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活辨治胃癌前病变的经验

合集下载

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脾虚痰热证48例临床观察

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脾虚痰热证48例临床观察

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脾虚痰热证48例临床观察作者:曾江涛冯汉胜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6年第07期【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脾虚痰热证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蛋白酶原的影响。

方法:选取伴有胃黏膜异常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的脾虚痰热证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

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益气活血解毒方进行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2%(P【关键词】胃癌前病变;脾虚痰热证;益气活血解毒方;胃复春;胃蛋白酶原【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3-0064-02胃癌前病变主要发生在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上,癌细胞是经过胃癌前病变逐渐形成的,先由慢性浅表性胃炎转变为萎缩性胃炎,进而导致肠上皮化生,引起异型增生,从而引发胃癌。

不良饮食习惯是引发胃癌的最主要原因[1-2]。

胃癌前病变是指胃黏膜异常增生和肠上皮化生。

胃癌前病变患者会出现上腹饱胀、胃纳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胃蛋白酶原水平也会降低,患者也会伴随出现脾虚痰热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早期,医院常用胃复春片对胃癌前病变脾虚痰热证患者进行治疗,胃复春片有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的功效,但在治疗中临床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并且对提高胃蛋白酶原水平作用不明显,仍需进一步改进。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96例胃癌前病变脾虚痰热证患者,研究组采用益气活血解毒方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依据纳入排除标准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胃癌前病变脾虚痰热证患者中随机抽取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58.6±2.5)岁;病程2.5~10年,平均病程(7.8±2.6)年;病情严重程度:重度、中度、轻度分别为10、17、21例。

刘启泉运用对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经验

刘启泉运用对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经验

刘启泉运用对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经验
郝旭曼;刘启泉;王志坤;石芳;郭烁;孙建慧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8(38)9
【摘要】刘启泉教授认为胃癌前病变虽病机复杂,但不外气机阻滞、湿浊中阻、热毒蕴结、瘀血阻络、胃阴亏虚,提出"热毒血瘀"是胃癌前病变的主要病机,在临床上擅长运用对药治疗。

刘启泉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常用对药有:延胡索配川楝子,石菖蒲配郁金,白花蛇舌草配半枝莲,当归配三七粉,生牡蛎配浙贝母,沙参配麦冬。

【总页数】3页(P1336-1338)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对药;“热毒血瘀”;刘启泉
【作者】郝旭曼;刘启泉;王志坤;石芳;郭烁;孙建慧
【作者单位】河北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附属河北省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3
【相关文献】
1.刘启泉教授运用对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J], 吴春晓;沈正先;刘启泉;杨爱国;于欣;沈正先
2.刘启泉"以平为期"治疗胃癌前病变用药经验 [J], 李念;郝旭曼;郭珊珊;石芳;李娅;赵蓓蓓;王志坤
3.刘启泉运用和法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之经验 [J], 陶瑞;王沙沙;韩雪飘;魏丽
彦;张婷婷;王志坤
4.刘启泉运用风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J], 张纨;王志坤;杜艳茹;刘伟;谭宝
5.刘启泉运用对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J], 张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

1 4 治疗方法
1 4 1 治疗组 经典方剂:黄芪建中汤ꎮ 组成:黄
芪 30 gꎬ饴糖( 烊化)30 gꎬ芍药 15 gꎬ桂枝 15 gꎬ生姜
10 gꎬ大枣 6 枚ꎬ炙甘草 5 gꎮ 采用医院煎药房统一
煎煮ꎬ密封条件下煎煮好后制成袋装合剂ꎬ 每日 1
剂ꎬ水煎分早晚 2 次温服ꎮ 疗程 3 个月ꎬ
洪武汉等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 第 12 期
2503
肿 瘤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
洪武汉 卢保强 李枝锦 吴平财 ( 海口市中医医院ꎬ海南 海口 570216)
〔 摘 要〕 目的 探讨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疗效ꎮ 方法 将 97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 伴肠上皮化
海口市中医医院内镜病理活检诊断为脾胃虚寒型
CAG 伴 IM 患 者 97 例ꎬ 采 用 随 机 数 字 表 法 分 为 两
组ꎬ治疗组 59 例ꎬ男 33 例ꎬ女 26 例ꎬ年龄(65 18 ±
5 37) 岁ꎻ病程(25 3 ±9 1) 年ꎻ伴 IM 情况:轻度、中
度、重度分别为 31 例、20 例、8 例ꎮ 对照组 59 例ꎬ男
上 〔2ꎬ3〕 ꎮ 大量研究显示 CAG 同时伴有 IM 与多种病
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症病变相关
〔4 ~ 6〕
ꎮ CAG 属
于常见病ꎬ在老年人群多见ꎬ慢性胃炎达到或涉及全
部黏膜层ꎬ呈活动性状态ꎬ也就出现胃癌前情况
〔7〕

