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博会心得体会-范文资料

2019年世博会心得体会-范文资料
2019年世博会心得体会-范文资料

世博会心得体会

去上海,期待着百年世博的举行,从申办世博到成功,一路走来,中国付出了辛酸的汗水,无数的努力,终于上海成为了2019年举办世博会的城市,带着自己心中的那份憧憬,驴友世

博园区一日游各国展馆全体验时我如期的参观了世博园。有着“东方之冠”的中国馆无疑是园区内最亮眼的展馆,无论你站在哪个位置,你都能看见它矗立园区,显得雄伟而大气,香港、澳门馆紧紧依偎。

香港被誉为“购物天堂”是人们所向往的物质天地,我想

去香港吸引我的是香港的中文大学,虽然早已无缘但也想去看看,亲自感受一下那里名校的文化气息与校园氛围,走进香港馆,体验繁华耀眼的现代大都市的生活,戴上三维眼镜,3d影视让你

感到画面里的一切你伸手就可以触摸,爬上楼顶看所谓的“空中花园”花草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似倾尽所有心力绽放,呈现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转瞬来到了尼泊尔馆,馆前门庭若市,游览的人群正争相照相,不亦乐乎!午后的阳光晒得人懒懒的,没有力气,不愿随大流涌进去,其实园区内几乎是到处都是参观的人群,排队等候进入日本馆的人不计其数,顶着烈阳等了三个半小时才得以进入馆内,此次的日本馆以粉色屹立于园区,博得了不少游客的青睐,同样怀着好奇心大家都默然等待着,馆内的日本文化无不体现着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和情谊,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各种文化到如今日本科技的迅速发展。茶

文化是日本各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成分,茶文化博大精深,对泡茶人有很多的要求,品茶的人更是要静心,慢慢喝、慢慢品,才能品出主人泡茶时的心情,才能品出茶真正的味道。

亲临现场观看了日本人泡茶的过程,喝过了他们亲自泡的茶,只是我还没有到那种境界,只能肤浅地感觉了一下茶最初的味道,深深地体会了他们对于茶的热爱,我在馆内感受到了日本人的友好与热情,当时就突然闪现了一个想法,也许我应该放下世俗的偏见,友好地接纳日本,过去的历史不能代表现在以及未来的变化,决心改变了的日本,我应该尝试着从新的角度看日本,以新的观念论日本。亦小亦美甚好地体现了卢森堡馆的特点,用绿色的格调布置了展馆,各种眼珠在柱子上眨着,观看着人群。立陶宛小国的风采展现的淋漓尽致丝毫不输于大国风范,用自己国家独有的艺术品吸引着观光的游客。置身园区,可以听见各种表演的声音,循声过去,原来是各展馆在自己国家的展馆前表演各种节目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节目的确引来了游客的停驻观看,也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阿曼作为

一个年轻的国度,很注意国家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展馆内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里能了解阿曼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见证阿曼面

向未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留下纯正的传统生活方式,独具一格的展馆让人感觉不同凡响。此行给我感受颇深的是非洲联合馆,这里汇聚了非洲各国的文明,在这里你能亲身体验到非洲各国人

民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别样的异域风情让你能领略到他们生活的快乐,提到非洲,我们想到最多的会是贫穷、南非的钻石,其实非洲是一个美丽的国度,充满着无数的奥秘与神奇,那里的人们纯朴、善良,用微笑看待着这个世界,你不再觉得非洲是一望无垠的荒漠,神秘而未知的国度让你向往。

走进中国各省市的展馆,观望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自豪与骄傲在心中油然而生,各省市都展现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北京的福娃火炬,湖南的桃花源林,湖北的墙上编钟,海南的海滩风光,福建的闽南文化,黑龙江的冰天雪地,西藏的高原景色,重庆的锦绣山城,河南的树雕《清明上河图》,安徽的徽州文化,云南的香格里拉,广西的桂林山水,内蒙古的大草原,山东的青岛湖光,山西的晋商文化,江西的多色彩陶,辽宁的郁郁葱林,贵州的丰富资源,河北的北国风光,浙江的柔软丝绸,苏州的园林艺术,四川的珍贵熊猫,陕西的兵马俑,青海的广袤银湖......

等等,纵观这些展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四川馆,因为我注意到了展馆里面有一个版块是感恩四川,四川用自己的方式感谢着那些曾经帮助他们、给他们伸出过援手的人们,四川用无言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内心的那一份感恩,在灾难降临在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曾经也许很害怕,很惶恐,因为党和全国人民和他们在一起,他们变坚强了,不在害怕了,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虽然不知道前方还有什么困难,但是他们知道国家会永远在背后支持着,他们毅然鼓起勇气开始新的生活,如今的四川正在

成长着,我感动着,我相信经历过灾难的四川人一定会迎来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的。青海在今年的四月二十一日也遭遇了地震的破坏,灾难没有打垮青海人,他们依然用微笑面对着生活,我衷心地祝福青海,在同一片蓝天下,有更坚毅的翅膀能带她翱翔

