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格式以及参数含义

视频格式以及参数含义
视频格式以及参数含义

视频格式以及参数含义

一、视频格式 (2)

MPEG/MPG/DAT (2)

AVI (2)

NAVI (3)

MOV (3)

ASF (3)

WMV (4)

3GP (4)

REAL VIDEO (4)

MKV (4)

FLV (5)

F4V (5)

RMVB (5)

WebM (6)

二、视频编码方式 (6)

1.Microsoft RLE (6)

2.Microsoft Video 1 (7)

3.Microsoft 和 Video Codec (7)

4.Intel Indeo Video (7)

5.Intel Indeo Video 4和5 (7)

6.Intel IYUV Codec (7)

7.Microsoft MPEG-4 Video codec (7)

8.DivX- MPEG-4 Low-Motion/Fast-Motion (7)

9. DivX (8)

三、视频参数涵义 (8)

分辨率 (8)

码率 (8)

帧率 (9)

亮度 (9)

对比度 (9)

饱和度 (9)

色调 (10)

白平衡 (10)

伽马值 (11)

增益 (12)

背光补偿 (12)

清晰度 (12)

曝光 (13)

一、视频格式

MPEG/MPG/DAT

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是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的缩写。这类格式包括了MPEG-1,MPEG-2和MPEG-4在内的多种视频格式,另外,MPEG-7与MPEG-21仍处在研发阶段。MPEG文件格式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它采用了有损压缩方法减少运动图像中的冗余信息,说的更加明白一点就是MPEG的压缩方法依据是相邻两幅画面绝大多数是相同的,把后续图像中和前面图像有冗余的部分去除,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其最大压缩比可达到200:1)。

MPEG-1相信是大家接触得最多的了,因为其正在被广泛地应用在VCD 的制作和一些视频片段下载的网络应用上面,大部分的VCD都是用MPEG1 格式压缩的( 刻录软件自动将MPEG1转换为DAT格式 ) ,使用MPEG-1 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 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 GB 左右大小。

MPEG-2:制定于1994年,设计目标为高级工业标准的图像质量以及更高的传输率。这种格式主要应用在DVD/SVCD的制作(压缩)方面,同时在一些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相当的应用。使用MPEG-2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4到8GB的大小。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mpg、。mpe、.mpeg、。m2v及DVD光盘上的.vob文件等。

MPEG-4:制定于1998年,MPEG-4是为了播放流式媒体的高质量视频而专门设计的,它可利用很窄的带度,通过帧重建技术,压缩和传输数据,以求使用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目前MPEG-4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在于它能够保存接近于DVD画质的小体积视频文件。另外,这种文件格式还包含了以前MPEG 压缩标准所不具备的比特率的可伸缩性、动画精灵、交互性甚至版权保护等一些特殊功能。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asf、.mov和DivX、AVI等。

AVI

它的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它于1992年被Microsoft公司推出,随一起被人们所认识和熟知。所谓“音频视频交错”,就是可以将视频和音频交织在一起进行同步播放。这种视频格式的优点是图像质量好,可以跨多个平台使用,其缺点是体积过于庞大,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压缩标准不统一,最普遍的现象就是高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播放不了采用早期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而低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又播放不了采用最新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所以我们在进行一些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常会出现由于视

频编码问题而造成的视频不能播放或即使能够播放,但存在不能调节播放进度和播放时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等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如果用户在进行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遇到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下载相应的解码器来解决。

NAVI

如果发现原来的播放软件突然打不开此类格式的AVI文件,那你就要考虑是不是碰到了n AVI。n AVI是New AVI 的缩写,是一个名为Shadow Realm 的地下组织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视频格式。它是由Microsoft ASF 压缩算法的修改而来的(并不是想象中的AVI),它是由Microsoft ASF压缩算法的修改而来的,但是又与下面介绍的网络影像视频中的ASF视频格式有所区别,它以牺牲原有ASF视频文件视频“流”特性为代价而通过增加帧率来大幅提高ASF视频文件的清晰度。可以这样说,NAVI 是一种去掉视频流特性的改良型ASF 格式。

DV-AVI

DV的英文全称是Digital Video Format,是由索尼、松下、JVC等多家厂商联合提出的一种家用数字视频格式。非常流行的数码摄像机就是使用这种格式记录视频数据的。它可以通过电脑的IEEE 1394端口传输视频数据到电脑,也可以将电脑中编辑好的的视频数据回录到数码摄像机中。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一般是。avi,所以也叫DV-AVI格式。

MOV

使用过Mac机的朋友应该多少接触过QuickTime。QuickTime原本是Apple 公司用于Mac计算机上的一种图像视频处理软件。Quick-Time提供了两种标准图像和数字视频格式, 即可以支持静态的*.PIC和*.JPG图像格式,动态的基于Indeo压缩法的*.MOV和基于MPEG压缩法的*.MPG视频格式。

ASF

ASF(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高级流格式)。ASF 是MICROSOFT 为了和的Real player 竞争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可以直接在网上观看视频节目的文件压缩格式。ASF使用了MPEG4 的压缩算法,压缩率和图像的质量都很不错。因为

ASF 是以一个可以在网上即时观赏的视频“流”格式存在的,所以它的图像质量比VCD 差一点点并不出奇,但比同是视频“流”格式的RAM 格式要好。

WMV

一种独立于编码方式的在Internet上实时传播多媒体的技术标准,Microsoft公司希望用其取代QuickTime之类的技术标准以及WAV、AVI之类的文件扩展名。WMV的主要优点在于:可扩充的媒体类型、本地或网络回放、可伸缩的媒体类型、流的优先级化、多语言支持、扩展性等。

3GP

3GP是一种3G流媒体的视频编码格式,主要是为了配合3G网络的高传输速度而开发的,也是目前手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视频格式。

简单的说,该格式是“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制定的一种多媒体标准,使用户能使用手机享受高质量的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其核心由包括高级音频编码(AAC)、自适应多速率 (AMR) 、MPEG-4 和视频编码解码器等组成,目前大部分支持视频拍摄的手机都支持3GPP格式的视频播放。其特点是网速占用较少,但画质较差。

REAL VIDEO

REAL VIDEO(RA、RAM)格式由一开始就是定位在视频流应用方面的,也可以说是视频流技术的始创者。它可以在用56K MODEM 拨号上网的条件实现不间断的视频播放,当然,其图像质量和MPEG2、DIVX等比是不敢恭维的啦。毕竟要实现在网上传输不间断的视频是需要很大的频宽的,这方面是ASF的有力竞争者。

MKV

一种后缀为MKV的视频文件频频出现在网络上,它可在一个文件中集成多条不同类型的音轨和字幕轨,而且其视频编码的自由度也非常大,可以是常见的DivX、XviD、3IVX,甚至可以是RealVideo、QuickTime、WMV 这类流式视频。实际上,它是一种全称为Matroska的新型多媒体封装格式,这种先进的、开放的封装格式已经给我们展示出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FLV

FLV是FLASH VIDEO的简称,FLV流媒体格式是一种新的视频格式。由于它形成的文件极小、加载速度极快,使得网络观看视频文件成为可能,它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视频文件导入Flash后,使导出的SWF文件体积庞大,不能在网络上很好的使用等缺点。

F4V

作为一种更小更清晰,更利于在网络传播的格式,F4V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FLV,也已经被大多数主流播放器兼容播放,而不需要通过转换等复杂的方式。F4V是Adobe公司为了迎接高清时代而推出继FLV格式后的支持的F4V流媒体格式。它和FLV主要的区别在于,FLV格式采用的是H263编码,而F4V则支持编码的高清晰视频,码率最高可达50Mbps。也就是说F4V和FLV在同等体积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并支持更高比特率,就是我们所说的更清晰更流畅。另外,很多主流媒体网站上下载的F4V文件后缀却为FLV,这是F4V格式的另一个特点,属正常现象,观看时可明显感觉到这种实为F4V的FLV有明显更高的清晰度和流畅度。

