该企业就凭着假报表和假报告套取银行贷款达4000 多万元,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有些单位把会计报表变成随意拉缩的弹簧,拉缩出许多为已所用的会计报表,有的单位对财政的报表是穷账,以骗取财政补贴等多种优惠政策,对银行的报表是富账,以显示其良好的资产状况,骗取银行贷款;对税务的报表是亏账,以偷逃各种税款;对主管部门的报表是盈账,以显示其经营业绩,骗取奖励与荣誉等,这样随意调节会计 报表,最后所导致的结果是国家受损失,少数人中饱私囊。 三、表账不符

财务报表造假形式及案例

财务报表造假形式及案例 会计造假分为三步:第一步会计凭证造假,第二步会计账簿造假,第三步是财务报表造假。财务报表造假的手段主要有:利用资产类账户隐瞒亏损虚增利润、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利用特殊时点的时间差调节利润、虚报亏损、根据行业平均比率指标直接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调整等手段。以下以财务报表会计科目为依据,结合相关造假步骤和手法进行分析。 3.1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现金造假形式包括贪污现金和挪用 现金等;银行存款造假形式包括制造余额差错为以后贪污做准备、擅自提现、混用“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公款私存、出借支票、转账套现、涂改银行对账单、支票套物、出借账户等;其他货币资金造假形式包括账户设置不合理、未将需要退回的专户存款及时结清等。 案例:白条抵库,现金收支业务入账不及时 (1)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库存现金余额3,186.30元。2009年1月20日现金日记账余额2,496.30元。2009年1月21日查账人员对该企业库存现金进行盘点,结果如下: ①现金实有数1,882.02元。②在保险柜中发现下列收据已收、付款,但尚未入账。职工 李某10月10日预借差旅费600元,已经领导批准。职工刘某借据一张,金额420元,未经批准。有已收款但未记账凭证5张,金额2400元。③银行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为2400元。④1月1日至20日,现金收入7050元,现金支出7740元。 (2)1月20日现金日记账的余额2302.02=2496.30+405.72-600 1月20日现金实有数2302.02=1882.02+420(未经批准,属于白条,不能用于冲抵现金) 由此可见,在1月20日,除了白条抵库和应入账而未入账的现金收支外,现金账实是相符的。 (3)倒退至2008年12月31日现金应有数2992.02=2302.02+7740-7050 与2008年库存现金3186.30元,因此,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现金的数额是虚假的,正确的数额应该是2992.02元。经查是现金收支不及时入账所致,例如职工陈某10月10日预借差旅费600元,合规但出纳未及时入账,调账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陈某600 贷:库存现金600

龙宝参茸IPO造假案例分析2017

龙宝参茸IPO造假案例分析

目录 一、公司基本情况 (2) 二、公司发展历程及IPO过程 (2) (一)公司发展历程 (2) (二)公司IPO过程 (3) 三、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或粉饰的主要手法 (4) (一)从销售模式分析公司收入利润造假和应收账款粉饰 (4) (二)存货减值风险 (8) (三)供应商个体户较大,核查困难 (9) 四、财务粉饰及舞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9) (一)盈利质量分析 (9) (二)资产质量分析 (10) (三)现金流量分析 (14) 五、龙宝参茸最新进展及处理结果 (15) (一)最新进展 (15) (二)处理结果 (16)

一、公司基本情况 龙宝参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宝参茸”或“公司”)前身为龙宝参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25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000万元,法定代表人孙孝贤,注册地址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滨河西路219号。 公司主要从事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等滋补保健品类中药材饮片的加工与销售,以及野山参的种植。公司生产、经营的各类产品达2,000余种,主要产品有红参、白参,高丽参、野山参、冬虫夏草、鹿茸、哈士蟆油以及其他制成的中药饮片等。公司总部兴建了占地8万平米的龙宝健康产业园,建成面积达10,000多亩。 公司的股权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公司发展历程及IPO过程 (一)公司发展历程 公司前身龙宝有限系2002年,由孙孝贤等9名自然人股东以固定资产、存货、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实物资产经评估后,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设立前后,股本的形成及历史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二)公司IPO过程 早在2014年5月,龙宝参茸就曾出现在证监会公布的IPO预披露名单中,但首次申请无果。 2016年6月3日,证监会网站公布了最新IPO预披露名单,龙宝参茸再度

