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语言“隐喻”现象

汉语中的语言“隐喻”现象

摘要:几千年以来,语言依旧是当今人类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但是随

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我国的汉语言不管是在结构、含义还是其他方面上都发生

了一些变化,以致于人们对汉语言的使用变得更加多元化。作为一门语言,除了

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外,还间接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语言行为,很多人也能从他人

的语言中感受到所要表达的情感。然而对中华民族而言,汉语言的使用中还被融

入了一些隐喻的特质。

关键词:汉语言、隐喻性、文化特质、文化体系

一、隐喻

从现代认知语言学来看,隐喻是作为一种认知结构存在的,属于语言修辞学

的范畴,与逻辑语义学共同构成了人类的认知和语言。语言的符号结构主要由诗

性语言和科学语言两大块构成,其两大根本特征隐喻和逻辑性在语言的结构及运

用发展中是相对存在的。从语言的结构上讲,隐喻性主要体现在意象符号的运用,使语言结构变得柔和灵动;从语言的运用发展上讲,隐喻性主要强调语义的创新和

语义相似的运用,较逻辑性的严谨和保守,使语言更为丰盈新颖。在语言学的存

在与发展上,人类思维的开始就预示着隐喻的出现,发展到现在,隐喻已经从语

言学和修辞学的领域深入到了美学及更为广泛的领域,从某种程度上支持人类自

由的情感表达。

二、汉语言中隐喻的构成基础

汉字自文字出现并发展以来,有两大分类: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自源文字,

即自然产生的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又被称为象形文字。语言的进一步发展,是基于人类将自然界的呈象通过感官的自然感知构成关系,并用象形文字记

录下来,那么这一过程所反映出的人类的思维方式就是隐喻。人与自然界的相似

性成为隐喻形成的基础,而象则成为隐喻发展的中介。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历史

最久远且惟一延续了象形根基的文字,这也显示了汉字所独具的隐喻性特质,而

这一特征使汉语言成为了最具隐喻特制的语言。

三、汉语言中隐喻的构成关键

非形态化与汉语语词汉字作为汉语言的基本单位,被视为整个汉语言的发育

基因,而汉语语词又该怎样定位呢?古代的汉语言构成中并没有词这一概念,只

有字和句相互关系构成语言,而词则是以一种非形态化的形式作为语言中的一个

符号单元在字与句之间发挥作用的。随着人类思维的不断发展及语义空间的不断

扩大,汉语语词慢慢代替字与字的源始述谓活动,成为人类述谓的主要中介。根

据语言符号结构诗性语言与科学语言两大特性来分析,汉语语词的述谓模式也被

分为了科学语言的词性表达和诗歌语言的词性表达,前者是逻辑的词语述谓方式,后者是隐喻的词语述谓方式,日常语言中的语词构成同时兼有这两种表达。

四、汉语言中隐喻的构成核心

汉语话语结构分析汉语言的隐喻特质,要涉及到汉语言的每个层面,从字到

语词再到句子。句子是不同语义单元的结合,不同的语义单元反映的是人的思维

中的不同需求,人类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通过语言来呈现出自己不同的感观,

而这种形式多样的语言表达就需要隐喻的支撑,通过隐喻来开拓语义的表达空间,来展现语言对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和进化的影响能力,人类的述谓活动是隐喻建立

的基础,隐喻述谓必须落实到话语或句子上。隐喻的表达可以体现在任何语言中,而汉语言话语自身的隐喻特质在某些方面比其他语言更为丰富,主要有以下三个

方面。

1、分析第一方面,我们必须先了解这样一个概念,就是汉语话语结构中的系

词缺席。在汉语言发展到基本成熟时期时,话语的句法表达基于象形文字的影响,大多崇尚结构自由,因字而生句,因此,汉语话语结构的组成中,只有实词和虚词,而缺少了系词。基于因字而生句的规则,由于系词的缺席,使得语句中的每

个词都具有实际的意义,这样就为语句中隐喻提供了非常大的存在空间。

2、“象”早就以功能单元形式在句子表达中起重要作用。象形文字的典型代表———汉字,在语句结构中的制约作用正是话语语句中隐喻特质的体现。话语语

句中结合象来表达情感句意的形式是其自身表达智慧的体现,也是人与自然的隐

喻关系的深层体现,更是其阐释价值的独特体现。

3、话语语句中结合象来表达情感句意的形式是其自身表达智慧的体现,也是

人与自然的隐喻关系的深层体现,更是其阐释价值的独特体现。

五、汉语隐喻的象思维阐释

相对于以任意性为根基的拼音文字,汉语言则是一种“象语言”。这体现在两

个层面上:一是语言符号的第一个层级,即以象形文字为根基的汉字实际上隐喻了

人与自然的象似性;二是语言符号的第二个层级以上,隐喻取象是汉字第二个层级

之上引申演变的认知动力。作为象语言汉字的象似性是在象思维下形成和发展的,是汉民族象思维下的产物。在大千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象似现象,这些普

