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电子版

视听语言电子版
视听语言电子版

视听语言(1~8讲)

第一讲人的视听感知特性

一.视觉暂留现象

人眼观看物体时,感觉到物体的像.当物体移去时,是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一段时间,人眼的这种特性称为”是觉暂留现象”.

1825年英国人帕里斯”幻影”转盘.

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拉托的发现:视觉暂留现象的时间为0.1-0.4秒(具体值因人而定)

(一)电影的工作原

电影中图像的基本单位为格,摄影机的拍摄频率和放映机的放映速率均为24格画面/秒(二)电视的工作原理

重要概念:

1帖:视频影像中最小单位的单幅静态画面,相当于电影胶片上的一格画面

2帧率:即画面更新率,是指视频格式每秒钟播放的静态画面数量(中国电视25帧/秒)3像素:任何一帧图像都可以划分成许多大小相等而明暗、色调不等的最小单位,这些构成视频画面的最小单位称为像素

二.似动现象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

三.心理补偿机制

心理补偿是指银幕上没有完成的形象,观众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在他心里上把它完成了,这就是观众的“参与”

心理补偿机制让观众看到了屏幕上没有的东西。

实现方式之一:情感认同库里肖夫实验

实现方式之二:省略运动(1)常规运动(2)创造性运动

实现方式之三:利用声音

实现方式之四:镜头队列

第二讲镜头

一.镜头的三种含义

1 物理学中的“镜头”2拍摄的谈到的镜头3摄影机每一次从开机到关机之间所摄取的

那一段连续画面

二.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

三.分镜头剧本

导演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构思,将需要表现的内容分切为一系列可以摄制的镜头,以供现场拍摄使用的工作剧本

第三讲景别

一、景别的概念

被摄主体在画面框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五分法: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远景:广阔空间、开阔场面(乡村田野)

全景:人物全身或场景的全貌

中景: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

近景: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

特写:肩部以上或被摄对象细部

注:1景别所划分的对象应该是被摄主体

2中近景:腰部以上,俗称“半身像、半身镜头”

二、各种景别的作用

(一)远景的作用:

1表现较开阔的场面,如群众集会、战争场面等

2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

3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轨迹

4用在影视段落开头和结尾,形成舒缓的节奏。

(二)全景的作用

1展示场景的全貌

2场景段落的总角度,具有定位的作用(十七岁的单车)

3完整的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

4表现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任务

5场景段落的开始或结尾镜头

(三)中景和近景的作用

1表现人物的手臂活动

2展示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多用于表现对话人物对比近景人物对话

(四)近景的作用

1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的主要景别(无间道)

2拉近观众和画面人物的距离,形成交流感

*拍摄近景时需注意

1肖像景别---选取合适的人物角度

电视台采访:通常选择人物的斜侧面、完全正面、实现面对观众(新闻)

特殊情况:完全、正面、直观

2近景画面中的主体人物通常只用一个

方式一:单个人物形象

方式三:两个任务,次要人物置于后

(五)特写的作用

1展现人物的情绪,揭示内心世界

2表现被摄体的质感、形体、颜色等

3表现动作,突出视觉冲击力

4特写镜头的残缺、不完全,给观众提供想象空间

三、对景别作用的总体认识

影视艺术区别于戏剧舞台,能变换观点

不同景别组合,有利于清除的叙事杜琪峰《文雀》

1拍摄时,根据叙事内容的需要,选择最具代表性和表现力的景别

2景别越近,心里紧张感越强,强调紧张感时,多用近景、特写

3风格:景别的运用直接决定作品的风格A戏剧性较强的作品---近景、特写①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②强烈的视觉效果B追求生活化、客观写实的作品①距离感、客观性③认和

环境的关系

四、景别改变的主要因素

人物运动

摄影机的运动

镜头焦距改变

第四讲拍摄角度

一、拍摄角度的含义

拍摄角度代表了了观察的视点,分为几何角度和心理角度

(一)几何角度

摄影机和被摄主体之间的客观位置角度关系

包括垂直角度(摄像高度)水平角度(摄影方向)两方面

(二)心理角度:

由客观角度给观众带来的心理感受,包括主观性角度、客观性角度

二、几何角度--------摄像角度

摄像高度可分为:平拍、俯拍、仰拍

(一)平拍:亲切、平等、较强的交流感

①符合日常视觉体验

②被摄主体不易变形与云相对、仰拍,瘦。。。。/俯拍可以修饰人的面部线条

(二)俯拍:1强调环境的空间概念,人物在其中的位置关系,宏观表述

2表现被摄物体的运动轨迹

3展示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对峙

4 渲染情绪,孤单、渺小、茫然、压抑

(三)仰拍:

1净化背景,突出主体

2仰拍垂直线条的物体,可以强调其高度:拍人物高大挺立,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拍建筑物,

庄严,雄伟

3仰拍跳跃、腾空的动作,增强视觉冲击力

4产生变形效果、线条向上汇聚

注:仰拍与俯拍经常结合使用

1大人与小孩

2人与小动物

3 高出与低处

三、几何角度----摄影方向

(一)正面:1完整地展示人物的面部特征以及表情、神态

2利于展示横向线条,庄严肃穆

(二)正侧面:1勾画被摄主体侧面轮廓形象

2利于表现被摄主体的强烈动感

3适于表现人物之间的交流,能够兼顾双方神态动作

4表现双方之间的冲突,力量的对抗

(三)斜侧面:1画面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纵深感,产生明显的透视效果

2被摄主体的横向线条变成斜线,画面生动活泼

3有利于区分画面中的主次关系,突出被摄主体

(四)背面:1悬念、神秘气氛,给人联想的空间

2背面具有沉默含蓄的力量(阿郎的故事)

3视线观众方向与被摄主体一致,产生强烈的参与感

四、心理角度

(一)客观角度:客观角度即旁观式拍摄

(二)主观角度:模拟画面中的人物或物体的观点

第五讲构图

一、构图的概念

合理安排画面中的各个视觉形象元素,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能充分体现作品主题

二、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在构图中的意义:近景景物主要部位所处的位置,如人物的眼睛地平线

水平线、天际线的位置

三、前景、后景与背景

(一)前景

位于被摄主体之前,离摄像机最近的景物

作用:1使构图赋予变化,增加视觉美感

2增加了画面层次感,表现空间深度

3增强运动的节奏感<鸟类迁徙>

4具有表意作用,传达一定的内涵

(二)后景

与前景相应,靠近主体后面的人物或景物

作用:1多层景物造型效果,增加空间深度感

2丰富生活场景,构成生活氛围

3本身为戏剧内容的一部分

(三)背景:位于主题之后,渲染/衬托主题的景物

注:表现人物/事件所处的时空环境

体现人物的职业特征,兴趣爱好

四、对比

动静对比:①以动衬静②以静衬动

色彩对比:①虚实对比②明暗对比

五、空白---------在画面上留出适当的空间

人物视线方向留有空白

运动方向留有空白

第六讲运动镜头

一、运动镜头的分类

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像机的镜头光轴机位,镜头焦距有一个发生变化是所拍摄得到的片段