RMVB

RMVB的前身为RM格式,它们是Real 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频视频压缩规范,根据不同的网络传输速率,而制定出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率的网络上进行影像数据实时传送和播放,具有体积小,画质也还不错的优点。

早期的RM格式为了能够实现在有限带宽的情况下,进行视频在线播放而被研发出来,并一度红遍整个互联网。而为了实现更优化的体积与画面质量,Real Networks公司不久又在RM的基础上,推出了可变比特率编码的RMVB格式。RMVB 的诞生,打破了原先RM格式那种平均压缩采样的方式,在保证平均压缩比的基础上,采用浮动比特率编码的方式,将较高的比特率用于复杂的动态画面(如歌舞、飞车、战争等),而在静态画面中则灵活地转为较低的采样率,从而合理地利用了比特率资源,使RMVB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影片的大小,最终拥有了近乎完美的接近于DVD品质的视听效果。我们可以做个简单对比,一般而言一部120

分钟的dvd体积为4GB,而rmvb格式来压缩,仅400MB左右,而且清晰度流畅度并不比原DVD差太远。

人们为了缩短视频文件在网络进行传播的下载时间,为了节约用户电脑硬盘宝贵的空间容量,已越来越多的视频被压制成了RMVB格式,并广为流传。到如

今,可能每一位电脑使用者(或许就包括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您)电脑中的视频文件,超过80%都会是RMVB格式。

RMVB由于本身的优势,成为目前PC中最广泛存在的视频格式,但在MP4播放器中,RMVB格式却长期得不到重视。MP4发展的整整七个年头里,虽然早就可以做到完美支持AVI格式,但却久久未有能够完全兼容RMVB格式的机型诞生。对于MP4,尤其是容量小价格便宜的闪存MP4而言,怎样的视频格式才将会是其未来的主流呢我们不妨来探讨一番。

WebM

由Google提出,是一个开放、免费的媒体文件格式。WebM 影片格式其实是以 Matroska(即 MKV)容器格式为基础开发的新容器格式,里面包括了 VP8 影片轨和 Ogg Vorbis 音轨,其中Google将其拥有的VP8视频编码技术以类似BSD 授权开源,Ogg Vorbis 本来就是开放格式。 WebM标准的网络视频更加偏向于开源并且是基于HTML5标准的,WebM 项目旨在为对每个人都开放的网络开发高质量、开放的视频格式,其重点是解决视频服务这一核心的网络用户体验。Google 说 WebM 的格式相当有效率,应该可以在 netbook、tablet、手持式装置等上面顺畅地使用。

Ogg Vorbis 本来就是开放格式,大家应该都知道,至于 VP8 则是 Google 当年买下一间叫 On2 的公司的时候,取得的 Video Codec, Google 也把这个Codec 以类似 BSD 授权放出来,因此 WebM 应该是不会有的那些潜在的专利问题。

二、视频编码方式

准确的说,AVI,ASF,FLV是一种文件格式,我们可以在我的电脑上看到的*.AVI这种文件。即使是同一种文件格式,如AVI,又分为MPEG-1,MPEG-2 ,MPEG-4几种视频格式,然后同一种视频格式,如MPEG-4又可以使用多种视频编码,例如:MP4V/XVID/DX50/DIVX/DIV5/3IVX/3IV2/RMP4。常用的视频编码方式如下。

1.Microsoft RLE

一种8位的编码方式,只能支持到256色。压缩动画或者是计算机合成的图像等具有大面积色块的素材可以使用它来编码,是一种无损压缩方案。

2.Microsoft Video 1

用于对模拟视频进行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方案,最高仅达到256色,它的品质就可想而知,一般还是不要使用它来编码AVI。

3.Microsoft 和 Video Codec

用于视频会议的Codec,其中适用于ISDN、DDN线路,适用于局域网,不过一般机器上这种Codec是用来播放的,不能用于编码。

4.Intel Indeo Video

所有的Windows版本都能用Indeo video 播放AVI编码。它压缩率比Cinepak 大,但需要回放的计算机要比Cinepak的快。

5.Intel Indeo Video 4和5

常见的有和两种,质量比Cinepak和要好,可以适应不同带宽的网络,但必须有相应的解码插件才能顺利地将下载作品进行播放。适合于装了Intel公司MMX以上CPU的机器,回放效果优秀。如果一定要用AVI的话,推荐使用,在效果几乎一样的情况下,它有更快的编码速度和更高的压缩比。

6.Intel IYUV Codec

使用该方法所得图像质量极好,因为此方式是将普通的RGB色彩模式变为更加紧凑的YUV色彩模式。如果你想将AVI压缩成MPEG-1的话,用它得到的效果比较理想,只是它的生成的文件太大了

7.Microsoft MPEG-4 Video codec

常见的有、、三种版本,当然是基于MPEG-4技术的,其中并不能用于AVI 的编码,只能用于生成支持“视频流”技术的ASF文件。

8.DivX- MPEG-4 Low-Motion/Fast-Motion

实际与Microsoft MPEG-4 Video code是相当的东西,只是Low-Motion采用的固定码率,Fast-Motion采用的是动态码率,后者压缩成的AVI几乎只是前者的一半大,但质量要差一些。Low-Motion适用于转换DVD以保证较好的画质,Fast-Motion用于转换VCD以体现MPEG-4短小精悍的优势。

9. DivX

实际上就是DivX,原来DivX是为了打破Microsoft的ASF规格而开发的,开发组摇身一变成了Divxnetworks公司,所以不断推出新的版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编码程序中加入了1-pass和2-pass的设置,2-pass相当于两次编码,以最大限度地在网络带宽与视觉效果中取得平衡。

三、视频参数涵义

分辨率

这里有2个概念,分别是:a. 物理分辨率, 即手机屏幕能显示的像素速;

b. 视频文件的分辨率。

我们常说的视频多少乘多少,严格来说不是分辨率,而是视频的高/宽像素值。分辨率是用于度量图像内数据量多少的一个参数,通常表示成ppi(每英寸像素Pixel per inch)那个视频的320X180是指它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有效像素,窗口小时ppi值较高,看起来清晰;窗口放大时,由于没有那么多有效像素填充窗口,有效像素ppi值下降,就模糊了。(放大时有效像素间的距离拉大,而显卡会把这些空隙填满,也就是插值,插值所用的像素是根据上下左右的有效像素“猜”出来的“假像素”,没有原视频信息)习惯上我们说的分辨率是指图像的高/宽像素值,严格意义上的分辨率是指单位长度内的有效像素值ppi。差别就在这里。图像的高/宽像素值的确和尺寸无关,但单位长度内的有效像素值ppi 和尺寸就有关了,显然尺寸越大ppi越小。

码率

视频码率就是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用多少kbps(千比特/秒)或者mbps(兆比特/秒)来表示。手机解码芯片所支持的码率一般都在

1Mbps以下.

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是文件体积与取样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几乎所有的编码格式重视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码率达到最少的失真,围绕这个核心衍生出来的cbr(固定码率)与vbr(可变码率),都是在这方面做的文章,不过事情总不是绝对的,举例来看,对于一个音频,其码率越高,被压缩的比例越小,音质损失越小,与音源的音质越接近。

基本的算法是:【码率】(kbps)=【文件大小】x8 x 1024/【时间】(秒),

码率几点原则:

1、码率和质量成正比,但是文件体积也和码率成正比。这是要牢记的。

2、码率超过一定数值,对图像的质量没有多大影响。

帧率

(FPS, 帧/秒), 就是视频画面刷新的速度,作为参考, 国内电视机一般是25FPS, 电影标准为24FPS. 手机芯片,最高支持30FPS, 早期型号最大只能15fps.

