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用于测定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对不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可进行间接测定。

上述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中1和3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我们把有这种现象的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1. 标志: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2. 定义:发生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转)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3. 规律:升失电子总数相等。

练习:判断下列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1. 2H2O === H2↑+ O2↑

2. 2Na+ Cl2 === 2NaCl

3. Zn + H2SO4 === ZnSO4 + H2↑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过氧化氢纯净的过氧化氢是无色粘稠液体,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汽水溶液称双氧水,过氧化氢受热、遇光,接触灰尘易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2H2O2 === 2H2O+ O2↑

因此过氧化氢具消毒杀菌的作用。医学上常用质量分数为0.03的过氧化氢水容易作为外用消毒剂,清晰创口。

市售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0.3,有较强的氧化性,对皮肤有很强的刺激作用,使用时要进行稀释。

2.高锰酸钾医学上成为P.P,为深紫色有光泽的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的颜色根据高锰酸钾的含量的多少可有暗紫红色到鲜红色。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医学生常用其稀释液作为外用消毒剂。

3.硫代硫酸钠常用的是硫代硫酸钠晶体(带有5个结晶水)俗称海波。它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具有还原性。

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5H2O

硫代硫酸钠在照相术中常用作定影剂,医学上可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或作解毒剂。

第二节高锰酸钾法

一、原理

(一)高猛酸钾法的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以高锰酸钾为滴定液,直接或间接测定还原性或氧化性物质含量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终点前:过氧化氢郭亮,随着滴定的进行,过氧化氢越来越少。

终点时:过氧化氢全部反应,在滴入半滴高锰酸钾滴定液,就会形成淡红色,即为终点。

(二)特点

1.在强酸性溶液中:

硫酸(硝酸,盐酸,高氯酸均不可)

2.反应需加热:

对于不稳定的物质,易氧化的物质不可以加热

3.自动催化现象:

有锰离子生成,随着反应的进行,锰离子的浓度越来越大,反应的速度越来越快。

4.自身指示剂

高锰酸钾本身滴定液是具有颜色的。当达到滴定终点,溶液为浅红色,并30秒不褪色。

(三)测定方法

1.直接滴定法:

直接测定还原性物质含量

2.剩余滴定法

测定氧化性物质含量

3.间接滴定法

测定非氧化性,非还原性物质含量

二、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市售的高锰酸钾含有少量二氧化锰等杂志,他们会加快高锰酸钾的分解,蒸馏水中也常含有微量的还原性物质,他们也能还原高锰酸钾。高锰酸钾还能自行分解,见光分解得更快。所以高锰酸钾不能用直接配制法,先配制近似浓度的,然后再标定。(一)配制

提问:1、配制溶液由几种方法?

2、高锰酸钾是由什么状态向什么状态转变?

追问:运用那个公式计算配制高锰酸钾滴定液所需

高锰酸钾的质量?

Eg:配制1L,0.0的高锰酸钾滴定液

练习:配制100ml,0.1mol∕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需要称量氢氧化钠多少克?(二)标定

常用的是基准草酸钠,因为基准草酸钠不含结晶水,不吸水,易精制和保存。

注意的问题;

1、温度:水浴加热75-85度

2、酸度: 硫酸控制

3、 滴定速度

4、 终点判断

三、应用

(一)双氧水含量测定

可用直接滴定法测定H2O2的含量,KMnO4作标准溶液,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5H 2O 2 + 2MnO 4- + 6H+ === 5O 2↑+ 2Mn 2+ + H 2O

操作步骤:

用吸量管吸取 1.00 ml H2O2 样品,置于 200 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 20.00 ml 的H2O2 稀释液三份,分别置于三个 250 ml 锥形瓶中,各加3 mol/L H2SO4 溶液5ml ,用0.02 mol/L KMnO4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通过下式计算未经稀释样品中 H2O2 的含量及相对平均偏差。

(二)补钙制剂中Ca2+含量

样品中加入一定体积过量的Na2C2O4溶液,将Ca2+ 沉淀为CaC2O4,过滤洗涤后,加稀H2SO4溶解CaC2O4沉淀,然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溶解后的C2O42-,根据KMnO4标准溶液用去的体积可求出补钙剂中Ca2+ 的含量。

(三)化学耗氧量(COD )的测定

高锰酸钾法常用于水污染或卫生检验中化学耗氧量(COD )等物质的测定。 化学耗氧量(COD ):在一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是水质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待测物是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用KMnO4作标准溶液,用H2SO4 调节酸性环境。

%100?=2

2224422O H O H KMnO KMnO O H 25V M V c ρ

优点:

① KMnO4溶液呈深紫色。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成无色 Mn2+,颜色变化明显,不需加指示剂。

② KMnO4氧化能力强,应用广泛。

缺点:

①选择性差标准溶液不稳定不能用于直接法配制其标准溶液。

② KMnO4还原为 Mn2+的反应,常温下较慢。有时需加热,一般用 Na2C2O4进行标定。

2 .重铬酸钾法

以 K2Cr2O7作为标准溶液的氧化还原滴定法。在酸性溶液中,其反应为:Cr2O72-+14H++6e- 2Cr3++7H2O

优点:

① K2Cr2O7易获纯品,标准溶液可直接配制,不用标定。

② K2Cr2O7标准溶液非常稳定,在密闭溶器中可长期保存。

③在酸性溶液中迅速与还原性物质进行定量反应。

缺点:

① K2Cr2O7氧化性不如 KMnO4强,应用范围窄。

② CrO72- (橙色)在反应中还原为 Cr3+(绿色),颜色较浅,需另加指示剂。常用于测定铁的含量。

第三节碘量法

一.碘量法

(一)原理:以 I2的氧化性和 I-的还原性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法。反应式: I2+2e 2I-

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

直接碘量法:直接用碘标准溶液滴定 S2-、 SO32-、 AsO33-、 Sn2+、 S2O32-等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不能在强碱中进行,用淀粉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间接碘量法:利用 I-的还原性,将氧化性物质还原,析出相当物质的量的 I2,再用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 I2。应用广泛。

I2+2Na2S2O3=2NaI+Na2S4O6

此反应需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进行。用淀粉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缺点:

① I2具有挥发性,易挥发而损失。

②酸性溶液中, I-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注意:

①滴定一般在室温下进行,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②加入过量的 KI ,使 I2和 I-形成 I3-配离子,防止 I2挥发。

③当 I2析出完毕,应立即用 Na2S2O3标准溶液快速滴定。在滴定时,不可剧烈摇动。

(二)常见指示剂

1 .自身指示剂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利用标准溶液本身颜色变化以

指示终点叫自身指示剂。如 KMnO4

2 .氧化还原指示剂

是一类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物质,其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的颜色。在氧化性溶液中,氧化还原指示剂显示其氧化态的颜色,在还原性溶液中,显示其还原态的颜色。

