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酶染色Washburn法

过氧化物酶染色Washburn法
过氧化物酶染色Washburn法

过氧化物酶染色(Washburn法)

1.实验原理

粒细胞和部分单核细胞的溶酶体颗粒中含有过氧化物酶(POX), pox能分解过氧化氢释放岀新生氧,使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成联苯胺蓝,后者与亚硝基铁氧化钠结合,再进一步氧化形成稳定的蓝色物质,沉淀于细胞质内。

2.标本采集

2.1病人准备:了解病人是否对局麻药有过敏史。凝血因子严重缺陷引起的岀血性疾病,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有畸形,晚期妊娠妇女作骨髓穿刺时要慎重。

2.2标本种类:新鲜抽取的骨髓穿刺液

2.3标本采集要求

2.3.1高压消毒的穿刺针,一次性无菌手套和抽取骨髓液的无菌注射器。

2.3.2临床上首选穿刺部位为骼后上棘;翻身困难,需多部位穿刺患者可选择骼前上棘为穿刺部分。小于3岁的小儿还可选择胫骨头内侧为穿刺部位。

3.标本储存:室温避光处保存,若不能及时测定,可采用95%乙醇固定2分钟,可保存数天。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的标准:溶血、稀释标本不能作测定。

6?试剂

6.1联苯胺溶液(I液v紫红色〉):联苯胺0.3g,加36%亚硝基铁氧化钠溶液lml,再取95%乙醇加到100ml,水浴加热助溶。贮于棕色瓶中,可保存数月。工作时应小心溶液污染皮肤。

6.2稀双氧水(II v液无色〉):临用前将3%双氧水2滴放入盛有5ml蒸馆水的滴瓶内,混匀

7.操作步骤

7.1新鲜干燥血片或骨髓片,滴加I液数滴(覆盖血膜为宜), 室温放置1—2分钟,勿冲洗即滴加II液数滴,混合后室温

放置8分钟,流水冲洗。

7.2滴加95%乙醇脱色,水洗后瑞■姬染液染色,复染时间约20分钟,复染后镜检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可报告阳性程度或阳性细胞百分比。

阴性:无蓝黑色颗粒和蓝黑色物质。

弱阳性:蓝黑色颗粒量少且细小,相当于(十)。

阳性:蓝黑色颗粒量多,粗细不一,相当于(++)。

强阳性:细胞充满粗大紧密蓝黑色颗粒,相当于(+++)。

9 ?临床意义

9.1粒系统细胞除早期原粒细胞阴性外,晚期原粒细胞及以下

各阶段细胞均含有不同程度的蓝色颗粒。嗜酸性粒细胞颗粒

更粗大,呈深蓝色。嗜碱性细胞为阴性。

9.2单核细胞中,除早期原始阶段外,皆呈弱阳性反应,其颗粒细小稀疏。

9.3某些网状细胞及吞噬细胞可呈不同程度的过氧化物酶弱阳性反应。

9.4所有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皆为阴性。

9.5该化学染色是区别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关键化学染色。FAB分型规定前者阳性率V 3%。

10.操作性能: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11.注意事项 11.1标本应新鲜,且未受其他化学物的污染。

若标本采集后不能及时测定,可采用95%乙醇固定2分钟后,可保存数天。

11.2双氧水(II液)最适浓度为0.05mol/L左右,浓度过高, 将会抑制酶的活性。双氧水浓度太高、制片太厚、涂片冲洗不净以及粒细胞破坏过多,可造成假阳性。涂片中粒细胞若看不见阳性颗粒,红细胞呈棕色或绿色,即示双氧水过浓。

若双氧水加于血片上不产生气泡,则示失效,应重做试验。11.3联苯胺溶液若明显变色发绿,应重新配制。

11.4在涂片上两液混匀时,动作要轻,以免将阳性颗粒吹散到阴性细胞上;

12.参考文献

过氧化物酶染色Washburn法-检验科临检室作业书

过氧化物酶染色Washburn法 1.实验原理 粒细胞和部分单核细胞的溶酶体颗粒中含有过氧化物酶,pox能分解H2O2释放出新生氧,使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成联苯胺蓝,后者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再进一步氧化形成稳定的蓝色物质,沉淀于酶活性的细胞质内。 2.标本采集 2.1病人准备:了解病人是否对局麻药有过敏史。凝血因子严重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有畸形,晚期妊娠妇女作骨髓穿刺时要慎重。 2.2标本种类:新鲜抽取的骨髓穿刺液 2.3标本采集要求 2.3.1高压消毒的穿刺针,一次性无菌手套和抽取骨髓液的无菌注射器。 2.3.2临床上首选穿刺部位为髂后上棘;翻身困难,需多部位穿刺患者可选择髂前上棘为穿刺部分。小于3岁的小儿还可选择胫骨头内侧为穿刺部位。 3.标本储存:室温避光处保存,若不能及时测定,可采用95%乙醇固定2分钟,可保存数天。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的标准:溶血、稀释标本不能作测定。 6.试剂

6.1试剂名称:血细胞pox染色试剂 6.2试剂生产厂家: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 6.3试剂组成 试剂1:poxⅠ液(紫红色)2℃-8℃避光保存,有效期六个月。 试剂2:poxⅡ液(无色)2℃-8℃避光保存,有效期六个月。 试剂3:95%乙醇,室温避光保存。 试剂4:瑞氏染液,室温避光保存。 7.操作步骤 7.1新鲜涂片滴加Ⅰ液数滴(覆盖血膜为宜),室温放置1分钟,勿冲洗即滴加Ⅱ液数滴,混合后室温放置5分钟,流水冲洗。 7.2滴加95%乙醇脱色,水洗后瑞氏染色,复染后镜检观察结果。 8.结果判断 8.1阳性—细胞内出现棕黄或蓝黑色颗粒沉淀物质,定位于胞质。 8.2阴性—细胞内无棕黄色或蓝黑色颗粒。 9.临床意义 9.1粒细胞系统呈集中状粗颗粒强阳性反应,单核细胞系统呈弥散状颗粒弱阳性反应,部分原始单核细胞可呈阴性反应。网状细胞及吞噬细胞有不同程度的阳性。 9.2淋巴细胞系、红细胞系、巨核细胞系、浆细胞系等均为阴性反应。 10.操作性能: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11.方法局限性 11.1标本应新鲜,且未受其他化学物的污染。若标本采集后不能及

