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生物学概述

蜜蜂生物学概述
蜜蜂生物学概述

第23卷第12期

2007年

中学生物学

MiddleSchoolBiology

Vol.23No.12

2007

文件编号:1003-7586(2007)12-0006-03

蜜蜂生物学概述

王承赋(湖南省永顺县民族中学416707)

蜜蜂是一种古老的昆虫,早在1亿2千5百年前,蜜蜂就生活于地球上。蜂群内部分工明确,个体之间存在着丰富有趣的信息交流语言,社会行为丰富,蜜蜂是研究社会行为学、神经生物学、行为遗传学、免疫学等良好的模式生物。作者利用多年养殖蜜蜂的经验和中学生物学教学工作的实践,结合有关资料概述了蜜蜂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1蜜蜂的种类

蜜蜂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蜜蜂总科、蜜蜂科、蜜蜂亚科、蜜蜂属。因分类方法不同,蜜蜂可分为6个种,即大蜜蜂(如排蜂和岩蜂)、小蜜蜂、黑色大蜜蜂、黑色小蜜蜂、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前四种为野生蜂种,分布于南非、东南亚和我国海南、广西和云南等省区,其中大蜜蜂和小蜜蜂表现为原始的生活特点,生活在暴露的单一巢脾上,染色体数目仅为西方蜜蜂的半数(只有8对)。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是目前家养的主要蜂种。东方蜜蜂分布区域由南到北个体逐渐增大,体色由黄变黑,可分为印度亚种、日本亚种、喜马拉雅亚种和中华蜜蜂亚种。其中中华蜜蜂是我国饲养的主要东方蜜蜂。云南农业大学东方蜜蜂研究所对中国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分为4类。西方蜜蜂通常分为3个类群,即欧洲蜜蜂、中东蜜蜂和非洲蜜蜂。其中又以意大利蜜蜂、卡尼鄂拉蜜蜂、欧洲黑蜂和高加索蜂是最具经济价值的蜂种。意大利蜜蜂是我国饲养的主要西方蜜蜂。

2蜂群的组织

蜜蜂营群体生活,蜂群由一只蜂王,数百只雄峰和数千至数万只工蜂组成。蜂王是发育完全的雌性蜂,其职能是产卵。工蜂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蜂,负责多项职能,如哺育幼虫、饲喂蜂王和雄蜂,酿制蜂蜜,分泌蜂蜡、修筑巢房,守卫和采集等活动。雄峰是蜂群中的雄性个体,惟一的职能就是与蜂王交尾。蜂群内3种类型的蜂,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在自然交替情况下,一个蜂群可能出现母女双王短时间同巢现象。一般情况下,群内只有一只蜂王,这是蜜蜂生物学中的一条基本规律。但是,据报道:采用

一定的技术手段,成功的组建多只蜂王在同一产卵区自由活动、正常产卵的多王群,并且实现了多王同巢越冬。实验数据显示:多王群的蜂王产卵量为单蜂王产卵量的222.94%和367.07%。这一成果被视为蜜蜂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同时在养蜂生产应用中也具重要意义。此项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大蜜源到来之前能够将蜂群迅速养成强群,以夺取蜂产品的高产;也为生产蜂王浆时带来大量日龄一致的小幼虫,方便移虫,为提高蜂王浆的生产效率提供了有利条件。此项技术的核心在于所谓的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生物诱导就是通过人为手段消弱或改变蜂王打斗行为能力:在蜂王的选择上,宜选择在大群中产卵达6个月以上的蜂王组建多王群,此时蜂王“母性”好,“咬斗性”相对减弱;其次用小剪刀或指甲钳剪掉蜂王两侧上颚的1/3 ̄1/2,使其丧失打斗的能力,然后将其放入原群饲养几天或直接放入幼蜂中组建多王群。环境诱导即协调蜂箱内外的环境,是组建多王群成功的又一关键。蜂箱外环境是指组建多王群时一定要选择外界蜂粉源丰富和气候温和的季节,大蜜粉源到来,其花香味成为蜂巢内的主导群味,使来自不同蜂王的信息素易于混合;在气候温和的季节组建多王群,此时蜂群处于强盛阶段,容易组建成功。蜂箱内环境是指选择在幼龄工蜂中组建多王群,因为幼龄工蜂的防卫能力弱,对蜂王信息素的敏感性差,容易同时接受多王的信息素。

3蜜蜂的生活习性

3.1蜂王的生活习性

蜂王是蜂群中所有成员的母亲,它的个体相对最大,比工蜂约长1/3。蜂王腹部末端有螫针,在2只蜂王相斗时才用。蜂王的寿命可达4 ̄5年,是工蜂寿命的100倍以上。蜂王一般在试飞、交尾和分蜂时出巢,其余时间均在巢内,在交尾后的2~3d即可产卵;当年的新蜂王产卵力强,以后产卵力减弱,生产中需每年更换蜂王。

3.2雄蜂的生活习性

雄蜂是蜂群中个体介于蜂王和工蜂之间的类型,一般在繁殖季节出现多,身体粗壮,翅长,飞行能力

强。一般中午时出巢,寻找女王蜂交尾,交尾后不久便死。雄蜂的食量大,工蜂根据繁殖的需要和巢内食物的多寡来决定雄蜂去留。

3.3工蜂的形态及生活习性

3.3.1工蜂的形态特征

工蜂身体最小,头部有一对膝状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作用。头部有复眼一对,有视觉作用;单眼3个,只有感光作用。工蜂有咀嚼式口器,上鄂发达,适于咀嚼花粉;下鄂、舌和下唇都延长并合拢成管状,适于吸吮花蜜。胸部有2对膜翅,有3对足,第三对足上有花粉刷和花粉筐。体表密被细毛,便于黏附植物的花粉。工蜂腹部末端有蛰刺,与毒囊连在一起,一受到惊扰就用螫针刺敌并注入毒液于敌害的身体里,工蜂随后便死。

3.3.2工蜂的行为特征

工蜂的行为非常复杂,具有复杂的信息交流方式,看似严密的社会分工体系和令人惊叹的建筑才能等。

(1)工蜂的信息交流方式——

—舞蹈。

斯培次纳是第一个唤起人们对蜜蜂传递信息注意的人,他叙述了蜜蜂舞蹈是一种传达流蜜的量以及花蜜来源地点的方法,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920年冯?佛烈希出版了《关于蜜蜂的“语言”》一书,书中更详细的描述了蜜蜂的舞蹈之后,随后许多研究人员也进行了同样的试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由于冯?佛烈希研究贡献,他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奖,他也是迄今为止蜜蜂生物学研究领域里惟一获此奖项的科学家。

