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重要的名词解释

马原重要的名词解释
马原重要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物质:物质指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存在的,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固定的联系。

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相对静止: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即物质运动在一定范围内的某种相对稳定状态。时间与空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它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的特点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它具有三维性的特点。

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

反映论: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出发,在认识论上产生了两条对立路线,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反映论。

先验论:认为认识先于客观事物和实践,认识是人对头脑中先天固有的精神性的东西进行认知或者回忆。

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

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认识: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

理性认识: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绝对真理:第一,它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和真理的正确性。因此,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第二,人类按其认识能力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因此,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从认识的广度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有待于进一步扩展。从认识的深度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价值: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

实事求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不附加任何主观臆测的成分。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发展:指前进的变化或进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间的既对立又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或相反相成。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为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它是“异中之同”

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现的规定性。

肯定:肯定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

否定:否定是指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必然: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可能: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

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包括人、社会组织、社会活动、各种财产、知识等.与自然界一样,社会存在也有三种表现形式,即物质形态的存在;运动形态的存在;思维形态的存在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体系

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社会形态: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

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居民中的大多数人。

阶级:就是指一些大的社会集团,由于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革命: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国家: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问答题

1.哲学和科学的基本关系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a区别:它们分别研究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b哲学以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指导科学的研究。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决定谁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的惟一标准。

b.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

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哲学发展历史上,绝大部分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阶级根源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自参加革命实践和总结革命斗争经验的同时,吸取了人类的一切先进思想和优秀成果.特别是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想来源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在德国的古典哲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论唯物主义,并把它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他们在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理论的基础上,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穿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在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对未来社会的合理设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理论.

4.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d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基础和承担者。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割裂二者关系,设想无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相反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包含,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相反,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的观点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7.意识是社会劳动的直接产物

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二,劳动创造了语言和文字。三,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四,现代人的意识仍然是社会的产物

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和源泉是主观的

9.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a.意识有主动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d.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调控作用

10.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异同

相同点:物质第一性;可知论

区别:前者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后者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因为:第一、前者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揭示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

地反映客体的过程。第二、前者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指出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11.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客体不会自动满足主体的内在需求。主体和客体又是统一的。离开客体,无所谓主体,离开主体,也无所谓客体。主体的知识水平、技术手段制约着对客体认识和改造的深度和广度,而客体也会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提高。主体的活动不能摆脱客体的规律及其条件的制约,主体的能动性在于认识客体,并把它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主体和客体不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三个基本层次。

实践关系是主体改造客体以及客体被改造的关系。认识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价值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主客体之间的这三层基本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践关系是主客体关系最基本的层次,认识关系可以指导实践活动,价值是人的实践、认识活动的内在尺度、目的和动力,价值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层次。

1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以及解决这些课题的经验材料。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使人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实践目的制约着整个认识的过程,规定着认识的方向。

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感性中渗透着理性因素: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与水平。感性认识的结果要借助于理性形式来表达。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利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2)理性中也渗透着感性因素: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对象,并需要用感性材料来印证和说明。理性认识活动需要以感性形式为载体,以感性形式为物质外壳来表现。

14.实现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的途径和条件

1.建立既符合外在尺度又符合内在尺度的理想客体,也叫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2.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群众自觉、主动的实践活动。

15.真理的客观性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6.绝对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区别:真理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是确定性、无条件性。是绝对的。从广度和深度上看是近似性、有条件性。是相对的。绝对和相对是真理的两个属性

联系:首先,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其次,二者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过程中。

17.真理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确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无限发展着的实践最终能鉴别一切认识的真理性。

相对性:任何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受是有局限性的,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已经被实践检验过的认识,仍需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18.价值的基本特点和评价标准

特点: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客体及其属性是客观的: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是客观的:人的需要受社会和历史条件制约;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结果及其基础都是客观的。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1 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

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2 主体自身的复杂结构决定价值具有多样性、多维性;

3 主体需要以及需要满足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了价值具有时效性、历史性;

4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价值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19.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1、联系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它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3、联系的普遍性一方面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必然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另一方面指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必然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0.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它们相互依赖。一方面,整体依赖部分,它由部分构成;另一方面,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部分无意义。

2.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3.它们相互作用,整体对部分有支配作用;部分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4.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顾全大局,又不能忽视局部利益的实现。

21.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2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

同一性:第一,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它使矛盾双方从对方中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第三,它规定矛盾双方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斗争性:第一,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第二,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推动事物发生质变。第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2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复杂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2.矛盾对立双方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2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或一般,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或个别,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个性不能完全进入到个共性之中

(3)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和体现共(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5.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原理

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区分二者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联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成果,并进一步引起新的量变。(4)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26.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因而导致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辨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5.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6.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27.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关系

区别:(1)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2)

必然性是由事物的内因和根本矛盾导致的,偶然性是由事物的外因和非根本矛盾导致的。(3)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偶然性起影响作用

联系:(1)依存关系: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2)转化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8.本质和现象的相互关系