视频帧率(Frame rate)是用于测量显示帧数的量度。所谓的测量单位为每秒显示帧数(Frames per Second,简:FPS)或“赫兹”(Hz)。

亮度

曝光不准确时拍摄照片会导致照片太亮或太暗。通常,可以通过校正亮度和对比度来显着提高数字照片的质量。

对比度

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差异范围越大代表对比越大,差异范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小,好的对比率120:1就可容易地显示生动、丰富的色彩,当对比率高达300:1时,便可支持各阶的颜色。但对比率遭受和亮度相同的困境,现今尚无一套有效又公正的标准来衡量对比率,所以最好的辨识方式还是依靠使用者眼睛。

饱和度

饱和度可定义为彩度除以明度,与彩度同样表征彩色偏离同亮度灰色的程度。注意,与彩度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但由于其和彩度决定的是出现在人眼里的同一个效果,所以才会出现视彩度与饱和度为同一概念的情况。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是“色彩三属性”之一。饱和度取决于该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如鲜红,鲜绿。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颜色,如绛紫,粉红,黄褐等。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各种单色光是最饱和的色彩,物体的色饱和度与物体表面反色光谱的选择性程度有关,越窄波段的光发射率越高,也就越饱和。对于人的视觉,每种色彩的饱和度可分为20个可分辨等级。

色调

色调是指物体反射的光线中以哪种波长占优势来决定的,不同波长产生不同颜色的感觉,色调是颜色的重要特征,它决定了颜色本质的根本特征。

色调不是指颜色的性质,而是对一幅绘画作品的整体颜色的概括评价。色调是指一幅作品色彩外观的基本倾向。在明度、纯度(饱和度)、色相这三个要素中,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我们就称之为某种色调。一幅绘画作品虽然用了多种颜色,但总体有一种倾向,是偏蓝或偏红,是偏暖或偏冷等等。这种颜色上的倾向就是一副绘画的色调。通常可以从色相、明度、冷暖、纯度四个方面来定义一幅作品的色调。

色调在冷暖方面分为暖色调与冷色调: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调,象征着:太阳、火焰。蓝色--为冷色调,象征着:森林、大海、蓝天。黑色、紫色、绿色、白色--为中间色调;暖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暖,冷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冷。冷暖色调也只是相对而言,譬如说,红色系当中,大红与玫红在一起的时候,大红就是暖色,而玫红就被看作是冷色,又如,玫红与紫罗蓝同时出现时,玫红就是暖色。

白平衡

白平衡是描述显示器中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的一项指标。白平衡是电视摄像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它可以解决色彩还原和色调处理的一系列问题。白平衡是随着电子影像再现色彩真实而产生的,在专业摄像领域白平衡应用的较早,[1]?现在家用电子产品(家用摄像机、数码照相机)中也广泛地使用,然而技术的发展使得白平衡调整变得越来越简单容易,但许多使用

者还不甚了解白平衡的工作原理,理解上存在诸多误区。它是实现摄像机图像能精确反映被摄物的色彩状况,有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等方式。许多人在使用数码摄像机拍摄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日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影像会显得发绿,在室内钨丝灯光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

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那什么是白色这就涉及到一些色彩学的知识,白色是指反射到人眼中的光线由于蓝、绿、红三种色光比例相同且具有一定的亮度所形成的视觉反应。我们都知道白色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组成的,而这七种色光又是有红、绿、蓝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当一种光线中的三原色成分比例相同的时候,习惯上人们称之为消色,黑、白、灰、金和银所反射的光都是消色。[1]?

白平衡其实是通过摄像机内部的电路调整(改变蓝、绿、红三个CCD电平的平衡关系)使反射到镜头里的光线都呈现为消色。如果以偏红的色光来调整白平衡,那么该色光的影像就为消色,而其他色彩的景物就会偏蓝(补色关系)。

工作原理:摄像机内部有三个CCD电子耦合元件,他们分别感受蓝色、绿色、红色的光线,在预置情况下这三个感光电路电子放大比例是相同的,为1:1:1的关系,白平衡的调整就是根据被调校的景物改变了这种比例关系。比如被调校景物的蓝、绿、红色光的比例关系是2:1:1(蓝光比例多,色温偏高),那么白平衡调整后的比例关系为1:2:2,调整后的电路放大比例中明显蓝的比例减少,增加了绿和红的比例,这样被调校景物通过白平衡调整电路到所拍摄的影像,蓝、绿、红的比例才会相同。也就是说如果被调校的白色偏一点蓝,那么白平衡调整就改变正常的比例关系减弱蓝电路的放大,同时增加绿和红的比例,使所成影像依然为白色。

伽马值

数码图像中的每个像素都有一定的光亮程度,即从黑色(0)到白色(1)。这些像素值就是输入到电脑显示器里面的信息。但由于技术的限制,纯平(CRT)显示器只能以一种非线性的方式输出这些值,

在不加调整的情况下,多数CRT显示器都有一个的伽马值,它的意义是:假如一个像素的光亮度为,在没有颜色管理应用程序的干预下(*),它在显示器上输出的光亮度只有。对于液晶显示屏(LCD),特别是笔记本电脑的LCD来说,其输出的曲线就更加不规则。一些校准软件或硬件可以让显示屏输出图像时按一定的伽马曲线输出,例如Windows常用的伽马值为,这几乎与人类视觉的反应相反。sRGB和AdobeRGB颜色也是以的伽马值为基础设立的

增益

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必须达到电视传输规定的标准电平,即,为了能在不同的景物照度条件下都能输出的标准视频信号,必须使放大器的增益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调节。这种增益调节通常都是通过检测视频信号的平均电平而自动完成的,实现此功能的电路称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简称AGC电路。具有AGC

功能的摄像机,在低照度时的灵敏度会有所提高,但此时的噪点也会比较明显。这是由于信号和噪声被同时放大的缘故

摄像头内有一个将来自CCD的信号放大到可以使用水准的视频放大器,其放大即增益,等效于有较高的灵敏度,然而在亮光照的环境下放大器将过载,使视频信号畸变。当开关在ON时,在低亮度条件下完全打开镜头光圈,自动增加增益以获得清晰的图像。开关在OFF时,在低亮度下可获得自然而低噪声的图像

背光补偿

背光补偿,也称为逆光补偿,是把画面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分别曝光。在某些应用场合,视场中可能包含一个很亮的区域,而被包含的主体则处于亮场的包围之中,画面一片昏暗,无层次。此时由于AGC检测到的信号电平并不低,因此放大器的增益很低,不能改进画面主体的明暗度,当引入逆光补偿时,摄像机仅对整个视场的一个子区域进行检测,通过求此区域的平均信号电平来确定AGC电路的工作点。

背光补偿能提供在非常强的背景光线前面目标的理想的曝光,无论主要的目标移到中间、上下左右或者荧幕的任一位置。

背光补偿也称作逆光补偿或逆光补正,它可以有效补偿摄像机在逆光环境下拍摄时画面主体黑暗的缺陷。

当摄像机处于逆光环境中拍摄时,画面会出现黑色的图像,然而在安防中逆光环境是难以避免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背光补偿。当引入背光补偿功能时,摄像机如果检测到拍摄图像一个区域中的视频电平比较低,通过上面介绍的AGC 电路改善和提升该区域的视频电平,提高输出视频信号的幅值,使图像整体清晰明亮。如果你想看的主题因明亮的背景而显得暗淡,可以把BLC设置到ON状态,从而补偿强烈的背光。

清晰度

清晰度指影像上各细部影纹及其边界的清晰程度。清晰度,一般是从录像机角度出发,通过看重放图像的清晰程度来比较图像质量,所以常用清晰度一词。而摄像机一般使用分解力一词来衡量它“分解被摄景物细节”的能力。单位是“电视行(TVLine)”也称线,意思是从水平方向上看,相当于将每行扫描线竖立起来,然后乘上4/3(宽高比),构成水平方向的总线,称水平分解力。它会随CCD 象素数的多少、和视频带宽而变化,象素愈多、带宽愈宽,分解力就愈高。PAL 制电视机625行是标称垂直分解力,除去逆程的50行外,实际的有效垂直分解力为575线。

