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

2014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
2014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汇总

晏子使楚《晏子春秋》

【原文】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倒装句)?”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 何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王曰‘ 何坐(倒装句)?’曰:‘ 坐盗。’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倒装句)?”对曰:“ 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翻译】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我们就说,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

(第一段,写楚国君臣事前的密谋策划。)

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第二段,晏子机智地挫败了楚国君臣的阴谋。)

中心意思:

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人琴俱亡刘义庆《世说新语》

【原文】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翻译】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而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

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他)就要了顶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

路上竟然没有哭。

子敬向来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

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

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小石谭记柳宗元

【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lè)。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翻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听到流水的声音,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

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喜欢听到这种声音。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

潭水特别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上来露出水面,成为坻、

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着,参差不齐,

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它们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的东西。阳光向下一直照到潭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同游人互相逗乐。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只见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现或隐,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小溪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我坐在石潭边上,这里四周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旁的游人,这样的环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冷清,不能够长时间停留,于是我记下这番景致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随我们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全文总结归纳: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断,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有何含义?

(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治水必躬亲钱泳

【原文】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pián zhī)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hèn)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翻译】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第一段,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穿着)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这段先从正面说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后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中心意思:

课文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与利和义之间的关系。道理简明,论据确凿,令人信服。

雁门太守行李贺

【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

死。

【翻译】

敌军像黑云一般压向城垣,城垣就要被毁坏,可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日光照在战甲

的鳞片上,闪烁着金光。

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边塞的泥土在紫色的晚霞映衬下凝成了胭脂的色彩。

救援的军队半卷红旗,向易水畔进发,夜袭敌阵,夜里浓重的寒霜,连战鼓也擂不响。

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我们愿提起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

评析:

这首诗用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以“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画面色彩斑斓。用以描绘悲壮惨烈的战争,显得奇异诡谲。

别云间夏完淳

【原文】三年羁(jī)旅客,今日又南冠(guàn)。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yì)魄(pò)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翻译】

三年来为反清漂泊四方,今日反清事泄又沦为囚犯。

风光无限的山河都在流泪,谁还说天地之间无比宽广?

我已经知道即将面对死亡,却依依难舍生我养我的故乡。

我死后不屈的魂魄仍将归来,看到后继者高举战旗让它在空中飘扬。

评析:

这首诀别诗写得满纸血泪,一片丹心,风格慷慨悲凉而又高亢激越,是一篇大义凛然的正气歌,诗中饱含的爱祖国、爱家乡,为之奋斗而视死如归的精神,几百年来产生了并继续产生不可估量的

激励人心的力

2014年文言文实词、虚词、断句及翻译

2014年文言文实词、虚词、断句及翻译 一、新课标1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二、新课标2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当:承担 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彰显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韩)文力争乃止。 (2)(韩文)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三、大纲卷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数: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绳:制裁 C.凑按治,杖杀之,选近称伏伏: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忤:触犯 11.(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四、安徽(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逸:散失B.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故事:先例 C.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遇:得志D.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殷勤:周到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乃不敢引疾臣乃敢上壁 B.御制诗以纪其事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四海好学能文者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去而人爱思之临清流而赋诗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2)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 (3)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 五、北京(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偃虹堤记》) 8.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愿.有所记愿:希望B.覆溺之虞.虞:料想 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使:假如D.常.显用之常:曾经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予发书按图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 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 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 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 六、湖北(选自《宋学士全集之<宋濂·吴德基传>》,有删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若:你们B.脱.道中牛死脱:逃离 C.愿得只履事.之事:供奉D.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多:称赞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例如: 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捕蛇者说》) 译句: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原句中的“更”、“役”、“赋”可分别译为“更换”、“差事”、“赋税”。 2.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如: 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3.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例如: 原句: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句:打仗,是靠勇气的。“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原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译句: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好拿来夸耀自己的功劳?选 以上两例加点的“之”与“而”,只起语助和连接的作用,无实在意义,应不译。 4.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例如: 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即“你太不聪明了。” 又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何陋之有”翻译时应调整为“有何陋”,即“有什么简陋呢?”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例如: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全句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又如: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译文 22 古代神话三则 夸父逐日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精卫填海 原文: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译文: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女娲补天 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爁(lan)焱(yan)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zhuan)民,鸷(zhi)鸟攫(jue)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ao)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译文:久远的过去,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倒了,大地裂开;天不能普遍地覆盖万物,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火烧猛烈而不熄灭,水泛滥成灾而不停止; 凶猛的野兽吃善良的百姓,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人和小孩。在这时,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的漏洞,砍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擎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来堵塞洪水。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了,中华的大地上恢复了平整。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及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翻译 三峡 【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 【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 【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与朱元思书 【翻译】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 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野望 【翻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

