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课《细胞》知识点

1.细胞学的发展史与细胞学说

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的原生质所组成的.它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除了病毒和类病毒等是非细胞的生物以外.其他生物的机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细胞学说的创立标志着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开始.并很快推广到生物学的各门学科.

1663年.英国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己设计制造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其中有许多小时.状如蜂窝.他称之为“cellar”.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但这些细胞是一些死细胞.

1674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高倍放大镜观察到了池塘中的原生物和单细胞的藻类.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了《植物发生论》.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在发表的《关于动植物在结果和生长中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细胞学”这个名称.

1855年.德国医生鲁道夫·魏尔肖认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2.细胞的分类

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以细菌和蓝藻、绿藻为典型代表.特点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没有以膜为基础的有专门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器;真核细胞是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和核仁.真菌细胞的生物种类繁多.既包括单细胞或原生生物.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

3.细胞的大小

最大的细胞直径有十多厘米.那是鸵鸟蛋;最长的细胞有2~3米长.那是鲸鱼的神经细胞;最小的细胞直径才1微米左右.那是支原体.

4.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

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正确使用时应注意:

(1)一定要两手取放.一只手握镜臂.一只手托底座;(2)每次使用后将载片取下.

(3)观察完毕后务必盖上防尘置;(4)观察完毕显微镜.将其装入箱内或套上防尘袋;

(5)镜头只允许用镜头纸擦拭;(6)避免物镜与载物台的直接接触;

(7)千万不能有摔跌;(8)不得置于高温和阳光直接照射下.不得置于潮湿和不通风的地方;(9)附件等清洗干净、干燥后存放.

5.常用的标本种类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6.细胞的基本共性

(1)所有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及糖被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2)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3)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4)所有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

(5)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即细胞膜;

(6)能进行自我增殖和遗传;

(7)新陈代谢;

(8)细胞都具有运动性.包括细胞自身的运动和细胞内部的物质运动.

9个月 6周后 3周后 各种器官都已形成 有脑和脊椎骨 第二课《我从哪里来》知识点

1.胎儿的发育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叫受精卵.当爸爸身体里的精子和妈妈身体里的卵子结合在一起时.受精卵就形成了.

受精卵在妈妈的子宫内发育.大约3周后.它长成一个有脑和脊椎骨的胚胎;再过6周左右.胚胎就长成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各种器官都已形成.胎儿在黑暗的子宫内待大约9个月.就准备呱呱坠地了.从受精卵开始直至婴儿出生.整个过程大约历经10个月.

受精卵 胚胎 胎儿 婴儿

2.试管婴儿

试管婴儿是将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从身体里取出.再在试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后.经过几次分裂放回妈妈的子宫里.靠吸收妈妈身体里的营养长大而诞生的婴儿.

3.双胞胎

一卵双胞胎:外貌、性别相同的双胞胎是由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这个受精卵在第一次分裂成两个卵裂球后.就分别发育成长.各形成一个胎儿.这样发育成的双生儿叫一卵双生.一卵双生儿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性

异卵双胞胎:外貌或性别具有差异的双生儿是两个卵细胞与精子相遇.形成两个受精卵.这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两个胎儿.这样的双生儿叫异卵双生.异卵双生儿具有不同的遗传性.

第三课《人的一生》知识点

1.人的一生身体变化规律:

人的一生分为发育期(出生到20岁)、成熟期(20到40岁)、渐衰期(40到60岁)、衰老期(60岁后).

2.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3.青春期:

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4.如何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加强锻炼、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心理咨询

第四课《我像谁》知识点

1.遗传与变异

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可以说.没有遗传.就没有物种的延续.有了变异.生命世界才能够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

2.谚语

遗传: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2. 虎父无犬子.3.有其父必有其子.4.父低低一个.娘矮矮一窝.5.桂实生桂.桐实生桐.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1.龙生九子,九子各异.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3.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4.鲤鱼跃龙门.麻雀变凤凰.5.十个指头伸出来.长短不齐.6.穷山沟里出凤凰.7.黄鼠狼生鼠辈.一代不如一代.8.九狗出一獒.9.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0.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3.DNA

细胞核内都存在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叫作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两种物质组成的:一种是蛋白质;一种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DNA 对生物的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起着决定作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

应的DNA片段.

4.变异的动植物

玉米:玉米原本是黄色的.现在市场上出现了紫色的玉米.

小麦:通过植物育种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

甜椒:通过太空育种.培育出个头更大的太空椒.

西瓜:一般的西瓜有籽.现在市场上出现无籽西瓜.

老鼠:英国发现因基因变异繁殖的超大老鼠.

第五课《让身体热起来》知识点

1.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跑步、喝热水、哈气、跺脚、搓手、吹空调、烤火等

2.内能和外能

补充内能的方法:吃热饭、吃火锅、吃辣椒、喝酒

补充外能的方法:烤火、吹空调、运动

3.人体能量的去向

转化成热能——维持体温

转化成机械能——供肌肉利用

转化成储存能——供生长发育

其他生物能量——供细胞活动

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的能量来源.热量的单位是卡路里(cal).

4.能量的作用

第一.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没有能量.人就无法工作、学习、娱乐、运动.即使是熟睡的人.也需要能量;第二.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去向就是变成热能散发(占人体消耗能量的50%).

