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合成

合集下载

聚氨酯合成工艺设计

聚氨酯合成工艺设计

200万米/年聚氨酯合成革厂的工艺设计摘要聚氨酯(PU)合成革属于聚氨酯弹性体的一类,其工业化工艺生产方法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通过对PU合成革的发展历史、性能、应用市场的了解,确定年产200万米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工艺设计。

主要从其生产配方、生产工艺流程开始设计,进一步进行PU合成革生产中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从而确定聚氨酯合成革生产的技术参数、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的选择。

同时还对聚氨酯合成革生产企业的三废处理和安全技术进行设计。

关键词:聚氨酯(PU)合成革干法湿法AbstractPolyurethane synthetic leather (PU) belongs to a class of polyurethane elastomer, the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method mainly has two kinds of dry and wet. Through the synthetic leather development history, performance, application market understanding of PU, determine the design process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2000000 meters of polyurethane synthetic leather. Mainly from the production formula, process design; further PU synthetic leather material balance in production and energy balanc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of polyurethane synthetic leather technology, production process and main equipment selection. At the same time also synthesis design leather waste treatment and safety technology production enterprise of polyurethane.Keywords:polyurethane(PU) Synthetic leather dry process wet process第一章综述1.1聚氨酯聚氨酯合成革的原料——聚氨酯(以下简称为PU)树脂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

(完整)聚氨酯弹性体生产工艺配方技术

(完整)聚氨酯弹性体生产工艺配方技术

聚氨酯弹性体工艺流程一、聚氨酯弹性体的概述二、聚氨酯弹性体的主要原料三、聚氨酯弹性体主要生产设备四、模具的加工五、聚氨酯弹性体生产工艺流程六、生产过程中注意事项一、聚氨酯弹性体的概述所谓弹性体是指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扯断伸长率>50%,外力撤出后复原性比较好的高分子材料,而玻璃化温度高于室温的高分子材料称为塑料。

在弹性体中,其扯断伸长率较大〈>200%)、100%定伸应力较小<如<30Mpa)、弹性较好的可称为橡胶。

所以弹性体是比橡胶更为广泛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弹性体,又称聚氨酯橡胶是弹性体中比较特殊的一大类,其原材料品种繁多,配方各种各样,可调范围很大。

聚氨酯弹性体硬度范围很宽,低至绍尔A10以下的低模量橡胶,高至绍尔D85的高抗冲击橡胶弹性材料。

所以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范围很宽,是介于从橡胶到塑料的一类高分子材料.二、聚氨酯弹性体主要原材料聚氨酯弹性体用的原料主要是三大类,即低聚物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和扩链剂<交联剂).除此之外,有时为了提高反应速度,改善加工性能及制品性能,还需加入某些配合剂。

下面只对生产的聚氨酯鞍座所用原材料进行具体描述。

反应过程: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制成低分子量的预聚体;经扩链反应,生成高分子量聚合物;然后添加适当的交联剂,生成聚氨酯弹性体.其工艺流程如下:2。

1 低聚物多元醇聚氨酯用的低聚物多元醇平均官能度较低,通常为2或2~3。

相对分子质量为400~6000,但常用的为1000~2000.主要品类有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ε—己内酯二醇、聚丁二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等。

它们在合成聚氨酯树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可通过改变多元醇化合物的种类、分子量、官能度与分子结构等调节聚氨酯的物理化学性能。

2.1。

1聚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简称聚酯,是聚氨酯弹性体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它是由二元羧酸和多元醇缩聚而成,最常用的二元羧酸是己二酸,最常用的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二乙二醇。

