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数学】初二下 期末重点题整理

苏教版 【数学】初二下  期末重点题整理
苏教版 【数学】初二下  期末重点题整理

苏教版 初二(下 )期末数学重点题

1.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把相似形的概念推广到空间:如果两个几何体大小不一定相等,但形状完全相同,就把它们叫做相似体。如图,甲、乙是两个不同的立方体,立方体都是相似体,它们的一切对应线段之比都等于相似比(a :b )。设S 甲、S 乙 分别表示这两个立方体的表面积,则

222)(66b a

b

a S S ==乙甲,V 甲、V 乙 分别表示这两个立方体的体积,则

333)(b

a

b a V V ==乙甲

(1)下列几何体中,一定属于相似体的是( ) A 两个球体 B 两个圆锥体 C 两个圆柱体 D 两个长方体

(2)请归纳出相似体的三条主要性质:①相似体的一切对应线段(或弧)长度的比等于

_______ ;②相似体表面积的比等于_____________ ;③相似体体积的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寒假里,康子帮母亲到市场去买鱼,鱼摊上有一种鱼,个个都长得非常相似,现有大小两种不同的价钱,如下图所示,鱼长10厘米的每条10元,鱼长13厘米的每条15元。康子不知道买哪种更好些,你能否帮他出出主意?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 (0,6)、点B (8,0),动点P 从点A 开始在线段AO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 移动,同时动点Q 从点B 开始在线段DA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移动,设点P 、Q 移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2)当t 为何值时,△APQ 与△AOB 相似?并求出此时点P 与点Q 的坐标; (3)当t 为何值时, △APQ 的面积为24

5

个平方单位?

3.“三等分角”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的问题,但仅用尺规不可能“三等分角”.下面是数学家帕普斯借助函数给出的一种“三等分锐角”的方法(如图):将给定的锐角∠AOB 置于直

角坐标系中,边OB 在x 轴上、边OA 与函数x

y 1

的图象交于点P ,以P 为圆心、以2OP 为半径作弧交图象于点R .分别过点P 和R 作x 轴和y 轴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M ,

连接OM 得到∠MOB ,则∠MOB=3

1

∠AOB .要明白帕普斯的方法,请研究以下问题:

(1)设)1,(a a P 、)1

,(b

b R ,求直线OM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用含b a ,的代数式表示).

(2)分别过点P 和R 作y 轴和x 轴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

Q .请说明Q 点在直线OM 上,并据此证明∠MOB=3

1

∠AOB .

(3)应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结论,你如何三等分一个钝角(用文字简要说明).

4.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AD

(1)P 为AD 上一点,满足∠BPC=∠A,求证:△ABP ∽△DPC ; (2)如果点P 在AD 边上移动(P 与点A 、D 不重合), 且满足∠BPE=∠A,PE 交直线BC 于点E,同时交直线DC 于点Q ,那么,当点Q 在线段DC 的延长线上时,设AP=x ,CQ=y , 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取值范围.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角梯形OABC 的顶点分别是O (0,0),点A (9,0),B (6,4),C (0,4).点P 从点C 沿C —B —A 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点Q 从A 向O 点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两点同时出发,设运动的时间是t 秒.(1)点P 和点Q 谁先到达终点?到达终点时t 的值是多少? (2)当t 取何值时,直线PQ ∥AB ?并写出此时点P的坐标.(写出解答过程) (3)是否存在符合题意的t 的值,使直角梯形OABC 被直线PQ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

如果存在,求出t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探究:当t 取何值时,直线PQ ⊥AB ?(只要直接写出答案,不需写出计算过程).

图 1 图 2(备用) 图 3(备用

B C D

A

P

E Q

6.如图一,等边△ABC中,D是AB边上的动点,以CD为一边,向上作等边△EDC,连

结AE。求证:AE∥BC;

(2)如图二,将(1)中等边△ABC的形状改成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所作△EDC

改成相似于△ABC。请问:是否仍有AE∥BC?证明你的结论。

7

.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2,BC=3,点P是AD边上的一动点(P

异于A、D),Q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 连AQ、DQ,过P作PE∥DQ交AQ于E,

作PF∥AQ交DQ于F.

(1)求证:△APE∽△ADQ;

(2)设AP的长为x,试求△PEF的面积S△PEF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

P在何处时,S△PEF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3)当Q在何处时,△ADQ的周长最小?(须给出确定Q在何处的过程或

方法,不必给出证明)

12

A

B C

D

P

E

F

Q

C

B

A

8、⑴如图①,已知AB ⊥BD ,CD ⊥BD ,垂足分别为B 、D ,AD 与BC 相交于点E ,EF ⊥BD ,垂足为F ,试回答图中,△DEF ∽△ ,△BEF ∽△ ,△ABE ∽△ ⑵、如图②,工地上有两根电线杆,分别在高为4m 、6m 的A 、C 处用铁丝将两杆固定,求铁丝AD 与铁丝BC 的交点M 处离地面的高。

⑶、如图③,已知:AB ∥CD ,AD 、BC 相交于点E ,过点E 作EF ∥AB ,交AB 于点F ,分别对AB 、CD 取几组简单的值,并计算

CD EF

AB EF

的值,你有什么发现?请给予说明。

9、已知:如图,在⊿ABC 中,AB=3,AC=2,能否在AC 上(不同于A 、C )找到点D ,过点D 作DE ∥AB 交BC 于E ,过点E 作EF ∥AC 交AB 于F ,连结FD ,将⊿ABC 分割成四个相似的小三角形,但其中至少有两个小三角形的相似比不等于1?若能,求出点D 的位置;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0. 在△ABC 中,AB=AC=2,∠A=90°,取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形尺,将直角顶点放在斜边BC 边的中点O 处,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1);使90°角的两边与Rt △ABC 的两边AB ,AC 分别相交于点E ,F (如图2),设BE=x ,CF=y 。

(1)求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

(2)将三角尺绕O 点旋转的过程中,△OEF 是否能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请证明你

的结论; (3)若将直角三角形尺45°角的顶点放在斜边BC 边的中点O 处,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3),

其它条件不变。

①试直接写出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及x 的取值范围;

②将三角尺绕O 点旋转(图4)的过程中,△OEF 是否能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OEF 为等腰三角形时x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图②

M F

E D C

B H A A E F C

D 图③ A C

B D F E 图①

11. 定义:若某个图形可分割为若干个都与他相似的图形,则称这个图形是自相似图形.