5.人体热量是怎样消耗的

人体需要的能量叫热量.是蛋白质、糖和脂肪氧化分解时获取的.每克糖可生热4.1千卡.每克蛋白质生热4千卡.每克脂肪生热9.3千卡.人体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消耗热量:

(1)维持身体的基础代谢.例如维持我们的呼吸、消化、营养吸收以及体内其他组织的活动.

(2)满足日常活动的需要.如每天的步行、站立、坐、跑步等.简单说.就是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热量.活动量高的人所需要的热量较多.如体力劳动者.而文职人员需要的热量较少.

(3)保证身体的生长发育.发育中的儿童、青少年、孕妇及哺乳期的父女.所需要的热量较多.

6.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1)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就像穿了一件大棉袄.所以能耐寒.(2)北极熊的食量很大.自然会使自己变成一个肥胖者.肥胖者当然能御寒.(3)北极熊的脚掌长得又肥又大.而且还有一层很厚的密毛.就像穿了一双毡靴.不怕冰天雪地.(4)北极熊身体上长了一层厚厚的长毛.也会帮助它增加御寒能力.

7.减肥建议

(1)加强体育锻炼(2)合理调整饮食结构(3)保证睡眠、合理作息(4)制定减肥计划.并严格落实

8.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是运动、工作、学习、娱乐.人维持生命和从事各种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9.如果进食过量.多余的营养就会被身体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形成肥胖.

10.每餐摄入的食物当中应当以五谷类最多.其次是瓜菜水果类.适量吃些奶品、以及肉、鱼、蛋类.油、糖和盐类要少吃.

11有些同学认为洋快餐味道好.营养足.就可以多吃一些.你对这种看法有是什么意见呢?

答:洋快餐具有“三高”(高脂肪、高能量、高钠)和“三低”(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低纤维).营养学家为“洋快餐”去了个绰号——

叫做“能量炸弹”和“垃圾食品”.因为吃一顿洋快餐.就等于一天能量消耗的下限.因此要尽量少吃洋快餐.

第六课《摆的秘密》知识点

1.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摆回来.叫摆动一次.(往复)

2.记录与发现

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重量无关.

3.我们的认识

静止的摆在外力的作用下.开始摆动.在摆动的过程中.能量不断地转化.一段时间之后摆又在外力的作用下慢慢停下来.

4.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实验材料:细线、钩码、铁架台、秒表.

实验过程:

实验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摆幅大小、摆绳长短不变)

1.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测量3次.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增加.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进行记录.(测量3次.)

4.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锤的重量再增加.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进行记录.(测量3次.)

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实验二:改变摆幅大小的实验(摆锤重量、摆绳长短不变.)

1.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测量3次.)

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增加.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进行记录.(测量3次.)

4.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幅再增加.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进行记录.(测量3

次.)

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小组讨论出结果.

实验三: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摆锤重量、摆幅大小不变)

1.做好一个摆.

2.利用秒表测量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记录.(测量3次.)

3.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绳缩短一半.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进行记录.(测量3次.)

4.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摆绳再缩短一半.然后测量新摆摆动10秒摆动了几次.并进行记录.(测量3次.)

5.比较测量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小组讨论出结果.

实验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注意事项:每个实验步骤要反复多做几次.这样取得的数据才准确.

5.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摆动的情况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6.傅科摆的原理

摆的摆动显示为由东向西的、缓慢而持续的方向旋转.傅科摆不仅能够验证地球的自转.也可以用于确

认摆所处的纬度.

7.怎样调整有摆的钟“走”的快慢?

摆锤下有螺丝.将螺丝沿顺时针方向拧.摆锤上升.相当于摆线缩短.钟摆摆动变快.钟表便“走”的块;将螺丝沿逆时针方向拧.摆锤下降.相当于摆线加长.钟摆摆动变慢.钟表便“走”的慢.

第七课《钻木取火》知识点

1.钻木取火的原理

钻木取火利用的是摩擦生热的原理.能量的转化过程是由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2.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

(1)人滑滑梯.臀部与话题摩擦生热;

(2)利用电锯切割金属;

(3)汽车轮胎在行驶的过程中与地面产生摩擦.进而变热;

(4)人在寒冷时搓手取暖;

(5)载人航天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生热.

3.能量转化现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怎么办?

(1)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

(2)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

(3)重物从高处下落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会对行人造成危害;

(4)风扇工作时摩擦生热会损坏元件;

(5)玩电脑.电能转化成过剩的热能.造成温度升高.影响电脑寿命.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能量分散.比如为了减少摩擦产生阻力.可以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并使摩擦面光滑圆润;为了减少摩擦生热造负面影响.可以给摩擦部位施以降温处理.如水冷.

4.机械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

机械能还能转化为电能、光能、声能、热能、磁能等.

5.古人利用什么方法获取火种

古人利用钻木取火、火镰和火石取火、阳su燧取火(凹面镜聚集太阳光取火)等方法获取火种.火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火的使用宣告了人类茹毛饮血历史的结束.是人类在文明的征途上迈进的一大步.

6.摩擦生热小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方法一:

实验材料:木板、手钻.

实验步骤:

(1)一名同学用双手将木板固定住.

(2)另一名同学双手持手钻在木板上钻动.

(3)一段时间之后.用手摸钻头的温度.

