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Lesson 4 economic crisis: Instructional Desig n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

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

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

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

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一战”后1924—1929年资本主义

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及经济

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

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

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

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1.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避免的。

3.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和耕田等行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4.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重点和难点

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这次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

重点: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是世界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

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

2、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从而度过了这场危机。

难点:

1、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

2、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内容,学生要全面、辨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经济高度繁荣。然而,繁荣背后却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讲授新课〕(板书本课标题)

一、“繁荣”及其崩溃(板书)

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以增强感性认识)(投影)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在讲述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要给学生指出,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书)

1.危机爆发(板书)

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关于危机爆发的标志,始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向学生简略解释几点:(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xxx分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

(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

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人们就

抛售;(3)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1929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伊始,大批股票涌入市场。盲目抛售,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一

大抛售额达1000多万股,创股票交易所记录,股票价格暴跌。到11月中旬,交易所证券贬值50%股票市场全部崩溃、信用破产。(投影“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前拥挤的人群”图,以增强感性

认识)

2.危机的特点(板书)

特点一,范围广。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

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任何一次危

机所不及的。

特点二,时间长。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

最长的是一、二年。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便转入复苏,而这

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这次危机持续时

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

特点三,破坏性大。课本图表中列举的资本主义工业下降情况和世界贸易缩减的情况,已可看出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3.危机的影响(板书)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为二点,并做如下讲述:

(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

(2)销毁商品、生产破坏。提问: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里可以提一下《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为转嫁危机而加大侵华力度的有关史实,顺利的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三、罗斯福新政(板书)

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板书)

形势需要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急需寻找出路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教师寄语: 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 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的一个人。 ——恩格斯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教师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影视作品或图片生动再现当时情景,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2)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 (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罗斯福应对危机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现实、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讲述,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帮助学生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三、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

成中的作用。与其前后知识之间有直接的因果联系。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实施的,它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学好它,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因而本课内容非常重要,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四、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施教的出发点。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我认为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法学法 教法: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尤其对于世界史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师生交流---落实重点---启发诱导---合作探究—-引导分析---突破难点---学以致用”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互动贯穿其中。 学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其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理解和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经济危机破坏性和罗斯福新政的资料、新闻图片,电影片段等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课本,根据兴趣自愿结合成几个小组广泛查阅、收集有关经济危机资料,了解有关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模拟罗斯福的智囊团,为新政出谋划策。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2006年,震动传及东南亚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憾及了整个中国的灵魂。然而,就在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之时,07年出现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界的地震,使世界经济进入了天寒地冻的冬天。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被称为“八十年不遇的经济大衰退”。八十年前爆发了一场什么样的经济危机?它又是怎样解决的?它可以为我们现在度过危机提供哪些有利借鉴?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老师要求同学们要边看边思考:这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经济大危机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 “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危机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罗斯福竞选总统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新政措施新政效果。 二、要使学生认识: 1.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避免的。 3.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和耕田等行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4.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源--一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 2.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2.难点:经济危机中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罗斯福新政的一些内容。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课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简结: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失败,资本主义国家统治暂时稳定。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的相对稳定时期。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板书本课标题) 一、“繁荣”及其崩溃(板书) 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以增强感性认识) 在讲述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要给学生指出,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书) 1.危机爆发(板书) 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关于危机的爆发,这次危机始发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向学生简略解释几点:(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分,和股票有直接关系(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人们就抛售(3)1929年10月,纽约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4课《经济大危机》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叙述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为了应对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本课在教材的编写中大量使用图片,增强了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规律,即从经济大危机的背景、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的感性认知到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的理性认知。 二、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然主要停留在感性层面上,在学习中不能全面的多角度的分析历史,对问题的分析理解也不够深入,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内容,学生要全面、辨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对股票等金融方面的专业名词很难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些图片、动画、影音资料等呈现方式,将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一战”后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及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探究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美国为应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实施罗斯福新政的学习,认识到:

九年级历史下册《经济大危机》教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经济大危机》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经济大危机》教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经济大危机》教案 主备 参与备课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危机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危机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2.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2.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和耕田等行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难点: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经济危机中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很难理解,要通过举例子来说明一下。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案)学生活动(学案)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上课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简结: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失败,资本主义国家统治暂时稳定。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的相对稳定时期。导入新课二、课堂教学:(一)、繁荣及其崩溃:1、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

