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效减毒

合集下载

附子心脏毒性及配伍减毒增效机制研究进展

附子心脏毒性及配伍减毒增效机制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aconite-induced cardiotoxicity and mechanism of attenuation and synergy of compatibility
JIANG Bo, CHANG Jingjing, ZHANG Chunlei, JIN Xing, XU Jingya, LI Baolo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 Haerbin 150040, Chain
Abstract: Aconite is from Aconitum carmichaeli, the main toxic reactions of aconite are cardiotoxicity and neurotoxicity, among which the hear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rget organs. At present,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aconite-induced cardiotoxicity is caused by the direct or indirect action of diester diterpenoid alkaloids on the heart, and the toxic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Ca2+overload, lipid peroxidation, cell apoptosis and increased vagus nerve excitability. It is found that the compatibility of aconite with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n play a role in attenuation and synergy by influencing the metabolic in vivo, decrease of intracellular Ca2+ overload, antioxidative stress, anti-apoptotic.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cardiotoxicity of aconite and related mechanisms of attenuation and synergy of compatibility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in recent year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and clinical safe medication of aconite. Key words: SLConitQ;Aconitum carmichaeli\ cardiotoxicity; compatibilit; attenuation and synergy; mechanism

中医药对放化疗患者的减毒增效作用临床观察

中医药对放化疗患者的减毒增效作用临床观察

随机 分 为两 组 。两组 病 人 基 本 情 况 ( 种 、 病 临床 分 期 、 初 始 身体 状 况 、 龄 、 别 等 ) 异 不 具 统 计 学 意 义 , 年 性 差 且 采 取放 疗 、 化疗 方 案 基 本 相 似 。一 组病 人 依 病 情 单 纯 给予放 疗 、 化疗 治疗 , 5 共 7例 ; 一 组 病 人 在 放 疗 、 另
深 刻 的科学 奥 秘及 难 题 。 恶性 肿 瘤 的发 生 及 发 展 , 病
采用 中药汤 剂 、 中成 药 配合放 疗 、 化疗 治疗 了 1 6例 恶 1
性肿 瘤 患者 , 观 察其 疗 效 以及 毒 副反 应 。现将 研 究 并
情 况报 告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选 取 20 0 8年 3月 一 0 0年 1 21 2月 间我 院肿瘤 内科
国医学 家关 注 的一个 热 点课题 。
收 治 的 , C 、 理 等 检 查 确 诊 的 恶 性 肿 瘤 患 者 。其 经 T病 中, 胃肠 道肿 瘤 4 5例 , 部肿 瘤 3 肺 2例 , 巢 、 腺肿 瘤 卵 乳 2 7例 , 它 恶 性 肿 瘤 1 其 2例 , 计 1 6例 ; 5 共 1 男 1例 , 女
始 于 上个 世纪 四十年 代 , 利 用 抗 肿 瘤 药 物 治疗 肿 瘤 是
的一 种方 法 。随着 新 的 抗 肿 瘤 药 物 不 断 出现 , 及合 以 理 有效 的联合 化疗 方 案 的实 施 , 少 数 肿 瘤 如 急 性 淋 有
免疫 力低 下 等毒 副反 应 , 给患 者带 来痛 苦 , 重 者甚 至 严
危及 生命 。应用 中医 中药 结 合 放 疗 、 疗 治 疗 恶 性 肿 化
瘤是 我 国独具 特 色 的 治 疗 方法 。近 些 年来 , 量 的 文 大

血脂清颗粒在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

血脂清颗粒在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

血脂清颗粒在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目的观察血脂清颗粒在高血压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

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阿托伐他汀钙片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血脂清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颗粒,联合治疗组给予立普妥加血脂清颗粒治疗。

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以及安全性。

结果治疗后,3组的血压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脂清颗粒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均可以有效降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且降低LDL-C效果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联合治疗组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组降低TC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联合治疗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1);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血脂清组与联合治疗组的肝、肾功能及肌酸激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脂清颗粒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用药后,其减毒增效作用显著,是治疗高血压合并MS的一种较好选择。

标签:高血压病;代谢综合征;血脂清颗粒;阿托伐他汀钙片;减毒增效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以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引起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1]。