探究:(1)如图甲,已知△ABC 中∠C=900

,你能把△ABC 分割成2个与它自己相似的小直角三角形吗?若能,请在图甲中画 出分割线,并说明理由. (2)一般地,“任意三角形都是自相似图形”,只要顺次连结三角形各边中点,则可将原三角形分割为四个都与它自己相似的小三角形.我们把△DEF(图乙)第一次顺次连结各边中点所进行的分割,称为1阶分割(如图1);把1阶分割得出的4个三角形再分别顺次连结它的各边中点所进行的分割,称为2阶分割(如图2)…依次规则操作下去.n 阶分割后得到的每一个小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n 为正整数),设此时小三角形的面积为S N .

①若△DEF 的面积为10000,当n 为何值时,2

②当n>1时,请写出一个反映S n-1,S n ,S n+1 之间关系的等式(不必证明)

12、有一个测量弹跳力的体育器材,如图所示,竖杆AC 、BD 的长度分别为200厘米和300厘米,CD =300厘米.现有一人站在斜杆AB 下方地面上的点E 处,直立、单手上举时中指指尖(点F )到地面的高度为EF ,屈膝尽力跳起时,中指指尖刚好接触到斜杆AB 的点G 处,那么GF 的值就可作为该同学的弹跳成绩y (厘米).设CE =x (厘米), EF =a (厘米).

(1)求出由x 和a 算出y 的计算公式.

(2)现有甲、乙两组同学,每组三人,每人各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尽力跳了一次,且均刚好触到斜杆,由所得公式

算得两组同学弹跳成绩如表所示,由于某种原因,甲组一同学C 的弹跳成绩看不清楚,但知他的位置为x =150厘米,a =205厘米,请你计算同学C 此次的弹跳成绩,并从两组同学弹跳成绩的稳定性角度比较甲、乙两组同学的弹跳成绩.

A 图甲

13、当x =6时,反比例函数y =和一次函数y =-x -7的值相等.(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等腰梯形ABCD 的顶点A 、B 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顶点C 、D 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BC ∥AD ∥y 轴,A 、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a 和a +2(a >0),求a 的值.

14、如图,在△OAB 中,O 为坐标原点,横、纵轴的单位长度相同,A 、B 的坐标分别为(8,6),(16,0),点P 沿OA 边从点O 开始向终点A 运动,速度每秒1个单位,点Q 沿BO 边从B 点开始向终点O 运动,速度每秒2个单位,如果P 、Q 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时间,当这两点中有一点到达自己的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 求(1)几秒时PQ∥AB

(2)设△OPQ 的面积为y ,求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3)△OPQ 与△OAB 能否相似,若能,求出点P 的坐标,

若不能,试说明理由

15、在△ABC中,AB=5,BC=3AC=4,PQ//AB,点P在AC上,(与A、C)不重合,Q在BC上。

1)当△PQC的面积与四边形PABQ的面积相等时,求CP的长; 2)当△PQC的周长与四边形PABQ的周长相等时,求CP的长; 3)在AB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PQ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说明理由,若不存在,

求PQ的长。

16、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F⊥AD交BD于E,交BC于F.

(1)求证:AD2= DE·DB;

(2)过点E作EG⊥AF交AB于点G,若线段BE、DE(BE

长是方程(m>0)的两个根,且菱形ABCD

的面积为6,求EG的长.

17、某房地产集团筹建一小区,居民楼均为平顶条式,南北朝向,楼高统一为16m(五层).已知该城市

冬至正午时分太阳高度最低,太阳光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2°,如果南北两楼相隔仅

有20m(如图所示),

试求:(1)此时南楼的影子落在北楼上有多高?(已知tan32°=0.6249)

(2)如按城市规划要求,使前后楼每层居民在冬天都能有阳光,两楼间的距离应是多少米?

19、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一张矩形纸片,∠BAC=α

(0°<α45°),现将其折叠,使A、C二点重合.

(1)作出折痕EF ;

(2)设AC=x ,EF=y ,求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如图(2),当45°<α<90°时,(2)中求得的函数的关系式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

成立,请求出当45°<α<90°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18.(1)将甲种漆3g 与乙种漆4g 倒入一容器内搅匀,则甲种漆占混合漆的 ;如从这容器内又倒出5g 漆,那么这5㎏漆中有甲种漆有 g.

(2)小明到姑姑家吃早点时,表妹小红很淘气,她先从一杯豆浆中,取出一勺豆浆,倒入盛牛奶的杯子中搅匀,再从盛牛奶的杯子中取出一勺混合的牛奶和豆浆,倒入盛豆浆的杯子中.小明想:现在两个杯子中都有了牛奶和豆浆,究竟是豆浆杯子中的牛奶多,还是牛奶杯子中的豆浆多呢?(两个杯子原来的牛奶和豆浆一样多).现在来看小明的分析:

设混合前两个杯子中盛的牛奶和豆浆的体积相等,均为a,勺的容积为b.为便于理解,

①将上面表格填完(表格中只需列出算式,无需化简).