很明显,要想获得高清晰度,必须有高分辨率,但反之,有了高分辨率,不一定就有高清晰度。在清晰度的三要素当中,分辨率只影响第三点:质感。

清晰度是在确定电视图像的扫描线数和像素数之前就提出来了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物理量,而与“水平像系×垂直像素”所表示的分辨率概念和物理量完全不是一个东西。分辨率对图像信号来说也好,对显示器材的屏幕像素来说也好,都是固定不变的,而清晰度却是可变的。虽然图像信号分辨率的高低对电视机图像清晰度有影响,但信号分辨率并不是人们看到的图像清晰度;显示设备的像素对图像清晰度也有影响,但它也并不是人们看到的图像清晰度。图像信号分辨率是源头,最终显示的图像清晰度是结果;从数量上来说,清晰度永远小于分辨率。同一分辨率的图像信号,通过不同的传输渠道和不同的显示设备,最终得到的图像清晰度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分辨率与清晰度之间并没有直接换算关系。

曝光

曝光,是指被摄影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通过照相机镜头投射到感光片上,使之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显影的过程。曝光就是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可以这样认为:光圈(值)大小其实就是那个小圆窗户开多大,快门(速度)就是窗户打开多久。假设窗户只打开1/4,时间为4秒钟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很显然,窗户打开一半,时间2秒钟也能让底片正确曝光,因为1/4*4=1/2*2=1,进光量都是一样多。同样的,如果窗户全开,曝光时间就只需要1秒了。假若一个镜头光圈全开为F4,用摄影行话来说,光圈F4快门速度1秒为正确曝光值,那和2秒以及F8和4秒也同样能得到准确曝光的图片。重要结论:一张正确曝光的图片可以有N种不同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组合。

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曝光补偿就是有意识地变更相机自动演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让照片更明亮或者更昏暗的

拍摄手法。拍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等。一般来说相机会变更光圈值或者快门速度来进行曝光值的调节。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 值每减小,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或1/3()的单位来调节。

常用镜头参数的含义

常用镜头参数的含义 1。佳能 AL:非球面镜片,英文全称 Aspherical 。标记有此“ AL ”文字的佳能镜头,表明其在设计中采用的不是球面镜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镜片的数量,在降低重量和减小体积的同时,能提供更好的光学性能。非球面镜片一般用来解决广角和变焦镜头中的眩光和边缘变形等问题。另外在长焦镜头中也能提高光学素质。宾得的镜头也同样使用“ AL ”来表示其使用了非球面镜片。 DO:衍射光学,英文全称 Diffractive Optical 。标记有此“ DO ”文字的佳能镜头,配备多层衍射光学镜片,同时具有萤石和非球面镜片的特性。简单地理解,这“ DO ”标识一般属于高档的佳能镜头。 EF:电子卡口,英文全称 Electronic Focusing 。这是佳能专门为其 EOS 系列相机使用的电子自动对焦镜头,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它能够应用在全画幅和 APS 画幅的佳能 SLR 和 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红色圆点用于对准机身卡位。 EF-S:APS 画幅数码单反专用电子卡口。这是佳能专门为其 APS 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电子镜头,同样也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它只能够应用在 APS 画幅的佳能 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白色方形用于对准机身卡位。EMD:电磁光阑,英文全称 Electromagnetic Diaphragm 。拥有此项技术的镜头可以电子控制开放和收缩光圈。 Float:浮动功能,英文全称 Floating System 。这是佳能的一种镜头设计方法。在近距离拍摄时,采取浮动设计的镜片会对近距离的像差进行补偿,以获得更优良的像质。 FP:焦点预置,英文全称 Focus Preset 。拥有此标识的镜头,一般也属于佳能的高档专业镜头。焦点预置功能可以让镜头记忆一定的对焦距离,设置距离以后,镜头便能自动回复到所设置的对焦距离,此对焦回复功能甚至在手动对焦模式下亦有效。 FT-M:全时手动,英文全称 Full time Manual 。拥有全时手动的佳能镜头,可以在 AF (自动对焦)状态下,再手动调整镜头焦点。 IS:影像稳定器,英文全称 Image Stabilizer 。这类镜头安装了佳能特有的影像稳定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抵消手抖动而引起的影像模糊。这也是佳能高档专业镜头普遍拥有的标识之一。 L:豪华,英文全称 Luxury 。它只会出现在佳能的专业镜头标识信息中,是顶级佳能民用镜头的标志。这类镜头通常前端还有红色装饰圈,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红圈头”。 S-UD:S-UD 玻璃,英文全称 Super-UD glass 。这样的标识说明该镜头使用了S-UD 玻璃镜片。 S-UD 玻璃的光学性能接近萤石,一片 S-UD 镜片的作用与一片萤石镜片的作用相当。 UD:UD 玻璃,英文全称 UD glass 。这样的标识说明该镜头使用了 UD 玻璃镜片。 UD 玻璃的光学性能接近萤石,两片 UD 镜片的作用与一片萤石镜片的作用相当。 USM:超声波马达,英文全称 Ultra-Sonic Motor 。使用 USM 技术的镜头可以实现无声、快速响应的自动对焦。另外,标有“ Ultrasonic ”字样的镜头也同

汽车主要使用性能指标

汽车主要使用性能指标 汽车的使用性能是指汽车能适应各种使用条件而发挥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主要有下面几项。 (一)汽车的动力性 这是汽车首要的使用性能。汽车必须有足够的平均速度才能正常行驶。汽车必须有足够的牵引力才能克服各种行驶阻力,正常行驶。这些都取决于动力性的好坏。汽车动力性可从下面三方面指标进行评价。 1、汽车的最高车速指汽车满载在良好水平路面上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2、汽车的加速能力指汽车在各种使用条件下迅速增加汽车行驶速度的能力。加速过程中加速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越大和加速距离越短的汽车,加速性能就越好。 3、汽车的上坡能力上坡能力用汽车满载时以最低挡位在坚硬路面上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来表示,称为最大爬坡度。它表示汽车最大牵引力的大小。 不同类型的汽车对上述三项指标要求各有不同。轿车与客车偏重于最高车速和加速能力,载重汽车和越野汽车对最大爬坡度要求较严。但不论何种汽车,为在公路上能正常行驶,必须具备一定的平均速度和加速能力。 (二)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为降低汽车运输成本,要求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完成尽量多的运输量。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称为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为每行驶100公里消耗掉的燃料量(升)。 (三)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性是安全行驶的保证,也是汽车动力性得以很好发挥的前提。汽车制动性有下述三方面的内容。 1、制动效能汽车迅速减速直至停车的能力。常用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时间、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来评价。汽车的制动效能除和汽车技术状况有关外,还与

汽车制动时的速度以及轮胎和路面的情况有关。 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在短时间内连续制动后,制动器温度升高导致制动效能下降,称之为制动器的热衰退,连续制动后制动效能的稳定程度为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3.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不发生跑偏、侧滑和失去转向的能力。当左右侧制动动力不一样时,容易发生跑偏;当车?quot;抱死"时,易发生侧滑或者失去转向能力。为防止上述现象发生,现代汽车没有电子防抱死装置.防止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而发生危险。 (四)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汽车的操纵性是指汽车对驾驶员转向指令的响应能力,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轮胎的气压和弹性,悬挂装置的刚度以及汽车重心的位置都对该性能有重要影响。 汽车的稳定性是汽车在受到外界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以及抵御发生倾覆和侧滑的能力。对于汽车来说,侧向稳定性尤为重要。当汽车在横向坡道上行驶。转弯以及受其他侧向力时,容易发生侧滑或者侧翻。汽车重心的高度越低,稳定性越好。合适的前轮定位角度使汽车具有自动回正和保持直线行驶的能力,提高了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如果装载超高、超载,转弯时车速过快,横向坡道角过大以及偏载等,容易造成汽车侧滑及侧翻。 (五)汽车的行驶平顶性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的冲击,会造成汽车的振动,使乘客感到疲劳和不舒适,货物损坏。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不得不降低车速。同时振动还会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汽车在行驶中对路面不平的降震程度,称为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物理量评价指标,客车和轿车采?quot;舒适降低界限"车速特性。当汽车速度超过此界限时,就会降低乘坐舒适性,使人感到疲劳不舒服。该界限值越高,说明平顺性越好。货车采用"疲劳--降低工效界限"车速特性。汽车车身的固有频率也可作为平顺性的评价指标。从舒适性出发,车身的固有频率在600赫兹~850 赫兹的范围内较好。高速汽车尤其是轿车要求具有优良的行驶