2014届高三文言文翻译训练及答案

文言翻译专项训练 一、(年江苏卷)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译文:当初,魏明帝做太子时,李丰在文学中.等到魏明帝即位后,抓获一位东吴投降地人,魏明帝问他:“你在江东听说中原地带地名士是谁?”那位投降地人说:“听说有个李安国地人.”这时李丰为黄门郎,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魏明帝说:“李丰地名气竟然遍及吴趆一带了?”后来转任骑都尉、给事中等职务. 、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译文:当初,李丰地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 译文:等到嘉平四年司马宣王死后,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地人为谁?”有人指向李丰. 二、(年江苏卷)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苏涣)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译文:(王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地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地态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地治事交付给您. 标准【答案】(王蒙正)了解苏涣地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地事务托付给他. 【解析】注意关键点:“屈意”“礼”“委”. 、君(苏涣)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译文: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也可译为“谏官”或“只说不做地官员”)贤能啊! 标准【答案】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地官员好多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以”“此”“于”. 、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苏涣)之寡过焉可也. 译文:你们地才能比不上别人,姑且效仿(或译为“学习”)我很少过错,也是可以地. 标准【答案】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不逮”“姑”“师”“也”. 三、(年江苏卷) 、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陈公弼)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jLBHr。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陈公弼)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xHAQX。 、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陈公弼)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LDAYt。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 【导语】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 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 【篇一:《马说》】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上,(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用"千里马"称呼它。 千里马,吃一顿有时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够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点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打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篇二:《小石潭记》】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翻译: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2014年四川高考文言文王筠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

2014年四川高考文言文王筠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9题。 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筠幼警寤(机警,通晓事理。寤:wù,古同“悟”,理解,明白),七岁能属文(写文章。属:zhǔ,连缀,接连。《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cóng xiōng,同曾祖父但不同祖父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祖兄”;同祖父但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父兄”,即当今所说的堂兄。二者统称从兄。依此类推,另有从父、从叔、从弟、从侄等)泰齐名。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zhòng yù,声誉崇高;崇高的声誉),时人为之语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乳名,小名)也。 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中军(是一个古代的军事概念。前军,为大部队探路;中军,就是主力大部队;后军,粮草等辎重,并为大部队提供后卫。另外还有:左军和右军,保护大部队的两翼,并策应大部队的行动)临川王行参军(王府里的属官),迁太子舍人(古代官职名称。秦汉到明代之间宫中都设有舍人,如秦汉置太子舍人,魏晋有中书舍人),除尚书殿中郎。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皇帝的宿卫侍从官。李密《陈情表》:“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者,或劝逡巡(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或退却,这里通俗地译为“推辞”。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

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不就(就职,就任),筠曰:“陆平原(即陆机。孙吴灭亡后出仕西晋,曾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东南之秀,王文度(王坦之,字文度,太原晋阳人,东晋名臣,尚书令王述之子)独步江东,吾得比踪(亦作“比迹”。齐步;并驾。指彼此相当)昔人,何所多恨(遗憾)。”乃欣然就职。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辞赋作者中的宗师。指一个时代为人所尊崇的文学家),每见筠文,咨嗟(zījiē,赞叹。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吟咏,以为不逮(dài,到,及,比得上)也。筠为文能压强韵(qiáng yùn,险韵,生僻少用的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美丽。妍:yán,美丽)。约常从容(指舒缓,不急迫。《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启高祖曰:“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 昭明太子(萧统,南朝梁代文学家,南兰陵人,梁武帝萧衍长子,母亲为萧衍的贵嫔丁令光,又称丁贵嫔。于天监元年十一月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去世,年仅30岁,死后谥号“昭明”,故后世又称“昭明太子”。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chuò)、陆倕(chuí)、到洽、殷芸等游宴(嬉游宴饮)玄圃(xuán pǔ,魏晋南北朝时洛阳、建康宫中园名,时作讲经之处),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出自晋·郭璞《游仙诗》。浮丘、洪崖是两位仙人的代称。一说浮丘和洪崖是地名)。”其见重(被动句,“被看重”)如此。 普通元年,以母忧(也称“丁母忧”,母亲的丧事。丁忧:也称

八年级上册重点文言文篇目翻译整理(最详细)