存货舞弊的案例

存货舞弊的案例 【篇一:存货舞弊的案例】 一、前言 在形形色色的利润操纵手法中,资产造假占据了主要地位。我国近年来影响较大的财务报表舞弊案绝大多数与资产项目的造假有关,上市公司琼民源、蓝田股份、东方锅炉、成都红光就是其中的典型。 造假的公司一般使用五种手段来非法提高资产价值和虚增盈利,即虚构收入,虚假的时间差异,隐瞒负债和费用,虚假披露以及资产计价舞弊。其中资产计价舞弊是资产造假的惯用手法。而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又导致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对其分析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中外上市公司中,涉及存货舞弊的案例为数众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麦克森&罗宾斯公司、斯温道色拉油公司、权益基金、zzzz百斯特公司,法尔莫公司以及中国的红光实业公司、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所策划的舞弊方案给带来了很大的审计风险。 下面就选择其中较为典型的美国法尔莫公司案予以介绍。 二、法尔莫公司案例 从孩提时代开始,米奇莫纳斯就喜欢几乎所有的运动,尤其是篮球。 但是因天资及身高所限,他没有机会到职业球队打球。然而,莫纳斯确实拥有一个所有顶级球员共有的特征,那就是他有一种无法抑国的基础。这个帝国后来发展到了拥有300家连锁店的规模。一时间,莫纳斯成为金融领域的风云人物,他的公司则在阳土敦市赢得了令人崇拜的地位。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导致这个精心设计的、至少引起5亿美元损失的财务舞弊事件浮出水面之时,莫纳斯和他的公司炮制虚假利润已达十年之久。这实在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当时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认为因公司以低于成本出售商品而招致了严重的损失,但是莫纳斯认为通过强力购买,公司完全可以发展得足够大以使得它能顺利地坚持它的销售方式。最终在莫纳斯的强大压力下,这

审计报告造假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从虚假的企业所得税入手 某会计师事务所[2010]第*号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A公司,成立于1999年,系民营企业,主营从事锯条、钢砂钢丸及其他钢制品生产。审计会计年度:2009年。审计报告类型:标准无保留意见。 (一)检查思路 经审阅审计报告及工作底稿,发现以下疑点: 1.审计收费异常。2009年底A公司资产总额5.07亿元,审计收费3.5万元,但同等规模的审计项目收费1万元左右。A 公司2009年底短期银行贷款 2.29亿元,该审计报告主要用于银行贷款需要。 2.审计底稿异常。一是审计底稿有修改痕迹。底稿记录银行保证金账户存款余额240万元,但该数字有明显修改痕迹,审计人员未取得银行对账单,也未对银行保证金账户发函询证。二是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数与审计底稿数不符。财务报表显示主营业务成本 3.18亿元,但审计底稿中审定数3.72亿元,底稿中除罗列成本发生总额外,未执行任何审计程序;财务报表显示固定资产8186.19万元,与审计底稿所附固定资产明细表原值7238.27万元不符,存在明显差别。 3.企业所得税异常。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企业所得税915.25万元,但审计底稿中A公司四个季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显示所得税合计数仅为63.94万元,在主营业务收入

不便的情况下,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和所得税分别增加了5675.42万元和851.31万元,增幅达1331.42%不符合企业实际核算方法: 差异差异率 项目经审计报表数企业所得税1-4 月合计数 主营业务收入41634.71 41634.71 0 0 利润总额6101.69 426.27 5675.42 1331.42% 所得税915.25 63.94 63.94 1331.42% 4.重要会计科目审计程序简单甚至未审计。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存货期末余额1.21亿元,占资产总额23.86%,审计底稿中仅取得了企业期末存货盘点表和几张记账凭证,未履行存货监盘审计程序,抽盘了两个品种存货,也只有数量,没有金额。此外,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期末资本公积4749.93万元、盈余公积2371.16万元、未分配利润1.75亿元,审计底稿中仅有未分配利润审定表,没有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审计底稿。 (二)违规事实 通过努力,检查组取得A公司会计资料。据财务人员介绍,为了获取银行贷款需要,A公司编制虚假财务报表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允以较高的审计费用,花钱购买审计报告。经检查,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数与企业实际账面数存在重大差异,虚减业务成本5462.72万元,虚增利润5463.17