与非代谢综合征相比,高血压合并MS的心血管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明显增多,而血脂异常与MS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MS的治疗要强化调脂,药物首选他汀类药物。

但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能力有限,且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易引起肝、肌肉毒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2]。

因此,有效调整血脂水平、控制血压、血糖,以及减少他汀类药物的毒副作用是治疗MS的关键。

本研究观察中药血脂清颗粒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MS中的减毒增效作用。

远志炮制品减毒增效的实验研究

远志炮制品减毒增效的实验研究

远 志 为 远 志 科 植 物 远 志 P lg l t n i o i i l. o y a a e u f l a W 1d 或 卵叶远志P l g l S b r c L 的干 燥根 ,具有安神益 oya a iiia . 智 ,祛 痰 ,消 肿 的功 效 ,用 于 心 ’ 交 引起 的 失眠 多梦 ,健 肾不 忘惊悸 ,神志恍惚 ,咳痰不爽 ,疮疡肿毒 ,乳房肿痛等 。本 草专著言其无毒 ,但前人在应用过程 中发现 生远志有戟人 咽 喉的副作用 ,内服常引起恶心 、呕吐等 胃肠道 反应 ,故 内服 多用 炮 制 品 ,现 代 对 远 志 的炮 制 多沿 用 甘 草 水 炙 、 蜜炙 及 姜 炙 等 …。本 实 验 将 通 过 生 远 志 、蜜 远 志 、 炙远 志 及 姜 远 志 的
作为 “ 小肠总长度 ”。从幽 门至墨水前沿 的距 离作 为 “ 墨汁 在肠 内推进距离”,用 以下公式计算 墨汁推进 百分率 ,从而 观察远志不同炮制 品对 小鼠肠运动 的影响 。结果见表2 。 墨汁推进率 ( )= % 墨汁在肠 内推进 距离 (m d 肠全 c )/ ,
长 ( m) × 1 0 a 0%
半 ,随 机 分 为 生 远 志 组 ,姜 远 志 组 ,炙 远 志 组 和 蜜 远 志 组 , 共 4 , 每 组 5 只 ; 各 小 组 内 的 相 邻 组 间剂 量 比为 10 7 , 组 O :. 5 分 别 为8 1. 、2 . 、3 . 、 5 m / g 、 3 7 1 1 2 5 0 g k ,按 0 2 l lg 胃 .m/O 灌 给 药 ,观 察 1 d 记 录 死 亡情 况 ,并 对 死 亡 动 物 进 行 尸 解 , 4, 发 现 死 亡 小 鼠 的 胃 充 气 , 肿 胀 , 胃壁 变 薄 , 胃体 积 显 著 膨 大 。第 1 d 组 小 鼠的 活 动 情 况 减 弱 ,有 耸 毛 现 象 , 食 量 减 3各 少 , 生 远 志 组 尤 其 明 显 。 对 死 亡 老 鼠 记 数 , 按 改 进 寇 氏公

川乌配伍白芍减毒增效作用研究进展

川乌配伍白芍减毒增效作用研究进展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17No.4February 20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03685);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UN⁃PYSCT-201621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7M621319);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19H056)。

[作者简介]董辉(1984-),女,博士;研究方向:代谢组学。

[通讯作者]孙晖(1963-),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及方症代谢组学。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干燥母根[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乌具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作用[2-6]。

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且疗效显著。

但川乌有大毒,在临床使用不当时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脏、神经及生殖系统等方面的毒性反应,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7-11]。

因此,川乌的临床应用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也使一些含有川乌的成方制剂的安全性也遭受质疑。

然而,中医自古就有采用方剂配伍的方法对有毒中药进行处理,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川乌与白芍是中医治疗风湿寒痹证的传统药对,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的乌头汤。

方中取川乌辛热迅猛、力宏速效之性,以搜剔筋骨风寒湿邪而温经,取芍药性寒味酸、阴柔和缓之性,以养血敛阴柔肝而缓急止痛,二者相辅相成,使“宣痹通经”之功效大大增强[12]。

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对原方进行加减,使乌头汤及其加减方一直沿用至今,经久不衰[13]。

