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 />

数据结构C语言版直接插入排序

数据结构C语言版直接插入排序
数据结构C语言版直接插入排序

数据结构C语言版直接插入排序

代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50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struct{

KeyType key;

}RedType;

typedef struct

{

RedType r[Max+1];

int length;

}SqList;

void CreatSort(SqList *L){

int i;

printf("输入长度:");

scanf("%d",&L->length);

printf("请输入各元素:");

for(i=1;i<=L->length;i++)

scanf("%d",&L->r[i]);

}

void InsertSort(SqList *L){

int i,j;

for(i=2;i<=L->length;++i)

if(L->r[i].keyr[i-1].key){

L->r[0]=L->r[i];

L->r[i]=L->r[i-1];

for(j=i-2;L->r[0].keyr[j].key;--j)

L->r[j+1]=L->r[j];

L->r[j+1]=L->r[0];

}

}

void PrintSort(SqList *L){

int i;

printf("排序后的结果为:");

for(i=1;i<=L->length;i++)

{

printf("%d",L->r[i]);

printf("\t");

}

}

void main()

{

SqList *L;

L=(SqList *)malloc(sizeof(SqList));

CreatSort(L);

InsertSort(L);

PrintSort(L);

printf("\n");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内部排序算法比较_C语言)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年级/院系: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 第一章问题描述 排序是数据结构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在实际开发中易遇到的问题,所以研究各种排算法的时间消耗对于在实际应用当中很有必要通过分析实际结合算法的特性进行选择和使用哪种算法可以使实际问题得到更好更充分的解决!该系统通过对各种内部排序算法如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二路归并排序等,以关键码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分析其特点,并进行比较,估算每种算法的时间消耗,从而比较各种算法的优劣和使用情况!排序表的数据是多种不同的情况,如随机产生数据、极端的数据如已是正序或逆序数据。比较的结果用一个直方图表示。

第二章系统分析 界面的设计如图所示: |******************************| |-------欢迎使用---------| |-----(1)随机取数-------| |-----(2)自行输入-------| |-----(0)退出使用-------| |******************************| 请选择操作方式: 如上图所示该系统的功能有: (1):选择1 时系统由客户输入要进行测试的元素个数由电脑随机选取数字进行各种排序结果得到准确的比较和移动次数并 打印出结果。 (2)选择2 时系统由客户自己输入要进行测试的元素进行各种排序结果得到准确的比较和移动次数并打印出结果。 (3)选择0 打印“谢谢使用!!”退出系统的使用!! 第三章系统设计 (I)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如图3.1所示) |******************************| |-------欢迎使用---------| |-----(1)随机取数-------| |-----(2)自行输入-------| |-----(0)退出使用-------|

数据结构排序习题

07排序 【单选题】 1. 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一个元素与已排序序列中的元素依次进行比较,然后将其放在已排序序列的合适位置,该排序方法称为(A)排序法。 A、直接插入 B、简单选择 C、希尔 D、二路归并 2. 直接插入排序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B)。 A、O(logn) B、O(n) C、O(n*logn) D、O(n2) 3. 设有一组关键字值(46,79,56,38,40,84),则用堆排序的方法建立的初始堆为(B)。 A、79,46,56,38,40,80 B、84,79,56,38,40,46 C、84,79,56,46,40,38 D、84,56,79,40,46,38 4. 设有一组关键字值(46,79,56,38,40,84),则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基准得到的一次划分结果为(C)。 A、38,40,46,56,79,84 B、40,38,46,79,56,84 C、40,38,46,56,79,84 D、40,38,46,84,56,79 5. 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最少进行(A)次比较。 A、n B、2n-1 C、2n D、n-1 6. 下列排序方法中,排序趟数与待排序列的初始状态有关的是(C)。 A、直接插入 B、简单选择 C、起泡 D、堆 7. 下列排序方法中,不稳定的是(D)。 A、直接插入 B、起泡 C、二路归并 D、堆 8. 若要在O(nlog2n)的时间复杂度上完成排序,且要求排序是稳定的,则可选择下列排序方法中的(C)。 A、快速 B、堆 C、二路归并 D、直接插入 9. 设有1000个无序的数据元素,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挑选出关键字最大的前10个元素,最好选用(C)排序法。 A、起泡 B、快速 C、堆 D、基数 10. 若待排元素已按关键字值基本有序,则下列排序方法中效率最高的是(A)。 A、直接插入 B、简单选择 C、快速 D、二路归并 11. 数据序列(8,9,10,4,5,6,20,1,2)只能是下列排序算法中的(C)的两趟排序后的结果。 A、选择排序 B、冒泡排序 C、插入排序 D、堆排序 12. (A)占用的额外空间的空间复杂性为O(1)。 A、堆排序算法 B、归并排序算法 C、快速排序算法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数据结构各种排序算法的时间性能