LTE常用参数详解

LTE现阶段常用参数详解 1、功率相关参数 1.1、Pb(天线端口信号功率比) 功能含义:Element)和TypeA PDSCH EPRE的比值。该参数提供PDSCH EPRE(TypeA)和PDSCH EPRE(TypeB)的功率偏置信息(线性值)。用于确定PDSCH(TypeB) 的发射功率。若进行RS功率boosting时,为了保持Type A 和Type B PDSCH 中的OFDM符号的功率平衡,需要根据天线配置情况和RS功率boosting值根 据下表确定该参数。1,2,4天线端口下的小区级参数ρB/ρA取值: PB 1个天线端口2个和4个天线端口 0 1 5/4 1 4/5 1 2 3/5 3/4 3 2/5 1/2 对网络质量的影响:PB取值越大,RS功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抬升得越高,能获得更好的 信道估计性能,增强PDSCH的解调性能,但同时减少了PDSCH (Type B)的发射功率,合适的PB取值可以改善边缘用户速率, 提高小区覆盖性能。 取值建议:1

1.2、Pa(不含CRS的符号上PDSCH的RE功率与CRS 的RE功率比) 功能含义:不含CRS的符号上PDSCH的RE功率与CRS的RE功率比 对网络质量的影响:在CRS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增大该参数会增大数据RE功率 取值建议:-3 1.3、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初始接收目标功率(dBm)) 功能含义:表示当PRACH前导格式为格式0时,eNB期望的目标信号功率水平,由广播消息下发。 对网络质量的影响:该参数的设置和调整需要结合实际系统中的测量来进行。该参数设 置的偏高,会增加本小区的吞吐量,但是会降低整网的吞吐量;设 置偏低,降低对邻区的干扰,导致本小区的吞吐量的降低,提高整 网吞吐量。 取值建议:-100dBm~-104dBm 1.4、PreambleTransMax(前导码最大传输次数) 功能含义:该参数表示前导传送最大次数。 对网络质量的影响:最大传输次数设置的越大,随机接入的成功率越高,但是会增加对 邻区的干扰;最大传输次数设置的越小,存在上行干扰的场景随机 接入的成功率会降低,但是会减小对邻区的干扰 取值建议:n8,n10

(最新经营)汽车构造主要性能参数及汽车分类

汽车构造、主要性能参数及 汽车分类 【汽车构造】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一.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其作用是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而产生动力(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底盘的传动系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发动机主要采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它利用燃料于气缸内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行驶。 发动机按工作的行程分为:四冲程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 按燃料分为:汽油机、柴油机。 按冷却方式分为:水冷式发动机、风冷式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由2大机构5大系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

1.冷却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组成。汽车发动机采用两种冷却方式,即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一般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却。 2.润滑系:发动机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机油表、感压塞及油尺等组成。 3.燃料系:汽油机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等组成。 二.汽车的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且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1.传动系: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于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且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 离合器: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接合或暂时地分离,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档等操作。 变速器:由变速器壳、变速器盖、第一轴、第二轴、中间轴、倒档轴、齿轮、轴承、操纵机构等机件构成,用于汽车变速、变输出扭矩。 2.行驶系: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组成。行驶系的功用是:

热分析的基本参数与概念

R E P O R T Executive Summary

R E P O R T Table of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 3 1.1 基本参数介绍 . (3) 2 Activities ................................................................................................................... 4 2.1 Theta-ja (θja)Junction-to-Ambient (4) 2.1.1 测量方法 .................................................................................................... 4 2.1.2 节温计算公式 (6) 2.2 Theta-jc (θjc) Junction-to-Case (6) 2.2.1 测量方法 .................................................................................................... 6 2.2.2 节温计算公式 ............................................................................................. 6 2.2.3 θjc 与θja 的关系 .. (7) 2.3 Theta-jb (θjb) Junction-to-Board (7) 2.3.1 测量方法 .................................................................................................... 8 2.3.2 节温计算公式 ............................................................................................. 8 2.3.3 θjc 与θja 的关系 .. (8) 2.4 Ψ的含义 (9) 2.4.1 Ψjb ............................................................................................................. 9 2.4.2 Ψjc . (9) 2.5 各种封装的散热效果 (9) 2.5.1 TI PowerPAD 封装的使用注意事项 (10) 3 Results ................................................................................................................... 12 3.1 关于θja θjc ΨJB , ΨJT 使用问题 (12) 4 Discussion .............................................................................................................. 12 4.1 热仿真软件的使用 (12) 5 Conclusions ........................................................................................................... 12 5.1 ............................................................................................................................. 12 6 Abbreviations, Definitiones, Glossary ..................................................................... 13 6.1 ............................................................................................................................. 13 7 Version . (13)

(完整版)汽车主要技术参数概念

汽车主要技术参数概念 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和技术特性随所装用的发动机类型和特性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几项: (1)自重(千克):也称整车装备质量。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冷却液、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载重量:也称最大总质量。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客车以座位计,货车以吨位计。 (3)车长L(毫米):汽车纵向两边缘极端点间的距离。长度大稳定性好,灵活机动性差,长度小空间也小,但经济方便。 (4)车宽B(毫米):倒车镜除外的车身横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宽度大稳定性好,空间大;但驻车面积大,不适宜在狭窄道路上行驶。 (5)车高H(毫米):汽车没有装载时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高度大空间大,惯性大,风阻系数也大,在转弯多和风多地区不宜。 (6)轴距(毫米):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间的距离,轴距长空间容易布置,气派,稳定性较好。但通过能力不适宜在有沟坎的道路上行驶。轴距短空间就小,高速行驶稳定性差。但灵活方便,通过能力好,适合在道路条件较差的山区、村镇和交通拥挤及停车面积狭小的城市使用。 (7)轮距(毫米):同一轿车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宽则稳,但占地多;窄则不稳,但占地少,灵活。 (8)前悬(毫米):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9)后悬(毫米):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0)最小离地间隙(毫米):指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距地面的距离。与通过能力有关。间隙大,通过能力就好,但离心力增大,影响稳定性;间隙小,汽车在坑洼不平的路上易“托底”,而损伤机件。 (11)接近角(°):汽车前端下沿最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 (12)离去角(°):汽车后端下沿最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 (13)转弯半径(毫米):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汽车转向时,当方向盘打到最大极限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轨迹圆半径。转弯半径越小越灵活方便。 (14)最高车速(千米/时):汽车在平坦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高速度。速度越高经济性越差,没有特殊需要能达到150千米/时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15)最大爬坡度(%):指汽车满载时在最大牵引力的情况下能通过的最大坡度。坡度一船用道路高度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来表示,如在100米的水平距离内路面升高20米,就用20%表示,以此类推。此值于发动机的动力性有关。 (16)平均燃料消耗量(升/百千米):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千米平均燃料消耗量。此值越小越好。

