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名词解释语言学

隐喻名词解释语言学

隐喻是指通过对比及类比来表达一个概念或是某种思想的修辞方式,与人们日

常使用的直白言语有所不同。隐喻在语言学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究竟含义,促进思考与交流。

隐喻的表达方式较为冷门和高深,相信很多人在日常交流中并不常用。不过,

隐喻在英语中的出现也是颇为普遍的,其中有不少熟知于日常的习语,譬如“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cool as a cucumber”等等。这些习

语与表达方式虽然常用,但是让我们了解隐喻的性质却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

首先,隐喻是一种通过对比和类比来创造形象深入人心的词语的技巧,而非一

种语言现象。这种修辞技巧使得人们在听、说和写的时候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吸引听众,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其次,隐喻具有双重意义。作为一种深入人心的词语,隐喻可以为一个词语和

概念融入另一个概念和词语。双重意义还意味着,听众可以对一个隐喻式表达的概念进行的理解比表面意思深入得多,因为它是在人的经验、常识和情感基础上建立的。

最后,隐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不同的含义。由于词语和概念之间的差异,很多隐喻在不同语言之间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也需要我们在交流中十分注意。

总之,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技巧,在语言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需要

通过丰富学习来拓展自己对隐喻的认识,以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具备更好的交流技巧。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 解释 序论部分 语言学:是以语 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 的科学;从方法 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 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 分为个别语言学 和普通语言学;19C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 语言学的诞生。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即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形成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分别探讨和研究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专语语言学:以某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历 时语言学:根据语言体系的稳固和变化,把语言研究分为共时的和历时的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的是在特定时期内相对稳固的语言体系,如对现代汉语的研究;历时语言学研究的则是描写语言体系的历史演变,如对汉语发展史的研究。 普通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用 比较的方法,对 不同的语言进行 对比研究,找出 它们相异之处或 共同规律的语言 学。 表层结构、深层 结构:表层结构 和深层结构相 对,表层结构赋 予句子以一定的 语音形式,即通 过语音形式所表 达出来的那种结 构,表层结构是 由深层结构转换 而显现的;深层 结构是赋予句子 以一定的语义解 释的那种结构。 索绪尔:现代语 言学的创始人, 代表著作是《普 通语言学教程》。 (简单要加补 充)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就其本质 而言,语言是一 种音义结合的符 号系统;就其社 会功能来说,语 言是一种特殊的 社会现象,是人 类最重要的交际 工具和必不可少 的思维工具。 言语:是对语言 的运用,是语言 的行为和结果。 说话:是人们运 用语言工具表达 思想所产生的结 果。 思维:是人脑能 动地反映客观现 实的机能和过 程。根据思维活 动的不同形态可 分为三种类型: 直观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抽象 思维。 社会:指生活在 一个共同的地域 中、说同一种语 言、有共同的风 俗习惯和文体传 统的人类共同 体,即一般所说 的部落、部族和 民族。 符号:是一个社 会全体成员共同 约定用来表示某 种意义的记号、 标记。 语言符号:是由 音义结合构成 的,代表或指称 现实现象的符 号。“音”是语言 符号的物质表现 形式,“义”是语 言符号的内容, 只有音义结合才 能指称现实现 象,构成语言符 号。 语言的线条性: 是指语言符号在 交际过程中,其 声音只能一个跟 着一个依次出 现,随着时间的 推移而逐渐延 伸,绝不能在同 一时间里说出两 个符号或两个声 音。 语言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音义 结合是任意的, 由社会约定俗 成,没有什么必 然的、本质的联 系。 语言的依存性 (强制性):语言 符号的音义结合 是任意的,但一 经社会约定俗成 后,音义之间就 具有互相依存的 关系,不得任意 更改。 语言层级性:语 言是一种分层装 置。语言结构要 素的各个单位, 在语言结构中, 并非处在同一个 平面上,而是分 为不同的层和 级。语言可分为 二层——底层是 一套音位和由音 位组成的音节, 为语言符号准备 了形式部分;上 层是音义结合的 符号和符号的序 列,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词素, 是构词材料';第 二级是词,是造 句材料;第三级 是句子,是交际 的基本单位。 语言发展的渐变 性:指语言从旧 质过渡到新质不 是经过爆发,不 是经过消灭现存 的语言和创造新 的语言,而是经 过新质要素的逐 渐积累,旧质要 素的逐渐死亡来 实现的。语言结 构的体系的演变 只能采取渐变, 不能爆发突变。 语言发展的不平 衡性:指语言结 构体系发展变化 是不平衡的,即 词汇、语义、语 音、语法的发展 速度是不一样 的。与社会联系 最直接的词汇、 语义变化最快, 语音次之,语法 最慢。 组合关系:构成 线性序列的语言 成分之间前后相 继的关系。语言 单位顺着时间的 线条前后相继, 好像一根链条, 一环扣着一环, 处于这个组合链 中的两个符号或 符号序列之间的 关系就叫组合关 系。如:主谓、 动宾等都是具体 的组合关系类 型。 聚合关系:在线 性序列的某一结 构位置上语言成 分之间相互替换 的关系。在同一 位置上能够相互 替换的语言单位 具有相同的语法 功能。在这个线 性序列中,每一 个语言单位都占 有一个特定的位 置,在这个位置 上它可以被其他 语言单位替换下 来,犹如一根链 条,某一环可以 被另一环替换下 来,从而形成一 根新的链条。 语言习得性:是 指虽然人类先天 就具有潜在的语 言能力,但要掌 握一门语言,必 须通过后天的学 习,没有现实的 语言环境,不能 掌握任何一种语 言。 语言能力:抽象 思维能力和发音 能力的结合,即, 掌握语言需要有 发达的大脑和灵 活的发音器官。 征候:是事物本 身的特征,它代 表着事物,可以 让我们通过它来 推知事物。如: 炊烟代表人家。 语音部分 语音:即语言的 声音,由人的发 音器官发出,负 载一定的意义, 是语言的物质外 壳,语言依靠语 音来实现其社会 交际功能。 音素:从音质角 度划分出来的最 小语音单位,分 为元音和辅音。 国际音标:由国 际语音学会于 1888年制定的 一套记音符号, 它根据“一个音 素只用一个音标 表示,一个音标 只表示一个音 素”的原则,主要 使用拉丁字母和 各种变形符号, 是国际上通用的 记音符号。 语音的生理属 性:指语音的动 力、发音体和发 音方法。 语音的物理属 性:是指物体受 到外力作用而发 生振动,从而使 周围的空气也发 生振动,形成音 波,音波传入人 耳,使鼓膜发生 振动,刺激听觉 神经,于是人们 产生了声音的感 觉。语音的物理 属性包括音高、 音长、音重、音 质。 语音的社会属 性:指同一个音 素在不同的语言 或方言中具有不 同的作用,执行 不同的交际功 能,是语音的本 质属性。 音高:指声音的 高低,取决于发 音体振动的频 率,具有区别意 义的作用。