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真菌性疾病

常见的真菌性疾病

真菌性疾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真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真核细胞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叶绿素,以寄生和腐生方式吸取营养,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

真菌的基本形态是单细胞个体(孢子)和多细胞丝状体(菌丝)。估计全世界已记载的真菌有10万种以上,其中绝多数对人类无害,只有少数真菌(约200余种)与人类疾病有关。真菌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为温度22℃〜36℃,湿度95%〜100%, pH5〜6.5。真菌不耐热,100c时大部分真菌在短时间内死亡,但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紫外线木喀射线均不能杀死真菌,甲醛、石炭酸、碘酊和过氧乙酸等化学消毒剂均能迅速杀灭真菌。

按照菌落形态,真菌可分为酵母菌(yeast)和霉菌(mold)两大类,前者菌落呈乳酪样,由孢子和芽生孢子组成,后者菌落呈毛样,由菌丝组成,故又称为丝状真菌。有的致病真菌在自然界或25℃培养时呈菌丝形态,而在组织中或在37℃培养时则呈酵母形态,称为双相真菌。

根据真菌入侵组织深浅的不同,临床上把引起感染的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

浅部真菌

浅部真菌主要指皮肤癣菌(dermatophyton),包括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和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其共同特点是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dermatophytosis),简称癣(tinea)。目前浅部真菌病仍按发病部位命名(如头癣、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等),少数按皮损形态的传统命名,如叠瓦癣、花斑癣。皮肤癣菌病为接触传染,不洁的卫生习惯、多汗浸渍、共用拖鞋、毛巾、梳子及接触患癣的动物是皮肤癣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深部真菌

深部真菌病一般按致病菌命名(如着色芽生菌病、念珠菌病等)。多数深部真菌系条件致病,多侵犯免疫力低下者,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增多,器官移植、各种导管和插管技术的开展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增多,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机会也不断增加,同时还发现了许多新的致病菌种。

头癣

头癣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和黑点癣三种。

发病原因

头癣是真菌感染头皮和头发所引起的疾病。患了头癣,头皮上会出现很多灰白鳞屑或大片的黄痂,还可引起头发折断或脱落。严重者头发参差不齐甚至所剩无几,即人们所说的“癞痢头”。

头癣的发生主要是通过接触头癣患者或有病的动物而被传染的,从自然界中感染来的极罕见。正常人与患头癣者经常密切接触,特别是儿童在一起玩耍,头碰头的接触,很容易被传染。还有与有病的动物接触后患病,这都属于直接传染。如果使用头癣患者用过的帽子、头巾、枕头、梳子或理发推子、剪刀等也可被传染,这叫做间接传染。可见头癣是很容易传染的。过去头癣在我国流行很广,医院里常可看到头癣患者。

但是,真菌感染后不一定都引起头癣,这与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密切相关。大多数成人对真菌抵抗力较强,而儿童较弱,所以头癣多见于儿童。

发病机制

宿主皮肤合适的环境对于皮肤癣菌病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除外伤外,浸渍皮肤的水分增多也适于皮肤癣菌生长。不透气的衣物可增加皮肤局部的温度和湿度,干扰角质层的屏障功能。皮肤癣菌侵入皮肤后,还要经过几个发展阶段,包括孵育期、在抗感染过程中增大和退化期。

体癣及股癣

体癣是指发生在平滑皮肤上的浅部真菌感染,而股癣则是发生在腹股沟、会阴部和肛门周围这些特殊部位的体癣。病原菌以小孢子菌、毛癣菌为主,也有表皮鲜菌。

临床表现

1. 体癣: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致病菌和宿主的免疫应答,毛囊是感染的蓄积所,因此,毛囊丰富的部位会表现出更强烈的炎症反应。潜伏期一般1〜3周。感染从侵入皮肤的部位离心性播散,中央消退,形成典型的大小不等的环状损害,也可为弓形、螺旋形等。皮损大多有鳞屑,若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鳞屑会减少或消失(难辨任癣)。自觉瘙痒和烧灼感。

体癣的其他临床类型包括深在性体癣、Majocchi肉芽肿和叠瓦癣。深在性体癣是由于机体对皮肤癣菌的过度炎症反应所致(类似于头皮的脓癣),可以表现为肉芽肿或疣状损害。Majocchi肉芽肿是由红色毛癣菌引起,其特征为毛囊周围脓疱或肉芽肿。常见于患足癣或甲癣并常刮腿毛的女性,感染毛发穿透毛囊壁后出现。皮损可以广泛,可能增殖,可见于免疫抑制者。叠瓦癣是由亲人性皮肤癣菌同心性毛癣菌引起的一种皮肤癣菌病。表现为同心性环状圈,大多环纹有白色翘起的鳞屑,其向心缘游离,而离心缘紧贴皮面,有时鳞屑脱落而遗有浅棕色的同心圆纹。

股癣:更多见于男性(阴囊可提供潮湿温暖的环境),常与足癣有关,其他易感因素包括肥胖和出汗过多。典型损害境界清楚,具有隆起的、红色的、附着鳞屑的活动性边缘,边缘可有脓疱或水疱。皮损起初为环形,可匍行性发展,可单侧或双侧发生。通常阴囊不受累,如果受累则需考虑皮肤念珠菌病。

实验室检查

刮取皮损边缘鳞屑进行真菌直接镜检,找到菌丝及关节孢子即可以确诊。真菌培养有助于确定致病菌,对致病菌来源及选择合适的治疗非常有益。

手癣和足癣

足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相当高。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的生长。

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引起皮肤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足癣。肥胖者因趾间潮湿,汗液浸渍易患足癣。足部皮肤受外伤,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功能,也是诱发足癣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导致物质代谢紊乱,皮肤含糖量增加导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足癣。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使皮肤正常菌群失调,也会增加足癣的易感性。

足癣的发病还与生活习惯有关。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洁卫生和鞋袜的情况,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场所。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有以下几种类型:

1.水疱型

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2.糜烂型

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

3.鳞屑角化型

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改变,其皮损特征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样损害。

疾病描述

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是由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性皮肤真菌病。1973年Potter对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作为一种临床及组织学病种的存在提出了充分的证据,正式命名为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症状体征

主观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常伴有灼热和刺痛感。运动或洗澡后出汗,可加剧瘙痒。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平均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男女均可发病,男多于女。亦有报告女多于男。本病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背上部、胸前、双肩、颈部,少数见于前臂、小腿和面部,腹部有时亦会发生。皮损呈弥漫性或散在性,多呈对称性。皮疹为圆顶状毛囊红色小丘疹,间有毛囊性小脓疱,可挤出粉状物。周边有红晕。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或广谱抗生素的病人易并发本病。本病往往并发花斑癣、面部痤疮。常见于多汗症、油性皮肤、脂溢性皮炎的患者。

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糠秕马拉色菌是人体皮肤正常菌群之一。在促发因素影响下,在毛囊内大量繁殖。其脂肪分解酶使毛囊的甘油三酯变成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口产生多量脱屑,引起毛囊导管阻塞。糠秕孢子菌的过度繁殖,皮脂的潴留,细胞碎片的积聚和游离脂肪酸的刺激,导致阻塞的毛囊扩张,继而破裂,内容物释入组织而产生炎症。

