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16周周清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16周周清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16周周清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夏都学校八年级(上)第16周周清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每题3分)

1.下列各镜中,不能改变光束会聚或发散性质是()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镜 D.平面镜

2.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需配戴眼镜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5.某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凸透镜距离为2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A.f<10cm B.10cm<f<20cm C.f>20cm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A. B. C. D.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物体经凸透镜成的像不可能的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

8.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应()A.大于100mm B.略大于50mm C.小于50mm D.恰好等于50mm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9.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选填“实”或“虚”)像.

10.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荷花(选填“远离”或“靠近”).

11.如图,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小明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到距凸透镜15cm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3)摘掉眼镜的小明观察像时,离光屏很近才看清烛焰的像,则他的眼镜是透镜.

三.选做题

12.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答出一种即可)

(2)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2016-2017学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夏都学校八年级(上)第16周周清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题,每题3分)

1.下列各镜中,不能改变光束会聚或发散性质是()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镜 D.平面镜

【分析】不同的光学元件其光学性质不同,按能否使光线透过可将其分为透镜和面镜,按表面的凹凸不同,则又可以分为平、凸、凹三种,种类不同,对光的作用也会不同.

【解答】解:A、凸透镜可以透过光线,对光有会聚作用;

B、透镜可以透过光线,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凸面镜可以反射光线,并使光线发散;

D、平面镜可以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束会聚或发散性质.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面镜和透镜对光的作用,面镜对光有反射作用,其中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透镜对光有折射作用,其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分析】要做好本题,首先根据题干图解知道照相机所成像的性质;

其次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所成像的性质和成像的规律.

【解答】解: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用的是凸透镜.

故选A.

【点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是: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需配戴眼镜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解答】解: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明的眼睛是近视眼,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分析】根据图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关系判断像的特点,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解:由图知:f<u<2f,v>2f,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A、B说法错误.

当把蜡烛向左移动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光屏上得到的像变小,所以C说法正确.

当把蜡烛向右移动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光屏上得到的像变大,所以D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利用所学规律分析解答问题,这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像距、像的大小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5.某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凸透镜距离为2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A.f<10cm B.10cm<f<20cm C.f>20cm D.无法判断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可解答此题.

【解答】解: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f<20cm<2f,所以10cm <f<20cm.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6.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

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A. B. C. D.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当物体处于二倍焦距以外时,在光屏上会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因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所以在光屏上会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分析各选项可知,只有B选项中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要结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物体经凸透镜成的像不可能的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存在缩小的虚像,所以A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C说法正确.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定要知道实像都是倒立的.有缩小的、等大的、放大的实像.

只存在正立放大的虚像.

8.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应()

A.大于100mm B.略大于50mm C.小于50mm D.恰好等于50mm

【分析】照相机前面有一个镜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并且照相机工作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的焦距是50mm,胶片和镜头之间是像距,2f>v>f,所以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大于50mm小于100mm.因为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拍摄时,物距很大,因此这时像几乎成在焦点处,但要略大于焦距,即略大于50mm.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9.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实(选填“实”或“虚”)像.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凸透镜;会聚;实.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眼睛和照相机类似,可以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10.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两倍焦距.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靠近荷花(选填“远离”或“靠近”).

【分析】①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上.

②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

初二物理试卷分析汇编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试卷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共二十四道题,对初二物理前半期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试题中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突出了能力的要求,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察得到了真正落实。这份试卷基础部分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且大部分以生活中的现象展现,让学生联系物理知识做简单分析、判断和表达,渗透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本试卷强化了实验考察,重点突出在科学探究上,科学探究的考察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内拓展到书外,强调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从难度、区分度及探究题的设计上对下学期的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学生成绩分布情况 参加考试人数73人,最高分87分、平均分48.84。

三、题型分析及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理试题量:题量比较适宜,全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和计算题四种题型:。第一大题填空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二大题选择题10小题(共计27分);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共计22分);第四大题综合体,两小题(共15分);满分100分。 2、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填空题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其中出错率高的有填空题第4题、6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细腻,对运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问题不够熟练,今后教学中对重要知识一定要强化,不能让学生含糊不清。 【2】选择题也是考察基础知识,反映出学生间差异很大。其中选择题第13题第19题学生失分的关键是不知道实际生活中串联与并联的实例,不能认真把握题目中的关键细心,今后教学一定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学牢,另外还要让学生多练习,培养独立分析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 【3】滴6题简答题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分析不到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会用文字概括。 【4】解答题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做题格式不规范,不习惯用物理公式进行表达重要量之间的关系,多数学生只学出了数学关系式,有些甚至连单位都未能带正确,这些细小的问题也是今后教学中注重点之一。 3、方案措施:

七年级数学第十四周周周清试卷

七年级数学第十四周周周清试卷 一、 细心填一填(每空2分) 1、方程ax-2=6-x 的解为x=2 .则a= 把方程872=-y x 变形,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则 ___ 2、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4.5cm 、6.5cm 、(2a-3)cm ,(a 是整数).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__. 4、在△ABC 中,∠C+∠A=2∠B ,∠C-∠A=80°,则△ABC 的最大内角为____°,按角分类此三角形为_____。 5、用正三角形和正方形能够铺满地面,每个顶点周围有______个正三角形和_____个正 方形。 6、如右图是一块四边形钢板缺了一个角,根据图中所标出的测量结果,得所缺损的∠A 的度数为_________. 7、身高1.80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米处,它在镜子中的像高______米,人与像之 间距离为_______米;如果他向前走0.2米,人与像之间距离为_________米. 8、一个汽车车牌在水中的倒影为 该车的牌照号码是__________. 9、适合不等式0x 3 12 -的自然数的和等于______已知方程组{x+y=5x y=2-,则3x -y =__ 10 仔细观察下列图案,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形. 11、如图,等腰△ABC 的腰长AB=10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另一腰AC 于D △BCD 的周长为26cm ,则底边BC 的长是__________cm 12、如图,一块四边形绿化园地,四角都做有半径为R 的圆形喷水池, 则这四个喷水池占去的绿化园地的面积为 . 二、你能选得又快又准吗(每题3分) 1、如果a >b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c 2>bc 2 B 、3-a <4-b C 、a-3>b-2 D 、 b a 11< 2、四边形ABCD 中,若∠A+∠C =180°且∠B:∠C:∠D =3:5:6,则∠A 为( ). A.80°. B.70°. C. 60°. D.50°. 3、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这个多边形的( ) A.内角和增加360度 B.外角和增加360度 C.对角线增加一条 D.内角和增加180度 4、当x=1,y=-1时ax +by=3,那么当x=-1,y=l 时,ax+ by + 3的值为( ) A .3 B .-3 C .0 D .1 5、如图,直线a ,b ,c 表示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站址有 ( ) A.一处 B .两处 C.三处 D .四处 6、用绳子量井深,把绳子三折来量,井外余4尺,把绳子四折来量,井外余1尺,则井深和绳长分别是( )。 A .8尺,36尺 B.3尺,13尺 C.10尺,34尺 D.11尺,17尺 11题图

五年级周清试卷

石羊镇2017年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周反思总结(十) 一、看拼音,写词语。 d ào qi a j í sh ǐ p àn du àn ɡu ī d ìn ɡ ān r án w ú y ( ) ( )( ) ( ) ( ) t āi sh ēn ɡ sh ?u m ìn ɡ ɡu ? l ǜ chu ān ɡ li án ǒu du àn s ī li án ( ) ( )( )( ) ( ) b ǔ r ǔ p àn du àn t a zh ēng xi án y í chu āng li án ( )( ) ( ) ( ) ( ) q í j ì sh ?u m ìng z ào y īn d ào q ì e j í sh ǐ ( ) ( ) ( ) ( ) (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b d ɡ q ”这四个小写字母相对应的大写字母是“B D G Q ”。 ( ) 2、“过滤”的“滤”和“湿漉漉”的“漉”,声母、韵母是一样的。( ) 3、“搏物馆、庞然大物、气象万千”这三个词写得完全正确。 ( ) 4、“哺乳、垂直、急促、研制”这四个词写得完全正确。 ( ) 5、“即.使、处.理、上腭.”中加点字的的读音分别为“j í ch ǔ a”。 ( ) 二、补充词语 ( )往( )来 ( )( )大物 气象( )( ) ( )断( )连 ( )( )发光 安然( )( ) 四、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恰当地搭配起来。 锋利的 阳光 全神贯注地 看着 珍贵的 玻璃 目不转睛地 离开 特殊的 牙齿 争先恐后地 工作 强烈的 字画 依依不舍地 报告 五、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食物)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②(花朵)没有枯萎。 ③(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④(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通;少见的;稀罕。 1、在我们同学中,家中有台电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 2、晚饭时候,我们吃到了新鲜..的鱼汤。 ( ) 3、雨后的空气特别新鲜..。 ( ) 4、这么多新鲜..的花朵装扮着会场,真是太美了。 ( ) 六、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天安门广场上红旗,像海上的波浪。 (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3、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 4、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 5、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山绿水图。( ) 七、读一读,说说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鲸是比象大得多的动物。 ( ) 2、长须鲸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 ( ) 3、鲸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手还摸不到它的上腭。( ) 5、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 ) 6、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 ) 7、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 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六年级数学周清试卷