遍存在的象似在头脑中反映出来,就产生了象思维。象思维“从思维静态成果讲,有印象、忆象、表象、心象、类象、意象、形象等;从思维动态过程讲,有取象、

拟象、想象、抽象等,象字意义的演化,从一个侧面表征了中国古代思维进化的

过程。从汉字发展历程看,在篆书及其之前形态,象形特征突出。但汉字经过汉

代隶书产生之“隶变”可以说也基本符号化了。不过,必须注意,即使“隶变”之后,汉字中仍然保留着象形性根基,与完全符号化的拼音文字有着本质区别,从而使

之能成为书法艺术对象。在拼音文字中,视觉象形性根基已经荡然无存。

六、结语

隐喻是语言和神话的关联点,与人类情感表达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的相似性

是隐喻建立的基础。隐喻关联日渐消逝,而语言则必须通过隐喻的话语方式来避

免这种消逝,隐喻本就属性于语言,从语言本身来对其进行思考。日益技术化、

科技化的现代生活,使人们的心灵已不堪科学逻辑的重负,需要以一种方式来进

行自由的情感表达,隐喻则义无反顾的担负起这项艰巨的使命,用一句话来讲就

是“我们的思想之路能够向前走也可以向后退回来,也许返回的道路更能够从思想上引导我们前进”。

参考文献

[1]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山东大学,2005.

[2]朱瑞青.概念隐喻视域下《周易》和《圣经》生态观念对比[J].辽宁大学学报.2011

认知语言学隐喻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颜色词的概念隐喻浅析]

《认知语言学隐喻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颜色词的概念隐 喻浅析]》 摘要:与“红”相关的很多词也蕴含着好运和财富,如“红利”,“分红”,“红包”,“开门红”,“满堂红”,等等诸如此类,现在用与“红”相关的词用来指美丽的女性,诸如“红颜”,“红装”,“红袖”,“红粉佳人”等,颜色词“红”的隐喻用法大多跟喜庆积极的语义有关,而“黑”大多与消极词汇关联 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以前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用范畴化及原型理论浅析了颜色词“红”与“黑”的基本义和由人类认知结构及概念化所产生的词汇隐喻义。 一、引言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人类认知的一项重要体验,颜色词同我 们的语言表达息息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兰盖克(1987)指出,如同时间域,空间域和 情感域一样,颜色域也是人类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认知域之一。但是,对颜色域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是从文化和社会因素出发,如风俗习惯、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等,少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颜色域,尤其是从隐喻的角度来谈与颜色相关的词汇。二、理论框架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大脑的经验是客观世界在大脑中的重现,是从人的真实经历中得来的,由此形成概念世界。概念世界与真实世界不同,它为语义结构提供环境。语义即是对世界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范畴化是人类思维、感知、行为和言语最基本的能力。同一范畴 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特性决定的,而是由家族相似性所决定的;而有的成员比其他成员享有更多的共同性特征,被称为原型。原型范畴具有以下特点:范畴不是对事物的任意切分,而 是基于大脑范畴化的认知能力;所有事物的认知范畴是以概念上突显的原型定位的;范畴成员之间具有相互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隐喻 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也是重要的认知模式:一个命题或意象图式 模式从某一认知域投射到另一认知域的相应结构上就形成隐喻模式。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相互关联,它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三、分 析这个世界五彩缤纷的颜色如湛蓝的天空、金色的太阳,这些颜色词源于他们的初始意。然而,当我们把颜色词与抽象概念相联系的时候,颜色词常常具有了隐喻色彩,看以下两个句子:(1)买卖黄了。(2)前景看起来一片黑暗。这两句中,黄和黑不再单纯表 示颜色,而具有比喻概念,“黄”表示“失败”而“黑”在第二句中预示没有希望。尽 管这些隐喻和颜色之间没有直接的语义联系,颜色词隐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红色作为一种焦点色,在感知-认知上的突显源于人类视觉器官对颜色的感知,它也是世界上 最早被人们使用的颜色。在中国,“红色”代表尊严,爱和幸福。婚礼即被称作“红事”。