病理变化:切下完整的毛囊丘疹作病理切片,PAS染色,在扩大的毛囊腔内可见大量圆形或卵形的芽生孢子,聚集成堆,直径2〜5 D m。偶见单个、小群或成簇分布。HE染色,表皮轻度角化增厚,毛囊上部及周围有单核细胞聚集,附近真皮有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在血管周围浸润。有时可见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

诊断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直接镜检或真菌培养。

(1)直接镜检:用柳叶刀片把整个毛囊丘疹削下,加10%KOH溶液1滴,盖上盖玻片,微

微加温,压成单层细胞。不染色,镜下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带厚壁的成堆孢子或香蕉状菌丝。中央蓝色反光,其周围有一圈透亮区即为厚壁。有时可找到出芽的孢子。不染色的孢子很容易和脂肪滴混淆,脂肪滴是蓝色均质反光,没有厚壁。

(2)染色法:在盖玻片周边放乳酸酚苯胺蓝染色液1滴,让其渗进片内。镜下见糠秕马拉色菌的厚壁透亮,胞质周围染成较深的蓝色,呈圈状。中央较淡,有时可找到芽生孢子。脂肪滴不染色,不易混淆,直接镜检阳性率达60%。染色法阳性率达98%。

(3)培养:糠秕马拉色菌具嗜脂性,在含油的培养基中可培养出来。

本病需要与寻常痤疮、细菌性毛囊炎、皮肤念珠菌病、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毛囊虫性毛囊炎相鉴别。嗜酸性脓胞性毛囊炎临床表现与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相似,好发于男性青壮年。脂溢部位有毛囊性丘疹、脓疱性瘙痒,但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最高可达40%以上,毛囊内的脓液含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上皮细胞,皮质类固醇内服或外用有效。

念珠菌病

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该病原菌既可侵犯皮肤和黏膜,又能累及内脏。通常按照受累部位分类,最常见的两种综合征为黏膜皮肤念珠菌病(例如口咽念珠菌病或鹅口疮,食管炎和阴道炎)和侵袭性或深部器官念珠菌病(例如念珠菌血症,慢性播散性或肝脾念珠菌病,心内膜炎等)。在大多数患者中,念珠菌病为机会感染性疾病。

病因

本病的病原菌是念珠菌,它不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而且也可寄生在正常人体皮肤、口腔、胃肠道、肛门和阴道黏膜上而不发生疾病,是一种典型的条件致病菌。白色念珠菌是本病的主要病原菌,此菌正常情况下呈卵圆形,与机体处于共生状态,不引起疾病。另外念珠菌属还有少数其他致病菌,如克柔念珠菌、类星形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念珠菌的致病性是相对的。念珠菌感染的来源可以是外源性的,即念珠菌病可由接触外界菌体而受染。念珠菌感染也可自医院环境获得;但大部分感染属于内源性感染,即自身口咽部、消化道、阴道等处的念珠菌。正常菌群因内、外环境改变和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转为致病相,从而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

念珠菌感染无性别差别,可累及任何年龄组,包括未出生的胎儿,感染可侵犯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和器官。累及多个系统或脏器成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念珠菌血流感染。

1.黏膜皮肤念珠菌病

(1)口咽部念珠菌病以白念珠菌口咽炎最为常见,也称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鹅口疮。白念珠菌口炎常见于舌、软腭、颊黏膜、齿龈、咽部等处。患者自觉疼痛、吞咽困难、食欲不振。儿童和老人最为多见;新生儿出生一周后出现;成人白念珠菌口炎少见。对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放疗、化疗以及有白血病、恶性肿瘤等诱发因素的患者,若出现念珠菌口炎,应高度警惕是否已伴有呼吸道、消化道甚至播散性念珠菌感染。应及时作进一步的真菌检查。

(2)食管念珠菌病念珠菌食管炎主要见于恶性肿瘤和艾滋病患者,表现为食管痉挛、咽下困难、胸骨后灼痛感,偶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食管镜可见黏膜上有色斑块及广泛的炎症。

(3)阴道念珠菌病为仅次于细菌性阴道炎的第二位阴道感染,表现为阴道壁充血水肿,阴道黏膜覆盖灰白色假膜,形同白色念珠菌口炎,阴道分泌物增多,白而黏稠,也可稀薄,典型病例伴有豆渣样白色小块。外阴累及可见红斑、糜烂、溃疡和皲裂,可扩展至肛周甚至

整个会阴部。外阴部红肿、烧灼感和剧烈瘙痒是本病的突出症状,日久可因搔抓刺激而产生湿疹样变。阴道念珠菌病更多见于妊娠期妇女,也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其他还可见因穿着不透气的紧身裤和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等。通过性交可传染给男性,引起念珠菌龟头炎或包皮龟头炎,包皮过长者易感染。

2.皮肤念珠菌病

(1)念珠菌间擦症常累及光滑部皮肤相互直接摩擦的部位。如腋窝、乳房下、腹股沟、肛周、臀沟、会阴等处。常多汗,局部潮湿,通气不良。较多见于肥胖的中年妇女和儿童,初起为间擦部位红斑、丘疹或小水疱,随之扩大融合较清楚的红斑。水疱破后脱屑或形成糜烂面,有少量渗液,偶有皲裂和疼痛。呈卫星状分布,常有自觉瘙痒。

(2)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较为罕见。主要见于先天性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患者。多在3岁内发病,先出现口腔念珠菌病,特别是白色念珠菌口炎,后累及全身皮肤,表现为红斑鳞屑性皮疹,头发稀疏脱落,外观呈早老样,赘疣增殖性皮损,有时呈蛎壳或皮质状。

3.播散性念珠菌病

为危及生命的严重真菌感染。由于多个脏器受累,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1)念珠菌血症单次或多次血培养念珠菌阳性,但无器官受累的证据。多见于粒细胞缺乏者或其他高危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常可超过38℃。偶有寒战和血压降低。

(2)急性播散性念珠菌病表现为持续发热,广谱抗菌药治疗无效。依累及部位不同可表现为脑膜炎、脑脓肿、脑炎、心肌炎、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肌炎(肌压痛)等。30%非粒细胞缺乏者出现眼内炎,表现为视力模糊、眼疼痛。眼科检查可见视网膜炎、脉络膜炎、玻璃体脓肿甚至前房脓肿等,单侧或双侧,可导致失明。累及皮肤,有边缘清楚的痛性红色丘疹,伴坏死性焦痂,还可有深部脓肿、坏疽性深脓疱样损害、蜂窝织炎、结节等,血小板减少者可有紫癜。

(3)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又称肝脾念珠菌病,当白血病患者经治疗缓解,白细胞数恢复正常而体重持续下降时,则应高度怀疑本病。常同时累及其他器官,患者肝脾肿大,自觉腹痛,血碱性磷酸酶可明显升高,其余肝功能试验正常或轻度异常。