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液(α-NAE法)

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液(α-NAE 法) 简介: 酯酶主要分为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酯酶(lipase)、胆碱酯酶(choli-esterase)。每一种酯酶常能水解许多不同的底物,多种不同的酯酶又能水解相同的底物,因此这一系列酯酶被称为非特异性酯酶。非特异性酯酶的最适pH 为5.0~8.0,定位于溶酶体和内质网,在肝脏、肾脏、胰和小肠具有较高的酶活性。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细胞也含有丰富的非特异性酯酶。 Leagene 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液(α-NAE 法)又称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液,其原理是细胞中的非特异性酯酶将α-乙酸萘酚水解产生α-萘酚,α-萘酚再与重氮盐偶联,生成不溶性有色沉淀,定位于细胞质。本染色液对酯酶染色无特异性,故又称作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液,可用于血液、骨髓或细胞涂片、冰冻切片的非特异性酯酶染色,亦可作氟化钠抑制试验。该试剂仅用于科研领域,不适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 载玻片、湿盒 2、 显微镜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血液、骨髓或细胞涂片、冰冻切入α-NAE 固定液固定。 2、 水洗,晾干。 3、 入配制好的α-NAE 孵育液,放入湿盒中,避光孵育,水洗。 4、 入甲基绿染色液复染,水洗,镜检。 编号 名称 DE0038 3×10ml DE0038 3×20ml Storage 试剂(A): NAE 固定液 10ml 20ml RT 避光 试剂(B): α-NAE 孵育液 B1: α-NAE solution 0.2ml 0.4ml 4℃ 避光 B2: FBB solution 5ml 10ml -20℃ 避光 B3: α-NAE buffer 5ml 10ml RT 临用前,B1:B2:B3混合,即为α-NAE 孵育液,即配即用。 试剂(C): 甲基绿染色液 10ml 20ml RT 避光 试剂(D): NaF solution 0.2ml 0.4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植物过氧化物酶检测试剂盒(愈创木酚比色法)

植物过氧化物酶(POD)检测试剂盒(愈创木酚比色法) 简介: 过氧化物酶(peroxisome ,POD)是以过氧化氢为电子受体催化底物氧化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中,以铁卟啉为辅基,可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酚类和胺类化合物,具有消除过氧化氢和酚类、胺类毒性的双重作用。该酶属于细胞木质素合成途径中间的关键酶,研究该酶可以探讨多种生物细胞发育过程中木质素沉积的代谢机理,为减少水果石细胞含量提高其品质提供依据。 Leagene 植物过氧化物酶(POD)检测试剂盒(愈创木酚比色法)检测原理是以愈创木酚(又称2-甲氧基酚)作为底物,在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下采用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产物生成量的方法,于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以吸光度变化所需酶量进行计算。该试剂盒主要用于植物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血清等样品中内源性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尤其适用于检测水果中过氧化物酶活性。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 蒸馏水 2、 研钵或匀浆器 3、 离心管或试管 4、 低温离心机 5、 水浴锅或恒温箱 6、 比色杯 7、 分光光度计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准备样品: ①植物样品:取2g 植物组织或水果中层果肉加入4ml 预冷的POD Lysis buffer 研磨或匀 编号 名称 TE0425 50T Storage 试剂(A): POD Lysis buffer 250ml 4℃ 试剂(B): POD Assay buffer 100ml 4℃ 避光 试剂(C): POD 氧化剂 4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

浆离心,留取上清液,冻存,用于过氧化物酶的检测。 ②血浆、血清和尿液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后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测定,冻存,用于过氧化物酶的检测。 ③细胞或组织样品:取恰当细胞或组织裂解液,如有必要用POD Lysis buffer进行适当匀浆,离心,取上清液,冻存,用于过氧化物酶的检测。 ④高活性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活性的过氧化物酶,可以使用POD Lysis buffer进行恰当的稀释。 2、配制POD Assay buffer工作液:取适量POD氧化剂和POD Assay buffer,POD氧 化剂:POD Assay buffer按一定比例混合,即为POD Assay buffer工作液,即配即用,不宜久置。 3、加样:按照下表设置对照管、测定管,注意:对照管、测定管中为同一待测样品,但对 照管中为提前加热煮沸的样品。溶液应按照顺序依次加入,并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如果样品中的POD活性过高,可以减少样品用量或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样品的检测最好能设置平行管,求平均值。 加入物(ml) 对照管测定管 待测样品0.05 0.05 POD Lysis buffer 1.45 1.45 POD Assay buffer工作液 1 1 4、POD检测:立即以分光光度计,比色杯光径1.0cm,以对照管为对照,测定测定管的 吸光度(A测定0)。准确孵育后,立即加入POD终止液终止反应(备选方案),以分光光度计,比色杯光径1.0cm,以对照管为对照,测定测定管的吸光度(A测定1)。注意:加入POD终止液终止反应不是必须步骤,可准确孵育后直接以分光光度计,比色杯光径 1.0cm,以对照管为对照,测定测定管的吸光度(A测定1)。 计算: POD活性单位的定义:在该实验条件下,每1min吸光度变化0.01所需酶量为一个活性单位。 组织样本POD(U)={(A测定1-A测定0)×V T}/(W×V S×0.01×t) 式中:A测定1=孵育3min后测定管的吸光度值 A测定0=加入POD Assay buffer工作液后立即测定的测定管吸光度值 W=组织样本的重量(g) V T=提取酶液的总体积(ml) V S=测定时所用酶液体积(ml)