实验现象: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

注意事项:

(1)在使用手钻钻木板时一定注意安全.

(2)手钻钻动一段时间可能会很热.注意不要烫伤.

方法二:

实验步骤:两手互相摩擦.体会手的感觉.

实验现象:两手互相摩擦会感觉到手很热.

实验结论: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方法三:

实验材料:砂纸、铁条.

实验步骤:

(1)用砂纸包住铁条.

(2)反复快速摩擦一段时间.

(3)用手摸铁条.

实验现象:用手触摸铁条.会感觉到铁条很热.

实验结论: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注意事项:铁条经过一段时间的摩擦会很热.注意不要烫伤.

方法四:

实验材料:火柴.

实验步骤:在黑板上摩擦火柴头.

实验现象:在黑板上摩擦火柴头.火柴会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注意事项:火柴燃烧时小心烧伤.

第八、九课《通电的线圈》知识点

1.电磁铁原理

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的装置.

2.什么叫电磁铁

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铃、马达、听筒、电磁起重机等都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

3.相关实验

制作电磁铁

制作材料:电池、电池夹、包皮细电线、铁钉、回纹针、工具刀、胶带.

制作步骤:

(1)用包皮细电线在铁钉钝端打结.并顺着打结方向缠绕.

(2)如果绕的圈数增加.需回绕第二层时.可先用胶带固定.再继续绕即可.但方向须一致.

(3)把包皮细电线两头的包皮用刀刮去.分别接电池的两极.则电磁铁制作完成.

注意事项:在使用工具刀时注意安全.

电磁铁的磁力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或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磁力大.

实验材料:电池、包皮细电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

实验步骤: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结论:

(1)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2)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电磁铁的极性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或绕线方向改变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实验材料:自制的电磁铁、电池、指南针.

实验过程:

(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指南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

(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3)改变电池的缠绕方向.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

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或线圈缠绕方向改变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4.电磁铁的特性

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有南、北两极.并且两极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的方法是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改变电流的正负极方向.

5.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的方法是改变线圈缠绕圈数或改变电流大小.

6.电磁起重机

电磁起重机的主要部分是电磁铁.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搬运钢铁物品的机器.

7.磁悬浮列车原理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并不深奥.它是运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使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即“磁性悬浮”.科学家将“磁性悬浮”这种原理运用在铁路运输系统上.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而悬浮行驶.成为“无轮”列车.时速可达几百千米以上.这就是所谓的“磁悬浮列车”.亦称之为“磁垫车”.

8.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磁芯粗磁力大.磁芯细磁力小;线圈匝数多磁力大.匝数少磁力小;电池节数多磁力大.节数少磁力小. 第十课《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

1.能量的形式

机械能、电磁能、声能、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其他能.

2.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化.

3.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的关系

太阳能通过发电设备转化成电能.电视通电后.将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声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光能.我们就可以通过电视听见声音并观看到影像.

4.能量转化小实验

实验一:

实验材料:铁条.

实验过程:用手反复弯折一段铁条.摸摸弯折处的温度.

实验现象:铁条弯折处会变热.

实验结论:在反复弯折铁条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

实验二:

实验材料:瘪了的乒乓球、水杯、热水.

实验过程:

(1)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在水杯里.

(2)往水杯里倒入热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瘪了的乒乓球慢慢的鼓起来了.

实验结论: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乒乓球鼓起来了.这是热能转化成了机械能.

注意事项:在倒入热水的过程中.当心别被热水烫伤.

实验三:

实验材料:塑料梳子、碎纸屑.

实验过程:

(1)用塑料梳子在头上来回梳头.

(2)接着拿塑料梳子往碎纸屑里一放.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发现一些碎纸屑粘到了塑料梳子上.

实验结论:用梳子来回梳头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了电能.

实验四:

实验材料:烧瓶、橡皮塞、热水.

实验过程:

(1)先润湿橡皮塞.把橡皮塞塞在烧瓶上.

(2)把烧瓶浸在热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发现橡皮塞被顶出.

实验结论: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把橡皮塞顶出.这是热能转化成了机械能.

注意事项:橡皮塞不要塞的过紧.

实验五:

实验材料:双手.

实验过程:

(1)双手来回搓.

(2)体会感觉.

实验现象:搓动的手心发热.

实验结论:搓手发热.机械能(动能)转化成热能.

十一课《开发新能源》知识点

1.能源的相关概念

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合理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

2.在几十亿年里.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

3.为什么要开发新能源

(1)新能源的储存量非常巨大.如太阳能.是可持续利用的能源.

(2)在同等质量的条件下.某些新能源所蕴藏的能量远大于常规能源.如核能、可燃冰.

(3)常规能源的储量急剧下降.如煤炭、石油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人类消耗掉.

4.可燃冰

2009年9月25日.国土资源部公布我国在青藏高原探明存在大规模陆域“可燃冰”.这是中国首次在陆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中国也成为世界上首个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这是我国继2007年5月在南海北部钻获“可燃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天然气水合物是“后石油时代”的重要替代能源.我国在冻土区发现这一潜在能源.必将极大的开拓人类寻找新能源的视野.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日常生活中的节能手段

(1)采用保温材料、(2)使用节能灯、(3)改进家用热交换器、(4)改造工厂能耗设备、(5)驾驶环保节能汽车、(6)提高冰箱节能效果、(7)设法解决节能投资费用、(8)电视机不要开得很亮.音量也不宜过大.