汉语中的语言“隐喻”现象

汉语中的语言“隐喻”现象 摘要:几千年以来,语言依旧是当今人类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但是随 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我国的汉语言不管是在结构、含义还是其他方面上都发生 了一些变化,以致于人们对汉语言的使用变得更加多元化。作为一门语言,除了 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外,还间接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语言行为,很多人也能从他人 的语言中感受到所要表达的情感。然而对中华民族而言,汉语言的使用中还被融 入了一些隐喻的特质。 关键词:汉语言、隐喻性、文化特质、文化体系 一、隐喻 从现代认知语言学来看,隐喻是作为一种认知结构存在的,属于语言修辞学 的范畴,与逻辑语义学共同构成了人类的认知和语言。语言的符号结构主要由诗 性语言和科学语言两大块构成,其两大根本特征隐喻和逻辑性在语言的结构及运 用发展中是相对存在的。从语言的结构上讲,隐喻性主要体现在意象符号的运用,使语言结构变得柔和灵动;从语言的运用发展上讲,隐喻性主要强调语义的创新和 语义相似的运用,较逻辑性的严谨和保守,使语言更为丰盈新颖。在语言学的存 在与发展上,人类思维的开始就预示着隐喻的出现,发展到现在,隐喻已经从语 言学和修辞学的领域深入到了美学及更为广泛的领域,从某种程度上支持人类自 由的情感表达。 二、汉语言中隐喻的构成基础 汉字自文字出现并发展以来,有两大分类: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自源文字, 即自然产生的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又被称为象形文字。语言的进一步发展,是基于人类将自然界的呈象通过感官的自然感知构成关系,并用象形文字记 录下来,那么这一过程所反映出的人类的思维方式就是隐喻。人与自然界的相似 性成为隐喻形成的基础,而象则成为隐喻发展的中介。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历史 最久远且惟一延续了象形根基的文字,这也显示了汉字所独具的隐喻性特质,而 这一特征使汉语言成为了最具隐喻特制的语言。 三、汉语言中隐喻的构成关键 非形态化与汉语语词汉字作为汉语言的基本单位,被视为整个汉语言的发育 基因,而汉语语词又该怎样定位呢?古代的汉语言构成中并没有词这一概念,只 有字和句相互关系构成语言,而词则是以一种非形态化的形式作为语言中的一个 符号单元在字与句之间发挥作用的。随着人类思维的不断发展及语义空间的不断 扩大,汉语语词慢慢代替字与字的源始述谓活动,成为人类述谓的主要中介。根 据语言符号结构诗性语言与科学语言两大特性来分析,汉语语词的述谓模式也被 分为了科学语言的词性表达和诗歌语言的词性表达,前者是逻辑的词语述谓方式,后者是隐喻的词语述谓方式,日常语言中的语词构成同时兼有这两种表达。 四、汉语言中隐喻的构成核心 汉语话语结构分析汉语言的隐喻特质,要涉及到汉语言的每个层面,从字到 语词再到句子。句子是不同语义单元的结合,不同的语义单元反映的是人的思维 中的不同需求,人类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通过语言来呈现出自己不同的感观, 而这种形式多样的语言表达就需要隐喻的支撑,通过隐喻来开拓语义的表达空间,来展现语言对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和进化的影响能力,人类的述谓活动是隐喻建立 的基础,隐喻述谓必须落实到话语或句子上。隐喻的表达可以体现在任何语言中,而汉语言话语自身的隐喻特质在某些方面比其他语言更为丰富,主要有以下三个

解析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隐喻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9299774.html, 解析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隐喻现象 作者:刘佳 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02期 摘要:动物词歇后语以其独特的构成形式和语义建构方式,成为汉语语汇中极具特色的成员,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增加了汉语的表达效果。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语义构成有极强的解释力。本文使用隐喻理论解释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语义构建过程,希望可以从新的角度为汉语俗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动物词歇后语隐喻相似性语音隐喻语音隐喻 一、隐喻和动物隐喻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而语言正是人类基于自身经验的认知结果,人类的认知顺序决定了早期人类的一种典型的思维特点就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人类最早认识自己周围立体的、有形的、具体的东西,包括人体本身及其器官,借助于这些具体事物的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这就形成了“万物是人”的隐喻概念系统;同时,人类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周围的事物来认识自己,形成了一个与周围物质世界互动的认知过程,进而形成了“人是万物”的隐喻概念系统。人们用熟悉的动物来表达对自身的认识和对世界的理解,于是语言中就出现了大量的动物隐喻现象。 二、动物词歇后语的界定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喻形式的口头用语[1]。动物词歇后语是指谜面部分以动物为表述对象,借用动物的形象或者动作行为表达隐含意义的歇后语。用隐喻的有关知识解读汉语动物词歇后语隐含之意的构建过程,将为汉语俗语的研究打开新的视野。 三、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隐喻构建 歇后语的语义表达的重点在注语部分,从注语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歇后语分为两类:一类是注语的字面意思就是歇后语要表达的意思;另一类是注语的字面义并非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而是通过谐音、比喻、双关等手段产生了转义,而转义才是歇后语要表达的真实意义。在对动物俗语的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动物歇后语已经在具体的使用中脱离了字面意思而成为一种隐喻的表达。正是因为人类思维具有隐喻性,才使得歇后语的含义由各个具体概念域一向抽象领域延伸,也使得歇后语获得了超出具体情境的常规含义。由此可见,隐喻是歇后语语义构建的一种重要手段。

汉语空间隐喻

汉语空间隐喻 汉语空间隐喻是一种指用语言来描述和表达非物质现象或概念 等抽象概念的语言现象。汉语中有许多空间隐喻,涉及到物体的高度、宽度以及深度,这些空间隐喻可以用来表达诸如时间、距离、财富等抽象概念。本文将介绍汉语中的空间隐喻,分析其逻辑与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探讨空间隐喻如何影响汉语的表达形式。 汉语中的空间隐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高度、宽度和深度。对于高度而言,它可以用来表达抽象概念,例如威望、权威、地位等,而宽度则被用来表达财富及财务状况,而深度则是用来描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以高度为例,汉语中有许多表达方式,如“攀升”、“腾飞”、“直指顶峰”等,这些表达方式可以用来描述某人的地位、权威、地位的提升。例如,“他的威望直指顶峰”就是一个很常见的表达方式。这里的“直指顶峰”意思就是指他的威望已经达到了最高点,而“攀升”、“腾飞”则意味着他的权威和地位在不断提高。 宽度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财富和财务状况。例如,“他的财富十分宽广”就是一个很常见的表达方式。这里的“宽广”意思就是指他的财富范围很广,而“财富丰厚”、“财务宽裕”的表达方式则暗示着他的财务状况很好。 最后一个概念是深度,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学识和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例如,“他的知识深度”就是一个很常见的表达方式,这里的“深度”是指他的知识非常深厚,而“知识丰富”、“广博”的表