HUNAN UNIVERSITY 课程实习报告 题目:排序算法的时间性能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李晓鸿 完成日期

设计一组实验来比较下列排序算法的时间性能 快速排序、堆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归并排序(其他排序也可以作为比较的对象) 要求 (1)时间性能包括平均时间性能、最好情况下的时间性能、最差情况下的时间性能等。 (2)实验数据应具有说服力,包括:数据要有一定的规模(如元素个数从100到10000);数据的初始特性类型要多,因而需要具有随机性;实验数据的组数要多,即同一规模的数组要多选几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来实验。实验结果要能以清晰的形式给出,如图、表等。 (3)算法所用时间必须是机器时间,也可以包括比较和交换元素的次数。 (4)实验分析及其结果要能以清晰的方式来描述,如数学公式或图表等。 (5)要给出实验的方案及其分析。 说明 本题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解和掌握以实验方式比较算法性能的方法;掌握测试实验方案的设计;理解并实现测试数据的产生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论提炼;实验结果汇报等。 一、需求分析 (1) 输入的形式和输入值的范围:本程序要求实现各种算法的时间性能的比 较,由于需要比较的数目较大,不能手动输入,于是采用系统生成随机数。 用户输入随机数的个数n,然后调用随机事件函数产生n个随机数,对这些随机数进行排序。于是数据为整数 (2) 输出的形式:输出在各种数目的随机数下,各种排序算法所用的时间和 比较次数。 (3) 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该程序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而产生相应的随机 数,然后对随机数进行各种排序,根据排序进行时间和次数的比较。 (4)测试数据:略 二、概要设计

数据结构实验八内部排序

实验八内部排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内部排序的基本算法; 2、分析比较内部排序算法的效率。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 运行下面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50 int slist[MAX]; /*待排序序列*/ void insertSort(int list[], int n); void createList(int list[], int *n); void printList(int list[], int n); void heapAdjust(int list[], int u, int v); void heapSort(int list[], int n); /*直接插入排序*/ void insertSort(int list[], int n) { int i = 0, j = 0, node = 0, count = 1; printf("对序列进行直接插入排序:\n"); printf("初始序列为:\n"); printList(list, n); for(i = 1; i < n; i++) { node = list[i]; j = i - 1; while(j >= 0 && node < list[j]) { list[j+1] = list[j]; --j; } list[j+1] = node; printf("第%d次排序结果:\n", count++); printList(list, n); } } /*堆排序*/ void heapAdjust(int list[], int u, int v)

数据结构第九章排序习题及答案

习题九排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内部排序算法中: A.快速排序 B.直接插入排序 C. 二路归并排序 D. 简单选择排序 E. 起泡排序 F. 堆排序 (1)其比较次数与序列初态无关的算法是() (2)不稳定的排序算法是() (3)在初始序列已基本有序(除去n个元素中的某k个元素后即呈有序,k<