如汉 语的声调。 音重:指声音的 强弱,取决于振 幅,具有区别意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必不可少地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它是人类区别于所有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人类通过有限的语音组合、语素结构和语法规则来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小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也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学比较发达,广义的语文学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现在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目前反而是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共时语言学:从一个特定时期的语言状态着眼,研究语言结构每个子系统的状态或各个子系统间的关联,如现代汉语研究,现代英语研究。 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如汉语史研究,英语史研究。 普通语言学:综合具体语言研究的成果,以寻求语言的共性原理为目标,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我们这门课程就属于普通语言学的性质。 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语言符号用人类发出的声音作为自己的形式,是音和义的结合体。组合关系就是符号和符号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组合关系就是符号和符号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聚合关系在语言符号的线性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符号之间的关系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1)语言和言语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2)语言是一套规则系统,说话是对规则的具体运用,所说的话是根据规则系统的要求使用组织材料的结果。 3)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2)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3)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条性特征 任意性的表现 1)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方言用不同的声音符号来表示同一个意思,说 明了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其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是就绝大多数的符号的特性而言的。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也不能理解为每个人可以任意改变语言符号的声音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结合关系。 语言系统的二层性 语言系统的二层性是指在语言的组合中可分析为有意义的符号层面的组合,即语素、词、词组等语法单位组合,同时还可以分析为无意义的语音形式层面的组合,即音位、音节等音系单位组合。音系单位的组合为符号层面的各级单位提供了语音形式。 音素是人类语音从音质的角度切分的最小的线性语音单位。 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由社会约定 俗成。其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 2、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 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3、语言的组合关系:是指符号和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4、语言的聚合关系:是指在语言的链条上,每个环节上那些能够相互替换的语 言单位有大致相同的语法作用。 5、语流音变:是指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受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 和强弱的不同而产生的语音变化。 6、音位变体:是指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属于同一音位但却没有辨义 的作用,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代表。 7、音质音位:是指从音质角度分析出来的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 别意义作用的音位。 8、非音质音位:是指从音高、音强、音长等角度分析出来的能区别语言单位的 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 9、音位的区别特征:是指能够区别不同音位的发音特征。 10、句法同义:是指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 11、句法多义:是指在一个句法结构中,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意义,不 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差异。 12、语法范畴:是指语法意义的归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方面 的聚合,这种语法意义主要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 13、语法形式:是指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 14、语法意义:是指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 15、隐喻:建立的基础是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也就是 派生义是通过比喻方式获得的意义,这种意义是某种比喻方式长期运用,从而把临时的意义固定在了一个词中,成为一项派生意义。 16、换喻:基础是两个意义所反映的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种 联系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事物的词去指称乙事物。本义和派生义所反映的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二者互相联系。 17、意音文字:是指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创造的文字体系,字体结 构中既有表示字义的成分,又有表示字音的成分。 18、音节文字:是指以音节为单位的文字,是表音文字的一种。 19、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是指语言的发展变化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不是 消灭现存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通过语言中新的要素逐渐积累和旧的要素逐渐死亡来实现的,因此语言不会发生突变、巨变。 20、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一种语言各个要素的发展或整个语言全局发展具 有不一致性,不是齐头并进的,而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 21、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语言。 22、谱系分类:是指依照语言的亲属关系给语言进行的分类。