(2)工蜂的行为变化。

蜂巢内外行为转变及其机制。作者在养殖蜜蜂实践中认识到蜜蜂所具有的分工行为并非蜂王“指挥”的结果。最新研究显示,影响工蜂由巢内活动转向巢外活动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据蜜蜂基因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采集基因是工蜂采集行为转变的遗传因素。在工蜂行为转变时大脑中for基因表达增多,采集蜂for基因的转录水平高于哺育工蜂,而且for等位基因的不同易引起采集行为的差异;同时,外界环境和蜂群对采集工蜂的需求也刺激for基因的表达。即外界大流蜜时,巢内哺育工蜂会提前参加采集活动;当巢内卵虫多而哺育蜂不足时,采集蜂也会转向巢内进行哺育活动。受for基因调控,采集工蜂有趋光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幼年工蜂只能在黑暗的巢内进行着无规律的活动,而成年工蜂的采集行为则表现为昼出夜伏,很有规律。②蜜蜂生理学研究发现保幼激素是工蜂行为转变的标志,在工蜂正常发育过程中,JH含量增多,采集行为提早发生。科学家们发现切除分泌JH的咽侧体可延缓采集行为的发生。

工蜂飞行能力的转变及其机制。有研究发现工蜂飞行能力的变化发生在2个不同阶段,即羽化后3 ̄4d及由巢内向巢外转变阶段,保幼激素影响工蜂飞行能力和代谢能力变化。有人实验证明切除分泌保幼激素的咽侧体的工蜂在第1次试飞时死亡率高于正常工蜂;飞行速度和飞行代谢水平低于正常工蜂。

耐热性的转变及其机制。飞行肌肉之所以能耐受温度的变化,部分是由于细胞中表达的热休克蛋白(Hsp)所致。实验表明:环境温度达43℃或49℃时,工蜂脑部和胸部的Hsp显著增多。目前Hsp与表达飞行行为的关系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转变及其机制。蜜蜂基因组研究表明神经肽操纵着蜜蜂行为的变化。在视觉方面,工蜂通过复眼感觉细胞中的不同视蛋白的表达辨别各种颜色。opsin水平因劳动分工不同而不同,采集蜂的含量高于哺育蜂。在嗅觉方面,基因组分析蜜蜂编码嗅觉感觉器的基因较多,可能与识别不同的生物素、家族信号、不同的花香有关。有人认为触角小叶构成嗅觉神经网状中心。

4蜜蜂的发育和遗传

4.1发育

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它的发育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是完全变态昆虫。工蜂的发育期为21d,雄蜂为24d,蜂王为16d。

4.2蜜蜂遗传学

德国牧师养蜂家约翰尼斯?齐从于1845年首次发表了他的假说,认为雄蜂来源于未受精卵,而决定雌性的卵是受精的。此项发现标志着蜜蜂遗传学的起源。但是,蜜蜂遗传学的真正开始应从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之后算起。1927年,科学家经过30年的努力,最终取得了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的成功,发展了蜜蜂交配控制和蜜蜂育种。

4.2.1关于性位点假说

性位点假说认为,在蜜蜂的某条染色体上存在着一个决定性别的位点,称为性位点,性位点上的基因称为性基因。蜜蜂的性别就是由性等位基因的纯合或杂合来决定的:性等位基因杂合,则为雌蜂(蜂王和工蜂);性等位基因纯合,则为雄蜂。

4.2.2关于二倍体雄蜂问题

既然性等位基因纯合的受精卵孵化出来的小幼虫是二倍体雄性幼虫,那么为什么在蜂群中却没有二倍体雄蜂出现呢?原来是工蜂能够识别二倍体雄性小幼虫,在孵化后的几小时就被工蜂吃掉了,形成空房。用人工方法可以培育出二倍体雄蜂,但它们没有生育能力。在高度近亲交配的情况下,有一定比例的受精卵是纯合的,最高可达50%,即可形成50%的空房

率。这给蜜蜂自交系的保存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是,这一难题已率先被我国蜜蜂育种家攻破。

4.2.3关于蜜蜂的连锁遗传

连锁遗传与蜜蜂的某些性状的出现有一定的关系,如“白眼”突变、“黄绿眼”突变、“残翅”突变、无绒毛突变等。其中“黄绿眼”突变和“无毛”突变是连锁的,只要这只蜜蜂是黄绿眼,那么它就一定无绒毛。5蜜蜂全基因组破译简介

2006年10月26日,蜜蜂全基因组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有趣的是,1906年10月26日,德国养蜂家齐从在96岁高龄逝世,在100年以后,蜜蜂基因组的发表,使蜜蜂生物学研究进入了所谓“后基因组”时代。蜜蜂全基因组是继黑尾果绳、冈比亚蚊、家蚕和果绳之后第五种被破译的昆虫。这一重大项目由美国倍乐医学院完成,耗资800万美元,历时2年。由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巴西、瑞典、日本、比利时、新西兰、以色列、丹麦、英国、法国、斯洛伐克、加拿大等14个国家90个科研机构的180多名科学家组成的蜜蜂基因组测序联盟(HGSC)发布了他们对西方蜜蜂基因组的测序结果和分析。蜜蜂的基因数量只相当于人类的约1/10。科学家们分析了蜜蜂16对染色体包含的基因,初步发现10157个基因,比果绳和蚊子的基因总数少30%左右;基因组全长236Mb,即2.36亿个碱基;大约有26Mb的序列未被克隆和测序。HGSC采用全基因组鸟枪法及BAC克隆法测序,基因组DNA测序的素材来自一群近交纯种蜂王的单倍体雄蜂。

6蜜蜂转基因研究介绍

动物转基因技术在探讨基因功能、基因治疗、发育调控、动物遗传改良、生物制药、建立疾病动物模型、器官移植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促进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蜜蜂是具有悠久的饲养历史和重大应用价值的模式昆虫,但其转基因研究却相对滞后。蜜蜂转基因研究目前尚无成功的报道,原因是工蜂的清巢行为和雌蜂的级型分化增加了蜜蜂转基因研究的难度,但人们进行蜜蜂转基因研究的步伐却没有停止。目前使用的动物转基因技术包括显微注射法、精子载体法、电击法、基因打靶技术等。将外源目的基因通过上述方法导入到受体(卵或幼虫)细胞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或使受体细胞受损,这也是工蜂清理巢房时被清理的对象,使得蜜蜂转基因研究遇到了阻碍。再者,蜜蜂的雌性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因为营养和巢房体积的不同而发育成蜂王和工蜂二种级型,如果经过转基因技术处理的受精卵发育成蜂王还好,若发育成工蜂也意味着失败,因为工蜂只能产未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整合到工蜂身上的转基因遗传信息只能传递在子一代雄蜂身上,以后便丢失了。由于蜜蜂转基因研究存在上述难点,科学家们目前正采用精子介导配套人工授精技术和蜜蜂卵或幼虫的转基因操作与蜜蜂人工孵化技术相结合,这两种方法能跳过上述障碍,但是转基因操作是否会影响幼虫正常发育目前还无从知晓。