2010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心得体会

简士博:吃苦、钻研、灵活——走进世博会巡展志愿者工作感言 2009年的暑假我报名参加了“走进世博会”月展志愿者讲解员的工作,虽然放弃了回家探亲和休整的机会,但我还是倍感自豪。因为从事这样一份光荣的工作不仅能提高自身表达与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我能代表上海志愿者的形象,竭尽所能向公众宣传2010上海世博会知识,使其能在真正意义上走进每家每户,也算是我为社会为自己的国家做的一份小贡献。贡献虽小,但我乐此不疲。对于此次志愿者工作,我觉得用“吃苦、钻研、灵活”这八字形容最贴切不过了。吃苦篇由于自身缺乏工作经验,我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考验。这份志愿者工作不光是在生理方面更是在心理方面向我宣战,可我不能临难逃脱,我必须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因为我深知只有这样才不负“志愿者”这样一个响亮的称号。于是我做好充分准备胸有成竹地迈向社会,脚步如梭开始为世博会的宣传忙碌奔波。从没日没夜地背上级发下的讲解词到8月3号冒着酷暑去世博局接受专业讲解员的考核,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顺顺当当。与此同时,我又有幸地被选为全程讲解员,这使我感觉身上的担子一下子变得更重了,从那一刻起我告诉自己没有不胜任这份工作的理由。于是从8月5号开始我正式上岗。但一开始我却吃了不少苦头。虽然先前我把讲解词背得滚瓜烂熟,但要将其与展板和多媒体展项的内容有机联系还是有不小的难度。这使我第一天很不适应、频频受挫,以致每当指着展板和多媒体展项面对游客讲解时,我都要经历短暂性的大脑空白,当然紧张是一方面,但最关键的还是我没理清头绪、对号入座,那一瞬间的我总是在拼命回忆,疯狂地在记忆中搜寻与之相对应的讲解词。自然而然第一天带的2次全程讲解都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非但自己在讲解过程中磕磕绊绊、口齿不清,更让我不满的是我没能将世博会知识全面准确地传达给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游客。后来我思考一番领悟到讲解员工作并非只是背背讲解词而已,它要求我熟悉每一块展板和多媒体展项所呈现的内容,再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于是在每天开馆之前我都会先自我演练几次,直到熟练为止。虽然整个过程显得非常枯燥乏味,但我深知如果连自己都听不懂讲解内容的话,又怎能准确明了地将世博会的信息传达给所有游客呢。于是我如此往复不断地自我演练,终于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每次带全程讲解时不但不心慌嘴乱了,而且还能从容地向游客传递世博会信息,将本次展览最精华最华丽的部分呈现给大众。除此以外,每次我都要从9点工作到5点,周末还要推延到6点。长时间的站立和讲解对我的身体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尤其是腿部和喉咙。每次下班后我都会感觉两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喉咙像进了沙似的干涩。但我认为这只是成长道路上的小小障碍,如果连它们都逾越不了的话何来日后的成长和坚强,况且作为一名志愿者更不能在困难面前叫苦连天,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坚持不懈,战胜困难。钻研篇此次展览内容之丰富、信息含量之大、涉及面之广都对我们的讲解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为世博会是承载一定时期内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平台,所以每块展板、每个多媒体展项都蕴涵了无限内容,涉及文化、经济、科技、政治等,这些都需要我不断深挖,不断钻研。于是每次讲解完之后我都会坚持记录游客的问题和自己的不懂之处,然后通过向工作人员及老师请教或查询上海世博网获取答案,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扩充自身知识面。另外,为了给外国游客提供准确清晰的世博会信息,我不但要更新完善中文讲解词,还要做好中译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外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出色地完成每天的工作。灵活篇这是我第一次做全程讲解,所以无经验可借鉴,一开始只是凭感觉做,毫无章法,导致时常出现混乱的局面,不是时间拖得很长就是好几支队伍堵在一个角落,严重妨碍了其他散客的正常参观。后来,老师指导我们要灵活行事,既要控制好人流又要把握好时间。于是老师精心为我们安排了各自的讲解路线,并不耐其烦地嘱咐我们一定要见机行事。果然,我们原先混乱的局面得到了显著改善。我和同事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默契,讲解效率越来越高,我们做到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游客最多的信息。虽然本次“走进世博会”月展志愿者讲解员的工作仍在进行之中,但我觉得收获很大,不但大开眼界,人生阅历也得到空前的丰富。我也

有关世博会的资料

有关世博会的资料 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又称国际博览会及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世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 世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Expo 是Exposition的缩写; 也称World Fair或World's Fair)它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的聚会,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赞美各自的故乡和祖国。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这样的聚会可以上溯至古时,早在公元五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十八世纪末,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的展览会。而现代意义的世博会则发源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萌芽之际。至今,世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编辑本段]上海世博会吉祥物 海宝(HaiBao)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2007年12月18日晚上8点,万众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终于掀开了神秘面纱。蓝色“人”字的可爱造形让所有人耳目一新。海宝,以汉字“人”字为核心创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蓝色。他的欢笑,展示着中国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挺胸抬头的动作和双手的配合,显示着包容和热情;他翘起大拇指,是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世博吉祥物朋友发出的真诚邀请。设计者:巫永坚。 历届世博会标志和形象已经成为独特的无形资产,成为世界公认的遗产之一。世博会吉祥物,不仅是世博会形象品牌的重要载体,而且体现了世博会举办国家、承办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体现了世博会举办国家的民族文化和精神风貌,它已经成为世博会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之一。 “吉祥物”作为代表东道国特色的标志物,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它从各个层面反映了东道国的历史发展、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以及社会背景,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传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浅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及其意义