语言学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要名词解释部分 序论部分 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19C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即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形成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分别探讨和研究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 专语语言学:以某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根据语言体系的稳固和变化,把语言研究分为共时的和历时的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的是在特定时期内相对稳固的语言体系,如对现代汉语的研究;历时语言学研究的则是描写语言体系的历史演变,如对汉语发展史的研究。 普通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代表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这个需要扩展,我偷懒了,大家可以仔细查查这个大师)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就其本质而言,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就其社会功能来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行为和结果。 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思维: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体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结合构成的,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的符号。“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义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符号。 语言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交际过程中,其声音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延伸,绝不能在同一时间里说出两个符号或两个声音。 语言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语言的依存性(强制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但一经社会约定俗成后,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部分;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基本单位。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作者:白巧灵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1隐喻(Metaphor)基本含义及功能分析 Ametaphorusingconceptsisadescrip-tionofanobjectorevent,realorimagined,usingconceptsthatcannotbe.Theo bjectap-pliedtotheobjectoreventinaconventionalway,theobjectortheeventbeingd escribediscalledthetarget[1]。西赛罗[2]认为:“隐喻是明喻的简化形式,它被缩减成一个词。这个词被放到一个不属于它的位置上,却好象就是它的位置。”卡西尔将隐喻分狭义的隐喻和广义的隐喻两种:前者是指“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后者是”基本隐喻“或根本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形式、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神话的以及语言的概念本身得以表达的条件”。亚里士多德[3]在《诗学》中定义隐喻是:“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Lakoff等人对隐喻的解读:“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表达中,而且在思维和行动中。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顾名思义就是不明显的比喻,亦称“暗喻”;在功能上,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在结构上“,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即始源域(喻体)和目标域(本体)之间的映射。隐喻的理解就是两域之间的语义迁移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乔治·雷克弗尔德(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提出的,他们的 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上。他们认为,隐喻是人 们思维方式的基础,语言中的隐喻是通过我们感知、思考和与世界互 动的方式来构建和理解现实世界的。 隐喻是一种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来表达观念或理念 的语言现象。我们使用隐喻来理解和描述抽象概念,将其与我们已经 知道的具体感官经验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使我们能够通过隐喻来表 达和理解深层含义和非字面意义。例如,我们常说一个人“心灵手巧”,这个隐喻将“心灵”(抽象)与“手巧”(具体)联系在一起,来形容一个具备技能或才华的人。 雷克弗尔德和约翰逊将语言中的隐喻分为结构隐喻和概念隐喻两 种类型。结构隐喻是通过语言的结构和形式来呈现的,例如“时间是 金钱”,这个隐喻将“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与“金钱”这个具体的 经济资源联系在一起,表达出时间的可贵和宝贵。概念隐喻是通过概 念之间的映射来呈现的,例如“情感是温度”,这个隐喻将“情感” 与“温度”联系在一起,来表达情感的热度或冷静。 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还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和认知过程中。我 们使用隐喻来理解和构建现实世界,它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认知模式。雷克弗尔德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仅影响我们的语言表达,也影响我 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例如,我们常常用“上升”来表达“进步”,这个隐喻影响了我们对进步的理解,将进步看作是沿着一个竖直方向 的上升运动。 隐喻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的最大贡献是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语言之 间的密切关系。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人类思维和思 考的基础。通过隐喻,我们能够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经验联系起来,扩展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转喻与隐喻的概念及其两者的关系-心理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转喻与隐喻的概念及其两者的关系-心理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隐喻和转喻的概念 从人类社会的语言实践来看,在日常的交际语言及诗词歌赋中都会运用隐喻或转喻来表达感情。从认知语言学来看,它不仅是人类表达语言的主要表现,也是最为基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更是扩展词义的实现要素。通常来讲,隐喻以及转喻都被视为修辞学中的两种手段,之前的主流语言学家将隐喻与转喻划入到语言异体形式。但是,从认知语言学来看,隐喻以及转喻表达属于人类语言表达现象,也应将其纳入在语言研究中。它们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两种最基本的语言认知方式。 语言学在解释语言时运用了与众不同的理论,认为隐喻和转喻是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效途径,并且在日常生活的语言沟通

