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雪地贺卡2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陌上桑》教案 语文版(福建专用)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陌上桑》教案语文版(福建专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认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学习本文正面、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以及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朗读、复述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主人公罗敷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运用种种写作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教学难点: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味民歌的语言特点。讨论点拨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景,人人喜爱,美女人人欣赏,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都是谁吗?”(西施、貂婵、王昭君、杨贵妃) “今天,老师也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位古代美女,她有着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她的名字叫――罗敷。(师课件展示古代美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段有关美女罗敷的故事。”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陌上桑》。(师板书:陌上桑) 二、教材分析及背景解题 本文是一首乐府诗。这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汉乐府,指汉朝的乐府诗。乐府,原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后来就称这一类诗歌为“乐府”。 《陌上桑》选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讴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在艺术创作上,乐府诗格律比较自由,杂言、五言、七言兼而有之,其余有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自然、文辞优美。《陌上桑》是一首在东汉时期民间广为流传的诗歌,诗中歌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罗敷严辞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 诗中的故事带有浓厚的传说性。过去有人对诗里的故事做过猜测,认为《陌上桑》讲的是赵王的家令王仁妻子罗敷的事。还有人认为《陌上桑》和“秋胡行”中的故事有关。现在学习这首诗,应当把它当作一篇文艺作品来看待,欣赏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欣赏女主人公罗敷美丽、聪明、勇敢、忠贞,蔑视权贵的形象。 三、诗歌诵读 1.教师范读全诗,可辅以表情、手势,使学生加深印象。并提出要求: (1)标画出自己读不准的生字词。(见教参) (2)诗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 诗中出现的人物形象较多,其中主要刻画了罗敷的形象,使君的形象也着墨较多。 2.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语音准确,节奏分明,读出感情。 四、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组自由交流讨论,两名学生复述课文情节,其它同学评价。

18__雪地贺卡教案4

18雪地贺卡(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以三张贺卡为主线,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纯真,深层感悟“我”正是因为感受到了美好童心,所以要去呵护童心的内心情感。 一、整体回顾,入情入境 1、师:今年,沈阳的雪下得大,埋没膝盖,到处都有胖乎乎的雪人。就在这个寒冷的冬天, 发生了一段充满温情的故事:有一个小女孩给雪人寄去了贺卡,居然得到了回音。我们知道,这是通过雪人,在刘玲和“我”之间传递着的贺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一一雪地贺卡。 2、学生齐读课题。 二、感悟文本,发现童心 (一)学习2、3自然段,感悟第一张贺卡 1、学生自由读 2、3自然段。师提示:请大家自由读读2、3自然段,特别关注第一张贺卡的内容,看看你能读出什么。 2、学生围绕第一张贺卡谈感受,引导读中感悟。(课件出示第一张贺卡) (1)给雪人写贺卡是很奇特的,刘玲是个很可爱、有童趣的小女孩。 (2)雪人又白又胖,很漂亮。(刘玲和你一样她喜欢雪人,也很喜欢这个雪人!) (3)“一定不怕冷,半夜自己害怕吗?你饿不饿呀?” ?课件标红“你一定不怕冷”请你们把这两句话好好读读。读出了什么? ?你们想想,寒冷的冬天,窗外的雪下得那么大,也许别的孩子早已躲进温暖的被窝,可刘玲还在惦记着谁?(生:雪人)是呀,她还在给雪人写着贺卡呢…… ?一连串的问句,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份诚挚的关爱。 (4)“咱俩做个好朋友吧!” ?想交朋友的愿望还不够强烈。 ?不仅关心它的冷暖饥饱还担心它会孤独,想和它成为朋友。 (5)刘玲祝雪人新年快乐。(她把最好的祝愿都给了雪人,真是个善良的姑娘) 3、师:从这张小小的贺卡里,我们读出了刘玲对雪人的喜爱,更读出了她对雪人的关爱。谁愿意把贺卡的内容完整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贺卡) 4、师:是呀,刘玲是很当真的,她那么认真地把雪人当成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孩子,把热情诚挚的关爱给了一个冰冷的雪人。我们一起读这张贺卡!(齐读) 5、师:多么可爱的雪人,多么幸福的雪人,在飘着雪的圣诞夜,收到了这张特别的贺卡,收到了一份诚挚的关爱。透过贺卡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有着纯真情感和美好愿望的小姑娘。这让文中的“我”格外心动,所以作者说一一(指名读第三段) 4、师小结:正是这张贺卡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竟生出了羡慕、嫉妒雪人的孩子气,情不自禁地走进了刘玲的童话世界。