浅谈上海世博的主题及其意义2008年8月8日,当绚丽的烟花在北京的上空绽放时,北京奥运会在鸟巢揭开了序幕。时隔一年有余,当那场无与伦比并震撼了世界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已悄然远去时,又一场世界性盛会在上海举行。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为主题。它包含了五个分主题:城市与经济发展关系、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城乡互动关系、城市与高科技发展关系、城市与多元文化发展关系。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实的反映了人类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希望和渴求。在走向新世纪的行列里,中国正以它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在世界政治经济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令世人所瞩目。和平与发展、互促与共进,不仅是12亿中国人民的理想和信念,也是全世界的永恒主题。 每一场世界性盛会对其举办国来说,都会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北京奥运会虽然已渐行渐远,但“后奥运效应”正在越来越显示她的能量。同样,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有其意义,归结如下: 一、科技意义:推动重大科技创新 世界博览会是工业革命下科技进步的产物,它往往代表着当代世界技术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现代科技进入人类生活。许多新技术、新产品都是在世博会上第一次“亮相”并被人们认识,从而得到普及推广的: 二、经济意义:促进举办地的产业升级 举办世博会能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加速推动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这是迄今为止大多数世博会的举办动机。“世博经济”现象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直接为举办世博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二是围绕开发世博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三是主办城市借世博会契机,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建设的各种相关活动。 三、政治意义:提升举办国的国家形象 世博会是一个全球性的盛会,无论是从空间、还是从内容等角度来讲,涉及的范围都非常广泛。由于不受国体限制,更不受地域影响,也没有民族、宗教、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大限制,参展国家可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这就给主办国创造了足不出户便可宣传自己、广交朋友的机会。 四、文化意义: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 世博会系推动和平、友谊、和谐的盛会。世博会把人们团结在一起,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不分国籍,其发展理念是“欢迎、沟通、展示、合作”。世博会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它能够把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地集中起来,把那些零星的、分散的、还不完善的同类事物,通过主题思想将其集中起来,并加以完善化、系统化,甚至艺术化;把人们共同关心的难题连同相关的各种解决途径集中起来,再生动地加以展现,给人们以最大的启示。 世博会不仅是展示各国环绕主题所取得的成果,而且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切磋,以便能为人类共同的问题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总之,我国透过上海世博会的平台,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也是对当代社会文明、智慧的记录和对未来的前瞻。让我们共享上海世博会所赋予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科技的时尚与欢乐。

谈谈世博会在我国举办的重要意义

谈谈世博会在我国举办的重要意义 最佳答案2008年8月8日,当绚丽的烟花在北京的上空绽放时,北京奥运会在鸟巢揭开了序幕。时隔一年有余,当那场无与伦比并震撼了世界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已悄然远去时,又一场世界性盛会即将在上海举行。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是历来首次由中国举办的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预计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目前,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工作在紧张的进行当中,上海市的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积极加强沟通协作、相互支持配合,为即将到来的上海世博会做出切实的努力,力求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每一场世界性盛会对其举办国来说,都会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北京奥运会虽然已渐行渐远,但“后奥运效应”正在越来越显示她的能量。同样,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想必也会有其意义,归结如下: 首先,它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我国繁荣的经济、先进的科技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到国外友人的好评。这次世博会将进一步向世界宣传我国,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据悉,五千年历史沉淀的“中国元素”和反映现代经济崛起、文化繁荣、科技创新、民族兴旺的新的“中国元素”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得到高度体现,让更多的海内外观众在亲和中接受与喜爱“中国元素”,肯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 其次,大大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她将努力吸引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7000万人次旅客前来参观。我国将借此契机增强与世界的交流,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同世界各国人民开展平等友好、富有感性的交往,面向世界,融入世界。据了解,在世博会期间,我国将利用开幕庆典、开园仪式、闭幕式、中国馆日和传统节庆,以及大量的演艺娱乐活动,真实、科学、有效地诠释和展示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繁荣昌盛的现代文化和中华文明魅力。 再者,她将极大地促进上海城市的发展,拉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发展。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她对周围的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2010年世界博览会,上海作为以城市为主题的举办城市,在筹备过程中,必然会建造更多的优秀建筑、面向未来的住宅区,丰富城市发展的理念,完善并提升城市的功能,创造城市未来发展的模式,推动城市化进程。而且,世博会,作为一个吸纳大量世界资源的创意产业,也将大力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给处于瓶颈期的上海经济产业结构带来一个重大的转型动力。除此之外,申博成功之后,上海市民不断增强的外语能力、公民意识、公益理念、平等眼光等,无不逐渐凸显出作为国际都会的特征。而在社会治安、交通、环保等方面,上海市政府也都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善,这些举措无疑对上海市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上海的影响下,我国城市的发展,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各大城市亦会向前迈出一大步。 要论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的意义,当然还有很多。历届世博会的举办不仅极大提高了举办地的声誉,对举办国的社会、文化、经济各领域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北京如此,对上海亦然。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回答相关提问时,曾明确表示“上海作为