②请通过计算判断:最后两个杯子中都有牛奶和豆浆,究竟是豆浆杯子中的牛奶多,还是牛奶杯子中的豆浆多呢?

19.如图,李华晚上在路灯下散步.已知李华的身高AB h =,灯柱的高OP O P l ''==,两灯柱之间的距离OO m '=.

(1)若李华距灯柱OP 的水平距离OA a =,求他影子AC 的长; (2)若李华在两路灯之间行走.......

,则他前相关链接 1、“定值”可以理解为一个固定不变的值或常

量.

后的两个影子的长度之和(DA AC +)是否是定值?请说明理由;

(3)若李华在点A 朝着影子(如图箭头)的方向以1v 匀速行走,试求他影子的顶端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2v .

答案28、解:(1)由已知:AB OP ∥, ABC OPC ∴△∽△.

AC AB

OC OP

=

, OP l AB h OA a ===,,

AC h

a AC l

=+,

∴解得:ah AC l h

=-. (2)AB OP ∥,

ABC OPC ∴△∽△, AB AC h OP OC l ∴==, 即AC h OC AC l h =--,即AC h OA l h

=-. h

AC OA l h

∴=-.

同理可得:h

DA O A l h '=-,

()h DA AC OA O A l h

'∴+=+-hm

l h =

-是定值. (3)根据题意设李华由A 到A ',身高为A B '',A C ''代表其影长(如上图).

由(1)可知AC AB OC OP =即h AC

l OC

=, OA OC AC l h OC OC l

--∴==, 同理可得:OA l h

OC l

'-=', OA OA OC OC

'∴=',

C P A A '

C '

B ' B O

由等比性质得:

AA OA OA l h

CC OC OC l

''--==

''-, 当李华从A 走到A '的时候,他的影子也从C 移到C ',因此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12v AA l h

CC v l

'-=='∴

, 所以人影顶端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为1

2lv v l h

=

-. 20.把两块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和DEF 叠放在一起,使三角板DEF 的锐角顶点D 与三角板ABC 的斜边中点O 重合,AB=DE=4,把三角板ABC 固定不动,让三角板DEF 绕点O 旋转,设射线DE 与射线AB 相交于点P ,射线DF 与线段BC 相交于点Q .

(1)如图1,当射线DF 经过点B ,即点Q 与点B 重合时,易证△APD ∽△CDQ .此时,AP ×CQ= .

(2)将三角板由图1所示的位置绕点O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设旋转角为 .其中 ,问AP ×CQ 的值是否改变?说明你的理由. (3)在(2)的条件下,设CQ=X ,两块三角板重叠面积为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1.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分对边所得的两条线段和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

已知:如图,△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求证:AC

AB

DC BD =. 分析:要证

AC

AB

DC BD =,一般只要证BD 、DC 与AB 、AC 或BD 、AB 与DC 、AC 所在的三角形相似。现在B 、D 、C 在一直线上,△ABD 与△ADC 不相似,需要考虑用别的方法换比.

在比例式

AC

AB

DC BD =中,AC 恰是BD 、DC 、AB 的第四比例项,所以考虑过C 作CE α

090α

<

<

∥AD ,交BA 的延长线于E ,从而得到BD 、DC 、AB 的第四比例项AE ,这样,证明

AC

AB

DC BD 就可以转化为证AE =AC .

证明:过C 作CE ∥DA ,交BA 的延长线于E .(完成以下证明过程)

问题:

①上述证明过程中,用到了哪些定理?(写对两个定理即可) . ②用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解答问题:

已知:如图,△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AB =5cm ,AC =4em ,BC =7cm .

求:BD 的长. A

B 22、(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矩形OEFG 的顶点E 坐标为(4,0),顶点G 坐标为(0,2).将矩形OEFG 绕点O 逆时针旋转,使点F 落在轴的点N 处,得到矩形OMNP ,OM 与GF 交于点A .

(1)判断△OGA 和△OMN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2)求过点A 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设(2)中的反比例函数图象交EF 于点B ,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4)请探索:求出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否经过矩形OEFG 的对称中心,并说明理由.

6.将正方形ABCD 折叠,使顶点A 与CD 边上的点M 重合,

折痕交AD 于E ,交BC 于F ,边AB 折叠后与BC 边交于点G (如图).

(1)如果正方形边长为2,M 为CD 边中点。求:EM 的长; (2)如果M 为CD 边的中点,求证:DE ∶DM ∶EM=3∶4∶5;

(3)如果M 为CD 边上的任意一点,设AB=2a ,

问△CMG 的周长是否与点M 的位置有关?若有关,

请把△CMG 的周长用含DM 的长x 的代数式表示;若无关,请说明理由.

34.(本题6

线x

y 4

=

在第一象限交于为1.B 点横坐标为4

(1(2(3) 点P 是x 点的横坐标是t(t>0),和t 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34、(1)S=-0.5t 2

+2.5t-2.

A B

C

D

E F M

G 第28题图

28、小明和几位同学做手的影子游戏时,发现对于同一物体,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因此,他们认为:可以借助物体的影子长度计算光源到物体的位置.于是,他们做了以下尝试.(1)如图(1),垂直于地面放置的正方形框架ABCD ,边长AB 为30cm ,在其正上方有一灯泡,在灯泡的照射下,正方形框架的横向影子A ′B ,D ′C 的长度和为6cm.那么灯泡离地面的高度为 .

(2)不改变(1)中灯泡的高度,将两个边长为30cm 的正方形框架按图(2)摆放,请计算此时横向影子A ′B ,D ′C 的长度和为多少?

