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用公式汇总(自学)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用公式汇总(自学)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用公式汇总(自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第十一章金融监管及其协调 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目标与原则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 金融监管属于管制的范畴。管制(Regulation)一般是指国家以经济管理的名义进行干预。本文所说的金融监管,倾向于一般意义上的管制定义,是指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市场准入、风险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 第一,实现金融业经营活动与国家金融货币政策的统一。 第二,减少金融风险,确保经营的安全。 第三,实现公平有效的竞争,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三)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六点: 1.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 监管主体的独立性是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前提。 2.依法监管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金融监管机构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保证。

3.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 4.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 保证金融机构安全稳健经营与发展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 5.适度竞争原则 促进银行机构间的适度竞争有两层涵义:一是防止不计任何代价的过度竞争,避免出现金融市场上的垄断行为;二是防止不计任何手段的恶劣竞争,避免出现危及银行体系安全稳定的行为。 6.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指金融监管要做到使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相统一,以及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相统一。 (四)金融监管的作用 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持社会货币信用体系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一,维护信用、支付体系的稳定。 第二,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第三,保证金融机构依法经营。 第四,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第五,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金融机构个体的盲目经营行为。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 (一)公共利益论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公式记忆口诀学霸笔记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公式记忆口诀

一、偿债能力分析5、↑↓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1)6、↑↓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1)7、↑↓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8、↓↑ 3、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9、↑↓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例题:已知某企业2012年末资产总额15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 5、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40%;2011年末负债总额为600万元,产权比率为80%;则该企业 6、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2012年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为(A)。 =(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A.120% B.100% C.90% D.83% 二、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40%=(负债总额÷1500)×100% ⑴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负债总额=600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所有者权益=900万元 ⑵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2011年末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80%=600÷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2、存货周转率所有者权益=750万元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900÷750×100%=120%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行政单位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有: =平均存货×360÷销货成本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3、流动资产周转率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整数)×100% 4、总资产周转率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余额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100% 三、盈利能力分析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 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业务收入)×100%×100% 2、主营业务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额×100% 3、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或股本)]×100%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 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人员数 5、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有: 6、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股股数×100% 7、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 8、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100% 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1、↑↑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2、↑↑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3、↓↓利润=收入-费用 4、↓↓ 2012年末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备公式集合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备公式集合 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 1、备付金比例=备付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标准:不得低于3%) 备付金包括:现金、业务周转金、缴存存款准备金、存农业银行款项、存放其他同业款项、存放联社款项。 2、资产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100%;(标准:不得低于25%) 流动性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资产;流动性负债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负债。 3、存贷比例=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准:年末不得高于80%) 4、对流动负债依存率=流动负债净额÷长期资产×100%;(标准:不得高于30%) 流动负债净额=流动负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资产。 5、中长期贷款比例=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余额÷一年期以上存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120%) 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中长期贷款;一年期以上存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存款和长期储蓄存款。 6、拆借资金比例 ①拆(调)入资金比例=拆(调)入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

准:不得高于4%) ②拆(调)出资金比例=拆(调)出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8%) ③净拆(调)入资金比例=净拆(调)入资金余额÷流动负债×100%;(标准:不得高于4%) 拆(调)入资金包括:银行业拆入、金融性公司拆入、调入调剂资金,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4%;拆(调)出资金包括: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调出调剂资金,拆出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8%;净拆(调)入资金是指拆(调)入资金与拆(调)出资金的差额。 7、贷款质量指标 ①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各项贷款×100%; (标准:不得高于15%) ②逾期贷款比例=逾期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8%) ③呆滞呆账贷款比例=(呆滞贷款余额+呆账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7%) ④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比例=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100%; 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类逾期贷款×10%+各类呆滞贷款×40%+各类呆账贷款)。 ⑤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抵补率=(呆账准备余额+呆账准备借方发生额)÷(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呆账准备借方发生额)×100% ;