十二课《地球的面纱》知识点

1.大气层的相关概念

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没有确切的外部边界.物质成分以氮和氧为主.大气层的存在.为地球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2.大气层的构成

(1)对流层:地面—

10千米.它位于大气圈的最下层.它的温度随高度的增高而降低.上冷下热.结果大气发生强烈的对流运动.风、雷、雨、雪、雾等主要的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除此之外.尘埃等也集中在这一层.

(2)平流层:10—

50千米.位于对流层顶部向上到大约50千米的高空.在这一层.大气做稳定的水平运动.鼎鼎有名的臭氧层就在这一层的20—25千米处.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对地球生物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3)中间层:50—

80千米.在平流层向上到大约80千米处.这一层温度自下而上迅速降低.也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4)热层:80—

500千米.又称电离层.这一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将无线电波反射回地球.因此对无线电通讯、军事、科研等方面有特殊意义.

(5)逃逸层:500千米以上.这一层大气已经十分稀薄.是地球大气与星际空间过渡的层次.

大气层的厚度从地表算起大约有1000~1400千米.与星际空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对流层、平流层是我们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如飞机的飞行过程就处在平流层.

3.大气层的作用

大气层对地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①大气层中的氧和二氧化碳是地球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的基础;②地表蒸发的水汽在大气层中凝结.以降水形式回归地表.使得地球上的水永远不会被完全蒸发掉.而水又是万物生命之源;③同时.大气层还能调节地表温度.使其变化比较缓和.不会骤冷骤热.给生命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④此外.大气层还能缓解“天外来客”——小行星、陨石、流星对地球的冲击.

4.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1)进行合理的工业布局.例如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该远离城市.并且不能建在城市的上风处.

(2)改进燃烧设备(炉灶、烟囱等).例如采用电力和重力处理烟尘.合理控制燃烧温度.使燃烧充分燃烧.从而减少碳粒和一氧化碳的排放.

(3)改进燃料的结构成分.例如对煤和石油进行脱硫处理.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

(4)对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例如采取过滤吸收或中和处理等措施.以消除或减少废气中的污染物.

(5)植树造林.茂密的丛林能够降低风速.使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或油脂.能吸附大量的飘尘.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有的树木还对某些污染物的危害具有监测和报警作用.

5.臭氧层危机(课本29页)

6.假如没有了大气层.我们地球会变成什么样

(1)没有天气变化(风、霜、雨、雪等).

(2)听不到声音.每个人都是聋子.世界一片寂静.

(3)易受陨石的侵袭.

(4)气温白天很高.晚上很低.

(5)抽水机不能抽水.

(6)电风扇可以转动.但没有风.

(7)人和动物由于不能呼吸空气而无法生存.

(8)所有生物都将灭绝.

十三课《风从哪里来》知识点

1.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热地方的空气轻.压力小;冷地方的空气重.压力大.当两地冷热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大的空气向压力小的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风.

2.风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风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材料:大可乐瓶、小刀、火柴、纸条、蚊香、蜡烛、胶带.

实验过程:

(1)用小刀将大可乐瓶的底部裁掉.

(2)用小刀从大可乐瓶底部向上大约6厘米处刻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圆孔.

(3)在瓶子的开口处用胶带粘上一张折叠的小纸条.

(4)点燃蜡烛、蚊香.

(5)用可乐瓶罩住蜡烛.将蚊香冒烟处置于离可乐瓶底部圆孔约1厘米处.

实验现象:蚊香的烟被吸到瓶子里去了.瓶口处的纸条在上下晃动.

实验结论:空气被蜡烛加热变成热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顺着瓶口上升.冷空气则会由底部的小孔流进去补充.这样就形成了风.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注意小刀的使用.点燃蜡烛、蚊香时防止烧伤.

3.海陆风

白天.由海面吹向陆地的风叫海风;夜晚.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叫陆风.海陆风是指沿海地区风向昼夜变化显著的风.海风的形成是由于白天陆地增温比海面快.陆地上的气温高、气压低.海面上的气温低、气压高.形成由海面指向陆地的水平气压梯度.使下层风由海面吹向陆地.陆风的形成是由于夜间陆地冷却比海面快.陆地上的气温低于海面上的气温.气压高于海面上的气压.形成与白天方向相反的水平气压梯度.使下层风由陆地吹向海面.

4.地球的高层大气中有没有风

风的形成与气压有着直接的关系,只要在同一个水平面存在着气压差,就会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这个里的作用下,气压始终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引起了空气的水平运动,从而形成了风.因此,能否形成风,关键是看有没有气压差异.而越往高空,空气密度越来越小,产生的气压差越来越小,风也就逐渐消失.

十四课《降落伞》知识点

1.降落伞概念

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它后来发展成具有各种功能的空气阻力伞.降落伞是由伞面、伞绳、重物三部分组成.降落伞大致分为阻力伞、投物伞、航天回收伞三种.1911年.俄国人考杰尼柯夫设计制造出第一个救生伞.

2.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降落伞?它们有什么作用?

(1)人们从高空向地面缓慢降落时要用降落伞.

(2)人们将物体从高空向地面投放时要用降落伞.

(3)水平方向高速运动的物体需要短时间内减速时要用降落伞.