(3)有n 个边长为a 的正方形按图(3)摆放,测得横向影子A ′B ,D ′C 的长度和为b,求灯泡离地面的距离.(写出解题过程,结果用含a,b,n 的代数式表示)

20、如图,△ABC 中,AB=AC=5,BC=2,1E ,2E ,……,

n E 在AB 上,1H ,2H ,……n H 在AC 上,四边形E 1F 1GH 1,

E 2

F 2

G 2

H 2,……,E n F n G n H n 是△ABC 的内接矩形,F 1,F 2,……

F n ,

G ,G 2,……,G n 在BC 上,则这n 个矩形的周长和是

图(1) 图(2) 图(3)

苏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习 初二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101001 .0 -, 7, 4 1 , 2 π -, 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平方根是0 B.1的平方根是1 C.-1的平方根是-1 D.()21-的平方根是-1 4.有一组数据:10、20、80、40、30、90、50、40、50、40,它们的中位数是A.30 B.90 C.60 D.40 5.如果点P(m,1-2m)在第四象限,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A. 1 2 m < 6.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已知一次函数(1)3 y m x =-+,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A.1 m>B.1 m< C.2 m>D.2 m< 8.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中位线EF交BD于点O,若OE∶OF=1∶4,则AD∶BC等于 A.1∶2 B.1∶4 C.1∶8 D.1∶16 B A A

习 9.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 中,已知点P 是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之和PD +PE +PF 等于 A B . C . D .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在长方形ABCD 的对称轴l 上找点P ,使得△P AB 、△PBC 均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 有 A .1个 B .3个 C .5个 D .无数多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1.正九边形绕它的旋转中心至少旋转 后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12.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3,m ,则m = . 13.-27的立方根是 . 14.已知5个数据的和为485,其中一个数据为85,那么另4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15.已知点A (a ,2a -3)在一次函数y =x +1的图象上,则a = . 16.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8cm ,AB =3cm .若BC 是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则BC = cm . 17.如图所示,点A 、B 在直线l 的同侧,AB =4cm ,点C 是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C 交直线l 于点D ,AC =5cm ,则△ABD 的周长为 cm . 18.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AB=AC ,∠A =36°,BC =2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AD = . (第17题) C B A D l (第18题) C D B A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单元试题(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 1、方程(x-1)(x+2)=0的根是() A、x1=1 x2=-2 B、x1=-1 x2=2 C、x1=-1 x2=-2 D、x1=1 x2=2 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A、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两个等边三角形 C、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3、方程x2-x+2=0根的情况是() A. 只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4、方程x2+6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A、(x+3) 2=14 B、(x-3) 2=14 C、(x+6) 2=1 2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AB=AC,那么 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ACD的条 件是() A、AD=AE B、∠AEB=∠ADC C、BE=CD D、BD=CE 6、如图,△ABC中,AB=BD=AC,AD=CD,则∠BAC 的度数是() A、100° B、108° C、120° D、150° 7、在联欢晚会上,有A、B、C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在△ABC的() A、三边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边上高的交点 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8、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两根分别为x1=3,x2=1,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 A、x2+4x+3=0 B、x2-4x+3=0 C、x2+4x-3=0 D、x2-4x-3=0 9、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 的边长为7cm,则阴影部分正方形A、B、C、D的 面积的和是()2 cm。 A、28 B、49 C、98 D、147 10、关于x的方程2x2+mx-1=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m的值为( ) A、0 B、2 C、1 D、-2 11、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其根据是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由作图可知:判断所构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HL B、ASA C、SAS D、SSS 1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 A、k<1 B、k≠0 C、k<1且k≠0 D、k>1 二、填空题 13、直角三角形三边是3,4,x,那么x= 14、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4x2+mx+1是完全平方式,则m= 15、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cm和6cm,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12x+20=0的一个实数根,则三角形的面积是。 16、方程(m+1)x|m|+(m-3)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1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230 kx x -+=有实根,则k得取值范围是 18、如图,在Rt△ABC中,∠B=90°,∠A=40°, 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相交于D点,则 B C A

初二数学期末测试题

初二数学期末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若分式221 x x --的值为 0,则 x 的值为 A .1 B .-1 C .±1 D .2 2.某种感冒病毒的直径是 0.000 000 12 米,0.000 000 12 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1.2 ?10-7 B. 0.12 ?10-7 C.1.2 ? 10-6 D. 0.12 ?10-6 3.某市测得一周 PM2.5 的日均值(单位:μg/m 3)如下:50,40,75,40,37,50,50,这 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50 和 40 B .50 和 50 C .40 和 50 D .40 和 40 4.一次函数 y = -x + 2 的图象大致是 5.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菱形,对角线 AC =8,BD =6,DH ⊥AB 于点 H ,则 DH 的长是 A . 125 B .165 C .245 D. 485 (第 5 题) (第 6 题)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BD 经过坐标原点 O ,矩形的边分别 平行于坐标轴,点 C 在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上.若点 A 的坐标为 (-2,-2),则 k 的值 为 A .4 B .-4 C .8 D .- 8