聚氨酯应用——精选推荐

聚氨酯应用——精选推荐

NHC NH + CO2
③、上述的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促使反应体系温度迅速增加,使发泡反应在在很短的时间内完 成。并且反应热为物理发泡剂(辅助发泡剂)的汽化发泡提供了能量。
反应体系由于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是混合物料产生大量泡孔,在反应后期混合物料凝固, 形成具有大量泡孔的泡沫塑料。
聚氨酯泡沫的分类
(1)木器漆及木地板; (2)纸张涂层; (3)建筑涂料; (4)皮革涂层; (5)织物涂层,等等。
建筑涂料 PU木器漆
聚氨酯胶粘剂
聚氨酯(PU)胶粘剂是分子链 中含有氨酯基(—NHCOO—) 和/或异氰酸酯基(—NCO)类 的胶粘剂。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英国从德国获得了聚氨酯制造技术。 美国在五十年代初率先合成了由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共聚醚与甲苯二 异氰酸酯(TDI) 构成的聚氨酯软泡塑料,这是聚氨酯工业发展中一 个重大里程碑。
之后聚氨酯工业迅猛发展,产品与品种在不断增加,已广泛应用于机 电、船舶、航空、车辆、土木建筑、轻工以及纺织等部门;聚氨酯在 材料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如冰箱、冰柜、 冷库、冷藏车等。
工业设 备保温
储罐、管道 等的保温层。
建筑材料
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筑应用聚氨 酯硬泡材料已非常普遍; 在中国,硬泡在建筑业的应用还 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普遍,也 正在朝建筑节能方向努力。
交通运输业
汽车顶篷、内饰 件(方向盘、仪表 盘)等。
仿木材
高密度(300~700kg/m3)聚氨 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结皮致密坚韧、
PU弹性体分类
从制造工艺分,传统上把聚氨酯弹性体分为三大类: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CPU);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 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MPU); 现在,一些革新工艺制备的制品的产量已超过某些传统类型,如反应注射成 型(RIM)工艺生产实心及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类别; 另外,溶液涂敷及溶液浇注成型也是弹性聚氨酯的一个重要类型,主要用于 生产合成革。 喷涂成型也是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种新技术。

低温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低温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低温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低温聚合物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低温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低温聚合物材料的定义低温聚合物材料是指在较低温度下即可进行聚合的一类材料。

目前,常见的低温聚合物材料有环氧树脂、丙烯酸酯、聚氨酯等。

由于其聚合温度较低,通常不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处理,因此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并且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

二、低温聚合物材料的合成方法1.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环氧树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低温聚合物材料,其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环氧化反应和环氧化合成反应。

其中,环氧化反应是指通过环氧化剂反应来合成环氧树脂,而环氧化合成反应是指通过环氧基团的合成来合成环氧树脂。

2.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丙烯酸酯是一种与丙烯酸具有相似结构的化合物,其合成方法通常有自由基聚合法、阴离子聚合法、阳离子聚合法等。

其中,自由基聚合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通过引入引发剂来实现自由基聚合反应,从而合成丙烯酸酯。

3.聚氨酯的合成方法聚氨酯是一类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其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预聚物法和直接聚合法。

其中,预聚物法是指先将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处于反应状态,得到一种类似于大分子的低分子量固体物质,称为预聚物;而直接聚合法则是指将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直接加入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生成聚氨酯。

三、低温聚合物材料的应用低温聚合物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应用和案例:1.环氧树脂应用于建筑材料中环氧树脂可用于制造地坪、涂层、水泥混凝土修补材料、复合材料等建筑材料。

例如,环氧地坪具有耐磨、耐腐蚀、防滑等特点,在工厂、车间等场所广泛应用,可有效提高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

2.丙烯酸酯制备高分子材料中丙烯酸酯可用于制备各种高分子材料,例如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这些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电子等领域。

生物基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

生物基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

生物基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摘要:聚氨酯作为一种聚合物材料,广泛用于制革、鞋类、建筑、家具、家用电器、汽车等领域。

所使用的大多数低原料聚烯烃和聚硅氧烷来自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其大量消费助长了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

寻找替代传统原料的可再生材料已成为发展聚氨酯材料技术的迫切需要。

生物原料用于聚氨酯配方,包括生物-基多甲基多、生物异氰酸酯、非异氰酸酯生物聚氨酯和生物填充。

生物物质对生物物质产品的回收利用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低碳经济,这是聚氨酯材料工业发展的动力。

本文件概述了近年来聚氨酯研究的进展情况,分析了不同技术路线的特点和问题,并概述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

关键词:生物基聚氨酯;材料;研究进展引言生物基聚氨酯是指合成中使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聚氨酯品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基多元醇、生物基异氰酸酯以及生物基扩链剂制备3个方面。