上海世博会总设计师名录

上海世博会总设计师名录 王千桂、Boris(沙特国家馆建筑展示创意总设计师,世博会展示创意最高金奖) 王振军、沙特建筑师(沙特国家馆建筑总设计师) 潘公凯(中国国家馆展示创意总设计师) 何镜堂(中国国家馆建筑总设计师) 魏悉理(Lennart Wiechell)(德国国家馆建筑总设计师) 贝纳德塔·达格利亚布艾 Benedetta Tagliabue(西班牙国家馆建筑总设计师) 克莱夫·格劳特(Clive Grout)(美国国家馆建筑总设计师) 彦坂裕(日本国家馆建筑总设计师) 格拉斯诺夫·柏瑞斯(俄罗斯馆建筑总设计师) 曹敏硕(韩国馆建筑总设计师) 海姆·杜坦(以色列馆建筑总设计师) 托马斯·西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英国馆建筑总设计师) 陈家毅(新加坡馆建筑总设计师) Budi Lim(印尼馆建筑总设计师) 费尔南多·布兰道(Fernando Brandao)(巴西馆建筑总设计师) 比亚奇·因格而斯(丹麦馆建筑总设计师) Wojciech Kakowski 、Natalia Paszkowska 、Marcin Mostafa (波兰馆建筑设计师)安道尔斯·布伦特勒(Andreas Brundler)(瑞士馆建筑总设计师) 凯普(Matias delCampo)(奥地利馆建筑总设计师) JV Realys(AOS集团)与Interbuild(比利时国家馆建筑总设计师) 雅克·费尔叶(Jacques Ferrier)(法国馆建筑总设计师) 埃德加·拉米雷斯(Edgar O.Ramirez)(墨西哥馆建筑总设计师) 奈度(D.R.Naidu)(印度馆建筑总设计师) RAA(阿联酋国家馆展示创意总设计师) Foster+Partners (阿联酋国家馆建筑总设计师) 李祖原(台湾馆建筑总设计师) 林志星(阿曼馆建筑总设计师)

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意义

办好世博会目前已成为上海市的头等大事,举全市之力办好世博会,不仅显示了上海市委对世博会的高度重视,而且也体现了办好上海世博会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世博会是我国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事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上海市承办的重大国际盛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世博会其会期之长(为期六个月)、参会国家和地区之多、参会人数之众(预计将有7000万人次参观上海世博会)、影响范围之广大、在很多方面甚至还会超过奥运会。。可见,俞正声书记强调把办好世博会作为上海今、明年两年的头等大事,要求要举全市之力办好世博会,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 第三,世博会是展示人类创意的伟大舞台,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映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世博会的魅力非常欣赏。截至2009年3月23日,已有23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正式确认参加2010年世博会,其中46个是国际组织。这是世博会150年历史上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的一届。可以预料,2010年,全世界人民将相聚上海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主题,共同展望“城市”美好的未来。她将是一届探讨人类城市美好生活的盛会;她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她将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次精彩对话;她将成为全人类相互之间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大舞台。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日益漫延的形势下,搭建好这个大舞台,不仅能像奥运会一样全面展示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面貌,是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而且,上海世博将成为拉动与提振内需的重要契机,将对会展、建筑材料、创意、旅游服务、酒店、文化等产业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据专家分析,上海世博对扩大投资、消费需求、贸易合作和创造就业机会等四个方面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上海世博会有望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克服困难、助推世界尽早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难得契机,世博会几年内产生的需求总和,保守估计也有3000亿左右。有些外国朋友甚至表示,“中国经济将进入世博周期”。“世博效应”不仅仅惠及上海,而且将辐射长三角地区,辐射全国。上海世博对展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世博会心得体会-精品文案范文

世博会心得体会 世博会心得体会 去上海,期待着百年世博的举行,从申办世博到成功,一路走来,中国付出了辛酸的汗水,无数的努力,终于上海成为了2012年举办世 博会的城市,带着自己心中的那份憧憬,驴友世博园区一日游各国展馆全体验 时我如期的参观了世博园。有着“东方之冠”的中国馆无疑是园区内最亮眼的展馆,无论你站在哪个位置,你都能看见它矗立园区,显得雄伟而大气,香港、澳门馆紧紧依偎。 香港被誉为“购物天堂”是人们所向往的物质天地,我想去香港吸引我的是香港的中文大学,虽然早已无缘但也想去看看,亲自感受一下那里名校的文化气息与校园氛围,走进香港馆,体验繁华耀眼的现代大都市的生活,戴上三维眼镜,3d影视让你感到画面里的一切你伸 手就可以触摸,爬上楼顶看所谓的“空中花园”花草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似倾尽所有心力绽放,呈现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转瞬来到了尼泊尔馆,馆前门庭若市,游览的人群正争相照相,不亦乐乎!午后的 阳光晒得人懒懒的,没有力气,不愿随大流涌进去,其实园区内几乎是到处都是参观的人群,排队等候进入日本馆的人不计其数,顶着烈阳等了三个半小时才得以进入馆内,此次的日本馆以粉色屹立于园区,博得了不少游客的青睐,同样怀着好奇心大家都默然等待着,馆内的日本文化无不体现着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和情谊,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各种文化到如今日本科技的迅速发展。茶文化是日本各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成分,茶文化博大精深,对泡茶人有很多的要求,品茶的人更是要静心,慢慢喝、慢慢品,才能品出主人泡茶时的心情,才能品出茶真正的味道。 亲临现场观看了日本人泡茶的过程,喝过了他们亲自泡的茶,只是我还没有到那种境界,只能肤浅地感觉了一下茶最初的味道,深深地体会了他们对于茶的热爱,我在馆内感受到了日本人的友好与热情,当时就突然闪现了一个想法,也许我应该放下世俗的偏见,友好地接纳日本,过去的历史不能代表现在以及未来的变化,决心改变了的日本,我应该尝试着从新的角度看日本,以新的观念论日本。亦小亦美甚好