达方式则意味着他的知识非常广泛。 空间隐喻不仅可以帮助汉语中的说话者更准确地描述抽象概念,而且还能在表达时带来极具说服力的感受。一方面,空间隐喻的使用可以使汉语的表达更加生动,充满感染力;另一方面,它也能更好地帮助说话者表达情感,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意思。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空间隐喻在汉语语言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说话者更准确地描述抽象概念,也能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如果流利运用空间隐喻,一定能够提升汉语表达能力,从而让别人更容易理解自己的意思。

隐喻在汉语成语中的运用

摘要:认知语言学家莱柯夫和约翰逊认为: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它以相似性为基础,是人们通过一种事物去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汉语成语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成语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用我们所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去表达那些陌生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实现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关键词:隐喻;汉语成语;相似性;映射 引言 莱考夫和约翰逊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性的,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从功能上看,隐喻是人们通过一种事物去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从结构上看,隐喻包含始源域和目标域两个认知域。 一、成语和隐喻 汉语成语极为丰富,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熟悉也最乐于使用的一种语言材料,使用频率很高,很容易被用来隐喻其他事物,成语隐喻是最常见的一种隐喻现象。 二、汉语成语运用中的隐喻性思维结构分析 下面我们以四个成语为例,来分析说明汉语成语运用中的隐喻性思维结构。 1、出类拔萃 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这一段话包含三个基本要点: ( 1) 孔子 ( 2)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创建儒家学派 ( 3) 被后世尊为圣人 三点凝炼为成语“出类拔萃”,形容某人的水平超出同类。 例句: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二回:“偏生出一个智勇双全、出类拔萃的儿子来。这人就是大清国第一代皇帝,清朝子孙,称为太祖,努尔哈赤是他英名。” 这一段话也包含三个基本要点: ( 1) 努尔哈赤 ( 2) 智勇双全,才能过人,建立大清国 ( 3) 被后世尊为清太祖 蔡东藩在使用“出类拔萃”时的思维过程就是一个隐喻性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语言环境中的“出类拔萃”是源域, 它被激活后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投射到《清史演义》第二回中的“出类拔萃”上, 具体的投射关系为: “孔子对应努尔哈赤”。 “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创建儒家学派对应努尔哈赤的智勇双全,才能过人,建立大清国”。 ?? “孔子被后世尊为圣人对应努尔哈赤被后世尊为清太祖”。 2、完璧归赵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这一段话包含三个基本要点: ( 1) 蔺相如 ( 2) 捧和氏璧出使秦国 ( 3) 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汉语口语隐喻词汇特点研究汉语口语与书面语词汇

汉语口语隐喻词汇特点研究汉语口语与书面语 词汇 摘要:在人类的日常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言中的隐喻随处可见。本文着重分析^p 了汉语口语隐喻的词汇特点,指出这些口语隐喻与人体词汇、动物词汇及网络创新词汇密切相关,并在不同的语境中拓展出各自不同的隐喻意义。口语隐喻使语言鲜明简洁、生动活泼,可以提高语言的感染力,还可以委婉地表达出说话人的用意。 【关键词】:^p :汉语口语词汇隐喻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的现象。许多学者通过频度分析^p 发现,人们在每分钟的言语交际中平均使用 1.80个新隐喻和 2.08个旧隐喻,假设每人每天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说话,那么一个人在60年的生涯中就要制造出多达4,700,000个新隐喻,使用21,140,000个旧隐喻(bbs,1994;引自蓝纯,206:112~113)。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Rhards(1936:90)就曾指出,我们只要稍作观察,便不难发现隐喻在语言中无所不在,在任何语篇的每三句话中,就会有一个隐喻出现。隐喻的原理就是用熟悉的事物来形容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事物,这也正是口语表达要求所在。本文将在借鉴现代隐喻理论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分析^p 汉语口语隐喻的词汇特点。 二、口语隐喻的词汇特点 词汇隐喻发生在两类事物之间,认知语言学理解为意义范畴的投射:“人们的思维之所以会不自觉地将两个概念域相提并论,以具体的、清晰的概念去认知和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的,缺乏内部关联的概念,使后者似乎具有具体事物特征,正是利用了两个概念域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认知方式”(赵艳芳:1995:36)。汉语口语隐喻主要有以下特点:

汉语时空前后的隐喻认知

汉语时空前后的隐喻认知 传统上,隐喻只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然而当代西方认知语言学理论使隐喻研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隐喻这一普通的修辞格便成了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这开辟了隐喻研究的新领域。该理论认为人类最初认识的是有形的、具体的事物,然后才能参照已知事物的概念去认识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像那些简单的、在我们日常身体体验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结构,如某种空间关系“上下”、“前后”、“里外”等就是在最初人与周围坏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凭借人类特有的感觉和运动经验形成的。这些空间结构靠人体的动觉经验赋予意义,在人们的认知结构中非常清晰和具体,对人类具有最直接的意义,影射力极强。隐喻就是把这些具体清晰的结构凭借想象力从其空间始原域投射到非空间的目标域,籍以理解和描写各种无形的抽象的非空间结构和概念,比如说时间。Gluckberg、Keysar & McGlone 认为“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性,甚至说,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特性,是系统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汇来喻指时间概念。”①然而国内对认知隐喻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国内学者蓝纯认为该研究现在面临的主要课题首先是应该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其次是有关隐喻概念系统的普遍性或相对性。本文正是利用国外理论结合有关语言材料分析了汉语空间概念再到时间概念中的“前”、“后”认知及其特点,并以此来验证隐喻认知从具体到抽彖、从空间到时间这

