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马钱子减毒增效方法

合集下载

解马钱子毒最快方法

解马钱子毒最快方法

解马钱子毒最快方法
解马钱子毒最快方法,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马钱子毒。

马钱子,又名大戟,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植物,其种子中含有马钱子
碱等有毒物质,误食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解决马钱子毒的问题,对于中毒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面对马钱子毒的中毒情况时,最快的解决方法是立即进行洗胃。

洗胃是通过口服大量清水或盐水,然后利用催吐或胃管吸出胃
内容物的方法,将毒物排出体外,以减少毒物对人体的吸收。

这是
解决马钱子毒最快的方法之一,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毒物清除,
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除了洗胃外,及时采取解毒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马钱子
毒中毒者,可以口服活性炭或者注射肾上腺素等解毒药物,以加速
毒物的排出和中和。

同时,密切观察中毒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
呼吸等情况,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和其他急救措施,以保障中毒者的
生命安全。

此外,寻求专业医疗救助也是解决马钱子毒的关键。

在中毒情
况发生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院的医护人员具有专业的急救知识和丰富的救治经验,能够为中毒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总的来说,解决马钱子毒最快的方法是立即进行洗胃,及时采取解毒措施,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这些措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毒物,减少中毒对人体的影响,保障中毒者的生命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马钱子毒的认识,做好相关的防范和急救措施,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谈配伍对马钱子的减毒增效研究概述

谈配伍对马钱子的减毒增效研究概述

谈配伍对马钱子的减毒增效研究概述=“news_bd”>马钱子又名番木鳖,始载于《本草纲目》,为植物马钱及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主要生产于印度、越南、泰国等,云南马钱产于云南。

该药味苦性温,有大毒,归肝、脾经;功能通络止痛,散结消肿;可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痈疽疮毒,咽喉肿痛。

但因其有大毒,以致诸多医生畏而不用或少用。

从古至今,对于马钱子减毒增效作用研究较多的是其炮制方法。

配伍是中药理论的精髓之一,近年来,配伍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合理配伍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可以拓宽马钱子的临床使用范围。

现对文献中有关马钱子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1 与药物的配伍1.1 配伍甘草甘草解百药毒,如汤沃雪,在本草中称国老,其性味甘平可缓解马钱子毒性,其止痛之功可增强马钱子的镇痛作用。

闫静等采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马钱子配伍甘草前后主要生物碱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马钱子配伍甘草后其主要生物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士的宁的含量下降显著,为阐明甘草解马钱子类药物毒性和马钱子合理配伍用药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闫雪生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马钱子配伍甘草前后主要生物碱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马钱子与甘草配伍后士的宁下降40.87%,马钱子碱下降40.69%,证实甘草对马钱子有降低毒性和解毒作用。

唐进法用HPLC 测定马钱子单煎及与甘草共煎时不同配比汤液中马钱子碱、士的宁含量,结果显示,与甘草共煎时马钱子毒性成分低于单煎时含量。

娄玉钤等在配伍甘草对制马钱子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制马钱子与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后的LD50 均大于制马钱子,表明制马钱子与不同比例的甘草配伍后,均能降低制马钱子毒性,且甘草的减毒率与其在配伍中的含量呈正相关。