世博会先进个人事迹

世博会先进个人事迹 篇一:世博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以馆为家奉献世博 —记一名普通XX馆工作人员某某某 当“成功,精彩,难忘”的20XX年上海世博会的大幕徐徐拉上的时候,当韩正市长在10月31日晚上来到中国XX馆握住工作人员的手,向工作人员鞠躬,感谢中国XX馆的成功运行的时候;当中国XX馆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沉甸甸的奖牌和无上荣誉的时候,我们不曾知道。在紧张忙碌的XX馆工作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是礼宾接待人员,我们也不曾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他叫某某某,是一名普通的ViP接待经理。 故事要从某某某进入江南厂说起,1997年,某某某毕业后 进入江南造船集团公司生产保障部运输队工作,担任驾驶员,深受江南厂爱国奉献的文化熏陶和感染,他很快成为一名业务骨干,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20XX年,公司搬迁上岛后,他进入了新成立的搭载部。上岛初期,无论是生产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非常不便,某某某同志克服种种苦难,不辞劳苦,忘我工作,与江南厂一同开始了二次创业。某某某同志工作奋勇争先,不怕苦不怕累,因表现突出,于20XX年12月被调至中国XX馆工作,先后负责场馆建设安全以及XX馆景观餐厅的建设,在开馆后,进入新成立的礼宾部,

担任ViP接待经理,开始了与中国船舶同呼吸共命运,以馆为家、忘我奉献的世博生涯。 初到XX馆,场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刚刚完成,园区建设尚 未成型。某某某在XX馆最紧张的建设时期,承担起安全员的职责,负责场馆建设的安全、巡查、防火等诸多工作,他上班最早,下班最晚,以保证场馆建设安全为己任,在时间最紧,任务最重的时候全力保证了场馆的顺利建设。随着XX馆项目的推进,他又承担起前期的运营筹备工作,包括展馆设施的基础管理与景观餐厅的建设。每一个参观中国XX馆的游客,都对景观斜廊餐厅赞不绝口,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撒满了某某某同志辛勤的汗水。某某某同志为保证餐厅的如期开业,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协助办理餐厅的运营工商执照,餐饮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世博会的食品安全是一件大事,对所有进园的食材类型、源产地、用途、配送物流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并保留记录,某某某同志为了保证餐厅达 到世博局的营业标准,前期付出了大量心血,最终,成功使XX馆景观斜廊餐厅顺利开门迎客,在世博期间招待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并被誉为浦西景观最好的餐厅。 20XX年上海世博会是一场全球的盛会,是一个全球瞩目广泛参与的舞台,中国XX馆作为中船集团对外展示和接待客人的窗口,成为浦西园区的一颗明珠,某某某同志本着对百年江南的热爱,对集团公司文化理念的坚持,对全世界游客的负责,在开馆后加入了礼宾部,负责ViP接待工作,并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这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2010年世博会在我国大都市上海举行,对此我们感到很骄傲,很自豪,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世博会结束后会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和技术合作,促进国际间经济贸易往来具有重大意义。承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在上海举办这次世博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上海,这会提高上海现代化程度。 2.对中国宏观经济各要素产生重要影响 (1)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为了办好世博会,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可以说,世博会将使上海基础设施建设整整提前了十年,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主办世博会,上海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会得到大力的发展。另外,据了解,根据“十五”规划,上海还准备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电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确保在世博会展览期间每日30至40万人次的外来游客住宿、饮食、交通、通讯等需要,并投入巨资继续开发浦东、改造旧城区。 (2)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上海举办2010 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 首先,可以有效地带动中国旅游消费增长。一个城市如果举办大型博览会,城市的旅游业往往是最直接的受益者。2010年世博会将为上海开发旅游新产品,世博会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吸引体,将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纷至沓来,据估计,其中有超过70%的参观者将做延伸旅游或周边旅游后参观世博会,这就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者创造了组合新产品的良好机遇。其次,有利于促进宾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消费需求提高。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每增长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长4.3元。 (3)将有效促进中国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 上海举办世博会,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举办世博会,为国外企业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特别是通过举办这样一个大型活动,为大力宣传中国民族品牌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从而有利于扩大中国产品出口,并有利于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也可以通过上海举办世博会,了解国外发展最新动态,有利于吸引多方来客与中国进行经济贸易合作。