以及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隐喻将相似性当成了自身的认知基础,从而为人类认识宇宙万物以及自身之间搭建关联域。 而且出现了两个有密切关联的概念域,其中之一为始源域,也可以被称作始发模型,其二为目标域,也可以被叫做目的模型.目标域或始源域在形成关联是相互而存在的,而且分别形成了各种的概念网络体系,包括了人类在认知该事物之前的经验以及概念。从隐喻来看,目标域以及始源域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形成了关联,它的决定性因素是人脑中的认知语境。人类系统化的认知结构形成了认知语境,它涵盖了语言上下文、直接场合、社会心理表征以及知识等。与目标域(本体)相对比而言,说话者或听话者要要更为熟悉隐喻的始源域(喻体)。但是,在二者形成关联以及发生互动反应的过程中,就很容易激活与日常观念相关的联想系统。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人们通常比较熟悉的事物映射到人们不太熟悉的事物上(在结构与内容方面)。这样一来,隐喻就可以为人们深入把握目标域的特点以及结构提供较大帮助,人类的认知功能也因此而形成。隐喻在此过程中具有创造性、能动性特征的过程,它表现为人们利用所熟悉的事物,从而不断认识、把握未知事物,深入理解已知事物的活动。从此处可以看出,隐喻这种独特的认知结构系统涵盖了动态以及静态特征两种。在这两个个概念域基础之上而机械能的关联与投射活动,使得人们能够更为深刻地认识人类社会自身以及外部世界。以下用实例说明:(1)论争是战

