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在临床上新应用分析
多索茶碱罗红霉素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

多索茶碱罗红霉素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会导致气道的狭窄和阻塞,从而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目前针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中联合使用多索茶碱、罗红霉素、桉柠蒎等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备受关注。
多索茶碱是一种支气管扩张的有效药物,它可以通过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增加肺泡通气等作用来缓解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症状。
罗红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它可以有效杀灭细菌,防止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而桉柠蒎则具有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和炎症。
肠溶软胶囊是一种针对胃肠道溶解性较好的药物制剂,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轻不良反应。
多索茶碱、罗红霉素、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的联合应用可以通过扩张支气管、杀灭细菌、减轻炎症的方式来治疗支气管扩张。
本文将介绍这一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一、临床研究分析为了评估多索茶碱、罗红霉素、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
该研究纳入了10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多索茶碱、罗红霉素、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
治疗前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症状改善情况等。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标如FEV1、FEV1/FVC等也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指标改善相对较小。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多索茶碱、罗红霉素、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可能的作用机制1. 多索茶碱可以扩张支气管,增加肺泡通气,改善气道阻塞,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目的:评价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把100例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应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组)、复方维A酸凝胶(对照组)外涂痤疮皮损,按1次/天×8w方案,在治疗前、治疗2、4、8w随访观察,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等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91例患者完成治疗随访(治疗组44例,对照组45例),失访11例(治疗组5例,对照组6例)。
治疗8w后,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组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复方维A酸凝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安全,疗效满意。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erythromycin/isotretinoin gel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acne vulgaris.MethodsRandomized, open controlled studies of the 100 patients with acne vulgaris were used.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y were treated with erythromycin(4%)/tretinoin(0.025%) gel(the treatment group) or erythromycin(2%)/isotretinoin(0.05%) gel(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and observed before treatment, during in the treatment of time 2, 4 and 8weeks. The data about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were collect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Ninety one cases completed treatment.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the effectiveness were bett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and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were found. ConclusionIt is effective and safe of erythromycin/isotretinoin gel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acne vulgaris.Key words:isotretinoin;erythromycin;acne vulgaris痤疮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损容性皮肤病,患病率高达45.6%,主要在颜面部形成粉刺、丘疹、囊肿、结节,易形成瘢痕,严重影响人们的容貌和身心健康,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小剂量罗红霉素、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价值

小剂量罗红霉素、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价值支气管扩张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属于获得性疾病,在青年以及儿童中高发,一般为肺组织、支气管周围炎症反应引发支气管壁损伤,对于支气管壁弹性破坏,诱发患者产生支气管腔异常,其中会存在不可逆扩张及变形,临床一般表现出气道感染、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反复咳血等情况。
患者病情反复会导致其无法积极有效控制,容易并发感染。
我国支气管扩张的整体发病率约为0.2%。
其发病原因一般与肺组织感染、支气管感染以及支气管先天发育缺陷等。
相关其中罗红霉素、红霉素对于支气管扩张、气道化脓性变化以及弥漫性支气管炎效果较为理想,长期服用能够预防支气管扩张反复产生。
低浓度氨茶碱能够具备抗气道炎症以及免疫功能效果。
本次研究针对罗红霉素以及氨茶碱对针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一、支气管扩张疾病特点有哪些?支气管扩张一般由支气管及周围肺部组织诱发的慢性炎症,会造成周围管壁组织结构以及近端支气管结构受到损害,使其出现不规则、不可逆的扩张,为临床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化脓性疾病。
支气管扩张容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会诱发患者产生肺部细菌感染。