西医方面治疗胃癌前情况ꎬ根除幽门螺杆菌( Hp) ꎬ
基本药物对症治疗ꎬ必要时行胃黏膜剥离术ꎬ营养ꎬ
817387)
1 4 2 对照组 给予胃复春片( 杭州胡庆余堂药
内科临床研究ꎮ

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国医大师李佃贵,逆转胃癌前病变de用药经验

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国医大师李佃贵,逆转胃癌前病变de用药经验

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国医⼤师李佃贵,逆转胃癌前病变de⽤药经验华医世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属中医 “胃痞 ”范畴,“胃癌前病变”指⼀类容易发⽣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即胃黏膜的异型增⽣和肠化。

国医⼤师李佃贵⾏医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创的浊毒理论,能有效逆转肠上⽪化⽣和异型增⽣等胃癌前病变。

现⼩师妹将其独特理论及相关医案介绍如下,仅供⼤家参考。

探求病因 ,衷中参西我们要衷中参西,分阶段认识疾病,从正常胃黏膜⾄胃癌前病变,⼀般是⼏年甚⾄⼏⼗年,病情逐渐加重,可以说是由微及渐的演变过程。

李教授认为由于饮⾷不节,忧思过度,肝⽓郁结,外邪内阻,⽽致胃腑损伤,胃失和降,脾失运化,脾胃⽓机壅滞,功能失调,⽔反为湿,⾕反为滞。

⽇久则⽓滞、⾎瘀、湿阻、浊聚、⾷积、痰结、郁⽕诸症蜂起,积湿成浊,积滞化热,郁热内⽣,蕴热⼊⾎⽽为毒,浊毒内蕴既是⼀种病理产物也是⼀种致病因素。

浊质黏腻导致浊邪为病,多易阻滞脉络,壅塞⽓机,缠绵耗⽓,胶着不去易酿毒性,⽽毒邪伤⼈,其性烈善变,损害⽓⾎营卫。

两者相合毒借浊质,浊挟毒性,浊毒相⼲,如油⼊⾯,难解难分,终使胃热阴伤,⽓滞络阻,胃络瘀滞,⽓不布津,⾎不养经,胃失滋润荣养,胃腑受损,胃液减少,腐⾁败⾎,腺体萎缩,黏膜变薄,⽇久成萎。

终致CAG肠化——不典型增⽣——胃癌恶性循环的形成。

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化⽣——异型增⽣——胃癌的发展模式。

⽬前已为国内外多数学者所认同。

李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与此相应,中医认识本病的病理演变,⼤多由肝胃不和——湿浊中阻——瘀⾎内阻——浊毒内蕴过程发展⽽来, 当然,其中各阶段可能有相互重叠,共同致病的情况。

针对病机特点,确⽴治疗法则根据脏腑⽣理,针对本病的病机特点,在治疗⽅⾯,李教授认为,可从以下⼏个⽅⾯来认识:1、针对脾胃的脏腑功能,选择⽤药,恢复脏腑的正常⽣理功能,升清降浊,毒邪尽散,正⽓来复,胃平为安。

赵景芳应用微调三号方治疗胃癌验案分析

赵景芳应用微调三号方治疗胃癌验案分析

赵景芳应用微调三号方治疗胃癌验案分析赵景芳是一位名医,擅长中医治疗肿瘤。

最近,她应用微调三号方治疗了一位患有胃癌的患者,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这个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为中医治疗肿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下面我们将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案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微调三号方。

微调三号方是一种中药方剂,是赵景芳医生长期治疗肿瘤积累经验的结果。

这个方剂主要由人参、黄芪、茯苓、甘草等中药组成,有益气健脾、理气和胃、化痰散结的作用。

在治疗胃癌的过程中,微调三号方能够帮助患者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调整体内环境,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接下来,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个胃癌患者的情况。

