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模拟试题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模拟试题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模拟试题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词2.5分,共25分)

1.缺体

2.基因

3.中心法则

4.细胞质遗传

5.驯化

6.选择育种

7.杂交育种

8.外照射

9.分子育种

10.生物学混杂

答:

1.缺体——比正常的二倍体少了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物种;

2.基因——DNA分子上能够被转录为RNA或翻译成多肽连的特定区段。

3.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mRNA---> 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D--->DNA 的复制过程,叫中心法则

4.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细胞质遗传。

5.驯化——只有采取人工措施改变引种植物的遗传特性,才能使它适应新的环境,这种情况下的引种,称为驯化。

6.选择育种——是指从自然界中挑选符合人们需要的群体和个体,通过比较、鉴定和繁殖,以改进园林植物群体的遗传组成或从中选出营养系品种。

7.杂交育种——对杂交所获得的杂种进行培育选择以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就叫做杂交育种。

8.外照射——是指被照射的种子、球茎、鳞茎、块茎、插穗、花粉、植株等所受的辐射来自外部的某一辐射源。

9.分子育种——是运用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技术,将目的基因或DNA片段通过载体或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经细胞复制增殖,新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最后从转化细胞中

筛选有价值的新类型构成工程植株,从而创造新品种的一种定向育种新技术。

10.生物学混杂——是指由于品种间或种间一定程度的天然杂交造成了一种品种(种)的遗传组成内混入了另一些品种(种)的遗传物质,使原品种(种)不能表现固有种性。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长臂、短臂、主缢痕、次缢痕、随体和___________。

2、一个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形成___________个卵细胞,一个花粉母细胞经

过减数分裂可形成___________个花粉粒。

3、某DNA分子上有这样一段信息,5`—ACGATT—3`,以此为模板转录的mRNA

为__________。

4、同源多倍体是否可以正常繁殖后代,______________。

5、考虑到细胞质遗传时,F1代一般只表现______________本的性状。

6、花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的环境下有利于长期储藏。

7、以_________组织进行培养可获得单倍体植株。

答:

1.着丝点

2.一,四

3.3`—TGCTAA—5`

4.否

5.母

6.低温、干燥、黑暗

7.花药或花粉粒

三、简答题:(45分)

1、试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如何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10分)

2、基因突变有何特点?(5分)

3、什么是哈迪——魏伯格定律?影响基因平衡的因素有哪些?(10分)

4、引种时应考虑哪些因素?(10分)

5、组合育种与优势育种有何不同?(10分)

答:

1.答: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有毒IIIS型,一种无毒IIR型。将有

毒型单独注入小鼠体内,可使小鼠死亡,将无毒型单独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将有毒型加热杀死,单独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当将加热杀死的有毒型与无毒型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则小鼠死亡。说明加热杀死的有毒型肺炎双球菌只是外壳蛋白质失活,内部DNA仍具有活性,有毒型的DNA可利用无毒型提供的酶类或其它物质,合成新的有毒型肺炎双球菌。

2.答:基因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突变的平行性。

3.答: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的群体内,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如突变、选择、迁移、遗传漂变等)干扰时,则等位基因(p、q)频率及3种基因型(AA=p2、Aa=2pq、aa=q2)频率始终保持一定,各代不变。改变基因平衡的因素有:基因突变、选择、遗传漂变、迁移。

4.答:(1)、重视拟引进花木品种在原产地的经济表现和观赏价值(2)、比较植物原产地和引种地区的生态条件(3)、分析限制植物引种驯化的主要生态因子(4)、研究植物的生态历史(5)、考虑引种植物的生态类型

5.答:组合育种的目的在于通过杂交,使不同亲本的基因重组,产生新的类型,再通过选择,培育出集双亲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优势育种的目的则是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于一个杂种的个体中,形成在该形状上具有杂种优势的新类型。对于异花授粉的植物,组合育种需要经过几代的选择,使杂种后代的有利基因组合纯化,才能成为定型的品种。而在优势育种中,要想使杂种一代个体间表现一致;就必须使杂合亲本纯合化。简言之,组合育种是“先杂后纯”,优势育种是“先纯后杂”。在用于生产时,组合育种是同质结合的类型,可以继续留种繁殖;而优势育种是利用杂合类,不能继续留种繁殖。

四、分析与计算(15分)

1、花生种皮紫色(R)对红色(r)为显性,厚壳(T)对薄壳(t)为显性。R—r

和T—t是独立遗传的。指出杂交组合TtRr × ttrr 的(1)亲本表现型、配子种类;

(2)F1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2、对一串红进行杂交试验,求得子代花序长度的表现型方差为20,加性效应方差为

15,试问该一串红花序的狭义遗传力是多少?