分为:推拉摇移跟升降综合运动

光轴:通过镜头中心的线

二、推镜头

两种情况:

1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

2变动镜头焦距,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

推镜头的作用:

1突出被摄主体

2表现人物内心感受

3突出细节,展示重要的情节因素

4在一个镜头中,介绍客观环境和主体人物的关系

三、拉镜头

两种情况:

1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

2变动镜头焦距,由近而远不断远离被摄主体

拉镜头的作用:

1展现被摄主体和所处环境的关系

2逐次展开场面,吸引观众注意

3拉出意外之物,形成戏剧性效果

4一个段落或者全片的结束镜头

四、摇镜头

摄像机位置不动,以三脚架上的活动底盘(云台)或拍摄者人体为中心,在水平,垂直向的,对角线向或不规则方向上作弧状运动.

摇镜头的作用:

1连续不间断地表现场景空间

2追随运动当中的人或物

3交代同一场景中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4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注: 1通过小景别画面包含更多的视觉信息

2模拟主观视线

3建立统一空间中各形象之间的联系:暗语/对比/并列/因果关系等

4摇镜头是表现动态人物的常用方式

5摇镜头是表现环境当中人物的常用方式

6其他摇出意外之物,建立意念,画面转场的方式

注:几种特殊的摇镜头

间歇摇:在表现三个或三个以上主体之间的联系时,镜头摇过时或作减速/或作停顿,以构成一种间歇摇.

甩镜头:在一个稳定的起幅画面后用极快的摇速使画面的形象全部虚化,形成甩镜头五、移镜头

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进行的拍摄

分为:纵移/横移/不规则移动

拍摄方法:移动/升降车等肩扛或手持摄像机

移镜头的作用:

1横移:开拓画面空间,展现开阔图景

2纵移:完整,连贯地展现复杂空间,主观镜头,带来现场感和参与感

六、跟镜头

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

特点:跟随主体,主体在画框中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

分为:前跟/后跟(背跟)/侧跟

跟镜头的作用:

1连续表现活动中的被摄主体

2跟随人物运动引出环境

3被跟,有现场感和参与感, 惊悚片纪实片

七、升降镜头

借助升降装置,再升(或降)的同时将进行的拍摄

拍摄方法:

1借助升降车(摇臂)等装置

2肩扛或怀抱摄像机,通过身体的蹲立来进行

升降镜头的作用:

1展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

2展现纵深空间中的点面关系

3展现场面的规模、气势

4实现一个镜头内容的转换和调度例:综合运动跟随小鞋子

八、运用镜头的拍摄方式

(一)借助机械装置:三脚架、云台、推轨、摄影台、升降台(摇臂)

(二)手持摄影、肩扛摄影特殊的艺术《悲伤电影》

第七讲场面调度

一、场面调度的含义:

场面调度,法文,愿意------摆在适当位置

电影场面调度: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

电视场面调度包括:

1 人物调度:如主持人/出境记者的站位/行动路线的设计;演播室出境人

物的座位安排

2 镜头调度:摄影机的机位/角度/景别/运动方式等

二、场面调度中的轴线原则

1轴线是被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2电视中的轴线分为三种:方向轴线,关系轴线,运动轴线

a方向轴线:

对于相对静止的人物方向构成的轴线

b关系轴线:

两个以上静态主体每两者之间的假设连接线

C 运动轴线:

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运动轨迹构成的轴线

3轴线原则:

同一场景中拍摄相连的镜头时,摄像机只能在轴线一侧180o之内调度机位,越过这条轴线所拍摄的镜头,将破坏空间统一感,造成跳轴或越轴现象

三、场面调度的三角形原理

对两个主体的拍摄,通常会采取这样几个方法

1外反拍三角形布局

过肩镜头:

2内反拍三角形布局:

3平行三角形a骑轴镜头模拟主观视线b

4大三角形布局

第八讲色彩与灯光

一、色彩

色彩在画面造型中的作用

创造全剧色彩基调

人物心理和情绪的外化

表示时空的转换

色彩的象征意味

二、灯光

(一)分类1光的方位

正面光:“平面光”,缺乏影调层次和立体感

逆光:“轮廓光”,是主体与背景分离,光前物体呈剪影状

45o侧光:“自然照明”,产生光影排序,有深度和立体感

90o侧光:明暗对比强烈

垂直方位:平角光、顶光、底光

2布光的光形

按照光线的造型效果分为:主光、辅光、轮廓光、背景光、效果光、场景光等

A主光:

表现主体造型的主要光线

光位:被摄物前侧面

4种基本角度

B辅光:

补光,软化主光投下的阴影,提高场景主体的亮度

光位:主光的另一侧

亮度一般为主光的一半左右

C轮廓光:

“逆光”,“背景光”是被摄主体对象产生明亮边缘,勾划外形轮廓,区分主体与背景,增强画面纵深感

光位:被摄物后侧

画面中最亮的光:主光轮廓光约为1/1至1/2之间

(二)基础布光:

1单灯照明

灯架在摄影机后30o以内出,避免不自然的阴影

如光太强,可拉远灯距,加柔光纸或利用反光板

2双灯照明:

主光、辅光

主、辅光之间的平衡

3三点布光

运用主光、辅光、轮廓光三种基本光进行照明布置(三)光的艺术功能

1情景氛围的营造

2塑造人物形象

3叙事功能

动画视听语言(全)