桃花源记(东晋诗人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中:年间。捕鱼为业:以捕鱼作为职业。为:以…作为…缘:沿着,顺着。行:前行。 句意: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逢:遇到,碰到。夹岸:两岸。中:其中,中间。杂:其它的。杂树:其它的树。 句意: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芳草:花草。鲜美:鲜艳美丽。落英:落花。缤纷:繁多而错杂的样子。 句意: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错杂。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甚:非常。异:对……感到惊异。复:再,又。前:向前。 欲:想要。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的尽头。其林:这片桃花林。 句意: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林尽水源: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尽:尽头。便:于是,就。得:看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若:好像。 句意: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舍:舍弃,丢弃。初:起初,刚开始。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只。 句意: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句意: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平旷:平坦宽阔。屋舍:房屋。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 句意: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的。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句意: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和狗的叫声到处可以听到。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往来:来来往往。种作:耕种劳作。衣着:穿着打扮。 悉:全,都。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句意: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着跟桃花源以外的人完全一样。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老人小孩。并:都。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自乐:自得其乐。 句意:老人小孩个个都安闲愉快,自得其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乃:竟然。从来:从……地方来。具:通“俱”,详细。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句意: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 句意:村里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咸:全,都。问讯:打听消息。 句意:村里人听说有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云:说。先世:祖先。率:率领。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的人。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复:再。焉:从这里。遂:就。间隔:隔绝。 句意: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2014年高考大纲卷文言文新唐书韦凑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

2014年高考大纲卷文言文新唐书韦凑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广西考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京兆府)万年(万年县)人。永淳(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共计2年)初,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唐?陈子昂《麈尾赋》序:“甲申岁,天子在洛阳,余始解褐,守麟台正字。”正字:北齐在秘书省始置,唐代沿称,其地位略次于校书郎,掌管校勘典籍之事)婺(wù)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chǎng)才(名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才能)之,表(上表举荐)于朝,迁杨州法曹(古代司法官署,亦指掌司法的官吏。曹: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司马光《资治通鉴》:“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现在我鲁肃如果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一个低级的从事)。州人孟神爽罢(被罢免)仁寿令,豪纵(蛮横放纵,骄横跋扈),数犯法,交通(结交;勾结。属于古今异义)贵戚,吏莫敢绳(追究,制裁),凑按(审讯)治(治罪),杖杀之,远近称伏(通“服”。佩服,信服。《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慑伏。”《三国演义》:“族弟刘璋,再拜致书于玄德宗兄将军麾下,久伏电天。”肌栗:因恐惧或寒冷而肌肉战栗。慑伏:因畏惧而屈服。电天:古代对权位显赫者的敬称)。入为相王(唐睿宗李旦的封号)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见识深远,文思周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忤(违背,触犯)宗楚客(唐诗人,蒲州人,武则天的侄儿。高宗时举进士,武后时累迁户部侍郎。

神功元年升任宰相),出(离开京城,到地方为官)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官名,即太府少卿),兼通事舍人(官名。始置于东晋,是中国及朝鲜古代官制。通事最早是管理外交之事务,东晋时置通事舍人,用于传达皇帝旨意。唐朝时,通事舍人隶属中书省)。景云(唐睿宗李旦的年号,共计3年)初,作金仙(金仙即“金刚不坏之仙”,是道教神仙的称谓。因道教神仙起源于西部的昆仑山和西王母,西方属金,故名金仙)等观(guàn,道教的庙宇),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同“资”,钱财。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出公主,然高直(高价。直:通“值”)售庸(雇佣),则农人舍耕取顾(接受雇佣。顾:古同“雇”,酬),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qí,动词,虫类慢慢爬行。这里用作名词,指虫子)伤伐(损害)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下诏,命令)外(指外朝)详议。中书令崔湜(shí)、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掌管宫室修建之官)。诏复(恢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德化恩泽值得尊崇),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继位。帝位面朝南,故代称帝位),且别立寝庙(古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篇一】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上,(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用”千里马”称呼它。 千里马,吃一顿有时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够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点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打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篇二】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都喜爱牡丹。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艳,它中间贯通,外部笔直而不弯曲,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在远处观赏它,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它呀。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隐居的人;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爱菊花的人,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