1.2 配伍生地黄生地黄味甘性寒,甘能缓解马钱子毒性,寒能防止马钱子温燥伤阴。

运用毒药马钱子的十年经验

运用毒药马钱子的十年经验

运用毒药马钱子的十年经验作者:仲纯1)手足搐拟症101例。

三天见效,复方制剂口服。

一周治愈,无复发。

2)风湿疼痛,500例。

复方应用,内服。

一周止痛,一至三月停药,复发5%重复用药有效。

余无复发。

3)再障5例。

复方应用,口服,一月见效:乏力减轻,食欲增加,能从事较轻的体力劳动。

3例治颙2例显效。

4)雷诺氏症5例。

口服,均于服药24小时内加重,停止治疗。

5)外伤瘀肿。

复方应用,外用。

无论急性期还是慢性期均于4天内消肿,24小时痛止。

6)要椎间盘突出症480例。

复方制剂,口服,均1月内治愈,180例服药后加重,肌颤,属冥眩反应,勿惧继服而愈。

7)瘰疬痰核300例。

均经西医于急性发作期未治愈,非结核,均于14天内愈。

8)胃下垂305例。

复方制剂口服,均于三周内症状消失。

无复发。

9)重症肌无力13力。

复方制剂内服,停服西药,均于服药后一月内起效,最短半年临床治愈,最昌4个月临床治愈。

总结:1)血管痉挛性疾病勿用。

服后大多加重。

2)窦性心动过缓者勿用,服后加重。

3)严格掌握剂量,日用量不能大于1克。

4)严格炮制,制法有五芽制、砂烫、油炸、生用之分。

我用生粉炒黄入药。

5)高血压冠心病者忌用。

6)不可久服,以免蓄积中毒。

注意:马钱子中的主要成分是马钱子碱,含硝酸士的宁,中毒后出现角弓反张,呼吸肌痉挛,抢救时禁用催吐剂、阿片类、及长效巴比妥类。

-----------关键在于复方制剂.复.....无穷无尽也.我用过单独自制马钱子散........但经验不多.-----------梁知行大好人,常发好文章。

致敬!-----------请问:何为复方制剂?马钱子具体应如何炮制?-----------马钱子哪里有得卖啊-----------关于马钱子的应用,大家不妨好好看看民国张觉人老的书。

张老的医著系列已在近期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

-----------我老家这东西叫'扣子',要卖得熟人,吃一粒芝麻大的就能抗跌打损伤,使人不惧痛.武师经常使用.-----------古人用干净尿水浸泡五十天再放瓦上煅,去除外皮为末,据说浸泡尿水可以减少毒性,不知道是否如此,本人没有试过。

马钱子临床用药经验

马钱子临床用药经验

马钱子临床用药经验马钱子,又名马前子、番木鳖,因有剧毒,往往为医家所畏惧。

若炮制不当,或辨治有误、服用过量,可引起中毒反应,甚至呼吸麻痹致死。

但马钱子具有开通经络、宣痹疗瘫,祛瘀消癥之突出疗效,用之得当可以起沉疴、疗重病、见奇效。

尤其对某些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或束手无策的疑难重症,常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跟师期间见史老师应用马钱子,每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印象深刻,获益良多,现试举数例史老师应用马钱子治疗的临床验案。

验案一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齐**,男,52岁,2014年2月27日初诊。

患者脑梗塞后2个月,经住院输液康复治疗,仍有言语不利,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右上肢不能持物,右下肢活动欠灵活,可扶杖行走,自觉膝软无力。

大便干结。

既往糖尿病史,血糖控制差,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术后史。

头颅CT报告:双基底节、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多发脑梗塞。

左侧顶叶大片低密度病变,考虑梗塞后软化灶。

脑白质病,脑萎缩。

脉细涩,舌暗苔腻。

给予益气养阴祛瘀通络:生黄芪60g 赤芍30g 川芎15g 天花粉60g苍术30g 三棱15g 莪术20g 鸡内金15g炙乌蛇30g 金银藤60g 威灵仙15g 鸡血藤30g地龙30g 红景天30g 白蒺藜15g7剂水煎服七日后复诊,诉始服药觉胸口闷热,三剂后闷热除。

症状改善不显。

上方生黄芪加量至120g,并加伸筋草30g,白芍30g,炙甘草10g,马钱子粉0.6g(冲服)。

14剂,水煎服。

三诊4月3日。

患者服上药后未再有胸闷、热感。

言语较前流畅,可说整句,发音较前清楚。

上肢较前有力,可持举轻物。

效不更方,继服前方巩固善后。

验案二脑梗塞后遗症、脑萎缩、尿失禁患者王**,男,70岁。

2014年5月15日初诊。

既往脑梗史两次。

5年前第二次脑梗后下肢无力不能行走,需坐轮椅,言语含混不清,吃饭饮水呛咳,小便失禁,每日需换裤子数条,夜间尿床2-3次。

大便干结,5-6日一行。

当地医院头颅CT提示脑萎缩、侧脑室扩张。

大毒治大病,马钱子有大用!

