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题策略自测测试题目含答案

课堂问题策略自测测试题目含答案
课堂问题策略自测测试题目含答案

课堂问题策略自测

五单元测验返回

本次得分为:22.00/22.00, 本次测试的提交时间为:2018-10-07, 如果你认为本次测试成绩不理想,你可以选择再做一次。

1单选(2分)

以下哪位心理学家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性格、情绪与社会三方面()。

得分/总分

A.威克曼

B.奎伊2.00/2.00

C.比尔·罗杰斯

D.林格伦

2单选(2分)

以下哪项属于积极的师生关系类型()。

得分/总分

A.家长型

B.放任型

C.和谐型2.00/2.00

D.专制型

3单选(2分)

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的终极目标是()。

得分/总分

A.证明学生是错误的

B.维持课堂秩序

C.把学生管住

D.促进学生学习2.00/2.00

4单选(2分)

课堂问题行为依据其出现的频率和影响后果的不同,可分为常见课堂问题行为和()。得分/总分

A.内隐课堂问题行为

B.特殊课堂问题行为2.00/2.00

C.典型课堂问题行为

D.外显课堂问题行为

5多选(3分)

以下哪些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帮助()。

得分/总分

A.学生玩自己的小东西1.00/3.00

B.学生注意力不集中1.00/3.00

C.学生不做练习1.00/3.00

D.学生转身与后面同学发生肢体冲突

6多选(3分)

运用课堂规则预防课堂问题行为包括()三个阶段。

得分/总分

A.规则实施融合1.00/3.00

B.处罚

C.稳固和保持1.00/3.00

D.及时制定1.00/3.00

7判断(2分)

课堂问题行为一定会产生消极影响。(v )

8判断(2分)

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而非为了管理学生而管理。(v)

高效课堂达标测试题1

高效课堂达标测试题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30分) 一、填空题:(25分) 1、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______________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____________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_________和形成有效的___________,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____________;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_______________ 技能,形成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_______________;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______________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_________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_________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_________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_________能力的保证。 4、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 _______________,说和写是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_______________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___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__。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5、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五方面的内容。 6、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7、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二、简答题:(5分)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六大基本理念是什么? 第二部分专业知识(50分) Ⅰ. 单项选择。(15分) ( ) 1.—Let’s go to see the show.—I _____ it. It’s very interesting. A. have seen B. see C. am seeing D. had seen ( ) 2. —It’s very hot, but quite wet today.—_____. A. So it is B. It is so C. So is it D. So it does ( ) 3. A tsunami(海啸) _____ in some southern Asian countries in December, 2004. _____ homeless people had to stay in the open air. A. has happened; Thousands of B. happened; Thousands of C. has happened; About twelve thousand of D. happened; Twelve thousands ( ) 4.—Did you have anyone _____ the trees? —Yes, I had the trees _____. A. to water; water B. to be watered; watered C. water; to be watered D. water; watered ( ) 5. As you see, the number of cars on the roads _____ these days. A. keeps rising B. keep rising C. keep to rise D. keeps to rise

2014年急腹症病人的护理考试试题

急腹症病人的护理考试试题 一、B型题(子母单选)(共12小题,共12.0分) 第1题 A.新生儿B.2岁以内小儿C.3岁以上儿童D.青壮年 E.老年人 绞窄性腹外疝及小肠扭转所致的肠梗阻多见于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肠道畸形所致的肠梗阻多见于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A.肠套叠B.小肠扭转C.肠系膜血管栓塞D.粘连性肠梗阻E.乙状结肠扭转 有肠息肉病史的小儿发生剧烈腹痛应考虑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60岁,最近有排便习惯改变,突发下腹部剧痛应考虑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A.麻痹性肠梗阻B.绞窄性肠梗阻C.血运性肠梗阻D.单纯性肠梗阻E.蛔虫性肠梗阻 腹部可有疼痛性包块伴休克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腹部扪及条索状团块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7题 A.粘连性肠梗阻B.蛔虫性肠梗阻 C.肠套叠D.乙状结肠扭转 E.肠系膜血管栓塞 男性,70岁,经常便秘及腹部绞痛,腹胀明显,无呕吐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8题 男性,10岁,驱蛔治疗后有便蛔虫史,突起脐周阵发性腹痛和呕吐,腹部可扪及可以变形的团块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9题 A.紧急手术,引流腹腔B.胆囊造影术 C.肝叶切除术D.紧急手术解除梗阻,减压并引流胆道E.胆总管—空肠吻合术 胆囊穿孔的治疗应是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10题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治疗应是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11题 A.常见于高脂肪餐后B.起病急骤,病情迅速恶化 C.高热,全腹压痛肌紧张D.腹部绞痛,伴有血尿 E.剑下疼痛伴有恶心呕吐 急性胆囊炎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12题 泌尿系结石