vary基本参数解释

3d vary 材质参数 Basic parameters(基本参数) (2010-10-15 12:39:46) 转载 分类:至诚至专--软件必备 标签: vary 参数 杂谈 3d vary 材质参数 Basic parameters(基本参数) Diffuse (漫射) - 材质的漫反射颜色。你能够在纹理贴图部分(texture maps)的漫反射贴图通道凹槽里使用一个贴图替换这个倍增器的值。 Reflec t(反射) - 一个反射倍增器(通过颜色来控制反射,折射的值)。你能够在纹理贴图部分(texture maps)的反射贴图通道凹槽里使用一个贴图替换这个倍增器的值。 Glossiness(光泽度) - 这个值表示材质的光泽度大小。值为 0.0 意味着得到非常模糊的反射效果。值为1.0,将关掉光泽度(VRay将产生非常明显的完全反射)。注意:打开光泽度(glossiness)将增加渲染时间。 Subdivs(细分) -控制光线的数量,作出有光泽的反射估算。当光泽度 ( Glossiness)值为1.0时,这个细分值会失去作用(VRay不会发射光线去估算光泽度)。 fresnel(菲涅尔) reflection(菲涅尔反射) - 当这个选项给打开时,反射将具有真实世界的玻璃反射。这意味着当角度在光线和表面法线之间角度值接近0度时,反射将衰减(当光线几乎平行于表面时,反射可见性最大。当光线垂直于表面时几乎没反射发生。 Max depth(最大深度) -光线跟踪贴图的最大深度。光线跟踪更大的深度时贴图将返回黑色(左边的黑块)。 Use interpolation(使用插值) -当勾选该选项时,VRay能够使用一种类似发光贴图的缓存方式来加速模糊折射的计算速度。 Exit color(退出颜色) - 当光线在场景中反射次数达到定义的最大深度值以后,就会停止反射,此时该颜色将被返回,更不会继续追踪远处的光线。 Refract(折射) -一个折射倍增器。你能够在纹理贴图部分(texture maps)的折射贴图通道凹槽里使用一个贴图替换这个倍增器的值。 Glossiness(光泽度) - 这个值表示材质的光泽度大小。值为 0.0 意味着得

蓄电池基本知识(参数含义及各型号优缺点)

电池基本参数说明 额定电压:电池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容量:例如:28Ah(20hr,1.75V/cell,25℃) 是指在25℃时,20小时放电(即2.8A)使单个电池电压降到1.75V所放出的容量,折算到1小时放电的安培值。 尺寸:长、宽、高、总高。 内阻:例如:4.0mΩ(25℃,充满电) CCA:冷启动电流值:在-17.8℃和-28.9℃条件下,充满电的12V蓄电池在30s 内,其端电压下降到7.2V时,蓄电池所能供给的最小电流。 储备容量(25℃):完全充足电的12V蓄电池,在25±2℃的条件下,以25A恒流放电至蓄电池端电压下降到10.5±0.05V时的放电时间。 环境温度:电池工作的温度,有的细分充电温度与放电温度。 DODxx%:电池用掉xx%的电。如:“DOD80%,700次”则说明电池每次都用去80%的电,可循环使用700次。 最大充电电流:例如:4.5C20。是指在以20小时放电为标准的电池容量数值乘以4.5即为最大充电电流。 最大放电电流:算法同上,即为最大的放电电流。 循环充电电压:也有叫浮充电压,是指将蓄电池组与电源线路并联连接到负载电路上,电源线路仅略高于蓄电池组的断路电压,由电源线路所供的少量电流来补偿蓄电池组局部作用的损耗,以使其能经常保持在充电满足状态而不致过充电。电极L或R:有正极、反极电池之分。区分方法: 1、在外包装或者电池上,反极电池一般会标注"L"字样。正极电池一般不标注。 2、面对电池极柱靠近自己一侧,正极电池‘+’极柱在电池左侧,反之在右侧。比能量: 体积能量密度:以wh/L为单位,体现单位体积下电池可以存储的能量大小。 重量能量密度:以wh/kg为单位,体现单位重量下电池可以存储的能量大小。比功率:以kw/kg为单位,体现单位重量下电池可以输出的功率。 电池三段式充电 一、恒流段:当电池电压较低时,为了避免充电电流过大损坏电池,应该限制充电电流不能过大,又为了缩短充电时间,应使用最大允许充电电流充电。恒流充电阶段为主充电阶段,电池已经充入约85~90%的电量。 二、恒压段:保持这个恒定的电压对电池充电,在恒压充电过程中,电池电压会越来越高,电流会越来越小,当充电电流下降到0.5C时,恒压充电结束。 三、浮充段:浮充电阶段实际上也是恒压充电,在这个阶段的充电电压一般控制在13.6~13.8V左右,充电电流较自放电电流略大,一般为0.01~0.03C左右。通过涓流充电,可以将电池电量充到接近100%。 铅蓄电池外壳文字说明 例如:6-QAW-100-D 6:代表串联的电池数,每个2V,即12V

汽车的基本构造及基本参数含义

汽车的基本构造及基本参数含义 汽车”(auto,automobile) 英文原译为“自动车”,在日本也称“自动车”(日本汉字中的汽车则是指我们所说的火车)其他文种也多是“自动车”,唯有我国例外。 有些进行特种作业的轮式机械以及农田作业用的轮式拖拉机等,在少数国家被列入专用汽车,而在我国则分别被列入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之中。 基本构造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一、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由2大机构5大系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 1.冷却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组成。汽车发动机采用两种冷却方式,即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一般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却。 2.润滑系:发动机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机油表、感压塞及油尺等组成。 3.燃料系:汽油机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等组成。 4.启动系:起动机点火开关蓄电池 5.点火系:火花塞高压线高压线圈分电器 6.曲柄连杆机构:连杆曲轴轴瓦飞轮活塞活塞环活塞销曲轴油封 7.配气机构:汽缸盖气门室盖罩凸轮轴气门进气歧管排气歧管空气滤消音器三元催化增压器中冷器等 二、汽车的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1.传动系: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 离合器: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接合或暂时地分离,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档等操作。 变速器:由变速器壳、变速器盖、第一轴、第二轴、中间轴、倒档轴、齿轮、轴承、操纵机构等机件构成,用于汽车变速、变输出扭矩。 2.行驶系: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组成。行驶系的功用是: a。接受传动系的动力,通过驱动轮与路面的作用产生牵引力,使汽车正常行驶; b。承受汽车的总重量和地面的反力; c。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衰减汽车行驶中的振动,保持行驶的平顺性; d。与转向系配合,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3.转向系:汽车上用来改变或恢复其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 a。转向操纵机构主要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

断路器基本参数特性

断路器基本参数特性 Ue:额定电压(690V) Ui:额定绝缘电压(1000V) Uimp:额定冲击耐受电压(8KV) 断路器的常用基本相关符号其合义断路器的常用基本相关符号其合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Inm——断路器壳架等级电流A ,它所指的含义是本断路器内所能安装的最大开关及脱扣器电流值。 In——断路器的额定电流 A ,它所指的含义是该断路器内选用的额定热动型脱扣器电流值,在不可调固定式热脱扣器中In=Ir1。 Ir1——断路器的长延时整定电流A ,它所指的含义是该断路器的过载保护脱扣器所整定的电流值。 Ir2——断路器的短延时整定电流A ,它所指的含义是该断路器的短延时脱扣器整定的电流,它的数值在电子可调式脱扣器中为2~12Irl 左右可调。 Ir3——断路器的瞬时整定电流A ,它所指的含义是该断路器瞬时脱扣器整定的电流,它的数值在不可调固定式脱扣器中,配电型为5Irl、10Irl两种,电动机保护型为12Ir1,在电子可调式中,为4~16Irl 左右可调。 Ir4——断路器的单相接地整定电流A ,它所指的含义是该断路器保护的线路或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保护脱扣器整定的电流值,它的数值为0.2~0.6Irl 左右可调。 Ire——断路器的漏电动作电流A ,它所指的含义是该断路器保护的线路或设备发生不正常泄漏电流时,漏电保护脱扣器整定的电流值。它的数值为0.03/0.1/0.3/0.5A几种。 Ir0——断路器预报警动作电流A ,它所指的含义是该断路器负载电流超出预先设定的电流时,预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指示信号,它的数值为0.5~lIr1 左右可调。 Ir2——短延时脱扣器的脱扣时间整定值s ,可调时间为0.05~0.45s。 标明过电流脱扣器的电流有以下几个参数: --脱扣器额定电流1n,指脱扣器能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 --长延时过载脱扣器动作电流整定值ir,固定式脱扣器其1r=in,可调式脱扣器其ir为脱扣器额定电流1n的倍数,如1r=0.4~1×1n。 --短延时电磁脱扣器动作电流整定值im,为过载脱扣器动作电流整定值ir的倍数,倍数