大毒治大病,马钱子有大用!

大毒治大病,马钱子有大用!大毒治大病,马钱子有大用!马钱子,又名苦实、番木鳖、马前子。

2005版《药典》载: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L的干燥成熟种子。

苦,温;有大毒。

归肝、脾经。

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功。

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用量0.3--0.6g,炮制后入丸散用。

不宜生用,不宜多服久服;孕妇禁用。

最早记载马钱子的是一个故事,南唐后主李煜死于宋太宗赵光义赐的“牵肌药”制的毒酒,据考证,牵肌药就是用马钱子制成。

最早收集马钱子的医书是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载:“因状似马之连钱故名马钱。

气味,苦,寒,无毒(1995版之前的《药典》性味均是苦,寒)。

主治:伤寒热病、咽喉肿痛、消痞块。

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

彼人言治一百二十种病,每证各有汤引,或去以豆腐制过用之良。

或云能毒狗至死。

”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肢体痿废方中的《振颓丸》中载:“马钱子其毒甚烈,而其毛与皮尤毒。

然制之有法,则有毒者可至无毒。

而其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实远胜于他药也。

”清·王洪绪在《外科全生集》中称:“马钱子能搜筋骨入骱之风湿,祛皮里膜外凝结之痰毒。

”马钱子临床应用近千年不衰,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近年来,随着对马钱子作用认识的加深,应用也越来越广,用于诸多系统的各种疾病,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现将近年来国内对马钱子的研究作一些归纳。

1.炮制砂烫取河砂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马钱子,不断翻动,烫至表面鼓起,酥脆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出辅料,放凉。

烘烤:取净马钱子,放入已恒温为240℃的烘箱内烘烤5分钟后取出。

油炸:取花生油置铁锅内加热,至沸腾时(220℃-240℃)倾入马钱子,用文火炸至马钱子变棕褐色捞起,沥去油。

醋炙:取净马钱子,用醋拌均匀润湿,待醋被吸尽后炒干,取出放凉。

醋泡:取净马钱子,水浸2天,润半天切成1.5mm厚的薄片,用5%醋酸浸泡5天,漂3天后捞起,晾干。

四制马钱子及临床应用

四制马钱子及临床应用

四制马钱子及临床应用袁玉兰【摘要】目的:马钱子经四制后,降低药物毒性.方法:马钱子200g,生甘草200g,生牵牛子300g,生麻黄200g,将四种药物置煎药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min,加热煮沸40min,沥去药汁,60℃以下干燥备用.结果:马钱子经四制后,降低了马钱子的毒性,入丸药,供内服.结论:马钱子的主要成分为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毒性大,经加热炮制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中的醚键断裂开环,转变为毒性较小的异士的宁和异马钱子碱,保留或增加了生物活性.【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2(033)001【总页数】2页(P102-103)【关键词】马钱子/炮制;马钱子/治疗应用【作者】袁玉兰【作者单位】陕西省南郑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南郑,72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3马钱子为马钱子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主产于印度、越南、泰国等国。

药材呈纽扣状园板形,常一面隆起,一面微凹下,直径1.5~3cm,厚0.3~0.6cm。

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

边缘稍隆起,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

质坚硬,平面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叶脉5~7条。

气微,味极苦。

马钱子的化学成分:①含生物碱2%~5%,主要为番木鳖碱(士的宁,stychine)、马钱子碱(byucine)、微量的番木鳖次碱(vonicine)、伪番木鳖碱(pseudostychnine)、伪马钱子碱(pseudobyucine)、α-可鲁勃林及β-可鲁勃林(α-colubrine,β-colubrine)等;②番木鳖苷(loganin);③绿原酸;④脂肪油;番木鳖碱为马钱子的最主要成分,约占总生物碱的45%,马钱子碱的药效只有番木鳖碱的1/40[1]。

马钱子的性能特点,苦泄性温,毒大力强,善于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马钱子炮制解读书的原理