高效课堂十大模式

高效课堂十大模式 一、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法则 昌乐二中模式,是一个高效课堂教学概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简称“271课堂法则”。 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法则”的一切核心是课堂教学。 “271法则”的最大特点:“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 “271法则”的价值趋向:促进教师工作的转变,变备教材、教法为备学生、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轻起来。 “271法则”三大模块:预习、互动、测评。 ●课前准备紧锣密鼓 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各班老师就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为8—10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 任课老师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预习提纲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老师根据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方式提供预习提纲。此外,根据内容的难易,老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体课预习等方法进行预习提纲的学习。与此同时,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课前周密认真的预习准备为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课堂互动热火朝天 该课堂模式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调动各小组充分发言的同时,又要保证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高效课堂数学答案

高效课堂数学答案 高效课堂数学答案 高效课堂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8分) 1.三峡水库总库容39300000000立方米,把这个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 2.79的分数单位是(),再增加()个这样的单位正好是最小的质数。 3.在72.5%,79,0.7255,0.725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4.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 5.3÷()=9:()==0.375=()%(每空0.5分) 6.饮料厂从一批产品中抽查了40瓶饮料,其中8瓶不合格,合格率是()。 7.0.3公顷=()米21800厘米3=()分米3 2.16米=()厘米3060克=()千克 8.第30届奥运会于2012年在英国伦敦举办,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有()天。 9.汽车4小时行360千米,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值是()。 10.在比例尺是1∶15000000的地图上,图上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11.一枝钢笔的单价是a元,买6枝这样的钢笔需要()元。

12.有一张长48厘米,宽36厘米的长方形纸,如果要裁成若干 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无剩余,裁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厘米。 13.学校有8名教师进行象棋比赛,如果每2名教师之间都进行 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场。 14.如右图,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平方米, 那么圆的面积是()平方米。 15.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36厘米2,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立 方厘米。 1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 是1.2米,圆锥的高是()米。 17.找出规律,填一填。 △□○☆△□○☆△□○☆△□○☆……第33个图形是()。 18.右图为学校、书店和医院的平面图。 在图上,学校的位置是(7,1),医院 的位置是(,)。以学校为观 测点,书店的位置是???(偏)(°)的方向上。 19.在一个盒子里装了5个白球和5个黑球,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1分)。 二、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6分) 1.任意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甲数比乙数多15,乙数就比甲数少15。() 4.一种商品降价30%销售,就是打3折销售。() 5.5÷(57+59)=5÷57+5÷59=16()