中班有雪人的贺卡教案

中班有雪人的贺卡教案 【篇一:雪地贺卡教案】 《雪地贺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2、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和幻想。 3、感受作者朴实自然的写作风格。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 教学难点: 1、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2、理解“我”为什么郑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教学方法:点拨法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下雪了,美丽的六角形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像一个个精灵,又 像白衣天使下凡,使大地银装素裹。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儿时下雪天 的情境,是在雪中奔跑、跳跃、欢呼、爬着、滚着;打着雪仗、滚 着雪球、堆着雪人。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在一个下雪的冬天里收到了 一封“雪人”给她的贺卡,这个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就是:板题: 《雪地贺卡》 二、了解作者:本文的作者是鲍尔吉?原野,请同学们读一读作者的简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你想知道故事的情节吗?请同学们 把课文速读一遍,并思考: 1、本文分几个部分,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给老师和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点拨: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能收到李小屹这么恳 挚的关爱。主要写“我”无意中发现雪人怀里的贺卡,被写贺卡孩子 的这种行为深深打动。 第二部分,我寄出也接受过一些贺卡????在长大成人后跟自己的男 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主要写“我”替雪人回复贺卡和保护孩子的“梦”。第三部分,最后一句。感叹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四、诵读想象体会情感:

提问:1、文中有几张贺卡?都是谁给谁写的呢? 点拨:三张贺卡。两张是李小屹写给雪人的,一张是“我”替雪人写 给李小屹的。 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文中的三张贺卡,体会一下李小屹的情感和“我”的情感。(分角色朗读课文。) 讨论: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①李小屹的两张贺卡,体现了李小屹怎样的情感? ②“我”替雪人写给李小屹的贺卡,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点拨: 童趣:赞美雪人; 李小屹的童年:童心:同情、关心、祝愿;纯真、美好的心灵童真:等待回复; “我”—对童心的呵护和珍爱,真心的祝福 五、研读课文释疑解惑: 有感情朗读““我”把贺卡放回去?????跟自己的男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 思考:明知是假的,“我”还郑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 却又不回了。“我”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这样做矛 盾吗?思考:第一次“我”为什么替雪人给李小屹回贺卡?第二次“我”为什么不给李小屹回贺卡? 点拨:第一次回复贺卡,是被李小屹的行为所感动,为使李小屹童 心得到呵护和关怀。第二次不回复贺卡是不忍心破坏她童年的梦, 使她仍然感到神奇和幸福。 五、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对全文的总结,点明了主旨,把本文和自己的童 年生活结合起来想一想。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发现雪人怀中贺卡,被深深打动 珍惜童年 雪地贺卡: 2、替雪人回复贺卡,小心保护孩子的“梦”珍爱童心 3、感叹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篇二:《雪地贺卡》教学设计】 预设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新词。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备课2013

1、我的写作梦 2、太阳路 3.我的房间 十五夜望月 语文乐园(一) 口语交际:我当主持人 习作一个快乐的人 4、《长征组歌》两首 话说长江 6、雷锋之歌 7、向五星红旗敬礼 古诗诵读石灰吟 语文乐园(二) 习作:那一次,我流泪了 6、迟到 9、秋天的怀念 10.背袋里装的是什么 古诗诵读·秋思 语文乐园(三) 口语交际:欢迎你,朋友 习作·家庭趣事 11、黄河源 12、藏北草原 13、索溪峪的“野” 古诗诵读观书有感 语文乐园(四) 习作的主题:校园的风景 课题: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16格列佛游记 15刷子李 古诗寄扬州韩绰判官 课题:语文乐园(三) 习作:<荒岛生存记> 17、用目光倾听 18雪地贺卡 19、快乐王子 客中作 课题:语文乐园(六)课时:1课型:语文乐园第20课奇异的激光 第21课太空医院 23、最后一只白鹭鸶 古诗诵读——登幽州台歌 语文乐园七 23.心愿

24、健忘的教授 25、友谊的航程 诗词诵读 终南望余雪 语文乐园(八) 五年级语文整组备课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语文的三维目标 语文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新课标对本年段的教学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二)阅读 (三)口语交际 (四)习作 四、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年龄特点各老师做学情分析 五、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25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乐园三大部分,而且教材仍然以专题组织单元。在学习了前七个单元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学以“国际文化和发展”为主题的第八单元。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第一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导语统领本单元内容主题以及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亲和力。 共有4篇课文,其中1、2、3课为阅读课文,4课为古诗。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例如:1课《我的写作梦》是儿童诗,借队友通的思考来表现对童年写作梦想的热爱;2课《太阳路》3课《我的房间》是叙事性文章,反映了作者对于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的热爱;4课《十五夜望月》是恰逢中秋,体会唐诗中的景物于心情所表现的意境。 《语文乐园》中包括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记一记、口语交际、阅读、习作五方面内容。其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和单元专题相联系的,因此,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听广播、看电视、阅读书报杂志,搜集有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好交际准备;习作是自由作文; 二、教学本组课文应注意的问题:

静默草原教案范文

静默草原教案范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草原之美,感受其对草原的深切情感。 2、理解文中蕴含深义的语句,学习并掌握“对比”的修辞手法。 提倡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平等对话,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体验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在体验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独特感受、情感,及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探究、综合学习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草原夜色美》:“……草原夜色美,未举金杯人已醉;晚风唱着甜蜜的歌啊,轻骑踏月不忍归……”这是草原女儿德德玛献给那块美丽土地的崇高敬礼!蒙古民族素有“马背民族”、“草原雄鹰”的称誉,马和诗歌是蒙古人的两只翅膀。当我们想到蒙古人,第一感

觉也许是豪放、爽朗、粗犷…,此文却让我们感觉到了他们的心灵的另一写照:细腻柔情。“草原三剑客”里著名的鲍尔吉原野情系故乡,本色质朴,个性谦逊低调。让我们怀着一颗宁静的心,走进原野,走进《静默草原》。 1、学生回忆:《雪地贺卡》 2、师补充:鲍尔吉原野面对种种环境,始终能保持一颗纯真而善良的心,他用这颗心感受世界,感受人间,感受他的草原,这些感受洋溢着诗意的光辉,便如草原上的轻烟一般摇荡在他的字里行间,形成了他作品的种种特点:优美、雅洁、细腻、豪放、睿智等。 “风格即人”。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体现,时代是培植其创作个性的气候和土壤。鲍尔吉原野苍茫辽阔的北方,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他的笔下有静默的草原和蜜色的黄昏,文字如野马破阵,云过山峰。没有鲍尔吉·原野高度的人,挖不着草原的底蕴,自然著不出草原的生命。没有鲍尔吉·原野宽度的人,合不拢草原的精神,自然著不出草原的风范。没有鲍尔吉·原野维度的人,张不开草原的思绪,自然著不出草原的灵魂。 正如“草原不可看,只可感”一样,《静默草原》对初二学生而言,也会诞生一个“陌生化”的世界,产生许多审美错位。因而学

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地贺卡》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地贺卡》北师大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地贺卡》 二. 重点、难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词语,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②掌握本文的文学知识,了解《朝花夕拾》。 ③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 2. 过程与方法: ①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 ②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③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雪地贺卡》 1. 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②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 ①体会李小屹纯真的童心,把握小说的主题。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家真诚,朴素的习作风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执著。 三. 新课讲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文内容透析 一、课文导读 (一)文题理解: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二)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大正值暑期,学校还没有开学,鲁迅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19期上,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中。 (三)谋篇立意与层次结构:课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

《精美的贺卡》教学反思

《精美的贺卡》教学反思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exquisite greeti ng cards

《精美的贺卡》教学反思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教学反思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 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 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本教案根据信息技术教学 反思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课教学在构建主义学习指导下,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 系统呈现教学内容和控制教学内容,并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 方法进行教学的。 在学生熟练掌握运用WORD进行文字编辑的基础上,采用尝 试操作、自学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制作电子贺卡,为学生创设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倡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以及交流合作的 能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尝试不同的操作方法,学会插入 图片和艺术字的方法。通过把背景图片和文字组合成贺卡,使信 息技术学科,语文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既获得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受到美的熏陶。把自己亲手设计的贺卡送给亲人和朋友,使学 生懂得感受爱、领悟爱、学会关爱别人。 本课教学始终贯穿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 想和现代教育理念,“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在做中学,把课 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始自终充分自主地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展示、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学生“指导”学生,协作互助,