动画视听语言 领会:发展史(看另一份上的) 简答: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1)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2)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3)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镜头不等同于词语,它没有最小信息单位)(4)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世界两大动画电影王国—美国和日本,一直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运作,形成了成熟的商业动画电影文化。欧洲与加拿大强调动画电影的艺术探索,形成了艺术动画电影中极具自由精神的一支,而中国与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发展了非商业化的、具有浓郁名族风格的社会主义动画电影风格。 掌握: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及分类。 (1)“动”是动画之本。 (2)实验动画。1924年,瑞典画家维京·伊格林完成《斜线交响曲》。20世纪60年代以后,其形式越来越多,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复杂,声音不再单纯作为动作的伴奏。 (3)叙事动画。 以视听语言的语法系统为原则可以分为 1.文学性叙事方式 2.戏剧性叙事方式 3.纪实性叙事方式 从播放媒介看,动画片可以分为电影动画片和电视动画片 从画面效果和制作手段来看,动画片又可分为二维动画片和三维动画片。 熟练掌握: 视听语言构成元素:影像、声音、剪辑。影像的基本单位是镜头,一般一部故事片由400-800个镜头组成。声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语言、音响、音乐。剪辑包括影像的剪辑和声音的剪辑。 相互关系: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电影首先是“视”(影像),然后是“听”(声音),这些“视”、“听”(影像、声音)最后通过剪辑,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第二章影像 掌握:二维动画中影像的形成 通常二维动画电影中影像的构成因素是分镜头设计、画面设计、场景设计、角色设定、原画、动画、色彩设定、色指定、上色、上色检查、摄影、后期特效编辑等。 三维动画中影像的形成 绘制分镜头画面、场景设计及模型制作、角色设定、制作角色的模型和动画、渲染画面 电影镜头是影片影像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电影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一部故事片一般由400-800个镜头组成。格(也叫做“帧”)是电影镜头画面的基本分割单位,一格即一个电影画面,电影的标准播放速度要求每秒24格。 用透视区分镜头: 1.短焦距镜头也称广角镜,焦距少于35mm的就是广角镜 2.标准焦距镜头,焦距是35mm-50mm 3.长焦距镜头,经常用于拍近景和特写 镜头的三种类型: 关系镜头:又称场景主镜头,交待镜头或整体镜头,以全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为主. 动作镜头:又称局部镜头、叙事镜头。景别往往以中景及近景系列(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为主。渲染镜头:又称空镜头(大部分是有较少人物的景物镜头和环境镜头)。完全取决于镜头内容的要求和前后剪接镜头视觉上的变化要求。 熟练掌握: 景别概念:景别通常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 景别的作用:景别是摄影师在创作中组织、结构画面,制约观众视线,规范画内空间,暗示画外空间的一种极有效的造型手段。景别还是画面构图的一种视觉形式和方法,更是表达画面内容(叙事)所采取的一

视听语言 期末考试范围1

课后填空 1.视听语言: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主要的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2.追述动画发展的历史,应该说动画的技艺是从“实验动画”开始的。 3.实验动画片一般来讲是由个人编导、设计、制作、配音。 4.叙事动画片具有严谨的故事结构,明确的主人公,明确的时空关系以及明确的因果关系,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以及明确的结局。 5.叙事动画片中的影像首先是为剧情服务的,是大众的。 6.电视动画系列片的形式特征是每集与每集之间有相同的人物,演绎不同的故事。 7.二万五千年前石器时代洞穴上就有系列的野牛奔跑分析图,这是人类试图用笔(或石块)来捕捉动作的尝试。 8.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是一种有幕后透射光源的影子戏。 9.第一部动画片产生在电影之前,埃米尔.雷诺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片《一只小鹿》。该片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幽默风格上及人情味表现方面至今还无人能匹敌。 10.利用动画手段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从温瑟.麦凯开始的,他是第一个注意到动画艺术潜能的艺术家。 11.一个镜头是指摄像机连续不断的一次拍摄。 12.对于绝大多数影片来说,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 13.画面设计即画面构成,用来表达镜头影像基本构成的设计图,即将分镜表进行加工,画成接近原画的草稿,并由导演标注上完整的指示告知原话如何工作,是原画和背景设定的基础。 14.景别越大,环境因素越多。景别越小,强调因素越多。 15.在一部电影中,中景镜头所占比例较大,因而处理的是否得当,关系到影片造型的成败。 16.固定摄影善于表现人、物,观众能够在镜头中详细地观察被拍摄物体的对象,而不必受到各种其他运动物体的干扰。 17.俯拍角度在处理群众场面中课产生壮观宏伟的气势。 18.在拍摄升降镜头的时候经常会安排一些前景,加强空间深度的幻觉,产生高度感。 19.镜头主要分为:短焦距镜头(又称“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具有多层焦距的镜头则称为变焦镜头。 20.焦距越短,视角越宽阔。所以广角镜头能在较近的距离,拍摄比较大的范围。 21.景深长指画面中对焦范围大,画面中全部或是大部分的景物是清晰的;景深短指画面中对焦范围小,画面中只有局部的景物是清晰的。 22.景深主要是由镜头的口径来控制的。一般而言,光圈开口越窄,景深越短。它也受焦距的影响:广角镜头具有较深的景深;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较浅。 23.景别可具体划分为大全景、全景、中景、特写、大特写五种。 24.大远景:一般用来表现原理摄像机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空间环境、自然景色或群众活动大场景的镜头画面。 25.特写:指腋部或是两肩以上人物的头像或是其他事主体景别细部占满画面的景别。 26.主观视角:把摄影机当成一个演员的眼睛,将摄影角度和人物的眼睛的位置统一起来,这就是所谓的主观视角 27.推镜头:指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拍摄 18.在只有一个演员的情况下,关系轴线存在于他和他所观察的事物之间,一般不能超过关系轴线到另一侧去拍摄。 29.三角形摄像机布局原理的基本规则,就是选着关系轴线的一侧并保持在另一侧。 30.齐镜头属于内反拍摄角度一种极端的位置,将摄影机放在轴线上拍摄,此时拍摄的画面为演员的正面镜头。 31.有若干片段将运动的典型部分拍下来,往往要比只用一个镜头拍下来整个动作更生动,更有趣。 32.运动分切依赖于分切点的选择和分切的数量。 33.轴线是在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角变化范围的界线。轴线有包括关系轴线和运动轴线。 34.关系轴线:有被摄对象的视线和关系所形成的轴线。运动轴线:有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构成的轴线。 35.场面调度的目的不是让演员或者摄影机随心所欲的移动,而是把剧情的含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赋予剧情以美学形式 36.导演必须准确的断定让观众朝那里看、怎样看,他设计的镜头应该试管中没有选择的余地。 37.场面调度的一句主要是剧本提供的内容,作者描述的人物性格与心里活动,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38.电影场面调度基本上包含两个层次,演员调度和场景调度。 39.演员在设计演员场面调度时起码要做到一点,人物的配置要使观众时刻都注视他所应注视的人。 40.镜头场面调度主要依靠景别和运动。 41.演员场面调度又不仅仅只关系到演员本身,还包括布景和灯光。 42.纵深场面调度可以在一个镜头内产生不同的景别。 43.平面场面调度来自于戏剧舞台,属于戏剧性的场面调度。 44.现代电影艺术创作过程包括三个不同特点的阶段,1、剧本创作阶段2、导演拍摄阶段3、剪辑阶段 45.分剪是将一个镜头建成几段和在几个地方使用 46.挖剪解决某个镜头内在拍摄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遗憾和不足抠掉诸如某一多余的表演过程,某一过长的停顿等必须剔除的画面段落技术措施。 1、拼剪是拼接来补救画面长度的不足 2、插入镜头亦称夹接 3、动作错觉法是通过恰当地运用电影特性的某些错觉,加强动作性和节奏感的剪辑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动作的衔接和空间上的大跳跃。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资料(整理后)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第一章动画的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 迪士尼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是( A ) A.<小鹿斑比> B.<幻想曲> C.<人猿泰山> D.<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2 <埃及王子>是哪个公司出品的( A ) A.梦工场公司 B.迪士尼公司 C.米高梅公司 D.皮克斯公司 3 1872年,在美国摄影师( C )的试验中,在1秒内连续播放24张照片时,马似乎动了起来,这便是动画的基本雏形. A.比尔·阿特金森Bill Atkinson B. 加里耐特 GaryKnight C. 爱德华.幕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 D. 约翰·贝利John Bailey 4 动画的基本原理与电影一样,都是利用了人类天生所具有的( C )特性. A. 感官知觉 B. 触觉 C. 视觉滞留 D. 认知 5 <小鹿斑比>是哪个公司的动画片( D ) A.华纳 B. 梦工场 C. 皮克斯 D. 迪斯尼 6 <滑稽脸的幽默像>是英国漫画家史都华.布雷克顿在哪一年制作的( C ) A. 1900年 B. 1872年 C. 1906年 D. 1972年 7 <幻想曲>是哪个公司的动画( C ) A.梦工场 B. 皮克斯 C. 迪斯尼 D. 环球 8 下面由中国制作的动画片有( C ) A. <阿基拉> B. <借物 少女> C. 《三个和尚》 D. 《蓝精灵》 二多项选择题 1 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 影有( ABC ). A.<人猿泰山> B.<小鹿斑 比> C.<花木兰> D.<猫和老 鼠> E.<龙猫> 2 动画电影特指以动画 制作的电影,即胶片摄影及 以24格/S的速度逐格拍摄 并放映出来的电影,它与 ( BCE )合称电影的四大片 种. A.喜剧片 B.故事片 C. 新闻纪录片 D.动作片 E.科学教育片 3 狭义的电影语言是指 ( CD ),所以电影语言又被 称为视听语言. A.美术 B.表演 C.画面 D.声音 E.剧作 三名词解释 1 卡通片: 一种由报连载 纸的多格漫画转化成的动 画形式. 2 蒙太奇: 通过画面与画 面的组接产生新的含义. 四简答题 1 以二维动画电影与电影 区别简述早期二维动画的 制作特点. 真正区别二维动画电影与 电影的关键在于它们的拍 摄方式.二维动画的制作采 用逐格拍摄技术来实现. 动画技术比较严谨的定义 是:通过逐格拍摄对象后使 之连续播放,从而形成运动 的影像和鲜活的角色的技 术.早期动画电影要求动画 师把每一张绘画稿绘制完 成后,放置在动画逐格拍摄 台上进行逐一拍摄,所以, 早期动画电影的制作不仅 需要动画师具有扎实的绘 画功底,还要承受巨大的工 作量. 五论述题 1 以美国和日本动画为 例阐述视听语言的不同风 格. 视听语言是构成影片 风格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导 演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 所使用的视听语言也各有 不同,最终创作出风格各异 的影片风格.动画电影的制 作方式决定了它的每一格 画面不能都像绘画作品那 样精雕细刻.但不同国家, 不同地域的绘画风格却造 就了动画作品的不同视听 风格.就拿美国动画电影和 日本动画电影来说,美国动 画电影惯于用硬朗且富有 变化的线条勾勒出具像,夸 张的人物动作造型,角色的 造型生动,饱满却不乏亲和 力,而浓郁的色彩基调更给 人以厚重,沉稳的视觉感受. 相比之下,日本动画电影的 画面风格普遍较平面化,不 太注重对角色的真实还原. 角色造型往往是由简单的 线条画出形体后,加以平涂 的方式绘制而成.出于东方 传统美学思想的继承,日本 动画的画风追求淡彩般的 质朴与清秀,不像欧美动画 那样鲜艳凝重.所以,日本 动画在人物造型和画面张 力上都略显薄弱,但曲折迷 离,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却 是日本动画电影的制胜法 宝.