酯酶同工酶

酯酶同工酶的醋酸萘酯-铁氰化钾染色法的研究 摘要:酯酶可将@-醋酸萘酯和?-醋酸萘酯水解生成醋酸和萘酚,利用萘酚能与铁氰化钾反应生成有色物质萘醌的性质可对电泳凝胶上的酯酶同工酶进行染色。 关键词:酯酶同工酶;醋酸萘酯;铁氰化钾;染色法 经典的酯酶同工酶的染色方法的原理是,酯酶催化醋酸萘酯水解产生萘酚,而萘酚可与坚牢蓝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因而在电泳后的凝胶上含有酯酶同工酶的地方可以染出蓝紫色的酶带。 经过摸索,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酯酶同工酶的染色方法———醋酸萘酯N 铁氰化钾染色法,其原理是酯酶催化醋酸萘酯水解产生萘酚,而萘酚可被铁氰化钾氧化成萘醌,因而在电泳后的凝胶上含有酯酶同工酶的地方可以染出酶带。 一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以新鲜的肉鸡肝脏为材料。 1.2试剂 Acr 为广东省汕头化学试剂厂产品,Bis 、坚牢蓝RR 盐为上海化学试剂公司产品,TEMED 为上海前进试剂厂产品,溴酚蓝为上海试剂三厂产品,@-醋酸萘酯为上海青浦合成试剂厂产品,?-醋酸萘酯为上海试剂一厂产品, Tris,HCL,NaCL,2Na HP 4o ,磷酸二氢钠,三氯醋酸,乙醇,甘油,丙酮,丙酮、铁氰化钾、过硫酸铵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1.3仪器设备 研钵、电泳仪与电泳槽、冰箱、离心机、微量加样器、恒温水浴锅、染色盒、67$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等。 1.4实验方法 (1)样品制备:取一定量的新鲜鸡肝,按一定比例加入8*9:1的磷酸缓冲液后进行研磨,经4000r/min,15min 离心后取上清液,置于1?冰箱中保存备用。 (2)酯酶活力的测定:参照禹邦超等人的方法进行。 (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参照赵永芳的方法进行。 (4)酯酶同工酶的染色方法有: 经典法:(即醋酸萘酯-固蓝RR 盐染色法)染色液:称取?-醋酸萘酯与@-醋酸萘酯、坚牢蓝RR 各200mg ,分别用10mL 丙酮溶解后,混合,再用磷酸缓冲液定容至200mL 。 电泳后,将凝胶条浸入染色液中,于37摄氏度保温直至酶带出现。 染色新法(即醋酸萘酯B 铁氰化钾染色法)染色液G :仅将经典法染色液中的坚牢蓝RR 除去;染色液B :4%的铁氰化钾溶液。电泳后将凝胶条浸入染色液A 中,于37摄氏度保温2min 后弃去染色液A ,用蒸馏水稍加漂洗,再用染色液B 染色,直至显出酶带。 二 结果与讨论 电泳前,将完整的一块凝胶按计划等分为$部份,每部份都按相同的酶活力梯度进行点样。电泳结束后,将该凝胶按计划等分切为2块凝胶。1块用经典法进行染色,1块用染色新法进行染色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发现这2种染色方法所得的酶谱是相同的。前文已再次证实鸡

酸性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液(ANAE)使用说明

酸性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液(ANAE)使用说明 货号:G2390 规格:3×10ml 保存:有效期6个月。 产品内容: 试剂A:ANAE固定液10ml RT避光 试剂B;ANAE孵化液B1:pararosaniline solution0.05ml4℃避光 B2:Nitrite solution0.05ml4℃避光 B3:α-NAE solution0.5ml4℃避光 B4:ANAE buffer9.5ml4℃避光 临用前,按B1:B2:B3:B4=1:1:10:190充分混合,即为ANAE孵化液,即配即用。注意应先B1:B2=1:1混匀后,再与B3、B4混匀。 试剂C:甲基绿染色液10ml RT避光 试剂D:NaF solution0.2ml RT避光 自备材料: 载玻片、湿盒、显微镜 产品简介: 酯酶主要分为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酯酶(lipase)、胆碱酯酶(choli-esterase)酸性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液(ANAE法)又称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液,其原理是酸性条件下细胞中的酸性酯酶将α-乙酸萘酚水解产生α-萘酚,α-萘酚再与六偶氮副品红偶联,生成不溶性红色沉淀,定位于细胞质。酸性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液(ANAE)对酯酶

染色无特异性,故又称作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液,可用于血液、骨髓或细胞涂片、冰冻切片的非特异性酯酶染色,亦可作氟化钠抑制试验。该染色液仅用于科研领域,不适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操作说明: 1.血液、骨髓或细胞涂片、冰冻切片入ANAE固定液固定10-15min。 2.水洗5min。 3.入配置好的ANAE孵育液,放入湿盒中,室温避光孵育1h,水洗。 4.入甲基绿染色液复染5-15min,水洗,镜检。 染色结果: 细胞质暗红色/棕色 细胞核绿色 氟化钠抑制实验: 按NaF solution:ANAE孵育液=1:25的比例,在ANAE孵育液中加入NaF solution,其余按上述染色法进行。 注意事项: 1.血液或骨髓细胞涂片应新鲜,薄厚适宜,一般2天内染色,否则会影响酶的活性。 2.ANAE孵育液易失效或降低阳性程度,即配即用,不宜久置。 3.ANAE孵育液配置后易出现浑浊,但不会影响染色效果。 4.单核细胞为中度阳性至强阳性,对NaF敏感。正常粒细胞呈阴性反应。 5.每次染色时,应有阳性对照。

酸性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液

酸性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液(ANAE) 预期用途:供骨髓细胞图片及血液细胞图片染色检查 检验原理:盐酸副品红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六偶氮副品红(重氮盐),底物α-醋酸萘酚在酯酶的作用下水解α-萘酚,α-萘酚再与重氮盐偶联,生成棕红色沉淀,定位于细胞浆中,本染色液对酯酶染色无特异性,故又称作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主要组成成分: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有效期:一年 储存条件:本试剂盒应储存于2℃-8℃低温环境。 样本要求:新鲜骨髓细胞涂片及血液细胞涂片(切勿使用抗凝血) 检验方法: 一、工作液配制 (一)、浸染工作液配制(一份浸染工作量是33ml,至少可同时放置8-10张涂片) 1、重氮盐溶液的准备:B液1ml与C液1ml彻底混匀,静置2分钟; 2、染缸(自备染液缸)内加入D液40ml; 3、将重氮盐溶液倒入染缸内,混匀 4、再加E液1ml入染缸内,轻轻混匀 (二)滴染工作液配制(一份滴染工作液是1.65ml) 使用器材:一次性塑料试管、微量移液器,一次性吸嘴,滴管。 操作:于试管内加B液50μL,C液50μL混匀,静置1分钟,再加D液1.5ml,E液50μl,混匀,静置2分钟备用(NaF抑制试验加NaF液1滴)。