患者是一位50岁的男性,因为长期胃部不适,就医后被确诊为胃癌。

经过详细检查后,肿瘤已经扩散到周围淋巴结和肝脏。

医生建议他立即接受手术切除肿瘤,并且进行放疗和化疗。

但是由于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承受手术和化疗的副作用,他拒绝了这些治疗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选择了赵景芳医生的中医治疗。

赵医生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后,决定采用微调三号方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仅服用微调三号方,还结合了针灸、艾灸和气功等中医疗法,以调整体内环境,提升免疫力,并改善患者胃部不适的症状。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身体状况出现了明显的好转。

不仅胃部的不适症状减轻了,而且肿瘤的症状也有所减轻。

更为惊喜的是,进一步的检查显示,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甚至有一些区域的肿瘤出现了萎缩的迹象。

这个结果让患者和他的家人都感到非常高兴和满意,也让医生们刮目相看。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微调三号方治疗胃癌是非常有效的。

这种中医治疗方法通过调整体内环境,提升免疫力,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对患者的病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患者在接受微调三号方治疗后的三个月内,肿瘤的生长得到了明显的控制,症状得到了缓解,体质得到了提升,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了改善。

这个案例也为中医治疗肿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魏睦新:在胃癌前期实现“逆袭”

魏睦新:在胃癌前期实现“逆袭”

龙源期刊网 魏睦新:在胃癌前期实现“逆袭”作者:曾海霞成运芬来源:《大众健康》2019年第01期11月的一个周五,江苏省人民医院门诊5楼中医科魏睦新主任医师的诊室门口,坐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

他们中有从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来的,也有从内蒙古、黑龙江等边远地区来的,有的患者还随身带着大包小包,让人感受到远道就诊的艰难。

魏睦新出现在这里时,就会微笑着跟老患友打个招呼。

于是,走道上“魏主任好”“魏大夫早”的真诚问候声不绝于耳。

“你哪里不舒服?”诊室里,魏睦新轻声细语地问着一位中年女性。

“胃疼,总感到不消化。

”女患者怯怯地回答。

“哦,之前有没有做过胃镜检查?”魏睦新细细看过患者递上的报告单,又问:“最近胃口好吗?大小便是否正常?”听到患者的回答,魏睦新又细心地看了她的舌像,发现患者的舌苔很特别,前半部分是光红色没有舌苔,而根部却又堆满了舌苔,而且舌头两边还隐隐透出一股淡淡的紫气。

再一把脉,发现患者脉搏细湿,魏睦新知道这样的舌像和脉象,往往见于病情比较重的患者。

按照常理补养阴液,会妨碍去除病理产物。

而过分强调去除病理产物,又会进一步伤阴……魏睦新沉静思考,凝神分析,考虑用药配方。

首先选择了经典的二陈汤为驱邪的基础方,又选择了一贯煎作养阴扶正的基本方。

考虑原方中的生地比较腻,遂换成了玉竹。

魏睦新大夫的治疗讲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胃镜单上的诊断结论是“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魏睦新给患者开方用药,完成了辨证部分后,他又进入了“辨病治疗”的模块。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炮山甲……随着魏大夫一连串药名的报出,一张完整的处方,已经在助手的笔下成形。

留心一数,整整24味中药!魏睦新的助手形容他的处方:“多而不杂,大而不乱,少一味不足,多一味添乱。

”。

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现状

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现状

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现状摘要胃复春片具有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的功效,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将其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等疾病均可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也符合现代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要求。

近年来对其药理机制的不断探索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思路,也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提供更好的治疗途径。

ABSTRACT Weifuchun pills have the effect in spleen strengthening,qi replenishing,blood circulation promoting and detocication. A large number of clinical practices have confirmed that Weifuchun pills,either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of other medicine,could improve symptoms and gain favorabl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and were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the demands of clinical pathways as well. In recent years,the exploration of its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would provide some creative thought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o as to find better way to treat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KEy WORDS Weifuchun;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clinical application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严重困扰人类健康常见的顽固性消化系疾病之一。