六年级数学周清试卷 一.填空 1.圆的位置由()决定,圆的大小由()决定。 2.在一个长5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一个圆有( )条半径,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 3.在一个长5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4.一个大圆半径是一个小圆半径的3倍,则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5.在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6.图形的变换主要有()、()和()三种。 7.图形变换时,只改变图形的( ),不改变图形的()和()。 8.四人打乒乓球,每两人打一场,一共要打()场。 9.一种商品先降价10%,后来又提价10%,现价比原价()。

二.解方程 25%x=75 x-40%x=120 15x-30=150 60%x-35%x=125 x+15%x=115 8x+42=178 三.解决问题 1.王大妈共孵了2400个鸡蛋,孵化率约是95%,大约有多少个鸡蛋不能孵出小鸡? 2.水果店运进240千克橘子,比香蕉多60%,运进香蕉多少千克? 3.一个圆环,大圆半径是4厘米,小圆半径是2厘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明明在银行存了2000元人民币,定期三年,如果年利率是4.25%,到期时银行应付给明明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时间在指间流逝,还来不及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一学期,转瞬间就在每天匆忙的脚步声中结束了。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和安全教育 要求学生以四项竞赛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文明行为,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并告诉同学引起注意。安全教育是我晨间谈话的主要内容,如果安全出了问题,什么也得不到保障。我经常例举一些事例叫学生来分析。如一些安全案例及我们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我经常问他们:你和同学发生摩擦该怎么办?你发现同学打架你怎样处理?在学校里应该玩些怎样的游戏……等等。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打架对谁都没有好处,遇到事情应该冷静,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解决,不要为了一时逞能而做错了事。当然,对于同学间发生的一些问题我及时处理,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慢慢地学生也就信任你了,也愿意跟我说心理话,我解决问题也就轻松多了。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给后进生更多帮助,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六年级要面临毕业考,所以学习是我们的一大重点。所以,本学期我有目的地的向同学们渗透了这学期我们的重要任务,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抓紧学习。我抓住了两个可以利用的时间:我觉得这学期的中午时间利用得比较充分,学生进了教室后能真正静下心来学习并取得一定的实效。我们班后进生也不少,而且这些同学基本上都是非常懒惰贪玩的,因此,我给这些同学换了座位,确立了同桌学习小组。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对于这些后进生的表现我也及时给予反馈,对于有进步的及时表扬,以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增强班级的学习氛围。 三、民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我觉得对高年级学生不妨民主一些,因为比起其他年级,他们要成熟一些,能力强一些,有什么事可以和他们商量商量,要多空出时间来,多找他们谈谈心、说说话。不要摆老师的架子,像朋友那样和学生相处,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善意,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就乐于听你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的结构(表一) 表 一 2.试题的基本特点 (1)注意将知识与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考查。试题在考试的内容上大部分的试题是通过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较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特别是试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注意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质。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反映物理对STS的影响。试题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的情景,试卷取材广泛,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所选素材有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现象,也有天体运运动学生不熟悉的内容,还有与当今社会十他注重的节能的知识。这些都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使他们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3)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切实有效地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许多题目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渗透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在试卷中适时体现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渗透着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4)注重课程的三维目标,从多层次、多角度将三维目标自然融合。注重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查,加强了对实验过程以及分析归纳等能力的考核,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学方法的考查力度。把探究的精神自然融合在试题当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探究思想。旨在提倡试题回归实验教学,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4周周清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河源市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下)第 4周周清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重要文件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书写时最好使用() A.铅笔 B.碳素墨水笔C.蓝墨水笔 D.圆珠笔 2.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CO2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都是黑色固体 3.人们常说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与一种气体物质的总排放量有关.这种气体物质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天然气 4.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能使人中毒 C.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D.工业上常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来冶炼生铁 5.固体CO2又称干冰,易升华.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CO2覆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CO2不能支持燃烧 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 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B.加热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它可以通过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进行净化