数据结构 各种排序算法

数据结构各种排序算法总结 2009-08-19 11:09 计算机排序与人进行排序的不同:计算机程序不能象人一样通览所有的数据,只能根据计算机的"比较"原理,在同一时间内对两个队员进行比较,这是算法的一种"短视"。 1. 冒泡排序 BubbleSort 最简单的一个 public void bubbleSort() { int out, in; for(out=nElems-1; out>0; out--) // outer loop (backward) for(in=0; in a[in+1] ) // out of order? swap(in, in+1); // swap them } // end bubbleSort() 效率:O(N2) 2. 选择排序 selectSort public void selectionSort() { int out, in, min; for(out=0; out

swap(out, min); // swap them } // end for(out) } // end selectionSort() 效率:O(N2) 3. 插入排序 insertSort 在插入排序中,一组数据在某个时刻实局部有序的,为在冒泡和选择排序中实完全有序的。 public void insertionSort() { int in, out; for(out=1; out0 && a[in-1] >= temp) // until one is smaller, { a[in] = a[in-1]; // shift item to right --in; // go left one position } a[in] = temp; // insert marked item } // end for } // end insertionSort() 效率:比冒泡排序快一倍,比选择排序略快,但也是O(N2) 如果数据基本有序,几乎需要O(N)的时间

数据结构各种排序方法的综合比较

数据结构各种排序方法的综合比较 结论: 排序方法平均时间最坏时间辅助存储 简单排序O(n2) O(n2) O(1) 快速排序O(nlogn)O(n2)O(logn) 堆排序O(nlogn)O(nlogn)O(1) 归并排序O(nlogn)O(nlogn)O(n) 基数排序O(d(n+rd))O(d(n+rd))O(rd) PS: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为简单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快速排序为不稳定排序 一、时间性能 按平均的时间性能来分,有三类排序方法: 时间复杂度为O(nlogn)的方法有:快速排序、堆排序和归并排序,其中以快速排序为最好;时间复杂度为O(n2)的有:直接插入排序、起泡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其中以直接插入为 最好,特别是对那些对关键字近似有序的记录序列尤为如此; 时间复杂度为O(n)的排序方法只有,基数排序。 当待排记录序列按关键字顺序有序时,直接插入排序和起泡排序能达到O(n)的时间复杂度;而对于快速排序而言,这是最不好的情况,此时的时间性能蜕化为O(n2),因此是应该尽量避免的情况。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和归并排序的时间性能不随记录序列中关键字的分布而改变。 二、空间性能 指的是排序过程中所需的辅助空间大小。 1. 所有的简单排序方法(包括:直接插入、起泡和简单选择)和堆排序的空间复杂度为O(1); 2. 快速排序为O(logn),为栈所需的辅助空间; 3. 归并排序所需辅助空间最多,其空间复杂度为O(n ); 4.链式基数排序需附设队列首尾指针,则空间复杂度为O(rd)。 三、排序方法的稳定性能 1. 稳定的排序方法指的是,对于两个关键字相等的记录,它们在序列中的相对位置,在排序之前和经过排序之后,没有改变。 2. 当对多关键字的记录序列进行LSD方法排序时,必须采用稳定的排序方法。 3. 对于不稳定的排序方法,只要能举出一个实例说明即可。 4. 快速排序和堆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C语言)

课题: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第一章问题描述 排序是数据结构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在实际开发中易遇到的问题,所以研究各种排算法的时间消耗对于在实际应用当中很有必要通过分析实际结合算法的特性进行选择和使用哪种算法可以使实际问题得到更好更充分的解决!该系统通过对各种内部排序算法如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二路归并排序等,以关键码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分析其特点,并进行比较,估算每种算法的时间消耗,从而比较各种算法的优劣和使用情况!排序表的数据是多种不同的情况,如随机产生数据、极端的数据如已是正序或逆序数据。比较的结果用一个直方图表示。 第二章系统分析 界面的设计如图所示: |******************************| |-------欢迎使用---------| |-----(1)随机取数-------|