其中,使用生物基扩链剂制备聚氨酯对于聚氨酯生物基含量的提升有限,在本文中不过多讨论。

生物基多元醇的研究相对成熟且具有巨大应用前景。

基于结构的不同,生物基异氰酸酯可分为脂肪族异氰酸酯、芳香族异氰酸酯,对称及非对称异氰酸酯,目前已开发出二聚酸改性的脂肪族异氰酸酯产品,但是这种异氰酸酯制备的聚氨酯还仅仅适用于涂料,不能用在泡沫,弹性体等领域。

芳香型及对称型异氰酸酯制备的聚氨酯比脂肪型和非对称型聚氨酯具有更高的模量和力学强度,但同时也存在长时间处于高温或自然光环境下易黄变的缺陷。

近些年,一种无光气参与的非异氰酸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生物基聚氨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1聚氨酯聚氨酯被称为聚氨酯(PU),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

目前,聚氨酯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弹性和粘度,广泛用于食品加工、服装、建筑工程和国防工程等许多领域。

传统聚氨酯材料中使用的原材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具有相对高分子质量和高化学能量、降解困难、严重的环境损害以及长期以来对自然环境的不可逆转的影响等特点因此,研究容易降解和无害环境的聚氨酯材料是发展绿色材料的必然趋势。

聚氨酯树脂的生产培训课程PPT72张课件

聚氨酯树脂的生产培训课程PPT72张课件

3、胺类
常起催化、扩链、交联等作用。对于聚氨酯 涂料最有普遍意义的胺来自自身的-NCO基与水 反应生成的胺:
R NCO+ H 2O
H R N COOH
R NH2 +CO 2
4、酚类
酚类也是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用作 -NCO基的封闭剂。
三、溶剂
自学。
四、催化剂与其他助剂
催化剂
树脂合成催化剂 漆膜固化催化剂
脲基甲酸酯
2、乙组分(羟基组分)的制造
1)羟基树脂的制造
(1)蓖麻油醇酸树脂
以蓖麻油醇酸树脂作为羟基组分的聚氨酯涂料, 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蓖麻油醇酸树脂配方的多样 化,可以满足各种不同性能特点的聚氨酯漆的要求。
2、乙组分(羟基组分)的制造
1)羟基树脂的制造
(1)蓖麻油醇酸树脂
工艺:醇解法、一次投料直接酯化法和半
1、催化剂
(1)树脂合成催化剂
CH 2 CH 2
C4H9
N CH 2—CH 2 N P C4H9
CH 2— CH 2
C4H9
H3C N H2C
H3C
OH CH3
CH2 N CH3
CH3 CH2 N
CH3
TEDA 三丁基膦
DMP-30
1、催化剂
(2)漆膜固化催化剂
①NCO/OH型双组分聚氨脂涂料固化催化剂 ②湿固化型聚氨酯涂料固化催化剂
CH3 NCO
OCN
CH3 NCO
NCO
分子式:C9H6N2O2 分子量:174.15
1、芳香族二异氰酸酯 (1)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特点:TDI是涂料领域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 的二异氰酸酯。 缺点:蒸汽压较高,较易挥发,有明显刺激性 与毒性,以它制备的涂料漆膜易泛黄,耐候性较 差。

聚氨酯

聚氨酯

聚氨酯基本理论知识一. 聚氨酯(polyurethane)大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氨基甲酸酯基:它由二(或多)异氰酸酯、二(或多)元醇与二(或多)元胺通过逐步聚合反应生成,除了氨基甲酸酯基(简称为氨酯基)外,大分子链上还往往含有 醚基、酯基、脲基、 酰胺基 等基团,因此大分子间很容易生成氢键。

二.聚氨酯主要原料1、异氰酸酯及其结构特征一、结构特点在分子结构中含有异氰酸酯基团(-N =C =O )的化合物,均称为异N H C O O O C O O NH C ONH NH C O氰酸酯(isocyanate ),其结构通式如下:R -(NCO )n 式中R 为烷基、芳基、脂环基等;n =1、2、3….整数。