近年来,对川乌白芍药对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本文从川乌白芍配伍的临床应用、化学成分、药效及毒性研究方面进行综述。

1川乌与白芍配伍的临床应用川乌白芍配伍药对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证,且疗效显著,如以乌头汤为代表的经典方剂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黎友允等[14]对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使用乌头汤和附桂骨痛颗粒进行川乌配伍白芍减毒增效作用研究进展董辉李太平孙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川乌与白芍是中医治疗风寒湿痹证的传统药对。

浅析附子的炮制方法及其药对减毒增效特点

浅析附子的炮制方法及其药对减毒增效特点

浅析附子的炮制方法及其药对减毒增效特点摘要:附子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具有抗击衰老、强心、抗炎、镇痛等功效。

但附子为有毒中药,对其临床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本研究通过文献阅读,从附子的炮制方法和附子药对角度对附子减毒作用进行梳理,为其临床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附子;炮制方法;附子药对附子是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其主要产地有湖北、四川、陕西、湖南等地,如四川江油所产的川附子就是道地药材[1]。

附子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被称之为“乱世之良将,回阳救逆之第一品”,其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附子具有强心、抗衰老、抗休克、抗心律失常、抗炎、镇痛等功效[2-5]。

1.附子的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附子成分中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多糖、有机酸、有机碱、蛋白质、醇胺[1]。

其中生物碱是附子所有成分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6]。

生物碱类既是其毒效成分,也是附子有效成分之一。

随着附子化成分学和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附子中的其他成分,尿嘧啶、多糖及微量元素也被证明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2,7]。

生物碱类特别是二萜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二萜类生物碱可分为单酯型、双酯型、醇胺型生物碱三种。

这三者中毒性最大的是双酯型生物碱,因此临床中常以双酯型生物碱作为毒性评价的重要指标[1]。

2.附子不同炮制方法对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附子中含有的乌头类生物碱,既是其有效成分,也是其毒性成分。

为了保证附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附子一般需要经过炮制后才能使用。

附子的炮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时期就有记载。

东汉《伤寒论》中就记载有“去皮”的净制方法,发展到宋代开始有“去须根”的制法[8-9]。

历代医药专著中有炮、炒、煨、蒸、煮等炮制方法[10]。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附子的炮制都是为了减少其毒性,并增加其疗效。

生附子经过炮制和加热煎煮后,其剧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则会转化为毒性较小的单酯型,可以实现减毒作用。

中药配伍的减毒增效探略

中药配伍的减毒增效探略

因其毒性和剂量具有一定程度 的相关 陛, 因此临床应用 时需要控 量来 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 。这些研究 结果均可为我 国今后 的毒 制好相应的剂量 , 否则将会导致心房室率失常 、 心房纤 颤转变为多 性物质研究提供更好 的帮助 。 种类型心律失常 , 以缓慢 型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常伴不 同程度 的 4总结
也是雷公藤引起 毒副作用的主要成分, 对心、 肝、 骨髓、 胸、 脾、 肾及 效成分是 否为 同一 成分 ; 其次 , 如为不 同成分 , 应通过去 除有毒 生殖系统等都有一定 的毒性 [ 1 0 ] o但雷公藤 甲素的潘 『 生 与毒性密切 成分 , 富集有效 成分 的方 法提高 中药用药 的安 全性 ; 第三 , 如为 相关, 经药理 和临床试验表明其具有免疫抑制、 抗 炎、 抗生育及抗 同一成分 , 需要展开该成分 的药物 治疗 窗的研究 , 明确用药过程 肿瘤等多种生物潘洼, 是治疗类风湿眭关节炎 的有效药物 『 1 ” 。 中使 用 的 剂 量 ; 第 四, 展 开 传 统 中药 配 伍 减 毒 增 效 方 剂 的研 究 , 2中药方剂配伍减毒增效 明确其 中的配伍 的科 学原理及其作用机制 ; 此外 , 中药师需要掌 中药方剂 配伍 减毒主要是通过 2种或 2种 以上 的中药材合 握更 多专业 的知识 , 把握好 中药药剂的使用 , 从而满足患者 的实 用, 根据 中医药中 “ 相畏” 、 “ 相杀” 的原则达到减 毒和 ( 或) 增效 际药物需求 , 保障 中药用药 的安全性 。 的 目的 。如 木 通 在 龙 胆 泻 肝 汤 、 木 通 汤 和 当归 四逆 汤 等 传 统 方 参 考 文献 剂广 泛使 用, 但关木通 可致马兜铃酸 肾病 。有研究表 明, 通过配 [ 1 ] 杨 水英 , 王春霞 . 有 毒 中药 减 毒方 法 探 讨 . 时珍 国 医国 药,

