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中的意识形态

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中的意识形态
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中的意识形态

求 索

2000/2

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中的意识形态a

李春成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上海 200437)

摘 要:比较政治学理论范式可分为主流范式和替代性范式两种大的类型。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流范式是与资产阶级政治相一致的资本主义政治学理论范式。它们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其中作为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方法论及其基本范畴和基本观点,都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服务和辩护的。必须对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批判。

关键词: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范式;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批判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00)0205005

对比较政治学理论范式的一种较为保险的分类方法是将它们归为二类:主流范式和替代性范式。这种分类之所以是保险的、难以挑剔的,是因为涵盖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是两种相互对立而又历时共存的意识形态,即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1。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流范式无疑是与资产阶级政治相一致的,并为之提供学理性的支持。而第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主流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非主流理论,大多依据马克思主义范式作出挑战性的反应,构建出替代性理论。然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低谷的背景下,在西方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体系中,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相当一部分政治学学者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读懂了马克思主义以后觉得无用,而更多地是基于一种直觉式的武断,一种随“主流”意识这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可是,当我们审视西方论说时,我们也许会惊奇地发现,国外(包括第三世界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少学者在不断地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统,尽管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一定准确。

一 作为意识形态的方法论

进入近代以来,社会科学(当然包括比较政治学在内)的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必须满足两种合法性需求:一是学术上的合法性。即必须合乎学术规范,有一定的理论体系,且能在学术传统中找到认识论上的根据,证明自身是“科学”;二是政治建制上

a作者简介:李春成(1971),男,湖南耒阳人,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行政学博士研究生,从事当代中国公共行政和政治学方面的研究.

的合法性。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建制化,譬如学科专业的设置、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建设与维持等,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反过来,任何形态的社会制度都不得不借助于各种学术来论证其合理性,并提供某种一致性的世界观论说。尽管权力与知识、社会结构和关于这个社会的合理论述之间并不存在简单化的一一对应关系,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必然性的、复杂且广泛的。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所谓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社会阶级的经验所产生的错误认识或整套政治幻想(《德意志意识形态》)o。正如库恩(1970年)所主张的,不管是规范性研究,还是如行为主义者所宣称的客观性研究,研究者在构建其思维框架时,必然有一定信仰、价值观和神话的结构,即马克思所讲的意识形态前提。

就受政治现实的影响而言,比较政治学由于直接以政治作为研究对象,而且是国与国之间,尤其是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之间的比较,所以较其他社会科学显得更加脆弱和敏感。在人们对政治的认识中,意识形态往往可以使某些神话永久化并歪曲现实。譬如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理论所依据的是所谓的“欧洲中心论”神话;支撑美国比较政治学理论界的是所谓的“美国例外论的国家意识形态”。这种美国神话尽管受到越南战争、水门事件以及伊朗事件、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问题等的冲击,却依然活在美国大多数的比较政治学家的心中。他们相信美国体制在本质上是正确的,在现实中是最好的选择,任何其他替代性选择都是不明智的或不现实的;“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就是要保卫和扩展自由并在互惠的基础上保证经济繁荣”。因此,他们在进行比较研究时,强调的是“稳定和维持局面,均衡和平衡,一致和多元,自主和参与”这些流行的思维方式及其陈词套话,带有浓重的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口音。

马克思主义比较政治学从不隐瞒其阶级立场。它旗帜鲜明地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资产阶级国家及其理论进行批判。所以,有实验表明,美国学生在学习替代性思维方式

如马克思主义时会产生一种焦虑感。“他们拉住他们的意识形态不放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它很‘舒服’,而学习马克思主义则使他们对自己所相信的那一套越来越站不住脚”(奥尔曼,1978年)。由于同样的原因,马克思主义比较政治学理论在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占上风的世界体系中,以替代性的、非主流理论的面目存在着。

尽管马克思没像主流范式的先驱韦伯和迪尔凯姆那样就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或规则专门著书立说?,然而他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注成了其理论体系的基石,贯穿在其理论研究之中,譬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庭》、《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产党宣言》、《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哲学的贫因》、《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等。以马克思为原创者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矛盾论和阶级分析方法,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为理论目的,以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为行动目标。这是与以韦伯等为先驱的主流派观点针锋相对的。主流派否定历史规律的可知性;认为价值观与事实相分离是研究的基础,尽力摆出一副客观公正的姿态;认为资本主义是理性的体现,不会因其内部矛盾灭亡,而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合理化措施超越其矛盾,由此获得不断发展。

二 基本范畴与基本观点的批判

由于比较政治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其独特的概念体系,奇尔科特甚至认为比较政治学其实是政治学本身,研究者用以进行比较的基本范畴绝大多数直接取自政治学。实际上,在对属于这些比较范畴的各国政治现象进行对比之前研究者心目中已经有了评判的标准。也就是说,其意识形态的前提就蕴含在这些概念严格地说是规范性概念的界定之中。当然,也不是任何一种比较范畴或比较理论都蕴含着某种意识形态。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以下我们主要剖析那些对意识形态极为敏感的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它们同时也是比较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和理论。

1.国家理论

马克思从黑格尔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理论中受到启发,将国家和社会进行了区分。伊斯顿认为正是马克思的这种“国家不同于社会的思想”,使得“政治学可以部分地作为脱离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科出现”。但是,马克思并不像黑格尔那样认为具有世袭君主、官僚机构和房产主大会这三类组织的国家是市民社会内部矛盾的仲裁者和消弥者,是市民社会秩序的保证者。马克思认为,国家是市民社会产生的,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目的不是市民社会的有序这仅仅是国家为了保护统治阶级

的利益而使等级制的阶级结构永久化的副产品;只要有阶级存在,国家就总是站在统治阶级一边,而不是居于各阶级之上;统治阶级不仅掌握着上层建筑(强制权)而且控制着经济基础(所有权),在这里,统治者享有对一切资源的优先权。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当代世界上的政治形态只有两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形式的统治都是非法的,应该将国家连同其统治阶级一起加以消灭。

上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念显然会遭到主流派比较政治学家的反对。他们宁愿把政治和经济割裂开来,并避免涉及权力和强制、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马克斯?韦伯通过其理想类型的研究方法回避了现实,将其视点投向了效率、专业化以及科层化等资本主义的合理化过程;通过他对权威类型的理想化划分,将三种统治形式传统统治、感召力统治、法制统治合法化,并“顺理成章地推崇起被认为能带来效能、秩序与和谐的科层化的法制统治”,从而巧妙地将资本主义统治合法化,并成功地使人们忘记了权力的强制性。伊斯顿、阿尔蒙德等人极力贬低国家观念,代之以生理学的或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在这种系统论中,对稳定、和谐和整体效能的关注压倒了一切,利益冲突披上了温和的、功能主义的面纱。通过这种釜底抽薪的做法,国家权力似乎变成了一种“社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转换器,掩饰了强制执行以及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社会对个人的制约的现实。许多主流派理论拒绝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把国家视为政治市场,相信权力在各种集团和机构中进行分配,相信权力间的相互制衡能实现政治正义。与这种多元主义相类似的是社团主义。社团主义倡导通过“集体讨价还价的社会化”把国家变为诺齐克所说的“元乌托邦”国家实质上成了各个政治实体(即社团)之间的纯关系结构。