微课_让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

第4卷第30期2015年12月教育观察 SurveyofEducation Vol.4No.30Dec.2015 一 微课?让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 以?湖心亭看雪?教学为例 王永著 (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福建长乐?350200) [摘一要]让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微课以其视频化二碎片化二简洁 化二即时反馈二交互性等特点?成为语文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又一有力手段?在引导学生预习?整合课堂教学环节?实现知识巩固与拓展等方面?微课发挥了改善阅读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学?阅读教学?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3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文章编号]2095-3712(2015)30-0091-02一一让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现高效教学这一目标?一些新技术二新手段不断被尝试二被应用?微课?在微博二微信等社交软件迅速蹿红互联网之后?在教育领域掀起转变学习方式的热潮?备受关注?许多学校二教师热情参与微课设计制作?优质的微课资源大量出现?成为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又一有力手段? 微课?是一种基于学科课程的核心内容(重点或难点)设计而成的?注重即时反馈的微型化在线视频课件?它具有诸多传统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特点?如视频化二碎片化二简洁化二即时反馈二交互性等?促使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基于此?笔者尝试着在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引入一些微课?改善阅读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一些效果?现在?就以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湖心亭看雪?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利用微课?实现语文阅读教学高效益? 一二利用微课引导学生预习 ?礼记 中庸?中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习?为学生学习语文新知识奠定了基础?是学习的第一环节?也是降低课堂学习难度?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语文课文预习是最容易被学生轻视的环节??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预习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通读课文?包括原文二注释二课文前的提示二课后的思考练习?梳理字句?初步翻译?标出难点?思考文章内容?记录心得体会?记录疑问等?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针对文言文的预习只是标注生字词的读音?读一两遍原文?仅此而已?至于翻译二思考二记录疑难皆被忽 略?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反正教师在课堂上会分析?到时注意听就行?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就发生变化?课堂教学又有可能形成教师 满堂灌 ?学生 被动学 的不良局面?效益低下可想而知?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注意力差?兴趣容易转移?学习肤浅?满足于一知半解?二是厌倦情绪浓?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三是没有掌握文言文预习的方法?四是缺少必要的学习压力等?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针对?湖心亭看雪?的预习制作了一个微课?微课的内容包括课文学习的目标二重点和难点二朗读视频二重点字句解释翻译等?关键是展现文言文预习的过程与方法?从学生反馈的情况看?这节预习微课首先解决了他们缺少直观方法指导的窘境?让他们懂得了文言文预习的过程与方法?为日后文言文预习打下了基础?其次?不超过10分钟的教学视频?短小精悍?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更易于注意力的集中?效率很高?再次?微课视频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主动性?最后?学习进度自由掌控?可快可慢?可重复?实现了一对一的学习方式?知识点也容易掌握等?学生愿意预习?也认真预习了? 当然?学生没有掌握预习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制作预习微课?如果学生已经掌握预习方法?教师还可以将课文重点和难点部分单独制作成微课?使课堂教学内容前移?让学生在预习时提前学习?思考设疑?然后带着问题回到课堂学习环节?寻找答案? 二二利用微课整合课堂教学环节 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包括 言 与 文 的内容? 1 9[作者简介]王永著(1977 )?男?本科?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DOI :10.16070/https://www.360docs.net/doc/fd13083898.html,45-1388/g4zx.2015.30.043 网络出版时间:2016-01-06 14:49:42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fd13083898.html,/kcms/detail/45.1388.G4.20160106.1449.086.html

(完整版)普外科实习学生出科考试试题

普外科实习学生出科考试试题 A1型题 1. 诊断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依据()。 A.呼吸浅而慢,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 B.呼吸慢、心率慢、血压高,神志不清 C.呼吸深而快,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上升 D.呼吸深而快,有酮味,血浆碳酸氢根值下降 E.呼吸困难,血浆碳酸氢根值上升 『正确答案』D 2. 代谢性酸中毒可引起血钾升高,但在纠正酸中毒后需及时补钾,理由是()。 A.钾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部分从尿中排除 B.酸中毒纠正后,细胞内、外H+-K+交换停止,而尿排钾仍在继续 C.钾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钾从尿中排出,细胞外钾被稀释 D.酸中毒时体内总钾实际上并不增高,而是减少 E.为了防止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正确答案』C 3. 女性,36岁,腹痛伴贫乏呕吐2天。脉搏120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90/60mmHg,呼吸深,似可闻及烂苹果味,应行哪项检查()。 A.血清钙检查 B.血清钾检查 C.血气分析 D.血清钠测定 E.血CO2CP测定 『正确答案』C 4. 术中输血15ml后,突然咳嗽,面色潮红,腹泻,神志不清,怀疑发生过敏反应,应采取 A.四肢轮流扎止血带 B.立即停止输血半坐位吸氧 C.立即减慢输血速度并肌注异丙嗪 D.停止输血并口服阿斯匹林 E.立即中止输血并保持静脉输液通常加抗过敏药物 『正确答案』E 5. 失血超过多少时应及时输血 A.500-800ml B.500ml C.低于400ml D.1000ml E.1500ml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容量的20%。 6. 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

A.循环超负荷 B.细菌污染反应 C.传染病传播 D.溶血反应 E.过敏反应 『正确答案』D 7. 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A.过敏反应 B.发热反应 C.细菌污染反应 D.溶血反应 E.疾病传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审题要细心、冷静! 输血反应最常见的是:发热反应;但最严重的是溶血反应。 8. 各类型休克共同的特点为 A.血压下降 B.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C.皮肤苍白 D.四肢湿冷 E.烦躁不安 『正确答案』B 9. 补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根本措施,应首选 A.全血 B.血浆 C.等渗盐水、平衡盐溶液 D.右旋糖酐 E.10%葡萄糖溶液 『正确答案』C 10. 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是()。 A.阑尾炎 B.慢性胆囊炎 C.开放性骨折 D.皮肤裂伤后半小时 E.甲状腺腺瘤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需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涉及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的手术;胃肠道手术;操作时间长、创伤大的大手术;开放性创伤,创面已有污染或有广泛软组织损伤,创伤至实施清创的间隔时间较长或难以彻底清创者;癌肿手术;涉及大血管手术;需要植入人工制品的手术;脏器移植手术。 11. 手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

