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与写作读后感
新闻写作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1篇)

新闻写作培训心得体会新闻写作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1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闻写作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闻写作培训心得体会篇1郑板桥十岁那年跟随私塾先生外出游玩,走到桥上,老师见河水中有一妙龄女子尸体仰面朝天,头发散乱,在漩涡中打转。
老师随口吟诗: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
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郑板桥听后反问先生“您认识这位少女?你知道她十六岁?你看见她是风吹落下小桥的?您又怎么看到女孩的三魂七魄的?”老师被问了个哑口无言,便让郑板桥修改一下试试。
于是郑板桥便改为: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
这是我5月9日在参加集团组织的《山东国资》新闻写作培训中听刘冰老师讲的一个故事,从这一个简单幽默的历史故事,我们可以体会到新闻写作的真实性与严谨的态度。
由于我涉入新闻写作队伍时间短,经验不足,对宣传培训学习有着迫切的需求,所以格外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本次培训通过聆听各位老师的精彩讲解,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在短暂一天有序的培训中,我像每一位学员一样,积极领会老师教授的课程,使我重新领悟了写作和人生。
作为刚刚接触新闻写作的我来说,老师的讲课使我深刻了解到正确的新闻写作会直接关系到新闻的效用发挥,很多的工作都需要客观的反应事实真相,需要大量的使用新闻写作方法,因此更要熟练的掌握新闻写作的规范和技巧。
虽然培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是老师们的课程幽默风趣,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让我学习到了新闻写作如同工作,要明确目标、不能一蹴而就、要不断修改、持之以恒!新闻写作培训心得体会篇220XX年4月25日至26日达州市农村信用社20XX年新闻写作培训班在达县联社拉开了帷幕。
新闻宣传是一个企业与外界交流的纽带,是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信合员工新闻写作能力,加大信合宣传工作,市联社举办了新闻写作培训班。
新闻读后感

新闻读后感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闻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不论是报纸、电视、还是互联网,都能够及时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重要事件。
然而,新闻报道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夸大事实、歪曲真相,甚至编造假新闻。
这种不负责任的报道不仅
会误导读者,还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作为一个新闻消费者,我们应该保持理性,不盲目相信
一切新闻报道,要学会辨别真假新闻。
同时,媒体从业者也应该严
格遵守职业道德,提供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为公众提供可靠的
信息。
新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因此,新
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至关重要,它关乎着公众的知情权和社会
的和谐稳定。
希望未来的新闻报道能够更加客观、真实,为社会的
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闻读后感

新闻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篇关于环保的新闻,让我深有感触。
新闻报道了
地球上的海洋污染问题,让我感到非常担忧。
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
的生态系统之一,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污染问题也日益
严重。
新闻中提到了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危害,让我感到非常心痛。
海洋生物误食塑料垃圾,导致它们生病甚至死亡,这是对自然界的
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尽量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这篇新闻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
地球上的每一片绿叶、每一滴清水。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环保
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为保护地球做出自己的努力。
希望通过大
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改善地球的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新闻读后感范文

新闻读后感范文新闻读后感(一)每天七点前,我就早早坐好,表情肃穆地等待片头曲响起。
当新闻联播那正经庄严的两位播音员出现在屏幕上,我的心就兴奋得嘣嘣直跳。
到了主要内容介绍完,正式播出节目了,我更加激动得不能自已——只有看自己最心爱的节目才会有这样的反应啊!新闻联播画面优美,不但清晰,而且是彩色;新闻联播信息量大,我们一生都见不到的副总理以上级别领导,里面都天天有;新闻联播编排合理,鼓劲的消息多,看了之后我腰不酸了腿也不疼了,浑身都是干劲;新闻联播舆论导向正确,从没有因犯政治错误而停播;新闻联播播出准时,每天都是19点整开始,我还可以拿它对表……这样好的节目,叫我怎能不喜欢!看新闻联播是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天不看我吃不香,两天不看我睡不着,三天不看我就没法活。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活动,结束时已19点了,可我还在路上,想到可能看不到新闻联播了,我心如刀绞,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还有一次,19点整我在商场大厅笔直地站立在电视机前,抱着小堂弟如饥似渴地看新闻联播,可嘈杂声太大,非常影响我收看的效果和心情,于是我就唆使小堂弟就地大小便,终于周围的人都走了,我虽然身上也糊上了他的屎尿,但我心里很高兴,因为这样电视机旁就只有我一个了,心爱的新闻联播就属于我了。
我认为象我一样喜欢新闻联播的人多极了,暂时不喜欢它的极少数文化层次比较低的人,也会慢慢喜欢起来的;毕竟,人是不断进步的。
新闻读后感(二)中国严重的大气污染开始影响经济。
北京市命令120多家企业停工和减产,暂时叫停了360多处建筑工程。
日本和韩国企业也在限制范围之内。
污染还从北京向周边扩散,事态已经严重到需要准备人工降雨。
如果严重的污染持续下去,可能阻碍经济稳定增长。
污染最为严重的是北京市,1月没有出现雾霾的日子只有5天。
这是过去60年来最糟糕的'情况。
能够引发哮喘和支气管炎的微粒状物质“PM2.5”在大气中的浓度甚至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安全标准的20倍以上。
新闻读后感

