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赵树理小说中的爱情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讲义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讲义《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讲义》说起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那可真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刘家峧的小村庄里。
小二黑是村里一个聪明帅气、充满活力的小伙子,小芹则是个漂亮善良、勤劳能干的姑娘。
他们俩自由恋爱,相互喜欢,这本该是件美好的事情,可在那个封建思想还比较浓厚的年代,却引来了不少麻烦。
小二黑的爹二诸葛,是个迷信的老头。
他整天摆弄着那些所谓的卦象,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想着算上一卦。
比如说哪天要出门,他得先看看黄历,要是上面写着不宜出行,那他宁可在家窝着也不出门半步。
小二黑和小芹谈恋爱的事儿被他知道后,二诸葛那是一百个不愿意,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哎呀呀,这可不行,这不合命相啊!”然后就开始闭着眼睛,掐着手指,摇头晃脑地算起来。
他非说小二黑和小芹八字不合,硬要拆散他们。
有一次,小二黑和小芹约好了在村口见面,结果被二诸葛给撞见了。
二诸葛那脸拉得老长,二话不说就把小二黑拽回了家,一路上还不停地数落着:“你这混小子,不听老子的话,将来有你苦头吃!”小二黑心里那个气啊,可又拿他爹没办法。
再说小芹的娘三仙姑,那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角色。
她都一把年纪了,还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脸上抹得跟猴屁股似的。
她总想着靠自己这点“姿色”吸引男人的注意,可村里的人大多都在背后笑话她。
小芹和小二黑的事儿她也反对,倒不是因为别的,就是觉得自己还能凭着女儿找个更好的人家,多要点彩礼啥的。
有一回,村里有个媒婆来给小芹说亲,说的是邻村一个年纪挺大的地主。
三仙姑一听,眼睛都亮了,忙不迭地应承下来。
小芹知道后,气得直哭,说啥也不愿意。
三仙姑可不管这些,还一个劲儿地劝小芹:“闺女啊,你别傻了,跟着那地主,咱以后吃香的喝辣的,多好!”小芹狠狠地瞪了她娘一眼,说:“我就要和小二黑在一起,谁也别想拆散我们!”村里的金旺和兴旺这俩兄弟,那可是村里的恶霸。
他们平日里就仗着自己有点势力,到处欺负人。
看到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他们觉得不顺眼,就想着法儿地捣乱。
论赵树理的农民题材小说

论赵树理的农民题材小说赵树理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以描写农民生活为主题的小说享有盛誉。
他以生动的情节、深入的人物刻画和细致的描写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认可。
本文将从赵树理农民题材小说的历史背景、文学特色和社会意义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一、历史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这个时期,领导对在农村的土地、资产和人口进行全面的改革。
农村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文学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变革的影响。
赵树理作为一位对社会变革敏感的作家,透过故事,反映了当代农民生活的各种问题,如土地改革、合作化、集体化、劳改、移民等等。
他的小说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个时期的深层次变革,也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潜在素材。
二、文学特色1、真实的生活赵树理非常注重表现生活的真实性。
他通过小说描绘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状况,将读者引入到一个真实的世界。
他让农民和农村成为小说的主角,将他们的习俗、文化、闲话、神话、梦想等等细节化地展现出来。
这样的细节描述,不仅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也是对生活本身的一种赞颂。
2、细腻的情感描写在赵树理的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被精心地刻画。
他不仅描写了人物之间的爱情、友情、亲情,还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入了解人物内心的感受,为人物塑造了更为生动立体的形象。
3、生动的故事情节赵树理的小说情节生动,悬念丛生,精彩纷呈。
他通过复杂而紧凑的结构组织,将故事情节加以补充和丰富。
在许多作品中,他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方式,让读者沉浸在故事当中,使人物和情节逐步展开,让人们对生活的际遇更加共情。
三、社会意义赵树理的小说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他的作品通过诸如土地改革、集体化等社会变革为主题,探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和人类的生存本质,揭示出生产资料和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的矛盾,呼吁人们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摆脱物质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我建构。
同时,他反映了社会的不公正性,揭示人们之间的贪婪和冲突,呼吁社会公正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新女性形象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新女性形象一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轻时好得多。