4.深部器官念珠菌病

(1)泌尿道念珠菌病①肾念珠菌病大部分播散性念珠菌病累及肾脏,少数为泌尿道上行感染所致。主要症状为发热、寒战、腰痛和腹痛。常导致肾脓肿形成或因菌块阻塞导致肾盂积水或无尿。婴儿常少尿或无尿。②念珠菌膀胱炎症状与细菌性膀胱炎相似,可出现尿频、尿痛、尿急和排尿困难及血尿等。尿液检查呈阳性。

(2)下呼吸道念珠菌病多为支气管和肺部念珠菌的内源性感染。

(3)念珠菌性骨髓炎和关节炎表现为局部疼痛,可形成瘘管,有溶骨现象,但常无发热,好发于腰椎和肋骨。念珠菌关节炎可见于行关节治疗术后,如抽吸关节液、关节内注射或人工关节植入手术等。多为播散性念珠菌病的血行播散。

(4)腹膜及胆念珠菌感染念珠菌腹膜炎一般见于血液透析、胃肠道手术和腹腔脏器穿孔患者,先前曾用抗生素为危险因素。感染一般局限于腹腔。慢性腹膜透析患者播散性极少。婴幼儿播散相对多见。念珠菌感染也可累及胆囊和胆管。

(5)念珠菌心内膜炎多见于心脏瓣膜病、静脉注射毒品、接受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的患者。起病突然或隐匿,有发热、食欲减退、乏力和体重下降、贫血等。

(6)念珠菌脑膜炎对于已有念珠菌感染的低体重新生儿,衰弱者或神经外科手术者,

但更多见于播散性念珠菌病患者。

(7)念珠菌眼内炎通过血行播散或手术时直接接种感染,表现为视物模糊、漂浮盲点和眼痛。

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直接镜检法和培养法,病理学方法,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1.直接镜检

根据感染累及的部位不同采取不同标本,制作氢氧化钾湿推片,或涂片革兰染色置显微

镜下检查,阳性者可见大量的球状出芽酵母菌型和假菌丝存在,有诊断价值。

2.真菌培养

涂片检查阴性的患者,可进行念珠菌培养。培养检查法可进一步提高病原体检出的阳性率,验证直接镜检的结果,同时确定致病菌的种类。

3.组织病理

怀疑有念珠菌食管炎的患者,则不仅应做内镜刷取标本检查,同时应做活检,以进一步从组织病理学查找念珠菌侵袭黏膜的证据。

深部念珠菌的组织反应不具特征性。一般呈急性化脓或坏死,可有多个脓肿或微小脓肿,内含大量中性粒细胞、假菌丝和芽胞。组织中的假菌丝和芽胞是深部念珠菌病的确诊证据。

4.G试验和GH试验

采集患者标本做1, 3-B-D葡聚糖试验(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H试验)。可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和真菌血症的诊断,但接合菌和隐球菌除外。检测标本为血液、支气管肺管肺灌洗液和脑脊液。血清学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80%以上。但血清学诊断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普遍存在,故不能仅凭血清学试验结果作为确诊的依据。

5.免疫学检测

用免疫双扩法或胶乳凝法可检出白色念珠菌抗体。利用ELISA或AB-ELISA法测定血清念珠菌多糖抗原对于部分系统性和播散性念珠菌病的诊断更及时、准确。

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可引

起化脓、溃烂及渗出。潮湿环境和腐烂草木有利于本菌的生长,当皮肤破损时病菌侵入,根据

患者对该菌的暴露史及免疫状态不同,有不同表现。

临床表现

1.皮肤淋巴管型

最常见,真菌由外伤处植入,局部出现小而硬、可推动的无痛性皮下结节,呈红、紫或黑色,有时初起即为溃疡。好发于指部或腕部,损害沿淋巴管排列,自觉症状不明显。

2.固定型

好发于面、颈、躯干等处,损害为溃疡、疣状或浸润性肉芽肿,周围有时有卫星状损害。

3.皮肤黏膜型

较少见,发生于口腔、咽喉部或鼻部,初起为红斑、溃疡或化脓性损害,后变成肉芽肿性、赘生物或乳头瘤样损害。

4.播散性孢子丝菌病

可发生骨、骨膜及滑膜孢子丝菌病,眼孢子丝菌病,系统性孢子丝菌病及孢子丝菌病脑膜炎。

5.肺孢子丝菌病

主要由吸入孢子而发病,有咳嗽、发热症状。并出现结节损害、薄壁空洞、纤维化及胸

腔积液。

诊断

全身治疗为主,单纯局部治疗无明显效果。

1.全身治疗

(1)伊曲康唑治疗皮肤淋巴管型和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效果好,疗程3〜6个月。