视听语言题目整理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一)景别 (二)景深和焦距 1.近景系列景别和全景系列景别具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力?为什么? 2.怎样看待景别的情感表现特点,哪类景别的情感表现强? 3.找出一部景别运用有特点的影片,试分析其中大量运用了哪类景别及其 原因。 4.景深镜头在何种情况下适合使用?景深镜头对故事有怎样的帮助? (三)角度 1.电影中常用什么视点和角度? 2.分析《公民凯恩》中的仰拍、俯拍、倾斜等非正常角度。 (四)视点 (五)构图 1.如何通过构图强调被摄主体? 2.构图原则中的均衡、对称、对比、集中分别指什么?它们在电影电视创 作中有什么表现功能? (六)光线 1.光线是如何决定影片的整体气氛和情感基调的?试举例描述下列光线特 征:正面硬光、中等平光、软光源散射光。 2.假设一个场景中需要用硬光源实现特殊的效果,试分析使用硬光源的原 因并设计如何实现。 (七)色彩色调 1.冷暖色调的情绪效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影片中如何运用?试举例 说明。 2.什么是你所理解的电影语言中的色彩运用?请找出一部你认为色彩印象 突出的影片,试分析它运用了哪些色彩手段。 3.试分析一场电影文艺晚会的色彩节奏。 第二章镜头形式 (一)固定镜头 (二)运动镜头 (三)长镜头 1.请分析影片《好家伙》中叙事长镜头的主要拍摄方式和镜头表现功能是 什么? 2.请分析《童年往事》中时间长镜头的表达意义。 3.请分析纪录片《人造风景》开场长镜头的表达意义。 (四)场面调度

1.什么是场面调度?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试分析电影《好家伙》的场面调度中人物调度、镜头调度和综合调度的 表现形式及其在影片中的表现功能。 第三章剪辑和蒙太奇 (一)剪辑工作的意义 1.剪辑如何通过时间造型强化戏剧性? (二)电影叙事的剪辑形式——经典剪辑 (三)苏联蒙太奇理论 (四)风格化剪辑 (五)匹配的剪辑 1.如何实现剪辑的匹配? ◆为什么电影可以通过剪辑讲故事,用什么样的手段可以把故事讲得更加跌宕 起伏? ◆剪辑如何有效地在画面连接中引导我们思考、联想和情感反应而使得影片连 续和流畅? 第四章声音与音画关系 (一)电影声音的特性 1.电影音效的功能。 2.电影音乐的功能。 (二)电影声音的分类及其功能 1.声音的情绪性。 2.声音的叙事能力。 3.声音塑造空间的能力。 (三)声画关系 ◆哪类声音能有效地表达现实感? ◆什么样的音效能建立电影的三维空间感? ◆为什么不可见的声音可以扩展视觉并创造情绪与气氛? ◆声音转场有那些形式?为什么声音可以实现转场? ◆试分析电影《卧虎藏龙》中的电影配乐有哪些类型。 第五章视听语言的修辞功能 (一)视觉隐喻 (二)强调