二、染色步骤 1、干燥涂片,直接滴加工作液做第二步或滴加A液(用前恢复室温,并充分摇匀)固定 约30-60秒,蒸馏水冲洗,待干或滤纸吸干(涂片不固定直接做ANAE染色,阳性反 应强于固定者); 2、滴加或浸入工作液布满涂片(37℃)孵育分钟,蒸馏水冲洗,待干或滤纸吸干 3、F液复染1-2分钟,蒸馏水冲洗,干后镜检 参考范围:1.单核细胞系统:呈阳性反应,其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 2.粒细胞系统:各期粒细胞多呈阴性反应,有时少数粒细胞可呈弱阳性反应,其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 3.巨核细胞及血小板为阳性。 4.淋巴细胞多呈点状阳性,部分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阴性反应。 5.单核细胞源性的组织细胞、巨噬细胞呈强阳性反应,高雪氏细胞、海蓝组织细胞为阳性。 6.幼红细胞呈阴性反应。 检验结果的解释 细胞浆内红色或棕红色颗粒为阳性。①点样型:主要见于成熟T淋巴细胞,阳性反应呈棕色或棕红色1-4个圆形、团块、边界清楚的大点状颗粒定位于细胞浆中。②弥散型:阳性 反应呈棕红色尘粒状、弥散分布,可位于细胞浆的某一局部,边界不清。③单核细胞型:阳性反应为均匀棕红色弥漫性遍布整个细胞浆。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仅限于形态学染色观察使用 注意事项 1、5Tests只限滴染使用

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液(CAE法)

仅供科研版本号:180110 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液(CAE法) 【产品组成】 【保存条件】 室温, 4℃,避光,6个月 【产品概述】 酯酶主要分为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esterase)、酯酶(lipase)、胆碱酯酶(choli-esterase)。 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液(CAE法)又称氯化醋酸AS-D萘酚酯酶(AS-DNCE)染色液或特异性酯酶染色液,其原理是细胞中的特异性酯酶将氯乙酸AS-D萘酚水解产生萘酚AS-D,萘酚AS-D再与重氮盐偶联,生成不溶性有色沉淀,定位于细胞质。本染色液对酯酶染色有特异性,可用于血液、骨髓或细胞涂片、冰冻切片的特异性酯酶染色。色该试剂仅用于科研领域,不适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使用方法】 1、新鲜血液、骨髓或细胞涂片、冰冻切入预冷的CAE固定液4℃固定30s。如果固定培养细胞或细胞爬片等,宜采用PFA固定液固定10-20min。 2、水洗1-2min,晾干。 3、入配制好的AS-D孵育液,放入湿盒中,室温(15-25℃)避光孵育30min,水洗。 4、入Lea苏木素染色液复染5~15min,水洗,封片。 【染色结果】 阳性反应呈红色颗粒状,定位于细胞质中。 【注意事项】 1、血液或骨髓细胞涂片应新鲜,薄厚适宜,一般2天内染色,否则会影响酶的活性。 2、AS-D孵育液易失效或降低阳性强度,即配即用,不宜久置。 3、AS-D孵育液配制后易出现浑浊,但不会影响染色效果。 4、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fd15093982.html,/ 第1页

髓过氧化物酶MPO的临床应用

髓过氧化物酶指数在5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 髓过氧化物酶(MPO是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某些组织的巨噬细胞分泌的含血红素辅基的血红素蛋白酶,是血红素过氧化物酶超家族成员之一。分子量为150KDa。MPO基因位于人第17号染色体,其编码蛋白翻译修饰后形成2条轻链和2条重链,构成四聚体糖基化蛋白。在早期由北京协和洛克和美国克利夫兰医院共同研究发现出来,它具有早期预警和提前筛查心脑血管疾病一个标记物。另一方面血液中95%的MPO来源于多形核白细胞。尽早明确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诊断、危险分层及正确地评估个体近期发生ACS的危险性,对尽早干预治疗ACS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0是早期诊断ACS的重要指标,与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联合应用更能增加ACS诊断的灵敏度[1]。尤其是当cTnI正常时,血浆MPO升高可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2]。但血浆MPO检测方法繁琐,目前无法自动化,临床应用受到限制。Unionluck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基于流式细胞分析原

理的仪器,现在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医院实验室,在计数全血细胞的同时可根据细胞内MPO染色的情况得出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指数(myeloperoxidase index,MPXI,用于评价炎症状况和白血病[3-4]。现将本院分析MPXI在57例ACS患者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股资料选择2011年5~8月本院收治的ACS患者57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为UAP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70.00±10.10岁。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20例为NSTEMI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7.00±18.10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7例为STEMI组,其中,男8例,女9例,年龄 (69.90±15.20岁。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63.3±3.0岁。根据病史和辅助检查,ACS的临床诊断标准参照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制订的标准[5]。排除标准:(1近期罹患感染性疾病或慢性炎症疾病;(2严重血液性疾病;(3骨髓移植术;(4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5应用炎症抑制药物如非固醇类消炎镇痛药、类固醇类药物等;(6创伤、肿瘤;(7严重肝肾功能不全。4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过氧化物酶(POX)染色