7结语

随着蜜蜂全基因组的成功破译和蜜蜂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蜜蜂生物学研究对人类会带来很多益处,例如:蜂巢内的高温高湿及高密度,是助长疾病的温床,虽然蜜蜂有不少病害,但仍顽强的生存着,说明蜜蜂有不少抵抗病菌的机制,这对人类抵抗疾病肯定会有所启示;蜜蜂的蜂毒已证明可以治疗人类的癌症;蜜蜂是高度社会化的群体,有着复杂的信息交流体系,若对其行为进一步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掌握治疗“自闭症”的方法;蜜蜂还可以成为很好的生物探测器;同是受精卵发育成的蜂王和工蜂,他们有着相同的遗传基础,但蜂王的寿命是工蜂的100倍以上,这对研究人类的老化和长寿的机制很有帮助。蜜蜂与人类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如劳动分工、通信系统、防御系统、精妙的建筑及为了共同利益自我牺牲的精神等。因此,研究蜜蜂生物学也是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我们人类自身的生物学。

参考文献:

[1]糜佳霖,谭垦.中国东方蜜蜂分类研究结果和进展[J].中国蜂业,2007,58(7):13~14.

[2][美]达旦父子公司编,陈剑星等译.蜂箱与蜜蜂[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15,143 ̄145.

[3]胡福良,金水华,郑火青等.意大利蜂多王群的组建及蜂王产卵力的观察[J].昆虫学报,2005,48(3):465~468.

[4]曲宁,邓爱华,孔亮先等.生物行为变化研究的新模式——

—工蜂[J].昆虫知识,2007,44(1):9~13.

!!!!!!!!!!!!!!!!!!!!!!!!!!!!!!!!!!!!!!!!!!!!!!!

封面照片说明红鹭鳱Ixobrychuscinnamomeus

全长约390mm。雄鸟前额、头顶及整个上体为栗红色;下体皮黄色,有稀疏的黑褐色纵纹;颏、喉浅黄白色,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纵纹,向后伸达前胸;喉两侧各有一白色纵纹。雌鸟与雄鸟相似,但背部羽色较深,密布白色斑点,胸和腹部纵纹较多。栖息于河流、水库、湖泊等水域边缘浅滩的草丛或水田中,多单独活动。以水生昆虫、鱼等动物为食。繁殖期5~7月,在湿地边缘的草丛中营巢,每窝产4~6枚卵。

云南各地均有分布,为夏候鸟或旅鸟。

初中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

第三章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一、选择题 1. 雌雄异体,必须经过两性交配,卵必须经过受精作用,才能发育成新的后代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生殖。 A. 有性; B. 无性; C. 胎生; D. 孤雌 2. 卵胎生的营养来源与卵生相同,只是其生殖方式属于幼生,如双翅目的科和寄蝇科的一些种类。 A. 家蝇; B. 丽蝇; C. 麻蝇; D. 头蝇 3.昆虫通常在进行1次或多次孤雌生殖后,再进行1次有性生殖的现象,称为周期性孤雌生殖,多属于这种生殖方式。 A. 叶甲; B. 白蚁; C. 蜜蜂; D. 蚜虫 4. 完全变态不同于不完全变态的最主要特征是具有一个期。 A. 卵; B. 幼虫; C. 蛹; D. 成虫 5. 卵是昆虫个体发育的第一个虫态,由和卵内营养物质组成。 A. 卵壳; B. 卵巢; C. 输卵管; D. 产卵管 6.口器、触角、足及翅不紧紧贴附在蛹体上、可活动的蛹称为,如蜂类的蛹。 A. 活蛹; B. 被蛹; C. 围蛹; D. 裸蛹 7.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蜕皮而出的过程称为。 A. 孵化; B. 蜕皮; C. 羽化; D. 化蛹 8. 粪食性、腐食性、尸食性等昆虫能清除环境中的有机废弃物,故有昆虫之称。 A. 环保; B. 植保; C. 肉食; D. 植食 9.一种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姿态得以保护自己的现象,称为。 A. 警戒色; B. 拟态; C. 保护色; D. 伪装 10.流线型体型是水生昆虫适应环境的结果,可以减少游泳阻力,如、牙甲等。A. 叶甲;B. 天牛;C. 金龟子;D. 龙虱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主要差别。 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因此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是后者没有蛹这一时期. 2.举例说明昆虫的三种栖息习性。 散居性:分散生活,多数种类属此 群栖性:同种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如叶甲, 飞蝗 社群性:群体中不同个体有分工,如白蚁,蜜蜂

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中英) sample 样本:提供群体信息的亚单位,样本要求大小合适,并随机取样才具有代表性。 sampling error 样本误差:在一个小样本中预期的比例会发生随机改变的现象。 satellite DNA卫星DNA: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一种高度重复顺序,富含A-T ,当进行CsCl密度梯度离心时,基因组呈现一条宽的带,而在其上方高度重复顺序显示了单独的一条细带,故称卫星DNA。 scaffold attachmentation region (SARs) :骨架附着区:DNA上的特异位置,附着在染色体的骨架上。 secondary law 第二定律:见自由组合定律(independent assortment)。 secondary nondisjunction 次极不分离:初极不分离产生的雌性后代中X染色体再度不分离。 second-site mutation 第二位点突变:见抑制基因突变(suppressor mutation)。 selection coefficient 选择系数:计算对一种基因型的选择相对强度。 selection differential 选择差数:在自然和人工选择中,被选择亲代的表型平均值和未被选择的群体平均表型之间的差异。 self-assembly 自组装、自动装配:由亚基按特定的模式自动聚集成某种功能结构的过程。 self-fertilization (selfing) 自体受精:同一个体产生的雌性和雄性配子相互结合。 self-splicing 自我剪接:某些前体RNA分子内含子的切除,此过程在有的生物中是蛋白依赖性反应。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mode 半保留复制模型:在DNA复制两条子DNA链中,每条双链都含有一条亲代的单链。 semidiscontinuous 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前导链上DNA的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上是不连续的,故称半不连续复制。 sense codon 有义密码子:mRNA上相对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 Sequence Tagged Site, (STS)序列位置标签:一段短的DNA序列(200-500个碱基对),这种序列在染色体上只出现一次,其位置和碱基顺序都是已知的。在PCR反应中可以检测处STS来,STS适宜于作为人类基因组的一种地标,据此可以判定DNA的方向和特定序列的相对位置。ETS是cDNA上的STS。 sex chromosome 性染色体:在真核生物中和性别相关的染色体,如X, Y和Z,W。这些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主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以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动、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 1.识别动植物细胞,填写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功能(要求能填图)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壁 液泡 线粒体 叶绿体 (植物细胞结构)(动物细胞结构) 2.动植物细胞结构比较,能区分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动植物细胞都有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3细胞各结构生理功能(要求)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克隆羊多莉的身世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酸、甜、苦、辣、刺激性气味),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动力车间,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中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动物细胞中有线粒体 三、(草履虫、眼虫、变形虫、衣藻、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 四、(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3.植物体的五种基本组织,结合实例识别植物的器官主要由哪几种组织构成 植物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1)保护组织---根、茎、叶表面保护作用 (2)机械组织----茎、叶、花柄、果皮、种皮等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3)输导组织---根、茎、叶等运输作用,导管运水和无机盐,筛管运有机物 (4)营养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储存营养 (5)分生组织----茎尖、根尖、芽顶端。分裂新细胞,植物生长 具体的实例:例如番茄的果实表面的果皮是保护组织和机械组织,果肉是营养组织,果肉中丝络是输导组织。植株的茎顶端是分生组织 4知道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名称: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皮肤)、结缔组织(血液、骨)、肌肉组织(心肌)、神经组织(脑、神经)五、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植物体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例如西瓜、桃子我们吃的是果实。萝卜吃的是(根)。白菜吃的是(叶),自己在进行举例。 3.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4.植物体和人体结构层次的差别是人体有(系统),植物体没有。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 一、结合教材和生活中常见的具体实例了解并能识别环境中(水、空气、温度、光)等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葵花朵朵向太阳”是(阳光)对生物的影响,菊花通常在秋天开放,说明光照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 2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温度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在高山上,海