一般发病原因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其他细菌感染,同时,铜绿假单胞菌会诱发气管引流功能受损,使其出现气道阻塞,诱发防御功能缺陷而导致其中支气管扩张进行性破坏,会造成肺功能逐步降低,诱发呼吸衰竭、肺心病及死亡,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影响。
临床病例分析中发现,40岁以后患者的病情能够及时缓解,但50岁以上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体力相对较差,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度较低,因此,针对于40-50岁的患者提倡为其结合保守治疗。
如患者为良性肿瘤堵塞导致的支气管扩张,切除方法一般为进行肿瘤治疗,肺结核引发的支气管扩张,结核病变表现稳定,因此,无需实施手术治疗。
如患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或患者的心肺功能表现较差,会导致其无法有效承受手术,只能接受内科治疗。
如患者的医疗条件及生活条件良好,日常工作清闲,保守治疗患者的病变一般可维持稳定,如患者野外作业及体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的医疗条件不好,支气管扩张的恶化治疗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病变切除。
2024年硫氰酸红霉素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硫氰酸红霉素市场发展现状概述硫氰酸红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许多细菌和病毒感染具有抑制作用。
近年来,硫氰酸红霉素在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本文将对硫氰酸红霉素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前景。
市场规模硫氰酸红霉素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期间,硫氰酸红霉素市场规模从XX亿美元增长到XX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XX%。
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硫氰酸红霉素作为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全球医疗需求的增加。
市场驱动因素硫氰酸红霉素市场的增长归因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 抗菌药物需求增加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以及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从而推动了抗菌药物市场的增长。
硫氰酸红霉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较低的毒性和广泛的抗菌谱,因此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2. 科技进步和医疗体系改善医药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体系的改善也为硫氰酸红霉素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的制药技术和研发方法的引入,使硫氰酸红霉素的生产更加高效和规范化。
同时,医疗机构的现代化设备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也为硫氰酸红霉素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支持。
3. 新兴市场需求增加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硫氰酸红霉素具有较低的价格和广泛的适应症,因此在新兴市场中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硫氰酸红霉素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制药公司、医疗机构和经销商等。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个硫氰酸红霉素品牌,其中一些品牌在市场份额上占据较大优势。
市场发展趋势虽然硫氰酸红霉素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1. 抗菌耐药问题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包括硫氰酸红霉素在内的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受到了质疑。
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寻找新的抗生素药物或开发其他治疗方法来解决抗菌耐药问题。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目的:评价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把100例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应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组)、复方维A酸凝胶(对照组)外涂痤疮皮损,按1次/天×8w方案,在治疗前、治疗2、4、8w随访观察,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等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91例患者完成治疗随访(治疗组44例,对照组45例),失访11例(治疗组5例,对照组6例)。
治疗8w后,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组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复方维A酸凝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安全,疗效满意。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erythromycin/isotretinoin gel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acne vulgaris.MethodsRandomized, open controlled studies of the 100 patients with acne vulgaris were used.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y were treated with erythromycin(4%)/tretinoin(0.025%) gel(the treatment group) or erythromycin(2%)/isotretinoin(0.05%) gel(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and observed before treatment, during in the treatment of time 2, 4 and 8weeks. The data about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were collect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Ninety one cases completed treatment.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the effectiveness were bett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and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were found. ConclusionIt is effective and safe of erythromycin/isotretinoin gel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acne vulgaris.Key words:isotretinoin;erythromycin;acne vulgaris痤疮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损容性皮肤病,患病率高达45.6%,主要在颜面部形成粉刺、丘疹、囊肿、结节,易形成瘢痕,严重影响人们的容貌和身心健康,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研究