1.答:

TtRr×ttrr

||

亲本表现型厚壳紫色薄壳红色

||

▼▼

配子种类TR Tr tR tr tr

F1的基因型种类TtRr Ttrr ttRr ttrr

比例1:1:1: 1

F1表现型种类厚壳紫色厚壳红色薄壳紫色薄壳红色

比例1:1:1: 1

2. 答:狭义遗传力= 15/20 = 0.75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考试大纲-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考试大纲 一、考纲性质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入学考试主干考试科目。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研究园林植物主要观赏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对园林植物品质进行改良的一门科学。是高等院校园林专业及农学、工学等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是报考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方向研究生必考专业课。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纲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考生。 二、考试内容 包括目前为本科生开设的《园林植物遗传学》和《园林植物育种学》两门课程内容。 (一)《园林植物遗传学》 绪论: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学发展简史,观赏植物遗传学研究现状。 1.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理解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分裂的种类、基本过程和遗传学意义;掌握高等植物染色体周史。 2.分离定律 掌握分离定律的内容、实质、验证方法、实现条件及其科学价值;掌握相关基本概念。 3.自由组合定律 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实质、验证方法、实现条件及其科学价值;学会对多基因分离和组合进行分析的方法;理解基因互作的机理。 4.连锁遗传和染色体作图 掌握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连锁和交换的相关概念。学会绘制遗传连锁图的方法。5.数量性状的遗传 理解数量性状的特点和及其遗传机理,理解微效多基因假说,掌握对数量性状

进行遗传分析的方法,掌握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 6.细胞质遗传 掌握母性影响和细胞质遗传的相关概念和遗传规律,了解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掌握利用雄性不育现象制种的原理和方法。 7.遗传物质的改变 掌握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种类及其遗传学效应;掌握染色体数量的变异的概念、途径、种类和特点;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分子基础和基因突变的进化意义。8.遗传的分子基础 掌握遗传物质的基本特性、基因的现代概念和中心法则。掌握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了解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遗传调控和基因的分子进化原理。 9.群体遗传学基础 掌握理想群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等的概念、遗传平衡定律以及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理解栽培群体的遗传变异规律,了解群体进化和物种形成的相关理论。 10.花色的遗传 掌握影响花色形成的化学物质、影响花色变异生物学过程、花色遗传调控的机理。 11.彩斑、花叶和嵌和体的遗传 掌握植物体上的彩斑和条纹的种类、规则性彩斑的遗传规律、不规则性彩斑的遗传规律。 11.花朵大小的遗传 理解增加花朵直径的遗传学途径;掌握影响花朵直径变化的微效多基因系统及微效多基因系统的作用机理。 12.花发育和重瓣性的遗传 掌握花发育的遗传调控机理;了解花被发生的过程和进化趋势;掌握重瓣花的起源方式和遗传过程;了解花型的发展和进化趋势。