蜜蜂生物学知识点归纳

蜂王 体长:20—25毫米 体重:300毫克 寿命:5—6年 发育:卵3天,未封盖5天,封盖8天,共16天。3日龄后认巢飞行6—9天进行婚飞,交配2天后开始产卵。 职能:产卵,泌蜂王物质,起稳定核心作用。每昼产1500粒—2000粒。 工蜂 体长:12—14毫米 体重:100毫克 寿命:35天左右 发育:卵3天,未封盖6天,封盖12天,共21天。3—5日龄认巢习行,采集习行在17日龄左右。 职能:1-3日龄蜂承担巢内保温孵卵,清理产卵房工作;3-6日龄承担调制花粉与蜂蜜,饲喂大幼虫工作;6-12日龄承担分泌蜂王浆,饲喂小幼虫和蜂王工作;12-18日龄承担泌蜡造脾,清理蜂箱,夯实花粉工作,18日龄以上承担采集花蜜、水、花粉、蜂胶及巢门防卫工作。 雄蜂 体长:

体重: 寿命:3—4个月。 发育:卵3天,未封盖7天,封盖14天,共24天。7—8日龄认巢飞行,12日龄后进行婚飞。 职能:与蜂王交尾 巢脾: 成份:工蜂腹部蜡腺分泌的蜂蜡材料加工而成。 形状尺寸:若干个六棱柱状的小巢房组成,内径5.3—5.4毫米,深度—毫米。 数量:6600—6800个巢房。 蜂巢结构: 自然蜂巢多筑在树洞、岩洞里,人工发明活框蜂箱,巢脾两面是由横切面为六角形的巢房组成的,筑造一张标准巢脾需40g蜂蜡。培育12-16代(两年左右)以后,巢脾颜色变深,巢房直径变小,一般不可用。 巢房:王台:杯状,直径较工蜂雄蜂巢房大,功能:培育处女王工蜂巢房:直径最小,数量最多,功能:培育工蜂,贮存蜂蜜、蜂粮 雄蜂巢房:比工蜂大,功能:培育雄蜂,贮存蜂蜜 巢脾的保存方法: 1.CS2消毒法(在箱顶,CS2液体易挥发,且比重比空气重则下沉) 2.SO2熏蒸法(即硫磺粉消毒法)

个体生态学

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 ㈠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 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常直接作用于个体和群体,主要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种群分布和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等。各个生态因子不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它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它因子。 生态因子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大类。非生物因子包括温度、湿度、风、日照等理化因素;生物因子包括同种和异种的生物个体。 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例如低温对冬小麦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其后的生长阶段则是有害的。那些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数量和分布起限制作用的关键性因子叫限制因子。有关生态因子(量)的限制作用有以下两条定律。 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植物生长并非经常受到大量需要的自然界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水和CO2的限制,而是受到一些需要量小的微量元素如硼的影响。因此他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因素的营养元素”, 谢尔福德耐受定理(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就是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对同一生态因子,不同种类的生物耐受范围是很不相同的.例如:鲑鱼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是0~12℃,最适温是4℃;豹蛙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是0~30℃,最适温是22℃;南极鳕所能耐受的温度范围最窄,只有-2~2℃. 根据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范围的宽窄,可将生物区分为广温性和狭温性,广湿性 和狭湿性,广盐性和狭盐性,广食性和狭食性,广光性和狭光性,广栖性和狭栖性等.一般说来,如果一种生物对所有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都是广的,那么这种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市也一定很广,反之亦然. ㈡光对生物的影响 1、光与动物体色:①光照强度的影响:例热带地区动物体色亮丽,越往高纬度体色变暗; 蛱蝶有光照体色深,暗中体色淡。淡水中生物一般背灰黑色,腹白;深海动物蓝绿色(150米内),银白色(150~500米),红色(>150米)。 ②日照长度的影响:美洲兔冬白夏褐(人为延长光照时间长度,毛不褪色) 动物褪毛也与日照长度有关。 2、光与动物迁移:鸟类迁徙与日照长度有关;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徙(昼在水深层夜至水 面),这样代谢消耗少。 3、视觉器官与光的关系:深海鱼类视网膜中没有感光细胞,有些甚至眼睛蜕化消失。 按照动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分类: Ⅰ.昼行性(Diural organisms),大部分动物。 Ⅱ.夜行性(Noctural organisms):夜视性好,眼大、球形、凸出眼眶(鮟鱇鱼眼睛在头外),视网膜任意部位皆可成像。例鼹鼠:营掘土生活生物,视力弱,部分种类眼睛退化。Ⅲ.晨昏性(Crepuscular organisms):不适应强光照,适应弱光照条件,只在晨昏期间活动的动物。如疟蚊、土壤中的无脊椎动物等属于此类。 紫外线的双重性:ⅰ.促进钙的吸收,杀菌作用; ⅱ.使DNA变异,对高等生物细胞具有杀伤力 4、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一、细胞与遗传变异 (一)生物的特征及细胞的结构功能 1、生物的特征: ⑴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⑵生物能进行呼吸; ⑶生物能排除体内的废物;⑷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⑸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665年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并命名。 (1)植物细胞: ①细胞壁---保护、支持细胞; ②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细胞质---其中有液泡(含细胞液)、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 物)、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能量转换器); ④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2)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区别):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1)细胞分裂的过程(步骤):①染色体复制加倍、均分;②细胞核分裂成两个;③细胞质分裂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④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⑤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2)染色体复制均分的意义:染色体的复制均分,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保证了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的相同。 4、细胞生长---指新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转变为组成自身 的物质,体积逐渐长大的过程。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使生物体由小长大。正常细胞不能无限的分裂生长。 (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5、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 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 6、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有耳垂和无耳垂,有酒窝和无酒窝。