一普遍的思维方式。 1.空间前后的认知 空间与人类的感觉系统直接相联,人类的感觉器官如视觉、触觉等能够直接感知空间。在人与空间环境长期互动过程中,人体感觉系统所经验的自身以及周围世界的空间关系构成了人类空间观念的最初起源。国外许多研究者认为人类的空间知觉先于时间知觉,是最早发展起来的能力之一。为了生存需要,人类不得不四处移动,正是这种向四周的移动,提供了空间方位感,形成了空间的表征。“前”、“後(后本字)”二字能够为我们提供直接的文字学证据表明前后观念的形成来源于人们的运动:“前”,甲骨文写作“”,从 (足),表示人的脚,表明其本义与人们走路有关,又写作“”,添加了“”(道路之象形),更说明了其空间运动的本义。“後”甲骨文的写法是“”,也从“”,只不过是其倒置“”,金文中又添加了“”之半,写法为“”,从“” 和都和走路有关。 在运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人类最初认知的空间结构是以自身为参照,依托于人体的。所以水平层面上的前后是相对的,要随着人体的不同朝向而变化,其感知器官所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为后。又因为人体生理结构的前后不对称,其感知器官如眼、鼻、口等都在前部,人类看、吃、闻等活动多涉及到前,而不是后,这就决定了其所认知的空间

汉语中含有“人”的成语的隐喻认知分析

汉语中含有“人”的成语的隐喻认知分析 【摘要】成语以其固定的格式,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表达实际意义,显示出独特的隐喻认知功能。汉语中含有“人”的成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现象。本文通过对含有“人”的成语的隐喻认知分析,从一个侧面印证隐喻是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的观点。 【关键词】成语隐喻认知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汉语里的成语是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特殊词语单位,它们以短语的形式,扮演着词的身份。成语进入语句后总是充当一定的句子成份,其作用相当于一个词。成语在表义上与一般的固定短语不同,它的意义往往并非其构成成份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大多具有隐喻的特征。 当今学者谈论的隐喻,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修辞格,而是认知观照下的隐喻。即“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事物”。人的思维过程是隐喻的,其表现形式——语言中的隐喻来自于人的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汉语中含有“人”的成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现象。在这些成语中,“人”已非字面意义,而是蕴含着比喻意义。这是因为“人”作为构词语素参与到成语中以后,人们又在隐喻思维模式的引导下将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或经验融入到字里行间,并进行隐喻拓展,以具体喻抽象来表述世界。下面我们对含有“人”的成语的隐喻认知进行具体的分析。 1 源于寓言故事或成语故事的隐喻 汉语中有些成语的喻义来源于寓言故事或历史故事,人们提取这些表层现象中蕴涵的深层内涵,并用其喻指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事物现象或抽象道理。例如:杞人忧天——喻指不必要的忧虑;盲人摸象——喻指看问题以偏概全;拾人牙慧——喻指拾取人家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杞人忧天”的喻义源于《列子·天瑞》中的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后用以比喻不必要的忧虑。“盲人摸象”出自《大般涅槃经》三二中记载的寓言:“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牀,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后以“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拾人牙慧”的喻义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中的记载:“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后以“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人家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除此之外,有的成语的喻义出自古代的诗、词等文学作品:秋水伊人——喻指对景怀人;人去楼空——喻指对旧居怀念故人之意。 秋水伊人语出《诗·秦风·蒹葭》:“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汉语中脸面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分析及其文化根源探究

汉语中“脸面”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分析及其文化根源探究 摘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特殊工具。传统的语言研究认为隐喻和转喻仅仅是修辞手法,然而,越来越多的语言及语言学研究者发现,它们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脸”是人体最为突显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基于“脸面”词汇的隐喻和转喻表达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注重面子文化的中国文化当中,这种表达极为常见。 鉴于“脸面”隐喻和转喻在汉语中使用的普遍性,作者在本文中对此类表达进行了分类分析,旨在探索其内在的文化根源。 关键词:脸面,隐喻,转喻,中国文化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不仅仅是文学语言中的修辞手法,更是人们日常言语中极为普遍的现象。Johnson和Lakoff认为,人们日常话语中的百分之七十都是隐喻性的,由此可见其重要性。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方式,是人类感知世界的认知工具。人们倾向于用自身经历来感知、构建抽象的概念,比如时间,情绪等。(Johnson,1987)近年来,人们发现,转喻也是基于人类经验而存在的,而且转喻对概念隐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基于人类的自身经验,因此人类的认知理解源于人体这一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体这一始源域在隐喻和转喻中发挥着有力的作用,从而在语义扩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般认为,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和《修辞学》中最先阐释了隐喻的内涵及其修辞功能。他认为,隐喻是某一事物在名称上的改变,也即是基于相似性,赋予某一事物一个其他事物的名称。(Aristotle, The Poetics)从他的定义可以看出,他将隐喻视为名词或名称上的改变。他的理论虽然提供了一个理解隐喻概念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未能解释隐喻使用的非规约性机制,他的理论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挑战。 1980年,Lakoff和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这标志着现代隐喻理论的开端。在该书中,作者对隐喻给出了两个定义:一、隐喻的核心就是用某一事物来理解和阐释另一事物;二、隐喻就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域—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Lakoff & Johnson,1980:117)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作者已经不再把隐喻当作单纯的修辞手法来研究,而是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也在很久以前就意识到了隐喻的重要性,言语交际中习语的频繁使用就足以证明。中国的《辞海》给隐喻的定义是“比喻的一种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密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系”。这一定义充分阐释出明喻和隐喻的根本区别。 与隐喻不同,转喻是两个词之间基于衔接性的替换,在日常交流中也极为常见。Lakoff和Johnson认为,转喻是能够使人们通过与某一事物的关系来认知另一事物的一种言语手段。在古典修辞学当中,转喻被定义为基于某种物质的、因果的或概念的关联性,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的修辞手法。Kovecses 和Radden 认为,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一语言域内的一个概念实体为认