隐喻相关理论

隐喻认知理论(metaphor) 近年来,隐喻研究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一跃成为哲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人中智能、教育学等领域研究的中心问议题,1977年,在美国召开的“隐喻与思维”的跨学科大会,有近千人参加,似乎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隐喻革命”!那么,这个席卷了众多领域的隐喻研究到底是什么? 一.隐喻的性质与定义 亚里士多德:隐喻是语言中无所不在的原则。 L&J: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WHORF:我们如果不依赖物质性的隐喻,就几乎不能谈及最简单的非空间性情景。 Burke:隐喻是通过某事物理解另外一事的机制。 Sweetser:隐喻可使人们将意见事物理解成另一件事物,不必考虑两者之间在客观上是否相同。隐喻是语义变化中的一种主要建构力,隐喻在不同概念之间运作。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1972)把隐喻定义为:用某种名称或描写性的词汇去描写人或物的譬喻……暗示一种类比的意思。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1997)把两个不同的概念隐含联系起来,暗示出其间的相似性。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隐喻下的定义是:比喻的一种,也叫暗喻,不用“如”“像”“似”“好像”等比喻词,而用“是”“成”“就是”“成为”“变为”等次,把某事体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

事体。 现在,隐喻已经被上升为一种“认知方式、推理机制”这个高度来理解,在本质上,它不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活动,对我们认识世界,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 概念域A 概念域B 本体喻体 独生子是小皇帝 因此,隐喻是基于相似性的,通过跨概念域映射过程所形成的映射结果。它基于相似性,也可创造相似性。 二、隐喻的分类 BLACK:1.死隐喻:桌脚山头头儿 2.休眠隐喻: 3.活隐喻:他是一只猴子,爬树爬得很快。 三、L&J两位教授的分法: 1.结构性隐喻 本体喻体 黑暗的旧社会一间铁屋子 人民的痛苦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 2.方位性隐喻 在这件事上,我同意你的看法。

语言学名词解释metaphor

语言学名词解释metaphor 语言学名词解释:隐喻 概述: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用于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或概念来传达意义。它是一种修辞手法,在语言学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通过隐喻, 人们可以通过将一个概念或事物与另一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或事物进 行比较,创造出新的意义和理解。 定义: 隐喻是一种以比较为基础的修辞手法,用于将一个概念或事物与另一 个不同但相关的概念或事物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传达意义。它通 过将两个不同领域的知识联系起来,创造出新的思维路径和理解方式。构成: 隐喻通常由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源领域和目标领域。源领域是已 知且易于理解的部分,而目标领域则是需要被描述或解释的部分。通 过将源领域中的特征、属性或关系应用到目标领域中,人们可以形成 具有新意义的隐喻。 类型: 1. 类比式隐喻:这种类型的隐喻基于相似性和类似性。通过将两个相 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人们可以传达出新的意义。"他是一只狮子"将一 个人与狮子进行比较,以强调其勇敢和强大。 2. 暗示式隐喻:这种类型的隐喻通过暗示和间接表达来传达意义。它

通常使用一些常见的词语或短语,而不是直接说明。"她是一朵盛开的花"中的“盛开的花”暗示了女性的美丽和魅力。 3. 视觉隐喻:这种类型的隐喻通过视觉形象来传达意义。它利用图像、颜色、形状等视觉元素来比较不同概念或事物。一幅画中描绘了黑暗 和光明之间的对比,以传达希望与绝望之间的差异。 应用: 隐喻在语言学中有广泛应用,并在各种文学作品、修辞学、广告和日 常交流中被使用。它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激发读者或听众的情感反应,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或复杂的概念。 总结: 隐喻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的事物或概念来传达意义的语言现象。它通 过将两个不同领域的知识联系起来,创造出新的思维路径和理解方式。隐喻可以分为类比式隐喻、暗示式隐喻和视觉隐喻等类型。它在语言 学中有广泛应用,并被用于各种文学作品、修辞学、广告和日常交流中。通过使用隐喻,人们可以更生动地表达想法,增强沟通效果,并 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抽象或复杂的概念。