高效课堂的四个要素

高效课堂的四个要素(转载) 怎样才算高效?课后自我四问便知。此四问也可用来评价他课。此四问乃指:明确目标;提高效率;注重方法;课堂效果! 问题一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 这是明确目标的问题。备课首先要准确把握课标。但依据课标确定目标并非照搬,而应根据学情灵活变通,依据内容和学情确定目标。 课标是最低标准、基本门槛,可适当提高。上海格致中学就提出“国标校本化”要求结合校实际把课标具体化,变成校标班标师标,这样才能把课标落到实处。 不仅要清楚让学生获得什么,还要明确获得多少,学到什么程度,这样教学才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英语单词就不能笼统地说要学会本课10个单词。何为“学会”?须知,课标对单词还有“四会”、“三会”之分,必须明确告知,另外,课中还要达标检测。 问题二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 这是课堂教学效率问题。向课堂要效率,每节课的目标都应当堂完成。这节课的任务还需课后几小时作业才能完成,就不是当堂达标,而是加重了课外负担。目前,在课效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 这是课教水平、效率最高的方式。北京22中孙维刚就是这种方式,中学六年大循环从不布置课外作业,所有问题都是在课内解决。 也许有人说特师水平高,一般难做到。现在,高青部分农村初中在尝试“课前零预习,课后零作业”:课前没预习任务、课后没书面作业、学生没有传统意义的作业本,做到了把时间、能力、健康“三还给学生”。高青县花沟初中就明确要求: ①不准布置任何形式的课下书面作业,不准课下发成套的书面试题,课上完不成作业不准留在课下,更不准留 隐性作业; ②推行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制度。做到“定目标、快节奏、大容量、讲练结合、当堂达标”。突出体现“学一点、记 一点、会一点、知识当堂消化”原则; ③自习课提倡“自助餐”式学习。学生选择要补学科目,或预习新课,或复习旧知,或练习提高,都由学生自定, 不受教师干涉。 这样,教师提高了课效,课业负担明显减轻,而教学质量却大幅攀升。为增加课间休息时间,还把课减为40分钟,课间延为15分钟,每天课时数不变,真正体现了“把健康还给学生”。 需要强调,课前零预习,课后零作业,必须以课堂高效做保证。高青县几所初中主要抓课教效率,对于双基做到了当堂教当堂会,当堂作当堂改,不留尾巴。当然,课前无预习任务不等于不许预习,只是不硬留,不检查;课后不留作业不等于课后不学习,而是不留与课本直接关联的书面作业。如自习课,学生可自由选择预习或复习内容,老师不能给学生硬性规定书面作业。这样,学校就可以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时政播报、影视教育、书法绘画、自由阅读等。 2.课前有预习,课后无作业 课前发预习学案,要求必须完成书面预习作业,上课先检查预习情况,只点拨不会的。课堂完成必要练习题,课后不再布置巩固性作业,但要布置下节课预习作业。实际上,每节课后仍有作业,只是把巩固性作业变成预习作业。有人说预习不是作业,预习有多种形式,如果自由看书,没有书面硬性规定,就不是作业;如果发学案练习并让学生必须完成还要检查,就是作业。如果每门课都布置大量课前预习作业,学生负担自然就会加重。 3. 课前有预习,课后有作业 目前,大都课前有预习学案,课后有巩固作业,可以说一堂课前后夹击,学生没有轻松时间。甚至有学校搞循环式教学,不分课上课下,课堂无边界,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学生负担就会大大加重,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基本没有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 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同样上一节课,有的提前让学生用了3-4课时预习,并与学生进行反复演练,第二天上课