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2016-11-24审计通 一、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傲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二、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一)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后,用

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财务报告造假案例

案例1:资产贱买贵卖,获取投资收益 母公司将优质资产以超低价卖给上市公司,如果上市公司再把这些资产按正常价格或高价卖出,则可获得高额价差带来的投资收益。如:2000年年报显示,陕长岭以每股1元的价格购买母公司持有的圣方科技1000万股,随后以8元/股的价格将这部分股份转让给了美鹰玻璃实业公司,获投资收益7000万元,占2000年利润总额13360万元的52.4%。又如世纪中天以人民币1950万元受让第一大股东持有的亚太东方通信网络有限公司40%的股权,然后以3000万美元价格转让,获投资收益21750万元,占2000年利润总额的80.1%。 不难发现,这些案例无一不具有两大特点:一、关联交易涉及的投资收益绝对金额较高; 二、这些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很大。这说明了什么呢?首先,企业利润表中高额的投资收益可能来源于关联交易,在公司财务状况不佳时,这种关联交易可以起到粉饰利润指标的作用,从而使广大投资者受到蒙蔽。其次,如果关联交易产生的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很大,说明公司的盈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方,这就存在了上市公司通过不等价交换来进行报表粉饰的可能性。因此,对2001年中报a股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率进行计算和排名,其前10位公司及其所涉及的关联交易如表2所示。由表中可以看出,在2001年中报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率前10位公司中,绝大多数发生了关联交易,且关联交易涉及金额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较大。尤其是排名前5位的公司中,就有4位关联交易涉及金额与利润总额的比例超过了100倍。说明这些高额的关联交易很可能是构成公司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投资者应当进一步根据会计报表附注所揭示的内容,特别关注关联交易发生的时间、目的及其定价策略等。必要时,可以运用关联交易剔除法,即: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从公司利润表中予以剔除,来分析上市公司自身获取利润能力的强弱,从而判断其利润来源是否稳定、未来的成长性是否可靠,并确定其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等。 案例1:资产贱买贵卖,获取投资收益 母公司将优质资产以超低价卖给上市公司,如果上市公司再把这些资产按正常价格或高价卖出,则可获得高额价差带来的投资收益。如:2000年年报显示,陕长岭以每股1元的价格购买母公司持有的圣方科技1000万股,随后以8元/股的价格将这部分股份转让给了美鹰玻璃实业公司,获投资收益7000万元,占2000年利润总额13360万元的52.4%。又如世纪中天以人民币1950万元受让第一大股东持有的亚太东方通信网络有限公司40%的股权,然后以3000万美元价格转让,获投资收益21750万元,占2000年利润总额的80.1%。 不难发现,这些案例无一不具有两大特点:一、关联交易涉及的投资收益绝对金额较高; 二、这些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很大。这说明了什么呢?首先,企业利润表中高额的投资收益可能来源于关联交易,在公司财务状况不佳时,这种关联交易可以起到粉饰利润指标

审计报告造假典型案例分析

审计报告造假典型案例 分析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案例一—从虚假的企业所得税入手 某会计师事务所[2010]第*号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A公司,成立于1999年,系民营企业,主营从事锯条、钢砂钢丸及其他钢制品生产。审计会计年度:2009年。审计报告类型:标准无保留意见。 (一)检查思路 经审阅审计报告及工作底稿,发现以下疑点: 1.审计收费异常。2009年底A公司资产总额5.07亿元,审计收费3.5万元,但同等规模的审计项目收费1万元左右。A公司2009年底短期银行贷款 2.29亿元,该审计报告主要用于银行贷款需要。 2.审计底稿异常。一是审计底稿有修改痕迹。底稿记录银行保证金账户存款余额240万元,但该数字有明显修改痕迹,审计人员未取得银行对账单,也未对银行保证金账户发函询证。二是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数与审计底稿数不符。财务报表显示主营业务成本 3.18亿元,但审计底稿中审定数3.72亿元,底稿中除罗列成本发生总额外,未执行任何审计程序;财务报表显示固定资产8186.19万元,与审计底稿所附固定资产明细表原值7238.27万元不符,存在明显差别。 3.企业所得税异常。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企业所得税915.25万元,但审计底稿中A公司四个季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显示所得税合计数仅为63.94万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不便的情况下,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和所得税分别增加了5675.42万元和851.31万元,增幅达1331.42%不符合企业实际核算方法:

4.重要会计科目审计程序简单甚至未审计。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存货期末余额1.21亿元,占资产总额23.86%,审计底稿中仅取得了企业期末存货盘点表和几张记账凭证,未履行存货监盘审计程序,抽盘了两个品种存货,也只有数量,没有金额。此外,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期末资本公积4749.93万元、盈余公积2371.16万元、未分配利润1.75亿元,审计底稿中仅有未分配利润审定表,没有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审计底稿。 (二)违规事实 通过努力,检查组取得A公司会计资料。据财务人员介绍,为了获取银行贷款需要,A公司编制虚假财务报表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允以较高的审计费用,花钱购买审计报告。经检查,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数与企业实际账面数存在重大差异,虚减业务成本5462.72万元,虚增利润5463.17万元,虚增所得税851.31万元,虚增资产1.75亿元,虚减负债6291.50万元。 检查人员从A公司获取同一会计年度的另一份审计报告,该审计报告是工商年检用的,审计收费仅0.6万元。 启示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分xi 【摘要】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公司这一群体规模不小。但是上市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财务造假行为大行其道便是其中之一。我国上市公司违规现象屡见报端,且违规的形式花样不断推陈出新,而这些违规行为绝大多数与财务造假有关。日益猖獗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已经超越了会计范畴而演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它严重扭曲了上市公司股票的价值,扰乱了正常的资本市场秩序,并且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极大地挫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因此,本文大致分析上市公司造假原因及手段,并运用实际案例帮助理解。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科龙电器公司影响及对策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成因复杂,巨大的利益驱动、低廉的造假成本、相关制度不完善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一)巨大的利益驱动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行为受到各种各样的利益驱动,这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内在动因。 1.申请上市﹑配股及避免股票被摘牌 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企业申请上市及配股都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及较为严厉的政策约束。一些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得不进行财务造假而获得上市资格及配股要求。更严重的是,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证监会将会暂停其股票交易并限期消除亏损,如果限期内未能消除,其股票将被摘牌,终止其在交易所的交易。出现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保留其上市主体资格宁愿账务处理上玩一些花样,也不愿意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被判处“死刑”。1997年2月,PT 红光主要负责人为了使公司股票能够上市,在明知已处于亏损边缘的情况下,决定调整账务,虚增、虚报利润,欺诈上市。上市半年后,公司居然出现近两亿的亏损。

最新经典案例精选 财务报表舞弊案例

最新经典案例精选财务报表舞弊案例 篇一:财务报表舞弊案例(694字) 1986年乌鲁木齐市新产品技术开发部和天山商贸公司先后成立,从事彩相冲扩、服装批发、食品加工、计算机销售等业务,这也是德隆的前身。1992年新疆德隆实业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800万元;并成立新疆德隆房地产公司,开始进入娱乐、餐饮和房地产投资领域。1994年新疆德隆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在新疆进行农牧业开发。1995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设立北美联络处,拓展国外业务。1996年受让新疆屯河法人股,组建新疆屯河集团。1997年受让沈阳合金法人股,进入家用户外维护设备、电动工具制造领域;受让湘火炬法人股,进入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1998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改制为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成立中国民族旅行有限公司,进入旅游业。1999年成立了北京喜洋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武体育交流有限责任公司,进入文体产业。2000年在上海浦东注册成立德隆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控股新疆德隆集团和新疆屯河集团;同年8月,更名为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同年10月,注册资本增至5亿元人民币。2001年成立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党委。2002年德隆大厦落成并投入使用。 可见,德隆的发展历程非常神速,然而在2004年4月14日,对于风光的德隆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德隆系旗下的“三驾马车”:湘火炬、