7.“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A.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 B.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 C.加碘食盐的“碘”是指碘元素 D.小孩经常咬铅笔,会导致铅中毒 8.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物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氧属混合物 B.空气中氧气、氮气等分子均匀混合在一起 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电光源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黑色固体生成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生成 D.硫粉在在空气中燃烧时,有蓝紫色火焰产生,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B.排水法收集到的CO2不纯──集气瓶中的水未装满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进人集气瓶中的水大于──红磷过量 二、填空题 12.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次周清试题

齐河四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第一次周清数学试卷(周测内容:16.1二次根式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 2021.3.6-7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5分)使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A. x>-1 B. x≥-1 C. x≠-1 D. x≤-1 2.(5分)要使式子有意义,a的取值范围是() A. a≠2 B. a≥0 C. a>0且a≠2 D. a≥0且a≠2 3.(5分)已知y= - +3,则的值为() A. 2 B. 3 C. 12 D. 18 4.(5分)在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5分)如果 = ,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A. 1≤x≤3 B. 1<x≤3 C. x≥3 D. x>3 6.(5分)计算(- )2() A. 2015 B. -2015 C. ±2015 D. 20152 7.(5分)化简得(). A. B. C. D. 8.(5分)下列各式中,对任意实数a都成立的是() A. B. C. D. 若a2=b2,则 二、填空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9.(5分)已知有理数a,满足|2016-a|+ =a,则a-2016 2= ______ . 10.(5分)化简:√42 3 = ______ . 11.(5分)化简:÷ = ______ ; (√7)2 = ______ . 12.(5分)计算(x≥0,y≥0)的结果是 ______ . 13.(5分)√24 √27 = ______ , = ______ . 姓名:

14.(5分)观察下列运算过程: 1 请运用上面的运算方法计算:= ______ .三、解答题:(共30分) 15.(8分)化简:(1)√25×16(2)√125(3)√4xy(4)√24a2b5 16.(6分)计算:(1)(2). 17.(8分)已知+ =b+3 (1)求a的值; (2)求a2-b2的平方根. 18.(8分)【实践与探究】 计算:(1)=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归纳与应用】 (2)观察(1)中的等式,发现其中的规律,并猜想与a有怎样的关系?请用数学式子描述出来; (3)利用你总结的规律,计算: ①若<2,则= ______ ; ② = ______ .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_心得体会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感谢您的阅读!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一) 本次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为唐山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题型共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本次考试试卷的特点是,题目由易到难,难度适中,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类型多样,既检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检验了物理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答题情况 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八一班 93.8 100% 84% 八二班 61.3 54% 27% 八三班 63.4 58% 32% 八四班 67.7 63% 32% 八一班为住宿班相对来说成绩比较突出,其他三个班没有住宿的优势,成绩比较弱。各个题目的答题情况如下: 选择题 选择题共33分,平均得分在24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4、10两题 2、填空题 填空题共26分,平均得分18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14、17两题 3、作图实验探究题 作图实验探究题共30分,平均得分18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19、20两题 4、计算应用题 计算应用题共11分,平均得分7分左右 三、每个题的考查意图 试卷中的每个题都考察了基本的知识点,与力的知识有关的题目有1、4、7、14、18。与功、功率有关的题目有2、22。与能量转化有关的题目有3。与惯性有关的题目有4、8。与压强有关的题目有5、9、13、15。与能量转化有关的题目有3。与大气压有关的题目有6。与浮力有关的题目有10、20。有杠杆有关的