三角带型号含义及基本参数

三角带型号含义及基本参数 一、前缀标号形状 O、A、B、C、D、E、F 由O至F 剖面面积逐渐增大 O:顶宽10毫米,高度6毫米 A:顶宽13毫米,节宽11毫米,高度8毫米,契角40? B:顶宽17毫米,高度10.5毫米 C:顶宽22毫米,高度13.5毫米 D:顶宽54.5毫米,高度19毫米 E:顶宽38毫米,高度25.5毫米 F: 三角带的型号有:Y Z A B C D E这几种,从Y到E,节宽依次变大。 国标GB/T1154-1997中有详细解释。 Lw见下:产品名;普通三角带、窄V带 组成材质:橡胶、拉力骨架线 作用:印刷机械、纺织机械、工厂设备、动力设备、汽车传动、农机传动、等设备的机械传动 Lw有效长度 Li 内周长度 通常型号有: 普通三角带截型 SIZE截面尺寸(Transect size) 可供规格内周长长度(Providable inner-perimeter) 顶宽带高节宽楔角长度换算英制:尺寸公制: (stadard) Top width Height Pitch width Angie Length inch mm Y 6 4 5.3 40? Lw=Li+15 10-25 254-635 O 10 6 8.5 40? Lw=Li+22 16-80 406-2032

A 13 8 11 40? Lw=Li+30 22-160 559-4064 B 17 11 14 40? Lw=Li+40 22-300 559-7620 C 22 14 19 40? Lw=Li+48 40-380 1016-9650 D 32 19 27 40? Lw=Li+75 120-440 3048-15240 E 38 25 32 40? Lw=Li+80 150-600 3810-15240 F 50 30 40? 200-630 5080-16000 窄V带 项目/截型基准制(SP系列即公制) 有效制(ZV系列即英制) SPZ SPA SPB SPC 3V/9N 5V/15N 8V/25N 顶宽(b)(mm) 10.0 13.0 17.0 22.0 9.0 15.0 25.0 带高(h)(mm) 8.0 10.0 14.0 18.0 8.0 13.0 23.0 节宽(b)(mm) 8.0 11.0 14.0 19.0 楔角(a) 40? 40? 40? 40? 40? 40? 40? 长度换算

手机各参数含义

触摸屏(Touch panel): ◆又称为触控面板,是个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 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 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 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 ◆手机触摸屏主要采用电阻式触摸屏和电容式触摸屏两种,其中电容 式触摸屏更加受消费者青睐。 ◆电阻式触摸屏是一种传感器,它将矩形区域中触摸点(X,Y)的物理位 置转换为代表X坐标和Y坐标的电压。很多LCD模块都采用了电阻 式触摸屏,这种屏幕可以用四线、五线、七线或八线来产生屏幕偏 置电压,同时读回触摸点的电压。电阻式触摸屏基本上是薄膜加上 玻璃的结构,薄膜和玻璃相邻的一面上均涂有 ITO(纳米铟锡金属氧 化物)涂层,ITO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当触摸操作时,薄膜 下层的ITO会接触到玻璃上层的ITO,经由感应器传出相应的电信 号,经过转换电路送到处理器,通过运算转化为屏幕上的X、Y值, 而完成点选的动作,并呈现在屏幕上。 ◆电容式触摸屏是在玻璃表面贴上一层透明的特殊金属导电物质。当 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触点的电容就会发生变化,使得与之相连 的振荡器频率发生变化,通过测量频率变化可以确定触摸位置获得 信息。 主屏尺寸: ?屏幕尺寸分为物理尺寸和显示分辨率两个部分 ◆物理尺寸是指屏幕的实际大小。大的屏幕同时必须要配备高分辨率, 也就是在这个尺寸下可以显示多少个像素,显示的像素越多,可以 表现的余地自然越大。两台显示器的屏幕大小差不多大,却一个只 能显示两行汉字,另一个则可以显示五行汉字,抛开字体大小差别, 关键就是屏幕的分辨率,后者分辨率大一些,自然在同样字体大小 下可以显示更多行的汉字。同样,分辨率越高,图片也可越清晰, 使线条更加圆润,接近真实的景色。 ◆屏幕分辨率即把LCD格数(单位是点[dot] )除以屏幕面积得到的 就是屏幕分辨率,这个指标是决定画面好坏的最大因素。因此在选 购显示器时不仅要注重屏幕能显示的色深,屏幕分辨率也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决定指标。 ◆WVGA别名:Wide VGA ,其分辩率为800×480象素。是扩大了VGA (640×480)的分辨率。应用于PDA和手机等,因为很多网页的宽度 都是800,所以WVGA的屏幕会更加适合于浏览网页,是最近手机使 用比较多的分辨率。

新能源汽车技术参数表.

附件5 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序号参数名称 1产品商标 2产品型号 3产品名称 4企业名称 5底盘型号 6底盘ID号 7底盘生产企业名称 8底盘名称 9底盘商标 10底盘类别 11外形尺寸长(mm) 12外形尺寸宽(mm) 13外形尺寸高(mm) 14燃料种类 15排放依据标准 16排放水平 17转向形式 18货厢栏板内尺寸长(mm) 19货厢栏板内尺寸宽(mm) 20货厢栏板内尺寸高(mm) 21轴数 22轴距(mm) 23钢板弹簧片数(前/后) 24轮胎规格 25轮胎数 26前轮距(mm) 27后轮距(mm) 28总质量(kg) 29轴荷(kg) 30额定载质量(kg) 31整备质量(kg) 32准拖挂车总质量(kg) 33质量利用系数 34半挂车鞍座最大允许承载质量(kg) 35额定载客(含驾驶员)(座位数)(人) 36驾驶室准乘人数(人) 37接近角(°)/离去角(°)

38前悬(mm)/后悬(mm) 39最高车速(km/h) 40发动机型号 41发动机生产企业 42发动机排量(mL) 43发动机功率(kW) 44油耗(L/100km) 45VIN 46其他 47反光标识型号 48反光标识商标 49反光标识生产企业 50防抱死制动系统 51生产地址 52底盘生产地址 53车辆类型 54车身或驾驶室型式 55车身或驾驶室型号 56车身或驾驶室生产企业 57迎风面积(m2) 58空气阻力系数 59车身(或驾驶室,含顶盖)本体材料60最小离地间隙(mm) 61最小转弯直径(m) 62轮胎气压(Mpa) 63轮胎层级 64轮辋规格 65轮胎生产企业 66带双车轮的车轴数 67带双车轮车轴位置 68转向轴数量 69转向轴位置 70转向轴满载轴荷(kg) 71驱动型式 72驱动轴位置 73驱动轴数量 74前桥(轴)型号 75前桥(轴)生产企业 76后桥(轴)型号 77后桥(轴)生产企业 78前悬架型式 79后悬架型式