爱知世博会

(1)会场主干道——“全球环路” 长久手会场是爱知世博会的主会场,该地区地形起伏,有山丘、河流、森林。为了不破坏自然,世博会结束后又可以恢复原来的地貌,主办者在会场内建了一条空中回廊——“全球环路”。它是整个长久手会场的主要步行通道,连接着中心展区、全球共同展区、日本区、民间展区、娱乐和文化区、森林动感区等六大展区。参观者可俯瞰整个世博会主会场,还能漫 步游览,或乘无轨电车绕场一周。 从空中俯瞰爱知世博会会场,最先映入眼帘是全球环路。这条全长2.6公里,宽约21米的空中回廊将6个全球共同展区连接在了一起,只需花上1个小时就能游遍各个国家展馆,完成一次世界之旅。事实上,全球环路更主要的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维持地形原貌。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环路全程采用无障碍设计,最大的坡度不超过1/20,方便残疾车行驶;每15米即有一平坦区域和凉棚供游人休息。为保证其路面的平坦,距地面最大高度达14米。 环绕会场的空中走廊“全球环路”的遮阳棚下设置的 喷雾装置为游客提供了令人心怡的凉爽。 在环路全体的四分之一的路段上共设置了1824个喷 嘴,每颗雾粒直径只有千分之16毫米,因此雾粒在还 没有沾湿游客的脸和衣服之前就蒸发消失了。也正因 为如此,这种装置消耗的能源也极少,这是一项本次 世博会第一次得以实用化的优秀技术。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名古屋市展区“大地之塔”在塔壁设置巨大的流水壁泉——水墙以及墙壁的54%都覆盖着花草的三菱未来馆等,很多展馆展区都利用了气化热或借助植物等防暑对策,可谓各具匠心。除此之外,还有JR东海磁浮列车馆和全球共同展区4休息所的光触媒帐篷、奇趣电力馆的烟雾、三井·东芝馆的水墙、煤气馆的屋顶绿化、日本庭园的烟雾等措施。 爱知世博会正在成为可以亲身体验与环境共生的最新技术所能实现的未来夏天的宝贵机会。

上海世博会巨大的文化意义

上海世博会充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表达着现代人对新型城市、环保城市、更自然化城市,更人性化城市的追求和向往。世博会展示着经济的辉煌,科技的进步,低碳的新理念,建筑设计的最新成果等等。正像外国媒体所说的,中国利用上海世博会“约会全世界”,并向世界展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果,所以,上海世博会的重大意义可以从各方面去理解,有经济的、技术的、建筑设计的、自然环保的等各方面的成果,可是,如果我们留心,就不难发现,这些成果的展示基本上是以文化为底蕴,以文化为风格,以文化为主题理念进行表现的,上海世博会具有巨大的文化意义。首先,主办国中国在世博会上充分表现其悠久深厚的文化韵味。比如,这次世博会的会徽,以一个由三人合臂相拥而成的中国传统汉字“世”来体现,古老的汉字成为主题,“世”蕴含着“世博会”的意义,在“世”字的引领下,连着数字“2010”和英文书写的“EXPO”、“HANGHAICHINA”,主次协调,组合巧妙,中国文化韵味浓厚,同时也表现着中西合璧、多元文化融合的意境,而绿色的基调充分表现着生命的活力与激情。再如,这次世博会的中国馆,以“东方之冠”为主题,以象征性的形式表达中华文化的气度、神态和气质,红色更是表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颜色。中国馆从形态和色泽上表现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天地交泰的和谐理念,充分利用世博会的空间主题、显要位置大手笔地展现“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美好理想。中国馆正立面是一个传统的红色柱子组成的门廊,门廊上鲜艳的红旗迎风飘扬。中国馆以简洁外形、大胆的色彩运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正面墙壁上方以红色为背景,展示了巨幅十二生肖图;中国馆的标志“牡丹花·中国情”采用了红色牡丹花的符号,来诠释中国馆“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的主题。中国馆的主色调“中国红”传达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心中的红颜色,充分向世人传播吉祥、喜庆、欢乐、和谐的气氛和情感。中国馆这样的设计和建造,与会徽所所表达的“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理念统一,主旨一致,蕴含着深意。此外,主题馆内的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八个主题,丰富多彩,充满中国传统韵味,特别是经过高科技处理之后,原画里的人和动物都像是被吹了仙气搬得复活了,传统主题现代化的展示,让世人更具体、更形象、更深刻、更“现代性”的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深刻和生动。还有,开幕式大面积的红地毯,也在呼应着本次世博会意味深远的“中国红”。总之,今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一个最重要的象征,就是以其庄重典雅的“中国红”为主色调,光在此颜色上,就为世界瞩目,再一次让“中国红”在世博会上“国色生香”,再一次更丰富、更深远地以特有的中国高贵、热情和吉祥的颜色来传达作为“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其次,这次世博会充分展示着各国文化创意的竞赛和角逐。可以说,上海世博会是文化创意友好比拼和表演的大舞台,有人说,参观世博会首先是看各国的文化创意,这是很有道理的。本次世博会有约189个国家和地区,57个国际组织参加,参加的数量为历次世博会之最,其中,由参加国自建场馆的就有42个。最让人关注和兴趣的是各国独特的文化创意,即表现在参与国国家馆的设计蓝图上的非凡的创意。比如:英国馆命名为“创意之馆”,外部由无数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组成,每根触须顶端都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看上去就像一个会发光的盒子,而且,所有建筑材料都可以循环利用,整个建筑的碳排放量将为零。无数延伸的触须,代表着创意的无限,碳零排放紧扣绿色、自然、环保的主题,作为最早举办世博会的国家之一,这样的创意引人深思。西班牙馆由万千柳条“编织”而成,俯瞰就像一个形状独特的篮子,展馆内部主要使用竹子和半透明的纸作为材料,顶部则利用太阳能,起到节能效果。展馆似乎“编织”着绿色自然的梦。瑞士馆展馆外部的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奇妙的是,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展馆顶楼种着满绿草和蒲公英,观众乘坐缆车登顶,便可闻到蒲公英的芬芳。一直被认为是和平国家,作为联合国许多机构所在地的国度,这次更巧妙地表达联合国的绿色倡议,表达着世界各国未来的自然和谐的追求。法国馆被誉为是“感性城市”,它看上去像是漂浮在水平面上,和黄浦江相得益彰,这样的设计采用高新技术来