(2)碘化钾无抑制真菌作用,可能通过影响患者的免疫反应而发挥作用。治疗有效,但要注意胃肠不适及对甲状腺抑制等副作用。

(2)两性霉素B用于严重的及播散型孢子丝菌病。

2.局部治疗

(1)2%碘化钾溶液或10%碘化钾软膏外用,损害消退后,应持续使用1个月左右,以防复发。

(2)局部液氮治疗,尤其适用于孤立小型损害者。

真菌感染和真菌性肺炎

一、真菌感染和真菌性肺炎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和有机物中。从其致病性而言,可将真菌分为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两类,从感染的部位上看,可将真菌感染分为浅部致病菌和深部致病菌。引起深部真菌病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包括隐球菌、念珠菌、曲霉、毛霉等;致病性真菌主要有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足癣菌、孢子丝菌等。肺部真菌感染在诊疗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其他类型病原引起的感染相同,真菌感染的发生也取决于真菌致病力和机体抵抗力两个方面。真菌的致病力包括真菌本身的毒理效应和患者所获得感染的途径、感染剂量等方面,机体的抵抗力往往和患者基础疾病状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者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等有关。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真菌感染常常于治疗“晚期”才明确诊断,即通常在经过一系列的抗细菌治疗无效后,才会考虑真菌感染的可能。所以临床医师对人体真菌感染的认识程度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决定了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肺脏是深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靶器官之一。目前我国尚无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的统计资料,但从文献上看,我国肺部真菌感染多数为条件致病性真菌,以念珠菌和曲霉菌最为常见,其次为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真菌在肺的感染途径可分为三种类型:(1)源性感染,即从正常人口腔和上呼吸道寄生的真菌进入下呼吸道导致感染;(2)外源性感染,患者吸入带有真菌孢子的粉尘引起感染;(3)继发性感染,体其他部位存在真菌感染,经过血行或淋巴系统播散至肺,或者邻近器官的真菌感染直接蔓延侵犯肺脏。但肺部真菌感染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肺部真菌感染时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检查除了曲霉菌感染形成曲菌球容易明确诊断外(图1),其他真菌感染均缺少特征性的改变。真菌感染的患者大多为其他全身疾病终末期的患者,留取痰液培养较为困难,患者自身条件也往往不适宜采用支气管镜吸痰等介入性检查。(2)肺真菌感染常常继发于细菌感染,在临床工作中往往注重于既往检验的细菌培养的结果,而没有对真菌感染引起一定的重视。或在同一患者体,存在两种以上的真菌感染,而实验室检查往往不能发现所有的致病微生物,而引起临床治疗的不全面。(3)目前我国尚缺乏真菌感染治疗的指南性文件,在临床上常常会对选择什么样的药物和如何避免药物的副作用问题上难以抉择。图1 左上肺曲菌球二、真菌性败血症在诊断或怀疑患者存在深部真菌感染时,应该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真菌败血症的征象,必要时应及时多次抽血行血培养检查明确诊断。真菌败血症可累及全身各脏器,其基本病变为坏死、溃疡、出血及空洞形成。切片检查一般可见组织坏死、炎性渗出及出血等改变。在坏死组织中可发现菌丝和(或)芽孢。血管腔可形成真菌性栓塞。常见的诱发因素有:(1)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2)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晚期危重病人;(3)器官移植及烧伤病人;(4)其他情况,如外科手术、尤其是腹部和心脏手术,以及静脉插管、静脉输注高营养、放置导尿管等。大多数患者在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突然出现病情恶化为主要临床表现。(1)发热。多数患者有高热、常在39℃以上,热型不一,以间歇热、驰热多见,若为稽留热,常提示预后极差。个别患者机体反应极差,表现为低温或体温不升,均示病情危重。(2)皮疹。约13%的念珠菌性败血症患者可有皮疹出现,以皮肤瘀斑、瘀点及斑丘疹为多见,亦可出现红斑结节水疱、脓疱等损害,脓疱可检到菌体。约5%的曲霉败血症患者出现斑丘疹、结节或斑块等,并具有化脓性或渐进性坏死倾向,损害区可发现曲霉菌存在。(3)脏器官受损的表现。真菌性败血症往往可伴有真菌性肺炎、食管炎、心包炎、心膜炎、心肌炎、肾炎及脑膜(脑)炎等。部分患者有淋巴结及脾肿大。若为念珠菌属败血症,往往伴有鹅口疮、吞咽困难、偏瘫、视乳头水肿、Babinski’s 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及锥体束征。真菌败血症伴发眼炎亦较多见,可在病程中或缓解后发生,大多数在败血症发生3-60天出现眼炎。出现真菌性败血症的时候,及时采用合适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是改善疾病预后的关键。在积极治疗真菌感染的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控制原有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机体情况也非常的重要。三、化验与诊断真菌感染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对有感染可能的患者应及时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利于治疗。真菌感染的诊断仍依赖于实验室检查。1.直接涂片检查留取的标本可直接涂片镜检,可以在片中发现菌丝明确有真菌感染,但是不能确定为具体为何种真菌感染。这时可选择经验用药治疗,并送标本进一步化验检查。2.

临床常见的真菌感染

临床常见的真菌感染 根据病原菌种类临床常见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属、曲霉菌、隐球菌等,简述如下: 第一大类:念珠菌病(candidiasis)是由念珠菌属真菌引起的皮肤、粘膜及内脏器官的急性或慢性感染,是最重要的机会性真菌感染之一,可局限于一个器官或呈播散性感染,严重的侵袭性感染常危及生命。临床常见的念珠菌包括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根据致病部位和组织学变化,可以分为浅部皮肤念珠菌感染、念珠菌肉芽肿、粘膜念珠菌感染和系统念珠菌病。对皮肤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病和外生殖器念珠菌病根据临床表现,结合涂片镜检发现菌丝、假菌丝和孢子诊断不难,且如果涂片有大量菌丝,提示念珠菌为致病状态,对诊断有重大意义。必要时做真菌培养,但须注意白色念珠菌是口腔正常菌群,故单纯培养阳性不能确定感染。深部念珠菌感染的诊断困难,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的结果不易解释。因此对疑似病例,应尽量采集各种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微生物学检查。 第二大类:曲霉病(aspergillosis)是曲霉菌属中的一些致病曲霉引起的疾病,近年来曲霉菌条件性感染发病不断上升,已成为仅次于念珠菌感染的深部真菌病。曲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和室内环境,为实验室常见污染菌之一。曲霉属中某些种可引起皮肤、鼻窦、眼、耳、支气管、肺、中枢神经系统及播散性曲霉菌,也可导致变态反应或毒素中毒症等。在医院中以机会性感染最多

见,机会性感染的最主要易感因素是使用免疫抑制剂,常见的曲霉病病原有以下几种: (1) 烟曲霉:可寄生于肺内,发生肺结核样症状,是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可产生烟曲霉毒素。 (2) 黄曲霉;可引起肺、外耳道、皮肤脓皮病样曲霉菌病,某些菌株产黄曲霉毒素,引起中毒或致癌。 (3) 黑曲霉:除能引起曲霉菌病外,也能产生黑曲霉毒素。 (4) 构巢曲霉:可引起外耳道、咽喉、肺等曲霉病,可产生杂色曲霉毒素。 第三大类:隐球菌感染的病原主要是新型隐球菌,新型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鸽粪中大量存在,也可以存在于人体表、口腔和肠道中。新型隐球菌可经呼吸道侵入人体,由肺经血液播散时可侵犯所有脏器组织,主要侵犯肺、脑及脑膜,引起慢性脑膜炎,也可侵犯皮肤、骨、关节等部位。新型隐球菌好发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患者、器官移植及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

主要致病性真菌

第33章主要致病性真菌 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称为真菌病(mycoses)。在10万种以上的真菌中,能引起人类真菌病的真菌只有几百种,其中90%的人类真菌病仅由几十种真菌所引起,绝大多数病原性真菌自然存在于水、土壤和有机废料中,然而,发病率最高的念珠菌病和皮肤癣病则是由人体的正常菌群的真菌引起。真菌可以引起表面感染、皮肤感染、皮下组织感染、深部感染和条件致病性感染,而且,几种真菌感染可以重叠出现。真菌按其侵犯的部位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浅部感染真菌、深部感染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 第一节浅部感染真菌 一、表面感染真菌 这类真菌主要寄居于人体皮肤和毛干的最表层。因不接触组织细胞,很少引起宿主细胞反应。这类真菌在我国主要有秕糠马拉癣菌(Malassezia furfur),可引起皮肤表面出现黄褐色的花斑癣,如汗渍斑点,俗称汗斑。此菌具嗜脂性。有报道从92%正常人头皮、躯干、面部、四肢等部位分离出。诱发因素为高温多汗。由于此菌能产生对黑色素细胞有抑制作用的二羧酸,使花斑癣局部色素减退。此菌有粗短、分枝的有隔菌丝和成丛的酵母样细胞。患者皮肤用Wood灯紫外线波长365nm照射或刮取鳞屑照射,能发出金黄色荧光,有助于诊断。 二、皮肤癣真菌