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习题

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填空题 1、胆囊炎、胆石症可出现或部位的放射痛。 2、急性胰腺炎的上腹部痛同时可伴或部位的疼痛。 二、选择题 [A型题] 1、男性,42岁,突发性中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3小时,并向右肩背部放射,频繁呕吐,吐出胃液及少量胆汁。查体:腹软,肠鸣音活跃。心电图示:房颤,白细胞:17×109/L。最应做何检查以助于诊断。 A.血常规 B.尿常规 C.B超 D.诊断性腹腔穿刺 E.立卧位腹部X线平片 2、男性,10岁,突发性中上腹疼痛1小时,伴呕吐。查体:腹软,中上腹有轻度深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拟诊为。 A.胆石症 B.胃溃疡穿孔 C.急性胃肠炎 D.胆道蛔虫症 E.急性肠梗阻 3、男性,66岁,中上腹疼痛6小时,伴畏寒、高热2小时,以往曾行胆囊切除术。查体:T:39、6℃,腹软,剑突下及右上腹均有压痛,有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肝区叩击痛阳性,白细胞:13、9×109/L中性粒89%,拟诊为。 A.急性消化道溃疡穿孔 B.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C.急性绞窄性肠梗阴 D.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E.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4、女性,55岁,右上腹隐痛半年,加重3在,既往有慢性腹泻史。查体:39、6℃,肝肿大,触痛明显。白细胞:19×109/L,中性粒90%。核素肝扫描示肝右叶有—58mm×66mm大小占位性病变。拟诊为。 A.原发性肝癌 B.慢性胆囊炎结石急性发作 C.细菌性肝脓肿 D.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E.急性胆管炎,伴肝内脓肿形成 5、男性,55岁,上腹部痛4天,加重2小时,伴恶心、呕吐、发热。曾有“溃疡病病史”。查体:T38、6℃,腥软,剑突下及右上腹均有压痛,有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肝区叩击痛阳性,白细胞:13、9×109/L中性粒89%,拟诊为。 A.急性腹膜炎 B.急性消化道溃疡性穿孔 C.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 D.急性胆管炎 E.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6、女性,35岁,腹痛5小时来诊,经检查诊断为外科急腹症,下列那项决定是正确的。 A.粘连性肠梗阻不需要手术治疗

高效课堂测试题集锦.doc

“高效课堂”理论学习测试题一 一、填空: 1、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指的是:教育、教师、学生、教室。 2、高效课堂的“三高”指: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三动”指身动、心动、神动。“一个中心”是一切以学生为 中心。 3、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4、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指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5、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在时间划分上是: 10+30+5 ,在环节划分上是:预习、展示、测评,“六大模块”指: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6、课堂上学生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0 分钟,高效课堂倡导的合作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以独学、对学、 群学形式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 7、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高效课堂所倡导的好课是指:让学生学会的课叫好课。 9、高效课堂主张三种学习方式:独学、对学、群学。 10、高效课堂的评价方式:从“解决问题”入手,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叫 好课,能让学生学会的教师叫好教师。 11、用艺术家的眼光看,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合演着一幕戏剧。这“戏剧”中潜含着三条线索(简称:“三线”)教学线、知识线、情智线。 12、学习高效的六会习惯是:_ 。 13、高效课堂的“命门” :是前提,定成败,是课堂,出效益,生能力。 14、导学案主要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它是学生学习的,更是的源头,要呈现出“四化”即,导学案的核心是“三学” ,即。 15、高效课堂的模式重在流程操作,一般分为三个环节。 二、判断对错9 分 1、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包含在“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中,在传统的教学中,其罪魁患首是教师“目 中无人”,讲得太多,舍本追未,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们发挥出来,硬是抱着学生参加赛跑。() 2、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体现在高效课堂上,就是要求每位执教者,在策划教案时,要制定出三种目标, 要做到统筹兼顾,缺一不可。() 3、素质教育从来不以牺牲升学率为代价,当然,也不以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标,因此,把升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 项指标考核是可行的,但仅以升学采取“一票否决”无疑是欠妥的。好的教育从不会为升学而改变,亦不会 在考试中败下阵来,学生的应试能力也包涵在素质教育之中。()12.会预习、会听课、会复习、会作业、 会总结、会记忆 13.开放、关键、产品、模式、流程 14.会学和能学、方向盘、学习能力、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15.预习、展示、测评 二、判断√、×、√ 三、简答: 30 分 1、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有那些方面? A 、师生关系:传统课堂是“地心说” ,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 转。 B 、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 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哑巴能成为好教师吗?当然可以,只要哑巴能让学生学会,岂不是好教师吗?