2011年_中级经济师考试必读

2011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汇总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 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16、保护价格也称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17、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18、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19、当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两者为替代品。 20、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所以,Es的符号始终为正值。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心里的一种主观评价 2、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效用理论。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理论分析。序数效用理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 3、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就越高。第二,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5、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无差异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商品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 6、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预算约束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取决于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 7、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消费者的收入、商品的价格。 8、预算线的斜率等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切线斜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9、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为正常利润 第三章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 1、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势,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合法企业和公司企业。 2、个人企业优点是利润动机明确,决策灵活自由,管理简便直接。弱点是资金有限,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 3、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4、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5、公司制企业特点是: .公司为股东所有; .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别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即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会监督下的经理层; .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 6、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7、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 章节重点总结 表格版 【呕心沥血

含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市场决定 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 ⑤互补品的价格需求因素 反方向⑥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第一章 需求变动:由于收入和消费者偏好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的关系含义 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市决定①产品价格正方向②生产成本反方向③生产技术④预期供给因素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场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需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关系求含义目的影响 后果措施均衡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短缺变相涨价行政措施供价格保护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市场过剩变相降价政府收购给公式 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 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需求价格弹①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高档品反方向②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必需品同方向③均 基本类型性 Ed1 不变衡影响因素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弹 需求交叉弹定义 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价性性基本类型①Ed>0 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d<0 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d0 无关系格需求收入弹基本①E1 ②E>1 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 必需品即需求数性类型 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 ⑤E<0 低档品供给价格弹基本类型①E1 ②E>1 ③E<1 ④E0 ⑤E∞ 性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 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效用基数效用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两者 是否可加理论序数效用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区别总消费者偏好 ①完备性 A>B;A<B;AB②可传递性 A>B;B>C;所以 A>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无差异第二章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 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曲线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消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预算费约束变动特性者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行消费者均衡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理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均衡和收入效应论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2017年经济基础 公式汇总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二价格的相对变化/需求量的相对变化 E _应农」Q £ 点弹性- (1) 如果Ed v 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 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 / 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 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3) 如果E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 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 L. I 着 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 随 着 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精心整理 数(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 = 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 的需 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Ey =l,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Ey>l,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Ey <1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Ey=0,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I — 』 厂—y /■ / Ey<0,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 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1)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称为“必需品”。 (2)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 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1) Es>1,供给富有弹性 (2) Es<1,供给缺乏弹性 (3) Es=1,供给单位弹性 (4) Es=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5) Es",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3、 需求收入弹性F 」Q 、y Q Ay

中级经济师(建筑经济)计算公式和例题

(一) 1、单利 (1)单利公式I=P ? n ? i (2)复利公式:l=P(1+i)n —P (3)复本利和(F) : F=P(1+i ) 1 —I :利息额一P:本金一i :利率一n:计息周期 形象记忆:(存款)已知到期本利合计数,求最初本金。系数名称:一次支付现值因数 (3)年值换算为将来值A e F 公式:F A? ―1 A?(F/A,i, n) (1—5) i 形象记忆:(存款)等额零存整取系数名称:等额支付将来值(终值)因数(F/A , i , n) (4)将来值换算为年值F e A 系数名称:等额支付偿债基金因数(A/F , i , n) (5)年值换算为现值A e P 利息和时间成线性关系, 只计取本金的利息,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再计算利息。本利和=本金+利息 三个值 P (现值):表示现在时点的资金额。 F (将来值):也称为终值,表示期末的复本利和。 A (年值):是指在一定的时期,以相同的时间间隔连续发生的等额收付款项。 两个因素:利率(i)计息期(n) 六种换 算(对应资金时间价值六公式) 现值换 算为将来值i F 将来值换算为现值 i P 年值换算为将来值心F 将来值换 算为年值iA 年值换算为现值A e P 现值换算为年值P e A (1)现值换算为将来值 P e F 公式:F=P- (1+i) n=P- (F/P, i , n) (1 —3) 形象记忆:(存款)一次存款,到期本利合计多少 系数名称:一次支付复本利和因数(F/P, i , n) ( F/P, i , n)= (1+ i) (2)将来值换算为现值F e P 公式:P F ?(1 i)n F ?(P/F , i, n) (1 —4) (P/F, i , n) 公式:A i (1 i)n 1 F ?(A/F,i,n) 形象记忆:(存款、孩子教育基金)已知最后要取出一笔钱,每年应等额存入多少钱。孩子小时定期 等额存入教育基金,想到孩子一定年龄(上大学时)一次性取出一定钱数, 问每月或每年应存入多少钱。 公式: A?(1 i)n 1 i(1 i)n A?(P/A , i, n) t t t t t * 1 t J 0 1 3 3s n 3 M. 1