降落伞的作用是利用空气阻力减慢物体运动的速度.

3.制作降落伞

方法一:

制作材料:塑料薄膜、细绳、螺母、胶带、剪刀.

制作步骤:

(1)将塑料薄膜剪成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作为伞包.

(2)剪好长短相同的4根细绳作为伞绳.

(3)将细绳分别用胶带固定在塑料薄膜的4个角上.

(4)捏住伞面的中间.将4根细绳捋直.

(5)将螺母拴在细绳的另一端.

(6)将线理顺.伞包打开.一个降落伞即成.

注意事项: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剪刀伤手.

方法二:

制作材料:手绢、细绳、螺母、剪刀.

制作步骤:

(1)剪好长短相同的4根细绳作为伞绳.

(2)将细绳分别拴在收卷的额4个角上.

(3)捏住手绢的中间.将4根细绳捋直.

(4)将螺母拴在细绳的另一端.

(5)将线理顺.伞包打开.一个降落伞即成.

注意事项: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剪刀伤手.

方法三:

制作材料:一次性台布、细绳、螺母、胶带、剪刀.

制作步骤:

(1)将一次性台布对折3次.用力挤压折缝.

(2)用剪刀剪成八边形作为伞面.

(3)剪好长短相同的8根细绳作为伞绳.

(4)将细绳分别用胶带固定在台布的8个角上.

(5)捏住伞面的中间.将8根绳捋直.

(6)将螺母拴在细绳的另一端.

(7)将线理顺.伞包打开.一个降落伞即成.

注意事项: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剪刀伤手.

4.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对比试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实验材料:自制降落伞

实验步骤:

(1)选取悬吊物重量、绳长、绳子数量、伞面材料相同.伞面大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将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记录降落伞落地时间.

(2)选取伞面大小、绳长、绳子数量、伞面材料相同.悬吊物重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将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记录降落伞落地时间.

(3)选取悬吊物重量、伞面大小、绳长、绳子数量相同.伞面材料不同的两个降落伞.将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记录降落伞落地时间.

实验现象:

(1)悬吊物重量、绳长、绳子数量、伞面材料相同.伞面大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伞面大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2)伞面大小、绳长、绳子数量、伞面材料相同.悬吊物重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悬吊物重量轻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3)悬吊物重量、伞面大小、绳长、绳子数量相同.伞面材料不同的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伞面透气性差的下降速度慢.

实验结论:伞面越大.在空气中张开的面积就大.受到的空气阻力就越大.所以降落伞下降的就慢;悬吊物越重.受到的向下拉的力就越大.所以降落伞下降的就快;伞面透气性差的降落伞.受到的空气阻力大.所以降落伞下降的就慢.

注意事项:每种实验方法要反复多做几次.这样取得的数据才准确.

5.民航为什么不配备降落伞

客机出事90%以上都是在起飞和降落阶段.降落伞毫无用武之地.未经训练的人.高空跳伞的生还几率基本为零.正常客机的飞行高度是一万米左右.而适合跳伞的高度是一千到八百米左右.未经训练的人在自由落体下降的过程中会遭遇寒冷、惊慌、异物撞击.极容易昏迷.并且由于空气阻力.所有衣物会被剥离身体.因此带着降落伞包安全下降9千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6.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伞面越大、伞绳越短、伞面材料透气性越差、物体重量越轻.降落伞的下降速度越慢;反之.则下降速度越快.

7.降落伞的主要用途

(1)应急救生:主要用于飞机失事时拯救飞行员的生命.

(2)稳定作用:保持飞机弹射椅的姿态稳定和空中加油机的加油器稳定.

(3)减速作用:飞机着陆时的刹车减速以及各种航弹伞的滞空减速.降落伞能使飞机着陆滑行由2000米缩短至800~900米.

(4)回收作用:用于飞行器的空中回收.诸如无人驾驶飞机、试验导弹、运载火箭助推器、高速探测器以及返回式航天飞行器的回收等.还有宇宙飞船和热气球探测器上设备的回收.

(5)空降空投:伞兵空降以及各种物资和武器的空投.

(6)航空运动:如空中跳伞、山坡滑翔、悬挂翼滑翔、动力飞行以及牵引升空等运动.

十五课《小帆船》知识点

1.船使八面风的意思

帆船在大海上航行不能依靠划桨.要保持航向就应该依据风向的不同及时调整帆面的方向

2.暴风灾难(课本35页资料卡)

3.风对人类的影响

益处:风能发电、风能净化空气、风可以帮助植物传播花粉、推动帆船航行、风能帮我们把湿衣服吹干、风可以把风筝吹上天、风推动风车旋转、夏天使人感到凉快.

危害:台风造成房屋坍塌、风能吹翻海上的轮船、风能吹走肥沃的土壤、龙卷风卷走人和动物、飓风摧毁庄稼和森林、沙尘暴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

4.关于风的谚语

稻香只怕风来摆、麦香只怕雨来淋.

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

背风向阳栽干果.沙杨土柳石头松. 独树难挡风.独柴难烧红.

稻花要雨.麦花要风.

夜晚东风掀.明日好晴天.