医学影像学-急腹症课堂测试题(A卷)答案

医学影像学-急腹症课堂测试题(A卷)姓名班级成绩 单选题(每题1分,总分10分) 1.急腹症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是(A )。 A.腹部平片 B.B超 C.CT D.MRI E.钡餐 2.下列急腹症的平片影像,错误的是(D) A.消化管内“气液平” B.隔下游离气体 C.肠壁间距增宽D.肝顶部或胃底部与膈肌之间显示结肠袋影 E.空、回肠换位症3.关于肠梗阻的X线表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 B) A.肠腔扩张积气 B.腹腔内游离气体 C.肠腔内积液 D.肠腔内可见多个液平面 E.胃、结肠内气体少或消失 4.立位腹部平片诊断消化道穿孔的依据是:(E) A、腹腔内有阶梯状液平 B、结肠内有液体影 C、胃泡内气体影小 D、膈肌抬高 E、膈下见到新月形游离的气体透光影 5.脾局限性包膜下积血的CT表现中,哪项不正确:( B) A.呈新月形或半月形病变,位于脾缘处 B.呈圆形或椭圆形病变,位于脾内 C.相邻脾实质受压变平或呈内凹状 D.新鲜血液的CT值略高或相近于脾的密度 E.对比增强扫描脾实质强化而血肿不强化

6.绞窄性小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有:( E) A.扭转 B.内疝 C.套叠 D.粘连 E.以上都是 7.消化道穿孔最常见病因为:(B) A.消化道肿瘤 B.消化道溃疡 C.消化道结核 D.消化道寄生虫 E.消化道憩室 8.关于绞窄性肠梗阻的X线及CT表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B ) A.肠腔扩张积气,肠壁增厚、黏膜皱襞增粗 B.腹腔内游离气体 C.肠内积液、液面较高 D.X平片上出现:“假肿瘤”征、“咖啡豆”征或空-回肠转换征 E.CT表现:肠壁增厚,肠壁密度增高,肠系膜增粗、模糊、聚集呈缆绳征9.在急腹症中,腹部CT平扫优于x线平片检查,下面哪项不正确:( E) A.能发现腹腔少量游离气体 B.能早期发现腹腔积液并能大致了解其性质C.能早期发现实质性脏器大小及空腔脏器管腔大小改变 D.直接显示腹腔内肿块结构,有无钙化、坏死液化等 E.CT平扫均能明确诊断,可代替x线平片检查 10.腹部X线平片,下列那种疾病于隔下可见到游离气体:(E) A.肾癌 B.腹腔感染 C.胃癌 D.肝硬化 E.消化道溃疡穿孔

湖心亭看雪 微课教学设计

29 湖心亭看雪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了三峡的水,观过钱塘江的潮。今天,我们大家一起随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阅读课文下注释①了解张岱 三、整体把握 1、学生听读课文,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3、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4、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思考: ⑴、叙事是本文的线索,那么它记叙的是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分别是什么? ⑵、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⑶、舟子用“痴”字来形容作者,如何理解这个“痴”字?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⑴、事件——到湖心亭看雪,巧遇金陵二客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金陵二客,舟子,小童 第一段:总写看雪的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 第二段:亭中与人共饮 ⑵、本文的语言特点:自然,简练 表现手法:白描 白描:一种描写的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简练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找出文中白描的句子。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齐读):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 ②、“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齐读):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一点”、“一痕”、“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 总结:这两句把旷远莽苍与微弱渺小对比,渲染了孤独茫然的一种人生情绪。

⑶、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题,表现他特有的感受,展示他寄情山水、淡漠孤独的个性。(试着评价此个性,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指导。)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短文,作者运用了白描、夸张、对比等手法来写景,并通过环境和景物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运用这些方法。 五、作业 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一个人或者事物。字数200字左右。 六、板书 湖心亭看雪 张岱 事件——到湖心亭看雪,巧遇金陵二客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金陵二客,舟子,小童 第一段:总写看雪的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 第二段:亭中与人共饮 本文的语言特点:自然,简练 表现手法:白描