过氧化物酶(POX)染色 [原理]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脑浆内含过氧化物酶,能借助受体(联苯胺)脱氢催化过氧化氢而释放新生氧。受体被氧化成联苯胺蓝。再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成稳定的蓝色颗粒而沉淀于脑浆内。 [试剂] 1.联苯胺溶液:联苯胺0.38,加36%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1ml,再取95%乙醇加到100ml,水浴加热助溶。贮于棕色瓶中,可保存数月。工作时应小心溶液污染皮肤。 2.稀双氧水:临用前将30%双氧水用蒸馏水1:80稀释。 [操作] (1)新鲜干燥血片或骨髓片,加联苯胺液5—8滴,使布满整张涂片,固定1—2 分钟。 (2)加等量稀双氧水,用吸球吹吸,使两液混匀,作用4—8分钟。 (3)涂片用流水冲洗。待干后再用瑞氏染液复染,复染时间约30分钟。 [结果观察] 可报告阳性程度或阳性细胞%。 阴性:无蓝色颗粒和蓝色物质。 弱阳性:蓝色颗粒量少且细小,相当于(十)。 阳性:‘蓝色颗粒量多,粗细不一。相当于(++)。 强阳性:细胞充满粗大紧密蓝色颗粒。相当于(+++)。 [临床意义] (1)粒系统细胞除早期原粒细胞阴性外,晚期原粒细胞及以下各阶段细胞均含 有不同程度的蓝色颗粒。嗜酸性粒细胞颗粒更粗大,呈深蓝色。嗜碱性细胞为阴性。 (2)单核细胞中,除早期原始阶段外,皆呈弱阳性反应,其颗粒细小稀疏。 (3)某些网状细胞及吞噬细胞可呈不同程度的过氧化物酶阳性反应。 (4)所有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皆为阴性。 (5)该化学染色是区别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 关键化学染色。FAB分型规定前者阳性率<3%。 编写:谢平制定日期:2011.12.1

[附注] (1)联苯胺溶液若明显变色发绿,应重新配制。 (2)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也可在临用前取0.368溶解于1ml蒸馏水中,加热 助溶后应用。 (3)双氧水浓度若过高,则有抑制酶作用。双氧水浓度太高、制片太厚、涂片冲洗不净以及粒细胞破坏过多,可造成假阳性。涂片中粒细胞若看不见阳性颗粒,红细胞呈棕色或绿色,即示双氧水过浓。若双氧水加于血片上不产生气泡,则示失效,应重做试验。 (4)在涂片上两液混匀时,动作要轻,以免将阳性颗粒吹散到阴性细胞上; (5)制片不能太厚,涂片要新鲜。 编写:谢平制定日期:2011.12.1

植物过氧化物酶提取液

植物过氧化物酶(POD)提取液 简介: 过氧化物酶(peroxisome ,POD)是以过氧化氢为电子受体催化底物氧化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中,以铁卟啉为辅基,可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酚类和胺类化合物,具有消除过氧化氢和酚类、胺类毒性的双重作用。该酶属于细胞木质素合成途径中间的关键酶,研究该酶可以探讨多种生物细胞发育过程中木质素沉积的代谢机理,为减少水果石细胞含量提高其品质提供依据。 Leagene 植物过氧化物酶(POD)提取液主要用于裂解植物组织,提取植物样品中的过氧化物酶。该试剂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 蒸馏水 2、 离心管或试管 3、 匀浆器或研钵 4、 低温离心机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取植物组织清洗干净,切碎。 2、加入植物过氧化物酶(POD)提取液,冰浴情况下充分捣碎或研磨。 3、离心,留取上清液。 4、冻存,用于物过氧化物酶(POD)的检测或其他用途。 计算: 组织或植物粗酶液获得率(ml)=上清液体积(ml)/组织或植物质量×100% 注意事项: 1、 待测样品中不能含有磷酸酶抑制剂,同时需避免反复冻融。 2、 所测样本的值高于标准曲线的上限,应用植物过氧化物酶(POD)提取液稀释样品后重新 编号 名称 CS0386 Storage 植物过氧化物酶(POD)提取液 500ml 4℃ 使用说明书 1份

测定。 3、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名称 CC0007 磷酸缓冲盐溶液(10×PBS,无钙镁) CS0001 ACK红细胞裂解液(ACK Lysis Buffer) DC0032 Masson三色染色液 DF0135 多聚甲醛溶液(4% PFA) NR0001 DEPC处理水(0.1%) PS0013 RIPA裂解液(强) TC1167 尿素(Urea)检测试剂盒(脲酶波氏比色法)

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液(α-NAE法)操作步骤及染色结果

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液(α-NAE法)操作步骤及染色结果 货号:G1760 有效期:6个月 名称3×10ml3×20ml Storage 试剂(A):NAE固定液10ml20ml RT避光 B1:α-NAE Solution0.2ml0.4ml4℃避光 B2:FBB Solution5ml10ml-20℃避光试剂(B):α-NAE孵育液 B3:α-NAE Buffer5ml10ml RT 临用前,按1:25:25混合,现用现配 试剂(C):甲基绿染色液10ml20ml RT避光试剂(D):NaF solution0.2ml0.4ml RT避光 产品说明: 酯酶主要分为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酯酶(lipase)、胆碱酯酶(choli-esterase)。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液(α-NAE法)又称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液,其原理是细胞中的非特异性酯酶将α-乙酸萘酚水解产生α-萘酚,α-萘酚再与重氮盐偶联,生成不溶性有色沉淀,定位于细胞质。本染色液对酯酶染色无特异性,故又称作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液。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血液、骨髓或细胞涂片、冰冻切入α-NAE固定液固定10-15min。 2、水洗5min,晾干。 3、入配制好的α-NAE孵育液,放入湿盒中,37℃避光孵育1h,水洗。 4、入甲基绿染色液复染,水洗,镜检。

染色结果: 细胞质:灰黑色或棕黑色弥漫性或颗粒状沉淀 细胞核:绿色 注意事项: 1、血液或骨髓细胞涂片应新鲜,薄厚适宜,2天内染色,否则会影响酶活 2、α-NAE孵育液易失效或降低阳性强度,即配即用,不宜久置。 3、α-NAE孵育液配置后可能出现浑浊,这不会影响染色效果 4、每次染色时,应有阳性对照片

医院检验中心酯酶染色中性非特异性脂酶染色操作规程

医院检验中心酯酶染色---中性非特异性脂酶(α—NAE)染色操作规程 [方法学] 酯酶染色的方法很多,根据与pH底物等不同作用,将常用的酯酶染色法分为两大类,即特异性酯酶染色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后者又可分为3类:①中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α—乙酸菜酚酯酶、乙酸菜酚酯酶和乙酸菜酚AS-D酯酶。②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α—乙酸菜酯酶和α—丁酸菜酯酶。②碱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α—丁酸菜酯酶。中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是单核细胞与粒细胞白血病区别的重要方法,一般实验室可选用此法。 [原理] α—乙酸萘酚经酯酶水解产生萘酚,萘酚与重氮盐偶联,生成灰黑或棕黑色沉淀物,定位于胞浆中。 [试剂]