水泵代表基本参数的字母含义,长沙水泵厂

水泵代表基本参数的字母含义 表示水泵性能的基本参数有六个,分别是流量、扬程、转速、汽蚀余量、功率、高效。这些基本参数在泵的样本中或铭牌上都会显示出来,而且在泵行业中其代号是唯一的,下面详细进行介绍。 1、流量Q 2、流量是单位时间内从泵出口排出的液体流量(体积或质量)。 流量的符合用Q表示:(1)单位:体积流量(Q):m3/h,m3/s,m3/h,L/h,L/S、gsl(加仑)等;质量流量(Qm):T/h,kg/s;(2)体积流量与质量流量的关系:Qm=ρQ。 单位立方米每小时(m3/h),习惯上称为“方”。例如某泵流量为100m3/h,就称该泵的流量为100方。但在过去人们还用到单位吨每小时(t/h),习惯上称为“吨”。因常温清水的比重为1,所以对常温清水来说1“吨”=1"方”。 2、扬程H 单位重量液体从泵进口处(泵进口法兰)到泵出口处(泵出口法兰)能量的增值。扬程是泵产生的总水头。其值等于泵出口总水头和入口总水头之差。符号是H,单位是米(m)。泵实际打上高度比扬程低,实际中扬程仅仅是泵打上高度的一个参考值。在选泵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应保留一定的余量。 水头是单位重量液体的能量,在水力学中称为水头。通常由压力水头(m)、速度水头(m)和位置水头Z(m)三部分组成。入口总水头(又叫吸入扬程)符号Es,单位为m。则式中Ps——泵入口处液体的静压力,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Pa);Vs——泵入口液体的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Zs——泵入口处到任选的测量基准面的距离,单位为米(m)。 出口总水头(又叫排出扬程),符号是Ed,单位为m。则 式中Pd——泵出口处液体的静压力,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Pa); Vd——泵出口处液体的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Zd——泵出口处到任选的测量基准面的距离,单位为米(m)。 因此扬程为 扬程与压力的关系 我们在查看有关水资料时会发现水泵的参数有时用压力表示,有时用扬程表示,压力和扬程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对于叶片式泵来说,一台泵能把介质输送到多高,从理论上讲和介质的比重等参数并没有直接关系,而仅仅决定泵本身的水力模型,因此,对于叶片或泵都用扬程表示水泵参数。 而容积式泵恰恰相反,泵本身的机构方式只能决定出口压力,具体能达到多达高度和介质的比重等参数有直接关系,因此对于容积式泵我们用进出口压力来表示水泵参数。 压力与扬程有以下关系: P=ρgH 式中:P:压力差(单位Pa) ρ:介质的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9.8m/s) H:扬程(m)

内部参考资料S参数的基本含义

内部参考资料 S 参数的基本含义 S 参数是射频领域里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参数。任何一个微波射频器件,包括放大器、混频器、衰减器、VCO 、频综、甚至电阻,都会有s 参数这个指标。 1. 射频器件模型 如图1,理想情况下,射频信号a1进入RF DEVICE ,完全从b1出来。但是实际应用中,传 输线与射频器件、射频器件与传输线之间存在一 定程度的失配,所以会有少量信号从a2反射回来, 同样有b2反射信号。 图1:射频信号经过器件模型 2. 、s 参数和RL 的关系 Γ以输入端为例,说明三者的关系。 Γ:Reflection Coefficient ,反射系数。 21 a a Γ=, 一定小于等于1,当等于1时,说明完全失配,信号全部反射回来。 ΓS :VSWR 或SWR ,V 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电压驻波比。 1//111//s +Γ=?Γ 或者 111//111 s s ?Γ=+, S11一定大于等于1,当等于1时,说明完全匹配,没有任何信号被反射回来。 RL :Return Loss ,回波损耗。 210log//20log//RL =?Γ=?Γ, 回波损耗是以10为底的对数分贝来表示。当电路完全匹配时,RL 无穷大。 从以上三个参数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Γ、s 和RL 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们是电路匹配情况的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在我们器件datasheet 中较多的是以Return Loss 来表示的。举个例子:=0.25, Γ则, 1//111// s +Γ=?Γ=1.25/0.75=1.66 , 210log//20log//RL =?Γ=?Γ= -20log/0.25/= 12 3. s 参数的基本含义 s11:输入驻波,描述器件输入端的匹配情况,s11=a2/a1。 s22:输出驻波,描述器件输出端的匹配情况,s22=b2/b1。 s21:增益或差损,描述信号经过器件后被放大的倍数或者衰减量,s21=b1/a1。 s12,反向隔离度,描述器件输出端的信号对输入端的影响,s12=a2/b2。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基本性能指标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基本性能指标 一、汽车的主要系数参数 1、汽车的主要外部尺寸 车长:汽车前后最外端突出部位的两垂直面之间的距离 车宽:汽车两侧固定突出部分(不包括后视镜、侧面标致灯、转向指示灯、挠性挡泥板、折叠式踏板、防滑链)两垂直面之间的距离 车高:车辆没有装载且处于可运行状态时,车辆支撑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相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 轴距:车辆同一侧相邻两车轮的中心点,并且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两垂线之间的距离 轮距:同一车轴上两端车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 前悬:两前轮中心垂面与抵靠车辆最前端垂面之间的最大距离 后悬:两后轮中心垂面与抵靠车辆最后端垂面之间的最大距离 2、汽车的机动性和通过参数 接近角:车辆静载时,水平面与切于前轮轮胎外缘的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 离去角:车辆静载时,水平面与切于后轮轮胎外缘的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 纵向通过角:车辆静载时,分别切于前后轮胎外缘的两平面相交于车底下较低部位所夹的最小锐角。为车辆可以超越的最大角度。 最小离地间隙:车辆支撑平面与车辆上中间区域内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转弯直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内外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撑承平面上的轨迹圆直径。 3、转向系数参数 车轮前束:前轴两端车轮轮胎内侧轮廓线的水平直径端点作为等腰梯形的顶点,等腰梯形的前后底边的长度之差。车轮的水平直径与汽车的纵向对称平面的夹角称为前束角。 车轮外倾:车轮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垂直于支承面的夹角主销内倾:转向主销与支承平面垂线在垂直于支承面的轴平面上的夹角 主销后倾:转向主销与支承平面垂线在纵向对称平面的轴平面上的夹角 最大转角:转向车轮由直线到转向盘极限位置时,车轮中心平面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所构成的夹角,分右转最大转角,和左转最大转角。 4、质量参数 整车干质量:装备有车身、全部电器设备和车辆行驶时所需要的辅助设备完整的质量(不包括燃料和冷却液质量)与选装装置(包括固定的或可拆除的铰接侧板栏、蓬杆、防水蓬布等)

第三章 第二节 药动学基本参数及概念

第二节 药动学基本参数及概念 一、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药-时曲线与量-效关系、时-效关系 血药浓度反映作用部位的药物量。 血药浓度的高低对应作用强度的强弱。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是一个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 吸收使血药浓度上升;分布、代谢、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 上升支:主要反映吸收、分布,斜率大,表示吸收快、分布慢 下降支:主要反映代谢、排泄,斜率大,表示消除快 药-时曲线的形态可受给药途径、剂型、剂量、分布等因素影响。 二、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a fraction of dose ,F ):是指药物制剂血药浓度

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量度。即:实际被吸收利用的量(A)占服用总量(D)的百分比。 F=A/D×100% 药物的吸收量可通过测定给药后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time concentration curve,AUC)来估算。 绝对生物利用度F=AUC po×D iv/AUC iv×D po×100% 相对生物利用度F=AUC t×D r/AUC r×D t×100% AUC:曲线下面积D:剂量po:口服iv:静注 t:试验制剂r:参比制剂 影响因素: 可因制剂质量、剂型、给药途径、患者具体情况等不同,同一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会有差异。 意义: 评价各种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评价药物的首过消除与作用强度;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查明药物无效或中毒的原因。

三、表观分布容积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的。 当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称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 d)。 V d=A/C。 V d:表观分布容积A:给药量(mg/kg)C:血药浓度(mg/L)意义: 表示药物在组织中分布范围的广窄,结合程度的高低。 V d≈0.045 L/kg,主要分布在血浆; V d= 0.14-0.29 L/kg,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 V d= 0.3-0.4 L/kg,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 V d≈0.6L/kg,表示分布在细胞内外液; V d>>0.6L/kg,表示药物在某组织中集中分布。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细胞间液及细胞内液分布少,V d小。 推测药物排泄速度:通常V d小的药物排泄快;V d大者则慢。 推算体内药物总存量或达到某一有效血药浓度的药物剂量。 四、消除的动态规律 消除(elimination):进入机体内的药物经生物转化及排泄,使体内药物减少的过程。 包括两种类型: 1.一级动力学消除(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恒比消除)含义:是指每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量。 即每一定时间,血药浓度下降恒定比值。 每小时血药浓度下降的数值随原来血药浓度而变化。 是多数药物的消除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