急腹症知识测试题

急腹症知识测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单纯空腔器官梗阻的腹痛特点() A、持续性腹痛 B、阵发性腹痛 C、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 D、持续性痛伴腹泻 E、阵发性痛伴发热 2、哪项不是炎症性急腹症的特点() A、腹痛由轻转重 B、持续性腹痛 C、病变部位有固定压痛 D、腹膜刺激征局限于病变局部 E、腹膜炎范围不随病变加重而扩展 3、对未明确诊断的急腹症病人,下列哪项处置是错误的() A、严密观察 B、禁用吗啡、杜冷丁等止痛剂 C、禁用泻药和灌肠 D、流食 E、抗炎治疗 4、诊断性腹腔穿刺不应用于() A、小儿及老年人 B、精神状态不正常者 C、昏迷病人 D、诊断已明确的病人 E、诊断不明确的病人 5、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穿孔引起的急腹症早期症状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腹肌紧张 B.呕吐 C.早期出现休克症状 D.发热 E.肠鸣音消失 6、女性,30岁,农民,2小时前劳动中无诱因突然上腹刀割样疼痛,迅速波及全腹,不敢直腰,肝浊音界消失,舟状腹,有腹膜刺激征,应诊断为() A、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B、宫外孕破裂 C、溃疡病穿孔 D、绞窄性肠梗阻 E、急性出血性胰腺

炎 7、女性,30岁,乘车后突然发生右下腹痛,伴恶心,近年来有同样发作史。查:腹软,右下腹有深压痛,血常规:白细胞9.0×10的9次方/L.尿镜检:红细胞(++),白细胞0~6/HP个,应诊为() A、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B、右侧输尿管结石 C、右侧输卵管炎 D、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 E、麦克尔憩室炎 8、男性,35岁,右下腹痛2周,伴有发热,右下腹扪及5cm×4cm肿块,压痛明显,查白细胞6.0×10的9次方/L,中性85%,截石位直肠指诊:右前方有触痛,应考虑其诊断为() A、盆腔脓肿 B、局限性肠炎 C、恶性淋巴瘤 D、回盲部结核 E、阑尾周围脓肿 9、患者,男,56岁,既往多年风湿性心脏病史,今晨饭后突然出现腹部绞痛,伴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3小时入院,查:急性病容,血压110/80mmHg,全腹轻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6次/分,无气过水声。血常规WBC为9.0×10的9次方/L,分叶60%.该患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法() A、抗炎治疗 B、镇痛解痉 C、观察疗法 D、短期(2小时)观察,如不缓解剖腹探查 E、立即剖腹探查 10、男性患儿3岁,上腹部汽车撞伤2小时入院,腹腔诊断性穿刺(-)。诊断为腹壁挫伤。伤后8小时腹部逐渐饱胀,腹部扪诊时哭闹,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应考虑() A、胃破裂,弥漫性腹膜炎 B、腹壁挫伤 C、肝破裂 D、脾破裂 E、胰腺损伤 11、女性,46岁,因上腹剧痛,休克12小时入院。巩膜轻度黄染,高度腹胀,肠鸣音消失,血糖8.3mmol/L,血钙6.5mg%,C O2CP20.1mmol/L,血淀粉酶126温氏单位。心电图:T波倒置,ST段下降,应诊断

高效课堂及“一案三段五环节”教学模式基本理论考试试卷

高效课堂及“一案三段五环节”教学模式基本理论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内探究、课后巩固三个时段的内容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习要求;“五环节”指课堂教学操作流程的五个环节,包括预习导学—自主探究—研讨交流—达标测评—总结拓展。 2. 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包括五大基本要素,即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法指导、练习与作业、总结与反思。 3. 新课改提倡的基本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4. 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5.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6. 我校模式教学的“达标测评”环节规定时间要保证在8-10分钟。 7. 讲学稿文本模板由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预习—课内探究:预习导学—自主探究—研讨交流—达标测评—总结拓展—课后巩固及教(学)后反思八部分组成。 8. 通过实施分层、分组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差异发展的需要。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判断应该看学生是否是目标的参与制定者,学生是否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 2. “五环节”就是课堂教学的五个步骤,是每节课都必须要包括的。(×) 3. 学生具有差异性,差异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 4. 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构建以学生探究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5. 课堂小结是把所学内容加以重复,以强化记忆。(×) 6. 小组长是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有序、高效、避免讨论目标转移的保障者。(√) 7.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语言表达。(×)8. “研讨交流”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向老师、同学请教,搞清不懂的问题。(×) 9.讲学稿的编写特点是“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教学,师生共用”。(√) 10. 用“讲学稿”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2. 列举你所知道的五个著名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名称。 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江苏东庐讲学稿模式山东平邑一中的“学案导学”模式 3.你认为“一案三段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构建符合新课改的哪些理念? ①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主张自主、合作、探究;③以导学案为抓手,致力于两个转变:即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传统教学的“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转变;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4. 编写和使用讲学稿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教师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的时间、氛围要得到保证和营造。 ②各备课组长要把好讲学稿的审核关 ③要有效利用讲学稿,提高学生学与练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④要贯彻“明确、实用、高质”的六字方针。 5. 怎样才能实现学生学习的高效?