马钱子炮制解读书的原理

马钱子炮制解读书的原理马钱子炮制解读书的原理马钱子炮制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领域。

马钱子是一种原料药材,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之一。

马钱子炮制是将马钱子进行加工处理,以改变其性味和药效,使其能更好地适应临床应用。

马钱子为夹竹桃科植物的成熟果实,主要产于中国南方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其性味辛苦,有寒毒,归肝、胆经。

祛风、止痉、止痛、解毒等功能。

然而,马钱子生用后,其药性较重,会对人体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因此,对马钱子进行炮制处理,可以改变其性味,减轻不良反应,增强其药效。

炮制方法一般包括烤制、灰化、酸化、煮制等步骤。

其中,烤制方法是最常用的。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马钱子果实洗净晾干;然后,将马钱子放入炉中,用文火慢烤,直至果实表面变为红褐色;最后,取出晾凉,即可完成炮制过程。

马钱子经过炮制后,药效得到显著改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去除寒凉性质:炮制后的马钱子具有温补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滋养肝脾,温经散寒,减轻或避免了其生用时对人体的伤害。

2. 提高药效:炮制后,马钱子对风寒、痉挛、抽搐等疾病的疗效明显增强。

研究表明,炮制马钱子可以提高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如苦杏仁内脂、马钱子之内脂酸、芦荟酸等,增强其药理活性。

3. 降低毒性:炮制后的马钱子毒性大幅降低。

马钱子作为一种有毒植物,生用时易引起中毒反应,炮制处理可去除或消减其毒性,使其更加安全可靠地应用于临床。

通过对马钱子炮制解读书的原理的研究,可以看出炮制是一种精细的加工工艺。

通过适当的温度和时间控制,可以改变马钱子的性味和药效,提高其疗效,并降低其毒性。

总之,马钱子炮制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通过改变原料马钱子的性味和药效,使其能更加适应临床应用。

通过炮制,可以去除寒凉性质,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增加其疗效,使其更加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中医临床。

马钱子毒性及制剂技术减毒增效方法研究探讨

马钱子毒性及制剂技术减毒增效方法研究探讨

马钱子毒性及制剂技术减毒增效方法研究探讨摘要:马钱子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在风湿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痛以及麻木瘫痪等疾病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因为马钱子比较容易产生中毒反应,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有许多限制,因此对其进行减毒增效实验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针对马钱子的毒性、药理作用和通过制剂技术减毒增效的方法进行综述,为往后研究提供针对性的相关依据。

关键词:马钱子;制剂技术减毒增效;药理作用;毒性马钱子主要分布于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别名又称士的宁树、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等。

马钱子在中医理论中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卷十八》,后来被《中国药典》收载。

性味苦,温;有大毒。

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于兴奋健胃,消肿毒以及凉血。

主治食欲不振,四肢麻木,咽喉肿痛,瘫痪,痈疮肿毒,痞块等等。

因大毒,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安全范围相对来说较小,因此许多医生在临床治疗中避之不用,大大影响了其临床应用率[1]。

1 马钱子的化学成分研究证明马钱子生物碱种类含量丰富,其主要成分为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其中士的宁为马钱子的主要成分,占其总生物碱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除此之外,还含有一部分马钱子碱氮氧化物、16-羟基-α-可鲁勃宁、伪马钱子碱、异马钱子碱、异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等等。

非生物碱类主要成分为β-卡波林类、甾体以及萜类等等,除此之外还含有部分蛋白质以及脂肪油等。

2 马钱子药理作用2.1 镇痛作用马钱子碱可以通过对患者脑部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和脑啡肽的含量进行提高来达到相应的镇痛效果,通过中枢以及外周这2个途径进行实现。

马钱子碱单用的话,和吗啡一样,容易产生一定的镇痛耐受性。

有研究资料指出,将此二者联合使用可以大大推迟其镇痛耐受性时间[3]。

2.2 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士的宁是马钱子的一种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中枢神经系统能够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脊髓反射作为其刺激过程的开始。