另外,基于对以下“神话”的崇奉,主流派学者对世界各政治形态进行了分类。这些“神话”是:欧洲历史发展的单线性与连续性、多元主义民主、理性化与专业化、古典自由主义传统。这些分类理论中值得一提的有:阿尔蒙德将各类政治系统划分为英美型的、欧洲大陆型的、极权主义型的和前工业型的。J?科尔曼将之分为竞争型、半竞争型和权威型系统。F?里格斯分析了混合型、棱柱型和折射型各系统。D?阿普特把世界分作独裁、寡头统治型、间接代议型和直接代议型等几个系统。A?希尔斯提出可将之分为政治民主型、监护民主型、现代化寡头统治型、极权寡头统治型和传统寡头统治型等类型。S?艾森斯塔德提出了一种较全面的分类方法:原始系统、父系帝国、游牧帝国、城邦国家、封建系统、中央集权官僚帝国和现代系统。其中,现代系统又分为民主型、独裁型、极权型和不发达型。

在批判主流派的系统理论和国家理论的基础上,替代派除了重申工具主义国家观外,还提出了某些折衷性的理论,如多元社会主义论,认为多元主义可以和社会主义相协调;在这种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可以对相互竞争的个人、集团和阶级的要求及利益进行过滤。

2.阶级理论

自柏拉图以来,没有哪一位政治理论家能忽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鲜明差别;自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分类进行研究以来,统治者团体的结构就一直是比较政治形态的核心依据,但人们并不一定都采用阶级划分的方法,或即使保留了阶级这一术语,其含义也往往大有殊分。尽管如此,阶级理论仍是主流派和替代派的共同关注点,也是它们一切争论的核心。争论的矛头直接指向资本主义国家。

对“谁是统治者”这一问题的回答总是与权力的分配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中心只有一个,即资产阶级集体甚或独裁者。尽管现代资产阶级的统治往往采用一种结构的形式,但其权力的服务宗旨仍然只是资产阶级。所谓结构性统治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采用某种多元民主体制使国家活动看起来似乎是由社会结构而不是由掌握国家权力职位的人决定,国家按照由资本主义发展本身决定的方式来运作,且不受资本主义制度下处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操纵。正如N?勃兰扎斯(1969年)所说的,统治阶级成员的直接参与不一定是国家行动的原因,事实上,他甚至还断言:只有在资本家阶级不参加国家机器的时候,资产阶级国家才能最好地为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服务。

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早就揭露了这种结构性统治的阶级本质,譬如马克思提出的基础结构和上层建筑就是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社会的,马克思还提出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可见功能背后隐藏着的内部结构。M?戈德利(1973年)说:“对马克思来说,就像对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来说一样,‘结构’不应与可见的‘社会关系’混同起来,而应成为一种表面不可见,但在可见社会关系后面存

在的现实。后者的逻辑,以及更广义上的社会实践规律取决于这些隐蔽结构的功能作用,而发现这些应使我们能够‘说明已经观察到了的全部事实’”。

在现代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中,替代性范式的统治精英论者与主流范式的多元精英论者就阶级与权力分配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争辩。(1)马克思把阶级同物质基础联系起来以提示资本主义必然死亡的根源;韦伯却把阶级作为描述特定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范畴。韦伯认为,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身份群体的财富比起对于他们名义上隶属的阶级的总体财富更感兴趣;同属一阶级范畴的个人或群体之间并没有马克思所谓的利益、意向和忠诚的高度共同性。

(2)主流派以精英循环现象来驳斥马克思主义的统治阶级的概念,认为精英循环现象使得大多数社会不可能存在一个稳定的、封闭的统治阶级。这种精英循环现象受到了韦伯、G?莫斯卡、F?帕累托等学者的集中关注。韦伯关于身份团体及其成员在阶级中、在社会中按“市场需求”变化而变迁的理论无疑可以为精英循环现象提出一种解释。莫斯卡特别关注政治阶级或统治阶级,认为统治阶级是代表重要的、有势力的集团的利益的政治阶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马克思一致的。但莫斯卡认为,这个政治阶级通过从较低阶层吸收成员以及通过新的社会集团的加入而变化其结构组成。这就是所谓的“精英循环”。帕累托比莫斯卡走得更远,他将精英分为在朝精英和在野精英,认为二者的关系是区别各类政治形态的核心依据。他把社会设想为一个系统,各个相互的力量在其中均衡地共同活动。(3)在对现实权力格局的认识上,主流范式设想社会中存在许多权力中心,它们呈散状排列;而替代性范式则认为中央集权的统治阶级政府是一元的权力享有者。R?达尔甚至将多头政治思想溯源到了J?麦迪逊。达尔和其他多元主义者崇尚的是取自美国经验的民主神话:权力和权威广泛地、一视同仁地分散在政府官员和私人及群体当中;多党之间合法反对、合法竞争;坚定的宪政信念;确保思想言论自由以及平等而广泛的政治参与机会。

3.政治文化理论

为了深入研究造成各种政治安排间的差异的心理原因,比较政治学家引入“政治文化”这一概念,并逐步发展成了一种专题理论。其实,政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即是前述国家观念、阶级观念和权力观念以及与这些观念密切相联的政治行为取向。

马克思把唯物主义贯彻在他对历史的一切考察之中,因此,在他看来,文化来源于社会的物质实践。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文化可以解释为私有制生产关系在意识形态上的再生产。文化以及它的信仰、象征和价值观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文化是保守的、静态的,因为它使物质基础合法化,保护资产阶级或资本家统治阶级的利益。从而,静态的文化与动态的物质实践之间会越来越脱节,暴露其保守的真面目。同时,也只有通过物质基础的历史变化,通过生产方式和阶级关系的改变才可以发展出新的文化系统。另外,马克思还讨论了文化与实践间的矛盾在个人层次上的表现。他主要是从劳动的角度赋予“异化”这一古典概念以新的含义,并通过它来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人性的摧残,从而提出通过革命实现人的解放,创造新社会或无阶级社会以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