蜜蜂生物学概述

第23卷第12期 2007年 中学生物学 MiddleSchoolBiology Vol.23No.12 2007 文件编号:1003-7586(2007)12-0006-03 蜜蜂生物学概述 王承赋(湖南省永顺县民族中学416707) 蜜蜂是一种古老的昆虫,早在1亿2千5百年前,蜜蜂就生活于地球上。蜂群内部分工明确,个体之间存在着丰富有趣的信息交流语言,社会行为丰富,蜜蜂是研究社会行为学、神经生物学、行为遗传学、免疫学等良好的模式生物。作者利用多年养殖蜜蜂的经验和中学生物学教学工作的实践,结合有关资料概述了蜜蜂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1蜜蜂的种类 蜜蜂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蜜蜂总科、蜜蜂科、蜜蜂亚科、蜜蜂属。因分类方法不同,蜜蜂可分为6个种,即大蜜蜂(如排蜂和岩蜂)、小蜜蜂、黑色大蜜蜂、黑色小蜜蜂、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前四种为野生蜂种,分布于南非、东南亚和我国海南、广西和云南等省区,其中大蜜蜂和小蜜蜂表现为原始的生活特点,生活在暴露的单一巢脾上,染色体数目仅为西方蜜蜂的半数(只有8对)。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是目前家养的主要蜂种。东方蜜蜂分布区域由南到北个体逐渐增大,体色由黄变黑,可分为印度亚种、日本亚种、喜马拉雅亚种和中华蜜蜂亚种。其中中华蜜蜂是我国饲养的主要东方蜜蜂。云南农业大学东方蜜蜂研究所对中国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分为4类。西方蜜蜂通常分为3个类群,即欧洲蜜蜂、中东蜜蜂和非洲蜜蜂。其中又以意大利蜜蜂、卡尼鄂拉蜜蜂、欧洲黑蜂和高加索蜂是最具经济价值的蜂种。意大利蜜蜂是我国饲养的主要西方蜜蜂。 2蜂群的组织 蜜蜂营群体生活,蜂群由一只蜂王,数百只雄峰和数千至数万只工蜂组成。蜂王是发育完全的雌性蜂,其职能是产卵。工蜂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蜂,负责多项职能,如哺育幼虫、饲喂蜂王和雄蜂,酿制蜂蜜,分泌蜂蜡、修筑巢房,守卫和采集等活动。雄峰是蜂群中的雄性个体,惟一的职能就是与蜂王交尾。蜂群内3种类型的蜂,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在自然交替情况下,一个蜂群可能出现母女双王短时间同巢现象。一般情况下,群内只有一只蜂王,这是蜜蜂生物学中的一条基本规律。但是,据报道:采用 一定的技术手段,成功的组建多只蜂王在同一产卵区自由活动、正常产卵的多王群,并且实现了多王同巢越冬。实验数据显示:多王群的蜂王产卵量为单蜂王产卵量的222.94%和367.07%。这一成果被视为蜜蜂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同时在养蜂生产应用中也具重要意义。此项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大蜜源到来之前能够将蜂群迅速养成强群,以夺取蜂产品的高产;也为生产蜂王浆时带来大量日龄一致的小幼虫,方便移虫,为提高蜂王浆的生产效率提供了有利条件。此项技术的核心在于所谓的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生物诱导就是通过人为手段消弱或改变蜂王打斗行为能力:在蜂王的选择上,宜选择在大群中产卵达6个月以上的蜂王组建多王群,此时蜂王“母性”好,“咬斗性”相对减弱;其次用小剪刀或指甲钳剪掉蜂王两侧上颚的1/3 ̄1/2,使其丧失打斗的能力,然后将其放入原群饲养几天或直接放入幼蜂中组建多王群。环境诱导即协调蜂箱内外的环境,是组建多王群成功的又一关键。蜂箱外环境是指组建多王群时一定要选择外界蜂粉源丰富和气候温和的季节,大蜜粉源到来,其花香味成为蜂巢内的主导群味,使来自不同蜂王的信息素易于混合;在气候温和的季节组建多王群,此时蜂群处于强盛阶段,容易组建成功。蜂箱内环境是指选择在幼龄工蜂中组建多王群,因为幼龄工蜂的防卫能力弱,对蜂王信息素的敏感性差,容易同时接受多王的信息素。 3蜜蜂的生活习性 3.1蜂王的生活习性 蜂王是蜂群中所有成员的母亲,它的个体相对最大,比工蜂约长1/3。蜂王腹部末端有螫针,在2只蜂王相斗时才用。蜂王的寿命可达4 ̄5年,是工蜂寿命的100倍以上。蜂王一般在试飞、交尾和分蜂时出巢,其余时间均在巢内,在交尾后的2~3d即可产卵;当年的新蜂王产卵力强,以后产卵力减弱,生产中需每年更换蜂王。 3.2雄蜂的生活习性 雄蜂是蜂群中个体介于蜂王和工蜂之间的类型,一般在繁殖季节出现多,身体粗壮,翅长,飞行能力 6