区别:(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2)现象可以依靠感官来把握,本质必须依靠理性思维来认识。(3)现象是个性,本质是共性。(4)现象多变,本质相对稳定。

联系:现象与本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29.地理环境作用

第一,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性、必要性条件。

第二,它通过劳动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

第三,它通过军事和政治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

第四,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30.人口因素的作用

第一,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第二,人口增长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第三,人口质量、分布和构成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

31.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它是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32.社会形态的划分

社会形态作为揭示社会生活整体性特征,研究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类型即社会接个欧的社会历史范畴,通常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社会形态,即经济社会形态;一种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即技术社会形态。

在经济社会形态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五分法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

同性质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三分法是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33.社会形态的同一性和必然性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氏族的历史,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二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交和氏族的历史发展既有的共同性、普遍性。

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氏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各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度形式各有特点;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在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个社会形态不同国家所处社会形态具有复杂性。

3)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要从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中概括出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又要从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中把握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

34.历史发展的必然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规律性是指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是统一的。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纯粹的必然只存在于逻辑中,在现实生活中,规律是作为一般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

第二,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社会规律给人们提供的是多种现实的可能。

第三,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的模式和途径。

3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性质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6.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首先体现在服务的对象上,上层建筑一方面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一方面“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排除异己”。其次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再次体现在服务效果上,当上层建筑适合于经济基础时,起促进作用,反之则反

37.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原理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它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

3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其次,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再次,社会意识有历史继承性

39.阶级的产生

第一,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第二,阶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40.革命和改革的区别

1.革命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改革是量变

2.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相反。

3.革命往往采取暴力的方式,改革不需要。

41.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及其意义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意义:第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

第二,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廉政建设。

第三,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

马原名词解释汇总(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版》名词解释汇总(大全)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充实、丰富和发展。 2.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主要是从事物的内在矛盾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宇宙间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方面,他们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又相互冲突和相互斗争。事物内部的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拓展: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必须在矛盾的对立性中把握同一性,在矛盾的同一性中把握对立性。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对立和同一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相互联系,不能分离。没有对立就没有同一,同样,没有同一也就没有对立。对立和同一作为两种相反的属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事物就不成其为事物。同一之所以不能脱离对立而存在,这是因为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差别和对立中的同一;对立之所以不能脱离同一而存在,这是因为对立是统一体内的对立,如果对立面之间没有了联系,毫不相干,也就谈不上对立。脱离对立的同一是绝对的同一,脱离同一的对立是绝对的对立,这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 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它贯穿在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是矛盾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的辩证统一。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由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的。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结合,不仅是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本质联系,而且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马原名词解释最新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版》名词解释汇总(大全) 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充实、丰富和发展。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主要是从事物的内在矛盾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宇宙间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方面,他们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又相互冲突和相互斗争。事物内部的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拓展: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必须在矛盾的对立性中把握同一性,在矛盾的同一性中把握对立性。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对立和同一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相互联系,不能分离。没有对立就没有同一,同样,没有同一也就没有对立。对立和同一作为两种相反的属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事物就不成其为事物。同一之所以不能脱离对立而存在,这是因为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差别和对立中的同一;对立之所以不能脱离同一而存在,这是因为对立是统一体内的对立,如果对立面之间没有了联系,毫不相干,也就谈不上对立。脱离对立的同一是绝对的同一,脱离同一的对立是绝对的对立,这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 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它贯穿在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是矛盾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的辩证统一。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由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的。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结合,不仅是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本质联系,而且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一,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在二者的相互结合中实现的。

马原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20.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7.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28.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5.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8.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46.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51.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57.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55.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68.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62.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3.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马原名词解释集

马原名词解释集 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 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 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3.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5.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6.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 作用的关系。 7.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 灭亡。 8.规律: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9.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0.实践: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1.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2.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 反映。 13.价值: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具体历 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4.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 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5.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6.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 需要的物质力量。 17.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经济关系。 18.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 总和。 19.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 制度、组织和设施。 20.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 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21.人民群众: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22.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社会 历史条件的产物。 2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24.垄断: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 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马原名词解释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 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 畴。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5.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规律:是事物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7.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8.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 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9.矛盾的统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一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 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并共处于一个同一个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0.度:是指质和量的统一,是保持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11.。 12.肯定和否定:肯定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13.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4.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15.主体和客体:主题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 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6.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及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 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17.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 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的,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18.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两层含义:一是之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他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解释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二是真理的标准都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 条件性和有限性。 20.劳动:人以自身活动引起调整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过程。 21.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22.! 2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经济关系,是社 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有侠义广义之分。狭义: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马原名词解释汇总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5.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16.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17.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18.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19.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20.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1.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2.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23.自在世界: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24.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25.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马原重要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地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地概括和总结,哲学同具体科学地关系是共性和个性地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地总地观点和根本看法.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地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物质:物质指不依赖于人地主观意识而又能为人地意识所反映地客观实在. 意识:意识是人地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地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地总和. 规律:规律是客观地存在地,事物之间本质地必然地固定地联系. 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地变化和过程. 相对静止:运动地一种特殊状态,即物质运动在一定范围内地某种相对稳定状态. 时间与空间:时间是物质运动地持续性和顺序性.它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地特点空间是物质运动地广延性和伸张性.它具有三维性地特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主观能动性:人地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地反作用或能动作用. 反映论: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出发,在认识论上产生了两条对立路线,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地唯物主义反映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先验论:认为认识先于客观事物和实践,认识是人对头脑中先天固有地精神性地东西进行认知或者回忆. 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地现实地人. 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地对象. 实践:人类有目地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地一切社会性地客观物质活动. 认识: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地能动反映,意识地表现形式之一.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地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地认识. 理性认识: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地抽象和概括而形成地关于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地认识.