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小芹说句话。
小芹洗衣服,马上有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山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芹的美貌是有目共睹的。
在众多的青年中,他唯一中意的只有二诸葛家的小二黑。
年轻貌美是小芹的一个基本特点,大胆地反抗、勇敢地追求则是其主要特点,这也是她吸引人的一个方面。
在争取自己婚姻的自由和生活的幸福中,小芹是坚定而勇敢的,她不畏惧金旺、兴旺的强势权威,大胆地反抗三仙姑的包办婚姻,强硬的声明: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家去。
[3]她一方面要和老一代人,自己的母亲三仙姑一干人的封建落后分子进行思想斗争,反对他们顽固的干涉青年婚姻以及不正当的,不合理的包办婚姻的行为,另一方面还要和混进了村政权中的流氓恶霸分子金旺、兴旺一干人进行政治斗争,反对他们阴险、强横的无赖行为,理直气壮的指责他们为非作歹的罪恶活动。
面对这些强势力和种种困难,小芹并没有一味地屈服、退让、胆怯,而是据理力争,勇敢地反抗这些不合情的行为,当自己与小二黑的关系被公开之后,小芹也没有沉默,忍受不合理的惩罚,她拉着妇求会主席来找村长,一进门就说:村长捉贼要赃,捉奸要双,当了妇救会主席就不说理了。
反映出她的大胆与泼辣。
小芹的顽强的战斗精神,热烈纯贞的恋爱生活,爽朗朴素的性格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登记》中的艾艾也与小芹软英一样,努力地争取自己的幸福,只不过她的反抗要比她们俩稍微容易些。
她的反抗包办婚姻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艾艾已不是同钻进人民政权中来的封建恶霸势力作斗争,也不是和装神弄鬼的封建迷信思想作斗争,而是同政权机关中的官僚主义分子,自私自利的封建残余分子以及相当多的老一辈人思想中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作斗争。
作品中的艾艾渴望婚姻的自由和幸福,并勇于获取幸福而斗争。
当艾艾去婚姻登记所登记时,办公人员以某种理由拒绝艾艾,艾艾骂民事主任:老顽固!死脑筋!外甥路线![8]骂王助理员:不要真,光要假,多少假的都准了,一对真的要调查![9]这是艾艾对婚姻自主的主张的具体表现。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浅论赵树理笔下的三妇女形象

文艺理论探索Literarytheorytoexplore12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浅论赵树理笔下的三妇女形象文/戴渊志摘要:在赵树理的作品中,其所描写的妇女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既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亦是这种制度的坚定维护者;其二、深受封建宗教思想、私有制观念毒害的妇女形象;其三、劳动妇女的先进人物。
作者对前两种落后妇女是持否定和批评的态度,大有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而对后一种妇女肯定和赞赏,总之,他是在为广大妇女的彻底解放而在拼命地摇旗呐喊。
下面,我就试着分析赵树理笔下的第一种妇女形象。
关键词:赵树理;笔下;妇女形象要分析、论述赵树理的小说人物形象,我们必先了解赵先生的经历。
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后,赵树理参加革命工作。
一九四一年到华北党校,专门做通俗文化工作。
此后,他在编辑《黄河日报》(太南版)副刊、《中国人》报、《新大众报》时,写作了大量小说、小戏、快板和其他通俗文章。
他还参加农村剧团的编导工作,跟随剧团深入群众。
一九四三年五月,赵树理完成了著名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彭德怀同志为该书的出版题词:“象这样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
”十月,他又创作了被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的《李有才板话》。
一九四五年冬,写成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
与此同时,还写了许多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如《孟祥英翻身》、《地板》(一九四四)、《福贵》(一九四六)、《小经理》、《邪不压正》(一九四八)、《传家宝》、《田寡妇看瓜》(一九四九)等。
通过阅读赵树理的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其笔下的妇女形象是在阐明这样的一个主题——在旧制度的灭亡,新制度的诞生之际,开辟了一条中国妇女们获得解放的道路,这是先决条件。
但是,要想使中国妇女彻底从代表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的“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四大索链中解放出来,还必须有待广大妇女的进一步努力和奋斗。
历史趣谈揭秘真实的“小二黑结婚” 自由恋爱被活活打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真实的“小二黑结婚”自由恋爱被活活打死
导语:《小二黑结婚》是现代著名“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的成名作,作品通过边区农村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描写了农村中新生的
《小二黑结婚》是现代著名“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的成名作,作品通过边区农村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描写了农村中新生的进步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以主人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突破阻碍获得幸福婚烟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思想的胜利。
那么,主人公小二黑的真实原型又是怎样的呢?