新疆屯河、合金投资第一次集体“跌停”。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德隆的信心丧失,也增加了市场流传的德隆资金链断裂的真实性。德隆王朝的瓦解在2004年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篇二:财务报表舞弊案例(836字) 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主要从事珠宝、玉器的加工和销售。1996年12月,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并于1998年、2001年两次配股,在股市募集资金共计7.17亿元。西安翠宝首饰集团公司一直是达尔曼第一大股东,翠宝集团名为集体企业,实际上完全由许宗林一手控制。 从公司报表数据看:1997—2003年间,达尔曼销售收入合计18亿元,净利润合计4.12亿元,资产总额比上市时增长5倍,达到22亿元,净资产增长4倍,达到12亿元。在2003年之前,公司各项财务数据呈现均衡增长。然而,2003年公司首次出现净利润亏损,主营业务收入由2002年的3.16亿元下降到2.14亿元,亏损达1.4亿元,每股收益为-0.49元;同时,公司的重大违规担保事项浮出水面,涉及人民币3.45亿元、美元133.5万元;还有重大质押事项,涉及人民币5.18亿元。 2004年5月10日,达尔曼被上交所实行特别处理,变更为“ST 达尔曼”,同时证监会对公司涉嫌虚假陈述行为立案调查。2004年9月,公司公告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锐减为13亿元,净资产-3.46亿元,仅半年时间亏损高达14亿元,不仅抵销了上市以来大部分业绩,而且濒临退市破产。此后,达尔曼股价一路狂

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四川长虹始创于1958年,其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然而从数年前开始,长虹就陆续爆出财务丑闻。2003年3月5日《深圳商报》披露了长虹在美国遭遇巨额诈骗的消息:长虹2002年出口彩电近400万台,其中有300多万台是由美国APEX公司代理出口的,这家公司拖欠了长虹的货款,使长虹彩电数亿美元可能无法追回。四川长虹立即给予否认,称“传长虹在美国遭巨额诈骗”纯属捏造,当时有人质疑长虹外销急剧增长和应收账款急剧增长的背后存在“提前确认收入”可能。2003年3月25日,四川长虹公布2002年报显示,长虹实现收入125.9亿元,实现净利1.76亿元,但经营性现金流为-29.7亿元,这是自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以来(1998年),长虹经营性现金流首次出现负数。长虹的这份年报披露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截止2002年底,长虹应收账款仍高达42.2亿元,其中APEX公司欠38.3亿元(4.6亿美元)。事实上,审计意见及会计报表附注都没有完全揭示APEX风险,长虹巨亏预告后,股价几度跌停,投资者损失惨重。 长虹2008年年报披露存在漏洞,披露的成本、费用存在差异约155亿元,长虹2008年可能存在同时虚增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上百亿元。律师提供的一份材料中指出,长虹2008年年报(合并)中披露的营业成本(2304652.63万元)、销售费用(298553.91万元)、管理费用(114800.62万元),计算得出三项合计为2718007.16万元,但通过年报披露的采购金额等信息分析计算,上述三项费用合计金额约为1166326.47万元,中间存在大约155亿元的差距。两位律师指出,这一是可能长虹2008年隐瞒约155亿元的利润,但可能性较小,另一种可能则是四川长虹2008年可能存在同时虚增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上百亿元。 2010年2月25日,媒体刊出《被指虚增销售收入50亿四川长虹10年财务迷踪》一文,所谓的长虹“财务门”事件由此开始闹得沸沸扬扬。长虹前员工范德均实名举报长虹公司虚报销售收入50亿,而在其之前,亦有多位专家对四川长虹财务报表真实性提出质疑。长虹公司财务管理方面主要有三个疑点: 1.存货方面:长虹的存货在1997年彩管大战的时候增加,这属于正常情况。1997年之后存货没有下降还有上升趋势,但是他们的存货跌价准备并没有随着存货量的上升而增加。 2.应收帐款方面:1998年彩管大战的时候,长虹的应收帐款正常增加,但是1998以后应收