3 .特殊指示剂

有的物质本身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但它能与氧化剂作用产生特殊的颜色,因而可指示终点。这种物质称为特殊指示剂。

二、碘量法的配制和标定

1、I 2溶液的配制:取KI 10.8g于小烧杯中,加水约15ml,搅拌使其溶解。再取I2 3.9g,加入上述KI溶液中,搅拌至I2完全溶解后,加盐酸1滴,转移至棕色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300mL,摇匀,放置暗处待用。

2、I2的标定:用移液管移取25.00 ml Na2S2O3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5ml 0.5%淀粉溶液,然后用I2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蓝色,30s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三次,计算I2溶液的浓度。

基本反应式:2S2O32-+I2=S4O62-+2I-

三、碘量法的应用

维生素C的测定:准确称取约0.2g研成粉末的维生素C药片,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新煮沸过并冷却的蒸馏水,5ml 0.5%淀粉溶液,立即用I2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稳定的浅蓝色,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记下I2溶液体积。平行三次,计算式样中维生素C的百分量。

碘量法的应用范围广泛,用直接碘量法可测定许多还原性物质的含量,如维生素C,亚砷酸盐,亚硫酸盐等。用直接碘量法可测定许多氧化性物质的含量,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溴酸盐、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铜盐、葡萄糖、漂白粉等。

抗坏血酸又称维生素C(Vc),分子式为C6H8O6,由于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还原性,能被I2氧化成二酮基:

维生素C的半反应为C6H8O6= C6H6O6 + 2H+ +2e-

1mol维生素C与1mol I2定量反应。维生素C的摩尔质量为176.12g/mol。

由于维生素C的还原性很强,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尤其是在碱性介质中,测定时加入HAc使溶液呈弱酸性,减少维生素C的副反应。

I2溶液的标定用Na2S2O3标定。基本反应式:2S2O32-+I2=S4O62-+2I-

四、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1.0.1mol/L Na2S2O3溶液的配制

Na2S2O3.5H2O为无色晶体,含有少量的S、Na2SO3、Na2SO4等杂质,因此不能用直接配制滴定液。因为水中的微生物、二氧化碳、空气中的氧气均可使硫代硫酸钠分解且析出单质硫,故新配制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不稳定。日光也能促使硫代硫酸钠溶液分解。因此,配制硫代硫酸钠溶液时,应用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并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是容易称碱性,以除去氧气、二氧化碳,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配制1L 0.1mol/L Na2S2O3溶液,需称Na2S2O3.5H2O晶体约26g,无水Na2SO30.2g,加适量新煮沸的冷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L。摇匀,贮于棕色瓶中,放置暗处7-10天,待其人员稳定后,在进行标定,但不以长期保存。

2. 0.1mol/L Na2S2O3溶液的标定

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基准物质很多,最常用的是重铬酸钾。重铬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和碘化钾作用生成定量的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测定生成的碘,即可算出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标定反应为:

K2Cr2O7 + 6KI + 14HCl == 8KCl + 2CrCl3 + 3I2 + 7H2O

I2 + 2Na2S2O3 == Na2S4O6 + 2NaI

操作步骤: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15g,置碘量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加碘化钾2.0g和3mol/L的硫酸10ml,米塞,暗处放置10分钟后,加入100ml蒸馏水稀释,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近终点(浅黄绿色)时,加淀粉指示剂3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而显亮绿色为终点。按下式计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

32a c O S N =722322722r a O Cr K m 6O C K O S N M V 五、碘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比较

碘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液中,如有一人一浓度已标定,则另一滴定液就可以通过比较法求得准确浓度

操作步骤:精密量取硫代硫酸钠溶液20.00ml ,至于锥形瓶中,加淀粉指示剂2ml ,用碘溶液滴定至蓝色为终点。用下式计算被标定的滴定液的浓度。

32232222a O S Na I c 2

1c O S N I V V

第四节 亚硝酸钠滴定法

一、重氮化法

(一)定义

以亚硝酸钠液为滴定液的容量分析法称为重氮化法(亦亚硝酸钠法)。

(二)原理

芳香伯胺类药物,在盐酸存在下,能定量地与亚硝酸钠产生重氮化反应。依此,用已知浓度的亚硝酸钠滴定液滴定(用永停法指示终点),根据消耗的亚硝酸钠滴定液的浓度和毫升数,计算出芳伯胺类药物的含量。

反应式:

ArNH 2+NaNO 2+2HCl→[Ar -N +≡N]Cl -+NaCl +2H 2O

(三)滴定条件

1.酸的种类及浓度

2.反应温度

重氮化反应的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生成的重氮盐也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加速分解。

[Ar-N+≡N]Cl -+H 2O→Ar -OH +N 2↑+HCl

3.滴定速度

4.苯环上取代基团的影响

苯胺环上,特别是在对位上,有其它取代基团存在时,能影响重氮化反应的速度。

二、亚硝酸钠滴定液配制

直接法配制和间接法配制

操作步骤:在台秤上称取7.2g亚硝酸钠晶体,溶于新煮沸的冷蒸馏水中,加水稀释成1L.加入0.1g无水碳酸钠。摇匀备用。

三、标定

用基准对氨基苯磺酸标定,以永停法指示终点。

操作步骤: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无水对氨基苯磺酸0.35~0.4g(称准至0.0002g),置于400mL烧杯中,用200mL蒸馏水、3mL氨水溶解,加20mL盐酸和1g溴化钾,将溶液冷却并保持在0~5℃,在搅拌下,慢慢滴加亚硝酸钠溶液,近终点时取出一滴溶液,以淀粉-碘化钾试纸试验,至产生明显蓝色,放置5min,再以试纸试验,如仍产生明显蓝色,即为终点。同时作空白测定。贮藏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瓶中,密闭保存。