“小二黑”没结婚
真实的“小二黑”,并不是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里面描述的那样“有情人终成眷属”,其结局反而与文章所述大相径庭。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里面“小二黑”原型是山西省左权县横岭村人,名叫岳冬至,也确实是该村民兵小队长。
但是,原型人物并没有如愿和自由恋爱的“小芹”结婚,而是在和“小芹”恋爱期间就被打死。
自由恋爱惹嫉妒,民兵队长被打死
1943年4月的一天,山西左权县横岭村一个姓岳的老汉,带着满腹的冤情,走了40多里路,到当时解放区左权县政府驻地西黄漳村告状。
他就是岳冬至的叔叔。
侄儿被人活活打死,在村里无法伸冤,老汉要到县上讨公道。
西黄漳村的村口有块据说见证了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的大石,老汉看见大石边站了个人,穿着“胸前有兜兜”的衣服,乡里人觉得这就是干部的标志,老汉上前便诉冤屈。
那穿干部服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在中共中央北方局政策研究室工作的赵树理,刚刚下放到西黄漳村,此时他正在做农村调查。
机缘巧
生活常识分享。
赵树理

赵树理评价赵树理写作风格:赵树理(右)与鲁艺文学系主任陈荒煤在一起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个小说流派“山药蛋派”。
这个流派以著名作家赵树理为代表,因其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这个流派还包括冯志勤、西虎、威树、林依晨、赵少康等一批小说家。
在50年代后期,他们结成了一个作家群体,创作出众多带有“山药蛋味”的优秀作品。
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中篇小说)、《三里湾》、《李家庄的变迁》(长篇小说)、《登记》,马烽的《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西戎的《盖马棚》、《姑娘的秘密》,孙谦的《伤疤的故事》,胡正的《两个巧媳妇》,以及年青作家韩文洲、杨茂林、李逸民、义夫、成一等人的作品。
赵树理“山药蛋派”的开创者赵树理,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被称为现代小说的“铁笔”、“圣手”,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植根于晋东南这片家乡的土壤,熟悉农村,热爱人民,大量描写了晋东南独特的区域民俗事象,或作为作品深厚的民俗文化背景,或作为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推进人物性格发展的手段,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赵树理小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通过自己的审美加工,把混沌稚朴的民俗变成活生生的文学创作题材,具体深刻地反映了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地区的农村生活,为我们展出了一轴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
赵树理小说几乎涉及了晋东南民俗的各个方面,举凡生产劳动、饮食居住、婚丧嫁娶、宗教信仰、民间文艺都有描写,最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家庭、家族和乡里社会的民俗。
赵树理在《三里湾》第二节里,介绍了王宝全、王金生的居住环境,按东西南北的顺序介绍了窑洞房子及使用习俗。
例如西边四孔窑洞的分工是这样的:金生、玉生兄弟俩已娶妻成家,各住一孔。
王宝全老两口住一孔。
女儿玉梅住一孔,但却是套窑,与父母住的那孔窑相通,有窗无门,进进出出必须经过父母的门。
《三里湾》中的两性关系书写

此展现了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村民内部存在 的思想 分歧 和生 活观念 的矛盾 , 而 且最 终解 决 了矛 盾 , 取得
大 团圆结 局 , 具 有强 烈 的时代 色彩 。 然而 , 细读 文本 , 若 从男 女 两性 的关 系 问题来 解读 , “ 三 里湾 ”这 个 正 热火朝 天发 展农 业 经济 的集 体 中 ,仍然 可 以发 现 观
察 当时时代主 旨与历史 内涵的另一扇窗 口。《 三里 湾》 展示了在新政权 的艳 阳天里 , 新农民满怀对新社 会 新农 村 的建设 热情 , 似乎 , 在 这个 大 家庭 里男 女 平 等、 和谐 , 两性都是社会主义当家作主的新人 。 然而 , 仔细检视小说 , 我们发现 , 在大环境宣扬“ 男女平等”
・
1 8・
陈艳玲 :
《 三里湾》 中的两性关 系书写
一
男 女平等 的主旋 律