荣”时期。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以增强感性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繁荣出现的原因。2、指出,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教师指出危机发生的大致过程:恶性竞争--生产过剩—工厂倒闭—人们购买能力下降—其他行业产品积压,如此循环)注意:涉及一些难理解的经济概念,举例说明一下,不要过多涉及。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总结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二)、重点问题探究:1、总结这次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2、分析归纳这次危机对世界产生的影响3、看导言框,思考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大量产品,从而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残酷,达成思想教育目标。三、课内归纳小结:四、作业:基础训练相关知识一、导入新课:回顾旧知识,为新课教学准备基础。二、课堂教学:1、看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繁荣出现的原因:(参考答案如下:良好的技术基础,无产阶级革命失败,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2、在教师引导下,理解经济危机是怎样发生的,加深对经济危机本质的认识。3、总结经济危机的特点:(特点一,范围广。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另外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特点二,时间长。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特点三,破坏性大。课本图表中列举的资本主义工业下降情况和世界贸易缩减的情况,已可看出这次危机的严重性。)(二)、重点问题探究:1、总结这次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工人大量失业,销毁商品、生产破坏。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罪恶。)2、影响: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引发社会危机,政局动荡,资产阶级的统治面临巨大挑战。3、资本家销毁商品,主要是为了保住高价格,以便于在经济恢复后把现在的损失成倍的赚回来。培养分析能力,运用知识能力。运用从具体的历史事实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和现实情况,

《第4课_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第4课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梁园区水池铺乡二中乔传辉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学习本课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本校的校情和学情。 1、知识与能力: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和效果。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联系史实论证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影响,使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史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罗斯福的生平,让学生学习他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2)、通过分析《国家工业复兴法》协调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解决危机的措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树立“互让互惠、实现双赢”的价值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 (1)、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 (2)、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四)教学资源的整合: 1、插图、表格等教学资源的处理。 2、采取多媒体教学,制作教学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二、教法与学法 依据:教师作为为组织者、指挥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一)教法: 1、直观演示法:采取多媒体教学。 2、问题式教学法 (二)学法: 识图法、探究式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 展示:一美国矿工家中小女孩和妈妈的对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自主复习,掌握基础 一、罗斯福新政

二、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一组邮票: (1)根据材料一两枚邮票,完成下列表格: (2)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在国家面临困难时,选择了哪两条不同的道路?其结果如何? (3)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概括要简洁,符合人物史实及特点)

合作交流 温故知新 材料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沉重,日本的工业生 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大量破产,阶级矛盾十 分尖锐。 (4)材料二中,面对经济危机,日本制造了哪些侵华事变? 2.二十一世纪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然而当今天下并 不太平,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80周 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要举 行各种纪念活动。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时间和标志。 材料二右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 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 住12月7日!” (2)请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12月7日”发 生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材料三如下图所示 (3)请写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图中第一排自左向右 三个人物的名字。 材料四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 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4)材料中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 义? (1)1939年9月1日德军 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 (2)事件:日军偷袭美军基 地珍珠港影响:第二次世界 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3)事件:雅尔塔会议;人物: 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4)《联合国家宣言》意义: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 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 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 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 拓展延伸 结合《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的史实,分析世界人 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原因及启示? 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 立、人民的支持、战争正义性 等。 启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 同的国家可以联合起来,共同 应对人类面临的难题。

河南省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经济大危机教案 新人教版

经济大危机 课题经济大危机课时安排共()课时 课程标准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学习目标 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教学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 教学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前作业“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 有何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节一 一、“繁荣”及其崩溃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激化。于是,在“繁荣”的背后孕育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3、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展示插图,辅助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综合) A、标志:美国股票价格连续暴跌,影响了金融、农、工、商业等各个部门,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C、灾难: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4、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A、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 B、暴露的本性: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 二、罗斯福新政 1、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根据这些话,你觉得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 A、形势需要: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产阶级必须寻找出路。 B、个人魅力:知识渊博、口才出众,克服危机的决心大、办法多,身残志坚、不屈不挠、众望所归。 2、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A、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 B、实际目的: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4、除了调整工业之外,罗斯福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目的是什么? A、进行改革的其它方面: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 B、目的: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A、效果: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