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减毒和(或)增效作用

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减毒和(或)增效作用
肝、 肾功能损 害 , 髓 、 疫功 能抑制及 恶心 、 吐 、 欲 骨 免 呕 食
疗效判定标 准建 议根 据药 物的功 能主治 、 试验 目的
选择病种 , 酌情制定 。
4 1 肿瘤客观疗 效判定 标准 .
按 照中华人 民共 和国卫
减退 、 乏力 、 脱发等症状 。中药放化疗 辅助用药应 具有减 毒和 ( ) 或 增效作用 , 减毒作用是使上述症状减轻或减少 , 增效作用是通过应用 中药可 以提 高放化疗 的有效 率 ( R C
常转变为异 常。稳定 : 治疗后较 治疗 前上升 、 下降 <1 % 0
参照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 行) ( 。 根据不 同疾病和不 同中医证候决定分级量化 。
4 疗 效 评定 标 准
或维持在正常范 围。
4 6 毒性反应 .
拟定。 ( 田华 整理 )
根据 WH O急性和亚急性毒 副反应 的表
+P ) R 。
生部《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 治规范》 6分册原发性支气 第
管肺癌化疗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定 。
4 2 临床证候疗效判定 标准 .
显著 改善 : 治疗后I 临床证
候积分值 比治疗前积分值 下降 37 % ; 0 部分改善 : 积分值 下 降33 % ; 0 无改善 : 积分无变化。
4 3 行为状况评分标准 以 K ro k . an ̄ y行为状况 评分标
1 西 医诊断标准 肿瘤诊断标准 和分期参见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 生部颁
发的《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 。
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 1 证候 . 根据不 同试验 目的分 主症 、 次症 。放化疗辅
准为指标 , 在治疗前及每个疗 程结束后均 予评分 , 凡在疗 程结束后较治疗前评分增加 >1 0分为提 高 , 减少 ≥l 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效应:F=81.845 P=0.000 时间分组效应:F=5.725 P=0.003;分组效应:F=1.549 P=0.217
中药狼疮Ⅱ号胶囊结合激素治疗与单纯激素治 疗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SLE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 激素积分;从第6周开始,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 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明显,推断患者病情稳定后, 在中药的干预下,其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
临床资料
1999年3月至 2006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选择符合1997年美 国风湿病协会( ARA)修定的SLE诊断标准的147例SLE患者,观察中西医结合激 素治疗SLE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副作用及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实验中,按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 ⑴西药组89例,口服激素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调节激素用量,病情稳定 后均严格按激素减量法渐次减量。 ⑵中西结合组123例,西药用法、用量同前,中药主要由生地黄15g,赤芍12g,牡 丹皮12g,升麻9g ,炙鳖甲12g等解毒祛瘀滋阴药配伍而成,若热重加羚羊角粉,生 石膏,知母;神昏、谵语、抽搐加安宫牛黄丸;面部斑疹 隐现加紫草、凌霄花, 槐花 ;口腔溃疡加生甘草 ,黄芩 ,苦参 ;胸闷、心悸加全瓜蒌、葛根 ,丹参;关节 痛加海桐皮,威灵仙,秦艽 ;紫癜、尿血加白茅根,仙鹤草,黑蒲黄;腰酸神疲,下肢 浮肿,小便清长或尿浊者加、生黄芪 ,芡实,金樱子 ;合并狼疮 性肝炎,加茵陈,虎 杖 ,垂盆草等。 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观察2个疗程,对 随访患者连续跟踪观 察两年。 最终结果如下——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曾做过中药狼疮Ⅱ号胶囊结合 激素治疗对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候积分及激素积 分影响的研究。 实验中,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 予以激素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中药制剂狼疮2号胶囊(主 要由山萸肉、生地、茯苓、泽泻、牡丹皮、青蒿、甘草等 组成),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 初始激素剂量相同,病情稳定1-2周后,根据病情及激 素减量法减量。 在实验中每两周记录一次数据,得到的结果如下:
增效减毒——Βιβλιοθήκη 中药对风湿病激素 应用的配合作用刘英
风湿病常用治疗药物 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利” 中药对风湿病激素应用的配合作用--增效 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弊” 中药对风湿病激素应用的配合作用——减毒
一、风湿病常用治疗药物
1. 非甾类抗炎药(NSAIDs):常用的有双氯芬酸,吲哚美辛, 吡罗昔康,萘普生等。 2.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包括有抗疟药-氯喹、 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氨, 环孢素A等。 3.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指糖皮质激素,对各种风湿性疾 病,常被用为第一线药物。 4. 其它:其它治疗包括雷公藤多甙、帕夫林等。
且无所依附,继而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3 4
阳热易耗散元气(壮火食气),从而可导致气阴两虚。
在激素撤减维持阶段,因激素用量减少,肾阳失去助养,临床上出现
由阴虚向阳虚逐渐转化,表现为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或纯阳虚证。
▲在长期大剂量激素应用早期患者临床上所表现的证候大多属阴虚火旺证,类似于过量服 用中药温热之品所致临床表现,糖皮质激素可以看成为“纯阳”之性。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例数 44 43 治疗前 15.7± 4.57 13.72 ±10.4 3 治疗第 2周 11.36 ±3.88 11.51 ±4.88 治疗第 4周 9.18± 3.49 9.72± 4.64 治疗第 6周 7.05± 3.11 8.19± 4.59 治疗第 8周 5.91± 3.09 7.23± 4.61 治疗第 10周 4.84± 3.90 7.81± 5.96 治疗第 12周 3.80± 3.22 6.98± 5.79
临床表现 发热 红斑 口腔溃疡
中西结合组(n=123) 治疗前 40(32.52) 治疗后 治疗前
西药组(n=89) 治疗后
关节痛
脱发 光过敏 雷诺现象 月经失调 肾脏损害 肝脏损害
6(4.87) 29(32.58) 8(8.99) 65(52.85)两组治疗后各临床表现皆有明显改善。 14(11.38) 47(52.81) 24(20.22) 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关节痛、光过敏、肾 55(44.71)脏损害变、神经系统异常的发生率 12(9.76) 38(42.70) ,中西 19(21.35) P 67.42 <0. 05) ,而发热、 85(69.11) 结合组显著低于西药组 18(14.63) 60( ( ) 18(20.22) 红斑、口腔溃疡、脱 发、雷诺现象、月 89(72.36) 21(17.07) 64(71.91) 30(33.71) 经失调等临床表现之间的差异则更有显 64(52.03)著性 39(31.71) 46(51.69) 36(40.45) 41(33.33) 13(10.57) 30(33.71) 18(20.22) 90(73.17) 37(30.08) 9(7.32) 26(21.14) 18(14.63) 5(4.65) 65(73.03) 28(31.46) 6(8.82) 58(65.17) 19(21.35) 4(4.49)
两组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中西医结合 组 西医组 N 完全缓解 显效 37(30.08) 20(22.47) 有效 无效 (123) 14(11.38) (89) 5(5.62) 63(51.22) 9(7.32) 52(58.43) 12(13.48)
两组比较,P﹤0.05
两组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中西结合组的完全缓解 率为11.38%、显效率为30.08%、总有效率为92.68% ,均 显著高于西药组(分别为5.62%、22.47%和86.52%)
三、中药对风湿病激素应用的配合作用--增效
增效作用
1.巩固激素疗效,防止病情反复
在临床中,对于激素依赖型 的患者,在减量的过程中,根据 患者情况可加用一些温补肾阳的 中药,或者补益气血之剂,有利 于激素的减量,防止病情的反复。