与马克思一般地剖析文化的阶级性相比较,主流范式在这方面做得更细些,也更受“欢迎”。韦伯将他的理想类型的研究运用到了对文化内容和个人动机的分析上,从文化心理层面提出了三类合法权威,即传统权威、神授魅力权威和理性权威。在微观层面上,韦伯强调个人责任、个人决断和个人独立性的意义。这既是19世纪自由主义传统的反映,同时也成了20世纪的合理选择和个人文化取向理论的前导。尽管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并不与政治系统相“耦合”,因为政治取向格局超越了政治系统的边界,但他把政治文化和政治系统分类结合起来进行了考察。他认为,英美系统的政治文化是同一的和非宗教的;欧洲大陆系统的政治文化是各行其是、不成一体的;前工业系统的政治文化是混合型的;极权主义系统的政治文化是人为造成的。阿尔蒙德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每一种政治系统都建基于特定政治行动取向的格局”(1956年)。随后,阿尔蒙德分别与维尔巴、小鲍威尔合作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他们把政治文化视为政治系统在其组成人员中的认识、情感和评估三方面的内在化,即认识取向、情感取向和评价取向。以此为参数,他们假定了三种政治文化:乡村或曰教区文化、臣民文化、参与者文化。另外,他们分析了文化世俗化对政治发展的意义。在具体领域的研究中,L?派伊和K?多伊奇研究了社会文化交流,前者提出把“世界文化”分成传统型、过渡型和现代交流型几个阶段性类型。政治文化研究还包括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按照格林斯坦

(1969年)的概括,这种研究分三个方面:公民训练研究、个性与国民性研究、青少年的社会化研究。

对政治文化理论的批判伴随着这种研究的始终,举不胜举。最尖锐的批评恐怕是对比较研究者的种族主义、沙文主义的批判。S?阿明(1977年)提出一种替代性分类方法,他承认了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表达的三种模式:北美模式、前苏联模式和中国模式;批驳了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机械理论。

4.发展理论

政治发展可以说是当代比较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已有的研究大致从三个方向研究了政治发展:一是政治民主化,二是关于政治变迁的过程,三是政治变迁的危机与结果。总的来说,第一个方向上的研究的意识形态味最浓。这是因为民主通常指的是欧洲和美国的经验,将它用以评判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显然没有什么很大的意义,除非是为了某种帝国主义的需要。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发展的主题是现代化而不是民主化,其当务之急是政府能力的增强和政府职能的优化,以便为国家的独立与富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法治与社会稳定以及必要的军事建设提供保证。当然,现代化并不排斥民主,相反,现代化往往促进着甚至包含着部分意义上的民主化。但民主化实非发展中国家的首选目标,尤其是那种欧式和美式意义上的民主更是如此。

其次,就现代化而言,西欧的经验提出了一条走向现代化发展的直线道路,一条经过连续发展阶段的道路。这种“连续发展”的观点致使一些学者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与进程进行了简单化的评判。他们所设想的直线型的阶段理论往往流于空想,用之指导和评价实践肯定是有害的。

再次,上述那种“连续发展”或“直线发展”的观点意味着“相信西方世界可以使其他欠发达地区文明化”,对它们的征服和扩张会促进欧洲价值观向这些地区的扩散。这无疑是典型的欧洲中心论的论调。它相信资本主义的扩散将解决欠发达国家的贫困、饥饿和医疗保健等问题。可是,二战后的现实却否定了这种观点。于是,主要来自欠发达国家的研究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提出了各种替代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主张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资本与技术)扩张的意义,认为其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其前提是这种扩张不是政治意义上的对主权的干预,更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殖民主义的剥削;否则,受害国家或民族定当予以坚决抵制。在反帝和自力更生的立场上,以来自阿根廷的劳尔?普雷维什为首的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的经济学家们是与马克思主义者相一致的。但是拉经委提出的闭关自守、依靠民族资本家来振兴本国经济的观点,是对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规律的主观抗拒。

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弗兰克和罗德尼对中心地区的资本主义发展和周围地区的不发达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罗德尼(1972年)指出,非洲不发达国家是欧洲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剥削的产物;它们是不发达的,而不是发展中的,因为它们未能逃脱其落后的境况。弗兰克(1966年)认为,发展理论研究必须注意到发展中国家过去所遭受的不发达的经济史和社会史。就宗主国与卫星国之间的关系,弗兰克提出了若干命题,摘录如下:

(1)不发达并非原有的或传统的。当代的不发达是现在的发达宗主国与不发达卫星国之间关系的后果,是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反映。

(2)战争与萧条的时期使得卫星国家得到某些自主的资本主义发展,但是在当前资本主义体系内,这种发展注定要成为不发达。

(3)最不发达的地区是那些过去同宗主国联系最紧密的地区。它们是最大的初级产品出口国和资本的主要来源地,但是一旦生意不佳它们就被抛弃了。

三 结语

尽管我们绝不主张简单化地把一切西方理论视为意识形态的宣传物,也不希望自己的理论研究被贴上意识形态的标签,但批判性的眼光始终是一个理论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当然,批判的前提是要读懂所批判的文本。

注:

1比较政治学19世纪后期以后才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此时,“共产主义的幽灵”已在“欧洲徘

徊”(《共产党宣言》)。

o曼海姆(1979年)认为,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对意识形态的这种用法有别于《资本论》中对意识形态起源的

更加明确的理论立场。

?韦伯和迪尔凯姆分别写了《社会科学方法论》(1949年)和《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938年)。这两本书有

中译本。

(责任编辑:项子璋)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简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几个问题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资源。在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上,传统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科书,对于意识形态的理解过于狭隘,忽视了马克思思想中关于意识形态的更加广阔和深刻的意识形态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总体上说,主要涉及到:意识形态的范围、价值问题;意识形态的主体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教育问题;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意识形态的种类;意识形态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观 无论你是否愿意,意识形态都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你,无论你如何讨厌,意识形态都已经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回避意识形态,否定意识形态,甚至说“意识形态”已经终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这就如同鸵鸟把头埋到沙子里,防止自己被人抓住一样,是极其愚蠢的。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意识形态呢?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资源。 一、如何看待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 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他们认为,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是一种简单的历史决定论的思想,实际上意识形态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他们看来,马克思简单地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对社会现实的歪曲反映,并用阶级根源来说明意识形态的产生的社会根源,把意识形态和阶级意识等同起来,把意识形态的斗争归结为阶级斗争。他们有人质疑,难道一种意识仅仅由于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就表明这种意识是颠倒的意识吗?就是错误意识吗?[1]这种指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修正和完善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几乎是每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家的共同企图。 应该承认,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确实有僵化和教条化的问题,缺乏对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形式、内容和功能的深入思考。这也导致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多方面的质疑和思考。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某些思考,确实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在分析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念的时候,不同的人抓住了马克思思想中的不同方面来分析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思想。比如,早期阿尔都塞抓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提出的下列思想:“整体,当它在头脑被作为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2]在他看来,头脑所专有的掌握方式是科学的掌握方式,而对于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是意识形态的。而卢卡奇则抓住了马克思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批判,认为,这种商品拜物教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使人崇拜自己所创造的商品之间的交互关系,而忽视了交换关系背后的人和人之间的剥削关系。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或者说,马克思就是要揭示商品交换关系背后所存在着的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关系。国内学者在研究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的思想的时候,发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讨论的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由此可见,人们在分析马克思的意思形态思想的时候,也发现了马克思也有不同的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观念。英国学者汤普森发现,在马克思那里有三个不同的意识形态概念。第一种意识形态概念是:“意识形态是一种理论学说和活动,它错误地认为,观念是自主的和有效的,它不了解社会—历史生活的真正情况与特点。”[4]这就是说,那些把人的观念看作是独立于社会历史条件的思想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批判的各种不同的理论都是意识形态。第二种意识形态概念是