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期末复习题

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一、请根据描述选择相应的名词术语。 园艺学: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栽培、育种、贮藏、加工、病虫以及造园等的科学。 园艺:是指种植蔬菜、果树、花卉等植物的生产技艺。 园艺植物:包括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 园艺植物栽培:是园艺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以及原理,是园艺生产的主要理论基础。 年生长周期:植物在一年随着气候变化呈现出有一定规律性的生命活动过程称为年生长周期,也称为季节周期性。 物候期:在生长期植物生长发育有规律的形态变化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时期称为物候期。 童期:实生繁殖的植物从种子播种后萌发开始到实生苗具有分化花芽潜力和开花结实能力为止所需要经历的这段时期。萌芽期:是指从芽开始膨大至第1片幼叶形成为止。 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而形成的根称为主根。 不定根:植物的茎、叶或芽在一定条件下生长出根,这种根的发生部位不固定称为不定根。 顶端优势: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顶芽或顶端的腋芽)抑制下部侧芽的发育。 生命周期:植物从生到死的生长发育全过程叫做生命周期。 生长期:是指植物各部分器官表现出显着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时期。 叶面积指数:指园艺植物叶面积总和与其所占土地面积的比值,即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 花诱导:茎端分生组织部发生成花所必须的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也称为生理分化。 花芽分化:从叶芽的生理与组织形态转变为花芽的生理和组织形态的过程。 果实的生长曲线:是用来描述果实生长发育过程的两维平面图,有果实累加生长曲线和生长速度曲线等。 受精:指雌、雄性细胞即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融合的过程。 两性花:同一朵花中同时存在雌雄两性发育完全的性器官。 开花期:植物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开花期。 果实:是植物的花经传粉、受精后由子房或子房与花的其他部分参加而形成的具有果皮和种子的器官。 授粉:是指成熟的花粉从花药开裂散出花粉传到柱头上的过程,是开花植物有性生殖的一个必要过程。 单性结实:未经过受精而形成果实的现象,叫做单性结实。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一种发育完全的性器官,如黄瓜、核桃、板栗 生理落果:从开花到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落果,除了机械外力、病虫害、风害、高温、冷害等环境因素引起的落花落果外,由树体部养水分失衡或其它生理因素引起的落果称为生理落果。 有效积温:在一年中能保证园艺植物生物学有效温度的持续时期为生长期(或生长季),生长期中生物学有效温度的累积值即为(生物学)有效积温。 土壤化学性质:是指通过进行化学反应才会显示的土壤性质,以及对植物提供营养物质的能力,如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酸碱度等。 春化作用:低温对植物开花的诱导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需水临界期:是指植物对水分供应不足最为敏感、最易受到伤害的时期,大多数园艺植物开花结果和叶面积增长最迅速时期,一般是最需要供水的时期。 适宜温度:植物体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一定的温度围。 需冷量:果树通过或解除自然休眠所需的低温(≤℃)的总和即为需冷量,多以低于℃的小时数为标准。 千粒重:一千粒种子的重量(g/千粒)。 无性繁殖:又称营养器官繁殖,即利用植物营养体的再生能力,以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培育成独立的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种子含水量:是指种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即在100℃~105℃下所能消除的水分含量)与种子重量的百分比。 层积处理:是部分园艺植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完成后熟,解除休眠的一种方法。 芽接:凡是用一个芽作接穗的嫁接方法称芽接。 有性繁殖:又称种子繁殖或实生繁殖,是利用植物种子培育幼苗的一种繁殖方式。 繁殖:指植物以(一种或多种)自然的或人工的方法产生更多个体的现象。园艺植物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一般用发芽试验法来测定。 发芽势:指在规定时间供试样本种子中发芽种子的百分数。反映种子发芽速度和发芽整齐度的指标。 种子净度:又称种子纯度,指纯净种子的重量占供检种子总量的百分比。 亲和力:砧木和接穗经嫁接能够愈合、生长、发育的能力 嫩枝扦插:采用当年生的嫩枝或半木质化的枝条做插穗,常用此法繁殖园艺植物茶花、杜鹃、柑橘、虎刺梅等。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等)、组织(如花药组织、形成层、胚珠、胚乳、皮层等)、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花粉等)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含有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统称为植物组织培养。 扦插繁殖:利用植物营养器官(茎、叶、根)的再生能力或分生机能,将其从母体上切取,在适宜条件下,促使其发生不定芽和不定根,成为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就是把某些植物的蘖芽、球茎、块根、匍匐茎等生根后,或者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变态茎等),将其与母体切离成为独立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栽培制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所采用的作物种植结构、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综合体系。 轮作:即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时间轮流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轮作是克服连作弊端的最好方法。 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即一年中种植园整个面积上各种作物种植和收获的次数。 套作:又称套种,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或架下栽植后季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 间作:指在一块土地上有次序地种植两种或几种作物,其中以一种作物为主,其它为间作物。 带状定植:又称宽窄行定植。两行或三四行密植,为一带,带行距、株距小,带与带之间的带距较大,大于带行距,大于株距的定植方式。 计划定值:又称变化定植。为了充分利用土地面积,一些多年生果树,幼树时树冠还不大,栽植密度大,待树长大,果园出现郁闭情况时,有计划地疏除一些株(或行)。 正方形定值:行距、株距相等的定植方式。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研究生考试历年真题全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是沟通生物体上下代之间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 RNA:核糖核酸,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由至少几十个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一类核酸。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组: 表型模写: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某些基因引起的变化很相似,这种现象叫做表型模写或称饰变。 分离现象:F1的红花植株自花授粉,所得的种子和由这些种子长成的植株叫作子二代(F2)。F2中除红花植株外,又出现了白花植株,这种白花植株和亲代的白花植株是一样的。在F2中,隐性的白花性状又出现了,这种现象叫作分离。 纯合子(纯合体):等位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成对的基因都是一样的。 测交:杂交产生的F1个体与其纯合隐性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 表现型(表型):遗传基础得到必需的环境条件发育成具体的性状称为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出的性状。它是基因型在外界环境条件作用下的具体表现。) 基因型:通常把生物体内具有发育成性状潜在能力的遗传物质的总和称为遗传基础,为便于分析,一般称为遗传型或基因型。(生物体的遗传组成。是生物体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发育成特殊性状的潜在能力。) 基因型频率: 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功能的特定核苷酸顺序的DNA片段,是贮存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基因可以突变,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 超显性:在超显性的情况下,杂种的表现型并不是介乎两亲本之间,而是超过任何一个亲本。这种现象叫做杂种优势。 共显性(并显性):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叫做并显性遗传。杂种优势:在超显性的情况下,杂种的表现型并不是介乎两亲本之间,而是超过任何一个亲本。这种现象叫做杂种优势。 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占据某同源染色体同一座位的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定义为复等位基因。 连锁群: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组成一个连锁群。一般细胞中有几对染色体就有几个连锁群。 染色体图:依据基因之间的交换值(或重组值)确定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绘制出来的简单线性示意图称为染色体图,又称基因连锁图或遗传图,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距离的数量单位称为图距。交换值去掉百分数的数值定义为一个图距单位。 数量性状:是植物遗传性状的连续变异,在性状的表现程度上有一系列的中间过渡类型,不易区别分明,这类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 断裂基因: 移动基因: 结构基因: 基因组: 基因突变: 基因工程: 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试题B