抗萎防癌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

抗萎防癌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
身体 灼热 无汗 , 哭闹 不休 , 形体 适 中 , 动 自如 , 活 唇红 且 干 , 龈 暗 邪而 靖疫 , 定乱 以致 治 。 齿 大黄 四物 相配 , 升清 降浊 , 风清 热 , 其功 散 表 诸 外 , 红、 肿胀 出血 , 尖边 散 在溃 疡 , 质红 赤 , 黄腻 , 纹紫 滞 。四 原 治温病 “ 里三 焦大 热 ” 症 。黄 连解毒 汤 录 自《 台秘要 》黄 舌 舌 苔 指 黄芩清上 焦之火 , 黄柏 清下 焦之 火 , 栀子 通泻 三焦 。四药相合 , 诊合 参 , 当属祖 国 医学 “ 此 口疮 ” 范畴 , 邪犯 卫 气 。治 以散风 疏卫 , 连 、 清 热泻 火解 毒之法 。方 用升 降散 合黄 连解 毒 汤 。药 用蝉 衣 3 , g僵 共治三焦火 毒热盛 证 。二方合 用 , 可散外 感之 风温邪毒 , 外 内可 清 蚕 6, 黄 9, g姜 g生大 黄 3( 下 )黄连 6 , 芩 4 g黄柏 4 g 山 g后 , g黄 ., 5 . , 心、 、 5 脾 肝三 焦之 郁火 。温 病治 则 : 热多则 清 , 郁多 则宣 , 火郁 当 升 于此 病甚为合 拍 , 灌肠 治疗 又免去 了患儿输 液、 服药之苦 。 之 验 栀 6 , 煎 5m , g浓 0 L 分两 次 , 每次 2 m , 患 儿 白天和 晚上 睡 觉 时 降 。 5 L在 分别 进行 保 留灌 肠 。口腔局 部双 氧水 清 洁后 喷西瓜 霜 。 日后 题 , 敢为读 者告 。但 《 幼 故 幼 诊 告知 , 当天 晚上 即便通 热退 , 二天 醒来 就可 进些 米粥 。 第 又二剂 集 成 ・ 口疮 论治 》 中也提 及 :若 吐泻 后 口中生 疮 , “ 是虚 火 , 宜理 中 汤, 昧者 以为 口疮悉 为实 热 , 概用 寒凉 , 必不 救 。” 临证 当明辨 。 后 患儿 玩耍 、 进食 如常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03月第34卷第2期 陕西中 医学院学报 翌: ! 01.34 . Journal of Sha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 1· 

冯玉活辨治胃癌前病变的经验 安魏 指导:冯玉活 (1.陕西中医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陕西成阳712046;2.铜川市孙思邈中医医院,陕西铜川727100) 

摘要:介绍冯玉活主任医师辨治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经验。临床对胃癌前病变辨证以虚实夹杂为主,治疗以 通为顺,强调传统医学为紧密结合现代中医药的理论对该病进行研究。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临床经验;冯玉活 中图分类号:R 5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68X(2011)02—0031—02 

近年来,萎缩性胃炎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 型肠上皮化生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被一致认为是 重要的癌前病变 卜 ,目前西医尚无较好的治疗方 