(完整word版)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

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 一.柏拉图(《理想国》) 柏拉图,古希腊城邦时代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其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 二、政治思想: (1)正义论:①回答了什么是“城邦的正义”,即是: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不是为了某一个阶段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 ②认为一个完善的城邦具有这样一些美德: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 ③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国家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认为只有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就实现了正义 (2)哲学家统治:①哲学王统治的思想。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内容。②让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才能保障城邦正义。③哲学家能够掌握正义本身、善本身的知识,能够按照神圣的原理描绘出理想的政治制度,是个人和公民幸福。④能够看到“美善、正义。勇敢、智慧、节制等理念世界中的原型 (3)政体的演变:柏拉图根据国家制度的品德和掌握国家最高统治权的人的品质把政体区分为两类五种:一是善的、正义的政体——王政或贵族政治。一是恶的、非正义的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治、民族政治和僭主政治。 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一.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政治思想家,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他的《政治学》被誉为政治学科的开山之作。其著作有:《政治学》、《尼各马克伦理学》、《雅典政治》等。 二.政治思想: (1)人与城邦:①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来就是政治动物”,过城邦式的生活就是人的本能,直接参与城邦事物是公民谋取幸福、实现集体之善的必要途径,也是公民权的本质。②认为城邦是至高而广泛的社会团体,其目的是完成某些善业。③城邦是自然的演化 (2)法律的统治:①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了法律统治的重要性。②人为政治关系必须是这样的一种关系,即臣民并非全部放弃其判断和责任。③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一词具有三要素:第一,它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和普遍的利益而实行的统治。第二,它是守法的统治,即统治者的实施根据普遍的法规而不是根据专断的命令。第三,法治意味着对自愿的臣民的统治。(3)政治的改良:①其核心思想是,最好的或最可能好的政体的实现虽然确实人们梦寐以求的饿,但其实现的途径却可能是在现存法律和政治理念的框架内的渐进改良,而不是宣布激进的乌托邦方案②法律应该根据政体来制定,不能叫政体来适应法律 (4)中产阶级的民主:①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混合政体②混合政体的中心旋律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混合以及以中产阶级为主导的社会基础。③亚里士多德认为最良好最稳定的政体是由中产阶级主导的结合贫富两种要素混合的政体(共和政体)④在当今社会,培育社会中间阶层,实现社会结构的正态分布,避免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实现政治社会的中道均衡认为是克服社会不稳定、防止政治动乱的基本原则。 (5)理想城邦:主张自给自足的小国寡民。 三、贡献:①是政治学的开创者。 ②在整体主义的框架内渗入了某些个人主义的因素。 ③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为后世政治思想提供了无尽的思想宝库和灵感的源泉。 三.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张志扬谈西方意识形态

今天我想着重谈谈“人文学术”的“文化自主性”的能力和条件问题。在今天的人文学术面前,至少有三种类型的意识形态禁锢:“政治意识形态”、“西方意识形态”、“技术意识形态”。如果学术不解脱此三种意识形态禁锢,或者说得平和点,不调整好与此三种意识形态的关系,学术的自主性就很难从自身成长起来。 首先应该明确“意识形态”所指为何?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有两个规定性: (一)“把特殊的东西说成是普遍的东西”,由此获得“真理性”(或叫“伪科学性”); (二)“再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统治的东西”,由此获得“权力性”。 所以,凡“意识形态”必要求“真理性”与“权力性”。(引自马克思)。 现代性转型之后,“意识形态”的两个经典规定有了演变,或有了变式: (一)悬置普遍性,索性承认自己只是特殊性,但相对其他特殊性,自己的特殊性要发展得充分些,因而它将成为其他特殊性进步的目标,也就是说,将普遍性隐含到进化论中去了,变成“历史相对主义”; (二)否定普遍性,正因为没有普遍性,哪一个特殊性有力量,不管是智力还有强力,那么,那一个特殊性就能自然正当地取得支配的领导地位,也就是说,坦然以强权政治的“实用主义”自居。 可见,“意识形态”的两个规定中,最根本的是“权力性”,它只靠智力或强力提供所谓“自然正当”的“合法性”基础。因为,古代

的“知识—德性(真理)—力量”模式,被现代的“知识—力量(真理)—德性”模式所取代。 事实上,今天的学术几乎整个架构在“知识即力量”的现代模式中。学术成了追求“力量”或“技术理性”的工具。这样的学术自然会是“政治意识形态”、“西方意识形态”、“技术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仆从。 “政治意识形态”此处免了。“技术意识形态”此处也免了。我这里只谈“西方意识形态”。 我说的是“西方意识形态”,不是说“西方的意识形态”。西方文化是生产“意识形态”的文化,它们的历史上生产了许许多多的“意识形态”,我说的不是“它们”—“西方的”意识形态“产物”。我说的是“西方”本身的意识形态化。其典型的表达式为:“凡西方的皆普遍的,凡非西方的皆特殊的。” 我们不得不接受三个来自西方的事实: (一)“形而上学本体论”,或意识形态化的“真理观”,有了那个“一”就有了主宰世界的根据和逻辑必然性; (二)“神学一神论”,其实是意识形态化的“一神教”,有了那个“一神”就有了创造世界的根据和神圣普世性,连“自然正当”也神圣化了(犹太教虽然是东方的,属叙利亚文化系,但转变为基督教则借西方罗马而“世界化”了); (三)“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位一体的“政治制度”,而且这个三位一体尽管在西方历史上有侧重点的差异,它们其实总是相