|-----(2)自行输入-------| |-----(0)退出使用-------| |******************************| 请选择操作方式: 如上图所示该系统的功能有: (1):选择 1 时系统由客户输入要进行测试的元素个数由电脑随机选取数字进行各种排序结果得到准确的比较和移动次数并打印出结果。 (2)选择 2 时系统由客户自己输入要进行测试的元素进行各种排序结果得到准确的比较和移动次数并打印出结果。 (3)选择0 打印“谢谢使用!!”退出系统的使用!! 第三章系统设计 (I)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如图3.1所示) |******************************| |-------欢迎使用---------| |-----(1)随机取数-------| |-----(2)自行输入-------| |-----(0)退出使用-------| |******************************| (3.1) (II)方便快捷的操作:用户只需要根据不同的需要在界面上输入系统提醒的操作形式直接进行相应的操作方式即可!如图(3.2所示) |******************************| |-------欢迎使用---------| |-----(1)随机取数-------| |-----(2)自行输入-------| |-----(0)退出使用-------|

数据结构习题汇编09第九章排序试题

数据结构课程(本科)第九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若待排序对象序列在排序前已按其排序码递增顺序排列,则采用()方法比较次数最少。 A. 直接插入排序 B. 快速排序 C. 归并排序 D. 直接选择排序 2.如果只想得到1024个元素组成的序列中的前5个最小元素,那么用()方法最快。 A. 起泡排序 B. 快速排序 C. 直接选择排序 D. 堆排序 3.对待排序的元素序列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左、右两个子序列,再对两个子序列施加同样的排序操作, 直到子序列为空或只剩一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排序方法是()。 A. 直接选择排序 B. 直接插入排序 C. 快速排序 D. 起泡排序 4.对5个不同的数据元素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最多需要进行()次比较 A. 8 B. 10 C. 15 D. 25 5.如果输入序列是已经排好顺序的,则下列算法中()算法最快结束 A. 起泡排序 B. 直接插入排序 C. 直接选择排序 D. 快速排序 6.如果输入序列是已经排好顺序的,则下列算法中()算法最慢结束 A. 起泡排序 B. 直接插入排序 C. 直接选择排序 D. 快速排序 7.下列排序算法中()算法是不稳定的。 A. 起泡排序 B. 直接插入排序 C. 基数排序 D. 快速排序 8.假设某文件经过内部排序得到100个初始归并段,那么如果要求利用多路平衡归并在3 趟内完成排序, 则应取的归并路数至少是()。 A. 3 B. 4 C. 5 D. 6 9.采用任何基于排序码比较的算法,对5个互异的整数进行排序,至少需要()次比较。 A. 5 B. 6 C. 7 D. 8 10.下列算法中()算法不具有这样的特性:对某些输入序列,可能不需要移动数据对象即可完成 排序。 A. 起泡排序 B. 希尔排序 C. 快速排序 D. 直接选择排序

数据结构-各类排序算法总结

数据结构-各类排序算法总结 原文转自: https://www.360docs.net/doc/ff11681993.html,/zjf280441589/article/details/38387103各类排序算法总结 一. 排序的基本概念 排序(Sorting)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其功能是对一个数据元素集合或序列重新排列成一个按数据元素 某个项值有序的序列。 有n 个记录的序列{R1,R2,…,Rn},其相应关键字的序列是{K1,K2,…,Kn},相应的下标序列为1,2,…,n。通过排序,要求找出当前下标序列1,2,…,n 的一种排列p1,p2,…,pn,使得相应关键字满足如下的非递减(或非递增)关系,即:Kp1≤Kp2≤…≤Kpn,这样就得到一个按关键字有序的记录序列{Rp1,Rp2,…,Rpn}。 作为排序依据的数据项称为“排序码”,也即数据元素的关键码。若关键码是主关键码,则对于任意待排序序列,经排序后得到的结果是唯一的;若关键码是次关键码,排序结果可

能不唯一。实现排序的基本操作有两个: (1)“比较”序列中两个关键字的大小; (2)“移动”记录。 若对任意的数据元素序列,使用某个排序方法,对它按关键码进行排序:若相同关键码元素间的位置关系,排序前与排序后保持一致,称此排序方法是稳定的;而不能保持一致的排序方法则称为不稳定的。 二.插入类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是最简单的插入类排序。仅有一个记录的表总是有序的,因此,对n 个记录的表,可从第二个记录开始直到第n 个记录,逐个向有序表中进行插入操作,从而得到n个记录按关键码有序的表。它是利用顺序查找实现“在R[1..i-1]中查找R[i]的插入位置”的插入排序。