西风吹得稳.天气晴的准.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 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六年级(下册)科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判断。 1.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2.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3.晶体的形状是很有规则的,都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4.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5.把橘皮、馒头等放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就可以进行霉菌培养。(×) 6.利用酵母菌发面后,体积可以达到原来的4-5倍。(√) 7.电池、医用针管等有毒有害垃圾要做深埋处理,才不会有危害。(√) 8.用不同的方法重新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可以减少垃圾数量。(√) 9.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建公园、种庄稼。(×) 10.垃圾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11.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距离,是用来计量恒星距 离的单位。(√)

12.不同的人观察同一棵树后,所描述的内容可能会不一样。(√) 13人们要想获取真实的资料,必须自己亲自去动手 获取,没必要与会交流。(×)电磁现象是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最先发现了。(√) 15.太阳系是宇宙中最大的天体系统。(×) 16.正在使电灯发光的电线旁边没有磁场。(×) 17.将垃圾深埋以后,再也不会污染环境了。(×) 18.空气,土壤,海洋一旦被污染就再也无法治理了。(×) 19.我们平时发面用的酵母菌对人体是有害的。(×) 20.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高,所看到的视野就越大。(×) 21.自然界中很多物体都是晶体,晶体的形状都是 很有规则的。(√) 22.锅盖做成圆顶形主要是为了锅的容量大一点。(×) 23.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24.物体的细菌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 才能观察清楚。(√) 25.我们在记录信息的时候,要如实记录,但不需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汇资料全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资料 (六上)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重要知识点 1、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其中像剪刀、扳手等构造简单的 又叫【简单机械】,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轮轴】。 2、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原理】。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分别是【支点— 支撑并使杠杆围绕转到的位置;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点;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点。】 4、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费力杠杆—阻力点 到支点的距离大;】【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使用杠杆不一定省力【例:省力杠杆——开瓶器、切纸刀、园林剪等;费力杠杠——手术剪、镊子、筷子等;不省力不费力杠杠——订书机、跷跷板、天平】 5、杠杆尺的钩码怎么挂才平衡 (1)如果两边只挂一个点,只要两边挂的钩码数与它离支点的格数相乘的积相等就行。 (2)如果挂1个点以上,杠杆尺两边各个点上的钩码数和格数的乘积的和要相等。 左边【2×2=4】【右边1×4=4】左边【2×1+1×1=3】右边【1×3=3】6、【“称砣虽小,能压千斤”】是杠杆类工具运用的一个典型事例,生活中的实例 还有:羊角锤、尖嘴钳、各种剪刀、镊子、开瓶器等。【小杆秤三点:提绳——支点;秤盘——阻力点;秤砣——用力点】 7、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且可以转动的装置叫【轮轴】,生活中常见轮轴有:【门 把手、汽车的方向盘,水龙头,扳手,螺丝刀等】。 轮轴的作用:【A、在轮上用力带动轴省力B、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费力。】【当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名称: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 作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既能省力,又能的方向。不能省力。变力的方向。

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提纲.doc

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像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一、杠杆 (一)杠杆 1、含义: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作用: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3、画图: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4、生活中的应用:省力杠杆:钳子、剪刀(修树枝剪刀)、撬棍、开瓶器等; 费力杠杆:筷子、镶子、火钳、钓鱼竿等;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扁担、跷跷板等。 (二)杠杆尺:左边(格数X钩码数)=右边(格数X钩码数) (三)小杆秤 1、由秤杆、秤盘、秤砖、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2、解释“秤砖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 答:秤砖(用力点)到提绳(支点)的距离大于秤盘(阻力点)到提绳(支点)的距离,此时杠杆省力,所以“秤泥虽小能压千斤” o 3、指导学生制作杆秤:首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而它。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4、画图并标出提绳几能称起更大范围的重量 二、轮轴 1、含义: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 3、画图:标出轮轴 4、生活中的应用: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螺丝刀、门把手、车把手。 5、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因此,刀柄是轮, 刀杆是轴。刀柄的凹槽是为了增加摩擦力,使我们更加省力。 三、滑轮 1、含义: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2、作用: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提起重物用儿股绳子,就省儿分之一的力。 3、画图: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4、生活中的应用: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轮子、塔吊的吊钩;③滑轮组:起重机、塔吊、吊车、升降衣架。 四、斜面 1、含义: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作用:①在斜面上拉重物比直接提起重物省力;②斜面越平缓越省力,斜面越短越省力。 3、画图:(螺丝钉螺纹稀与密) 4、生活中的应用:刀口、楼梯、盘山公路、引桥、螺丝钉、钉子的钉尖。 5、为什么常把盘山公路修成“S"形?答:因为路途延长而坡度变小,可以省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有:(出生时的脚印)、(从小到大的照片)、(小衣服小鞋子)、(每年的体检卡)、(身高体重的数据)等。 2、我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有(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能力提高了)。 3、(身高)和(体重)是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4、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两个时期是(出生后第一年)和(青春期)。 5、(青春期变化)是人体的正常发育,(青春期)是生命重要的时期。 6、(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7、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8、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9、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10、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有(1)性意识骤然增长(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3)独立欲望增强(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 11、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1)要注意个人卫生(2)不穿高跟鞋(3)不拔