参观世博会心得体会

参观世博会心得体会 前几天单位组织我们去上海参观世博会,期待着百年世博的举行,从申办世博到成功,一路走来,中国付出了辛酸的汗水,无数的努力,终于上海成为了2018年举办世博会的城市,带着自己心中的那份憧憬,世博园区二日游各国展馆全体验时我如期的参观了世博园。有着“东方之冠”的中国馆无疑是园区内最亮眼的展馆,无论你站在哪个位置,你都能看见它矗立园区,显得雄伟而大气,香港、澳门馆紧紧依偎。 首先我们来到巴西馆,美国馆观看了4d影视让你感到画面里的一切你伸手就可以触摸。转瞬来到了俄罗斯馆,馆前门庭若市,游览的人群正争相照相,不亦乐乎!午后的阳光晒得人懒懒的,没有力气,不愿随大流涌进去,其实园区内几乎是到处都是参观的人群,排队等候进入中国馆的人不计其数,顶着烈阳等了半天也没有得以进入馆内,此次的中国馆需要预约才能进去参观,后来我们看了中国联合馆园区,中国联合馆博得了不少游客的青睐,同样怀着好奇心大家都默然等待着,馆内的中国文化无不体现着我国人民的伟大,中国的各种文化迅速发展。亲临现场观看了各省市区的发展,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科技的发展,以及中国人民对祖国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能完成的勇气和决心。随后我们有来到各省市的场馆观看了新疆的木卡姆的歌舞表演,其它有甘肃、陕西、贵州、云南等各个场馆里面体现我国各省市人民群众对祖国的热爱。 最后我们结束了世博园的参观来到上海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后滩一眼就看到了东方明珠塔它的雄伟壮观,和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同志的铜像,特别是听着黄浦江的轮船的汽笛声,就像是用美妙的乐章欢迎着观光的各国的游客。具有浓厚民

族特色的地方的确引来了各国游客的停驻观看,也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此次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希望能向预料中的那样,使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同时也希望中国世博会能够举办得更加成功,更加光彩。

上海世博会带给中国的影响及机遇

上海世博会带给中国的影响与机遇 上海世博会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方面面对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这使得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盛会,更是全中国与全世界的盛会。上海世博会的举行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不仅有利于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上海世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扩大了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也给中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大了中国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具体来讲,上海世博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中国带来巨大的旅游收入 首先,为了办好世博会,上海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可以说,世博会将使上海的面貌焕然一新。世博会对上海的影响随处可见,上海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城区规划也更加合理,绿化面积明显增加。其次,世博会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吸引体,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纷至沓来,这进一步推动了上海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所拉动的综合效益,相当于对其前期投资的11倍之多,这给上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最后,世博会以上海为中心,经济发展范围辐射到整个长三角及东部沿海地区,据估计,约有超过70%的参观者做延伸旅游或周边旅游后参观世博会,这就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者创造了组合新产品的良好机遇。据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将超过7000万人次,将创下世博会150多年历史的最高纪录。而今,据上海世博会结束还有近一个月,世博会的参观人数就已突破6000万。这对扩大世博会影响、促进国际博览事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据初步测算,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上海旅游业的直接收入将达144.2 亿元人民币。这无疑是上海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拥有世界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有潜在的世界上最广阔的消费市场,世博会的举办加深了其他国家对中国式市场经济的了解,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进一步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上海,向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展示上海的投资环境。同时,世博大力宣传中国民族品牌,从而有利于扩大中国产品出口,促进民族产业振兴,并有利于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为国内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这会进一步提高了上海的现代化和开放化程度,从而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 三、世博后续效益无法估量 除了直接、间接收益外,世博会后续的“黄金效应”更是无法估量。这可以参照历史上的经验,据资料: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世博会后,经连续1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并成为日本重要的经贸中心,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增长;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世博会给巴黎留下的“摇钱树”,让法国相关行业