(教案)雪地贺卡

18雪地贺卡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围绕“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幸福”这句话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纯真。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 教学难点:体会、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情入境拨动心弦 导入:下雪了,美丽的六角形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像一个个精灵,又像白衣天使下凡,使大地银装素裹。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儿时下雪天的情境——在雪中奔跑、跳跃、欢呼、爬着、滚着;打着雪仗、滚着雪球、堆着雪人。请同学们看一看阳光小学二年级四班刘玲下雪天堆的雪人。 师:出示图片:雪地雪人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什么? 生:雪人胸部有一张纸卡。 师:纸卡上写有什么呢?写给谁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雪地贺卡》,学习完课文你就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板书课题:雪地贺卡 师:本文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你想知道故事的情节吗?请同学们把课文速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下面的字词: 埋没雀斑班级襟怀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襟怀嫉妒十万火急臃肿奇遇 3.本文分几个部分,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4.给老师和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师:评价并简要小结 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能收到刘玲这么恳挚的关爱。主要写“我”无意中发现雪人怀里的贺卡,被写贺卡孩子的这种行为深深打动。 第二部分,我寄出也接受过一些贺卡……主要写“我”替雪人回复贺卡和保护孩子的“梦”。 第三部分,最后一句。感叹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三、诵读想象体会情感 师:文中有几张贺卡?都是谁给谁写的呢? 生:三张贺卡。两张是刘玲写给雪人的,一张是“我”替雪人写给刘玲的。 师: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文中的三张贺卡,体会一下刘玲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①刘玲的两张贺卡,体现了刘玲怎样的情感? ②“我”替雪人写给刘玲的贺卡,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生:讨论并回答 师:小结 童趣:赞美雪人; 刘玲的童年:童心:同情、关心、祝愿;纯真、美好的心灵 童真:等待回复; “我”对童心的呵护和珍爱,真心的祝福 四、研读课文释疑解惑 师:有感情朗读“我把贺卡放回去……跟自己的朋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 生:反复带感情朗读课文。 师:明知是假的,“我”还郑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我”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这样做矛盾吗?

雪地贺卡教案范文

雪地贺卡教案范文 《雪地贺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雪地贺卡》这篇课文写了一个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故事。文章语言平实质朴,却处处流露着感动人心的情愫,这情愫于小女孩刘玲对雪人的关爱,更于作者对这纯真童心的呵护和珍重。学习本文要着重引导学生围绕“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这句话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纯真。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是写给儿童看的,因为儿童的心灵纯真,情感真实,心理上更为好奇,更趋于趣味和幻想,所以学生对本文可能会很感兴趣,这种兴趣会促使他们主动的学习,主动去探讨文本。在朗读上做到正确、流利应该没问题。但本班学生语感较差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可能大部分同学有困难,能否体会出“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这句话的含义值得期待。 教学目标: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围绕“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这句话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纯真。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 教学难点: 激活学生内心的体验,让学生感受童心的可贵和真挚。 学法指导: 1 、围绕“刘玲”写给雪人和“我”的两封信及描写“我”心理活动的段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融入“刘玲”和“我”这两个角色之中,感受人物形象。 2 、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体会童心的可贵和真挚,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 教具准备:课件 计划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下雪了,美丽的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使大地银装素裹,孩子们兴奋在地雪中堆着雪人。瞧,这个雪人多好看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一一雪地贺卡(CAI出示课件) 2 、上节课,我们知道雪人胸前的贺卡引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有价值的问题:第一次“我”为什么要替雪人回贺卡?第二次“我”为什么不回贺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两个问题。(CAI 出示课件) 二、感悟文本,发现童心 1 、学生自由读课文1-4 自然段,边读边想:第一次“我”为什么要替雪人回贺卡? 2 、组织学生和学习小伙伴一起交流想法。 3 、全班交流:第一次“我”为什么要替雪人回贺卡?(指导朗读贺卡一)

七年级语文上一单元2雪地贺卡教案1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2雪地贺卡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情感目标: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 教学重点: 1 掌握生字新词。 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难点:体会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 教学过程: 一、认知阅读 1、导入: 小时侯,我们听到过许多童话故事,我们曾希望圣诞老爷爷能从烟囱里爬进来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礼物,也曾盼望过能拥有一条能实现我们所有心愿的金鱼,然而,当我们的祈盼都没有实现时,我们是不是有点失望呢?可是你知道吗,有一个小朋友在一个下雪的冬天里收到了一封“雪人”给她的贺卡,这个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就是:(《雪地贺卡》) 2、检查预习 指名让学生自主给文中的生字、词,正音。 二、理解阅读 3、结合课文,指名用简洁的三四句话来复述故事大意 (在叙述中要包含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合作讨论 ①“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你觉得等不到回音的李小屹会受到“我”的伤害吗? 请与如果“我”不给她寄去第一封贺卡的结果作比较。 三、拓展阅读 5、课堂活动:请你给你最希望联系的人物(非现实的)也设计一张贺卡。 6、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 ①今年沈阳的雪下得大,埋没膝盖,到处有胖乎乎的雪人。 ②下班时,路过院里的雪人,我发现一个奇怪的迹象:雪人的颏下似有一张纸片。我这人好奇心重,仔细看,像是贺卡,插在雪人怀里。 ③抽出来,果然是贺卡,画面是一个满脸雀斑的男孩,穿着成人的牛仔装,在抹鼻涕。里面有字,歪歪扭扭,是小孩写的。 雪人:你又白又胖,桔子皮嘴唇真好看。你一定不怕冷,半夜里自己害怕吗?饿了就吃雪吧。咱俩做个好朋友! 祝愿: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沈阳岐山三校二年四班李小屹 ④我寄出也接受过一些贺卡,这张却让人心动。我有点嫉妒雪人,能收到李小屹这么诚挚的关爱。