07229 影像与剪辑艺术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影像与剪辑技术课程代码:07229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影像与剪辑技术》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专业(专升本)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其性质属于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本课程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探讨影视剪辑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手法。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牢固掌握影像与剪辑艺术的原理、方法和技巧,依据这些能够对某一影视片进行剪辑分析;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影视片剪辑中,根据具体情况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影视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影像与剪辑艺术的原理、方法和技巧,掌握影像与剪辑艺术的学习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影像与剪辑技术》是动画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它与动画设计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态构成》、《视听语言》是本课程的基础,并与《数字录音制作》、、《二维动画(实践)》、《三维动画(实践)》互相衔接配合。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单元剪辑基础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剪辑的由来及发展、剪辑产生的依据。理解剪辑的概念和范围。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剪辑的由来(一般) 识记:剪辑的出现;早期的大师和流派 理解:剪辑产生的依据 (二)剪辑的概念和范围(一般)

识记:剪辑的概念 理解:剪辑的范围 第二单元并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并列镜头的基本概念、产生。掌握并列镜头的经典方法及其演变,深入理解因果叙事、“象征”和具有时间因素的三种组合的并列镜头。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并列的镜头(重点) 识记:并列镜头的概念;并列镜头的产生 理解:经典的方法;经典方法的演变 (二)组合的并列镜头(重点) 应用:因果叙事组合的并;“象征”组合的并列;具有时间因素的并列 第三单元匹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镜头排列的匹配。理解匹配的原理及其在非剪辑镜头中的表现。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镜头排列的匹配(重点) 识记:关于景别 应用:什么是匹配;匹配在今天电影中的形态 (二)匹配的原理及其在非剪辑镜头中的表现(次重点) 识记:匹配的原理 理解:匹配和推拉镜头;匹配和长镜头;匹配和变焦镜头 第四单元动接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运动镜头剪辑的方法及技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动作的连接(重点)

视听语言之转场

一、淡入淡出与叠化的区别: A、叠化渐隐渐显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而不是分前后进行的,看起来两个画面是重叠的; B、叠化在叙事过程中主要用于较小段落的转场,或表示一个时间或空间上的较小转变,或表示在两个地方同时发生的事情。 二、划像:分为“划出”和“划入”。(电子拉幕)划出:前一个画面从某一个方向退出画框,空出的地方则由叠放在“底部”的后一个画面取而代之;划入:前一个画面作为衬底在画框中不动,后一个画面由某一方向进入画面,对前一个画面取而代之。作用:具有两个场景之间的间隔作用,段落之间的转换比较明显,节奏明快,与叠化的效果相反,可用于较大的段落之间的场景转换。但划像图形的选择要注意切合影片内容、风格的需要,不追求过于花哨的手法,或者滥用划像,结果会适得其反。 三、翻转、翻页:画面翻过后的背面即是另一个场景。翻转画面转为可以使场景转换的间隔作用明确的表现出来,多用于内容意义上反差较大的对比性场景,如前一场景是旧中国的衰败沦落,翻过来是新中国的欣欣向荣;前一画面是低矮的平房,翻过来变成高楼大厦。翻转画面还常用于文艺、体育活动的剪辑,可以表现一个又一个场景的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常用于体育片、文艺晚会、电子相册等。 四、定格:将画面中运动的主体突然变成静止状态,从而强调某一主体形象,或强调某一细节的含义,定格结束,自然转入下一个场景。定格多用于一个较大的段落结尾,或用于连续性电视节目每一集

片尾,也有的用于片尾作为字幕的衬底来使用。由于定格画面突然间由动变静,给观众带来较强的冲击。所以,一般性段落转场不宜多用。 五、无技巧转场:两个画面之间的直接切换,即不通过特技切换台或软硬件特技。 方法:出画与入画;两极镜头转场;特写转场;同景别转场;挡黑镜头转场;同一主体转场;相似体转场;运动镜头转场;主观镜头转场;空镜头转场;逻辑因素转场;地点转场; 声音转场。 ·出画与入画:前一个场景的最后一个镜头的末尾,主体走出画面;后一个场景的第一个镜头的开端,是主体入画面。出画与入画的主体,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或者是车、船等交通工具。出画往往使观众在视觉感受上造成短暂的悬念,下一个镜头的主体入画则回答了这种悬念。运用出画与入画来转场,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把握好主体出画与入画方向的一致性。水平方向的出画、入画,如果上一个镜头主体是从画框右出画,下一个镜头主体就应该从左边入画。 ·两极镜头转场:前一个镜头的景别与后一个镜头的景别恰恰是两上极端——即如果前一个镜头是特写,则后一个镜头是全景或远景;如果前一个镜头是远景或全景,则后一个镜头是特写,两极镜头转场本身就会有强调比较明显,使节奏力度增强。两极镜头转场往往是用在有明显段落感的两个镜头组接。 ·特写转场:无论前一组镜头的最后一个镜头景别是什么,后一组镜头都是从特写开始。特写转场是转场手法中最常见的一种。特写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考研专业课《影视理论》科目大纲及参考书目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影视理论》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29) 学院名称(盖章):传媒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 2019年 6 月 22日 《影视理论》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29) 一、考核要求 《影视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西北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硕士(广播电视领域)研究生入学考试。《影视理论》是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下属各个本科专业的一门综合性、集合式的重要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课考试科目。《影视理论》主要考核影视艺术史、影视美学、影视语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强调考生能够运用一定的理论对影视作品和影视文化现象、事件进行分析。 二、考核评价目标 一方面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包括影视艺术史、影视美学、影视语言等,另一方面考查考生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对当前影视作品和影视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

第一部分影视艺术史 一、世界电影艺术史 电影的发明与初期发展,民族电影、好莱坞古典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20年代的法国电影、德国电影、苏联电影和好莱坞电影。 有声电影的兴起,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电影与国家政权:苏联、德国、意大利,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人民阵线与占领期,左派、纪录片与实验电影。 二战后美国电影、欧洲电影,战后西方以外国家的电影,艺术电影和作者观念,新浪潮与新电影,战后纪录片与实验电影。 好莱坞的衰落与复兴,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政治批判电影,1960年代后期以来的纪录电影和实验电影,1970年代以来的欧洲和苏联电影,1970年代以来的拉美、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电影。 电子媒体时代的电影,美国电影与娱乐经济。 二、中国电影艺术史 1949年以前的中国电影创作。 1949—1978年的中国电影。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 香港、台湾、澳门电影。 三、世界广播电视艺术史 广播电视科技的发明,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广播电视科技的革新,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广播电视体制的分类及特点,美国广播电视体制,英国广播电视体制,苏联及俄罗斯广播电视体制,新媒介引发的取消规制浪潮和再度规制努力。 广播电视节目类型的起源及发展,美国电视节目史,英国电视节目史。 四、中国电视艺术史 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和早期广播的发展。 “十七年”间的广播电视。 “文化大革命”与广播电视。 改革开放初期的广播电视事业。 广播电视事业的转型时期。