小蜜蜂的简单介绍

小蜜蜂的简单介绍 小蜜蜂在我国的广西、云南及印度、越南、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群岛分布很广。 1.形态特征 工蜂体长7-8mm头略宽于胸。第一、二腹节背板暗红色,其余各节呈黑色。体毛短而小,背面及头部下方表面毛灰白色,颅顶披黑褐色毛,胸部披黄色短毛。雄性后足基附节内侧凸起超过基附节长度的2/3。 2.生物学特性 小蜜蜂栖息在海拔1900m以下,年平均温度在15-22度的地区。筑巢在盆地边缘的半山坡、河谷、溪流旁,耕作区和村寨周围的次生灌木丛和杂草丛中,在低矮的树枝和草基上筑巢,离地面0.2-3.0m,周围荆棘和杂草丛生,十分隐蔽。营造露天单一巢脾.宽25-35cm,高15-27cm,厚16-19.6mm。巢脾员最上部形成一厚的项,将树枝包裹在内。上部为贮蜜、粉区,下部为繁殖区。巢房有三型蜂的分化,工蜂房在两例和下部,直径4.2-4.8mm,深8.9—12.0mm。蜂群育虫取决于蜜源和环境温度。通常蜂王在2月开始产卵,蜂群开始育虫。4-5月达到高蜂期时.蜂儿面积可达600cm2。6-8月气温高缺乏蜜源时,蜂王产卵很少。9-11月是第二个育虫期,12月至翌年1月气温低时停止育虫。2月底3月初开始培育雄蜂,最多时可达到育虫面积的1/4。 小蜜蜂在分蜂期一群蜂一般可造王台3-13个,最多可达20个。在环境湿度18度-42℃时,巢脾中心育虫温度为33-38度,无蜂子时温度较低。据39蜂疗网调查小蜜蜂常因季节变动,蜜源缺乏而全群迁徒,由平原到山区往返迁飞。受蜡螟或蚂蚁等敌害侵袭,常导致全群弃巢飞逃。小蜜蜂有较强的护脾力。常有三层以上工蜂爬附在巢脾上。当暴风雨袭击时,结成紧密蜂团,保护巢脾。蜜源丰富时温驯,蜜源枯竭时性情凶暴。每年每群平均可取蜜1kg,多的可达3kg。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求普通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求营养: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 ●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衍。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土壤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狼抓羊、大鱼吃小鱼(捕食关系) 稻田里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 犀牛和犀牛鸟(互利共生)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的少(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旗形树(对单侧风的适应)、变色龙、向日葵。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沙地上的植物能够防风固沙;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同时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 写食物链的时候要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例:草→鼠→蛇→老鹰 9、罗列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养蜂学》知识点汇总(植保)

一、绪论 1、蜜蜂属中的蜜蜂有3个方面的生物学特性:社会性生活;泌蜡筑造双面具有六角形巢房的巢脾;采蜜贮蜜积极 2、标志现代养蜂学开始的三大技术:蜂箱(美国),巢础(德国),摇蜜机(奥地利) 3、中国养蜂优势:养蜂历史悠久;养蜂资源丰富 中国养蜂不足:①养蜂者老龄化,文化素质较低,影响新技术推广;②人均饲养蜂群数量少; ③单位面积蜂群数量少 4、影响我国养蜂业发展的因素:①蜂产品质量不稳;②过度依赖国外;③宣传不够:养蜂目的,蜂产品用途,蜂产品感官鉴定;④养蜂产业化程度低;⑤国家引导及管理问题;⑥蜂产品中几个混淆问题 5、我国养蜂业发展方向:①提高蜂产品质量;②回归走生产成熟蜂蜜之路;③进行规模化饲养,提高机械化水平;④加强蜜蜂授粉宣传与推广工作;⑤加强蜂病的无污染防治、研究工作 6、蜂蜜检测:蜂蜜中花粉粒检测 7、发展养蜂业意义: ①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②维持生态平衡; ③提供营养丰富的蜂产品: 蜂王浆:延年益寿的作用;加快参与新陈代谢 蜂蜜:含有葡萄糖和果糖(主要成分),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含有大量酶类、维生素、微量元素、有机酸等,营养丰富;含有的矿物质与人体血液内矿物质成分相似;有抗菌性,对牙有保护作用 蜂毒: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④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途径 ⑤控制植物虫害 ⑥蜜蜂是有效的环境监测生物指示器 ⑦蜜蜂是一种理想模式生物 二、养蜂资源 1、蜜蜂种类: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大蜜蜂,小蜜蜂,黑大蜜蜂,黑小蜜蜂,沙巴蜜蜂,绿努蜂,苏拉威西蜂 2、中蜂、意蜂区别 ①中蜂更早出晚归,中蜂中午有一段时间采集低峰 ②当气温低于14℃时,意蜂不能外出进行采集;在8℃~9℃时,中蜂仍外出采蜜;11℃时,意蜂翅僵,7℃,足僵 ③中蜂善于采集零星分散的花源,西方蜂善于利用大面积的花源;中蜂消耗蜂蜜量更少 ④相对于西方蜜蜂,中蜂更易谜巢、盗蜂 ⑤当蜂群无蜂王时,西方蜜蜂有5~24%工蜂卵巢得到充分发育,并在失王6~30天才开始产卵;东方蜜蜂在失王2~3天后,工蜂就开始产卵,有72%工蜂卵巢得到发育,产卵后不易接受新蜂王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全!)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19的例子 5、*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生物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 6、*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 ①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 ② 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③ 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看书P30 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 15、*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细胞核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17、*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染色体细胞核细胞质形成细胞膜形成细胞壁

蜜蜂产品介绍

蜂产品 蜂蜜 蜂蜜是蜜蜂采集花蜜通过其蜜囊转化、然后在蜜巢中熟成、脱水的甜味黏稠物质。 分类 根据采蜜的蜂种可分为2类 意蜂蜜、中蜂蜜(土蜂蜜)。 根据来源可分为2类 蜂蜜分为天然蜜和甘露蜜。天然蜜就是蜜蜂采集花蜜酿造而成的。它们来源于植物的花内蜜腺或在外蜜腺,通常我们所说的蜂蜜指的就是天然蜜,又因来源于不同的蜜源植物,又分为某一植物花期为主体的各种单花蜜,如荔枝蜜、刺槐蜜、紫云英蜜、油菜蜜、枣花蜜、野桂花蜜、龙眼蜜、椴树蜜等。 在一般情况下,蜂蜜是以一种或几种主要来源的花名来命名的。一般地说,某单花蜜就是该蜜源植物的花粉比例占绝对优势。许多植物同时开花而取到的蜜,因有两种以上的花粉混杂在一起,一般称为杂花蜜,或“百花”蜜。 以生产季节把蜂蜜分为春蜜,夏蜜、秋蜜和冬蜜。 甘露蜜是蜜蜂从植物的叶或茎上采集蜜露或昆虫代谢物——甘露所酿制的蜜、蚜虫吸取了植物的汁液经过消化系统的作用,吸取了其中的蛋白质和糖分,然后把多余的糖分和水分排泄出来,洒在植物的枝叶上蜜蜂就以它为原料酿造成甘露蜜。 根据物理状态可分为2类 液态蜜和结晶蜜。一般情况下,刚分离出来的蜂蜜都是液态的,澄清透明流动性良好、经过一段时间放置以后,或在低温下,大多数蜂蜜形成固态的结晶。 结晶蜜由于晶体的大小不同,可分为大粒结晶、小粒结晶和腻状结晶。结晶颗粒直径大干0.5微米的为大粒结晶;颗粒直径小于0.5微米的为小粒结晶;结晶颗粒很小,看起来似乎同质的,称为腻状结晶或油脂状结晶。 根据生产方式可分为2类 按生产蜂蜜的不同生产方式,可分为分离蜜与巢蜜等。 分离蜜,又分离心蜜或压榨蜜,是把蜂巢中的蜜脾取出,置在摇蜜机中,通过离心力的作用摇出,并经过滤的蜂蜜,或用压榨巢脾方法从蜜牌中分离出来并过滤的蜂蜜。这种新鲜的蜜一般处于透明的液体状态,有些分离蜜经过一段时间就会结晶,例如油菜蜜取出不久就会结晶。有些蜂蜜在低温下或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结晶。 巢蜜,又称格子蜜、利用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在规格化的蜂巢中,酿造出来的连巢带蜜的蜂蜜块,巢蜜既具有分离蜜的功效,又具有蜂巢的特性,是一种被誉为最完美、最高档的天然蜂蜜产品。 根据颜色可分为7类 一般认为,浅色蜜在质量上大多优于深色蜜。在国际市场上蜜分为特种蜜(单花蜜〕和混合蜜、蜂蜜之间存在着色泽差异,将其分为水白色、特白色、白色、特浅琥珀色、浅琥珀色、琥珀色及深琥珀色7个等级,其区分颜色的依据是普方特比色仪。 根据蜜源植物可分为2类 根据蜜源植物分为单花蜜和杂花蜜(百花蜜) 单花蜜:来源于不同的蜜源植物,根据蜜源植物分为某一植物花期为主体的各种单花蜜,如荔枝蜜、龙眼蜜、柑橘蜜、枇杷蜜、油菜蜜、刺槐蜜、紫云英蜜、枣花蜜、野桂花(柃)蜜、荆条蜜、椴树蜜、益母草蜜等等。 荆条蜜:主要产于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如山西、河北、辽宁。荆条一般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沟、谷地、河流两岸路旁和荒地。