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

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 隐喻是常用的语言现象,在日常交流中无处不在。由于隐喻是通过意象呈现思想或感情,所以在跨文化交际、文学理解、广告营销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隐喻,下面将从隐喻定义、隐喻的运用以及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等三个方面探讨隐喻研究的重要性。 一、隐喻的定义 隐喻(Metaphor)是指把事物用另一种比较熟悉的事物来描述,以便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熟悉的事物,或者表达某种思想或情感。隐喻有具体的比喻与抽象的比喻两种形式。具体的比喻是将物理实体当成另一物理实体,例如“她是朵花”这个隐 喻中,“她”指一个人,而“朵花”则是物理实体。抽象的比喻则 是将抽象概念当成另一抽象概念,例如“时间就像河流一样”这 个隐喻中,“时间”和“河流”都是抽象概念。 二、隐喻的运用 在文学作品中,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隐喻可以使作品更深刻、更生动。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王后的葬礼上,哈姆雷特将母亲与王国做了一个比喻,用美食来比喻母亲和王国的比重,“你们要用多长时间来吞下这个沉重 的菜肴”。通过这个比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哈姆雷特的感受。

在广告营销中,隐喻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隐喻可以使广告更加生动、易记,也可以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广告信息。例如,海尔空调使用的“海尔,不仅仅是空调”这个口号,就是通 过隐喻来表达海尔空调具有更多的品质和价值。 三、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 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自然语言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的学科。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可以对隐喻的认知和理解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于跨文化交际和跨语言交流都非常重要。 在跨文化交际中,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跨文化隐喻。不同文化之间的隐喻会有所区别,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狐狸精”是一个贬义词,而在西方文化中,“狐狸”则被视为智慧和机智的象征。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没有 认识到这样的差异,就可能导致让人误解的情况发生。 在跨语言交流中,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语言隐喻的意义。隐喻是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但是不同语言之间使用隐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这意味着当我们进行跨语言交流时,需要通过研究语言隐喻来进行理解和交流。 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对于于跨文化交际、跨语言交流、文学理解、广告营销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应用。通过对隐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隐喻,从而更好地完成各种交际和沟通任务。

语言学名词解释

语言学相关名词解释 1.方言:通常指地域方言,它是全民族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族语言的分支。 2.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凡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若干语言都是亲属语言。 3.社会方言:一种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会群体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为“社会方言”。在一个语言社会中,不同的人说话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语言变体和特点又同说话人的社会特征相关联,同一定的社群联系在一起,这种语言或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群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之为社会方言。 4.语系: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语系。 8.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 ( 10.地域方言: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 13.借词:也叫外来词,主要指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都来自外语的词。 14.仿译词:意译词的一种,指那些用本民族语言的语素逐一翻译原词语的各个成分,不但把原词语的意义,而且把原词语的内部结构形式也移植过来的那些词。 15.意译词: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是本民族语言的,词义来自外语的词。 16.双语现象:一个社会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它是民族的接触、尤其是民族杂居的产物。> 17.语言转用:指一种语言取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18.洋泾浜语:这是汉语对混杂语言的称呼,指母语不同的人在相互交际时所使用的两种或多种语言混杂而成的交际工具。 19.克里奥耳语:作用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 20.双言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功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22.非克里奥耳化:克里奥耳语向基础语言的方向发展,使两种语言越来越接近,甚至使克里奥耳语为基础语言的一种变体的现象和过程被称之为非克里奥耳化。 《 23.语言规划: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 24.语言政策:如果语言规划具有法律、法令和政令的形式,就被称作语言政策。