比较政治学课堂笔记

比较政治学 一、名词解释 1、比较政治学 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它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的政治制度、思想、行为和政策的比较而进行研究。它是政治学里唯一的一个把研究方法作为自己名字的分支领域。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它指的是对本国之外的国家的政治进行的研究,并不一定要和什么进行比较。 2、理性选择主义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既是新制度主义的一支,也从属于政治学里的理性选择主义。理性选择主义认为,个人利益的总和不等于集体的利益。个人的理性总和也不等于社会的理性。理性选择主义的重点是,理性的个人在环境约束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做出选择,并且根据与别人的行动的互动来决定自己下一步的策略。 3、囚徒困境 它讲的是两个人作案被抓,但警方没有确实的证据,只能靠囚犯中的一个自首并揭发另一个。于是警方向两个囚犯提出,如果一个自首揭发另一个,另一个拒不交代,则自首的可获自由,另一个会获刑10年。如果两人都交代,每人需服刑1年,如果两人都拒绝与警方合作,则警方会因证据不足,两人都获自由。虽然拒绝交代是最好的结果,但是如果其中一个人交代了,另一个人就会在监狱里待上十年。因此,理性的囚犯都会选择交代。这个悖论讲的是,对个人来讲理性的选择会导致对集体来讲不理性的结果。 4、社会资本 帕特南第一个将其引入政治学研究的。社会资本的多寡与民主的运行有极大的关系。所谓社会资本,是一种信任的、宽松的、互助互利的、充满公共参与精神的人际关系网络,比如像社区委员会、合唱团、俱乐部、合作社等等。在这种关系中,人们尊重他人、相信他人、有合作意识、富于公共精神。这种关系网络有助于民主制度的运行,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 5、公地的悲哀 由哈丁首先提出。它讲的是假定有一片草地为多户牧民所有,如果大家都只管放养,不管养护,那么草地到最后必定沦为荒地谁也用不了。 6、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反动,对传统的重新发现,以及新的价值和宽容的心态。 7、集体行动逻辑 基本含义是指:除非一个集团中的人数很少,存在强制或其它某些特殊手段促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动,理性的、自利的个人将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集体行动的逻辑指出,个人理性(利益)和集体理性(利益)之间存在冲突,个人理性并不是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8、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代表着组织起来的、与国家政权相分离的、以理性精神为基础的政治实体,包含着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认同以及对社会成员利益的关切。它是建立在法律保证的公民权利之上的,其中包括言论、结社、新闻和信仰的自由。

什么是意识形态

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 意识形态(英文:Ideology,也写作"意识型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孔迪亚克的学生特拉西(Destutt deTracy)创制了"意识形态"这一新概念,试图为一切观念的产生提供一个真正科学的哲学基础。拿破仑称帝之际,发现欧陆的哲学家多数对他有所批评,高傲的拿破仑遂以"意识形态家"轻蔑地称呼他们,之后在言语的使用上,"意识形态"偶尔会表现出负面的意涵。在广义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系谱上,其可追溯至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高贵谎言"(the noble lie)的思想。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世界观),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定义下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神秘特殊的意识形态)、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它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意识形态按其阶级内容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即生产关系可分为:奴隶主意识形态、封建主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 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每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复杂的,往往存在3种不同的体系: ①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②反映已被消灭的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残余。 ③反映现存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为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新的意识形态。

浅谈西方对中国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及应对策略

浅谈西方对中国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及应对策略 西方对中国的意识形态的渗透,顾名思义,是指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通过对中国的入侵达到非武力方式推翻我国政权的目的。目前意识形态渗透可以分为价值渗透,文化渗透,宗教渗透和利用非政府组织渗透四种方式,其中,西方对中国高校的意识形态渗透主要体现在文化渗透上,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的形成,其手段的险恶狡诈及造成危害的严重性都不容小觑。 从现实看,西方文化渗透在高校有着广泛的存在形式,诸如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无不留有西方文化渗透的影子,但由于多半是以隐蔽的形式出现,进而高校学生一般难以察觉。从调查中发现,国际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学生接触西方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报刊杂志、部分影视宣传西方文化内容过多过滥成为大学生尽显眼底不可逾越的现象;再有个别老师由于政治上的不成熟,加之对“西化”本质认识不清,在课堂上不自觉地宣扬“西化”思想。 从以上可以看出意识形态渗透的显著特点,即隐蔽性。事实上,当前西方国家输出的“普世价值”、“普世文化”、“大众文化”等大多是暗含意识形态内容的文化和价值。毋庸置疑,经由“普世”、“大众”等名称的包装和文化修饰,暗含意识形态的西方文化就蒙上了普世的虚假幻象,在远离其发生的特定环境后就会给人以形式上抽象的普遍性和合理性,这无疑增加了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的潜隐性、蒙蔽性,以及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除此之外,明确颠覆中国意识形态的著作和文化产品不可能在中国公开发行,西方就将意识形态的内容分散嵌入在哲学、经济学、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和大众文化产品中对我国进行渗透,从表面上看,中国出版的大部分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与意识形态的渗透无关,其实其内部大都嵌有西方意识形态的内容,学习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不可能避开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如在外语学习中,要想理解语言和进行熟练的交流,就必须掌握西方文化。 面对西方对中国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冲击,我们必须积极面对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化解西方意识形态的隐蔽性渗透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必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途径进行创新。首先必须引导高校学生认清西方文化渗透的本质,即假文化交流致命,行渗透、颠覆、吞并之实;其次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增强对西方文化中意识形态内容的鉴别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继承西方文化所蕴含的精华;第三,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多科综合,创新教育方法,综合利用多种策略手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抵御西方文化渗透,事关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阵地的巩固,也事关社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这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协助学校筑牢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思想防线。