引起皮肤浅部感染的真菌主要是一些皮肤癣菌(dermatophytes)。皮肤癣菌有嗜角质蛋白的特性,是寄生与皮肤角蛋白组织的浅部真菌,使其侵犯部位只限于角化的表皮、毛发和指(趾)甲,而病理变化是由真菌的增殖及其代谢产物刺激宿主引起的反应。简称为癣(tinea),包括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头癣等。特别是手足癣是人类最多见的真菌病。皮肤癣菌大约有40多个种,分属于三个菌属:毛癣菌属(Trichophyton)、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和小孢子癣菌(Microsporum)。皮肤癣菌可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形成丝状菌落。根据菌落形态、颜色和所产生的大分生孢子,可对皮肤癣菌作出初步鉴定(图33-1)、(表33-1)。 表33-1 皮肤癣菌的主要特征 侵犯部位形态特征 皮肤毛发指(趾)甲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菌丝 毛癣菌属 + + + 细长,棒形梨形,棒形多样 (少)壁薄,少见多见 小孢子菌属 + + —纺锤形,壁棒形,卵圆形球拍状 较厚,较多见较少见梳状 表皮癣菌属 + — + 梨形,壁较薄无单纯细菌丝 多见 (一)生物学性状 1.毛癣菌属毛癣菌属的真菌一般可引起人的皮肤、毛发和甲板感染,但各菌的亲嗜性不尽相同。

真菌感染的分类及症状

真菌感染的分类及症状 真菌感染性疾病根据真菌侵犯人体的部位分为4类:浅表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下组织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前二者合称为浅部真菌病,后二者又称为深部真菌病。 浅部真菌(癣菌)仅侵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而深部真菌能侵犯人体皮肤、黏膜、深部组织和内脏,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深部真菌感染肠道即表现为真菌性肠炎,可独立存在如婴儿念珠菌肠炎,或为全身性真菌感染的表现之一,如艾滋病并发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1.浅表真菌病 感染仅仅局限于皮肤角质层的最外层,极少甚至完全没有组织反应,感染毛发时也只累及毛发表面,很少损伤毛发。主要包括:花斑癣、掌黑癣和毛结节菌病。 2.皮肤真菌病 感染累及皮肤角质层和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甲板等,能广泛破坏这些组织的结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宿主免疫反应;这类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皮肤癣菌病,其他真菌引起的感染还包括皮肤念珠菌病等。 皮肤癣菌病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足癣(俗称“脚气”)、手癣、体癣、股癣、甲癣以及头癣等各类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是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发病率高。 3.皮下真菌病 感染皮肤、皮下组织,包括肌肉和结缔组织,一般不会经血液流向重要脏器播散;但有些感染可以由病灶向周围组织缓慢扩散蔓延,如足菌肿等;也有些则沿淋巴管扩散,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免疫受损患者的皮下真菌具有潜在的播散全身的危险。 4.系统性真菌病 除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累及组织和器官,甚至引起播散性感染,又称为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来,随着高效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导管技术以及外科其他介入性治疗的深入开展,特别是AIDS的出现,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的系统性真菌病日益增多,新的致病菌不断出现,病情也日趋严重。主要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隐球菌病、接合菌病和马内菲青霉病等。 后二者为深部真菌病,其感染危害最大,也是院内感染类型之一,其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缺乏有效诊断工具,病程进展快,预后差,预防性治疗和经验性治疗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0b19498198.html,/tixuan/2014/0807/189807.html

常见的真菌性疾病汇总

常见的真菌性疾病 真菌性疾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真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真核细胞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叶绿素,以寄生和腐生方式吸取营养,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 真菌的基本形态是单细胞个体(孢子)和多细胞丝状体(菌丝)。估计全世界已记载的真菌有10万种以上,其中绝多数对人类无害,只有少数真菌(约200余种)与人类疾病有关。真菌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为温度22℃~36℃,湿度95%~100%,pH5~6.5。真菌不耐热,100℃时大部分真菌在短时间内死亡,但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紫外线和X射线均不能杀死真菌,甲醛、石炭酸、碘酊和过氧乙酸等化学消毒剂均能迅速杀灭真菌。 按照菌落形态,真菌可分为酵母菌(yeast)和霉菌(mold)两大类,前者菌落呈乳酪样,由孢子和芽生孢子组成,后者菌落呈毛样,由菌丝组成,故又称为丝状真菌。有的致病真菌在自然界或25℃培养时呈菌丝形态,而在组织中或在37℃培养时则呈酵母形态,称为双相真菌。 根据真菌入侵组织深浅的不同,临床上把引起感染的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 浅部真菌 浅部真菌主要指皮肤癣菌(dermatophyton),包括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和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其共同特点是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dermatophytosis),简称癣(tinea)。目前浅部真菌病仍按发病部位命名(如头癣、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等),少数按皮损形态的传统命名,如叠瓦癣、花斑癣。皮肤癣菌病为接触传染,不洁的卫生习惯、多汗浸渍、共用拖鞋、毛巾、梳子及接触患癣的动物是皮肤癣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深部真菌 深部真菌病一般按致病菌命名(如着色芽生菌病、念珠菌病等)。多数深部真菌系条件致病,多侵犯免疫力低下者,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增多,器官移植、各种导管和插管技术的开展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增多,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机会也不断增加,同时还发现了许多新的致病菌种。 头癣 头癣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和黑点癣三种。 发病原因 头癣是真菌感染头皮和头发所引起的疾病。患了头癣,头皮上会出现很多灰白鳞屑或大片的黄痂,还可引起头发折断或脱落。严重者头发参差不齐甚至所剩无几,即人们所说的“癞痢头”。 头癣的发生主要是通过接触头癣患者或有病的动物而被传染的,从自然界中感染来的极罕见。正常人与患头癣者经常密切接触,特别是儿童在一起玩耍,头碰头的接触,很容易被传染。还有与有病的动物接触后患病,这都属于直接传染。如果使用头癣患者用过的帽子、头巾、枕头、梳子或理发推子、剪刀等也可被传染,这叫做间接传染。可见头癣是很容易传染的。过去头癣在我国流行很广,医院里常可看到头癣患者。 但是,真菌感染后不一定都引起头癣,这与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密切相关。大多数成人对真菌抵抗力较强,而儿童较弱,所以头癣多见于儿童。

狗狗皮肤真菌和螨虫皮肤病-狗狗真菌性皮肤病的三种病因

狗狗皮肤真菌和螨虫皮肤病-狗狗真菌性皮肤病的三 种病因 狗狗真菌性皮肤病的三种病因 螨虫和真菌感染是两种狗狗常见的皮肤病,且症状相似,但是如果不会区分的话,胡乱涂抹药膏不仅无法治疗狗狗皮肤病,还会延误病情,那么如何区分螨虫和真菌性皮肤病呢? 狗狗螨虫和真菌性皮肤病 螨虫 生活环境潮湿、不卫生、接触病犬等均可导致,易发生眼、耳、鼻、胸,患处皮肤增厚、出血,非常瘙痒。 真菌性皮肤病 真菌性皮肤病通常出现在狗的头、腿和脚上。它的主要症状是有鳞屑、结痂的皮肤,其次是周围出现圆形脱毛。 如何判断是螨虫还是真菌 真菌性皮肤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三种: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发藓菌。最多的是小孢子菌。 感染小孢子菌后,通常会看到狗狗皮肤上有一角大小的小圆圈、粘稠的血液、红点、狗狗抓伤时形成的结痂,以及出现椭圆形的毛发脱落。 螨虫,螨虫分为疥螨、耳螨、蠕形螨,蠕形螨又分为脱屑型和脓疱型两种。