南邮数据结构上机实验四内排序算法的实现以及性能比较

实验报告 (2015 / 2016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A 实验名称内排序算法的实现以及性能比较 实验时间2016 年 5 月26 日 指导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指导教师骆健 学生姓名耿宙班级学号B14111615 学院(系) 管理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实习题名:内排序算法的实现及性能比较 班级 B141116 姓名耿宙学号 B14111615 日期2016.05.26 一、问题描述 验证教材的各种内排序算法,分析各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改进教材中的快速排序算法,使得当子集合小于10个元素师改用直接插入排序;使用随即数发生器产生大数据集合,运行上述各排序算法,使用系统时钟测量各算法所需的实际时间,并进行比较。系统时钟包含在头文件“time.h”中。 二、概要设计 文件Sort.cpp中包括了简单选择排序SelectSort(),直接插入排序InsertSort(),冒泡排序BubbleSort(),两路合并排序Merge(),快速排序QuickSort()以及改进的快速排序GQuickSort()六个内排序算法函数。主主函数main的代码如下图所示: 三、详细设计 1.类和类的层次设计 在此次程序的设计中没有进行类的定义。程序的主要设计是使用各种内排序算法对随机 生成的数列进行排列,并进行性能的比较,除此之外还对快速排序进行了改进。下图为主函 数main的流程图:

——

main() 2.核心算法 1)简单选择排序: 简单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第1趟,在待排序记录r[1]~r[n]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r[1]交换;第2趟,在待排序记录r[2]~r[n]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r[2]交换;以此类推,第i趟在待排序记录r[i]~r[n]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r[i]交换,使有序序列不断增长直到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内部排序算法比较-C语言)

` 课题: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第一章问题描述 排序是数据结构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在实际开发中易遇到的问题,所以研究各种排算法的时间消耗对于在实际应用当中很有必要通过分析实际结合算法的特性进行选择和使用哪种算法可以使实际问题得到更好更充分的解决!该系统通过对各种内部排序算法如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二路归并排序等,以关键码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分析其特点,并进行比较,估算每种算法的时间消耗,从而比较各种算法的优劣和使用情况!排序表的数据是多种不同的情况,如随机产生数据、极端的数据如已是正序或逆序数据。比较的结果用一个直方图表示。 第二章系统分析 界面的设计如图所示: !

|******************************| |-------欢迎使用---------| |-----(1)随机取数-------| |-----(2)自行输入-------| |-----(0)退出使用-------| |******************************| ~ 请选择操作方式: 如上图所示该系统的功能有: (1):选择 1 时系统由客户输入要进行测试的元素个数由电脑随机选取数字进行各种排序结果得到准确的比较和移动次数并打印出结果。 (2)选择 2 时系统由客户自己输入要进行测试的元素进行各种排序结果得到准确的比较和移动次数并打印出结果。 (3)选择0 打印“谢谢使用!!”退出系统的使用!! 、 第三章系统设计 (I)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如图所示) |******************************| |-------欢迎使用---------| |-----(1)随机取数-------| |-----(2)自行输入-------| |-----(0)退出使用-------| |******************************| : ()

各种排序算法,数据结构中的排序算法

1.直接插入排序 //InsertSort.cpp //This function is to sort SqList # include # include # define MAXSIZE 20 # define MAX_LENGTH 100 typedef int RedType; typedef struct //define structure SqList { RedType r[MAXSIZE+1]; int length; }SqList; void InsertSort(SqList &L) //InsertSort() sub-function { int i,j; for(i=2;i<=L.length;++i) if(L.r[i]>L.length; for(i=1;i<=L.length;++i) { cout<<"Please input the "<>L.r[i]; } cout< # include