题目有11、16、18。与滑轮有关的题目有12、18、21。与斜面有关的题目有17。与滑动摩擦力有关的题目有19。 四、发现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学习知识提高成绩,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发现的问题才能运用所学解决问题。通过本次试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第4、10、14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力的定义、惯性、二力平衡、平衡力、相互作用力、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浮沉等知识考查,这几道题错的最多,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基本的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不能用所学的只是解决最简单的问题。 2、审题不认真 每一次考试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大的程度上也考查了学生是否细心、认真。有些题目是每个学生都会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够得分,有的学生却不能得分呢?最关键的就是做题不细心、不认真。由于审题不细心,计算不仔细导致失分。 3、实验探究能力差 实验探究题是物理考察的主要题型,也是学生之间成绩拉开档次的关键题型,做好这类题要对出题者的意图了如指掌,对他所提示的实验思路理解的清晰透彻,很多同学在没有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盲目的做题,对实验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不能很好的做这方面的题目,也就是说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差。 4、计算能力差 计算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同学物理知识运用的很好,但是计算的结果错误,导致注这类题失分,计算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五、总结经验,改进措施 为了做好期末的复习工作,我运用了几种可行的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每节课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发给学生一张小试卷,考一道题。由于每次都是考试要给出成绩,所以学生做的非常认真仔细。课下我会将学生所答题目批阅选出组长,让组长利用课下时间给组员讲解,组员听懂后再给组长讲,我会对组员进行抽查。每次考试组长都是不确定的,由做对的同学担任组长,这样就激发了

周周清试卷..

《山市》第一部分: 1、《山市》选自。作者蒲松龄,别号,是代著名的文学家。 2、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碧瓦飞甍()⑵高垣睥睨()() 3、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而楼上人往来屑屑⑵历历在目 ⑶尘气莽莽然⑷或凭或立 4、本文以为序,描绘了幻境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请根据提示填空。初生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消失阶段。 5、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山市的特点。 6、本文的中心句是 7、读了本文,你认为奂山的山市蜃景有哪四种主要特点?各引一句原文证明你的观点。 8、海市蜃楼是世间奇景,人们很少能看到,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能看到。阅读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用一句话来概括。 《山市》第二部分: 1、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飘渺()⑵逾时() 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连亘六七里⑵倏忽如拳如豆 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 ⑵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4、“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思为,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 5、阅读下面两副对联,说说它们写的是哪一部作品和哪一个作家。 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⑵岂有真鬼狐?前贤形此箴世。安得装妖孽?后代剥它画皮。 作品:作家: 6、用你知道的物理知识简单解释一下“海市蜃楼”或“山市奇景”出现的原 因。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1、《聊斋志异》柳泉居士清2、⑴méng ⑵pì nì 3、⑴忙碌的样子⑵清晰⑶广大⑷有的4、时间孤塔宫殿城郭危楼如拳如豆5、奇异奇妙神秘变化多端罕见变幻莫测6、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7、①规模宏大: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②变化迅速: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③形象逼真: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见山上人烟市肆,与市无别。④色彩鲜艳:碧瓦飞甍。8、大自然充满神奇,我喜欢大自然。 第二部分:1、⑴piǎo miǎo⑵yǘ2、⑴连绵不断⑵突然3、略4、没有子虚乌有 5、作品:《聊斋志异》作家:蒲松龄 6、在大气中,空气会出现各层密度不同的现象,冷空气密度比热空气密度大,在温度不同的两层空气交界处,光线也会发生折射和反射,像镜子一样显示出远方的景物的影像。 1给下列字注音 青冥.(míng)飞甍.(méng)高垣.(yuán)禅.院(chán ) 逾.时(yú)连亘.(gèn)倏.忽(shū)窗扉.(fēi)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②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 ④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 ⑤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八年级下册数学周周清试卷3