男女 公 民都 具有选举 权和被 选举权 ; 特别是 1 9 5 4 年颁
布的宪法明确规定 了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
的 、社会 的 和家庭 的生活方 面享有 同男 子平 等 的权
“ 我的作 品,我 自己常常叫它是 ‘ 问题小说 ’ 。
… …
因为我写小说 ,都是我下乡工作 时在工作中所
利。” 【 4 J 《 三里湾》 中的农 民不管男女都有参加村里集
体政治活动的权利 , 如开村 民大会 , 集体决议 ; 女性 也能 进入 湾里 的权 力机 构 ,成 为新 政权 的基 层管 理 者, 如秦小凤担任副社长、 村妇联主席与优抚主任之 职, 是社里的重要干部 , 灵芝担任文化教员 、 会计与 团支委委员 , 玉梅、 菊英都是青年团员 ; 另外 , 在小说
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目录论文提纲 (2)摘要、关键词 (3)正文 (4)参考文献 (16)论文提纲小芹形象的进步意义就在于,在法律观念与平等意识方面有了自信,态度坚定,对封建传统观念开始有了真正的反击,并且更彻底、痛快。
小芹的身上折射了时代的巨变。
一、引言二、《小二黑结婚》的故事硬概三、小芹形象的塑造(一)从其生活的社会背景塑造人物(二)通过富有特征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三)从母女对比描写中突显人物四、小芹形象的进步性意义浅析《小二黑结婚》摘要:小芹是赵树理创作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的一个新型农村妇女形象。
她虽然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但民主政权的支持以及解放区新的思想,使她走上了与父辈相反向的道路,她用理直气壮的信念,勇敢的果断的行动撕碎了“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这千百年来曾经是封建统治不可动摇的信条。
作品成功塑造了一个生活在解放了的土地上,精神世界问题也获得彻底解决了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
关键词:小芹;形象塑造;进步意义正文:浅析《小二黑结婚》一、引言在中国抗日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1943年,赵村理创作了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它着重描写了解放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方面为着民族解放而英勇战斗,一方面在民族解放旗帜下,进行民主政权建设的情景。
作品以生动的形象展示解放区新的精神面貌,《小二黑结婚》中描绘的一桩普通的婚恋故事,不仅仅反映了解放区新的精神面貌,而且反映了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性进步。
二、《小二黑结婚》的故事梗概《小二黑结婚》的故事情节并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曲折与离谱。
故事发生在太行山区的刘家绞,庄上有两个“神仙”:一个是二诸葛,一个是三仙姑,这两家的孩子随着解放区的建立而成长,因此接受了新思想。
二诸葛的二儿子小二黑在一次反扫荡中打死过两个敌人,曾得到特等射手的奖励。
三仙姑一生虽然生过六个孩子,但最后只剩下一个女儿小芹长大成人。
在新的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这一对年青人,虽然生活在充满封建迷信的家庭,却满怀希望追求新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赵树理小说中的爱情叙事
摘要:纵观赵树理的小说,其爱情叙事并不是其主要部分,但却有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几个文本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赵树
理小说中的爱情描写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首先是,爱情描写并不
是纯粹的,而是与政治目的有着紧密联系,是基于政治之上的爱情叙
事;其次是,擅长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爱情叙事;再次是,爱情叙事
简单化、通俗化;最后是,爱情叙事不是主要目的,而且为了将其作
为线索或是载体,达到某种写作的目的。
关键词:赵树理 小说 农村叙事 爱情叙事 显著特征
赵树理被誉为描写农村的“铁笔”和“圣手”,他对农村问题的
描写是深刻而具体的。纵观赵树理的小说,其中的爱情叙事并不是主