数据结构复习题

//八大排序: (插入排序):1直接插入排序 2希尔排序 (交换排序):3冒泡排序 4快速排序:寻找中点,对左右递归排序 (选择排序):5简单选择排序 6堆排序 7归并排序 8基数排序 习题一 1.在数据结构中,数据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 A. 数据项 B. 数据类型 C. 数据元素 D. 数据变量 2. 计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属于一种_______。 A. 事前统计的方法 B. 事前分析估算的方法 C. 事后统计的方法 D. 事后分析估算的方法 3. 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_______。 A. 必须是连续的 B. 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C. 一定是不连续的 D. 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4. 在顺序表存储结构下,插入操作算法。 A. 需要判断是否表满 B. 需要判断是否表空 C. 不需要判断表满 D. 需要判断是否表空和表满 5. 在一个单链表中,若删除p所指结点的后继结点,则执行。 A. p.next = p.next.next; B. p.next = p.next; C. p = p.next.next; D. p = p.next; p.next = p.next.next; 6. 若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第i个元素及其前趋和后继元素的值,为节省时间应采用的存储方式是。 A. 单链表 B. 双向链表 C. 单循环链表 D. 顺序表 7. 在初始为空的堆栈中依次插入元素f,e,d,c,b,a以后,进行一次删除操作后,此时栈顶元素是。 A. c B.d C.b D. e 8. 栈和队列的共同点是。 A. 都是先进后出 B. 都是先进先出 C. 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D. 没有共同点 9. 判定一个循环队列QU(最多元素为m0)为满队列的条件是。 A. QU.front==QU.rear B. QU.front!=QU.rear C. QU.front==(QU.rear+1) % m0 D. QU.front!=(QU.rear+1) % m0 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树形结构的特点是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直接前趋 B.线性结构中的一个结点至多只有一个直接后继 C.树形结构可以表达(组织)更复杂的数据 D.树(及一切树形结构)是一种"分支层次"结构 11. 如下图所示的4 棵二叉树中,不是完全二叉树。 12. 深度为5 的二叉树至多有个结点。//设深度为k (2^k)-1 A. 16 B. 32 C.31 D.10

大数据结构实验四题目一排序实验报告材料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四——排序 学生姓名:XX 班级: 班内序号: 学号: 日期: 1.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 通过选择实验内容中的两个题目之一,学习、实现、对比、各种排序的算法,掌握各种排序算法的优劣,以及各种算法使用的情况。 题目1: 使用简单数组实现下面各种排序算法,并进行比较。 排序算法如下: 1、插入排序; 2、希尔排序; 3、冒泡排序; 4、快速排序; 5、简单选择排序; 6、堆排序; 7、归并排序; 8、基数排序(选作); 9、其他。 具体要求如下: 1、测试数据分成三类:正序、逆序、随机数据。 2、对于这三类数据,比较上述排序算法中关键字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其中关 键字交换记为3次移动)。 3、对于这三类数据,比较上述排序算法中不同算法的执行时间,精确到微妙。 4、对2和3的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上述各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5、编写main()函数测试各种排序算法的正确性。 2. 程序分析 2.1 存储结构

存储结构:数组 2.2 关键算法分析 一、关键算法: 1、插入排序 a、取排序的第二个数据与前一个比较 b、若比前一个小,则赋值给哨兵 c、从后向前比较,将其插入在比其小的元素后 d、循环排序 2、希尔排序 a、将数组分成两份 b、将第一份数组的元素与哨兵比较 c、若其大与哨兵,其值赋给哨兵 d、哨兵与第二份数组元素比较,将较大的值赋给第二份数组 e、循环进行数组拆分 3、对数据进行编码 a、取数组元素与下一个元素比较 b、若比下一个元素大,则与其交换 c、后移,重复 d、改变总元素值,并重复上述代码 4、快速排序 a、选取标准值 b、比较高低指针指向元素,若指针保持前后顺序,且后指针元素大于标准值,后 指针前移,重新比较 c、否则后面元素赋给前面元素 d、若后指针元素小于标准值,前指针后移,重新比较 e、否则前面元素赋给后面元素 5、简单选择排序 a、从数组中选择出最小元素 b、若不为当前元素,则交换 c、后移将当前元素设为下一个元素 6、堆排序 a、生成小顶堆 b、将堆的根节点移至数组的最后 c、去掉已做过根节点的元素继续生成小顶堆