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观后感心得范文五篇

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观后感心得 范文五篇 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观后感心得1第三届进博会是中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举办的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进博会可谓意义特殊、作用重大。商务部副部长、进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局长王炳南表示,本届进博会有利于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有利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合互动,更好地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许多国际合作项目按下了“暂停键”,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跨越阻隔、增进沟通和深化合作。在此情形下,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和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更加凸显。 本届进博会共设置技术装备、消费品、汽车、食品及农产品、服务贸易、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六大展区,总展览面积比上届扩大近3万平方米。众多企业携带新产品、

新技术、新服务“全球首发、中国首展”。为了凸显进博会作为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以及创新服务首推地的优势,第三届进博会专门设立了公共发布平台新品发布专区。 为了更好发挥进博会的平台促进作用,本届进博会开展了多渠道精准招商,举办了多场招商推介和供需对接会,定向推送展品信息,重点邀请有采购意向的采购商,吸引了约40万名专业观众报名注册。其中,年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238家,年进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近1400家。 进博会红利也在逐渐释放。多个部委在前两届基础上继续推出税收优惠、通关便利、市场准入等支持政策。展期内销售的展品进口环节三税全免、允许参展企业办理进口特殊食品临时许可证等13项政策,已形成制度性安排。今年又新增了允许展品在展会结束后转入特殊监管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等6项支持措施。 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观后感心得2 作为“连任”的进博会主宾国,俄罗斯各界纷纷发声,希望俄中两国进出口商能够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再续前缘”创佳绩。 “今年是俄中建交70周年,希望两国进出口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取得突破,更重要的是提升两国贸易质量,并且

学习教育局长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林局长讲话心得体会 我们在校长的组织下认真学习了林局长的讲话,感触很深。讲话所传递出教育改革创新与求实的精神,让我很受鼓舞,也很受启发。我会按照讲话精神的要求,把讲话所传达出的活力与热情转到工作中去,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务实求真,爱岗敬业。 首先从端正班风、学风做起,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端正班风、学风的根本。在工作学习的实践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到: 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锐意进取、大胆探索的勇气同实事求是、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敢于和善于用正确的理论去破除和克服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 二是创新思维,实现主观和客观的合理结合。坚持客观性,反对主观性,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尊重客观事实,不搞主观想象;坚持全面性,反对片面性,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既看到客观因素,也看到主观因素,既要考虑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也要考虑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系统性,反对孤立性,善于从社会和时代的大背景分析和对待新情况、新问题,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其实质;坚持创造性,反对保守性,自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三是把理论学习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能否在实践中运用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班风、学风建设中一个带有

根本性的问题。今后工作中,我会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发展。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积极探索的勇气,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四是在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我会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改造主观世界来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改造客观世界是无止境的,改造主观世界也是无止境的,我会“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博览群书,厚积薄发。 吸取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营养,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努力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同时,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注重学习和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学习和掌握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知识,做到厚积薄发、深入浅出,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组织工作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投身实践,汲取营养。 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总结实际工作中的新做法和新经验,从实践中吸取营养,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在向实践、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观察思考,真知灼见。

第一届世博会简介

第一届世博会简介 地点:英国伦敦 会期:1851年5月1日——1851年10月11日 名称: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的鼎盛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成为欧洲的头号强国,殖民主义的扩张使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因为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号召力使英国成功地举办了这次盛会。 由艾尔伯特亲王领衔的一个特别委员会指定著名的海德公园作为博览会场地,用招标形式建造的大型展馆长490米,宽117米,高33米,巨大的钢框架被81000平方米的玻璃完全覆盖,显得壮丽辉煌,后人将此称为“水晶宫”。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在占地9.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 伦敦世博会上约有18000名商人展出了他们带来的约10万件产品。这些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钢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蒸汽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组委会为5000多位参展商颁了奖,其中中国送展的丝绸、旗袍、茶叶等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奖项。 伦敦世博会的巨大成功,不仅体现在630万的参观者和18.6万英镑的盈利,更重要的是英国由此获得了巨大的声誉,而英国人民则得到了两座博物馆:伦敦世博会为英国奠定了两个博物馆的展品基础——艾尔伯特博物馆和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这种做法成了以后历届世博会的优良传统

世博知识集萃 世博会的概念和起源 ———世博会的全称是世界博览会,它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与一般的展览会相比,世博会举办规格高、持续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 世博会历史悠久,它的诞生比奥运会还要早45年。1851年的英国“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是第一届世博会。 世博会的雏形是什么 ———世博会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商人的定期集市。 在中世纪,欧洲商人每隔一定时间都会举行有一定规模的集会,在集会上进行商品交易。但那时还是纯粹的商贸活动,真正的转变发生在19世纪。 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人们逐渐开始举办一些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科技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但展品只展不卖。后来,这种展览会的规模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也越来越广,直至1851年,终于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共同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为什么第一届世博会又叫做“万国博览会” ———第一届世博会被称为“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因为这是第一次突破了国别界限,邀请其他国家一同参展,把展览从国内扩大到国际,因此被称为“万国博览会”。 哪些国家曾经举办过世博会 ———曾经举办过世博会的国家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比利时、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韩国、葡萄牙等。 世博会的理念是什么 ———世博会的理念是理解、沟通、欢聚、合作。 国际展览局和世博会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