急腹症考题

1.女性,50岁,腹痛呕吐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3天,急性病容,腹部饱满,可见肠型,肌紧张,全腹性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白细胞计数 1.8×109/L个。适宜的处理是(B ) A.留急诊室观察 B.给予抗生素、补液、胃肠减压等 C.择期手术 D.积极进行中药治疗 E.急诊手术 2.外科急腹症的特点是(A ) A.先腹痛,后发热、呕吐 B.排便后腹痛可好转 C.有停经和阴道流血史 D.以腹泻、心悸为主要症状 E.腹部压痛不明显 3.哪项不是炎症性急腹症的特点( E ) A.腹痛由轻转重 B.持续性腹痛 C.病变部位有固定压痛 D.腹膜刺激征局限于病变局部 E.腹膜炎范围不随病变加重而扩展 4.对未明确诊断的急腹症病人,下列哪项处置是错误的( D )A.严密观察B 禁用吗啡、杜冷丁等止痛剂C.禁用泻药和灌肠D.流食E.抗炎治疗 5.腹膜炎病人治疗中出现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黏液便,应考虑并发(D ) A.膈下脓肿 B.肠面脓肿 C.细菌性痢疾 D.盆腔脓肿 E.中毒性 痢疾 6.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穿孔引起的急腹症早期症状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 A.腹肌紧张B.呕吐C.早期出现休克症状D.发热E.肠鸣音消失 7.胆囊穿孔的治疗应是( A )

A.紧急手术,引流腹腔B.胆囊造影术C.肝叶切除术D.紧急手术解除梗阻,减压并引流胆道E.胆总管—空肠吻合术 8.男性,10岁,突发性中上腹疼痛1小时,伴呕吐。查体:腹软,中上腹有轻度深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拟诊为( D )。 A.胆石症B.胃溃疡穿孔C.急性胃肠炎D.胆道蛔虫症E.急性肠梗阻 9.导致继发性腹膜炎的最常见致病菌是(B ) A.厌氧菌 B.大肠杆菌 C.肺炎双球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 10.患者,女性,41岁,黑便近2个月,近日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护士对其采取的措施不应包括( C ) A.监测生命体征 B.予以禁食 C.给予强效镇痛剂 D.给予心理安抚 E.给予胃肠减压 11.急性腹膜炎病人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E ) A.剧烈腹痛 B.大量呕吐失液 C.呼吸循环功能不全 D.胃肠道渗出液刺激 E.毒素吸收及血容量减少 12.急性腹膜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 ) A.腹痛 B.发热 C.恶心、呕吐 D.脉搏加快 E.全身中毒症状 13.妇科腹痛特点是(D ) A.腹痛部位不明确 B.先发热后腹痛 C.常伴有腹膜刺激征 D.突发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向会阴部放射 E.可有腹部肿块 14.关于急腹症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E )

_五步三查_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精)

中国教师报/2010年/6月/30日/第B03版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杜郎口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一套具有普适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对高效课堂理念的最佳呈现。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在步骤命名、环节设计和操作的基本流程上力求简单易记、简便易学,方便一线教师掌握和运用,并尽可能从方法和规律的角度来指导教师付诸教学实践,很好地解决新课程理念“顶天入地”的问题。本期特邀高效课堂培训专家张海晨对此模式进行系统解读。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独学; 第二步:对学、群学; 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第一步:独学

“独学”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导入。 (一检查反馈: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检查最好以爬黑板方式进行。 (二新课导入:导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独学: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如此学生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1.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课堂纪律以不影响别人的学习为宜。学生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带到对学、群学中解决。独学环节完成后,要及时告知本组学习组长。 2.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对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适时点拨指导;独学环节完成时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 第二步:对学、群学 “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1.对学生的要求:先对学,后群学,继而深入探究。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