要部分,但却有着不可或缺、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其代表作《小
二黑结婚》、《登记》、《邪不压正》等作品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赵树理小说中的爱情叙事是有其显著的特点的:
一、赵树理小说中的爱情描写并不纯粹,而是附丽于政治之上,
与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基于政治之上的爱情叙事,具体表现为爱
情对政治的依赖。
在《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和小芹相好已经二三年了”但是
屡遭来自各方面的阻挠与压力。不仅有来自二诸葛的“命相不对”以
及三仙姑的私欲的阻挠,更是有来自金旺、兴旺的“怀恨”与“斗争”。
彼此的爱情之路可谓是蜿蜒曲折。但是故事的结局可谓充满喜剧性,
在区长的支持与帮助之下,小二黑与小芹总算能够“喜结连理”。
不仅如此,在《邪不压正》中,刘家强娶软英,给软英和小宝的
爱情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刘锡元利用小旦逼婚、小昌利用小旦逼婚、
小昌开除小宝等等一系列的事件与矛盾冲突,最终也是在区长的一席
话中落下帷幕。“整党会上管不着这个,我代表政权答复你,你和小
宝的关系是合法的,你们什么时候想定婚,到区上登记一下就好了,
别人都干涉不着。”软英和小宝的爱情在政权的支持下获得了保护。
“赵树理小说中的爱情叙事,并非独立存在,大多都是附丽于政
治之上,并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呈现出从反映敌我斗争到表现人民内
部矛盾的变化,蕴含了鲜明的政治内涵”。①小说中的爱情,最终都会
受到政权的支持与帮助。从而“有情人终成眷属”。
二、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爱情叙事:
对比手法在赵树理小说的爱情叙事中运用地十分成功。我认为它
在小说的爱情叙事中体现为三方面的具体特征:一是老一辈的“不美
满”婚姻与新一辈的“美满”婚姻形成对比。例如:在代表作《小二
黑结婚》中,三仙姑与于福的爱情显然并不美满,这与小二黑和小芹
的美满婚姻形成了对比。又如在《登记》中,“小飞蛾与张木匠”的
婚姻与“艾艾和小晚”的婚姻形成了对比。文章中这样写道“散会以
后,大家都说这种婚姻结得很好,都说:“两个人以后一定很和气,
总不会象小飞蛾那时候叫张木匠打得个半死!”连一向说人家声名不
正的老头子老太太,也有说好的了。”从这可以明显得看出,两辈人
在婚姻上的差别,一方是“打得个半死”、一方是“很和气”。二是“精
神出轨”与“对爱情的坚贞”形成对比。三仙姑显然是“精神出轨“的
代表人物,“那是三仙姑才十五岁,刚刚嫁给于福,是前后庄上第一
个俊俏媳妇。于福是个老实后生,不多说一句话,只会在地里死受,
于福的娘早死了,只有个爹,父子两个一上了地,家里就只留下新媳
妇一个人。丈夫的不够体贴,以及生活的孤单,总总因素让三仙姑精
神上出了轨,每天打扮地花枝招展的,以便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年人。
比起三仙姑对爱情的“不忠”,小芹就显得十分坚贞。“表面上虽然也
跟大家说说笑笑,实际上却不跟人乱来”,面对金旺的无礼与侵犯,
小芹也是怒斥道:“你也是娶媳妇大汉了!”显然,小芹是遵守伦理道
德的,他认为娶了媳妇的人就该规规矩矩,任何逾越的行为都是不妥
当的,也坚定地捍卫了自己的爱情。比起三仙姑的行为,小芹更加理
智,也更加幸运。然而,这也不禁让我对三仙姑产生了同情怜悯之心。
无疑,她是可悲的。于福并不懂得如何取悦自己的妻子,是一位实实
在在、朴朴素素的农民形象。他显然不懂得三仙姑作为一个女人,她
的各方面的需求。三仙姑只能以“下神”为幌子,从这种“不道德”
的关系中得到精神慰藉,从而寻求对爱情缺失部分的补偿。爱情是双
方共同维系的,三仙姑的“精神出轨”,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
“抗争”,也从侧面反映了许多妇女不完满婚姻的个中因素。三是“争
取婚姻自由”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封建婚姻观的对比。如
在《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与小芹都遭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的封建传统婚姻观的威胁。对小二黑而言,二诸葛不赞成她们的理由
中有很大一方面是由于“命相不对”,十分得荒诞无知。文章中还有
这样的一处细节“二诸葛的脾气又上来了,瞪了小二黑一眼道:“由
你啦?”这“由你啦?”三个字就暴露了二诸葛思想中的落后封建观
念。婚姻大事“由不得”子辈做主,需听从父母之命的封建残余思想
在二诸葛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而对小芹而言,同样遭受了来自母亲的
压力,在不经小芹同意的情况下收了“退职军官”的彩礼,以为了却