概念 1杂种优势育种: 利用植物的杂种优势,选育适合的杂交亲本,通过特定的育种程序和制种技术,选育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品种的过程,简称优势育种。 2一般配合力: 又称普通配合力,指一个自交系在所有杂交组合中杂种后代某一性状的平均表现,常用离均差表示。 3化学诱变育种: 利用化学物质诱发植物发生遗传突变,并将其优良的变异材料培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4半致死剂量(LD50): 使被照射材料成活率为对照50%的辐射剂量。 5品种登录:发表育种成果 品种审定:鉴定新品种的各种性状 品种保护:保护育种者的权益 简答 一、优势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有哪些异同? 相同:都需要选择选配亲本,进行有性杂交。 不同:1 .遗传理论上 常规杂交:利用加性效应+部分上位效应 优势育种:利用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 2 .育种程序上 常规杂交:先杂后纯(杂交--自交分离选择) 优势育种:先纯后杂(自交系--杂交种品种) 3 .种子生产上 常规杂交:简单,直接在生产田、种子田收种 优势育种:需专设亲本繁殖区和生产用种地 二、如何对多倍体材料进行鉴定和选择? 鉴定多倍体的方法有: 形态比较气孔鉴定花粉鉴定梢端组织发生层细胞鉴定染色体计数法 ①形态特征与生长特性的比较 多倍体通常具有根茎粗壮、叶片肥厚、色绿、锯齿明显、长宽比变小、叶柄变宽、花器、果实、种子变大等形态特征;四倍体往往表现出生长迟缓、植株变矮、节间缩短、分枝能力减弱、生育期延迟等生长特性。 ②气孔大小、密度及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目 多倍体较二倍体具有气孔体积增大、数目减少、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增多等特点。 ③花粉粒的形态、大小及萌发孔数目的多少 多倍体多表现为花粉粒大,萌发孔数目多,花粉粒形状变化明显。④梢端组织发生层细胞鉴定,采用组织切片方法观察 ⑤染色体计数法 三.影响辐射敏感性的因素 1 )遗传因素:不同的科、属、种及品种,敏感性有差异。 2 )器官或组织的差异:分化程度越低,对辐射越敏感 3 )发育阶段及生理状况的差异 4 )外界环境条件氧气:有氧> 无氧; (其它因子)温度:温度降低,敏感性减弱 含水量:含水量越低,敏感性越高 培养基的成分:缺素比正常敏感 四、诱变材料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1 .选用综合性状优良、个别性状需改良的品种或类型 2 .选择基因型杂合度高的材料 3 .尽可能选用单细胞或单倍体的植物材料。 4 .处理材料的类型应多样化 5. 诱变材料再处理变异率高,优良突变产生也较多 论述: 生产F1杂种的方法有哪些?F1代杂种种子生产过程中,有 哪些注意事项? 方法: 1、天然杂交制种 2、人工去雄制种 3、化学去雄制种 4、利用苗期标记性状制种 5、利用单性株制种 6、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7、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 注意事项: ①选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肥力均匀、灌溉条件良好的地 方,制种区与亲本区要进行安全隔离。 ②在制种区内,父母本分行相间种植,在保证有足够父本 花粉提供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母本行数,必须保证父母 本花期相遇。 ③制种区要采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措施 ④对父母本要认真去杂去劣,严格套袋去雄。 ⑤采用相应的去雄方法,做到去雄及时、干净,授粉良好。 ⑥可适当采用自交系内姊妹株间杂交以增强其活力。 ⑦对不饱满的果实或种子要及时去掉,种子成熟后要及时 采收。 ⑧严格防止病虫害及其他生活无危害的发生。

园林植物育种学教案、实验指导、练习

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专业用) 园艺园林学院

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 这一章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植物(园林植物、蔬菜和园林观赏植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及品种的概念及其特性;育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要求学生对园林植物育种学的性质、范围和基本任务的相关概况有一个基本认识。 课时安排:3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一.园林植物范围 园林植物包括蔬菜、园林植物和观赏植物,有时也将茶叶、经济植物和芳香植物等列入其中。 二.变异、遗传和选择 达尔文义认为所有生物,包括野生植物和植物的进化决定于三个基本因素:变异、遗传和选择;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自然选择的进化。 三.品种概念及其特性 1.品种(cultivar,简作cv.)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物学特性符合生产的消费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主式(有性或无性)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2.品种:都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地区性和时间性等特性。

品种特异性:品种特异性是指作为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辩认的标志性状。 品种一致性:品种一致性是指采用适于该类品种的繁殖方式的情况下,除可以预见的变异外,经过繁殖,其相关的特征或者特性一致。 品种稳定性:品种稳定性是指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经过反复繁殖后或者在特定繁殖周期结束时,其相关的特征或者特性保持相对不变。 品种地区性:品种的地区性是指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应于一定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的要求。 品种也有一定的时间性。一定时期内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主要经济性状上符合生产和消费市场的需要。 3.园林植物良种的作用 园林植物良种是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它在下列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A.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改进产品品质 C.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污染 D.增强适应性和抗逆性,节约能源 F.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 G.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 四.园林植物育种学的任务 园林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林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园林植物育种学从园林植物、蔬菜及园林观赏植物等园林植物的育种特性的角度阐述园林植物、蔬菜及园林观赏植物的引种、选种、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的利用、生物技术育种的原理与方法、诱变育种的理论与应用、良种繁育技术的理论与应用. 现代园林植物育种已不仅限于单纯利用自然界现有变异选育优良品种,而且还将根据需要,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优势杂交、人工诱变、离体组织培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练习试题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词2.5分,共25分) 1.缺体 2.基因 3.中心法则 4.细胞质遗传 5.驯化 6.选择育种 7.杂交育种 8.外照射 9.分子育种 10.生物学混杂 答: 1.缺体——比正常的二倍体少了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物种; 2.基因——DNA分子上能够被转录为RNA或翻译成多肽连的特定区段。 3.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mRNA---> 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D--->DNA 的复制过程,叫中心法则 4.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细胞质遗传。 5.驯化——只有采取人工措施改变引种植物的遗传特性,才能使它适应新的环境,这种情况下的引种,称为驯化。 6.选择育种——是指从自然界中挑选符合人们需要的群体和个体,通过比较、鉴定和繁殖,以改进园林植物群体的遗传组成或从中选出营养系品种。 7.杂交育种——对杂交所获得的杂种进行培育选择以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就叫做杂交育种。 8.外照射——是指被照射的种子、球茎、鳞茎、块茎、插穗、花粉、植株等所受的辐射来自外部的某一辐射源。 9.分子育种——是运用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技术,将目的基因或DNA片段通过载体或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经细胞复制增殖,新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最后从转化细胞中