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期末考试名词解释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认识是实施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 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级和最后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关系的社会化随之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垄断组织的统治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就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争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享有的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劳动者自由联合的社会经济形态。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意志当做世界的本源。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朱熹、柏拉图)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但这个精神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为物质世界是彼此鼓励的、静止的,物质的运动形式只有机械运动,否认事物因内部矛盾而引起的发展。 直观反映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 先验论(唯心主义)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可知论是指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 不可知论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 社会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观点和理论体系,是人类对本身相互交往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的反思。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唯心辩证法认为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精神或思维的发展过程。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

马原名词解释 (2)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支配即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两种不同趋势的哲学范畴。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辩证否定:又称“扬弃”,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不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度:度是保持事物的稳定性的数量的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度: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幅度,是事物质与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区分事物质变和量变的标准,就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 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否定:可以在三重意义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的环节,即把事物的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的环节;三是否定的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各个片面的认识。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 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而且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国家: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的矛盾。 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阶级:指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集团的劳动。 阶级斗争: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和特殊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合。 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这一点是绝对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的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P2-3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辩证否定观P47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3.唯物辩证法P47-49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由于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释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同样的道理,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4.矛盾分析法P49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 矛盾分析法包涵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都具有方法论意义,都蕴涵着矛盾分析法。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名词解释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他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 的哲学范畴。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 映像。 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 关系。 5.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规律:是事物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7.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8.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 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9.矛盾的统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一是矛盾的对 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并共处于一个同一个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0.度:是指质和量的统一,是保持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 和范围。

11.肯定和否定:肯定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 素。 12.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3.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 用的过程。 14.主体和客体:主题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5.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及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 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16.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 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的,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17.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标志主 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两层含义:一是之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他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解释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二是真理的标准都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真理是指 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 19.劳动:人以自身活动引起调整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过程。 20.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马原名词解释整理

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5.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16.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17.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

文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1、潜在写作: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他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如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沈从文的家书等。“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潜在写作(又称为地下写作):为了说明当代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即有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力的作家在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他们写作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一种是作家们自觉的创作,如丰子恺写的《缘缘堂续笔》和食指的诗;另一种是作家们在非常时期不自觉的写作,如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 三突出原则:指的是“文革时期”特定的文学创作原则。根据江青的指示,开始由于会泳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的,“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来”的三突出创作原则。后来有姚文元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种创作原则是企图严格维护的社会政治等级在文学结构上的体现。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朦胧派: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 4 、朦胧诗: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5、文化散文作为一股文学思潮形成并逐渐成熟于80 年代后期至90 年代初期,是90 年代“散文热”中最重要的表现领域。文化散文主要是指创作主体写作时采用一种文化视角,“以二十世纪人文科学和艺术哲学的最新成果为观察工具,避免先贤们的偏颇,文化批判鞭辟入里”,使散文写作“攀上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代表作家及作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 6、“七月”派:“七月”派诗人曾卓、牛汉、绿原等人这一时期的创作,则强化了生命意识,在其名诗《悬崖边的树》、《半棵树》、《重读圣经》等作品中,他们超越了自己40年代的作品中的强烈的社会功利意识,而思考在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曾卓的《悬崖边的树》与牛汉的《半棵树》显示出处于逆境中的生命的不屈的意志。 7、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

马原 名词解释

1.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2.自然经济:指的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或者本经济单位的需要,不是为了交换而进 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三个特点 3.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两个产生条件 4.简单商品经济:建立在私有制和自身劳动的基础上的、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5.社会分工: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 6.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7.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 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8.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 有的社会属性。 9.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10.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也称为有用劳动。 11.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 12.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13.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 14.价值的量的规定: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1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 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指的是劳动力的正常性质,即劳动力在他被使用的专业中,必须具有在该专业占统治地位的平均的熟练程度、技巧和速度。这种劳动力必须以通常的平均的紧张程度,以社会上通常的强度来耗费。 16.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 17.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从事的劳动。 18.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从 事的劳动。 19.货币:是指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0.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在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21.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22.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 起来。 23.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的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 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24.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这是货 币只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 2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6.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 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