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

2、了解文中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

(二)能力目标

3、能归纳文中的文言现象,并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4、能根据语言特点,把握文中展现的鲜明的人物个性,欣赏文

中通过语言、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了解文中表现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教材分析

1、本文是《论语》中故事性很强的一段文字。学习本文要扣住叙

事性这一特点,对照课文注释,首先疏通文意。

2、本文虽短,却生动地写出了人物的神态,学习时,要在理解文

意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3、应该扣住‚吾与点也‛一句话,理解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

张。同学之间也可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文中语

句。

2、能根据语言特点,把握文中展现的鲜明的人物个性,欣

赏文中通过语言、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难点:文中所体现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书、合作讨论等方法,准确理

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并能归纳、整理,找出规

律,反复诵读课文。2、教师提供背景材料及孔子生平

的有关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孔子的生平分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古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正通过《论语》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老师,他用民主随意的授课方式,如润物无声的细雨浇开学生心间的理想之花。

时光虽已逝去2500多年,但那师生述志的人生宣言如在昨天,睁目可瞻,竖耳可闻。他就是至圣先师------孔子。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远古先贤的课堂,去聆听千古的教诲吧!学生交流作家与作品信息,教师点评补充:

孔子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提倡礼乐仁义,‚仁‛是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

《论语》

----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语录体,20篇512章。

----四书之一。(‚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一.1.教师范读

2.学生从师跟读

3.学生齐读

二.学生谈感受,教师点评。

【提示:本文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散文,全文就像一出小话剧:人物: 孔子和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地点:孔子讲学之处(我们可以想象为杏坛)

事件:闲坐聊天】

本文如实地记录了2500多年前孔子师徒五人谈论理想,志趣的事情。气氛宽松民主,师生间愉悦融洽。

三.梳理思路:

【提示: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

板书结论:

一.孔子问志

二.弟子述志

三.孔子评志

精读文本品析赏鉴:

一.简洁的语言显个性

本文的语言简短凝练,却能够恰切的表现出人物的动作,神态和精神气质。文中四个学生的发言,都合乎他们各自的身份、志趣和教养。

孔子的四个学生分别有怎样的志向?孔子是如何评价他们的志向的?分别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完成表格。

学生志向点评性格

子路“千乘之国”,“可使

有勇,且知方也”哂之坚定,轻率,不谦

冉有“方六七十,如五六

十”“可使足民”

叹之谦虚谨慎,轻小国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

‚愿为小相‛

惜之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曾皙“暮春者,春服既

成…咏而归”与之从容有礼,教化少年,

无为中有为。

总之,扣住每个人的突出性格来记言记行,是本文的主要特点,学习时要仔细体会。

二.民主的课堂显师德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后人尊为‚圣人‛。请结合课文中的人物言行、神态描写分析孔子的形象。完成表格:

【提示:先分析孔子对学生志向的评价】

语言描写神态动作描写性格特征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

也‛

‚喟然叹曰,‛态度和蔼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亦各言其志也已亦‛

‚夫子哂之‛思想明智,胸襟阔达

结论:孔子是一个既热情又严格的老师。在这个问答过程中,他作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也反映了儒家礼乐之过的政治理想,同时也再现了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三.鲜明的立场显思想

1.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为什么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是

‚哂之‛,而对曾皙的回答是‚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提示: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

结论:因为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他不讲国家治理,也不说兴师会盟,而是设置了一个情景,描绘了一幅图画,从而既陈述了自己的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这样的弟子,怎能不博得老师的赞赏呢!

2.曾皙是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的,那么这种生活理想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

【提示:曾皙勾画了一幅‚太平盛世‛图,民风趋淳,民德归厚,他与儒家以‚礼乐‛治理天下的社会理想相吻合。】

结论:暮春时节,微风习习,吹动着我轻薄的衣裳。我邀约五六个情投意合的好友,带上六七个童子,去一路领略春天的气息,我们去沂水中洗去尘土,到舞雩台上临风起舞,尽兴时放歌而归。

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情景理解为超脱现实,逍遥闲适,回归自然的人生图景----他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冥合为一,追求一种精神的洁净和灵魂的自由。

全文总结:

本文如同《论语》的其它知识性章节一样,是论述孔子的思想和学问的,但是思想和学问的传播,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借助于特有的形象。

本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蔓。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为一名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