初中历史《经济大危机(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大危机》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第4课内容,本课在一战后世界历史进 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世界由重建和繁荣到再次走向世界大战的分水岭,并深刻影响到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本课通过讲述“繁荣”及其崩溃、罗斯福新政,从两个角度凸显出“经济大危机”这一主题。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使学生认识到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 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 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这次经济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 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本课在世界现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和学情分析,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突破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地点、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 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 不可避免。 教学重点: 1.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特点 教学难点: 1.经济危机中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

2.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突破: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看图片、看视频,合作探究和角色扮演的 方式,由感性入手,再由教师简单讲解,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从而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 点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的第四课,八年级学生对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有一定了解,学生应该较容易理解经济大危机爆发前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繁荣一时的局面。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掌握了较多的历史学习方法,所以对本课经济危机的内容较容易理解。只是涉及到的一些经济常识问题比如股票对经济的影响,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可能不足,在资料的选择和讲解的深度和难度的把握中要注意符合选择这个年龄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直观演示法、问题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2.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角色扮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运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一一呈现美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三位总统的肖像图。提问,这位受美国人爱戴的总统是谁?他为美国做出了怎么样的贡献?学生依次回答。最后呈现出罗斯福总统的肖像图,设置疑问,进入课堂。这样设计既回顾了旧知,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为了更好的掌握和理解重难点,我将教材整合为以下三部分:1.山雨欲来风满楼2.覆巢之下无完卵3.力挽大厦于将倾 1.山雨欲来风满楼(美国的曙光)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新人教版 一、经济大危机 1、背景: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繁荣 一时,这一繁荣背后孕育着危机。 2、原因:直接原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劳动人民相对贫困,从而引起“相对过剩”。)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 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消除) 3、爆发时间及标志: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的股票暴跌,这天被称为 “黑色星期四”。 4、持续时间:1929——1933 5、特点:①涉及范围特别广;②持续时间比较长;③破坏性特别大 6、影响:①经济萧条,工人大量失业,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 ②资本家销毁商品、维持利润。 ②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②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 消除 经济危机。 (1)、直接目的:消除经济危机 (2)、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3)、前提条件: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3、新政的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措施: ①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②整顿银行,恢复政府的信用; ③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 ④兴建公共工程,吸纳了大量的失业者。 三、评价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作用、效果):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1、积极:①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②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多宝中学:余浩哲2014.4.15一、课题概述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挫折,它不仅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各国受不同国情制约,寻找不同道路来摆脱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新政,它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挽救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日等国则建立法西斯专政,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本课分两目:第一目:“繁荣”极其崩溃,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特点和影响。第二目:罗斯福新政,介绍了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史的知识了解有限,对这个内容可能完全是陌生的,而基于他们正处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情绪容易受外物的影响,容易接受感性的东西,他们处于叛逆性较强的成长阶段,渴望独立自主,不喜欢被动地学习,但又对知识有强列的渴望和好奇心,而教学大纲对初中生的要求是牢固地掌握史实的基本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的方式,这样更易于他们掌握基本内容。 三、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倡导学生互助学习、善于交流合作,改变学生生硬的学习方式,学会灵活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客观的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⑵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和效果等史实; ⑶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2、能力目标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新人教版

第4课经济大危机 一、经济大危机 1、背景: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繁荣一时,这一 繁荣背后孕育着危机。 2、原因:直接原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劳动人民相对贫困,从而引起“相对过剩”。)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 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消除) 3、爆发时间及标志: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的股票暴跌,这天被称为“黑色星期 四”。 4、持续时间:1929——1933 5、特点:①涉及范围特别广;②持续时间比较长;③破坏性特别大 6、影响:①经济萧条,工人大量失业,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 ②资本家销毁商品、维持利润。 ②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②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 经济危机。 (1)、直接目的:消除经济危机 (2)、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3)、前提条件: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3、新政的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措施: ①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②整顿银行,恢复政府的信用; ③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