1.α—醋酸萘酯丙酮液:α—醋酸萘酯1g,加丙酮和蒸馏水混合液100m1,溶解后贮于磨口带塞三角瓶内,4℃ 保存,可使用半年。 2.pH7.4磷酸盐缓冲液:0.07MNa2HPO4(即Na2HPO4) 3.基质液:磷酸盐缓冲液82ml,缓慢滴加α-醋酸萘酯丙酮液1.6ml(滴速约每分钟40滴),边加边用力振摇。 根据5分钟后,加坚牢蓝B80mg,剧烈振摇10分钟, 立即过滤,滤液两杯,各40ml。 4.氟化钠基质液:称取氟化钠(NaF)61mg加入上述其中基质液1杯内,混匀后,标上标记。 [操作] (1)新鲜涂片两张,分别标上NSE和NaF记号,滴加10% 甲醛生理盐水,固定5分钟,用自来水轻轻冲洗,当 心血膜脱落,晾干。 (2)两张涂片同时放入各自染色杯内,37℃水浴1小时。 (3)取出后水洗,晾干后镜检。不用复染。 [结果观察]

在胞浆内若有棕黑色或灰黑色弥漫性颗粒沉淀者为阳性,细胞脑浆为黄色者为阴性。 [临床意义] 1.阳性:单核细胞和组织细胞呈强阳性,但可被氟化钠抑制;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呈阳性;早幼粒细胞白血 病时早幼粒细胞可阳性,且不受氟化钠抑制。 2.弱阳性及阴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一般为阴性,若有弱阳性也可被氟化钠抑制。 3.临床鉴别:主要用于鉴别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前者NSE阳性,且受氟化钠 (NaF)抑制;而后者NSE阴性,若有阳性也不受氟 化钠抑制。 [附注] (1)坚牢蓝B和氟化钠可小包分装后干燥器保存 (2)基质液配制过程中要振摇,以促使基质溶解。冬天配 制时应适当加温(置于37℃水箱操作)。基质液现配现

过氧化物酶染色液(氧化WG-KI法) 使用说明

过氧化物酶染色液(氧化WG-KI法)使用说明 货号:G2371 规格:2×10ml/2×20ml 保存:RT避光,6个月有效。 产品内容: 名称2×10ml2×20ml Storage 试剂(A):WG-KI固定液10ml20ml RT避光 试剂(B):氧化WG-KI染色液B1:WG染色液 1.9ml 3.8ml RT避光B2:KI染色液0.75ml 1.5ml RT避光B3:WG-KI buffer7.5ml15ml RT 临用前,按B1:B2:B3=5:2:20比例混合,即氧化WG-KI染色液,即配即用。 产品说明: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简称POX或MPO)是由微生物或植物所产生的一类能催化很多反应的以过氧化氢为电子受体催化底物氧化的酶氧化还原酶,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中,以铁卟啉为辅基,可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酚类和胺类化合物,具有消除过氧化氢和酚类、胺类毒性的双重作用。过氧化物酶染色液(氧化WG-KI法)是经改良后的Pereira POX染色法,该染液可用于血液、骨髓或细胞涂片过氧化物酶染色,POX活性部位呈棕红色至蓝黑色颗粒,定位于细胞质中。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血液、骨髓涂片干燥后,滴加WG-KI固定液布满血膜,固定30s。 2、稍水洗,晾干或滤纸吸干。

3、滴加配制好的POX孵育液,室温(20~25℃)避光孵育15min,水洗2min。 4、滴加氧化WG-KI染色液,染色min。 5、弃染色液,滤纸吸干。 6、镜检。 染色结果: 阳性反应棕红色至蓝黑色颗粒 阴性反应胞质呈蓝色 细胞核淡蓝色或淡紫红色 粒细胞系除早期原粒细胞阴性外,分化好的原粒细胞以下阶段细胞随细胞成熟而阳性反应增强,衰老中性粒细胞反应程度减弱单核细胞系弱阳性,淋巴细胞系为阴性。浆细胞及巨核细胞均为阴性。嗜酸性粒细胞和Auer小体呈强阳性反应。 阳性反应强度的判断: 阴性无颗粒 弱阳性颗粒小,分布稀疏 阳性颗粒略粗,分布密集 强阳性颗粒粗大,呈蓝黑色,充满胞浆 临床意义: 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晚期的原粒细胞呈阳性,颗粒较少且大。 2、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颗粒小且稀疏。 3、单核急性白血病呈阴性或弱阳性。 4、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呈强阳性,某些早幼粒细胞呈阳性,恶性组织细胞呈阴性。

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

酸性α 醋酸萘酯酶染色法 一、原理 淋巴细胞内含有许多种酶,如α 醋酸萘酯酶(ANAE)、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 、β 葡萄糖苷酸酶等。不同的淋巴细胞细胞亚群所含酶类及其含量各异,如淋巴母细胞富含ACP,而成熟的T淋巴细胞则显示ANAE活性,因此可利用化学反应作检测。 T淋巴细胞浆内含有的酸性α 醋酸萘酯酶(acid α 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ANAE) ,在弱酸性条件下,能使底物酸性α 醋酸萘酯水解成醋酸和α 萘酚,后者与六偶氮副品红偶 联,生成不溶性的红色沉淀物,沉积在T淋巴细胞胞浆内酯酶所在的部位,经甲基绿复染, 反应呈现单一或散在的颗粒或斑块,显棕红色。B淋巴细胞则无此种反应。因此ANAE染色法 可作为鉴别T淋巴细胞的一种非特异性方法。此外,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酸性粒细胞及 血小板等也可呈现酯酶染色阳性反应,应当注意区分。 二、材料和方法 (一) 材料 1 2 5%戊二醛溶液(固定液)在0 1mol/L pH值7 4磷酸盐缓冲液9ml中加入25%戊二醛 溶液1ml,混和,置4℃冰箱保存备用。 2 副品红液将副品红4g加入2mol/L盐酸100ml中,37℃溶解过滤,4℃冰箱保存备用。 3 4%亚硝酸钠溶液取亚硝酸钠400mg,溶于蒸馏水10ml中,临用前配制。 4 六偶氮副品红溶液取新配制的亚硝酸钠溶液3ml,慢慢滴入副品红溶液3ml中,边滴边搅拌,此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充分混合,1min后备用。 5 α 醋酸萘酯溶液: α 醋酸萘酯2g 乙二醇单甲醚100ml 也可用丙酮100ml代替乙二醇单甲醚。 6 0 067(1/15)mol/L pH值 7 6磷酸盐缓冲液:

PH1138 过氧化物酶染色液联苯胺法实验方法

PH1138|过氧化物酶染色液(联苯胺法) Peroxidase Staining Solution Catalog No:PH1138Size:?4×10mL|?4×20mL Store at RT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简称POX或MPO)是由微生物或植物所产生的一类能催化很多反应的以过氧化氢为电子受体催化底物氧化的酶氧化还原酶,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中,以铁卟啉为辅基,可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酚类和胺类化合物,具有消除过氧化氢和酚类、胺类毒性的双重作用。 过氧化物酶染色液(联苯胺法)是ICSH推荐采用的POX染色液,其原理是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能将无色的3,3-二氨基联苯胺(DAB)的氢原子传递给过氧化氢,使前者催化成有色染料沉积在细胞质中的POX所在部位。该染液可用于血液、骨髓或细胞涂片过氧化物酶染色,POX活性部位呈棕黄色。 试剂组分 Components4×10ml4×20ml Storage 试剂(A):BFA固定液10ml20ml4℃避光 B1:DAB染色液10ml20ml4℃避光 试剂(B):POX孵育液 B2:DAB氧化剂2×100μl4×100μl RT 临用前,按B1:B2=1000:1比例混合,即为POX孵育液,即配即用 试剂(C):WG染色液10ml20ml RT避光 试剂(D):WG Buffer10ml20ml RT Manual1份 有效期12个月 1、血液、骨髓或细胞涂片滴加预冷的BFA固定液,4℃固定30~60s,稍水洗。 2、滴加配制好的POX孵育液,室温(20~25℃)避光孵育10~15min,水洗2min。 3、滴加WG染色液,孵育30~60s。 4、直接滴加等量WG buffer,染色10~15min。 5、水洗、晾干、镜检。 染色结果 POX活性部位棕黄色 细胞核蓝色 粒细胞系除早期原粒细胞阴性外,分化好的原粒细胞以下阶段细胞随细胞成熟而阳性反应增强,衰老中性粒细胞反应程度减弱单核细胞系弱阳性,淋巴细胞系为阴性。浆细胞及巨核细胞均为阴性。嗜酸性粒细胞和Auer小体呈强阳性反应。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液(CAE法)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液(CAE 法) 简介: 酯酶主要分为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酯酶(lipase)、胆碱酯酶(choli-esterase)。Leagene 氯乙酸AS-D 萘酚酯酶染色液(CAE 法)又称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液,其原理是细胞中的非特异性酯酶将氯乙酸AS-D 萘酚水解产生萘酚AS-D ,萘酚AS-D 再与重氮盐偶联,生成不溶性有色沉淀,定位于细胞质。本染色液对酯酶染色无特异性,故又称作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液,可用于血液、骨髓或细胞涂片、冰冻切片的非特异性酯酶染色,亦可作氟化钠抑制试验。该试剂仅用于科研领域,不适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操作步 骤 (仅供 参 考): 1、 新鲜血液、骨髓或细胞涂片、冰冻切入预冷的CAE 固定液4℃固定30s 。如果固定培 养细胞或细胞爬片等,宜采用PFA 固定液固定。 2、 水洗,晾干。 3、 入配制好的AS-D 孵育液,放入湿盒中,室温(15-25℃)避光孵育,水洗。 4、 入Lea 苏木素染色液复染,水洗,封片,镜检。 染色结果: 注意事项: 1、 血液或骨髓细胞涂片应新鲜,薄厚适宜,一般2天内染色,否则会影响酶的活性。 编号 名称 DE0037 4×10ml DE0037 4×20ml Storage 试剂(A): CAE 固定液 10ml 20ml RT 避光 试剂(B): PFA 固定液(备选) 10ml 20ml 4℃ 避光 试剂(C): AS-D 孵育液 C1: AS-D solution 0.5ml 1ml -20℃ 避光 C2: GBC solution 0.1ml 0.2ml 4℃ 避光 C3: AS-D buffer 9.5ml 19ml RT 临用前,按C1:C2:C3=1:5:95比例混合,即为AS-D 孵育液,即配即用。 试剂(D): Lea 苏木素染色液 10ml 2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ALP 活性部位 紫红色 细胞核 蓝色

过氧化物酶染色

【目的】 指导过氧化物酶染色检查。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质控主管、科主任。 【用途】 急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急非淋(粒细胞,单核细胞)阳性,急淋呈阴性反应。【染色原理】 当存在过氧化物酶之活性时,可以将基质(过氧化氢)分解,而产生新生态的氧,此新生态氧进而使无色联苯胺氧化为蓝色的联苯胺。联苯胺是一种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它可以进一步氧化变成棕色的化合物。 【分布】 1.粒细胞系:原粒细胞为阴性,白血病时副原粒细胞可呈阳性反应。 中性粒细胞:自早幼粒细胞起,随细胞成熟而阳性强度也递增。其阳性颗粒为圆形,规则,直径与嗜苏丹黑颗粒相仿,而比瑞氏染色的特殊颗粒为 大。 嗜酸粒细胞:为阳性反应,其颗粒比中性粒细胞的大,着色也深。 嗜碱粒细胞:为阴性反应,但在慢粒白血病时可出现阳性反应。 在粒细胞系统中,过氧化物酶颗粒的出现和逐渐增多,与特殊颗粒的出现和增多有平行关系。 2.单核细胞系:呈弱阳性反应,颗粒数少,细小,着色较浅。在白血病时可见强 阳性。 3.组织细胞(网状细胞):一般呈阴性反应,部分细胞有不同强度的阳性反应。 4. 其他细胞:均为阴性反应。 【试剂配制】 一、3%联苯胺酒精溶液配制: 联苯胺0.3g+碱性品红0.1g+95%乙醇99ml全溶 后加入亚硝基铁氰化钠饱和水溶液(36%)1。此液可保存1-2年。 一、过氧化氢溶液配制: 3%过氧化氢1滴+蒸馏水5ml。每次用需新鲜配制。【染色步骤】 1. 将新鲜之血或骨髓涂片,滴加0.3%联苯胺酒精溶液4—8滴,盖满涂膜约1分钟。