治疗合理剂量下的士的宁可以缩短神经冲动的反射时间,提高其反射强度,刺激呼吸中枢的兴奋感,同时能够增强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小剂量的士的宁还可以提高皮质兴奋过程以及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马钱子减毒增效方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马钱子又名番木鳖,始载于《本草纲目》,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效。

治疗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痈疽疮毒、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等疗效显著。

因其有大毒,治疗剂量接近中毒剂量,安全范围较小,临床应用时,剂量稍大则易出现中毒反应,剂量过小,则不能达应用疗效而令许多医生避之不用,故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尤其是内服使用。

现代研究表明马钱子生物碱中含量较高的为士的宁(strychnine)和马钱子碱(brucine),既是主要药效成分,也是主要毒性成分。

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均有大毒,相对士的宁,马钱子碱毒性较小,某些药理活性更强,如镇痛、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强于士的宁,人误服士的宁的中毒量为2mg,致死量为30~100mg,马钱子碱毒性约为士的宁的1/30~1/8。

近年来,为提高马钱子安全性,充分发挥药效,减毒增效研究成为热点,现将相关内容归纳如下。

1 炮制马钱子传统炮制方法包括豆腐制、土(炒)制、油炸、复制、去油制霜、固体辅料炒、煮制、酥油蜜制、尿泡等。

现代炮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砂烫砂烫总生物碱下降%,士的宁下降%,马钱子碱下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马钱子毒性,《中国药典》一部(2010版)收载。

清炒董氏炒药机炮制,锅内温度控制在230℃左右炒制,临床使用未发现不良反应。

爆压丁氏爆米花机炮制,士的宁含量%~%,平均值±,砂烫制士的宁含量%~%,平均值%±,证明爆压炮制士的宁含量低于砂烫,质量稳定性好,提高可控性和临床用药安全性。

烘烤俞氏等烘烤代替砂烫炮制,士的宁含量明显降低。

在140℃~160℃烘烤60min,可使士的宁含量下降80%~65%。

微波陈氏家用微波炉炮制, 将马钱子破碎成直径≤1cm碎块,高温3 min,薄层扫描法比较测定微波炮制后与生马钱子,炮制后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分别由% 和%降低至%和%。

麻黄炙陈氏等用4种不同方法麻黄炮制,毒性均小于生马钱子和药典法砂烫品, 抗炎镇痛作用增强;提示麻黄炙马钱子可减毒增效, 其中麻黄甘草炙和麻黄醇提液炙法较佳。

阳江九制“阳江九制马钱子” 是广东阳江地区习用的传统炮制方法,选用云南马钱子,先用石灰水浸泡15~20d,搅拌1次/2d,然后连同石灰水煮至马钱子外皮松软,滤干,用砂擦去皮毛,再入黄泥水煮3d,换黄泥水1~2次/d, 最后用猪油、甘草、绿豆煮1d ,取出洗净晒干即得;炮制后, 士的宁含量降低至%, 提高了临床用药安全性。

大米砂炒系对传统砂烫法改进,将大米作为指示物对马钱子砂烫炮制, 通过大米颜色变化来显示火候大小,当砂粒炒到滑利、轻松,具有灵活感时,投入三四粒大米, 用砂埋盖, 大米颜色变为深黄色或黄褐色时, 投入马钱子,利用马钱子炒制过程中膨胀发出爆响声来判断炮制程度,增强了炮制方法可控性和质量的稳定性。

绿豆煮杨氏等绿豆炮制,取生马钱子和生绿豆, 清水浸一夜, 第二天慢火煮, 再用清水淘尽渣滓,切薄片、晒干、炒黄;与生马钱子比较, 绿豆炮制总生物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分别下降了%,%,%。

醋泡王氏等醋泡代替尿泡,醋制后可中和马钱子生物碱以达到降低毒性的作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炮制工艺,药材与香醋用量为(3 :14),醋浸时间1d,水漂时间1d。

另有醋制改良法,醋制砂烫法、改良砂烫法等。

2 配伍地黄梁氏等观测马钱子与生地黄配伍:生地黄可降低马钱子毒性,明显增强镇痛作用,有减毒增效作用,马生1 :6为宜;HPLC法测定马钱子配伍生地黄前后马钱子碱及士的宁,结果马生1 :2煎剂,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降低%和%;马生1 :4煎剂,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降低%和%,起到了减毒作用。