7. 如图,在 ABCD 中,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 ,△AOB 的周长与的△AOD 的周 长之和为 19.4,两条对角线之和为 11,则四边形 ABCD 的周长是 A .8.4 B .16.8 C .20.4 D .30.4 (第 7 题) (第 8 题) 8. 如图,将正方形 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O 是坐标原点.若点 A 的坐标为 (1 ,则点 C 的坐标为 A .( ,1) B .(-1, ) C .( ,1) D . (- ,-1)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9. 计算:101 ()( 3.14)2---= . 10.市运动会举行射击比赛,某校射击队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拔一人参赛.在选拔 赛中,每人射击 10 次,计算他们 10 次成绩的平均数(环)及方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 11.反比例函数 y =12k x -的图象经过点(-2,3),则 k 的值为 .12.如图,在四 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BD 交于点 O ,OA =OC .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 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添加的条件可以是 (写出一个即可). (第 12 题) (第 13 题) (第 14 题) 13.如图,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O ,点 O 又是另一个正方形 A 'B 'C 'O ' 的一个顶 点.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2,则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为 . 14.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D =9,AB =3,点 G 、H 分别在边 AD 、BC 上,连结 BG 、 DH .若四边形 BHDG 为菱形,则 AG 的长为 .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试题 姓名:_______ 总分: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要使式子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 ≥-2 C.x ≥2 D.x ≤2 2.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4 B. + = C. ÷=2 D. =-15 4.根据表中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 与函数y 的 对应值,可得p 的值为( ) A.1 B.-1 C.3 D.-3 5.某公司10名职工的5月份工资统计如下,该公司10名职工5月份工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4 A.2400元、2400元 B.2400元、2300元 C.2200元、 2200元 D.2200元、2300元 6.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AB∥DC,AD∥BC B.AB=DC,AD=BC C.AO=CO,BO=DO D.AB∥DC,AD=BC 7.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若AC=6,BD=4, 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 ) A.24 B.16 C.4 D.2 8.如图,△ABC和△DCE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 上,连接BD,则BD长( ) A. B.2 C.3 D.4 9.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 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大致是( ) 10.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 则不等式2x D.x>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计算:-= . 12.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苏州市景范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初二年级数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 A .飞机在跑道上加速直线滑行 B .大楼电梯上上下下地迎送来客 C .时钟上的秒针在不断地转动 D .滑雪运动员在白茫茫的平坦雪地上直线滑翔 2.下列图形的特征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A .邻边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中心对称图形 D .对角相等 3.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1a -和2a -,则a 是( ) A .3 B .3- C .9 D .1 4.在 3 222,4,0.3, ,,9,0.101001000173 π ? --???中,无理数有( )个. A .2 B .3 C .4 D .5 5.四边形ABCD 的三个内角∠A 、∠B 、∠C 的度数依次如下,下面可以判断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80°,120°,80° B.80°,100°,80° C .80°,100°,100° D.80°,120°,120° 6.一次魔术表演时,桌面上摆放着四张扑克牌.一位观众应邀登台将摩术师的眼睛蒙上黑布并把其中一张扑克牌旋转180后放回原处,取下黑布后,魔术师立即就指出了哪张牌被旋转过.下面给出了四组牌,假如你是魔术师,你应该选择哪一组才能达到上述效果( ) 考场号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装-----------订-----------线-------------------------------------------------------------

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八年级数学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式子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正确的是 ( ) A 、 1 -b 1-a b a B 、 bm am a = b C 、 a b a ab = 2 D m a m b a b ÷÷= 2、在四边形ABCD 中,∠B= 90 , ∠A: ∠D: ∠C=1:2:3,则∠C 为 ( ) A 、 160 B 、 135 C 、 90 D 、 45 3、甲、乙、丙、丁四支足球队在一次预选赛中进球数分别为:9,9,x ,7,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 、10 B 、9 C 、8 D 、7 4. 如果 2a b =,则 22 2 2 a a b b a b -++的值为 ( ) (A) 45 (B) 1 (C) 35 (D) 2 5、梯形ABCD 中,A D ∥BC ,加上什么条件,梯形ABCD 不一定是等腰梯形 ( ) A 、AC=BD B 、∠ABC=∠DCB C 、A C ⊥B D D 、AB=CD 6、当a= —2时,分式 2 -a 5a 32-a a 22 ( ) A 、值为0 B 、有意义 C 、无意义 D 、值等于7 2 7、已知反比例函数x m 2-1y = 的图像上两点A (11y x ,),B (22y x ,), 当1x <0<2x 时,有1y <2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m <0 B 、m >0 C 、m < 2 1 D 、m >— 2 1 8、已知菱形ABCD 的周长为40cm ,两条对角线BD :AC=3:4,则两条对角线BD 和AC 的长分别是 ( ) A 、24cm 32cm B 、12cm 16cm C 、6cm 8cm D 、3cm 4cm 9、如图一,正比例函数)(0k kx y ?=与反比例函数x 1y = 的图像相交于A 、C 两点过点A 做x 轴 的垂线交x 轴于B , 连接BC 。若△ABC 的面积为S ,则 ( ) A 、S=1 B 、S=2 C 、S=3 D 、S 的值不确定