最新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必考考点归纳(最全版)

1.2012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2.第一部分经济学 3.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a)需求是指在 一定时间和 一定价格条 件下,消费 者对某种商 品或服务愿 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数量 4.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5.影响需求最 关键的因素 还是:该商 品本身的价 格 6.市场供给是 所有生产者 供给的总和 7.影响供给的 因素主要 有:产品价 格、生产成 本、生产技 术、预期、 相关产品的 价格、其他 因素,包括 生产要素的 价格以及国 家政策等 8.市场上商品 或服务的供 给量和市场 价格呈正向 关系变化 9.需求价格弹 性指,需求 量对价格变 动的反应程 度,是需求 量变动百分 比与价格变 动百分比的 比率 10.通常可以 把需求价格 弹性分为三 种:1)当需 求变量百分 数大于价格 变动百分 数,需求弹 性大于1时, 叫做需求富 有弹性或高 弹性;2)当 需求变量百 分数等于价 格变动百分 数,需求弹 性等于1时, 叫做需求单 一弹性;3) 当需求变量 百分数小于 价格变动百 分数,需求 弹性小于1 时,叫做需 求缺乏弹 性; 11.影响需求 价格弹性的 因素:替代 品的数量和 相近程度、 商品的重要 性、商品用 途的多少、 时间与需求 价格弹性的 大小至关重 要 12.影响供给 价格弹性的 因素:时间 是决定供给 弹性的首要 因素、资金 有机构成不 同影响供给 弹性的大 小、供给弹 性还受生产 周期和自然 条件的影 响、投入品 替代性大小 和相似程度 对供给弹性 的影响也很 大 13.消费者收 入变动与需 求的变动呈 同方向变 化。价格与 需求之间的 这种呈反向 变化的关

2018新大纲中级经济师金融各章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考点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一)金融市场主体:常考点 金融市场主体是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参与者: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 在金融市场上,市场主体具有决定意义:主体的数量决定工具的数量和种类,进而决定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发展程度 1.家庭:主要的资金供应者,也会成为需求者(购房、购车) 2.企业 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是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 衍生品市场上的套期保值主体 3.政府:主要的资金需求者,暂时的资金供应者 4.金融机构: 最活跃的交易者,扮演多重角色 ●最重要的中介机构,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渠道 ●充当资金供给者、需求者和中介等多重角色 金融机构作为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支配作用 5.金融调控及监管机构:特殊 重要的交易主体: 最后贷款人:资金的供给者 公开市场操作:参与金融交易,影响价格 (二)金融市场客体即金融工具: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 1.金融工具的分类 期限不同:货币市场工具(一年以内)、资本市场工具 性质不同:债权凭证、所有权凭证 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原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 2.金融工具的性质:常考点 第一,期限性 第二,流动性,金融工具在市场上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注意两点:一是能否迅速变现;二是变现时损失的大小 第三,收益性: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或利息,二是买卖差价 第四,风险性:预定收益及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一般而言,金融工具的期限性、收益性与风险性绑定在一起,彼此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它们都与流动性负相关。 (三)金融市场价格 金融市场主体与客体两个要素为最基本要素,是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 【考点二】金融市场的类型 (一)按交易标的物划分 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二)按交易中介划分:常考点 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直接金融市场:资金需求者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市场,如政府、企业发行债券或股票 间接金融市场:以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二者的差别并不在于是否有中介机构参与,而在于中介机构在交易中的地位和性质。(直接金融市场中也有中介:信息中介、服务中介) (三)按照交易性质划分 1.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2.流通市场的两种形态: 固定场所:证券交易所,流通市场的核心 场外交易市场:活跃的发展趋势 3.发行市场是前提和基础,流通市场提供流动性,是发行市场的补充。 (四)按照有无固定场所划分: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 (五)按照交易期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六)按照地域范围:国内金融市场(本币计价,全国性、地区性)和国际金融市场(大多是无形市场) (七)按照成交与定价方式: 公开市场:一般在证券交易所进行 议价市场:没有固定场所 (八)按照交割时间:即期市场与远期市场 【考点三】货币市场及其构成 (一)概述:常考点 货币市场的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和借贷的交易市场 货币市场工具具有“准货币性质”:期限短、流动性高、对利率敏感 (二)同业拆借市场特点:常考点 1.期限短:以隔夜头寸拆借为主 2.参与者广泛: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介机构 3.拆借的是超额准备金 4.信用拆借 (三)回购协议市场:常考点 1、回购协议: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购买者签订的、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协议。市场活动由回购和逆回购组成。 表面是证券买卖,实质是以证券为质押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 回购方向:先卖出,再购回(买入) 卖出价格小于购回价格,差额是借款的利息 2、回购标的物:国库券或其他有担保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四)商业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是公司为了筹措资金,以贴现的方式出售给投资者的一种短期无担保的信用凭证。发行期限短、面额较大,绝大部分在一级市场交易。理想的货币市场工具 (五)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最受欢迎的短期融资工具 一级市场行为:出票和承兑;二级市场行为:贴现与再贴现(六)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七)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常考点