四、注意事项

1.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2/3处进行滴定,是一种快速滴定法。

2.重氮化温度应在15~30℃,以防重氮盐分解和亚硝酸逸出。

3.重氮化反应须以盐酸为介质,因在盐酸中反应速度快,且芳伯胺的盐酸盐溶解度大。在酸度为1~2mol/L下滴定为宜。

4.近终点时,芳伯胺浓度较稀,反应速度减慢,应缓缓滴定,并不断搅拌。

5.永停仪铂电极易钝化,应常用浓硝酸(加1~2滴三氯化铁试液)温热活化。

6.亚硝酸钠滴定液应于玻塞棕色玻璃瓶中避光保存。

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Fe3+/Fe2+电对的电极电位升高和()因素无关。 (A)溶液离子强度的改变使Fe3+活度系数增加(B)温度升高 (C)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D)Fe2+的浓度降低 2.二苯胺磺酸钠是K2Cr2O7滴定Fe2+的常用指示剂,它属于() (A)自身指示剂(B)氧化还原指示剂 (C)特殊指示剂(D)其他指示剂 3.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A)滴定开始前(B)滴定开始后 (C)滴定至近终点时(D)滴定至红棕色褪尽至无色时 4.在间接碘量法中,若滴定开始前加入淀粉指示剂,测定结果将() (A)偏低(B)偏高(C)无影响(D)无法确定 5.碘量法测Cu2+时,KI最主要的作用是() (A)氧化剂(B)还原剂(C)配位剂(D)沉淀剂 6.在Sn2+、Fe3+的混合溶液中,欲使Sn2+氧化为Sn4+而Fe2+不被氧化,应选择的氧化剂是( )(>) (A)KIO3(>) (B)H2O2(>) (C)HgCl2(>) (D)SO32-(>) 7.以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时,用0.02mol/L K2Cr2O7 滴定。设试样含铁以Fe2O3(其摩尔质量为150.7g/mol)计约为50%,则试样称取量应为( ) (A)0.1g左右(B)0.2g左右(C)1g左右(D)0.35g左右 8.()是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较为常用的基准物。 (A)升华碘(B)KIO3 (C)K2Cr2O7 (D)KBrO3 9.用草酸钠作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开始反应速度慢,稍后,反应速度明显加快,这是()起催化作用。 (A)氢离子(B)MnO4-(C)Mn2+ (D)CO2 10. KMnO4滴定所需的介质是() (A)硫酸(B)盐酸(C)磷酸(D)硝酸 11.在间接碘法测定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边滴定边快速摇动 (B)加入过量KI,并在室温和避免阳光直射的条件下滴定 (C)在70-80℃恒温条件下滴定 (D)滴定一开始就加入淀粉指示剂. 12.间接碘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测定,若酸度大高,将会( ) (A)反应不定量(B)I2 易挥发 (C)终点不明显(D)I- 被氧化,Na2S2O3 被分解 13.KMnO4法测石灰中Ca含量,先沉淀为CaC2O4,再经过滤、洗涤后溶于H2SO4中,最后用KMnO4滴定H2C2O4,Ca的基本单元为()

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填空题 1.下列现象各属什么反应(填 A , B , C , D ) (1)用KMnO 4滴定Fe 2+ 时 Cl - 的氧化反应速率被加速 。 (2) 用KMnO 4滴定C 2O 42- 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 。 (3) Ag + 存在时,Mn 2+ 被 S 2O 82- 氧化为MnO -- _____ _______。 A 催化反应 B 自动催化反应 C 副反应 D 诱导反应 。 2. 若两对电子转移数均为1,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则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若两对电子转移数均为2,则该数值应为 。 3. 0.1978 g 基准As 2O 3 在酸性溶液中恰好与 40.00mLKMnO 4溶液反应完全,该KMnO 4溶液的浓度为 。[Mr (As 2O 3)=197.8] 4. 已知在 1 mol ·L - 1 HCl 介质中 E Θ'Fe 3+/ Fe 2 + = 0.68V ; E Θ'Sn 4+/Sn 2+ = 0.14V , 则下列滴定反应; 2 Fe 3+ + Sn 2+ == 2 Fe 2+ + Sn 4+ 平衡常 ;化学计量点电 位为 ;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c ( Fe 2+ ) / c ( Fe 3+ ) 为 。 5. 氧化还原滴定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 标准电极电势有关,它们相差愈 ,电位突跃愈 ;若两电对转移的电子数相等,计量点正好在突跃的 ;若转移的电子数不等,则计量点应偏向 。 6.常用的氧化还原方法有 、 和 。 7. 用KMnO 4法间接测定钙或直接滴定Fe 2+ 时,若滴定反应中用HCl 调节酸度,测定结果会 ;这主要是由于 ,反应为 。 8. 如果溶液中同时存在HgCl 2和Cl 2,加入还原剂SnCl 2时, 先被还原。(已知 V 14.024/=Θ+ + Sn Sn ?,V 62.02 2 2/=Θ+ Cl Hg Hg ?,V 36.1/2 =Θ - Cl Cl ?) 二、选择题 1. 已知在1 mol · L - 1 HCl 介质中, E Θ’Cr 2O 72-/Cr 3+ = 1.00 V; E Θ’Fe 3+/ Fe 2 + = 0.68V ; 以K 2Cr 2O 7滴定Fe 2+ 时,选择下列指示剂中的哪一种最合适?( ) A. 二苯胺(E Θ’In = 0.76V ); B.二甲基邻二氮菲- Fe 3+ (E Θ’ In = 0.97V); C. 次甲基蓝 (E Θ’In = 0.53V ); D.中性红(E Θ’ In = 0.24V )。 2. 对于2A + + 3B 4+ = 2A 4+ + 3B 2+ 这个滴定反应,等量点时的电极电位是( ) A.53ΘB ΘA ??+ B .623ΘB ΘA ??+ C.523ΘB ΘA ??- D .5 23Θ B ΘA ??+ 3. 在1mol/L 的HCl 中,V 1 4.024/=Θ++Sn Sn ?,V 70.023/=Θ ++Fe Fe ?,在此条件下,以Fe 3+ 滴定Sn 2+ ,计量点的电位为( )。 A.0.25V B.0.23V C.0.33V D.0.52V 4. 在1mol/L 的H 2SO 4溶液中,用0.1000 mol/LCe 4+滴定0.1000mol/L Fe 2+ 溶液,最恰当的氧化还原指示剂是( )。 A.次甲基蓝 B.邻苯氨基苯甲酸 C.邻二氮菲—亚铁 D .KSCN 5 在1 mol ·L - 1 H 2SO 4溶液中,E Θ'Ce 4+/Ce 3+ = 1.44V ; E Θ'Fe 3+/ Fe 2 + = 0.68V ;以Ce 4+ 滴 定Fe 2 + 时,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A. 二苯胺磺酸钠(E Θ'In = 0.84V ); B. 邻苯氨基本甲酸(E Θ' In = 089V );