利用存货调节资产负债表案例分析

利用存货调节资产负债表案例分析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资产。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它是企业收益形成的直接基础或来源。同时,存货作为资产负债表的一个重要项目,影响着一个企业的销售成本,从而进一步的影响企业获得的利润。因此,利用存货来调节资产负债表,便成为一些企业粉饰财务报表常用的手段,通过虚增资产或调节利润来粉饰财务状况。下面以美国道提斯食品公司为例,对此进行分析。 美国道提斯食品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普茨茅斯的上市公司。20 世纪70 年代末,威廉·那斯温特是该公司的销售员,这位年轻销售员以其努力工作及奉献精神,给他的上司留下深刻印象。不久,他被提拔为格雷温斯分部的总经理,并加薪近一倍。格雷温斯分部是一个贮货中心,专门负责批发冰冻食品给东海岸的零售商。 那斯温特很快发现,经营大规模批发比一般零售更复杂,而且工作压力更大。他升任后不久,该分部便因业绩不佳受到总部批评。之后,那斯温特又因未能实现目标利润而备受指责。事实上,他认为,这些目标利润的制定是很不切实际的。最后,他决定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此,他在上报总部的月度业绩报告中虚增存货,并通过提高月末存货余额来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从而虚增毛利。那斯温特虚增该部存货的方法相当简单。1980 年,他在该部年度实有存货报告书中,混入3 页虚假的存货项目登记表。另外,那斯温特还更改了很多存货项目的计算单位。例如,某产品应为15 盒,而他却在存货登记表上改为15 箱。 事隔多年,那斯温特声称他从未打算一直沿用上述做法。他认为这一招只是作为缓兵之计。他如是说:“我心里始终认为,我的部门总有一天能获得足够的利润以填补虚增的存货。”然而,事与愿违,格雷温斯分部的实际经营业绩一直不尽如人意。年复一年,那斯温特欲罢不能,被迫不断假造,通过增加越来越多的虚假存货金额,来达到目标利润。最后,他不得不向公司一位行政官员承认:几年来他一直在向公司总部提供虚假的存货报告,那斯温特当即被解雇。 不久,道提斯公司聘请普华会计师事务所来确定格雷温斯分部会计记录中的存货误差程度及其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普华会计师事务所调查显示,道提斯

财务报表作假形式及案例教案资料

财务报表作假形式及 案例

财务报表造假形式及案例 会计造假分为三步:第一步会计凭证造假,第二步会计账簿造假,第三步是财务报表造假。 财务报表造假的手段主要有:利用资产类账户隐瞒亏损虚增利润、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利用特殊时点的时间差调节利润、虚报亏损、根据行业平均比率指标直接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调整等手段。以下以财务报表会计科目为依据,结合相关造假步骤和手法进行分析。 一、表表不符 根据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单位对外提供的一些报表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如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应等于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表中的净利润应与利润表中净利润的金额保持一致。而在审计人员的审计中发现,单位表表不符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的。就如某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在对一企业年度报表审计中就发现这样的问题,该企业近年来未进行任何长、短期的投资,资产负债表中长、短期投资均为零,但在损益表中“投资收益”项目中却记了100万元,经检查企业投资收益账户,

发现企业投资收益来源于一笔装修业务,企业为了逃避建安业营业税,而将装修收入列入投资收益,造成表表不符。 二、虚报盈亏 一些单位为了达到一些不法目的,随意调整报表金额,人为地加大资产调整利润;或为了逃税,避免检查而加大成本费用,减小利润。报表本意是要向一些使用人提供最真实的会计信息,为使用者的决策行为提供一个真实的参考,但虚假的会计报表传递了虚假的会计信息,误导与欺骗了报表使用者,使他们作出错误的决策。 如深圳一辉实业有限公司,1993年成立时,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均为1000万元,但至1997年,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陡然增至1个亿,后经查,这次“飞跃”纯属深圳协力、兴蒙、国正三家会计师事务所为获取高额审计费而出具了虚假审计报告所为,短短几年,该企业就凭着假报表和假报告套取银行贷款达4000多万元,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有些单位把会计报表变成随意拉缩的弹簧,拉缩出许多为已所用的会计报表,有的单位对财政的报表是穷账,以骗取财政补贴等多种优惠政策,对银行的报表是富账,以显示其良好的资产状况,骗取银行贷款;对税务的报表是亏账,以偷逃各种税款;对主管部