在聚氨酯材料合成中, 主要使用n ≥2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二、异氰酸酯的分类(1)异氰酸酯基团数量1.异氰酸酯异氰酸酯(Isocyanate )是一大类含有异氰酸基(—N=C=O )的有机化合物。

异氰酸酯基由于其累积双键和碳原子两边的电负性很大的氮氧原子作用,使之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能与绝大多数含活泼氢的物质发生反应。

常用的异氰酸酯主要有芳香族类和脂肪类两种。

⑴芳香族类的主要有:TDI (2, 4—甲苯二异氰酸酯或2, 6—甲苯二异氰酸酯)、MDI (二苯基甲烷- 4, 4’二异氰酸酯)、NDI (1,5—萘二异氰酸酯)、PAPI (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合成的聚氨酯树脂户外耐候性差,易黄变和粉化,属于“黄变性多异氰酸酯”,但价格低,来源方便,在我国应用广泛,如TDI 常用于室内涂层用树脂; 聚氨酯树脂中90%以上属于芳香族多异氰酸酯。

与芳基相连的异氰酸酯基对水和羟基的活性比脂肪基异氰酸酯基团更活泼。

基于TDI 的聚氨酯由于高的苯环密度,其力学性能也较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的聚氨酯更为优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产品。

(1)甲苯二异氰酸酯(tolulene diisocyanate ,TDI )甲苯二异氰酸酯是最早开发、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二异氰酸酯单体;根据其两个异氰酸酯(—NCO )基团在苯环上的位置不同,可分为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DI,简称2,4-体)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2,6-TDI ,2,6-体)。

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的制造原理

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的制造原理

聚氨酯人造革主要分为干法聚氨酯人造革和湿法聚氨酯人造革。

所谓干法聚氨酯人造革,是指将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中的溶剂挥发掉后,得到的多层薄膜加上底布而构成的多层结构体。

而湿法聚氨酯人造革,是将溶剂型聚氨酯,采用水中成膜法而得到的具有透气性和透湿性,又同时具有连续多孔层的多层结构体。

一、干法聚氨酯人造革(一)生产工艺流程注:1、离型纸发送2、离型纸贮存装置3、第一涂料台4、10M左右干燥箱5、第一组冷却辊6、第二涂料台7、15—20M干燥箱8、第二组冷却箱9、第三涂料台10、基布发送台11、贴合装置12、20—25M干燥箱13、第三组冷却辊14、剥离装置15、人造革卷取16、离型纸卷取离型纸法聚氨酯人造革生产原理是将不同性能的面、底层配合液利用刮刀涂覆在离型纸上,面料经过干燥、冷却工艺后,再涂覆上粘合层底料,利用基布发送贴合装置将基材与底料复合,经过干燥、冷却后,利用剥离装置将成品人造革与离型纸分别成卷。

(二)、主要原料1、离型纸A、离型纸分类:按用途分:①聚氯乙烯人造革用纸②聚氨酯人造革用纸按花纹分:①平面纸②压纹纸按光泽度分:①高光型②光亮型③半光亮型④半消光型⑤消光型⑥超消光型按材质分:①硅系纸(表面涂敷有机硅聚合物,耐温≤190℃)②非硅系纸(表面涂敷丙烯聚合物,耐温≤150℃)③特殊用纸(PVC用)B、性能要求:①强度:由于在涂布后,进入烘箱干燥,温度较高,在多次使用中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最重要的撕裂强度。