筛选有价值的新类型构成工程植株,从而创造新品种的一种定向育种新技术。 10.生物学混杂——是指由于品种间或种间一定程度的天然杂交造成了一种品种(种)的遗传组成内混入了另一些品种(种)的遗传物质,使原品种(种)不能表现固有种性。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长臂、短臂、主缢痕、次缢痕、随体和 ___________。 2、一个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形成___________个卵细胞,一个花 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形成___________个花粉粒。 3、某DNA分子上有这样一段信息,5`—ACGATT—3`,以此为模板 转录的mRNA为__________。 4、同源多倍体是否可以正常繁殖后代,______________。 5、考虑到细胞质遗传时,F1代一般只表现______________本的性状。 6、花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的环境下有利于长期 储藏。 7、以_________组织进行培养可获得单倍体植株。 答: 1.着丝点 2.一,四 3.3`—TGCTAA—5` 4.否 5.母 6.低温、干燥、黑暗 7.花药或花粉粒 三、简答题:(45分) 1、试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如何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10 分) 2、基因突变有何特点?(5分) 3、什么是哈迪——魏伯格定律?影响基因平衡的因素有哪些?(10 分) 4、引种时应考虑哪些因素?(10分)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试卷及答案解析试题及答案解析样卷.doc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试卷试题下载- 样卷 .doc 一、名词解释(10 分) 1、扦插育苗:是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切取其根、茎、叶等一部分,在一定环境 条件下,插入土壤、沙或其它基质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为一独立新植株的方法。 2、名木:具有特别纪念或历史意义、有社会深远影响及珍稀名贵树种称为名木。 3、叶面施肥:指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将各种速效肥水溶液,喷洒在叶片、枝条及果实上的追 肥方法,是一种临时性的辅助追肥措施。 4、促成栽培:即通过人为地控制环境条件,应用栽培技术、药剂,使植物改变自然花 期,开放不时之花。其中比自然花期提早的栽培方式称促成栽培。 5、生理成熟:当种子的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实具有发芽能力时,称 之为种子的“生理成熟” 。 6、修剪:修剪是指对植株的某些器官,如芽、干、枝、叶、花、果、根等进行剪截、疏 除或其它处理的具体操作。 7、假植:是将苗木的根系用湿润的土壤进行暂时的埋植处理。 8、插穗:扦插育苗中用来繁殖新个体的营养器官材料。 9、层积催芽:把种子与湿润物(沙子、泥炭、蛭石等)混合或分层放置,通过较长时间的 冷湿处理,促其达到发芽程序的方法。 10、种批:同一树种,产地的立地条件、母树性状等大体一致,可以作为一个单位接受同一 次检验、调运、贮藏的一批种子。 二、填空题( 25 分每空 0.5 分) 1、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内部因素有(种子的寿命)、(种子的含水量)、(种子的成熟度)、(种子的机械损伤度)。 2、土壤消毒的方法一般有(高温)处理和(药物)处理消毒。 3、苗期管理的技术环节有(遮荫)、(间苗与补苗)、(截根 )、(幼苗移栽)、(松土除草)、(灌溉与排水)、(施肥)、(苗木防寒)、(病虫害防治)。 4、、促进插穗生根的方法有(植物激素处理)、(化学药剂处理)、(温水浸泡)。 5、越冬假植开沟方向与当地(主风方向)垂直,苗稍朝(顺风方向)。 6、球根花卉栽植的深度一般为球高的(3)倍。但晚香玉及葱兰以覆土到(球根顶部)为宜,朱顶红需要将球根的( 1/4~ 1/3)露出土面,百合类中的多数种类要求栽植深度为球高的(4) 倍以上。 7、保护地的设施有(温室)、(塑料大棚)、(风障)、(温床和冷床)、(荫棚)等。 8、土壤施肥的方法通常有(环状沟施肥法)、(放射状沟施肥法)、(穴施法)、(全面撒施)。 9、保护地栽培花卉通常用的施肥方法是(叶面喷施)、(混施)、(撒施)、(穴施)、(条施)、(液施)。 10、修剪时为了调节侧枝的生长势应对强侧枝(弱)剪,对弱侧枝应(强)剪,以花果压 枝势。 11、苗圃内生产用地一般划分为(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母树区)、(引种驯化区)。 12、鳞茎类分生繁殖通常采用(分栽子球)、(扦插鳞片)和(种植珠芽)等方法繁殖。 三、选择填空(10 分) 1、桂花一般适用压条繁殖中的(B)方法繁殖。 A 水平压条 B 空中压条 C 普通压条 D 堆土压条 2、下列植物哪种是一年生植物(C)? A 芍药B菊花C一串红D紫罗兰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教案 适用园林、药用植物高职班 学校:楚雄农校 任课教师:罗春梅 二OO六年八月二十日

第一篇园林植物遗传学 第1章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 计划学时:2学时属累计学时:1-2学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和关系,分离规律的实质。 教学重点: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分离规律的实质。 教学难点:分离规律的实质。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 教学过程:[A]组织教学 [B]讲授新课 第一节遗传、变异和环境 一、遗传学的概念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即是一门研究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和继承的科学。 如:为什么出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等现象,这些都属于遗传学解决的问题。 二、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及关系 (一)遗传 1、概念:指亲代的性状又在子代出现的现象。 2、原因:是由于遗传物质从亲代传递给了子代,使得子代按照遗传物质的规定,发育成了与亲代相似的各种性状。 3、遗传物质:指生物体的细胞内部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能自我复制。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其中DNA(脱氧核糖核酸)就是遗传物质。少数病毒不含DNA,其遗传物质是RNA(核糖核酸)。 4、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基本单位。它是DNA分子链中各个微小的区段。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某个或某些性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变异 1、概念: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或同一亲本的子代个体之间,有些性状彼此不同的现象。 2、变异的类型