财务报表作假形式及案例

财务报表作假形式及案例

财务报表造假形式及案例 会计造假分为三步:第一步会计凭证造假,第二步会计账簿造假,第三步是财务报表造假。 财务报表造假的手段主要有:利用资产类账户隐瞒亏损虚增利润、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利用特殊时点的时间差调节利润、虚报亏损、根据行业平均比率指标直接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调整等手段。以下以财务报表会计科目为依据,结合相关造假步骤和手法进行分析。 一、表表不符 根据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单位对外提供的一些报表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如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应等于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表中的净利润应与利润表中净利润的金额保持一致。而在审计人员的审计中发现,单位表表不符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的。就如某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在对一企业年度报表审计中就发现这样的问题,该企业近年来未进行任何长、短期的投资,资产负债表中长、短期投资均为零,但在损益表中“投资收益”项目中却记了100万元,经检查企业投资收益账户,发现企业投资收益来源于一笔装修业务,企业为了逃避建安业营业税,而将装修收入列入

价值。 造假原因: (1)为了应对企业内部考核 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通常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奖金、工资和职务提升的依据。如果本年度不能实现企业下达的各项指标,则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奖金就会减少,工作岗位也可能丢掉,所以,这种短期目标行为为财务报表造假提供了动机。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涉及企业厂长经理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到其提升、奖金福利等方面。因此,为了能在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会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 可见,基于业绩考核而进行的财务报表造假是最常见的动机。

年度财务报表造假方法

虚构收入 这是最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有几种做法,一是白条出库,作销售入账;二是对开发票,确认收入;三是虚开发票,确认收入。这些手法非常明显是违法的,但有些手法从形式上看是合法,但实质是非法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如上市公司利用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确认该子公司销售收入,再由另一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这种做法避免了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约束,确保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达到了操纵收入的目的。此外,一些还有利用阴阳合同虚构收入,如公开合同上注明货款是1亿,但秘密合同上约定实际货款为5000万元,另外5000万元虚挂,这样虚增了5000万元的收入,这在关联交易中非常普遍。 提前确认收入 这种情况如:一是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三是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四是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以美化业绩。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提前确认收入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房地产企业,往往将预收账款作销售收入,滥用完工百分比法等。以工程收入为例,按规定工程收入应按进度确认收入,多确认工程进度将导致多确认利润。 推迟确认收入 延后确认收入,也称递延收入,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盈利管理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时有发生。 转移费用 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有些费用根本就不入账,或由母公司承担。一些企业往往通过计提折旧、存货计价、待处理挂账等跨期摊配项目来调节利润。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将应列入成本或费用的项目挂列递延资产或待摊费用。应该反映在当期报表上的费用;挂在“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或“预提费用借方这几个跨期摊销账户中,以调节利润。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当上市公司经营不理想时,或者调低上市公司应交纳的费用标准,或者承担上市公司的相关费用,甚至将以前年度已交纳的费用退回,从而达到转移费用、增加利润的目的。 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 费用资本化主要是借款费用及研发费用,而递延费用则非常之多,如广告费、职工卖断身份款费等。例如将研究发展支出列为递延资产;或将一般性广告费、修缮维护费用或试车失败损失等递延。在新建工厂实际已投入运营时仍按未完工投入使用状态进行会计核算,根据现行会计政策,在完工投入使用前的新建工厂工人工资等各项费用、贷款利息均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非当期损益。通过此方法可调增利润。还有如费用不及时报账列支而虚挂往来,按正常程序,发生的加工费、差旅费等费用应由职工先借出,在支付并取得发票后再报账冲往来计费用。在年末若职工借款较大应关注是否存在该等情况。 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调控利润 《企业会计制度》,上市公司要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不健全的状况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较大的利润调节空间。由于资产减值会计内涵复杂性,决定了同样一项资产有不确定性的价值,因为资产减值实际上是掺杂企业管理当局主观估计的一种市场模拟价格,资产减值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管理当局利润操纵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此次新增的四项减值准备涉及到不动产及无形资产的估价,与旧四项准备相比,资产减值计量难度更大,甚至大大超过上市公司财务部门及审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除非寻求专业的不动产及无形资产评估师帮助外,否则根本无法得出恰当的资产减值标准,从而影响减值准备计提的正确性。这就更为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提供了空间。目前,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玩会计数字游戏,主要游戏规则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推迟或提前损失,典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