从英语汉语中的习语、成语、委婉语看隐喻能力和隐喻运用

从英语汉语中的习语、成语、委婉语看隐喻能力和隐喻运用 大约公元前300年,亚里士多德就在他的《诗学》和《修辞学》中多次提到了隐喻的构成方式和修辞功能。之后,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修辞手段,一直是传统修辞学的研究重点。20世纪70年代至今,认知语言学不仅仅把隐喻看作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或语言现象,而把它上升为人类的思维现象去研究,把它看作一种认知模式,大大拓宽了隐喻研究的范围。本文通过几个英汉习语(成语)和委婉语的对比,试图讨论隐喻作为一种思维现象是全人类共有的思维能力,但民族文化的差异使隐喻又具有了民族约定性。 一、隐喻能力——人类的共性思维能力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实质上是从一个概念域(认知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初始概念域成为始发域,被映射的概念域叫目的域,人们通常是用具体范畴去映射抽象的范畴。Bolinger 曾指出:人们的隐喻机制自孩提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大自然并不以有序的方式自动地呈现在儿童面前,儿童被赋予感知世界的能力,儿童生来即有辨认相似性的能力。这种能力超越其他任何潜能。例如,二至四岁的儿童,常常将“妈妈”这一概念泛化,他们除了认识自己的母亲外,在认知其他事物时会得出“鸡妈妈”“鸭妈妈”等结论。可以说这是一种简单的隐喻思维能力,是以人类自己的亲缘关系去认知其他事物关系的结果。 大量研究结果证明了“导管隐喻”“时间即空间”等隐喻的存在具有普遍性,这也说明不同语言的使用者都拥有隐喻思维的能力。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隐喻是我们运用相对具体、结构相对清晰的概念去理解相对抽象的概念的主要途径。例如: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人们常用空间概念种中“上”“下”结构去理解经济市场的结构,市场份额上升是rise,下降是go down ;也用“高”“低”去划分抽象的社会阶层,the poor(穷人)正在消失,代以the lower income bracketer(低收入阶层),相对的就是the higher income bracketer(高收入阶层)。 既然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和工具是全人类共有的,那么为什么英语使用者很难理解“一片冰心在玉壶”,为什么将《红楼梦》中的怡红院译成“green house”要强于“red house”?这主要是因为隐喻能力具体到语言运用上,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人对冰的认知是洁净、剔透,用冰清玉洁隐喻君子的高尚德行,而《红楼梦》中的“怡红”二字用颜色隐喻的是“温暖、温柔”之意义,好的翻译是在英语中寻找到具有相同语义表达功能的对应词语,那就是“green house”。 二、隐喻作为语言现象受到文化的影响,具有文化差异性 大量研究结果证明,很多语言中都存在“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ARGUMENT IS WAR”(争论是战争)、“LIFE IS JUORNEY”(人生是旅途)的隐喻。然而隐喻概念的最终形成,还要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在这里,笔者试图区分“隐喻思维能力”和“隐喻运用”两个概念。前者指人类共有的思维能力,后者指隐喻思维能力的具体运用,体现在语言上,是经过语言选择所产生的具体结果,

解析汉语隐指愤怒词语的概念隐喻

解析汉语隐指愤怒词语的概念隐喻 作者:王厚平 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03期 摘要:在汉语中,关于隐含了“愤怒”这一词语的概念的隐喻内容有许许多多种表达的方式,但是,这些表达方式在汉语语境中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在大量的汉语中隐含“愤怒”这一词语较为常见的概念隐喻的实际证明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笔者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在汉语中,隐含“愤怒”意思的词语概念隐喻是通过人类共同的感情体验以及生理特征进行决定的。 关键词:概念隐喻汉语隐指愤怒词语概念隐喻 一、引言 隐喻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同时也是每一个语言学领域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每一个哲学家以及语言学家争相研究的重点。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隐喻的具体表现就是在每一个人类的大脑中所存在的概念体系,是对隐喻思维进行认知的结果。它是建立在每一个人的大脑思维以上的,对人类已经掌握或者是储存在脑中的信息的本质以及规律进行一定的概念化以及一体化。 人类认知体系是一个隐喻性结构体系。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情感的表达作为人类认知系统中最直接的客观反映,是人类日常语言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众多语言学家对情感隐喻的研究表明,人类抽象情感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 人类情感是抽象的,很大程度上都是借助于隐喻来进行表达。“愤怒”是人的基本情感的一种,在日常语言中,除了直接的表达外,大部分是通过隐喻概念来表达。本文以汉语语言中的“愤怒”为研究对象,探寻出汉语文化中“愤怒”隐喻概念表达的特点,分析汉语系统中“愤怒”概念隐喻的特点,并尝试探寻其产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地探讨“愤怒”情感隐喻的本质。 二、“愤怒”汉语隐喻概念的共性 汉语中“愤怒”的隐喻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愤怒是火” 汉语中“愤怒是火”的概念隐喻有“发火”、“火气”、“火冒三丈”等隐喻表达方式。具体句子就比如: 他发火了。