生物的变异是很复杂的,在农业生产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在田间选择穗大粒多的变异植株为亲本,把它们的种子种下去后,在子代中有的保持了亲代穗大粒多的性状,有的却不能。这就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变异都能遗传。我们把能遗传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的称为不遗传的变异。 (1)不遗传的变异 指生物性状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子代。 原因主要是由于外界的环境条件而引起,即环境条件仅能使生物的某些外部性状发生变异,而遗传物质并未变化。 (2)可遗传的变异 指能够遗传的变异。 原因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故所产生的变异可遗传给后代。 (3)两种变异的区分及其重要性 两种变异主要根据其变异性状能否遗传来进行区分,这两种变异有时容易分清楚,而有时不易分清。例如:象植物的花冠颜色、形状及籽粒颜色、穗色、芒的长短、茸毛的有无等这些性状,往往受环境影响较小,若发生变异,一般是可以遗传的。如:长芒小麦后代中产生无芒的变异,红粒高粱后代中出现白粒变异单株等。类似这样的性状变异,一般是能够遗传的。 而有些性状如穗子大小、植株高矮、叶色的深浅等,往往受环境条件影响大,类似这里边些性状发生就异,可能是由于遗传物质变化造成,也可能是由于地力肥瘦不同造成,或者是由于两种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育种工作来讲,能够遗传的就异是遗传育种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只有从可遗传的变异中才能选育出新品种。 三、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两个特征,两者是生命运动中的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而又统一的,正是由于这对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生物界生生不息、世代留传和更新发展,不断进化。 遗传使生物性状得到相对稳定,但这种不变是相对的,通过变异使得这种稳定性遭到破坏,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差异,产生新的性状,使生物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本科)》考试复习题[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诱变育种 2.交换 3.种质资源 4.分子育种 5.品种保护 6.雄性不育 7.远缘杂交8.芽变 9.单倍体育种 10.杂交育种 11.多亲杂交 12.回交1 3.体细胞杂交1 4.实生选种1 5.选择育种 二、单项选择题 1.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一般过程是:() A. 1N---减数分裂---2N----受精---1N B. 2N---减数分裂---1N----受精--2N C. 1N---有丝分裂---2N----受精---1N D. 2N---有丝分裂---1N----受精---2N 2.对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选育的群体应该是:() A. M0 B. M1 C. M2 D. M1和M2 3.通过着丝粒连结的染色单体叫:() A. 姐妹染色单体 B. 同源染色体 C. 等位基因 D. 双价染色体 4.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了几次:() A.1 B.2 C.3 D.4 5. 对于南树北移,一下做法正确的是:() A. 适当提早播种 B. 适当延期播种 C. 适当疏植 D. 补光延长日照 6. 对于优势育种的表述,以下错误的是:() A. 需要选择亲本,进行有性杂交 B. 先使亲本自交纯化,用纯化的自交系杂交获得F1 C. F1用于生产 D. F1用于留种 7. 凡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栽培植物或由本地、外地或外国引入野生植物,使他们在本地栽培,这项工作叫做()。 A. 引种 B. 育种 C. 选种 D.留种 8. 所有育种途径和良种繁育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是:() A. 引种 B. 诱变 C. 选择 D.杂交 9. 下列属于近缘杂交的是:() A. 种间 B. 属间 C. 品种间 D.地理上相隔很远的不同生态类型间 10. 下列哪一种不是我国特有植物:() A. 银杏 B. 水杉 C. 珙桐 D.鸡蛋花 11. 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不包括下列哪一个:() A. 梅花 B. 牡丹 C. 芍药 D.水仙 12. 选择在育种中的作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独立的育种手段 B. 育种工作的中心环节 C. 选择具有创造性作用 D.物种进化 13.辐射育种时,照射花粉与照射种子相比,其优点是() A.很少产生嵌合体 B.便于运输和贮藏 C.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 D.可诱发孤雌生殖 14.属于杂种优势的一年生草花品种,每年播种都需保持其优势,利用时() A.可让其自交 B.可让该品种与其它品种杂交 C.年年用其亲本进行制种 D.不利用