习题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

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 4.有一电池:Pt|H 2(50.7kPa)|H +(0.50 mol ?L -1)||Sn 4+(0.70 mol ?L -1),Sn 2+ (0.50 mol ?L -1)|Pt (1)写出半电池反应; (2)写出电池反应; (3)计算电池的电动势E ; (4)E =0时,保持p(H 2)、c(H +)不变的情况下,c(Sn 2+)/ c(Sn 4+)是多少? 解: (1)负极反应: +-2H (g)2H (aq)+2e ? 正极反应: 4+-2+Sn (aq)+2e Sn (aq)? (2)电池反应: 4+2++2Sn (aq)+ H (g)Sn (aq) +2H (aq)? (3) 422 //E=Sn Sn H H ??+++- 4222242 //()/()/(lg )[lg ]2()/2(()/)Sn Sn H H p H p RT c Sn c RT F c Sn c F c H c θθθθ??++++++=--- 2242()/()/(0.1539lg )[0.00lg ]2()/2(()/) p H p RT c Sn c RT F c Sn c F c H c θθθθ+++=--- 20.7050.7/100(0.1539lg )[0.00lg ]20.5020.50 RT RT F F =--- =0.1539-0.07310.1535RT RT F F + =0.1539+0.0804RT F 若T=298K ,则E=0.1586V (4) 24()/00.1539lg 0.15352()/RT c Sn c RT F c Sn c F θθ++=-+ 2[(0.15390.1535)/()]24()=10() RT RT F F c Sn c Sn +++ 若T =298K ,则240.0592()0.1630=lg 2()c Sn c Sn ++,2-24() =3.2110() c Sn c Sn ++?

B133-分析化学-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答案 (2)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节氧化还原平衡 1 对Ox-Red 电对, 25℃时条件电位(E?') 等于(D ) (A) E?+ 0059 . lg n a a Ox Red (B) E?+ 0059 . lg n c c Ox Red (C) E?+ 0059 . lg n a a γ γ Ox Ox Red Red ? ? (D) E? + 0059 . lg n a a γ γ Ox Red Red Ox ? ? 2 为降低某电对的电极电位, 可加入能与( 氧化)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 若要增加电极电位, 可加入能与( 还原)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 3. MnO4-/Mn2+电对的条件电位与pH的关系是( B ) (A) E?'= E? -0.047pH (B) E?'= E? -0.094pH (C) E?'= E? -0.12pH (D) E?'= E? -0.47pH 4. Fe3+与Sn2+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 K)为( B ) (E? (Fe3+/Fe2+)= 0.77 V, E? (Sn4+/Sn2+)= 0.15 V) (A) (0.77-0.15)/0.059 (B) 2×(0.77-0.15)/0.059 (C) 3×(0.77-0.15)/0.059 (D) 2×(0.15-0.77)/0.059 5.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2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大于( B ) (A) 0.09V (B) 0.18V (C) 0.27V (D) 0.36V 6 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 和2, 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 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C ) (A) 0.09V (B) 0.18V (C) 0.27V (D) 0.36V 7. 欲以氧化剂O T滴定还原剂Rx, O T+n1e=R T Ox=Rx-n2e,设n1=n2=1,要使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达到99.9%,两个半反应的标准电位的最小差值应为( B ) (A) 0.177V (B) 0.354V (C) 0.118V (D) 0.236V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选择题 1.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值相差越大,则下列描述该氧化还原反应中正确的是() A.反应速度越大 B.反应速度越小 C.反应能自发进行 D.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在电极反应S 2O32-+2e SO42-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2O32-是正极,SO42-是负极 B.S2O32-被氧化,SO42-被还原 C.S2O32-是氧化剂,SO42-是还原剂 D.S2O32-是氧化型,SO42-是还原型 3.将反应:Fe2++ Ag+ = Fe3+ + Ag组成原电池,下列表示符号正确的是() A.Pt|Fe2+,Fe3+||Ag+|Ag B.Cu|Fe2+,Fe3+||Ag+|Fe C.Ag|Fe2+,Fe3+||Ag+|Ag D.Pt|Fe2+,Fe3+||Ag+|Cu 4.有一原电池:Pt|Fe2+,Fe3+||Ce4+,Ce3+|Pt,则该电池的反应是() A.Ce3++ Fe3+ Fe2++Ce4+ B.Ce4+ + e Ce3+ C.Fe2+ +Ce4+ Ce3++ Fe3+ D.Ce3++ Fe2+ Fe +Ce4+ 5.在2KMnO 4 + 16HCl 5Cl2 + 2MnCl2 + 2KCl +8H2O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下面的哪一种()。 A.Cl2 B.H2O C.KCl D.MnCl2 6.Na2S2O3与I2的反应,应在下列哪一种溶液中进行() A.强酸性 B.强碱性 C.中性或弱酸性 D.12mol·L-1 HCl中 7.在S4O62-离子中S的氧化数是( ) A.2 B.2.5 C.+2.5 D.+4 8.间接碘量法中,应选择的指示剂和加入时间是() A.I2液(滴定开始前) B.I2液(近终点时) C.淀粉溶液(滴定开始前) D.淀粉溶液(近终点时) 9.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指示剂是() A.Na2C2O4溶液 B.KMnO4溶液 C. I2液 D.淀粉溶液 10.用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滴定方式采用()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返滴定法 D.永停滴定法

高中化学: 第十章氧化还原反应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 8.1 基本概念 8.1.1 氧化数 一、定义 1970年,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对氧化数的明确定义:“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荷电数。这种荷电数的计算是假设每个键中的电子指定给电负性更大的原子而求得”。例HCl, H2O 二、氧化数的确定 1.离子型化合物:氧化数=“离子电荷” 2.共价化合物:氧化数=“形式电荷数” 3.规定:(1)单质中,元素氧化数=0。(2)氧化物中O(-Ⅱ); 过氧化物中O(-Ⅰ);OF2中O(+Ⅱ)。(3)一般H (+Ⅰ),活泼 金属氢化物中H(-Ⅰ)。 4.结构未知的化合物中,按下法计算: 分子或离子的总电荷数=各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 分子的总电荷数=0 K2Cr2O7----Cr(+6),Fe3O4----Fe(+8/3),Na2S2O3----S(+2),C2H2----C(-1) 氧化数是按一定规则指定的形式电荷的数值,可以是正、负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零。 8.1.2 氧化和还原的定义 一、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有氧化数发生变化的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氧化数变化的反应。 Zn + Cu2+ = Zn2+ + Cu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元素原子间形式电荷发生偏移(或原子得失电子),元素氧化数发生改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物质中某元素原子: 氧化数物质反应过程中反应类型 降低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反应 升高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为具体的物质,而氧化还原是指反应过程,它们都通过氧化数的改变来认定。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和还原是同时发生的。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 一般氧化还原反应 2KMnO4 + 5K2SO3+ 3H2SO4(稀)=2MnSO4 + 6K2SO4+ 3H2O (2)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2NaNO3 2NaNO2 +O2↑ 一个化合物中的不同元素的氧化数既有升高的又有降低 (3) 歧化反应 3I2 + 6NaOH NaIO3 + 5NaI + 3H2O 若一种物质,同一元素的氧化数既有升高又有降低的反应 8.2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注意两点:(1)氧化数守恒----氧化数变化相等。(2)原子守恒----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计算在H2SO4介质中,H+浓度分别为1 mol·L-1和mol·L-1的溶液中VO2+/VO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已知= V) 根据Hg22+/Hg和Hg2Cl2的溶度积计算Hg2Cl2/Hg。如果溶液中Cl-浓度为mol·L-1,Hg2Cl2/Hg电对的电位为多少