苗根旺等研究表明制马钱子粉与生地黄比例分别为1 :22、1 :、1 :时,减毒率分别为%、%、%;制马钱子粉与熟地黄比例分别为 1 :22、1 :、1 :时,减毒率分别为%、%、%;生、熟地黄均有显著减毒作用,表现趋势呈一致性;熟地黄对马钱子抗炎、镇痛效果无明显影响。

甘草闫氏等马钱子配伍甘草,HPLC法测定,配伍后士的宁下降%,马钱子碱下降%,证实甘草对马钱子有解毒作用。

娄氏等研究表明制马钱子与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后LD50均大于制马钱子,表明制马钱子与甘草配伍后毒性降低,减毒率与甘草在配伍中的用量呈正相关。

白芍刘氏等与马钱子单煎比较,马钱子与白芍1 ∶ 2 、1 ∶4、1 ∶6煎剂,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下降%和%、% 和%、% 和%,提示配伍白芍可降低马钱子毒性,减毒较佳配伍比例为 1 ∶6(HPLC法测定)。

赤芍李晓丽等研究马钱子赤芍配伍后,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含量均明显降低,LD50明显增大,抗炎作用显著增强,镇痛作用未见明显改变。

胡锡琴等研究配伍赤芍对马钱子具有显著减毒作用,马钱子的毒性随配伍赤芍剂量加大而减小,赤芍量越大,缓解马钱子毒性作用越强。

镇痛实验表明赤芍具有增强马钱子镇痛作用趋势, 增效强度与赤芍用量呈正相关。

肉桂闫氏等HPLC法测定,配伍肉桂后,士的宁下降%,马钱子碱下降%。

急性毒性研究[26]表明肉桂与马钱子同煎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马钱子毒性,肉桂可使马钱子LD50增加倍;同时还观察到,配伍后动物死亡前症状和死亡时间与单用马钱子出现较大差异,提示配伍后中毒机制也可能发生改变。

李氏等实验研究表明,配伍肉桂能减低马钱子的毒性,但肉桂不能明显增强马钱子的抗炎及镇痛作用。

桂枝李氏等实验研究表明,配伍桂枝能减低马钱子毒性,但桂枝的减毒率不与桂枝剂量呈正相关;桂枝能增强马钱子抗炎作用,且增强程度与桂枝剂量呈正相关,但桂枝并不能使马钱子的镇痛作用增强。

洋金花花仙子胶囊的急性毒性实验表明,洋金花与制马钱子配伍,能减低制马钱子毒性。

地龙马钱子散(马钱子配伍地龙)为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收载的品种。

李氏等实验研究马钱子散混悬剂与水煎剂中LD50值均大于单纯制马钱子,证明马钱子配伍地龙后具有减毒作用;且马钱子散抗炎与镇痛作用均强于单纯制马钱子。

3 其它方法。

超细粉体技术袁氏药动学对比研究马钱子超细粉和普通粉,结果表明马钱子超细粉可加速其在体内组织器官中达到有效浓度,从而降低有效剂量, 而且超细粉在体内消除加快, 可以避免药物在组织中的蓄积, 从而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

马钱子碱脂质体脂质体是一种用新型药物载体,药物被包封后具有缓释、靶向、低毒等优点。

研究表明马钱子碱脂质体与马钱子碱相比可显著增强移植生肝癌Heps小鼠抗肿瘤活性,且对Heps小鼠造血、免疫系统以及肝肾的毒性明显降低,表明马钱子碱脂质体可替代马钱子碱,起到很好的减毒增效作用。

马钱子总生物碱隐形脂质体陈军等硫酸铵梯度法制备马钱子总生物碱隐形脂质体,急性毒性研究表明,马钱子总生物碱溶液、普通脂质体及隐形脂质体的LD50分别为、和mg/kg;隐形脂质体能显著提高马钱子总生物碱对H22肝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说明隐形脂质体作为马钱子总生物碱的载体性质更加理想。