认知视角下汉语成语的空间隐喻探究

认知视角下汉语成语的空间隐喻探究 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系统的主要成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折射出纷繁的社会生活影像。汉语成语中大量的空间隐喻,体现出空间概念与民族语言文化的完美融合,有着深刻的认知动因。 标签:成语空间隐喻认知 隐喻是指从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映射,前者称为始源域,后者称为目标域。本文所要论述的空间隐喻,是指由“上下”“高低”“前后”“里(中\内)外”等空间概念构成的隐喻。当这种空间隐喻被巧妙地用来构成成语时,所表现的事物的形象、地位、状态、等次、品质等方面就被赋予了空间性特征。 一、汉语成语空间隐喻的类型 空间隐喻,是指以空间域为始源域来构建其他非空间性的目标域。汉语的空间词汇系统,为空间隐喻的构建提供了语言素材,从而产生了大量由空间隐喻构成的成语。 (一)“上”“下”构成的隐喻 空间概念的“上”“下”表示空间位置的高低,但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便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掺入了人们的价值判断。“上”往往表示地位高、质地好、等次高、势头好等好的方面,“下”往往表示地位低、质地差、等次低、势头差等不好的方面。例如: (1)上善若水: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2)龙驭上宾:皇帝之死的隐讳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3)上根大器:佛家语,指具上等根器者,亦泛指天资、才能极高的人。 (4)俗下文字: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文章。 (5)目无下尘: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6)下愚不移: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 在前3个例句中,“上”指的是境界、地位、等次方面的优越;后3个例句中,“下”指的是质地、地位、等次方面的低劣。类似的还有“巴高望上、上篇上论、后来居上、蒸蒸日上”以及“墙高基下、不愧下学、折节下士、世风日下”等。

汉语中的情感隐喻表达

汉语中的情感隐喻表达 一、引言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经验,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抽象的,尽管抽象却也丰富多彩, 如喜、怒、哀、乐就是常见的情感体验。人类的这些情感体验以各自不同的系统固定在不同语言的词汇系统中, 也就是说不同语言中都有一些特定的词来表达这些不同情感的概念。如汉语中的“高兴”和英语中的“ pleasure ”表达的是同样的情感, 这些是语言直接表达情感的一面。我们知道语言表达形式丰富多彩, 在表达人类的情感方面同样如此。除了可以直接表达情感之外(如:我很高兴/我生气了)还有一些比较形象的表达方式, 即隐喻表达。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现象,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一种语言现象, 是建立在不同语义场之间的相似点上的推理活动,是一种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 即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尽管人的感情是抽象的, 但由于语言发展中隐喻现象的存在, 各种语言中表达情感的语词并未因此显得匮乏。如“听了这个消息后, 她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 这个句子并未出现“高兴”“愉悦”等直接表达情感的语词, 但有汉语语感的人都不会怀疑它表达了一种高兴、愉快的心情。这表明隐喻常常是系统性的。本文将着重讨论汉语中情感隐喻表达的系统性。

二、汉语中的情感隐喻表达 (一) 直接从感情入手, 把感情隐喻成一种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 1. 情感是一种自然现象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在各民族的语言中都不乏表达爱情的语词。当然这种情感表达要受各国文化传统的影响。汉民族长期以来受哲学思想中的“阴阳说”的影响, 认为爱情属于阴柔之美,其根源是老庄的“阴论”哲学。因此汉语中偏爱用含蓄、委婉、柔情之物隐喻爱情, 这表达了汉民族内向型的民族特征。正因为此, 汉语中有“爱情是月”的隐喻概念。如: (1) 月亮代表我的心。 例(1) 常用来表达恋爱双方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深厚情意, 这里便将这种情意隐喻为“月亮”了。 2. 情感是河流 人类最古老的文明都起源于有河流的地方。河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人们在认知抽象事物时常常以周围具体的、熟知的事物来作比。情感是抽象的、美好的, 在有关情感的表达式中也留下了河流的影子。如: (2) 他们兄弟俩的感情一直很深。 (3) 他们很快坠入了爱河之中。