数据结构内排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内排序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 2、为了提高数据的查找速度,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 3、掌握内排序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程序e xp10—1.cpp实现直接插入排序算法,并输出{9,8,7,6,5,4,3,2,1,0}的排序 过程。 (1)源程序如下所示: //文件名:exp10-1.cpp #include #define MAXE 20 //线性表中最多元素个数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char InfoType[10]; typedef struct //记录类型 { KeyType key; //关键字项 InfoType data; //其他数据项,类型为InfoType } RecType; void InsertSort(RecType R[],int n) //对R[0..n-1]按递增有序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 int i,j,k; RecType temp; for (i=1;i=0 && temp.key

数据结构中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之比较

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之比较 2010-06-20 14:04 数据结构课程 摘要: 排序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算法的种类,介绍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的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的算法和分析它们各自的复杂度,然后以表格的形式,清晰直观的表现出它们的复杂度的不同。在研究学习了之前几种排序算法的基础上,讨论发现一种新的排序算法,并通过了进一步的探索,找到了新的排序算法较之前几种算法的优势与不足。 关键词:排序算法复杂度创新算法 一、引言 排序算法,是计算机编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在日常的数据处理中,面对纷繁的数据,我们也许有成百上千种要求,因此只有当数据经过恰当的排序后,才能更符合用户的要求。因此,在过去的数十载里,程序员们为我们留下了几种经典的排序算法,他们都是智慧的结晶。本文将带领读者探索这些有趣的排序算法,其中包括介绍排序算法的某些基本概念以及几种常见算法,分析这些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同时在最后将介绍我们独创的一种排序方法,以供读者参考评判。 二、几种常见算法的介绍及复杂度分析 1.基本概念 1.1稳定排序(stable sort)和非稳定排序 稳定排序是所有相等的数经过某种排序方法后,仍能保持它们在排序之前的相对次序,。反之,就是非稳定的排序。 比如:一组数排序前是a1,a2,a3,a4,a5,其中a2=a4,经过某种排序后为 a1,a2,a4,a3,a5, 则我们说这种排序是稳定的,因为a2排序前在a4的前面,排序后它还是在a4的前面。假如变成a1,a4,a2,a3,a5就不是稳定的了。 1.2内排序( internal sorting )和外排序( external sorting) 在排序过程中,所有需要排序的数都在内存,并在内存中调整它们的存储顺序,称为内排序;在排序过程中,只有部分数被调入内存,并借助内存调整数在外存中的存放顺序排序方法称为外排序。

数据结构内部排序比较分析

数据结构实训报告 实验名称:数据结构 题目:内部排序比较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通过随机数据比较各内部排序算法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的次数,以取得直观感受。训练学生综合设计算法能力。 二、实验要求:待排序长度不小于100,数据可有随机函数产生,用五组不同输入数据做比较,比较的指标为关键字参加比较的次数和关键字移动的次数;对结果做简单的分析,包括各组数据得出结果的解释;设计程序用顺序存储。 三、实验内容 1、待排序表的表长不小于100;至少要用5组不同的输入数据作比较;排序算法不少于3种; 2 、待排序的元素的关键字为整数; 3 、比较的指标为有关键字参加的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的移动次数(关键字交换以3次计)。 4、演示程序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每次测试完毕显示各种比较指标的列表,以便比较各种排序的优劣。 5、最后要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6、测试数据:用伪随机数产生程序产生。 四、实验编程结果或过程: 1. 数据定义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 }RedType; typedef struct { RedType r[MAXSIZE+1]; int length; }SqList; 2. 函数如下,代码详见文件“排序比较.cpp” int Create_Sq(SqList &L) void Bubble_sort(SqList &L)//冒泡排序void InsertSort(SqList &L)//插入排序 void SelectSort(SqList &L) //简单选择排序int Partition(SqList &L,int low,int high) void QSort(SqList &L,int low,int high)//递归形式的快速排序算法 void QuickSort(SqList &L) void ShellInsert(SqList &L,int dk)//希尔排序 void ShellSort(SqList &L,int dlta[ ]) 3. 运行测试结果,运行结果无误,如下图语速个数为20