双向发酵法潘扬等利用“双向发酵”,使马钱子生品(作为药性基质)被槐耳、灵芝、猴头等20种真菌发酵,产生新的马钱子“药性菌质”,观察发酵前后生物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及指纹图谱;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发生质和量的明显变化,大部分“药性菌质”毒性最大的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都明显降低,并在HPLC谱中可看出2~5个含量变化较大或新产生未知成分;进一步对红栓菌等7种“药性菌质”的药理试验表明,LD50上升率为27%~51%,毒性显著减小,并均保持了马钱子原有的止痛、抗炎作用。

脱毒试验选用具有还原能力的醛、酮、醇试剂,对马钱子进行脱毒反应,动物试验表明,醇类试剂脱毒效果明显。

优化总生物碱制备李俊等利用马钱子碱与士的宁在50%乙醇中溶解度相差悬殊的原理,除去马钱子总生物碱中大部分士的宁,制备马钱子优化总生物碱。

士的宁已被证明抗炎镇痛效果较弱且毒性较强,因此将士的宁去除有利于减毒增效。

药效学研究表明马钱子优化总生物碱经皮给药后对耳肿胀抑制作用显著增强;急性毒性试验也表明静脉注射马钱子优化总生物碱安全性提高近5倍;表明马钱子优化总生物碱可实现减毒增效。

碱免疫纳米微粒秦建民等利用超声乳化技术使马钱子碱与羧基化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载体材料相混合制备马钱子碱纳米微粒;然后利用聚乙二醇的羧基端与抗人甲胎蛋白McAb的氨基进行化学耦合,成功制备了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具有缓释性好,靶向性强的特点,克服马钱子碱剧毒、体内分布广、半衰期短的缺点;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粒径分布均匀,性质稳定,与马钱子碱2h内完全释放于介质相比,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中马钱子碱48h释放完全,具有较好的缓释性。

碱聚乳酸载药纳米粒赵继会等观测,在兔体内药动力学数据显示,马钱子碱聚乳酸载药纳米粒给药后,马钱子碱的消除半衰期提高倍,生物利用度提高了倍,降低了马钱子碱毒性。

4 结语成分改变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降低毒性及增强疗效,都伴随有马钱子成分的改变,尤其是含量较高的生物碱类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

氧化分解研究表明马钱子炮制过程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含量降低,异士的宁、异马钱子碱、士的宁氮氧化物和马钱子碱氮氧化物含量升高,推测可能是加热炮制过程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发生分解及氧化反应的结果,为了验证这种可能性,以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为母体,在H2O2作用下,可以生成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氮氧化物;士的宁加热到50℃,可氧化为士的宁氮氧化物,后者加热到180℃则局部开环形成异士的宁氮氧化物。

配伍变化配伍过程也同样伴随化学变化。

如配伍甘草,主要是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吸收后,在肝脏中分解为葡萄糖醛酸和甘草次酸,葡萄糖醛酸能与有毒物质结合而解毒,也能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另外二者共同煮沸,甘草可沉淀马钱子中的生物碱,起着类似药用活性炭的作用。

另外,与马钱子配伍的药物中含有一些还原性物质也可以和生物碱类成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其含量降低。

酸性物质一些酸性物质也可与生物碱发生中和反应而降低其含量。

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减毒增效的物质基础及其内在机制研究。

其他成分目前,对马钱子减毒研究主要针对降低主要毒性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尤其是士的宁的含量,但对马钱子中其它成分的研究相对较少。

各种炮制方法均可降低马钱子主要生物碱含量和毒性,但也有研究表明,毒性大小不与士的宁含量呈线性关系,故应当重视马钱子处理后其它化学成分变化及这些变化对其毒性和疗效的影响;而且,在重视急性毒性研究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慢性毒性的研究。

毒理学加强减毒后马钱子毒理学研究。

马钱子经炮制或配伍后,内在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主要毒性成分也发生变化,由此可能会导致在体内毒性反应及中毒机制发生变化,故应加强对毒理方面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