初二数学上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A 卷(共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9=±3 B.3-8=2 C.(-2)0=0 D .2-1 =12 2.实数π, 5 1 ,0,﹣1中,无理数是 A .π B .5 1 C .0 D .﹣1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3)与点B 关于x 轴对称,则点B 的坐标为 A.(3,2) B.(-2,-3) C.(-2,3) D.(2,-3) 4.已知方程组 ,则x+y 的值为 A .﹣1 B .0 C .2 D .3 5.不等式组????? <->-3210 2 1x x 的解集为 A .21>x B .1-x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一个三角形中,一定有一个外角大于其中一个内角 B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C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60° D .锐角三角形中,任何两个内角的和均大于90° 7.已知21x y =??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 1 ax by ax by +=??-=?的解,则a b -的值为 8.△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3,3,32,则此三角形是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A .2 B .2.5 C .3 D .3.5 10.关于x 的一次函数y=kx+k 2 +1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2 x-x的取值范围是; 12.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若AE∥BC,则∠AFD=°; 13.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A(﹣1,2),则正比例函 数的解析式为; 14.点 P(a,a﹣3)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 15.某函数的图象经过(1,-1),且函数y的值随自变量x的值增大而增大.请你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关系式:.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 16.(1)(共6分)计算: (2)(共6分) 解方程组 24 230 x y x y -= ? ? +-=? (3)(共6分)解不等式组: 3(2)4 21 1 3 x x x x -≥- ? ? + ? - ??> , 并写出它的所有的整数解. 01 11 12(20142)()3 33 - ---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悦达中学初二数学试卷 一、精心填一填,你会轻松(30分) 1.写出一个有三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是____________。 2.线段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集合. 3. 右图是从镜中看到的一串数字,这串数字应为 . 4.如图,△ABC 中,∠C =90°,BD 是角平分线,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若AD =4,则AC =_________。 ,DE ⊥AB 于E ,若DB =2DE =6cm ,则BC =______cm 。 6.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是底边的一半,则其顶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 7.如图,在△ABC 中,∠B =90°,∠A =36°,AC 的垂直平分线MN 与AB 交于点D ,则∠BCD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 °,AC 边的垂直平分线DE E ,且∠ACD ∶∠BCD =5∶3,则∠ACB =_______°. 9.小宇同学在一次手工制作活动中,先把一张矩形纸片按图1的方式进行折叠,使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短1cm ;展开后按图2的方式再折叠一次,使第二次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长1cm ,再展开后,在纸上形成的两条折痕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cm 10. 枪上钉了一根木条,小明想检验这根木条是否平行,他拿来一个如图所示的测平仪,在这个测平仪中,AC =AC ,BC 边的中点D 处挂了一个重锤。小明将BC 边与木条重合,观察此时重锤是否通过A 点,那么这根木条是水平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D B C 左 右 左 右

2018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华师版)

2018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华师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中. 1、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3,6)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8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点A′,则点A与点A′的关系是()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将点A向x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得点A′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4、刘翔为了迎战2018年北京奥运会刻苦进行110米拦训练,教练对他的10次训练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若要判断他的成绩是否稳定,则教练需要知道刘翔这10次成绩的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5、点P(3,2)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3,-2) B.(-3,2) C.(-3,-2) D.(3,2) 6、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及三边中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7、如图,已知、是的边上的两点,且 ,则的大小为()A. B. C. D. 8、如图,在□ABCD的面积是12,点E,F在AC上,且AE =EF=FC,则△BEF的面积为 ()

A. 6 B. 4 C. 3 D. 2 9、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BD经过坐标原点,矩形的边分别平行于坐标轴,点C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点A 的坐标为 (-2,-2),则k的值为()A.4 B.-4 C.8 D.—8 10、如图,正方形ABCD中,在AD的延长线上取点E,F,使DE=AD,DF=BD,连接BF分别交CD,CE于H,G下列结论: ①EC=2DG;② ;③ ;④图中有8个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填空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中,请将答案直接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初二数学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初二数学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49的平方根是() A.7B.±7C.﹣7D.49 考点:平方根. 专题:存在型.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7)2=49, ∴49的平方根是±7.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方根的定义,即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 2.(﹣3)2的算术平方根是() A.3B.±3C.﹣3D. 考点:算术平方根.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3)2=9,而9的算术平方根为=3. 解答:解:∵(﹣3)2=9, ∴9的算术平方根为=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0),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为0.

3.在实数﹣,0,﹣π,,1.41中无理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无理数. 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π是无理数,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注意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4.在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C,则点C表示的实数为() A.﹣1B.1﹣C.2﹣D.﹣2 考点:实数与数轴. 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结合数轴可以求出线段AB的长度,然后根据对称的性质即可求出结果. 解答:解:∵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 ∴AB=﹣1, 设B点关于点A的对称点C表示的实数为x, 则有=1, 解可得x=2﹣, 即点C所对应的数为2﹣.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数轴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出数轴两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单元试题(时间 120分钟) 一、选择题 1、方程(x-1)(x+2)=0的根是( ) A 、x 1=1 x 2=-2 B 、x 1=-1 x 2=2 C 、x 1=-1 x 2=-2 D 、x 1=1 x 2=2 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 A 、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 、两个等边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 、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3、方程x 2-x +2=0根的情况是( ) A. 只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4、方程x 2+6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 A 、(x+3) 2=14 B 、 (x-3) 2=14 C 、(x+6) 2=1 2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5、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且AB =AC ,那么 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 ≌△ACD 的条 件是( ) A 、 AD =AE B 、 ∠AEB =∠AD C C 、 BE =CD D 、 BD=CE 6、如图,△ABC 中,AB=BD=AC ,AD=CD ,则∠BAC 的度数是( ) A 、100° B 、108° C 、120° D 、150° 7、在联欢晚会上,有A 、B 、C 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在△ABC 的( ) A 、三边中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三边上高的交点 D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8、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px+q=0的两根分别为x 1=3, x 2=1,那么这个一元二 次方程是( ) A 、 x 2+4x+3=0 B 、 x 2-4x+3=0 C 、 x 2+4x-3=0 D 、 x 2-4x-3=0 9、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 的边长为7cm ,则阴影部分正方形A 、B 、C 、D 的 面积的和是( )2 cm 。 A 、28 B 、49 C 、98 D 、147 10、 关于x 的方程2x 2+mx -1=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为( ) A 、 0 B 、 2 C 、 1 D 、 -2 11、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其根据是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由作图可知:判断所构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 、 HL B 、ASA C 、 SAS D 、 SSS 1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 ) A 、 k <1 B 、 k ≠0 C 、 k <1且k ≠0 D 、 k >1 二、填空题 13、直角三角形三边是3,4,x ,那么x = 14、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4x 2+mx+1是完全平方式,则m = 15、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cm 和6cm ,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 2-12x +20=0的一个实数根,则三角形的面积是 。 16、方程(m+1)x |m|+(m-3)x-1=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1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30kx x -+=有实根,则k 得取值范围是 18、如图,在Rt △ABC 中,∠B=90°,∠A=40°, AC 的垂直平分线MN 与AB 相交于D 点,则 B C