④兴建公共工程,吸纳了大量的失业者。 三、评价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作用、效果):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1、积极:①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②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③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2、消极: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四、新政的影响: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国家所仿效,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五、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启示: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六、罗斯福新政所修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有哪些好处? 它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灌溉条件,便利了水路交通,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的岗位,解决了贫民的生活问题等。 七、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借鉴意义,对今天如何解决我国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有什么借鉴作用? 答:兴建公共工程,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生产,以工代赈,从事公益性劳动,增加就业岗位。 (提高人口素质,加快经济发展;调整农村种植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加大技术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资金扶持从事个体经营等。) 八、当前,在美国发生的严重金融危机使世界多数国家都受到影响,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 趋势造成的?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你认为现任总统奥巴马能从罗斯福新政中吸取什么成功经验? 答:经济全球化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加强政府对生产的控制和调 节。) 九、一位著名历史学家指出:“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习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习题1新人教版一、选择题: 1.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是指 A.1918~1929年 B.1924~1929年 C.1929~1933年 D.1918~1924年 2.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贴近的是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区域经济集团化 3.脱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门户开放政策 B.法西斯专政 C.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 4.写了一篇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小论文,其中对新政评价正确的选项是 ①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②美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③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斯福总统为使“幸福的日子又来到”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 C.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D.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 6.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A.新经济政策 B.德国法西斯专政 C.罗斯福新政 D.匈牙利改革 7.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通过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摆脱困境的是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8 1.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①波及范围特别广②持续时间特别长③破坏性特别大④资本集中特别明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经济危机期间,垄断资本家为维持利润而采取的手段是() A.降价抛售 B.销毁商品 C.囤积商品 D.运销海外 10.济危机,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的美国总统是() A.威尔逊 B.胡佛 C.林肯 D.罗斯福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右图情景发生在20世纪的美国。 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 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大批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 问题……” ——1933年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 回答: (1)右图反映了当时美国发生的什么社会现象? (2)发表上述演说的总统是谁? (3)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这位总统 采取了什么措施? 2.右图是1927年德国的一幅漫画。读图后请回 答: (1)1927年的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什么时期? (2)从漫画中反映的问题看,它预示着什么? (3)后来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什么现象应验了这 一预言?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材料引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部法律: 根据本章程批准、制定或颁布的一切公平竞争法则、协议和执照,均需包括以下条件:

经济大危机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 3、罗斯福本人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 学习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学习难点:课文中大量的经济名词和概念;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知识梳理: 一、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20 世纪20 年代,特别是在1924 ~1929 年间。 二、经济大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矛盾) 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具体原因——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市场虚假繁荣、盲目扩大生产、股票投机猖獗 (2) 主要原因: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导致产品生产过剩。 2、时间:1929—1933年 3、范围:最先开始的国家:美国,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4、特点:(1)波及范围特别广;(2)持续时间比较长;(3)破坏性特别大。 5、影响:(1)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工人大量失业,生活流离失所; (2)资本家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大量销毁商品; 三、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1、时间:1933年2、原因:(1)形势需要: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产阶级必须寻找出路。(2)个人魅力:知识渊博、口才出众,克服危机的决心大、办法多,身残志坚、不屈不挠、众望所归。 (二)罗斯福新政 时间:目的: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措施:(1)中心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目的: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2)金融:(3)农业:(4)以工代赈: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刺激生产和消费,扩大就业。 目的: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作用(成效): (1)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的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5)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6)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6、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加强国际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 自主检测: 1、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B.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C.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2、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 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3、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你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B. 股票价格上涨,一夜暴富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经济大危机练习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经济大危机练习新人教版01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繁荣”及其崩溃 繁荣: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在1924`-1929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____________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但“繁荣”背后孕育着严重的危机。 危机爆发:1929年,经济危机在________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____________世界。 特点:____________特别广、持续时间________、破坏性________。 表现:工人大量失业,流离失所;资本家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大量销毁产品。 知识点2 罗斯福新政 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________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开始时间:1933年________就任美国总统。 实质: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________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中心措施:国家对________的调整。实施《________________》,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评价: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____________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________________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________________的权力明显加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02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繁荣”及其崩溃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了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危机。这次危机首先爆发于()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分析以下世界经济危机情况表,不能 ..得出的结论是() A.物价上涨比较快 B.持续时间比较长 C.涉及范围特别广 D.破坏性特别大 3.在空前的经济大危机期间,垄断资本家贪婪本性不改,为保持商品价格,