电大动画视听语言期末重点复习题参考资料

电大动画视听语言期末重点复习题参考资料 一、选择题 1.追述动画发展的历史,动画的技艺是从下述哪一项开始的?( ) A.影院动画 B.实验动画 C.电视动画 D.叙事动画 2.下列哪位人物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片《一只小鹿》?( ) A.温瑟·麦凯 B.迪斯尼公司 C.埃米尔·雷诺 D.宫崎骏 3.利用轴线表现对话的难度在于角色并不总是面对面谈话,角色不会也不应当在对话中总保持一个位置,走动、转身、换位都很常见。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下述哪一项原理?( ) A.动接动 B.头部原理 C.轴线规则 D.三角形原理 4.下列哪一个概念使电影彻底脱离了最初的“活动照相”阶段,从简单的记录生活的工具演变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 ) A.镜头 B.景别 C.色彩 D.灯光 5.场面调度的目的是什么?( ) A.让演员随心所欲地移动 B.让摄影机随心所欲地移动 C.把剧情的涵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 D.让演员和摄影机都随心所欲地移动 6.以下哪项不属于通常影片营造的气氛() A.恐怖气氛 B.悲剧气氛 C.壮观气氛 D.喜剧气氛7.通过视听介质有效的引导,观众的心理会产生连续性的认同感,这就是() A.库里肖夫效应 B.记忆表象 C.心理认同 D.视觉心理补偿8.下列关于变形说法,错误的是()。 A.有些写实片夸张幅度较小,就不必过于变形 B.变形的幅度要与夸张的幅度相吻合 C.有时为了强调某一动作,必须变形 D.变形可以自由地变形9.拉片记录单一般不包含() A. 焦距 B.拍摄方法 C.声音内容 D.景别10.以下不属于音效类别的是() A.动作音效 B.自然音效 C.有源音乐 D.特殊音效 11.以下不属于镜头拍摄角度的是()镜头拍摄角度可分为平拍、俯拍、仰拍。 A.斜拍 B.平拍 C.俯拍 D.仰拍 12.以下不属于动画纸的是() A.素描纸 B. 原画纸 C. 傍形纸 D.动画纸 二、填空题 1.有严谨的故事结构,明确的主人公,明确的时空关系以及明确的因果关系,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以及较为明确的结局的动画片被称为______。 2.在一部影片中,______景别所占的比例较大。 3.焦距越______,视角越宽阔。所以广角镜头能够在较近的距离,拍摄比较大的范围。 4.将摄影机转到轴线的另一侧去拍摄称为________。 5.取景范围至少要包括到人物足下,因而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以及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是________景别。 6.当我们用极广的镜头近距离拍摄建筑物的时候,建筑物上垂直线条会因为透视的关系而被弯曲成弧线,这就是我们说的广角镜头的________。 7.“闪摇镜头”就是指________,指速度极快地摇摄镜头。 8.由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构成的轴线叫做________。

数字媒体教研室课程教材介绍

数字媒体教研室课程教材介绍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材说明 任课教师:张新立 《电视节目制作(第二版)》 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张印平、谢毅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元 【内容简介】 《电视节目制作(第二版)》注重基础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在系统介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具体流程、人员、设备相关要素作了详细介绍。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电视工作者及希望了解电视工作的广大社会读者的参考书。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视行业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尤其是电视设备方面。目前,数字设备已全面取代模拟设备成为行业主流;另一方面,为配合业界的发展,许多高校电视实验设备也正在完成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过程。第二版在这两方面做了修订。 【目录信息】 导引从一次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看今日电视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电视技术的发展与电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电视节目及其制作方式的演变和分类 节目制作人员的组成和职责 节目制作主要设备 节目制作三个阶段 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与播出 电视摄像技术基础 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视摄像机的分类及其主要性能 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摄像机的操作和调整 摄像机的操作和调整 ()摄像机的操作和调整 电视节目的摄影 观察与摄影

摄像机空间位置的确定 摄像机的持机方式和固定设备的使用 电视摄影的基本方式 电视摄影的技术要求 画面清晰度的控制 电视摄像构图 电视摄影构图的含义 电视摄影构图的特点 电视摄影构图的因素 电视摄影构图的技巧 电视摄像用光 光源的分类与特性 自然光的运用 人造光的运用 录像技术基础 录像机综述 录像机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磁带录像机的操作 录像机 录像机 录像机 编辑机 电子编辑概述 电子编辑的操作 电子编辑遥控器介绍 编辑控制器 视频切换器 视频切换器的概念和分类 模拟视频切换器 数字视频切换器 数字视频切换器 数字特技效果发生器 电视字幕机 非线性编辑系统 电视音响设备 电视语言 电视节目编辑 注:本教材是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侧重技术基础,内容体系较为完整,目前许多学校选为教材,同行评价较好。本课程以技术基础为主,也可以选择内容相似的同类参考书。

动画视听语言 自考知识点

高纲0837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11733动画视听语言 江南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动画视听语言》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动画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构成元素以及动画视听语言的主要特点及创作技巧、手段与表现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基础理论,主要介绍动画视听语言的含义、基本规律、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分类以及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着重介绍作为视听语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影像”,认识和运用其中的镜头、景别、构图、角度、运动、光线、色彩等构成元素;第三章为声音,主要介绍作为视觉语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声音”的构成与制作;第四章为剪辑,主要介绍了剪辑的基本概念、轴线、蒙太奇以及如何连接好前后两个镜头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该熟练掌握有关动画视听语言的各构成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学习,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述技巧及处理方法,让自学应考者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基本的动画视听语言理论; 2、掌握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构成元素及相互关系; 3、掌握基本的动画视听语言规律及经验。 动画是电影的一种独特形式,视听语言是电影的一种独特语言,一种独具魅力但又需学习的语言,所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最基本的视听语言知识,才能在今后的动画创作中加以灵活的运用,创作出优秀的动画影片。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影视编导、视频编辑、综合设计等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影视编导主要是掌握导演的基本创作技巧,建立影视时空观念和思维习惯,能够运用基本的视觉语言解读和拍

视听语言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第一章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概论 什么是视听语言: 一、视听语言的基本结构 二、视听语言的概念 三、视听语言的发展 四、视听语言的功能 五、视听语言的特点 视听语言的结构: 语言 音义结合体序列 上层 底层音位、音节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 视听语言 画音义结合体序列 上层 底层画面、音响影视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 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手段,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1、视听语言的发展 视听语言的产生与发展和电影是同一的 “电影是一种商业、一门艺术、一门语言、一种存在” ——马塞尔-马尔丹(法)