找出以下半反应的条件电极电位。已知=,pH=7,抗坏血酸p K a1=,p K a2=。

在1 溶液中用Fe3+溶液滴定Sn2+时,计算: (1) 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 (2) 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在此滴定中应选用什么指示剂用所选指示剂时滴定终点是否和化学计量点一致

计算pH = ,c NH 3= 的溶液中Zn2+/Zn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已知锌氨配离子的各级累积稳定常数为:lg 1 =, lg 2 =, lg 3 =, lg 4 = ;NH4+的离解常数为K a =。 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法测定Fe2+时,KMnO4溶液的浓度是mol·L-1,求用(1)Fe;(2) Fe2O3;(3)表示的滴定度。

称取软锰矿试样0.5000 g,在酸性溶液中将试样与0.6700 g纯Na2C2O4充分反应,最后以mol·L-1 KMnO4溶液滴定剩余的Na2C2O4,至终点时消耗mL。计算试样中MnO2的质量分数。 称取褐铁矿试样0.4000g,用HCl溶解后,将Fe3+还原为Fe2+,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若所用K2Cr2O7溶液的体积(以mL为单位)与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相等。求K2Cr2O7溶液对铁的滴定度。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_300805321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1.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同?影响电位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2.是否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应用于氧化还原中?为什么? 3.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哪几类?这些方法的基本反应是什么? 5.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具备什么条件? 6.化学计量点在滴定曲线上的位置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电子转移数有什么关系? 7.试比较酸碱滴定、络合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说明它们共性和特性。 8.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分为几类?各自如何指示滴定终点? 9.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选择与酸碱指示剂有何异同? 10.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氧化或预还原的处理?预处理时对所用的预氧化剂或还原剂有哪些要求? 11.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为什么碘量法不适宜在高酸度或高碱度介质中进行? 12.比较用KMnO4’K2Cr2O7和Ce(SO4)2作滴定剂的优缺点。 13.设计一个分别测定混合溶液中AsO33-和AsO43-的分析方案(原理、简单步骤和计算公式)。 14.在Cl-、Br-和I-三种离子的混合物溶液中,欲将I-氧化为I2,而又不使Br-和Cl-氧化在常用的氧化剂Fe2(SO4)3和KMnO4中应选择哪一种? 15.计算在1mol/LHCl溶液中,当[Cl-]=1.0mol/L时,Ag+/Ag电对的条件电位。 16.计算在 1.5mol/LHCl介质中,当c Cr(VI)=0.10mol/L,c Cr(III)=0.020mol/L时Cr2O72-/Cr3+电对的电极电位。 17.计算pH=10.0,[NH4+]+[NH3]=0.20mol/L时Zn2+/Zn电对条件电位。若 C Zn(II)=0.020mol/L,体系的电位是多少? 18.分别计算[H+]=2.0mol/L和pH=2.00时MnO4-/Mn2+电对的条件电位。 19.用碘量法测定铬铁矿中铬的含量时,试液中共存的Fe3+有干扰。此时若溶液的pH=2.0,Fe(III)的浓度为0.10mol/L, Fe(Ⅱ)的浓度为1.0×10-5mol/L,加入EDTA 并使其过量的浓度为0.10mol/L。问此条件下,Fe3+的干扰能否被消除?

第八章分析化学答案

第九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解 20、用一定量的H 3AsO 4氧化过量的KI ,析出的I 2用Na 2S 2O 3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30.00 ml;同样量的的H 3AsO 4恰好被0.1000 mol/L 的NaOH 溶液中和至第一计量点时,用去30.00 ml, 试计算Na 2S 2O 3溶液的浓度。(已知M H3AsO4=141.9) 解:O H I AsO H H I AsO H 22334322++=+++- 34242H AsO NaOH NaH AsO H O +=+ ---+=+264232222O S I O S I 3222432~1~1O S molNa molI AsO molH m o l N a O H A s O m o l H 1~143 L mol V V C V n C O S Na NaOH NaOH O S Na AsO H O S Na /2000.000 .3000.301000.02.2232232243322=??=== 22、某样品中含有KMnO 4和K 2Cr 2O 7, 现取此样品0.2400g 溶解, 酸化,加入过量KI ,析出的I 2用0.1000 mol/L Na 2S 2O 3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60.00 ml ,计算样品中KMnO 4和K 2Cr 2O 7各为多少克?(已知M KMnO4 =158.0, M K2Cr2O7=294.2) 解:O H I Cr H I O Cr 223272732146++=++++--, O H I Mn H I MnO 22244528102++=++++-- ---+=+264232222O S I O S I 322245~2/5~1O S m o l N a m o l I m o l K M n O 32227226~3~1O S molNa molI O Cr molK 设样品中KMnO 4为x 克,则K 2Cr 2O 7为(0.2400-x 克),依题意: 322722465O S Na O Cr K KMnO n n n =+ 即 3223227224 .)2400.0(65O S Na O S Na O Cr K KMnO V C M x M x =-+ 31000.601000.02 .294)2400.0(60.1585-??=-+x x 解得: x=0.09821(g) ,即高锰酸钾为0.09821克, 0.2400-x=0.1418(g),即重铬酸钾为0.1418克。 25、有苯酚样品0.2401g, 用NaOH 溶液溶解后,定容至250.0 ml, 取此试液25.00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答案

第八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练习题参考答案1 对Ox-Red 电对, 25℃时条件电位(E?) 等于( D) (A) E?+ 0059 . lg n a a Ox Red (B) E?+ 0059 . lg n c c Ox Red (C) E?+ 0059 . lg n a a γ γ Ox Ox Red Red ? ? (D) E? + 0059 . lg n a a γ γ Ox Red Red Ox ? ? 2 为降低某电对的电极电位, 可加入能与( 氧化)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 若要增加电极电位, 可加入能与( 还原)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 3. MnO4-/Mn2+电对的条件电位与pH的关系是( B) (A) E?= E?(B) E?= E? (C) E?= E?(D) E?= E? ` 4. Fe3+与Sn2+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 K)为( B) (E? (Fe3+/Fe2+)= V, E? (Sn4+/Sn2+)= V) (A) (B) 2× (C) 3× (D) 2× 5.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2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大于( B) (A) (B) (C) (D) 6 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分别为 1 和2, 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 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C) (A) (B) (C) (D) 7. 欲以氧化剂O T滴定还原剂Rx, O T+n1e=R T Ox=Rx-n2e,设n1=n2=1,要使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达到%,两个半反应的标准电位的最小差值应为( B) (A) (B) (C) (D)