新闻读后感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讲述了一位普通人在面对突发危机时的勇
敢行为。
这位普通人在火灾发生时,毫不犹豫地冲进了燃烧的建筑物,救出了被困的人。
他的勇敢行为感动了无数人,也让我深受触动。
这则新闻让我想到,面对危机时,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
不是因为我们有超凡的能力,而是因为我们有一颗善良、勇敢
的心。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不会面临火灾这样的危机,但是我们可
能会遇到其他困难和挑战。
而当我们面对困难时,我们也可以像这
位普通人一样,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他人。
这则新闻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善良和勇敢是我们每个人都应
该具备的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有些人在面对危机时选择逃避或者袖手旁观。
然而,这并不是
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相反,我们应该向这位普通人学习,学会在
面对困难时勇敢地挺身而出,帮助他人。
新闻不仅仅是一则简单的报道,它还可以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
善良和勇敢。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则新闻中汲取力量,成为生活中的英雄,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希望。
《新闻写作学》读后感

《新闻写作学》读后感英文回答:After reading "Journalism Writing," I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news writing. This book delves into the complexities of journalistic storytelling, offering practical advice and insights into the art of crafting informative, engaging, and accurate news articles.One of the key takeaways from the book is the importance of objectivity and accuracy in journalism.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at journalists must strive to present the news without bias, ensuring that the facts are reported accurately and fairly. This requires a commitment to research, verifying sources, and present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 to provide a balanced account of events.The book also provides valuable guidance on writing effective news leads, crafting compelling headlines, andstructuring articles in a clear and concise manner.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strong verbs, vivid language, and engaging anecdotes to capture the reader's attention and convey information effectively.Moreover, the book explores the ethical consideration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journalists in their pursuit of the truth. It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journalists to adhere to ethical standards, including protecting confidential sources, avoiding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actions.Overall, "Journalism Writing" is an invaluable resource for aspiring journalists,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news writing. By embracing the lessons and techniques outlined in this book, journalists can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ir work, ensuring that their reporting is accurate, ethical, and impactful.中文回答:读完《新闻写作学》一书,我对新闻写作的原则和技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新闻读后感