贡献: 1、综合了卢米埃尔和梅里爱各自对电影的探索,创造了“拍摄生活中的戏剧”为特征的新电影美学 2、创造了电影的剪辑技巧,发展了平行蒙太奇 卢米埃尔兄弟 梅里爱 (拍摄生活中的场景) (拍摄舞台上的故事) 格里菲斯第一次原始综合 (用摄影机拍摄生活中的故事,并创立了平行蒙太奇的电影语言) 前苏联蒙太奇学派创建蒙太奇理论 好莱坞将蒙太奇大规模用于故事电影 并创立了电影工业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为打破好莱坞的梦幻工厂 把摄影机搬到大街上,对准普通人 巴赞提出电影本体问题 新浪潮、作家电影心理电影 等进一步探索电影语言

视听语言的创造和发展是由少数人(编剧、导演)进行的,而多数人(观众)只是被动的接受和在接受中逐渐熟悉和掌握 叙述 议论 说明 抒情 虚构 将人的经历,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用各种表意语言传送出去的一种表意形态。 电影语言的叙述可以完美地完成导演与观众之间的沟通 电影语言的叙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电影语言的叙述是心理平衡的健康通道 借助于各种表意语言并运用逻辑论证,显示语言使用主体对自然或人事进行评判并最终表现表意主体或爱或憎的态度倾向的表意形态 以精洁准确的语言阐释事物和事理的表意类型。 利用多种表意语言传达人类内心情感交流的过程及结果。 内含某种理想性的情结而采用自由联想方式,组成超越实在的传播结构,以传达内心情意信息的表达方式 虚构是对视听语言有独特意义的重要功能之一。 1、视听语言是一种信息沟通中的依赖类似性编码原则的符号编码方法 2、视听语言是复现、展示影像的中介环节 3、视听语言有强烈的象征、暗示等延伸作用 1、画面分镜头台本的绝对控制性 2、摄影机的假定性和摄影机表现的创造性 一、按视听语言语法系统来划分 二、按传播系统来划分 (1)实验动画片(2)叙事动画片 (1)影院动画片(2)电视动画片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620 新闻与传播学理论: 《新闻学概论(第四版)》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12 新闻与传播学史: 《中国新闻史》,方晓红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赵玉明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F014 新闻实务: 《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丁法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新闻采访学新论》,罗以澄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11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版;《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12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基础》,王爱民、徐久成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802 语言学概论: 无。 803 程序设计语言: 《C程序设计》,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F002 语言学简史: 《中国语法学史》,龚千炎著,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简明语言学史》,罗宾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F003 中文信息处理基础: 《现代汉语自动分析—Visual C++实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F004 语音学基础: 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语音学教程》(第五版),彼得·赖福吉著,张维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11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版;《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04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613 文献阅读基础: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5年版。 805 中国古典文献学: 无。 614 中国古代文学史: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概述

第一章概述一、关于动画视听语言二、动画视听语言的发展三、动画本质四、动画视听语言的表现形式第一章概述一、关于动画视听语言二、动画视听语言的发展(一)静止画面的成像二)动画时代来临三)动画的黄金时期三、动画本质一)动画的物质性二)动画的美学层面 三)电影语言对动画片的影响四、动画视听语言的表现形式二)水墨动画三)材质动画四)合成动画五)电脑动画 * * 学习目标:了解动画视听语言的概念和发展过程;理解动画本质的两个层面;了解动画影像的特性和形式分类。学习重点:动画本质的两个层面。动画是一门集视觉与听觉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它从远古开始萌芽,一直到现在发展出丰富的视听方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本章就是从动画视听语言的概念入手,讲述视听语言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动画本质分析动画影像的特性和形式分类。动画是电影的孪生产物,它从一开始就是一门艺术。在动画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是用画面和声音来传递信息的,这是动画建构的基础,也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如图1-1、1-2 。图1-1 动画片《变形金刚》擎天柱的造型①图1-2 动画片《变形金刚》擎天柱的造型②“动画视听语言”借鉴了电影的视听语言,把动画的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形成的一般规律以综合的方式告诉观众,力求使观众能够欣赏、理解并鉴赏动画片,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动画视听语言和文字语言、音乐语言一样,有语言元素和语法结构,是一个完整的语言体系。影像与声音是视听语言的语言元素,剪辑或蒙太奇是它的语法结构。有了这两个重要元素,我们才能很好地分析这个“语言”。用这两幅画来做对比,我们很容易就能够明白电影表现与动画表现之间的关系。当然,从两幅图上我们看到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前者具有很强的卡通感,后者则接近真实,是另外一种风格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卡通版影响着真人版,这体现了动画对于电影的影响,反之亦然。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视听语言的发展过程。动画是一门集视觉、听觉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它伴随着工业文明发展,在19世纪末飞速发展,是科技与绘画技术结合的产物。早在文艺复兴的时期,人类就已经发现了摄影的原理,用一个完全不透光亮的密封暗箱让光线从上面开的小孔中穿过去,以便在对面的壁上出现一个倒转的像(如图1-3 。后来,达??芬奇又在暗

《视听语言》(概论及第一章)

《视听语言》 第一周: 1、讲授内容: 序概论:1、视听语言的含义 2、视听语言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新世纪的国际化语言 第一节视听:新纪录媒介 第二节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影视作品的构成 2、其它: 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基础知识背景情况。 3、观看影片 观摩影片《荣誉》、《天堂影院》的相应段落 序概论:关于视听语言 1、了解学生实习概况 2、自我介绍 3、提问:你心目中最喜爱的影视导演 4、概述课程设置意义和学习方法 5、指导学生记电影读解笔记 6、正式讲课并放影片片断