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研究
陈春发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17(29)6
【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上罗红霉素的应用效果,并探析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HT5"H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段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罗红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HT5"H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用罗红霉素进行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是对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要提升重视度,保证用药安全.【总页数】2页(P130-131)
【作者】陈春发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梅州 514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4
【相关文献】
1.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研究 [J], 吕霞
2.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 [J], 林英;何莎
3.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研究 [J], 杨彬
4.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研究 [J], 苗春红
5.临床应用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对比 [J], 范淑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罗红霉素可行性研究报告

罗红霉素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罗红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强效的抗菌活性,对多种细菌有杀灭作用。
在临床上,罗红霉素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然而,随着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出现,罗红霉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罗红霉素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本研究将对其进行详细的评估。
二、背景罗红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属于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药物。
它主要通过与细菌的30S亚基结合来抑制细菌的蛋白合成,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罗红霉素对多种细菌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在临床上,罗红霉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越来越多的细菌株出现了耐药性。
一些研究表明,部分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对罗红霉素已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这使得罗红霉素在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对其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罗红霉素的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其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效果、安全性和耐药性等方面。
通过对其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探讨罗红霉素在当前医疗环境下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四、研究方法1. 检索文献:通过检索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包括PubMed、Medline、EMBASE等,收集与罗红霉素相关的研究文献,包括临床试验、药理学研究、Meta分析等。
2. 文献综合分析: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罗红霉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疗效、安全性和耐药性,并归纳总结相关结论。
3. 案例分析:选取部分临床病例,分析罗红霉素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4. 专家访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罗红霉素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和意见交流,以获得更多的专业见解和建议。
五、研究结果1. 疗效评估:综合分析显示,罗红霉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于一些常见的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
罗红霉素颗粒市场分析报告

罗红霉素颗粒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罗红霉素颗粒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
本文旨在对罗红霉素颗粒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概况、需求分析和竞争格局等方面。
通过对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同时对市场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本报告,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罗红霉素颗粒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决策支持。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介绍了罗红霉素颗粒市场的重要性,并对整篇报告的结构进行了简要说明。
正文部分包括了罗红霉素颗粒市场概况、市场需求分析和市场竞争格局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市场概况部分,将介绍罗红霉素颗粒市场的整体情况、发展状况和特点;市场需求分析部分将对罗红霉素颗粒市场的需求特点、需求趋势以及主要需求群体进行分析;市场竞争格局部分将对罗红霉素颗粒市场的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和竞争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结论部分将对罗红霉素颗粒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对全文的结论进行总结。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旨在对罗红霉素颗粒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包括市场概况、市场需求分析、市场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市场现状的分析,深入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为相关企业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也旨在为行业内部人士提供市场趋势和发展方向的参考,促进罗红霉素颗粒市场的健康发展。