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斗争

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斗争,本质上是价值体系的较量 张峰认为,当前我国同西方敌对势力的斗争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前沿。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 价值观问题在美国对外政策中一贯占有重要地位,正如约瑟夫·奈指出的:“自从建国初期开始,美国人就一直为将我们的价值观与我们的其它利益相结合而绞尽脑汁。”美国学者J·斯帕尼尔也指出:“我们的政治领袖们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每当他们在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中似乎要漠视这些价值观念时,他们总会受到政府行政部门、国会、反对派以及新闻界人士的批评。” 正因为价值观在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以其文化、外交政策为载体,向世界宣扬和推行其价值观。他们认为,“如果美国代表了其他人想效仿的价值观,那么我们领导世界所付出的代价会变小”。 长期以来,美国习惯于将“民主”、“自由”价值观作为与军事、经济相辅相成的称霸手段。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把向全世界推行美国政治价值观作为其施政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美国前总统布什表示要在推行“民主”上加大投入,对中东地区进行“民主”改造。不少西方国家把传播其政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作为扩大国际影响的手段。 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是“个人主义” 张峰指出,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是“个人本位”或“个人主义”。它肯定个人生命、自由、私有财产等,是不可侵犯的“天赋人权”,认为社会的一切权力都导源于个人对自己生活的基本权利。只有个人才是实在的,整个社会的结构和关系通过个人之间的交往,特别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形成。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表现在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方面,是反映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自由竞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观念和功利主义观念。笼统地说,这种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至高无上的观念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但由于历史传统的不同、国情的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将这种价值观移植到中国这样一样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却是不可行的,甚至是灾难性的。举一个例子,冰岛议会去年7月27日颁布一项法律,正式承认同性恋婚姻合法。同一天,冰岛女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率先与她相恋多年的同性伴侣乔尼娜·莱奥斯多提尔完婚,成为合法“夫妻”。这件事情在冰岛国内几乎没有什么反对的反应。道理很简单,根源于长期形成的西方价值观,个人的权利至高无上,只要不违法,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做的,其他人无权利说三道四。试想一下,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中国,该是一种什么情景。近期,欧洲一些国家的政要性丑闻不断,却依然当政,毫无愧疚,根源恐怕也是西方价值传统对个人权利的这种宽容甚至纵容。 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其价值观的一个常用手法,就是将西方自由主义的特殊价值和做法,冠之以“普世价值”推上神坛。他们在自由、人权等所谓的普世价值的口号下肆意干涉他国内政,挑动其发生内乱,引起社会动荡。上溯苏联东欧剧变,前至中亚的颜色革命,近到在利比亚的“奥德赛黎明”行动,无不显示出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潜移默化、推波助澜、分化瓦解的作用。西方敌对势力的这种盗用“普世价值”名义的策略,确实很有效,也使得不愿唯其马首是瞻、俯首称臣的国家和人民处于尴尬难堪的境地:你不承认他们那套价值,你就是不

比较政治学考试题和答案[1].jsp

《比较政治学》复习提纲 (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比较政治学的目标:比较政治学的目标(static)是澄清、说明不同的国家之间的政治上重要的相似与差异之处。 2、变量,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变量就是可变的量,是指在分析某一具体事物时应当加以解析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往往会以某种相对稳定的方式保持着相互间的联系。因此根据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变量又可以分为:因变量、自变量和干预变量(中介变量)。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依赖于其他变量,而又不能影响其他变量的变量是因变量。简单地说,因变量就是研究者意图加以解释的现象或问题。 3、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在一组变量中,能够影响其它变量发生变化,而又不受其它变量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简单地说,自变量就是那些在理论上有可能影响和制约因变量的那些因素。 4、一元回归分析:求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因果关系,叫一元回归分析。 5、在比较研究工作中,首先要关注的焦点是:1、首先要关注的焦点是国家之间的比较而非国家本身;2、对于比较研究者而言,要像单一国家之研究专家那样拥有至深的有关知识,不仅是不需要的,也是不可取的;3、广度与深度至少是同样重要的。 6、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比较政治研究的经典之作。他采取了哪五大步骤开展比较研究?第一步,提出适合于进行比较分析的问题;第二步,收集古希腊城邦国家的个案材料;第三步,在个案史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性准则对城邦国家进行分类;第四步,研究不同类型的政体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第五步,也就是最后一步,进行概括总结,解释稳定与否的原因所在。 7、就研究主题而言,比较政治学在当代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研究方面或领域?民主与民主化;生态环境与政治;妇女与政治。 8、就理论与研究方法而言,比较政治学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研究方面或领域?新制度理论主义;理性选择理论;比较政治经济学。 9、美国哲学家T.库恩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年)中,使用“范式”一词来表示一种由诸多概念、假设与方法构成的框架,在此框架中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从事着他们的研究。当某一范式需要变化或转型时,就会发生一场科学革命。范式是研究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一套概念、方法及原则的总称。 10、推论,归纳推论,推论,是指在理论建构工作中所必须使用的、从已经完成解析处理的经验事实中概括出理论发现特定方法。(将经验事实与理论发现联系起来的特定方法。)归纳推论,是从对于诸多个别事实的具体观察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认知过程,其特点在于从特殊到普遍、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其认识发生的起点所涉及的是对个别事实的认识,而其推理判断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则是在诸多个案中反复发生或重复出现的事实特征。 11、推论,演绎推论,是将已知的一般原理诉诸于个别事实进而得到有关个案的更加深刻的知识的认知过程;其特点在于从普遍到特殊、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其认识起点是那些已经建构起来且已经过某种验证的普适性理论,其推理判断过程所关注的是这一理论在具体个案中的适用以及在适用过程有可能发

青年学生如何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思想家所创造的思想体系,它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道德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说和观点。最近,西方国家不断打出“普世文化”、“普世价值”等大多暗含意识形态内容西化的文化和价值观,信奉西方文化的大学生更是对此崇拜和信奉,致使很多大学生对此着迷,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混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淡化,给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意识文化源源不断进入我国。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学生。大学生生命力旺盛,易接受新思想,敢于尝试新事物。特别对外来的西方的文化感到新鲜和好奇,一般不假思索和鉴别就全盘吸收。如近几年大学生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兴趣极大。对西方的餐饮更是感兴趣。由此可见,西方意识和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大学生。西方敌对势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我国进行经济渗透,武装威胁和颠覆活动的同时,在意识形态等领域多种形式的渗透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1.与时俱进,积极应对,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面对经济全球化,首先,应积极防范西方意识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隐形渗透活动。我们要与时俱进,积极应对。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根据西方国家的变化防范和积极应对。其次,我们要不畏强权,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我们要看到西方国家的本质。西方国家千变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妄图将中国变质,走东欧国家和苏共的老路。最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严防西方国家的手段变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各种斗争的重要领域,是争夺人心、争夺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的严肃政治斗争,它直接关系到祖国的统一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发展。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重大创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具有价值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只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尊重差异,包容万象,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2)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来积极引导大学生,让他们自觉树立起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西方文化,并不是要全盘排斥,要有选择、有鉴别地去吸收。在吸收的基础上,为我所用。要自觉做一个爱国主义者。要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力推广国学,大力弘扬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对于中国的国粹诸如京剧、越剧、黄梅戏,要不断发扬光大。让中国的文化在世界舞台唱响主旋律。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积极向上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3.积极推进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要不断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灌输,积极推进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使大学生自觉树立理想信念,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观念。 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开设好“形势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有关课程和讲座,让学生从理论上对整个国情有个总体的了解,自觉树立起爱国主义情操,抵制西方国家的腐朽思想。 4.积极推进思政工作者的教育引导作用 大学生年纪较轻,阅历浅,对很多问题一般看不到实质,只停留在表面和假象上。因此,思政工作者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首先我们要主动占领青年学生的思想阵地。其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青年学生,经常告诫他们西方国家亡我之心不死,西方意识文化无孔不入地在渗透着。他们害怕中国的强大富强,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想颠覆社