让我们从蠕形螨开始,它通常存在于眼眶周围和四肢。背部和下颈部周围,嘴巴周围也出现的比较多,它会发展得很快,一周左右会蔓延到全身,如果拖的时间长了会出现第二次细菌感染,表现会有脓液或淋巴结肿大,以及体温升高的症状。 1.脱屑蠕形螨 蠕形螨可迅速扩散为全身感染,皮肤发红,颈部、腋窝、背部和下腹部出现脓疱,鼻子和眼睛周围出现严重的皮脂性皮屑。 蠕形螨是最使人头疼的皮肤病。它有3个难点:1、治疗周期长; 2.容易复发; 3.会遗传 2.疥螨主要发生在犬的头部(鼻梁、眼眶、耳廓根部),有时在 前胸、下腹部、腋窝、大腿内侧和尾根,然后蔓延到全身。 发病初期,皮肤可出现红斑,以后红斑可发展为结节。如果皮肤很薄,你可以看到小水泡甚至脓疱。 可产生大量脱屑,或产生结痂性湿疹,进而使皮肤变得肥厚。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脱毛,表面结痂。结痂掉落时,皮肤呈鲜红色,湿润,并有出血现象。 患有疥螨的狗狗会非常痒,整天啃咬患处;情绪不安;消化吸收受损,狗狗体重下降,如果没有适当的治疗,狗狗很可能会死亡。如果眼睛周围出现感染,很可能会导致失明。 狗狗的皮肤病种类虽然有很多,但表现出来的症状却都极其相似,所以很多铲屎官尤其是新任铲屎官看到自家狗狗患上皮肤病以后会 显得非常的手足无措,甚至是病急乱投医。

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

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可以是细菌、、寄生虫或真菌。以下是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的详细介绍: 一、细菌性传染病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可以造成多种传染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 1:肺炎球菌感染:由肺炎球菌引起,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导致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2:结核菌感染:由结核菌引起,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引起结核病,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侵袭其他部位。 3:沙门菌感染:由沙门菌引起,通过食物污染传播,导致肠道疾病,如腹泻、肠炎等。 二、性传染病 是一种依赖于宿主细胞生存和复制的微生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性传染病: 1:流感:由流感引起,通过飞沫传播,引起呼吸道疾病,如发热、咳嗽、喉咙痛等。

2:麻疹:由麻疹引起,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导致高度传 染性的发热性疾病,伴有皮疹和全身症状。 3:西尼罗感染:由西尼罗引起,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导致性 脑炎和脑膜炎。 三、寄生虫性传染病 寄生虫是一类寄生于宿主体内的生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寄生 虫性传染病: 1:疟疾:由疟原虫引起,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导致周期性发 作的寒战、高热和贫血。 2:蛔虫感染:由蛔虫引起,通过食物污染传播,导致肠道感染,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 3:北美血吸虫感染:由北美血吸虫引起,通过进食未煮熟的 淡水螺类动物感染,导致肠道和肝脏疾病。 四、真菌性传染病 真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生物,可以感染人体的皮肤、 呼吸道和内脏器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真菌性传染病: 1:念珠菌感染:由念珠菌属真菌引起,通过接触感染源传播,导致皮肤和粘膜的感染,如口腔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等。

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

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 LT

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引起疾病。在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中,由真性致病菌所致的感染常为致命性的。条件致病菌主要包括念珠菌与曲霉,多侵犯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念珠菌、曲霉、隐球菌、毛霉是最常见的引起IFI的病原菌。 1.致病性念珠菌:念珠菌是最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常见的致病性念珠菌(假丝酵母菌)有: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 念珠菌培养产生酵母样菌落。显微镜下,除光滑念珠菌外,大部分念珠菌在玉米吐温琼脂培养基上均可产生假菌丝及芽孢,白念珠菌还可产生厚膜孢子。在37℃血清中培养2~3h,可长出芽管,是重要的实验室鉴别特征。 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大多无致病性。作为人体的正常菌群,只有在机体防御机制受损时才会致病。其毒力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念珠菌与组织的黏附性、念珠菌酵母相-菌丝相的双相性等,同时念珠菌感染与机体防御功能密切相关。 2.致病性曲霉:曲霉为条件致病菌,致病性曲霉的种群主要包括烟曲霉、黄曲霉和土曲霉等。曲霉的鉴定主要依赖形态学特征:通常以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头的颜色进行群的划分;然后以分生孢子的形态和颜色、产孢结构的数目、顶囊的形态以及有性孢子的形态等进行种的鉴定。培养条件应标准化,常用的培养基为察氏琼脂或察氏酵母浸膏琼脂。 曲霉孢子约2~5μm大小,易在空气中悬浮。吸入孢子后可引起曲霉病,肺和鼻窦最易受累,依据宿主的免疫状态可产生多种不同的临床类型。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曲霉可成为过敏原或引起肺或鼻窦的限局性感染;对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曲霉可在肺或鼻窦处大量生长,然后播散至身体其他器官。 3.致病性隐球菌:隐球菌属中新生隐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它包括两个变种,即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和格特变种,前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常存在于鸽粪等鸟类的排泄物中,几乎所有的AIDS患者并发的隐球菌感染均是由该变种引起;后者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可从桉树中分离到。

真菌感染的危害与预防方法

真菌感染的危害与预防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真菌感染”这个话题。真菌是一 类生物,它们与细菌和病毒一样都是常见的微生物。与其他病原 体相比,真菌感染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更大。本文将从真菌感 染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真菌感染的危害 1、皮肤疾病 皮肤真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它能引发多种疾病,如足癣、 甲癣等。这种感染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脱屑、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感染还可能导致糜烂和感染扩散。 2、呼吸系统疾病 真菌感染在呼吸系统中的危害不能忽视。吸入真菌产生的孢子,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或者感染。严重的情况下,它们能够在肺部形 成真菌球,导致肺组织损害。 3、神经系统疾病 感染真菌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是 脑膜炎,它可以导致头痛、发热、意识模糊等症状。如果不及时 治疗,这种病情可能导致死亡。 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真菌感染对于男性和女性都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在男性中,它可以导致睾丸和前列腺疾病,而在女性中则可能引 发阴道念珠菌病。这种病情会引发外阴部瘙痒、白带增多等症状,让感染的女性非常难受。 5、心脏疾病 很多人认为真菌感染只会影响皮肤和呼吸系统,其实不然。真 菌感染也可能对心脏产生负面影响,让人们患上心内膜炎和心肌 炎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真菌还可能导致心脏衰竭和心肌梗死 等疾病。 二、预防真菌感染的方法 1、保持环境卫生 保持卫生可以预防各种疾病,真菌感染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公 共场所,如游泳池、健身房、医院等地方,更需要注意卫生清洁 问题。个人生活中,要勤换洗内衣裤、袜子等贴身衣物,保持干燥。 2、保持身体健康 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也是预防真菌感染的重要方法。均衡饮食、适量锻炼、保证充足睡眠,都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方式。这样 可以控制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作,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真菌病害详解!真菌病害查询表都在这里!