1.4 总结总结:通过本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罗红霉素颗粒市场的概况显示出了不断增长的趋势,受益于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
2. 市场需求分析表明,罗红霉素颗粒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需求,特别是在儿童药物市场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3. 竞争格局分析显示,罗红霉素颗粒市场存在着较大的竞争压力,需要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来保持竞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霉素在临床上的新应用分析
【摘要】红霉素来自链霉素(stretomyces erythreus)提炼得来,作为一种碱性抗生素,具有渗透性较好、临床运用范围较广的特点。
因此探讨红霉素在临床上的新应用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红霉素;临床应用;重要意义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45-02
1 前言
红霉素颜色为白色的粉末或者结晶,味苦无臭,具有引湿性;易溶于丙酮、甲醇以及乙醇中。
其的游离碱还可用作口服、其的乳糖酸盐用于注射。
同时红霉素还能够促进胃肠的运动;红霉素与其的衍生物罗红霉素以及克拉霉素在临床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2 红霉素的临床应用
2.1 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红霉素作为胃动素的受体激动剂,能够增加空腹以及进食后的胃窦收缩,进一步提高胃内的固体与食物较快地排空。
此外还能够刺激幽门、十二指肠以及胃窦的收缩与运动,有效改善病患的胃轻瘫症状,减少病患的痛苦。
口服红霉素的剂量是300毫克,每日服用四次(早中晚餐饭后与睡前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还可根据病患的耐受度适当减少服用量[1]。
2.2 辅助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骨髓瘤指的是血液系统中
的浆细胞出现异常增生,从而导致肾损伤及骨骼受到破坏或者出现贫血等恶性疾病;运用红霉素辅助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症状。
musto
运用克拉霉素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疗效显著,给予病患服用500毫克的克拉霉素,每日服用两次,间断给药(病患连续服用一周之后再停药1周)一个月作为一个疗程。
结果部分病患的磁共振成像资料显示正常,表明病患口服红霉素后,患者的血液浆细胞有所减少、c-反应蛋白与血清m-蛋白以、b2-微球蛋白均出现明显的下降。
此外aboulafia等研究人员还使用克拉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反应停等进行治疗,病患的疲劳、贫血等症状得到改善且生存期也得到延长。
2.3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病患出现支气管哮喘主要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出现局部的浸润,从而导致哮喘气道出现炎症。
同时释放paf、ltc4及ltd4等介质,使得哮喘的持续时间延长,进而产生ecp(嗜酸性粒细胞阳性蛋白)以及mrp(碱基蛋白)损伤病患的气道上皮,造成微血管出现渗漏。
使用红霉素治疗可以加快嗜酸性粒细胞的凋亡,减轻对气道的影响;此外使用红霉素还可有效抑制上皮细胞中icam-1基因的表达;抑制上皮细胞中il-8与il-6的表达;抑制ltb4,合理调节气道的过度反应,充分发挥平喘与抗炎的作用。
此外红霉素还可有效的抑制内毒素产生的inos(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表达,减少no(一氧化氮)的产生与病患气道黏膜中黏液的分泌,使得纤毛运动的能力增强;加速病患排痰的速度,有效减轻了支气管哮喘病患的气道炎症[2]。
2.4 抑制肿瘤病变红霉素可抑制肿瘤的病变,使癌细胞的凋亡
速度加快,有效抑制了瘤细胞化学粘连及黏附作用。
研究人员yatsunami通过对小鼠背侧肺泡活体模型试验可知,使用克拉霉素能够抑制肿瘤血管以及内皮细胞管的生成;此外还可对肺癌病灶中内皮细胞的生长起到抑制的作用。
使得癌组织中微血管的面积、密度、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肿瘤的数量大大降低,延长了小鼠的存活期。
2.5 治疗肺炎支原体红霉素对肺炎支原体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肺炎支原体仅有细胞膜无细胞壁微生物,对人体产生较大危害,并易于导致肺部并发症。
为此使用红霉素(干扰蛋白质合成)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部分病患体温出现持续不退的现象,应考虑病患是否伴有支原体血症、细菌感染等现象。
此外部分病伴有细菌感染时应给予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病患为mp血症应使用血中浓度高的红霉素进行静滴;病患由mp导致自身免疫下降或者反应者,给予激素(必要时使用)及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控制;对于病患为重症肺炎合并脑炎时应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有效减少后遗症出现的几率。
红霉素的用药量是10毫克的阿奇霉素静滴,使用5天就停2天;还可给予30毫克的红霉素连续静滴2周。
对于重症病患应严格按照用量进行治疗;病患病情较轻时可先给予静滴再口服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疗效较为明显[3]。
2.6 免疫调节作用红霉素还具备免疫调节的作用,并且免疫调节的作用于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
aoki研究发现红霉素以及罗红霉
素均能有效抑制环氧化酶-2蛋白表达,可加速癌细胞的凋亡速度。
红霉素能够对中性粒的细胞游走产生影响,还能将细胞的突发性氧化以及部分炎性细胞因子吞噬,更好地起到调节免疫的功能。
例如患有鼻窦炎的病患口服500毫克的克拉霉素,每日两次,两周之后,病患的窦性头痛、鼻阻塞与鼻充血等症状明显改善,同时嗜酸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以及吞噬细胞数量明显降低,有效调节病患机体的免疫。
3 使用红霉素应注意的事项
服用红霉素时,应注意几点要求,红霉素整片吞服可有效避免受到胃酸的破坏而降低了疗效;进行滴注过程中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导致静脉炎。
对于乳糖酸红霉素而言需要用注射用水进行溶解,不宜用无机盐溶液或者用生理盐水进行溶解,防止出现沉淀现象;溶解之后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进而静滴,为了有效避免血栓性静脉炎,静滴的浓度应该控制在0.1%内。
应在饭后服用红霉素可有效避免出现胃肠道不适现象,还有利于加快小肠对红霉素的吸收;红霉素与β-内酰胺类的药物以及林可霉素可产生拮抗作用,因此在服用时需要分开服用。
此外乳糖酸红霉素还可与细胞色素c、辅酶a、万古霉素、磺胺嘧啶纳、氨苄青霉素纳、氨茶碱以及青霉素等混合会出现沉淀、混浊现象,降低药效,因此不宜同时用于静滴。
4 结束语
总之,红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窄谱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较
广,并且副反应较轻,有效起到抗炎、抗菌等作用。
同时抑制肿瘤的活性也较强较,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对红霉的深入研究,今后在临床领域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立志.红霉素在临床上的新应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0):140-140.
[2] 赵秀艳,柳莹.红霉素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263-263.
[3] 本刊编辑部.红霉素临床应用解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08)2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