胡须(4)不吸烟、不酗酒(5)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12、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的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13、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儿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四个阶段。 1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可以根据(父母的身高)、(现在的身高)、(自己的脚长)。 15、伴随着身体素质提高,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的年龄也不断提前。 16、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1)注意个人卫生(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充足的睡眠(6)不迷恋电脑(7)科学用脑 17、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的方法:(正确的阅读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 18、我们已经跨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10)小时的睡眠。 19、(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0、科学用脑五要素是:(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 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 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 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 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 【扁平的细毛】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 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 体物质叫做【晶体】。 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 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 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最新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大全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复习 一、科学常识: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1、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像钉锤、剪子这些构造简单的机械,又叫做()。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各种各样的()就是简单机械。家中常用的工具有()等。 2、使用机械的目的:()、()、()。 3、要打开啤酒盖你用()、拔掉墙上的钉子你用(),拧下螺丝钉你用()。 4、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上有()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5、杠杆是一种(),杠杆有三个点分别是:()、()和()。6.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 7、省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费力杠杆:()。 8、杆秤由()、()、()、()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9、杠杆有(),(),()。 10、“四两”拨千斤,称为()。 11、杆秤是杠类工具,“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因为杆秤应用了()。 12、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13、轮轴可以()。在轮上用力时,();在轴上用力时,()。 14、生活中的轮轴有: ()、()、()、()、()、()等。 15、利用螺丝刀起出螺丝,是应用()原理,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其中刀柄相当于(),刀杆相当于()。在轮上用力(),在轴上用力();当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 16.固定在一个位置()的滑轮叫(定滑轮);可以()的滑轮叫(动滑轮);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17、定滑轮的作用:();动滑轮的作用:();滑轮组的作用:();滑轮组的()越多越省力;提起重物用()绳子,就省几分之一的力。【要数吊着动滑轮的绳子几段】 18、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19、旗杆顶端安装的是(),吊车上安装的是(),窗帘上安装的是()。 2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有()的作用。 21、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坡度越大越()。 22、将重物提上斜坡,如果斜坡的高度不变,斜面( )越省力。(道理同上) 23、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 24、生活中的斜面: ()、( )、( )、( )、( )、( )、( )。 25、不论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还是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总是()转速(慢),()转速(快)。 26、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车把是(),刹车是(),脚蹬子是(),螺丝是()。 27、自行车综合运用(),(),()等机械原理进行省力工作。 精品文档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 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 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

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3)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3、使用工具和机械就如同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延长了人类的臂膀。 4、工具和机械是神奇的,它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5、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6、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做事情常常用工具来帮忙。 7、不同的工具有着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着不同的科学道理。 8、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 拔图钉用小刀或剪刀来撬;铁钉用羊角锤来撬;螺丝钉、木螺钉用螺丝刀。 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9、滑轮、斜面、杠杆应用 斜面: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 杠杆:大石头用撬棍当杠杆去撬动比较省力。 滑轮:利用绳子和轮子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便的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二、杠杆的科学 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杠三要素是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3.支撑杠杆,使杠杆能够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4.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

5.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6.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杠三类。 7.杠杆是不是省力与它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 8.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9.杠杆尺做实验,得到以上结论。 10.剪刀是一个阻力点会移动的杠杆,人体的小臂骨是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11.阿基米德是总结杠杆原理的第一人,他说,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杠杆和一个支点,我能撬 起地球。 12.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杠杆尺是我们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 具,使用时要把它调节到平衡状态。 13.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做是要被撬起的重物,杠杆尺右边挂的钩码看作是我们用的力。 14.当杠杆尺左边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钩码数乘以格数时杠杆平衡。 15.分析是否属于杠杆:羊角锤,钳子,剪刀,天平,锥子,擀面棍。(锥子擀面棍不是杠 杆) 16.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17.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2、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3、教科书中打开油漆桶的铁片和打开饮料瓶的开瓶器是省力杠杆,夹东西的夹子是费 力杠杆。 4、铁片和开瓶器与夹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用铁片翘铁桶盖子和用开瓶器开瓶盖是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所以铁片和开瓶器是省力的杠杆,用夹子夹取物品时,杠杆的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3.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6.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7.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8.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 9.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10.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11.评价一座桥好坏的指标:①是否坚固;②是否节省材料;③是否美观。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常见的建筑 1、人类最早建筑的房屋是(山洞)。 2、新的建筑材料指(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 3、江南的房屋多为(瓦房),主要为了适应当地(多雨)。 4、老北京人的住房是(四合院)。 5、(建筑机械)迅速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继出现。 6、楼房构成层次:砖—>墙—>房间—>单元—>楼房 7、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方面各有不同。 8、傣族竹楼用木支架架起来,可防潮、防蛇蝎 四川民居屋顶大,晴天可挡太阳,雨天可遮风雨;窗大,便于通风采光; 圆顶土房蒙古包,用泥土建造,便于挡风取暖。 北京四合院适合冬季冷多风沙的天气,漂亮又挡风遮寒; 江苏民居,地基高,屋顶瓦片垒的很尖,便于防潮和雨水多。 2、巧妙的结构 1、赵州桥——拱形结构,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结构, 泰姬.马哈陵——圆屋顶结构, 金字塔——三角结构, 安菲尔铁塔——框架结构, 悉尼歌剧院——薄壳结构。 英吉利海峡大坝——实心结构 2、为了使房屋结实,耐用,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一般是(三角形)。 3、建筑物的结构有薄壳结构,(如:体育馆);实心结构(如:大坝、桥墩);框架结构(如:铁架桥) 4、在建筑结构中,拱形结构能够(承载更多重量);空心结构可以(省材料);三角结构有(稳固)的作用。 5、北京奥运会主体体育馆构造为(鸟巢式),是典型的(仿生学)结构。 6、人们根据(王莲)结构建造了(顶棚跨度极大的展览厅)。 7、直径相同的实心纸棍和空心纸棍,实心纸棍更易折断。 8、为了使楼板轻便而结实,把楼板制成 1