最新苏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初 二 数 学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 1.在101001.0-, 7, 41 , 2 π - , 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 B . C . D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平方根是0 B .1的平方根是1 C .-1的平方根是-1 D .()2 1-的平方根是-1 4.有一组数据:10、20、80、40、30、90、50、40、50、40,它们的中位数是 A .30 B .90 C .60 D .40 5.如果点P (m ,1-2m )在第四象限,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A .1 02 m << B .1 02m - << C .0m < D .1 2 m > 6.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对角线互相垂直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 已知一次函数(1)3y m x =-+,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m > B .1m < C .2m > D .2m < 8.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 中,AD ∥BC ,中位线EF 交BD 于点O ,若OE ∶OF =1∶4,则AD ∶BC 等于 A .1∶2 B .1∶4 C .1∶8 D .1∶16 l B A P F E A

9.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 中,已知点P 是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之和PD +PE +PF 等于 A B . C . D .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在长方形ABCD 的对称轴l 上找点P ,使得△P AB 、△PBC 均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 有 A .1个 B .3个 C .5个 D .无数多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1.正九边形绕它的旋转中心至少旋转 后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12.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3,m ,则m = . 13.-27的立方根是 . 14.已知5个数据的和为485,其中一个数据为85,那么另4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15.已知点A (a ,2a -3)在一次函数y =x +1的图象上,则a = . 16.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8cm ,AB =3cm .若BC 是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则BC = cm . 17.如图所示,点A 、B 在直线l 的同侧,AB =4cm ,点C 是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C 交直线l 于点D ,AC =5cm ,则△ABD 的周长为 cm . 18.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AB=AC ,∠A =36°,BC =2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AD =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4分) 22.(本题满分6分)已知点O (0,0),A (3,0),点B 在y 轴上,且 △OAB 的面积是6,求点B 的坐标. (第17题) C B A D l (第18题) C D B A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数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3 2 6 a a a =÷ B .222 2x y x y =?? ? ?? C . 1=+++b a b b a a D .y x x xy x x +=+2 2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为了解一种灯泡的使用寿命,宜采用普查的方法 B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若存在,可以不唯一 C .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偏离程度 D .对于简单随机样本,可以用样本的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方差 3、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 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B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邻角相等 C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相等 D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 4、反比例函数k y x =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k 的值可能是( ) A .1 B .2 C .3 D .4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2),B (32-,0),C (0,2-),D (32,0),则以这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ABCD 是(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梯形 6、某校八年级(2)班的10名团员在“情系灾区献爱心”捐款活动 中,捐款情况如下(单位:元):10、8、12 、15、10、12、11、9、 10、13.则这组数据的( ) A .平均数是11 B .中位数是10 C .众数是10.5 D .方差是3.9 7、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15cm ,20cm 和25cm ,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为( ) A.15cm B.20cm C.25cm D.12cm 8、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M (1,1)和N(-2,1 2 -),则这个反比例函数 是( ) A.x y 1= B.x y 1-= C.x y 2= D.x y 2-= 9、如图所示,有一张一个角为600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沿其一条中位线剪开后,不能拼成的四边形是( )

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D C A B 数学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两直线a ∥b ,与∠1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不等式组x>3 x<4??? 的解集是( ) A 、33 D 、无解 3、如果a>b ,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a 3b -- D 、2a<2b -- 4、如图所示,由∠D=∠C,∠BAD=∠ABC 推得△ABD ≌△BAC ,所用的的判定定理的简称是( ) A 、AAS B 、ASA C 、SAS D 、SSS 5、已知一组数据1,7,10,8,x ,6,0,3,若x =5,则x 应等于( ) A 、6 B 、5 C 、4 D 、2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B 、三棱住的侧面是三角形; C 、六棱住有六个侧面、侧面为长方形; D 、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大小的图形; 7、△ABC 的三边为a 、b 、c ,且2 (a+b)(a-b)=c ,则( ) A 、△ABC 是锐角三角形; B 、c 边的对角是直角; C 、△ABC 是钝角三角形; D 、a 边的对角是直角; 8、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众数; D 、加权平均数; 9、如右图,有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都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标有1,2,3,4,5,6这六个数字,并且把标有“6”的面都放在左边,那么它们底面所标的3个数字之和等于( ) A 、8 B 、9 C 、10 D 、11 10、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北京市出台了新的居民用水收费标准:(1)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不超过4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2米计算;(2)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超过4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4.5米计算(不超过部分仍按每立方米2元计算)。现假设该市某户居民某月用水x 立方米,水费为y 元,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1 a b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D C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各式中,分式的个数有( ) 31-x 、12+a b 、πy x +2、21--m 、a +21、2 2) ()(y x y x +-、x 12-、115-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 A .123-??? ??-=23 B .a 1+b 1=b a +1 C .b a b a --22=a+b D .0 203?? ? ??-=0 3、正方形具有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5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30°夹角,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 A .10米 B .15米 C .25米 D .30米 5、如果三角形的面积为18cm 2 ,那么它的底边y(cm)与高x(cm)之间的函数关系用下列图象表示大致是( ) A B C D 6、把分式方程12121=----x x x 的两边同时乘以(x -2), 约去分母,得( ) A .1-(1-x)=1 B .1+(1-x)=1 C .1-(1-x)=x -2 D .1+(1-x)=x -2 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B C