雪地贺卡教案

雪地贺卡教案 篇一:雪地贺卡教学设计《雪地贺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雪地贺卡》这篇课文写了一个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故事。文章语言平实质朴,却处处流露着感动人心的情愫,这情愫来自于小女孩刘玲对雪人的关爱,更来自于作者对这纯真童心的呵护和珍重。学习本文要着重引导学生围绕“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这句话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纯真。学情分析:这篇文章是写给儿童看的,因为儿童的心灵纯真,情感真实,心理上更为好奇,更趋于趣味和幻想,所以学生对本文可能会很感兴趣,这种兴趣会促使他们主动的学习,主动去探讨文本。在朗读上做到正确、流利应该没问题。但本班学生语感较差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可能大部分同学有困难,能否体会出“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这句话的含义值得期待。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围绕“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这句话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纯真。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教学难点:激活学生内心的体验,让学生感受童心的可贵和真挚。学法指导: 1、围绕“刘玲”写给雪人和“我”的两封信及描写“我”心理活动的段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融入“刘玲”和“我”这两个角色之中,感受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体会童心的可贵和真挚,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教具准备:课件计划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下雪了,美丽的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使大地银装素裹,孩子们兴奋在地雪中堆着雪人。瞧,这个雪人多好看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雪地贺卡(CAI出示课件) 2、上节课,我们知道雪人胸前的贺卡引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有价值的问题:第一次“我”为什么要替雪人回贺卡?第二次“我”为什么不回贺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两个问题。(CAI出示课件)二、感悟文本,发现童心 1、学生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想:第一次“我”为什么要替雪人回贺卡? 2、组织学生和学习小伙伴一起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第一次“我”为什么要替雪人回贺卡?(指导朗读贺卡一) 4、小结:原来作者以雪人的名义给刘玲回贺卡是因为被刘玲美好的心灵所感动,不由得想去呵护这难得的童心呀!三、品味文本,感悟童真 1、“我”把贺卡寄了出去,第三天,“我”看见雪人的肩头又插了一张贺卡。此时此刻,你们觉得要不要再回写一张呢?自己读一读这张贺卡的内容再作决定。(CAI出示贺卡二,生自由读) 2、指多名学生交流,体会“别样心情”。 3、默读6-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最后还是决定不再回贺卡,这是为什么? 4、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感受。 5、全班汇报总结。四、课堂小结,呵护童心师总结:“没有童话的童年,没有幻想的童