真菌病害详解!真菌病害查询表都在这里! 展开全文 真菌分类系统演变和比较 1、三纲一类的系统: ①藻状菌纲②子囊菌纲③担子菌纲④半知菌类 2、Ainsworth(1973)的系统: 真菌(菌物)界包括粘菌门和真菌门,其中真菌门包括5个亚门:①鞭毛菌亚门②接合菌亚门③子囊菌亚门④担子菌亚门⑤半知菌亚门。真菌5个亚门的主要特征: 3、Alexopoulus(1979)的系统: ①裸菌门②鞭毛菌门③无鞭毛菌门 4、《真菌词典》第9版(2001)分类系统,真菌分属三个界: (1)原生动物界:①粘菌门②根肿菌门 (2)藻界:①丝壶菌门②网粘菌门③卵菌门 (3)真菌界:①壶菌门②接合菌门③子囊菌门④担子菌门

真菌的主要类群及所致病害 1、鞭毛菌亚门 (1)引起病害 根肿菌属引起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腐霉属引起植物幼苗的根腐、猝倒以及果腐等;疫霉属引起黄瓜疫病、番茄晚疫等;霜霉菌类可引起多种植物的霜霉病。 (2)病害特点 引起植物腐烂型症状,病部产生绵霉状物。引起植株局部褪绿坏死或畸形肿大的症状,在病部产生霜霉状物、白锈状物等病征。预防:百菌清、代森锰锌等。 (3)治疗用药 乙磷铝、甲霜灵、恶霉灵、霜霉威、霜脲腈、烯酰吗啉、银法利等。

2、接合菌亚门 (1)引起病害 根霉属可引起瓜果软腐病,无臭味。 (2)病害特点 该类真菌常引起多种植物果实、块根、球茎等的腐烂病状,在病部表面初期出现疏松灰白色,后转为灰黑色的毛霉状物。 (3)治疗用药 其用药与鞭毛菌用药相同。 3、子囊菌亚门 (1)引起病害 外囊菌属引起桃缩叶病;白粉菌类能引起多种植物的白粉病;黑腐皮壳属引起苹果树腐烂病;黑星菌属引起梨黑星病;链核盘菌属引起桃褐腐病。另外该亚门真菌还能引起葡萄黑痘病,瓜类蔓枯病,多种果树、花木煤污病,蔬菜菌核病等。 (2)病害特点 引起植物茎、叶、果实坏死性斑点或少数根部出现腐烂及瘤肿等病状,也有的枝、叶形成丛枝、缩叶。病部出现白色粉状物、霉状物、小黑粒、绵絮状物、菌核等病征。 (3)治疗用药

犬真菌皮肤病病例-狗真菌性皮肤病症状

犬真菌皮肤病病例-狗真菌性皮肤病症状 狗真菌性皮肤病症状 其病变主为皮肤表面形成小的类圆形痂皮(钱癣),这种局灶性结痂皮肤病变可出现于犬任何部位,但以耳、颜面、颈部和尾巴最常见。这种以皮肤结痂为主的病变,多不伴发脱毛,当病变不多,尤其发生在长毛犬时,往往不被发现。犬小孢霉对人主要引起头癣。2、石膏状小孢霉:生存于世界各地的土壤中,可引起犬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皮肤霉菌病。本病起病较急,病损严重。其发生部位与小孢霉相似,除圆形钱癣外,有时引起大面积皮肤病损。病变部被毛脱落,出现皮屑和结痂,继发细菌感染时,局部发生渗出性化脓。转为慢性后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3、奥杜安氏小孢霉和须毛癣菌:这两种菌,引起的犬皮肤霉菌病不多见。犬通常是因接触病人而遭到感染的。 1、霉菌的生活力和抵抗力极强,可寄生于动植物或随尘埃散布于空气中,传播机会很多。 2、皮肤霉菌是通过擦伤进入皮肤的。 3、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但接触被污染的器具、梳子、剪刀、垫物等也能引起间接传染。 4、动物间和人犬之问都可互相传染。 1.某些皮肤霉菌病有自限性疾病倾向,虽然未经治疔,但可自行痊愈。2、及时治疗的早期病犬,只靠外用药的局部处置即可收效,但慢性重度的皮肤霉菌病必须同时内服治疗药物。3、外用药物疗法:先洗去皮屑和痂皮,清整脱落和断裂的被毛,然后涂以下列某种软膏:克霉唑软膏、复方水杨酸软膏、眯康唑软膏或十一稀酸软膏,也可应用其它有效的成药,如癣净等。每天1-2次,直至彻底痊愈为止。4、内服药物疗法:回黄霉素为首选药物,每天用量20~40毫克,千克体重.1次或分2次口服,连用4-8周。将此药混以脂肪性食物拌食,能促进吸收。妊娠犬禁用,以免引起胎儿畸形。另一种口服药物是酮康唑,每天10毫克/千克体重,分3次口服,连用2~8周。如果反应严重,应停止服用而改用其他药物。 5、皮肤霉菌病没有特殊预防措施,主要应搞好一般性防疫工作。早期发现病犬,及时隔离治疗。同时注意加强营养,搞好管理。饲料中要含有足够的蛋白,并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稀有元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清整被毛,保持清洁,预防擦伤。 6、注意公共卫生,防止由犬到人和由人到犬的传播。犬的各种皮肤霉菌病,都能感染人,尤其是对霉菌最易感的儿童,往往会因接触病犬引起头癣和萁他癣症,养犬家庭应予注意。同时也应注意别把主人的癣传染给爱犬。 狗狗真菌性皮肤病 狗是人类可爱而忠诚的朋友。如果训练有素,他们将成为主人的得力助手。狗老了,身体虚弱了,生病了,残废了,就容易感染真菌性皮肤病。这个时期的狗狗更需要主人的照顾! 犬真菌性皮肤病是犬最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之一,由寄生在犬皮毛、表皮和角质蛋白中的真菌引起的一系列器质性疾病引起。 真菌性皮肤病多见于幼犬、老狗和体质虚弱、体抵抗力低下的犬。特点是皮肤出现脱毛斑、瘙痒、鳞屑、结痂。引起犬皮肤感染的真菌主要有犬小孢子菌、石膏小孢子菌和须癣毛癣菌。犬真菌病的传播多为接触性传播,是一种无明显季节性因素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已发现五种霉菌引起狗的皮肤真菌病。它们是犬小孢子菌、石膏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小孢子菌和变形小孢子菌。 小心人为地为真菌创造最合适的生存环境 湿热气候下发病率高,空湿度高,生活环境潮湿,不干净,洗澡后经常不吹干等。,都为真菌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适应环境。 幼龄动物比成年动物更容易感染,而幼犬或老狗的身体抵抗力较低,对真菌没有更多的免疫力,会给真菌一个机会。