2.增加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中药中有许多促 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 泌及类似糖皮质激素 作用的药物,如熟地 、生甘草、阿胶、巴 戟天、仙灵脾、制首 乌等。
四、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弊”
不规范服用以及长期暴露于高剂量 激素下,将会导致两方面的副作用: 1.医源性皮脂增多症 2.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副 作用。
⑴诱发或加重感染。 ⑵ 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⑶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⑷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 ⑸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⑹抑制儿童生长发育。 ⑺股骨头坏死 ⑻其他:负氮平衡,高血糖倾向等
2.中药对肌无力的防治
糖皮质激素对大多数多发性肌炎患者有效。然而, 糖皮质激素对分解代谢的作用可破坏肌肉内氨基酸代谢 的平衡,导致血清氨基酸水平的升高,尤其是支链氨基 酸,从而导致类固醇性肌病、加重肌无力和残疾,因吞 咽功能障碍导致摄入不足。给予营养干预,特别是支链 氨基酸补充,可以改善肌无力症状。中医在治疗上可以 补中益气为原则,临证补虚药使用最多,例如黄芪、人 参、甘草、白术等药物。
两 组 治 疗 后 比 较, *P ﹤0. 05, **P <0.0 1,△ P>0. 05
心肺损害
神经系统异常
11(8.94)
8(6.51)
4(3.25)
2(1.63)
6(8.82)
6(6.74)
3(3.37)
2(2.25)
各组治疗后副作用或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
中西结合组
副作用或 并发症 高血压 高血糖 高血脂、柯兴氏征 消化道溃疡 骨质疏松 皮肤痤疮、多毛等 情绪异常 真菌或病毒等感染 其他不良反应
西药组
2年( n= 25)
3( 12.00) 2(8.00) 8( 32.00) 3( 12.00) 4( 16.00) 3( 12.00) 3( 12.00) 1(4.00) 1(4.00)
6月( n= 123)
19( 15. 45) 12(9.76) 74( 60.16) 30( 24.39) 25( 20.32) 31( 25.20) 26( 21.14) 7(5.69) 9(7.32)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积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第 治疗第 治疗第 治疗第 治疗第 治疗第 2周 4周 6周 8周 10周 12周 7.20± 1.59 7.15± 1.68 6.47± 1.70 6.66± 1.44 5.70± 1.42 5.90± 1.26 5.14± 1.35 5.43± 1.36 4.69± 1.34 5.06± 1.69 4.36± 1.74 5.15± 2.16 4.13± 1.85 4.74± 1.88 治疗组 44 对照组 43
6月( n=
89)
2年( n= 16)
3 ( 18.75) 2( 12.50) 10( 62.50) 3( 18.75) 4( 251 00) 5( 31.25) 4( 25.00) 2( 12.50) 1(6.25)
中医对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认识
生理剂量下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少火生气”之意,在外源性激素超生理量长期使 用的情况下,此“纯阳”之药易“阳胜耗阴”,影响阴精内敛、不能发挥其滋养作 用而造成肾阴虚,结果大剂量激素冲击阶段易出现阴虚火旺证。 在撤减激素剂量阶段,病人阴虚已甚,病变发展导致阴损及阳,阳气生化不足
五、中药对风湿病激素应用的配合作用——减毒
1.中药对骨质疏松的防治
长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最突出的副作用是骨质疏松和骨 折,其机理是多方面的,对破骨细胞功能有刺激促进作用,或使 成骨细胞减少、活力降低,并通过对抗维生素D的作用,使肠道 吸收钙减少和尿钙排出量增加,而且还增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减少黏多糖元合成,增加钙和磷酸盐的排泄,导致骨质减少而形 成骨质疏松,严重者可导致骨折,在治疗风湿病时,若长期使用 激素,暗耗肾精,精髓空虚,骨骼失养而致骨质疏松,故中医在 治疗上可采用滋补肾阴、清热降火之知柏地黄丸,加用川断、杜 仲等补肝肾、强筋骨药。由于肾阴不足,累及阳气出现肾阳虚时, 可采用温补肾阳之右归丸,加用巴戟天等补肾阳、强筋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