[资格考试]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打印版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价格,5互补品价格,6预期,7其他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总和。 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5相关产品价格,6其他因素。供给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在我国,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在我国,保护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价格和需求量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1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需求单一弹性,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1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2商品的重要性,3商品用途的多少,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变化总是同方向的。 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3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导语】在每一次发奋努力之后,必然有加倍的奖赏等待着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拿到经济师证书绝对没问题。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需求的含义 需求的含义 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注意:需求D---买家,消费者角度 供给S---卖家,厂商角度 1.需求的两个构成要素: 2.市场需求: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影响需求的因素 202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注意:需求D---买家,消费者角度;供给S---卖家,厂商角度。 1.供给的两个构成要素: 2.市场供给: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影响供给的因素—厂商

3.供给函数:各影响因素与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该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Qs=Qs(p) 202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发生变化,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Qd=Qd(p) 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需求曲线:用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我们把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202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供给数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供给数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1. 供给数量变动: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供给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供给数量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变动,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是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 供给变动: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如生产成本的变动等)所引起的供给变动。 它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经济基础知识-大纲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市场需求 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二、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三、均衡价格 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 四、弹性 各种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往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等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无差异曲线 效用的含义和分类,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基本特征,商品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二、预算约束 消费者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预算线的形状和变动特性。 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基本性质理论,生产函数的含义和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基本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等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生产者的基本假设,生产者的组织形式,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生产函数的含义及主要形式,一种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第一章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 一、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总体、业务、职能; 五个模式:指挥型、变革型、合作型、文化型、增长型; 三个控制方法:1)杜邦分析法; 2)平衡计分卡法; 3)利润计划轮盘; 二、企业战略分析: 两外:一)、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 二)、行业环境:1.行业生命周期1)形成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 2.行业竞争结构分析:1)新进入者的威胁; 2)行业中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3)替代品的威胁; 4)购买者的谈判能力; 5)供应者的谈判能力; 3.战略群体分析:1)战略群体内的竞争;2)战略群体间的竞争;三内: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1)关系竞争力;2)资源竞争力;3)能力竞争力; 2.核心竞争力的特征:1)价值性;2)异质性;3)延展性;4)持久性;5)难以转移性;6)难以复制性; 二)、价值链分析:1)价值链;2)价值链要素;3)价值链分析; 三)、波士顿矩阵分析:明星区、金牛区、瘦狗区;幼童期; 三个基本类型: 一)成本领先战略 1.适用范围;1)大批大量;2)高市场占有率;3)先进生产设备;4)控制一切费用; 2.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途径: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战略; 二)差异化战略 1.适用范围:1)强研发;2)高知名度、美誉度;3)强市场营销; 2.实施差异护战略的途径; 三)集中战略1.适用范围:1)顾客特殊需求;2)无竞争对手;3)经营实力弱; 四个成长: 一)密集型成长战略:市场渗透、市场开发和新瓶开发; 二)多元化战略: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进行; 1.相关多元化:水平多元化、垂直多元化;同心多元化; 2.非相关多元化; 三)一体化战略: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 四)战略联盟:股权式战略联盟、契约式战略联盟(技术研发、产品联盟、营销联盟、产业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考重点-经济基础(干货)