拒绝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拒绝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五年临床四班3组 201250200 邓少欢 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思想家所创造的思想体系,它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道德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说和观点。意识形态是“想象、期望、价值及假设的总和”。 我国国防大学相关研究人员在《较量无声》中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意识形态渗透总结为五大战线: (一) 实施政治渗透,企图通过各种形式对我政治走向渐进施加影响; (二) 实施长期、广泛、全方位的文化渗透,企图改变中国民族,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 (三) 充分运用以互联网为核心手段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广泛对我实施舆论渗透和思想渗透,为政治颠覆创造条件; (四) 实施组织渗透,“精确演变”,培植代理人集团,为政治颠覆埋下大威力的“定时炸弹”; (五) 实施政治干涉和社会渗透,积极培植反对力量,隐蔽扩大政治颠覆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 在我看来,西方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有(二)(三)(四)(五),五种方式中占了四种方式,可见高校大学生极容易受到西方对我国的意识渗透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意识文化源源不断进入我国。由于高校大学生生命力旺盛,易接受新思想,敢于尝试新事物。特别对外来的西方的文化感到新鲜和好奇,容易不假思索和没有鉴别就全盘吸收。 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高校学生。在思想上,学术上,行为上,方方面面中。如中国高等教育编写的英语语言文化的传播影响,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了西方文化的语境和习俗时,接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学生们经常要接触西方的文化,西方意识文化无孔不入的在隐形渗透。特别在新疆、西藏边境等地区,他们不但用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台,使用多种语言进行宣传,宣传西方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最终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淡化,对我们的党,我们的社会主义就会产生怀疑,产生动摇,这是极其危险的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受到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影响,比如,我们喜欢看欧美大片,吃西餐,过洋节。甚至有些人已经不屑于看中国制造的电影,吃中国传统的食品,过我国传统的节日,了解我国传统的文化。西方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高校学生。在西方对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渗透下,我们高校的学生越来越西化,越来越崇洋西方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氛围。 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高校学生对西方文化中意识形态内容的鉴别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只有通过增强高校学生的智慧和道德责任感才有可能实现。高校学生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必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中发挥表率作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隐蔽性渗透,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立场和方法,批判地对待西方文化,对嵌入在西方文化体系中错综复杂的西方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和批判,以马克思主义为标准对西

比较政治学及中国视角

《国际政治研究》(季刊)2013年第1期 比较政治学及中国视角 潘维 什么是“比较政治学”?比较政治(亦称世界政治),遵循类似自然科学重复实验的规则,在世界范围内兼用纵向(时间)和横向(地域)比较的方法检验“所有的政治因果假设”。灌输有关“正义”道理的“政治哲学”和“宪法学”曾几乎囊括了政治学的全部。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地理区隔迅速消解、民智大开,学者们接触和比较不同国家的机会骤然变得丰富。自此,缺少时空条件比较的价值判断和纯粹思辨逐渐式微。追求对“行为”的“解释”而非描述,即追求“科学性”,成为学科风气。以“为什么”设问,答案必是“因果”的。使用价值中立的“行为”一词、比较其历史的时空条件,创造了政治学的“科学”导向。行为研究让政治“科学”繁荣,原先人文导向的大学“政治系”或“政府系”多改名为“政治(科)学系”(political science department)。在自然科学,若因果假设不能被重复实验所验证,就不能称为科学结论。在社会科学,因果关系主要在“行为”比较中确立,以提出“为什么”和出色的“假设”展示学术水准。其实,即便对纯思辨者,催生新知识也依靠比较。逻辑体系依赖概念定义的精准,但“同样”的概念在不同语言中的内涵可能不同。内涵不同会导致逻辑体系不同,貌似相同的知识体系在不同语言里就发生变异。 比较政治学并非“显学”,因为比较只是“方法”而非政治研究的一个具体领域。随着政治“科学”的发展,政治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断演化,在西方大学里逐渐形成了以下六个方向:(1)本国政治;(2)比较政治;(3)国际政治;(4)政治哲学;(5)政治科学方法;(6)行政管理。比较方法已在政治学全部六个领域里应用,几乎覆盖了政治学的全部。所以,政治学逐渐不再需要加上“比较”二字,“比较”政治趋于消亡,成为研究“外国政治”的代名词。美国的大学政治系通常有七成以上的教员从事比较政治的教研。“本国”政治于“外国”则是比较政治的一 *潘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邮编:100871) 02

比较政治学导论(知识点整理)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的性质 一、比较和比较研究 二、政治与政治学 三、政治学与比较政治学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一、规范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 二、经验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 第三节比较政治学的基本功用 一、比较政治学的优长 二、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功用 第二章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早期的比较政治研究 二、近代的比较政治研究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四、比较政治学研究在中国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主题的变迁 一、研究主题的当代状况 1.政治制度的分析框架与分类体系

2.政治制度的构成及其含义 3.政治制度的变迁及其原因 4.政治制度的深层次文化结构 5.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方法论模式的发展 1.社会科学化的努力 2.可能性的超越:异质比较与同质比较 3.从描述走向分析和深度描述 4.宏观与微观的融合 第三节比较政治学发展的动力 一、学科主流的影响 二、主流学科的影响 1.历史学与比较史学 2.人类学与社会学 3.经济学与比较经济学 三、比较政治学学科内部的张力关系 四、社会政治环境所给定的学科发展条件 第三章比较政治学的范式争论 第一节元理论层次的争论及其启示 一、主流范式:实证主义及其主张 二、非主流范式: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 1.后实证主义

2.批判理论 3.建构主义 三、范式间的争论及其启示 第二节作为先驱者的马克思与韦伯 一、马克思主义的范式意义 二、韦伯理论的范式功能 三、马克思与马克斯·韦伯之于比较政治学 第三节不同政治取向型范式间的争论 一、多元主义/自由—民主主义范式 二、激进主义范式 三、社会合作主义/保守主义范式 第四章比较政治学的方法论问题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操作技术 一、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规范研究方法 2.结构研究方法 3.行为研究方法 二、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基本进路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操作技术及其缺陷的控制 一、比较政治研究的操作技术 二、比较政治研究的缺陷及其控制 第三节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 [ 06-01-13 16:18:00 ] 作者:佚名编辑:studa9ngns 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包括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等许多流派,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它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集中体现着资本主义的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体制和政治价值观,对西方各国的内政外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20世纪以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撒切尔主义”、“里根革命,”是两次不同类型的自由主义改革,标志着20世纪自由主义在基本政策层面上的两次重大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两次转型使自由主义脱离了19世纪传统的自由放任形态,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20世纪维护和保持了自己的发展势头和活力。 一、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和第一次转型 1、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14—16世纪,资产阶级刚刚形成,本身的力量十分软弱,尚不能直接提出夺取政权的要求。他们首先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斗争,用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神学,以理性为武器批判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另一场反封建反教会斗争——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发展。通过这场斗争,资产阶级初步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有马基雅弗里的共和政体论;马丁·路德的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加尔文改革教会的民主思想;在宗教改革时期的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人民自由、人民主权等思想;法国一些思想家提出的自由状态、自然权力、人民主权、政府源于契约思想等等。这些理论观点为近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 17至 18世纪,在欧美许多国家相继发生了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反封建革命运动。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为适应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新社会制度的需要,提出了以“自然权利”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思想为核心的学说。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所体现的人权原则和包括的公民基本权利,构成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各项权利,诸如自由权、平等权、参政权、财产权等,均说成是一切人的、普遍的权利。所有这些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并成为其重要内容。 任何类型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反映,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保障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目的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核心是以个人为中心