苏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淮安市八年级学年末学业质量调研 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 ...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计算4的结果是 ()A.2 B.2±C.2-D.4. 2.若分式 1 2 x x + - 的值为0,则x的值为()A.0B.1C.1-D.2 3.下列各图中,不是 .. 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4.不等式24 x -<的解集是()A.2 x>-B.2 x<-C.1 2 x>-D. 1 2 x<- 5.反比例函数 6 y x =-的图象位于()A.第一、二象限B.第三、四象限 C.第一、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 6.两个相似多边形的一组对应边分别为3cm和4cm,如果它们的周长和为84cm,那么较大多边形的周长为()A.54cm B.36 cm C.48 cm D.42 cm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抛一枚硬币,正面一定朝上; B.掷一颗骰子,点数一定不大于6; C.为了解一种灯泡的使用寿命,宜采用普查的方法; D.“明天的降水概率为80%”,表示明天会有80%的地方下雨. 8.如图,△ABC中,AB=AC=5,BC=6,M为BC的中点, MN⊥AC于N点,则MN=() A. 6 5 B. 9 5 C. 12 5 D. 16 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9.若代数式23 x-的值是负数,则正整数x=. A B M N (第8题图)

10.若 2,3a b =则a a b =+ . 11.如图,△ABC 中,D 、E 分别AB 、AC 上的点,要使△ADE∽△ACB ,需添加一个条件是 .(只要写一个条件) 12.计算 x y x y x y -=-- .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 14.如图所示的是用大小相同(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砖铺成的地板,一宝物藏在某一块 正方形砖下面,宝物在白色区域的概率是 . 15.如图,直线l 1//l 2,AB ⊥CD ,∠1=34°,那么∠2的度数是 . 16.反比例函数2 y x = 的图象同时过A (2,)a -、B (3,)b -两点,则a 、b 的大小关系是 . 17.如图,在□ABCD 中,E 为BC 中点,DE 、AC 交于F 点,则 EF DF = . 18.如图,A 、B 分别是反比例函数106 ,y y x x = =图象上的点,过A 、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 、D ,连接OB 、OA ,OA 交BD 于E 点,△BOE 的面积为1S ,四边形ACDE 的面积为2S ,则21S S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计9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演算步骤、证明过程或文字说明) 19.(本题满分8分)先化简,再求值:2239 (1)x x x x ---÷,其中2x =. E D C B A 21D C B A l 2 l 1 (第15题图) (第17题图) A B C D E F (第14题图)

2016年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6年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下面是网为大家收集的初二数学下册期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是( ) A.3,5,7 B. C. 0.3,0.5,0.4 D.5,22,23 3. 正方形具有而矩形没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边相等 4.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AC,BD是□ABCD的两条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为矩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 ) A. AB=BC B. AC=BD C. AC⊥BD D. AB⊥BD 6.一次函数,若,则它的图象必经过点( ) A. (1,1) B. (—1,1) C. (1,—1) D. (—1,—1) 7.比较,,的大小,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 D. < < 8. 某人驾车从A地走高速公路前往B地,中途在服务区休息了一段时间.出发时油箱中存油40升,到B地后发现油箱中还剩油4升,则从A地出发到达B地的过程中,油箱中所剩燃油 (升)与时间 (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9. 某校八年级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两个班参加比赛的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和计算后结果如下表: 班级参加人数中位数方差平均字数 甲 55 149 191 135 乙 55 151 110 135 有一位同学根据上表得出如下结论:①甲、乙两班学生的平均水平相同;②乙班优秀的人数比甲班优秀的人数多(每分钟输入汉字达150个以上为优秀);③甲班学生比赛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学生比赛成绩的波动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10. 如图,将等边△ABC沿射线BC向右平移到△DCE的位置,连接AD、BD,则下列结论: ①AD=BC;②BD、AC互相平分;③四边形ACED是菱形;④BD⊥DE.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 4x9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1.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2.已知一次函数,则它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_____. 13.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AO,BO的中点,若AC+BD=24㎝,△OAB的周长是18㎝,则EF= ㎝. 14.在一次函数中,当0≤ ≤5时,的最小值为 . 15.如图,已知∠B=∠C=∠D=∠E=90°,且AB=CD=3,BC=4,DE=EF=2,则AF的长是_____. 16.若一组数据,,,…, 的方差是3,则数据 -3, -3, -3,…, -3的方差是 . 17. 如图,已知函数和的图象交点为P,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初二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仅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 入下表相应的空格 ) 1.在天气预报图上,有各种各样表示天气的符号,下列表示天气符号的图形中,既 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46)--, B (63)-, C (52), D (34)-,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416±= B 9273 -=- C 3) 3(2 -=- D 2 11 4 12 = 4. 下列图形中,单独选用一种图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图形是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5.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6.若点),(1y a 、),1(2y a +在直线1+=kx y 上,且21y y >,则该直线所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三、四象限 7.如图所示,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则所得的图形是 8. 如图,是一块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的矩形色块图,由6个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组成, 晴 C 冰雹 A 雷阵雨 B 大雪 D 第8题 第2题 x y A B C D

已知中间最小的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这个矩形色块图的面积为 A 142 B 143 C 144 D 14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目中的横线上) 9.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 . 10.把1.952取近似数并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 . 11.已知:如图,E (-4,2),F (-1,-1),以O 为中心,把△EFO 旋转180°, 则点E 的对应点 E ′的坐标为 . 12.梯形的中位线长为3,高为2,则该梯形的面积为 . 13.已知点),(11y x 、),(22y x 、……、),(n n y x 都在直线53-=x y 上,若这n 个 点的横坐标的平均数为a ,则这n 个点的纵坐标的平均数为 . 14.等腰梯形的上底是4cm ,下底是10cm ,一个底角是60 ,则等腰梯形的腰长 是 cm . 15.如图,已知函数y a x b =+和y kx =的图象交于点P ,则二元一次方程组 , y a x b y k x =+?? =? 的解是 . 16.在Rt △ABC 中,∠C =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若BC =15,且BD ∶DC =3∶2,则D 到边AB 的距离是 . A C 第16题 第18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