人类生物学

1 人是什么:人是地球生物中处于进化最高阶段的动物。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并能用语言进行思维的高等动物的统称。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是一种高级动物。 2智人的特点及其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智慧劳动语言文字音乐大脑永远是人体最神秘的器官 各人种天生大脑容量不同白种人100 南非混血有色人种平均85 非洲黑人70 非洲肤色较浅的智商偏高现代人的脑容量是我们近亲黑猩猩的三倍以上。增大脑容量使得人类大脑更具有更多的神经细胞和更复杂的神经网络;在人群中大脑容量也存在个体差异。1200ml-1600ml men>female 有基因控制直立人的出现解放前肢体,发展为手,为劳动创造条件 劳动在人类进化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劳动中学习,不断进化 劳动不仅使人类逐渐战神自然,而且也是人类自身的体质、形态、和智慧不断得到发展,从而由“直立人”、“早期智人”进化到“晚期智人”。 肌肉收缩原理肌肉收缩需要能量 粗肌丝(肌球蛋白)头部与细肌丝、(肌动蛋白)结合/分离一次---消耗一分子ATP 滑动10nm:一个周期时接时离:兔肌纤维可达50~100次/sec 肌纤维收缩最充分时,其长度可为舒张时的0.85 语言的诞生就是人类的诞生 根据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人类至少在四、五是万年就开始发明出口头语言,创造出最初的语词。人类的语言就是以命名为基础的,而动物的语言则不是,动物也可以通过有声音的语言进行间的沟通、情感的表法等,但都不是以对事物的命名为基础。 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发明出不同的语言,即对同样的事物用不同的语言去命名,然后通过约定俗成的过程,创造出不同的语言、形成不同的语法,这就形成后来不同的民族语言,所以各民族语言的语词才有不同的内涵及字面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的交流就要翻译 在经历而、三、拜完年旧石器时代以及发明口头语言几十万年之后,人类在一万多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人类发明出口头语言,人类就不可能从旧石器时代进步到新石器时代以及继续进步。在6-7千年前人类进入金属时代,同时创造出最初的文字,到大约4-5千年前,欧亚大陆的一些民族逐步创出比较完善的文字体系。 不同地方的民族创造出不同的文字体系,在中国就是以表意为基础的汉字,最早的是甲骨文。语言是科学与哲学诞生的前提。 音乐起源于劳动劳动给予音乐内容劳动的呼声给予音乐以节奏和音调劳动的动作给予音乐以舞姿古代的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是一体音乐-舞蹈-劳动-大脑刺激与享受音乐是人类进步的产物,也促进人类向更高级的进化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 3智人的起源与未来:非洲起源欧洲,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发祥地。随着亚非两地更多人类化石的发现,人类摇篮欧洲说才逐渐退出了舞台。达尔文曾在1871年出版的一本专著中大胆推测:非洲是人类的摇篮。此前在1863年,则有人主张人类起源于南亚。1927年,中国发现北京人化石,使中亚起源说更加

初中生物备课参考 生物体

第二节生物体 要点精讲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生物体的共同物质基础是:在基本组成物质中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 生物体的结构基础是: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需要依赖于寄主细胞才能进行繁殖,所以生命都需要细胞来表现,病毒等也不例外。 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进行?这种说法不正确,应该是生命活动主要在细胞内进行,也有不在细胞内进行的,如血浆中抗体针对抗原的作用等也属于生命现象。 生物体都有严整的结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病毒等少数种类虽无细胞结构,但也有其组成结构。病毒的结构是以蛋白质、核酸(DNA或RNA)为主,复杂有序的多分子体系。如只用单纯的核酸去感染寄主,感染的能力会大大下降。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主要是在细胞内进行)。通过新陈代谢能实现生物体的不断自我更新,在自我更新中实现生命的存在,活的生物体内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都需要更新:遗传物质——核酸在细胞分裂时合成新的子链,进行更新;其他参与生命活动的物质每时每刻都在更新(生物体内有相应分解的酶等)。 非生物也能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但不是实现自我更新。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根本的特征,其他特征是由这一核心特征产生出来的。新陈代谢是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为生命活动提供了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基础。 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在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对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例如,植物的根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茎有背地性、向光性;动物趋向有利刺激(如食物),躲避有害刺激(如敌害),从而能适应周围的环境。 区分反射与应激性:反射属于应激性,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应激性属于反射。不具备神经系统的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具备神经系统的生物没有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应激性,均不是反射。活的草履虫遇到食盐会逃避,死的则不然。活的盆花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弯向光源方向生长,死的则不会。如果新陈代谢停止,应激性也随之消失。 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从代谢角度看,生长是生物体的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从细胞角度看,生长是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加;同时通过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因而生物体表现出生长现象。单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依靠细胞增大及其内含物质量的增加;多细胞生物主要依靠细胞的分裂来增加细胞的数目和细胞的生长。 发育是指在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发生一系列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的变化,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个体的过程。 生殖是指生物体成熟后能够产生自己的后代。生殖的意义是保证种族的延续,生殖对一个个体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在自然界中,一生未获得交配机会,没有进行生殖的个体其实是很多的。铁锈越长越多是不是生物的生长现象?不是,它是越来越多的铁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的过程,是由一种物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而不能像生物体那样得到自我更新。只有通过新陈代谢作用表现出来的“长”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大蜜蜂的简单介绍