②表面均匀性:必须保持一定的离型均匀度及光泽,平面纸的平滑度及厚度要保持一致。

③耐溶剂性:在生产中,常用到多种溶剂,要做到既不溶解也不溶胀。

④合适的剥离强度:离型纸要有适当的剥离强度,如果剥离太困难会影响到纸的重复使用次数,如果剥离太容易,在涂布及复合时易引起预剥离,而影响产品质量。

C、供应商:目前国内离型纸还没有生产,主要依靠进口,世界上生产离型纸的厂商主要是:美国沃沦公司、英国维金斯公司、意大利宾达公司、日本创研株式会社、旭辊株式会社、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合成
姓名:汪猛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材料加工工程
指导教师:顾尧
20090612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合成
工新型材料2008,36(6)
以天然可再生资源大豆油的环氧化产物(ESBO)和CO2为原料,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大豆油五元环状碳酸酯(CSBO),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该过程的影响,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然后用所合成的大豆油五元环状碳酸酯与脂肪族伯胺反应生成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研究了不同环氧大豆油转化率对其成片机械性能的影响.
3.NIPU的合成及与环氧树脂共混材料的研究<br>
以CSBO和二元脂肪族伯胺为原料,合成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考察了ESBO转化率对NIPU制品机械性能的影响,发现在合适的ESBO转化率下制品的机械性能最高,而非完全转化时最好,因此可在温和条件下合成所需转化率的CSBO。<br>
为了拓展NIPU的种类及应用范围,我们将E-51环氧树脂与大豆油五元环状碳酸酯共混,二元伯胺类作为固化剂生成混合型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其材料的机械性能得到很大改善;用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发现共混材料可形成相分离结构,讨论了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5.期刊论文王芳.阮家声.张宏元.秦超.WANG Fang.RUAN Jia-sheng.ZHANG Hong-yuan.QIN Chao一种非异氰酸酯
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粘接2008,29(6)
以环氧树脂E-44为原料合成了环碳酸酯,再与脂肪族伯胺反应合成了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利用FT-IR、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原料处理方法、溶剂及其用量、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
授权使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czqgzy),授权号:38dbb720-9a73-43c8-a56f-9e5f00c17e6b
下载时间:2011年1月2日
Zeng-jun.ZHANG Yu-ying.LUO Shan-kai.ZENG Wei-hua.L(U) Wei-zhong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涂膜的制备
及性能研究-精细化工2010,27(7)
通过甲氧基聚丙二醇环碳酸酯与二乙烯三胺反应制备线型非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再与环氧树脂作用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的杂化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涂膜.采用FTI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涂膜的性能,并对涂膜断面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该涂膜硬度(铅笔)≥H;耐冲击性为4.9 J;对水
2.期刊论文周莉.肖增钧.刘波.罗仲宽.刘剑洪.Zhou Li.Xiao Zengjun.Liu Bo.Luo Zhongkuan.Liu Jianhong杂
化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合成方法、性能及应用前景-涂料工业2009,39(6)
杂化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在制备过程中不使用高毒性和湿敏性的物质多异氰酸酯,而且本身具有与传统聚氨酯不同的结构,物理性能优异.本文介绍了杂化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性能和应用前景.
7.期刊论文光珲.GUANG Hui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研究-山西化工2008,28(5)
综述了新型环保型材料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研发情况,并就性能与一般聚氨酯作了比较,简述了其应用情况.
8.期刊论文刘波.周莉.赵彦芝.肖增钧.张余英.罗善锴.曾伟华.吕维忠.LIU Bo.ZHOU Li.ZHAO Yan-zhi.XIAO
NIPU的合成分为两步,首先以环氧大豆油(ESBO)与CO2为原料合成五元环状碳酸酯(CSBO);然后将五元环状碳酸酯与伯胺类反应制得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其中,CSBO的合成是整个过程的一个关键步骤,在该反应中,由于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基位于分子链的中间,形成的空间位阻使得反应活性大大下降。文献报道的四丁基溴化铵为均相催化剂,分离困难且无法回收利用,过长的反应时间和苛刻的反应条件也使得该过程的工业化前景堪忧。此外,关于第二步胺解反应合成NIPU至今没有系统的研究,且实验所得的结果也无法使人满意。因此,研究NIPU合成反应的内在机制,为高活性多相催化剂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以及为最终NIPU制品性能的提高进行探索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基于以上观点,对大豆油基NIPU的合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br>