园林植物栽培学复习题

园林植物栽培学复习题

园林树木栽培学 一、名词 1、园林树木栽培养护:是指把园林树木应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手段和过程;也是保护绿化成果,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各种功能,保持园林绿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种植方式 2、园林树木栽培学:是指对园林树木种植、养护与管理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门类 3、定植水:是指树木定植后第一次浇透的水 4、需水临界期:是指植物对水分需求最为敏感的生育时期 5、客土:是指非当地原生的,由别处移来用于置换原生土的外地土壤 6、大树进城:是指大树由乡下移植进城的过程 7、屋顶绿化:是指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过程 8、极端环境因素:是极端温度、极端电压、和极端湿度的总称 9、中性树种:是指在充足阳光下生长最好,但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荫力的树种;包括偏阴性和偏阳性 10、花芽分化:是指树木茎生长点由分生出叶片、腋芽转变为分化出花序或花朵的过程 11、彩叶树种:是指其叶片、茎杆等常年呈现出异色(非绿色)的树种 12、极限温度:是指使树木生理过程受抑或停止并出现异常现象的临界温度 13、号苗:是指对苗木的大小、品质进行测量和鉴定并标号的过程 三、判断 1、屋顶绿化最需注意的两点为考虑屋顶的承重安全,及选择适宜的树。(×) 2、绿化树种四季长绿,适宜用于庭院中的庭荫树。(×)9、城市园林树木栽植中的不良土壤类型,主要有壤土、垃圾土、还原土等。 (×) 五、简答 1、简述园林树木的生态效益。 一、改善环境 1、空气方面:调节空气碳氧平衡、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气体、阻滞尘埃 2、温度方面:树木的荫蔽作用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城市地表温度和空气温度 3、减弱光强:吸收光照、阻止放射性物质的辐射传播 4、水分方面:净化水质、增加空气的湿度 5、噪音方面:降低噪音,主要是隔绝和吸收噪音 二、保护环境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防风固沙 3、监测大气污染,吸收部分污染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简答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品种的三个基本特征? 2如何实现我国园林植物育种的突破? 3园林植物育种学与遗传学、栽培学有何关系? 4怎样看待传统的育种手段与现代生物技术? 5与其它植物相比,园林植物的育种目标有何特点? 6简述园林植物的主要育种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7制定园林植物育种目标的原则。 8试分析目前园林植物育种的目标趋向。 9种质资源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10简述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 11种质资源考察应注意哪些问题? 12如何建立园林植物的核心种质? 13试述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与各自的特点。 14如何理解选择的创造性作用? 15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选择效果? 16简述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17试述实生选种的一般程序以及各个程序的作用与要求。18单株选择法与混合选择法各有何优缺点? 19如何加速实生选种的进程?

20芽变有何特点? 21简述嵌合体的形成过程与分离纯化的方法。 22芽变选种有哪些关键的技术环节,应注意些什么问题?23如何区分引种中出现的饰变与形变? 24影响引种成败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保证引种成功? 25引种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26试述引种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7引种驯化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28南树北移与北树南移应分别采取何种栽培措施? 29杂交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30杂交育种中如何选择和选配亲本? 31如何解决杂交中自然花期不遇的问题? 32采用不同繁殖方式的园林植物杂种后代的选择有何不同?33远缘杂交有何意义? 34与近缘杂交相比,远缘杂交有何特点? 35试述远缘杂交不亲和的表现及解决方法? 36如何克服远缘杂种的不育性和难稔性? 37简述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38杂种优势的衡量方法有哪些?

园林植物栽培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园林植物栽培学的意义和功能 意义:1、园林树木栽植养护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树木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2、园林植物,特别以树木为主体的自然式或人工式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改善环境、观赏游憩和经济生产的综合效益。 功能1环境方面 1)美化环境:具有极高观赏价值 2)改善环境: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减弱噪声;改善城市小气候 2具有生产功能 1)以生产苗木盈利 2)有些植物的枝、叶、花或果实可作药用、食用或工业用原料 环境问题的出现,提高了人们对城镇绿化建设的认识,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已成为评价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绿化规划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我国园林植物栽培现状 1、城市园林建设加快,园林树木栽培技术迅速提高 2、园林绿化属公益事业,缺乏非公有制形式 3、栽培树种、品种越来越多 4、集约性经营管理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5、逐步形成城市园林绿化系统 6、人们的绿化、环境理念日趋成熟 树木物候的特点: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连续性物候具有重演性物候具有重叠性 影响树木物候期变化的因素: 同一地区,同样气候,树种不同,物候期不同 同一树种,相同外界环境,品种不同,物候期有差异 相同树种或品种,地区不同,物候期不同 树种、品种地区相同,海拔不同,物候期不同 年份不同,物候期不同 同一树木的部位不同,物候期不同 年龄不同,物候期不同 栽培条件不同,物候期不同 物候观测意义:

1、为合理的树木配置提供依据; 2、有计划的安排生产和为树木栽培养护提供依据; 3、确定绿化造林时期和树木栽植顺序提供依据; 4、为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亲本杂交); 5、搞好物候预测预报 根系功能与作用: 1、将植株固定在土壤之内,且具有输导功能; 2、吸收水分和矿质养分及贮藏养分; 3、合成激素和生理活性物质,对地上部分生长起调节作用; 4、分泌物引微生物,使氮等养分转化成易吸收类型; 5根与菌根共生增加根系吸水吸肥 芽的异质性一般规律 1、枝条基部的芽,展叶初期形成瘦小,中上部的芽饱满 2、长枝条基部和顶端或秋梢上的芽质量差,中上部的最好 3、中短枝中、上部的芽较为充实饱满 4、冠内部或下部的枝条,因光照不足,其上的芽质量欠佳 干性与层性的关系 1、层性在幼树期历年重现 2、顶端优势强而成枝力弱的树种层性明显 3、不同树种的干性和层性强弱不同 4、树木的干性和层性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会发生一定变化 5、顶端优势强弱与保持年代长短,表现于层性明显与否,具明显层性的树冠,有利于通风透光 花芽分化的类型 1、夏秋分化型:绝大多数早春和春夏之间开花的树木,于前一年夏秋(6~8月)间开始分化花芽如:迎春、玉兰、牡丹、海棠、丁香 2、冬春分化型:秋梢停止生长后,春季萌芽前,当年11月~次年4月间花芽逐渐分化如:龙眼、荔枝等 3、当年分化型:在当年新梢上形成花芽如:木槿、紫薇、珍珠梅 4、多次分化型:一年中能多次抽梢,每抽一次梢就分化一次花芽如:月季、茉莉 5、不定期分化型:一年中只要达到一定叶面积即可分化花芽如:芭蕉科、棕榈科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复习思考题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复习思考题 绪论 1、名词解释 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 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和自带不同个体间性状的相异性 2、简述遗传学的发展 3、园林植物育种在园林生产中的作用 4、目前国内外园林育种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5、园林植物育种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第一章园林植物的细胞学基础 1、名词解释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核细胞,其遗传物质分散于整个细胞或集中于某一区域形成拟核。如:细菌、蓝藻等。 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完整细胞核结构的细胞。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及真菌类。单细胞动物多属于这类细胞。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形结构。在原核细胞内,是指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染色单体:由超螺线体折叠和螺旋化形成的染色质的四级结构,长度约为2~10微米,它是超螺线体压缩约5倍的结果。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是由两个染色单体组成的,两个染色单体在对应的空间位置上以着丝粒结合在一起。 着丝点:着丝粒两侧的具有三层盘状或球状结构的蛋白 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非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则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复制的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拉下分向两极,从而产生两个染色体数和遗传性相同的子细胞核的一种细胞分裂类型减数分裂: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联会:减数分裂前期Ⅰ偶线期来自两个亲本的同源染色体侧向靠紧,像拉链似的并排配对现象。 受精:雄配子(精子)与雌配子(卵细胞)融合为1个合子过程。 双受精:1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另1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2、植物的细胞质里包括哪些重要的细胞器?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细胞核的构造如何? 线粒体;质体(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微体;液泡;细胞骨架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又称”动力车间”.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场所。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简答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品种的三个基本特征 2如何实现我国园林植物育种的突破 3园林植物育种学与遗传学、栽培学有何关系 4怎样看待传统的育种手段与现代生物技术 5与其它植物相比,园林植物的育种目标有何特点 6简述园林植物的主要育种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7制定园林植物育种目标的原则。 8试分析目前园林植物育种的目标趋向。 9种质资源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10简述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 11种质资源考察应注意哪些问题 12如何建立园林植物的核心种质 13试述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与各自的特点。 14如何理解选择的创造性作用

15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选择效果 16简述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17试述实生选种的一般程序以及各个程序的作用与要求。18单株选择法与混合选择法各有何优缺点 19如何加速实生选种的进程 20芽变有何特点 21简述嵌合体的形成过程与分离纯化的方法。 22芽变选种有哪些关键的技术环节,应注意些什么问题23如何区分引种中出现的饰变与形变 24影响引种成败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保证引种成功 25引种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26试述引种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7引种驯化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28南树北移与北树南移应分别采取何种栽培措施 29杂交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30杂交育种中如何选择和选配亲本 31如何解决杂交中自然花期不遇的问题 32采用不同繁殖方式的园林植物杂种后代的选择有何不同33远缘杂交有何意义 34与近缘杂交相比,远缘杂交有何特点 35试述远缘杂交不亲和的表现及解决方法 36如何克服远缘杂种的不育性和难稔性 37简述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38杂种优势的衡量方法有哪些 39比较杂交优势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的异同点。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期末考试复习题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期末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1、基因型: 2、相对性状: 3、杂种优势: 4、芽变选种: 5、选择育种: 6、表现型: 7、单位性状: 8、自交不亲和性:9细胞质遗传:10母性影响填空、选择、判断改错题涉及的知识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章第十二条指出:“国家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 制度,对经过人工培育的或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的植物品种,具备新颖性、_______、一致性、__________的,授予植物新品种权。 2、“临界剂量”是指照射植物某一器官成活率占____%的剂量。 3、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称为_________;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发 育的现象称之为_________。 4、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 5、连锁遗传中,若亲本的两个显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两个隐性性状联系在 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_________;若一亲本的显性性状和另一亲本的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_________。 6、正常的2n个体称为双体,缺体可表示为_________,单体可表示为________, 三体表示为_________。 7、秋水仙碱能抑制细胞分裂时____________的形成,使已正常分离的染色体不 能拉向两极。 8、A、B、C、D四个亲本参加多系杂交,如进行添加杂交,可用简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如进行合成杂交,可用简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9、植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是______;栽培作物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10、通常以引种植物在新地区能_______________作为引种驯化的基本要求。1、 选择按人类是否参与可分为: 11、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有两种基本的选择法,即: 12、杂交的遗传学基础是什么,根据杂交亲本亲缘关系的远近,有性杂交可分为: 13、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从大的角度而言可分为 14、某两对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和重组型配子所占的百分数的关系计算 15、选择的实质 16、种质资源按来源分类可分为 17、杂种优势按其表现可分为: 18、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包括 19、基因突变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20、概率计算 21、发生点突变时,根据基因转录和翻译产生的蛋白质可把点突变分为哪三种类 型 22、基因定位所采用的两种主要方法是 23、核不育/细胞核不育/核质不育型雄性不育材料的育性特点是 24、秋水仙碱的使用一般采用的浓度范围在0.01%~1.0%,以_____%最为常用。 25、电离辐射作用的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物理阶段、化学阶段和______阶段;________的形成标志着辐射的直接物理作用的结束和化学作用的开始。 26、在园艺植物遗传育种领域中有三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