肠道疾病-小儿真菌性肠炎-病情特征及常用治疗药物

肠道疾病-小儿真菌性肠炎 -病情特征及常用治疗药物 真菌性肠炎是指因肠道真菌感染而引起的肠炎,有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其中主要以白念珠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的白念珠菌性肠炎多见。白念珠菌是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之一,常由口腔念珠菌病发展而来,也可发生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真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肠炎。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较多,起病可急可缓,大便次数增加,为黄色水样便,有黏液,泡沫多,伴发霉气味,有的像豆腐渣样,严重者的可为脓便或脓血便,可有低热、呕吐、腹胀及腹痛。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主要由真菌寄生于肠黏膜而引起炎症致病。但在下列情况时易继发本病: (1)当机体患严重肝肾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或恶性肿瘤时引起恶病质,均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2)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化学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等皆可使机体和组织的抗病能力减弱,或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真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侵袭肠道组织而易引起肠道真菌病。

(3)继发于消化道的某些疾病,如痢疾、食管脓肿、肠梗阻等,或某些基础疾病如慢性肝病、糖尿病、艾滋病(AIDS)等。 (4)肠道营养不良和手术创伤同样可诱发真菌性肠炎。 2.发病机制 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未完全清楚。感染的发生是病原菌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机体方面: 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吞噬细胞数量减少,杀菌力下降,趋化性丧失等,都是真菌性肠炎发病的主要因素。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一个特点,就是常发生于有基础疾病的患儿,这些患儿的共同之处就是免疫功能低下。 (2)菌体方面: 如白念珠菌细胞壁含甘露糖,能加强其黏附力,且白念珠菌在组织内常呈菌丝体,与酵母体相比,不易被巨噬细胞吞噬。又如荚膜组织胞浆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后,不易被杀死,可在巨噬细胞内繁殖,导致感染播散。而曲菌内毒素和溶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则可导致感染灶的周围组织坏死。此外,1次摄入的真菌数量亦可成为感染发生的决定因素。如Krause曾给健康人口服1012 CFU(菌落形成单位)的白念珠菌,数小时后即发生肠道感染,随后出现念珠菌菌血症。

第3章真菌性皮肤病汇总

第3 章真菌性皮肤病 根据致病菌菌种及侵犯皮肤深度的不同,分为浅部真菌病及深部真菌病,后者也称为系统性真菌病。 浅部真菌病包括头癣、体癣和股癣、手足癣、甲癣、花斑癣。我国常见的有: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隐球菌病、着色芽生菌病等,少见的有:暗色丝孢霉病、足菌肿、放线菌病及奴卡氏菌病等,系统性真菌病除引起内脏器官损害外,也可有各种不同的皮肤表现,皮肤的损害可由真菌直接侵犯皮肤引起(原发性),也可由血行播散而致(继发性)。 头癣(tinea captis ) 头发和头皮的皮肤癣菌感染,临床上根据其致病菌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白癣、黑点癣及黄癣,脓癣一般继发于白癣或黑点癣。 【诊断】 1. 临床表现:主要见于儿童。 (1)白癣:为小孢子菌属感染所致,表现为灰白色鳞屑性斑片,圆形或椭圆形,一般 无炎症反应。患区头发距头皮2~4mm 处折断,外围白色菌鞘。偶有轻度痒感,易发展成为脓癣。 (2)黑点癣:为毛癣菌属感染所致,病发露出头皮即折断,其残留端留在毛囊口,呈黑点状。 (3)脓癣:多由白点癣或黑点癣发展而成,初起为一群集性毛囊性小脓疱,继而损害隆起,变成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毛囊孔呈蜂窝状。可有轻度疼痛和压痛,愈后常有瘢痕形成,引起永久性脱发。 (4)黄癣:由许兰毛癣菌感染所致。表现为红色斑片,覆碟形黄痂,渐扩大融合,形 成大片污秽色痂皮,常伴鼠臭味,病发少有折断而变为枯黄无光泽,病久者可形成大片永久性秃发,无自觉症状或轻度瘙痒。 2. 实验室检查 (1)真菌检查:病发真菌直接镜检和/或真菌培养结果为阳性。 (2)滤过紫外线(伍氏灯)检查:黄癣病发显示暗绿色荧光;白癣病发显示亮绿色荧光;黑点癣病发无荧光。 【诊疗常规】 1. 病史:儿童常见,起病前有与小动物或患者接触史;

27常见细菌及真菌生物学特点及所致疾病

27常见细菌及真菌生物学特点及所致疾病 27 常见细菌及真菌生物学特点及所致疾病 常见细菌及真菌生物学特点及所致疾病 病原性球菌 病原性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又称为化脓性球菌。病原性球菌主要有3个菌属即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奈瑟氏菌属。 葡萄球菌属 一、形态、染色和分类 葡萄球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球状菌,直径约1微米,呈葡萄状排列,无鞭毛和荚膜,不形成芽孢(胞)。葡萄球菌属中球菌,根据其产生色素及生化反应等不同,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表皮(白色)葡萄球菌和腐生(柠檬色)葡萄球菌3个菌种。金葡菌为凝固酶阳性菌,多为致病菌,而表皮及腐生葡萄球菌为凝固酶阴性菌,多为非致病菌或机会性致病菌。 二、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 1.致病物质的种类 (1)凝固酶:可使加入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凝固。能否产生凝固酶,作为鉴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征,但近年来在人工植入心瓣膜、心脏起搏器和人工关节等患者与早产儿、肿瘤等免疫力低下患者,发现有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感染,且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机会性致病菌,应予以重视。 (2)葡萄球菌溶素(或称葡萄球菌溶血素):能破坏多种细胞,故又称为溶细胞毒素。 (3)杀白细胞素:可损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4)肠毒素:直接或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症状为主的食物中毒。

(5)表皮剥脱毒素:裂解表皮组织的棘状颗粒层,使表皮与真皮脱离,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为外毒素,可引起机体发热和增强对内毒素的敏感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休克,甚至多器官系统损害,称为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2.所致疾病 (1)侵袭性疾病(化脓性炎症):?形成局部脓肿为主,如皮肤伤口化脓性感染、毛囊炎、疖、痈等;?各种器官的化脓性感染,如气管炎、肺炎、脓胸、脑膜炎、心内膜炎、 骨髓炎及中耳炎等;?全身感染,多由局部感染或器官感染扩散恶化,而引起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2)毒素性疾病:为外毒素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如肠毒素性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等。 (3)葡萄球菌性结肠炎(假膜性结肠炎):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症,实质上是耐药性金葡菌引起肠粘膜剥脱性感染,以腹泻大量的蛋花样水样便为主要症状。 三、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 致病性葡萄球菌(金葡菌)的特征:?镜检符合葡萄球菌的形态和染色特征;?菌落色素为金黄色,并有透明溶血环;?甘露醇发酵阳性;?血浆凝固酶阳性;?耐热核酸酶检 测阳性;?在专业实验室内,进行肠毒素鉴定为毒性强的菌株。 葡萄球菌属要点口诀为: 革兰阳性串排列, 金致病,表偶尔,腐不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