汉语广告语篇中的人际语法隐喻现象分析

汉语广告语篇中的人际语法隐喻现象分析 摘要:广告作为一种交际活动,具有极强的劝说性,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广大消费者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购买特定产品或服务。语法隐喻既能充分传达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又能以特殊方式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因此在广告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文章试图分析汉语广告语篇中的人际语法隐喻现象,以便加深对人际语法隐喻的理解并深入了解其在广告语篇中的使用方式和效果。 关键词:广告语篇,语气隐喻,情态隐喻 :J524.3 :A 一、引言 作为信息的一种传播手段,广告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其对语言的选择十分挑剔,而语法隐喻却是实现广告语篇目的的一种好方法。韩礼德(1985)在《功能语法导论》中提出了“语法隐喻”的概念。他把语言化分为三个层级:即音系层、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并指出三个层级之间是一种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即音系层体现词汇语法层,词汇语法层体现语义层,而其中的词汇语法层与语义结构的体现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一致的,另一种则是不一致的,后者即被称为‘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又可分为两种: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语气隐喻与情态隐喻又是语法人际隐喻的两种细分方式。结合具体的广告实例对其中所包含的人际隐喻进行简要分析是本文努力的方向。 二、语气隐喻 语气系统由主语和限定成分构成。韩礼德指出人类言语交际过程中最基本的任务是给予和求取,而物品、服务或者信息则是给予和求取的对象。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围绕三类交际对象,形成了提供、命令、陈述和提问等四种言语功能。(韩礼德,1994:69)。 语气系统是四种语言功能体现的载体,由陈述语气体现陈述及提供功能、疑问语气体现疑问功能、祈使语气体现命令功能是“一致式”的表达。而“非一致式”表达的应用则为语气隐喻,如通过陈述语气体现疑问功能。如下面一则广告: 1.开窗换气放心吗?飞利浦空气净化器,独有微护盾,智能空气动力学,配合4种过滤,滤除小百倍的微粒,让呼吸更安心。(飞利浦空净化器) 该广告第一句话要给我们提供开窗换气不安全这一信息,一致的表达式应为“开窗换气让人担忧”之类的陈述句,然而为了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它采用了疑问的表达,先促使人们思考其隐患,进而介绍所要推广产品的高性能,使观众坚信该产品能解决呼吸不安心的问题,引发人们的购买欲。 三、情态隐喻 情态系统一般由情态动词、情态副词和谓语的延伸部分来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判断。由它们以外的词汇语法形式体现的情态意义即为情态隐喻。Thompson指出情态意义的表达有主观取向和客观取向,这其中又可分为4种取向,即显性主观取向、隐性主观取向、显性客观取向和隐形客观取向。在显性主观表达中,小句常用如I think,I believe等词,表明说话者对自己的判断负责;隐形主观则使说话者的命题更加客观,例如It's likely,It seems that等小句(常晨光),如下所示的两个例子分别是显性主观和隐形主观: 1.从小我喝雅培长大,因为我用过,所以我有信心给宝宝用。(雅培奶粉) 2. 嘉士伯可能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啤酒。(嘉士伯啤酒) 然而,不一样的产品所要求的情态责任也是不一样的。例如,要宣传牙膏这个产品显然不能凭个人的喜好来简单作判断,而要通过科学的分析证明来赢得购物者的信任。 3. 黑人超白闪亮修复牙膏是一款全新的、突破性的牙膏,能够修复你牙齿敏感的部位,同时能够保持你的牙齿闪亮到底。引起牙齿敏感的根本原因,就是牙齿上这些小洞的出现。外界的这些冷的刺激,会通过牙齿上的小洞,引起牙齿敏感。黑人超白闪亮修复牙膏,它含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中的隐喻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中的隐喻 隐喻是谚语中最常用的修辞形式,而通过对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中的隐喻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在喻义和喻体使用上的共同、共通和相异之处,从而可以让我们了解两国在风土人情、生活哲理等方面的异同,感受东西方语言文字的不同魅力。 标签:英语谚语汉语谚语隐喻 谚语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语言,亦即常采用隐喻或双声的形式,用以表达人们体验和观察所得的真理,并为群众所熟悉的简练语句。” A short pitch saying in common and recognized use, a concise sentence, often metaphorical or alliterative in form, which is held to express some truth ascertained by experience and familiar to all.这是《牛津大辞典》对谚语(proverb)的释义。可见,英语谚语使用隐喻的情况相当普遍。其实,隐喻并不是英语谚语的专利,而是各国谚语的共同特点之一,对英语和汉语谚语中使用隐喻的情况做一下比较,可以让我们了解两国在风土人情、生活哲理等方面的异同,感受东西方语言文字的不同魅力。 谚语中的隐喻,是指通过一定的形象比喻来揭示出深刻的道理。因而,这类谚语都具有形象和喻义两个方面。用作比喻的具体形象称为喻体,同一喻体可以做不同的比喻,不同的喻体也可以表达相同的喻意。将英汉两种语言中含有隐喻的谚语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下面三种情况: 一、喻体、喻义相似或相同 英、汉谚语都是在各自特定的母语文化中发展起来并在群众中流行的,能够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谚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设喻,实在是很令人欣慰的。其实,英语谚语和汉语中的谚语一样,大都来自日常生活的经验,讲述老百姓自己的道理。世间的道理原本就是相通的,因而有不少谚语不谋而合也就不足为奇了。 《圣经》是英语谚语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旧约——诗篇》第九十篇有这样一句:The days of our years are threescore years and ten.(我们一生的岁月是七十岁。)这和汉谚“人生七十古来稀”是完全一致的。此外,《旧约——传道书》第一章中的句子:“All the rivers run into the sea; yet the sea is not full.”和“百川归海而还不盈”几乎完全相等。英语里还有句谚语:“ You can’t make your horse work without feeding her.”汉语中与之对应的谚语就是家喻户晓的“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前者幽默,后者诙谐。再如:“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对应“时不待人”;“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petual feast.”对应“知足常乐”;“Great minds think alike.”对应“英雄所见略同”;“Pride goes before a fall.”对应“骄必败”;“Constant dripping wears away a stone.”对应“水滴石穿”;“One false move may lose the game.”对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等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