第十七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案

第十七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表现、特点及影响,并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3、通过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同学们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政策的严重性; 4、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学会从根本上分析问题所在。 二、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特征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三、教学构思 第六单元主要介绍《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是本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对策之一和影响结果。该课是理解这一单元的基础。 课文分三个部分,首先讲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即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膨胀,从而推导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接着概括叙述这次危机的特点:即波及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破坏巨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然后叙述美国胡佛政府对待危机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局势进一步恶化。由其“失败”导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使两课紧密结合。 四、过程设计 A、【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法:1929年的冬天,在美国,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屋外,寒冷的北风呼啸着。“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她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而且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这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一个煤矿工人家的场景。同学们根据这个故事并结合我展示的两张图片(图片:1929年农场主销毁“过剩”的牛奶以及图片等待领取救济食品的人群),思考一下,当时的美国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B、【讲授新课】: (一)、经济危机的爆发:虚假“繁荣”的幻灭 1、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的表现:一战后,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商品丰富、物资充足,一派“繁荣”景象。 2、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经济危机为什么会爆发呢?爆发危机前的美国到底怎样呢? (1)危机前的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持续繁荣(P98) 师:那么,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技术革命是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师:20年代美国经济虽出现繁荣景象,但经济繁荣的背后又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最终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纽约证券市场在经历了几次小小的预震后出现了坍塌,几十种主要股票价格狂跌,绝望的人们疯狂地抛售,当天就有1 289万股易手。崩溃的高潮终于在10月29日来到了:大批的股票涌到市场上来,不计价格地抛售,这一天疯狂交易以1 641万股的最高纪录收盘。从美国纽约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暂时繁荣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掌握经济危机的时间、特点和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内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等历史过程有较全面和辩证的认识。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让学生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和不畏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 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罗斯福是20世纪最受爱戴的美国总统,他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境,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二、新课讲授 (一)经济大危机 1.教师讲解: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繁荣状态。如20世纪20年代,美国出现的“柯立芝繁荣”。当时美国的经济“繁荣”一时,但“繁荣”背后潜藏着许多矛盾。 2.材料展示:

材料一农业被称为美国最大的产业,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靠农业生存。然而,在20世 纪20年代,美国农民的收入在全国的份额却下降了一半,从1919年的16%降到1929年的8%。工业方面,生产力的提高也远远高于工人工资的增长幅度。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五分 之三由2%的人所拥有。 材料二到1928年,股市越来越显现投机的意味。经过相当平静的冬天后股价不断大幅 度上扬,仅1928年下半年,股票交易量就上涨了42%。到1928年年末,这种上涨的趋势并没 有回转的迹象。1929年1—3月间,股票交易又上涨了27%,基本达到了顶点。股票交易每天 都在刷新纪录,即使是在股票交易不活跃的夏季。 教师提问:认真阅读材料,从上述材料中我们能找出哪些潜在的矛盾? 学生回答:工人、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贫富差距严重;出现股票投机现象。 3.教师讲解:20世纪20年代,自由放任思潮在美国盛行,生产的盲目扩张与市场需要 之间严重脱节,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投机狂潮,由此引发了经济大危机。危机从爆发到达 到高潮整整历时三年半。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与欧洲互相影响,将危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4.教师提问: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时间长;波及范围大;破坏力强。 5.教师提问:经济大危机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的打击,激化了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矛盾,引起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又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引发一连串的关税战、倾 销战和货币战。经济大危机还引起了德、意、日等国的政治危机,这些国家的法西斯势力迅速 膨胀,最终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二)罗斯福新政 1.教师讲解:面对这种情况,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医治病入膏肓的 美国。 教师提问: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 学生回答:时间:1933年。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2.师生归纳: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领域主要内容 工业采取恢复工业的措施,核心是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复兴总署”,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工人每天工作的时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