新闻读后感在信息时代,新闻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天,我们都会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接收到大量的新闻。
而每当我阅读完一篇新闻后,总会有一种强烈的读后感。
新闻读后感,不仅仅是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更是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
新闻报道往往会揭示出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比如贪污腐败、环境污染、社会不公等。
这些问题常常让我感到愤怒和无奈,但同时也激发了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新闻,我了解到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也看到了人们为了改变现状而努力奋斗的身影。
新闻读后感还能引发我对人性的思考。
新闻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有善良而无私的,也有冷漠自私的。
这些人物形象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时,我会为那些无私奉献的人感动,为他们的善良而感到欣慰;有时,我会为那些冷漠自私的人感到愤怒和失望。
新闻中的人物形象让我明白,人性是复杂而多样的,但善良和正义的力量永远是存在的。
除了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思考,新闻读后感还能激发我对未来的期待和努力。
新闻报道中,总会有一些关于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的新闻。
这些新闻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也让我明白只有不断努力和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每当我看到那些改变世界的人物和事迹时,我都会被他们的勇气和智慧所感动,同时也激励着我去追求我的梦想和目标。
总之,新闻读后感是一种思考和感悟的过程。
通过阅读新闻,我不仅仅了解到了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更重要的是,我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新闻读后感让我明白,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到事实本身,用事实说话”
——《新闻报道与写作》读后感
听着中孝介的《花》写 阅读梅尔文.门彻所著《新闻报道与写作》的读后感,
感性与理性的交融:一个是据说“世界上最纯净的男音”在吟唱召唤人类追求内
心梦想的歌曲,一个是统合哲学、心理学、文学后深入浅出的新闻学经典教材。
写这篇读后感是因为在企业做内训师后的要求作文。沉下心来,有点迷离,此时
此地。
梅尔文的《新闻报道与写作》历时数十年不衰,行文朴实,素材凝练。规则
都是简单的,关键是理解规则后的价值观、方法论,坚持执行。道理触类旁通,
从文中提炼出的采访、写作原则,应用到为人处世、工作管理,不无裨益。
(一)新闻采访的一些指导原则
第一,不要在采访开始时一下子就提尖锐的问题,相反打破坚冰,
解释你是谁,你正在做什么,为什么你要找他,说几句奉承话听上去
很有效果。
第二,采访分为开放式问题和闭合式问题两种,开始的问题通常
应该是开放式问题,从消息来源最熟悉的问题开始,提一些采访对象
与你共同态度的问题,营造一种开放的气氛,不要一开始就闭合,用
开放性问题转移注意力。
第三,仔细观察并且倾听,采访对象的反应怎么样。他看起来是
知无不言还是藏有秘密。他讲一个故事的时候可以打断他,问一个小
问题,或者仅仅试试他的反应,你得仔细观察并倾听。 运用你在早
期阶段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你在采访前关于他的预感是否正确。如
果他坚持要正规,你可能也要做出公事公办的样子。如果他是轻松和
随意的,你也应该那样。但是要提防,采访在那时可能演变成一种你
无法控制的漫无边际的闲谈。
第四,通过你的问题,从采访开始就要引导对方进入你设计好的
思路,最好引入你的思路。在逻辑上应该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在提
一个尖锐问题之前,应有两三个问题做铺垫。
第五,要不断提醒自己,内容是否已经足够,要补充什么,导语
该怎么写,怎么切入,跟原来的设计思路会不会改变。
第六,不要忘记问关键问题:你的主编让你问的问题,或者将引
出支持主题的材料的问题;
第七,不能回避令人尴尬的问题。在问完了你想出来的全部问题
后,问尖锐问题的时机就会到来。
第八,不要回避幼稚的问题。要让采访对象知道你也有笨的时候,
你也不是无所不至,即使你做了准备工作,你肯定有不熟悉的,失误
的和笨的地方,这样采访对象会很高兴的填补这种差距,他的警惕性
降低马上会跟你说很多。
第九,养成追问的习惯,比如:说你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你为什
么会那样呢?通过追问使采访对象不断往下说下去。
第十,有时候改变一下谈话节奏会有助于采访。例如突然将你的
笔记本放在一边,营造一种问完了的假象,突然对一个不相关的问题
表现极大的兴趣,但是在做完这个戏以后一定要再回到敏感的问题,
一个突然的停顿是非常有用的,当采访对象说了一段话以后,如果你
面带暧昧的笑容看他几秒钟会使他不安,这种不安会使他不假思索地
说出很多关键的内容。
第十一,千万不要因为采访对象说无可奉告便放弃那个问题,那
仅仅是攻坚战的开始,你可以表现得好像是误解了他的话,稍稍改换
措词后重新提问。如果他依然拒不开口,你可以表现得他误解了你。
第三次的时候假装他不会拒绝这个问题,根据他的拒绝提出一个令人
为难的结论。
第十二,偶尔你最好的采访可能来自采访对象认为采访已经结束
的时候,当你要说再见的时候,采访对象经常会放松下来,说出一个
根本没有事先准备的话,因此在离开大门之前都要保持警觉。美联社
的记者就说,采访的宝石可能在笔记本合上之后才到来,根据工作经
验我发现在这个时候获得的东西可能比在采访的时候获得的东西还
要多。
第十三,注意倾听,从中找出你原来没有想到的问题的线索。注
意:你事先选好的主题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只是次要的。在这种情
况下应灵活应对。他偶然间做的评论可能使你写出一篇比你原先设定
的好许多的报道。如果情况是那样,立即进行挖掘。
通常情况下,挖掘的主体是记者,为了实现预期的采访目的,需要理性思考,
搜集基础素材后拟定采访谈话路径,而事实是多变的,采访中,可能出现超过预
期的点,这时需要尊重事实,进行适时的调整。这体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灵活应
变的状态,隐含了一种冷静自持、淡定达观的境界。在做策划,做管理的时候,
同样需要有这样的状态和境界。
(二)新闻写作十项原则
1、先理解事件,然后再写。
2、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时再写
3、要展现,不要讲述。
4、把好的引语和具有人情味的内容放在报道的显著之处。
5、把相关的说明或有趣的故事放在报道的显著之处。
6、使用具体的名词和生动的行为动词。
7、避免滥用形容词,避免用大量副词修饰动词。
8、避免在报道中做判断和推论。让事实说话。
9、不要在文章中提出你无法回答的问题。
10、质朴、诚实并迅速地写作。
人心不如天心,尊重事实,可以预设事实不能编造事实,预判不能冒充判断,
不是不判断而是延迟判断。质朴、诚实的态度和表述更具力量,根据经济学物以
稀为贵的原理推断,做到这一点很难。环顾身边优秀的前辈同仁,该风格皆具。
在此时此地此境,同样的特质在偏离预想的土壤上依旧生根发芽,或曾想,在
企业经历对实事的历练,好过一开始就在文字中挥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