A B Q A B C (第18题) E D C B A 八年级下册数学周清试卷3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 其中∠A=1300,∠B=1100.那么∠D 的度数等于 A. 600 B. 700 C .1100 D. 1300 2.今年5月18日.英美科学家公布了人类第一号 染色体的基因测序图,这个染色体是人类“生命之书” 中最长也是最后被破解的一章.据报道,第一号染色体中共有 2.23 亿个碱基对,2.23亿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2.23×105 B. 2.23×106 C .2.23×107 D .2.23×108 3.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2的函数是 A.2-=x y B. 12-=x y C. 21 -=x y D. 121 -=x y 4.下列图形中,绕其中心旋转600后可以和原图形重合的是 A.正六边形 B.正五边形 C.正方形 D.正三角形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2P x x -,在第二象限,则x 的取 值范围为 A.02x << B.2x < C.0x > D.2x > 6.任意四边形ABCD 各边中点分别是E 、F 、G 、H ,若对角线AC 、 BD 的长都为20cm ,则四边形EFGH 的周长是 A .80cm B .40cm C .20cm D .10cm 7.在等腰梯形ABCD 中,5AB DC AD BC ==∥,, 713DC AB ==,,点P 从点A 出发, 以3个单位/s 的速度沿AD DC →向 终点C 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 以1个单位/s 的速度沿BA 向终点A 运动.在运动期间,当四边形PQBC 为平行四边形时,运动时间为 A .3s B .4s C .5s D .6s 8.打开某洗衣机开关,在洗涤衣服时(洗衣机内无水),洗衣机经 历了进水、清洗、排水、脱水四个连续过程,其中进水、清洗、排 水时洗衣机中的水量y (升)与时间x (分钟)之间满足某种函数关 系,其函数图象大致为 9.某校篮球队五名主力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74、179、180、174、178(单位:cm),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174cm B 、177cm C 、178cm D 、180cm 10.如图,将ABC △绕点C 旋转60得到 A B C ''△,已知6AC =,4BC =,则线 段AB 扫过的图形面积为 A .32π B .83π C .6π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30分) 11.25的平方根是 . 12.将一矩形纸条,按如图所示折叠,则∠1 = ____________度. 13.近似数2.0103精确到_______位,有_______个有效数字。 14.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要使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则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 ___(任意添加一个符合题意的条件即可). 15.某校参加“姑苏晚报·可口可乐杯”中学生足球赛的队员的年龄如下(单位:岁):13,14,16,15,14,15,15,15,16,14,则这些队员年龄的众数是______. 16的点是 .17.下列矩形中,按虚线剪开后,既能拼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又能拼出三角形的是图形_____________(请填图形下面的代号) 第18.如图,已知圆柱体底面圆的半径为π2,高为2,AB 、CD 分别是两底面的直径,AD 、BC 是母线若一只小虫从A 点出发,从侧面爬行到C 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D 结果保留根式) 19.已知实数x ,y 满足x ?+50,则代数式()x y +2006=_______________. 20.放假了,小明和小丽去蔬菜加工厂社会实践,两人同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休息时小明对小丽说:“我已加工了28千克,你呢?” 小丽思考了一会儿说:“我来考考你.图⑴、图⑵分别表示你和我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的关系,你能算出我加工了多少千克吗?” 小明思考后回答:“你难不倒我,你现在加工了 千克.”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题,共90分) 21.(本题满分8分) 如图,在1010?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将ABC △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A B C '''△,再把A B 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 B C '''''△,请你画出A B C '''△和A B C '''''△(不要求写画法). 22.(本题满分10分)一直线经过点(0,3)和(,1- 4), 画出其图像并求出其表达式. 23.(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如图, 在□ABCD 中,点E 在AD 上,BE , CE 分别是∠ABC ,∠BCD 的角平分线. 求证:BC =2AB . A ' (第13题)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范文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本次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为唐山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题型共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本次考试试卷的特点是,题目由易到难,难度适中,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类型多样,既检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检验了物理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答题情况 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八一xx93.8 100% 84% 八三班63.4 58% 32% 八四班67.7 63% 32% 八一班为住宿班相对来说成绩比较突出,其他三个班没有住宿的优势,成绩比较弱。各个题目的答题情况如下: 选择题 选择题共33分,平均得分在24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4、10两题 2、填空题 填空题共26分,平均得分18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14、17两题 3、作图实验探究题 4、计算应用题 计算应用题共11分,平均得分7分左右 三、每个题的考查意图 四、发现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学习知识提高成绩,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发现的问题才能运用所学解决问题。通过本次试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第4、10、14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力的定义、惯性、二力平衡、平衡力、相互作用力、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浮沉等知识考查,这几道题错的最多,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基本的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不能用所学的只是解决最简单的问题。 2、审题不认真 每一次考试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大的程度上也考查了学生是否细心、认真。有些题目是每个学生都会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够得分,有的学生却不能得分呢?最关键的就是做题不细心、不认真。由于审题不细心,计算不仔细导致失分。 3、实验探究能力差 实验探究题是物理考察的主要题型,也是学生之间成绩拉开档次的关键题型,做好这类题要对出题者的意图了如指掌,对他所提示的实验思路理解的清晰透彻,很多同学在没有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盲目的做题,对实验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不能很好的做这方面的题目,也就是说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差。 4、计算能力差 计算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同学物理知识运用的很好,但是计算的结果错误,导致注这类题失分,计算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五、总结经验,改进措施 为了做好期末的复习工作,我运用了几种可行的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每节课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发给学生一张小试卷,考一道题。 由于每次都是考试要给出成绩,所以学生做的非常认真仔细。课下我会将学生所答题目批阅选出组长,让组长利用课下时间给组员讲解,组员听懂后再给组长讲,我会对组员进行抽查。每次考试组长都是不确定的,由做对的同学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道法BC部第4周周清试卷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道法BC部第4周周清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 一向文静和善的小文,到了中学后,逐渐对男生越来越反感,不愿意接触男生,更不会主动寻求帮助,对男生总是敬而远之。作为她的好朋友,你会告诉她青春期与异性正常交往有利于( ) ①发现自身不足,优势互补②相互配合,提高学习效率 ③促进自己个性的全面发展④发展亲密的异性朋友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异性效应”表现为有异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不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启示我们,异性交往( ) ①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②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③有利于解决心理矛盾④有利于改善团队工作氛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青春期正是男女同学交往最为频繁的时期,大家整天在一起学习、活动。下列属于男女同学之间正常交往的是( ) A. 春游时男生帮女生提行李 B. 男生女生划清界限 C. 男生女生经常单独相处 D. 女生常在背后议论男生 4. 小亮在男同学中很有人缘,可是他不愿意和班里的女同学交往,甚至借点东西都要找好朋友出面。小亮的做法错在没有看到( ) A.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B. 女生善良且乐于助人 C. 学会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成熟的表现 D. 男生应该自信果敢,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5. 青春期教育专家陈一筠说:“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正常的异性交往,适度的异性交往能释放青春期烦恼和压力,还起着提升自尊心及均衡智力发展的作用。”这说明与异性适度交往①利弊参半,可以尝试②有助于减轻烦恼( ) ③是青春期的必修课④释放压力,没有烦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相识于五四运动,总理英俊潇洒、位高权重,一辈子忠于爱情和婚姻,与革命伴侣相互扶持,不弃不离,共度一生。可见真正的爱情( ) ①需要彼此深入了解②需要共同的生活理想 ③是稳定且专一的感情④是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与男生交往体现了( ) ①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了解对方特征 ②家长在教育子女与异性交往方面很自以为是 ③与异性交往也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④与异性正常交往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八年级数学周周清三