2、雪地贺卡

2 雪地贺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鞠躬)!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雪地贺卡》,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部分来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内容: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2课的内容,从属于第一单元。《雪地贺卡》以贺卡为线索,记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小女孩李小屹给雪人写贺卡和“我”冒充雪人给李小屹回贺卡,表达了作者对童心的呵护、珍爱以及真心的祝福。 2、学生情况:本节课我所要面对的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个性普遍突出,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喜欢怀疑和讨论,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课堂上我会尽可能的去顺应学生的这些特点。 根据对教材地位、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特制定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忆并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阅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做简要的转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字的掌握及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有感情的读课文,从而对于课文隐含的内容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阅读(比如每一个段落邀请一名学生朗读,全体学生齐读一个段落或是整篇课文全体学生齐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们对同学的朗读进行互评和自评,纠正错误,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对童心的呵护、珍爱以及真心的祝福,激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 3、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地位、内容、学生情况和教学目标的分析,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1)重点:学生能熟练的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难点: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这句话的含义 二、说教法 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意识的去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在朗读中学习语文。) 2、集体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讨论,纠正错误,锻炼其团队合作精神,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讲授法(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要进行细心讲解。) 4、合作学习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分组解决课后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5、欣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体验秋天的美丽。) 三、说学法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雪地贺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雪地贺卡》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2、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和幻想。 3、感受作者朴实自然的写作风格。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 教学难点: 1、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2、理解“我”为什么郑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 教学方法:点拨法 教具:小黑板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下雪了,美丽的六角形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像一个个精灵,又像白衣天使下凡,使大地银装素裹。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儿时下雪天的情境,是在雪中奔跑、跳跃、欢呼、爬着、滚着;打着雪仗、滚着雪球、堆着雪人。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在一个下雪的冬天里收到了一封“雪人”给她的贺卡,这个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就是: 板题:《雪地贺卡》 二、了解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鲍尔吉?原野,请同学们读一读作者的简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你想知道故事的情节吗?请同学们把课文速读一遍,并思考: 1、本文分几个部分,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给老师和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点拨: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能收到李小屹这么恳挚的关爱。主要写“我”无意中发现雪人怀里的贺卡,被写贺卡孩子的这种行为深深打动。 第二部分,我寄出也接受过一些贺卡…………在长大成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主要写“我”替雪人回复贺卡和保护孩子的“梦”。 第三部分,最后一句。感叹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四、诵读想象体会情感: 提问:1、文中有几张贺卡?都是谁给谁写的呢? 点拨:三张贺卡。两张是李小屹写给雪人的,一张是“我”替雪人写给李小屹的。 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文中的三张贺卡,体会一下李小屹的情感和“我”的情感。(分角色朗读课文。) 讨论: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①李小屹的两张贺卡,体现了李小屹怎样的情感? ②“我”替雪人写给李小屹的贺卡,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点拨:童趣:赞美雪人; 李小屹的童年:童心:同情、关心、祝愿;纯真、美好的心灵 童真:等待回复; “我”—对童心的呵护和珍爱,真心的祝福

七年级语文上《雪地贺卡》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雪地贺卡》教案设计 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雪地贺卡》教案设计,欢迎参考~ 【《雪地贺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新词。 2 、能力目标: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情感目标: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理解“我”为什么郑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雪地贺卡》这篇课文,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课文有几个生字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沈、斑、诞”三个字是前鼻韵母;“胖、肿”是后鼻韵母;“卡”不要读成qiǎ;“嘴”是平舌音;“痴”是翘舌音。(出示词语,学生巩固) 二、感悟文本,发现童心。 教师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引出刘玲写的第一张贺卡。

教师幻灯出示第一张贺卡内容。 (1) 作者曾寄出也曾接受过一些贺卡,为什么这张贺卡却格外让作者心动呢?自己读一读这张贺卡吧? (CAI出示贺卡一,生自由读) 预设学情: (A)如果你是作者,这张贺卡哪些地方让你心动? ①我觉得这一句让人心动:你一定不怕冷,半夜自己害怕吗?你饿不饿呀?我觉得小女孩关心人。 师:你觉得小女孩是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人。读出你的感受来。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刘玲对雪人的关爱。板书:关爱 (B) 作者说我有点嫉妒雪人,能得到刘玲这么诚挚的关爱?请同学再读贺卡,你从哪里能够体会到刘玲的关爱是“诚挚”的? ②生:雪人是个没有生命的事物,而刘玲却对他那么的关爱,所以说他的关爱是真诚的。师:原来使作者心动的是刘玲那纯洁的,发自内心的关爱之情,这就是诚挚的关爱。生再读贺卡,读出感悟。 ③看到这一张发自内心的关爱的贺卡,老师被感动了,如果你是雪人你也会被刘玲那真挚的关爱深深地打动的。全班男生齐读贺卡。 ④看到这一张充满关爱的贺卡,我感到刘玲那冰雪般晶莹的心,那冰雪晶莹的心满载着真挚的关爱,雪人的心都快融化了,所有的女生来读一读。

[课程]雪地贺卡教案.docx

《雪地贺卡》教学设计 青山区钢城十九小张三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新词。 2、能力口标: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情感目标: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耍充满信任与期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S理解“我''为什么郑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雪地贺卡》这篇课文,在学习这篇课文Z前,课文有几个生字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沈、斑、诞”三个字是前鼻韵母;“胖、肿”是后鼻韵母;“卡''不要读成qia;-嘴”是平舌音;“痴”是翘舌音。(出示词语, 学生巩固) 二、感悟文本,发现童心。 教师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引出刘玲写的第一张贺卡。 教师幻灯出示第一张贺卡内容。 (1)作者曾寄出也曾接受过一些贺卡,为什么这张贺卡却格外让作者心动呢?自己读一读这张贺卡吧? (CAI出示贺卡一,生自由读) 预设学情:

(A)如果你是作者,这张贺卡哪些地方让你心动? ①我觉得这一句让人心动:你一定不怕冷,半夜自己害怕吗?你饿不饿呀? 我觉得小女孩关心人。 师:你觉得小女孩是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人。读出你的感受来。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刘玲对雪人的关爱。板书:关爱 (B)作者说我有点嫉妒雪人,能得到刘玲这么诚挚的关爱?请同学再读贺卡,你从哪里能够体会到刘玲的关爱是“诚挚叩勺? ②生:雪人是个没有生命的事物,而刘玲却对他那么的关爱,所以说他的关爱是真诚的。师:原来使作者心动的是刘玲那纯洁的,发自内心的关爱Z情, 这就是诚挚的关爱。生再读贺卡,读出感悟。 ③看到这一张发自内心的关爱的贺卡,老师被感动了,如果你是雪人你也会被刘玲那真挚的关爱深深地打动的。全班男生齐读贺卡。 ④看到这一张充满关爱的贺卡,我感到刘玲那冰雪般晶莹的心,那冰雪晶莹的心满载着真挚的关爱,雪人的心都快融化了,所有的女生来读一读。 ⑤小结:多么可爱的孩子呀,他有一颗纯洁善良的金子般的心,难怪作者格外心动,难怪作者如此嫉妒雪人,因为女孩给了雪人一个纯洁的、诚挚的心, 那是我们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带着这种心情我们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感受作者的心情。 ⑥看到这么让人心动的贺卡,看到雪人受到如此真挚的关爱,我怎么能不被感动,于是以雪人的名义给刘玲写了一张贺卡。但我不知这样做对不对,希累不至伤害孩子的感情。作者怎么会冇这种顾虑呢? ⑧小结:原来作者以雪人的名义给刘玲回贺卡是因为被刘玲纯洁、真挚的心灵所感动,冇这种顾虑是对纯真童心的关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者的回信吧! (生齐读作者的回信) 三、品味文本,感悟童真。 1、(过渡)“我”把贺卡寄了出去,第三天,“我”看见雪人的肩头又插了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2_雪地贺卡_教学设计_教案_3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李小屹纯真的童心,把握小说的主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家真诚,朴素的习作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 2、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执著追求。 2.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体会李小屹纯真的童心。 2、把握小说的主题。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雪地贺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打开课件出示课题,播放罗大佑演唱的《童年》,轻松愉快的旋律,把同学们带回童年的梦境,他们的思维在理想的天空自由翱翔。 2、课件出示胸前别有贺卡的雪人图片。

3、口述: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雪人有什么特别呢?(胸前别有一张贺卡),那么是谁会给雪人写贺卡呢?(圣诞老人;白雪公主……)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鲍尔吉?原野的《雪地贺卡》,去了解有关雪人的故事。 4、口述:大家边听边看全文。放音频文件:范读课文。 5、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正确读音、理解字义:课件(字词略) 2、(课件出示)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介绍。(略) 3、快速默读课文。(出示课件)试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根据内容。(温馨提示:概括内容要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先组内交流,再以小组为单位口头展示。 小组展示后,根据情况给予订正、评价、鼓励。 二、进入第一板块教学:整体感知课文 1、正确读音、理解字义:课件(字词略) 2、(课件出示)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介绍。(略) 3、快速默读课文。(出示课件)试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根据内容。(温馨提示:概括内容要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先组内交流,再以小组为单位口头 展示。 小组展示后,根据情况给予订正、评价、鼓励。 4、(出示课件)给课文划分层次。先独立完成,再与同伴交流。 5、归纳板书: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沈阳雪大,为下文写李小屹给雪人寄贺卡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6段):李小屹与“雪人”互寄贺卡。 第三部分(第7—10段):故事的结局,点明全文主旨。 三、课文探究 1、(课件出示)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自由朗读,表达其中的感情。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可以讨论)

滕州市初中语文优秀教案评选办Word版

2012滕州市初中语文优秀教案评选办法 一、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1.各学校在开学初,安排各年级备课组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研制本学期的初中语文课程计划,体现学段内容标准与学期课程计划的一致性。 2.教学进度依照教材的正常单元顺序进行。 3.提供的教案一定是经过上课实践后的完整教案。 4.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单元设计如下:阅读课文按主题进行编排单元,每单元由主读课文、“比较·探究”文、自由扩展阅读文(七年级上下册为“比较·探究”带*号类、八年级为“拓展阅读”类、九年级为“鉴赏·评论”类)三级分层、分类阅读文章组成,另外每单元设“‘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5.教案设计建议按如下思路进行:每单元设五课,即第一层的主读课文,每篇各为一课(每课2~3课时),第二层的“比较·探究”为一课(2~3课时),第三层自由扩展阅读为一课(1~2课时);作文训练(含口语交际)为一课(1~2课时),依据教材的“‘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进行设计。另外,作文还可根据教学需要,由师生自主补充1~2篇。 6.教案“教学点”设计:主读课文以精读为主,“比较·探究”课文可以就某一方面 ....与主读文或本单元已出现的其他选文“比较”读,也可如主读文一样精读;自由扩展类这一层次的课文,可以略读或自读,也可比较阅读或精读,可以课内阅读也可课外阅读,教师有更大的自由度自行处理。 7.教案设计除考虑课堂教学的特点、操作性、难易度外,应充分体现北师大版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特色:突出同类比较,每单元由同类主题或题材的 课文组合,提供了现成的可比性,从直接的可比性中显示共性、个性和差异,从而进入语文探究学习的层次。同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好本教材课文后面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雪地贺卡教案北师大版 (1)