了(空心)。 3、美丽的建筑 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2、对于公园长廊,我们应侧重欣赏它的(图案)美,壁纸的采用是增加建筑物的(装饰)。 3、仿生学建筑除了具有美丽的外观外,还具有(科学性)。 4、设计师设计建筑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4、人体的构成 1、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2、细胞的观察需要的仪器是(显微镜)。 3、 4、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5、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6、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有机体 5、消化与吸收 1、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2、消化后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被吸收掉。 4、暴饮暴食,可能引发的疾病是(急性肠炎) 5、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被送往全身各处,来满足其他器官的需要和体的正常活动。 6、食物消化要依次经过的消化器官是(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7、大量饮酒对(肝脏)损害最大。 8、过多油食物以及大量饮酒的结果,先是使胰腺充血水肿,急性发炎,然后坏死。 9、怎么保护消化系统?(怎么保护消化器官?答案相同) 答:(1)保护牙齿,早晚刷牙,饭后漱 2

六年级科学上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单元一:《工具和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1.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3.斜面机械:大桥的引桥、螺丝钉、楼梯、斧刃、盘山公路… 4.有些工具是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如: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的组合。 5.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为了:降低斜面的坡度,使汽车上山更省力。 6.实验:斜面能省力吗? 我的猜想:斜面能省力。 研究的材料:斜面、弹簧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六年级下科学考试知识点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知识点整理

1、像橇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杠杆_。它上面有三个重要的位置:用力的点叫做_用力点_;克服阻力的点叫做_阻力点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支点_。 2、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 和较小的“轴” 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我们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在轴上用力要费力。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一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 7、滑轮组结合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优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8、螺丝钉、_盘山公路_、_引桥_等都是运用斜面的原理。 9、自行车通过齿轮和链条,把我们蹬脚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 10、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优点,又没有了拱向外推的力,所以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所有形状中最坚固的是_球形_。 11、正方形和三角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其中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利用它可以增强各种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12、一张纸,通过改变厚度、宽度、形状等方法都可以改变它的抗弯曲能力。 13、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肋骨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护。 14、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电能、热能、风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我们把储存在食物、燃料中的能量叫化学能。和运动有关的能量叫动能。 15、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电视就是把电能转化成了光能、声能。 16、电磁铁由__线圈__和___铁芯__组成,它的南北极和磁力大小都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改变_线圈的缠绕方式、电池的连接方式__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通过_增加线圈的圈数、增加电池数量_和_增加铁芯的大小_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17、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量,它们的能量来自于太阳。 18、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装置。 19、我们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 20、石油、天然气是亿万年前大量的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 21、植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也可以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也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2、身体中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有脊柱的动物包括鸟类,鱼类,哺乳类等。 23、能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脊柱动物叫哺乳动物。 24、昆虫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 25、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阳光、水源、空气、地域和合适温度等。 26、像鲫鱼那样,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动物叫鱼类。 27、像蚂蚁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叫昆虫。 28、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鸟类。比如我们常见的鸡、鸭、麻雀和燕子等。

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1课、常见的建筑 1、古时候,人类只能住在(洞穴)(草棚)和(树巢)中。 2、人们用兽皮做成可移动的(帐篷), 这可能是人类(最早)建造的房屋。 3、引起房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的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 4、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①建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建筑材料的发展。②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运用又改进了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③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5、虽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房屋在很多方面有(差别),但它们在构成上都有一定的(层次)。 6、不同地域建筑物的外形和功能与(当地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2课、巧妙的结构 1、(王莲)是世界上最大的睡莲科植物。 2、英国建筑师根据王莲叶子结构设计的展览厅英国建筑师设计的钢丝网看台都是(仿生建筑)。 3、赵州桥为什么是拱形的? ①增加桥梁的跨度和宽度,便于行船。②支撑力强。 4、楼板、立柱为什么做成空心的? ①节省材料.②轻巧.③结实.④支撑力强. 5、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为什么是三角形的?因为三角形有稳定性。 3课、美丽的建筑 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 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4课、人体的组成 1、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2、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 3、与人体一样,构成其他动物、植物等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4、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 5、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 各种人体细胞——各种人体组织——各种人体器官——各种人体系统——人体。 5课、消化与吸收 1、什么是消化?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 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2、什么是吸收?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经过哪些器官? 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4、消化系统疾病有:肠炎、胃炎、胃溃疡、胃穿孔、胃酸、肝炎、脂肪肝、龋齿等。 5、我们应该哪些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①不暴饮暴食。②吃东西细嚼慢咽。③少喝酒。④睡前不吃固体食物和甜食。⑤不喝生水⑥少吃凉东西。 ⑦少吃油腻食品。 6课、呼吸与交换 1、我们进行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 2、吸气与呼气时,自己的胸部是怎样变化的?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 3、呼吸的作用: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