A O D B C (第1题) 八年级数学周周清三 第十二和第十三章 出题人:高慧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已知△ABC≌△DCB,且AB=DC ,则∠DBC 等于( ) A .∠A B.∠DCB C.∠ABC D.∠ACB 2. 下列分子结构模型平面图中,至少有三条对称轴的是() A. B. C. D. 3. 如果△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3,5,7,△DEF 的三边长分别为3,3x -2,2x -1,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 等于( ) A .73 B .3 C .4 D .5 4. 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有一个角和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有两个角和它们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 D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 如图△ABC 沿直线AM 对折后,使B 落在AC 的 点B 1上,若∠B 1MC=20°,则∠AMB=( )

A C B E D E F C B A D B D C A (第3题) E D C B A B A O E P D A B C E D (第6题) A.65° B.70° C.75° D.80 7. 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 .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B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 .一条边对应相等 D 。一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 8. 如图, E 点在AB 上,AC =AD ,BC =BD ,则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有 ( ) A .1 B .2 C .3 D .4 9. 2.如图,OP 平分∠AOB, PD⊥OA,PE⊥OB,垂足分别为D ,E ,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PD =PE B .OD =OE C .∠DPO=∠EPO D .PD =OD 10.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A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 .三条高的交点 C .三条中线的交点 D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 1.两条相交直线有 条对称轴,对于一个角,它的角平分线又是它的 ,线段的对称轴是它的线。 2. 如图,在△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DE⊥AB 于E ,DF⊥AC 于F ,△ABC 面积是28 cm 2,AB=20cm ,AC=8cm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 cm . 3. 如图,在△ABC 中,∠C=90°,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若BC =5㎝,BD =3㎝,则点D 到AB 的距离为______㎝. 4.如图,∠B=∠DEF,BC =EF, 要证△ABC≌△DEF, (1)若以“SAS”为依据,还缺条件; (2)若以“ASA”为依据,还缺条件. 5. 如图,在△ABC 中,BD =EC ,∠ADB=∠AEC, ∠B=∠C ,则∠CAE=. 三.解答题(46分) 1. 如图, A ,C ,D ,B 在同一条直线上,AE=BF ,AD=BC ,AE ∥BF . 求证:FD ∥EC .(6分) 2. 已知:如图,AC⊥BD,BC=CE ,AC=DC . 求证:∠B+∠D=90°(10分) 3. 已知:如图,BD=CD ,CF⊥AB 于点F ,BE⊥AC 于点E . 求证:AD 平分∠BAC.(10分) D C F B A E (第1题) E F A D B C 第3题