8. 下列现象各是什么反应(填A,B,C,D) 》 (1) MnO4-滴定Fe2+时, Cl-的氧化被加快_______D_________ (2) MnO4-滴定C2O42-时, 速度由慢到快_______B _________ (3) Ag+存在时, Mn2+氧化成MnO4-_______ A _________ (4) PbSO4沉淀随H2SO4浓度增大溶解度增加_______ C _________ (A) 催化反应(B) 自动催化反应 (C) 副反应(D) 诱导反应 9. 用Ce4+滴定Fe2+,当体系电位为时, 滴定分数为( B) [E? (Ce4+/Ce3+)=,E? (Fe3+/Fe2+)=] (A) 0 (B) 50% (C) 100% (D) 200% 10. 用铈量法测定铁时, 滴定至50% 时的电位是( A) | [已知E? (Ce4+/Ce3+)= V, E? (Fe3+/Fe2+)= V] (A) V (B) V (C) V (D) V 11. 用K2Cr2O7滴定Fe2+, 在化学计量点时, 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 (A) [Fe3+] = [Cr3+], [Fe2+] = [Cr2O72-] (B) 3[Fe3+] = [Cr3+], [Fe2+] = 6[Cr2O72-] (C) [Fe3+] = 3[Cr3+], [Fe2+] = 6[Cr2O72-] (D) [Fe3+] = 3[Cr3+], 6[Fe2+] = [Cr2O72-] 12. 已知在1 mol/L HCl溶液中E? (Fe3+/Fe2+)= V, E? (Sn4+/Sn2+)= V。若20 mL mol/L Fe3+的HCl 溶液与40 mL mol/L SnCl2溶液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 A) (A) V (B) V : (C) V (D) V 13 mol/L SnCl2溶液10 mL 与mol/L FeCl3溶液20 mL 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 D)

无机化学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反应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本章摘要§1.原电池 原电池电极电势和电动势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电极反应式的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3.电池反应的热力学 电动势和电池反应的关系电动势和电池反应的关系浓度对 E 和的影响(Nernst 方程)水溶液中离子的热力学函数 4.化学电源 化学电源 5.分解电压和超电压 分解电压和超电压 6.和电极电势有关的图示 电势- pH 图元素电势图自由能- 氧化数图 1 4 1 的 (1) 片上,进入溶随着上述过程的进行,左池中过剩,显正电性,阻 -+ 2 e 过剩, 阻碍电子从左向右移动,阻碍反应+ 2 e - Cu 不能持续

(2) 的溶液中,构成锌电极。这 接触时,有两种过程可能发生: Zn ----+ 2 e + 2 e --- Zn - 电极来说,一般认为是锌片上留下负电荷而进入溶液。和 Zn - 电极的电极电势。 溶液均处于标准态时,这个 表 表示。电极电势 至此,我们定义了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和电池的电动势可以测得,这将在物理 值的测定中仍有一些值必须组成一个电路, 值的参比电极。测出由待测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E, 值,就可以计算出待测电极的电极电 (1 ) 1.013Pa

原电池的电动势 表示电极中极板与溶液之间的 动势为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大的电极为正极,故电 所以,电池反应 ] = 1 。

[ KCl ] = 1。其 而求得。 , 离子共存的溶液中, 物质。如, 值增大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

-即得,正极的电极反应减去负极的电极反应即原电池的电池反应。在电池反应中,正极的 反应减去负极的电极反应即原电池的电池反应: 正极的氧化型 是氧化剂,它被还原成其还原型 其氧化型 。 值越大表示氧化型物质越容易被还原。这种电极电势被称为‘还原电势’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反应 §本章摘要§ 1.原电池 原电池 电极电势和电动势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电极反应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3.电池反应的热力学 电动势 和电池反应的关系 电动势和电池反应的关系 浓度对 E 和 的影响 (Nernst 方程) 水溶液中离子的热力学函数 4.化学电源 化学电源 5.分解电压和超电压 分解电压和超电压 6.和电极电势有关的图示 电势 - pH 图 元素电势图 自由能 - 氧化数图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反应 1. (1) 2KMnO 4 +16HCl ==== 2KCl +2MnCl 2 + 8H 2O + 5Cl 2 (2) KBrO 3 + 5KBr + 3H 2SO 4 ==== 3K 2SO 4 +3H 2O +3Br 2 (3) 2KClO 3 +H 2C 2O 4 +H 2SO 4 ==== K 2SO 4 +2H 2O +2ClO 2 +2CO 2 (4) 2KMnO 4 +5H 2O 2 +3H 2SO 4 ==== K 2SO 4 +2MnSO 4 +8H 2O +5O 2 (5) 2Na 2S +Na 2CO 3 +4SO 2 ==== 3Na 2S 2O 3 + CO 2 (6) 6FeO ·Cr 2O 3 +7KClO 3 +12Na 2CO 3 ==== 3Fe 2O 3 +12Na 2CrO 4 +7KCl +12CO 2 (7) 3MnO 2 +KClO 3 +6KOH ==== 3K 2MnO 4 +KCl +3H 2O 2. 氧化剂:H 2SO 4,H +,F 2,Ag +; 还原剂:Cl -,H 2S ,Al ; 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CL 2,H 2SO 3,H 2O 2,Fe 2+。 3. (1)2Mn 2+ +5H 5IO 6 ==== 2MnO 4- +5IO 3- +11H + +7H 2O (2)2CrO 2- +3H 2O 2 +2OH - ====2CrO 42- +4H 2O (3)Sb 2S 3 +3S 22- ==== 2SbS 43- +S (4)S 2O 32- +4Cl 2 +5H 2O ==== 2SO 42- + 10H + +8Cl - (5)2Mn 2+ +5S 2O 82- +8H 2O Ag + —— 2MnO 4- + 10SO 42- +16H + (6)5PbO 2 +2Mn 2+ +4H + ==== 5Pb 2+ + 2MnO 4- +2H 2O (7)5BiO 3- +2Mn 2+ +14H + ==== 5Bi 3+ +2MnO 4- +7H 2O (8)2MnO 4- +3Mn 2+ +2H 2O ==== 5MnO 2 +4H + (9)2Cu 2+ +2Cl - +SO 2 +2H 2O ==== 2CuCl +SO 42- +4H + (10)2NH 2OH +4Fe 3+ ==== N 2O + 4Fe 2+ +H 2O +4H + (11)ArNO 2 +6Ti 3+ +4H 2O ==== ArNH 2 + 6TiO 2+ +6H + 4.解MnO 2 + 4H + +2e - = Mn 2+ + 2H 2O ?θ= 1.228V Cl 2 + 2e - = 2Cl - ?θ = 1.358V 设要使反应进行的HCl 的最低浓度为x 。 1.228+40.0592lg 2x =1.358+20.05921lg 2x x = 5.4 mol ·L -1 6.解 (1)(-)Cu |Cu 2+(0.5 mol ·L -1)‖Ag +(0.5 mol ·L -1) |Ag(+) (2) 电极反应式:Cu +2Ag + = 2Ag +Cu 2+ 原电池中的反应: 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Cu →Cu 2++ 2e-,留下的电子导致电极电势下降,为负极; 银电极发生还原反应,2Ag ++ 2e-→2Ag ,电子结合Ag +导致电极电势上升,为正极 (3) 根据电池反应得能斯特方程,式(11.10)有: E=E θ+2RT F ln 22[][]Ag Cu ++=(0.7996-0.337) +0.05922lg0.5=0.4537 V (4) 根据能斯特方程,加氨水于CuSO 4溶液中,还原态的浓度增加,电极电势减小;加氨水于