隐喻在应用语言学中的特点及运用

隐喻在应用语言学中的特点及运用 作者:李卉 来源:《校园英语》 2019年第26期 文/李卉 【摘要】随着代县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语言学的相关知识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于很多知识点的研究做到了不断地深化,也正是人们对语言学中各种的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的不断地完善,也同时推动了,语言学理论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本文以隐喻为例,对隐喻的内在理论内涵以及随着隐喻理论的不断研究而带来的发展加以研究,以更好地促进今后隐喻的运用。 【关键词】隐喻;语言学;运用 【作者简介】李卉(1990.10-),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语言学关于隐喻的具体含义 隐喻在语言学中是一种具体的语言学理论,属于是修辞手段的一种,在英语语言学中,对于比喻有多种细致的划分,例如在英语中,明喻和暗喻就各自有自身的研究范围,在现代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隐喻的出现,有效地推动了语言文化的发展,同时,单单说隐喻的话,隐喻实际上也存在着几种不同的情况,总的来说,就隐喻的种类,是按照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的,隐喻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分别是:并列、修饰、注释以及复指关系,四种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自己不同的运用,大大地丰富了语言学的文化内涵,也更好的恶推动了英语语言学的发展。 二、语言运用中隐喻的本质 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隐喻的应用实际上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词汇想象,他还涉及整个文章的选词造句,构思谋篇,通过隐喻的运用,让人呢在语言交往的过程中,无论是从词汇方面,还是从句型层面,都能获得更高的知识体验。在近代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不断重视语言学的一些理论对于现代社会的一些启迪作用,实际上任何一种语言学的简单理论,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且为生活所用的,例如说隐喻,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很简单的修辞手法,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那这一理论做文章,通过隐喻的使用,很大程度地提升了人们对语言的掌控力,以及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推动事情的解决。 但是在隐喻这一修辞手段的运用过程中,实际上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最简单的就是关于说话人的意图的理解问题,由于使用了隐喻,所以在理解说者的意图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现场的观众的调动情况,对隐喻的使用,从本质上看,就是对于语言的二次加工,通过合理的处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一般来说,在运用隐喻的过程中,本体和喻体通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所涉及到的都是不同的领域,很多时候在沟通和管理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无论涉及的领域是否相同,再使用隐喻这一修辞方式的同时,都是对大脑皮层的一种刺激,达到记忆的目的,通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一些特殊的联系,建立关系,从来更好的理解某些理论或者论点。 三、隐喻对教学的启示 隐喻作为一种运用十分普遍的语言修辞手段,隐喻的使用方法和使用作用实际上对于现代英语教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中西方文化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在授课的

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序论部分 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19C 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依存性(强制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但一经社会约定俗成后,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部分;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基本单位。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组合关系: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前后相继的关系。语言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继,好像一根链条,一环扣着一环,处于这个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如:主谓、动宾等都是具体的组合关系类型。 聚合关系:在线性序列的某一结构位置上语言成分之间相互替换的关系。在同一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在这个线性序列中,每一个语言单位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它可以被其他语言单位替换下来,犹如一根链条,某一环可以被另一环替换下来,从而形成一根新的链条。 语言习得性:是指虽然人类先天就具有潜在的语言能力,但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不能掌握任何一种语言。 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的结合,即,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如:炊烟代表人家。语音部分语音:即语言的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的意义,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依靠语音来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 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主要使用拉丁字母和各种变形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记音符号。语音的生理属性:指语音的动力、发音体和发音方法。 语音的物理属性: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振动,形成音波,音波传入人耳,使鼓膜发生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产生了声音的感觉。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长、音重、音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执行不同的交际功能,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汉语的声调。音重: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语音的强弱与气流量的大小和发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侯国金 四川外语学院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两种虽不统一但颇具影响力的假说,即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的假说,认为隐喻是可以也应该教和学的。然后本文介绍了辨认隐喻的一些方法,最后对隐喻的理解和推断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隐喻;语用;互动;辨认;推断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bstract: P roposing some ways of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the paper highlight s with a perspective of metaphor inference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reading pr ocess. Key words: metaphor; pragmatic; interaction; identification; inference 0. 引言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的本质的认识上升到认知和语用的层级上,认为隐喻是认知现象、语用现象和两个语义领域的互动。 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当成语言现象或修辞现象,而Lakoff & Johnson 把隐喻看成“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方式。[7] 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原始的典型思维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 2.1.15 ),即把人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既然人有头、腰、脚、冠、身等部分,于是我们创造出“山头”、“山腰”、“山脚”、“树冠”、“树身”等。语言学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不同语言隐喻的更替。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一种生物体,有生老病死。20 世纪初Saussure 把语言看成一盘棋,个体的价值决定于它在系统中的位置和与其他棋子的关系。50 年代Chomsky 把语言看成是发展蓝图。人的周围潜在着生命,生活中无处不涌动着生命,人们要表达它们就得借助熟悉的描述人本身的词语和方式,于是就有了隐喻。再者,抽象概念也要借助于隐喻,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