2014届高三文言文翻译训练及答案

文言翻译专项训练 一、(2013年江苏卷) 1、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译文:当初,魏明帝做太子时,李丰在文学中。等到魏明帝即位后,抓获一位东吴投降的人,魏明帝问他:“你在江东听说中原地带的名士是谁?”那位投降的人说:“听说有个李安国的人。”这时李丰为黄门郎,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魏明帝说:“李丰的名气竟然遍及吴趆一带了?”后来转任骑都尉、给事中等职务。 2、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译文:当初,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3、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 译文:等到嘉平四年司马宣王死后,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有人指向李丰。 二、(2012年江苏卷) 1、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苏涣)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译文:(王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的态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的治事交付给您。 标准【答案】(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解析】注意关键点:“屈意”“礼”“委”。 2、君(苏涣)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译文: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也可译为“谏官”或“只说不做的官员”)贤能啊! 标准【答案】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以”“此”“于”。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苏涣)之寡过焉可也。 译文:你们的才能比不上别人,姑且效仿(或译为“学习”)我很少过错,也是可以的。 标准【答案】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不逮”“姑”“师”“也”。 三、(2011年江苏卷) 1、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陈公弼)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2、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陈公弼)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3、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陈公弼)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八上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作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前进,忘记了路程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这儿的步在古代是一个计算单位,并非是现代的一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野花野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这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互相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便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一一地回答。他们就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问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最终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这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请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对桃花源以外的人说。” 渔人出了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到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路了,再也找不到渔人留下的标记。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2014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韩文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被授予)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中贵人)督太和山,干没(侵吞)公费。文力遏(制止)之,以其羡易粟万石(用余钱换万石米),备(防备)振.贷(赈济灾荒)。九溪土酋 与邻境争地相攻(相互攻打),文往谕(训谕),皆服(服从)。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收成不好),米价翔踊(飞涨)。文请预发军饷三月(三个月的军饷),户部难(认为有困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承 担)之。?乃发(打开)廪(粮仓)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凝重敦厚,和蔼纯美),居常抑抑(谨慎谦虚)。至临.(.面临)大事,刚断(坚决果断)无所挠(干 扰)。武宗即位,赏赉(赏赐)及山陵(修建皇家陵墓)、大婚诸费(各项费用),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有余),部帑不给(国库无力供给)。文请先发(启用)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府藏空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略加一些)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下令)承运库内官核(核实)所积(储积)金银,著.(.记录) 之(于)籍。且尽罢(取消)诸不急费。?旧制,

监局、仓库内官不过(超过)二三人,后渐添注(增加),或(有的)一仓十余人,文力(竭力)请(请求)裁汰(裁减、淘汰冗员)。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夺取)任丘民业(产业,指田产),文力争(抗争)乃止(停止)。文司(主持)国计(国家经济)二年,力遏(遏制)权幸(权贵幸臣),权幸深疾(痛恨)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宦官)刘瑾等八人号(号称)?八虎?日导(引诱)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逐狗跑马、放鹰猎兔、莺歌燕舞、沉迷角抵,)不亲万几(不理朝政)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便)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坚决争,去‘八虎’亦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容色)曰:?善。纵事勿济(成功),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报效)国。?即偕(偕同)诸大臣伏阙(匍匐在宫殿前)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不能进食)。瑾等大惧(非常恐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探察)文过(过失)。逾月,有以(把)伪银输内库者(……人),遂以(之)为(作为)文罪(罪状)。诏降一级致仕(退休),瑾恨未已(停止),坐(定罪)以遗失部籍(以遗失部籍坐之),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释放),罚米千石输(输送)大同。寻(不久)复罚米者再(再次),家业荡然(荡然无存)。瑾诛(被诛杀),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翻译及赏析(上) 《桃花源记》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九、《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可以弹奏朴素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十、《爱莲说》 1、世人盛爱牡丹。 译:世人大部分都喜欢牡丹。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014届南通一模语文(含文言文翻译)

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3分)(▲)A.文彩侯门似海荫.凉(yìn)厚古薄.今(bó) B.诤言目光如炬毗.邻(pí)锲.而不舍(qiè) C.赡养暝思苦想溯.源(shuò)度.德量力(duó) D.戏谑气冲宵汉玄.理(xuán) 人影幢.幢(zhuàng)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最.恰当 ..的一组是(3分)(▲)刚刚过去的2013年,央视主办的汉字听写比赛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___▲__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___▲__不需要声嘶力竭地歌唱,只要安安静静地书写。在这个节目开播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汉字听写热潮,甚至催生了一大批“听写族”。小学课堂上常见的汉字听写为何能登上荧屏并引起强烈的反响___▲__也许是因为它展示了汉字的书写魅力,关注了民族文化___▲__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 B.。;。—— C.:;?—— D.。,。: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照相的先入之见,另外想一个,那么,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我不能断定。但试去和三四十年前出版的《红楼梦图咏》之类里面的画像比一比吧,一定是截然两样的,那上面所画的,是那时的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 鲁迅先生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当读者根据特定文本“还原”人物或其它有关形象时,会出现某些倾向。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这些倾向,不超过50个字。4.以“分享青春、共筑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在南京开幕。5月8日是南京青奥会倒计时100天的日子,面对这个特殊的日子,你有什么想法呢?请你为2014年南京青奥倒计时百日写一则“青奥寄语”。要求:主题鲜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0个字左右。(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译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译文 21.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紧靠着两岸生长有几百步。其中没有其他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渔人感到很惊奇。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子的尽头是溪流的源头,于是出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渔人于是离开船,从洞口进去。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完全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桃花源里的人见到渔人,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的问题,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中的人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把渔人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以后,告辞离开了。这里的人对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离开桃花源以后,找到了他的船,顺着从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拜见了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