3.学位论文李振荣碳酸酯化大豆油的合成及其胺解制备非异氰酸酯聚氨酯2009
聚氨酯是一类具有广泛用途的高分子材料,其传统合成是采用多元异氰酸酯和多元醇聚合而成,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近年来,由于石油等化石资源的日益减少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使用可再生资源替代异氰酸酯合成聚氨酯的研究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在这些可再生资源中
10.期刊论文刘登良.Liu Dengliang关注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涂料的应用和发展-中国涂料2006,21(11)
介绍了NIPU涂料发展的现状,阐述其特点,主要原材料聚碳酸酯和多元胺的反应动力学,杂化HNIPU的概念及其应用前景.
本文链接:/Thesis_Y1456892.aspx
、汽油、盐雾分别在96、48、500 h不起泡、不变色、不脱落,对金属底材有优异的附着力.
9.期刊论文李振荣.赵雨花.亢茂青.王军威.李其峰.王心葵.相宏伟.Li Zhenrong.Zhao Yuhua.Kang Maoqing.
Wang Junwei.Li Qifeng.Wang Xinkui.Xiang Hongwei以天然可再生资源大豆油与CO2合成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化
1.均相催化合成CSBO的研究<br>
研究了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季铵盐、碱金属卤化物及新型复合催化体系催化合成CSBO的反应,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其催化反应机理。<br>
季铵盐、碱金属卤化物均能很好的均相催化ESBO合成CSBO,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反应时间对催化效果的影响;新型复合催化体系
SnCl4·5H2O和四丁基溴化铵(TBABr)高效促进该反应的进行,并利用IR,1H-NMR和GPC跟踪了反应过程,分别考察了催化剂配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反应时间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在实验基础上推导了相关催化反应机理;<br>
2.非均相催化合成CSBO的研究<br>
非均相催化剂替代均相催化剂利于回收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固载型季铵盐催化剂研究合成CSBO是本论文的另一重点。
<br>
实验结果证明,将季铵盐接枝于无机物硅胶表面,得到硅胶接枝季铵盐催化剂,催化效果很好,考察了硅胶的活化温度、表面积及合成条件等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具有季铵盐功能基团高分子类非均相催化剂D296离子交换树脂和季铵盐接枝的壳聚糖催化剂是两种催化效果很好的有机非均相催化剂,且可重复利用,对这两种催化剂化学制备及各自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考察。<br>
作者:汪猛学位授予Fra bibliotek位:青岛科技大学
1.期刊论文王芳.阮家声.张宏元.Wang Fang.Ruan Jiasheng.Zhang Hongyuan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研究进展-聚
氨酯工业2008,23(1)
简要概述了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的合成原理与性能特点,介绍了典型NIPU、杂化非异氰酸酯聚氨酯(HNIPU)、硅氧烷改性非异氰酸酯聚氨酯、丙烯酸改性杂化非异氰酸酯聚氨酯(A-HNIPU)等几种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此类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6.期刊论文刘晓国.黄禹.LIU Xiao-guo.HUANG Yu以CO2为原料制备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研究进展-广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9(2)
综述了以温室气体CO2为原料合成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的反应原理及现阶段研究进展,讨论了用一步法和二步法CO2制备环碳酸酯及其聚合物,并且概述了胺类预聚物的种类及研究成果.最后介绍了此类新型材料的合成新进展及应用领域,随着人们对环保型材料意识不断增强和对NIPU生产工艺研发的不断成熟,NIPU必将成为聚氨酯工业的新亮点.
,植物油的利用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其中大豆油以其价廉易得而倍受青睐,利用其环氧化物分子链中环氧基的反应活性合成新的聚合物材料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如使用环氧大豆油合成多元醇并进一步制备植物油基聚氨酯等。<br>
此外,作为主要温室气体且最廉价、贮量最大的的Cl资源的CO2如何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化学固定成为国际上竞相研发的热点课题之一,从经济和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将CO2转化为有机化合物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以环氧大豆油(ESBO)和CO2为原料,合成植物油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这种开创性的新材料,不仅可以改善传统聚氨酯的许多不足,消除在生产和应用传统聚氨酯时与异氰酸酯相关的一些卫生和安全问题,而且符合绿色化学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br>
4.会议论文赵雨花.李振荣.王军威.亢茂青.王心葵非异氰酸酯型聚氨酯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研究2007
文由环氧大豆油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得的环状碳酸酯与不同种类的胺反应,制得一系列非异氰酸酯的聚氨酯。研究了不同结构的胺对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机械性能可与石油化学品-PPG二醇和异氰酸酯合成的传统的聚氨酯的性能相媲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