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石等疾病。曾治刘姓石 淋腰痛案,西医诊断为肾盂肾炎、肾结石、右侧不全 尿路梗阻。主管医生按热淋施治,先后给西药抗菌 素、中药八正散、参苓白术散及六味地黄汤杂投。 历时两月余无明显变化,而邀杜老师会诊。认为此 病本属淋证,下焦久蓄湿热,肾气亏虚,且因患者平 素脾胃不健,酿成虚实交错。首用苦寒克伐太过, 戕害脾胃,继用固补,滋腻恋邪。治疗失当,致正虚 邪留。治宜益气固肾,清化湿热,补消兼施,用猪苓 汤化裁。服药六剂时即从尿道排出如枣核状的结 石一枚,米粒状结石多枚。后宗前法逐步增加健脾 益肾,减少清利之品,而愈 。 5遵经旨,勤实践。确断预后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转归有其内在的规 律性,医者应通过长期的实践体会,认识这种规律, 才能准确地把握病机和判断病变的发展趋势,给予 恰当的治疗,否则将贻误病情。张仲景在《金匮要 略》中对多种内科杂病都提到预后判断,目前就这 些内容来看,大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杜老师 在长期诊治杂病的实践中,善于应用《金匮要略》 理论,确断疾病的预后。 例如“惊悸吐衄病”篇有“寸口脉弦而大,弦 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 击,此名日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 精”。提示临床见到弦大而减的革脉,妇女就可 能患流产或崩漏下血,男性可能患失血失精性 疾病。杜老师曾会诊雷某,患肝硬化腹水黄疸, 面色苍黄晦暗,神清语低,腹部胀满,脉络怒张, 肤色微黄,两胁隐痛,下肢凹陷性水肿,小便黄 法和药物,而中医却有着一定的优势和前景 。 陕西省铜川市孙思邈中医院冯玉活主任医师行医 四十载,运用中药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所致的胃癌 少,大便尚可,舌淡红微紫、苔黄略厚,脉弦大略 数、劲硬不柔、沉取空豁,实为革脉。证属湿热 蕴郁日久,气血瘀滞,水停泛溢,水瘀交郁。诊 得革脉,乃病久正亏邪势仍盛,治疗较难措手。 为书消补兼施之剂,并告主管医师预后不良,且 据脉象测病人近期有失血之可能。一周后得知 该患者于次13即突然大量吐血、便血,虽经多方 抢救无效而逝。以至于该院医护人员惊呼“中 医诊脉真不简单”¨ 。 “呕吐哕下利病”篇“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啐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条后,介绍治 疗吕某某暴利而亡实例。患者下利二日,肠鸣腹 痛,泻下稀黄水样便夹杂完谷奔迫而下,但无里急 后重及肛灼,昼夜达十余次。逐致精神不济,卧床 不起。诊时见患者蜷曲而卧,时作呻吟,声低息微, 四肢逆冷,两目下陷,两胫拘挛难伸,脉沉微欲绝, 舌淡紫、苔白滑。呈一派阴寒内盛,阳气欲亡,阴液 耗竭之象,治难措手。乃与西医共商救治,给予输 液及纠正循环衰竭,中医予人参四逆汤加陈皮、木 瓜、白术。合力抢救十余小时,病情毫无转机,至次 日黎明前气绝而亡_3 。此案不仅是对仲景原文的 诠释,而且补充了暴利亡阴亡阳的救治措施,以使 读者融古通今,亦补仲景之未备。 参考文献 [1]杜雨茂,张联惠.金匮要略阐释[M].西安:陕西科技出 版社,1987:199,46,618,491,135,279,380,471,522. [2]傅贞亮.阐发本义释疑解惑一《金匮要略阐释》读后 [J].陕西中医,1988,9(4):188—189. (收稿日期:2011—01—02) 32·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O3月第34卷第2期 Journal of Sha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r.201 1 Vo1.34 No.2 