序关于视听语言 1、视听语言的含义 我们知道,艺术的生命在于表达, 影像艺术更是如此。电影电视通过光波和声波进行的视听化表达方式,我们称之为视听语言。 乐语言一样,有语言元素,有语法,有修辞,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从大的方面 ,可以将视听语言分为影像、声音、剪辑三大部分。 法国高等电影学校的入学考试题有七道,年年不变,任选四题。其第一题是用十五段随意选出的例子,试剪辑成一段有趣的视觉段落,第二题是 : 用一盘录有各种音响素材的磁带,试剪辑成一段有趣的声音段落。其目的是要分别考察学生的视觉构思能力和听觉构思能力。 电视和电影这一对孪生姐妹,在国外又叫视听艺术。其实舞台上的综合艺术,都是包括了视和听的。它们和音乐美术不一样,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而舞台上的歌剧、舞剧、话剧,各种地方戏曲,都是综合了其他各门独立艺术的长处而产生的。虽然它们的表现方法各异,话剧主要以对话表达剧情、歌剧主要以歌唱供人们欣赏。然而,都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里把故事情节人物展示在人们面前,既诉诸于人们的听觉,也诉诸于人们的视觉。 但是,由于舞台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人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是极为有限的。电视和电影在时间和空间的表现上的极大自由,为人们视觉和听觉上的满足,提供了从所未有的方便。舞台只有几十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几个固定的有限场景。电视和电影则可以把五彩缤纷的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面前。如果说电影银幕是剧院墙壁上的一个奇妙的窗口,人们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来观望广阔的世界,电视则已经把这个窗口开到了你的家里。波涛滚滚的长江、黄河,风光旖旎的黄山、泰山,延绵万里的中国长城,五洲的异采、四海的风云,异国的情调,可以尽收眼底。电视和电影也可以把听觉化了的人生和外部世界送入你的耳朵。都市的喧闹、山村的寂静、自然界的虫鸣狗叫、美妙的管弦乐、令人陶醉的歌声、大海的议涛、风暴的怒吼,以及男女老少操着古今中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音调各异的方言,给人以多么丰富的听觉享受! 所以,人们习惯把电视和电影叫做视听艺术是有道理的。 21 世纪的主导影像形态预计将是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交互式视听传媒, 综合有电影、电视和电脑的特性。在20世纪90年代 , 电影和电视的合流过程中出现了“影像”概念的全新诠释;而如今 , 影像的外延则至少应该已经包含了电影、电视和电脑动画。 就像电影诞生初期我们需要从文学戏剧中汲取营养一样,我们今天也正需要从经典的电影影像中学习真正“纯正”的视听语言规律。 掌握动态影像制作的思路和技巧。在进入今后针对单个视听元素的、经典个案的逐镜头分析之前 , 我们首先来熟悉视听语言的构成体系和视听元素的基本概念。 2、视听语言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新世纪的国际化语言

数字媒体教研室课程教材介绍

数字媒体教研室课程教材介绍 1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材说明 任课教师:张新立 《电视节目制作(第二版)》 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张印平、谢毅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2) 36.00 元 【内容简介】 《电视节目制作(第二版)》注重基础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在系统介绍相关理论的基 础上,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具体流程、人员、设备相关要素作了详细介绍。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电视工作者及希望了解电视工作的广大社会读者的参考书。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视行业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尤其是电视设备方面。目前,数字设备已全面取代模拟设备成为行业主流;另一方面,为配合业界的发展,许多高校电视实验设备也正在完成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过程。第二版在这两方面做了修订。 【目录信息】 导引从一次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看今日电视 1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1电视技术的发展与电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1.2电视节目及其制作方式的演变和分类 1.3节目制作人员的组成和职责 1.4节目制作主要设备 1.5节目制作三个阶段 1.6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与播出 2电视摄像技术基础 2.1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2电视摄像机的分类及其主要性能 2.3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2.4 NV-M9000EN摄像机的操作和调整 2.5 Panasonic NV-M1000MC摄像机的操作和调整 2.6 DSR-PD150P(190P)摄像机的操作和调整 3电视节目的摄影 ? ■ ih MUIM

3.1观察与摄影 3.2 摄像机空间位置的确定 3.3 摄像机的持机方式和固定设备的使用 3.4 电视摄影的基本方式 3.5 电视摄影的技术要求 3.6 画面清晰度的控制 4 电视摄像构图 4.1 电视摄影构图的含义 4.2 电视摄影构图的特点 4.3 电视摄影构图的因素 4.4 电视摄影构图的技巧 5 电视摄像用光 5.1 光源的分类与特性 5.2 自然光的运用 5.3 人造光的运用 6 录像技术基础 6.1 录像机综述 6.2 录像机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6.3 磁带录像机SR-S368 的操作 6.4 DSR11 录像机 6.5 DSR-1800P 录像机 6.6 Panasonic AJ-D930B/AJ-D955B 录像机 7 编辑机 7.1 电子编辑概述 7.2 电子编辑的操作 7.3 RM-G800U 电子编辑遥控器介绍 7.4 EC-780 编辑控制器 8 视频切换器 8.1 视频切换器的概念和分类 8.2 模拟视频切换器 8.3 数字视频切换器 8.4 MX-1 数字视频切换器 8.5 KM-D600E Y/C 数字特技效果发生器 8.6 电视字幕机 9 非线性编辑系统 10 电视音响设备 11 电视语言 12 电视节目编辑 注:本教材是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侧重技术基础,内容体系较为完整,目前许多学校选为教材,同行评价较好。本课程以技术基础为主,也可以选择内容相似的同类参考书。

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 第一章:视听语言——画面 第二章:视听语言——声音 第三章:视听语言——编辑 应该观看的电影:《难以忽略的真相》,《行星地球》,《地球,earth2007》,《微观世界》,《国家地理》,《深海迷宫》。 第一章:视听语言——画面 一:镜头 镜头的分类:物理学上的镜头,拍摄时的镜头,剪辑后的镜头 二:构成镜头的基本元素 1:机位:摄像机的位置 2:构图:画面的结构布局 3:景别:画面范围的大小,距离的远近 4:角度:摄像机与被摄像物体的水平距离 5:焦距:从镜头的镜片中心点到光线能够清晰聚焦的那一点 6:摄像机的运动:摄像机在拍摄时位置,角度的变化 7:照明:拍摄场景中的光效 8:色彩:画面中的色彩表现 9:场面调度:对于拍摄现场中各个元素的综合调度 10:长度:镜头持续时间的长度 三:分镜头

四:视听语言分析的基本方法 1:分镜头分析 2:截图,截取片段分析 3:机位图分析 五:了解背景资料 1:导演的个人背景 2:作品创作的背景 3:文本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构图 一:构图的概念 画面的结构布局,即画面中各种元素(主体,配体,前景,背景,空白)的连接关系,组合结构 二:如何构图(构图时应该考虑的几个方面) 1:水平与垂直 2:线条 3:几何形状(明显的,潜在的):具有审美意义和叙事功能 4:位置,重心,平衡 (1):画面中个元素的位置不同形成构图的重心差异 (2)构图的重心居于比较重心的位置——平衡稳定的构图 构图的重心偏于画框边缘——不平衡,不稳定的构图 例如:构图的重心位于中央——严肃,庄严的气氛 构图的重心位于顶部——权利,威望

构图的重心位于边缘——渺小,无力量 构图的重心位于下方——从属,脆弱 5:合理安排画面中个元素的对比(长短,大小,面积)(1):色彩对比: 冷色调为主调画面中的暖色调 暖色调为主调画面中的冷色调 (2):明暗对比:暗场景中的高亮点 (3):线条对比 (4):运动方向的对比 (5):动静对比 6:光线(照明,自然光) (1):光线的戏剧性表现 (2):光线的纪实性表现 三:构图的原则(创作) 1:美学原则 (1)内容美 ①为了表现好主题,努力设计最合适,最舒服,最具视觉美感的 画面 ②为了表现好主题,有时要有意破坏画面构图的美感(创造不规 则的构图) A:构图内容不美B:构图形式不美 C:如果某个构图优美的画面,于整个作品的风格主题不符,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