比较政治学期末整理

问题一、政治学五大范畴 政治学五大范畴:政治哲学、本国政治、国际政治、公共政策、比较政治 问题二、比较政治学的特色 (一)研究方法 (1)比较是用对比和鉴别的方式,确定事物间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认识方法。 (2)比较研究:将比较方法系统地运用于科学研究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活动和研究方式。 (二)比较政治学在政治学中的作用 (1)在政治学分支学科中以比较的方法见胜。 (2)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基础知识的来源。 (3)与其他学科的交融。 问题三、亚里士多德比较研究五大步骤 1、提出适合于进行比较分析的问题 2、收集古希腊城邦国家的个案资料 3、在个案史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三个相关性原则对城邦归家分类。准则一是最高统治者的数量;准则二是 行为方式;阶级结构即不同阶级间权力分配方式。 4、将这一分类结果与稳定和不稳定联系起来,研究何种整体最不稳定或者最为稳定。得出结论:纯粹的 民主制和纯粹的寡头制属于最不稳定的政体,而最稳定的则是混合政体。 5、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做出若干概括,进而解释稳定与不稳定的原因所在。 问题四、近代的比较研究 (一)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作者对美国民主条件的分析无一不反正着他对法国社会的分析,而对法国社会研究也为其对美国的研究所证实。 (二)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以及其他一些涉及印度、古代以色列的论文都可以再比较研究的框架内加以理解。 (三)孔德 他第一个将比较方法看作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孔德将社会学和其他各类自然科学并列,并且在方法论上提出了用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相同或相似的观察方法、实验方法。 问题五、为什么比较政治学在二战后得到长远发展 1、现实政治发展的影响 法西斯主义的普遍兴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 2、学术界知识发展的影响 功能主义分析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分析研究;行为主义研究方法;有关非西方国家制度的研究资料越来越多 3、理论经典 伊斯顿、多伊奇、阿尔蒙德等人提出的理论经典使比较政治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问题六、系统理论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大卫·伊斯顿:《政治系统的分析》;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性与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性与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作者:孙百亮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710062;山东建筑大学法政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刊名: 学术论坛 英文刊名:ACADEMIC FORUM 年,卷(期):2009,32(7)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5条) 1.塞缪尔·亨廷顿.周琪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2002 2.弗朗西斯·福山.黄胜强.许铭原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2003 3.侯惠勤"普世价值"的理论误区和实践陷阱[期刊论文]-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09) 4.张坚强.杜苏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创新 2004(04) 5.勃郎科·霍尔瓦特.吴宇晖.马春文.陈长源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 2001 6.朱富强西方主流经济学潜含的意识形态之表现及危害[期刊论文]-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0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5 9.查看详情 2007 10.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 2002 11.夸美纽斯.傅任敢大教学论 1999 12.毛泽东著作专题摘鳊(下) 2003 13.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1998(09) 14.毛泽东选集 1991 1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 1993 相似文献(2条) 1.期刊论文张才国.Zhang Caiguo"软权力"与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学习论坛2006,22(1)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感召力等.新自由主义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西方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销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目的,是用西方的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模式、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统治全球.这种意识形态披着华丽的外衣,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虚伪性,很容易迷惑人. 2.期刊论文张丹华论国际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冷战"-长白学刊2005(5) 苏联解体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依然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继续运用意识形态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干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对中国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日趋复杂,具有更大的隐蔽性.我们必须保持高度政治警觉,以应对国际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冷战".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e18839372.html,/Periodical_xslt200907040.aspx 授权使用:秦皇岛市委党校(qhdswdx),授权号:641c8f83-7bf6-4d76-8562-9ea30094a2c8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1日

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中的意识形态.

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中的意识形态 对比较政治学理论范式的一种较为保险的分类方法是将它们归为二类:主流范式和替代性范式。这种分类之所以是保险的、难以挑剔的,是因为涵盖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是两种相互对立而又历时共存的意识形态,即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注:比较政治学19世纪后期以后才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此时,“共产主义的幽灵”已在“欧洲徘徊”(《共产党宣言》)。)。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流范式无疑是与资产阶级政治相一致的,并为之提供学理性的支持。而第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主流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非主流理论,大多依据马克思主义范式作出挑战性的反应,构建出替代性理论。然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低谷的背景下,在西方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体系中,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相当一部分政治学学者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读懂了马克思主义以后觉得无用,而更多地是基于一种直觉式的武断,一种随“主流”意识--这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可是,当我们审视西方论说时,我们也许会惊奇地发现,国外(包括第三世界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少学者在不断地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统,尽管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一定准确。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方法论 进入近代以来,社会科学(当然包括比较政治学在内)的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必须满足两种合法性需求:一是学术上的合法性。即必须合乎学术规范,有一定的理论体系,且能在学术传统中找到认识论上的根据,证明自身是“科学”;二是政治--建制上的合法性。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建制化,譬如学科专业的设置、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建设与维持等,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反过来,任何形态的社会制度都不得不借助于各种学术来论证其合理性,并提供某种一致性的世界观论说。尽管权力与知识、社会结构和关于这个社会的合理论述之间并不存在简单化的一一对应关系,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必然性的、复杂且广泛的。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所谓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社会阶级的经验所产生的错误认识或整套政治幻想(《德意志意识形态》)(注:曼海姆(1979年)认为,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对意识形态的这种用法有别于《资本论》中对意识形态起源的更加明确的理论立场。)。正如库恩(1970年)所主张的,不管是规范性研究,还是如行为主义者所宣称的客观性研究,研究者在构建其思维框架时,必然有一定信仰、价值观和神话的结构,即马克思所讲的意识形态前提。 就受政治现实的影响而言,比较政治学由于直接以政治作为研究对象,而且是国与国之间,尤其是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之间的比较,所以较其他社会科学显得更加脆弱和敏感。在人们对政治的认识中,意识形态往往可以使某些神话永久化并歪曲现实。譬如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理论所依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