中级经济师考试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必考重点(干货) 【第一章市场求、供与均价格考点】 1.需求、供给的构成要素2个(愿意+能够:有购买的愿望、支付的能力) 2.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7个)、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6个) 3.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引起曲线位移的情形: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影响需求、供给的因素) 4.某商品需求与替代品(煤气、电)价格同方向、互补品(汽油、汽车)价格反方向变动 5.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最高限价(低干均衡价格)和保护价格(高干均衡价格) 6.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影响因素;与收入关系(弾性小涨价、弾性大薄利多销,收入增加) 7.需求交叉弹性:运用需求交叉弹性区分:互补品(负数)、替代品(正数) 8.需求收入弹性:运用需求收入弹性区分:低档品、必需品、高档品 *思格尔定律: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増加而减少,越富裕,弹性越小 【第二章消者行为分析考点】 1.经济人假设概念: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2.效用分类:基数、序数效用论。区别:效用是否可以度量;运用什么来分析:基数(边际效用);序数(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 3.总效用、边际效用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概念 4.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完备性、可传递性、多比少好 5.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 6.无差异曲线的3个基本特征:越远偏好越高;不能相交(可传递性判定);从左向右下方倾斜(由商品边际替代递减规律决定) 7.商品边际替代率:增加一単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8.预算线的斜率: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收入及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确定端点 9.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10.消费者均衡的前提:偏好、收入、价格不变。假定偏好、收入不变,用图形来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并说明需求曲线的形成。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一消费曲线推导出来的。 11.价格一消费曲线的概念:将消费者均衡点链接起来而得到的线; 12.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

第三章 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效用 理论 无差异 曲线 基数效用 序数效用 消费者偏好 含义 特征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 两者 区别 是否可加总 ①完备性A> B; A V B; A=B②可传递性A> B; B> C;所以A> 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 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 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即斜率,随商品消费量增加, 为获得一种产品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少,是递减 的。 消费者行为分析 生产和成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 减规律 lun 预算 约束 消费者 均衡和 需求曲 线 影响因素 变动特性 消费者均衡 需求曲线 两种效应 企业形成的理论 生产函 数和生 产曲线 生产 生产函数 生产曲线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 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岀现平行移动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一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总效应 总产量 平均产量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在实 际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 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类型;长期行为都是可变;不可变时,短期行为在技术 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中级经济基础必备公式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弧弹性 (1)如果E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2)如果E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3)如果E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Eij= (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 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1)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称为“必需品”。 (2)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1)Es>1,供给富有弹性 (2)Es<1,供给缺乏弹性 (3)Es=1,供给单位弹性 (4)Es=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5)Es=∞,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1、总效用函数: TU= 消费数量为Q,总效用为TU 2、边际效用: MU= 3、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表示放弃第二种商品个单位,获得第一种商品个单位。加符号是为了使边际替代率成为正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 式汇总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017年经济基础 公式汇总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化/需求量的相对变化。 点弹性 (1)如果E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2)如果E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3)如果E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 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 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数(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 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3、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Ey=1,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Ey>1,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Ey<1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Ey=0,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Ey<0,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 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1)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称为“必需品”。 (2)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1)Es>1,供给富有弹性 (2)Es<1,供给缺乏弹性 (3)Es=1,供给单位弹性 (4)Es=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5)Es=∞,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 入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公式: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这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l。 凯恩斯消费函数: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 这时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 式中,α--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 β-边际消费倾向 βY-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