2.1分钟后,立即加入过氧化氢等量与上液混匀。 3.4—5分钟后,一出现蓝色,立即冲洗,否则颗粒变黑。 4.立即再用瑞氏染色法复染,时间应稍长 【结果判断】 阳性反应为蓝色或蓝棕色颗粒,定位于胞浆中。 【临床意义】 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呈阳性反应。 2.单核细胞白血病呈弱阳性反应,但有些病例可呈强阳性反应,故不能与急 性粒细胞白血病鉴别,尚需作其他检验。 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呈阴性反应。 【注意事项】 1. 复染除用瑞氏染液外,也可用姬姆萨染液等。 2. 已固定的血膜不能再作过氧化物酶染色,因酶已破坏。 3. 所用过氧化氢必须新鲜,即加于血迹上发生泡沫。过量时红细胞可出现假阳 性。 4. 过氧化氢的浓度要适当加减,过量则颗粒色深,不足则颗粒色淡。 5. 最适合PH值为5.8— 6.5(<5.7时可出现假阳性)。 6. 滴加过氧化氢液之后,最好将染片置于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发现胞浆出 现阳性颗粒,立即水洗,晾干,复染,镜检。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 姓名王烈 日期 04年07月15日

酯酶染色---中性非特异性脂酶(α—NAE)染色

酯酶染色---中性非特异性脂酶(α—NAE)染色 [方法学] 酯酶染色的方法很多,根据与pH底物等不同作用,将常用的酯酶染色法分为两大类,即特异性酯酶染色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后者又可分为3类: ①中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α—乙酸菜酚酯酶、乙酸菜酚酯酶和乙酸菜酚 AS-D酯酶。②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α—乙酸菜酯酶和α—丁酸菜酯酶。②碱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α—丁酸菜酯酶。中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是单核细胞与粒细胞白血病区别的重要方法,一般实验室可选用此法。 [原理] α—乙酸萘酚经酯酶水解产生萘酚,萘酚与重氮盐偶联,生成灰黑或棕黑色沉淀物,定位于胞浆中。 [试剂] 1.α—醋酸萘酯丙酮液:α—醋酸萘酯1g,加丙酮和蒸馏水混合液100m1,溶解后贮于磨口带塞三角瓶内,4℃保存,可使用半年。 2.pH7.4磷酸盐缓冲液:0.07MNa2HPO4(即Na2HPO4) 3.基质液:磷酸盐缓冲液82ml,缓慢滴加α-醋酸萘酯丙酮液1.6ml(滴速约每分钟40滴),边加边用力振摇。根据5分钟后,加坚牢蓝B80mg,剧 烈振摇10分钟,立即过滤,滤液两杯,各40ml。 4.氟化钠基质液:称取氟化钠(NaF)61mg加入上述其中基质液1杯内,混匀后,标上标记。 [操作] (1)新鲜涂片两张,分别标上NSE和NaF记号,滴加10%甲醛生理盐水,固 定5分钟,用自来水轻轻冲洗,当心血膜脱落,晾干。 (2)两张涂片同时放入各自染色杯内,37℃水浴1小时。 (3)取出后水洗,晾干后镜检。不用复染。 [结果观察] 在胞浆内若有棕黑色或灰黑色弥漫性颗粒沉淀者为阳性,细胞脑浆为黄色者为阴性。 [临床意义] 1.阳性:单核细胞和组织细胞呈强阳性,但可被氟化钠抑制;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呈阳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时早幼粒细胞可阳性,且不受氟 化钠抑制。 编写:谢平制定日期:2011.12.1

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液(α-NAE法)

北京吉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液(α-NAE 法) 产品简介: 酯酶主要分为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酯酶(lipase)、胆碱酯酶(choli-esterase)。每一种酯酶常能水解许多不同的底物,多种不同的酯酶又能水解相同的底物,因此这一系列酯酶被称为非特异性酯酶。非特异性酯酶的最适pH 为5.0~8.0,定位于溶酶体和内质网,在肝脏、肾脏、胰和小肠具有较高的酶活性。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细胞也含有丰富的非特民性酯酶。 Jimei 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液(α-NAE 法)又称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液,其原理是细胞中的非特异性酯酶将α-乙酸萘酚水解产生α-萘酚,α-萘酚再与重氮盐偶联,生成不溶性有色沉淀,定位于细胞质。本染色液对酯酶染色无特异性,故又称作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液,可用于血液、骨髓或细胞涂片、冰冻切片的非特异性酯酶染色,亦可作氟化钠抑制试剂。该试剂仅用于科研领域,不适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自备材料: 1、 载玻片、湿盒 2、 显微镜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血液、骨髓或细胞涂片、冰冻切入α-NAE 固定液固定10~15 min 。 2、水洗5 min ,晾干。 3、入配制好的α-NAE 孵育液,放入湿盒中,37。 C 避光孵育1h ,水洗。 4、入甲基绿染色液复染5~15 min ,水洗,镜检。

氟化钠抑制实验: 按NaF solution:α-NAE孵育液=25:1的比例,在α-NAE孵育液中加入NaF solution,其余按上述染色法进行。 注意事项: 1、血液或骨髓细胞涂片应新鲜,薄厚适宜,一般2天内染色,否则会影响酶的活 性。 2、α-NAE孵育液易失效或降低阳性强度,即配即用,不宜久置。 3、α-NAE孵育液配制后易出现浑浊,但不会影响染色效果。 4、每次染色时,应有阳性对照片。 5、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6个月有效。 相关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