大蜜蜂的简单介绍 大蜜蜂是野生蜜蜂中根有经济价值的蜂种,我国的云南、广西、海南岛及印度、斯里兰卡、泰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都有分布。 1.形态特征 工蜂体长16-18mm,为大型蜜蜂。一种是金黄色的,工蜂腹部第一、二节背板有金黄色绒毛,有时第三节背板上也有少量黄毛,称为排蜂;一种是黑色的,称为大挂蜂。大蜜蜂的工蜂与蜂王体长相接近,与西方蜜蜂的蜂王相似,雄蜂比工蜂小。排蜂的蜂王呈黑色,混在工蜂中很容易识别。大挂蜂的蜂王、工蜂和雄蜂都是黑色的,工蜂的腹部有银灰色绒毛构成鲜明的环带。 2.生物学特性: 大蜜蜂喜在露天的树丛、岩壁的遮荫处筑造巨大的单张蜡质巢脾。脾长O.5-1m以上,宽0.3—0.7m以上,呈乳白色而发亮。脾的上部和两例是贮蜜房,贮蜜房的一例可以加高到100mm,两储加起来可厚达200mm。大蜜蜂一年可取二次蜜,一张巢脾可贮蜜25-40kg。果脾的中间和下缘是产卵圈,工蜂房和雄蜂房大小相同.王台在巢脾的侧下方。雄蜂和工蜂的比例,在繁殖季节为1:3。大蜜蜂的群势能达到七万只蜜蜂以上,冬季也能保持三万只到五万只的群势,这时巢脾上的产卵圈较小,便于蜜蜂护脾。工蜂在脾上结团,互相攀附,十分强劲有力。排蜂甚至在遭到台风暴雨袭击的时候,还能结团,保护巢脾。 大蜜蜂随季节不同有明显的迁徙习性o 5—8月在高大的阔叶树上筑脾繁殖,9月以后,迁往海拔较低的河谷。在浓密的灌木丛中采集贮存蜂蜜,准备越冬。据39蜂疗网调查大挂蜂有较强的耐寒性,排蜂则很不耐寒。生活在深山密林中的大蜜蜂性情凶猛,生活在居民点附近的则较温驯。20世纪50年代,印度全印农村工业协会对大蜜蜂进行饲养试验,获得成功,可取蜜、取蜡并利用其为药用植物砂仁授粉。

个体生态学

个体生态学 物种是由内在因素(生殖、遗传、生理、生态、行为)相联系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基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的生物类群。 生物的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科学 生态学是关于生物生存态势研究的科学 个体生态学的范畴 ●是以个体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生物与环境之关系。特别是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 ●是以生物的个体及其栖息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有关环境因子对生物个体的影响,以及生物个体在 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方面的生态适应机制,阐明生物个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由于个体生态学涉及生物个体的生活方式以及物种的生存和进化,所以可定义个体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的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分支。 个体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因子对生物个体的影响 ●生物个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方面的生态适应机制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 环境(environment)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的总称,即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环境的类型 (一)按环境的主体进行分类 ●以人类为主体,和人类相对应的其他生命物质以及非生命物质都被看成是环境因子,这类环境称 为人类环境,例如在环境科学中,就是采用这样的分类方法。 ●以生物为主体,生物体以外的所有环境条件总称为环境,这是一般生态学上所采用的分类方法。

蜜蜂生物学

各发育过程:坯胎发育形成血腔来源于中坯层,背血管背膈形成遇上顶端的中坯层,腹膈形成于中下端散离的部分中坯层细胞。幼虫背血管形成,背腹形成。成蜂的背血管是从第六腹节后半部延伸进入头部。背膈是从第三腹节前端开始到第六腹节为止,由两层底膜转成。腹膈由腹纵肌横向精密融合成纤维膜形成。 75.有哪几种排泄?组织结构及来源与系统发育演变过程? 有体壁、消化道、马氏管、游离排泄组织四种。结构分为外腺体的排泄和气管系统的呼吸作用;中后肠食物残渣及钙质的排泄作用;主要对尿酸盐类的排泄;主要对脂肪体细胞等的解离作用.马氏管来源于体后端的4个坑状外坯层凹陷.脂肪体细胞的起源:背窦内的脂肪体细胞是体壁衍生的。 发育过程为:幼虫期脂肪体细胞呈松散状,大部分脂肪细胞游离于血 液中。蛹期血液中仍充满脂细胞的小碎片,但轮毂不清。数量大大下降。成蜂期已不存在脂细胞残片及游离脂细胞。 76.呼吸系统如何发育形成?结构与组成?为何最大气门螨无 法进入?如何组织呼吸的?计处蜂群的总氧量? 蜜蜂坯胎期的气管系统的发育:器官芽的形成,气管侧于分枝 节形成及唇节气门关闭。幼虫气管的系统发育:蜜蜂气管的发育及更新,分别由原始结构的基础上从主侧枝上大量分枝而形成腹索干。气 管更新指气管内膜在幼虫每次脱皮时被大量更新。成蜂的主要结构组成:中胸气管系统、后胸气管系统、并胸腹节气管系统、腹部气管系统、气囊结构。

螨易进入的原因:虽然第一气门盖叶上的毛刷状刚毛起保护作用,但螨易进入是因其气门属于较原始的气门结构,外孔直接导入气管主干,向前迅速增宽到它的最大直径。而第三气门虽然最大但由于关闭瓣的紧密闭合作用,任何螨不易进入。 组织呼吸主要是以腹部的伸长和收缩,并伴随着轻微的背腹扩张和压缩气囊做泵动压缩扩张,以达到通风作用,再通过微气管于组织进行气体交换。 77.蜂的神经系统主要有哪些?他们的作用功能?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腹神经索、周缘神经组成)、交感神经、感觉器官。 功能分别为:支配全身各部感觉器官和运动的中心;调节有关消化、循环呼吸、生殖等系统的活动;感受视、触、嗅、味、听等感觉。 78.蜜蜂有哪些分泌组织于其主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分泌组织:内分泌系统(脑神经分泌细胞、心侧体、咽侧体、前胸腺)外分泌系统(上颚腺、王浆腺、涎腺、毒腺及碱腺、臭腺和蜡腺、其它体表分泌腺体) 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脑激素,通过心侧体排入血液,调节和控制其它内分泌腺体的分泌。 心侧体:脑激素和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通过其输送到血液中去。 咽侧体:在成蜂期分泌保幼激素,促进性成熟和其它生理发育。 前胸腺:分泌脱皮激素,起促使脱皮和变态作用。 上颚腺:通过饲喂传递给你整个蜂群,重要的外激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