第10章 氧化还原反应自测题

第10章氧化还原反应习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电对中,φθ值最小的是:() A: Ag+/Ag;B: AgCl/Ag;C: AgBr/Ag;D: AgI/Ag 2.φθ(Cu2+/Cu+)=0.158V,φθ(Cu+/Cu)=0.522V,则反应2 Cu+Cu2+ + Cu的Kθ为:()A: 6.93×10-7;B: 1.98×1012;C: 1.4×106; D: 4.8×10-13 3. 已知φθ(Cl2/ Cl-)= +1.36V,在下列电极反应中标准电极电势为+1.36V 的电极反应是:()A: Cl2+2e- = 2Cl- B: 2 Cl- - 2e- = Cl2 C: 1/2 Cl2+e- = Cl- D: 都是 4. 下列都是常见的氧化剂,其中氧化能力与溶液pH 值的大小无关的是:() A: K2Cr2O7 B: PbO2 C: O2D: FeCl3 5. 下列电极反应中,有关离子浓度减小时,电极电势增大的是:() A: Sn4+ + 2e- = Sn2+B: Cl2+2e- = 2Cl- C: Fe - 2e- = Fe2+ D: 2H+ + 2e- = H2 6. 为防止配制的SnCl2溶液中Sn2+被完全氧化,最好的方法是:() A: 加入Sn 粒B:. 加Fe 屑 C: 通入H2D: 均可 7.下列哪一反应设计出来的电池不需要用到惰性电极?() A H2 + Cl2→ 2HCl(aq) B Ce4+ + Fe2+→ Ce3+ + Fe3+ C Ag+ + Cl-→ AgCl(s) D 2Hg2+ + Sn2+ + 2Cl-→ Hg2Cl2(s) + Sn4+ 8. 在0.10mol/L NaCl溶液中,φθ(H+/H2)的值为:( ) A 0.000V B -0.828V C -0.414V D -0.059V 9. 奈斯特方程式φ = φ°+ 0.059 n lg [氧化型] [还原型] 计算MnO4-/Mn2+的电极电势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温度应为298K B. H+浓度的变化对φ的影响比Mn2+浓度变化的影响大. C. φ和得失电子数无关. D. MnO4-浓度增大时φ增大 10. 电池反应为:2Fe2+(1mol·L-1)+I2 = 2Fe3+(0.0001mol·L-1)+2I- (0.0001mol·L-1)原电池符号正确的是 A.(-)Fe│Fe2+(1mol·L-1),Fe3+(0.0001mol·L-1)‖I-(0.0001mol·L-1),I2│Pt(+) B.(-)Pt│Fe2+(1mol·L-1),Fe3+(0.0001mol·L-1)‖I-(0.0001mol·L-1)│I2(s)(+) C.(-)Pt│Fe2+(1mol·L-1),Fe3+(0.0001mol·L-1)‖I-(0.0001mol·L-1),I2│Pt(+) D.(-)Pt│I2,I-(0.0001mol·L-1)‖Fe2+(1mol·L-1),Fe3+(0.0001mol·L-1)│Pt(+) 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错的填“×”) 1.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相差越大,反应就进行得越快() 2.由于φθ(Cu+/Cu)= +0.52V , φθ(I2/ I-)= +0.536V , 故Cu+和I2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氢的电极电势是零。() 4.计算在非标准状态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必须先算出非标准电动势。() 5.FeCl3,KMnO4和H2O2是常见的氧化剂,当溶液中[H+]增大时,它们的氧化能力都增加。()