雪地贺卡 一、导入新课: 下雪了,美丽的六角形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像一个个精灵,又像白衣天使下凡,使大地银装素裹。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儿时下雪天的情境,是在雪中奔跑、跳跃、欢呼、爬着、滚着;打着雪仗、滚着雪球、堆着雪人。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在一个下雪的冬天里收到了一封“雪人”给她的贺卡,这个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就是:《雪地贺卡》 二、了解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鲍尔吉?原野,请同学们读一读作者的简介。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2、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和幻想。 3、感受作者朴实自然的写作风格。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你想知道故事的情节吗?请同学们把课文速读一遍,并思考: 1、本文分几个部分,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给老师和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点拨: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能收到李小屹这么恳挚的关爱。主要写“我”无意中发现雪人怀里的贺卡,被写贺卡孩子的这种行为深深打动。 第二部分,我寄出也接受过一些贺卡…………在长大成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主要写“我”替雪人回复贺卡和保护孩子的“梦”。 第三部分,最后一句。感叹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五·、诵读想象体会情感: 提问:1、文中有几张贺卡?都是谁给谁写的呢? 点拨:三张贺卡。两张是李小屹写给雪人的,一张是“我”替雪人写给李小屹的。 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文中的三张贺卡,体会一下李小屹的情感和“我”的情感。(分角色朗读课文。) 讨论: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①李小屹的两张贺卡,体现了李小屹怎样的情感? ②“我”替雪人写给李小屹的贺卡,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点拨:童趣:赞美雪人; 李小屹的童年:童心:同情、关心、祝愿;纯真、美好的心灵 童真:等待回复; “我”—对童心的呵护和珍爱,真心的祝福 六、研读课文释疑解惑: 有感情朗读““我”把贺卡放回去……………跟自己的男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 思考:明知是假的,“我”还郑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我”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这样做矛盾吗? 思考:第一次“我”为什么替雪人给李小屹回贺卡?第二次“我”为什么不给李小屹回贺卡? 点拨:第一次回复贺卡,是被李小屹的行为所感动,为使李小屹童心得到呵护和关怀。第二次不回复贺卡是不忍心破坏她童年的梦,使她仍然感到神奇和幸福。 七、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春天来了 2 一、春 3 二春风 5 三暖雨(岛崎藤村) 7 七、春夜喜雨 (杜甫) 7 四花的话 9 五系在风筝线上的 (11) 六春的胡话13 八钱塘江春行 (白居易) 16 九江南春(杜牧) 16 春天,春天在哪里? 18 第二单元平凡人生 19 一0长妈妈 20 一一、七个铜板22 一二、邮差先生24 一三雪地贺卡26 一四刷子李 28 一五哦!冬夜的灯光 30

综合学习33 一日生活全记录33 第三单元为生命喝彩34 一六清贫35 一七生命的意义38 一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41 一九“诺曼底”号遇难记44 二十百合花开46 二一启示 48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科学51 三O 屋内旅行记52 三一巨伞下的城市54 三二西墙56 三三统筹方法 58 三四一百个问号之后60 三五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吗63 三六数字杂说65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67 第七单元域外风情 68 三七牛仔小镇记趣 69 三八布鲁塞尔大广场 71 三九马来的雨73

四十在埃及数骆驼76 四一韩国的泡菜79 第八单元先哲智慧 81 四二《论语》八则82 四三天时不如地利85 四四口能言之,身能行之88 四五《吕氏春秋》两则91 四六树谷、树木、树人(外一则) 94 四七橘逾淮为枳 97 四八螳螂捕蝉100 漫游成语世界104 第一单元春天来了 单元目标 知识: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学习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了解短句的特点机器表现力; 了解童话的特点; 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了解想象和联想及对比手法的艺术表现力。 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