数据结构练习(答案)

数据结构练习 1.填写下面表格,对以下几种排序方法进行比较: 2.具有N个元素的顺序存储的循环队列中,假定front和rear分别指向队头元素的前一位置和队尾元素的位置,则判断队空的和队满的条件分别是f=r 和 f=r mod m +1。求此队列中元素个数的计算公式为: ((r+m)-f-1) mod m +1。 入队运算:r:=r mod m+1。 出队运算:f:=f mod m + 1。 3.单链表是非顺序线性的链式存储结构,链栈和链队分别是和的链式存储结构。 4.线性表的顺序存储中,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通过元素存储地址次序决定的,在线性表的链接存储中,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通过元素存储指针地址 访问决定的。 5.深度为5的二叉树至多有结点数为31。 6.数据结构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包括顺性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非线性结构三种类型,树型结构和图型结构称为非线性结构。 ??? 四种基本存储方法:(1)顺序存储方法(2)链接存储方法(3)索引存储方法(4)散列存储方法二.选择题

1.有一个10阶对称矩阵,采用压缩存储方式,以行序为主序存储,A[0][0]的地址为1,则A[7][4]的地址为( C ) A 13 B. 18 C. 33 D. 40 2.线性表采用链表存储时其存储地址 D 。 A.必须是连续的 B.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C.一定是不连续的 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特殊性体现在数据元素是一个字符 B.栈和队列是两种特殊的线性表,栈的特点是后进先出,队列的特点是先进先出。 C.线性表的线性存储结构优于链式存储结构 D.二维数组是其数据元素为线性表的线性表 4.一棵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如题图4-1所示,若中序遍历该二叉树,则遍历次序为 A . A. DBEGACFH B. ABDEGCFH C. DGEBHFCA D. ABCDEFG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题图4-1 5.设一棵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如题图4-2所示,则该二叉树是 C . A.完全二叉树 B.满二叉树 C.深度为4 的二叉树 D.深度为3的二叉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题图4-2 6.设T是Huffman树,它具有6个树叶,且各树叶的权分别为1,2,3,4,5,6。 那么该树的非叶子结点的权之和为A。 A.51 B.21 C.30 D.49 7.设有一无向图的邻接矩阵如下所示,则该图所有顶点的度之和为C。 a b c d e a 0 1 1 1 0 b 1 0 1 0 1 c 1 1 0 0 0 d 1 0 0 0 0 e 0 1 0 0 0

数据结构各种常用排序算法综合

#include"stdio.h" #define LT(a,b) ((a)<(b)) #define LQ(a,b) ((a)>(b)) #define maxsize 20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struct{ keytype key; }RedType; typedef struct{ RedType r[maxsize+1]; int length; }Sqlist; //直接插入排序 void insertsort(Sqlist &L){ int i,j; for(i=2;i<=L.length;++i) if(LT(L.r[i].key,L.r[i-1].key)){ L.r[0]=L.r[i]; L.r[i]=L.r[i-1]; for(j=i-2;LT(L.r[0].key,L.r[j].key);--j) L.r[j+1]=L.r[j]; L.r[j+1]=L.r[0]; }//if }//insertsort //折半插入排序 void BInsertSort(Sqlist &L) { int i,j,low,high,m; for(i=2;i<=L.length;++i) { L.r[0]=L.r[i]; low=1; high=i-1; while(low<=high){ m=(low+high)/2; if(LT(L.r[0].key,L.r[m].key)) high=m-1; else low=m+1; }//while for(j=i-1;j>=high+1;--j) L.r[j+1]=L.r[j]; L.r[high+1]=L.r[0]; }//f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