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一、填空题 1、用4 K M n O 滴定+2Fe 时-Cl 的氧化反应速率被加速,这种现象属于 。 2、间接典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为 和 。 3、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则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V 。若两电对电子转移数均为2,则该数值应为 V 。 4、配制2I 标准溶液时,必须加入KI ,其目的是 。以32O As 为基准物质标定2I 溶液的浓度时,溶液应控制在pH 为 左右。 5、已知771.00/23=++Fe Fe E V ,154.00/24=++Sn Sn E V ,当用Sn 2+还原Fe 3+时,反应的平衡常数lgK= ,化学计量点电位E sp = 。 6、以4 K M n O 滴定+2Fe 的理论滴定曲线与实验滴定曲线有较大的差别,这是因为 ;计量点电位sp E 不在滴定突跃的中点,是由于 。 二、选择题 1、已知54.00/2=-I I E V ;36.10/2=-Cl Cl E V ;09.10/2=-Br Br E V ,若将氯水加入到含有-Br 和-I 的混合溶液中,所发生的反应是( )。 A 、首先析出2I ; B 、逸出氯气; C 、不发生反应; D 、2Br 首先析出 2、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 A 、0.09V ; B 、0.27V ; C 、0.36V ; D 、0.18V 3、用+3Fe 滴定+2Sn 时,下列有关滴定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滴定百分率为100%处的电位为计量点电位; B 、滴定百分率为50%处的电位为++24/Sn Sn 电对的条件电位; C 、滴定百分率为200%处的电位为++23/Fe Fe 电对的条件电位; D 、滴定百分率为25%处的电位为++24/Sn Sn 电对的条件电位。 4、用0.021-?L mol 的4KMnO 溶液滴定0.11-?L mol +2Fe 溶液和用0.0021-?L mol 的 4KMnO 溶液滴定0.011-?L mol +2Fe 溶液两种情况下滴定突跃的大小将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 11.1 下列都是常见的氧化剂,其中氧化能力与溶液pH 值的大小无关的是:() (A) K2Cr2O7 ;(B) PbO2;(C) O2;(D) FeCl3 11.2 为防止配制的SnCl2 溶液中Sn2+被完全氧化,最好的方法是:() (A) 加入Sn 粒;(B) 加Fe 屑;(C)通入H2;( D) 均可 11.3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标准状态下能够共存的是() (A),Cu (B),(C),(D), (已知:,,,, ) 答案:D、A、B 11.4 某氧化剂YO(OH)2+中元素Y的价态为+5,如果还原7.16×10-4molYO(OH)2+溶液使Y 至较低价态,则需用0.066mol.dm-3的NaSO3溶液26.98ml。还原产物中Y元素的氧化态为(A)-2 (B)-1 (C) 0 (D) +1 11.5已知电极反应ClO3-+6H++6e-=Cl-+3H2O的△r Gmθ=-839.6KJ.mol-1,则Eθ(ClO3-/Cl-)值为 (A)1.45 V (B)0.73V (C) 2.90V (D) -1.45V 11.6 使下列电极反应中有关离子浓度减小一半,而E值增加的是 (A)Cu++2e-=Cu (B)I2+2e-=2I-(C) 2H++2e-=H2(D) Fe3++e-=Fe2+ 11.7 将有关离子浓度增大5倍,E值保持不变的电极反应是 (A)Zn2++2e-=2HCl (B)2Fe3++Cu=2Fe2++Cu2+ (C) Ag++Cl-=AgCl (D) 2Hg2++Sn2+=Hg22++Sn4+ 11.8 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池时,不用惰性电极的是 (A)H2+Cl2=2HCl (B)2Fe3++Cu=2Fe2++Cu2+ (C) Ag++Cl-=AgCl (D) 2Hg2++Sn2+=Hg22++Sn4+ 11.9 下列氧化还原电对在Eθ值最大的是 (A)Ag+/Ag (B)AgCl/Ag (C) AgBr/Ag (D) AgI/Ag 11.10已知Eθ(Zn2+/Zn)=-0.76V,下列原电池反应的电动势为0.46V,则氢电极溶液中的PH为Zn+2H+(a mol.dm-3)=Zn2+(1 mol.dm-3)+H2(1.013×105) (A)10.2 (B) 2.5 (C) 3.0 (D) 5.1 11.11 以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PH增大的溶液是 (A)HCl (B) H2SO4(C) Na2SO4(D) NaHSO4

分析化学 第6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答案

第 六 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思考题 2. 条件电位与标准电极电位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引入条件电位的概念?它在氧化还原滴定分析中有什么意义?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有哪些? 答:标准电极电位:在离子浓度为1mol/L ,气体压强为101.3kPa ,温度为25℃时,把 2H +/H 2的电位人为地定为零,通过测定H +/H 2与其他电对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相对确定每一种电对的电极电位.这样测得的电极电位叫做标准电极电位,用θ?来表示。 条件电位: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将其与标准电极电位合并得到的常数,是特定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均为1mol/L (或比值C Ox /C Red =1)时的实际电位值。 两者区别:条件电位和标准电极电位不同。对于一定的电极电对,温度一定标准电极电位为一固定值,即标准电极电位是一个热力学常数;条件电位不是一个热力学常数,它的数值与溶液中电解质的组成和浓度,特别是能与电对发生负反应物质的组成和浓度有关。只有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条件电位才有固定的值。 条件电位概念的引入:在实际工作中,溶液的离子强度对电对电位会有影响,且溶液组分改变时,电对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存在形式也随之改变,从而引起电位的变化,如果忽略这些影响因素而采用标准电位代入能斯特公式计算出的电对电位,即使是可逆的氧化还原电对,其计算结果和实际结果仍会相差较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考虑离子强度和副反应。当考虑离子强度和副反应的影响时的能斯特公式为: d Ox Ox d d Ox d Ox d Ox c c n f f n Re Re Re Re /Re /lg 059.0lg 059.0++=αα??θ 即条件电位??θ为: Ox d d Ox d Ox d Ox f f n αα??θ θRe Re Re /'Re /lg 059.0+= 若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θ为: Ox d d Ox d Ox n αα??θ θRe Re /' Re /lg 059.0+=

第10章 氧化还原反应修改424

第十章氧化还原反应 Redox reactions 第一节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学习目标 Learning objectives: ?根据氧元素或氢元素的转移,阐释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电子的转移,阐释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什么是半反应方程式? 大纲参考:3.2.4 氧化还原反应 Redox reactions “Redox”这个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写。从传统角度讲,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例如,在下述反应中: 铜被氧化为氧化铜。反应中的氧气称为氧化剂。 氧化反应的逆反应-还原反应指的是移除氧的反应。例如,在下述反应中: 氧化铜被还原,氢气是还原剂。 通常采用氢气移除氧元素,因此有氢气参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例如,在下述反应中: 氯气被还原,原因在于加入了氢气。 还原反应的逆反应,即移除氢元素的反应也称为氧化反应。 科学探索 How Science Works 氧化还原反应 Redox reactions 将许多明显无关的氧化还原反应配平,这些例子很好地证明了大量的观察现象可利用科学理论进行解释。 学习建议 Study tip 记住采用加电子的方式而非减电子的方式书写半反应方程式。

电子的得失:氧化还原反应 Gaining and losing electrons: redox reactions 如果我们描述上述反应中电子的得失,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整体概念。当某物质被氧化,这种物质失去电子;而当某物质被还原,这种物质得到电子。由于氧化还原反应通常涉及 到电子的转移,因此氧化还原反应也称为电子转移的反应。通过将氧化还原反应分割成两 个半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到电子的得失。 半反应方程式 Half equations 例1 Example 1 让我们再看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的方程式: 氧化铜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因此我们可以采用(Cu2+ + O2-)(代替CuO)的配平符号方程 式显示氧化铜中的离子: 接下来,我们看看铜。铜失去两个电子,因此铜被氧化。 这是一个半反应方程式。通过采用加电子而非减电子的方式书写半反应方程式,即: 而非 接下来看看氧气。氧气得到两个电子,因此氧气被还原: 如果我们将两个半反应方程式加在一起,那么我们能得到原始方程式。注意,电子的数量 相互抵消。 例2 Example 2 氧化铜与镁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和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