物理试卷分析

丰乐镇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物理期末质量监测分析 一、试卷特点 (一)试卷内容 第一章至第六章,一至三章约占25%,四至六章占75% 。试卷内容分两卷,第一卷选择题,第二卷非选题,共28题. 从试卷中可以看出各知识块的结构、比例较合理,加强了主要知识的考查,增加了实验探究部分的占分比例,有利于考查学生能力。 (二)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题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基本现象理解,有70%的容易题,尽可能从基础知识着手,题目的难度虽降低了,但注意到了试题的灵活性。 (三)体现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试题体现了过程与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对实验探究、信息搜集与处理等多种能力进行了考查。 (四)加强了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试题加大了与实际联系的力度,有很多试题的情景取之于生活中,学生都比较熟悉,例如,选择题第7题(同一黑板上的字,有的同学看得清,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不清,找原因)、第23题(考察刻度尺、停表和温度计的读数),并且这些题都不是为联系而联系,而是真实地反映了“物理就在你身边”,帮助学生打破物理的神秘感,消除对物理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五)加大了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 试卷中的实验与探究作为试卷中的重要部分,且分值占25分,以此突出实验探究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有利于指导物理教师的日常教学。如第24、25、26题(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和测液体的密度),都是实验的基本技能,第24题(平面镜成像),考查学生对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二、考试情况分析 三、最高分99,最低分2 总平均分:61.2 及格率:52.17% 优秀率:19% 统计结果看出在考生中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低分群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失去兴趣和信心 在166份试卷中,最低分2分,30分以下占28人,这部分学生已不仅仅是物理知识没有掌握,而是丧失了学物理的兴趣,从他们的答卷可以看出这一点。 (二)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不到位 基本的概念和规律理解不透彻,往往表现在无法准确识别、判断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如第7题,有些同学误选A,这些学生吴认为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由于教室里光线暗了的原因。 (三)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水平低 试卷中的实验、探究的考查比较全面,涉及到对实验基本技能、基本现象、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实验过程和方法,但得分率都不高,说明在教学中这一环节还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观念,用新

初中八年级数学周清试卷

洛 阳 时 代 外 国 语 学 校 八年级第六大周数学周清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题中,有理数是( ). A .3 B . 2π C .1 2 D .3.03003000300003??? 2.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2 2 x x x ?= B .(538)x x = C .333()ab a b = D .6 2 3 a a a ÷= 3.下列各组图形中是全等图形的是( ). 4.下列因式分解错误的是( ). A .22()()x y x y x y -=+- B .2269(3)x x x ++=+ C .2()x xy x x y +=+ D .222()x y x y +=+ 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 ,5cm ,则该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 ). A .4cm B .8cm C .34cm D .4cm 或34cm 6.如图所示的正六边形ABCDEF 中,可以由△AOB 经过旋转 得到的三角形有(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27的立方根是 . 8.比较大小:4 15. 9.计算:3 (68)(2)x x x -÷-= . 10.正方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则该图形绕着其对角线交点至少应旋转 度后,能与自身重合. 11.如图,在方格纸中将 △ABC 沿点B 到点B′ 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若方格纸中 A . C . D . B . A B C D E O F 第7题图 A B C A ′ B ′ C ′ 第11题图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长度位,则平移的距离为 个单位长度. 12.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10月31日圆满闭幕,历时184天,参观人数达到7.315×107人次,世博园区开园时间共有2.75×103小时,则每小时平均有 人次入园参观(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3.现有五根钢条,长度分别为(单位cm )170,150,120,90,80,从中取出三根连接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三根的长度分别为 (写出一种即可). 14.已知2 2 26a ab b -+=,则a b -= . 三、解答题(共58分) 1.(4分)计算:223532(2)(2)x y xy xy -?+÷-. 2.(5分)计算:1 (2)(2)4()2 a b a b b a b +---. 3、(8分)分解因式 (1)2x 5-32x ; (2)(x-y)2+4xy. 4.(6分)先化简,再求值. 2(3)(1)(21)x x x ----,其中5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