前病变,使大部分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笔者有 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现将吾师辨治经验浅述 如下。 1辨证虚实夹杂 胃癌前病变临床表现多以“痞满”为主,属于 中医“痞证”、“痞满”的范畴,中医古籍对其病机论 述很多,历代医家各有侧重,概而析之,吾师总结为 三方面:脾胃虚弱、气血壅滞、痰聚湿阻。胃癌前病 变的发生常由三者共同导致,病位在胃,与肝脾密 切相关,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胃虚弱 为主,标实以气滞、血瘀、痰湿为主。饮食不节、寒 邪外侵、七情失和、起居不时等所致的胃脘胀满,疼 痛拒按,大便干结,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 属实证;脾胃虚弱等所致的胃脘隐痛,食少乏力,大 便溏薄,舌淡,脉细弱属虚证。l临床虚实错杂,而且 还涉及其它脏腑,所以比较复杂。基于以上病理特 点,冯老强调应立足整体观,病证结合,针对胃喜润 恶燥、以通为顺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2治疗以通为顺 《脾胃论》云:“善治者,唯有调和脾胃”;《临证 指南医案》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吾师 深知脾胃功能的健全在运不在补,补药性味多滋 腻、甘润,易滞脾胃而留邪。他认为脾胃为一身气 机之枢纽,脾主升清,主吸收、升散水谷精微;胃主 降浊,具有泻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特点,升降有度, 周身气机得以顺畅,胃自安和。胃癌前病变患者临 床多见胃脘部痞胀不舒,皆由脾胃升降失司导致。 故治疗时要顺从脾胃升降之特性疏肝理气、健脾化 湿、开结散痞,吾师常以四逆散合六君子汤为基本 方化裁加减,四逆散为调和肝脾之首选方,六君子 汤健脾化痰湿,而且在此基础上常适当配以理气之 药,如香附、陈皮、佛手、木香等以通降胃气,并根据 症状差异,配合他药同用,唯通是务。如湿邪中阻 当加藿香、佩兰、苍术、砂仁等醒脾利湿;如瘀血内 停则加五灵脂、延胡索、红花、桃仁、当归等活血和 血;如食滞胃脘佐以炒麦芽、炒谷芽、炒山楂等消食 化积;如泛吐酸水佐以海螵蛸,煅瓦楞等制酸之品。 吾师治疗此类疾病,经常寒热药并用,比如用吴茱 萸、白术等温热药物散寒去湿;用黄连、薏苡仁等寒 凉药物通降胃府,辛开苦降,已达到通降作用。 吾师认为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不同于普通胃病, 应格外重视,他诊断此病时,一般多结合胃镜检查 和病理报告,治疗不仅用以上常用手段,还要在辨 证论治基础上适当选加经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抑杀 癌细胞作用的中药,如半枝莲、藤梨根、白花蛇舌 草、八月札、丹参、仙鹤草、太子参、茯苓等等活血补 虚之品;通过改善胃黏膜血流、微循环状态,促进自 身修复,以期逆转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吾师 常言:中医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医学紧密结合现 代中医药理论研究,这样才符合中医与时俱进的 精神。 3典型病例 例(1)赵某某,女,49岁,工人,2010年4月l9 日就诊。患者胃脘痞满胀痛3年,加重1月。胃镜 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检查示:胃黏膜慢 性炎症(++)、萎缩(++~+++)、肠化 (+++)。来诊症见:胃脘痞满胀痛,纳呆,时有 嗳气、泛酸,情绪波动后明显,烦躁易怒,乏力懒言, 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证属脾胃虚弱,肝脾不 调。治宜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处方:党参15 g,茯 苓10 g,白术10 g,陈皮10 g,枳实10 g,白芍12 g, 柴胡10 g,Jil ̄l,10 g,香附10 g,甘草3 g。水煎服, 1剂/d。上方连服2 w,诸症缓解。后随症加减续 服,症状明显减轻。遵医嘱注意饮食,调整情绪,5 个月后复查病理提示:胃黏膜慢性炎症(+)、肠 化(++)。 例(2)苗某某,男,59岁,教师,2010年3月9 日诊。反复胃脘胀闷不适1O余年,加重1年。胃 镜提示:胃底溃疡2 cm x3 cm,病理检查:中度慢性 萎缩性胃炎,胃底部中度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 生。来诊症见:胃脘痞塞满闷,餐后尤甚,不知饥, 不欲食,暖气,懒言,大便溏薄,舌淡暗,边有齿痕, 苔厚腻,脉涩。证属脾虚夹滞,治宜健脾消滞。处 方:人参5 g,茯苓10 g,白术12 g,藿香l0 g(后 下),蔻仁6 g(后下),谷麦芽各10 g,焦山楂10 g, 黄连6 g,吴茱萸3 g,白花蛇舌草30 g,半枝莲10 g。 l剂/d,水煎服。服药6剂后,病情好转,但仍有餐 后满闷不适,原方去蔻仁、藿香、半枝莲,加厚朴 lO g。再服3 W后,诸症明显好转,症状基本消失, 后遵医嘱注意饮食,调整情绪,6个月后复查,肠化 生及不典型增生消失。 4结语 冯玉活老师临床诊病数十载,对萎缩性胃炎所 致的胃癌前病变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 方案,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结果进行辨证论治,健 脾化湿,理气散痞,攻补兼施,常用平淡之品即能使 胃癌前病变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体现了中医药治 疗疑难杂症独特优势。老师在临证时,还注重饮 食、情志等方面的护理调节,经常不厌其烦的给患 者讲述一些日常生活的具体防范措施,可以明显提 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张声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药防治研究的 若干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9):36. [2]王相东,基于循证医学对胃癌前病变中医辨证分型的 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2):7—8. [3]郑莹,李德禄,徐耀昌.上海市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 变化与预测[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0,5(3):152 154. (收稿日期:2010—10—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