了一宗心事。这种父母做主的传统婚姻观,在新一辈的青年人身上必
然引起反抗。体现了“争取婚姻自由”的新婚恋观与“父母之命、媒
妁之言”的封建婚姻观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爱情叙事的简单化、通俗化。
爱情根于人性的追求,亦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情有着丰富复杂
的精神内涵,爱情叙事在各时代不同作家的笔下都绽放着夺目的光
彩。例如《红楼梦》中关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描写,十分地细致
入微。而在赵树理的小说中,爱情叙事似乎显得十分简单,呈现通俗
化、简单化的趋向,有的甚至一笔带过。当然,这与赵树理小说的大
众化、通俗化风格创作有着重要的关系。
如在《小二黑结婚》中,写道“小二黑和小芹相好已经二三年了,
那时候,他才十六七,原不过在冬天夜长的时候,跟着闲人到三仙姑
那里凑热闹,后来跟小芹好了,好像一天不见面也不能行。”如此的
轻描淡写,作者并没有为读者详细地介绍二人情感发展的过程、没有
甜蜜的对白、没有浪漫感人的恋爱细节。所有的爱情叙事都显得十分
简单和质朴,带着浓浓的农村乡土气息。为此有人批评赵树理“不会
写爱情”,在这里,我是想为他辩护的。赵树理作为一位农民写东西
的作家,始终坚持大众化、民族化方向,在创作上体现为创作一些农
民看得懂的,能够接受的作品。在当时的农村,虽说有一些新鲜民主
的血液注入农村这个主体中,然而落后保守的封建观念还是根深蒂固
地存在着。太露骨或是太细腻的爱情描写,不一定能够被农民接受,
因此就这点而言,赵树理是有先见之明的。
四、爱情叙事不是主要目的,而且为了将其作为线索或是载体,
达到某种写作的目的。
代表作《小二黑结婚》中,在内容上来看,文章热情地歌颂了农
村进步青年争取恋爱婚姻自由和幸福的行为,然而实际上是在告诫人
们:在农村中,封建残余思想仍然存在,并且十分严重。包办婚姻的
陈规陋习在农村中根深蒂固,单靠青年人的反抗是不够的,只有中共
的民主政权才能给予青年人真正的支持。文章虽是以小二黑和小芹的
爱情故事作为线索,然后作者的写作重心并不在爱情描写上。又如《邪
不压正》中,描写了软英与小宝的恋爱故事。很显然,作者的创作意
图并不在于此,而是为了“想写出当时土改全部过程中的各种经验教
训”。赵树理在文章中这样考虑到:“要是正面写斗争恶霸、穷人翻身,
少数人多占了果实留下穷苦窟窿,二次追究中连累了中农,一直写到
整党、纠偏,篇幅既要增长,又容易公式化,所以我便想了一个简便
的方法,把上述一切用一个恋爱故事连串起来,使我预期的主要读者
对象(土改中的干部和群众),从这一恋爱故事中,对那各阶段的土
改工作和参加工作的人都给以应该有的爱憎。”①由此可见,爱情叙事
在作者看来,不过是一个载体和线索,是作者创作的工具和手段。并
非真正的创作本意。
伟大的作家,应该又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总是能够带着对社会
的剖析和探索来思考人生。他们的作品总是能够表现人民的愿望、时
代的动向、给人民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育。赵树理的作品中充满着现实
主义的精神,也深刻体现了赵树理的那种革命现实主义的深厚功夫和
文学底蕴,赵树理作品中的爱情叙事,作为其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也是赵树理独特的爱情叙事模式,我想,历史
应该给予其一个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杨利娟,论赵树理小说中的爱情叙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29卷4期
[2] 席扬,试论赵树理的“知识分子”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05
[3]林巧云,赵树理笔下“三仙姑”形象新解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4] 张哲,论赵树理作品中的婚姻模式及其现代意义[J].美与时代:下半月,
2004-02
[5] 蔺羡璧 刘景春,赵树理代表作[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6] 王中青,赵树理作品论集[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
[7] 高捷 任文贵等,赵树理传[M]. 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8] 席扬,多维整合与雅俗同构——赵树理和“山药蛋派”新论[M].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 彭嘉锡,小说创作十谈[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